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梁《荣宝斋》-25

“抓人怕什么的?我又没招他们没惹他们的,正好看热闹,你去陪陪继林吧,我走了啊。”张山林出了院子。  张幼林看着他的背影,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  吃午饭的时候,张山林没有回来。不过,这也是常有的事,说不准他逛到哪家馆子门口就进去吃了,他的话,不能实打实的信。  下午,张幼林去了荣宝斋,他和庄虎臣一起清点了损失的文房用品,又在后院北屋聊了很久。  庄虎臣忧心忡忡:“皇上退位没多长时间就闹成这样,不是说请走了皇上有好日子过吗?好日子在哪儿呢?”  “您不能这么说,推翻封建统治,走向民主自由是世界性的潮流。”  “幼林,你是洋学堂里出来的,大道理我讲不过你,可是,要照这么个闹法儿,不分青红皂白的上来就把铺子抢了,带不走的就毁了,说句你不爱听的,我看还不如皇上在的时候。”  张幼林眉头紧锁:“先得想办法打听清楚为什么抢铺子,要是一家两家的好办,没准儿是仇人报复,可好几千家的铺子一夜之间都被抢了,我琢磨这里面肯定有名堂。”  “你的意思是……”  庄虎臣的话还没说完,张喜儿进来了:“东家,继林老爷差人找您来了,问您知不知道他父亲去哪儿了。”  张幼林一愕:“我叔儿还没回家?”  张喜儿点头:“好像是,继林老爷挺着急的。”  张幼林的火儿一下子就蹿上来了:“我叔儿也是,继林的病就怕着急,这都一天了,他干吗去了?”张幼林站起身:“师傅,我过去一趟,要是我叔儿到您这儿来,赶紧让他回家。”  “去吧。”庄虎臣叹了口气,“唉,就没见过这样儿当爹的,儿子病得起不来炕,他还到处串,到点儿不着家,让病人为他着急。”  张幼林走到门口,又回过头来:“铺子的事儿您就多费心了。”  “操心受累我不怕,以前的关系没了,咱可以再找新的,我怕的是飞来横祸。”庄虎臣说的是实情。  “您放心,不会总这样的。”张幼林撩开门帘,身影转瞬之间就消失在夜色中了。  张幼林可着北京城把张山林可能去的地方都找了一遍,但是一无所获,直到后半夜,他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  京城的琉璃厂历来就是个卧虎藏龙之地,那时候就业的机会不多,平民百姓能在琉璃厂谋个差不易,要想混出个人样儿来,就全凭自己的本事了。宋怀仁从小就鬼主意多,和他那些笨头笨脑的兄弟相比简直是鹤立鸡群,他父亲在东四牌楼卖菜,全家艰苦度日,为了让这个唯一有可能出人头地的儿子有份好前程,老宋不惜血本,给一个远房亲戚白送了三年的菜,这才由亲戚帮忙,托人把宋怀仁送到茂源斋学徒。  学徒期满之后,宋怀仁的心眼儿又活泛了。这些年,茂源斋的生意半死不活、勉强维持,没什么前途;荣宝斋是京城南纸店的老大,他一刚出徒的伙计,还没什么业绩,惦记不上;宋怀仁左思右想,把目标瞄准了在经营上比茂源斋强得多的邻居慧远阁。  大兵抢铺子对宋怀仁来说简直是天赐良机。  那天晚上,宋怀仁谎称回家,实际上他是偷着到八大胡同逛窑子去了。半夜里闹腾起来,他飞快地跑回琉璃厂,只见大兵们正从东头开始,挨着家地砸门、抢劫,眼瞧着这条街上的铺子是在劫难逃了,他刚要敲茂源斋的门,忽然灵机一动,计上心来。宋怀仁绕到后面,翻墙跳进茂源斋的隔壁、慧远阁的后院,叫醒了目瞪口呆的伙计、学徒,指挥他们七手八脚自个儿动手掀翻了桌椅板凳,又把笔墨纸砚撒了一地,伪装出被洗劫过的祥子,然后,把铺子的大门大敞扬开。