《感谢折磨你的事儿》

天天读书网(www.book.d78i.com)整理《感谢折磨你的事儿》作者:王龙泉出版社:金城出版社出版日期:2009年01月内容简介什么要感谢折磨自己的那些事儿?当我们战胜了困难,迎来现状的改变或心灵的解放时,就会感觉到,一切困难都是为我们成功而发生的。《感谢折磨你的事儿》从10方面来论述面对“逆”的解决方法,即:坦然面对自己遇到的一切;必须走出思维怪圈;如何在失控中学会驾驭;怎样在痛苦中把握幸福;塑造一个更强大的自己;是什么在阻碍你前行;你为什么会陷入泥潭;你的做事效能为什么很低;如何让自己变得优秀;如何成为真正的强者。书中所选内容多是当今社会受到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阅读《感谢折磨你的事儿》,可以让人在一定程度上校正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可以启迪广大读者从正确的角度思考人生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并逐渐对那些曾经折磨过自己的事儿产生感激之情。编辑推荐受挫一次,对生活的理解加深一层;失误一次,对人生的醒悟增添一阶;不幸一次,对世间的认识成熟一级;磨难一次,对成功的内涵透彻一遍。从这个意义上说,想获得成功和幸福,首先要学会用一种积极的态度,面对逆境中那些折磨我们的事儿,并从中找出问题关键及解决办法。上帝是一个精明的生意人,给你一分天才,就搭配几倍的天才的苦难,弥尔顿、贝多芬、帕格尼尼被称为世界文艺史上的三大怪杰,居然一个成为瞎子,一个成为聋子,一个成为哑巴。能“一鸣惊人”的人,必定在他“不鸣则已”的时候,不断养精蓄锐。能“动如脱兔”的人,必定在他“静如处子”的时候,细细观察。能“一夕成名”的人,必定在那一夕之前,有着千百个夜晚,暗暗地演练。对于这个世界,我们不过是一些匆匆过客,但对自己,人生则是一段漫长的旅程,是-场拼搏接着一场拼搏。虽然我们不能保证每一场都胜券在握,但对自己,应当永远保持猛士的气魄。前  言  卢梭是18世纪法国的启蒙哲学家和社会政治思想家。一次,有人问他毕业于哪所名校,卢梭的回答出人意料且又引人深思,他说:“我在学校里接受过教育,但最令我受益匪浅的学校叫‘逆境’。”  “在逆境中受益匪浅”,这就是卢梭的回答。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懂得感谢折磨自己那些事儿的人。为什么?因为对折磨过自己的事儿,他不是抱怨、憎恶,甚至逃避,而是从中大有收获,并充满感激。  为什么总有很多人去抱怨折磨过自己的那些事儿呢?因为他们不但从中一无所获,而且还被它们掠走了快乐、幸福等各种美好的感觉,并在其中吃尽了苦头。  事实上,没有人能躲得开逆境的折磨。在人生的某个时刻,每个人都会发现,自己陷入了始料未及的困境。当我们发现自己走到了一个未曾料到的地方,碰到了未曾料到的阻碍,感受到了未曾料到的困难时,说明我们已经身陷逆境之中了。  当我们身陷逆境,并心生困惑,对生活现状无可奈何时,我们要么无计可施,只是在不停地抱怨,要么积极寻找答案,努力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当我们明白生活中每个人都是在逆境中前行时,在逆境中便能心平气和,坦然面对。  “逆”是生命的常态,因为人生的一切突破和改变,都是在逆境中进行的。生命的所有价值和意义,也都是在逆境中实现的。为什么要感谢折磨自己的那些事儿?当我们战胜了困难,迎来现状的改变或心灵的解放时,当我们克服了障碍,获得人生突破时,就会感觉到,一切困难,都是为我们成功而发生的。  每个人都会在逆境中思索、寻找,至于到底要寻找什么,并不是每个人都非常清楚。也许我们最终寻找的是一种积极的生命状态,在这个状态中,可以驾驭自我,可以体验幸福,可以让思考更畅行无阻,可以让行为更加自由。  无论是从普通到优秀,还是从弱小到强大,也许人们真正想获得的只是一种证明。为此,我们在逆境中寻找生活出路,并甘于经历生活中的各种折磨。如果只经历磨难,且从磨难中无所收获,或不知道如何去发现问题,我们就无法正确理解它,更无法感谢它。  为走出逆境,摆脱挫折,我们首先要学会用一种积极的态度,面对逆境中那些折磨我们的事儿,并从中找出问题关键及解决办法。为解决这个问题,本书将分别从10个方面展开论述:  1.坦然面对自己遇到的一切  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不过是人生的一种暂时处境罢了。一种处境不可能持续保持不变,它们总会由一种处境过渡到另一种处境。不管目前的处境是好还是坏,它都充满着各种变数。在面对人生变化时,保持一种淡然的态度,并积极为自己创造改变的条件,才能使变化更趋向于自己的内心期望。  2.必须走出思维怪圈  无论职位高低,也不管年龄大小,每个人都会陷入一种自以为是的思维怪圈之中。一种错误思维可以使一个人在错误的沼泽中越陷越深,而消极的自我心理暗示更是让陷入困境中的人难以自拔。当我们在不觉中受制于一种思维定式后,如果不进行积极的自我超越与改变,就很难使自己获得突破,迎来更好的发展。超越束缚是一种向前走的勇气、信念,即使坎坷前还是坎坷,沙漠外还是沙漠,森林边还是森林,我们都应该不懈地走下去。  3.如何在失控中学会驾驭  情绪是魔鬼,一旦情绪失控,轻则会使人做出幼稚的荒唐的事情,重则会使人们看不清生活的真相,以致使自己在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中迷失。你是健全的人,却不一定能发现内心里的自己。尤其在这个快节奏时代,我们更容易尝到迷失之苦。很多时候,我们的行为不受自我支配,所以我们需要驾驭自己、做真实的自己。  4.怎样在痛苦中把握幸福  人的一生是在痛苦和快乐的交织中度过的。我们憎恶痛苦、渴望快乐,可惜痛苦总是挥之不去,快乐却是久觅不得。特别是在当今社会,人们的孤独感越来越严重,痛苦的体验让很多人难以忍受。如果你正在经历心灵困惑,那么本章一定不能错过。阅读本章,你不仅可以认识幸福的真谛,同时还可以修正自己的幸福观。  5.塑造一个更强大的自己  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是很多人的共同心声。每个人都想让自己变得强大,然而深植骨髓的自卑,盲目的攀比,让很多人背负着沉重的压力。对于如何找到一个更强大的自己,应该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然而我们不可能超过所有的人,也很难成为天下第一。对每一个人来说,今天比昨天好才是最重要的。  6.是什么在阻碍你前行  为了拥有更高的生活质量,为了实现更辉煌的人生理想,每个人都希望在自我发展的道路上一帆风顺,走得更远。而事实是,总有一股力量在阻碍人们的前行。这股力量到底是什么?相信逆境中每个人心中都会不断反复问自己这个问题。有什么心态,就有什么选择。面对那些折磨自己的事儿,我们与其绝望,不如给自己一个希望。生活中最可怕的就是绝望,而人生的路也总是被自己堵死的。绝望与希望也是一只手的正反面,乐观的人总能用微笑面对生活,让心中藏有一个希望。  7.你为什么会陷入泥潭  人是一种具有反思性的高级动物。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一旦我们陷入难以自拔的泥潭,就会促使我们思考:为什么会陷入泥潭?让一个人陷入泥潭的因素很多,而最难发现,破坏性最大的,恐怕非习惯莫属。坏习惯是一种可怕的力量,它不仅可以在无声无息中将一切颠覆,而且还很难被人觉察。人生逆境局面的形成,和不良习惯脱不了干系。所以,走出泥潭要从养成一个良好习惯开始。  8.你的做事效能为什么很低  如果缺乏科学的时间管理方法,不仅会使人们的办事效能大大降低,而且还可能使人们的生活秩序发生混乱。面对混乱,真的是事情太多了吗?时间管理始终都会是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而如何把事情做到最好;管理好你一天的24小时;掌控时间,一切皆有可能等对于帮助我们纠正时间观念大有帮助。  9.如何让自己变得优秀  现代社会是一个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的时代。在激烈的社会竞争面前,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变得优秀,而至于如何让自己更优秀,并不是每个人都深谙此道,特别是那些处于弱势的人,更是显得无可奈何。每个人都无法做到完美,但也不要因此而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我们应该发现弱势中的强势,重新找回迷失的自己。  10.如何成为真正的强者  一个真正的强者往往给人以普通的感觉。他们不会让人觉得自己高不可攀,不会轻易贬低他人,不会高高在上、得意忘形。而生活中,很多人一直梦想着自己有一天能成为强者,当问到他们什么是强者时,很多人的回答常常令真正的强者啼笑皆非。想做强者的人很多,至于如何做一个强者,这是一个困扰很多人的难题。真正的强者不仅仅在于他拥有多少财富,多少知识,而是如何做人。因为可以支撑起强者获得更大发展的是“把人做好”。  当我们对以上10个问题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后,在逆境中,在面对折磨自己的那些事儿时,才会有所发现,有所收获。也只有此时,我们才可能获得觉悟和智慧,才可能正视那些折磨自己的事儿,并由衷感谢那些折磨自己的事儿。  本书是一本引导广大读者在逆境中寻找出路,在困惑中获得清醒,在焦虑中使心态变得平和,在失控中得到解决方法的智慧之书。  书中所选内容多是当今社会受到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阅读本书,可以让人在一定程度上校正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可以启迪广大读者从正确的角度思考人生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并逐渐对那些曾经折磨过自己的事儿产生感激之情。绪 论  感谢折磨你的那些事儿  伤害,让我们学会面对  伤害是获得成功的催化剂。