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吧,我已经跟黄总说了,而且黄总也答应去找老李谈谈,过几天就会给你正式任命。”马明涛这才松了口气,还使劲的拍了牧浩洋几下。“舰队那边没什么问题吧?”“昨天我才过来,老杨做事很稳妥,没什么好担心的。”周渝生笑了笑,说道,“他也觉得,有必要把‘翔鹤’号捞起来。”“是吗?”“当然,你不信打电话问他。”牧浩洋笑了笑,说道:“老杨不喜欢出风头,他的目的肯定与你们不一样。”“这……”“我就说过,骗不了这小子。”庞跃龙赶紧上前,说道,“老杨的意思是,捞起来后先让造船厂的工程师从里到外研究个透彻,搞清楚日本的造舰水平,以及日本在航母设计上的基本思路。等到展示之后,再拖到外海,给海军战舰与海航战机当靶子,检验一下我们的反舰武器,也算是废物利用。”“这个理由还说得过去。”“当然,得首先进行展示。”牧浩洋笑了笑,说道:“行,我帮你们打报告,但是不保证黄总会不会批准。”“如果黄总不批准,我就去发动舰队官兵捐款。如果所有海军官兵都加入,每个人只需要出两百块。”周渝生说得很严肃,不像在开玩笑。“我相信,海军官兵再穷,拿两百块出来肯定不是问题。”牧浩洋笑着摇了摇头,没有跟他搭白。港口的建设进度并不快,主要就是日本战舰堵塞了水道,必须首先把深水航道里的沉舰捞起来。第二天上午,牧浩洋接到了黄峙博的电话,动身返回总参谋部。路上,牧浩洋起草了打捞“翔鹤”号的报告。虽然他觉得,把日本战舰拖回去展示有点过于招摇,但是对日本航母进行彻底研究,肯定能获得不少有用信息。别的不说,通过“翔鹤”号能够获得日本舰用钢材的强度标准,从而在研制反舰武器的时候提供参考。为了说服黄峙博,牧浩洋重点提到了“翔鹤”号的军事参考价值。在处理这件事的时候,牧浩洋还利用了职务之便,即把打捞“翔鹤”号算在了装备经费开支之中,从海军的装备经费里直接拨款,不用单独申请款项。因为预算不到一亿,所以可以先斩后奏。到时候,大不了去找腾耀辉的麻烦,让腾耀辉批准这笔开支。只要腾耀辉点头,黄峙博是否答应都无关紧要,因为钱由海军出,而且海军的装备开支应该有节余。为此,牧浩洋回到总参谋部后,没有直接提到这件事。当时,他也没有机会提到这件事,因为黄峙博让他回来,是为了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印度大选将在下周开始,最快能在月底结束。看守政府已经发出外交照会,让我们在九月四日派谈判代表团前往新德里。”“提前了差不多一个月。”“问题不是很大,主要准备工作由外交部负责,与我们没有多大关系。”黄峙博端着茶杯走了过来,“老腾回来后,跟我提到了开凿克拉运河的事,而且提出,这是我们的重要谈判筹码。”牧浩洋愣了一下,有点不大明白黄峙博的意思。“我们肯定会要求印度租让布莱尔港,也就得提出一个合理的理由,而开凿克拉运河就是我们的理由。”“有什么关系?”“如果由我们投资开凿克拉运河,就得在附近获得一处前进基地,以便运送物资,更能保证运河在我们的控制之中。”“这只会激化东南亚地区的矛盾。”“即便我们不这么做,东南亚也会变成火药桶。”黄峙博笑了笑,说道,“只是存在一个问题,即元首与总理都不会批准这个计划。其中的原因,老腾应该跟你说过。所以我们得设法解决这个问题。”“怎么解决?”“由政府行为转变为市场行为。”“你的意思是……”“如果有人愿意投资开凿运河,就不用政府出面,完全属于商业行为。”“谁愿意当冤大头?”“有钱人不少,得看能否说服他们。”黄峙博叹了口气,说道,“我已经跟盛世平通了电话,他对这个项目很感兴趣,要求我们给出更加详细的方案。”“军队只负责打仗,不负责经济建设,而且我们也不是经济学家。”“盛世平要的是安全保证。”“这……”“投资都有风险,而这种战略投资的最大风险就是战争。我觉得,你最适合去说服盛世平,让他相信,在克拉运河上的投资绝对不会亏本。”