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天堂(26) 抽烟是一种恰当的智力训练方式。抽烟使得思想和灵魂的优秀品质通通展现出来。有一种生命完全掌控着五种感官,只有这样的生命才能恰当地操纵抽烟的行为。对于那些痛苦、悲伤或是困惑的人来说,抽烟的作用就如同一种最好的安慰剂,是排忧解难、镇痛止疼的香膏和香液:它使烦躁不安的心情平静下来,它使怒气冲冲的人快乐起来。抽烟对人的健康比药草里浸泡的人参还要有益,抽烟还可以与疲劳和衰老做斗争。难怪斯蒂文森劝告未婚女子不要嫁给不抽烟的男子为妻。 现在,我们到达了对抽烟的艺术和奥秘进行探索的关键之处和最后阶段。也就是说,在长时间的不停歇的心智活动结束之前,在身体疲惫不堪之前,该是抽最后一斗烟的时候了。 关于“生活”,我的朋友中没有人能够告诉我一个令人满意的定义。生活就是心脏收缩和心脏舒张交互进行,生理学如是说。生活就是叶绿素变为叶黄素,植物学如是说。这些定义都没有激起我的共鸣。我把生活定义为坚持抽烟的过程:它包括意识重新活跃的若干时段,在这期间,抽烟的快乐不言自明;以及意识休养以待复元的时候。 现在,如果我用图表(由时间和抽烟者的愉悦感组成的坐标)来描述,这一过程是这样的:从原点出发,曲线陡然上升,在休整期又急剧下降。最好的一斗烟是夜间所抽的最后一斗烟,这样说,纯属日耳曼人的学究模式。倒数第二时刻总是最快乐的一段时间。金星号远洋舰船长所享受的最惬意的一斗烟就是在他被那位险恶暗礁上的诗人消灭前所抽的那斗烟。 我最惬意的一斗烟是在子夜0时30分左右抽的,这时,“我的眼睛就要闭上。”抽烟会让人又记起小学时富有诗人气质的同学。经过了一天的辛苦、挫折和兴奋,在该死的打字机上忙活几个小时后,身心极度疲倦,感觉也迟钝起来。穿上睡衣和拖鞋,我找到我的卧榻;嗬,卢修斯,你今天成了一名带子操作工!还有,你今天读了一本催人奋进、发人深省的书。我最喜欢的是《牛津大学出版社概况》一书…… 我小心翼翼地把一天中最后一斗烟装好、挤压好、点燃,然后躺在床上虔诚地庄重地享受起来。干扰大脑的无数个因素都已不复存在。空气中传动的只是烟斗里烟叶燃烧时所发出的温柔的咝咝声。我怀着悠闲的心情开始翻看我最喜爱的一些书目…… 凌晨1时的钟声即将在附近教堂尖塔上响起,然而,此时,我的烟抽得正起劲,好奇心也依然很强烈…… 但是,我不敢再强迫你养成我的嗜好。一个人喜欢吃肉,而另外一个人却喜欢鱼子酱。我甚至不敢告诉你我喜欢的烟草品牌。最近有一次,我向一家杂志推荐我创作的一首颇有价值的优秀诗作,题目是“我的烟斗”,在诗中,我提到了特别喜爱并褒扬有加的烟草品牌。编辑人员说服我把诗中出现的真实品牌替换为假名称。他告诉我,根据真正的出版政策,在杂志的正文中不准提及商业产品的名称。 然而,烟草,谢天谢地,并不仅仅属于“商业产品”。让我们看一看姚救星(SalvationYeo)的不朽宣言: “当世间万物都创造出来的时候,烟草是最了不起的事物;它是孤独者的伙伴,单身者的朋友,饥俄者的食物,伤感者的兴奋剂,清醒者的睡眠,寒冷者的火炉;它可以为伤口止血镇痛,它可以治愈感胃冒,消除腹痛,在普天之下,没有什么药草比它更神奇的了。” 到了这个时候,烟斗里除了烟灰什么也没有了。即使我最喜欢的《概况》一书在我眼前也显得越来越模糊不清了。于是,我把书放在枕头下面;把烟斗轻轻地亲切地放到烛台上,把余烬熄灭。随后,把窗户洞开,夜间的景象立刻映入眼帘。闪烁的星光……遥远的钟声……身边还飘散着印第安烟草的微弱气息,我酣然入睡。 ——《散文集》 十、业余爱好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业余爱好:徒步旅行、划船、骑马,或者其他任何形式的运动。在这些运动中,我觉得,步行是人类所了解的最古老的形式,最简单自然,最有益于身体健康,因此是最佳的运动方式。步行时,迈出一条腿,再迈出另外一条腿,而不需要任何的技巧,步行者感到无比快乐。这一过程的乐趣体现在流畅的节奏感,平和的满足感,肺部和所有身体器官活动强度的增大;作为精神上的安慰和放松方式,步行与茶和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另外,在步行中,无疑总会体验到从未被践踏过的小径的绮丽,灌木篱墙的新鲜气息,远处山峦的迷人景致,或者,偶尔也会见到一条蜿蜒流过的小河,一片平静的森林。幸福天堂(27) 为了充分领会到摆动双腿步行几英里的乐趣,我们不得不再次阅读克利斯朵夫·毛利的作品。在随笔“步行的艺术”的开头部分,他提醒我们注意,大量伟大的英国作家同时也是伟大的步行者。这里是一份感人的名单。华兹华斯或许是最伟大的步行者之一,他穿过法国,到阿尔卑斯山脉,到意大利,再返回英国,他徒步走完了全程。1797年,从内瑟·斯托威(NetherStowey)到拉斯当(Racedown),柯勒律治(Coleridge)步行了整整四十英里,最后见到了威廉和多萝西·华兹华斯(DorothyWordsworth)。德·昆西(DeQuincey)描写过自己在夜间从桥水(Bridgewater)步行四十英里赶到布里斯托尔(Bristol)的经历。哥尔德斯密斯(Goldsmith)的足迹在两年间遍及欧洲大陆。在这个名单中,还有黑兹利特(Hazlitt),丁尼生,费兹杰拉德(Fitzgerald),马太·阿诺德,卡莱尔,金斯利(Kingsley),梅瑞狄斯(Meredith),理查德·杰弗利斯(RichardJeffries),以及伟大的步行者莱斯利·斯蒂芬(LeslieStephen);在我们自己的时代,名列其中的还有W·H·戴维斯(W。H。Davies),希拉尔·贝洛克(HilaireBelloc),E·V·卢卡斯(E。V。Lucas),等等。“真正的步行者对’世上万物非常好奇‘,”毛利说,“他满怀热情,一路走去,经历无数离奇有趣的事情,他感到心满意足。当他写书的时候,他会在书中经常描述这样的情景:食物、饮料、烟草、晴朗的下午锯木厂发出的怡人的气味、深夜时分造访旅馆的经历。”在结论中,毛利自言自语,不再顾及他人的情绪;如果认为这一部分不如前文令人愉快,这对毛利是不公平的。从下面的节选文字中,我们还可以读到关于维切尔·林赛(VachelLindsay)的介绍,这在其他地方是很难找到的。 “我们穿粉破旧的裤子、宽松的鞋子,手里拿着烟斗和手杖,在午餐和晚餐之间我们可以步行十五英里,并讴歌上帝赐予人类的诸多途径。” ——克利斯朵夫·毛利 吝啬的主人总是欺骗维切尔,在每一道菜端上来时,他们都会一边大吃特吃,一边要求他吟诵他的诗句;尽管他渴望吟唱显得他很天真,在维切尔身上却体现出一种男人特有的朴实无华的风格,这一点使我们所有人感到欣喜。我们愿意了解,这是一位一直与贫困做斗争的诗人,他从来没有为哈佛大学毕业庆祝日写过一首诗,他的衣领总是破损不堪或者他穿的衣服干脆没有衣领,所以他在理发的时候让理发师剃去脖子后面的头发。我们愿意了解,在乔治亚州他沿铁路徒步旅行过,在堪萨斯州他收割过庄稼,在新泽西州他被烟熏蒸过,在伊利诺斯州他现在生活很快乐。每年,他都会去布朗宁社团待上一个月的时间,他是那里的宠儿;可是,他总是很高兴回到斯普林菲尔德,与当地的拉宾德拉那斯人一样穿上宽松长袍。如果他想买一辆汽车,我敢保证他会买福特汽车。和我们一样,他是地道的美国人,他在生活中从不穿鞋革罩。 然而,即使是很朴实的人,他也会幻想。夜里,走在照熙攘攘的城市街道上,浏览着灯火通明的橱窗、熟食店、运载花生的马车、面包店、鱼摊、堆满饼干和乳酪的免费午餐柜台,还有星期六晚上买完物品哼着小曲在回家的路上费力前行的小市民——他感觉到成为其中一员,或多少参与一下的激动心情,因为其中充满了不同的、可笑的、可怜的、奇怪的人性特征。与每一个其他的双足动物属于同类,满腔热情了解到惠特曼和欧·亨利充分知晓的事情,这种感觉和认识都可以体会到。这就是林赛关于生活感悟的本质内容。他喜欢很多人聚在一起,喜欢与人做伴,喜欢大量的牛里脊肉和洋葱,喜欢他的名字出现在出版物上。他吟唱诗歌,庆祝我们大杂烩民主制度的伟大标志:冰淇淋苏打水、带电高空符号、主日野餐、电影、马克·吐温。在我们人性的太平洋多产的海底淤泥中,他发现了丰富的珊瑚和五彩的贝壳,他感觉到了盛情、尊敬、爱和美。 正是这些温和的情感才使他成为了快乐行者。