果然,几伙儿大兵从慧远阁的门口经过,探头看了看,都没进去,慧远阁因此而幸免于难。  瞧着满大街飞舞的“本店抢劫一空”的条幅,慧远阁的大伙计陈福庆那个乐就甭提了,自然,宋怀仁也如愿以偿地跳槽到了慧远阁。不过,陈福庆可不是傻子,他心里明镜似的,像宋怀仁脑子这么够使的伙计,保不齐哪天就会把他陈福庆搁里,所以,在给了一笔数目还算过得去的赏钱之后,就不再给宋怀仁好脸了。  早上,陈福庆在附近“豆腐李”小吃摊儿上吃过早点,踱进慧远阁。铺子里只有宋怀仁一个人,陈福庆坐下,不阴不阳地瞟了他一眼:“怀仁啊,到了慧远阁,有什么事儿事先都得跟我打个招呼,我点头了你才能去干,不能自个儿做主,另外,咱们现任掌柜的是真正的甩手掌柜,屁事儿不管,只等着年底分银子。”  宋怀仁放下手里的活,给陈福庆沏上茶,恭恭敬敬地站在他面前:“我知道,慧远阁是陈大伙计您说了算。”  “知道就好,眼下南纸店的生意不好做,咱们这行儿里的老大荣宝斋这些日子也很不景气,庄虎臣的脑袋都耷拉了,你呢,多想想主意,别白到这儿来。”  “陈大伙计,其实……这事儿不难办,不过……”宋怀仁吞吞吐吐。  “不过什么?”  “我的工钱……怎么个算法儿?”宋怀仁心里一直惦记呢。  “不会亏待你,肯定比茂源斋是强多了。”陈福庆端起茶碗喝了口茶,“只要你真干得好,年底分红的时候……这个都好商量。”  宋怀仁的脸上有了笑容:“只要到手的银子多就成,事儿好办,咱吃苦受累,为的不就是银子吗?”  “你说什么,事儿好办?”陈福庆皱着眉头。  宋怀仁胸有成竹,他凑近了陈福庆,如此这般地讲出了他在茂源斋的时候就一直琢磨的想法,陈福庆听罢,频频点头。  荣宝斋后院的休息室里,庄虎臣拿出珍藏了二十多年的云南普洱茶招待赵翰博。  第一遍洗茶的水倒掉后,庄虎臣把浸泡了约一分钟的茶汤倒进素白瓷茶碗里,递给赵翰博:“报上登的是真的吗?”  赵翰博摇头:“水分大啦!我也就是跟您说说,您可不能向外传。”他压低了嗓门,“这都是袁世凯一手搞出来的。”  庄虎臣大吃一惊:“啊?他让人抢铺子干吗呀?买卖人是招他了还是惹他了?”  “庄掌柜,这是争权夺利。”  赵翰博端起茶碗细品着,显得很陶醉:“到底是陈年的普洱,汤色红亮,软滑顺口,不一样就是不一样啊!”  庄虎臣一脸的困惑,赵翰博放下茶碗:“中华民国,孙中山那一派要把都城设在南京,您听说了吧?”  “听说了,您那报上,前些日子不是一直都在议论这事儿吗?”  “可袁世凯不干哪。”  “他为什么不愿意去南京呢?”庄虎臣给赵翰博的茶碗里续上茶。  “嗨,这都是阴谋。袁世凯的根儿在北边儿,他要是去了南方,不就釜底抽薪啦?可袁世凯又不能公开说他不愿意离开北京,于是想了个辙,指便他的部下、曹锟的第三镇士兵假装哗变,抢铺子,这是做戏。”  庄虎臣皱起眉头:“做给谁看呢?”  “孙中山派来的、迎袁世凯到南京的专使不是还在北京呢吗?做给他们的,为的是让他们瞧瞧,北京城里乱成一锅粥了,他袁世凯,离不开!要说这袁世凯,真不是个东西,净耍两面派,这回又是,您看,他表面上对专使隆重接待,暗地里让人把专使下榻在煤渣胡同的住所也给抢了,专使们吓得躲到使馆区避难去了。”  “袁世凯的目的达到啦?”  “达到啦,北京城这个乱劲儿,专使们都看见了,不但不催袁世凯去南京,还转过身来致电南京参议院,支持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庄虎臣长叹一声:“唉!