“黄总,你太看得起我了。”“别忘了,是你指挥军队打赢了这场战争,而且你还非常年轻,肯定能够等到运河通航的那一天,而我这种老头子恐怕就没有那么幸运了。”黄峙博拍了拍沙发的扶手,“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你准备一下,过两天就去找盛世平。我不要求得到最好的结果,但是必须让他亲自出面。”牧浩洋点了点头,表示明白黄峙博的意思。显然,这不是一件轻松的工作。第七十二章 爱国商人第七十二章 爱国商人牧浩洋与盛世平算不上熟悉,也算不上陌生。在瓜达尔港那几年,牧浩洋见过盛世平几次,基本上都投资的事情。盛世平名下的几家集团先后进驻瓜达尔港,承担了发电厂、水泥厂、钢铁厂、造船厂、物流基地等基础项目的建设工作。二零二七年初,还投资修建了直通卡拉奇的铁路,并且计划在二零三零年动工修建通往伊斯兰堡的铁路。五月份的时候,盛世平还来到瓜达尔港,以个人名义出资一亿三千万元,修建一座综合性医院。这些投资的规模都很大,对瓜达尔港的建设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只是,作为军方代表,牧浩洋没有过分靠近盛世平,仅仅出席了一些社交活动,此外就是为盛世平的企业提供安全保证。通过这些事情,牧浩洋对盛世平有了更多的了解。说他是爱国商人没有假,可他仍然是以逐利为本的商人。拿瓜达尔港的建设来说,虽然帮了军方大忙,比如在二零二四年投产的水泥厂为港口基础建设提供了八成的水泥,大大降低了建设费用,二零二五年建成的发电厂则为港口提供了全部电能,但是这些项目也为盛世平赚了很多钱,因为不管是水泥、还是电能,都以市场价卖给军方,不是免费提供,同时还借机进入了巴基斯坦市场。在追逐利益的前提下,盛世平的某些主张与军方并不一致。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修建铁路。虽然铁路也有重大的军事价值,但是军方更看重的是连通到伊朗的输油管道。早在二零二四年,牧浩洋就代表军方提出意见,由盛世平出资修建输油管道,军方给予技术支持,并且帮助他取得两条铁路的专营权。盛世平没有接受这个看上去一本万利的提议,而是坚持由军方出资修建输油管道,并且帮忙获取铁路专营权,他只保证军方有优先使用权。谈判持续到二零二五年,最终才以双方各让一步收场。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盛世平将出资修建输油管道与铁路线,军方负责从巴基斯坦当局获得铁路专营权,并且在港口规划中,留出一条专用液货码头与三千亩工业园区,无偿提供给盛世平名下的企业使用。显然,盛世平的胃口更大。按照他的规划,瓜达尔港是伊朗到巴基斯坦石油管道的终点站,港口建设完成后,他将在此投资修建巴基斯坦规模最大的石油化工园区,然后通过海运,把石油、天然气、成品油等货物运回国内。所有工业项目完成后,瓜达尔港不但是巴基斯坦最大的工业中心,[517z小说网·m]还将成为整个阿拉伯海地区最大的石油化工中心,为盛世平名下的石油企业、特别是国内的成品油销售企业提供四成以上的货源。中国的成品油市场规模有多大?二零二五年,中国的石油消费量达到了美国的百分之八十,预计在二零三零年就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石油消费国。保守估计,中国国内成品油消费市场的规模在十万亿元左右。这是个什么概念?即便按照行业平均利润计算,成品油市场的年净利润也在一万亿元以上,算上石化行业的话,年净利润在两万亿元左右。到二零二五年,民营企业在成品油市场的占比仅有百分之三十二。盛世平肯定盯上了这个市场,不然不会投入巨额资金,在瓜达尔港兴建规模巨大的石化工业园。