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石 非常媒·戒-8

天天读书网(www.book.d78i.com)整理  《气球上的五星期》  第一章  演讲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介绍弗格森·弗格森博士——“Excelsior”——博士的风貌——彻头彻尾的宿命论者——“旅行者俱乐部”的晚宴——不失时机的频频祝酒  1862年1月14日,滑铁卢广场13号,伦敦皇家地理学会的一次会议上,听众如云。学会主席弗朗西斯·M××爵士在向他可敬的同行们作一场重要的学术报告。他的话常常被阵阵掌声打断。爵士最后用几句慷慨激昂的话结束了这次少有的动人演讲。这几句话中洋溢着无比饱满的爱国主义激情:  “英国一直领先于世界各国(因为大家已注意到,国家的前进总是有前有后),这完全是英国旅行家在地理探险中的大无畏精神所至(全场发出赞同声)。弗格森·弗格森博士,就是英国光荣儿女中的一位。他是不会辜负祖国的重托的(四处响起附和声:不会的!不会的!)。这次尝试假如成功(会成功的!),就能把我们在非洲地图学方面零散的基本知识补充完整,使之成为一体。不过如果失败了(决不会!决不会!),至少也将作为人类最大胆的设想之一而永存(全场狂热顿足)!”  “乌拉!乌拉!”这番撩人心动的话使得群情激奋,齐声高呼。  “无畏的弗格森万岁!”一位极度动情的听众不由地喊叫道。  热情的欢呼声四起,众人异口同声地发出弗格森的名字,整个会议厅被震得抖动起来。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经过英国人的嗓门呼喊,弗格森这个名字将更受人尊敬了。  这儿许多人曾是大胆的探险家。好动的天性使得他们多么想走遍世界的五大洲!不过他们虽人数众多,却都老了,疲惫了。所有的人在肉体上、精神上或多或少地逃脱过一次次死亡的威胁:海上失事、火灾、印地安人的战斧、野人的棍棒、酷刑、波利尼西亚人①的捕食。不过,当弗朗西斯·M××爵士演讲时,他们的心仍然禁不住地怦怦跳起来。要知道,这场演说肯定是伦敦皇家地理学会有史以来最为精彩的。  ①中太平洋的群岛,意为“多岛群岛”,主要包括夏威夷群岛,汤加群岛等。  但是在英国,热情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用它铸造钱币比“皇家造币厂”的铸币机来得还要快。会议过程中,立即表决通过了给弗格森博士一笔促进活动金,且数目高达2500英镑(即62500法郎)。这么一大笔款子恰恰说明这项事业有多么重要。  一位学会成员向主席打了个招呼,询问是否能把弗格森博士正式介绍给大家。  “博士在听候大家的吩咐。”弗朗西斯·M××爵士答道。  “让他进来!让他进来!”人们高呼,“应该亲眼见见这位杰出、勇敢的人!”  “这个探险主张令人难以置信,也许只是骗骗我们罢了!”一位身体中风的老船长说。  “也许,弗格森博士根本就不存在!”一个人恶意地叫道。  “那就该把他虚构出来!”这个严肃的学会中一位爱开玩笑的会员答道。  “请弗格森博士进来吧。”弗朗西斯·M××爵士爽快地说。  于是,博士在雷鸣般的掌声中从容不迫地步入大厅,丝毫不露声色。  这是位四十岁左右的男子,中等身材,体格平常,过于红润的面容显露出多血质的特征。他神色镇定,相貌端正,脸上长着一个大鼻子。人类巨轮船头般的这个鼻子就像天生为探险而生的。慈祥的眼睛里闪烁着勇敢,更多是智慧的光芒,他的容貌产生一种强大的魔力。他的双臂很长,双脚以大步行家特有的平稳牢牢地踩在大地上。  博士的整个外貌显露出安静与严肃。他怎么能是那种干最无知的欺骗勾当的人呢,谁都不会对他有这种想法。  因此,直到弗格森博士用友好的手势请大家安静时,叫好声和掌声才平息下来。他向为他作自我介绍准备的安乐椅走去,随后,站在那儿一动不动,目光炯炯有神地凝视会场。只见他举起右手,食指指向空中,张开口,只说了一个字:  “Excelsior!”  绝了!无论布赖特①和科布登②国会上的意外质询,还是帕斯顿公爵为加固英国峭壁海防工事申请特别资金,都从未获得过如此欢迎。其热烈程度超过弗朗西斯·M××爵士的演讲,甚至更高。博士表现得既高尚、伟大,又谦虚、审慎。他刚才说了一个很合时宜的字:  ①1811—1889,英国自由党的政治家,以雄辩著称。  ②1804—1865,英国政治家,下院议员。  “Excelsior③!”  ③拉丁语,意思是高尚的,不断向上的。  老船长折服了,转而坚决地站到这位外来人一边。他请求把弗格森的演说“完整地”刊登在“the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 of London”《伦敦皇家地理学会会报》上。  这位博士到底是何许人?他打算投身于什么事业?  年轻的弗格森,父亲是英国海运业一名正直的船长。在弗格森很小的时候,船长就让儿子跟他一同体验他那种职业生涯中危险的滋味和冒险的乐趣。这个可爱的孩子似乎从来不知道害怕,很快就显示出头脑灵活,善于思考,无比钟情于科学事业的长处。此外,他还表现出了摆脱困境的非凡才智。他从未被难住过,甚至初次用叉子吃饭时就显得很老练。大家都清楚,一般说来孩子们很少一开始就会用叉子的。  对冒险和航海探险之类书籍的阅读很快燃起了他的幻想。他执迷地关注起十九世纪初期的那些重要发现。他梦想获得蒙戈·帕克①、布鲁斯②、卡耶③、勒瓦杨获得的那种荣誉。哪怕获得少许塞尔扣克④那种鲁滨逊式的荣誉,他觉得也不坏。他与塞尔扣克一起在胡安·费尔南德斯岛上度过了多少时光啊!他常常赞成这位被抛弃的水手的看法,有时也对他的计划和设计提出异议。年青的弗格森认为,如果换了他,他会采取别的做法,那样或许更好,起码干得不会赖!然而,事情明摆着,如果换了他,决不会躲避开那个令人非常快乐的小岛的。在那儿,他会快活得像一个没有臣民的君王……。即使叫他当海军部大臣,也决不离开!  ①1771—约1806,苏格兰探险家,曾到尼日儿河探险,着有《非洲内地旅行》一书。  ②1730—1794,苏格兰探险家,1790年出版《尼罗河源头探行记》。  ③1799—约1838,法国探险家,访问廷巴图克后生还的第一位欧洲人。  ④1676—1721,苏格兰水手,海盗,因与船长争吵而在胡安·费尔南德斯群岛中的马萨铁拉岛逗留了5年。他是笛福所着《鲁滨逊漂流记》中主人公的原型。  可以想象得到,弗格森年青时代在世界各地进行冒险活动期间,他的这些倾向发展到了什么地步。弗格森的父亲是位有见识的人,自然不会忽略发展孩子敏捷的智力。他让儿子认真学习了水文学、物理学和力学,此外,又附带让他学了一点儿植物学、医学和天文学方面的知识。  可敬的船长去世时,弗格森·弗格森22岁,但是已经周游了世界。他曾加入过孟加拉工程兵部队,而且在好多次战斗中立功。然而,他对这种军人生活并不满意。他不愿意指挥别人,也不喜欢别人对他吆三喝四。他提出了退役。而后,他边打猎,边采集植物,重新登程去印度半岛北方旅行。