我们这些开铺子的都成了袁世凯的垫背的了,听说抢了四千多家儿,连抢带毁,就这几天,损失了九千多万两银子。”  “你们还不算,真正垫背的是那些贪便宜的老百姓,您不过是损失了银子,他们保不齐连命都得搭上。”  “怎么会连命都搭上呢?”庄虎臣迷惑不解。  赵翰博显得很神秘:“当兵的夜里抢完了,贪便宜的老百姓早晨不是在街上捡洋落儿吗?还包括一些看热闹的,都被抓去顶了抢劫的罪名,这两天就得毙啦……”  庄虎臣听罢,不禁大惊失色。  张山林已经失踪好几天了,堂哥眼瞧着就撑不下去了,张幼林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急匆匆地赶到药铺,把药方儿递给抓药的伙计,伙计瞧了瞧方子,说有两味药不常用,得到后头找找,张幼林于是走到窗边坐下,顺手拿起了桌子上的报纸。  刚看了没几行,忽然外面传来鼎沸的人声,张幼林放下报纸,来到门口。  只见士兵押着一队犯人从远处走过来,犯人们都被五花大绑着,背后插着断头牌子,上面写着某某人的名字,名字已经被打上了红叉。为首的犯人居然是当年抗击八国联军的时候,从城墙上救出他的那个叫花子,张幼林不禁心头一紧。  叫花子一路走来破口大骂:“我操你们八辈儿祖宗,老子在街上捡东西,就成土匪啦……老天爷,冤枉啊!花子我在这块地界儿要饭,都要了二十多年啦,老少爷们谁不认得我啊,怎么他妈一夜之间,就成了抢铺子的土匪啦……”  犯人队伍里也是一片哭骂声。  士兵给了叫花子一枪托子,血顺着他的脑袋向下流。张幼林抢上一步拦住士兵:“兵爷,我作证,这位爷不是土匪,您抓错人了。”  叫花子看见张幼林喜出望外:“张先生是有身份的人,他都替我说话了,你们抓错人了!”  突然,张幼林在犯人队伍里发现了张山林,他的棉袍撕破了,头发蓬乱,脸上还有几道血印子。张山林也发现了他,绝望地哭喊着:“幼林,救我呀,我站在旁边看热闹,也给当成土匪啦!”  围观的人群中有人大喊:“冤枉!冤枉……”霎时,人群骚乱起来,“冤枉”声此起彼伏。一个军官从后面骑着马赶上来,在张幼林面前站住,从腰里拔出手枪,对着天空“当、当、当”连放了三枪,气势汹汹地扫视着众人:“谁不想活了,站出来,老子连他一块儿毙了!”  围观的人群立刻安静下来,犯人们被驱赶着继续向前走。张山林的哭声隐约、缥缈,却像重锤一般撞击着张幼林的耳鼓:“幼林,救救我呀……”  不远处,枪声四起,人流向枪响的地方涌动,张幼林呆若木鸡。岳明春艰难地穿过人流来到张幼林的身边:“张先生,药用不着了,您哥哥刚才已经……”岳明春拍了拍张幼林的肩膀。  张幼林的眼泪“刷”地流下来,他身子一软,瘫坐在药铺门口的台阶上……  灵堂很快布置起来,张幼林在张山林、张继林的遗像前长跪不起,儿时和堂哥在一起读书,和叔叔一起玩鸟、斗蛐蛐的一幕幕不断地在眼前闪现,他泪如雨下,泣不成声。  灵堂外,何佳碧领着小璐焦急地向里面张望,她真怕丈夫哭出个好歹来,从兜里摸出一封信塞在小璐手里:“给爸爸送去。”  小璐举着信蹒跚着走进灵堂:“爸爸!”  听到儿子的叫声,张幼林止住哭泣,他擦了擦眼泪,站起身把小璐抱起来,拆开了信。信是秋月寄自圣彼得堡的:  幼林:    很久没有你的消息了,你好吗?……  张幼林的眼泪又涌流出来,小璐伸出小手给他擦着,天真地问:“爸爸,妈妈打屁股啦?”  张幼林把小璐紧紧地搂在怀里,泪水滴在秋月的信上,浸湿了一大片……  同时痛失两位亲人,张幼林悲痛欲绝。安葬完了叔叔和堂哥,他大病了一场,在床上躺了整整一个月,才慢慢康复。第二十章  傍晚时分,庄虎臣办完事回到荣宝斋,云生凑过去:“掌柜的,额大人找您好几回了。”  