维切尔徒步穿行了十二个州,沿途仔细观察风土人情,给食品柜照明,这让世人不解。他的方法就是徒步和身无分文,(“当他想停时就停下来,想唱时就唱起来。”)一路乞讨食物,向人借宿。我觉得,他像任何一位美国公民一样免费吃了许多顿饭;下面的几段文字选自于他的一本小册子——他在路上经常参阅——他是这样做的:用诗句换取面包。幸福天堂(28) 这本小册子是伊利诺斯州斯普林菲尔德市的尼古拉斯·维切尔·林赛于1912年6月创作的新诗集,特意出版以换取一些费用。 作者从家乡出发,穿越整个西部,再返回故里,在徒步旅行过程中,他将用这本诗集来交换生活必需品。在路途上,他将遵守以下规定: (1)远离城市。 (2)远离铁路。 (3)与金钱不发生任何联系。不带任何行李。 (4)11时45分乞讨午餐。 (5)5时45分乞讨晚餐、住宿和早餐。 (6)独自旅行。 (7)要整洁、诚实、有礼貌、正直。 (8)传授美的福音。 为了实施最后一个规定,对行李的规定将会有三种例外情况。(1)作者将随身携带一份印刷的简短声明,称做“美的福音”。(2)他将沿途传播这本诗集中的诗句。(3)他还将携带一只小皮包,里面装有图片等物,他选择这些物品以概括他对艺术史的看法,尤其是他的看法适合于美国的情形时…… 如今,汽车已经为我们做了这一切;当汽车成为公路上的绝对交通工具时,步行将仍然是少数秘密行动的谦恭的人所享有的个人的神秘乐趣。对我们来说,偏僻的小径、广阔的草原显得神圣而温馨。谢天谢地,世上还存留着尚未被手摇留声机和豪华桥车腐蚀的温情的灵魂。我们穿着破旧的裤子、宽松的鞋子,手里拿着烟斗和手杖,在午餐和晚餐之间我们可以步行十五英里,并讴歌上帝赐予人类的诸多途径。 有时候,下午2点钟左右(午饭后大约半小时,是上路的好时机),徒步旅行的老使者开始鼓励我,我努力地想寻找一个出发的理由。当一股强风吹过光秃秃的树枝时,这位使者就对我大声叫。我在我的高级大本营里懒洋洋地打着哈欠,我假装在那儿做诗以换取星期一下午的酬劳。档案橱柜、自动调温器、卡片索引、打字机、自动电话:这些灵敏的止痛剂对我来说不起作用。即使来访的是金发美女或者温和的商务使者,他们在我房间进进出出,步履轻盈,手里拿着一些便函、邮件、手稿,是的,即使是这些人也无法激起我的兴致。我的思想早就跑到了外面的街道、道路、田野和河流,这些无限的美景以愉快的声音召唤着漫游者。有一处地方,山坡上吹过一阵大风;有一次,一个人在雨中沿着大北路(GreatNorthRoad)朝着罗伊斯顿的方向信步走去…… 噢,宙斯!我们徒步走完十二英里的路途,你赐予我们的是大腿和胫骨的阵阵疼痛。你引领着我们“朝着大海的方向惬意地行走在山坡上,’;或者你引我们走上一条通向某个村庄的崎岖不平的小路。红色窗帘后面是旅馆的大厅,火炉旁边摆放着一张餐桌。餐桌上准备着冷牛肉、黄色乳酪、一大杯混合啤酒。然后,祝愿我们自己享用完这些赏赐后能够继续翻开培根论文集,研读那些出色的文字:“这的确是上帝对人类的眷顾:使人类的思想充满博爱,惬意地休养之后,开启真理的窗户。” ——《散文集》哲学人生(1) 一、最私密的事情 在个人主义盛行的现代社会所涉及的所有问题中,性和宗教,因为二者在个人信仰与公众宗教之间的差异,被视为人类信仰中最为私密的事情。如果某人有了一件风流韵事,那属于他自己的隐私;如果某人用自己的方式解释他的宗教,那也是他的私事。信仰自由是指:只要你不滥用言论自由的权利让他人知晓你的个人信仰,你就可以拥有任何形式的信仰。因而,“私密”这个词的含义就是,性或宗教是你个人的绝对隐私,除非你的这种个人信仰非法侵犯了公众的本能或倾向于威胁公共的风俗习惯,即教会或婚姻。社会也有本能,一种从根本上来讲健全的本能,它能够自觉意识到对自身有益的事情以及公共秩序的基础。另一方面,这种带有明显保守性的本能,其目的是为了维持事物的现状和事物的本来面目,它对于批判性思想的运用有害无益。就宗教而言,对旧有道路的任何偏离都被视为公共威胁,以自己个人的途径寻求上帝的人会被众人讥为“无神论者!”这简直是胡说,因为我发现,思想家中很少有人,确实只有极个别人,不相信上帝的存在。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无神论的意义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反对我所信奉的一神论”(against-my-kind-of-theism),而且每门教派都将自己视为上帝正统观点的神圣监护人。 例如,爱默生在三十五岁时,曾接到哈佛神学院毕业班的邀请去做一个演讲。他接受了邀请,在那儿发表了着名的“神学院演讲”,演讲的主旨是,“上帝现在存在,并非过去存在;他现在教导世人,并非过去教导世人。”“人们一直在谈论他很久以前讲过或做过的启示,好像上帝已经死了一样。”他鼓励新牧师“走自己的路”,脱离传统,通过对人的道德本性的探索去寻求上帝的存在,并且有勇气说,“我也是个人。”除此之外,爱默生以下的温情劝诫更是引起了轩然大波,“这一时代已经来临,所有人都将看到,上帝赐予灵魂的礼物并不是夸张、超强、独一无二的神圣,而是一种温馨、自然的美德,像你我拥有的美德一样,并且与你我所拥有的美德一起存在、发展。”这些言论使整个波士顿陷入恐慌,哈佛当然也陷入了恐慌。神学院院长公开声明,爱默生不是受神学院院方的邀请,而是受学生的邀请来发表演讲的。于是,他的观点就和一个老妇人,约翰·杰伊·查普曼祖母的邻居的说法基本上一样了,波士顿第二教堂的传教士疯了。此后的二十七年间,爱默生再也没有被哈佛邀请做过演讲。啊,可爱的哈佛,为什么它非要离波士顿那么近呢?正是在这座城市,洛威尔校长后来曾参与了对萨柯和万泽蒂的谴责事件。我想波士顿并不比任何其他城市更糟糕;同样的事会在任何山地人的城镇发生。为什么哈佛不能够挣脱掉死亡的镣铐,与任何城市都没有一丝瓜葛,而只作为一种精神生活在纯净的空气中,并恢复其精神的自由呢?接下来要说的是,演讲风波过后,我在爱默生的《日记》里发现了下述记录。演讲的日期是1838年7月15日;10月19日,爱默生在他自己的日记本里写道,“很明显,在争吵声中可以断定,一定在某个地方存在着无神论,可现在唯一的问题是,谁是无神论者呢?” 这就是美国的社会难题,每个人都有以自己的方式信仰上帝的权力,却又有不将其告知他人的社会责任。正确的做法是,在公共场合可以谈论上帝,但如果你有什么自己的想法,最好别说出来。早在六年前,爱默生就已经辞去了牧师的职务,他认为要想成为一个好牧师就有必要摘掉牧师的头衔。这只是一个关乎形式的问题。他逐渐意识到,最后的晚餐从不意味着永久的庆祝,经过与自己的良知多次斗争后,他感到必须辞职,因为他不能再带着罪恶去接受圣餐。爱默生已经为自己发现了一个更伟大的真理,即个人的无限性。他宣称,在我们中间就存在着神,这是一条如同圣经和奥义书一样古老的教义。爱默生的言论不仅震惊了布雷特街和波士顿,还震惊了整个新英格兰。除了我们是上帝的子民以外,我不知道新约还教了我们什么。这些言论极大地震惊了他在剑桥和波士顿的同代人,让他们无法接受。布雷特街和斯忒特街所有的基督徒都在愤怒地高喊,“你是不是想说圣经上说的是错的?你这个异教徒,无神论者!” 自由的教会!我们何时才能拥有?什么时候美国才能敲碎宗教信条的外壳?什么时候信仰的花园才能被独立探索的自由精神之泉灌溉?什么时候人们再一次怀着追求带来的越来越强的喜悦感,在圣贤的帮助下,为发现神的真理的新鲜、生动之美而努力?如果神职人员能够拿出修复他的别克或斯杜德贝克轿车的十分之一的热情,努力使宗教发展下去并永葆新鲜气息,那么,宗教就可以再次充满生机,当然现在不是这样,神职人员很清楚这一点。但是这种革新的前景很暗淡。自从本杰明·富兰克林写下那篇要求国会通过美国宪法的讲话以来,情况就没有什么改观。“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就越发容易怀疑自己对别人的评价。的确,大部分人,以及大部分宗教派别,都认为他们拥有全部的真理,无论别人持有什么观点,只要与他们不一致,肯定就是错的。新教徒斯替尔在献词中告诉教皇,我们两个教会在有关教义的确定性这一观点上的唯一区别是,天主教会是不会错的,英格兰教会是从来不会错的。但是,尽管许多人像认为他们自己绝对无错误一样高度认为他们的教义绝对无错误,但很少有人像某个法国女士在与她的姐妹争吵时那样,如此自然地表露出来,她说,‘我只认为我是对的,我永远是对的。