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四十-2

|Book|BookPIP&db=sina月甚至有可能比实际工作的时间还要漫长。这样一来,光靠在学校和工作中积累的那点东西根本不够用。要想拥有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从现在开始就必须学习新的技能,为退休后的漫长生活做准备。我前面曾数次提到过,我的天赋不足以让我享用一生,为此,我时刻提醒自己,只有时刻不忘充实自己,掌握各种武器,才能在这个社会里生存下去。我比不了那些泰斗级的作家和导演,他们才华横溢,到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都不愁没有饭吃。我没有他们那样的才华,所以只能通过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因此我时刻思考着如何才能顺应时代的变化,并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不断地为自己开拓新的工作领域。其实不光我是这样,几乎所有从事文化工作的人都在为了保证自己的生命力而不断求变。比如作家,虽然也有专心写作的模范人物,但也有很多人在写作的同时也进军其他的领域,多方面地展示自己的才华,有的人还参政,成为政府审议会的专职评论员。从表面来看,他们只是机缘巧合才有了那样的发展,但事实上这一切都是预先筹划好的。他们对于自己能不能一直写下去深感不安,为了寻找新的出路才会积极地参与市民活动,或者有意识地挑选一些容易引起审议会注意的题目来写,这样才为自己后来的成功转型创造了机会。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样的做法不可取,但我却不这么认为。比起那些自命不凡,从不努力充实自己以至于最后一直都郁郁不得志的人来,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时刻不忘充实自己的做法要显得聪明得多了。其实,评论家的工作并不轻松。老百姓们只看到表面的风光,所以容易产生“评论家的工作真轻松,只要在电视和杂志上发表些自己的见解就行了”的误解,实际上他们说每一句话,写每一篇文章都要经过周详的思考,花费不少的心血。比如,我认识一位年过七十,但还活跃在新闻界的评论家,他成名于三十五六岁,并从那时起就建立了自己的拥护者俱乐部,如今该俱乐部的会员企业已经多达三千家,俱乐部的会费是每年三十万元,所以光是会费一项,他每年的收入都高达九亿日元。算起来,这才是他的本职工作,在电视和杂志上抛头露面只不过是为进一步扩展他的事业做宣传而已。当然,他的俱乐部不同于那些歌星的歌友会,只有获得没有付出。他每年可要向会员们提供物有所值的服务和信息,这要耗费大量的精力。而且,其业务推广过程的艰辛也可想而知。正是因为他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拼搏,所以虽然年过七十了,却仍然感受不到生存的危机,活跃在第一线。第二部分:在超不景气的年代里如何生存下去 知识要不断地更新那么,我们究竟要做些什么才能保证二三十年后的生活无忧呢?我们究竟应该学习什么内容,朝着哪个方向改变自己呢?如果你不具备独一无二的才能的话,就只能顺应时代的潮流,不断调整自己努力的方向。你创业也好,考取专业资格也好,其内容必须合乎时代的要求,否则只能被时代大潮抛在身后。但是,预测未来的潮流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你现在认为有前途的方向到了二十年后很|Book|BookPIP&db=sina|Book|BookPIP&db=sina可能就行不通了,那样,不但生活同样没有保障,你近二十年的努力也将是白费力气,一切又都得从头做起。但是,我认为如今这个时代的社会结构变化根本没有规律可循。目前,日本正在实行小泉首相所倡导的“结构改革”,它的是非暂且不论,起码它将给未来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预见的。因为它无非就包括放宽限制和全球化规范这些内容。但社会结构的变化就不同了,你根本没办法看到未来会是什么样子。价值观呈现多元化趋势,科技高速发展,伴随而来的是基本观念的崩溃。很多原本理所当然的常识性的东西很可能到了这个时代就行不通了。从这个意义来讲,生活在如今的时代很难做到未雨绸缪。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我以“生产性”为例进行一下说明。如今日本经济的不景气表现在各个方面,其中之一便是“消费不足”。总起来说,就是生产过剩但是消费相对不足,所以才会导致不景气,再浅显不过的一个道理。解决的方案之一便是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弥补国内消费的不足,但这样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了吗?对此,我深表怀疑。因为目前全球的人口都呈缩减的趋势。虽然亚洲和非洲一些国家的人口还呈增长的势头,但日本,还有欧洲国家的人口都在逐年减少。人口的减少必然意味着消费力下降。开发海外市场终有一天会走到尽头,到了那个时候,消费力只会逐年下降。但是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生产的效率却只会越来越高,除非有一天消费者们表示食物、衣服、装修材料等商品非手工制造的不要。这样的消费者虽然现在也有,但毕竟只是少数,大部分的商品还是属于机械制造。如此,购买力连年下降,但生产效率却逐年提高的话,其结果可想而知。归根结底,开拓海外市场的策略只能起到延缓不景气的作用。也就是说,目前日本经济的不景气并不是我国所独有的暂时性的现象,而是全世界将面对的普遍问题。这样一来,跟生产效率有关的一些常识性知识很有可能以后就行不通了。比如,恐怕没有人会怀疑“生产效率越高越好”吧,但以后就说不好了。在今后的时代里,未必就是“生产效率越高越好”,到时候,工作效率高的人不再是受重视的人才,反而有可能成为周围人的负担。如此一来,对于“好职员”的评价标准有可能就随之发生变化。那些举止笨拙,工作效率低的职员在当今这个时代,无论有怎样的优点都算不得“好职员”,但在未来,如果他能够取得顾客的信任,那么就算笨一点,工作效率低一些,说不定都会成为各公司争先聘用的“好职员”。当然,未来是否真会如此谁也说不好,但有一点是显然的,那就是“在未来的时代到底什么类型的人才会吃香,谁也预料不到”。所以,谁也不可能知道究竟要掌握什么样的技能,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比如说,就在几年以前,一个人只要会摆弄两下电脑就被奉为“高级人才”,但现在就不行了。人们已经认识到电脑只不过是一种工具,重要的是你能使用这种工具做什么。看到一个人会用电脑就以为他有很强的工作能力,跟看到一个人会使剪刀就以为他能做裁缝一样荒谬可笑。说到语言也是一样。在日本战败后的半个世纪里,只要会说英语就可以保证一辈子衣食无忧。