一个成功的人绝不会在成功路上顺顺当当、一帆风顺,他们多是在经历了各种挫折与打击、伤害与跌倒后,痛定思痛,重新面对自己。当回首曾经伤害过自己的那些事儿时,他们多心怀感激之情,因为正是它们促使自己获得了不平凡的人生。  曾看过一个中年医生写的一篇关于自己的文章《伤害,也是生命中的一件礼物》。文章中,作者讲了一段自己的亲身经历。  他是一个退伍军人,学历不高,高中毕业就去当兵了。退伍后,身无一技之长的他在一家印刷厂找了一份送货的工作。尽管工作又累又辛苦,但毕竟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于是,没有太高奢求的他就打算在那里好好做下去。  一天,老板让他将一整车几十捆的书,送到某大学的七楼办公室。按照老板要求的地址,他来到那里,可当他把一捆书扛到电梯口等候时,一位三十多岁的保安走过来,说:“这电梯是给教授、学生搭乘的,其他人一律都不能用,更不能当货梯运货,你必须爬楼梯上去。”  这让他愣住了,爬楼梯上去?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心想这么多书,从楼梯扛上去还不把自己累死啊?想到这儿,他就赶忙向保安解释:“这么多书,我一个人从楼梯送到七楼怎么受得了,何况这些书是你们订的啊!”  保安面无表情,瞥了他一眼,说:“这我不管,总之乘电梯是不行的。怎么爬上去是你的事。何况你本来就是个送货的,爬个楼梯对你来说又算得了什么。难道爬楼梯上去还委屈了你不成?”  一听这话,他顿时火冒三丈,愤愤地说:“你不就是个看门的吗?牛气什么?老子从前也是当兵的,少在我面前抖威风。”听到这话,保安也是气不打一处来,死活不让他乘电梯上去。就这样两个人你一句我一言争吵了起来。  两人在电梯口争吵半天,保安就是不让他乘电梯。面对保安的无理刁难,他不愿让自己在保安面前丢了面子。最后,他心一横,把所有的书都放在了电梯旁,空手乘电梯上了七楼,告诉收书的老师,书已经运到了楼下,你们派人收一下。  回到家后,他将自己关在屋里。想着刚刚被保安刁难的那一幕,他觉得自己的尊严受到了极大侮辱。他心想,自己怎么说也是个高中生,为什么一定要做这样的工作?最后,他下定决心,辞去工作,回到学校好好读书,一定要考上大学。这样才能让自己找个像样的工作,将来才不会让别人瞧不起。  对于那个年龄的他来说,作这个决定是需要很大决心和勇气的,也是将自己置身于无路可退的地步。读书过程中,每次当他想偷懒、懈怠时,脑子里就会想起保安不准他乘电梯的事儿。于是,他就马上打起精神,继续用功学习。后来,他终于如愿以偿,考上了某大学的医学院。  现在的他成了当地的一位著名医生。说起当年那件一直折磨他的事儿,他已经不再气愤难平。文章最后,他说:“当时,要不是受保安无理刁难、歧视的伤害,我又怎么能有今天的成绩呢?现在,我应该感谢那个保安,是他成就了我不平凡的人生。”  工作中,上司的无理刁难可能会让我们的工作举步维艰,每天不加班,工作任务就很难完成,每次不全力以赴,问题就一直得不到解决。也许对于我们工作中的失误,上司会对自己毫不留情面,甚至当着同事的面将自己骂个狗血喷头。你心里曾一千次咒骂他,而将自己能力的大幅度提高仅归功于自己的勤奋、努力。  对于现实中的伤害,新东方总裁俞敏洪老师说:  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向草一样活着,你尽管活着,每年还在成长,但是你毕竟是一棵草,你吸收雨露阳光,但是长不大。人们可以踩过你,但是人们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让他产生痛苦。人们不会因为你被踩了,而来怜悯你,因为人们根本就没有看到你。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被人踩到泥土中间,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让自己成长起来。  事实上,每个成功的人都不免会遇到一些伤害。当伤害降临到自己头上时,我们可能会对那个使自己受伤的人恨之入骨,怨恨、报复、打击都可能落在他们头上,即使没能如愿以偿,我们也多会对他们怀恨在心,甚至一直在寻找机会以牙还牙。  伤害我们的事儿有很多,如一个轻蔑的眼神,一次咄咄逼人的责难,一次直言不讳的训斥,一顿突如其来的拳脚……如果我们专门用一个笔记本记录这些事情,相信我们一定会感到生活的沉重和命运的坎坷。然而正是这些事儿,让一个个凡夫俗子变得卓越不凡,让那些碌碌之辈变成人们崇拜的偶像。  勾践为什么卧薪尝胆?司马迁为什么受到宫刑后更加努力撰写《史记》?面对伤害,他们化悲痛为力量,更加执著、坚定、义无反顾。伤害,激发他们身体中的潜能,让他们获得前所未有的力量和勇气。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伤害成就了他们的人生,让他们变得不平凡。  通常,遇到针锋相对的竞争对手,我们可能会恨不得把他一脚踢开,这样自己才能尽享太平。殊不知,正是因为有了竞争对手的存在,我们才会勤勤恳恳,一刻也不敢懈怠。  现在,想一想我们受到伤害时,又是如何面做的呢?是对那些事儿耿耿于怀,怀恨在心,还是若有所得,虔诚感谢?  挫折,让我们懂得思索  挫折是人生路上不可避免的事儿。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应分人而论。有人在挫折中思索,有人在挫折中退缩,有人战胜了它,有人在它面前倒下。战胜挫折的人感谢它,畏惧挫折的人憎恶它,你又属于哪一种人呢?  有一个关于乞丐和富翁的故事。一个乞丐和一个富翁同时迷了路,并走进一片森林,几天之后,富翁饿死了,乞丐却依然活着。  这令很多人大为不解。后来,有人问乞丐其中的奥妙,乞丐笑笑说:“秘密很简单,那就是我对饥饿已经习惯了,在森林找不到吃的,我就会用些草根充饥。而富翁和我不一样,他平日都是大鱼大肉的,哪会想到草根也能充饥呢?所以,他饿死了,我还活着。”  人生中有挫折并不是什么坏事。如果一个人总是养尊处优,那他将会逐渐失去应对挫折的能力。生活中,如果一个人总是一帆风顺,那么一旦遇到逆境,他将显得比别人更脆弱。  有一位动物学家对生活在一条河两岸的羚羊群进行过研究。他发现东岸羚羊群的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强,奔跑速度也要比西岸的羚羊每分钟快l3米。而这些羚羊的生存环境和种类都是相同的,饲料来源也一样。  在接下来的研究中,他找到了答案。他在东西两岸各捉了10只羚羊,然后将它们送往对岸。结果,运到东岸的10只羚羊一年后繁殖了14只,运到西岸的10只则变得懒惰委靡、体弱多病,最终只活下来3只。  为什么东岸的羚羊这样强健呢?原来在东岸生活着一个狼群,而在西岸,羚羊之所以变得弱小,是缺少天敌的缘故。大量事实证明,没有天敌的动物往往最先灭绝,有天敌的动物则会逐步繁衍壮大。  无独有偶。有一年,芬兰维多利亚国家公园应广大市民的要求,放飞了一只在笼子里关了4年的秃鹰。然而3日后,当那些爱鸟者们还在为自己的善举津津乐道时,一位游客在距公园不远处的一片小树林里发现了这只秃鹰的尸体。  这只秃鹰是怎么死的呢?经解剖发现,原来它是死于饥饿。秃鹰本来是一种十分凶悍的鸟,甚至可与美洲豹争食,然而由于它在笼子里关得太久,远离天敌,结果失去了生存能力。  生活中有挫折不一定是件坏事儿。也许正是因为有挫折的存在,我们才获得了比自己所预想还要好的结果。因为,在遇到挫折的事儿时,我们开始思索,变得更加有勇气和毅力,甚至在挫折中发现了更好的方法。  爱迪生的辉煌人生就和生命中挫折结下来了不解之缘。若不是遇到了那些数不胜数的麻烦事儿,恐怕他也没有那些举世瞩目的发明。  小时候,他家里很穷,连书都买不起,更无法买起做实验用的器材。困难中,他想到了收集瓶罐,用它们来替代实验器材。一次,他在火车上做实验,不小心引起爆炸,车长甩了他一记耳光,他的一只耳朵被打聋了。后来,他患上了严重的失聪症,只能勉强听到外界分贝较高的声响。然而,他却认为,与其被动地听毫无意义的声音,不如让自己处在一个“安静”的环境里,专心读书和思考。  生活上的困苦,身体上的缺陷,并没有使他对生活灰心。在发明电灯的过程中,他先后实验1600多种不同耐热材料,面对每一次的不成功,他没有灰心,并乐观地认为自己至少知道哪些材料不合适。正是在一次次失败中,他才取得了一项又一项的发明。据统计,他的一生共留给这个世界1093项发明。  值得一提的还有拳王阿里。1973年3月底,在圣地亚哥的一次拳击比赛中,阿里被名不见经传的肯诺顿打碎了下巴,以惨败告终。  这一事实让舆论界为之哗然。随之而来的是阿里纪念章被减价处理,嘲讽、谩骂的信件雪片般飞来。面对这种情况,阿里把惨痛的失败变为动力,毫不松懈地苦练。终于,在数月后的洛杉矶比赛中,他打败了肯诺顿,重新获得了胜利。  有统计显示,很多古今中外的著名人物都是在挫折中获得成功的。有人专门翻阅过国外293个著名文艺家的传记,惊奇地发现,有127人在生活中遭遇过重大挫折。有人在他们的成功经历中发现了一个共同公式,即挫折——奋起——成功。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那些挫折是生活对我们的特殊馈赠。  任何一种成功,都是在不断地战胜挫折与磨难后逐渐获得的。当我们埋怨自己没有鞋子穿的时候,可能突然发现一个连脚都没有的人正向自己微笑。一个智者说:“世界上只有一件事比遇到折磨还要糟糕,那就是从来没有被挫折折磨过。”  挫折中我们懂得反思,而那些挫折的事儿对我们而言不一定就是坏事。许多人总在诅咒对手,或者因为自己遇到了对手而失魂落魄、无所适从。其实,我们应该为自己有一个强劲的对手而庆幸,因为有他的存在,才会让我们不断进步、不断强大。  今天,各个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那些成功的人之所以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逐渐脱颖而出,并最终成为各个领域的佼佼者,和他们在挫折中的思索不无关系。他们会感谢那些折磨自己的事儿,因为正是它们让自己具有了常人所不具备的坚忍,勇于拼搏,不断进取的精神。  现实生活中,没有人能躲得开挫折,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希望、追求,无论是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都是我们的一种主观渴求。