我认为只有我是永远正确的。”,哲学人生(2) 于是,信仰自由成了一件滑稽的事情。它几乎变成了一个定式:我相信我所想的,你也有自由相信你所想的,但是,你不曾让我知道你所想的,或者我会视你为信仰与共和国的敌人。因此,现代教会的两难处境必将继续下去并将永远存在。难道还没有人发现,上帝被过度保护了? 二、凡人眼中的上帝 在有关信仰的所有不和谐声音中,或者说在私人信仰和公共宗教之间的不和谐声音中,有关上帝的论调是最悲哀的,它给我们的内心带来了极大的不适感。这就是现代知识分子有时忌妒异教世界的原因,在异教世界里,人的内在信仰与公众崇拜的外在形式是一致的。批判性思维是不大可能支持这一论调的。我想这沉默的僵局,即每个人有他自己的个人信仰并尊重别人的信仰,将会持续下去。到底什么地方错了?毫无疑问,对加尔文教义的反抗一定是整个事情中最重要的部分。完全堕落的加尔文教义过去和现在均与现代人对身体的尊敬和了解之间存有很大分歧,或者,我们是否可以说,与现代肉欲的过分炫耀有着分歧,并由此产生了外在信仰和内心罪恶的冲突。因此,奥利弗·温德尔·霍姆兹奇妙的“单马车”,这“助祭的杰作”才没有损坏到分崩离析的地步;在加尔文宏伟的逻辑结构的装置中,其零件神奇的鸠尾榫是如此完美,每个零件都是一样的结实,但是在1855年11月的一天,像那首诗告诉我们的那样,它整个地熔化了——被岁月损毁了。沉默中唯一令人感到不适的事情是,人们会认为那幽灵般的单马车将永远地走下去,没有人将公开宣称它已经消失了,熔化了,蒸发了。 星期天的早上,在纽约的公寓里,我打开收音机,非常想听一听空中传道的节目。收音机中正播放着贝多芬歌颂上帝荣耀的交响乐,从这个台转开,我听到一个愤怒、伪善的鼻音,颤抖着,指责着,痛骂着罪恶,像比利·森戴(BillySunday)重生。那是加尔文本人在传道。可是我并不喜欢加尔文,也不喜欢柯立芝的思想,只是自言自语道,“啊,他在反对它。”,然后调回到贝多芬的频道。我想我并不孤单,很多人会和我有同感。在礼拜时存在着太多对罪恶特有的冥想,以至于如某人所说,每个从教堂里出来的人都应该为自己感到羞愧。如果有人对我说,“和我去教堂吧,你会觉得自己是个更优秀的人。”我就会和他去。但如果我知道当我从教堂出来的时候,会感觉比以前更邪恶并因此而鄙视自己,那我就不会去。是的,那种在乡村集市上出售专利药品时颤声叫喊的腔调是不会有用的。今天,你不能靠拿地狱与毁灭吓唬人而推销宗教;那需要一种更温和、客观的态度。再者,我们的四周已经围满了现代心理学家提出的众多情结,缺少传道者额外兜售的有罪情结我们也可以做得很好。毫无疑问,传道者在无法提供一个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法的情形下,肯定不会在你的心里建立原罪的有罪情结,但是显而易见的真理是,你不能恐吓人们去热爱愤怒的加尔文上帝。 也许,事情发生的时间比加尔文时代更久远一些;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大约两千年以前人们所拥有并传给我们的相当卑下的看法。在我们某些最坚定的公众信仰里存在着返祖现象。人类继续发展着,但是年代久远的信仰仍然未被放弃,还很有生命力。当人类还在吃生肉时,上帝最初也被认为是喜欢鲜血的味道。但是,在人类发现火已经很久以后,上帝还是被认为喜欢茹毛饮血。人们过去认为,现在有时也这样认为,取悦上帝的最佳方式就是给上帝敬奉某人的鲜血;上帝被想象成吃人的野人,像人类自己一样。当人类开始产生新的想法,即上帝也许和人一样也喜欢烤肉时,成百上千年已经过去了。对于类人猿为它们自己创造的众神,克莱林斯.戴伊的史前先知再次进行思考。对此,还是超然一点为好。 猿族的众神 克莱林斯·戴伊 想象一下你正在观看一群猿猴在森林里玩耍。他们时而十分勇敢、自大自夸,时而又充满恐惧,是所有智慧种群中情感最脆弱的一群。他们一直努力吸引某种更大动物的注意,只有被注意了他们才会真正高兴起来——当你注视着他们并了解到他们的这些习性时,难道你还不明白他们的明显意图?他们一定要去发明被称为神的东西。此时,不要去想是否有众神的存在,而是想一下这些生命是多么殷切地要去发明他们。(不是等着去发现他们。)由于自信不足,他们无法忍受单独面对生活的困境。由于无法自我满足,他们必须寻求其他形式的支持。正是这些急迫的需要催促着这些灵长类动物,借助每个能够用来拼凑他们目的的真理碎片,借助那些因为形象庞大而影响他们的意象,不断地建造众神,以支撑他们的灵魂。哲学人生(3) 在那个时代,众神会成为怎样的群体呢!他们一个个都是脸上长满胡须的老猿,开始在虚幻的时空中建造宇宙,犹如魔术师从帽子中抓出兔子一样(正如虚幻的时空,帽子并不存在)。在创造了巨大的恒星和行星,并将最遥远的天空装满星星之后,一个神会转过身来并渴望享受烤肉的香味,另一个神会召集沙漠部落进行“圣”战,而第三个神将为离婚或舞蹈而伤心。 任何一群猿曾经想象出来的众神,从森林里的小木头偶像到最强大的精灵,不管他们有多大的不同,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时刻准备着暂时放下所有的宇宙事物,将他们的思想集中于遥远的称为地球的小球上,对任何个人崇拜者的痛苦或渴望立即表示全部的、永远的、全神贯注的关切——时刻准备着去关注那个将要睡觉的家伙。这将为猿的心灵带来无法形容的慰藉;而疏忽了这一责任的神将不会持续很久,不管在其他方面他是多么胜任。 但凡事都必须讲究回报。因为,宇宙的创造者,当它们注视他时,也需要关注;他喜欢猿们对他的恭顺和注意,否则,他自然会变得愤怒起来;如果不发怒的话,他是最宽宏大量的了。从而便产生了祈祷和赞美诗。从而便产生了与这个高贵亲属沟通的古怪、茫然的企图。 渴望与众神沟通是一个高尚的愿望,但是这一渴望却很难通过不明确的宗教信条实现。与高高在上、沉默寡言的生命状态交往,猿们试图将他们设想为物质形式。它们将会产生信仰,比如,它们会对天堂内的室内陈设和居所产生信仰。这是为什么呢?晦,在它们自己不是先知的情况下帮助人类拥有宗教观念——从任何“宗教的”真实意义上来说,这都是一个不可能实施的计划…… 这个种族在建立宗教时会遇到什么障碍呢?最大的障碍是:它们拥有如此微弱的心灵力量。它们思想的过度活跃会阻碍这种力量的产生,或使这种力量变得迟钝。某一天,这个种族与自然的接触将会比它们的狗还少。它们会用罗盘替换它们曾经拥有的先天的方向感。因为,鼓励对它们头脑的不停的廉价使用,它们将会失去天然直觉、预感和安宁等诸多天赋。 这种心灵力量的缺乏对它们的洞察力与内心安宁会产生负面影响;因为,处于活跃状态的头脑不易于接受新思想,很少能够或永远无法获得内心的温情与安宁。 然而,这些永不停息的思想会有一个用途:它们最终会通过自己发明的宗教去观察世界。 可是,岁月将在这一过程的重复中逝去。 猿的信条不是那么难以看破。当创建宗教的时候,它们会非常忙乱,以至于对它们圣人产生的幻象无法从容地进行严格的测试。而且,它们自己的想象力相当贫乏,以至于任何一种幻象都会使它们感到敬畏;因此,自然而然,它们会认为任何幻象都是有效的。于是,它们迅捷而丰富的创造力将开始发挥作用,从它们曾经梦想出来的幻象里杜撰出最原始的信条。 接下来,它们会期望每个人都去相信少数人看到的任何事物,其脆弱的根据就是,如果你只是试着相信一件事情,你就会觉得它是真实的。这些宗教是代理性的;只有它们的先知自己可以看见上帝,其他人则应当由先知们引见给上帝。这些“信仰者们”将缺乏任何属于自己的见解。 现在,一名间接的信仰者隔着一段距离被神灵的气息激起一股热情——如果有一点热情的话——他想要了解他所接受信仰的精确定义。没有任何幻象去遵循,他需要清楚的戒律。他会一直努力使信条具体化。而这很明显是致命的。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真理新的、更深远的层面会被发现,而它们很少会或从不会适合于不变的信条。 一次又一次,这将成为一个程序:一个神圣的重要人物将会诞生;他将会发现新的真理;然后被杀死。他的新真理不仅不会适合死板的信条,而且会坚决否定其中的任何错误的结论。于是,这位先知将被杀死。 然而,他的真理具有强大的力量,也会扼杀掉刻板的信条。 于是,人们所能信仰的唯有那死去的先知。 