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山那边:走进尼泊尔-2

在尼泊尔历史上,1950年11月年仅3岁的贾南德拉曾被宣布为国王。当时,由于世袭首相职位长达百余年的拉纳家族独断专权,尼泊尔国内政局动荡,贾南德拉的祖父特里布文国王因支持人民运动被拉纳家族严密监视,不得已带着全家离开王宫去印度避难,而把年幼的贾南德拉作为一种象征留在了尼泊尔。是时的拉纳家族恐慌不安,首相莫汉·苏姆·谢尔考虑到,如果让王位空着就不能保住自己的职位,于是便宣布特里布文国王退位而把贾南德拉安置在王位上,并以贾南德拉的名义铸造钱币。特里布文国王被强行废黜一事,遭到尼泊尔人民和世界各国的反对。两个多月后,特里布文国王返回尼泊尔,恢复行使君主权力,并联合各政党推翻了拉纳家族的独裁统治。那次极短暂的幼年为王的经历,在贾南德拉心中是否留有印记,不得而知。  半个世纪后的今天,贾南德拉再次走上尼泊尔王国的王位,自然是今非昔比。他身着尼泊尔国服,步履坚定,一身威严。当他走上方形平台、面东站于国王宝座前时,尼泊尔国歌奏响。歌毕,国王坐于宝座之上,王宫宗教大法师手捧王冠走近宝座,场内响起一片颂祷声。颂祷仪式后,大法师为国王戴上王冠,国歌再次响起,国王站起肃立,由尼泊尔皇家军队组成的禁卫军鸣枪101响以示致敬和庆贺。  当国王再次坐下后,大法师、首相、议长、大法官、尼军参谋长、尼警总监、武警总监、政党领袖等及其所率各方要员,在雄壮的军乐演奏的祝愿国王健康长寿的乐曲声中,按顺序依次登台,向他们的新国王双手合十致贺,并弯腰向国王面前投下一枚硬币。据说,这种硬币是特制的,金的、银的、铜的,身份不同,使用的硬币也不同。新国王登基时,向国王面前投下硬币,即表示对国王尊敬、祝贺和效忠。面对众重臣、要员们的朝贺,国王亦双手合十,一一还礼。  在加德满都的哈努曼多卡老王宫里,如此的登基大典不知道举行过多少次。这些仪式,记载着尼泊尔的历史。我曾读过一本尼泊尔史书,就是以尼泊尔历朝国王的更迭为主线编写的。早在公元前6世纪,尼泊尔就已建国,至公元12世纪前,先后建立了基拉底王朝、索摩王朝、李查维王朝等。13世纪到18世纪,尼泊尔是马拉王朝时期。1769年廓尔喀国王普里特维·纳拉扬·沙阿推翻马拉王朝,建立起沙阿王朝。延续至今的沙阿王朝,已有230余年历史,是目前世界上尚存的最古老的王朝之一。  第21节:武警总监之死  (由于安全局势恶化,加德满都街头许多地方筑起了沙袋)  尼泊尔1962年宪法规定,尼泊尔政体为印度教君主制国家,实行无党派评议会制度。国王是国家权力之源泉,尼泊尔王国的最高权力属于国王。行政、立法、司法、修改宪法、宣布紧急状态等一切权力均属于国王,国王通过其设立的机构和制定的法律行使这些权力。1990年新宪法规定,尼泊尔政体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实行多党民主议会制度。人民是国家权力之源泉,尼泊尔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这部宪法取消了国王的行政、立法、司法、修改宪法等国家最高权力,规定国王必须根据大臣会议的意见从事国务活动。国王保留的重要权力是仍为武装部队最高统帅和宣布紧急状态权,此外还有制定王位继承法、王宫官员管理法的专属权,以及任命驻外大使、皇家代表和特别代表、赦免、授勋等权力。虽然,国王的权力明显地削弱了,但由于历史和宗教方面的原因,国王在2400万尼泊尔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仍是无可替代的。不管是政府高官、军警要员还是平民百姓,都一直把国王视为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的保护神毗湿奴的化身,都对国王无比拥戴与敬重。  随着在哈努曼多卡老王宫里的国王登基仪式的结束,尼泊尔人在仅仅4天的时间里又有了第三位国王。这的确是一个非常的时期。当新国王贾南德拉走下纳萨尔院的平台、走向老王宫的金门时,在同首相柯伊拉腊的交谈中,他这才露出了几天来的第一次微笑。离开哈努曼多卡老王宫后,贾南德拉国王登上王宫传统的由6匹马拉着的古式轿车,在尼军参谋长拉纳上将的同车陪护下,在盛大乐队和仪仗队的前呼后拥中,浩浩荡荡,开进了纳拉扬希蒂新王宫。沿途,成千上万的尼泊尔人守候在路边,向他们的新国王致敬。  贾南德拉国王在即位前和即位后先后发表了告全国人民书,他表示:我尊敬的兄长为维护国家和人民持续地享有光荣的独立传统所做出的贡献将在尼泊尔永垂青史;比兰德拉国王通过君主立宪和多党民主制领导尼泊尔人民奔赴更美好的未来的愿望将永远激励着尼泊尔全体人民;我将继续维护比兰德拉国王在符合尼泊尔国家利益和维护尼泊尔在国际社会的形象基础上建立的与两大邻国之间的密切关系,相信可以从各方面得到帮助以实现这一目标。  尼泊尔王国的沙阿王朝,翻开了第12代君主的新的一页。  武警总监之死  2003年1月26日是个星期天,正是希望睡个懒觉的时候,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武警总监施瑞斯塔和他的夫人刚才被人枪杀了。"这让我不能不信,也不能不又一次感到震惊。  近年来,尼泊尔国内安全形势日益恶化,反政府势力的武装暴力活动愈演愈烈。自2001年11月尼泊尔政府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后,在尼泊尔皇家军队总部统一领导下的军队、警察和武警等安全力量都投入了对反政府势力的打击,也陆续打死了数千名反政府武装分子,但其军、警也遭受了重大损失,有数百名军、警人员牺牲。反政府势力的武装暴力活动并没有因此被镇压下去,反而进一步活跃,不仅在其他地区,首都加德满都亦频频发生炸弹爆炸和枪击事件。尽管人们对此早已习以为常,但一个堂堂的国家武装警察部队的总司令,居然在首都光天化日之下被枪杀,这也实在让人大感意外。  后来从各方面得到消息,证实了这是一次暗杀行动:早上7时30分左右,武警总监克里希纳·莫汉·施瑞斯塔和他的夫人努都普·施瑞斯塔及其贴身保镖苏尔雅·瑞格米像往常一样在其住所附近晨练,当散步至环路上时,突然遭到一伙人的枪击,三人当场死亡。很快,CNN、BBC电视台和网上都相继报道了这一消息。关于开枪的那伙人,一致的说法是"疑为反政府武装分子"。  尼泊尔反政府势力是指从1996年以来在尼泊尔一直坚持武装斗争的一个地下政党。最初,他们袭击地方警察局,打击封建地主和地方官僚,还坚决抵制了1997年5月的地方选举,致使全国75个县中有21个县未能举行选举。此后尼泊尔政府虽然也曾有过谈判的呼声和酝酿,但反政府势力的武装斗争一直未停。2000年即发动战事20余起,打死警察90余名,震动尼泊尔朝野。特别是当年9月底,他们出动近千人、连续打死警察22名的事件,直接导致了尼政府内政大臣、国防大臣和警察总监三大要职的人事更迭。2001年6月1日尼泊尔王宫惨案发生后,尼权力平衡被打破,反政府势力进一步加大了活动力度:一是在军事上连续发动攻击,给尼警察以更大的打击;二是在尼首都和其他城市频频制造爆炸事件,以达到"恐怖"宣传效果;三是在加德满都公共场所开始举行大型集会,显示其活动已逐渐从"地下"走向公开;四是宣布在中西部3个专区中的8个县建立了人民政府,为成立全国临时政府制造舆论。反政府势力以其激烈的活动迫使各方不得不关注它的存在与影响,成为尼泊尔王室、政府和反对党之后的第四种政治力量,并迫使尼政府从2001年8月30日起与之先后进行了3轮谈判。由于双方的政治目的相去甚远,谈判无法达成一致。后来,由于反政府势力在2001年11月同尼泊尔皇家军队的直接交火而导致了尼军对国内事务的直接介入和尼政府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在全国紧急状态期间及以后,首相官邸及一些内阁大臣和尼军、警高级将官的住宅附近都曾发生过爆炸事件,所幸无人员伤亡。但谁能想到,在尼泊尔国内局势已有和缓之势时,却又发生了武警总监被谋杀这样极其重大的暴力事件。  第22节:这担心竟成了事实  ("关闭"之日,空旷的王宫大道)  如此噩耗,我和妻都深感痛惜。由于工作和身份的缘故,我们到加德满都后不久就认识了施瑞斯塔总监及其夫人。当时,施瑞斯塔先生是尼泊尔警察的附加总监,在尼警总部是第三号人物。后来,由于反政府势力的武装暴力活动日益猖獗,尼政府经过一年的酝酿、筹备,遂于2001年1月22日由比兰德拉国王颁布武装警察部队法令,正式组建起一支准军事部队-武装警察部队,以主要用于对付反政府势力的暴力活动和承担民警处理不了的危险任务。2月2日,施瑞斯塔先生被尼政府任命为尼泊尔历史上第一位武警部队总监。由于这是一支新组建的部队,其总部暂时设在尼泊尔警察学院的一座楼里。我和妻曾多次同他及他的夫人共进晚餐,还经常在一些招待会、宴会或其他外交场合见到他们夫妇。施瑞斯塔总监曾对我说过,他们的武警总部新址已经选好,在加德满都西部的斯瓦扬布纳特附近,并已开始动工建设,将来武警总监的官邸也将建在那里。总监夫人也曾对我说过,由于总监官邸还没有盖好,他们仍住在位于帕坦市南临近环路的家中。他们每天早晨五六点钟起床,然后到外面去散步、锻炼。我知道,由于武警的组建就是针对反政府势力的,因此他这个武警总监自然也就成为反政府势力的攻击目标。他的老家就曾发生过爆炸事件。因此,我曾多次劝他,千万要注意自身的安全。他却总是淡淡一笑说:"没什么。"虽然,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是每一个军、警人员都应具备的基本品质,但每当看到他一身迷彩、仅带一名侍卫外出活动时,我总是免不了替他有些担心。想不到,这担心竟成了事实。  当晚6时,尼泊尔英语新闻节目中第一条新闻就是武警总监夫妇被害的消息。当我从电视画面上看到事发地上一摊摊殷红的血迹,心里就不由得发紧,难以想象施瑞斯塔总监及其夫人是如何在中弹后痛苦地挣扎;当我看到他们夫妇从白布和鲜花中露出的遗容,我的泪水夺眶而出,那是多么熟悉的两张面孔,可从此再也无缘相逢。在一所警察医院里,施瑞斯塔总监夫妇的遗体被放在两张床上。尼政府首相昌德和一些大臣、军警将官,以及总监的亲友和一些自发前来的市民们一一把鲜花放在总监夫妇的遗体上,向他们作最后的告别。由于身份与礼节的关系,我没能前往现场去看他们最后一眼,只能在心里默默地祝他们一路走好。  第二天早上,加德满都各大报纸均在头版头条刊发了武警总监及其夫人遇害的消息,有的还刊登了满怀深情的悼念文章。报道说,施瑞斯塔总监习惯于每天早上沿着相同的路线散步,并且许多人都知道他会在什么时间出现在这一路线上。平时经常是他的最小的女儿陪伴着他,但这次他的小女儿留在家中,而是他的妻子陪伴着他。他的贴身侍卫是换任的,第一次陪他出来散步。当时,加德满都还在雾中,至少有三个身穿黑衣的人近距离出现在施瑞斯塔总监及其夫人的身边,其中一个还是女的。他们先打死了总监夫妇,随后又打死了侍卫。据一位目击者称,当时她坐在附近自己的家门口,看到有两个男人在搏斗,后来枪响了,一个人应声倒下。还有一位目击者说,在枪响后几分钟,他看到有两个身穿黑衣服的人仓皇逃跑了。根据警方现场勘察,在现场发现了15枚空弹壳,说明行凶者决计要置总监夫妇于死地;由于案发地临近有两个十字路口,易于行凶后逃跑,显然说明这一事件是经过精心观察和策划的。事发不久,在现场附近还发现了一个腿部受伤者,在带往医院治疗后被警方拘捕。据说此人是住巴德冈的地下反政府武装分子,是行凶者之一。经查验,施瑞斯塔总监的面部和鬓角多处中弹,在报纸上刊登的遗容照片上,尚能清楚地看到总监右眼下鼻侧有个伤口。总监夫人则是被多发子弹穿胸而亡的。  是时56岁的施瑞斯塔总监,出生于加德满都以东600公里外的桑库瓦沙巴县,毕业于特里布文大学,1971年参加尼泊尔警察。他有一个年近90岁的老母和3个女儿,其中两个女儿分别在印度和新西兰读书,只有小女儿留在身边。他为人宽厚、谦和,不仅才能出众、忠于职守,而且待人友好、乐于助人,在各界的口碑都很好。《加德满都邮报》载文说:"温和的、守规矩的和少言寡语的施瑞斯塔总监是一位颇受敬重和令人钦佩的公众人物。"他的妻子是一位教师,也很有人缘。他们的家乡、母校,以及亲朋好友和一些官员们在沉痛悼念他们不幸逝世的同时,也追念他们的业绩和人品。尼泊尔内阁妇女、儿童和福利助理大臣柯依拉腊闻讯后急匆匆赶到出事地点,后来又赶到医院,当她向人们讲起施瑞斯塔总监夫妇扶危济困的事迹时,恸哭不已。  也许正是由于为人坦荡和对自己充满了自信,施瑞斯塔总监从没想到会有人加害于他,但却反遭噩运。《新兴尼泊尔》在一篇悼念文章中这样说:"邻居们经常见到他早上散步,许多人也发现他是一个非常友善的人。这也是他在清晨散步时没有感到任何危险、只带一个侍卫而没有安全保证的原因。""被震惊和感到恐怖的人们都认为,一个高级安全官在目前如此高度危险的情势下竟觉得对他本人不会有什么事情发生,仍然以如此明显的习惯到外面散步,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  对于施瑞斯塔总监夫妇及其侍卫的葬礼,加德满都市民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本来在尼泊尔,印度教徒死后要在24个小时内火化,但因要等待总监的两个女儿从国外归来,所以葬礼于第二天下午才举行。施瑞斯塔总监夫妇的遗体从警察医院搬回其驻地停放了一天之后,葬礼开始。盖满鲜花的灵床安放在一辆卡车上,数千人组成的送葬队伍簇拥着灵车,从总监家中出发沿大街缓缓行进。所到之处,民众都自发地走上街头肃立,为他们的第一位武警总监送行。在帕苏帕蒂纳特庙下的巴格马底圣河边,尼政府首相昌德主持了火化仪式。《加德满都邮报》在报道这一葬礼时,使用了这样的标题:《被害的武装警察部队总监获得英雄的荣耀,成千上万的民众参加了总监夫妇的葬礼》。  第23节:可千万不能再存侥幸心理了  (飞越尼泊尔上空)  施瑞斯塔总监夫妇残遭杀害,在尼泊尔各界引起巨大震动。或许,这一事件也会对尼泊尔国内局势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不知是偶然的巧合还是事态发展的必然,3天后的1月29日晚,尼政府和反政府势力同时宣布双方停火、准备和谈。当在电视新闻中看到这条消息时,我衷心地祝愿施瑞斯塔总监夫妇的在天之灵能够早日安息,也深切地期望在尼泊尔这块美丽的土地上,能够早日恢复和平与稳定,不再有类似事件发生。  如此"关闭"  2002年11月12日,尼泊尔国家日报《新兴尼泊尔》在头版头条以《"关闭"影响正常生活》为题报道:"11月11日,在由反政府势力宣布的'关闭'三天的第一天里,在首都加德满都,车辆都被停驶,人们只能步行去上班。在市中心街区,所有的商店都关了门……"  刚到尼泊尔不久,即听到"关闭"一词,不解其意。后经人解释,又经历了几次"关闭",才逐渐明白了"关闭"这个非常普通的动词在尼泊尔的非同寻常的含义。  "关闭",尼语译音为"班德"(Bandh),在尼泊尔已流行多年。  所谓"关闭",同其字面意思倒差不多,就是关门:工厂要关门停工,商店要关门停业,学校要关门停课,机动车辆除摩托车外也要一律停驶。一经"关闭",即意味着停止正常的活动。因此,报章上有时也用"罢工"(Strike)一词。  不过,此"罢工"与一般的罢工不同,因为此"罢工"并非工厂、商店、学校或车主们自愿,而是由某些在野党宣布的强行要人们如此的。譬如,某某党宣布,要在某年某月某日"关闭"加德满都,那么加德满都的工厂、商店、学校就要关门,车辆就要被迫停驶。并且人们似乎都很听从这种宣布,包括政府和军、警官员也大都如此。  这种"关闭",虽然仅是一种宣布,但违者,也许当时、也许以后定会遇到麻烦或报复,因此诸如车辆被砸被毁或人被打被杀事件屡有发生。  记得2001年元旦前夕,正是"关闭"之日,我打电话给住在加德满都的一位中国朋友老宋,想到他那里去坐坐。老宋说,今天"关闭",白天还是不要出来,万一遇到麻烦,那可就真麻烦了10。要来,晚上兴许好些。当时,我刚到加德满都不久,听老宋如此劝告,当天就没有出门。  过了几天,我见到老宋,寒暄之后,他告诉我:"那天我劝你别出门,免得找麻烦,可我却找了麻烦。"后经他细说,我才明白,他的车那天就被砸了。  事情的经过是,那天国内来人,要他去机场接。老宋想,到了晚上,可能不会再有人盯着,于是驾车去了机场,一路还算顺利。