从加尔哥答到苏拉特,他穿越了整个半岛。对他来说,这不过是旅行爱好者的一次平常散步而已。  在苏拉特,我们看见他动身去了澳大利亚。1845年,他在那里参加了斯特尔特①船长的远征探险队,这支探险队受委托寻找人们猜想存在于新荷兰②中部的那个内陆海。  ①1759—1869,澳大利亚探险家,着有《深入澳大利亚南部的两次探险》和《澳大利亚中部探险记》。  ②澳大利亚的旧名。  弗格森·弗格森在1850年前后返回英国,而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着魔于旅行探险。他又去远征队陪同麦克·鲁尔船长一起从白令海峡环绕美洲大陆到达费尔韦尔角③。这次远征直到1853年才告结束。  ③位于新西兰。  不管什么样的劳顿困苦,无论气候如何恶劣,弗格森的体质居然不可思议地抵挡得住。甚至在一无所有的最恶劣环境中,他也能生活得悠然自得。他是那类地道的旅行家:胃可以任意收缩、扩张;腿可以按临时床铺的长短蜷屈伸展;白天随时可以入睡,晚间随时能醒来。  因此,我们发现这位永不知疲倦的旅行家,在施拉京特魏特兄弟的陪同下,从1855到1857年访问了西藏的整个西部地区,并且带回一些稀奇的人种学方面的观察报告,也就不足为怪了。  在这几次旅游期间,弗格森·弗格森成了《每日电信报》最活跃、最引人注目的通信员。这家报纸很便宜,一便士就能买一份。该报的日发行量虽高达14万份,不过仅勉强满足数万读者的需要而已。所以,尽管弗格森博士不是任何学者团体的成员,既不是伦敦、巴黎、柏林、维也纳或圣·彼得堡皇家地理学会成员,也不是旅行者俱乐部的成员,更不是皇家工艺学会成员(他的朋友统计学家科克伯恩是该会头面人物),他的名字仍然为人熟知。有一天,他的这位学者朋友逗他寻开心,甚至要他解答这么一个问题:已知博士环绕地球走过的里数,由于半径不同,问他的头比脚多行多少里路?或者说已知博士的脚和头经过的里数,精确算出他的身高,误差不超过1法寸(1法寸约合2.25毫米)。但是,弗格森对那些学者团体总是敬而远之。因为他是埋头实干、不愿多言的人,他认为把时间用于探索和发现比争来论去、高谈阔论强得多。  据说,一天一位英国人特意来日内瓦观赏日内瓦湖。他上了一辆老式马车,这种车像公共马车一样,座位在车内的两侧。无巧不成书,我们这位英国人恰恰被安排坐在背对湖的一侧。车稳稳地绕湖一圈,这期间他甚至就没想到扭回头去瞧一眼,最后,竟然还高高兴兴地离开日内瓦湖回伦敦了。  弗格森博士在旅行期间却回过头,而且还不止一次。正因为如此,他才看到了许多东西。再说,这也是他的天性所至。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他有点宿命论思想。其实他就是位彻头彻尾的宿命论者。他相信命运,甚至相信天意。他觉得自己与其说是被吸引,倒不如说是被某种力量驱使,去旅行和周游世界的。就像一辆火车头,不是自己引着自己走,而是道路领着走。  “我是不赶路的,是路在赶我。”他常常这样说。所以,难怪他那么镇静地面对皇家学会的掌声了。他没有丝毫傲气,也没半点虚荣。他不在意这些小事。他认为给弗朗西斯·M××爵士谈的这个建议很平常,因此,压根儿就没发觉自己竟由此引起巨大波澜,成了风云人物。  会议结束后,有人陪同博士来到帕尔玛尔大街的“旅行者俱乐部”。在那里,大家为他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宴会。从饭桌上鱼的大小可看出被邀的人物何等重要。尤其是搬到筵席中的那条鲟鱼,身子几乎与弗格森·弗格森本人一样长。  人们痛饮着各种法国葡萄酒,为在非洲大陆探险而享有盛誉的旅行家们频频举杯致意。为他们的健康而干,为他们的荣誉而喝。人们甚至按照旅行家们名字的字母顺序(这可是地地道道英国化的)依次祝酒:阿巴迪、亚当斯、亚当森安德森、为……①。最后,为弗格森·弗格森博士举杯。后者意欲用他非同寻常的尝试,把前面这些著名旅行家的劳动成果汇成一体,补充完备有关非洲大发现方面的系列材料。  ①原着此处列举了近一百二十个旅行家的名字,本文省略。  第二章  《每日电讯报》上的一篇文章——学术刊物之间的争论——彼得曼博士支持他的朋友弗格森博士——学者科内尔的答复——众人纷纷打赌——给博士提的各种建议  第二天,1月15日,这一期的《每日电讯报》中刊登了一篇妙笔生花的文章:  “非洲终于要公开它那辽阔荒野的秘密了。一位现代俄狄浦斯①将告诉我们60个世纪的学者文人没能识破的这个谜底。过去探寻尼罗河发源地(fontes Niliquoereres)总被视为异想天开,一个实现不了的梦。  ①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人物。  “巴尔特②博士沿着丹纳姆③和克拉珀顿④开辟的道路一直到了苏丹;利文斯通⑤博士从好望角到赞比西亚盆地反复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调查;伯顿⑥上尉和斯皮克⑦上尉发现了内陆大湖;他们为现代文明打通了三条道路。三条道路的交叉点可谓是非洲的心脏。但至今还没有一位旅行家能涉足该地区。我们的全部力量正应该使在那儿。  ②1821—1865,德国地理学家、非洲探险家,着有五卷本巨着《中北非游记和发现》。  ③1786—1828,英国早期探险家,曾任塞拉利昂总督。  ④1788—1827,苏格兰探险家,着有《1822,1823和1824年北非旅行和发现记事》。  ⑤1813—1873,英国传教士、探险家,在非洲南部、中部和东部旅行,传教达30年之久。  ⑥1821—1890,英国探险家,曾翻译《天方夜谈》。  ⑦1827—1864,英国探险家,第一个发现东非维多利亚湖的欧洲人。  “不过,这些勇敢的科学攀登者们未竟的事业就要由弗格森·弗格森博士的大胆尝试来完成。他以往的神奇探险活动早已得到了读者们的赏识。  “这位无畏的发现者打算乘气球由东至西穿越整个非洲。据可靠消息,这次惊人旅行的出发点将设在非洲东海岸的桑给巴尔岛①。至于终点,只有上帝知道了。  ①位于坦桑尼亚东北部,港口城市。  “这次科学探险的计划已于昨天正式提交给皇家地理学会。学会大会表决通过拨发一笔2500英镑的款项作该活动的费用。  “这次尝试是地理探险大事记中史无前例的,我们将随时向读者提供消息。”  正如我们所料,该文引起了巨大反响。它首先激起怀疑的浪潮:弗格森博士被当成是一个纯粹虚幻的人物,是巴纳姆②博士的发明。后者在美国“工作”了一段时间,现在又准备打英伦三岛的“主意”了。  ②1810—1891,美国游艺节目演出经纪人,常搞些稀奇古怪的展览、演出等,自称“胡诌王子”。  日内瓦出版的《地理学会学报》二月号上刊登了一篇风趣的答读者信。文章巧妙地戏谑了伦敦皇家学会、旅行者俱乐部和那条鳟鱼。  但是,彼得曼博士在哥达出版的“公报”中发表的文章,使日内瓦的这家学刊彻底闭上了口。彼得曼博士自己了解弗格森博士,而且愿意为他的勇敢朋友的无畏尝试担保。  