庄虎臣有些意外:“他找我?”  “今儿个等了您一下午,让我务必告诉您一声儿。”云生撇着嘴,“额大人那个落魄呦,就甭提了。”  “不至于吧?”庄虎臣半信半疑。  “没准儿就是找您借钱吃饭呢。”  “额大人会到这份儿上?”庄虎臣还是不大相信。  “我瞧着,玄!”云生十分肯定。  沉默了片刻,庄虎臣说道:“要是这样儿,过两天等我忙过这茬儿,你跑一趟,到额大人府上告诉他,我在鸿兴楼请他吃饭。”  “还额大人府?那宅子卖啦,眼下额大人住在南横街儿的一大杂院里。”  庄虎臣吃了一惊:“哟,这可真没想到。”  几天以后,接到庄虎臣的口信儿,额尔庆尼早早地就到鸿兴楼的门口等上了,他穿着一件灰色的旧长衫,佝偻着腰,目光呆滞,胳肢窝里还夹着一个卷轴。庄虎臣从远处走过来,额尔庆尼迎上去:“庄掌柜的,您可来了。”  庄虎臣一怔,竟没有立刻认出额尔庆尼来:“呦,额大人,您怎么成这样儿了?”  额尔庆尼长叹一声:“唉!”  “走,咱们边吃边聊。”  二人进了鸿兴楼,在一个角落里坐定,堂倌走过来:“二位先生,您来点儿什么?”  庄虎臣不假思索:“泥裹灶膛子鸡、清炒鳝丝儿,这得加香菜末儿,再来一个炒三香菜。”庄虎臣问额尔庆尼:“您还添点儿什么?”  额尔庆尼摇头:“不添了,这就够了。”  堂倌又给唱了一遍庄虎臣点的菜,转身离去。额尔庆尼的眼圈儿红了:“庄掌柜的,就是您没忘了我,现如今,我是叫天天不语,叫地地不应,树倒猢狲散哪!”  “您这是怎么啦?”  “想不到哇,大清国,说完就完啦!”  庄虎臣试探着问:“大清国完了,您也不至于这样儿吧?”  “我被七姨太骗啦。”  “您一直待她不错啊,她怎么把您骗了?”  额尔庆尼又是长叹一声:“唉!大清国一完,这就没了进项儿了……”话说到一半,堂倌端上菜来,额尔庆尼抑制不住美食的诱惑:“庄掌柜的,我就不客气了啊。”  话音未落,一筷子清炒鳝鱼丝已经塞进嘴里,他尽情地咀嚼着,还陶醉地闭上了眼睛。  “您怎么就让人骗了?”庄虎臣还等着听下文呢。  额尔庆尼紧着吃了几口,这才腾出嘴来:“家里没了进项儿,就只有卖东西了。”  “您府上那些东西,可是够卖上一阵子的。”这点庄虎臣心里有数。  “要不是七姨太使了坏,我哪儿能够到这份儿上啊?东西卖来卖去,我那大宅子的房契就让她弄到手了,她勾着我原来的那个贴身侍从三郎,愣是偷偷摸摸地把宅子卖啦。”  “不是您自个儿卖的呀?”庄虎臣满脸惊讶。  额尔庆尼的眼睛没有离开桌子上的菜:“要知道是这样儿,还不如我自个儿卖了呢。”  “那么大的一个宅子,卖了没分您点儿钱?”  “卖的时候,我连影儿也不知道哇!卖完了,拿着银票,还带着不少值钱的东西,俩人就跑啦!”额尔庆尼的眼圈儿又红了。  “呦,这可真是的。”庄虎臣是万万没想到。  “庄掌柜的,我不是告诉您了吗,树倒猢狲散哪!除了这俩不是东西的,家里家外的人,也是偷的偷、拿的拿,眼瞧着值钱的东西就越来越少了。”额尔庆尼的眼泪流了下来。  庄虎臣劝慰着:“您可别价,留得青山在,还怕没柴烧?”  “我这是青山不在啦,还柴火呢?哼,想都甭想!”说着,额尔庆尼拿起放在桌子上的卷轴,给庄虎臣展开,“庄掌柜的,这可是件好东西,要是您喜欢我就让给您了,怎么样?”  庄虎臣仔细看着卷轴:“沈周的《岁暮高山图》,画儿是好画儿,不过……”庄虎臣欲言又止。  “您说,不碍事的。”  庄虎臣有些歉意:“我那铺子不收名人字画儿,没这项业务。”  