可在接了客人返回途中,忽然从路边飞来几块大砖头,哐哐地砸在车上,所幸车窗玻璃碎了、人倒没有受伤。他想,赶紧驾车逃离为妙。恰在这时,一辆巡逻警车开过来,问是怎么回事儿。老宋指了指路边的几个人说,就是他们干的。警察二话不说,把那几个年轻人抓上了警车。老宋要走,警察却要他一起去警察局作证。老宋只好拉着客人一起去了警察局。  警察把那几个人推到屋里后,又是验车,又是让写证明材料。结果,车被砸了不说,还搭进去一个多小时时间。  老宋说,有了这样一次教训,以后"关闭",可千万不能再存侥幸心理冒险了。经他这么一说,"关闭"之日,就没敢再出去,"关闭"时的街上是个什么样子,也就无缘亲见了。  应该说,尼泊尔的"关闭"是一种特别的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始于何时,我没有进行过考证,但可以肯定是与尼泊尔王国当前的政体有关,因为这是在野党为达到某种政治目的而实施的一种政治行为。  尼泊尔最早的政党是成立于20世纪30年代的尼泊尔人民会议党。20世纪40年代,在反对拉纳家族统治的过程中,又先后有尼泊尔大会党、尼泊尔共产党等政党成立。20世纪50年代,各政党势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其中力量最大的尼泊尔大会党曾于1959年在大选中获胜组阁。1960年12月,马亨德拉国王亲政并取缔政党后,尼大会党、尼共遂转入地下或流亡印度,人民会议党、廓尔喀党、统一民主党、国民大会党等小党亦或停止活动或被迫解散,但这些党派势力一直未停止过反对国王和评议会制度的活动。  1990年2月,尼泊尔全国爆发了推翻原无党派评议会制度的人民运动,国王比兰德拉于当年11月9日颁布了尼泊尔现行宪法《1990年尼泊尔王国宪法》。该宪法中规定:尼泊尔为多民族、多语言、民主、独立、不可分割和主权的印度教立宪君主国;实行君主立宪政体、两院议会制和多党民主制;国家最高权力(主权)属于人民;符合宪法规定的政治团体和政党不得被禁止;保护每一个尼泊尔公民的基本人权,尼泊尔公民享有平等和言论、集会、结社等多方面的自由,等等。  自1990年颁布新宪法、开放党禁、实行多党民主制后,为了充分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各政党又开始趋于活跃,恢复公开活动或成立新政党者达40多个。后来经过分化组合,较为活跃的政党也有10多个,如尼大会党、尼共(联合马列)、民族民主党、尼亲善党、尼工农党、尼共(马列)、尼共(团结中心)、尼共(火炬)、尼共(毛泽东主义)等。这些主要政党大多参加尼泊尔议会选举。在大选中,哪个政党获胜即成为执政党,该党团领袖即出任首相并负责组成内阁,而其他政党则成为在野党,但一些主要的在野党大都能有一些要员入阁参政。按理,在大选结束后,在野党中那些入阁的大臣或议员们应该平息在大选期间的争斗,发挥自己的作用,以辅佐首相完成本届关于发展国家的各项任务,但在尼泊尔却不是这样,各个政党除了在大选中互相争权夺利外,大选后仍然如此。从大选产生出的首相上台那天起,各在野党以至执政党内部的反对派就开始了对新任首相的攻击,直至把这个首相赶下台去。但当又一个新首相上台后,马上又会出现新一轮攻击。如此反复,使得尼泊尔首相频繁易人:短者任职几个月,长者在位不过一二年。自1990年实行多党民主制后,尼泊尔政府已换了10多任首相,差不多平均一年换一个,而每换一任首相,内阁大臣们也差不多要更换一遍。因此,这10多年来尼泊尔政府基本上干不成什么大事,因为每年的两次议会例会,除了吵架外很难形成什么有效的决议。  第24节:接受这明知是宰人的天价  (加德满都闹市中的小庙群)  在首相和内阁成员频繁更迭的过程中,"关闭"是各个政党经常使用的一种政治手段。不管是哪一个在野党,只要它有一定的影响力,而且是为了向执政党、向执政党的领袖、甚至是向国王表达一种不同意见,但这种不同意见又很难通过正常的对话来发生效果,这个政党就可能采取在议会例会上集体退场的办法,或采取组织上街游行、集会的办法,亦或采取最极端的办法,宣布"关闭"。  以前,许多在野党都使用过这一武器向政府、向国王施加某种政治压力。但2002年以后,随着反政府势力的不断强大,这种"关闭"多为反政府势力所宣布。他们想什么时候宣布就什么时候宣布,想宣布"关闭"几天就"关闭"几天,有时"关闭"全尼泊尔,有时仅"关闭"加德满都河谷,有时则"关闭"尼泊尔其他部分地区。  原来,尼泊尔主要英文报纸还刊登有关"关闭"的预告,后来大概是怕为"关闭"做宣传就不再刊登了,但一些尼文小报上还时有这方面报道。因此,有时候事先并不知道哪天会"关闭",到时候了有急事,非出门不可时,只得硬着头皮出去。  2001年5月下旬的一天,国内来人,需要到机场去接。可那天恰恰又是"关闭"之日。怎么办呢?想到老宋讲的那天夜里尚有警车巡逻,于是决定请警察帮忙。一联系,尼警方还真派了一辆警车护送我们前往机场。  这一次,算是亲眼看到了"关闭"之日的情景:一路上,车无人稀,往日繁闹拥堵的街道静悄悄的,只有一些匆匆赶路的行人和一些摩托车呼啸而过;偶有机动车驶过,也是摘了车牌或用纸将车号贴上,据说这是害怕被宣布"关闭"的组织者记下车号日后算账;街两边的店铺大都关门歇业,即使有一两家小店开门营业,也是店门半掩;快到机场时,路上的行人渐多起来,也大多是一些"老外"肩背手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步行前往机场离境,有时也有人力三轮车运送旅客。  机场的情景也是一样,以往停满各种车辆的广场上空空荡荡,只有七八辆车停在那里。而且这些车辆各有不同,或挂着外国国旗,或挂着红十字旗,或挂着醒目的用尼英两种文字写着"外国旅游团"几个大字的横幅,还有几辆车则贴着写有尼英两种文字"警察"的大纸条,但不管哪一种车,包括护送我们的警车在内,都破旧不堪,大概因为这种车辆即使被砸、被烧也不会心疼吧。  班机到达、乘客开始陆续出来,不知从什么地方突然冒出几辆同样破旧不堪的出租汽车和一些人力三轮车。刚出机场的旅客因为急于进城,只好同这些出租车司机和人力三轮车夫讨价还价。我的当地司机旁听后告诉我,车价涨到了平时的30~50倍。即便如此,一些不愿步行或无法步行进城的人,也只好咬牙接受这明知是宰人的天价。  待我接到客人并顺利回到驻地后,我们都不约而同地感慨:"我们今天可算是享受了一次警察护送的高规格礼遇!"  "关闭"给政府机关、军警人员、各行各业及普通公民的正常工作、生活都带来诸多不便和损失,国计民生大受影响,重病人因"关闭"之日无车送医院急救而死于途中的事件时有发生,人们的生命健康得不到保证。而且,由于"关闭"的频率越来越高,连续"关闭"的时间也越来越长,最长者竟达5天,因此,因"关闭"而造成的多方面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大。但是,这种"关闭"似乎由来已久,被尼泊尔各界看来是一种民主的体现,是合理合法的,因此也就没人想去改变它、制止它、取消它。尽管尼政府曾多次号召政府官员、国家公务员及广大民众联合起来抵制"关闭",也曾出台过鼓励车辆在"关闭"之日照常上街、如车辆被毁被砸政府将予赔偿等措施,但收效依然甚微,"关闭"活动依然频频,仅2002年11月至2003年1月,就"关闭"三次,共达6天,而且"关闭"之日,人们照样不敢开车上街,商店照样不敢开门营业。  有舆论认为,如此"关闭",关来关去,其结果恐怕要把国家和人民关闭在繁荣、富裕之外。  飞越尼泊尔  这架直升机是"松鼠"还是"云雀",我不知道,也没有多问,反正很小:除机头有两名驾驶员外,机舱内仅有两两相对的4个座位。我们3个人坐下后,刚好剩下一个座位可以放下我们随身携带的东西。  这是2002年6月中旬的一天,我们从加德满都起飞,飞往西南方向尼泊尔西南边境重镇尼泊尔甘吉,这里与尼印边界不到10公里,然后再飞到沙利扬县。第二天,我们又从加德满都起飞,飞往西北方向尼泊尔北部与我国西藏相邻的廓尔喀县。两天之中,相当于完成了尼泊尔中西部的斜向穿越。  这是一次愉快的飞越。  小飞机就像一只大蜻蜓,掠过加德满都河谷,转眼就进了山区。由于飞机太小,身置机舱中凭窗外望,蓝天就在眼前,白云就在身旁,群山就在脚下,风声就在耳边,那感觉,就像自己长了翅膀在空中飞翔一般。  当时,尼泊尔雨季刚刚开始,云很多,也很低。虽然直升机飞得不高,但常常是穿云而行。飞在云中,雾迷机窗,满目弥漫着乳白色的神秘。云开处,蓝天格外高远,一朵朵大大小小的流云如团团飞絮,在身边缓缓飘荡,是那样洁白、那样轻柔,让人忍不住想伸出手去扯下一把。偶尔,也遇到大雨,雨点打在头顶的螺旋桨和机舱顶上,砰砰作响。穿行在茫茫雨中,就像拨开不尽的水帘。雨停处,回首望去,一道彩虹悬在身后,仿佛我们刚刚从那虹桥下飞过。  无云无雨时,脚下就是山、山、山……连绵不断。尼泊尔境内的山,除北部高寒地带外,大都有绿色植被。我们两天的飞行,好像没有看到无树的秃山,眼前迎来的,皆郁郁葱葱,一座连着一座,形状不同,面貌各异,却都一样雄伟、壮阔和高大。凝目下望:树密处,一片苍绿,不见山地;林疏时,一棵棵高树清晰可辨;山上的路,高低蜿蜒,宛若一条条白色的锦带;山涧中的河流,纵横逶迤,忽明忽暗;镶在路边和河岸的,是一层层的梯田和一座座房舍。  第25节:令人忍不住拍案叫绝……  (街巷中的庙前总有献供敬神的人群)  尼泊尔人喜欢散居,除主要城镇外,少有聚居的能够形成一定规模的村庄。他们大多愿意与自己的田产长相斯守,因此也就形成了一块田地一幢主人房舍的格局。不管是在南部很小的一片平原地区,还是在几乎覆盖全国的山区,大都如此。又由于到处是山,就决定了尼泊尔人的田产差不多都是梯田。  站在山下看梯田,梯田一层层升上山顶。在飞机上望梯田,梯田一层层落到山脚。身在高空鸟瞰,山形缩小,一层层梯田也相应变得细密。这些细密的梯田,有时布满一个又一个山头,就像人工刻意雕凿出来的一座座精细别致的巨大盆景。这些细密的梯田,从山顶向下,形成一个个由小到大的不规则环形或半环形阶梯,层层叠叠,宛如大山的年轮。的确,这些连绵不绝的梯田就是大山的年轮。在这些梯田里,饱含了多少尼泊尔人的辛劳、努力、心血和汗水。随着一代代尼泊尔山民的繁衍生息,这些梯田也在一圈圈地增加,一些原本原始的荒山也变成了丰收的田园。  打破这层层梯田环状韵律的是一条条路,大路和小路。有路就有家。各家的房舍就建在大路旁或小路端。在空中俯瞰路与房,不由得使人联想到树:大路仿佛树的主干,小路仿佛树的枝杈,而那一座座房舍,又仿佛树的大枝小杈上结出的一颗颗果实。这些造型不一、大小不一的房舍,点缀在山、田、路之间,与那山的结构、田的色彩、路的线条十分和谐地组合在一起,简直就是一幅幅美不胜收的天然图画。而随着飞机的飞行,那些结构、色彩和线条也在不断地变化着,洋溢着新意,令人目不暇接。  飞在空中,看山、河、田、路,不同的地域,又有不同的风姿,甚至独特的景观:多数的山峰呈金字塔形,但也有陡直的峭壁,长长的、深深的,如一堵巍峨的高墙,雄踞于群山之中;山谷间的河流,不管宽窄,大都有水,但山坡上的季节河,在无雨的季节,却只是林间一道无草无树、宽宽窄窄、弯弯曲曲的依然保持着大水冲刷流痕的沙石,足以让人想见,雨季到来的时候,这里是何等的波涌浪卷;层层梯田多姿多彩,但郁郁苍苍的林山之中,有时仅一个小山头被开垦,且那祼露出来的田土火红火红,让人不由得想起"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名句;山中无直路,那蜿蜒盘绕的细细的山路如白描的线条在绿色的画面上游走,猛然间竟走出一个如鸟似兽的一笔画图形,令人忍不住拍案叫绝……  这次飞越,也是一次危险的飞越。  由于乘坐的直升机很小,因此自打一上飞机,心里就一直担心着它的安全系数。尼泊尔是个山国,陆路交通很不方便,但民间小飞机的航空业却比我国发达得多。据不完全统计,尼泊尔全国除了加德满都国际机场外,还有其他机场40余个,直升飞机停机坪上百个。可以说,小型飞机和直升机差不多能够到达尼泊尔国内任何一个地方。这一方面方便了人们的往来,同时也适应了旅游业的发展。记得我国旅游局局长到尼泊尔访问考察时曾对这一点印象突出并大加赞赏。但是,尼泊尔民用飞机型号杂、线路多,地形和气象条件也比较复杂,在我居尼期间报纸上就报道过好几起飞行事故。因此,虽然坐在这蜻蜓般的小直升机上很稳,但心里并不十分踏实。特别是当飞机穿过浓云,飞机就像掉进了一个黑暗的雾海,窗外没有任何参照物,不知自己将去向何方。而在大雨中,飞机就像钻进了一个水枪密射的迷阵,急雨打在舱顶和螺旋桨上的砰砰响声,像是随时要把飞机压下去一样……飞机在飞,心也在飞,有时觉得心脏就要飞出机舱、抛向山野。  另一方面,当时正是尼泊尔反政府势力同尼泊尔政府军队、警察进行激烈交战的时候,而我们所穿越的地区正是反政府势力比较活跃的尼泊尔中西部地区。当直升机飞在罗尔帕、当县、鲁孔等县上空时,尼方人员不住地给我们介绍:说不定在我们下面的山林中,就有反政府武装分子在活动。直升机将近沙利扬县时,特意围着两个山头盘旋了一周,其中一个山头是一个居民点,另一个山头是尼泊尔军队的一个通讯中转站。尼方人员说,前不久,尼泊尔军警人员同反政府武装分子先后在这两个地方进行过激烈的交火。从快速飞行的机窗向下看,依稀可见战后的遗痕。虽然,由于反政府势力的武器装备落后,尚未听到尼泊尔军警飞机被直接打下来的消息,但望着脚下高高低低的山野和密密匝匝的树林,还有身边尼方人员关于反政府武装分子活动情况的介绍,心中总不免有些忐忑不安。按说,军人是不应该害怕战斗和牺牲的,但这是在他国的战场上,我们不过是一个过路者,如果有个万一,这算是个什么事呢?特别令人后怕的是,这次穿越尼泊尔飞行之后的第三天,就在我们到过的沙利扬县又发生了一次激战,一名曾经接待过我们的当地人员在这场战斗中阵亡了。后来,尼方人员见到我时还心情沉重地握着我的手说:"你们那天很幸运……"  美丽的山水间正进行着激烈的战事,愉快的旅行中饱受着提心吊胆的折磨,这极不协调的两个方面充斥着我的两天尼泊尔空中之旅,因此留给我的印象实在是太深刻、太难忘、太不尽了。那些在脚下飘飞过的山川景物,就像是一条长长的录相带,时不时地就会在我脑海里重放。由于尼泊尔国土基本上都处在喜马拉雅山脉的南山坡上,因此地势北高南低,落差很大:北部为连绵高峻的山脉,中部为岭谷交错的山地,南部是起伏不大的一条狭长平原。久居加德满都河谷,对此并无真切体验,飞翔在天上斜穿尼泊尔国土,才算确确实实地领略了这"山国"的风采。  第26节:庙宇之城加德满都  (老王宫雕花门前的侍卫)  山多、林密,为尼泊尔军队、警察和反政府势力都提供了很好的藏身与活动的地理环境,但同时也为各方的行动造成了许多不便,比如在深山密林中,无论是战场机动、后勤保障,还是通讯联络、派兵支援,都会遇到许多困难。因此,尼泊尔军警同反政府势力之间偶有交战、偶有胜负,都很正常,但不管哪一方,要想把对方彻底消灭,也将非常困难。打打谈谈,谈谈打打,尼泊尔政府和反政府势力,都会不断地使用这两手。  尼泊尔的山山水水的确非常美丽,但尼泊尔目前的国内政局却不好恭维。这是我在同尼泊尔朋友闲聊时经常说到的两个方面。对此,我也常常以令尼泊尔朋友称道的两句话作结:"尼泊尔王国目前不怎么好的国内形势是暂时的,而尼泊尔美丽的山山水水却是长久的!"  庙宇之城加德满都  在尼泊尔工作期间,有朋自国内来。我问他对加德满都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他说:庙多。的确,徜徉于加德满都的大街小巷之中,无论你走到哪里,视野里总会跳出一两座庙宇或神龛,还时时可见被涂抹得周身通红的神像以及被视为神的大树。  因为庙多,加德满都素有"庙宇之城"的美名。  加德满都原名"坎提普尔"(Kantipur),意为"光明之城",据载,系公元10世纪末的古纳·卡马·德瓦国王所建。最后改为现名,与一座庙宇有关。  漫步在哈努曼多卡王宫外西南侧,可见一座三重檐的大庙矗立街头。此庙名为"加斯德满达普"(Kasthamandap),意思是"独木庙"。现在的"加德满都"这个名字,就是从"加斯德满达普"这个梵文字衍生而来的。  关于此庙的来历,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公元10世纪,李查维王朝的国王用一棵大树的木材修建了这座大庙,后来以此庙为中心逐步向外扩展,加德满都由此形成规模,于公元1593年以这座独木庙的谐音改名为"加德满都"。还有一种说法是公元17世纪初期,在拉克希米·纳拉·辛哈·马拉国王统治期间,有个名叫毗赛特的人用一棵巨树的木料修建了一座廓拉卡大神庙,于是,"坎蒂普尔"改名为"加斯德满达普"的谐音"加德满都"。