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世故 / 林夕 著 ]书籍介绍: 2010随林夕走出“原来我非不快乐”的小世界 在夕言犀语中,体味人情冷暖、世故藩篱,用如火的热心、如灰的冷眼,畅游人世间 本书是继2008年《原来你非不快乐》以来,林夕首次在内地出版的散文新作。全书分为六章:人心、人情、人烟、世故、世面、世情。书中作者不再将快乐的探讨局限于自我的小世界,而是有意入世:“在人情与世故之间,抱着如三岁小孩的好奇心看大人的人间世:感受人情的温度,重绘人心的图画,品味人间的烟火……”,从而看清自己的本心,了解生命的意义,“管他个鸟的人情世故”。(林夕作品《十方一念》同步上市)------章节内容开始-------正文 目录序:一幅名叫《人间世》的水墨画2人心3当初种种是为了什么3难念的心经3忍术危害健康4望梅止渴与浅尝即止5人情6别把宠物当礼物6梦飞行6“黑妹”、“和牛”与“原居民”7赞得太迟8怎么忽然就成了这样9人烟9养鸡的日子9书的衍生工具10奇技淫巧11童年味觉末日12世故12失言之得着12比自然奇迹更奇13历史没有公论14亢龙无悔与左右搏击14要变美才美好的结局15无端端端午节16世面16你看人好人看你好16卫星看世界17世风18无限必读18叙述文议论文说明文抒情文到八股文19地产忽悠大全19爱国消费20观小巫而小大巫20我所不能了解的事21正文 序:一幅名叫《人间世》的水墨画序:一幅名叫《人间世》的水墨画请留意书名:在“人情”与“世故”之间隔着那一个小黑点这点很重要我们一出世就难免入世于是谁都懂得一点点的人情世故可是在人情世故之中过活也未免太没趣了有趣的是在人情与世故之间我们抱着如三岁小孩的好奇心看大人的人间世感受人情的温度重绘人心的图画品味人间的烟火替人间的故事与事故用自己角度诠释见过世面之后用自己的镜头拍成电影在世风中思考又是谁来定义日下日上我相信这是个无须交差的观察练习无所谓输赢的游戏用如火的热心如灰的冷眼浏览人世风景是最值得上的终身学习课是保持生趣最方便的动力假如有一幅名叫《人间世》的水墨画那才叫百看不厌越看越有趣画卷中的留白任我们自由补白那是任何人都不能剥夺的自由有了这自由管他个鸟的“人情世故”正文 人心:当初种种是为了什么人心当初种种是为了什么小事一则:在家具店内盯着一张旧式圆桌良久,店主问还要考虑什么,我考虑的是它的实用性。因为那桌面下的“裙”太长了,腿伸不进,椅子得和它保持一段太不方便的距离。店主提议,可以在上面放一张大玻璃,那不就解决问题了?问题是,如果放这样一张古董圆桌在家中,是为了随时享受到那木纹之历史感,线条比例之美,也可以使用,才能让这件艺术品活在生活里。在上面放一块玻璃,一反光,木纹就像给放进透明棺材中失去了生命,更别说扭曲了本来的比例,糟蹋了这桌子的意义。我不是为了拥有一张可供大排筵席的圆桌而看中这件珍品的。傻事多则:木造的古典家具,不堪大太阳照射,冷缩热胀会断裂,紫外光会导致褪色,于是有些人会在上面铺一幅布保护。可是古典家具买回来的时候,可以为了投资保值,那大可放进储物室里,可以为了那古典的造型,在家居空间中建立着另一个时空的感觉。但,没有人买一件东西回来,只是为了要保护它。类似笨事更多则:见过太多人的电视遥控器,都没有撕掉本来的保护胶膜;或是撕开了,再套上一个透明塑料袋,可以按钮如常。为什么要这样?再笨都知道这苦心是为了保护遥控器不受污不刮损。更笨的是,不受污不刮损是为了保护遥控器完整好看,可是方法是套一个丑的东西在外面,直到那电视机寿终正寝。为保住原来面目,而令本来面目永远不见天日。这种笨,我们有多少人犯过而不自觉?憾事多则:永远谨记“亲则生狎”、“近则不逊”的交往之道,因太珍惜一些人,而小心翼翼维持一段安全的距离。保住了淡如水长流,享受不到如蜜之亲密,牺牲了许多深度交流,为逃避火药而错过了火花。与值得珍惜的人相处,当初可不是把之视为古玩,为怕不小心将之摔破,而不敢不舍得放在手中抚摸。过分保持距离,得到了天长地久如出土文物又如何?都搞错了,为了良好的远景,用了错误的方法,连近景都看不到了。禅宗故事一则:有位禅师,很爱种兰花,一次远行前吩咐弟子代他小心打理,徒弟可能过分小心以致紧张过度,反而不小心弄翻了花架,把上百盆兰花给摔个稀烂,等着受师傅责罚。结果,禅师回来,只是笑对弟子说,他爱兰花,是为了兰花之美,可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这不止是关于舍得的故事,也对很多问题提出了问题,对不同课题问同一个问题:“当初种种,最终是为了什么?”正文 人心:难念的心经难念的心经“心田”、“心扉”、“心窗”……看着这几个用“心”领头的词,忽然发现都与空间有关。“心田”播过什么种,种出了什么来着?“心扉”放什么进来,赶什么出去?透着“心窗”看到什么风景,又在期盼着什么画面?于是,又觉得单凭接近人话的“心里”、“心中”失之于太平面了,偶然把心这样形象化一下:是一块田、一道门、一扇窗,才会想起这个心需要久不久就进行一次检测工程。