牧浩洋并不反感盛世平的所作所为,因为盛世平必须与军方合作。原因非常简单:中国在全球主要石油消费市场中,对外依存度仅次于日本,而且石油进口总量肯定会在二零三零年之前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石油进口国,因此中国必须扩大石油进口来源。可以想像,要不了多久,就会为了石油爆发一场战争。盛世平可以用雄厚的资本建立石油化工园,还能打通运输渠道,但是不可能用钱买到更多的石油。准确的说,不可能以他的理想价格,获得更多的石油。如果在国际市场上购买石油,就没有利润可言了。中国的发展需要石油,而盛世平也需要更加稳定的货源。在共同目的的驱使下,盛世平自然会不遗余力的帮助军方搞建设,甚至通过建设影响军事战略。就拿瓜达尔港的建设来说,盛世平一直在做亏本买卖。虽然前景非常美好,但是到牧浩洋离开的时候,盛世平已经投入了上千亿元,而利润还不到投资的十分之一。即便乐观估计,也要到二零三五年才能达到盈亏平衡点,而且前提是伊朗的货源不受影响。显然,盛世平在瓜达尔港搞建设,短期目标不是为了赚钱。作为商人,他非常清楚,只有中国军队在瓜达尔港站稳脚跟,才能进军中东,也才能为他开辟新的货源。显然,盛世平是一个非常有战略眼光的商人。在他这个级别上,商人的利益已经与国家的利益高度重合,只有实现国家利益,他的商业帝国才能发展壮大。正是如此,牧浩洋不但不讨厌盛世平,还觉得他是可以合作的伙伴。持这种观点的不仅仅是牧浩洋,还有黄峙博。虽然军队吃“皇粮”,但是无法解决所有问题,某些时候,需要外来力量的帮助,也需要跟外来力量合作。必须承认,在中国的扩张道路上,盛世平这样的商人发挥了非常显著的作用。比如第二次朝鲜战争,就是由盛世平等商人为朝鲜提供了战争融资,并且在战后帮助朝鲜进行重建。如果没有他们,不但得由国家承担所有战争开支,还要在战后解决两千多万朝鲜人的生存问题。说得不客气一点,以二零一四年的情况,如果没有战争融资,恐怕志愿军连津贴都领不到。那么,有没有可能说服盛世平搞再搞一次“战略投资”呢?去找盛世平之前,牧浩洋已经做好思想准备。黄峙博的意图很简单,提议开凿克拉运河只是为谈判增添筹码,是否需要这么做,还得由实际情况,特别是经济利益决定,即开凿运河是否有利可图。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牧浩洋下了一番功夫。经济上的问题非常突出,即运河缩短的航程不到一千海里,因此通行费肯定很低,一百年都无法收回投资,更别说盈利了。除了经济问题,政治问题更加突出。暂且不提泰国政权的问题,不管哪个党派执政,泰国都不大可能让一家外国企业在克拉地峡挖掘运河。原因很简单,克拉地峡南部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一直存在严重的分裂主义倾向。运河将成为新的地界,必然削弱泰国中央政权对该地区的控制力,增强少数民族的分裂势头。政治上行不通,其他问题都是白搭。显然,黄峙博拿克拉运河说事,完全是为了谈判。即便盛世平愿意投资,也没办法说服泰国政府。见到盛世平的时候,牧浩洋心里已经有数了。只是,让他略感惊讶的是,盛世平的消息非常灵通。“牧将军,听说你们准备打捞‘翔鹤’号航母?”“这……”“我有几个朋友在陆战队服役,听说有人发起捐款。”盛世平笑了笑,说道,“我对这件事情很感兴趣。”“盛总,你想搞一艘超级游艇?”“牧将军,你真会开玩笑。”盛世平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我愿意出资,帮助军方打捞战舰。当然,我没有任何特别要求,也不会妨碍军方对‘翔鹤’号进行彻底研究。只是希望在上海、广州或者大连建一座军事博物馆,专门展出这艘航母,好让全国民众都有机会近距离接触我军最大的战利品。”