虽然说法不一,但意思大同小异,都表明加德满都与庙宇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加德满都现在的城市建筑和布局大体形成于16世纪的马拉王朝时期,以位于市中心的通迪凯尔广场为界,分为新城和旧城两部分:广场以东为新城,街道宽阔,建筑新颖,路旁大都是商店或办公大楼等现代建筑,新王宫、首相府、尼泊尔皇家军队总部、皇家航空公司、国家银行等都坐落在这里;广场以西为旧城,街道狭窄,建筑古老,有许多中世纪的宫殿和寺庙。  加德满都以古迹众多及其独特的建筑艺术著称于世,198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亚洲18座重点保护古城之一。  自古以来,加德满都为印度教和佛教的交汇点。尼泊尔的国王和人民都笃信自己的宗教,在恪守教规、庆祝节日和奉行教义等方面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忱。为了能充分表达和展示自己的宗教热忱,无论王室还是民间,都非常重视修建庙宇和建造神像。  历史上,尼泊尔国王总要在王宫周围的广场上修建一些宗教寺庙,这样,不同的国王在不同年代所修建的不同风格的寺庙,就在王宫广场周围形成了一个具有重大历史、宗教、文化和建筑意义的相对集中的寺庙建筑群。在哈努曼多卡宫的外围,就有象头神庙、湿婆神庙、毗湿奴庙、纳拉扬庙、萨拉斯瓦蒂庙、塔拉珠庙等50多座古老建筑。历代尼泊尔国王也热衷于在一些著名的宗教圣地修建或重建重要的庙宇,如加德满都城西的佛塔斯瓦扬布纳特和城东的印度教庙帕苏帕蒂纳特等的修建或重建都有王室参与。尼泊尔一些史书,往往也把各个国王修建庙宇和建造神像的事迹作为重大历史功绩来记载。  在加德满都的城市地图上,密密麻麻地印着一些庙宇的标志图案。这些庙宇,大都是为了方便市民敬神、祈祷由民间在不同时代修建的。在不同的街区,相距不远就会有一座或数座较大的庙宇,其中有的还很有名气,国王和王后有时也会去这些地方献供、膜拜。在街头巷尾,小一些的庙宇更是随处可见,有时甚至是一连数座;在各个部门、企业、店铺以及军营和居民住宅的庭院里,一些单位或私人建造的更小的神庙或佛龛也是比比皆是。  这样,整个加德满都市的庙宇,就如同它的行政机构一样,形成了一个从王宫到地区、到街道、到庭院的不同等级的网络,常常是庙宇区内有住宅、住宅区内有庙宇。庙宇俨然成了加德满都市政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尼泊尔人在建筑、雕刻和雕塑方面都非常出色,许是那些极其精湛的古老庙宇文化给了他们教育与熏陶,而他们的建筑、雕刻和雕塑艺术又反过来丰富了他们的庙宇文化。千百年来,尼泊尔人先后建起的寺庙、殿宇、宝塔、神像等宗教载体基本上没有受到过破坏,因而加德满都有"庙宇比房多、神像比人多"说法。据统计,加德满都约有大小不一、造型不一的庙宇2700座,至于神像,则更是数不胜数。  这些庙宇与神像,以其独特的艺术造型和神秘的宗教色彩,矗立于广场、街巷、庭院,也矗立在万千尼泊尔人的心头。所有的庙宇与神像,即使是千年古物,时至今日,仍都无一例外地发挥着它的宗教作用。平日的晨昏,各个庙宇或神像前总有居民或行人膜拜、祈祷;每逢宗教节日,这些庙宇或神像前更是人头攒动、香火极盛。这些庙宇和庙宇前的宗教活动,以及各个店铺里和地摊上出售的各种宗教用品,使得加德满都时时处处都弥漫着浓厚的宗教氛围。  第27节:依然活着的哈努曼多卡  (老王宫广场庙门里笑容灿烂的女孩儿)  说到尼泊尔的加德满都,人们有时也把同处加德满都河谷之内的帕坦和巴德冈两市包括其中,因为这两市与加德满都比邻相连,很难分出市界。帕坦和巴德冈两市,也像加德满都一样,有以老王宫为中心的寺庙建筑群,如帕坦王宫周围就有16座庙宇、巴德冈老王宫周围有20座庙宇,并且,两市中的一些庙宇也都很著名,如帕坦的"金庙"、巴德冈的尼亚塔婆拉塔庙等。在这两座城市的街巷里,大小庙宇和神像也随处可见,仅20万人口的帕坦市就有庙宇1300余座。  说起这些大大小小的庙宇,尼泊尔人是很自豪的。他们说,正是由于有了加德满都河谷这三市一体的"庙宇之城",才有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7大古迹。的确,尼泊尔共有8大古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8大古迹中,除一处古迹是位于尼泊尔西南靠近尼印边界处的佛祖释迦牟尼诞生地兰毗尼于199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外,其余7处古迹均在加德满都河谷,于1979年以加德满都河谷的名义一并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7处古迹中,包括两处佛塔(斯瓦扬布纳特、浮屠纳特)和两座印度教庙(帕苏帕蒂纳特、长谷纳拉扬),它们本身就是庙宇。7处古迹中的另外3处是加德满都老王宫、帕坦老王宫和巴德冈老王宫建筑群,其中同样包含有众多庙宇。如今,这些古老的庙宇不仅依然是尼泊尔人开展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而且也是尼泊尔国内外游客观光游览的胜地。  加德满都的庙宇,从外观上看主要有两种:一是多层垂檐、金碧辉煌的塔庙,这是印度教庙,其中供奉的主要是破坏神湿婆、保护神毗湿奴、象头神加内施和财神拉克希米等印度教诸神;还有一种是下圆如覆钵、上细如高柱的白色佛塔,供奉的是佛祖释迦牟尼和佛教诸神。这些神庙和佛塔,是尼泊尔人宗教信仰的真实写照。尼泊尔是佛教的故乡,早在15世纪前,佛教就占居优势。后来印度教不断发展,才逐步取代佛教的位置,并进而成为尼泊尔的国教。根据尼泊尔1991年的人口普查统计,全国信奉印度教的人口占总人口的86.5%,信奉佛教的占总人口的7.8%。印度教虽是尼泊尔国教,但历代尼泊尔国王和政府对佛教仍采取保护政策,佛教因而成为尼泊尔的第二大宗教,而且据说在尚未公布的2001年全尼人口普查统计中,信奉佛教的实际人数比例要比政府以前公布的数字大得多。  印度教和佛教在尼泊尔并行不悖、甚至显示出相互融合的情形,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宗教现象。长期以来,这两大宗教之间不仅从未发生过冲突与争斗,相反倒互相影响、互相吸收、和睦相处、长期共存。那些相杂共处于加德满都的印度教庙宇和佛教寺庙即是例证。并且许多印度教庙和佛教寺庙都建在同一个地方,两教的教徒有时甚至供奉称呼不同的同一个神祉;还有的教徒同时信仰两个宗教,朝出印度教殿堂、暮入佛教庙宇;一个普通平民家庭的成员,你信奉印度教、他信奉佛教的情况,更是比较普遍存在。  在佛教和印度教两大宗教的长期影响和历代君主的大力推崇下,忠于国王和国家、尊敬师长、夫妻互爱以及中庸之道等,已成为尼泊尔文化的主要特征。置身于加德满都这个"庙宇之城"中,不仅可以亲身体验到尼泊尔人的宗教热情和宗教活动的繁缛细节,更可以切身体验到尼泊尔人平和、友善、淳朴的性情和尼泊尔多彩的传统文化。  依然活着的哈努曼多卡  加德满都河谷三市有三个老王宫建筑群,即加德满都老王宫建筑群、巴德冈老王宫建筑群和帕坦老王宫建筑群。这三个老王宫建筑群都是马拉王朝的王宫建筑。  马拉王朝始于公元1200年,将近600年的历史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亚克希亚·马拉国王之前为统一的马拉王朝,那时在尼泊尔虽然也存在一些小的王国,但这些小国并不是独立的;1482年,亚克希亚国王去世,他的几个儿子开始在加德满都、帕坦、巴德冈及其他一些地方建立起独立的王国并进行统治,便有了加德满都河谷地区独立的巴德冈王国、帕坦王国和加德满都王国,原来统一的马拉王朝至此四分五裂。这些独立王国的国王和他们的后裔们,虽为同宗兄弟,但却毫不团结。为了领土和商贸利益,他们经常互相攻打,一直互相争斗,就连建造王宫也要互相攀比、争胜。争斗的结果使马拉王朝的力量大大削弱。当廓尔喀国王普里特维·纳拉扬·沙阿于1768年起兵攻占加德满都河谷后,这三个马拉王国连同他们的国王相继消失,但具有很高建筑艺术价值、宗教价值和历史价值的各具特色的三个老王宫却基本完好地保留了下来。  哈努曼多卡宫(HanumanDhoka)是加德满都老王宫的核心建筑,而且是三个老王宫中目前惟一仍在使用的王宫建筑,是国王登基加冕的场所。  哈努曼多卡宫始建于13世纪前的李查维王朝。自从15世纪末起,该宫便成为加德满都王国历代马拉国王的正式官邸。到普里特维·纳拉扬·沙阿国王攻陷加德满都并统一尼泊尔后,哈努曼多卡宫又成为沙阿王朝的王宫。20世纪70年代王室迁往纳拉扬希蒂新王宫后,哈努曼多卡宫遂成为历史古迹,但王室的一些重大活动仍在这里进行。  哈努曼多卡意为"猴神门",因宫门右侧一人多高的石座上立一猴神哈努曼而得名。进入坐东朝西的"猴神门",是一座名为纳萨尔的长方形大庭院。院中有一个砖砌的方台,过去用于每年德赛节时杀牛(水牛)祭祀。马拉王朝时期,这里是王宫内表演歌舞的场所。到了沙阿王朝,国王的登基和加冕典礼改在这里举行,一直延续至今。  第28节:帕坦的古代建筑艺术  (帕坦老王宫建筑群)  2001年6月1日夜,尼泊尔王宫发生10死4伤的惊世血案后,6月4日,前国王比兰德拉之弟贾南德拉继承王位,于当日中午在哈努曼多卡宫的纳萨尔庭院举行了隆重的登基典礼。其时,贾南德拉国王就是在这庭院方台上的华盖下,坐上了登基宝座,戴上了王冠。  庭院西侧,是一栋白色的4层法式楼房。楼房的二层,是办公用房,国王有时也来这里办公。此外,国王一年一度的大型生日晚宴和一些重大的宗教仪式有时也在这里举行。庭院北端建筑的底层是一长廊,廊内设有坐榻。每当王宫在这里举行重大活动,国王和王室成员就坐在这个长廊里观看。  这个南北走向的纳萨尔庭院,不仅见证了尼泊尔数代王朝的兴衰,见证了数十代国王的更迭,也见证了王宫的歌舞升平或刀光血影。人们不会忘记,1846年尼泊尔军队将领忠格·巴哈杜尔·拉纳在英国的唆使下,发动宫廷政变,制造了著名的宫廷大屠杀惨案,致使大批政府官员被杀戳。尼泊尔史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王宫庭院里出现了一个可怕的残杀场面。他们互相扑杀。法特·忠格·沙阿首相、他的儿子卡德加·比克拉姆·沙阿以及其他许多人丧命,王宫庭院血流成河。"就这样,忠格·巴哈杜尔除掉了他所有的对手,后来又将拉金德拉国王废黜,并把国王幽禁在哈努曼多卡宫内。从此,沙阿王朝国王的实权被剥夺,尼泊尔历史上建立起了长达105年的拉纳家族的独裁统治。如今,萨尔庭院除了有时被王宫使用外,平时是供尼泊尔人和外国游客参观游览的博物馆。  庭院西侧楼房的上部,是现国王之祖父特里布文国王纪念馆。馆内陈列着特里布文国王的大量照片,着重介绍了这位国王于1951年联合各政党发动武装斗争、推翻拉纳家族独裁统治、翻开尼泊尔历史篇章的事迹。馆内陈列的特里布文国王生前所用的实物,包括生活用品、办公用品、打猎时所用的枪械和他1955年因心脏病死于瑞士后运遗体所用的棺木等。此外,馆内还陈列有沙阿王朝12代国王的照片。  庭院东侧,是一栋尼泊尔传统的王宫建筑。四四方方的楼殿,中为天井,四角各有一座或方或圆、或高或矮互不相同的塔楼,分别代表古时巴散塔普尔(加德满都)、巴克塔普尔(巴德冈)、拉里特普尔(帕坦)和科里提普尔四个小的王国。楼殿的门窗、塔楼的内檐及撑柱皆为精细木雕,且是榫卯结构、丝丝相扣,整座楼殿不用一颗铁钉而逾数百年不松不散,堪称建筑艺术的经典。现在,这里是马亨德拉国王(现国王的父亲)纪念馆。在大量的实物和图片中,国王登基和加冕时分别坐过的宝座格外引人注目,而来自中国的周恩来总理和马亨德拉国王亲切交谈的大幅彩色挂毯和"中尼边界条约签字仪式"大幅丝织黑白照片,尤显珍贵。  从2002年6月起,哈努曼多卡宫内的第三个纪念馆-比兰德拉国王纪念馆正式开放。馆内陈列的大量实物和图片,表现了这位备受尼泊尔人民爱戴的国王辉煌的一生及悲惨的结局,令参观者扼腕不已。  除了星期六外,哈努曼多卡宫每天都对游人开放。较大的外国代表团访尼,也大都来此参观。人们来这里观光游览,来这里拜神祈祷,也来这里寻宗觅史和缅怀尼泊尔诸位先王。  哈努曼多卡宫的外围,还有克里希纳神庙、独木庙、象头神庙、湿婆神庙、毗湿奴庙、纳拉扬庙、萨拉斯瓦蒂庙、塔拉珠庙等50多座古老建筑。除了哈努曼多卡宫须购票进入外,其他则无规则地散布在广场和街道上,平民百姓均可以自由出入和观览。其暗红色的墙体和深褐色的木雕门窗,古色古香;带有垂感的宽大顶檐,庄重、朴实、平和,一如尼泊尔人的性格。  在这古老的建筑群中,栖息着一群群鸽子。它们或落在庙顶,或躲在檐下,或站在窗头,或聚在广场,与人们相安共处。若有惊吓,它们轰然而起,常常遮天蔽日。悠闲地漫步于塔庙间的,还有三三两两的"神牛",这大概是印度教区内所特有的景观。与之相匹配的,是为数虽然不多但却很惹人注目的"苦行僧"们,他们身着红黄衣袍,额涂朱白彩粉,长发长须,骨瘦如柴,不时地邀人握手、照相,以求布施。当地的人们在塔庙区内,生活如常:或在台阶上、塔庙内闲坐;或在路边、庙前摆摊;或紧追着游客兜售纪念品、作导游;或自发地组织奏乐、歌舞;或不紧不慢地在街上穿行,遇有神像便上前膜拜;或拉响祈福的钟铃……"叮当叮当"的钟铃声响起,顿时便洋溢出古老而节庆的气氛。遇有女神节、洒红节、牛节、德赛节等重大节日,这里更人山人海,各大庙前或主要的神像前等待献供、敬拜的人群队伍,常长达数十米、上百米。  过去,哈努曼多卡宫曾是加德满都王国和尼泊尔王国的心脏。如今,这里虽失去了往昔的显赫地位,苍老却不孤傲、坦然而不矫饰,依然活在尼泊尔王国的政治活动、宗教活动、文化活动之中,活在寻常百姓的生活之中,也活在世界文化遗产的大家庭之中。  帕坦的古代建筑艺术  2001年5月15日,我国朱镕基总理在访问尼泊尔期间参观了帕坦(Patan)老王宫。帕坦市民在王宫前的杜尔巴广场上载歌载舞,如节庆般热烈欢迎来自中国这友好邻邦的尊贵客人。随着电视新闻的播出,帕坦这座城市的名字也传遍了中国。  帕坦,是加德满都河谷三市之一,位于加德满都东南3公里处的巴格马底河南岸,人口约20万,是尼泊尔重要的历史名城之一。由于帕坦与加德满都相距很近,又都在不断发展,各种建筑一直建到了河岸,因此两市虽有一河之隔,却已浑然一体,分不出你我。  第29节:世界建筑史上占一席之地  (建于17世纪中后期的王宫浴池)  帕坦的原名拉里特普尔(Lalitpur),意思是美丽的城市,始建于维拉·德瓦统治时期的公元299年,是尼泊尔最古老的城市。从15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这里一直是马拉王朝独立的帕坦王国的首都,并且是当时政治、军事和商业中心,在一段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一直是加德满都的竞争对手,直到沙阿王朝统一尼泊尔并以加德满都作为首都以后,帕坦的地位和发展才开始相对加德满都衰落下来。  像加德满都一样,帕坦的大多数独具魅力、引人入胜的景观在位于市中心的杜尔巴广场。在尼泊尔语中,"杜尔巴"(Durbar)是王宫的意思,尼泊尔人把加德满都、巴德冈和帕坦的王宫广场都称为杜尔巴广场。帕坦的杜尔巴广场虽然没有加德满都和巴德冈的广场大,但建筑物却更密集和集中,其建筑艺术也非常高超、精湛,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帕坦建筑群中最宏伟的建筑自然是老王宫。一条南北走向的中心街道把老王宫和杜尔巴广场一分为二。街道以东是老王宫建筑,街道以西是广场及塔庙。这里的王宫建筑在李查维时期就有一些,到公元17世纪初期至中期马拉王朝独立的帕坦王国第二代国王希迪·纳拉·辛哈·马拉国王时,王宫和庙宇大量扩建,以后的国王们又在这里不断地扩建或改建,终于成了今天这样有着三个王宫庭院和一个王宫广场的规模。红色的砖墙、赭色的屋瓦、深褐色的古木门窗及间或出现的浅灰色的石头建筑与雕像,使这里的古老宫殿和众多庙宇、神像等,构成了一幅色彩凝重、气势宏伟、组织和谐的古都画卷。  站在杜尔巴广场南端一个古老的塔庙废基上,居高临下地观看帕坦老王宫和杜尔巴广场塔庙的全景,所有建筑中最引人注意的是高高耸立于王宫建筑中的德古塔勒庙。