另一方面,很快就不可能再有怀疑了:旅行的准备工作正在伦敦进行着;里昂的几家工厂已接到生产制造气球用塔夫绸的大量订单。最终,不列颠政府允许弗格森博士使用《决心号》运输舰。该舰的舰长叫皮耐特。  随即,成千上万件鼓励信、贺电纷至沓来。有关探险队举动的详情细节随着准备工作的进展全部发表在巴黎地理学会的学报中。在V·A·莫尔特一布伦①先生主编的《旅行、地理、历史和考古新年鉴》中登出了一篇引人注目的文章。W·科内尔博士在《德国地理学报》上发表的一份详细分析报告,令人信服地证论了这次旅行探险的可行性、成功的机会、困难的性质和空中航行这种方式带来的种种好处。他仅仅对出发地点提出了批评。他指出,从马苏亚这个阿比西尼的小港口出发更好些。1768年,詹姆士·布鲁斯就是从马苏亚出发去寻找尼罗河源头的。另外,他毫无保留地赞赏弗格森博士的这种积极进取精神和这种想到、做到、决不回头的坚强毅力。  ①法国地理学家,其父是巴黎地理学会的创始人和第一任董事长。  《北美评论》看到英国得到这样的荣誉尤为不快。它把博士的计划当成了笑话,并不怀好意地怂恿博士半途中径直飞到美国来。  总而言之,从《福音教会公报》到《阿尔及利亚与殖民地杂志》,从《传教年鉴》到《传教士新闻》,没有哪家科学杂志不用各种形式详叙此事的,更不用说全世界的报刊了。  在伦敦,甚至在全英国,人们纷纷拿下面的问题打赌:第一,弗格森博士存在不存在;第二,旅行会不会进行;第三,这次探险活动能不能成功;第四,弗格森博士可不可能回得来。许多人投下了巨额赌注,活像是在埃普索姆②的赛马会上。  ②英国的一个城市,以赛马闻名。  这样以来,相信的、不相信的,外行、内行,所有的人都把眼睛盯住了弗格森博士。他不自觉地成了众人心目中的英雄。博士乐意提供有关远征探险的详细情况。他平易近人、淳朴自然,可以说是世界上最诚恳的人了。不止一位胆大的冒险家找他毛遂自荐,想与他同甘共苦,但都被他不加解释地一律回绝了。  许多研究气球转向机械结构的发明家向他推荐自己的发明,但他一个也不愿接受。有人问弗格森博士是不是已经发明了什么新的转向系统,但他概不回答。他更加积极地忙于探险的准备工作。  第三章  博士的朋友——追溯他们的友谊——肯尼迪·肯尼迪到伦敦——建议出乎意料,但落实具体让人放心——令人忐忑不安的谚语——有关在非洲殉难者的几句话——气球的优点——弗格森博士的秘密  弗格森博士有一位朋友,但并不是另一个他(alterego)。因为,两个完全一样的人之间是不可能存在友谊的。不过,肯尼迪与塞缪尔·弗格森的脾气、禀性与才能虽不相同,俩人却心心相印。差异并没怎么妨碍他们的交往,相反倒是更加深了他们的友谊。  这位肯尼迪·肯尼迪是位地地道道的英格兰人。他性格坦率、处事果断,头脑固执。肯尼迪住在爱丁堡附近的利斯小城。那地方算得上是“老熏炉”①真正的郊区。他有时喜欢捕捕鱼,但无论何时何地最喜欢的还是打猎。这对一位生长在喀里多尼亚②,经常在苏格兰高地的大山中走来走去的孩子来说不足为奇。他是当地公认的优秀射手。他不仅能用枪击中刀刃,把子弹劈成完全相等的两半,而且,如果随后用秤称一称,就会发现甚至两半子弹的重量也分毫不差。  ①爱丁堡的别称。——原注  ②苏格兰的古代名称。  肯尼迪的相貌很像沃尔特·斯各特③在《修道院》一书中描写的霍尔伯特·格伦丁宁。他的身高超过6英尺,举止优雅,看上去力大无比。被阳光晒成褐色的面孔,乌黑发亮的眼睛,与生俱来的果断、勇敢,总之,从他整个身上都可以看到苏格兰人根深蒂固的美好东西。  ③1771—1832,苏格兰作家。  两位朋友是在印度结识的。当时,两人在同一个团里服役。每当肯尼迪去打虎猎象时,弗格森就去采集植物和昆虫标本。每个人都是自己那一行的佼佼者,不止一种稀有植物成了博士的胜利品,其价值与一对大象牙不差上下。  这两位年青人从没有过机会救对方,也没帮过对方任何忙。但是,他们的友谊始终不渝。命运有时使他们分离,但心灵的相通往往又使他们重逢。  从印度退役返回英国后,他们两人常常因博士的远途旅行而分开一段时间。不过,博士每次回来,必然去苏格兰朋友家,当然不是去寒喧几句,而是住上几个星期。肯尼迪谈谈往事,弗格森说说未来:一个前瞻,一个后顾。由此看出,弗格森生性不安分,肯尼迪却沉稳、平和。  西藏之行后,博士几乎两年没谈进行新探险的事。肯尼迪猜想他的旅行瘾和冒险欲在渐渐淡下来。肯尼迪为此非常高兴。他认为旅游探险总有一天会送命。一个人不论多么有经验,也不可能总是安然无恙地穿行于食人者和猛兽之间,因此,肯尼迪极力劝阻弗格森别再去探险。况且,他为科学贡献得够多了,早已远远超过人们给他的荣誉。  对这番劝告,博士不作任何回答。他依然想他的事,埋头于他那深奥的计算,一夜夜地摆弄着数据,实验着仪器。没人能弄明白他那些希奇古怪的机械玩意儿是什么。显然,他的脑海中正在孕育着一个伟大的想法。  正月里,弗格森离开了肯尼迪返回伦敦时,肯尼迪心里犯起了嘀咕:“他又在打什么主意?”  一天早晨,肯尼迪从《每日电信报》上得到了答案。  “我的天哪!”他叫道,“他简直疯了!真是个神经病!竟然想乘气球穿过非洲!亏他想得出!弄了半天,这两年他都在想这事!”  如果把这些惊叹号看成肯尼迪狠狠打在脑袋上的拳头,你就能想象得到诚实的肯尼迪当时这么说话时的心情了。  值得信赖的女人——老埃尔斯拜丝想宽慰他,说这很可能是骗人的。肯尼迪立即叫道:  “哪能呢!我还不了解我的朋友吗?这难道不是他干的事?空中旅行,亏他想得出!他现在竟然跟鹰比起来了!不,这当然不行!我非阻止他不可!要是由着他的性子来,总有一天他会到月亮上去!”  肯尼迪又急又气,当晚就在中央火车站上了火车,第二天便到了伦敦。三刻钟后,一辆双轮马车把他带到希腊大街索霍广场弗格森博士的小房子门前。肯尼迪走上台阶,朝门上重重地敲了五下,通报开门。  弗格森闻讯亲自为他打开了门。“肯尼迪吗?”他问道,脸上并不显得十分惊讶。  “正是本人。”肯尼迪反唇相讥。  “怎么,亲爱的朋友,冬天正是打猎的季节,你怎么在伦敦?”  “是的,在伦敦。”  “那么,你来干什么?”  “阻止一件荒唐透顶的荒唐事!”  “荒唐事?”博士问。  “这份报上说的可是真事?”肯尼迪边问边把一份《每日电信报》递过去。  “哦!你说的原来是这回事!这些报也真是的,太不慎重了!好了,亲爱的朋友,请坐吧。”  “我不要坐。你当真想做这趟旅行?”  “当真,我的准备工作正在顺利进行,而且我……。”  “准备的东西在哪儿?让我把它们给毁了!我非把它们砸个稀巴烂不可!”  这位可敬的苏格兰人确实气极了。  “安静点,我亲爱的肯尼迪。”博士接着说,“我料到你会生气。你恨我还没有告诉你我的新计划。”  “你竟把这称作新计划!”  “我确实太忙。”弗格森不容打断地接着说,“我要做的事太多了!不过请放心,我不会不给你写信就走的……。”  “嗨!我可不在乎……。”  “因为我想让你与我一起去。”  苏格兰人活像一只受惊的岩羚羊敏捷地往前一跳,吃惊地嚷道:  “啊!居然有这种事!你是想让别人把咱俩关进白特尔汉姆疯人院吗?”  “亲爱的肯尼迪,我确实指望你去。