但在今后,随着翻译软件的日趋完善,仅会一门英语根本算不了什么技能。也就是说,随着时代的发展,那些曾经可以用来傍身的技能有可能在一瞬间变得毫无价值。我们生活的时代变幻莫测,要想生存下去,必须把这一点时时记在脑里。第二部分:在超不景气的年代里如何生存下去 学做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以不变应万变也许会有读者认为,既然将来什么技能有用根本看不透,那还准备个什么劲儿啊?但对于未来我们并非一点都不了解,虽然我们看不透什么技能将来会有用,但至少我们了解到了“什么技能适用于未来是看不透的”这一事实。了解到这一点,接下来只要考虑该如何应对就够了。如果你能认识到这是个变化莫测的时代,自然会积极思考,分析自己应该朝着哪个方向走。这不也很重要吗?|Book|BookPIP&db=sina|Book|BookPIP&db=sina既然这是个变化莫测的时代,未来会发生什么都无法预测,那肯定需要我们具备临机应变这种最基本的能力。既然我们无法随着时代的变化,掌握所有昙花一现的技能,那我们就该重视培养自己的基本能力,这样一旦有需要就可以迅速地掌握某种技能,“以不变应万变”。就拿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来说,它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用处,但不管计算机的程序和软件怎么变,它都需要一套好的操作系统才能运行。我们人也是一样,只要具备了相当于操作系统的基本能力,那么只要根据时代的需要安装适当的软件就可以从容应对了。一个人活到四十几岁,相信都有一套自己值得自豪的“操作系统”。但有一点务必注意,那就是以前好用的操作系统今后未必就一定好用,这跟落伍的操作系统上装不下升了级的软件是一个道理。我们这代人要在结构一新的社会中度过自己的后半生,就必须将自己的操作系统升级。所以在此我要提倡大家去“学习如何学习”,它听起来像绕口令似的,但其实内容十分简单。第二部分:在超不景气的年代里如何生存下去 磨刀不误砍柴工——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平时我们学习为的只是掌握它的内容。比如你要参加司法考试的话,就需要记住六法全书的内容。你为了参加升学考试而学习的话,就要记住世界史里的重要年号、数学公式、英语单词、语法还有汉字的读音等内容。因为要想通过考试,就必须把内容死记硬背下来。但想想看,你当初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背下来的那些内容在你通过考试以后还起过什么作用吗?恐怕没有吧。除了司法考试和国家医师执照考试的内容因为跟后来的工作有直接关系|Book|BookPIP&db=sina|Book|BookPIP&db=sina,不容易忘记以外,其他的内容,特别是为了高考而囫囵吞枣记下的那些内容恐怕忘掉的部分居多吧。世界史里提到的重要年号除了在电视的竞猜节目里偶尔出现以外别无用处,至于那些数学公式,参加工作以后用得到的无非是四则运算,其余的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毫无用处。因此,有不少人认为“应试教育毫无必要”,“学校里学到的尽是无用的东西”,但我却不这么想。因为在我看来,在应试教育中学生们所掌握的并非那些应付考试用的具体内容。比如,你在背诵世界史里的重要年号和英语单词的时候,掌握的是记忆的技巧。通过考试后,即便那些年号和单词在以后的生活中派不上用场,你从中培养起来的记忆能力和技巧却可以终生受益。举个浅显的例子来说吧。大多数人在背世界史里那些重要的年号时会掌握“利用谐音加强记忆”的技巧。通过考试后,这些具体的年号大抵是派不上用场了,但“利用谐音加强记忆”的技巧却大有用处,比如你可以用它来记电话号码。所以说,重要的不是我们在应试教育中学到了什么具体内容,而是掌握了什么样的学习技巧。记忆的技巧不止“巧用谐音”一种。在心理学领域,将记忆的过程分为“铭记”、“保持”和“记起”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它相应的技巧。首先,在“铭记”这个阶段,人们将需要记忆的内容输入大脑,因此在这一阶段,“集中力”和“理解力”十分重要。道理十分简单,如果不能集中精神,就无法将内容输入大脑,在集中精力的基础上如能更好地理解,记忆的效果就会更好。这就是为什么同样的歌词,日语歌比英语歌好记的缘故。对于不理解的东西,人们记忆起来总是很困难。接下来,在“保持”的阶段,人们将记下来的内容储存在大脑中,在这个阶段“反复”尤为重要。不管什么内容,重复记忆几遍总会在大脑里留下印象。三个阶段当中,人们往往容易忽略的是“记起”,即将记下来的内容输出的这个阶段。要保障顺畅的输出,就需要一定的训练。人们往往误以为只要内容存储在大脑中了,随时随地都可以调出来,但事实上,我们却经常遇到一个人名或地名明明知道却怎么也记不起来的情形。对四十多岁的人来说,这种“就在嘴边打转,但怎么都想不起来”的情形尤其多。这跟记忆的保持时间长短并无关系,只不过在“记起”这个阶段出了问题而已。要保证“记起”这个阶段畅通,就应该多做练习,频繁使用所记忆下来的内容。如果你是一名学生,就不要整天抱着参考书背,而要做些习题或者参加模拟考试,来激活你脑中存储的知识。由此看来,与记忆的各阶段相应的技巧其实都是在应试教育中掌握的。而且,还不仅限于此,比如我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培养出“屡败屡战的能力”,还有在解题过程中形成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可以广泛地应用到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去。由此可见,任何学习过程都不会是一种浪费,关键要看你能否意识到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第二部分:在超不景气的年代里如何生存下去 参加资格考试养成学习的好习惯只要掌握了学习方法,为自己打下吸收新知识的基础,将来不管临时需要何种类型的知识,都可以迅速地掌握并加以运用。就像只要把电脑里的软件升升级,马上就可以使用一样。就算未来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所有的常识性知识都被摒弃,软件单靠升级已不能解决问题,必须彻底更新也没关系,别忘了你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一定可以迅速地更新自己的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Book|BookPIP&db=sina|Book|BookPIP&db=sina从这个意义而言,简单地说,在这个年龄,随便学点什么都行,只要你学了,就是在为将来做准备。也只有这个年龄才可以单纯地为掌握学习方法而学习,二三十岁的时候工作压力很大,要全力以赴才能掌握工作技巧,应付手头的工作。但到了四十多岁,工作已经上手了,就有精力通过学习一些并不一定马上用得上的内容来掌握学习方法。