当这片田的土壤掺和了太多毒素,要回复本来的无机状态,不知需要多少时间。当中门永远大开,请客容易送客难,便要开始懂得下逐客令;否则恶客太多,一刻不得清闲。下逐客令,真需要一点狠心。“心房”的客人,有多少是不请自来,又有多少是恭候已久的贵客?送上门来的,有时纵是恶客,却总是犯贱,爱与之纠缠,有理说不清,又不能将之感化成恩客,偏偏就是不能爽快点,拿起扫把将之赶到远远。那些扰人心绪、伤人感情、令人心灰的东西,对它们讲情面,就是跟自己的心情过不去。见识过就够了,留在心里,纵有通天修行,把损失变成得着,把垃圾化为珍宝,有什么值得汲取的教训。不如都移交到脑袋,袋得起就放着;太沉了,脑袋也袋不稳,就让它破囊而出吧。逐恶客难,送该走的贵客走更难。有些来时是恩客,给过自己一些好处;因为蓬门今始为君开,由贵生骄,就变成个大爷模样,令主人忘了有权不做他的生意。更为难的,是那贵客没有变脸。但因为太好客了,整天都在患得患失中想着怎样好好伺候他,自己活脱脱成了一个整天自称“小的”、“小的”的店小二,就为了那一点点额外的打赏,做了一场瞎折腾的生意。为了留客,甚至起了让客人入股的念头,结果他没有付出过真金白银,就把这店给收购过来,成为了店东。这“心扉”从此紧闭,连自己也不能出门旅游散心,不得逍遥。家家有本难念的心经,也不过是因为家家户户都没有把心改装成旋转门,任它人来人往,也无伤大雅。在大堂吐痰的,忘了叫警卫逐客,叫清洁工人打扫;货银两讫各不相欠的贵客,又妄想用保安拦住客人的出路,不能好来好去。这样的待客之道,二十小时不打烊,也是白赔本,只落得个永无宁日,生死疲劳。正文 人心:忍术危害健康忍术危害健康百忍成金、小不忍则乱大谋、忍辱负重、戒急用忍……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到国民党籍的台中市长胡志强,给抗议民众往脸上吐口水后以“唾脸自干”解围,都是以忍为策略,换取日后双倍的偿还。怪不得很多人都把一个忍字挂在办公室,以之为争取更大利益的资本。有时会想,对着挂有楷书“忍”字在办公桌背后的人,会更放肆对他直言无忌,还是更步步为营,怕他用忍到喜怒不形于色,且会有后着,得罪了他也无所觉。因为忍如果只是手段,而不是一种修养,那倒不如痛快点,有不爽的地方就爆出来好了,好歹得个“知”字。不以忍换金,才是忍的正道,才能真正扩阔胸襟。忍辱负重,该让吐口水的人也不好意思,心生惭愧。是为对方着想,而不是让自己成为忍者,炼成忍术用以打败吴王夫差。忍是道而非术,否则怀着机心,受了那么多的负能量,总得有发泄的渠道,否则会影响消化系统。气往何处消,忍者不敢又不想跟陌生人或有利害关系的人翻脸。那牺牲者必然是你有条件对他发泄的人,亲人命中率甚高,部分家暴可能来自道行不高的忍者。一部《忍经》,还不如一招化骨绵掌。忍气吞声,那些气与声得不到出路,会挤在城府里,最后变成恶性瘤。逆来顺受,还是有受这个动作。与大是大非无关的冲击、闲气、恶言,何必要受,就当是欣赏一场比戏剧更离奇的表演好了。侧个身,即使那些口水吐在脸上,也沾不到心上。赠我以噪音,报之以傻笑。不用受,不用忍,就像一些老人家,耳朵不灵光,却会选择性地听到想听的,其他?都听不到,无色无臭无关痛痒。正文 人心:望梅止渴与浅尝即止望梅止渴与浅尝即止林行止先生说,经济不景,不敢乱消费,不如看一下旅游书,也是赏心乐事。林先生看的,我想当然不是一般旅游指南,大概是数据印象感受启悟兼备的游记。正因看的不止是旅游指南,对那地方更容易产生一个二手但更立体的感情,不亲临其境总是心痒难耐。这种方法堪称望梅止渴。如果望着一盘水果,甘味能做到由心而生,直渗舌头,滋润到五脏六腑,少点修为都不能做到。望梅其实是很危险的行为,越望越仔细,越恨不得把它吞到肚里。比方说,在报章看见的山西,总是一记记的煤矿灾难,再认真一点查找山西的数据,原来这里也是个好地方,很多晋式老房子都在这里得以保持原貌,著名的乔家大宅就是山西名胜之一。于是就找电视剧或小说《乔家大宅》来看,这就是陷入梅花阵的第一步了,如果对老房子老家具有兴趣的人,在梅花阵能入而能出,才可以制止到山西一行的愿望。如果有条件,增广见闻自然求之不得,没时间没余钱的,就要做到望梅而止住那无端惹来的渴望。无论是DiscoveryChannelAnimalPlanet或NationalGeographic,鲸都是常客,我们见得还少?正因为见得多,多到对鲸由认识而产生好奇,由远观而想亵玩,才有那么多观鲸旅游项目。越了解鲸的习性,越知道其尾巴一摆动的威力,越想亲眼目击这场面,置安危于度外。影像图像文字再细致逼真,往往不是满足我们见识的终极载体,有时反而诱惑我们去找更大的满足感。浅尝即止,一点不容易。在日本京都吃过最清甜的豆腐,于是从此对豆腐制造特别留意,不幸的是知道了京都的豆腐是用什么水什么豆什么法门造出来,更觉平日吃到的都只是一砖石膏粉。如果当时在京都浅尝过,叹三声好好好,不那么好奇好学,那么豆腐就是豆腐,吞下肚里都一样,也不用在香港的日本食店里吃豆腐吃得不安于室,幻想腾空专程到京都吃个痛快。