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稣,还是在毒气室中死去的数百万的犹太人,他们都没有从不正当的待遇中逃脱的意识。在现实当中,他们除了喝“命运的苦酒”之外,别无他法。但是,他们在赴死之前,是不是怀有这样的期待:正因为自己吞下苦酒做出牺牲,上帝才能将自己超度,来证明正义的存在。犹太人确信“恶法”是经受不住历史考验的,最终会从这个世界上消亡。在当政者面前,一部分犹太人瞬间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其他的犹太人会以此为教训,顽强生存,并且坚信他们的民族会永远的生存下去。“无论如何也要铲除恶人的恶行,让正义的人更有正义。正义的上帝啊,你知道我们的心和思想。法庭用正义治理世界,用公平治理人民,她在人们被虐待的时候出现,在人们苦恼的时候出现。”(摘自《诗篇》)相对于人的能力的有限性,人们的自我认识也十分朴素。可以说,正是基于这种朴素的认识,人们才上帝来判断是非。人自己设立不了绝对的准则,只有求助于上帝,因为在现实制约之下的人们,不能立足于绝对的客观和绝对的正义当中。在现实制约下,人们只能做出“应该这样吗”之类的臆测而已。而且,现实是不断变化着的,所以人们要去主张“绝对”就更显得困难了。虽然人有缺点,还是能有意愿去防止过失的吧。“谁能知道自己的过失?请将我从无知中解救出来吧!作为你的奴仆,我将不再故意犯罪,所以,请不要让我被罪恶所支配。我不想再犯错,这样我的一切过失就能得到宽恕。”(摘自《诗篇》)为了更好地实现正义和公平,人们当然都知道不要故意去实施恶行。只是,犹太人总是要将事情做得彻底才肯罢休,这可能是他们完美主义的表现吧。他们时时刻刻都防止自己在无意识的情况下犯错误,可无意识的错误是一个人所不能预防和回避的,所以,犹太人只有从上帝那里寻求解决的办法。就这样,在伦理道德方面,经过反复思考和反省,他们就和上帝会面了。可以这样说,在犹太人的生活中,什么都是和上帝有关系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犹太人的善恶观和伦理观****************犹太人眼中的善与恶***************恶是通向善的阶梯——犹太格言人为什么不能至善呢?这是谁都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关于人间伦理的根源,“性善说”和“性恶说”表达了相对立的见解。一般来说,由于“原罪”的概念的导入,基督教的观点更倾向于“性恶说”。---------------原罪概念的成立---------------如果根据《圣经》所述,上帝创造了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而他们却不顾上帝的禁令偷吃禁果,结果被从伊甸园中驱逐出去。因为这次罪过,亚当和他的子孙都被定为死罪。这个故事被英国的宗教诗人记录在以这个故事命名的大型叙事诗《失乐园》当中。人生来就背负着亚当的原罪。基督教认为,要解脱这些原罪,就要求助于基督。只是,新约《圣经》里面没有“原罪”这个说法,它这只是后世的神学家发展出来的一个概念。关于“罪”这个问题,辩论家们和传道士保罗都没有直接用“原罪”这个词进行过论述。基督教方面坚持认为,原罪论的理论根据是放在保罗的书简和罗马书籍里面。其实,保罗本来想主张的是:人类的祖先亚当犯了过错,失去了赦免的希望之后,罪和死亡就成了人类生活的现实;如果耶稣基督死后能够复活,人们就应该相信他,而归依他的人就可以从死亡和罪过中解脱出来,做到灵魂不死,永远地享受生命。保罗主张的是每个人都受到罪过和死亡的困扰,而且整个人类历史都是如此,而不是想强调是由亚当造成了原罪。基督教之所以有以上的说法,是为了强调要解决罪与死的问题,就要依靠基督教。为此,他们把亚当的过失搬了出来进行论证。对这种不道德的行为,犹太拉比和罗马人当然不能无动于衷。为了澄清这种错误的认识,他们对“罪”进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诠释,但他们并没有要求自己的同胞也去进行繁杂的讨论。对于犹太人,“原罪”是一个十分明确的概念,所以不需要去说明。因为新约《圣经》里面没有“原罪”的记录,所以人们也就不可能从旧约《圣经》里面找到这个充满诅咒的字眼。犹太人承认“原罪”这个基督教用语是中世纪(也可能是从公元十世纪)开始的,那时盛行犹太教和基督教在神学方面的论战。时至今日,犹太教的神学典籍也不接受任何带有“原罪”字样的记录。---------------犹太教义上的罪---------------作为基督教来源的犹太教,是怎样定义“罪”的呢?希伯来语中有好几个词表示“罪”的意思,主要是赫特(罪)﹑俳夏(过失)﹑阿邦(不义)和拉阿(恶)。这几个词有一个共同的意思就是“脱离正道”。赫特的原意就是迷路和走错方向;俳夏表示谋反和造反;阿邦是故意歪曲事实的意思。所以,“罪”就是无视已经存在的正确道路,走向歧路或是其结果。