当然,如果学习的内容本身也派得上用场的话是再理想不过了。光想着反正都是学习“方法”而舍有用取无用的做法未免就太愚蠢了。我在这里想强调的是,不管你学习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你在学习的过程当中都会掌握一定的“方法”,从这个意义而言,绝对不会一点价值都没有。最不可取的做法就是,光想着“现在学的东西说不定十年后一点用处都没有”而犹豫不决,瞻前顾后,结果空耗了岁月,最终什么也学不成。其实,十年以后什么知识有用谁也不敢说,各种专业资格尤其如此。以前,最吃香的专业资格就是律师和医师资格了,只要考取了,一辈子衣食不愁。但近年来考取这两个资格的人越来越多,以后想必即便考取了,也不是那么容易找到工作的。更别提公寓管理士,协助看护专业资格这些新生事物了,大家肯定会担心“会不会过两年就一点用都没有了”。现在有些专业资格比较“热”,那是因为它们迎合了时代的需要,但只要社会的潮流一改,它们马上就会变成废纸一张。你想,只要它们“热”就说明考的人多,最后考到手的人必然也多,那么人才市场马上就会饱和。很多人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所以才犹豫不决,这也在情理当中。但是,即便如此,参加资格考试还是很有意义的。因为不管你参加的是什么专业资格的考试,在其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东西在你以后参加别的资格考试的时候肯定会派上用场。因为资格考试这个东西,虽然分为许多类别,但整体上是相似的。从报名方法到出题模式,大多同出一辙。因此,对一种资格考试有效的“出题倾向分析及对策”很大程度上也适用于其他的资格考试。也就是说,不管是什么专业资格的考试,在“要怎样做才能及格?”这至关重要的一点上都是相通的。因此,只要你曾参加过一次专业资格的考试,那么以后再考其他的专业资格就会显得驾轻就熟。凭感觉你就可以知道要学到什么程度才能及格?大体要花费多少精力看以前的试题?要留出多少时间用于背诵?做选择题时要注意一些什么问题等等。而且,在选择参考书和试题集方面你也会比第一次参加考试的人显得有经验。因为出这类考试用书的不过也就是那么几家出版社,它们出的书看起来颇为相似,不易选择。但如果你实际用过,就会知道哪家出版社的哪个系列比较好用,可以拿了就走,根本用不着看里面的具体内容。此外,除了这些技术层面的因素以外,你在心理方面也比别人有优势。如果你参加过资格考试并考取了,那么假设三年后想要再考取其他的资格,心理上的障碍就要比第一次参加考试的人小很多。因为你在之前的应试学习中不但掌握了学习方法,而且养成了学习的习惯,所以重新开始学习对你来说不会太困难,而对于那些远离校园生活多年的人来说,这一步就迈得相当艰难。说到“学习的习惯”,有的读者可能会认为只有小学生和中学生才需要,其实不然,中老年人才更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学习的习惯”。因为小孩子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毕业都要应付大大小小的考试,不管是否情愿,所以他们那根“必须学习”的弦是一直绷着的。但年过四十的成年人就不同了,他们周围不存在那种强迫他们一定要学习的环境,所以时间一长,这根弦自然而然地就放松了。而如果他能在这个年龄参加一次考试并通过的话,这根弦就容易重新绷起来,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当然,从次数上来说,通过考试的次数越多,你从中获益也就越大。我的周围也能看到一些不断参加专业资格考试,取得一个又一个专业资格的人,有的人还戏称他们为“资格考试狂”,但平心静气地想想看,他们通过多次的考试的确掌握了不少技能,充实了自己。当然,如果不实际从事该行的工作,专业资格本身是没有价值的,但他们在考取这些资格的过程中掌握了多种足以傍身的武器,只不过我们的肉眼看不到罢了。第二部分:在超不景气的年代里如何生存下去 “走一步看一步”是高明的生存之道因此,如果你打算未来靠着某种专业资格吃饭的话,与其在那儿为不知该考什么专业资格而苦恼,还不如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考一个再说,管它是什么资格。这个资格十年以后是否有用谁也说不好,但你从中学到的学习方法和养成的学习习惯以后肯定会派得上用场。将来如果真的出现了生存危机,那么再去考一个在那个时代吃得开的专业资格就是了,反正你已具备了通过考试所需的各种素质。|Book|BookPIP&db=sina|Book|BookPIP&db=sina而且,当你切切实实地拿到一个专业资格的时候,你就会从中获得鼓舞,对自己也将充满自信。在这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里,有没有“有志者事竟成”的信念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你的成功与否。如果仅因为看到社会变化太快,今天还炙手可热的专业资格转眼就会变为废纸一张这些负面因素而变得消极颓废,整天想着“反正干什么都毫无意义”的话,你将一辈子都生活在生存危机的阴影里。与其这样,还不如不去想未来的事,先把现在能做的事情做好再说。如果现在自己能做成一件事,那么不管将来的时代怎么变,自己也不可能变成废物一个。我在开发一个新的课题的时候也并不知道十年、二十年后会不会给自己带来收益。就像大家不知道将来什么专业资格会吃香一样,我也不知道我现在所研究的课题在十年以后是否能赶上社会的潮流,取得经济效益。既然世态如此,对我们这些评论员来说,重要的就不是去猜测未来,而是看有没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可以随着时代的变迁,准确地把握民众关心的问题,并迅速地展开研究。所以我认为自己更重要的不是去考虑将来的事情,而是挖掘自身的潜力,在变化中寻找机遇,抓住机遇。“走一步看一步”这个说法听起来有些消极,但我却认为在这个变化多端的时代它是一条真理,对我们这个年龄层的人来说,就是要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地改变自己,不惧失败,反复挑战。这才是高明的生存技巧。对这一点,我是身体力行的。你看我的研究课题,包括教育问题,老年医疗问题,还有在下一章里要谈到的精神分裂症型人的问题,涉及到各个领域,但无一不是权宜之计,我从未想过要把一个课题持续做上好几年,而是根据社会关心点的变化而不断地进行调整。当然,我并不认为我的这种做法是盲目的跟风,因为所有的课题我都已浸淫多年,而其中所包含的我的世界观、价值观还有信念都是统一的。但具体到各部分内容来看,其中也不乏“新生事物”,这些都是为了不让自己“挑战”的感觉迟钝而新追加的部分。第二部分:在超不景气的年代里如何生存下去 领跑人总是占上风说到底,我的研究课题都不是那种独创性很强,除了我不做第二人想的问题。任何人只要好好学习一番,基本上都可以与我一较高低。就像拥有相同技能的人才一多,市场就会饱和一样,如果有一天跟我研究同样课题的学者或评论家多了起来,那我同样有可能丢掉饭碗。