“建博物馆可不是小事,而且我们没有这笔预算。”“钱不是问题,主要是军方肯不肯这么做。”“如果盛总愿意帮忙,肯定没问题。”牧浩洋答应得非常爽快,“当然,这件事还得从长计议。”“有牧将军这句话就行了,我会找机会跟黄总谈谈。”“盛总,这次我专程来访,是为了另外一件事。”“黄总跟我通过电话,让我出资开凿克拉运河。”盛世平从檀香盒里拿出一根雪茄,递到了牧浩洋面前。牧浩洋晃了晃手,他抽不来高级货。“投资不是问题,关键是这么做有没有用。”盛世平点上雪茄,才说道,“经济上、政治上都行不通,我们只是一厢情愿,而且这不是一项小工程,花几亿就能解决问题。长达数十年的投资,风险非常大。”“这只是一个姿态。”盛世平点了点头,表示明白牧浩洋的意思。“我会抽空去曼谷拜访泰王,但是不要抱多大希望。”“我们只需要泰国当局表态,哪怕是一种暗示。”“行,等我把这边的事情处理完就去曼谷。”盛世平笑了笑,说道,“不过,我觉得更应该关注马来西亚与新加坡的事情。”“淡水之争?”盛世平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牧浩洋也没有多说,因为这不是应该与商人讨论的问题,即便盛世平在马来西亚与新加坡都有巨额投资。第七十三章 扩军备战第七十三章 扩军备战盛世平去了泰国,牧浩洋却没有轻松下来。八月十三日,他以中国军方代表身份飞往吉隆坡,代替黄峙博会见了马来西亚总参谋长马哈蒂尔上将。有意思的是,马哈蒂尔是海军上将。黄峙博让牧浩洋去吉隆坡,一是牧浩洋是海军中将,二是牧浩洋刚刚率领舰队在印度洋上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更重要的是,现在是拉拢马来西亚的大好时机。按照黄峙博的说法,新加坡已经选择了队列,请求美国提供支持,所以中国也应该尽快表明态度。牧浩洋去吉隆坡,只是唱前戏。他的任务不是与马来西亚总参谋长商讨国家大事,而是敲定几项已经谈了好几年的军火贸易合同。早在二零二零年,马来西亚就派遣军事代表团访华,当时的总参谋长还参观了成都飞机制造公司,询问了正在研制的J-22的进展情况,对这种先进战斗机表现出了浓厚兴趣,随后还传出,马来西亚希望参加研制工作的消息。只是中国当局很快出面辟谣,宣称J-22是中国单独研制的战斗机。J-22首飞之后,马来西亚军事代表团再次访华。二零二五年,马来西亚公布了“战斗机替代计划”,向全球所有战斗机生产厂商发出标书,为采购一百二十架战斗机进行公开招标。中国的成飞与沈飞分别拿出J-22与J-11M两种战斗机参与竞标。经过三轮筛选,最终J-22赢得了马来西亚空军的订单,只是得按照马来西亚的要求进行改进,正式编号为J-22M。“M”不是型号代号,而是马来西亚的国家代号。只是,这笔合同没有得到落实。原因只有一个:成飞的生产线早已排满。虽然中国空军的订单可以暂缓,毕竟在J-20大规模量产,而且J-20B与J-20C相继服役之后,空军对多用途战斗机的需求并不迫切,但是海军的J-25订单必须按时完成,此外巴基斯坦与朝鲜在此之前就下了订单。即便加快生产速度,也要到二零三零年,才能轮到马来西亚。结果就是,在二零二六年,正式签署合同之前,马来西亚提出,要么在二零二七年底之前交付第一批J-22M,要么出售生产线与生产专利。提前交货不大可能,而成飞只答应帮助马来西亚建一座飞机大修厂。不管怎么说,J-22是非常先进的战斗机,作战性能与F-35相差无几,中国没有理由出售生产线。要知道,巴基斯坦都没能获得J-22的生产权。从经济上讲,出售成品的利润更大。当时,J-22M的单价是三亿四千万,而出售生产专利,最多能获利四十亿,仅为出售成品的十分之一。别说成飞不会答应,作为J-22研制投资方的空军也不会答应。这件事就此搁置下来,但是马来西亚没有更好的选择,一直没有放弃。