从外面看,庙的下层墙壁同宫墙合一,底部开有四层窗户、中部开有两层窗户、上部为三重厚重垂檐和塔尖。此庙是帕坦老王宫建筑中最高大的塔庙,雄伟壮观。据说,1587年加德满都王国的希瓦·辛哈·马拉国王打败了帕坦国王后,就让他的儿子哈里哈尔·辛哈·马拉掌管帕坦的政务,并成为马拉王朝独立的帕坦王国的第一任国王。这座德古塔勒庙就是哈里哈尔·辛哈·马拉国王修建的,庙中供奉着由他从加德满都带来的德古塔勒女神像。老王宫的三个庭院,都由德古塔勒庙相连接。  中心街道东侧的宫墙上开有三个宫门。最南面的宫门里是森达里院,为古时国王和王后的生活区。这个庭院方方正正,很像一个四合院,虽然是帕坦王老宫中最小的一个,但设计合理,环境优雅而别致。庭院正中有一浴池,不过四五平方米,椭圆形,深不到2米。池沿两侧,各有一条伏地石雕长蛇环护,长蛇以里,分别竖着11对花瓣般雕有不同神像图案的石板。池壁两厢有许多壁灶,分别镶嵌着两层6组石雕神像,每组神像3~5块不等,多者达11块。每块雕像,大都是一尊神像,但也有2尊、3尊、8尊、11尊者。池北正中为一铜雕水龙头,其上有一比较大的镏金铜雕神像,神像上部池沿立一杜尔巴广场中著名的克里希纳神庙的微缩石雕。浴池的南端有9层石阶可通池底,正对石阶处的南墙下置一石榻。昔时马拉国王和王后在池北端水龙头下沐浴后,可拾级而上,在石榻之上打坐参禅。这个建成于17世纪中后期的斯里·尼瓦斯·马拉国王的浴池,共有86块石雕神像。这些石雕神像,完全继承了中世纪印度教造像所崇尚的艺术风格,不仅神像多为多面多臂、半人半兽的怪诞形象,而且追求繁缛、变化、夸张的表现手法,匠心独具、雕造精良,是盛开在帕坦老王宫内的一朵石雕艺术奇葩,也是加德满都河谷最漂亮的一个王宫浴池。  老王宫中间的一个庭院叫牟尔院,是古代王室的宗教仪式院,亦如前一个院子一样是一个两层楼的四合院。宽敞的院子中央有一座两三米高的金色小庙,四门敞开。古时候,每逢尼泊尔最隆重的节日-德赛节,市民们便把活女神库玛丽从女神家里请出来,让她蜷坐在这小小的庙中,供人们膜拜和祈福。在建筑风格上,同第一个庭院有所不同,其院内、院外建筑的二层,均有一排木雕撑柱,撑柱上还雕刻着形态各异的多面多臂神,并饰以彩绘,色彩华丽,造型生动,在加德满都河谷3个老王宫中,当算比较好的带有撑柱的建筑。在此院南面,开有两个雕工精细的木门,门口各竖一尊铜雕镏金水神,神像高如真人,比例匀称,栩栩如生,这也是其他老王宫建筑中所没有的。此院的东北角处,还建有一座8边形基座的塔拉珠神庙。  老王宫北端还有一个庭院,名叫摩尼科沙瓦院,是希迪·纳拉·辛哈·马拉国王增建的。据一块公元643年的碑铭记载,这里原来是李查维王朝最初的王宫所在地。庭院的南端,是开有两层窗户的楼殿。从守有两尊巨大石狮的宫门进入,又是一四合院。现在,这里是帕坦博物馆,陈列着各种文物资料,其中不同历史时期千姿百态的铜雕镀金神祉尤为生动精彩。此楼殿面对广场的一面,有一个3扇连窗:两侧的窗框、窗棱,都是精细、繁复的木雕图案;中间一扇窗户则铜雕镏金,遍布神像和其他图案。平时,这扇窗户总关闭着,只有当国王为数不多的几次到此观看杜尔巴广场的景观,或者有外国重要领导人来访,作为一种礼仪开窗观景,这扇窗户才打开。在连接中院和北院的红砖墙上,还开有两个圆形拱顶小门,门框和门券上均镶嵌着15块精美的砖雕,这在老王宫建筑中也是少见的。在老王宫建筑北侧,是一个很大的供水池,已有700余年历史。每日喷射着清水的三个石雕水龙头,不论龙头的造型还是雕刻的技艺,都很讲究。  第30节:徜徉巴德冈  (节日的陶马迪广场)  杜尔巴广场西侧,是一座座风格各异的庙宇。最南端有一座克里希纳神庙,它的底座为八角形、顶部呈圆形,不仅造型独特,而且全部用石头建成。据记载,这座石头庙是约加·玛蒂公主于1723年为纪念她早死的儿子约加·普拉卡什·马拉而修建的。再向北,有一座三层顶檐的塔庙哈里山卡拉神庙。哈里山卡拉神是保护神毗湿奴和破坏神湿婆合而为一的化身。这座庙也是在约加·玛蒂公主的授意下修建的。不过,这次修庙是为了纪念她的父亲约加·纳伦德拉·马拉国王。约加·纳伦德拉·马拉国王在位期间,曾建立了两座塑像纪念柱,一座是他自己,另一座是他的儿子。他自己的那座纪念柱至今仍高高竖立在德古塔勒庙的西侧。  广场庙宇中还有毗湿奴庙、纳拉扬庙、维希维希瓦拉庙、比姆森庙等。这些庙宇的基本造型大都相似,其中最有特点的是它们的4面廊柱和廊间拱顶都雕刻着细密的几何图案或神像,庙体的4面墙上除安装有精雕细刻的木门、木窗,还嵌有一些石雕神像。在这些庙的庙门两边,大都有石兽把守。在维希维希瓦拉庙前的两座石象上还分别有人骑坐,据说那人就是捐建这庙的希迪·纳拉·辛哈·马拉国王自己。所有这些雕刻,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广场庙宇中最负盛名的是位于广场中部的又一座克里希纳神庙。这座神庙建于公元1637年的希迪·纳拉·辛哈·马拉国王时期。在帕坦的马拉国王中,希迪·纳拉·辛哈·马拉国王犹如布帕亭德拉·马拉之于巴德冈王国及普拉塔普·马拉之于加德满都王国,是最为优秀和伟大的。他在位期间,修建了许多庙宇、喷水口、客栈、贮水池和寺院,其中的这座克里希纳神庙,风格并不完全是尼泊尔本土的,既受伊斯兰教建筑的影响,也有北印度印度教庙的影子。此神庙分三层,共有21个塔尖,全部由石头建造而成。它的廊柱、门顶、墙壁、外檐、塔顶等无处不雕有各种造型优美的图案和神像。特别是廊柱顶部横檐上浅浮雕长长的《罗摩衍那》和《摩珂婆罗多》史诗中的大部分重要场景及部分尼瓦尔语译文,更为精细、壮观。整座克里希纳神庙,一直被认为是尼泊尔建筑和石雕艺术的一个奇迹。  作为国家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尼泊尔的古代建筑是一个独特的艺术形式。从外观造型上,尼泊尔人把它分为三种风格:一种是有着多层顶檐的塔庙,尼泊尔人称之为"帕廓达"(Pagoda);一种是有着半球形基座的佛塔,尼泊尔人称之为"窣堵坡"(Stupa);还有一种是有着锥体外型像山一样的石头建筑,尼语称之为"锡克哈拉"(Shikhara)。在帕坦老王宫及其广场建筑中,德古塔勒庙、塔拉珠庙、哈里山卡拉庙、纳拉扬庙、维希维希瓦拉庙等,都是"帕廓达"风格建筑中的佼佼者,而两座克里希纳神庙,特别是广场中部的那座有着21个塔尖的克里希纳神庙,则是"锡克哈拉"风格建筑中的杰出代表。据传说,尼泊尔最早的佛塔就建在古时的帕坦:公元前265年,古印度的阿育王和他的女儿访问了尼泊尔,并在当时帕坦城的中心修建了一座中心佛塔,又在城市的4个边角上各修了一座佛塔。如今,西塔、北塔和南塔仍然存在。帕坦市这三种风格的古老建筑,在尼泊尔古代建筑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在杜尔巴广场周围乃至帕坦全市,还有许多佛教庙宇和印度教庙宇,比如广场北部有庙体皆覆铜雕镏金神像与图案的金庙,广场南部有庙体皆为砖雕佛像与图案的大佛庙。而在街区内,仍保留着一座座古老的民居。这些庙宇和民居,每一座都有它独特的建筑构思和文化底蕴。  我曾多次来到帕坦老王宫广场,也曾多次在帕坦市内走街串巷。不管是走在杜尔巴广场,还是走在帕坦市内的街上,时不时放眼望去,那些古老的建筑组合常会由于视角的不同而出现新的画面,而且每走到一个地方,都会被建筑物上那些精美的木雕、石雕、砖雕和铜雕所吸引,并由衷地为古时那些有名的、无名的艺术家、匠人和技工们的智慧与技艺而赞叹。  帕坦,一座建筑艺术之城。  徜徉巴德冈  从加德满都东环路机场路口向东,车行13公里,就到了巴德冈(Bhadgaun)市。  巴德冈又称巴克塔普尔(Bhaktapur),是加德满都河谷最早形成的村落,始于公元8世纪。李查维王朝后期(约12世纪),巴德冈逐渐扩展,开始成为一个商业中心城镇。13世纪初至18世纪,这里一直是马拉王朝的首都,是当时的政治、宗教和文化中心。现在,巴德冈是加德满都河谷三市之一,也是巴德冈县政府所在地,占地约7平方公里,人口8万余。  从巴德冈市西北角上的停车场,有两条路可进巴德冈:一条路是沿着逐渐升高的坡路,向南步行大约10分钟,就是巴德冈老王宫的西大门;另一条路是从停车场向东,可直达巴德冈的街巷。  徜徉巴德冈,就像是回到了古老的马拉王国。  在尼泊尔,马拉王朝始于公元13世纪初年。"马拉"一词在尼泊尔语中是"摔跤手"的意思。1200年,索罗尔王朝的一个后裔阿里·德瓦继承了尼泊尔王位。他是一个摔跤手。一天,他正摔跤时得到他儿子出生的消息,便把儿子的名字后面加上了"马拉"一词。从此,这个王朝的国王们就都在他们的名字后面加上"马拉"二字,这一王朝从此便被后人称之为马拉王朝。  第31节:各种各样的印度教神  (街头洗衣人)  在马拉王朝统治前期,尼泊尔的首都就在巴德冈。当时尼泊尔有许多并不独立的小王国,巴德冈王国就是其中之一,是第二代马拉国王的次子阿难达·德瓦·马拉建立的。直到15世纪末马拉王朝统治下的尼泊尔王国四分五裂后,巴德冈王国才同加德满都王国、帕坦王国一样,成为加德满都河谷里的独立王国。在此后长达近300年的巴德冈王国历史上,共有11位马拉国王在这里统治。在这些国王中,最负盛名的国王是布帕亭德拉·马拉国王。  布帕亭德拉·马拉国王于1696年登上巴德冈王位。他非常爱好修建庙宇和宫殿,现存的巴德冈老王宫的许多建筑都是他修建的。从老王宫西门进入杜尔巴广场,处处可以看到布帕亭德拉·马拉国王时期的遗迹。  杜尔巴广场的北侧,有一对由巨大石狮守护的大门,门内古为王宫庭院,现在是帕德马高级中学。狮子门两边著名的石雕郁迦旃陀神像和湿婆神像,就是布帕亭德拉·马拉国王时期的遗迹。  沿狮子门向前,是一座长长的白色宫殿,和它相连的是一幢顶层皆为窗户的建筑,是巴德冈老王宫中最著名的55窗宫。这座宫殿建于1699年,是布帕亭德拉·马拉国王时期优秀建筑艺术代表作之一。这座宫殿,共有三层、55扇窗户,每扇窗户的窗棂上都雕有造型各异的艺术形象,并镶有各种不同色彩的宝石,极为精美。据尼史书记载:"他兴建这座宫殿的目的是要使它比加德满都的王宫更为华丽。连当时到尼泊尔访问的外国旅行者都无不为这座宫殿的优美而赞叹。"这座宫殿的墙壁上,依然保存着据说是布帕亭德拉·马拉国王亲手绘制的壁画。那丰富的色彩与内容,仿佛在向今人展示着这位国王的多才多艺。在55窗宫前,立有一尊这位国王合十盘坐的铜像,与壁画相对。  55窗宫的北面,是塔拉珠女神庙。此庙始建于1553年的维斯瓦·马拉国王统治时期。至布帕亭德拉·马拉国王时期,此庙共建了99个庭院。由于地震和时间久远,大部分庭院已毁坏,如今只剩下6个,即牟尔庭院、白拉布庭院、伊加塔庭院、马拉加蒂庭院、库玛丽庭院和希迪庭院,即便如此,也显示出当年王宫的庞大与豪华。西边的一个院落,现在是印度教庙,非印度教徒不准入内,就连在它的门口照相也不允许。走进东北角的一个小门,里面是一个长方形的小院。院中有一个长方形的水池,是古时王宫的浴池。由于国王是保护神毗湿奴的化身,因而在池中和池周有6条石雕的神蛇相护。站在池边,让人对古代的王宫生活浮想联翩。  在55窗宫的前面,紧挨布帕亭德拉·马拉国王塑像处,立有一石质钟架,上悬一口大钟。此钟为加德满都河谷第一大钟,名为"犬吠钟",制于布帕亭德拉·马拉国王的儿子、巴德冈王国最后一位国王拉纳吉特·马拉国王时期,本为在巴德冈王国遭敌入侵或面对危机时鸣钟召集市民集会之用,后来是在礼拜塔拉珠女神时才敲响。深沉而悠扬的钟声,仿佛仍传递着古老王国的音韵。  徜徉巴德冈,就像置身于古老的宗教庙区。  尼泊尔王国的历代国王,都喜欢修建庙宇或神像,并以此作为善事和政绩。在巴德冈亦不例外,无论是在老王宫的周围,还是在街巷里,到处都有宗教庙宇。又因为印度教是尼泊尔的国教,因而这些庙宇多为印度教庙,庙中供奉的也是各种各样的印度教神。  在巴德冈第一大广场-杜尔巴广场的南侧,分别建有毗湿奴庙、湿婆神庙、纳拉扬庙等。这些古庙,虽然都已年久失修,没有开放,但人们每每走过这些古庙,都会以不同的方式表示敬拜之意。  杜尔巴广场的东南角,还有一座古老的庙宇-亚克舍希渥庙,是亚克希亚·马拉国王于1475年修建的。亚克希亚·马拉是毗湿奴神和湿婆神的信徒,因此,他在这座庙里供奉了4面孔湿婆林迦(即阳具)。这也是加德满都河谷一座重要的湿婆神庙,至今仍然香火很旺。  从大钟与55窗宫之间的通道向东不远,一出杜尔巴广场,即可看到一座细高的白色庙宇。庙体为锥体形,下方上圆,坐落在一个6层的多边形基座上。基座的南方,有一条窄陡的石阶通向庙堂。石阶两边分别由石雕的人、马、犀牛、狮、骆驼守护着。这是专门供奉毗湿奴之妻拉克希米女神的塔庙,也叫"石头庙",因为它全是用石头建造的。拉克希米是印度教中的兴盛和财富女神,因此备受崇拜。除节日期间,人们到此向女神献供、膜拜外,平时也喜欢在这里登上庙阶,或在庙前照个相,仿佛这样便可沾一些运气与财气。  在巴德冈,最著名的庙宇是位于巴德冈第二广场-陶马迪广场正北面的尼亚塔婆拉塔庙。这是一座5层塔庙,是尼泊尔最高的寺庙之一,也是现存的最好的尼泊尔传统风格的建筑。它对称的5层顶檐由108根撑柱支撑着,其上装饰着各不相同的印度教神和人的木雕彩绘图案。其阶梯两旁,最下层分别守卫着两位具有10倍于常人力量的斗士贾亚马尔和达塔的石像,向上则是一对对的大象、狮子、大鸟和多臂神等石雕。据说,这些石质雕像,每向上一组,其力量就增加10倍。放眼望去,整座塔庙雄伟壮观、大气磅礴,给人以直冲霄汉的感觉。这也是布帕亭德拉·马拉国王的建筑杰作。据尼泊尔史书记载,布帕亭德拉·马拉国王曾塑造了湿婆神像并为之建庙,但湿婆神的样子十分可怖,他想尽了办法也无法改变其形象。几位学问高深者于是建议,如果能把"密宗"的女神奉为神明并确定其神位,就能使湿婆神变得温和安详。于是,布帕亭德拉·马拉国王于1702年亲手奠基修建了这座尼亚塔婆拉塔庙,并在庙中建立了"密宗"女神的神位。从此以后,湿婆神就温和安详了。现在,这座塔庙里供奉着拉克希米的神像。  第32节:中世纪尼泊尔城镇生活  (街巷里的鼓乐队)  从陶马迪广场向东北方穿街过巷数百米,还有一个小广场-达塔特雷亚广场。这是一个长方形广场,广场正东方是尼泊尔全国惟一一座供奉三位一体神达塔特雷亚的庙宇。在印度教中,最大的三个主神分别是创造神大梵天、破坏神湿婆和保护神毗湿奴。达塔特雷亚神则是这三大主神的集中化身。此庙始建于15世纪初的亚克希亚·马拉国王时期,据说是用一棵大树的木材建造而成的,因此在巴德冈古建筑群中同样享有盛名。  在巴德冈的大街小巷,还不规则地散落着许多或大或小的庙宇,这些庙宇都是人们平时或节日期间敬神和祈祷的场所。因此,无论走到哪里,几乎都能看到涂有红丹粉的神像,都会闻到从庙龛里飘出的香烟或灯盏的气味,都会听到不时响起的钟声或铃声。可以说,浓浓的宗教气氛,笼罩着整个巴德冈。  徜徉巴德冈,就像生活在古老的文化之都。  由于尼泊尔地处南亚和中亚之间,在中国的西藏和印度之间,再加上印度教和佛教的相融共存,决定了尼泊尔文化既有其民族特色,又不可避免地具有多重性。古老的巴德冈王国曾是从印度到尼泊尔、再到西藏的商业通道,因此这里的文化也就自然而然地受到多方面影响。  走进杜尔巴广场,在55窗宫西侧有一座金色的大门,这是巴德冈王国最后一位国王拉纳吉特·马拉的作品。拉纳吉特·马拉国王非常爱好搜集奇珍异宝,也喜欢建筑。因此,他在他父亲布帕亭德拉·马拉国王所建的王宫内增添了许多门户和庭院。这座金门,就是在他统治期间的1754年兴建的。金门的门框、门头、门顶及顶部的装饰,均为铜质镀金,雕刻精到、富丽堂皇。尽管在其他王宫也有类似金门,但都无法与此比肩。特别是金门上的图案,虽然表现的主要是印度教的神祉,但也有中国龙的造型,非常典型地表明这座金门是多元文化相融合的产物。  如今的55窗宫和它西边的白色宫殿,是尼泊尔国家美术馆,陈列着尼泊尔优秀的古代雕刻和绘画作品。在达塔特雷亚广场附近,还有尼泊尔古代木雕艺术博物馆和古代青铜器博物馆,分别陈列着一些尼泊尔古代的木雕和铜雕艺术精品。这些雕刻和绘画作品,有的有着印度教繁缛、夸张的风格,有的洋溢着佛教和谐、宁静的韵味。有些绘画作品,则同我国藏族的唐卡几近一致。徜徉其间,足可领略尼泊尔古代文化的风貌。  位于杜尔巴广场东南角上的亚克舍希渥庙,外型同其他塔庙没有多大区别,但抬头细看就会发现它的非凡之处:在第一层支撑着塔檐的24根撑柱的下部,浮雕彩绘着24幅春宫秘戏图。不同的姿态,夸张的造型,逼真而详尽……这在我国,即使内部展出也绝对是"儿童不宜",但在这里,却高悬于光天化日下的广场塔庙之上,足见印度教性文化之张扬。  在巴德冈老王宫里,至今还保留着一些可供欣赏的珍贵的古代艺术品。