对此,我是有着充分的心理准备的。所以每接受一个新的工作,我都抱着一个态度,走|Book|BookPIP&db=sina|Book|BookPIP&db=sina一步看一步,姑且试试。心想就算一条路因为竞争的人太多走不通了,大不了换个方向,重新开始学习就是了。但意外的是,我并没有遇到很多对手。结果,每一条路现在都还没有走到尽头。比如,七年前我开始在月刊杂志《现代》上发表关于老人问题的文章。当时据我所知尚无人涉足这一领域。但它毕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所以原以为很快就会出现大批的追随者,市场也将迅速饱和。如果只有我一个人涉足这个领域,那还可以以此谋生,但只要大学的学者也参与到这一领域的竞争中来,就肯定不会有我的立足之地了。因为相比之下,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学习,而且也容易在医疗现场展开实地调查,取得第一手的资料。可实际上呢,七年的时间过去了,至今我还是这一领域的权威人士。我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没有竞争者出现。是因为大家都懒得学习?不愿意挑战新生事物?还是因为大家的生活都闲适安逸,根本没有危机感,认为自己不需要多做努力也可以生存下去?总之,我纵横论坛七年,未逢敌手,这真是一个意外之喜!此外,反宽松式教育这个题目我也做了多年,但至今没有出现一个能够取代我的人。再看心理学这个领域,我自出版第一本有关躁狂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的书以来已经快有十年了,出版关于抑郁症的书也是一九九八年时候的事了。这些课题当中,不论哪一个刚开始的时候我都没想到能支撑这么长的时间,它们为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出书和演讲的机会。说得粗俗一点,这钱未免有些太好赚了。正是我的这些经历让我亲身体会到,虽说在这个时代要讲究审时度势,“走一步看一步”,但不论是什么领域,往往是领跑的人比较划算。这有可能是因为很多人都在想着“这个课题说不定马上就不时髦了”,也就不去努力尝试,其结果造成领跑的人“稳坐钓鱼台”。经常听到有人对我说,“和田先生,您的法宝可真多”。但在我看来,我并不是在有意识地增加傍身武器的数量,只不过因为“居安思危”,总想着要趁一种武器还没落伍就迅速将它更新,其结果却是不但掌握的武器的数量增多了,而且很多种武器经过了很长的时间依旧领先,日积月累下来,显得我的法宝越来越多而已。第二部分:在超不景气的年代里如何生存下去 机会等人结果我意外地发现,人们通常不怎么愿意尝试新生事物。每当我创办风险性企业或者开始涉足一个全新的领域,我总在担心后面会不会马上有人跟上来,蚕食我新开发出来的市场,结果却发现,这完全是杞人忧天。反过来说,“跟风”的做法有时候比我们想像的有效。当一种生意十分兴旺时,很多人都不愿意盲目跟风,因为他们会想,“肯定会有很多人跟风,要是我也掺和进去的话,就要|Book|BookPIP&db=sina|Book|BookPIP&db=sina一起死在里面”。但事实上看看实际的例子,我们会发现,真正会去效仿的人并不多,其结果是很多时候领跑的赚钱,跟风的人也赚钱。比如在咖啡店这个领域,最先取得成功的是德特尔连锁店,后来星巴克的做法跟它同出一辙,只不过在审美情趣方面略做变化,也取得了成功,还有再后来的塔立姿,无一不是成功的典范。杂志出版业的此类事例更是不胜枚举。的确,如果没做成“领跑人”,是会给人缺乏独创性的印象,所以才会有很多人犹豫,不愿意“跟风”。这种心情也不是不能理解。但只要你的商品或者在经营方面有独到之处,就不必担心,况且还有人先为你开辟出了市场,这不是更省力吗?前面我已说过多次,我没有卓绝的才华可以靠它吃上一辈子,所以一直在学习,以保证自己能够生存下去。这个也是一样的道理。在这个世界上那种能想出独一无二的点子的天才毕竟是少数,但是没有这种才华的人只要掌握了生存技巧就可以弥补天赋的不足,同样可以生存下去。所以,即便你不是“领跑者”,而只是个“跟风”的,那也没关系。重要的是你敢不敢于实践,能否做到不瞻前顾后,“走一步看一步”,及时调整策略。在今后的时代,只有敢于不断向新生事物挑战的人才会成为生活的强者。不管你是参加资格考试也好,想做某一行业的开拓者也好,都应该勇往直前,对自己充满信心,想着“这样一定会赚钱”,“只要考取了这个专业资格没准就能找到工作”。相信上了四十岁的人都会觉得这样的做法太过轻率。我们这个年龄层的人通常放不下架子,觉得太赶时髦的话,别人会不会觉得自己没有深度。“轻率”的做法自然是不可取的,但我在这里提倡的是一种处世的态度,我希望大家明白,要想在这个时代生存下去,做抉择时就必须在把握全局的基础上干脆利落,绝不能拖泥带水。因为人的普遍规律是年龄越大,越不如年轻的时候有闯劲,会变得越来越瞻前顾后,所以才要有意识地纠正这种变化,保持住生命的锐气。你不要总是杞人忧天,一件事还没开始做,就先想着“现在的知识更新得这么快,就算学了,到时候也用不上”,“估计也就是今年热这么一阵,肯定到明年就不行了”,结果白白浪费了时间,到头来什么也做不了还不说,由于缺乏实际锻炼,自己的知识与能力也不能增值,这样就算有好的机会给你,你也根本做不来。所以你一定要纠正自己的观念,别整天想着“反正就是一阵儿”,而应该积极地想,“现在我应该做这个”,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做做试试。试验的次数多了,你各方面的能力也将在无形中得到提高,这样就足以应对退休后的生存危机问题了。如果从这个年龄开始就不敢挑战新的领域的话,就会失去对新生事物的那份敏感与关注,加速情感机能的老化。要让你的头脑和身体永远保持年轻,现在就应该养成挑战新事物的习惯,不断刺激你的大脑,让它保持兴奋的状态。第三部分:职场生存技巧 如今的中间管理层为什么日子不好过我们这个年龄层的人不但要为十年、二十年后的生活操心,在公司也是最左右为难的时候。虽说在这个年龄要抓紧时间为五六十岁时候的创业做准备,但相比之下,如何将眼下的工作保住,平平稳稳地退休一事显得更具紧迫性。这个年龄层的人在公司里要面对的问题可谓形形色色,其中普遍认为最难处理的就是人际关系。因为这个年龄层的人通常位居公司的中间管理阶层,上面有上司要讨好,下面有下|Book|BookPIP&db=sina|Book|BookPIP&db=sina属要拉拢,自己却成了“夹层”,想想看就够难做的了。做这个位置的人比起做实际工作来,处理好上下关系显得更为重要。只要你能让上司满意,使下属驯服,别人对你的工作的评价自然就好。所以说处理好上下关系才是这个年龄层职场生存技巧的关键所在。当然,中间管理层这个位子自古以来就不好做,但是跟二三十年前相比,如今这个位子尤其难做了。因为如今以四十多岁为分界线,年龄在这之上和以下的两个群体的个性迥然不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它们之间整整差了一百八十度,几乎没有一点共通之处。但是时间退回到二三十年前,也就是如今四十多岁的这批人刚从学校毕业进入公司的时候,他们与当时四十多岁的上司之间却有着很多的共同点。