额尔庆尼失望了,眼泪又开始在眼眶里打转儿:“庄掌柜的,跟您实说了吧,眼下,除了您还瞧得起我,还能跟从前似的请我在鸿兴楼吃饭,别的亲朋故旧,都远远儿地躲着了。”额尔庆尼的眼泪又流下来。  “您可别价。”  “唉!这画儿要是您收不了,我给谁去呀?我这俩眼儿一抹黑,让人骗怕啦!”额尔庆尼把画卷起来,“回头儿又是一文不值二文的,白扔啦!”  看着额尔庆尼可怜兮兮的样子,庄虎臣心中不落忍:“额大人,我不是也没说死嘛,您要是信得过,就先把画儿给我,我拿回去琢磨琢磨。”  额尔庆尼赶紧递过来:“信得过,信得过。”画有了着落,额尔庆尼又把注意力转移到吃上了:“鸿兴楼的泥裹灶膛子鸡,您还甭说,味儿就是地道儿,在北京可是独一份儿啊……”  额尔庆尼的画展开在荣宝斋后院北屋的条案上,张喜儿和王仁山围在桌子旁聚精会神地看着,庄虎臣坐在一旁,他问张喜儿:“你觉着怎么样?”  “我瞧着不错,可是,掌柜的,我可看不出门道儿来。”  “要是你没上手就能看出门道儿来,还不成精啦?”庄虎臣又问王仁山,“你呢,仁山?”  “我看是沈周的真迹,您瞧,这是沈周独有的‘短条皴’,起笔、收笔不裹锋,虽说皴笔的层次不算多,可斫得好。”  庄虎臣颇为意外:“你懂画儿?以前没听你提过呀?”  王仁山一笑:“我爹喜欢字画,也好画几笔,我也就是学了点儿皮毛,不过,您也别听我的,这画儿还得找懂的人掌掌眼。”  “那是。”庄虎臣点头。  “掌柜的,这阵子老有人上铺子来,问收不收字画儿。”张喜儿给庄虎臣续上茶。  “我也琢磨这事儿呢,做买卖,也是此一时彼一时啊,咱荣宝斋虽说一直是家南纸店,可眼下风头儿变了,咱们也得跟着风头儿走。”  王仁山思忖着:“您的意思是,咱们增加新业务?”  “对,眼下正是收名人字画儿的好时候,大清国没了,这阵子,宫里头的东西开始向外流了,前朝的王公大臣,像额大人这样儿的,没了进项儿,往后都得靠卖东西过日子。”  张喜儿想了想:“咱收古玩不是来钱更快吗?”  庄虎臣摇头:“不成,古玩这行儿水太深,弄不好就翻船。”  “那名人字画儿就不翻船啦?”  “名人字画儿我好歹有点儿底儿,但先别指望这个发大财,有人送来,撞就撞上了,价钱高的、瞧不准的,都不要。”  张喜儿皱着眉头:“咱铺子里,除了您和仁山懂一些,我和伙计们都不懂,这怎么办呢?”  庄虎臣喝了口茶:“做这个,心态要好才成,从明儿个起,我先把跟名人字画儿有关的一些个东西,陆续教给你们。”  下午,庄虎臣拿着卷轴来到了贝子府,徐连春打开大门,见是庄虎臣,他眼珠子一转,立刻点头哈腰的,显得分外殷勤:“呦,庄掌柜的,您可是稀客,快里边儿请。”徐连春把庄虎臣让进了书房:“庄掌柜的,您先坐会儿,我这就给您请贝子爷去。”  院子里,用人端着茶往书房走,徐连春走过去,揭开茶壶的盖瞧了瞧,吩咐道:“换好茶去。”  “徐管家,来的也不是什么大人物,不就是荣宝斋的掌柜吗?”用人不以为然。  徐连春的眼睛一瞪,小声骂道:“你懂个屁!眼下,荣宝斋的掌柜就是咱府里的财神,快去,手脚麻利点儿。”  贝子爷热情地走进来:“庄掌柜的,咱们可老没见了!”  庄虎臣站起身:“贝子爷,您的身子骨儿还是那么硬朗。”  “嗨,没心没肺,瞎混吧!庄掌柜的,你坐。”贝子爷在庄虎臣对面坐下。  庄虎臣问道:“这些日子,您都忙乎什么呢?”  “忙乎什么?大清国都完了,我还有什么可忙乎的?”贝子爷一脸的无奈。  “那也不能一天到晚就闲坐着吧?”  “嗨,在家里逗逗鸟儿,烦了,出去听个戏,可不就这些吗,还能有什么新鲜的?”  庄虎臣心中暗喜,他不动声色:“贝子爷,您打小儿在宫里出来进去的,还有您那各府的亲戚家里,名人字画儿可是没少瞧吧?”  