况且,我早已选中了你,其他好多人要去都被我拒绝了。”  肯尼迪万分惊讶地呆住了。  “你听我谈十分钟后,”弗格森博士沉静地继续说,“你会感谢我的。”  “你说的是正经话?”  “非常正经。”  “要是我拒绝陪你去呢?”  “你不会拒绝的。”  “如果我非要拒绝呢?”  “那我就一个人去!”  “咱们坐下来,平心静气地谈谈。”猎人提议,“既然你不是开玩笑,这事得好好商量商量。”  “亲爱的肯尼迪,如果你不反对的话,咱们就边吃早饭边谈好了。”  两位朋友面对面在一张小桌子前坐下。桌上放着一迭三明治和一把大水壶。  “亲爱的弗格森,”猎人开口道,“你的计划太荒诞!行不通!它完全不象一个正儿八经、切实可行的计划!”  “这要在我们试了后才知道。”  “不过,说白了吧,试也不要试。”  “为什么?请你说说看。”  “当然是危险多,困难大了。”  “困难嘛,是人为了战胜它而臆想出来的。”弗格森严肃地说,“至于说危险,谁能保证可以避得开?生活中什么都有危险。在桌子前坐下或把帽子戴到头上也可能是很危险的。再者,应该把可能发生的事看成已经发生过的。只看将来中的现在,不要从现在看将来,因为,将来只不过是距离稍远些的现在罢了。”  “能这样说?!”肯尼迪耸了耸肩,“你总是宿命论!”  “是宿命论,但要从这个词的好的意义上去理解。我们因此不要去操心命运给我们安排了什么,也从不忘记我们英国的好谚语:‘命中注定被吊死,就决不会被淹死!’”  肯尼迪无言以对。不过这并不妨碍他又找出一大堆很容易想到的理由,但他说得太长,这儿无法一一转述。  “不过,总之,”两人争了一个小时后,肯尼迪说,“既然你铁了心要横穿非洲,既然这对你的幸福很重要,你为什么不走正常的路,而非要从空中飞呢?”  “为什么?”博士兴奋地答道,“因为至今为止,所有从陆地走的尝试都失败了!因为从蒙戈·帕克在尼日尔河被杀到弗格尔在瓦代①失踪,从奥德内死于米尔,克拉珀顿死于萨卡图到法国人麦桑被剁成肉块,从莱恩少校被图阿雷格人杀害到汉堡的罗舍尔1860年初丧命,非洲殉难者名单上已经记下了多少遇害者的名字!因为,与自然力、饥饿、干渴、热病、猛兽作斗争,特别是,与更凶猛的野蛮部落作斗争是不可能的!因为,用这种方式无法办到的事就应该试试另一种办法!总而言之,从中间走不过去的地方就应从旁边绕行,要么就从上面飞过去!”  ①历史上的乍得王国,为现今乍得的瓦达伊地区。  “如果只是从上面飞过去,那就好了!”肯尼迪反驳道,“但这可是一直飞在上面啊!”  “怎么!”博士异常冷静地接着说,“有什么要怕的?我已经采取了预防气球掉下来的措施,你会完全同意我的做法的。再说,万一我没了气球,无非像其他探险家们的情况一样,步行前进罢了。不过,我的气球是不会让我失望的。你就别总想着这个啦!”  “恰恰相反,就应该想到这点。”  “好了,亲爱的肯尼迪,在到达非洲西海岸前,我根本不打算离开气球。有了气球,什么都可能做到。如果没了它,以前探险队遇到的危险、大自然的困难又都来了。乘上气球,无论酷暑、激流、风暴、沙漠、干热风,有害气候,还是野兽、土人,我都不用怕!如果太热,就升高些;如果太冷,就降低些;遇到高山,就越过它;遇到悬崖绝壁,就穿过去;遇到河流大川,就飞过去;遇到狂风暴雨,爬到它上面;遇到激流,我还可以像鸟儿一样掠过水面!我毫无疲倦地前进,我停下来不是因为需要休息!我在新城上空翱翔!我疾风般地时而飞在最高空,时而紧贴地面滑行。你瞧,非洲地理概貌就像世界上的一幅大地图展现在我眼前。”  诚实的肯尼迪有些被感动了,不过弗格森博士在他面前提到的场景使他头晕目眩。他又喜又怕地注视着弗格森,感觉到自己仿佛已经在空中摇摆了。  “得了,悠着点吧,亲爱的弗格森。这么说,你已经有办法操纵气球的方向了?”肯尼迪问。  “一点没有,这是个幻想。”  “那你打算飞往……?”  “听天由命,不过反正是由东往西飞。”  “为什么?”  “因为我打算利用信风。因为信风的方向是不变的。”  “哦!的确如此!”肯尼迪若有所思地说,“信风……当然……,迫不得已时可以……差不多……。”  “只要是差不多就行!况且,我诚实的朋友,现在是万事俱备。英国政府把一艘运输舰交给了我使用。而且说定了在估计我到达西海岸的那段时间里,有三、四艘船会去那一带海域巡逻。最多三个月我就到桑给巴尔了。在那里我把气球充满气,然后我们就升空……。”  “我们?”肯尼迪叫道。  “怎么,看样子你还有什么反对意见?说吧,肯尼迪老友。”  “反对意见,我有上千条呢!不过,别的暂且不提,先给我说说:既然你打算旅行,既然你想着任意升高降低,那么,不消耗气体,你就不可能做得到!但至今为止,还没有其他不消耗气体的办法呢。正是这点一直阻碍了在空中进行长途旅行。”  “亲爱的肯尼迪,我只给你说一件事:气体的一个原子,一个分子,我也不会浪费。”  “那你任意降低呢?”  “我是要任意降低。”  “你怎么做?”  “这可是我的秘密。肯尼迪老友。请相信我。让我的座右铭也成为你的座右铭吧:excelsior!”  “好吧,Excelsior就Excelsior!”猎人应道。他对拉丁语一窍不通。  不过,他还是下定决心要尽一切可能与他朋友的出发计划唱反调,因此,他表面假装同意弗格森博士的意见,其实仅仅是袖手观望而已。至于弗格森,立即又去忙他的准备工作了。  第四章  到非洲的探险家——巴尔特、理查森、奥韦尔韦格、沃纳、布伦·罗莱、珀尼、安德里·德博诺、米阿尼、纪尧姆·勒让、布鲁斯、克拉普夫和雷布曼、麦桑、罗舍尔、伯顿、斯皮克  弗格森博士打算走的空中航线不是偶尔选定的,出发地点也经过了认真的研究。他决定从桑给巴尔岛升空不是没有道理。该岛靠近非洲东海岸,在南纬6度线上。也就是说,在赤道下方距赤道430地理里①的地方。通过大湖地区去寻找尼罗河源头的一支探险队刚由该岛出发不久。  ①地理里等于1,852公里。  但有必要指出,弗格森博士有意把那些探险活动联系起来,尤其是其中的两次主要探险活动:1849年巴尔特博士领导的探险和1858年伯顿与斯皮克两位上尉领导的探险。  巴尔特博士是汉堡人。他与同胞奥韦尔韦格②获得允许参加了英国人理查森③的探险活动。后者负有到苏丹去的使命。苏丹这个地域辽阔的国家位于北纬15度与10度之间。就是说,要到达目的地,必须深入非洲内陆1500英里。  ②1822—1852,德国地质学家、天文学家和旅行家,是环绕乍得湖航行并绘制湖区地图的第一位欧洲人。  ③1787—1865,苏格兰海军军官和博物学家,曾三次去北极探险。  直到那时为止,该地区只有丹汉姆、克拉珀顿和奥德内于1822—1824年旅行到过。理查森、巴尔特和奥韦尔韦格巴望着把他们的调查推进得更远些。他们像前人一样先到了突尼斯,然后走的黎波里①,最后抵达费赞的首府穆尔祖克。  ①的黎波里为利比亚首都。  这时,他们放弃了走与赤道垂直的路线,往西绕个急弯向加特②进发。由于向导是图瓦雷格人,他们遇到了不少困难。在遭受了上千次洗劫、凌辱、武装袭击后,他们的骆驼队终于在10月到达阿斯本广阔的沙漠绿洲。巴尔特博士在那里离开了同伴去阿加德兹③城旅行了一趟,然后又与探险队会合。12月12日探险队重新登程进发。