当然了,不管在哪个年代,年轻人和中年人之间的代沟永远存在,所以两方的口诛笔伐从来没有停止过。一方说“现在的年轻人简直是不像话”,而另一方则说“这帮老家伙脑筋死板,真够烦人的”。但归根到本质的话,他们其实都还是一类人,性质完全相同。在我看来,所有的日本人可以以是在一九六五年之前还是之后出生划分为两种类型,它们具有截然相反的个性。也就是说,从某种意义来讲,现在年龄不足三十七八岁的人跟年龄在三十七八岁以上的人根本就不属于一类人。而且,二者的差异在各个层面都有体现。所以,很多四十多岁的人跟二十几岁的年轻职员打过交道之后都会有“就好像在跟外星人说话一样”的感觉。也正因为如此,如今的中间管理阶层的日子比以前可要难过得多了。第三部分:职场生存技巧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上不来不过,两个年龄层之间存在的这种显著差异对我们这些中年人来说也不尽是坏事。在本书的第一章中我曾提到过,如今四十多岁的人还属于年轻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变化,日本人口年龄构成情况的变化自然是其中一个因素,但并不是全部因素。但是无论中年人占总人口的比率怎么变,只要底下的年轻人的工作能力上来了,年龄比他们大的四十多岁的人就无论如何也不能称作“年轻人”了。如果二三十岁的人精明能干,|Book|BookPIP&db=sina|Book|BookPIP&db=sina锐不可当,能对四十多岁的人构成威胁,那么“新生力量”的王冠自然应该戴在他们的头上,再怎么也轮不到四十多岁的人。四十多岁的人只能“上行”为“中坚力量”。但如今的现实情况却是无论什么领域,年轻人根本就顶不起来。正因为二三十岁的这批人工作能力不行,所以四十多岁的人就一直被当做“年轻人”看待。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不仅仅是如今的年轻人越来越不成熟,而是因为如今的年轻人越来越消极,他们精神上萎靡不振,缺乏竞争意识和个性,根本没有那种显示自己,超越别人,独占鳌头的愿望,关于这一点我在后面还要进行详细的阐述。相比之下,四十多岁的人当中倒有很多具备强烈的竞争意识,所以他们才会成为这代年轻人无法超越的屏障,牢牢保住他们作为“新生力量”的地位。比方说在音乐这个领域,虽然很多歌星都很年轻,但你要知道如今在这个领域中真正有实权,拥有主宰地位的并不是他们,而是那些幕后的制作人。而他们大多是四十多岁。像小室哲哉、长户大幸、村库等人都是跺跺脚,整个音乐界都要晃三晃的顶级人物。应该说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现在这样制作人独领风骚。以前大家关注的都只是歌星本人,制作人都是用来陪衬的。大家通常只知道歌星的名字,却并不知道他(她)的制作人是谁,而且也不想知道。但是现在的情形却完全不同了。比如“早安少女”这个组合,很多人根本叫不出它的成员的名字,但却知道它的制作人是村库。再比如,所有小室哲哉负责制作的歌星都被统称为“小室家族”,可见如今的时代,真正总揽全局的是那些幕后的制作人。以前,歌星本人处于主宰地位,但现在却沦为制作人所创造的“音乐文化”的一个载体。而且,年龄都在四十上下的这些金牌制作人之所以可以如此随心所欲,那也是因为如今年轻的歌星自己缺乏主见,不足以威胁到他们,所以他们才可以放心地把歌星当做“符号”来用。只要听听村库的发言你就会觉察到,事实上在她的眼中,“早安少女”的成员就好像机器的零件一样,可以随时更换而无关大局。而再看看那些被当做“符号”使用的歌星们,她们自己好像也并没有觉得制作人如此对待自己有何不妥。因为他们这代年轻人根本没有自我,自然也就不会为了实现自我而去奋力抗争了第三部分:职场生存技巧 精神分裂症型个性和躁狂抑郁症型个性那么,为什么如今的年轻人的竞争意识如此薄弱,毫无自我呢?在展开具体分析以前,首先要先介绍一下我从心理学角度对人的两大分类。在我看来,从心理特征来看,人大体可以分为两类,“精神分裂症型”和“躁狂抑郁症型”。一九六五年前出生的人的个性特征偏向于“躁狂抑郁症型”,而一九六五年之后出生的人的个性特征则偏向于“精神分裂症型”。|Book|BookPIP&db=sina|Book|BookPIP&db=sina根据这个分类,我们这个年龄层的人恰巧位于两种类型的分界线的位置。了解自己这个年龄层的心理特征,将有助于我们总结出适合于自己的职场生存之道。下面,我先来具体介绍一下两种个性。精神分裂症型不用说了,大家或多或少对此有些了解。而“躁狂抑郁症型”一词是个复合词,其部分词源的原意为“抑郁症”,即“躁狂抑郁症型”的人的个性具有某些“抑郁症”的特征(最近,日本精神神经学会调整了部分学名,将“精神分裂症”改称为“综合失调症”,但考虑到读者朋友们对前一种说法更为熟悉,因此在此不做改动)。虽然我给这两类人采用了这样的名称,但并不是说这两种类型的人都得了精神病。这只是一种心理学方面的分析,而且这两种类型的人在各个层面都呈现出显著的差异。单从个性特征的角度来看,完全健康的人也大致可以分为这两类。也许有的读者要问了,“难道只有这两种类型吗?”的确,“精神病”的症状可谓多样,患者会有诸多令人匪夷所思的表现。但如果我们把范围缩小到“内源性精神病”,实际上就只有这两种。而且这一划分方式放之世界而皆准。当人的心灵受到伤害,精神崩溃以后,通常也只会出现“精神分裂症型”和“躁狂抑郁症型”这两种趋势。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的心灵扭曲了,扭曲后的心灵从特征上来看,也只能分为这两种类型。在精神病学这一领域,自从大约二三十年前把癫痫从精神病的领域中区分出去,归入神经病一类以后,这种两分法就成为主流意见。全世界的人类除了在文化和人种方面有差异以外,其本质都是相通的,因此可以说这种两分法适用于全人类。要是这样看的话,“分裂”和“躁狂抑郁”应该是人的心灵的两个基本发展方向。正常人的心灵是居中的,但当受到伤害时就会朝着某个方向发生偏离,所以精神病才只表现为这两种类型。第三部分:职场生存技巧 两种妄想类型形成鲜明的对照那么这两种类型的精神病是怎样影响着人的个性发展的呢?首先我们要从这两种类型的患者的妄想内容的差异入手展开分析。不管你得的是何种类型的精神病,都要饱受“妄想”的折磨,而不同类型精神病的患者,他们妄想的类型是截然不同的。精神分裂症型患者的妄想虽然具体内容多种多样,但其基本模式都差不多。大多都是“有人要杀我”或者“我接收到了某种电波,是它命令我去杀人”等等,即在这些妄想当中,|Book|BookPIP&db=sina|Book|BookPIP&db=sina“自己”总是充当着被动的角色。也就是说,在“妄想”的虚幻世界里,主角不是“自己”,而是“他人”。在这一点上,它跟躁狂抑郁症型的人有着本质的区别。而在躁狂抑郁症型的人的妄想当中,通常“自己”才是主角。妄想的内容虽然存在差异,但它的基本症状都是“躁狂”和“忧郁”状态彼此往复,周而复始。抑郁症患者比较有代表性的妄想可以分为三个类型,即“犯罪妄想”、“疑病症”和“贫困妄想”。所谓“犯罪妄想”即自己实际上也没干什么坏事,但却始终摆脱不了罪恶感,“疑病症”的人则是明明没有病,各项检查都显示正常,却总觉得自己得了癌症或是艾滋病之类的绝症,“贫困幻想”的人的症状表现在虽然生活富足,却总想着自己有一天会破产,走投无路。