在实现的过程中,它们经常会和客观现实发生矛盾或冲突,因为我们不可能需要什么,就会马上得到什么。而一旦遇到各种障碍,就可能造成心理上的挫败感。  面对挫折,我们必须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不能被突如其来的挫折吓倒,而是要把挫折变成激发我们前进的动力。正如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说,“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腾,不遇岛屿和暗礁,难以激发起美丽的浪花。”  一个积极乐观的人是不会惧怕挫折的,只有那些一遇到挫折就感叹自己命运不济的人才会去抱怨它。一个懂得感谢挫折的人,会在挫折面前振奋精神,积极采取行动,而不是产生情绪上的不安、忧虑、愤怒、冷漠。  挫折会阻碍一个人的追求,但也会成为一个人前进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源。挫折面前,越是情绪不稳定,往往越是容易遭遇失败。一个人一旦陷入消极和失败的恶性循环,最好的办法是尽快转移注意力,消除内心的苦闷,让自己的心境恢复平静。  一个人的成就和他战胜挫折的多少成正比,克服的挫折越多,他取得的成就会越大。蝴蝶的美丽来自于它勇敢的破茧。挫折的彼岸就是胜利,咬紧牙关,蹚过这条河,你的人生将会更辉煌。  困惑,让我们不停寻找  困惑是一种激发我们不懈寻找和前进的动力。使我们感到困惑的事儿,不仅考验着我们的耐心,搅乱我们的生活,折磨得我们身心俱疲。正因为有困惑存在,所以我们才会更加意趣盎然地追求、寻找。  除非没有追求和欲望,一个人一旦开始想得到什么,或弄懂什么,困惑就随之而生了。事实是,一个人不可能没有理想和追求,活在这个繁华世界,有太多东西值得我们向往,有太多事情需要我们去解决,这是每个人都不可能逃避的。  不要拿“无欲无求”来遮掩,想一想自己走过的路,和自己的现状,一切将不言自明。其实,我们不必对现实的困惑退避三舍,也无须对其避而不谈,强加掩饰。有困惑是很正常的事情,每个人都会遇到困惑的事情。  而且,有困惑不一定就是坏事,对于一个积极的人来说,正是一个个困惑自己的事儿,才让他一次次发挥想像,积极寻找,以至取得突破,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不过,一切积极的结果,多取决于我们面对困惑的态度和行为。  同样的困惑,以不同的态度面对结果会大不相同。就拿我们耳熟能详的万有引力的发现说起吧,苹果落在了牛顿头上,牛顿挠挠头心想,这个苹果怎么回事,为什么一定要向下落,而且正好砸在了自己头上?对于第二个困惑,他很快就想明白了,因为自己就站在苹果的下面,完全是个巧合。  第一个困惑又如何解释呢?为什么苹果要向下落,为什么不向上落呢?如果当时你是牛顿,会怎么去解释这个现象?也许你会想,苹果有重量,自然要向下落了,不向下落才不正常呢!带着这个自圆其说的答案,你笑了笑,接着把砸着自己头的苹果吃掉了。  一个伟大的发现“万有引力”,就这样随着一个苹果下肚化为了泡影。所以,我们要庆幸,苹果砸在了牛顿的头上。他没有将带有困惑的苹果吃掉,而是看着它陷入深深的思索,或许他还会拿着这个苹果重新演示,然后再将苹果换成其他水果、器物,结果都是一样,一律向下落。  “万有引力”就是在这样的不停寻找中获得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困惑,却在一个天才身上产生了一个奇迹。知道了“万有引力”后,他又开始思索一个人如何摆脱地球的引力,应该达到什么速度才能逃出这个引力。于是“第一宇宙速度”也在他的不停寻找中,得到了答案。  牛顿有足够的理由感谢“苹果落地”这件事儿,一个小小的困惑成就了一代物理学大师。面对困惑,我们又是如何做的呢?相信很多人会选择绕开“困惑”走,何必和自己过不去呢!或许即使我们绕开了太多的困惑,很多问题依然会困扰着我们,而我们也自然不会对困惑的事儿充满感激之情。  不久前,一部美国新片《功夫熊猫》上映。这是一部励志味很浓的片子,片子看完后,很多人都陷入了思考,其中就包括小王。他的第一次岗前培训课浮现出来,历历在目。  那时小王刚刚毕业,不过很走运,刚毕业不久就和本校几个同学一起进了郑州瑞龙集团。那是一家以制药为主的企业,出于工作的需要,上岗前必须接受一段时间的专业知识培训。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小王认识了公司的销售部总经理陈先生。  陈先生是一个性格很温和的人,30岁出头,每次讲话思路总是那么清晰,思维也总是那么活跃。他讲话时有一个特点,从不坐在培训室的讲台前,而是站在员工中间,面带微笑。所以,和小王一同参加培训的同事都很喜欢听他讲话。  在培训课程即将结束的时候,他问大家一个问题:你的理想是什么?一个年纪稍大一些的同事抢先发言,他说:“我的理想是出色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做一名成功的职业经理人。”  他点头微笑,说:“这个理想很好,有这个想法多少年了?”  这个同事面带自豪,说:“从刚毕业时,我的理想就是要做一名成功的职业经理人。到现在已经有5年了吧。”  陈经理又问:“想了这么多年,为什么还没有实现,原因是什么呢?”  这让那个同事显得有些尴尬,他忙解释道:“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惑了我很多年,对我来说,实现这个目标也不算什么难事,而且我已经对此有了一个完美的构想和计划。之所以到现在还没有实现,也许是时间还没有到吧。”  “为什么只是一个构想,有完整的实施方案吗?如果想得太多,做得太少,这个问题会一直困扰着你。”  这个回答让他恍然大悟,为什么还没有成为职业经理人,原来问题的原因是自己只是在想,做得太少了。  很遗憾,许多人直到很多年后还在守着困惑自己已久的那个问题。我们不能把问题的解决完全寄希望于他人,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小王以前那个同事一样,在别人的引导、帮助下获得问题答案。  只有在困惑自己的事儿面前主动寻找答案,我们才能获得更大的启示和发现。那些困惑我们的事儿,是一种激发自己不懈寻找和前进的动力。如果我们轻视它,逃避它,那么我们将与属于自己的更大突破与成功失之交臂。  失败,让我们突然醒悟  失败也好,成功也罢,只是一种暂时的状态。对一些人来说,失败意味着一蹶不振,成功意味着高枕无忧;而另一些人则清醒地认识到,失败仅仅是对选择错误的暴露,是帮自己发现问题的好途径。从失败中,他们突然醒悟,对自己和外在有了一个更正确的认识。  对大多数人来说,相信他们都不愿与“失败”打交道,甚至对它充满了恐惧和厌恶。然而事实却是,每个人都会不可避免地与之不期而遇,如升学失败、工作失败、爱情失败等。  我们不应该把失败看成是一个贬义词,因为更恰当地说,失败是一种证明。至于证明了什么,则和每一个人的认识和心态有关。失败了,有人及时放手,转变方向;有人感到绝望,于是悲观、放弃;有人从中发现问题,汲取经验,然后爬起来继续前进。  对于那些优秀的人来说,失败往往是他们最大的机遇。失败时,他们突然猛醒,要么发现了问题关键,要么悟出了生存智慧。每次失败降临,他们都会满怀开心、极度兴奋,正应了那句话:痛并快乐着。  下面要说的这个人就是一个热衷并超越失败的人。他的功夫可谓家喻户晓,他的电影,如《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龙争虎斗》更是一次次创造了票房神话,成为永远的经典。他是谁?正是最近各电视台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李小龙传奇》的那个李小龙。  他生于美国三藩市,童年和少年在香港度过。幼时,他身体非常瘦弱,父亲为了使他体魄强壮,在7岁时便教其练习太极拳。13岁时,他又跟随叶大师系统地学习咏春拳,同时还练过洪拳、白鹤拳、谭腿、少林拳、戳脚等功夫。  年轻气盛、绝技在身,在香港打架斗殴也就成了他的家常便饭。后来,终因树敌太多,无法在香港立足,无奈之下,父亲将他送到了美国念书。在美国西雅图上学期间,他竟一反常态居然安心读起书来。  他喜欢读中国哲学,而任何一个热爱武术的人一旦与中国经典哲学,如《周易》《老子》相识、相知,总会不觉间对武术产生新的认识。李小龙更是如此,他对哲学的痴迷,使他对武术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功夫有了提高后,与人切磋也就成了他迫不及待要做的事儿了。一伸手,的确与众不同,身边没有人是他的对手,就连空手道三段的木村也在他面前毫无还手之力。20岁上下能有这么好的功夫,傲气、狂妄、目空一切的心态自然也很正常。他甚至觉得自己已经是西雅图无人能敌的第一高手了。  若不是经历下面一连串失败的事儿,恐怕那种傲气与张狂将一直伴随着他。日本空手道高手,山本冈夫的出现让狂妄的他吃了不少苦头。和山本冈夫一过招儿,李小龙傻眼了,打不到,踢不到,自己的长处在他面前毫无办法施展。惨败的李小龙很不服气,又闯到人家武馆一探究竟,结果被一个铁人难住了。铁人面前,任凭他拳打、脚踹,他纹丝不动,而山本冈夫一招下去,铁人就顺势横躺在地。  李小龙再次败在山本冈夫手下。此时的他终于突然醒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和一个真正高手的差距。头脑不再狂热的他终于懂得静下心来思考问题了,而他在武术上所取得的突破也和这两次失败后的醒悟密不可分。可以说,没有这两次的教训,就没有他以后在武学上取得的成就。  随后,他对武学的痴迷研究与思索,似乎已经在向我们昭示着一个属于李小龙武术时代的到来。他将哲学和一套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引入到武学中来,并对复杂的武术体系进行简化,将武术的核心理念用简单的两个字“攻”“防”来阐释。  他的武学逻辑与思维独具特色。在大学体育老师伊诺教授眼中,自己对武学的认识与李小龙观点相比可谓相形见绌。在李小龙看来,武术的本质就是格斗、搏击,用最简单的方式将对方击倒。而他的在武术搏击中的攻、防,及攻中有防,防中带攻的观点更是将武术的精髓说得入木三分。  