保罗有句名言,“罪在有律法之前就存在了,只是有了律法罪才被明确”。法的重要作用就是明确何为善恶,何为正邪。即使在今天,一些热情很高的犹太教徒在他们的生活里,还是非常细致地遵从着《托拉》里的规定,把它们作为一种至高无上的命令。但说到人间的伦理道德,就不能因为法的经存在而做机械式的遵守。在西乃山上接受“十戒”以前,犹太人实质上是不是一个没有律法约束的﹑松散的群体呢?不是这样的。“社会秩序”在以前的犹太人社会中就存在了,而且一直被默默地遵守着。这对犹太社会的形成有积极的意义。《圣经》虽然可以称为是“律法的典籍”,却不是自始至终都僵化不变的。从这一点上看,犹太人总是能发现事物的积极方面。例如,《摩西五经》就不是来于“十戒的授予”这个官方的报告。作为《摩西五经》的第一卷,《创世记》中有上帝和人的对话。那是一系列的叙事诗,说的是在黑暗中摸索的人向神问路,最后的找到了正确的方向。挪亚﹑亚伯拉罕﹑雅各﹑以撒和约瑟夫都是求得了上帝的指引,参透了人生。亚当因为偷食禁果被放逐,而他的长子在杀害了自己兄弟阿波罗后仓皇出逃。这个故事也被收录在《创世记》中。读了《创世记》,我们不禁会想到一些朴素的问题,如人为什么要犯罪?罪恶为什么在世间蔓延?这种问题会引起读者在伦理道德方面上的思考。有时,还会出现一些痛心的批判,例如为什么全能的上帝不把罪恶除掉,而把它留在人间?如果《圣经》起于“十戒”,律法的细则又始终如一,上面的问题就不会存在了。那犹太人是不是已经对律法唯唯诺诺,成为一个消极民族了呢?不,他们没有粉饰现实的矛盾,没有拒绝尖锐的批判,而这,对于培养犹太人坚韧的合理主义也有着特殊的意义。---------------犹太人的道德教科书---------------前面已经说了,对于犹太人,“罪”就是脱离正道。那他们来判定“正道”的呢?犹太人的孩子上学的时候,最先接触的就是“箴言”里的一句话,即“知识从敬畏上帝开始”。《箴言》是所罗门王时代,统治者为了宫廷内部的子弟的教育而编纂的。就是到了今天,它也被当作犹太人道德教育的教科书而倍受重视。《箴言》中的下一句可以作为上面一句的诠释。“上帝给予你智慧他有知识和感悟他为正直的人提供正确的知识他是诚实者的保护者保护公正之路,保护圣徒们的路最终,你将感悟到所有的正义﹑公正和公平。”上面话的核心意义就是:通过知道上帝的存在,人能够走上没有错误的,真正的道路。“上帝为所有被欺凌的人主持正义和公正。上帝告诉摩西自己的路,并让所有的犹太人知道自己的所做的事情。”这里需要注意一点,行使正义和公正的世人相信上帝的存在,不一定是《圣经》所教。这是因为尘世间的人即使有完全遵从正义的觉悟,这种觉悟也会有被自负心代替的危险。“自己是优秀的”这种觉悟最多只能拯救自己。这是伦理上的利己主义,和真正的正义毫不相关。一个人在道德上的完全主义可能会受到周围的人的指责,这不是一件什么可怕的事情。1950年初轰动美国的麦卡锡上院议员事件就是很好的例证。有的人大谈所谓的正义和公正,丝毫没有在上帝面前谦虚。对这些人的论调,犹太人是持怀疑态度的。“人将自己的眼睛变的更加明澈,以便看得更清耶和华却可以看到人的灵魂。”(摘自《箴言》)《圣经》说:“对心灵实施割礼,不能强求第二次”。三千多年以来,上帝一直教育犹太人“不能强求”。日本人把犹太人作为“它山之石”,可他们有没有进行反省呢?看看那些蜂拥着去海外观光的日本游客和那些在路上挤来挤去的公司职员吧。一旦加入到某个集团,日本人就变得目中无人,这是他们的集团意识作祟的结果。---------------心灵的割礼---------------犹太人在独自一人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身上割礼的痕迹,就会想到和上帝的约定。众所周知,割礼就是为了纪念上帝和祖先亚伯拉罕的契约,将生殖器的包皮割去的宗教仪式。我在纽约的时候,有一次去拜访了我的同事(也是一位进修拉比的学生)弗朗克鲁。“你怎么认为割礼?”“割礼不但在生理上起到卫生保健的作用,而且,每次我看到自己身上割礼的痕迹的时候,就会非常强烈的意识到自己是犹太人。”弗朗克鲁所说的可能不带代表全体犹太人的见解,但是,大部分的犹太人一看到自己身上割礼的印记,就会或多或少地在本能上意识到“不应该过放纵的生活”。本能和情欲的冲动虽然十分强烈,如果能适当地控制,就能营造出有秩序的社会生活。重要的是,犹太人从《圣经》中学到的是“心灵的割礼”,这是一个超越本能的﹑更高层次的课题。借用先知以西结的话,“赋予他们新的灵魂,将铁石之心从血肉之躯中取出,换上一个有血有肉的心”。这样,顽石一样的人就具有了一颗新鲜灵动的心,没有偏见和偏执的谦虚的心,也就是禅里面的“顺从的心”。犹太人认为,律法的根源在于对上帝的依赖,所以他们强调的是我们所不具有的“心”的重要性,而这颗心就是用来感知上帝的。摩西代表全以色列接受上帝所赐予的律法。对于摩西,有“像他这样顺从上帝的人,胜过世间所有的人”这样含蓄的评价。为什么呢?律法再完善,如果人没有顺从的心,它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恶的冲动---------------如果有一颗顺从的心,是不是就没有罪恶产生呢?