贝子爷点头:“是没少瞧,您还真别说,年轻的时候我可是正经迷过一阵子,没少下工夫。”  “那眼下呢?”  贝子爷凑近了庄虎臣,压低了声音:“正坐吃山空呢,谁还有心思弄那个呀!”  庄虎臣把额尔庆尼的画展开:“您给掌掌眼?”  贝子爷饶有兴趣地看着:“沈周的《岁暮高山图》,这画儿我见过,最早是我那发小儿额尔庆尼在山西按察使司按察使的任上,山西巡抚祝寿的时候送给他的,他送没送人我就不知道了,哎,庄掌柜的,怎么到您手里了?”  “怎么到我手里就不跟您多说了,您觉着,值多少银子?”  贝子爷迷惑不解:“干吗呀?”  “有人要卖,我拿不准是真的还是蒙事的,请您给掌掌眼。”  贝子爷仔细看了看:“是真迹,没错儿。”  庄虎臣反问道:“您怎么就那么肯定,它不是假的呢?”  贝子爷把画挂在墙上,向后退了几步:“沈周的晕染,浑然天成,毫无做作之气,整幅作品妙韵生动又干净爽朗,大手笔啊!想仿沈周的画儿可不那么容易。”  “要是作假的人,把沈周的绝活儿都学到手了呢?”  贝子爷笑了:“庄掌柜的,那这作假的人就可以自成一家,不必费尽心机仿沈周了。咱们中国画儿讲究笔法,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执笔、下笔的习惯,这执笔的高低、立斜,下笔的轻、重、缓、急,再有,是悬肘还是悬臂,手腕的位置在哪儿,画和顿出来的点、线可是大不一样。”  庄虎臣频频点点头。  贝子爷继续说道:“自成一派的画家,他们的笔法特点,都是经过多年的积累慢慢形成的,这里面融铸着画家的气质和个性,这是学不来的,作假的人刻意去临摹,玩儿好了顶多闹个形似,达不到神似。”  庄虎臣很是钦佩:“贝子爷,我算找对人了,您的眼里可是不揉沙子,真的假的一瞧就知道。”  贝子爷摆手:“可别这么说,这里的门道儿也多着呢,我不过是真迹见得多了,相对而言就比较容易辨出真伪。”  庄虎臣摊牌了:“贝子爷,我今儿来是想跟您商量件事儿,往后,荣宝斋得着什么好字画儿就拿过来请您瞧瞧,辨个真假,不妨碍您玩儿鸟儿听戏,给您多少酬劳合适,您先开个价儿。”  “这个……您跟徐管家商量去吧。”贝子爷痛快地答应了。  慧远阁里,宋怀仁正在仔细端详一幅画,陈福庆从后门踱进来,坐在太师椅上,不紧不慢地说道:“怀仁哪,昨儿晚上我跟金先生谈妥了,他答应帮咱的忙儿。”  宋怀仁听罢,喜上眉梢,他殷勤地给陈福庆沏上茶:“金先生是中国画学研究会的会长,只要他肯帮忙儿把那些画家的线儿给咱搭上,余下的,您就擎好儿吧!”  陈福庆半信半疑:“也别高兴得太早了,那画画儿的,我瞧着一个儿个儿的脾气都大着呢,哪儿那么好摆弄啊?”  “咱干吗摆弄人家啊?他还当他的大爷,咱们是帮他卖画儿,中间抽头儿,大钱他赚,这叫互利,这不是两全其美吗?”  陈福庆一扭头,看见李默云走进了荣宝斋,心不在焉地嘀咕了一句:“两全其美……”  宋怀仁顺着陈福庆的目光望过去,随口说道:“这家伙又打上荣宝斋的主意了。”  陈福庆警觉起来:“你认识他?”  “不、不,我不认识。”宋怀仁赶紧否认。  陈福庆心里全明白了,他把手里的茶碗放下,审视着宋怀仁:“怀仁,李默云的底儿我都清楚,你在茂源斋的时候怎么着我不管,在我慧远阁可不能来这个。”  宋怀仁意识到刚才说走了嘴,他毕恭毕敬地回答:“知道。”  “我看,联络画家的事儿先放一放,我这儿有笔现成儿的买卖,过两天你到徽州跑一趟。”陈福庆改了主意。  宋怀仁的眉头皱起来:“大伙计,这刚有点儿眉目,我看还是尽早做起来好。”  “着什么急呀,又没人跟你争跟你抢的,以后再说吧。”陈福庆站起身,走了。  宋怀仁看着他的背影,心中骂道:笨蛋,傻死算!  李默云三十来岁,其人来历不明,就仿佛是随风吹来的一粒草籽,不知从哪天开始就在琉璃厂生根发芽,倒腾起了古玩字画。他个头儿很高,极瘦,穿着件浅灰色的长衫,腋下夹着一个卷轴,像影子一般飘进了荣宝斋。  云生迎上去:“先生,您要点儿什么?”  李默云并不搭理云生,而是直奔挂着名人字画的西墙走过去,云生只好尾随在他身后。过了约莫一袋烟的工夫,李默云仔细地看完每一幅画,遗憾地摇摇头,托着长腔,慢条斯理地问道:“荣宝斋也是家儿大铺子,号称也做名人字画,怎么没见着好东西呀?”  这话云生可不爱听,但他还是耐着性子应承:“在您眼里什么才算好东西?要是觉得这儿挂的都不喜欢,我还可以带您到里边儿瞧瞧。”  “ 走,那就里边儿瞧瞧。”  云生把李默云带到了荣宝斋后院的东屋,叫来了张喜儿。张喜儿请他坐下,客气地问道:“先生,您是想要幅字儿呢,还是要画儿?喜欢谁的?”  李默云把腋下夹着的卷轴放在桌子上:“您就是大伙计张喜儿?”  张喜儿点头:“我是。”  “那我算找对人了。”他环顾左右,压低了声音,“您……说话算数?”  “您怨要谁的字画儿我卖给您,我收钱您拿走字画儿,这跟说话算不算数有关系吗?”张喜儿的口气变了。  李默云并不在意,他套着近乎:“我明白了,敢情荣宝斋的规矩跟慧远阁不一样,不过,大伙计,我瞧着您是个老实人,我就是愿意跟老实人打交道,咱俩做笔买卖怎么样?”  “您……什么意思?”张喜儿满脸狐疑。  李默云把卷轴打开:“这幅画儿,您瞧瞧。”  张喜儿反应过来:“您这是要卖画儿?早说呀。”  李默云又压低了声音:“大伙计费心把它卖个好价钱,我会单给您好处,我跟琉璃厂的铺子都这么办。”  “这个……”  李默云凑近了张喜儿:“我手里有不少好东西,跟您这么说吧,要是您愿意,咱们借着荣宝斋的名声自个儿折腾,钱可是大把地赚,慧远阁的陈大伙计就没少捞,人不得外财不富,马不吃夜草不肥,就您在荣宝斋挣的那点儿辛苦钱,哪辈子才能发大财呀?”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40
正序
倒序
都梁《荣宝斋》
都梁《荣宝斋》-2
都梁《荣宝斋》-3
都梁《荣宝斋》-4
都梁《荣宝斋》-5
都梁《荣宝斋》-6
都梁《荣宝斋》-7
都梁《荣宝斋》-8
都梁《荣宝斋》-9
都梁《荣宝斋》-10
都梁《荣宝斋》-11
都梁《荣宝斋》-12
都梁《荣宝斋》-13
都梁《荣宝斋》-14
都梁《荣宝斋》-15
都梁《荣宝斋》-16
都梁《荣宝斋》-17
都梁《荣宝斋》-18
都梁《荣宝斋》-19
都梁《荣宝斋》-20
都梁《荣宝斋》-21
都梁《荣宝斋》-22
都梁《荣宝斋》-23
都梁《荣宝斋》-24
都梁《荣宝斋》-25
都梁《荣宝斋》-26
都梁《荣宝斋》-27
都梁《荣宝斋》-28
都梁《荣宝斋》-29
都梁《荣宝斋》-30
都梁《荣宝斋》-31
都梁《荣宝斋》-32
都梁《荣宝斋》-33
都梁《荣宝斋》-34
都梁《荣宝斋》-35
都梁《荣宝斋》-36
都梁《荣宝斋》-37
都梁《荣宝斋》-38
都梁《荣宝斋》-39
都梁《荣宝斋》-40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荣宝斋
荣宝斋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