虽然以马来西亚跟美国的关系,买到F-35A的问题不是很大,而且F-35A的外销情况远不如预期,美国正在大力推销这种战斗机,但是价格昂贵不说,美国肯定不会向马来西亚开放F-35A的数据总线,因此马来西亚获得的F-35A最多只有百分之六十的战斗力,远远达不到马来西亚空军的作战需求。更重要的是,新加坡是F-35A的研制国之一,也是最重要装备F-35A的国家之一。如果将来与新加坡发生军事冲突,马来西亚的F-35A绝对打不过新加坡的F-35A,甚至无法升空作战。至于法国的“阵风M3”,欧洲联合研制的EF2000,俄罗斯的T-50等,要么是价格过于昂贵,要么是性能过于单一,都让马来西亚空军不大满意,在成飞的J-22M面前基本上没有竞争力。出现问题,不止是战斗机项目。在二零二七年之前,马来西亚陆军打算购买一批主战装备,特别是主战坦克,以抗衡新加坡的“豹2A6”,而当时中标的是中国北方重工的ZTM型主战坦克,并且在二零二六年签署了合同。按照合同约定,北方重工将在二零二七年底之前交付四十八辆ZTM。在牧浩洋飞往吉隆坡之前,北方重工已经提前交付了四十八辆ZTM,得到了马来西亚陆军的高度赞赏。问题是,坦克贸易合同没有涉及到弹药。当时,马来西亚陆军只要求配备标准弹药,而没有要求获得最新式的穿甲弹。虽然在此之前,北方重工已经提出,只有配备最新式的钨合金穿甲弹,ZTM才能达到百分之百的战斗力,但是出于价格原因,马来西亚陆军没有采纳这个建议,而是决定采购价格低廉的标准穿甲弹。使用了一段时间后,马来西亚陆军意识到了穿甲弹的重要性。在使用标准穿甲弹的时候,ZTM的火力很难在正常交战距离上对付“豹2A6”,也就没有多少优势可言。只有配备新式穿甲弹,才能在火力上压倒对手,不然这些昂贵的主战坦克将成为摆设。结果就是,马来西亚陆军提出了一份追加订购协议,打算紧急采购一批弹药。这下问题出来了,北方重工开出了更高的价格,而且产期排到了二零二八年底,要在二零二七年交货,要么由马来西亚替北方重工支付合同违约金,要么只能从中国陆军手里采购现货。至于价格,肯定不会低到哪里去。当然,这是小事。中国陆军在二零二零年就开始采购新式穿甲弹,库存非常大,恐怕十年也用不光,卖一些给马来西亚根本不算什么。当时,最大的问题在海军的潜艇项目上。自从本世纪初,印度尼西亚首先引进了两艘二手潜艇后,东南亚地区刮起了一股“潜艇热”,其他国家陆续开始采购潜艇,马来西亚在二零一零年之前,花高价在法国订购了两艘当时看来很先进的“鱿鱼”级常规潜艇。使用过后,马来西亚海军发现,法国货没有吹嘘的那么厉害。到二零二五年,两艘“鱿鱼”级已经落后了,而且改进余地不大,马来西亚海军急需新式潜艇来补充阵容。采购潜艇的选择余地并不大,主要只有四个货源,即法国、德国、俄罗斯与中国。马来西亚海军没有考虑法国货,而德国的212型与214型已经落后、最新的216型则价格昂贵,俄罗斯的常规潜艇很便宜、性能却不怎么样。选来选去,马来西亚海军最终还是选择了中国武汉造船厂的042型。当时,巴基斯坦海军已经订购了042型,还有好几个国家打算购买这种先进潜艇。马来西亚海军在二零二五年派遣考察团前往武汉造船厂,详细询问了042型的情况,对这种潜艇非常满意。只是,谈判并不顺利,因为马来西亚海军希望在二零二七年获得两艘潜艇,而武汉造船厂的工期已经排到了二零三二年之后。原因很简单,当时委内瑞拉与伊朗已经继巴基斯坦之后,成为042型的海外用户,武汉造船厂必须按照签署合同的时间安排生产工期,马来西亚海军就算愿意花高价,也得排队。二零二六年,马来西亚海军再次派代表团前往中国。这次没有去武汉造船厂,而是去了青岛海军司令部,希望能够从中国海军租借两艘常规潜艇。腾耀辉答应得非常爽快,可是在审批的时候,被总参谋部否决了。不是黄峙博不愿意把潜艇租给马来西亚,而是确实没有几艘潜艇可以出租了,因为在此之前,已经把八艘041租借给了巴基斯坦,中国海军保有的常规潜艇不到二十艘,在攻击核潜艇大规模服役之前,不能再少了。