最不痛快的,是明白吃个无休止的爽快,满足感又会递减,深尝不止后,又会糟蹋了本来的真味;所以只能一面不屑地吃着调味的豆腐雪糕,一面又想去又怕去京都,对追求满足不能做到适可而止。一个山西、一条座头鲸、一砖豆腐,原来都足以因为知得深入而变成梅花阵,易入难出。天下那么多好玩事物,也是黄药师的桃花阵,接近时该浅尝即止,享受得肤浅一点,钝感得若无其事;还是以好学之名,以探案的精神,深入虎穴,亲耳听过虎吼才甘心?是的,我在杭州动物公园有幸听过虎吼,时近黄昏下山途中,真是如雷贯耳,那巨响不是看文字可以想象得来的。只不过那老虎被锁在笼中,体验过武松的感受,没有武松历经的危险;但有太多游戏太多好奇令人深入险境,起因都是以为望梅就能止渴,最后不知行止,以为自己真的要喝那么多水。正文 人情:别把宠物当礼物人情别把宠物当礼物外国一头流浪义犬在行车大桥上,冒险把受车伤的同类半推半拖拉回行人道,在网上得到极高点击率。差不多同一时间,一只被驯养了多年的老猫,因主人感情转移,大失常性上演了一出人兽家暴。都成了新闻。犬有义,猫会狂,本来是小儿科只值十元的题目,算不上新闻;可能在人类没有行差踏错的那天发生才有空间见报,吸引到一些眼球。猫狗当然也有爱有恨,会慈会狠。有些不打算拥有下一代的家庭或家居同住者,会把“共同拥有骨肉”的快感转嫁在猫狗身上,可能是看中了猫狗有可爱如初生婴儿的一面:来个抱抱,喜欢便抚摩一下滑溜如婴肤的皮毛,真有为人父母的快感。另一方面,却又故意忽略猫狗跟婴儿一样,也会长大,也有灵性,也有人的通病:忽冷忽热呼之则来的话,会妒忌,会抓狂。养宠物比生育后代最省事省钱的地方,是不用供书教学,然后不用为其学业成绩工作前景操心破费,更不用担心会吸毒。有这样便宜的事吗?不,孩子长大了会自立,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操心也操不来,变相还父母一个自由。两口子想去参加邮轮环游世界半年就半年,无有牵挂;想表达牵挂,子女说不定会嫌弃这无形压力。猫狗却不一样,它们与主人没有血缘关系,养久了,却比子女还依赖,而且年纪越大,渴望被抚摸额头的密度越高。婴儿有尿片防污,大了会照顾自己大小便,心情不好也不会随处撒尿拉屎。训练再好的狗,主人外游一个星期由家佣照料试试看?如果回家后佣人告诉你,整张床单都满布尿迹床褥染了终身不退的秽味,并不是稀奇事。照顾宠物的排便、饮食、情绪,是终它们之身的大事。从未养过宠物的,误会能以比较方便的手势,换来家庭新成员带来的温暖。请先花点时间,睁睁地看一下它们充满情绪的眼神,直到能够分辨出当中有渴求、有恐惧、有不悦、有愤怒,才决定是否养育这接近人类,思想到老去一天仍如婴孩一样单纯无辜的痴情之物。把宠物当礼物,送给爱人的情节,但愿只在爱情电影中出现,现实生活中未经当事人同意,便买一件有血有肉的玩具送人,等如把一个责任往别人肩上放,不但比敷衍式的手信更不环保,更不近人道。是的,一如爱情,刚满月的猫脸狗脸,比爱情还要迷人,可爱得令人心疼;然后,一对爱人把玩着手中的毛球时,有没有想过,宠物的眼神也会流露出暮气,且以十倍速度老去。所以,想爱人就爱人,想生育就生育;但,真心爱动物才好带它们回家,因为牠们一旦失宠了,没有K歌供他们宣泄,我们听不懂它们的语言。正文 人情:梦飞行梦飞行周润发常言道,他的学识都来自电影。正如张爱玲曾令人扫兴地指出的现实,我们都是先在小说电影里看见海,然后才有机会看到真正的海。在我还远远没有必要未够条件资历不足去判断谁是最爱时,已看了张艾嘉、林子祥的《最爱》,要在很多年之后,才慢慢明白这是人生中最无解的难题。在我还没有刻骨铭心到了解心酸时,心真是会酸的情况下说愁,看惯了亦舒,已把“令我们刻骨铭心的往往是一些人,与之结婚生子的又是另一些人”视为金句。但那是周润发所说的,学识一个道理,从小说电影中得来第一手的看法;可笑的是,到我们领悟到为什么能结婚生子的往往不会是刻骨的人,则是二手经验。在一些称得上伟大的电影中,见识到的真实世界该比我们自身的体验敏感上百倍,真人真事给拍成电影,应该拍出连当事人也不懂得用的眼界看回自身,这才会提升看事看人看情的层次。电影应该不只做现实的镜子,否则只是比我们日常家居打灯打得讲究点的私房记录而已。有次与朋友看陈奕迅、张柏芝的《十二夜》,坐旁边的朋友却看得左倾右靠,一片不耐烦的表现。散场后忍不住问电影很闷吗?得到的答案如暮鼓晨钟,友人大骂,现实的爱情还不够残酷吗?为什么要把爱情拍得那么血淋淋地真实?忽然提醒我,有三个字叫“梦工场”,看伟大的电影学到那么多,让我们从此对现实看得更敏锐细致又有何益?放下功利主义,享受电影带我们远离日对夜对的现实,一如看金庸,会忘记问黄药师经营桃花岛的经费何来,那才是度假般的梦飞行。正文 人情:“黑妹”、“和牛”与“原居民”“黑妹”、“和牛”与“原居民”耶稣基督在十架上遗下“十架七言”之一曰:“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这个死囚临终的遗愿之一,反而是为致他于死地的敌人向上帝求情,理由是那些人不懂得自己在做什么。这份宽恕与爱心,包容了众生平等的精神:平等到无敌我、无高低、无有得道与寡道、无文明与野蛮之分别心。