此时的他,已经认识到过分看重成败的弊端,即一个人如果太在乎胜败,格斗中他的身体就容易僵化,而只有忘记这一切,让自己心如止水,才能使身体变得灵活,才能让自己随心所欲地自由出击。  对于这些进步,他不得不去感谢那个让他一败再败的山本冈夫。是失败让他突然醒悟,懂得以平常心态去面对比赛,用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对手。同时,他也开始明白如何在比赛时清空头脑中的自满和杂念,积极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别人的长处。  之后,他有了想创建一种新拳术的想法,就是后来风靡世界的中国功夫“截拳道”。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他积极向他人请教,甚至不惜打出“愿意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受任何人挑战”的挑衅牌子。明知会失败,还要这么去做,而且对能打败自己的对手还心存感激,这就是李小龙。正是抱着与人切磋、学习的心态,1964年,在加利福尼亚州举行的全美空手道比赛上,24岁的他横扫所有选手,取得了冠军。  所以,人生有失败不一定就是坏事儿。失败犹如风雨,会使人在风雨中练就强健的体魄,坚强的意志;失败犹如绳索,坚强的人可以借助它勇登高峰;失败又像一面镜子,可以使人从中找出自身不足,以弥补缺陷。  失败也是一种收获,更是人生弥足珍贵的一部分。我们经常会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而一个人想获得突破和成功,首先就要具有不惧怕失败的勇气,甚至要感激那些经历过的失败。  学会感谢那些折磨你的事儿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是人之常情,然而却很少听说要感谢那些折磨自己事儿的话。但我们要清楚,折磨你的事儿不一定都是坏事,它也许会让你从中学会面对伤害、重新认识挫折、不停寻找出路、突然醒悟,发现一个全新的自己。  想获得一个不一样的人生,我们就要认清那些折磨过自己的人和事儿。当我们的心化浮躁为平静后,就会认识到,生命中的每件事、每个人,都会给我们一个获得能量、升华自己、向更高更远处前进的机会。  著名作家罗曼?罗丹说:“只有把抱怨别人和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我们每一个人也只有学会感谢那些曾经折磨过自己的人或事,才能看见自己心中的远阔,才能重新认识自己。  每一个人都拥有一个未知的人生,很多事情都是难以预料的。人生在世,免不了要遭受苦难,如不可抗拒的天灾人祸,遭遇乱世或灾荒,患上危及生命的重病,失去朋友、亲人。还有那些发生在生活中的重大挫折,如失恋、婚姻破裂、事业失败等。  人的一生总要经受很多折磨,承受各种苦难。有些人在面对种种折磨时,听天由命,最后平庸地度过一辈子。有些人超越了这一切,最终拥有幸福快乐的一生。获得不一样的人生并不难,只需要我们换个角度看世界,不用消极的态度看待那些曾经折磨过自己的事儿。这样,折磨过我们的那些事儿就会是一种促进我们成长的积极因素。  你在遭受工作的折磨吗?在遭受失恋的折磨吗?在遭受病痛的折磨吗?无论我们正在经受什么样的折磨,都应该对折磨我们的那些事儿抱持一种感谢的态度。因为那是命运给了我们一次战胜自我、升华自我的机会。  生命是一次次蜕变的过程,唯有经历各种各样的折磨,才能增加生命的厚度。一个学会感谢折磨的人,终将发现一个心想事成的自己。也许在别人眼中,苦难、挫折和失败如洪水猛兽,但在他们眼中却自有美好之处,也正是经历了这些,他们的人生才变得与众不同。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件事比遭遇折磨还要糟糕,那就是从来不曾被人折磨过。因为,当一个人受尽折磨时,他的潜能才会被激发出来,而且,唯有此时,他才能越挫越勇,逼迫自己去突破现状。  然而,现实却是很多人从来不懂得感谢生命中的那些折磨,他们总是为自己寻找各种理由和借口,稍有困难和危险,他们就会马上退缩,或绕开问题走。他们就如同下面故事中的那群学生,事儿到眼前,却没有一个人敢迎难而上。  在一个黑漆漆的屋子里,教授带着10个学生过一座独木桥。教授告诉他们,你们什么都不用想,只要跟着我走就行了。这10个人跟在他后面,如履平地似的,稳稳当当地走过了独木桥。  然后,教授将屋里的灯一盏盏全部打开,众人定睛一看,吓得面如土色。原来桥下水池中十几条鳄鱼正来回游着。这时,教授一个人不慌不忙地走到桥的另一端,对对面的学生说:“不要担心,我们已经做好了相应保护措施,很安全。你们再走过来试试?”  众人皆摇头,没有一个人愿意再过去了。  一个学生问:“如果我们掉在桥下的网上,把网砸破了怎么办?”  “桥与水池中间的那个铁丝网很结实,即使你们落在上面也不会发生任何意外。”  又有人问:“如果鳄鱼跃出水面,将网撕破,我们不就危险了吗?”  “这个你们放心,我们已经做过多次实验,鳄鱼是够不到那张网的。”教授又解释。  学生们你一个问题,我一个问题,教授都一一解决。当他们所担心的所有不确定因素都被教授解答,并确保他们人身安全以后,大家还是顾虑重重,没有人愿冒这个险。  这只是一次实验,对那群学生,我们也不必苛责。然而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却可以看清一些人遇到问题时的表现。生活中,很多事情我们是无法逃避的,有些问题和经历我们无法躲避,必须经历。  当经历过那些生命中的挫折和磨难时,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呢?心态决定命运,同样也决定如何看待那些折磨过我们的事儿。因为人是各种观念的集合体,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得到什么样的人生模式。  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心态。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事业观等观念,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左右着他的人生方向,影响着他的整个人生质量。一个人会不会感谢那些曾经折磨过自己的事儿,并从中汲取营养,和他的心态、观念密不可分。  我们必需清楚一个事实,即每个人都是在逆境和磨难中前进的,生命的每次飞跃也都是在经历了各种挫折后才豁然开朗。正是因为经历并超越了这些困境和折磨,我们的人生才最终获得了意义和辉煌。  所以,我们要懂得感谢那些折磨过自己的事儿。不然,我们就会陷入自以为是的思维怪圈,不能自拔;就会难以在失控中学会自我驾驭的本领;就无法懂得如何在痛苦中把握幸福法则;就不会清楚是什么在阻碍自己前进,如何找到一个更强大的自己。  我们应该学会感谢那些折磨过自己的事儿,是它们使我们明白了自己为什么陷入人生泥潭,如何把成功所必须的事情坚持下来。同时,它还能让我们明白如何提高自己的做事效能和方法,怎样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和卓越。  尤其是现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日渐增大的生存压力使人们的各种观念受到严重冲击,以致破碎。我们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很多人因此陷入一种失控、痛苦、疲惫、焦虑、浮躁、茫然的状态之中,这就更要求我们正确对待那些折磨我们的事儿。第1章  坦然面对自己遭遇的一切  面对生活困惑的反思  在现代社会,快乐和幸福并不缺少,甚至给人一种俯拾皆是的感觉。然而,当我们俯下身来寻找时,却惊奇地发现,散落满地的原来是一个个迷惑自己的问题和无法突破的障碍。我们甚至觉得,人生就是在逆境中寻找突破,追求理想和快乐。面对那些折磨我们的事儿,我们需要拥有逆境中突破的智慧。  生活为什么总是不如意,是自己哪里出了问题吗?  我为什么难以突破现状,是自己的思维陷入怪圈之中了吗?  我是在逃避生活的本质,还是已经在理想与现实中迷失?  我为什么总是自卑、没信心,如何做才能让自己变得更自信?  当身陷逆境,心生困惑,不满足生活现状时,我们总会不停地思考问题产生的根源,而且还可能积极投入到改变现状的行动中去。几个回合下来,收效甚微,一切都似乎没有太大进展。  我们陷入了生活泥潭不能自拔,痛苦万分中我们反问自己,生活到底是什么?什么才是生活的目的和意义?其实,人生就像一杯水洒在地面,本质属于清澈透明、无色无味,而一旦落到地面就会被大地迅速吸收,与土壤融为一体。  不管我们落在哪块土地上,每个人的人生都会和土壤结下不解之缘。不过,很多人都很难辨清一个真相:自己到底是被土壤吸收,还是自己吸收了土壤?自己到底存在于土壤中,还是土壤存在与自己体内?  生活的全部就在自己和土壤之间,而很多时候我们却根本无法分清自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模糊的感觉和想辨别清楚现状的欲望让我们不得不去思索、寻找,自己到底是什么,土壤到底在自我生活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一旦我们试着去发现真相,迷惑、混乱、烦恼、压抑、茫然就会随之而来,似乎有一股前所未有的阻力束缚住了自己,无法挣脱,更难以超越。此时我们的生命陷入到逆境之中,而任何希望亮光的出现都会使我们对其充满惊喜、欣慰与渴望。  然而,一切仍然像土壤的厚度那样,很难让自我辨清和穿越。甚至有时我们会感觉自己的内心变得一团糟,好像根本不属于自己一样,还有种陷入泥潭的感觉。我们奋力挣扎,然而一切都像在做无用功,没有任何突破。  这个时候,快乐与幸福荡然无存,一种前所未有的痛苦与迷乱纠缠着自己,既无法掌控,又挥之不去。于是,我们开始在阻力面前思考生活中突破之道:  我将用什么方法改变自己目前不佳的现状?  自己必须走出哪些思维怪圈?  如何在失控中学会驾驭?  怎样在痛苦中把握幸福?  自己能否塑造一个更强大的自己?  是什么在阻止自己前行的脚步?  是什么让自己陷入了泥潭?  