以上即抑郁症患者的三大幻想类型。显而易见,它们的主语都是“自己”。他们幻想自己做了坏事也好,得病了也好,贫穷了也好,都没有转嫁责任,而是认为责任在自己。躁狂症患者在表层特征上则跟他们恰恰相反。他们无比自信,觉得“我就是正义之神”,“我的身体一级棒,成天不睡觉都没关系”,“我肯定会成功,成为亿万富翁”。但追究到深层,他们与抑郁症患者一样,都十分关注“自我”。如此一做比较,两种妄想类型的差异便不言而喻了。分裂症患者的症因在于过度关注外部环境,而躁狂抑郁症型患者的症因则在于过度关注自己。这就是两大精神病的基本特征。如果人的个性也大致可以分为“精神分裂症型”和“躁狂抑郁症型”的话,那么它们的根本区别也在于此。虽然正常人不会产生患者那样的幻想,但从本质上来说,“精神分裂症型”的人在内心深处永远把“他人”摆在第一位,而“躁狂抑郁症型”的人则永远是自己要当主角。第三部分:职场生存技巧 精神分裂症型人没有“自我”据我观察,以前日本人是“自我意识强”的人居多,而如今则是“他人至上”的人居多。也就是说,以前躁狂抑郁症型是主流,而如今则换成了精神分裂症型是主流。我之所以这么讲是有根据的。比如你看音乐界,自九十年代以来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这三十几年间,唱片销量能达到一百万张的流行歌曲一年顶多也就那么一两首,但是九十年代以后却数量猛增,仅一九九四年一年销量过百万的流行歌曲就有二|Book|BookPIP&db=sina|Book|BookPIP&db=sina十五首,其数量差不多与前十年的总数持平了。而且,不仅唱片的销量比过去增加了,明星的类型也不同了,在这个时代再也看不到以前那种全国人民都知道的大明星了。以前的流行歌曲,像“黑猫探戈”、“快游,鲷鱼形豆沙馅点心”这些热销一时的歌曲,随便拿出一首来无论男女老少谁都能哼上两句,其渗透范围极广。但如今的热销歌曲,即便销量再好,通常也只有年轻人才会唱。也就是说,同样是销售一百万张,其对象却不同了。以前的一百万张是卖给各个年龄层的,而如今的一百万张却只卖给了年轻人。二者相比,哪个对年轻人的渗透力大一望便知。现在的年轻人每天所听的几乎都是一样的歌曲。这是因为在他们的心中,“他人”即“自己周围的人”占了主宰地位。因为他们已经失去了“自我”,所以才热衷于赶时髦,别人穿什么自己也穿什么,别人干什么自己也干什么。他们已经丧失了自己独立的价值观和标准,所以只能把周围人的价值观和标准拿过来用,人云亦云,毫无主见。只要周围人说“对”的他们也认为对,大家说“酷”的他们就认为酷,其实他们自己根本就没有判断能力。他们总是观察着周围的动向,不断修正自己来迎合他人。因此他们喜欢的东西通常不能持久,也不能始终坚持自己的意见。举个例子来说,日本举办足球世界杯的时候一下子也不知道从哪儿冒出那么多的“铁杆球迷”来,整天为这个队那个队摇旗呐喊助威。可等到世界杯结束以后,棒球明星松井先生的转会问题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时,他们又摇身一变成了棒球通,对此指指点点,说人家的选择多么不明智,俨然一副棒球专家的姿态。前后变化如此明显,一点常性都没有,但是他们本人却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妥,因为在“跟周围人保持一致”这一点上,他们的确做到了持之以恒。但要是换成了以前的人就绝对无法容忍和理解这样的做法。因为我们这个年龄层的人喜欢的东西往往都比较明确,而且长久。在我们看来,那种变来变去的人是缺乏“气节”的。只要他是喜欢看棒球的,那么不管日本足球联赛和世界杯比赛搞得多么沸沸扬扬,他们也要雷打不动地看棒球比赛,因为他们担心如果自己轻易地改变了,会有人来调侃自己说“你不是喜欢看棒球的吗?怎么看起足球来了?”他们实在丢不起这个面子。而且普遍规律是年纪越大,越在意这些。他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在他们的内心深处,“自我”才是心灵的主宰,他们拥有自己的价值观和行动规范。他们喜欢独来独往,讨厌跟大家一样,自然也不会受周围人意见的左右。这类人的基本特征就是尽可能跟别人不一样,追求个性的舒展。这种心理过度了,就会发展成为我们所说的“躁狂抑郁症”,自我意识过剩。“躁狂抑郁症型”人的人生态度看起来斩截明快,富有个性,但它也有缺点,那就是“顽固不化”。与此相反,“精神分裂症型”的人虽然缺乏主体性,但他们老实本分,不会像“躁狂抑郁症型”的人那样招摇生事,容易跟人配合做好工作。因此,这两种个性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各有所长,也各有其短。而且,这两种类型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并不是所有人都百分之百地属于其中一个类型。就像人虽然可以分为男女,但有的女的比较男性化,有的男的却具有某些女性特质一样,在一部分人身上,这两种个性也是掺杂在一起的。只不过通过比率可以看出这样一个大致的倾向,即四十岁以上的人多偏向于“躁狂抑郁症型”,而四十岁以下的人则偏向于“精神分裂症型”。第三部分:职场生存技巧 自“粉红女郎”开始的“一统江湖”现象前面我提到一九六五年以后出生的人当中“精神分裂症型”居多,但在这之前出生的人当中也不乏这种类型的人存在。纯粹意义上的“躁狂抑郁症型”人多出生于一九五五年以前,至于在一九五五和一九六五年间出生的我们这个年龄层的人,则兼具两种类型的特征,属于“躁狂抑郁症型的残余”和“精神分裂症型的先驱”,四十多岁的人应充分利用自己的这一优势,为自己在职场开创大好局面。|Book|BookPIP&db=sina|Book|BookPIP&db=sina我选择在一九六五年这个年份划线是有根据的。首先,为什么我认为“精神分裂症型”人出现于一九六五年以后呢?我们可以先来看一个简单的现象——“粉红女郎”组合于一九七六年出道,结果一炮而红,风靡全日本。在“粉红女郎”出道以前,偶像歌手领域流行的是三人组合,比如“三少女”、“中三三重奏”等。而且,同期出道的偶像歌手看不出哪个更胜一筹,大抵平分秋色,分别拥有自己的歌迷。在学校的同一个班级里,有的人是“百惠派”,而有的人却喜欢跟山口百惠实力相当的淳子,属于“淳子派”;有的人迷西城秀树,可有的人对他却不感冒,更喜欢弘见。但是“粉红女郎”一出道却迅速一统江湖,赢得了所有人的支持。试想如果人们像以前一样拥有独立的价值观的话,这种“大一统”的文化现象是不可能出现的。所以我认为“粉红女郎”的“一统江湖”现象恰恰说明人们的个性开始向着精神分裂症型的方向转化。而且这种“江湖一统”的局面至今未能改变,比如抒情歌手松田圣子,影视歌三栖明星木村拓哉,流行教主浜崎步等人无一不是获得了广泛的支持。当时最迷“粉红女郎”的当属小学生和中学生了。因此可以这么推断,“粉红女郎”全盛时期(一九七六~一九七八年)就读于小学和中学的那批人从那个时候起他们的个性已经开始朝着“精神分裂症型”的方向发展了。这批人正是我的同龄人,出生于一九六五年前后。如果说“粉红女郎”现象是精神分裂症型年龄层形成的标记的话,那么我认为躁狂抑郁症型人的象征则是“五月病”。对躁狂抑郁症型人来说,“自己”才是万事万物的主宰,所以基本上他们的责任感都很强。