不是这样的。被称为“上帝”的摩西接受“十戒”后,从山上下来。这时,他看到人们在他不在的时候已经造好金牛,并对它顶礼膜拜,就大为光火,打碎了那块刻有十戒的石板。因为这个罪过,在他死的时候没有被允许到和上帝约定的地方(迦南)。被上帝宠爱的大卫王看到部下的美貌之妻沐浴的时候,情欲泛滥,逼她与自己同寝。所以,知道什么是正确的道路和实现没有过失的生活还有着很大的距离。无论是窃贼还是强盗都承认自己所做的是一种恶行。“罪”的问题里面,总有些是单靠人们的道德意识解决不了的。犹太人将这称之为“恶的冲动”(英语叫“EvilImpulse”或“EvilInclination”)。这种“恶的冲动”的概念是犹太人特有的,我还不知道其它民族的思想文化中还有相类似的表述。在著名的挪亚时代,地球上暴虐横行,上帝就想用洪水将人类消灭。这个《创世记》上的故事就反映了这种概念。上帝对于世上罪恶曼延早有了思想准备,但他想不到每天看到的全都是恶行。上帝当初创造了人后悔莫急,说:“把我创造的人从地面上抹去!人也好,兽也好,就是天上的飞鸟,我都后悔当初造了它们。”洪水消退之后,挪亚为上帝设立了祭坛,在祭坛上摆上了祭品。上帝闻到祭品的香气,不禁心动,说:“人年轻时候犯了错,我就毁坏他们的土地。这种事我不会再做了。”“耶次艾”这个希伯来语的词实在太难翻译,如果把它作为“创造”派生出来的动词来理解就是“表象”和“意图”的意思。不管怎么说,它就像是“心象”,指突然涌在心头的意念﹑意欲和欲望。人通过“心”这个无色无形的精神机能,获取有形的对象,并使之表象化。上帝说“年轻时候”,很显然是指思春期以来,人们能感受到的肉欲或是性的欲望的时候。人类真正开始自主行事,走上恶行道路的时候就是从思春期开始的。事实上,“耶次艾”这个概念已经被犹太人当作肉欲﹑欲望和权利欲等的总称来使用了。它有时像火一样,在人们心中燃起,点燃人各种各样的欲望。有时,人的心没有被点燃,却仍然试图达成某种欲望。从这层意思上看,将“耶次艾”翻译为“恶的冲动”更贴切一些,更能表现出这个词所特有的意味。“恶的耶次艾”诱导人们享乐,让人们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犹太人把它称作是“在店门前转悠的野狗”。因为它会在店主疏忽的时候溜进店里,偷吃挂着的鱼和肉。一个十分诚实的公司员工突然会挪用公司的经费去赌马。同事们会惊讶,“这么认真的一个人怎么会…….”。这是因为“恶的冲动”巧妙地潜入了他的心中。特别是在色情和性行为的情况下,“恶的冲动”更容易发生。在夫妻生活中,就是圣人也免不了受到“恶的耶次艾”的影响。耶稣说:“谁都有情欲。见到少女的时候,他已经把她在心中奸淫了。”将他的这句名言和当时拉比们对“恶的耶次艾”的见解综合起来看,意义十分深刻。偶像崇拜也是“恶的耶次艾”作用的结果。偶像也是人的心理的产物,所以崇拜的结局只能是自己崇拜自己。---------------恶的冲动的积极面---------------人在幼小的时候是很单纯的。随着年龄增长,人就会沾染上很多欲望。这不是因为人生来就要背负原罪。对于罪和恶的问题,犹太人没有采取悲观的﹑宿命论的态度。根据犹太教的思想,“恶的冲动”的存在对人们人格的形成是必需的。至少,这样认为是有积极性的。食欲维持人的健康,性欲保证子孙的繁衍,所有欲让人保护自己的家庭和财产;有了权力欲政治才有可能,想在某一方面优秀的欲望促使人提高自己的能力;欲望的刺激让人从事生产活动。为了经营自己的基本生活,各种欲望都是需要的,而“恶的冲动”点燃了人的欲望。从生产活动来看,“恶的冲动”的存在是被当作正当的事物得到承认的。反过来看,“恶的冲动”和世界上别的事物一样,都是由上帝创造出来的。所以,人们没有理由对其进行全盘地否定。有人说撒旦是死亡之神,可在旧约《圣经》里面,撒旦是上帝的使者之一。他只是扮作一个恶人的角色,而不是一个和上帝相对立的异类。有这样一种积极的评价:上帝为世人创造了三种优秀的品格,即恶的冲动﹑羡慕和慈悲。“上帝能够看到他所造的万物,这真是太好了。”(摘自《创世记》)这里,“恶就是善”这种思想变得可能了。当人被“恶的耶次艾”控制的时候,恶的问题便产生了。如果人能对其管理和监督,就能让生活变得更高尚。犹太教将“恶的存在”理解为对人生固有课题的选择。上帝说:“看啊!人们为什么都在从事恶行呢?我当初创造人的时候,给了他们恶的耶次艾,也给了他们良知,为什么他们只择恶而行呢?”。上帝对亚当说:“伊甸园中的果实你都可以取来吃,惟独不能采摘长在中央的智慧树的果实和生命树的果实。”最初,亚当服从了这个命令,过着顺从天意的生活。但是最后,妻子夏娃还是引诱他吃了一枚甘美的智慧之果。这并不是因为他的良知受到麻痹。对于犹太人来说,麻痹的良知是不存在的。“良知”就是什么时候都以警觉的心去判断正邪和善恶,而麻痹的良知已经不是良知了。亚当如果当时和自己的良知对话,应该能拒绝诱惑的。亚当的罪就是不遵从良知,放任心中恶的冲动。人有选择善或恶的自由。对这个选择,上帝是不会加以干涉的。人如果顺从良知,“恶的冲动”就会在心中萎缩。但是,如果放任“恶的冲动”,良心就会萎缩。