于是,他会被几代人通情达理地膜拜。但是,他的祭司会觉得这还不够;他必须被不加评判地膜拜:不加入任何评判,来自于他的无论什么启示,都是全部的真理。对于他的某些启示,人们自己将会断章取义;从最乐观的角度看,他的启示不是最终结论;然而它还是会被当作固定的信条并被赋予他的名字。但凡真理总会被赋予他的名字。从此之后,所有寻求真理的人所发现的必定只会是他名下的真理,否则将不会成为他的“追随者”。(作为他的共同探求者也不行。)祭司将永远仇视任何在探求真理的道路上走得更远的新先知。他们的看法是,他们的先知发现了真理,因而便终结了发现真理的过程。相信他说的就行了。事情就此结束。不需要再寻找更多的真理了。哲学人生(4) 相信对宇宙的探索已经有了完美的结局,这真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 于是,这一探索真理的模式将会越来越稳定。因而,新的真理一旦产生,就只能将其打破。然后,人们会感到困惑与幻灭,而文明将会随之倾覆。 如此这般,每个循环周而复始。只要人们将谬误与每个先知产生的幻象混杂在一起,二者都将消亡,而任何建立其上的文明必将随之消亡。 ——《这个类人猿世界》(第16、17章) 三、“黑色”随想 不言而喻,一个很清楚的事实就是,现代基督教经常被描绘成某种黑色(邪恶)的东西,而现代人并不喜欢黑色。在你向人们宣传认罪的意识之前,是不能先向人们说教救赎的,好比要推销你的药,必须使人们承认身患疾病。完全出于本能,传教士一直在非洲、亚洲和南太平洋群岛做着这样的事情;对赤裸的意识越强,印花棉布的销路就越好,于是塔希提岛的裙子越来越长,而纽约的裙子却越来越短。随之,罪恶的意识在纽约变得越来越弱而在塔希提岛却越来越强烈,如果传教士没有错,塔希提岛终有一天会成为宗教的堡垒。我不会像经济历史学家走的那样远,将其解释为印花棉布的自然运动。然而——“比基尼”泳装还是以迅猛之势回到了纽约。 我们满脑子装的全是现代意识的难题。这里,我指的是普通人对宗教或教会的态度问题。这正是神职人员必须探讨的问题,假如他具有一点实验精神的话。就教义的条文等方面,对人们的个人信仰进行一项盖洛普民意调查,我们就可以从他们的信件和日记中研究过去的男人和女人们信仰的是什么。因而,对我来说,搞清楚爱默生太太的想法比了解她丈夫的想法显得尤为重要;也就是说,私下里她对她的丈夫就她的家庭私事随便而又坦率地说了什么。此时此地的利迪安·爱默生并不仅仅是利迪安·爱默生;我认为,她是一个普通的女人,有着本能的宗教感,愿意去信仰,但很困惑。爱默生在他的《日记》里曾写下短短的一行文字,也许会让所有的神职人员胆战心惊,“利迪安说,星期天去教堂是邪恶的。”如果利迪安说的只是她自己的感觉,那倒没有什么关系;如果她说的是许多其他妇女当时或现在的感受,那就意义重大了。如果真的意义重大,那么问题是,是什么使得利迪安·爱默生和其他许多人用她的方式去感受?这种一致性似乎只有一种解释——某种黑色(邪恶)的东西。根据风趣诙谐的本杰明·富兰克林所说,那正是一个白人教堂中的布道留给一个印第安人的印象,那个印第安人偶然进入正在做礼拜的教堂,根本听不懂用英语进行的布道。那个印第安人看到的只是,一个“穿着黑衣的人”开始“非常生气”地向人们讲话。我们还是让富兰克林讲这个故事吧;它选自富兰克林最好的讽刺作品之一。康拉德·威斯(ConradWeiser),一个印第安翻译,向富兰克林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他是怎么和卡那萨提哥谈的,卡那萨提哥丝毫弄不明白听到的星期天布道,只是猜测布道的目的是要在河狸皮的价格上蒙骗他。 卡那萨提哥对白人布道的印象 本杰明·富兰克林 康拉德回答了他所有的问题;当讲道声开始变弱时,那个印第安人接着问,“康拉德,你和白人一起生活了很久,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我有时也会到奥尔巴尼待上一段时间,并注意到,每过七天,他们就关了他们的商店,然后聚集在大房子里;告诉我这是为什么?他们在那里干什么呢?”“他们只是聚在一起,”康拉德说,“聆听和学习好的东西。”“我不怀疑,”印第安人说,“他们就是这么告诉你的;他们告诉过我同样的事情;可是我怀疑他们说的是不是真的,我会告诉你我的理由。最近,我去奥尔巴尼卖毛皮,同时购买毛毯、刀、火药、罗姆酒等。你知道,一般我都会和汉斯·汉森交易;这次我想试试其他的商人。但是,我最先找的还是汉斯,问他河狸皮毛是怎么个价儿。他说他不会给我超过四先令一磅;’但是,‘他说,’我现在不能谈生意;今天是我们聚在一起学习好东西的日子,我要去参加这次聚会。‘于是,我自言自语道,’既然今天我们什么生意也做不成,我也可以去参加那个聚会。‘然后我就和他一起去了。那里站着一个一身黑衣的人,开始非常生气地对人们讲话。我听不懂他讲的是什么;但是,我感觉到他老看我和汉森,我猜他一定不高兴看到我在那里;于是我就出去了,在房子旁边坐着,打着火,点燃我的烟斗,等着聚会结束。我想,那个人在讲话时提到了河狸皮毛的事,而且我怀疑这可能就是他们聚会的主题。于是,当他们出来的时候,我走向我的商人。’那么,汉斯,‘我说,’我希望你已经同意给我超过每磅四先令的价钱。‘’不,‘他说,’我不能给你那么多;我最多给你三个先令六便士。‘我于是去问其他几个经销商,可他们都以一个腔调说话——三先令六便士——三先令六便士。对我来说这再清楚不过了,我的怀疑是对的;而且,不管他们装成什么,说什么聚会是学好东西,他们的真实目的是商量如何在河狸皮毛价格上欺骗印第安人。只要稍微想一下,康拉德,你就一定会同意我的观点。如果他们如此经常聚集起来学习好东西,他们当然在这次之前就已经学了一些。可他们还是这么愚昧无知。你知道我们的做法。如果一个白人从我们乡下经过,来到我们的屋里,我们都像我对待你一样对待他;如果他身上湿了,我们会给他弄干,如果他觉得冷,我们会给他温暖,我们给他肉吃给他水喝,这样可以缓解他的饥渴;然后,我们会铺上柔软的皮毛让他休息、睡觉;我们不要求任何回报。但是,如果在奥尔巴尼我进入一个白人的家,向他们要吃的喝的,他们会说,’钱呢?‘如果我没有钱,他们就说,’滚出去,你这条印第安狗。‘你瞧,他们连一点好东西也没有学到,我们不需要聚会让别人讲课,因为我们的母亲在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就教育我们;所以,他们的聚会不可能像他们所宣扬的那样,是为了那个目的,也不会有那样的效果;他们只是在琢磨着怎样在河狸皮毛的价格上欺骗印第安人。”哲学人生(5) ——《有关北美原始人的评论》 富兰克林的这篇作品出版于1784年,我听收音机布道是在1947年,这么多年来,尽管文字表达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变,好像讲道风格上的黑色基调并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变化。我的观点是,如果在你连一个字都弄不懂的情形下,一次布道听起来很糟糕,那么,即使你听懂了,对这次布道的感觉也不会有什么好转。 为什么它显得那么悲观,我指的是本应“快乐的消息”?梭罗也在《日记》里记录了很小的时候“在学校礼堂里对神膜拜”的经历:“在阴暗的地方或地牢里,那些话也许可能生根并生长,但在光天化日里讲,他们的喊叫声明显地变得嘶哑了。通过这个窗口,我可以将书面表达与布道用词进行一下比较:灵魂深处,在哭泣,呜咽,咬牙切齿;而表面上,庄稼地和蚱蜢,直接揭露了那些谎言。” 这段话透露出明显的“邪恶”思想。它一定会给人一种同样的封闭感觉,一种温室与人工栽培的感觉,因此,奥利弗·温德尔·霍姆兹解释说,“我不是教会的人——我不相信在花盆里可以种出橡树来……你可以随便讲,讲多少都行——一个人的成长主要是受到宗教的影响。”听听林肯夫人怎么说的吧。在有信仰和去教堂之间暗含的差别是微弱的。玛丽·托德自己也去教堂;她的社会本能是强烈的。她这样谈论她的丈夫,“林肯先生没有普通字义上的信仰和希望。他从不参加教会;但我仍然相信,他天生是一个宗教信仰者。他初次思考这个问题大概是在我们的儿子威利去世的时候,他去葛底斯堡那段时间里他思考的更多;但那只是他本性里的某种诗意的东西,他从来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基督徒。”