杜尔巴广场西大门处的两座石雕神像,旧时风采如故,即是尼泊尔古代雕刻艺术的杰作。在王宫浴池东端的弧形池壁上,装有一镀金的铜制水龙头,状如山羊头,其上还雕有多种林中动物。此水龙头制于马拉王朝末年,造型独特、工艺精湛,亦是杜尔巴广场中一件艺术珍品。在达塔特雷亚广场东南小巷里的一座古代建筑物上,有一方雕花木窗,窗格中心是孔雀图案,不仅造型优美、雕技精湛,而且保存得相当完好,据说是加德满都河谷内现存的一扇最好的古代雕刻木窗。  现在的巴德冈市依然保持着尼泊尔城镇的民族特色和古都风貌,不仅那些曾是古都象征的宫殿、庙宇、水池等古老建筑虽经数百年风雨侵蚀仍大都比较完好地保留着,而且当地居民典型的中世纪的生活方式和多元的文化传统也都原汁原味、鲜活地继续着。无论是在广场,还是在大街小巷,居民们都安然、平静地生活着:老人们坐在一起闲聊;孩子们在街上玩耍嬉戏;女人们聚在公共水龙头前洗衣洗浴,或围坐在空地上用古老的纺车手工纺线;男人或在街头使用原始工具和土窑制坯、烧陶,或做着木件雕刻……就连临街一层的店铺里到处出售的已经有若干世纪历史的巴德冈帽(尼泊尔人喜爱的扁圆帽)和驰名全尼的绘画、雕刻、珠宝、铜器、陶器、土布等土特产品,也都传承着古老的技艺和古代文明的信息。在街上或广场上,时常能碰到迎神的队伍、节庆的队伍、娶亲的队伍或自娱自乐的歌舞队伍,这些都无不传递着尼泊尔传统民族文化传承的信息与精彩。  巴德冈的三个广场和散落街巷间的庙宇、水池,对尼泊尔国民都是免费开放的。在这些地方,尼泊尔人可以自由出入,并且可以在其间从事商业、休闲、娱乐、集会、节庆以及宗教等活动。古迹坐落于民间,成为民间不可或缺的活动场所;人们生活在古迹里,成为古迹密不可分的活内容。当你走进巴德冈,漫步于广场、宫殿、庙宇和狭窄曲折的街巷间,不仅可以领略一座座极具尼泊尔民族特色的古老建筑之风采,而且可以亲身体验和感触尼泊尔古老的传统和生活习俗,如果你有兴趣,甚至还可循着这些传统习俗去探寻尼泊尔民族文化的渊源。因此,说巴德冈是"活的博物馆",是"尼泊尔的文化之都",或者"中世纪尼泊尔城镇生活的橱窗",都不为过。  第三部分:  第33节:佛教圣地-斯瓦扬布纳特  (博达环墙外拨转经筒的藏人)  斯瓦扬布纳特考加德满都河谷西侧,平地突起一座高于谷地约80米的小山。小山东侧的顶部,矗立着一座高大的佛塔,佛塔四围有许多古老的神像和寺庙,形成了一个比较密集的宗教建筑群,这便是尼泊尔著名的佛教圣地-斯瓦扬布纳特(Svayambhunath)。  我第一次参观斯瓦扬布纳特,就被那里浓浓的宗教气氛所感染,也为那里风格各异的宗教建筑所吸引,但对于这些宗教建筑的内涵、斯瓦扬布佛塔的由来、以及整个斯瓦扬布纳特地区自然与人文环境却知之甚少。直到后来查阅资料、访谈和实地考察,对斯瓦扬布纳特,我才有了一些了解。  斯瓦扬布纳特的中心建筑是斯瓦扬布大佛塔,塔高、宽各约20米,以东为正;塔基之上为一白色巨型覆钵,底部四周设有8座佛龛,并装有8组经筒;覆钵之上是一个巨大的方形宝匣,四壁各绘一对佛眼,据称可"洞察一切";塔身由表面镶镀着铜片和金箔的圆锥形13层相轮组成;塔顶是结构复杂的华盖,华盖之上高竖着镏金宝瓶;塔冠嵌有一颗巨大的宝石,据说在中秋之夜,很远的地方都能看到它反射的莹莹辉光。整座佛塔宏伟庄重、金碧辉煌。  大佛塔东侧南北两边各有一座锡克哈拉庙,高耸入云的锥型庙身,如两个巨大的石笋拔地而起。大佛塔西北部,是一座造型优美、金色屋顶的塔庙哈拉蒂女神庙,此庙并不高大,但很有名,是善男信女们日常献供、祈祷的地方,香火甚旺。大佛塔西面有一僧院,据说是斯瓦扬布纳特最为古老的一个僧院。大佛塔西南角上,矗立着一座白色的石头塔庙,是加德满都谷地惟一一座具有独特建筑风格的瓦尤普拉庙。  在大佛塔和其他塔庙的庙身及周围,到处都镶嵌或竖立着石雕佛像。由不同时期的施主竖立的一座座石塔更是随处可见。哈拉蒂庙西侧的石塔尤为密集,形成了一个石塔群。  这里本是佛教圣地,但其中一些塔庙却是印度教的。这是佛教和印度教在尼泊尔长期相融共存的一个独特的宗教现象。  整个斯瓦扬布纳特塔庙区,是加德满都河谷重要的历史遗迹保护地之一。虽然至今还没有可靠的证据准确地说明是何人在何时建造了斯瓦扬布大佛塔,但它一直以加德满都河谷最古老的遗迹而引人注目。一些佛教经典和编年史中提到,这一地区的闻名于世应早于佛祖释迦牟尼,因为相传释迦牟尼曾亲临这里,住在斯瓦扬布纳特东面的普查格拉,还在这里收了1350名弟子,其中知名的有舍利弗、大目连和阿难陀等。在一些宗教和文学的文献里对斯瓦扬布大佛塔的建立也有各种各样的传说。  在这些传说中,流传最广的莫过于毗婆尸佛到纳加达哈湖种莲开花的故事。这个故事说,当创造神大梵天的辉煌形象在莲花中间显身发光之后,文殊师利菩萨排干了湖水,纳加达哈湖变成了谷地,人们便开始在这里居住与繁衍生息。后来,高德(现孟加拉)国王普拉昌达·德瓦来到尼泊尔朝拜大梵天和向文殊师利菩萨的弟子求教,他把发光的大梵天像覆盖起来,并在上面修建了一座寺庙。  如今的斯瓦扬布大佛塔所在的位置,既是当年毗婆尸佛的种莲之处,也是普拉昌达·德瓦国王覆盖大梵天像的建庙之处。斯瓦扬布的字面意思就是"自体放光",恰与大梵天像的自体放光相符,因此有学者认为,普拉昌达·德瓦国王是斯瓦扬布纳特最早的创建者。但这不过是一个传说故事,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在公元4世纪由李查维时期的维里希·德瓦国王建立了斯瓦扬布大佛塔。因为从李查维时期的许多记载中发现,当时还建了许多寺院,立了许多佛教圣像,大大丰富和发展了佛教。维里希·德瓦国王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国王,其宗谱中提到,他在斯瓦扬布纳特敬拜佛祖。因此,更多的人相信斯瓦扬布大佛塔在李查维时期就已形成规模并得到较好管理。  斯瓦扬布纳特众多的塔庙建筑,也曾受到自然灾害的损毁和人为破坏。现存的宗教建筑是后来各朝代诸国王付出巨大努力的结果。特别是中世纪早期,许多虔诚、热心的施主对这里的塔庙进行过较大规模的维修或重建,其最后一次大规模修缮在1818年,是我国西藏的一位施主到加德满都时捐资的。  斯瓦扬布纳特一直是佛教徒的一个重要朝圣地。据传,藏传密教莲花生大师和阿提侠等曾数度驻足于此。公元13世纪初,这里成为著名的佛教圣地。每年佛祖诞生日时,这里都要举行盛大的法会,届时,数万佛教徒云集在这个面积不大的山包上,经旗密布,人头攒动,商事兴隆,热闹非凡。  参观或朝拜斯瓦扬布大佛塔,有两条主路。  一是西路。在斯瓦扬布大佛塔所在的小山西麓的环路内侧,新落成一座佛祖塑像。此像高20米,是加德满都河谷最高大的佛像。大佛南面有一条狭窄的山路。沿路向东至山顶,进门后先是一个小小平台,中间为一设有围栏的水池,池中立一镏金铜佛。从平台的北部沿小路向东不远再向南,是几个古屋寺院。屋墙和院中时有石雕佛像。从这里向南,是一个方形小院,院中即是哈拉蒂庙后面的石塔群。塔群南、北、西三面的屋中、门前,是出售铜佛、木雕等工艺品的摊店。塔群东南,即是斯瓦扬布大佛塔。  另一条路线是东路。在小山东侧,有一彩绘大门。进门后沿石阶路而上,先缓后陡,至山顶,即是斯瓦扬布大佛塔正面。此路两旁,同样立有许多佛像和石塔。进门处的两座彩绘佛像和山脚处的三座彩绘佛像都很高大,佛像前也是人们经常进行佛事的重要场所。在山脚处三座彩绘佛像的前面,还立有一块描绘佛祖作为悉达多太子出生时的石质雕刻。这在加德满都河谷是难得一见的。  小山的四周,是一圈新建的高高低低的佛塔和围墙,墙体上嵌装着一排排经筒。佛塔有多少座,经筒有多少排,无法计数。佛塔之间,偶有小路,也可到达山顶。  第34节:不愿走进的博达  (湿婆节前往审庙敬神的人们)  或许这里是最靠近市区的高地,到这里来的人,除朝圣拜佛外,都喜欢在大佛塔前的平台上凭栏俯瞰加德满都河谷全貌,并根据由纳加达哈湖变成谷地的美丽传说去追思远古时期那烟波浩淼的湖光山色。如果天气晴和,在塔下还可向北远眺连绵不断的喜马拉雅山脉的雄姿。在宗教建筑周围,到处是四季长青的林木。林木间,自由放养着一个庞大的猴群,与人相安为伍。因此,这里也被人称为"猴山",是加德满都河谷一个有名的旅游胜地。  在尼泊尔期间,我没能有机会一睹佛祖诞生日大法会的盛况,但在平时的几次参观中,还是领略了斯瓦扬布纳特作为著名佛教圣地在尼泊尔人心中的地位。  我参观斯瓦扬布纳特,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次。那日时值初冬,艳阳高照,虽非节庆,亦人流如织,如赶会过节一般。特别是大佛塔四周,人声鼎沸,钟声悠扬,香烟缭绕,灯火灿烂,好不热闹。从那里走过的人,大都要转动一下大佛塔四周的经筒,经筒旋转起来,奏出嘎啦啦的旋律。大佛塔东、南、西、北四方都有饰以镏金窗扇的佛龛,其中燃有灯火、香烟,一队队盛装的妇女或挎布包、或提食篮、或托花盘,一次次把带来的米粒、花瓣和鲜花撒进佛龛,然后双手合十垂首膜拜,拜后有的还从佛龛中抠些红丹粉点在前额或抓一朵鲜花戴在头上,有的男子则俯首以额触碰佛龛石沿。大佛塔西北侧的哈拉蒂女神庙香火最盛:庙前竖着一些铁架,其上装有一排排经筒,并放置着一盏盏燃着火焰的油灯碗,人们走过这里,或转经筒,或拨亮灯头;架下放着几个腾起一二尺高火焰的火盆,一些妇女在火盆边蹲下身,以双手作捧火状连续数下把火捧至面前;庙右侧一铁架上挂一大个铜铃,不时有人合十向庙拜过之后手拉铃锤敲响一次;庙门左右两侧是两排长长的手捧鲜花供品欲进庙内进贡祈福的男女老少,一些衣着现代时髦的青年男女亦安祥地排在队伍之中……  在这佛教圣地,拜佛敬神活动是如此多种多样,仿佛人们的一举一动都和祈福有关。我被他们从容的行动和虔诚的精神所感染,发自内心地祈望斯瓦扬布大佛塔宝匣四壁那四双巨大的"佛眼"洞察人世的动荡与疾苦,赐给尼泊尔人以安宁与幸福。  不愿走进的博达  佛教是尼泊尔的第二大宗教。在分布于加德满都河谷三市的数千座大大小小的庙宇中,佛教寺庙的数量也占第二位。从外观上看,佛教庙宇除有寺院的形式外,还有一个明显的标志,就是佛塔,其外形就像北京北海公园的白塔和西四妙应寺的白塔一样。在尼泊尔,最大的佛塔当数浮屠纳特(Boudhanath)塔。  浮屠纳特也叫博达(Bauddha),坐落于加德满都市中心东北大约8公里处。据说,此塔内藏有古佛迦叶佛的舍利,因而也是加德满都谷地一个重要的佛教圣地。  加德满都东环路偏北处向东,有一条街道。古时候,这里是西藏同印度之间的商业和朝圣之路。后来,这里的人口不断增加,逐渐形成村落,今天,这里的民房建筑已同加德满都市区相接相连。在距环路约1公里处的路北,挤挤挨挨的三五层楼房中有一座彩绘门楼,门楼并不突出,但门内却矗立着一座高大的建筑,那便是博达佛塔。  这座佛塔建构同斯瓦扬布大佛塔差不多,分塔基、覆钵、宝匣、相轮和塔冠五部分。塔基坐落于地面上,共3层,每层4面有台阶相通;塔基之上是一个巨大的覆钵形屋顶,白色,下部有一周佛龛,共108个,每个佛龛中均嵌有不同的佛像;宝匣建在覆钵中央的上方,为四方形,每面绘有一双佛眼;宝匣以上为方形镏金塔锥,共有13层相轮,上部顶一红布华盖,数十条长绳从华盖下伸向四面八方,绳上挂满了五彩经旗;华盖顶部,是镏金塔冠。其规模相当宏大,直径和高度都40米。在尼泊尔,其他佛塔都无法与之匹敌。  这种奇特的类似瓶子的佛塔,其概念和形制源于印度的"窣堵坡",是为藏置佛舍利及其遗物而建造的实心建筑,通常由台基、覆钵、宝匣和相轮四部分组成,其性质类似坟墓,是佛教信徒顶礼膜拜的对象,其各部分构成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意义。在尼泊尔,博达佛塔一直被认为是古代建筑者们尝试把佛学思想与宇宙论相结合的产物:成阶梯的三层塔基,象征大地;半球形的白色覆钵,代表天;宝匣四面的四双佛眼,象征觉悟;13层相轮,表示成佛的步骤;塔冠,则象征成佛。  在塔基数米以外,有白色的环墙围绕。环墙外壁有147个凹进去的壁龛,内悬经轮。环墙北部,是佛塔的正门,沿台阶可达塔基之上。东部环墙内,还有小佛塔数座。环墙外面十多米处,有一圈三四层的楼房环绕。这座佛塔,正逐渐被周围的建筑所掩蔽。  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但人们都相信此塔建于公元5世纪。相传,此塔由一位妇女所建。当时,这位妇女找到尼泊尔谷地的一位国王,说她要修建一座佛塔,请求国王捐赠一块土地。国王问她要多大一块土地,她说能用一张水牛皮盖住就可以了。国王同意了她的请求。于是,这位妇女把一张水牛皮分割成许多薄薄的、细细的长条,然后把这些牛皮条放在地上连成一个大圆圈,对国王说,她就要牛皮圈中的这块土地。国王没有办法,只好给了她这样一块很大的土地。这位妇女就在这块土地的中央盖了一座大佛塔。这座塔还有一个尼瓦尔名字,叫做"露珠塔"。传说当年兴建此塔时,尼泊尔适逢干旱,无水可取,建塔者便采集露珠来和灰泥,故名"露珠塔"。16世纪时,此塔由宁玛派喇嘛修复。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此塔由中国喇嘛主管。  第35节:节日的帕苏帕蒂纳特  (圣河岸边的祈祷者)  博达佛塔不仅是尼泊尔最大的佛塔,也是南亚最大的佛塔,为尼泊尔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八大古迹之一,按理,我该是很喜欢它的,但我却从感情上不愿走进它。  我所以不愿走进博达,是因为这里住着许多同胞,但其中一些却是不愿做我的同胞的人。20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从我国西藏来尼藏人的增加,这里逐渐成了加德满都市形形色色藏人最集中的地方,因而也被称为"小西藏"。佛塔周围,有很多藏人住宅、宗教用品商店、工艺品商店和饭店等,此外还分布着30多个藏传佛教寺院,宁玛派、葛举派、格鲁派和萨迦派均有。当我第一次走进博达时,看到那么多身着藏装的同胞,其中有的还能讲一口流利的中文,心里不由得生出些亲切之感,于是便同他们搭话。但他们开口却问我是不是台湾人,而我回答来自北京的时候,一些人的眼睛里便立即现出异样的目光,话也不愿再多说。我知道,在他们之中,一些人是想从中国这个大家庭里分裂出去的,因此,对于来自北京的我们存有戒心。面对如此情况,交流实在是一种尴尬。  我不愿走进博达,还因为政治烟瘴的侵扰使这里已不再是一片佛国净土。本来,博达地区是加德满都河谷佛教徒进行宗教活动的地方,但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这里成了达赖集团驻加德满都办事处和驻尼达赖分子进行反华分裂活动的一个主要场所,还是一些西方反华分子来尼必到的地方,由台湾人出资兴办的藏人华语学校也设在这里。在这座圣洁的白色佛塔周围,虽然有时也有礼佛活动,但更多的是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集会或游行。佛教哲学注重的是禅思内醒,讲究的是平衡、和谐,但当我登上高高的塔基仰望塔冠的时候,本想体验一下那心止如水、超凡脱俗的境界,那些声明、演讲、口号等喧嚣尘上的嘈杂和拳头、旗帜、横幅等当空乱舞的场面却怎么也挥之不去。如此极大的反差,实在让我无法忍受。  我盼望有一天,当我再次走进博达,住在这里的同胞都能和我成为手足兄弟,这里的每一活动都能洋溢着纯正的佛乐清音。  节日的帕苏帕蒂纳特  湿婆神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中的破坏神,备受印度教徒的崇拜。帕苏帕蒂纳特(Pashupatinath)是尼泊尔最大的湿婆神庙,也是南亚最重要的一个印度教庙,在印度教徒中颇负盛名,197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湿婆节是印度教徒最盛大的一个节日,在每年冬末时举行,标志着冷季已经结束,热季就要开始,万物即将焕发出勃勃生机。湿婆节活动的中心,就在帕苏帕蒂纳特。  "帕苏帕蒂纳特"的字面意思,就是湿婆神庙。"帕苏帕蒂"是湿婆神的另一个名字。"帕苏"是众生的意思,"帕蒂"是主的意思,合起来即是"众生之主"的意思。帕苏帕蒂是最早被载入尼泊尔历史的一位保护统治者的神。据说,国王每每在他的宝座上即将结束他的讲话时,都要宣布:"让帕苏帕蒂神保护我们!"  我曾到过帕苏帕蒂纳特许多次,但只有一次亲眼目睹了湿婆节那天那么多印度教徒在帕苏帕蒂纳特敬拜大神湿婆的热闹场面。  