队伍到了达迈古省后,这三位旅行家分手。巴尔特博士踏上了去卡诺④的路。多亏了他的毅力和一次次的重金厚礼,最后终于抵达目的地。  ②利比亚西南部绿洲,位于古代撒哈拉商队的路线上。  ③现尼日尔北部阿加德兹省的首府。  ④尼日利亚北部城市。  尽管患上了极厉害的热病,巴尔特博士还是于3月7日离开该城,身边只带了一名仆人。他这次旅行的主要目的是察看乍得湖,当时,距该湖还有350英里远。他向东进发,到了博尔努⑤的祖利科罗城。它是非洲伟大中央帝国的核心。在那里巴尔特博士得知理查森因劳累、遭劫去世的消息。他继续前进,抵达乍得湖畔的博尔努首都库卡城。又过了三个星期,4月14日,在离开的黎波里十二个半月后,巴尔特博士终于到达恩戈努城。  ⑤即现在的“博尔诺”,是尼日利亚北部州名和世袭酋长国名。  我们知道巴尔特博士是1851年3月29日和奥韦尔韦格一起动身去乍得湖南边参观阿达玛瓦⑥王国的。他一直抵达北纬9度略微偏下一点的约拉城。这就是这位大胆旅行家往南到的最远的地方。  ⑥尼日利亚贡戈拉州世袭酋长国。  巴尔特博士8月又来到库卡。他从那里出发先后经过曼达拉、巴尔吉米、卡奈姆,最后抵达位于西经17度20分的马塞纳城,这是他往东到的最远的地方。  1852年11月25日,他的最后一位旅伴奥韦尔韦格去世。此后,他向西深入,参观索科托①,穿越尼日尔河,最后到达延巴克图②。在那儿,他不得不在部落酋长的肆意凌辱下,忍受着虐待、苦难的煎熬,度过了漫长的8个月。但是,城里出现一位基督徒是当地人无法长期容忍的。富拉尼人③威胁要围城。巴尔特博士只好在1854年3月17日逃离该城,来到边境。他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在边境逗留了33天,11月再次来到卡诺,然后返回库卡。等了四个月,他重新踏上丹纳姆走过的路。1855年8月底左右抵达的黎波里。同年9月6日巴尔特博士终于回到伦敦。他是旅伴中唯一活着回来的。这就是巴尔特这次冒险旅行的大致情况。  ①尼日利亚西北部最大的城镇和州首府,19世纪20年代以拥有两大清真寺和苏丹王宫著称。  ③马里中部城市,历史名城。  ③又称颇尔人或富拉贝人,穆斯林民族,散居在乍得湖到大西洋沿岸的西非更多地区。  弗格森博士仔仔细细地记下巴尔特博士在北纬4度和西经17度的地方停过。现在再来瞧瞧伯顿中尉与斯皮克中尉在东非干了些什么:  沿尼罗河而上的各种探险队从未能到达这条河流的神秘源头。根据德国医生费迪南德·沃纳的叙记,他所在的那支探险队在穆罕穆德·阿里④的帮助下于1840年到过北纬4度与5度之间的刚多科罗。  ④1769—1849,奥斯曼帝国驻埃及总督。  1855年,萨瓦人布伦·罗莱被任命为东苏丹撒丁岛的领事,以代替刚刚死去的沃迪。他从卡尔图姆①启程,一路化名为贩卖树胶、象牙的商人亚库伯。他到了北纬4度以上的贝莱尼亚。随后因病返回卡尔图姆,1857年在该地病故。  ①又译为“喀什穆”。  埃及医务处处长珀尼博士乘小火轮到过比刚多科罗低1度的地方。他回去后因精疲力竭死在卡尔图姆。威尼斯人米亚尼绕过位于刚多科罗下面的瀑布到了第二条纬度线地区。马耳他的批发商安德里·德博诺沿着尼罗河走得更远。但是,他们都没能越过这条不可逾越的界限。  1859年,纪尧姆·勒让受法国政府的委托,走红海去卡尔图姆。他率领21名船员和20名士兵在尼罗河驾船启程。但他没能越过刚多科罗,而且还在充满反抗的黑人眼皮底下航行时,冒了很大的风险。代斯凯拉德洛杜爵士领导的探险队也曾试图到达尼罗河真正的发源地。  但是,这条命中注定的界限总是使旅行家们难以逾越。尼禄②的使者过去曾到过北纬9度的地方。这么说来,18个世纪里人们只向前推进35.6度,也就是说300到360地理里。  ②公元54—68年间的罗马皇帝。  好多旅行家也尝试过从非洲东海岸出发去找尼罗河发源地。  1768年到1772年,苏格兰人布鲁斯从阿比西尼亚③的港口马苏亚启程,穿过提格雷省④,探访了阿克苏姆废墟,看了所谓的尼罗河源头(根本不在那儿)⑤,最后,没有取得任何重大结果。  ③埃塞俄比亚的旧称。  ④埃塞俄比亚北部的一个省,首府为阿克苏姆。  ⑤布鲁斯曾到过青尼罗河的源头河,当时那儿被认为是尼罗河的主要发源地。  1844年,英国圣公会传教士克拉普夫博士在桑给巴尔海滨的蒙巴兹建立了一个慈善机构。他和尊敬的雷布曼神甫一起发现了距海滨300公里的两座山。这就是乞力马札罗山和肯尼亚山。霍伊格林和桑顿先生不久前刚攀登过这两座山的一部分。  1845年,法国人麦桑独自一人在桑给巴尔岛对面的巴加莫约①登陆,到了德热拉莫拉。在那里他被一位酋长严刑拷打至死。  ①坦桑尼亚东部的古海港,从前是一个奴隶贸易站。  1859年8月份,来自汉堡的年青旅行家罗舍尔同一支阿拉伯商人的骆驼商队一起动身到达尼亚萨湖②。在那儿,他在熟睡中被杀害。  ②又称马拉维湖。  最后,1857年伯顿中尉和斯皮克中尉,两人都是孟加拉军队的军官,受伦敦地理学会派遣去考察非洲的大湖。7月17日,他们离开桑给巴尔,直接向西进发。一路上他们的行李多次遭抢劫,脚夫多次被痛打,忍受了4个月前所未有的苦难后,他们才走到商人和骆驼商队的聚集中心卡泽赫,就是月亮山地区。他们在那儿搜集了一些当地风俗、政府、宗教、动植物方面的宝贵资料后,接着去了大湖区的第一个湖,坦噶尼喀湖。该湖位于南纬3度与8度之间。1858年2月14日,他们到了那里,并走访了沿湖一带的各个部落。这些部落大部分保留着食人肉的习俗。  他们5月26日踏上归途,于6月20日回到卡泽赫。在那儿,身心疲惫的伯顿病了好几个月。趁这段时间,斯皮克向北挺进了300多英里,一直走到乌克雷维湖。那天是8月3日。不过,他只是看见了位于南纬2度30分处的湖口。斯皮克8月25日返回卡泽赫。随后,他与大病初愈的伯顿一起踏上去桑给巴尔的路程。第二年的3月份他们到了那里。这两位勇敢的探险家就这样回到了英国。巴黎地理学会向他们颁发了该学会的年度奖。  弗格森博士特别注意到伯顿与斯皮克既没跨越南纬2度线,也没超过东经29度的地方。  因此,问题在于把伯顿和斯皮克的探险与巴尔特博士进行过的活动归并一起,就是说,要着手穿越宽约12度多的一大片地区。  第五章  肯尼迪的梦——不恰当的复数称呼——肯尼迪的暗示——神游非洲——圆规两点间的距离——目前活动着的探险队——斯皮克和格兰特——克拉普夫、德肯、霍伊格林  弗格森博士忙于出发前的准备工作。他亲自指导制作气球,并且对设计作了某些改动,不过他只字不提此事。很长时间以来,他专心学习阿拉伯语和非洲西部地区曼丁哥人的各种语言。因为他具有极高的语言天赋,所以学习进展很快。  在此期间,他的猎人朋友寸步不离地跟着他,生怕他连招呼都不打就飞走。肯尼迪还在执意劝说弗格森博士放弃该计划。然而,无论话语多么娓娓动听也说服不了他。面对肯尼迪的苦苦哀求,他从不动心。每当这时,他总是设法躲开。肯尼迪渐渐感觉到他正在从自己的手指中溜掉。  这位可怜的苏格兰人的确值得同情。现在他只要一想到天空就心惊肉跳,无比悲哀。睡梦中他觉得摇摇晃晃,头晕目眩,甚至夜夜梦见自己从高无边际的太空中栽了下来。