如何使自己的做事效能更高些?  如何让弱势的自己变得优秀?  自己能否成为生命的强者?  当这些问题都摆在面前时,你是否会觉得自己就像井底之蛙,原来眼前的一切并不是世界的全部。有时,我们会觉得自己就像盲人摸象,所触摸到的并不是一切的真相。眼睛和感觉常使我们的思维陷入偏见之中,所以想认清自我就不能固守一隅,而是应该学着突破思维意识中的束缚,寻找生命中的非常之道。  对于那些身心陷入困境的人来说,逆境生存智慧就是使其突破困境的非常之道。从逆境智慧中我们会:  发现自己到底被哪种思维束缚着;  清楚如何去驾驭失控中的自己;  明白怎样把握人生的幸福真谛;  学会如何去塑造一个更强大的自己;  知道是什么在阻碍自己前行;  弄清自己为什么会陷入泥潭;  清楚怎么做才会变得优秀;  懂得怎样让自己突破局限,并一点点强大起来。  是改变生活,还是被生活改变  人生无所谓成功和失败,失败只是意味着一种状态的结束,另一种状态的开始。人生也没有永远的成功,成功只意味着一个目标的实现,一种理想变成现实。在成败面前,接受和改变的作用就是让人学会忍耐与坚强。  年轻的女孩正在和父亲促膝长谈,更准确地说,是女儿在向父亲诉苦、抱怨。  女儿心情沉重地告诉父亲:“我现在感到非常痛苦,尽管自己很想从中走出来,但是似乎已经迷失了方向。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弄得自己毫无招架之力,我已经厌倦了挣扎、抗拒,但我又不知道如何做才对。”  父亲低头想了想,对女孩说:“跟我到厨房看一看吧,也许你能从中发现生活的真谛。”  女孩迷惑不解,跟着父亲来到厨房。只见父亲打开燃气,烧了三锅水,水沸腾后,父亲把萝卜放在第一个锅中,把一个鸡蛋放在第二个锅中,把一些咖啡放进第三个锅中。等都放好之后,父亲示意她和自己一起默默看着锅里的变化。  过了一会,父亲把锅里的萝卜和鸡蛋捞了出来,分别放在两个碗中。然后,他又把咖啡倒进杯子里。他问女孩:“孩子,刚刚你都看到了什么?”女孩回答:“萝卜、鸡蛋和咖啡,别的就没有什么了。”  父亲说:“用你的手感觉一下被沸水煮过的萝卜,再将鸡蛋皮打破,然后再尝一尝我给你煮的咖啡,感觉一下味道如何?”  女孩按照父亲的意思,一一照做了,但依然不知道父亲到底想说明什么。  父亲摸着已经长大却一时失去勇气的女儿的头,解释道:“当它们处在逆境中时,也就是遇到滚烫的沸水时,反应各不相同,原本粗硬、坚实的萝卜在沸水中变软了,煮烂了;鸡蛋原本非常脆弱,鸡蛋壳在保护着里面液体,沸水煮后,鸡蛋内的液体却也变成了固态;粉末的咖啡在沸水中煮了一下竟改变了水的味道。你呢?我的孩子,你是什么?”  生活中的每个人都会像这个女孩一样,面临各种烦恼与困惑,但是每个人的成长都需要付出这样那样的代价。没有人会一直一帆风顺,生活总会使我们面临各种危机。  当对现状不满,渴望一种更积极的人生时,接受和改变可使我们的内心更加豁达、乐观,使我们的一切都发生改变。接受和改变中蕴藏着一种生命智慧,更是每个人自我实现与超越的有效工具。  当我们的人生状态发生重大变化时,接受和改变是对我们受伤心灵的按摩,是对我们紧张、焦虑、悲恸、恐惧等情绪的调补;当我们的生活处境每况愈下、十分艰难时,接受和改变是不甘放弃,奋力拼搏时坚定的眼神,自信的微笑;当我们的思维陷入不能自拔的旋涡时,接受和改变是使我们获得自我突破的神秘力量。  人生无常,世事难料。汶川地震爆发以后,数万人死亡,几十万平间房屋被破坏,数万人遭灾。对于受灾群众和在灾难中幸存下来的人来说,微笑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在他们脸上重新绽放的。此时,他们需要的是平定情绪,淡化哀伤,走出恐惧,恢复生活的信念和勇气。  任何灾难都会过去,所有哀伤都会淡化。对于灾区人民及遭受过严重灾难的人来说,积极的自我调整,坚定的生活信心是开始新生活的保障。此时此刻,我们应该做的是尽量平静内心,用积极的心态和行动迎来新的生活。  思维的禁锢总会使突破困难重重,自己像被思维囚禁的奴隶一样,任由它来驱使、主宰。于是,一股浓浓的痛苦包裹着自己,无力挣脱,却又充满渴望。  每个人都是从痛苦抵达幸福殿堂的。对于追求幸福的人来说,接受和改变就是让自己正视痛苦,发现人生幸福的真谛——痛并快乐着。  人生无所谓成功和失败,失败只是意味着一种状态的结束,另一种状态的开始。人生也没有永远的成功,成功只意味着一个目标的实现,一种理想变成现实。在成败面前,接受和改变的作用就是让人学会忍耐与坚强。  人生需要自强不息,人生也需要信念支撑。无论花开花落,也不管云卷云舒,懂得接受和改变的人总会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并保持着正常的生活状态,不变的人生信仰。  无论是宇宙万物,还是天地人生,接受和改变无处不在。人生自古多逆境,逆中更有逆道生。不管我们因何陷入烦恼、痛苦、茫然,只要觉得自己正处在逆境中,接受和改变总会为我们提供一个完美的解决办法。  为什么说“人人都在逆境中”  逆是生命的常态,因为人生的一切突破和改变,都是在逆境中进行的;生命的所有价值和意义,也都是在逆境中实现的。  每个人都像困在笼中的鸟,我们习惯在有限的空间,思考笼外无限的世界。有些人一辈子都在笼中,且浑然不知;有些人发现自己被困在了笼中,却无力挣脱它的束缚,以致渐渐适应了笼中的环境,并认定生活就是这样;有些人历尽千难万险,终于走出身心的囹圄,获得了生活的大境界。  无论你的世界是小、是大,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特世界。因为世界是以表象的形式,印在每个人的思维意识里。所以我们既生活在真实的世界,又生活在表象的世界。就像柏拉图的“洞穴理论”一样,我们都生活在属于自己的洞穴中。  他这样描述自己的观点:  有一群人世世代代都生活在一个洞穴里,他们被铁链锁在固定的地点,犹如囚徒,不能回头或环顾,只能面壁直视眼前的场景。他们的一生犹如在看皮影戏,只能看到墙壁上的影像,不能回头看到造成影像的原因,时间长了,他们都以为眼前晃动的影像就是真实的世界。  他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也并不因此而感到悲惨,更没有挣脱锁链的念头。一次,有一个囚徒偶然挣脱了锁链,他回过头来,生平第一次看到了炫目的亮光和洞中的一切。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适应后,他终于明白自己以前看到的不过是事物的影像而已。  他因突破而兴奋,因为新的发现让他的思维意识发生了完全的变化,同时也让他开始有勇气面对新的挑战。他不顾刺目的疼痛,走向洞口。当他第一次看到阳光下的真实世界时,再次眼花缭乱。后来,他知道太阳是岁月和季节的原因,主宰着世间万物。  现实中,人们不也是在按自己的思维习惯处理身边的事情吗?  有一个实验充分说明这个问题:实验人员将一只蜜蜂和一只苍蝇同时装进一个玻璃瓶中,然后将瓶子平放,并让瓶底朝着明亮的窗户。结果蜜蜂不停地撞击着瓶底,想在那里找到出口,直到力竭而死;而苍蝇却在不到两分钟时间,就从另一端的瓶颈逃出了玻璃瓶。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在蜜蜂的头脑中,出口就应该在有光亮的地方,所以它根本就不会看瓶口在哪里,思维习惯给它设定了出口的方位,并让它不断地重复着这种合乎逻辑的行动。现实中的我们又何尝不是经常如此呢!我们习惯固守在自己认可的思维习惯中。无论这种习惯给我们的行为带来什么影响,都很难使其动摇。  不要觉得一切本该如此,世界可能并不是你想像的样子。有时,我们就像井底之蛙,认为自己看到的就是世界的全部;有时,我们就像盲人摸象,认为只要是自己感觉到的就是真实的。眼睛和感觉常使人们的思维陷入偏见之中,所以我们不能固守一隅,应该突破思维习惯的束缚,用更开阔的视野看生活本身和万物变化。  人人都在逆境中,无论你是否愿意接受这一现状,生命都在接受逆境的考验与洗礼。生命有两种状态,一种是在逆境中堕落、麻木,沦为时间的奴隶,并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得过且过、苟延残喘;另一种是在逆境中奋力抗争,忍受着岁月和心灵的煎熬,怀着美好的理想逆流而上,并在点点滴滴的收获中感受生命的激情与美丽。  无论处于哪种状态,没有人能一蹴而就,而是一步步抵达。生命开始时,每个人都怀有美好梦想,所以我们都期待将来的幸福。然而,由于突破本身是一种痛苦,其过程也十分艰难,所以很多人因看不到希望而放弃,因迷惘而甘愿堕落。对于这些人来说,生命的美丽就此陨落。除非一个结论可以让他们振聋发聩、豁然开朗,否则很可能被其认为是谬论,荒唐之言。  生命的整个过程几乎都在逆境中,逆流而上时,我们可以感受到飞溅而起的浪花在装点人生的美丽,顺流而下时,整个人生将变得平淡无奇,甚至会让人感觉到命运本身就是在痛苦中等待死亡。  然而,我们必需清楚:一切突破和获得,都是在逆境中进行的;一切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也都是在逆境中体现的。没有困惑,思考就无法获得动力;没有迷惘,目标就不可能逐渐清晰;没有苦难,幸福便索然无味;没有挫折,奋斗本身就失去了意义。  顺境逆境只是一种状态  没有什么是恒定的,一切都在变化之中,不管你愿不愿意接受它,它都客观存在着。一种状态不可能持续不变,它们总会由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不管目前的状态是好还是坏,它们都会悄然间离去,且一去不返。  我们生存在浩渺无边的时空世界,而宇宙时空开始于15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然后,时空中的物质演变从未停止过:  150亿年前宇宙诞生;  50亿年前太阳系诞生;  40亿年前生命诞生;  500万年前人类诞生;  400年前人类发现日心说;  21世纪人类进入高度文明;  ……  一切都在改变,不仅是时空,包括我们人类。变化是整个宇宙时空的不变法则。由于无可奈何的变化,我们感到自己处在一个个十字路口,人生共有两万多天,让人觉得时间是人生最宝贵、最值得珍惜的东西。然而,时间仅仅是一个计量变化的刻度,没有变化也就不存在时间。  时间是变化本身对人头脑产生的幻觉,而在物理学中,时间是可以被速度改变的。速度的快慢可以改变时间长短。