更重要的是,在这十多艘常规潜艇中,只有四艘是041型。租两艘给马来西亚海军,中国海军就得靠039型打天下了。年初的时候,马来西亚海军再次派遣代表团访华,而且直接去了总参谋部,向黄峙博提出了租借潜艇的事情。结果仍然不大理想,黄峙博没有给出任何答复。当然,中马的军事贸易,并非只有麻烦,没有成果。在二零二四年,马来西亚就成为了ZDK03型战术预警机的第二个海外用户,而且是性能有所增强的ZDK03M型。虽然“M”仍然是马来西亚的国家代号,并非具体型号,但是与卖给巴基斯坦的同类预警机相比,ZDK03M的改进非常显著,比如增加了电磁对抗系统,采用了通信效率更高的数据链,在交付之前还增添了定向通信系统,控制界面增加到八个,基本上具备了空战指挥能力。从性能上讲,除了探测能力稍差一些,ZDK03M基本上达到了战略预警机的水平。马来西亚也因此成为东南亚地区第三个装备预警机的国家,而且ZDK03M的性能超过了新加坡与印度尼西亚的预警机。依靠四架ZDK03M,马来西亚空军的作战能力至少提高了一倍以上。如果J-22M能够及时到来,马来西亚空军很有可能在短期内超过新加坡空军,成为东南亚地区最强大的空中力量。马来西亚大力扩充军备的原因只有一个:与新加坡的淡水协议即将到期。不管以何种方式解决淡水之争,马来西亚都有必要增强军事实力,对抗强敌、捍卫国家利益。第七十四章 交易第七十四章 交易吉隆坡是一座非常美丽的城市,除了标志性的双子塔之外,牧浩洋还发现,这座城市里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居民是华人,在一些城区,汉语、以及中国南方的一些方言已经取代了官方语言。不注意街道上的招牌,很容易把这里当成一座中国南方的大都市。马哈蒂尔的官邸在市区的另外一端,因为有警车在前方开路,所以一路非常顺畅,没有遇到麻烦。这不是两人第一次见面。两年前,马哈蒂尔率领代表团访华的时候,牧浩洋被黄峙博叫了回去,负责跟马来西亚谈判租借潜艇的事情。只是当时牧浩洋还是少将,而且马哈蒂尔没有把这个略显年轻的将军放在眼里。那次会晤,算不上愉快。牧浩洋现在都记得,马哈蒂尔离开的时候非常失望,甚至有点愤怒,似乎觉得中国亏欠了马来西亚。这次,马哈蒂尔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转变。牧浩洋到达的时候,马哈蒂尔已经在大门口等着他了,还亲自替他拉开车门,显得非常有礼貌,也非常客气。“牧将军,一路辛苦了。”“总参谋长,你太客气了。”马哈蒂尔笑了笑,请牧浩洋走在前面。“听说,牧将军是重庆人?”“算是吧,不过好多年多没回去过了。”“我的曾祖母就是重庆人。”“哦?”牧浩洋显得有点惊讶。虽然他早就知道,马哈蒂尔有四分之一华人血统,但是从没考虑过这个问题。在马来西亚,有三分之一的国民是华裔,另外还有三分之一的人有华人血统。“她当年逃难到了广州,跟随父母下南洋,然后认识了我的曾祖父。”进门的时候马哈蒂尔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至今,我还保留着她从家乡带来的一些东西,都算得上古董了。”“将军,你去过重庆吗?”“没有。”“那么有机会,我邀请你回故乡看看,保证会给你很多惊喜。”牧浩洋很有礼貌的笑了笑,说道,“重庆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发展最快的城市,这些年的变化非常显著。”“有机会的话,我一定回去看看。”这下,两人攀成了老乡,说话自然方便多了。进了书房,马哈蒂尔把其他人留在了外面,去给牧浩洋冲了杯咖啡,还拿出了特意准备的香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