那时,良知的呼叫微弱得连本人都听不见了。---------------“恶的冲动”为什么会存在?---------------对于“恶的冲动”为什么会存在这个问题,有如下的说法:“国王将自己和臣民强制性地联系在一起,控制住一切自己喜欢的东西,以此来证明自己是受尊敬和爱戴的。”在强制性的措施面前,人们伏首听命,而国王就是用强权来诠释正义和律法。这种措施本身并不一定算得上是“恶”,但将人们从正义和律法中隔离出去就是“恶”,就是“恶的耶次艾”。这里的“恶”就是使用强权的同时被“耶次艾”控制。上帝赋予了世间“恶的耶次艾”,就是希望看到世人克服它后择善而行。犹太人对恶的诱惑有一个基本态度:自己身上有罪的种子,自己就应该去克服。以色列人向上帝问道:“上帝啊,你赐予了我们恶的耶次艾,会把我们引向罪恶,请你把它从我们身边拿走吧!这样,我们就能正确地按照您的旨意行事了。”上帝回答说:“可以,等来世我再将你们从恶的耶次艾中解脱出来吧。”(摘自《出埃及记》)世人的命运都受到了“恶的冲动”的影响。那全能的上帝为什么不把“恶”消灭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只有去问犹太人了。对于上帝为什么不向世人施以援手,巴录是这样解释的:“幼儿能走路的时候,就不需要父母来抱了。幼儿在玩的时候,如果看到父母,就会遵从父母以前教的玩的方式。这样,父母想帮助自己孩子的愿望就落空了。父母看到走路的孩子遇到障碍的时候,不要跑上前去帮助,而要让他自己走过来。孩子的喜悦程度和他所走的距离是成正比的。”上帝如果想帮助世人,那是易如反掌,但是在世人学习如何克服“恶”的时候去帮助,人就没有成功的喜悦了。上帝要为世人的成长而高兴。如果这个世界都是由“善”构成的,人就没有必要来证明自己,当然也不需要提高自己了。如果世间全是善,一切都完美无瑕,那就无所谓进化和退化了。在这样一个静止的世界里,人和机器没什么两样!这样岂不是一个极其无聊的世界吗!真是像雅各?约瑟夫布拉比所说,“绝对的快乐不是快乐”。恶的诱惑对于检验人们是不是向善是不可缺少的。就像“必要恶”这个词表现的一样,恶是通向善的台阶。但是,这不是意味着对恶的容忍。承认恶在现实中存在,却不能放任其泛滥,因为“恶”是能够从灵魂中摆脱的。借用保罗的话,上帝要求人们在“流血之前先和罪恶战斗”。对于已经犯下的罪过应该怎样解决呢?在这个问题上,外界认为犹太教采取的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态度。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苏萨出土的《汉漠拉比法典》中。“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这个报复情绪很浓的解释出现在古代塞牧尔族通用的律法中,当时的以色列是将这些律法原原本本拿了过来。现代的沙特阿拉伯和也门好像还在使用这些律法。而犹太人,最晚也是在希腊?罗马时代,就将这些铁的法则做了弹性的解释。犹太教法规定:在人身伤害的事件中,“以牙还牙”意味着由侵害者以其它形式做出相当的赔偿;死刑只限于杀人﹑通奸和冒犯神殿三种情况;除此以外的各种情况都用鞭笞或是赔款的方式解决。自从公元70年神殿第二次遭到毁坏以来,犹太人就丧失了独立的司法权。所以说,犹太人在过去的一千九百年中,不可能对自己的同胞实施死刑。认为犹太人是“以牙还牙”这种报复主义的信奉者是没有事实根据的。如果被打断了牙齿,作为报复就将对方的牙齿打断,是与事无补的。如果用赔偿金的办法解决,对方得到了教训,自己也不用一直被怨恨所困。---------------赎罪日上清算罪过---------------犹太人每年都有赎罪日。在赎罪日里,犹太人会在上帝的面前清算自己一年以来的罪过。这个活动是在犹太历法的新年(阳历的九月下旬到十月上旬之间)后的第十天进行的。赎罪日结束之后,还要进行历时五天的祭奠活动和在茅草搭盖的小屋里面吃饭(帐篷节)。第八天就进行“感谢祭”,第九天庆祝托拉节(纪念自己用一年读完《摩西五经》之后,又将其重读的第一天)。新年到托拉节的三周是犹太人一年中最忙的时候。在赎罪日临近的时候,犹太人会走亲访友,并说:“这一年里发生了很多事情,如果有什么得罪的地方,请现在就原谅我吧。”说完后,他们还要请求对方的同意。如果是被自己伤过的人去世了,犹太人就会到死者的墓前,请求他的原谅。随着赎罪日前一天的日落,犹太人会停止一切经营活动,以一种肃穆的心情聚集到犹太会堂。礼拜活动会持续到第二天的早晨﹑中午和傍晚,直到号角响起才停下。在这整整一天里面,犹太人不吃饭,只是反省自己的罪过,请求上帝的宽恕。虔诚的犹太教徒每天都会在犹太会堂里面做礼拜,当然不会错过安息日和犹太教的祭祀活动。有些犹太人平时不关心宗教,对犹太教传统还怀有类似感伤主义的憧憬,但一到新年和赎罪日,他们也会毫不含糊地遵守传统,并把这当作一种心灵的享乐。就是完全不关心宗教的犹太人,到了赎罪日也不能逃避。在纽约,我以前住的公寓附近有一个叫“克林堂”的杂货店。