根据相对论的观点,当一个物体的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它的时光参照会发生变化,离光速越近,时空的参照系数变化越大。这就是说,速度的变化会对原来的时空产生巨大影响。  速度越快,时间就会变得越慢,如果达到光速,时间就会停止,而空间也会自动缩小或者缩短。所以,时间不是一个恒定的概念,它归属于变化,取决于速度。只要速度够快,原来的1秒可能就变成了1万年,而原来1亿光年的距离就可能缩短成1公里了。  和宇宙万物一样,生命也是在时空中一步步演变而来。我们的祖先来自丛林,自然环境的变化让他们面临双重选择,要么留下来接受自然的审判,要么走出丛林迎接新生活的挑战。前路未定,他们毅然走了出来,迎接一种全新的生存状态。  500万年前,人类诞生了,但那时,人类还远远不是地球的主宰。相反,我们祖先的生活很艰难,虎豹丛生、食不果腹,居无定所,面对这样的生存状态,谁能想像他们会一步步成为地球的主宰?  但是,人类做到了。在漫长的充满艰辛的岁月里,一次次的突破,让他们一步步走向强大。为了生存,他们选择了群居;为了生活,他们开始集体狩猎;为了提高效能,他们发明了工具;为了更好的合作,他们创造了语言。困难面前,我们的祖先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智慧总是在困境中才显露出其耀眼光芒,勇气也总是在困境中才让人感到生命的坚强。  时空的延伸从未停止,人类的脚步也从未停歇。没有什么是永恒的,我们所看到的一切,只不过是一种状态。一切也都是在从一个状态向另一个状态的过度中,只不过向哪里过渡,将过度到什么状态为未可知。  也许有人会想,无论如何过度,一切都会走向死亡。但是对于活着的人来说,探讨死亡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有开始必然有结束,无论是宇宙时空,还是世界万物,最终都会走向死亡。那么,死亡到底是什么呢?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我们知道一切死亡只不过是状态的变化而已。因为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别的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而其总量保持不变。  生命的意义在于开始和结束之间,开始之前,死亡之后都不归我们管。我思故我在,所以我们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自己可以感知的生命存在过程中。  在每个人的生命过程中,我们都会从幼小中长大,然后走向衰老。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忘记了生命状态的变化,或者是麻木了这种变化。我们思考着世界万物,探求外在的各种变化,到头来却忘记了自己是谁。  狮身人面兽斯芬克斯是希腊神话中神秘害人的怪物,最大的胡夫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怪兽就是他。他每天都在问过往的行人一个问题:“有一种动物,它在早晨的时候四条腿走路,在中午的时候两条腿,在晚上的时候三条腿,那么这个动物是什么呢?”过往的人回答不上来,就会被他吃掉。  俄狄浦斯路过的时候,说出了问题的最终答案:“这个动物就是人。在生命的早晨,他是个孩子,用两条腿和两只手爬行;到了生命的中午,他变成壮年,只用两条腿走路;到了生命的傍晚,他年老体衰,必须借助拐杖走路,所以被称为三只脚。”俄狄浦斯答对了。斯芬克斯羞愧坠崖而死。  其实,每天的生活都在发生着变化,一种状态不可能保持不变。然而我们却忽略了这些离我们最近的东西,因为越是离我们最近的东西,往往越难认识清楚。思维总是带着惯性去面对每天不一样的生活,每个人都向往着未来的美好,但每个清晨起来,我们却依然如故。  不管目前的状态是好还是坏,它们都会悄然间离去,且一去不返。至于接下来的状态是什么,更多的取决于你的心态、思维和行动。当一个人为了理想而自强不息、逆流而上时,他的行为就会积极,哪怕眼前是高山险阻、恶水横流,他都不会畏缩和惧怕;当一个人困于现状,不思进取,备受折磨时,他会得过且过,颓废抱怨,这会使更加不顺的人生状态提前到来。  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一切只是一种暂时的状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会使积极的人获得新的突破,抵达自己欲求的生命状态;安乐会使贪图享受的人坠入危机重重的深渊,陷入始料不及的人生困境。  所以,好的状态需要我们继续保持,坏的状态需要我们努力改变。  压力状态中的逆境生存智慧  压力时代到了,每个人都背负着沉重的压力,且无处可逃。我们常忽略自己所处的环境,而且经常不觉间麻痹在其中。很多时候,人们只是在所处的生存状态中作出积极或消极的反应,根本没时间想太多。如何缓解自己的压力呢?  为什么说逆境生存智慧在压力中呢?阅读下面这个故事,可以让你大受启发。  从前,有一个很富有的城堡堡主,他勤奋好学,每天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求索中。身边侍卫担心他总这样会伤身体,就劝他给自己一点休闲的时间,如养养鸟,散散步等。  堡主突发奇想,就找人建造了一个近两坪的豪华鸟笼,并请那位侍卫住进鸟笼。堡主告诉他,可以每天给他送最好吃的食物,他喜欢吃什么都可以提供。从此以后,两个人总是一同用餐,只不过是一个在笼外,一个在笼内。  侍卫酒足饭饱后,总觉得自己无事可做,待在笼子里太无聊了。过来几天之后,他开始变得不安,甚至焦虑,而且越来越严重。无奈之下,侍卫恳求堡主放自己出来。不过,这个要求被堡主回绝了,堡主告诉侍卫:“以后,你一辈子都要待在这里面,我会给你任何你想吃的东西,你可以尽管提要求!而且想要其他东西也可以给你,只是不能出这个笼子。”  一个月后,侍卫几乎要崩溃了,他声泪俱下,哀求堡主放他出来:“如果我的整个生命就在这样一个笼子中度过,尽管吃喝不愁,也不用遭遇生活的各种磨难,但是这样的人生有什么意义呢?”  其实,想想现实中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总希望有朝一日可以过一种衣食无忧的舒适生活,总担心人生会遇到什么挫折、磨难。难道挫折、磨难真就如此令人可怕吗?  生活就像一只没有帆的船,它平静地停泊在水中,无须乘风破浪,也不必顺水漂泊,对于它来说,逆境生存智慧的存在是没有实际作用的。如果船扬起了帆,或顺流而下,或逆水前行,那么此时正是逆境生存智慧大显身手的时候。  对于想获得更好生活的人,且正处在逆境中的人来说,他们所需要的是如何让自己在现实中身心平衡。只有身心平衡了,希望才会在心中燃起,困难才会在现实中得以克服。  逆境生存智慧正是一门让处于压力状态下的人获得身心平衡的学问。哪里有欲望,哪里就充满压力,哪里有压力,哪里都需要逆境生存智慧的引导。  生活中的你,压力大吗?先来做个自我测试吧!  心理压力容易让人们产生各种负性情绪,你是压力情况如何呢?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是”或“否”的回答:  1.总爱感冒,且不易治愈;  2.手脚经常发冷;  3.手掌和腋下常出冷汗;  4.有时会突然感觉呼吸困难、憋闷窒息;  5.常感身体不适,如腹部发胀、便秘;  6.常感肩部坚硬痒痛;  7.背部、腰部有疼痛感;  8.常感觉疲劳,且不易调节;  9.时有心脏悸动现象;  10.有胸痛情况发生;  11.有头痛感或头脑不清醒的昏沉感;  12.眼睛很容易疲劳;  13.有鼻阻、鼻塞现象;  14.有耳鸣现象;  15.经常出现喉咙痛;  16.口腔内有破裂或溃烂发生;  17.站立时会出现头晕现象;  18.总有头晕眼花的感觉;  19.晚上睡眠质量差;  20.睡觉时经常做梦;  2l.深夜醒来很难再继续入睡;  22.不能集中精力专心做事;  23.早上经常有起不来的倦怠感;  24.稍微做一点事就感到很疲劳;  25.有体重减轻现象;  26.胃口不好,常吃不下东西;  27.对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也毫无食欲;  28.人际交往变得很不积极;  29.稍有一点不顺心就会生气,且会烦躁不安;  30.舌头上出现白苔。  如果以上诸项有5项符合你,则说明你有轻微紧张,此时应多加留意,注意调适休息;如果有9~20项符合你,则表明你有严重的心理压力。此时,你应该去心理门诊了,请心理医生帮助了;倘若在21项以上,就会出现适应障碍性的问题,应高度重视。  正所谓:欲望之门一旦打开,压力也必将随之而来。我们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代里,在物质浩瀚的现代社会,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享受各种外界物质带来的身心满足。只要你愿意,有品尝不完的美味食物,各地的风味小吃,不同国家地域的特色美食;只要你愿意,各种曲风的音乐可以让你一饱耳福,各种演唱会应接不暇;只要愿意,你可以踏遍万水千山,游遍世界各地。  这是一个空前繁荣的世界文化大交融时代。奇闻趣事层出不穷,新闻信息浩如烟海,有用的知识堆积如山、汗牛充栋。可以选择的太多,所以我们迷惑;因为迷惑,我们可能会选择得更多。多则惑,少则明。  然而,面对物质的诱惑,时尚的引导,很多人不得不随波逐流。  许多人在盲目攀比中相互追随,农村人向往城市,城市人向往都市,都市人向往更奢华的生活。生活在城市,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是不行的,于是很多人选择了分期付款,房子是住进去了,但每个月的还款数额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不要庆幸这笔钱自己还可以对付,一切压力才刚刚开始。  有了房岂能没有车?每天挤公交上班的日子令人难以忍受,甚至让很多人觉得很丢面子了,于是,一跺脚,一咬牙,把车买了。本来收入还算乐观,然而每个月都有一部分钱被这两项吞噬,可支配资金在大幅减少,这让很多没有经济基础的城市打工族暗暗叫苦。  