应该补充一句,做恶梦期间,他曾经从床上掉下来过一二次。当时,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让弗格森看看他头上的伤疤。  “要知道,才三尺高!”他侥幸地补充道,“低着呢!就这样,还撞了这么大个包!你好好想想吧!”  这番暗示充满了伤感,但是并没打动博士。  “我们不会掉下来的。”弗格森博士说。  “不过,假如真的掉下来呢?”  “我们掉不下来。”  言语毫不含糊。肯尼迪无话可答了。  特别令肯尼迪恼火的,就是弗格森博士似乎一点也不在乎他朋友的个性,只认准肯尼迪必定要成为他的空中旅伴。他认为这是铁板钉钉的事,没什么可说的。言语间,弗格森令人无法忍受地一再滥用代词的第一人称复数“我们”:  “‘我们’前进……。”“‘我们’将在××月××号准备好。”“‘我们’将在××号动身。”……。  要么就是“我们的”:  “‘我们的’气球……。”“‘我们的’吊篮……。”“‘我们的’探险……。”“‘我们的’准备工作……。”“‘我们的’发现……。”“‘我们的’升高……”  肯尼迪每次听到这话都不寒而栗,尽管他下决心根本不去。但是,他不愿过分惹朋友生气。说真的,他甚至已经悄悄地让人从爱丁堡家中送来了几件旅行用的衣服和几条他最好的猎枪,虽然他自己也没完全意识到为什么这么做。  一天,肯尼迪假装向弗格森让步,承认只要交好运,总有千分之一的成功机会。但是为了推迟旅行,他开始找各种各样的借口。他左思右想,就探险的用处和时机提出了疑问:  “这次对尼罗河源头的探索真得那么有必要吗?……真是为人类的幸福?……归根结底,就算非洲部落变文明了,那儿的人民会更幸福吗?……再者,谁能确信,那儿文明化的程度不比欧洲高?”——也许吧——“那么,就不能再等等?……总有一天,会有那么一位探险家能跨越非洲,而且,用的办法比这更稳妥。……也许一个月,半年,最多一年,某位探险家无疑会……。”  这番暗示恰恰起了反作用。听到这些话,弗格森博士急得发抖。  “可怜的肯尼迪,你究竟要怎样?虚伪的朋友,你难道想让别人去得到这荣誉吗?我怎么能背叛我的过去,在这么点小困难面前退缩呢?英国政府和伦敦皇家学会为我做了一切,我却卑怯、迟疑地向他们道声谢谢,说我改变主意不去了。这种事,我决不会做的!”  “但是……,”非常偏爱这个词的肯尼迪又想开口。  “但是,”博士抢过话头,“你难道不知道我的旅行有助于目前正在非洲探险的人们取得成功?你一点不知道又有几位探险家正向非洲中心进发?”  “不过……”  “好好听我说,肯尼迪,瞧瞧这张地图。”  肯尼迪顺从地把目光投向地图。  “沿着尼罗河往上走,”弗格森说。  “往上走。”苏格兰人听从地答。  “到刚多科罗。”  “到了。”  这时肯尼迪想,这样的旅行要是在地图上进行多容易。  “拿着这只圆规的一只脚,”博士接着说,“把它放在这座城上。最勇敢的人最远也不过到此。”  “放上了。”  “现在,沿着海湾寻找处在南纬的桑给巴尔岛。”  “找到了。”  “现在,顺着这条平行线走到卡泽赫。”  “成了。”  “沿着33度经度线往上直到乌克雷维湖的湖口,就是斯皮克上尉到过的那个地方。”  “我到了!嘿,有点过头,掉到湖里了。”  “好!你知道根据沿湖居民提供的资料,有理由作出什么推论吗?”  “我哪料得到?”  “就是,既然湖的南岸处在南纬2度30分的地方,湖面同样应延伸到赤道北面2度半,就是说它的北岸应在北纬2度30分的地方。”  “真的?”  “假定一条河从湖北岸流出。即使这条河不是尼罗河,也必然汇入尼罗河。”  “可真够怪的。”  “假定把你那个圆规的另一只脚放在乌克雷维湖的这一岸边。”  “放好了,弗格森老友。”  “你算算两点之间有几度?”  “差不多2度。”  “你知道这有多少距离吗,肯尼迪?”  “一点不知道。”  “勉强算得上200英里,也就是说没多远。”  “几乎没多远,弗格森。”  “不过,你知道眼下那里发生的事吗?”  “不,拿我的生命发誓,不知道!”  “好吧,听我说!情况是这样的:地理学会认为考察斯皮克发现的这个湖非常重要。在学会的支持下,中尉,也就是现在的斯皮克上尉联合了在印度军队服役的格兰特①上尉。两人领导了一只人数众多,经费充足的探险队。他们的任务是沿该湖而上,再次到刚多科罗。探险队得到了一笔5千多英镑的经费。还有,开普敦总督拨出一队霍屯督士兵由他两人指挥。他们已于1860年底由桑给巴尔出发。与此同时,英国人约翰·佩特利克②,驻卡尔图姆的英国领事收到了英国外交部寄来的约700英镑款子。他必须备好一条蒸汽船,装上充足的生活必需品,然后,把船开到刚多科罗。他将在那儿等候斯皮克上尉的骆驼队,给他们提供补给。”  ①1827—1892,英国军人,探险家,1864年出版日记《跨越非洲记行》。  ②1813—1882,威尔士商人兼探险家,调查过尼罗河西侧支流,着有游记《埃及、苏丹和中非》。  “想得挺周到的。”肯尼迪说。  “你很清楚,肯尼迪。要是我们想参加这项探险工作,就得抓紧。而且,这还不算完。当这些人一步步地朝着尼罗河发源地前进时,其他一些旅行家们正勇敢地向非洲心脏挺进。”  “步行吗?”  “步行。”博士应道,根本没有注意到肯尼迪的暗示,“克拉普夫博士打算通过赤道南边的乔伯河向西推进。德肯①男爵已离开蒙巴兹,考察了肯尼迪山和乞力马札罗山,现在正向非洲的中央地带深入。”  ①1833—1865,德国探险家,攀登乞力马扎罗山的第一个欧洲人。  “还是步行?”  “是的,是步行,或骑骡子。”  “不过,在我看来完全是一码事。”肯尼迪反驳道。  “最后,”弗格森博士接着说,“还有德·霍伊格林,奥地利驻卡尔图姆副领事。他刚组织了一支非常重要的探险队。探险队的首要目的是寻找旅行家弗格尔。他于1853年被派往苏丹参加巴尔特博士的探险工作。1856年弗格尔离开了博尔努。他决定去考察位于乍得湖和达尔富尔高原之间的那块尚不为人知的地区。然而从那以后,他就没有再出现过。1860年6月抵达亚历山大城的一些信中说,他被瓦代国国王下令杀死了。但是,其他一些由哈特曼博寄给这位旅行家父亲的信中却说,据博尔努一位居民的叙述,弗格尔只是被关押在瓦拉,希望并没完全破灭。以萨克森—科堡—哥达摄政公爵为主席的一个委员会成立了。我的朋友彼德曼是该委员会的秘书。全国捐助的一笔钱组织了一支远征队。队中聚集了许多学者。德·霍伊格林爵士已在6月份由马苏阿动身。在寻找弗格尔踪迹的同时,他得勘察包括尼罗河与乍得湖之间的整个地区。换句话说,把斯皮克上尉的活动与巴尔特博士的工作联系起来。到那时非洲大陆将被从东到西走遍了①。”  ①弗格森博士启程时,听说德·霍伊格林爵士经过数次讨论后,选择了另外一条不同于原先确定的路线,因此探险队的领导权转交给了辛格爵士。——原注  “那好啊!”苏格兰人又嚷了起来,“既然一切都进行得那么顺利,我们还去那儿干什么?”  弗格森博士耸了耸肩,没有回答。  第六章  一位难得的仆人——他能瞧见木星的卫星——肯尼迪和乔争论——怀疑和相信——称重——乔·威灵顿——乔得到半克朗  弗格森博士有位仆人,他一听到喊“乔”这个名字,就马上殷勤应答。