如今,似乎再也不可能通过去数教堂里的人头来确定今天这个时代到底是有宗教信仰的还是无宗教信仰的。对我来说,通过数去教堂的人数来确定这是个无宗教信仰的时代说明不了任何问题;我星期天不去教堂,我的许多信教的朋友,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他们抱着对生活、上帝和同胞的虔敬的态度真实地活着,而他们也不去教堂。 但是从艺术角度来看,教堂地位的最佳图画是由戴维·格雷森在《友谊之路》中描绘的。我之所以说从艺术角度来看,是因为那个身披黑斗篷、戴着黑帽子、系着黑领结、穿着黑裤子黑鞋、拿着黑色的书的幽灵,以那么强烈的冲击力,在如此美丽、无与伦比、欢欣鼓舞的春光中出现。同时,它也是一幅画和一种写照,我将它摆放在这里,是因为它反映出格雷森典型的、充满魅力的世界。 春日里的星期天 戴维·格雷森 远足中最主要的快乐之一就是,没有哪两天存在哪怕一丁点的相同之处——甚至每两个小时都不一样;有时,一天以平静的方式开始,在结束时却充满最激动人心的事件。 那确实是一个完美的春日里的星期天,我告别了我的朋友,威德尔夫妇,再次走向开阔的田野。它像我生命中任何一个安息日的早晨那样平静地开始了,可是它又是怎样结束的呀!那天的路上,在不经意间,我有了一次丰富的探险经历,我迅速地把它记录了下来;那是我行走上千英里的路程才可能碰到的一次经历。 它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我实在给不出什么合适的理由,但是,春日里星期天的早晨——至少在我们这里的乡下——好似穿上了安息日的服装,有一种神圣的安详的气氛。温暖、轻柔、清澈,特别是,那无限的宁静。 这就是那个星期天的早晨;我刚一走出门来,马上就折服于那醉人心脾的氛围。通常,我走起路来步履匆匆,我喜欢快速运动的感觉以及快速运动给我的身体和思想带来的刺激;可那个早上,我发现自己在懒散地闲逛,向四周了望着,欣赏着大自然中不重要的、静悄悄的景致。这是一片树林密布的乡野,在那里我发现了自我,我很快走向踩踏出来的小路,走向森林和田地。那里的地面上几乎长满了唐松草,像山坡上绿色的影子,虽没有长籽,但已繁茂成荫。在草场上生长的高高的绿草中,显露着黄色的七瓣莲,菖蒲沿着池塘湿软的岸边开放着。紫罗兰花已经凋谢了,但野天竺葵花和成排的野豌豆花则相继绽放…… 在这个星期天的午前时分,我在田野和树林里闲逛了很久,丝毫也没有察觉到,我身边已然出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事,而且还有更大的事情即将发生。我当然知道,必须去找一个过夜的地方了,这在星期天也许是很困难的事,我已经花了整个午前的时间,恰似一个人花掉他不朽的青春——带着对未来极度的漠视。哲学人生(6) 午后时分——太阳升得很高,天气变得更温暖了——我离开小路,爬上一座迷人的小山,我选了一片被苹果树树荫笼罩的草地,躺在那里看着上面枝丫斑驳的影子。柔和的风儿吹在我的脸上;草丛里野花中传出蜜蜂的嗡嗡声,稍稍转一下头,就可以看见朵朵白云,高高地、缓慢地飘过纤尘不染的蓝天。还有那春天田野的气味!——已经体验过它的人,哪怕只有一次,确实可以死而无憾了。 人类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崇拜上帝:在安息日的中午,当我静静地躺在温暖的日光里,我觉得自己真正在崇拜着上帝。那个星期天的上午,说不清为什么,我周围的所有事物好像都成了奇迹——一种只有在上帝露面时才能令人感激地接受和理解的奇迹。那个上午,我还有另一个奇妙、深刻的感觉,这种感觉在我生命中其他几次宝贵的体验中曾经有过——当我试图记录下人类心灵中那深深、深深的东西时,我总是扰豫不决——一种无限真实的感觉,那就是,如果我很快地转一下头,我会真的看见那个无所不在的上帝…… 我所认识的少数几种鸟中,有一种鸟儿叫绿鹃,在那个长长的中午,它不停地歌唱。安静的树林里,只有绿鹃的歌声在回荡。你看不到它;你发现不了它;可你知道它就在那里。它的歌声充满野性,又有些害羞和神秘。不时地,它萦绕着你,宛若一些往昔欢乐的回忆。那一天,我听到了绿鹃的歌唱…… 我不知道在树下的草地上躺了多久,但不久我听到,从不太远的地方传来教堂的钟声。这是为这一带的农夫做下午的礼拜敲响的钟声;在夏天,礼拜经常在下午举行,替代早上和晚上的礼拜。 “我觉得我会去看看。”我说。我承认,我首先想到的是那些可能在那里遇到的有趣的人们。 但是,当我坐起来向四下看时,那种渴望又消退了。我从袋子里翻出了我的锡制哨子,马上就开始练习吹奏一首叫做“甜蜜的阿夫顿”的曲子,那是我在小时候学的;当我吹奏时,我的情绪发生了迅速的变化,我开始嘲笑自己是一个可悲的严肃的人,并且开始思考合适的话语去描述我吹哨子的可恶企图。我应该找个人陪我逗逗乐,解解闷。 很久以前,我说过一句箴言,是关于男孩的:无论在什么地方,寻找一个男孩为伴。当你摇一棵樱桃树时,如果有一个小男孩掉下来,千万不要吃惊;当你一个人静心沉思时,如果发现有个男孩正从栅栏的角落看着你,千万不要感到不安。 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吹奏口哨了,这时,我看到两个男孩正从路边的灌木丛里看我;一会儿,又有两个男孩出现了。 很快,我奏起了“向乔治亚进军”,并且开始用最生动的方式点着头,敲打着脚趾。不一会儿,一个男孩爬上了栅栏,然后是另一个,然后是第三个。我继续演奏。第四个男孩,是个小家伙,冒险爬上了栅栏。 这些少年都有着天真烂漫的面容,长着亚麻色的头发,都穿着星期天做礼拜的衣服。 “真是不幸,”我将哨子从嘴唇上拿开说,“这么暖和的星期天还得穿着鞋和长袜子。” “你敢打赌是这样吗!”胆大的头儿说。 “既然这样,”我说,“我就奏一首’扬基歌‘吧。” 我演奏着。所有的少年,包括那个小家伙都围了上来,其中的两个十分熟练地坐到草地上。我从来没有过如此专心的听众。我不知道接着会发生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因为那个坐得最近的胆大的头儿,开始连珠炮似的问起了问题,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如果不被穿着黑衣的幽灵打断的话,我真不知道接着会发生什么。当我们正在演奏“扬基歌”的时候,它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出现在下午明媚的阳光下。最初,我看到黑帽子的圆顶从小丘的边缘升起。接着,很快是黑色的领结,然后是长长的黑外衣、黑裤子,最后是黑色的鞋子。我承认我确实感到震惊,但是作为一个有着钢铁般神经的人,面对这种情形我继续演奏着“扬基歌”。尽管由于这种反吸引力的出现,所有四个孩子都向它投去不安的一瞥,我还是抓住了我的听众。那个黑色的幽灵,胳膊下夹着一本黑色的书,走得更近了。我仍然继续演奏着,点着头,敲打着脚趾。我觉得像一名现代的花衣魔笛手将孩子们从这些现代的山中吹走——将他们从不了解他们的大人身边吹走。 在幽灵的脸上我可以看出责备的表情。我不清楚我为何记得这种表情;而且,我刚一开口就为我的轻率而感到歉意。然而,那个在如此无与伦比而又欢欣鼓舞的春日里穿着阴郁服装的人以一种古怪强烈的急躁情绪影响着我。什么人有权力在这个单纯、快乐的日子和场合如此忧郁地张望呢?于是,我从嘴唇上拿开哨子,问道:哲学人生(7) “上帝死了吗?” 我将永远无法忘记掠过这个年轻人脸庞的那种无法形容的恐怖、惊愕的表情。 “你什么意思,先生?”他用一种严厉的权威的口吻问道,这使我有些吃惊。他此刻的叫喊声将他的位置提升到超过他本人的高度:那是教会在说话。 我马上站了起来,对我给他带来的痛苦表示遗憾;可是,既然我无意中讲了不该讲的话,我应当向他坦诚地说出心里的想法,而且此时看来值得这样做。这样做有时会救人于危难。 “我没有要冒犯您的意思,先生,”我说,“我为我刚才的胡言乱语向您表示道歉;但是,当我看到您爬上山的时候,看到您在这么明媚的日子里,显得如此郁郁不乐,好像您不赞成上帝的世界似的,那个问题就不知不觉地溜出来了。” 