房子、车子仅仅是现代人压力的一小部分。我们需要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而可供消费的东西越多,人们的生存压力就越大,因为只有挣更多的钱,我们才有能力消费得起。于是,人们不得不加班加点地工作,没日没夜地学习。有时,为了钱很多人开始与他人钩心斗角,甚至相互间尔虞我诈、反目成仇。  对于弱者来说,有时尽管自己工作很努力,但一年下来口袋里挣到的钱却少得可怜。对于他们,城市的诱惑太多,想消费的东西也很多,但自己却力所不及。美丽的梦想变得遥远而不可期待。于是,他们开始变得悲观、嗟叹,有时难免有些自卑。他们生活在都市的边缘,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他们心头时时在追问一个问题:路在哪里,希望在何方?  年轻人总是梦想着有一天可以成为时代的强者,而现实中渺小的自己却背着一个沉重的包袱前行。“高处不胜寒”,负累攀登的途中更是让人的身心疲惫不堪。  失之桑榆,收之东隅。对于一心想做强者的人来说,得到的总比失去的多。对于他们,就如一首歌唱到的:千万里,千万里,我追随着你。可是你却并不在意。所以,强者到头皆迷惘,心身疲惫求平淡。  如今,老板对员工工作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员工不但任务重,事务也非常繁多,所以工作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些员工平时踏踏实实,对老板的要求完全执行,但到头来还是没逃过被炒掉的命运。  如何把工作做好?如何让自己成为老板眼中的优秀员工?如何从普通到卓越?如何让自己在公司无人取代?这些问题重重地砸向内心,让心难堪重负。  还有情感烦恼、婚姻危机、健康隐患等,都是现代人所面临的压力。在这种状态中,我们时常会左右徘徊。因为压力和诱惑总是对等的,如何在压力中释放自己?如何在诱惑中理性选择?我们应该找到方法,学会自我调节,自我平衡。  方法是什么?逆境生存智慧告诉我们,要量力而行,竭力而为,要保持积极乐观,不放弃希望和追求,要让身心保持平衡,成为最好的自己。  在逆境智慧中释放你的潜能  每个人身上都有无限潜能,但你不一定知道,更不敢相信。当你认为“山重水复”时,当再没其他选择时,你的信念、责任、使命会使它们爆发出来。特别是在危急时刻,每个人都可以做出成自己都难以相信的事情。所以,我们不能轻视每个人,更不能小瞧了自己。  一声霹雳一把剑,  一群猛虎钢七连;  钢铁的意志钢铁汉,  铁血卫国保家园。  杀声吓破敌人胆,  百战百胜美名传。  攻必克,守必坚,  踏敌尸骨唱凯旋。  对这首《士兵突击》中的钢七连连歌,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士兵突击》是一部特别受大众欢迎的电视剧,从开播至今,各电视台都在争先恐后重播着。许三多是该片的主角,这个超现实的虚拟人物,不仅打动着他的战友,同时也感动着电视机前的很多观众。我们为什么感动,从许三多身上我们到底感受到了什么?  在钢七连,许三多是一个人见人烦的大笨蛋、大傻子。在他们班,每个人都有一种让他“滚”的冲动,而后来的333个腹部绕杠让他在钢七连有了自己的位置。我们知道,从他入伍那天起,大家都把他当作劣等兵。从草原五班,到钢七连,直到最后成为一名令人称道的“兵王”,许三多跨出的每一步都充满艰辛和磨难。  正如连长高诚所说:“好兵,孬兵,一眼就能看出来。”在骡子和马的选择中,许三多把自己看成了土骡子。其实,他一直都是别人眼中的土骡子,无论是在家还是在部队,无论是他二哥还是他父亲。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没出息,没法再笨的人。  在别人的蔑视中,他渐渐适应,并承认自己就是这样一个人:没有出息,没有本事。没有人知道他以后的路会怎样,更没有人相信他会有一个不平凡的未来。因为就连他自己也常不断喃喃念叨着“我错了,我又错了,我可笨了,我学东西可慢了”。对于活着的人来说,被人鄙视比死亡更令人痛苦。也许是受够了“龟儿子”的生活,他一赌气,一咬牙,走出了农村,开始了一场和命运的战斗。  因为别无他路,所以人们会更加珍惜每一个来之不易的机会。连长高诚说:“我从没见过一个人对待每个任务都像抓着救命稻草一样。”许三多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比任何人都懂得珍惜,但就是靠这种信念和坚持,他一次一次地战胜了自己,最后成为一名副其实的兵王。是坚持成就了许三多,他的坚持也令许多人为之感动。  什么是潜能?从许三多的人生成长及其后来取得的突破中,我们可以深深感觉到。逆境是让潜能获得释放的最佳平台。万事俱备了,不见得大事能成。一路坎坷未必就是坏事,很多时候,往往是困难成就我们,让我们变得更坚强、更强大。  我们不能小瞧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每个人身上都潜藏着巨大潜能。恐怕没有谁清楚10年后被自己小瞧的人会做什么,而10年后的自己又会是什么样子。  我们不能小瞧别人,更不能贬低自己。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觉得自己比不上他人,是因为你已经默认了这一现状。也许你能做得更好,只可惜在困难重重的路上你放弃了“不服输”的精神。  棋艺博弈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越与水平不如自己的人下棋,自己的水平越发挥不出来。相反,如果遇见一个比自己水平高的人,那么你会感觉自己的棋艺一下子进步了许多。  棋艺为什么会提高呢?因为在高手给我们设下的重重险阻中,不服输的精神激发了我们身体中的潜能。走每一步棋时,我们会格外小心,落每一个子时,我们都会思前想后。人生如棋,想想生活中的自己不也常常面临这样的情况吗?  当我们觉得无路可走,想要放弃时,责任、荣誉、尊严、信念让我们的表现超出了想像中的自己。事实上,只要我们不放弃,只要我们怀着必胜的信心,在迎难而上、逆流而行中,我们的潜能终将被一点点激发出来。  所以,我们不仅要感叹地说:“折磨也是一份珍贵的生活宝藏,逆境可以成就真英雄!”  总结:感谢生活中的那些逆境  世上没有绝望的逆境,只有对逆境绝望的人。每个成功的人无不是先经历了逆境炼狱,但他们都无不把逆境当作一种意识,境界、精神的提升,无不以坚定的信念、意志和毅力化被动为主动,创造出辉煌的成就。感谢生活中的那些逆境吧,是它们让我们变得自信、强大,不可战胜。  我们应该感谢生活中的那些逆境,因为它是磨炼人的最高学府,是走向成功的基石。当然没有谁愿意主动置身逆境,或故意为自己制造逆境。但世事无常,天灾人祸、不测风云常把人卷入逆境难以自拔,有时甚至自以为陷入绝境。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我们时时笑对生活,生活将会给我们阳光。我们一味地怨天尤人,那生活给予我们的也将是失败和泪水。  著名物理学家霍金是一位在轮椅上生活了三十余年的高位瘫痪的残疾人,在面对命运之神的刻薄与残酷时,他这样写道:“我的手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考,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我有爱我和我爱着的亲人与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黎巴嫩作家纪伯伦说:“除了通过黑夜的道路之外,人们无法到达黎明。”逆境是到达理想境界的通途,是攀登者的手杖。就像孩子要学会走路,先得学会摔跤,只有经过摔跤,才能学会走路。  科学家把一只小白鼠放到水池中心,只见它在水中转着圈子“吱吱”地叫,而反射回的声波被胡须接收后,就可以判定出水池的大小和自己的位置了,然后它就可以轻松地游到池边了。  然后,科学家将小白鼠的胡须剪掉再放到水池,它同样在水中转着圈子叫,但由于“探测器”已不存在,无法接收到反射的声波,于是几分钟后,小白鼠便沉到水底了。  其实,小白鼠是“意念自杀”,在绝望时强行结束了生命,它认为自己是绝对游不出去的。现实中很多人在面对逆境时不也像这只小白鼠一样吗?然而,境由心生、业由苦做,环境越艰难坎坷,就越需要坚定的毅力和信心。  有一位医科大学毕业的优秀眼科医生,因其医术高超、医德崇高,而赢得广大患者的信赖,口碑非常好。他为人忠厚耿直,看不惯医院里的个别医生收受“红包”,更见不得医院里个别医护和领导的一些黑暗内幕,他几次提醒、甚至大胆地向主管部门揭发,并因此而得罪了很多人。  在医院的一次内部调整中,医术高明的眼科医生竟被作为分流人员下岗了。为了生计他在街头摆了一个水果摊子养家糊口,有时他的家人常埋怨他“死心眼儿”“不开窍的脑袋”“管那么多闲事干吗?”后来,女朋友也离他而去。  他痛苦到了极点,不明白自己到底错在哪里?他更不能理解这个社会到底是怎么了。但是,年轻的眼科医生并没有从此沉沦、气馁,他利用业余时间继续行医,继续学习研究,并发表了大量有价值的专业性论文。  有一次,他在互联网上无意中发现美国加州面向世界招聘各类人才的启事,其中也包括医学人才。于是,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将自己的个人简历、学历、专业论文等资料从网上发了过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没过多久,从大洋彼岸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他被录取了,年薪40万美元,一个月内前去报到。  在飞机即将起飞的一瞬间,年轻的医生也流泪了,他说:“我要感谢那些折磨,是它们成就了我的一切。”逆境中他没有泄气,没有放弃自己,不甘心就此沦落,而是勇于奋斗,拼死抗争,与命运抗争。  有磨难,才会有痛苦,才会使人思索。对于一个坚强的思想者来说,没有逆境就意味着没有了思想之源。逆境创造人才,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段非凡的逆境。战胜了逆境,人生就踏上了成功的坦途,而在逆境面前退缩了,便只能以失败抱憾终生。  