抑郁症患者会把全世界发生的不好的事情都归咎自己,而躁狂症患者则认为全世界上所有好的事情都多亏了他,总之不管事情本身是好是坏,在其中起了决定作用的都是他们自己。所以,躁狂抑郁症型人往往相信“有志者事竟成”,也非常努力,但正因为如此,当他们实现了某个目标后,内心的失落感也大。五月病说的就是这种症状。很多躁狂抑郁症型的人经过艰苦不懈的努力,挤过高考的独木桥,在四月新学期开始的时候迈入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后,没过多久就因为一下子失去了奋斗的目标,找不到自己人生的价值,而变得精神沮丧,萎靡不振。这种症状我们称之为“五月病”,除此以外,它还有一个别名叫“卸下重负型抑郁症”,这是惟有在躁狂抑郁症型人的身上才能看到的症状。“五月病”作为一个词条第一次出现在《现代用语基础知识》上是在一九六九年。但在此之前,在大学心理学专业的小圈子里已经广为流传,它首次出现在日本战后出生的那代人身上。第三部分:职场生存技巧 社会越富足,精神分裂症型人格越明显但是,到了七十年代中期,“五月病”忽然从大学校园里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与之不同的,一种名为“学生无精打采合并症”的症状。它指的是学生们考入大学以后,根本无心学习,甚至对玩也不感兴趣,整日里无所事事,萎靡不振。它的表面症状虽然跟“五月病”有些相似,但本质上却大相径庭。调查结果表明,出现这种症状的学生在考入大学之前也不属于十分努力的类型,很多人|Book|BookPIP&db=sina|Book|BookPIP&db=sina只不过因为高考这一关非过不可才勉强学习的。他们与躁狂抑郁症型人不同,不是在考上大学以后才开始沮丧,而是之前一直就这样,只不过在升学压力大的高考前夕暂时消失了一段时间而已,所以高考一过,他们又重新回到以前的无精打采状态,什么也不想做。对精神分裂症型人来说,“他人”才是万事万物的主宰,他们可不相信什么“有志者事竟成”,而是觉得自己的努力根本改变不了什么,一切努力都是白费力气。总之,他们的支持力量来自周围环境,而非他们的内心。“学生无精打采合并症”的患者处事消极,这一点正是“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特征。因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身上我们经常可以观察到无精打采,只知道发呆的症状。因此,我断定“学生无精打采合并症”在校园里取代了“五月病”的七十年代正是“精神分裂症型群体”形成的时间,当时的那批大学生大多是在一九五五年左右出生的,为此,我断定“精神分裂症型群体”形成于这一年。从七十年代后半期开始,日本人的个性之所以会向精神分裂症型的方向发展,还跟它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系,那时正是日本经济高度发展的时期。要知道,如果整个社会都比较贫困的话,那么个人就必须拼搏才能取得成功。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提升自我的价值,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所以,我们老一辈的人在他们年轻的时候都咬紧牙根,奋力拼搏了一把。总体来说,因为那个年代的特点是谁拼了,谁就能上去,所以“躁狂抑郁症型”个性才成了社会的主流。但等到社会富足了以后,人们即便不努力拼搏,也能保证衣食无忧。只要跟周围的人做着同样的事就可以生活得很幸福。况且当时的国家政策也决定了“多劳者并不能多得”,就算你创业成功,赚到了大笔的钱,也拿不到手,一下子就被国家当税款给抽走了。但在政界和演艺界,那些二世祖、三世祖们,他们本身其实没有什么才华,只不过仗着父辈的名声就可以坐享其成,财富、地位得来全不费功夫。平民出身的人再怎么努力也无法与他们一较高下。所以,渐渐地人们不愿意再去努力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与其辛辛苦苦地与人竞争,还不如各安天命,知足常乐呢。第三部分:职场生存技巧 “命运是不可战胜的”因此,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年轻人的个性特征也开始渐渐朝着“精神分裂症型”的方向靠拢,而把他们完全推到“精神分裂症型”这一端的则是泡沫经济的破灭。这一变化也体现在杂志风格的变化上。泡沫经济破灭以前,市面上充斥着像《CREA》、《anan》这样的杂志,它们的读者定位都是公司的高级女白领,因此多刊登一些小资的内容,还积极宣扬“女的也顶半边天”的“躁狂抑郁症型”的观念。|Book|BookPIP&db=sina|Book|BookPIP&db=sina选择开party,到歌厅唱歌或者去打电子游戏这样的方式来跟人接触,这样既联络了友情,又不必与人深交,对他们再合适不过了。所以虽然他们表面上看起来交游广阔,实际上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却有着一道无法跨越的屏障。第三部分:职场生存技巧 迎合精神分裂症型人毫无意义所以,如果上司属于典型的“躁狂抑郁症型”人的话,就会觉得“精神分裂症型”的部下很难相处。因为作为上司,他首先要“知人”才能“善任”,所以他会想尽办法去跟部下拉近关系,但任凭他怎么努力,部下总是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姿态。下了班以后,就算上司主动提出,“我们去喝一杯吧”,部下也丝毫不觉得高兴。以前,中年人和年轻人都同属于“躁狂抑郁症型”人的时候,虽然二者之间也存在着生|Book|BookPIP&db=sina|Book|BookPIP&db=sina活模式和价值观的差异,但只要上司主动邀请,部下还是乐意陪同的。因为他们都觉得“大家都是人嘛,只要有机会都可以沟通得很好”。但现在就不一样了。你越想靠近他,他对你的警戒心反而会越强,表现得也就越郁闷。退一步说,即便部下接受了你的邀请,你们可以进行“一对一”的谈话,也不意味着你就此就可以很好地理解他。因为精神分裂症型的人没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观,他们的爱好和意见总是随着社会潮流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就算今天你理解了他的价值观,等到明天他自己又变了,那你们还是陌路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身上还可以观察到“善变”的症状。抑郁症患者通常容易对“过去”耿耿于怀,所以你经常会听到他们说:“那个时候我要是没说那句话就好了”之类的话,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说“现在”就是全部。对他们来说,“现在”所相信的妄想和幻觉才是正确的,所以他们说的话跟前一天所说的可能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比如,他前一天可能说“实际上是太阳围着地球转”,但只过了一天,就可能改成“地球其实是在围着木星转”。