店主人五十岁上下,长相像希腊人,而老板娘是一位俄罗斯裔的金发女人,长得很胖。夫妇两人对自己的生意很有热情,周六和周日都不休息,而且什么事情都考虑得很周到。附近的居民都喜欢光顾这个店,其中黑人也不少。在他的店里,你能感觉到没有种族歧视的人间温情。有一次,这个店没有做任何通告就歇业了,因为那天是赎罪日。第二年赎罪日的时候,他的店也歇业了。当地别的商店和犹太教没有关系,所以照常营业。谁也没有对“克林堂”的歇业表示不满。在第一年,人们问店主为什么歇业的时候,他说是参加他侄子的婚礼。第二年就说是因为他的身体不舒服,第三年竟然说是因为心情不好。不管怎么样,每到赎罪日,他都会将店门关起来。我当时也没问他是不是犹太人,但我从当地居民的口中得知他叫扎乌。“扎乌”这个词在犹太语里面是“狼”的意思。有很多人都是隐藏自己犹太人身份的。但是,虽然别人不知道,他们自己心中十分清楚自己是犹太人。这种时刻知道自己是犹太人的自觉性和作为为犹太人的良心让他们在赎罪日的时候向上帝忏悔他们隐藏自己身份的罪过。即使不是犹太人,一个人在犹太社会中过上几十年,到了赎罪日也会有一种难以言状的畏惧感,从而自己也开始反省。对于犹太人来说,在赎罪日那天想逃避过去是不可能的。在那一天里,全世界的犹太人都会静静地在上帝面前检讨自己一年以来的错失。---------------惊遇飞石---------------本来,在犹太人的节日或祭祀日的时候,例如在安息日,一切的劳动和旅游都是被禁止的。特别是在赎罪日,要求更为严格,像旅游和玩乐这类事情是绝对不允许做的,如有违规就要被掷以乱石。我刚到以色列留学的时候(那是1964年九月)我和东京大学的A先生和B先生一起去格里湖边的考古发掘现场访问。途中,他们不幸遇到了赎罪日。下午要从齐百里出发的时候,所住修道院的僧尼说:“今天赎罪日就开始了,你们在日落以前是到不了耶路撒冷的,就在这里多住一天吧,以免你们的车子被石头打中。”我觉得不可思议,在已经是文明之都的以色列怎么会有这种野蛮的行为?!我们没有听从劝告,开车出发了。在路上,我们参观了各种遗迹,还去了史前洞窟,不知不觉天已经黄昏了,而路程才走完三分之一。在路上行驶的只有警察的巡逻车和医院的救护车。到了镇上,一切都被沉寂所包围着,偶尔出现的几个身影,更是给这镇上增添了阴郁的气氛。我们到了一条田间小路,路上横七竖八地摆满了石头。没有办法,我们停下了车。突然,很多碎石从四面八方飞了过来!石头有大有小,像雨点一样密集!遇到这种情况想解释都来不及了,只有祈祷车上的前窗玻璃不会被打碎。我们要下车说明我们是日本人,可是太危险,还有没有这样做。投石结束后,村里的年轻人打开我们车子,不由分说把我们带到了村民委员会。当他们知道我们是日本人的时候,才安抚下了那些群情激愤的人们。委员会的人说:“今天开始是赎罪日了,你们也要自律,不要再在这一天出来开车兜风了。”最后,我们被“无罪释放”,灰溜溜地离开了。就在我们舒了一口气,再次发动车子准备“逃掉”的时候,石头又飞过来了…….---------------给日本人回归的机会---------------赎罪日对犹太人提高自己的道德意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罪”的忏悔和告白在每天的祈祷中都会做,但大多数的犹太人不能坚持每周都去做礼拜,即使去参加礼拜,也是作为一种程序去唱一下忏悔诗。这是当今犹太人的现状。“半瓶水”的道德意识对于人性的提升是没有多大作用的。但是,有了一年一度的赎罪日就不同了。在赎罪日里,无论谁都要回归自我,对自己的道德进行反省。在以前的日本社会里也有类似的节日,比如除夕和元旦。一年里借的钱要在除夕之前还清,才能以一种轻松的心情来迎接新年(元旦)。经济方面是对借贷的清算,与此对应的是对一年生活的清算。除夕那一天,人们要在家中进行大扫除,将房间打扫得一尘不染,然后准备好洗澡水,准备迎接新年的一切。到了全家吃除夕面的时候,日本人会有一种“一年终于结束了”的感谢和欣慰的心情。当听到远处传来除夕钟声的时候,人们会感到自己心中的烦恼一点点地消失。这可以称作是“精神的清算”。到了新年这一天,人们就有了全新的自我,对新的一年充满了希望。那时,无论是人的心灵,还是自然和城镇,都是新鲜和清冽的。但是,这种清冽的感觉好像在我们当中已经不复存在了。元旦新闻在除夕就开始登场,第二年的杂志也早早地挂满了店头。家族团聚的除夕之夜,人们不去感受新年的来临,只去看那些电视上的问候和一些乏味的表演。超市提前开门营业,元旦在寺院的参拜也因为拥挤而完全没有了肃静的气氛。寺院管理部门的如意算盘就是如何赚钱。信息爆炸和强烈的商业主义将日本人从意义深远的除夕之夜和元旦中夺走了。现在,日本人只是世界上最忙碌的人。我们日本人是不是应该一年一次回归自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澄清一下自己的心灵呢?---------------可以原谅的条件---------------在赎罪日里,犹太人以绝对虔诚的心态出现在上帝面前,检点自己的行为。《塔木德经》上说:“在赎罪日里,上帝会原谅世人所有的过失。”但人和人之间的恩怨,只要对方不谅解,上帝也无能为力。