对众生平等的爱心,似乎也反映了在一岁小狗“黑妹”身上。受困于祠堂壁缝间的“黑妹”,引起全港爱护动物的人士关注。小狗失救后很多有心人都心情低落,有的更哀伤流泪。这种对动物悲悯之情,若能因一只有名有姓并见报多日的狗之死,而延伸到一切众生,包括亲人朋友及陌生的弱势社群,到头来可以是牛年一宗白里带红的大事。可惜,我们都不是耶稣。有时很容易因爱得痴而生愚,那些流泪伤感的,并不一定晓得自己所做的。假如死去的不是被视为宠物的猫狗,或灵性高一点的牛羊马,或不为人类带来好处的动物,而是我们取其蜜而不愿受其骚扰的蜜蜂,久不久就遭渔护署全家灭门,我们自问,会爱心暴发若此吗?至于部分爱护生命的“仁”人,诅咒不愿在祠堂钻洞掘地拯救生命的原居民,往后会在“黑妹”冤魂不散下没有好收场,又能否原谅他们不晓得自己所做?撇开他们誓保祠堂风水是否迷信,他们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祖先保佑代代家宅平安,人未知的福祉自然高于一条狗的性命。骂他们野蛮原始落后,不能沟通,无法朝咒夕改之余,我们文明点的人,又何尝不是伤怀于被弃置荒山的退休流浪耕牛后,仅为口福而大剌剌地涮本来平等的日本和牛?是的,我们不吃人类的最好朋友,却咒得够骂得凶看不起比我们原始点的同类。我们当然会自恕,因为不知道流下的泪有偏爱与大爱的分别。正文 人情:赞得太迟赞得太迟从小到大,有人宠你、有人爱你、有人抛弃你、有人甜言蜜语哄你,更多的是有人怪你、骂你、数你的缺点。那么,有没有人赞你,不是吹捧你,而是对你为人个性可取的诚恳地赞扬,对你有生以来做过的好事,即使琐碎到对打错电话的人仍温文有礼,来一个大检阅,真是前所未闻。每个人都有缺点,或多或少会对别人造成不快以至伤害,很容易给放大成一条刺。优点?不提精神或金钱帮助那些,即使因为你的优点而令彼此相处如鱼得水,由你修养而发的体谅让步,都不像在别人墙上留下一点红那么显眼,懂得找别人优点又晓得感恩并宣之于口,实在肉麻呀。但是生活压力逼人,恋人间偶尔一个吻,友人间即兴一句你真好人,可能只是甜品,为什么我们忽视了挑别人优点出来,在当事人面前表扬一番,让他爽一下?下属有时得上司不辨真假的鼓励,都能以享受的心态工作得更尽力,更别说知心好友及爱侣送上的私房大紫荆勋章了。本来,在戾气日重的气氛下,耳濡目染,批评人显得正义,我是为你好。一切赞扬,都有讨好卖口乖的嫌疑。可是我们互相放过大家吧,又不是从政的,隐恶扬善有何不道德?传统总是重视所谓诤友,能时刻提出逆耳的忠言。的确,要进步,本来已有成绩给贴堂,对更进一步没有实质意义。不过,情人知己,放轻松一下,鞭策之余何不也褒奖一下?比如,在生日会上,吹蜡烛后,让寿星仔将愿望公开,大家把这愿望摊开来分析一下。再玩一个游戏,每人说一个事主的好处,当然是诚恳的、真实的,由有礼貌到人生观值得大家参考。哗,爽死了,虽然也尴尬死了。但总比分完蛋糕后,把酒谈不着边际的身外事或开赌杀个性起来得有新意。我深信每个再糟的人,都有其值得拿来一说的好处,听了这些赞美,从此骄傲的机会少,往此方向发扬光大的多,有什么比边快乐边向善更划算?林海峰在《求其大合唱续集》祈求大合唱中,提出一个大快人心的疑问:为什么对一个人的好评,大多要留到在那人的丧礼上,才由至亲好友表扬?人都死了,又听不见,赞词都只能说给旁人听。为什么不让值得赞扬的人,还在生的时候,享受一下这等高层次的心理按摩?不属演艺界政界的普罗大众,难道就只能在死后才逼出亲友的怀念与美言?真的在天有灵,恐怕会不忿到就地显灵。你们这班人,相识了大半生,我有这么好,干嘛不让我亲耳听一下,为什么要对赞美别人那么吝啬?为什么要哑忍到死后才来歌功颂德。屈原都屈死了,年年为他撑龙船打锣打鼓,他都上天下无缘听到。爱别太迟,也最忌赞得太迟。正文 人情:怎么忽然就成了这样怎么忽然就成了这样有朋友“忽然”患上惊恐症,连至亲好友都不愿接触,坐公共交通工具求诊途中,也忍受不住“身陷”陌生人丛,中途要下车打的。这大概是社交恐惧症与轻度自闭洗牌后综合出来的一种惊恐症吧。每有人问起这位忽然像人间蒸发的朋友出了什么事,我就如上所言相告,每个人的反应都是“怎么忽然就成了这样,他不像那样的人啊”。一个“忽然”,一个“不像那样”,悲哉斯言,妙哉斯言。可悲在,大部分人经过这些年的情绪病须知的教育,仍然为一个平常表现谈笑自若的人患上惊恐症而惊讶,还是不明白这“忽然”一病,很多案例都与个人性格及外缘的遭遇毫无关系,脑分泌一个失常,身心也就随时失常给你看。自然,也有些情况由性格遭遇引发,脑分泌出现问题是果,因果有时也实在非医生之言可以得出个科学化解释。妙趣横生在,说“他不像那样的人”的人。这不是奇妙、风趣又是什么?谁又真有一双洞若观火的法眼,真正认识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特别是我这个“人间蒸发”的朋友,与其他垂询他病情的朋友,见面次数不可谓不多,只是交往的场合,都离不开饭局、赌局,都是人多图个热闹喜庆的场面:不是在斗地主上交流合纵连横之道,就是在围看足球赛时指点球坛江山。