湿婆,梵文为Siva,意思是"幸福"、"带来幸福"或"自在"。在印度教三大主神中,湿婆神是以破坏神的面目出现的,但他又以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特征和不同的功能来显示自己,他还能创造和保护,俨然三位一体神的形象。在印度教的经典里,湿婆神通常有4个主要特征,而每一个特征,又有许多化身。他的第一个特征是创造之神,据说有地、水、火、风、空、日、月、祭祀8种化身,是宇宙的创造者;其创造力还突出地表现在代表生命力的林伽(即男性生殖器)上,因而湿婆也是再生之神。第二个特征是修行在喜马拉雅山脉的全身抹着灰的苦行者,以他的虔诚维持着整个宇宙的运转。第三个特征是舞蹈之神,据说他会跳108种舞蹈,既有欢乐之舞,又有毁灭之舞,这些神秘之舞体现着宇宙的运动,象征着生命永恒的循环。第四个特征是恐怖的破坏之神,他要在每个劫波之末消灭宇宙和众神。还有关于湿婆神有更多特征的说法,譬如说他还是丰产之神、药神等等。对于印度教徒,特别是湿婆神的信徒来说,湿婆神是诸神中最高的神,就连大梵天和毗湿奴都承认湿婆神崇高的神位。因此,一年一度的湿婆节在印度教徒的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003年的湿婆节在公历3月1日。按照尼泊尔的传统,这天也是尼泊尔皇家军队的军节。上午,在我前往参加军节庆典活动的途中,只见一队队身着盛装的尼泊尔人聚集在新王宫南大门的两侧,他们或手捧鲜花,或高举彩旗,还有的赶着身披红毯的大象。司机告诉我,这些人要去新王宫朝拜国王,然后将赶往帕苏帕蒂纳特。  尼军军节的庆祝仪式,国王、王后和王储、大臣们都要出席。仪式开始,要放炮、鸣枪。据说,这是庆祝湿婆节的一项传统活动。加德满都河谷的人们听到枪炮声后,就要赶紧下地播种南瓜籽和黄瓜籽。放炮、鸣枪后,是尼军各项军事训练表演和武器装备展示。下午1时前,庆典活动结束。由于受上午新王宫前所见那些盛装队伍的诱惑,返回驻地换装后,我们便立刻赶往帕苏帕蒂纳特。  帕苏帕蒂纳特位于加德满都市环路东部巴格马底圣河西岸,靠近特里布文国际机场,平时走街串巷车行15分钟即可到达。但出发前有朋友相告,从市区通往帕苏帕蒂纳特的各个路口均已人满为患,因此我们只好绕行改走环路。车行半个多小时后距帕苏帕蒂纳特还有一二公里时,车辆开始密集难行,我们只得同其他人一样弃车步行。行不多久,往日宽阔的环路上已是人流汹涌,要想随着人流走到通往帕苏帕蒂纳特的路口已非常困难,于是我们不得不跳下环路,抄近道赶往帕苏帕蒂纳特。  第36节:审视到这里来的每一个信徒  (圣河中沐浴祈祷的苦行僧)  帕苏帕蒂纳特所在地过去是一个名叫丢帕坦的村庄。根据古老的神话传说,湿婆神有好多种化身,当他从修炼地跑出后来到这个地方时,隐藏了起来,连他的夫人帕尔瓦蒂也没告诉。人们不知道湿婆神哪里去了,都很着急,因为如果找不到他,世界的安全将会受到威胁。当他的夫人找到他时,他尝试着穿过巴格马底河逃走,结果他的外形被一分为四。于是,他只好留在了这里,并且由此开始,一根4面有着4个面孔的林迦(象征男性阳具的柱体物)就成了湿婆神的一个重要标志,这里也因此成了印度教徒们无比崇拜的圣地。  当我们穿过人流来到通往帕苏帕蒂纳特的正路时,道路已经被绳索拦住。往年,我曾在电视画面上看到过那人流拥堵、密不透风的场景。这次,有关方面大概出于安全考虑,在距离帕苏帕蒂纳特主庙数百米处的沿路左侧,拉起了长长的绳索,并有大量警员维持秩序。凡欲进庙敬拜者必须循绳排成两排依次前行,任何人不得加塞儿。因此,右侧很宽的路面倒显得空空荡荡。我们凭证件被获准沿着路的右侧前行。  沿路两侧有一些空地和空院,本是印度教徒在自己的亲人火化后来此举行13天诵经、祭奠仪式的地方,如今搭起了许多彩色的帐篷。路西的帐篷主要是提供食饮和休息的场所。节前好多天,我曾在加德满都市内见到一些捆绑着高音喇叭的宣传车在广播着什么,一问朋友才知是一些宗教团体在为湿婆节募捐,因为节日前后将有数万苦行僧和印度教徒从印度赶来这里,其吃住都要由宗教团体负责提供。此时,只见蓬内熙熙攘攘,的确多为印度人装束。路东的帐篷内,则播放着宗教音乐,摆着香烛,一些人做着法事。  大概为了更加严格地控制人流和避免加塞儿,将近帕苏帕蒂纳特南门时,拦人的绳索换成了用竹竿横七竖八搭成的狭窄夹道。往日敞开的南门紧紧地关闭着,人们只能饶过庙的东南角,走下台阶,来到巴格马底河的西岸,从庙的东门进入庙里。  帕苏帕蒂纳特已有1700余年历史,主体为一座塔式建筑,塔体两层,雄浑而庄严,金色的檐顶,厚重而辉煌。主体建筑周围,有许多小型建筑环绕。庙前立一巨大的青铜公牛雕像-湿婆神的坐骑南迪。据记载,原来的庙宇建筑物已完全被白蚁噬毁,现在的庙宇是17世纪时由布帕亭德拉·马拉国王重新修建的。庙里供奉着4张面孔的湿婆神林迦,有1米多高,在印度教徒中最负影响。勃起的阳具标志,是湿婆神最为广泛接受的神圣象征,代表着生命、繁殖和再生。  在帕苏帕蒂纳特的东门顶上,有一块半圆形彩绘浮雕,表现的是湿婆神和他妻子帕尔瓦蒂在一起的情景。湿婆神通常被描绘成有着女人的皮肤、身上和脸上都抹着灰的男人:他的脖子上绕着许多蛇,是破坏者的形象;他的喉咙是蓝的,因为他吞下了众神搅动乳海时产生的蓝毒,是英雄救世留下的印记;他的前额上有第三只眼,被称之为火眼,有一次他正打坐,爱神迦玛来引诱他,这只眼放出火来烧死了爱神;他的头上饰以弯月,据说那是印度恒河的象征,因为当恒河从天上落下时,它的重量会毁坏大地,因此湿婆神先用头接住再让它轻轻流向大地;他经常身带一柄三叉戟,那是光荣的标志;他还手拿一张弓,这张弓射出的箭毁灭了可怕的天、地、空三重城,把众神、人类和所有生物从魔鬼的统治下挽救了出来。湿婆神有时也被描绘成有5张脸和许多手:5张脸分别代表着上、东、西、南、北,因为湿婆神的力量是包罗万象、无所不在的;许多手则代表生与死、善与恶的平衡。湿婆神的妻子帕尔瓦蒂同样有生殖与毁灭的双重性格。他们生育了两个儿子:大儿子是战神赛剑陀,二儿子是象头神加内施。在帕苏帕蒂纳特东门上的这块彩绘浮雕上,湿婆神皮肤灰蓝色,有一头四手,身着黄衣,他的妻子坐在他身后。二人的脸部都微微下低,仿佛在观看、审视到这里来的每一个信徒。  帕苏帕蒂纳特对于尼泊尔的印度教徒甚至南亚的印度教徒来说,是最为重要的圣殿。平时,每天的早晨和傍晚,众多的印度教徒会手捧鲜花和供品到这里祈祷、膜拜或进行圣浴。每当湿婆节来临,会有十多万印度教徒来到这里。节前最早来到这里的是数千苦行僧,他们或全裸或半裸,代表不同地区的不同派别。他们在巴格马底圣河里沐浴洁身,在庙里向湿婆神祈祷,在路旁或空地上自由活动。而众多的印度教徒们则在节日当天早早来到这里,排起长长的队伍等待数小时甚至一整天,为的是进庙献供、让湿婆神看上一眼。已婚女人这天要绝食斋戒,祈祷丈夫活得更长久;年轻的女子则向湿婆神祷告,以实现自己最美好的愿望。  或许由于警方有效地控制了人流,这一次,在面对巴格马底圣河高高的东门台阶上,没有出现往年那样拥堵的场面。这里没有拦着的绳子和竹竿,人们很有秩序地循着左侧慢慢前行和登上庙阶、进入庙门,庙内香烟缭绕、灯盏闪烁,不时还有宗教音乐和钟声传出。由于帕苏帕蒂纳特的主庙是不准非印度教徒进入的,因此印度教徒具体是如何敬拜湿婆神的,就无从知道了。  帕苏帕蒂纳特主庙东门前的巴格马底河水,由北向南流过。河西岸是一排长长的台阶。几乎每层台阶上都站满了人。河边上,不时有人弯腰掬起河水自头顶淋下,然后双手合十闭目。也有人涉水入河,或洗浴、或祈祷。帕苏帕蒂纳特东南侧的河面上,并排建有两座石桥,可达对岸。两桥之间有一女神庙,虽然并不高大,但却享有很大的声望。人们把祭品带到这里,以此实现同诸神的联系。  桥北、桥南的巴格玛底河西岸,分别建有一些长宽各三四米的方形平台,平台的西边同帕苏帕蒂纳庙下的道路相连,平台的前面凸进河道,这便是印度教徒死后的火化台。2001年6月2日,比兰德拉国王、王后等王室成员遇难后就是在桥北的火化台上火化的。此刻,桥北的这些火化台上也站满了人,而桥南的火化台上却火焰升腾,一些死者遗体的火化并没有因为此时这里正在进行着重大的节庆活动而停止。  第37节:偏僻的长谷纳拉扬  (节日的圣河边)  由这些火化台再向南约百米处,矗立着一座拉加拉杰施瓦丽庙。此庙建于公元15世纪初期,庙内供有9个女神。在通往此庙的路上,立有一座释迦牟尼的佛像,此像建于公元7世纪,是加德满都河谷最古老的佛像。  两桥的东岸,有一些圆形的石台,是印度教徒们进行祭祀、祈祷的地方,每个石台上都有人或自己、或请法师进行着程式繁复的仪式。  步上石桥向前,一上巴格马底河的东岸,南面即有几座古庙,其中一座是比较著名的毗湿奴庙,还有一座是建于公元14世纪的拉姆庙(拉姆是湿婆神的另一个名字)。东北侧则突起一座林木苍郁的小山。小山脚下的河岸上,坐落着一排排风格统一、规模一致的小型敞门塔庙,庙中一律供奉着印度教的一个重要标志-阴阳石。  这些古老的庙宇及塔庙周围,是苦行僧们活动的天地。他们有的头裹红布、黄布或白布,身着各色长衣;有的则蓬头长须,几近赤身,仅在腰间围一块布遮羞,脸上、身上则涂着不同的色粉或香灰,像是在仿效湿婆神当年苦行时的样子。他们不同的装束,代表着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派别。他们平时大都长居于印度,每到湿婆节前才成群结队赶到这里,并按派别的不同占据各自的位置,或居于空庙里,或围在路旁的火堆边,或栖于用塑料布临时支起的低矮陋棚内。他们有的游于人群中为人点红,有的站在路边为人在额上点香灰,有的做些近于瑜珈的动作,比如把自己吊在树下仅一个脚指着地,以求获得些许施舍。10多处有苦行僧的地方,都被围得水泄不通,偶有一些西方游客驻足,与苦行僧们促膝聊天。巴格马底圣河两桥以东的这块土地,似乎成了苦行僧们的乐园。  和南桥相连的,是一条石阶山路。步步上行,可至山顶,那里又是一片塔庙。一座高大的庙宇名廓拉克纳特,是上帝大庙的意思。还有一些矮小的塔庙分布在山顶。再往东北方向前行、下坡,山脚下是一座古老而重要的姑赫耶施瓦丽女神庙。这座庙宇,现在的建筑是由普拉塔普·马拉国王于17世纪中期设计、建造的,但最早在公元11世纪的一件尼泊尔手写原稿中已被提到。据传说,当湿婆神渴望成为帕尔瓦蒂的丈夫时,帕尔瓦蒂的父亲却粗暴地拒绝了湿婆神的求婚,于是帕尔瓦蒂投进献祭的火中。湿婆神非常悲痛,把自己心爱之人的尸体扛在肩上,飞过山川,停在乡村的上空,尸体的各个部分落在地上,隐藏起来。人们认为帕尔瓦蒂尸体的一部分落在这个地方,于是便修建了这座庙宇。  平日,由于山顶、山脚地处偏僻,因而游人较少。但是在湿婆节这天,不管是山路上、山顶上,还是山林中、山脚下,到处都熙熙攘攘、游人如织,这座小小的山头真成了人山。路两边还有些地摊,卖些小食品、饮料或小日用品、小工艺品,人们在敬拜过神后,也顺便为孩子、为自己买些吃的、用的,就像我们国内春节期间的庙会一样。  下午4时许,我们从山上回到桥头,正待返回,忽见桥北东岸的三层高台上站满了人,最前面北为一排身着彩装的苦行僧,南是一排身穿白衣的男女,顶上一层则是打着数面横幅、排着整齐队伍的盛装男女。其中最引人注目者是一面黄底红日放光的旗帜。上午参加活动时在新王宫门前曾经看到的那一队人都打着这样的旗帜,一问才知,这是湿婆神旗,旗下的人们是一个信奉湿婆神的宗教组织成员,他们要在这里沿河点灯、燃火、诵经、唱歌,直至深夜。还有人说,贾南德拉国王将于下午5时到这里进行敬拜湿婆神的活动,于是,我们决定留下来等候。但一直等到6时半,国王仍未出现。是时,沿河的一排排灯盏已然燃起,巴格马底圣河之水被映得通红,河两岸的人群热情丝毫未减。  暮色里,天气有了些凉意,我们只好回返。沿途,一些地方点起了篝火。据说,这一夜的篝火,是湿婆神额上那第三只眼发出的神火,能够消灾祛邪,给人以力量和智慧,能保护人们平安康健。人们在这天晚上,可以取抱任何地方、任何人家的柴草点火,因为是为了敬神,主人都不会阻拦与责怪。这一夜,许多人还会通宵达旦地在篝火或灯火旁祈祷、唱歌。普遍认为,月亮也是湿婆神的象征,通过14个夜晚的祷告和宗教上的反思,会把自己的全部身心献给神灵。  第二天,在尼泊尔的报纸上看到报道:当夜7时半,贾南德拉国王和王后来到帕苏帕蒂纳特,同民众一起敬拜了湿婆神,成千上万的印度教徒在帕苏帕蒂纳特的节庆活动一直持续到了次日清晨。  偏僻的长谷纳拉扬  在加德满都河谷7处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古迹中,6处位于加德满都、帕坦和巴德冈三市内,仅一处位于河谷东部边缘的一座小山顶上,那就是长谷纳拉扬(ChanguNarayan)庙。"纳拉扬"是印度教中保护神毗湿奴的另一个名字,"长谷"是此庙所在地的村名。"长谷纳拉扬"意即位于长谷村的毗湿奴神庙。  毗湿奴(Vishnu)是印度教中三大主神之一,有许多化身,其首要角色是作为保护者和保留者的面目出现。按照印度教的传说,毗湿奴来到人世间就是为了避免大灾大难的发生或使错误得到缓解,并以此来维护宇宙的秩序。通常认为,毗湿奴是一个仁慈而善良的神,他不是用暴力战胜邪恶,而是用仁慈与和蔼去打败魔鬼。毗湿奴常以代表着无穷或无限的深蓝色皮肤的相貌出现,很受印度教徒喜爱。他的塑像有时是坐在荷花上,有时是躺在浮于宇宙之水的长有100个头的大蛇身上。他一只手握着太阳轮宝或车轮,象征着死亡与再生的轮回;一只手握着一只贝壳,代表着万物生命之源;还有一只手拿着一枝象征创造力量的荷花(有时则拿着一根代表时间的短棍);他的第四只手空着,张开的手掌代表着慷慨的行为。他还常常背着一张弓或一把剑,而他身上穿着的金色外套则象征着神圣的《吠陀》。他的坐骑是半人半鸟的加鲁达。他的妻子是深受尼泊尔人敬重的兴盛与财富女神拉克希米。由于毗湿奴是印度教中的三大主神之一,因此无论是在加德满都河谷还是在尼泊尔其他地区,亦无论是在城镇还是在乡间,到处都建有毗湿奴的神庙。但是,最为著名的毗湿奴神庙,当属长谷纳拉扬庙。  第38节:毗湿奴雕像中的上品  (阿育王柱。相传佛祖释迦牟尼诞生在这里)  长谷纳拉扬庙一直被认为是尼泊尔最古老的一座印度教神庙,据说是在公元323年由当时的哈里·杜塔国王修建的。后来,原庙被焚毁,1702年由巴德冈王国的马拉国王重建。此庙距加德满都市约22公里,属巴德冈市。由于地处偏僻,交通又不太方便,因此在加德满都河谷7处著名的古迹中,我是最后参观的。  车行至巴德冈市,从市边向北,一条狭窄的土路穿过平田,渐次升高,蜿蜒而上一座小山,大约4公里可达山顶。小山比加德满都河谷高出150余米,因而可在山顶俯瞰河谷全貌。在将至山顶时,可以看到一条长长的山脊向西伸进河谷,就像加德满都河谷西部边缘的斯瓦扬布纳特向东伸进河谷一样。山脊西端,民房鳞次栉比,即是长谷村。顺着层层红砖房墙和红瓦屋顶向上看,纳拉扬的庙顶高高耸立,庙顶之上的镏金宝瓶在阳光下熠熠发光。  车停长谷村头,沿小街漫步西行,两侧都是三四层的楼房。楼房底层多为店铺,以经营木雕、铜器等旅游纪念品者居多。店铺的男女主人坐在店前,招呼着生意。孩子们在街上穿来走去,嬉戏玩耍。鸡、鸭、牛、羊也悠闲地或行或卧在路旁。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淳朴、恬静的乡村画面。  民房尽头,迎面即长谷纳拉扬庙的东门。门的北侧,有一排曲尺形敞廊,廊内陈列着一些古老的石刻。拾级而上,圆拱形的庙门内,是一方形院落,东、西、北三面都是两层的尼泊尔传统的建筑。院子中间,矗立着一座两层塔庙,即纳拉扬庙的中心建筑。  早在公元464年,长谷纳拉扬庙即在一座碑铭中被提到,据说这座碑铭为尼泊尔发现的最早的碑铭。碑铭中讲述了曼德夫国王的胜利以及国王的儿子劝说他的母亲不要因为是寡妇而自焚的故事。如今,这座碑铭仍然立在塔庙西边的院中。  就像斯瓦扬布纳特是佛教圣地、帕苏帕蒂纳特是最重要的湿婆神庙一样,长谷纳拉扬庙体现了加德满都河谷乃至整个尼泊尔毗湿奴文化的最高境界。这座高昂的、漂亮的塔庙,不仅为河谷里最好的石头、木头及金属的雕刻艺术品所装饰,而且还藏有许多重要的、始建于李查维时期的石头雕像。这些雕像展示着毗湿奴的形象及其他化身。正如一些报纸载文称:"当你观看长谷纳拉扬庙时,你会领略到完整的加德满都河谷毗湿奴文化的发展。"  塔庙的四面都有庙门,门为三洞,每洞各置门板二扇。正门在西,一般情况下只开中间门洞。所有的门槛、门框、门板、门角、门楣及门头,都饰以五彩的不同花型图案和各种神像雕刻,极尽繁复与精致。西门全部为铜雕镀金,亦饰满花型图案和各种神像,极尽富丽与辉煌。门的两侧红砖墙上,非常对称地建有神龛。门楣上部,是一条条华美的建筑装饰。