为什么呢?对方也是人,也是上帝的创造物。被造物的心中残存怨恨是因为他们在被上帝创造的时候就带有瑕疵。可以说,上帝的创造行为本身可能也不是完美的。在祈求上帝的宽恕之前,人有修复自己的责任。只要对方的心中还有愤怒的火种,总有它一天会燃烧,会引起更大的灾祸,会让更多的人卷入纷争。赎罪日也叫“上帝的审判日”。这不是说上帝会在这一天带来解决纷争和罪过的办法。如果对上帝的判决不满意,上帝也无能为力。赎罪日是要人们自己对一年中的罪过﹑错失和败进行清算,然后再祈求上帝的认可。这样解释似乎更正确一些。乔治?华盛顿在小时候承认自己砍断了樱桃树,并且发誓说自己不再做这种事情了,因此,他的父亲原谅了他。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得到的最大感动不是承认砍断樱桃树的诚实品质,而是认识到自己错误后的悔恨之情。有了这种悔恨之情,人们才可能有决心不再犯用同样的错误。赎罪也是如此,必需有一颗悔过和勇于改正的心。借用来比拉比的话就是“如果人承认自己的罪过,并且对此有深深的悔过之情,上帝就会对他产生怜悯之情。如果认为自己没有缺点或是认为自己所做的都正确,那上帝是不会帮助这种人的。”大卫王曾经因爱慕自己部下之妻,将部下杀害。像他这样犯下杀人和通奸的罪行而能被上帝原谅,就是因为他从自己的心和灵魂里面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深深地悔悟。悔悟在希伯来语中叫“teshubah”,同时还意味着“回归”的意思,就是回归自己的本心。《圣经》说:“恳求上帝吧,这样你才能生存。”拉比们认为,求助于上帝,向上帝回归就是世人的责任。即使上帝来到世间,而人又拒绝他的教诲,那上帝也不能帮他们走向正途。即使上帝要用他的慈悲之心来宽恕世人,而世人却没有罪过,那也就没有宽恕的必要了。这就要求世人有决心摆脱罪恶深重的过去,从新做人,并和上帝的意志保持同一步调。“即使犯了罪过,只要有改正之心就可以了”,如果一个人有这种想法,上帝是不会原谅他的。这种话本身就是对正义的亵渎。说这种话的人一边说着“我错了”,一边重复着同样的罪过。认为只要承认罪过就万事大吉的人,心里并没有罪的概念。这样,即使是真诚的后悔也没有意义,因为他们已经将罪过和悔恨习惯化了。按照拉比们的见解,上帝对人所犯的罪行有三次警告,如果超过三次还不见悔改,作为惩罚,就会拿走他们的灵魂,让他们一生都走在悔恨的道路上。《塔木德经》也允许人有三次犯错(当然只限于道德方面的过失)的机会,但绝对不允许第四次犯错。和罪恶划清界限,用真心来悔悟是向万物之源的上帝的回归。---------------人生的意义---------------人可能是一种“罪”的产物,而不是由父母的性欲将其带到这个世界上的。父母的性欲只是作为人在世间生存的一个关键点而存在。“人的灵魂是由上帝创造的,未出生以前一直在天界培育。在快要诞生到世间时,人就被转移到母亲的胎腹中。能不能遵循在天界所学的善决定了他在世间的人生。”最初,亚当的罪给了世人死亡的命运,但这不是最终的死亡。对于人,死亡可能是恐怖的。“人生的课题就是带着对死亡的恐怖,与邪恶对抗,最终赢得胜利。人类灵魂的义务就是重返天界,向上帝报告在世间取得的成果。”如果说一个人一生都没有在恶的诱惑面前迷失方向,是不太可能的。人在出生的时候并没有带着一个完美的道德灵魂。犹太神秘主义者认为,人在出生以前,他的灵魂在天界学习了什么是善,所以人有一种向善的本能。善恶的观念是人性中固有的。只是,善恶的观念是一种不成型的观念,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接受恶的诱惑的考验才能不断圆满。有人在这种考验中中途放弃,选择了恶。也有人在不断的失败中站起身来,鼓起勇气继续向善。这就像立志于考试合格的学生一样,有的人只有一次考试合格,有的人却一次两次,不断地合格,还有的人在一次次失败之后失去了及格的希望。如果达不到一定的基准就会被淘汰,这种考验可以说得上是残酷。但是,为了保持“质”,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最近,日本出台了一些政策拯救在社会各个方面被淘汰的人。对于体味过流浪之苦的犹太人来说,这种温和的方法是行不通的,因为他们没有多余的时间来拯救被淘汰者。犹太人关心的是怎样努力使自己不被淘汰。说到考验,它的结果是不确定的,就是“可能合格”。在人格形成或者道德水平的提升上,上帝会允许一定的失败并给予再生的机会。这是上帝的慈爱,世人应好好把握。幼儿在学习独立行走的时候,只有我们这些不对其伸手相扶的父母才是真正地帮助了孩子。人的一生纠缠了很多恶和诱惑,怎样摆脱它们,上帝也无能为力。上帝虽然不向世人施以援手,但是他正从远处看着世人怎样独立地克服这些障碍。上帝和人虽然相距遥远,但正是这种距离证明了上帝和人的心是相通的。当人们领悟到这些障碍和磨练正是上帝赋予他们的时候,人们就会对上帝由衷地赞美:“快,让我们回到上帝的跟前!上帝让我们伤痕累累,也能将我治愈;上帝将我们鞭打,因为他要给我们包扎。”