敢问那些说“他不像那样的人”的朋友,你们真认为从这些聚会,这些热闹滚滚的气氛,就能知道他是个怎样的人?恕我残忍,这些吃喝玩乐的局,说穿了其实与交情何干,只是混熟了的人在互相依赖中取乐,与交际只几步之遥,大家都说过什么知心话,解剖过多少烦恼事儿?若然总是趋热闹之吉庆而避孤独之凶险,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恐怕也是不大了了,更别说了解别人是什么人了。是该惭愧的,与很多朋友数不清的聚会,乐是行了,可留下的美谈是某某糊出了一把清一色对对兼大四喜的奇牌,而座中各人心内的一片天,长年一无所知。只知谁谁谁属什么星座,性格如何如何,这就叫熟人,也不过是混得较熟罢了,要生分起来,比开门关门更快捷便利。凭什么去置疑身边疑似好友忽然得了忧郁症?就凭那些杯盘狼藉流动不停的盛宴?正文 人烟:养鸡的日子人烟养鸡的日子刘美君在《我不卖身我卖子宫》这部替她拿下影后的电影里,演一个在天台养鸡的妓女。电影第一幕就是她在接客时忽然发现下大雨了,宁可抛下恩客下班赶回家。原来,是怕天台上的鸡变成落汤鸡。安排这个情节,我想是要通过刘美君重鸡轻客,表现性工作者纯真的一面。无牌养鸡,视鸡为宠物,比养猫养狗更难能可贵。很多人为那只困死在墙隙的狗狗“黑妹”伤怀,有的更在网志上说为此哭将起来,有没有人为待宰的鸡流过一滴眼泪?当中的差别,是因为猫狗灵性较高,又能够与人有一番感性的相处吧。我们很容易说出猫猫狗狗的品种,但对于鸡,除了羽毛的颜色、体积的大小,如果不是鸡农,大概每只鸡都是一个模样。不是这样的,猫狗鸡我都养过。小时候我们住在老房子的天台,有个僭建的阳台,就养了五只鸡。每只我都为它们起了名字,每只都有不同个性,养熟了有感情,更能从它们一个与往常有微小差别的步姿,看出它们情绪出了问题,或是犯了什么病。那时我与姊妹四人睡在一张铁架床上,天亮时在梦中给它们吵醒,我们会比赛谁能猜出哪一只今天下了蛋。因为,我们能辨认出每位成员的啼声,也听得出下蛋后意满志得的鸡啼腔。我记得其中有只误吞橡皮条后死去,我与妹妹都哭不成声。鸡比猫狗更脏更难打理更难建立感情,而我们却把它们当作家庭成员。回想起来,非年少赤子之心不能做到。因为饲养它们一场,并没有得到抱猫狗在怀中的感官快感;清理排泄物的双手,也是出于纯真爱动物的心。那天那鸡那情怀,不可能重来;不因为不合法,而是不合符经济效率的原则。忙中偷闲,抚摸波斯猫柔顺的毛比较划算,难得清闲时间,用来抹去新鲜鸡蛋上的秽物?实在开玩笑,这个玩笑,在一去不回的时代中,可以笑出泪来。正文 人烟:书的衍生工具书的衍生工具收到相熟古玩店的电邮,说有一个古书收藏家愿意出让一套古刻扇装书,但不希望这从武英殿流出来的古本落在不爱书的人手里,所以问我有没有兴趣。我的确是个爱书的人,连一些不小心中伏看了等如浪费生命的烂书都没有扔掉。因为总有那么一天,我的藏书会随我离世而流落到不知何处。我的烂可能是别人的好,有人看一本无趣无味无谓的书看得愉快,换来一个好觉,那是他的福分。因我个人喜好而增加堆田区的负担,不如等到垃圾分类成熟了才把书还原为纸吧。而且,被包围在由书脊组合成的高高低低的千色山丘中,常常给我一种无以形状的安全感,那么多的学问那么多的作者在等我听他们说话,是享受孤独的人的专利。爱书爱到这样这里,就够了。我当然也喜欢扇装古籍,否则不会买那么多的复刻版扇装书,用蓝色绢面包装好那种。我当然知道那些纸质,不及康雍乾三朝最流行的开化纸薄而韧,但也不至于收藏一套有康熙玉玺的孤善兼备的宫廷古本,而自欺欺人地认为这是因为爱书,而不是一个投资行为。艺术品市场偌大的一个古书板块放在面前,如何能假装花重金买来一卷停产的故纸,是纯粹因为爱书?有花不尽的钱的人可能还可洗脱把古本视为另一种基金的嫌疑,因为他们可能不屑赚这个钱,买来附庸风雅,把书香当香水来喷。不排除很多书痴,摸着竹纸、绵纸、皮纸及广为收藏家喜好的开化纸,便激素作动,如入古人之境;但,那已是恋物癖,刚巧那物是扇装书而已,而抱这个心态拥有这本书,书已非书。一本翻揭时要小心翼翼到看不入眼的书,一卷怕给虫蛀给贼偷的书,只是书的衍生工具。问心,我也很渴望拥有那藏书人让出来的古本,但那本书明明在港大冯平山图书馆可以看到,不然,查四库全书电子版更方便。要么,就到内地买复刻本,价值大概两三千,真的花几十倍价钱把它带回家,也不过是我的手与康熙朝紫禁城有过肌肤之亲的虚荣,与书的本质无关。正文 人烟:奇技淫巧奇技淫巧很多很多高难度操作表演,会换来观者三声哗然;可如果哗哗哗过后,开了一点眼界,并不能带来比难度多一个高度的意义,我会为那表演者往这高难度挑战所花的血汗可惜。比如微雕,在一粒米上刻出一首乐府诗,除了叹为观止,就止于叹为观止。在北京首都博物馆看过一支毛笔,笔管用象牙制成,远看只见在上面满满的有一堆刻纹。从放大镜看去,竟是一首长诗,而且一撇一捺,勾勒分明。以象牙之坚硬,非锋利无比又尖而细的刀,也不能成笔划,更别论那刻工。练就这门手艺,当中经过想必也可拍出一部励志的艰辛史。可惜这刀上一笔划,笔下十年功,终究也只是工艺品。工艺与艺术,我不知怎么分;但花十年功画出一幅能让人感受到两忘山水之境的水墨画,毕竟比这往难度里死钻出来的奇观更有意义吧?