我的话显然触及他内心深处不安的感受,因为他问道——他的话好像也是未加思索就说了出来: “我给你这种印象吗?” 我发觉我对他产生了极强的同情心。我自言自语道,“这是一个有烦恼的人。” 我长久地注视着他。他是一个还很年轻的人,尽管显得很老——很忧郁,我现在看他,倒不如说是忧愁——他长着敏感的嘴唇和脱俗的面容,像人们有时看到的圣人的脸。他的黑色外衣非常整洁,可那破旧的纽扣盖边和闪亮的翻领有力地诉说着沧桑岁月里发生的故事。啊,我似乎对他非常熟悉,就好像他生命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明显地写在他高高的、苍白的前额上!我已经在邻近的乡下生活了很久,我认识他——这个乡下教堂里可怜的苦修者——我知道他是怎样地呻吟在社区的罪恶下,这片社区太想舒舒服服地将它所有的重负都抛给主,或抛给主所委派的地方代表。我还推断他来自于一个普通的大家庭,挣着很低的薪水(甚至可悲地拿不到任何薪水),并且频繁地从一地迁到另一地。 那个年轻人下意识地叹了一口气,轻轻转了转身,以一种低沉、温和的口气对我说: “你把我的孩子们从教堂引到这里来了。” “非常抱歉,”我说,“我不会再留他们在这里了。”我将哨子放到一边,拿起我的袋子和他们一起向山下走去。 “事实上,”我说,“当我听到您敲响钟声的时候,我自己本来想去教堂的。” “真的?”他急切地问,“真的吗?” 显然,我要去教堂的提议马上影响了他的情绪。于是,他突然犹豫起来,斜视着我的袋子和我破旧的衣裳。我可以清楚地看出闪过他大脑的想法。 “不,”我微笑着说,好像在回答一个口头的问题,“我确实不是您所谓的流浪汉。” 他脸红了。 “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希望你来。教堂就是干这个的。假如我想——” 但是他没有告诉我他想什么;尽管他在我的身旁安静地走着,很明显他有着深深的困扰。我甚至隐隐感觉到使他气馁的原因,并且在那一刻,我觉得在我的一生里,我对此人的歉意超过了对任何人的歉意。谈谈罪人的痛苦!我真想知道,如果把这些痛苦与圣人们的考验相比,会怎样呢? 就这样,我们走进那个白色的小教堂,我敢肯定,我们的到来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只有在这样一个固定的机构——教堂里,非同寻常的不速之客才会引起如此的骚动。 我将袋子放在前庭,我确信它是一个引人好奇、可疑得必须予以监视的物品。我在一张合适的教堂长椅上坐下。这是一个小教堂,有一种古怪的家庭气氛;令人悲哀的是,在听众中,老年妇女和儿童所占的比例相当大。作为一个面色红润、充满活力、喜爱野外活动的人,身上带着生命的风尘,我觉得和这里明显地格格不入。 我可以很容易地辨认出助祭、带来花束的老妇人、妇女缝纫小组的主席,尤其是那个坐在高高座位上的法利赛人首领。那个法利赛人首领——我听说他的名字是纳什,J·H·纳什先生(当时,我还不知道我会很快认识他)——那个法利赛人首领是个看起来冷酷无情的家伙,是一个中年人,长着硬硬的白色的胡须,又小又圆的敏锐的眼睛,和一个好斗的下巴。 “那个人,”我对自己说,“统治着这个教堂。”很快,我发现我把他看成某种烦恼的化身,这种烦恼我曾在牧师的眼睛里看到过。 我不想详细描述那次礼拜的情形。颤抖的歌声里传出一种令人泄气的消沉意味,那个传过募捐盘的神色忧伤的助祭好像已经习惯了失意的感觉。祈祷文里有一种绝望的口气,听起来仿佛一只冰凉的手垂放在一个人鲜活的灵魂之上。它给人这样一种毁灭,而且这个悲惨的世界里充满了同样悲惨的、心碎的、罪恶的、病态的人们。哲学人生(8) 布道稍微好一些,因为在这个神色黯然的年轻人身体的某个部位隐藏着神圣之火的火花,但是它被教堂的气氛极大地减弱了,永远无法跳出暗淡的光线范围。 我发现在整个礼拜过程中有一种无法形容的压抑。我产生了某种冲动的念头,想站起身叫喊——喊什么都行,只要能使这些人受到震惊,让他们能睁开眼睛看一看真实的生活。真的,尽管我很犹豫要不要将这种冲动记录下来,但有段时间心中还是充满了对下面这个既庄严又恢谐的风险计划的最生动的想象: 我将走上教堂的走廊,在法利赛人首领的前面就座,用我的手指在他的鼻子下面摆动,并告诉他一两件关于教堂状况的事情。 “这里唯一活着的东西,”我将告诉他,“是那个神色黯然的牧师灵魂深处的火花;而你却尽你所能窒息了它。” 并且,我完全下了决心,当他用他的法利赛首领的方式回答我时,我会礼貌地但坚定地把他从座位上挪开,用力地摇他两三下(只要摇动几下,人类的灵魂往往就会得救!),将他平放在走廊里,并且——是的——当我向听众详尽地解释这个情况的时候,就站在他的身上。当我将这个逗笑有趣的计划只限定在幽默的想象范围时,我还是确信此类想法可以大大有助于清除这里的宗教和道德的气氛。 最后,我走出教堂,再次步入下午清澈的阳光里,这时,我有一种奇妙的解脱的感觉。我向微笑的绿色山峦、安静的旷野和诚实的树林投去振奋的一瞥,感觉到友好的路就在前方欢迎着我。 ——《友谊之路》(四) 最后,教堂活动结束后,年轻的牧师叫他出来并邀请他去家里做客。在牧师的家里,他见到了牧师的妻子,她是一个面容憔悴的女人,而以前她一定有着清秀姣好的容貌。她正站在台阶上等着她的丈夫,怀里抱着个胖乎乎的漂亮婴儿——那是她的第五个孩子。在那里,格雷森,在牧师夫人的帮助与支持下,发动了一场伟大的战斗,战斗中基督徒遇到了亚坡伦,即牧师遇到并击败了法利赛人。他的做法是,告诉妻子把厨房里的姜罐拿来,那里面装着她积攒的用来买缝纫机的钱。他数了一下那些硬币——一共是二十四块一毛六——又从兜里拿出一块八毛四,加在一起一共二十六块,通通交给了纳什先生,作为在过去的一年他对教会的捐献。牧师很实际地告诉他去一个属于法利赛人的地方度过余生。他将用他自己的方式管理教会!“噢,我充分了解到他在宗教信仰上出了什么问题,他是在教会的压力下,不得不去讲道的!那是一种陈腐的、苟延残喘的、否定并抵触一切的宗教形式。那是一种将信仰者分化开并使他相信在黑暗力量伪装下的整个宇宙联合起来反对他的宗教形式。他需要的是一种振奋人心的新信仰,它肯定并接受外来事物,它充满喜悦,它能够感觉到身后欢欣鼓舞的宇宙。” 四、科学与宗教 我反对的并非任何具体的教义,而是一种更加根本性的邪恶,即教条主义精神本身。几乎所有的教会都认为,教义是宗教的基础,没有教义的教会最好不要存在。如果这样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其道理就是,教会憎恨并反对自由质询的精神,它神圣地认为真理都在那里,被整齐地打包、递送,没有必要被个别的灵魂再次探索。假如神学家同意用同样的方法和同样的精神,像科学教授传授他们的课程那样,去传授宗教。也就是说,要求做出个人观察并得出个人结论,而不是接受教授事先给出的假定结论。那么,其结果一定是一场大爆炸,也许会弄脏某些神职人员的脸;但是浓烟散后,人们会看到上帝端坐在宝座上,神态安详、毫发无损而又高不可及。但是目前,教会固守着它的教条和教条主义。它宁肯与教条一起毁灭,也不愿抛弃它们寻求兴旺。所以我们要求休战。我有一种感觉,有些东西被过度保护了,被防腐处理了。 关于科学和宗教的话题,人们曾经展开过很多讨论,参与者是一些当代伟大的科学家和哲学家,如朱利安·赫胥黎、阿尔弗莱德·诺斯·怀特海德、约翰·杜威、罗伯特·安德鲁斯·密立根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我拜读了他们的作品,并因为他们在结论上甚至在用词上的相似性而感到震撼:(1)科学与宗教之间不必要的冲突是由于宗教的固执与自信(我将其称为教条主义),(2)这种固执将过去的非宗教因素“装”在了有组织的宗教身上,(3)科学不断地修正自己,而宗教不是这样,(4)宗教应该这样做,以使它永葆新鲜气息和勃勃生机。也许,我们应该将怀特海德教授视为美国人,我也不太清楚。无论如何,是他阐明了问题的关键。他提醒我们,变化才是科学思想进步的本质。他指出,科学不断地修正自己而没有丢任何的脸面。“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没有谁会毫无保留地赞同伽利略或牛顿的信仰,抑或他自己十年以前的信仰。”