他的脾气随和,对博士绝对信任而且无限忠诚。他善解人意,甚至不等博士发话,就知道自己该如何去做了。乔是弗格森博士的加列布①。不过,他并不时时怨天尤人,相反,心情总是那么快活。他是个非常称职的仆人,很难再找到比他更好的了。弗格森博士把生活中的一切杂事全交给了他。博士这么做很对,乔的确少见,的确诚实!他为你准备饭,而且,饭菜非常合你的口味;他为你收拾箱子,既忘不了袜子,也落不下衬衣;他有你的钥匙,但从不滥用;他了解你的秘密,但从不多嘴!同样,在这位忠实的乔的眼里,博士可是位了不起的人物!他总是恭恭敬敬,无比信赖地接受主人的每一项决定。他认为,弗格森说的话,只有疯子才去顶嘴;只要博士想到的,就一定对;只要博士说的,就一定有道理;只要博士吩咐的,就一定办得到;只要博士干的,就一定能干成;而且,只要博士干成的就一定令人赞美。即便把乔大卸八块,他也丝毫不会改变对主人的看法。这一点,确实让人喜欢。  ①英国作家查里斯·狄更斯的小说《炉边蟋蟀》中的人物。  所以,当博士开始制定这个空中飞越非洲大陆的计划时,乔就认为这事已成定局,困难已不复存在。弗格森博士决定出发的那一刻,就意味着已经到达了目的地,当然是带着他忠心耿耿的仆人。因为,这位诚实的小伙子很清楚自己会参加旅行的,尽管他从未提过此事。  再说,一路上,乔的聪明才智和他无与伦比的敏捷能帮上大忙。假如必须为动物园里那群够聪明伶俐的猴子找个体操教师的话,乔肯定能胜任。跳跃、攀登、疾驰、不可思议地原地旋转上千周,这些对他来说易如反掌。  如果说弗格森是头,肯尼迪是臂,那么乔就是手。他已经跟随主人旅行过多次。他用自己的方式掌握了一点肤浅的但实用的科学知识。然而,尤其与众不同的,是他温和的处世哲学和乐观主义精神。他认为天下事都是容易的、合理的和自然的,因此,他不知道有什么可值得抱怨和不满。  除了这些优点以外,乔还有一种令人称奇的本能和异常敏锐的视觉。他有同凯普勒①教授、默斯特林②教授一样的罕见才能,不用天文望远镜就分辨得出木星的卫星,数得出昴星团中的十四颗小星,其中后面几颗属九等星。他并没因此表现得更加骄傲,相反很谦逊,懂礼貌,远远地看到人就打招呼。而且只要有机会,他很会察言观色揣摩人。  ①1571—1630,德国天文学家和占星家,行星三大定律的发现者,近代光学的奠基人。  ②德国天文学家。  既然乔对博士那么信任,那么肯尼迪与诚实的仆人发生没完没了的争论也就不足为奇了。不过争论归争论,乔始终还是恭恭敬敬的。他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  一个怀疑,一个相信;一个顾虑重重,谨小慎微,一个盲目乐观,信心十足。博士恰恰夹在怀疑与相信之间!不过,应该说,不论怀疑,还是相信,他都不关心。  “怎么!肯尼迪先生,您……?”乔开了口。  “怎么!我的小伙子?”  “动身的时间就要到了。看来我们将坐上气球到月亮那儿去了。”  “你是想说去月亮山吧!那根本没有去月亮远。不过你放心,月亮山一样有危险。”  “危险,和弗格森博士这样的人在一起会有危险?”  “亲爱的乔,我不想打破你的幻想。可是他着手做的事,的确只有疯子才会干。不管怎么说,他走不成的。”  “他走不成?您难道没看见博士的气球就停在波鲁夫①的米切尔工厂里?”  ①伦敦的南郊。——原注  “我才不愿去看呢!”  “先生,这么壮观的场面您竟错过!多么了不起的大家伙!外观漂亮极了!吊篮迷人极了!我们呆在里面有多自在啊!”  “看来,你当真打算陪你的主人去?”  “我吗?”乔满怀信心地肯定道,“他就是到天涯海角,我也陪着!这没有什么可说的!我们已经跑遍了全世界。这次怎么能让他自己去!我不在,他累了谁来搀扶他?跳过悬崖时,谁向他伸出有力的手?假如他病了,谁来照顾?不,狄克·肯尼迪先生,我永远待在博士的身边,一辈子服侍弗格森博士。”  “多好的小伙子!”  “再说,还有您和我们在一起。”乔又说。  “毫无疑问!”肯尼迪证实道,“换句话说,我愿意始终和你们一起阻止博士干这种荒唐事!我甚至一直追他到桑给巴尔,为的是还有朋友的一只手阻止他继续实施他那发疯的计划。”  “请恕我冒昧,肯尼迪先生,您丝毫阻止不了他的。我的主人根本不是爱冒险的狂热徒。凡是他想做的事,都是经过他长期考虑的。他一旦打定了主意,九头牛也拉不回头。”  “是吗?我们倒要瞧瞧!”  “请您别抱这个希望。再说,重要的是您去。对于一位像您这样的猎手来说,非洲是块神奇的土地。不管怎样,您去了,决不会对这趟旅行后悔的。”  “不,当然不后悔,尤其是这个固执的家伙最终向事实低头时。”  “对了,”乔猛然想起了什么,“您知道今天称体重吗?”  “什么,称体重?”  “当然了。我的主人,您和我,我们三人都要称称体重。”  “像赛马师一样称体重?”  “正是。只不过,请放心。即使您太重,也不会让您瘦去几斤。不管您有多重,都认了。”  “我决不让人给我称体重!”苏格兰人坚定地说。  “但是,先生,对于他的机器来说,这似乎是必不可少的。”  “行了!他的机器不需要我的体重。”  “啊!假如计算不准确,我们就无法升空了!”  “那当然罗!我要的就是这个!”  “得了,肯尼迪先生,您瞧好吧,我的主人马上就要来找我们。”  “我不去!”  “您不会让他不高兴的。”  “我就是要让他不高兴。”  “好极了!”乔笑着说,“您这么说是因为他不在。不过,只要他当面对您说:‘肯尼迪,(请恕我冒昧)我需要知道你的确切体重。’我敢保证,您会去称的。”  “那我也不去。”  说话间,博士走进了他的工作室。肯尼迪和乔的谈话就在那儿进行。博士注视着肯尼迪。后者顿时觉得全身不自在。  “肯尼迪,”博士开口,“和乔一起来吧。我需要知道你们俩有多重。”  “可是……。”  “称重时你可以不摘下帽子。来吧。”  于是,肯尼迪去了。  他们三人一起去了米切尔先生的工厂。那里早已准备好一台磅秤。为了安排气球保持均衡状态,博士确实需要知道伙伴们的重量。他先让肯尼迪站到磅秤的平台上去。肯尼迪乖乖地做了,嘴里嘀咕着:  “好吧!好吧!这也挡不住我不去。”  “153斤①”博士边说,边把这个数字记在他的笔记本上。  ①法国的古斤,约合半公斤,下同。  “我太重了吧?”  “噢,不,肯尼迪先生。”乔接过话头,“再说,我很轻。咱俩的体重正好可以均衡一下。”  话刚说完,这个耍贫嘴的乔就兴奋地蹦到了刚才猎人站的位置。他的动作那么猛,甚至险些弄翻磅秤。他站在上面,摆出的架式活象威灵顿②仿效海德公园入口处阿喀琉斯③像的姿态。即使手中少块盾牌,乔依然显得威风八面。  ②1769—1852,英国陆军元帅,以在滑铁卢战役中指挥英普联军击败拿破仑而闻名。  ③又译阿基里斯,希腊神话中的英雄。  “120斤。”博士记下。  “嗨!嗨!”乔满意地微笑着说。他为什么笑?连他自己也无法说清楚。  “现在该我了。”弗格森说。随后,他把自己135斤的体重记了下来。  “我们三人加在一起,体重不超过400斤。”博士说。  “可是,我的主人,”乔说,“为了您的试验,假如有必要,我不吃东西还可以瘦下去20斤左右。”  “我的小伙子,这没用。”博士答道,“你尽可放开肚皮吃。给你,拿着这半克朗,你爱怎么吃,就怎么吃吧。”  第七章  几何学般的详细——气球容量的计算——双层气球——气球外壳——吊篮——神秘的仪器——食物——最后的增添  弗格森博士长时间来已经把他的探险计划考虑得滴水不漏。大家明白,博士用来空运的这个绝妙飞行器,是他操心最多的。  首先,为了不让气球的体积太大,他决定往气球里灌氢气。因为,这种气体比空气轻,重量只是空气的十四分之一多点。生产氢气很容易。在飞行试验中,正是用这种气体取得了最佳效果。  博士根据十分精确的计算发现,连同旅行中的必需物品和他的仪器,得携带4000斤的重量。因此,必须算出能够吊起这个重量的升力,以及气球的容量。移动4000斤的重量需要44847立方尺①的空气。反过来说,44847立方尺的空气重4000斤左右。  ①法国古长度单位,1法尺相当于325毫米。这里44847立方尺约合成661立方米。  如果给气球44847立方尺的容积,里面不装空气,而是装上比空气轻十四倍半的氢气,那么气球只重276斤。这样就剩下了平衡问题,因为气球和周围空气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了。气球中所装气体的重量与周围空气的重量,两者之间相差3724斤。就是这种差异构成了气球的升力。  不过,假如把我们说的44847立方尺气体都充入气球中,气球就完全装满了;然而,这样做不行,因为,随着气球的升高,大气层中的空气密度逐渐变小,气球里装的气体逐渐膨胀,随时可能胀破气球外壳,所以,气球里一般只能充三分之二的气体。  但是,博士根据只有他才知道的计划,决定只往气球里灌一半气体。不过,既然必须携带44847立方尺的氢气,他只好让气球具有几乎双倍的容积。  他把气球设计成这种最可取的椭圆形状。气球的水平直径为50尺,垂直直径为75尺①。这样,就得到了一个容积增加到9 立方尺的球体。  ①这个尺寸没什么可称奇的。1784年在里昂,蒙戈菲埃造了一个容量为34 立方尺,即2 立方米的气球。它可以吊起20顿的重量。——原注。  如果弗格森博士能用两个气球的话,他成功的机会就会加大。的确如此,万一其中一个气球在空中破了,就可以丢卒保车,用另外一个维持。但是,当涉及到必须使两只气球保持相等的升力时,操作就变得异常困难了。  经过长期思考,弗格森终于有了主意。他通过一种巧妙的安排,扬长弃短,结果,既集中了两只气球的优点,又克服了它们的不足之处。他让人制造了两只大小不等的气球,并且把小的装在大的里面。外层气球网的尺寸就是我们前面说过的。形状相同,体积略小的气球,水平直径为45尺,垂直直径为68尺。因此,里面这只小气球的容积只有67000立方尺。小气球必须游浮在包围着它的气体中。两只气球之间有一个阀门,需要时能使它们相通。  这种安排有一个好处:假如需要释放一些气体使气球下降,那就先放大气球中的氢气;必要时,甚至可以把大气球的气全部排空,小气球的气留着不动;这时,就可以像扔掉多余的重量一样,扔掉外面这层外壳。因为剩下来的这只气球小,又只是一个,尽管装满氢气,也没有两只装一半氢气的气球招风。  此外,万一出现事故,万一外层气球不巧被撕破,小气球可以作后备用。  两只气球都是用里昂的斜纹塔夫绸做成的。塔夫绸上面涂了马来树胶。这种树胶脂物质具有极强的不透水性,而且,一点不怕酸和气体的侵蚀。气球的上部用了两层塔夫绸,因为,整个压力几乎都作用在那儿。  这种经过特别加固的外壳可以把气体长期贮存在里面。外壳的重量为每9平方尺半斤。外层大气球的面积为11600平方尺左右,重量为650斤;里面小气球外壳的面积为920平方尺,重量只有510斤。这样,两只气球自身的重量相加,共1160斤。  用来承受吊篮的高空气球网是用一种强度非常大的麻绳编制而成。两个气门更是被下足了功夫,做工就象船上的舵一样精细。  吊篮的形状是圆的,直径为15尺。吊篮用柳条做成,起加固作用的是一个很轻的铁骨架。吊篮下部配有一些弹性很大的弹簧,为的是气球降落时,缓和吊篮对地面的冲撞。吊篮和气球网的重量合起来不超过280斤。  除此以外,博士还让人做了四个2分①厚的铁皮箱子。箱子之间由一些带有开关的管子连接。博士在每只箱子上装上一根约2寸②粗的蛇形管,蛇形管的头叉出两条长短不一的直管。不过,长的才25尺,短的只有15尺。  ①法国古长度单位,1法分约合2.25毫米。等于1/12法寸。  ②法国古长度单位,1法寸约合27.07毫米,等于1/12法尺。  铁皮箱子嵌放在吊篮里,尽可能地少占些地方。蛇形管应该后来装上,因此它暂时另外装箱。一个电力极强的本生电池也是单独装箱的。这套器械组合得十分巧妙,甚至加上盛在一个特制水箱中的25加仑①水,全部重量还不超过700斤。  ①每加仑等于4,453升。  旅行中用的仪器包括两个气压表、两个温度表、两个罗盘、一个6分仪、两个测时仪、一个水平仪、一个人工地平仪和一个用来测定远方物体位置的地平经纬仪。格林威治天文台早已宣布愿为博士服务。但博士并不打算做物理试验。他只是想用这些器械辨认一下方向,确定一下主要河流、山川和城镇的方位。  弗格森博士还配备了三个经过可靠试验的铁锚,以及50尺长的一条轻便、结实的软梯。  他同样对随身携带的食物重量做了精确计算。这些食物包括茶叶、咖啡、饼干、咸肉和干肉饼。这全是些体积小,营养成分高的物品。除了备有足够的烈酒,另外准备了两个水箱。每箱可容纳22加仑水。  随着这些各种不同食品的消耗,气球提升的重量将逐渐减轻。因为,要知道,气球在大气中的平衡问题是极其敏感的。哪怕失去一点几乎微不足道的负担,也足以使气球的升降产生非常显著的变化。  博士没有忘记带上顶帐篷把吊篮遮住一部分,也没忘记旅行用的整套卧具和猎人肯尼迪的枪支及火药、铅弹。以下是气球升空要承受的重量统计:  弗格森……………135斤  肯尼迪……………153斤  乔…………………120斤  大气球的重量……650斤  小气球的重量……510斤  吊篮和气球网……280斤  锚、仪器、枪支、卧具、帐篷、各种用具…………190斤  罐头肉、干肉、饼干、茶叶、咖啡、白酒…………386斤  水…………………400斤  全套设备…………700斤  氢气的重量………276斤  气球压载物………200斤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12
正序
倒序
浮石 非常媒·戒
浮石 非常媒·戒-2
浮石 非常媒·戒-3
浮石 非常媒·戒-4
浮石 非常媒·戒-5
浮石 非常媒·戒-6
浮石 非常媒·戒-7
浮石 非常媒·戒-8
浮石 非常媒·戒-9
浮石 非常媒·戒-10
浮石 非常媒·戒-11
浮石 非常媒·戒-12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非常媒·戒
非常媒·戒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