也就是在为这些奇观哗一声之后,忽然生出了过去数千年中国人的精力都花到哪里去这疑惑。动不动就被搬出来的“五千年文明”,论精致度,那追求完美的精神,是值得学习的。只是许许多多惊世的成就,大都与艺术的极致有关。一直附庸风雅到清代,可谓登峰造极,巧夺了天工,也几乎夺了中国的命。从乾隆皇晚年因“中国人不高兴”及中国什么都有,拒绝让英国商人入境通商那种心态,已可见端倪。中国什么都有,有什么呢?明代,政治虽然黑暗,但经济还是全球最强,对外输出长期保持顺差,输出什么呢?最引以为傲的是丝绸与瓷器。光说瓷器,多少精明的脑袋,投资在如何让青花瓷的蓝色比蓝更蓝,科技的技,就用在不断寻找能烧出更蓝色的矿物上。康熙晚年,更把外国珐琅画技与造瓷法合一,造成今日令人爱不惜手的珐琅瓷。就是这个爱不惜手,让很多对巧手都集中打造精致的文化,一头埋在生活的艺术里,忽略了自明开始,科学技术的发展已大大落后于西方世界。乾隆认为大中国什么都有,认为当时由西方传入的放大镜、定时器都是奇技淫巧,不足一取。他的祖父康熙,没有因这些巧技而警觉,向西方取经而有所成的,就是那珐琅瓷。除了自满自我沉溺的因素,这显然是发展不平衡所致。中国人讲中庸,只是处世的学问,没有从中延伸到两头马车平衡发展,国力与人力却长期把精力投放在一个篮子里。在这“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所催生的篮子里,我们找到最美的玩物,结果,就是没有能力保护这些玩物。玩物会否丧志?艺术成就是否有碍民族的硬实力?答案当然在于有没有偏食。所谓奇技淫巧,淫者过多也。翻一翻中国科技史与文学史一对比,就知道时间用在哪里,前路也必将走到哪里。正文 人烟:童年味觉末日童年味觉末日张爱玲道:“个人即使等得及,时代是仓促的。”从玩乐看这句话,就想起行乐要及时,也别爱得太迟。从吃喝看这句话,便联想到自然生态给破坏污染,个人的口福快来不了了。食物随时代而失去天然真味,无须法庭鉴定,我的舌头就是证据。养鱼就别说了,那些金玉其外、肉质败絮其中的各种星斑,吃下去会以为是一团人造纤维。甚至连越来越难求的海鱼,声明是渔船捕来的一尾鲷鱼、海三刀,跟童年时吃到的鱼味,仿如吃出一个大时代的差距;颇肯定那不是“回忆总是美好”的情意结作祟,也不是舌头越吃越尖的关系。从前在菜市场上还找到的红檀、九爪螺,充满天然海水咸中带甘的肉味,如今都好像绝迹了。那算不算自作孽?从前吃尽海上鲜,小小的一条黄花都不放过,贪其细小肉质够滑,来不及让它们留后,便放进肚里,结果弄到今天野生的黄鱼已濒临灭绝。有一回在上海吃到一尾野生黄鱼,只尝到浓烈的酱油味,本来的口感奔流到海不复回。想都甭想,一定是吃什么就变什么这金科玉律作怪;当海水都充满各种化学毒素,海鱼又怎能幸免,在这大染缸中变质。而我们吃下去,其实也吃下种种毒素,个人即使输得起,拼死吃河豚,童年的滋味却已届末日。幸也不幸,八○后新生代,很多连咸淡水鱼也不会分辨。蔬菜就是蔬菜,懂得马齿苋与红苋之别,是上一代太敏感的遗憾,是下一辈味觉麻木的福分。所以,我常说:去探访非洲的贫民,别给他们吃巧克力。正文 世故:失言之得着世故失言之得着常言道:“覆水难收”。常有很多酒后吐真言,发开口梦令思想通过磁力共振赤裸裸暴露出来。是的,除了水泼出去不是一声道歉就可以收回,无意中让底牌走光的失言;一如真情,出去之后就是条不归路。失言可爱或可贵之处正正在于真情流露,不是把垃圾般轻轻一推就可以丢进堆田区。而可悲之处在于这些言论是个水晶球,仿佛可以看清咱们的命运。特别是在形势比人强的情况下火速回收,道歉更显得是为势所逼,并没有经过时间的反省与体验;心态认知改变或改善,才衷心地承认错误,这才存在进步观的意义。而且,对不起,祸从口出,永不能收回,只能改过自身,以后让别人观其言,察其行,说错的话才能在思想修正下,尘归尘土归土。别说公开发言,朋友间过于慎言,迹近官腔的交谈,即由虚伪主导,语言无味之余并不能达到有效率的交流。所以,退一万步想,有时宁愿多些听到老友的失言(或往往是真言)。我永世不能忘记的是我一生的知己在酒醉后把我大骂一场,激动处更用球鞋掷过来。礼貌上他是失礼,但我当场哭将起来,知道他对我的关心与痛心肉紧若此,胜过平常饭局上评谈时事娱圈是非之交友正确。从此我每吃一颗安眠药都想起他酒后失仪对我的贡献。可见,失掉大言,得回真相,于人情与世局都有益无害。正文 世故:比自然奇迹更奇比自然奇迹更奇人都有好斗的基因,好斗成性,未必须要亲身下斗兽场做斗士;更多的人乐于做旁观者,从围观蟋蟀到等待拳手见血,斗出个胜负,发泄了好斗之心。比赛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文明,文明到化身成林林总总的选举。选举又在好斗的土壤如野草蔓延开去,对象由每年的十大新闻人物、十大新闻事件、十大网上点击率最高及见报率最高的人和事,搞到大自然头上。多年来经典的“世界七大奇迹”,那都是人类文明建设,人都喜欢比高低,金字塔够耸人还是万里长城更牛,谁更有血有肉虚耗了更多血肉。