(摘自《诗篇》)****************犹太人的五千年***************反过过来看犹太民族,他们在过去一千九百年中,没有自己的国土,在世界各地流离,有着被其他民族异化的危机(事实上有一部分犹太人已经被当地同化,失去了民族主体性,更没有了民族传统),却一直坚守着自己作为犹太人的民族自觉性和主体性。这就像某些原生动物一样,能够透过地理上的屏障,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能自主地生存一样。犹太人就是有这种韧劲!---------------悠久的历史---------------灵魂的流浪导致民族的离散。——犹太格言犹太人有悠久的历史。在时间上,他们保持着四千多年的传统;在空间上,他们同呼吸﹑共命运,保全着自己的民族,进行着创造性的活动。我们在翻阅历史的时候,看到的只是希腊﹑罗马这些古代帝国和近代的西班牙﹑英国这些拥有权力和浮华的国家。但现在,它们已经消失,或者只剩下一点光辉的残渣。在我们强大的邻国—中国,世代王朝更替,一国之君也没有得到永生。只是,中国依靠天时和地利很好地保护了自己的文明,并将自己的语言和文化一直传承至今。我们国家因四面靠海,可以抵御入侵之敌,所以能建立和保持自己的民族文化和传统达两千年之久。但是,如果没有地势上的便利,我们日本还能传承两千年的民族文化吗?反过过来看犹太民族,他们在过去一千九百年中,没有自己的国土,在世界各地流离,有着被其他民族异化的危机(事实上有一部分犹太人已经被当地同化,失去了民族主体性,更没有了民族传统),却一直坚守着自己作为犹太人的民族自觉性和主体性。这就像某些原生动物一样,能够透过地理上的屏障,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能自主地生存一样。犹太人就是有这种韧劲!只有悠久的历史还不够,因为文明不是一座一经树立就不能倒塌的金字塔。文明虽然在现在还存在,如果要延长它的历史,就必须进行创造性的活动。个人有个人的历史,民族有民族的历史。回顾历史就是回顾个人或是民族的历史。为了了解犹太人的生活方式和他们的思考方式,就有必要纵览一下他们的历史。---------------创世时的长老们---------------犹太人经常被称作“《圣经》的子民”,因为没有《圣经》就没有犹太人的历史。根据《圣经》里《创世记》的故事,上帝最初创造了亚当和夏娃这对夫妇。当然,这是神话中的人物,但它给后世的人们留下了几个基本的命题,比如上帝与人﹑人与其它被造物﹑“恶”与人的心理等等。这里面包含了很多应该认真考察的问题。亚当第十代以后,出现了“挪亚洪水”,也就有了著名的挪亚方舟的故事。上帝为了将世间的罪恶和不公正铲除,就在大地上发起洪水。被“恶”毒害的人全都灭亡了,只有挪亚和他的家人还有方舟里收养的小动物生存了下来。洪水消退以后,他们就成了现代人类的祖先。次子含就是现在埃及和美洲大陆民族的祖先,幼子雅弗就是希腊和欧洲人的祖先。这样看来,《圣经》的记录还是有一定的历史根据的。挪亚第十代以后,出现了一个叫亚伯拉罕的人,他有很虔诚的信仰。他就是现在犹太人的直系祖先。他被称作“彷徨的人”,听从上帝的命令在各地流浪,最后在和上帝约定好的“迦南”(现在的巴勒斯坦)定居。他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奴婢夏甲生的孩子,叫以实玛利,最后成了阿拉伯人的祖先,另一个是正房生的孩子,叫以撒,他继承了亚伯拉罕家族。以撒有两个孩子,长子叫以扫,次子叫雅各。雅各用计从长子那里夺权,结果亡命哈兰国。亚伯拉罕实际上也是生于哈兰国,那里的遗迹今天在叙利亚国境旁边还可以看到。雅各在二十年后重返故乡,和兄弟和解,终于落根迦南。但是到了晚年,因为饥荒,他的安乐梦结束了。他向时任埃及国务大臣的儿子约瑟夫求助,最后雅各在自己十二个儿子的照顾之下度过了余生。雅各(别名以色列)的十二个儿子和他们领导的民族最后在埃及定居了下来。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到底是不是真实的族长还有待考证,但类似的名字在公元前2000年到1600年的古文字书中(出土于小亚细亚)可以看到。犹太人遥远的祖先很可能和的当时十分活跃的阿摩利和贺库所斯族有血缘关系。贺库所斯从小亚细亚入侵到埃及,并在公元前1720年到1550年拥有了自己的王朝。《诗篇》记录了约瑟夫和他的血缘家族在埃及的盛世景象。但是,随着埃及第十八王朝的复兴,贺库所斯家族被流放,尝到了王朝更替的苦酒。这样,希伯来人一下成为了国家的奴隶。最近的历史研究表明,被称作“希伯来”的群体实际上和那些特殊的﹑没有国籍的阶层有很深的关系。无论怎样,《圣经》认为犹太人的祖先是流浪的亚伯拉罕,就也是对犹太人起源最有深远意义的表述。顺便说一下,犹太人可不愿意自称“希伯来人”,而是将自己称为“希伯来的后裔”﹑“雅各的子孙”或是“以色列的臣民”。---------------从出埃及到古代以色列---------------希伯来人当时是国家的奴隶,被当作牲口来对待,每天被迫从事土木作业。