他们的言谈缺乏与“过去”的连续性和一致性。我在前面曾经提到过,躁狂抑郁症型人重视“自我”,所以他们不能忍受自己的言谈举止与过去不一致,但是精神分裂症型人却认为只要始终保持“跟周围人一样”,那么前后的具体内容是否一致并不重要。以前的年轻人打定了主意就决不改变,比如觉得吉田拓郎的歌好听,不管井上阳水的歌卖得多好,他们也决不会去买来听。但是如今的年轻人就不一样了,大家都是在跟着潮流走。总想跟周围人保持一致的这代年轻人最容易受到电视的影响,因为电视是最便捷的获取各种信息的手段。所以他们完全是在被别人拽着鼻子走,极易受到电视评论的左右。就拿美国对伊拉克的这场战争来说,现在日本的电视是站在美国一边的,所以年轻人都认为美国发动的是正义之战,但如果有一天日本的电视评论改变了立场,相信他们立刻就会变成彻底的反美主义者。这话也许说得有些极端,但完全有可能。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几乎没有什么是固定不变的,你看他们喜欢的音乐风格谁没变上几变啊?所以,你要根据“精神分裂症型”的人的一些观点和兴趣爱好来判断他属于什么类型根本就是徒劳。对这样的人,你就不能采用迎合他的做法,因为你永远赶不上他变化的步伐。第三部分:职场生存技巧 要看人下菜碟如此看来,“躁狂抑郁症型”的上司永远不可能了解“精神分裂症型”的部下在想些什么,如果对此不能释怀,一心想要跨越他们之间的鸿沟的话,那么压力只能越来越大,最后以失败告终。与其这样,还不如索性放弃,干脆承认这两种类型的人本身就是不相容的,他们这代人跟自己就是不一样,把他们区分开来对待,这样自己会轻松很多,工作也容易做好。|Book|BookPIP&db=sina|Book|BookPIP&db=sina说到底,公司里的人际关系是为工作服务的,根本没有必要建立私人的关系。想通了这一点,你就会找到管理精神分裂症型部下的好方法。就像村库把“早安少女”组合中的成员当做机器零件来用一样,你只要把你的部下当做“棋子”来用就可以了。诚然,精神分裂症型人身上有些不为躁狂抑郁症型人所理解的地方,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工作能力差。他们“迎合周围人”的处世哲学固然有消极的一面,但只要领导有方,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也能将它积极的一面发挥出来。比方说,精神分裂症型人没有“自我”,一切都归于“他人”,所以躁狂抑郁症型人会觉得他们没有责任感。当工作的业绩下滑时,精神分裂症型的部下都不会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认为这都是因为自己的工作能力差,相反他们会把责任转嫁给外部因素,说“自己运气太差”或者“上司的指挥不当”等。因此上司们通常会觉得“现在的年轻人一点责任感都没有,实在是太差劲了”,但你绝对不能因此而断定他们没有工作能力,相反,应该积极利用他们“迎合周围人”这一特性。对精神分裂症型人来说,重要的之所以是“他人”,是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知模式就跟躁狂抑郁症型人不同。这一点,你只要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就可以了解到。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妄想当中,想要加害自己的“他人”才是主角,即主动权并没有掌握在自己手里。他们认为自己的一切举动其实都是外力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他们的认知类型都是“被害”型,此外,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妄想当中看不到任何逻辑性和现实基础。出现在他们妄想当中的人物多种多样,有神仙、外星人还有神秘警察等,完全是虚拟的一个世界。因此,具有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某些特质的精神分裂症型人的认知模式也缺乏逻辑性和现实基础。在他们看来,这个世界上的事就像变魔术一样,受着一种肉眼所看不见的力量的驱使,凡事都由天注定,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改变不了。这一点跟认为只要努力就会有个好结果的躁狂抑郁症型人恰恰相反。如果说躁狂抑郁症型人的信条是“有志者事竟成”的话,那么精神分裂症型人的信条则是“凡事天注定”。但是精神分裂症型人并不悲观。即便生活中遇到痛苦的事情,他们也总相信会有一个神或是具有超能力的领袖人物来拯救自己出苦海。因此,在精神分裂症型的年轻人当中,很多人都信仰由具有超能力的教祖领导的神秘思想宗教。只要看看奥姆真理教你就会明白,当精神分裂症型人找到他们期待已久的领袖时,会多么富有献身精神。当然,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他们只是一群“罪犯”,但站在他们教会的角度来看,这可是一批工作效率极高的杰出员工。要知道他们原本是那么讨厌竞争的人,可居然会为了在教会里的“升迁”而去“努力工作”。如此说来,在公司里,上司们只要利用部下这种崇拜“领袖”的心理,一样可以调动起他们的工作热情。第三部分:职场生存技巧 在这个年代,要生存就不能当“好好先生”因此,躁狂抑郁症型人有时候表现得傲慢一些对自己反而是有利的。因为精神分裂症型人之所以会崇拜神灵和具有超能力的领袖,就是因为他们缺乏自信,认为自己不具备克服困难的能力,内心充满了不安。躁狂抑郁症型人的行动动力来自他们内心的欲望,而精神分裂症型人之所以采取某种行动则只是为了消除他们内心的不安。他们追赶潮流,什么音乐流行听什么。这种不断的“修|Book|BookPIP&db=sina|Book|BookPIP&db=sina正”与其说是因为他们自己想要这样,不如说只是为了跟周围的人保持一致,归根结底,是为了掩饰他们内心的不安。所以做他们的上司,首先就要思考要怎样做才能够消除他们的这种不安。只要你能让他们觉得你就是他们的“救世主”,跟着你干活必将取得成功,就可以将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因此,做精神分裂症型人的领导,必须时刻保持镇定冷静的风范。你看看那些金牌制作人还有那些影视巨星,哪个不是趾高气扬啊。哪怕他们交出的只是一部“炒冷饭”的作品,他们的口气也一样大得很,口口声声说着什么“我的作品哪有不畅销的?”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4
正序
倒序
男人四十
男人四十-2
男人四十-3
男人四十-4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男人四十
男人四十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