这还不够满足,其实问心,不少人还希望“七大”中可以有冠亚季、金银铜,才够意思。中选的人、事、物排名不分先后,就像金马金鸡金像奖,主办方忽然戒掉了分别心,发现本质不同的东西有不一样的好处,没有可比性:最佳候选名单当场宣布各有佳处,不分高下,反应不是造马就是扫兴,扫了嗜血嗜泪之人的兴。光是“世界七大奇迹”,还不够满足人类自己选自己、自己斗自己的兴致,文明建设不断破旧立新,自然有“新世界七大奇迹”。一亿多选民看到“七大”出炉,又可以看自己国家的奇迹够不够奇,中选者的国民又有了不发一枚导弹而得到凯歌高奏的快感。不,人与天不能斗,就拿上天的手作来斗一下吧。十大七大三大终于大到大自然头上。发起“新世界七大奇迹”的探险家极有效率,随即发起“七大自然奇迹”,入围决赛的佳丽,是来自二百多个国家二百六十一个自然奇迹。这选举若非有我们都很熟悉但大抵很少人细赏过的望夫石入围,可能不会见报,发现原来香港还拥有自然形成的奇观。无辜的是那些无知无觉、由大自然因缘和合形成的风景,被迫参与了选举比高的游戏。年龄老迈达一亿四千万年的望夫石,奇在它的形状类近人类——凭人的眼光与联想力赢到一个“奇”字。这个“奇”,与美国大峡谷的“奇”其实又有什么好比较。一个因大自然而难得有人的形相,一个有令人自觉卑微的雄奇,选下去,比下去,倒替没有入围的叫起屈来。多年前香港某商场,不是也有过一面大理石墙,石纹越看越让心中有鬼的人看出个狐狸的脸,这个又够不够奇?比自然奇迹更奇的是人比较成癖。自然景观,各有所好,所好之道才有境界高低之分。要说天然之手的制成品,许许多多砚石上的纹理,都有泼墨山水之美,且没有一块是相同的。这是奇美,还逃不出一个奇字,一如桂林山水甲天下,就甲在自然的山峰有巧匠刻出来的巧,还是以人为本的眼睛对大自然选美。大自然最自然的山光水色,一棵树最自然的形态,都斗不过奇观。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人要将之比斗,要比较见山不是山之境,只有碍达到见山还是山之境,不能从最自然平凡的一朵花中看世界。而不够奇没入选的灵山有福了,少了游客的眷顾,避过指示牌的“奇迹”,真是不争而胜。正文 世故:历史没有公论历史没有公论吴宇森表示想拍三国故事,是他多年心愿。那就难怪要等到功盖中西国、名成八方地才可成事了;否则如何挡得住早已预料到的批评?《赤壁(上)》,吴导接受访问时已事先张扬,诸葛亮与周瑜这两个重角会用重力,写他们二人之间的相互赏识,有一些剧情的安排,也会灵活安排调动。这个调动,自然是暗示,对于一些三国历史的微调。结果,上映以来,不少专栏作者还是不满意,对于有关角色性格关系及情节改动还是大有意见。倒想问问不满意的人,你们是要看吴导把三国故事还原为影像,给你们亲近古人,还是想看看另一本电影版的三国演义折子戏?当初诸葛亮由金城武主演,已猜到上演后不能跟大众的印象挂钩。诸葛亮在众人心中,好像从未年轻过,谁叫他是足智多谋的军师。军师不是长须白发,忽然是个帅哥,即使史实告诉我们,诸葛亮出山助刘备时只不过二十七岁,可活生生看着一个金城武会是胸怀城府的智者,就是不罢休。放过吴导吧,也放过诸葛亮吧,要怪就怪《三国演义》写得太好,陈寿的《三国志》除了学者无人问津。诸葛亮在正史跟坊间的印象完全是两回事。从诸葛亮想到另一个读书时期的偶像刘伯温刘基,就是传闻写下惊世预言烧饼歌的那一个。明朝开国史并没有给改编成小说,关于刘伯温在开国的功劳都在正式的明史中找到,但是,还不是神话在民间满天飞,《刘伯温传奇》一套四本,台湾更曾开拍长篇剧《神机妙算刘伯温》,最怪诞的一个说法是,刘基乃诸盖亮转世,朱元璋发现后才放弃对刘基追杀。那,你以为明史就可信吗?最近就有一个叫佟平的内地学者连明史都怀疑起来,认为刘基根本只是个有官瘾的普通文人,与他屡想及早避开朱元璋魔爪与张良般的形象,又是活脱脱两个人。信民间传说,传说由谁而说?信正史,正史由谁写,有没有为政治服务?那些最近兴起的破灭神话翻案风,有没有人是为求出位?放开怀抱,看电影版《赤壁》吧,一个人自己有多少版本有时连当事人都不可考,更何况古人。历史自有公论?有多公?有谁论了才算数。正文 世故:亢龙无悔与左右搏击亢龙无悔与左右搏击金庸真是大好人,多年前已在智者为大的森林法则中,给愚者留一条出路。郭靖给一众高人及他的情人骂了多少次笨,可是笨到成为一代大侠,是一窝看得人爽极的心灵高汤。话说精灵的黄蓉不断以美食诱惑洪七公,除了亢龙有悔外,还多教几招降龙十八掌。到得七公肯教,却到笨郭靖犹疑,宁愿专心练好一式。洪七公大笑郭靖不笨,懂得贪多烂嚼反而不美的道理。其实跟我们常常挂在口边的“张张刀没张利”相通,不过说这句话的时候,多是故意自谦,有多少人对镜自问,不是贪多务得,忍不住多学一两样武功傍身。社会的天梯就是个武林,通识成为共识的大势下,不曾容许笨人专注到做只安乐的井底蛙,起码计算机就是郭靖当年得全真七子马钰传授的内功心法,如今不懂用计算机,除非是大老板,否则懂再多招式,也有失身份。至于聪明人,怎会忍得住坐井观天,做一个美指,就只往美丽的天空探索,纯美下去?有些职业更不能只懂十八掌,一个社工不晓打狗棒挑通包罗万丈的失业失恋失婚失学失去之苦,如何能做好这份工。