将至顶部时,门头两边各有16个互不相同的似人似兽似鸟的头形,一个个圆瞪双目,注视着四面八方。再向上,是支撑着第一层庙顶的一排木雕彩绘撑柱。撑柱后面的庙墙上,建有三窗,也是极尽装饰。因此,无论站在这座塔庙的哪一面,都会让人觉得这不是一堵普通的庙墙,而是一面工艺精湛的艺术品。特别是每边6根共24根撑柱上的木雕彩绘多臂神像,造型生动、形态各异,而且保护得极好,鲜有断臂残肢者,是加德满都河谷地区所能见到的此类木雕撑柱中最为精彩和完整的一组,因而也是长谷纳拉扬庙得以闻名的一大亮点。  塔庙四面的门前两侧,均有石兽把守。门侧台阶上,分别置放着古老的石雕神像。这些神像多为四臂,手中握着与神有关的法器。西门正前方,立有一座加鲁达雕像。半人半鸟加鲁达在这里为人形,脖颈上缠绕着一条大蛇,双手合十,面对着庙宇跪拜祈祷,两只翅膀背在身后,仿佛披着一件战袍。这座雕像和真人一样高矮,始建于公元5世纪,是这座庙里一座重要的古老石雕神像。  长谷纳拉扬庙的中心宗教象征,是其正门右侧立着一座毗湿奴骑跨在加鲁达身上的雕像。此处的加鲁达人头鸟身,两手化作翅膀向左右张开,毗湿奴则分开两腿、两臂搭膝端坐在加鲁达身上,手中分别拿着车轮、短棍和贝壳。这一雕像创始于公元4世纪,雕造精良、造型独特,是毗湿奴雕像中的上品。  塔庙的周围,不规则地建有一些红砖砌起的神龛,里面分别供奉着毗湿奴的一些化身雕像。  一般来说,毗湿奴的化身有10个,其中有动物、有人、有神、也有佛陀,依序反映了各种生命在地球上的演化过程。毗湿奴的第一个化身是人鱼马特斯亚(Matsya),他从洪水中挽救了人类之父摩奴,杀死了魔鬼哈亚戈利瓦;第二个化身是乌龟库尔玛(Kurma),他帮助众神和群魔重新从乳海里找回了阿姆里塔等数件上一个时代丢失的宝贝;第三个化身是野猪瓦拉哈(Varaha),他从被恶魔希兰药叉占领的原海海底救出了地球;第四个化身是人狮那罗辛哈(Narasimha),他杀死了魔鬼希兰亚卡悉布;第五个化身是侏儒瓦摩那(Vamana),他从巴利国王那里讨回了众神输掉的土地;第六个化身是婆罗门贾马达戈尼的儿子持斧罗摩(Parasurama),他来到人间,重建秩序,恢复了祭司们的重要地位;第七个化身是《罗摩衍那》史诗中正直英勇的英雄罗摩旃陀罗(Ramacandra),他从邪恶的魔王罗婆那的统治中挽救了地球;第八个化身是神奇的放牧青年克里希纳(Krishna),他打败了无数魔鬼;第九个化身是佛陀,他想通过转移一些人对神圣经文的注意力,使那些缺乏品德、狂妄自大的人走火入魔;第十个化身是迦尔吉(Kalki),他在时代终结时来到人间,重建宇宙秩序。  第39节:释迦牟尼诞生的地方  (加德满都老王宫广场的地摊)  主庙西南侧有一座13世纪的石雕像,描绘的是毗湿奴的第四个化身。他半人半狮,正身手敏捷地杀死一个窃取了地球的恶魔。在印度的神话传说中,恶魔希兰亚卡悉布由于在大梵天那里得到了无论是在白天还是黑夜,亦无论是在建筑物的门里还是门外都不被任何人、任何动物或任何神杀死的承诺,而仗着不死之身胡作非为。一天傍晚,毗湿奴化作人狮,躲在一个寺院的门口柱子里,把这个魔鬼撕成了碎片。他这样做,并没有违反大梵天给予这个魔鬼的恩惠条件,因为傍晚既不是白天也不是晚上,在门柱处既不是门里也不是门外,人狮既不是人也不是动物、更不是神。类似这座雕像的人狮雕像,在加德满都河谷三个老王宫的进门处都有,基本造型都差不多,只不过有的是高浮雕、有的是透雕。关于人狮除魔的故事,尼泊尔人的说法与印度的传说略有不同。比如有一种说法是,什么兵器也杀不死这个恶魔,以至于人狮最终不得不用手把他挖腹取肠。加德满都河谷的人狮雕像所表现的大都是这个情节。  此外,这里还有一个6世纪的石雕像,所展示的是毗湿奴的第五个化身。神话说众神把天堂般的王国输给了野心勃勃的凡间国王巴利,为了讨回这块土地,毗湿奴化身成侏儒瓦摩那。他找到巴利国王说,他只想要他三步能丈量的土地。巴利同意了。可当这个矮子以步丈量土地时,却变成了一个巨人,他三大步竟丈量了地球上几乎所有的土地。就这样,被众神输掉的国土失而复得。雕像上的毗湿奴,正跨着两腿几乎成为一条直线的大步在丈量土地。除此之外,还有另一座大体产生于同一时期的石雕像,描绘了毗湿奴作为世界的君主,正在被他的配偶和众多的陪伴者们包围着。  在庙门前面的镀金围栏里,立着此庙重建者布帕亭德拉·马拉国王和他母亲里蒂拉柯米王后的青铜雕像。这位巴德冈王国著名的国王曾在1704年为这座庙宇的节庆活动致了献词。庙里几乎所有神像的脸上、身上都被涂上了红粉,它们的面前,也大多撒有彩米和花瓣,有的还燃有灯烛,表明这里常被人们敬拜。整个庭院的地面用砖铺成,砖角已磨成圆形,这不仅让这座塔庙的庙院更显苍老,也似在告诉人们,这里有过怎样擦肩接踵的景象。  踏进庙院时,里面空荡荡的,显得有些寂静。但当我为院中那些古老的石雕、木雕艺术品深深地吸引了注意力的时候,外国游客和当地人仿佛突然多了起来,后来竟被一批批拥入的人们挤满了整个庙院。长谷村村头的停车场上,也已停满了大车、小车。在我们回返时,山路上仍有西方人在徒步往这里来。虽然,相对于加德满都河谷的其他古迹,这里有些偏僻,但偏僻似乎并不能阻挡朝拜者和观光者的脚步,偏僻反倒更成了一种吸引!  释迦牟尼诞生的地方  早就听说尼泊尔有个地方叫兰毗尼(Lumbini),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诞生地。新千年第一个我国春节长假期间,我有幸第一次拜谒了这万人景仰的佛教圣地。  兰毗尼位于加德满都西南约300公里处的特莱平原,东到尼泊尔南部重镇白拉哈瓦22公里,南到尼印边界也不过20来公里。这里是喜马拉雅山余脉丘里亚山脉的最南部边缘,莽莽大山遗留下的一些小小的山丘零星地散落在草木繁茂的原野上。兰毗尼就坐落在其间一座平地突起的小山丘旁边。我们从加德满都出发,车行了3个多小时山路和3个多小时平地后赶到那里时,已是薄暮时分。苍苍夕照里,透过车窗向外寻觅,那棵著名的菩提古树渺无踪影,丛丛苇草、片片新林却呈现在眼前。由于天色已晚,我们只好在中华寺停车住下,急切而崇敬的心情促使我们第二天一大早便启程前往。  兰毗尼主要的古迹都集中在方圆约8平方公里的兰毗尼圣园中。此地古属古印度北部的迦毗罗卫国,当时曾是一个比较繁华的村镇。如今,昔日的辉煌已经不再,除了一些庙塔的遗迹和纪念物之外,整个圣园充满了自然韵味的苇草和林木。当我们赶到那里时,重重晨雾还未消散,一切还都沉浸在白色的飘渺之中,让人感觉到处弥漫着幽邃与神秘。  迈进极其简陋的铁栅栏园门,即是兰毗尼圣园的中心部分。据之前看过的一些资料判断,左前方应该是摩耶夫人庙,是兰毗尼圣园一处非常重要的遗址。在这些资料中,有一张图片:一棵大树下,有一座方形的白色庙基,一面有台阶可登其上。庙基上面,还有一间小庙。据说,摩耶夫人庙最初建造于2300年前。如此古物,即便只看到遗址,也令人兴奋。不过,早些年这里还有的那座庙基此时已不复存在,展现在我眼前的只是一个临时搭建的简易大棚和大棚下一堆堆红砖碎瓦,庙宇旁图片中那棵大树也已不见,让人不免怅然。沿大棚里狭窄而坑洼的土路前行,我们一步步靠近庙基的中部,那里临时支着一排供桌,桌上供着摩耶夫人的塑像。导游告诉我们:为了重修摩耶夫人庙,前几年由某国帮助将庙基拆掉了;在拆庙的过程中,从大殿佛像下1米深处挖出一块石板,经考证,该石板所在处正是佛祖诞生的具体位置。说完,导游带我们走向供桌后面的一堆红砖,红砖中间有一土坑,坑下确有一块石板,坑上挂着一块英文字牌,标明此即佛祖诞生之地。  相传公元前565年,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王后摩耶夫人怀胎十月,按照当时的习惯乘马车回娘家生育,途中经过兰毗尼花园。摩耶夫人见花园中花奇草瑞、池水香洁,便下车游园洗浴。她浴毕上岸后,即手扶树枝,生下了乔达摩(姓)·悉达多(名)太子。迦毗罗卫国虽然很小,但悉达多毕竟贵为王子,一直生活在一个豪华但却孤单的环境里,直到29岁时他执意走到皇宫外面,才了解到真正的社会和人生。第一次,他遇到了一个老人,知道了人会老;第二次,他遇到了一个病人,知道了人还会生病;第三次,他看到了一具尸体,明白了人最后都要死去;第四次,他遇到了一位化缘的僧人,看到了还有另外一种生活方式。这些见闻,深深地打动了他的心灵。他痛感人世生、老、病、死各种苦恼,不满于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及其梵天创世说教,僧人对世俗的超脱又深深地影响了他,由此他萌出一种深切的渴望,决心去追求能够获得心灵安宁与精神满足的解脱之道。于是,他放弃了王子舒适的生活,剃掉长发,开始了一个苦行者的流浪生活。他出家6年,以种种苦行来折磨自己的肉体,企图找到一种方式来解脱有知觉的生命的痛苦,但却没能如愿。此路不通,他便另辟蹊径,在一个月圆的晚上,来到位于印度北部菩提伽耶的一棵毕本罗树下苦苦思虑了7天7夜,终于豁然开朗,觉悟成道,悟出了宇宙、人生的真实本质,获得了彻底解脱。这年他35岁。这次悟道,使他完成了从一个凡人转变成为刻在人类历史上的"佛"的过程。从此,乔达摩·悉达多被尊为"释迦牟尼",意即"释迦族的圣人",也被称为"佛"、"佛陀"。"佛"是"佛陀"的简称。"佛陀"又译作"浮陀"、"浮屠"、"浮图"等,意思是"觉"、"觉者"、"知者"。  第40节: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王宫广场前的面具店)  悉达多太子出生和得道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苦苦求索、自我修养的过程,并不神秘,但在释迦成佛后,由于宗教等各方面的原因,释迦牟尼就一步步被神化了。比如在著名的"八相成道"里,就把悉达多说成是乘象入胎、右肋降生:一天,摩耶夫人做了一个梦,梦中一头长着9根长牙的白象从天堂下来消融在她的身体里,当地一位智者预言她将生出一个异常人。摩耶夫人手攀树枝的时候,小太子即从摩耶夫人的右肋降生了,并且一出生就会走路,他朝4个方向各走了七步,而且每走一步,脚下便盛开一朵莲花。他一边走路,一边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口里还念念有词:"天上地下,唯我独尊。"此话说完,就恢复了常人本态。  早先,在摩耶夫人庙里,曾供着一块石雕像,上面即描绘了摩耶夫人从右肋降生太子和太子脚下步步生花的情景。现在,这块雕像已移供在园门右侧一座一间屋子大小的小庙里。我们原路返回,走进了那座红顶小庙。庙里香烟缭绕、光线昏暗,对面墙上竖立着两块石雕人像。右边一块1米多高,铁红色,上雕摩耶夫人生下释迦牟尼时的情景,因为年久,人像已斑驳模糊、看不清眉目,只能分出人体的大概轮廓。相传这块石雕为公元11世纪到15世纪期间尼泊尔南部纳加王朝的一位国王所建造。和这块石雕并排,还立着一块小一些的白色大理石雕像,雕像上清晰可见小太子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脚下生出7朵莲花的情景。据导游介绍,这块雕像是按照古雕像的画面,由尼泊尔一位著名的雕刻家于1956年雕刻复制的。这两块雕像,不仅受到佛教徒的膜拜,也受到印度教徒的膜拜。一些不生育的妇女还经常用手触摸雕像,以求能够生儿育女。为了防止因触摸而损坏,现雕像前已围上了木栏,那块古雕像还罩上了玻璃。我不是佛教徒,也不是印度教徒,但来到这佛祖的诞生之地,面对着手扶菩提树枝而生佛祖的摩耶夫人的雕像,还是双手合十,向这位伟大的母亲表达了崇高的敬意。  释迦成佛后的45年间,在中印度各地云游教化,信徒众多,直至涅槃。佛教徒们为纪念这位佛祖,将其诞生地兰毗尼花园尊为圣园。在最初的几个世纪里,兰毗尼既庄严又兴盛。当时,虔诚的佛教徒们都纷纷到此朝拜,并陆续在园内及其周围建造了许多佛塔、寺院和其他一些建筑物。公元前249年,古印度的阿育王到此访问时,这里还是一个繁盛的村镇。后来,由于宗教冲突、自然灾害和战乱,兰毗尼的建筑物遭到了毁坏。公元403年和636年,我国的两位伟大的旅行家法显和玄奘先后访问了这里,并在他们的著作里对当时的兰毗尼作了比较具体的描述。其中说到这里有一个巨大的水池、一棵古树、4座佛塔和一根顶上有着马的塑像的石柱,并说石柱已经被雷电击裂倒地。这说明,直到公元7世纪,当年摩耶夫人手攀其枝而生下悉达多太子的那棵老树依然残存,但整个兰毗尼地区还是处在被破坏中,许多佛塔、寺院和宫殿因此都荒废了。在以后的数百年间,兰毗尼并未被世人注意。1895年,一位德国著名的考古学家在参观了兰毗尼后发表文章说:从许多古老的佛塔、寺院、宫殿的遗址和一些雕塑等考古物品来看,当年整个兰毗尼地区应该是非常壮观的;众所周知的阿育王石柱,就随意地被放在丘里亚山脉的一座小山旁。  当我们从那座大概是临时的摩耶夫人庙走出时,晨雾渐渐散去,圣园里的诸多景物开始逐渐清晰起来。向前望去,昔日那些雄伟林立的庙塔都已不复存在,只有满地的一堆堆、一道道红砖墙基似在讲述着历史的沧桑。这些废墟,大都是20世纪后陆续挖掘清理出来的,有高有矮、有密有疏、有方有圆,主要是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9世纪的建筑物。在临时的摩耶夫人庙前,有一组圆形砖座,每排4座,共4排,是公元8~9世纪的16座小佛塔的基座。这些遗址的出土,不仅为进一步研究兰毗尼的历史提供了佐证,也使我们这些到此参观的人心里多了几分沉重。  穿过这些静静地躺在地上的一组组古建筑遗存向西,在古摩耶庙西侧,矗立着一根圆形的石柱,是兰毗尼圣园中又一个非常重要的遗迹-著名的阿育王柱。阿育王,即古印度孔雀王朝的无忧王,是公元前3世纪统一印度的著名君王,对弘扬佛教功勋卓著。他在即位后的第20年即公元前249年来到兰毗尼圣园,对这个佛祖的诞生地表示尊崇,并在这里立起一根石柱,围以石栏。石柱上刻有4行半婆罗门文字,意思是:"阿育王,神的崇拜者,在即位典礼后的第20年亲自到释迦牟尼的诞生地作了一次皇家拜访,并立起一根石柱,建起一圈石头栏杆。释迦牟尼就诞生在这里。兰毗尼村免税。"这是有关兰毗尼是佛祖诞生地最早、也最确实的记载。此在悉达多成佛后大约200多年,应该比较可信。我国唐代高僧玄奘在其《大唐西域记》中,对此柱柱顶马像、柱体的断裂、柱上的文字等也有比较确实的记载。后来的考古学家们正是靠着这一记载及实物的印证,才最终断定尼泊尔的兰毗尼是佛祖真正的诞生地。此柱现高7.79米,圆柱外圈周长2.78米。1314年,尼泊尔当时西部王国的里普·马拉国王来兰毗尼参观,曾将自己的名字刻于这根石柱上,后石柱湮没,直到19世纪末才被考古学者重新发现。人们先是从地里挖出一段,后又发现了柱顶和石头栏杆。如今,这根石柱也是众多佛教徒和印度教徒膜拜的圣物。在我们观览石柱及其上文字时,一队队尼泊尔人和外国人相继在柱前敬拜,有的还把洁白的哈达献在石柱周围的栏杆上。  第41节:印度教性生殖崇拜物  (庙宇廊柱上的春宫图)  从阿育王石柱向南,有一水池,相传是摩耶夫人生育悉达多太子前沐浴的圣池。水池原为椭圆形,现为方形,每边长约50英尺,为1933~1934年修复之作。水面以上,是三层砖砌的台阶式池壁,不时有人下到水边,以水淋头,或双手合十面水默祷。池中,一泓清水,平静无波,倒映着圣池南侧一棵千年古菩提树。尽管导游说,此树非当年摩耶夫人手扶的那棵树,但望着它需要数人挽手才能围过来的树干和那硕大无比的树冠,总让人感觉此树即彼树。难怪人们亦把它看得无比神圣,络绎不绝的善男信女们为它燃灯、焚香,向它膜拜、祈福。古菩提树西侧出一树根,与主根之间形成一洞,洞内可容一人。于是,许多人在膜拜、祈福之后都要费力地钻一钻树洞,说是钻过之后可以祛病消灾。有同行者忍不住也试着钻了树洞,并不无感慨地说费力钻过之后的确有种轻松的感觉。  圣池的西南面,有一黄土小丘,其上建有一座印度教砖塔,状如男性阳具,是典型的印度教性生殖崇拜物。再向南,石砌台基上也立有一根石柱,是特为马亨德拉国王1956年到此参观所立的纪念柱。在摩耶庙的东侧,还坐落着藏传佛教白教葛举派的一座较大的寺庙。  站在圣园高坡处向四周眺望,绿树掩映中,间或有庙顶露出,即是新建的国际寺庙。中国、印度、泰国、缅甸、日本、蒙古、越南、法国、韩国、德国、斯里兰卡等国已相继在这里建庙或准备建庙。其中于2000年5月举行开光典礼、占地2.56万平方米、由我国建造的"中华寺",雄伟壮观,富丽堂皇,尤为惹人瞩目。  兰毗尼不仅仅是佛教圣地和旅游胜地,还是世界文化交流的中心和世界和平的象征。