哲学人生(9) “只有具备与科学发展一样的精神来面对变化,宗教才能恢复它原有的生命力。” ——阿尔弗莱德·诺斯·怀特海德 欧洲人目前的宗教态势印证了我一直在阐述的观点。各种现象混杂在一起。起起伏伏,周而复始。但总体上来说,经历了一代又一代,宗教在欧洲文明中的影响在逐渐衰落。每次的复苏都达不到前一次的高度,每个阶段的衰退都会达到更低的水平。宗教的平均曲线持续地下降。某些国家的宗教兴趣高于其他国家。但是,在那些宗教兴趣相对较高的国家,这条曲线也在一代一代的下降。宗教正在逐渐堕落成为美化舒适生活的体面的准则…… ……细想一下下面的对比:当达尔文或爱因斯坦宣布改变我们思想的理论时,这是科学的胜利。我们不会因为摒弃了科学的旧思想而就此认为,科学经历了又一次失败。我们知道,科学发展新的一步已经迈出了。 只有具备与科学发展一样的精神来面对变化,宗教才能恢复它原有的生命力。宗教原则也许是永恒的,但这些原则的表现形式却需要不断的发展。大体上来讲,宗教的这种演变是宗教固有思想与外来观念的分离。这些外来观念借助宗教固有思想的表现形式,悄悄地在宗教内部产生,而这种表现形式依据的是存留在先前岁月中人们大脑里的关于那个世界的充满想象力的图画。将宗教从并不完善的科学的禁锢中解放出来,是非常有益的。这种解放强化了其本身的真正含义。需要牢记的伟大观点是,通常,科学的进展表明,对各种宗教信仰的相关表述需要进行某种程度的修改。也许,它们需要更加详细的说明或解释,或者的确需要全部地重新阐述。如果宗教是对真理的正确表达,这种修改将只会更加充分地证实这一真正重要的观点。修改的过程是收获的过程。因此,只要任何宗教形式与物质客观事实有任何形式的接触,人们就会期望,那些客观事实的观点必须随着科学知识的进展而不断地被修改。这样,这些客观事实对宗教思想的确切意义将变得越来越清楚。科学的进步必然导致对宗教思想不断的整理,这对宗教来说有着极大的好处。 ——《科学与现代世界》 怀特海德教授的意思已经非常清楚:宗教,为了成为有活力的宗教,需要不断的修正,即使修正的理由只是数百年来概念的不断变化以及语言本身面临的发展机遇。只要宗教仍然保持对上帝高度的知觉和对有知觉生命的尊敬,它就是永恒的;一旦它与客观事实接触,那些客观事实和有关客观事实的概念就可能会被改变。精神的概念是永恒的;客观事实的概念却是暂时的。例如,这些客观事实的概念是指那隐藏在罪与罚、怜悯与正义等教义背后的事实,那些有关性别平等、地方服饰、地球的形状、身体与肉体(它们的主要罪孽)、生育的过程(产后的母亲是否需要涤罪的仪式)、天堂和地狱的实际地点和真正意义等等的事实。我觉得,古代的人之所以喜欢让未来生命主宰正义,是因为那个年代的司法制度极其糟糕;现代人更乐于仰仗FBI(联邦调查局)迅速追查出假币的制造者并使他们受到惩罚。随着FBI工作效率的提高,地狱的重要性自然就降低了。甚至,当我们因为上帝不停地愤怒、渴望报复以及喜爱烤肉而改变想法的时候,对上帝本身的观念也随之改变。只要圣保罗谈及自然人和宗教人,他就拥有充分的理由。当他借用献祭的羔羊的概念时,他是在努力使他正义的思想与他那个时代的思想保持一致,断定此事的依据是,甚至像食人生番本人也去饮血一样,野蛮的上帝嗜看流血,嗜好饮血。说上帝造人永远是一个有效的宗教概念;说上帝用泥土造人,直接就将“外来的”因素加入宗教之中,那是因为早期人类没有能力利用进化的观点构想出具有无限吸引力的创造过程。基要主义者会将它称为字面意义上的、基要主义的泥土,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这些就是怀特海德教授所谓的外来因素,一两千年以前阐述的宗教因此而顿然生色。 约翰·杜威对固定性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并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在科学和工业中,不断变化的事实被人们普遍地接受。而道德信仰、宗教信念和清晰有力的哲学信条则是建立在固定的观点之上的。”“可以想象,目前宗教的萧条是与这样一个事实紧密相连的,那就是,因为它们沉重的历史负担,宗教现在阻止着宗教经验的品质达到自觉的高度。”他在那本重要的着作《普通信仰》中说道:“我指出,宗教中充满了各种信仰、实践和组织模式,它们促成并丰富了经验中的宗教因素,并体现出一种宗教赖以发展的文化形态。”哲学人生(10) 密立根是健在的最虔诚的宗教人士之一。他认为有必要信仰有组织的宗教,并且是联合教会和公理会教会的成员。他同时区分宗教的基本要素及其赘生物。在讨论科学与宗教不必要的冲突时,他说,“那么,科学与宗教不能相容的怪念头——我们经常在一般的讨论中听到——是从哪里产生出来的呢?我再次认为答案是明明白白的。我曾经明确解释过,在科学和宗教的基本要素之间显然不存在不相容性。但是,各种宗教,或宗教的各个分支,往往包含比这些基本要素更多的内容——比如耶稣的教导。”“……如我所想,在宗教的基本要素上滋生了又一个赘生物,它将我们引入所谓的科学与宗教冲突的核心……但是,在过去的两千年里,他(耶稣)的追随者,和他不同,在很多情况下将教义的说明赋予他的宗教的各个分支,这些说明充满了他们自己可悲的人性弱点。相比之下,两者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别,耶稣的教义说明才是真正神圣的。为何产生了这些人造的教义呢?无可否认,它们是由某些人或不同群体的人写成的,这些人为此目的聚集到一起——他们太没有创见,以至于他们之中很少有人能给人们留下对他们的持久记忆。现在,还有多少人知道和他们中的任何人曾经有联系的任何名字吗?在他们的教义中,经常会详细地反映出他们这些人关于宇宙或是上帝的了解程度或是无知程度——不管你更喜欢哪个措词——二者均带有他们的时代特点。” 爱因斯坦用两段话总结了他的宗教信仰。这两段话如同我读过的任何文字一样,非常接近于真正的宗教情感,一种完全虔敬的情感。 “我们可以经历的最美丽的事情就是神秘。它是所有真正艺术与科学的源泉。对这种情感很陌生的人,不再能停下来并怀着敬畏的心情对一切事物感到好奇和痴迷的人,实际上等同于死人:他的眼睛是闭上的。这种对生命奥秘的深刻见解,尽管带有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感觉,却导致了宗教的兴起。了解到对我们来说深奥难懂的事物确实存在,并表现出最高的智慧和最光辉灿烂的美丽,而我们愚钝的天赋只能理解它们最简单的形式——这种了解,这种感觉,是真正虔敬的典型标志。在此意义上,只是在此意义上,我属于虔诚的宗教信仰人士之列。 “我无法想象出一个奖赏和惩罚自己创造的事物的上帝,他完全效仿我们自己的生活目的——简言之,一个只是反射人类弱点的上帝。我也无法相信,这个上帝肉体死去之后还能活着,尽管身体孱弱的人们怀着恐惧或荒谬的自负拥有着这样的想法。能思索一下长存于永恒之中的有意识生命的奥秘,能反思一下我们只能模糊感知的奇特的宇宙结构,并且能谦卑地领会大自然显现的灵性中哪怕极微不足道的部分,对我来说这就足够了。” 在对神圣真理的信仰与对真实世界法则的信仰之间存在的困惑产生出这样一种情况,按照怀特海德的说法,宗教“正在逐渐堕落成为美化舒适生活的体面的准则”,而不是人类的精神实现其最高目标的巨大力量源泉。今天,虔诚的人们支持教会,并不是因为他们相信或者充分思考过它的教义,而是因为他们容忍这些教义并情愿任其发展。克莱林斯·戴伊是这样做的,而他的父亲也是这样做的,这就更意义重大了。戴伊的父亲为他的家人在教堂的专座付给教会五千美元,并情愿不去打扰那些教义,假如教会不来打扰他的话。不信教者对教会不会带来任何害处;带来害处的反而是那些所谓的“信仰者”,这是今日教会的窘境。 科学代表谦逊,代表虚心,代表质询精神;而今天的教会却代表对立,代表顽固和盲信,代表教条主义和对所有真理的占有,无论是世俗事物的真理还是神圣事物的真理。科学让人们质询,而教会让人们停止质询。但是,如果我们没有质询的自由,信仰自由的价值又会体现在哪里呢?无论在世俗王国还是在宗教王国,任何拒绝和反对质询精神的事物都将灭亡。 