经济模式转型之中,知识型经济是中国长远的生路,为生存故,真需要像黄蓉样样懂一点。那是因为在要谋生吃饭的武林中,一招亢龙有悔,并不足够带来安全感。不过武功用来傍身,是从功利实用的角度出发,有条件活在生存底线以上的,求知欲就该从兴趣出发,而不是为了骄之乡里;尤其在网界上,很多没有内功的知识随按随有,假博学并不那么容易吓唬人了。求知欲太旺盛,对世界有无限好奇,本来是生活乐趣;但见识越多,又事事上心,就踏上了不归路,再不能做一个快活天真的笨婴儿,有多少人心无杂念如小龙女,能学会周伯通的左右搏击而不走火入魔?一面见识到世情真面目而无动于衷,又要一面保持天真无邪的简单心灵,难度就等如看透西藏问题之复杂,又要做一个天真的愤怒青年;左右搏击之下,一是自欺欺人,一是精神分裂,不如埋头栽在宋词愁愁惨惨戚戚中强说闲愁好了,以为亢龙就能无敌,才能无知而无悔。正文 世故:要变美才美好的结局要变美才美好的结局全球最肥的男人,在本月与相爱四年的女友结婚,仿佛在金融世界失序中带来爱情国度新秩序的好消息。才相识四个月,就找到一个肯陪他由拖拉机拖行的特制床上拍拖到教堂的人,羡煞多少苦恋四个四年仍以单身告终,承受每夜不知该向左睡靠右睡的怅惘的苦主。鼓舞了多少没有一千二百三十磅体重、但受过外貌歧视的人——别人能,我也能。这些从来只落得以奇闻方式报道、占版面几百字的新闻,比励志电影效力更宏大。对,爱情片有时很像真实人生,如台湾诗人蒋勋所言:人与人之间,不是生离,就是死别,并没有第三种结局。爱情片一样,不是以虚构的生离死别煽动真实的眼泪,就是描写多翻折腾以后有情人排除万难终成眷属。那林林总总万难的因缘,其中一个主题是外貌,不是肥就是丑。王晶有套以猪扒为名的笑片,找来很多美女做主角,包括大美人李嘉欣扮丑女。当然,在王晶导演筒下,早预了她们最终得到白马王子欢心,必然难逃猪扒争气变回美女的结局,才有条件找到幸福。那种励志,没有告诉我们,爱情或迟或早会光临;而是讲条件,够条件,就够资格在感情路上逆反胜。这是什么励志,这是糖衣毒药,美容院与瘦身院该付广告费。歧视的成分,一如过去很多轻喜剧的角色,所有帮助搞笑的断背男,最后分得一个有情人戏份,都是忽然以觉今是而昨非弃暗投明的姿态,才有好下场。作为杜琪峰韦家辉迷,也不得不对《瘦身男女》最后多了条为美而美的尾巴觉得遗憾。郑秀文要拼命减掉两百镑,否则不敢再见旧男友,很符合残酷的现实;但为爱而受苦之后,感人的是她选择了在瘦身路上扶持她的肥仔刘德华,反而不再爱那外在条件优胜的钢琴家。可惜,电影容不下外观不匹配的爱人,郑秀文没有嫌肥佬肥,镜头却怕观众嫌整套电影刘华没有回复帅哥的一面,最后相拥一幕,刘德华也已瘦身成功,银幕上的浪漫是俊男美女的专利。但,假如,刘华依然以肥佬的身躯抱住瘦文亲吻,是否更感人,更予人以爱可与外在条件无关的鼓励?正文 世故:无端端端午节无端端端午节佛诞成为香港法定公众假期,不过是十年前的事,端午节放假一天却已是出娘胎以来的习惯。比较起来,佛教对华人社会的宗教生活文化艺术,影响力远超过屈原一死。母亲信佛,每年佛诞从没有举办家庭大聚餐,倒是端午节,依然要回家吃那些肥腻的饭团,记忆中没有人提过屈原。划龙舟,本来是要保护屈原全尸,后来变成比个高低的竞赛,屈原泉下有之,不晓得会不会叫屈。都算了吧,竞赛就竞赛,反正当年屈大夫也是列国竞赛游戏中的核心人物。那么多节日当中,最不服气的就是这个端午节,二字记之曰:“不化”。为怕屈原死后肉身给江中的鱼虾蟹吃剩白骨一副,用多叶舟大锣大鼓来吓跑这些掠食者,真会有效?吓得一群,尚有千千万万群逐肉而噬,即使河中无鱼,那尸身还是会腐化,腐化于生物肚里与水分子之中,都是自然现象,帝力于此何有别哉?不化呐,《离骚》文字再美,文学成就有多高,从来不曾为此感动过。杜甫为忧国忧民写到艰难苦恨繁霜鬓,只因没有为君王不济事而自杀,不能福荫后代劳工阶层得享有薪假期,这是什么道理。屈原为楚怀王不言听计从,被秦国软禁,便忧愤轻生,为一姓之天下愚忠到这地步,不但不化,更有立坏榜样之嫌。不是说民为重,君为轻吗?要为社稷着想,自信有才的话,何不留在民间活动,一家之天尽管被捅穿了垮下来,也可以救民于水火。这种轻生,迹近自我成全一个浪漫的神话,殊不可取。可就是这样,才是中国人喜见乐闻的轰烈,才赢到一个假期。正文 世面:你看人好人看你好世面你看人好人看你好逛过故宫,还有谁渴望做皇帝?地方实在太大,也太小。太大,因为一个皇帝,在睡房中忽然想私访一下其中一位爱人,要走多远的地方?即使是正室,传旨叫皇后过门,也得有人备轿从坤宁宫抬过来。虽则随传随到,那距离也等如从好莱坞道以西尽头走到兰桂坊,等得来兴头都怕冷了。想沉思默想批奏折,不是我们从客厅到书房那么方便,那稍移玉步,是从一个殿到另一个殿,殿与殿之间要步行的话,也好算是龙体的一场运动了。每个殿里每个厅堂每间房也有几寸高的门坎要跨过,据说那是为了制造庄严的气氛而设计。康熙曾不耐烦想砍掉,砍了没多久也要维持这欺人的设计,不知道有多少人曾不小心在此摔了一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