1997年,兰毗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一位著名的作家和学者曾非常恰当地称誉兰毗尼:"就像是无数的基督教徒喜欢耶路撒冷,就像是无数的穆斯林走向麦加,3亿多佛教徒都注意到了尼泊尔王国一个以阿育王柱为标志的圣园,都知道兰毗尼是佛祖释迦牟尼诞生的地方。"  自1967年起,一个在联合国秘书长的关心之下,由13个国家资助下的兰毗尼发展计划启动,兰毗尼地区因此专门成立了开发委员会,从事兰毗尼的长远规划和开发工作。目前,一个相当庞大而长期的计划已形成框架,占地700公顷的兰毗尼将被分成三个区:最南面为圣园区,除保留原有的古迹外,还将蓄水成湖,并立一巨大的佛祖青铜雕像;中部为寺庙区,将按大乘教、小乘教分别在西侧和东侧修建42座国际寺庙;北部为文化区,将修建博物馆、研究中心、展览馆、大礼堂、图书馆以及饭店、住宅等旅游设施。不难想象,若干年后的新兰毗尼,将成为一个集宗教活动、学术研究、旅游观光和餐饮娱乐等于一体的胜地,并将吸引更多的来自世界各地的佛教徒和游客。  后来,我又多次去过兰毗尼。最后一次是2002年9月。虽然大多景物依旧,但新的摩耶夫人庙的主体已经建起,原来放在那间临时小庙中的那块古代摩耶夫人生子的石雕已移至新庙中央。此时,无论是徘徊在新庙周围,还是进入到新庙殿堂,都已找不到寻踪觅古的感觉,因为已建起的新庙,已全然没有了旧庙的影子,而完全是一座新式建筑。古摩耶夫人庙基的彻底消失让人实在感到惋惜。看来,如何保护、管理、开发和重建文物古迹,不仅在我国,在其他任何一个国家,也都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认真探讨和急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邻居,你好!  中国和尼泊尔是邻居,仅一墙之隔。这道墙,就是喜马拉雅山脉。每当眺望远在天边又仿佛近在眼前的喜马拉雅,就觉得祖国是那么近,心里就自然而然地缩短了祖国同尼泊尔王国之间的距离,同尼泊尔人民之间的亲近感就增加了许多。每当在正式场合见到尼泊尔朋友或在街头见到尼泊尔普通民众时,我常重复这样一句话:"我们中尼两国,是好朋友、好邻居、好伙伴。"并且,常常在与尼泊尔人握手的同时,打趣地说一声:"邻居,你好!"  "那摩斯德"  来到加德满都,学会的第一句尼泊尔语就是"那摩斯德"(Namaste)。友人告诉我,那是"你好"的意思。还说,见了尼泊尔人,尤其是尼泊尔女士,应该双手合十,头微低,同时说"那摩斯德",以表问候。  第一次去尼泊尔人家做客,见了男主人,用英语问了好,握了手。女主人出来,也顺口用英语问好,可话一出口,猛然想起友人的话,忙又双手合十,低头说了声"那摩斯德"。女主人本已伸出手来要和我握手,听我这么一说,忙又收回手去也做了个双手合十的动作,并还我一句"那摩斯德"。我不好意思地笑了,她也笑了。  后来上街和郊游,许多尼泊尔人都很友好地以"那摩斯德"表示问候,有的还说汉语"你好"或英语"Hello"。为保险起见,我则都以"那摩斯德"做答,因为我已牢记这是"你好"之意。  一天夜里,看尼泊尔电视新闻,我突然发现,节目最后,播音员在说了一句英语晚安后,又双手合十说了句"那摩斯德"。这让我大惑不解、也忐忑不安起来。第二天外出,我问略懂汉语的尼泊尔司机,才恍然大悟,"那摩斯德"还有"再见"的意思!尼泊尔人在见面和道别时,用同一个词!  第42节:我们都是泥烧的  (备受尼泊尔人敬爱的象头神)  在尼泊尔生活了近3年,见得最多、打交道最多自然是尼泊尔人,其中许多尼泊尔人还成了我的好朋友。我熟悉他们,尊重他们。每次见面,我都以"那摩斯德"和他们打招呼。当我要回国时,一方面,由于泰国和香港都在闹"非典",因此没敢从这两地转道;另一方面,我也很想体验一下"翻墙而过"直飞回国的感觉,因此选择了经由拉萨飞回北京的航线。当乘坐的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班机就要越过喜马拉雅山脉时,在皑皑的雪峰之上,回望南方,我又一次说"那摩斯德",在心里,深深的。  五百年前是一家  久居加德满都,经过一段观察,发现尼泊尔人的长相还是很有特点的:眼睛大大的,眼窝深深的,睫毛长长的,鼻梁高高的,特别是孩童时期,这种特点就更为明显。但是,成年尼泊尔人的长相却有很大差别:有的皮肤较黑,如印度人;有的皮肤较白,如中国人。尤其是那些上流社会的女性,若换去尼泊尔纱丽、穿上中国服装,分明就是地道的中国妇女。  因此,关于"像不像中国人"的话题,也常是我们平时与尼泊尔人聊天时一个有意思的花絮。  一次宴会上,我旁边坐着对尼泊尔夫妇。交谈间,尼泊尔朋友忽然悄悄地对我说:"你的夫人很像尼泊尔人。"  "是吗?"这让我有些吃惊,因为还从来没有人这样说过。  我望望他们夫妇,早就想说的一句话突然脱口而出:"我看你们夫妇倒更像中国人!"  "不少人这样说。"听我这么一说,他笑着歪了一下头,表示同意。  随后他介绍,他们尼泊尔人有30多个民族,大致分为三大种群:一种是加德满都最早的居民-尼瓦尔人,大约2000年前就生息繁衍在这里;一种是印度·尼泊尔人,属雅利安人种,大多居住在南部平原和低山地区;再有一种就是来自北方的蒙古人种,即藏尼血统,主要生活在中部丘陵地带和北部高山区。说着,这位尼泊尔朋友微微一笑,脸上焕发出异样的光彩:"说不定,我的祖先就是从喜马拉雅山那边过来的。"  我赶忙说:"我们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五百年前是一家'。最近的科研成果又表明,汉藏同根。古时候,说不定咱们的祖先还真在一个锅里吃过饭!"  "很可能,很可能。"尼泊尔朋友又笑了,双手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  我们都是泥烧的  有一次,同一家尼泊尔人共进晚餐。这家人长得都很像中国人,于是,话题便在不自觉中又转到了"像不像中国人"这个问题上。男主人没有直接回答我的看法,却讲了一个古老的传说:  洪荒时代,世上还没有人。主神为了造人,先是用泥巴捏成男女人形,然后放到火里烧制。由于没有经验,又有些性急,第一次出火过早,人形还没有变色,仍是白的。主神一看不满意,随手一扔,扔到了现在的欧洲地域。于是,这些还没有烧好的人形就变成了白种人。  主神接着又捏男女人形,重新烧制。主神想,这次可千万不能着急,于是烧了很久才灭火取人。不想,因为烧制时间太长,都烧黑了。主神摇摇头,还是不满意,又随手一扔,扔到了现在的非洲地域。这些烧过头的人形就变成了黑种人。  主神只好再捏男女人形入火烧制。主神这次有了经验,非常经心,烧的火不大不小,烧的时间也不长不短。主神取出人形一看:黄里透红,恰到好处。主神非常高兴,把这些人形放到了现在的亚洲地域。这些烧制得恰到好处的人形就变成了黄种人……  故事讲到这里,我们都哈哈大笑起来。  男主人笑着握住我的手说:"我们都是那些烧制得恰到好处的人形变的呀!"  充满友谊的手,就这样握了很久很久。  没见过打架的  尼泊尔是一个宗教国家,差不多人人信教,也很信神,人们的许多生活习俗也都保留着比较原始的文化传统。也许正因为这个缘故,尼泊尔人勤劳、善良,民风淳朴。在反政府势力不断发展壮大致使尼安全形势日益恶化之前,少有血腥事件发生。  无论走到那里,尼泊尔人常常主动打招呼,互致"那摩斯德"后,态度更是和善。在路上遇到了什么难处,如车子出了毛病等,周围的人都会很自觉地过来帮忙。如要问路,他们也会热情而详细地给你指示。当他们知道你是中国人后,更是会热情地称赞:中国大,中国人好。  在尼泊尔人之间,互谅互让是传统风气。人们走在街上不小心碰了一下,互相笑笑,说声对不起,就过了。即使开车撞了一下什么东西,只要没有大的破坏,物主也不会揪住司机不放,招个手,就算了结。在狭窄的街巷里,两车迎头相对,总有一车会主动后退至可错车处。驻尼近三年,我没遇到一次两车司机互相顶牛较劲或骂嘴之事。  在加德满都的街上,我和我的同事们都没有见到过谁打架斗殴。只有一次,我和同事们集体乘车去新街买菜,路过通迪凯尔广场,忽见前方人群拥堵,一个年轻男子满脸是血跑上了过街天桥,两三个警察在后面直追。我们以为破天荒地遇到了打架场面,就都好奇地一齐把头伸向窗外想看个究竟。忽然有同事喊了声:"唉,是拍电视剧的。"顺着警察跑来的方向看过去,可不是,摄影人员正跟在后面拍摄呢!  虽然听尼泊尔人讲,在加德满都也有小偷,但概率却很低。骑摩托车的人下车把头盔挂在车把上,然后转身离去,做自己的事情,并不担心会有人"顺手牵羊"摘走头盔。  第43节:过街天桥盖一年  (尼泊尔人敬奉的女神)  我还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到一些小店购物交钱后,店主有时找不开钱,就走出店外去向其他店铺的老板换零钱,把我一人留在店内,各种货品就摆在大面上,其中还不乏金银首饰,却一点儿也没有防人的意念。但在加德满都市区或郊区,伸手要钱的行乞者,无论孩子还是大人,却常常能够碰到。在尼泊尔人看来,也许讨要并不羞耻,偷盗才不齿于人。  过街天桥盖一年  尼泊尔人性情温顺、平和,他们的生活也相应地悠闲而舒缓。  尽管尼泊尔是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但尼泊尔人对于自己的生活状况似乎并不计较,知足常乐、随遇而安。他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表现得不紧不慢、不慌不忙,因此,在我们看来,他们的工作效率有时实在不高。我有一位尼泊尔朋友,他家盖一间车库,拖拖拉拉四五个月都没有完工;政府在加德满都市中心广场东侧架一人行过街天桥,施工一年才建成。许多商店也是不急不躁,早上10点多才开门,星期六则雷打不动地关门休息。  尼泊尔人时间观念不强。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上午9点上班,但常常9点半还没人接电话。大多数集会不能按时开始,主要原因是主宾往往一拖再拖,迟到三四十分钟是家常便饭。有一次我按请柬上通知的时间提前到场,但等了两个多小时会议才正式开始。  尼泊尔人喜欢聊天。无论平时还是假日,每天都可看到在街边有人闲坐、聊天,在一些老王宫广场等景点更是如此。老年人悠然闲聊、安度晚年,无可厚非,但许多年轻人也是这样,终日无所事事的样子,让人无法理解。一位尼泊尔朋友访华归来,我问她有什么感想,她说:北京街头无闲人,不像尼泊尔人见面一聊就能聊半天。  也许是为了适应这种闲散的生活方式,也许是一种传统的公共福利,在尼泊尔城乡的街头、村头、田头,都建有一些一面有墙、三面是柱的长方形敞屋,供街人、村人闲坐、避雨,或摆摊卖些蔬果。这类敞屋,几乎处处都可看到,而且里面常坐满了人。  鲜花为伴  尼泊尔人喜爱鲜花,生活中也处处离不开鲜花。  各家各户都要在自己的宅地、院中、阳台、屋顶和室内种植鲜花,以美化环境。尼泊尔人欢迎客人,不管是私客还是国宾,常要献上一束鲜花或一条用鲜花串成的花环。每逢重大节日,也总要用鲜花装饰门窗和庭院。  无论平时还是节日期间,去庙堂敬神祈祷,除备供品外,鲜花是必不可少的。献鲜花,撒花瓣,都是敬神的一种方式。  政府部门、各个单位举办重大活动,都要用鲜花装饰会场;对于立功受奖者或德高望重者,也常以献上花环表示褒奖与敬意。  在儿童喂饭仪式、成人生日聚会、男女结婚仪式上,鲜花也是受欢迎的贺礼之一。人死后,遗体被安放在鲜花中;火化前,亲人再次向死者献上花环或撒花瓣。比兰德拉国王举行葬礼时,沿途民众纷纷向国王遗体抛撒鲜花,花积如山。  尼泊尔气候适中,一年四季都有鲜花开放。  尼泊尔的鲜花种类与我国大同小异。最普遍、最流行的是金盏花。特别是灯节期间,到处都卖橘黄色的金盏花,临街的门窗都会挂上金盏花花环和花串。  为满足鲜花的日常需要,除各家各户种植鲜花外,加德满都市里也有花房、花圃,街上到处有花店,过节时街头卖花者更是比比皆是。  尼泊尔人一生处处以鲜花为伴。  尼泊尔王国的国花是杜鹃花。  一日两餐  尼泊尔人的饮食习惯同其他国家的人有些不同,不是一日三餐,而是一日两餐。  尼泊尔人的早餐通常在上午9时左右,比较简单,但他们称之为午餐。晚餐为正餐,在晚上七八点钟开始。除这两餐外,早晨起床后、中午和下午五六点钟时,要用一些小点心,同时喝些加奶的甜茶或咖啡。因此,尼公职人员上午9时上班,下午5时下班,中午不休息,用茶和吃小点心在办公室进行。有时中午或下午五六点钟时去拜访尼泊尔人,主人也常以奶茶和小点心来招待客人。  尼泊尔人喜欢吃土豆、青菜、西红柿、辣椒和鸡肉、羊肉,猪肉因无检疫,所以多数人不吃。黄牛是神,绝对禁食。水牛肉虽可吃,但也少有人吃。肉类中最高档者是野猪肉,只有高官富商的宴会上才有。鱼虾海鲜也有人吃,但不普遍。在城镇居民中,主食为米饭、炒面和薄饼。山区居民的主食主要是玉米、小米和荞麦。对于肉食和蔬菜,尼泊尔人多以炸、烤、煮、熬食之,基本不炒,大多数菜或羹都有比较强烈的咖喱味。吃饭时,每人一个盘子,先盛米饭,然后把各种菜肉或菜羹浇在米饭上,除参加宴会外,在家吃饭,一般不用刀叉,而是用右手抓着吃。尼泊尔人认为,只要把手洗干净,用手抓吃和用刀叉、筷子是一样讲卫生的。  由于这个饮食习惯,在加德满都由尼泊尔人组织的宴会,不论是个人的家宴,还是政府机关、军警总部的盛宴,基本上没有午宴,而晚宴也大都是自助餐式的。一些大的宾馆、饭店的三餐,也大都是自助餐式的。  尼泊尔流行的食品中,有些与我国完全相同,如蒸饺和小包子,但他们统称之为"馍馍",吃时要蘸一些掺有咖喱的调料。此外,尼泊尔人也吃饼:一种类似我国的发面饼,碗口大小,尼语称之为"烙提";另一种是薄薄的带芝麻的干饼,尼语称之为"巴本儿"。每同尼泊尔人说起这两种面食,我们常戏称之为"裸体""宝贝儿",待尼泊尔人明白了中文意思之后,自然是少不了哄堂大笑。  第44节:数字与禁忌  (节日里等待王后点红的妇女)  礼仪之邦  尼泊尔是一个礼仪之邦,尼泊尔人热情好客,礼节周到。  过去,尼泊尔人同朋友见面或告别,一般都不握手,而是双手于胸前合十,然后互道"那摩斯德"。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尼泊尔人现在也开始用握手来表示问候,特别是在表示祝贺时。但女士一般不同男士握手,除非女士主动向男士伸出手来。在上层社会,女士之间有时互相行拥抱、贴脸礼,关系密切的男士之间有时也如此。  晚辈与长辈之间,过去,通常是晚辈对长辈要行吻脚礼,现在以弯腰鞠躬代之;长辈在晚辈的头上轻轻拍一下,则表示对晚辈的祝福。  尼泊尔军人和警察,对上级长官、政府官员和比自己职衔高的人要行举手礼。行礼时,右手指尖高过眉梢,掌心朝前,目视对方。这种举手礼在军警人员中非常严格,下级在上级面前,每做一事之前或之后,都必须行举手礼;即使在汽车上,上级人员坐好后,下级人员也是必先敬礼后才能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数字与禁忌  数字"8"在我们中国古代,是一个吉祥的数字;而如今,因"8"与"发"谐音,更是受宠有加。但在尼泊尔,"8"和"12"却不是吉祥数字。因此,在尼泊尔皇家军队17个建制旅中,没有8旅和12旅。在尼泊尔人看来,最吉祥的数字是"7",这与我们的习惯似乎也恰好相反,尼泊尔吉祥数字还有"3"和"9"。最不吉利的数字是"420",也许相当于我们的"250"。  在尼泊尔城乡,至今还保留着一种习惯:凡出远门的人不能在星期二回家,因为星期二不吉利。如果这天回家,会发生家庭争吵和纠纷。这天在路上碰到出门的熟人或邻居,也忌问对方上哪里去,特别是碰到刚跨出家门的人。如问及此话,对方一定会非常生气。  尼泊尔人递物和接物均用右手,而忌讳用左手。左手被视为不洁,用于干脏活或上厕所后用左手蘸水擦洗而不用手纸。现在,这种习俗大约仍在民间流行,但在上流社会和一些大的宾馆、饭店的卫生间里,都备有卫生纸。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4
正序
倒序
喜马拉雅山那边:走进尼泊尔
喜马拉雅山那边:走进尼泊尔-2
喜马拉雅山那边:走进尼泊尔-3
喜马拉雅山那边:走进尼泊尔-4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喜马拉雅山那边:走进尼泊尔
喜马拉雅山那边:走进尼泊尔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