我们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会不同程度的经历了各种的挫折、失败。或许是自己的诚实和善良遭到不解与怀疑,或许是恋爱、婚姻、亲情、友情上的一次重大挫折,或许是曾经被流言飞语所中伤,或许是生活的奔波、工作压力的一筹莫展,或许是人生旅途中突如其来的意外伤害等。  面对这些逆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态度带来的是不同的结局。贝多芬耳聋却写出传世不朽的名作;高尔基从未上过学校却成为伟大的文学家。和他们所遭遇的挫折与不幸相比,我们那一点点小小的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  而且,身处逆境会使我们冷静思考,反复咀嚼生活的酸甜苦辣,感悟他人的长处、优势和恩惠,正视自己的缺点、不足和无知,从而唤醒自身的谦卑、善良、解决意识,激发克服困难,战胜逆境的勇气和毅力。  一个装着香水的无口之瓶,只有打碎它才会散发出幽远的馨香。一块朴拙的玉石,只有经过无情的雕琢,才会成为完美的艺术品。那些刻在我们心里的累累伤痕,恰是生活馈赠给我们走向成功的经验。那些成长中的一次次磕磕绊绊,正是通向成功的一阶阶基石。  我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在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都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朋友,感恩逆境吧!逆境磨砺了我们的品格、才气和胆识,激发我们奋发向上的雄心和勇气,调动了我们的潜能。  感谢逆境,珍惜挫折,我们的生命才会更加充实,更加有价值!朋友,真诚地感恩逆境吧!它是人生的一次淬火,锤炼了我们坚定、无畏、刻苦的心志;培养了我们忍耐、淡泊、宽容的心态。第2章  必须走出思维怪圈  给自己一股敢于向前的勇气  你的思路决定你的出路,希望之路就在你的脚下;你的心态决定你的状态,好的状态就在自我突破中。  在人生的道路上,没有一个人可以一帆风顺,我们总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在人生陷入困境时,你会如何呢?  身有残疾的人悲观地说:“我的人生注定是不幸的,即使再努力也是徒劳。”  出身不好的人说:“我智商不高,家境也不好,我这辈子只能这样了,走一步说一步吧。总之是无法干一番大事业了。”  有人会满脸委屈地抱怨:“我一直都很执著,也很努力,可到头来依然一无所获,我真是对自己太失望了。”  喜欢夸夸其谈,却不付出一点实际行动的人是生活中的空想主义者,他们不断空想着,却始终没能完成一个目标。他们总是甘于现状,且又忍不住抱怨,觉得自己生不逢时,常遭命运捉弄。  还有些人在困难面前不知所措、畏缩不前,甚至把希望寄托在侥幸上。对他们来说,人生总是无路可走的,因为他们不但缺乏战胜自己的勇气,还喜欢坐享其成,等着天上掉馅饼。  这些都是逃避困难的表现。其实,只要敢于坚持,人生总是有路可走的,关键是你能不能突破自我束缚。  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我们都不要轻言放弃,更不能失去向前走的勇气。就算前方的路荆棘丛生,就算背着沉重的心理负担,我们也不能放弃对未来的希望,更不能放弃自己的人生信仰。  对于坚忍、勇敢的人来说,即使沙漠外还是沙漠,他们依然会执著前行;纵使森林边还是森林,他们也从不懈气。坚定的信念终能让他们发现出路,穿越所有的障碍。当然,信念二字就如《士兵突击》中高诚对许三多的评价:“信念这玩意儿,还真不是说出来的!”所以,不要因自己身处困境就自暴自弃,也不要因自己的先天不足而放弃追求。  一个人之所以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是他认为自己就是想像中的样子了。一成不变的思维方式会遮住真正的自己,正如一只在鸡群中长大的小鹰,即使有一天它可以去遨游蓝天,它却不敢相信自己有这样的能力。  无论遇到什么,我们都要坚定信念,给自己一股敢于向前的勇气。盲人杨光在2008年春节晚会上的精彩表演感动了电视机前数亿观众,还有家喻户晓的“智障指挥家”周舟的神奇故事,对于他们的人生经历,我们不得不去深思。因为他们都是突破自己身体局限之后,创造了自己的人生奇迹。  从他们的故事中,我们应该感动的不仅仅是他们抵达的高度,更应该认识到“天生我材必有用”。你可以远远超出自己现在走出的人生距离。我们无须奢望自己也能创造像他们那样的人生奇迹,只要能够找回自信,突破束缚,感动自己就行了。  现实中,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存在价值,不是英雄,不一定就是狗熊。大材有大用,小材有小用。关键是要懂得做最好的自己。  不要认为成功非大事不成,做好身边的小事也可以成就人生。一个人,能认真做好一件事就是不简单,生命价值也没有有用和无用之差别。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迷惘、痛苦,是因为我们忽视了当下正在做的事情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之所以不能突破自己,是因为我们首先否定了自己。生活中,我们都在为自己画一个圆,然后跳进去,接下来我们就开始在这个圆里一天天消耗自己的时间。待得时间久了,我们就认为生活的本质就是如此,是根本无法改变的。  当不小心走到圈子边上,我们如同站在悬崖峭壁上一样,不敢向前跨一步。就这样,我们在那里无奈地摇摇头,又退回到自己厌倦的人生状态中。一切只因你缺乏向前走的勇气。只要坚信人生总有路可走,并勇敢跨出束缚中的自己,我们就能获得生命的新境界。  困难面前,勇气可以点燃生命之灯,而且生活中也从来不缺少乐趣。你的思路决定你的出路,希望之路就在你的脚下;你的心态决定你的状态,好的状态就在自我突破中。  马太效应与逆境突破  马太效应,是由美国罗伯特?莫顿在1973年正式提出的。它主要向我们概括了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好的越好,坏的越坏,多的越多,少的越少。生活中,我们很容易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也容易进入这样的良性循环。  《圣经》中“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有这么几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这就是马太效应的雏形,而《圣经》中的一个故事却让它源远流长到现在。  一个国王要去远行,临走前,他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并吩咐他们:“你们拿它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国王回来了。  第一个仆人告诉国王:“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了他10座城邑。  第二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便奖励了他5座城邑。  第三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巾里存着,我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  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那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并且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这个故事之所以能流传至今,源于它所包含的耐人寻味的道理。其实,马太效应是个既有消极作用又有积极作用的社会心理现象。积极让人交上好运,消极会让一个人所处的状态越来越坏。  当一个人陷入困境时,如果他一蹶不振,自暴自弃,甘心安于这种状态,那么他所面临的现状可能就会越来越坏,甚至很可能让自己陷入一团糟糕之中。当一个人处在良好的状态中时,他的自信心就会大增,做起事情来也会很积极,这种心态和做事方式会让他处在一帆风顺的状态之中,正所谓:“一顺百顺事事顺,一损百损事事损。”  然而,人生就像天上的云一样变幻莫测,充满了不可想像的变化。每个人都不可能一辈子平安无事,也不可能一直都厄运连连。每个人都会面临人生的不同状态,有好的,有坏的,有让自己舒服满意的,有让自己进退两难、夜不能寐的。人生成败和自己目前所处的位置无关。所以,处在什么位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是否拥有自我超越与勇于追求的勇气和信心。  当一个人相信自己可以有更好的未来时,当一个人从未对生活丧失希望时,他的人生就会一点点向自己预想的地方靠近。即使自己处在十分艰难的境地,甚至身陷重围,他仍然会对未来怀有美好憧憬,乐观面对生活中的每一天。只要坚定信念,勇于面对心灵困惑,总会和好运迎头相撞。  一个人目前的状态是其心态的最好反应。当我们无力应对所面临的困难时,当我们在纷乱的情感面前茫然不知所措时,我们就会悲观、失望、放任自流。于是,现状每况愈下,我们也开始逐渐适应这种状态。尽管我们会在痛苦中挣扎,但却很难再突破已经习惯的内心瓶颈了。  当我们的身心陷入逆境之时,每个人都会面临一个突破临界点,而勇于面对与放任自流决定你是否能将眼前这一切逐渐改变。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5
正序
倒序
《感谢折磨你的事儿》
《感谢折磨你的事儿》-2
《感谢折磨你的事儿》-3
《感谢折磨你的事儿》-4
《感谢折磨你的事儿》-5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感谢折磨你的事儿
感谢折磨你的事儿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