他们受尽奴役之苦,每天祈求上帝的帮助。这些苦难也锻造出了一个领导民族解放的英雄,这就是摩西。根据历史推断,他是在公元前1280年左右领导以色列民众从埃及逃离的。当时领导埃及的是有名的拉美西斯二世(公元前1290到公元前1214年)。出埃及后,以色列人民在西乃山半岛上建立了居住地,强化了共同体内部的约束力,完备了法制,慢慢地壮大了自己的实力。摩西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在西乃山顶接受上帝的“十戒”的。之后,摩西派人去迦南,考察了那里的情形,准备率领以色列人回到祖先的地方。到了公元前1250年,以色列人在摩西的继任者约书亚的指挥下开始征服迦南,并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平定了迦南全境。在最初的二百年,以色列是由十二个部落联合而成的。各个部落在政治方面享有充分的自由,只有在一些重大的事件上,才由各部落的代表聚在一起进行讨论。对于外敌的入侵,原则上是选出一个最有能力的战略家统率一支由各部落集结而成的军队进行作战。对迦南的平定,希腊非利士人比以色列人晚了一步。他们是在公元前1020年从爱琴海出发入侵迦南的地中海沿岸,并开始在沿海的平地上定居下来的。非利士族每到一个城市都封王。他们有最好的铁制兵器,在武力这点上,显然比犹太人更胜一筹。对了对抗非利士族,在公元前1020年左右,犹太人也开始导入王制。以色列的第一代国王是扫罗,他在和非利士族的决战中阵亡。在他以后出现的大卫王镇压了非利士族,终于使以色列有了实现国家安定的基础。所罗门是当时有名的国王,他统治下的王国版图辽阔,从幼发拉底河一直到现在叙利亚平原。但是,荣华没有持续多久。在所罗门死后,王国南北分裂。北方的十个部落形成独立的以色列王国,以便和南方的犹大国进行对抗。南北双方经常为了争夺霸权而同室操戈。繁荣本来是靠全体成员的协力才能实现的,但正因为有了同族间的战争,南北以色列民族的政治和军事实力都迅速衰弱。从那以后,外敌入侵就频繁起来。在公元前723年,北方王国被亚述军队消灭,公元前587年,南方王国也巴比伦王消灭。这样,南北王国的人口大半流离到巴比伦周边地区,被抓成为囚犯,最后成了撒玛利亚人。从扫罗王国到南北王国的灭亡的五百年间,以色列的政治史在内容上和其他民族在没有什么大的差异。社会制度通常是为了人民的生存而建的,在机能和问题应对上是具有普遍性和相通性的。但是,在宗教这块精神领域上,以色列创造了他们特有的遗产,那就是《圣经》(特别是它的预言)。预言不但是一种宗教文学,在民族危难之际,它还可以在上帝的立场上为民族和个人的存在方式指明方向。在政治性和社会性判断上,预言超越了通常意义上的宗教文学。在现实中,预言虽然与人们的常识有很大的冲突,但以阿摩司为首的先知还是层出不穷。这些先知们大声呼吁正义,表现出了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先知的记忆中有与上帝的对话,而他们会把这些对话告诉下一代。先知们能够深刻地洞察对话后面的意义,给人们以思想上的启发。《荷马史诗》就告诉了人们一些文化和审美方面问题的解答。对于先知来说,他们的任务就是传达上帝的意志,即使预言的东西不符合自己的意志。这就是摆在先知面前的事实,也是他们的苦衷。公元前538年,成为劳役的南王国人民被允许返回故土。但是,当他们回到家的时候,一切已经荒废殆尽。回来的民众开始自发地进行祖国再建。与此相反,北王国的人民再没有重建自己的国家。从这以后,以色列人就被称为“犹太人”,他们在南王国的传统下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以色列人再建祖国并不是要复辟王政。犹太人虽然被赋予了祖国再建的自由,但是仍处在波斯帝国的地方总督的管理之下,而他们的国家主权也没有得到承认。公元前332年,犹太人被纳到亚历山大管辖之下。在亚历山大死后,他们又转移到了埃及王朝的统治之下,最后又到了叙利亚的管辖之中。公元前164年,祭司家族出身的玛喀比率军打败了安条克的军队,让犹太人实现了独立自治。但是,这种景况只持续了一百年左右。公元前63年,南部的野心家希罗德用金钱买得罗马皇帝的欢心,被任命为巴勒斯坦王。自从成为巴比伦的囚虏以来,犹太人一直在异族的统治之下过着非人的生活。在那时,他们开始祈求上天能够赐予他们一位真正的英雄,带领他们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他们深信,这个英雄一定有古代大卫国王的血统。这就是犹太人特有的救世主思想的起源。这里我们应该注意的是,犹太人的祖国再建运动并不是由于他们需要政治归属感,而是他们的宗教归属意识让他们有了这种自觉的行为。成为捕囚以后,《圣经》才被编纂出来。为了简明易懂地向普通民众讲授《圣经》中的道理,拉比出现了。为进行布教和人们做礼拜,一座座犹太会堂也建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