我希望用罗伯特·密立根的美妙语言作为结束语:“我本人相信,基本的宗教信仰是世界上最崇高的需求之一,并且我相信,美国能够或者愿意为世界进步所做的最大的贡献之一——比起我们为政府科学已经做的,或者能够做的任何贡献要大得多的贡献——将体现于为世界提供这样一个范本:一个国家的宗教生活如何能够睿智地、鼓舞人心地、虔敬地演化,完全脱离所有的非理性、迷信以及危害身心健康的感情主义。”如果约翰·杜威的哲学能够成功并生根,如果美国人对现在的经验的信仰,对质询的实验方法的信仰,本身是真实的,也许,这种信仰真的会从现在起流传几个世纪。哲学人生(11) 五、一个人的哲学 美国的辉煌旅程结束了。我很高兴完成了这个旅程。当然,每个旅游者都会错过一些重要的地方,每个人都认为这是一些一定要看的地方,却因为安排不周最终没有去成。到达了苏莲托,却又错过了去卡布里的船。旅游者只能摊开双手说:“噢,好啦,人不可能什么都看到。”然后就心满意足了。每个试图研究某个领域的作者都一定会感觉到某种遗憾,不是对他已经涉及的方面,而是对他遗漏的地方。我已经将我的研究范围限定为对关于生活智慧的美国作品的研究,限定为对我们所拥有的生命礼物的充分赞美。我并不渴望至善论者的天堂,因为我们并不拥有,同时我也没有将小说包括进来。但是,这种限定方式完全是个人行为。有这样一种东西,诸如作者的个人吸引力;我们的大脑被某些作者所吸引,而对其他作家则予以拒绝。我没有为下面这些人留下位置:职业悲观主义者、厌世者、憎恨女人的人、“现实主义者”以及所有那些希望他们没有生在这个地球上,而是其他什么地方的人。 另一方面,我试图搞清楚,美国作家作为个人是如何在一般意义上看待生活,看待生活的难题以及生活的艺术——换句话说,他们对于在这个世界上出生、长大有什么看法。 自从美国建国以来,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七代人。一个又一个伟大人物来到这个地球上,观察生活,度过他们的一生,然后死去。每一代人都被特定的难题所困扰,也许是那个时代的政治问题,然而,在构成生命的各种要素中,在他们更加私密的生活中,他们面临着与我们相同的人生难题。也许他们不比我们聪明,但我们也不一定比他们聪明。谁敢说他对今天生活的了解比富兰克林和杰斐逊对往昔生活的了解更多呢?一队人马已经过去。富兰克林、杰斐逊、亚当斯、爱默生、霍桑、林肯相继而去。他们都对生活做出了自己的推测,然后离去。然而,人生的难题却仍旧和我们在一起。 阅读杰斐逊写给他孩子的书信,观看富兰克林与布里昂夫人下棋,聆听奥利弗·温德尔·霍姆兹在早餐桌上令人敬畏的饶舌,观察爱默生在深夜与玛格丽特·富勒一起出去欣赏水上的月亮“疑哉,疑哉”,偷听林肯打扮一新准备参加婚礼时对小男孩说的话,阅读如此多美国知名人士的私人信件和日记。这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乐趣。我们中的每个人都会恋爱,结婚,也许还会有一个成长中的孩子,我们都会去看月亮——看的还是同一个月亮。你从这些繁琐小事中领悟到的正是生活智慧的主旨。 可以做出一些这样的事的人大多是非比寻常之人。梭罗曾经认为,照耀美国的月亮比照耀世界上其他地方的月亮更大,美国的天更蓝,星星更亮,雷声更响,河流更长,山峦更高,草原更辽阔,他从而得出不可思议的结论,美国人的精神也一定会更高大,更具扩张性——“否则,美国怎么会被发现了呢?”梭罗错了,而梭罗又是对的。生活中本无所谓价值观,除非人们树立起相应的生活价值观;在任何地方本没有快乐,除非你自己将快乐带来。 为什么要争辩呢?我们将永远,永远也不会比两千年以前的人们离生活的真理更近。世界上没有什么新鲜的事物,过多的研究会造成肉体的疲倦。绝顶聪明的哲学家们已经徒然地叩击了宇宙之门。哲学的历史只是对旧有真理的重复。我们打吨,然后醒来,然后又打吨。荷马有时打吨,柏拉图打盹,卢奇安打吨,叔本华打吨,我们全都打吨,我们全都根据自己喜欢的个人观点使生活和历史理想化。没有人能够客观地看待事物,觉得自己是客观的人实际上是在欺骗他自己。哲学只是一种偏见,一种精心选择或喜欢的看待生活的有利角度。哲学的历史就是转移偏见的经过,就像一位家庭主妇将尘土从起居室打扫到餐厅,然后又从餐厅打扫到起居室,全在于她想住在哪里。我们重复着柏拉图、柏罗丁或圣托马斯·阿奎那,与此同时,宇宙却和沉默、冷静的上帝一起走着它自己的路。同时,我们用我们虚弱无力的手指盲目地指点着黑暗。我们在早上崇拜柏拉图的灵魂,午饭时对黑格尔的有关理论极感兴趣,当我们关灯上床的时候又认可蒙田的思想,并且说:“我们知道什么呢?” 多么悲哀呀!然而,这种悲哀,这种拒绝服从幻想的想法,是明智的生活哲学的开端。智慧始于对不确定性的排除。不确定性是不利的,因为它会使人紧张。如果某人搁浅在孤岛上,并且确切地了解到一年之内不会有船只经过,他至少会得到一种确定事物的慰藉。他会振作自己,将自己的精力投身于将小岛变成一个舒适的生活场所。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岛。知道我们不能做的事情,我们才能够做我们能做的事情,并因此安排好我们自己的生活。排除掉所有无聊、不确定的推测,我们知道我们生活着。我们了解这种生活;这点我可以断言,因为我知道它是怎样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只有生活着,我们才能了解它,当我们创造生活时,我们应该了解它。在有生之年,我们可以工作,我们可以行使我们的权力,我们可以安排自己快乐地劳动,安静地休息,和平地生活。我们还要求别的什么吗?我们没有必要去争辩上帝创造出星星是不是供人类观赏的。我们永远也不会知道。但是,如果看星星是惬意的事儿,去看就是了。哲学人生(12) 这种接受生活的态度以及我们感觉到的生活的所有美好与局限——桑塔雅那如诗的“自然主义”——可以成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的巨大来源,因为地球上的信仰具有强大的力量。于是,我们应该不抱幻想地生活,当然也不是幻灭;将我们的双脚坚实地踩在大地之上,并努力走正我们生活的道路,同时,我们将不会忘记,正如戴维·格雷森劝告我们的那样,时而停下脚步,抬头望一望天空。 “对有限的接受”(桑塔雅那语),以及懒汉的潜在的怀疑——上帝造人是让既会工作也会玩耍。人是有精神的,这种精神是自由的——上述两点对生活的普通感受和渴望,如同我在开始时所说,是人类智慧的组成部分。 那么,什么是人类的理想呢?会有一个普遍的人类理想吗?答案可能是否定的。每个人必须去寻求他自己的哲学。实际上,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哲学,即他对生活的态度。至少,据我所知,每一个出租车司机都是哲学家。在纽约,我已经发现了最可爱的出租车司机,在他们中间我发现了精明强悍、愤世嫉俗的叔本华。无神论者、共产主义者、柏拉图主义者、杰斐逊民主党人,甚至只是平凡的观察者,他们都享受着观察生活的乐趣,并认为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疯子——他们都在那里。每个人当他创造生活时都已经发现了生活。如果出租车司机辞掉他的工作,一头扎进图书馆,十年,二十年后拿出一部哲学巨着来,那还是同样内容的文章。唯一的区别是,以前的哲学情感已经变成为哲学概念。很有可能,如果他再次投生开始另一次生命,拥有另一种类型气质的他,会写出另一部哲学着作来否定他自己的观点。 六、私人信条 许多美国伟人都已经发现了他们自己的生活理想,其中的一些人已经将它们用不足一千字的篇幅总结出来。这些总结使我们很感兴趣,因为它们是建立在一生体验基础之上的信条,并且一直在激励着这些伟人的生命。相对于美国思想,也许我现在更感兴趣的是美国思想与文化所创造出来的个性类型。这种思想对我来说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把人性的文化类型直接视为一个人同时代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只作为理论上的理想,在书中了解这种或那种类型,这对于这个人的心灵来说是大有裨益的。在每一代人中,总是会存在一些可以体现或代表国家文化精华的人物。生活中会存在许多奇怪的现象:生活在同一时代、同一城镇的人们可能会被完全不同的动机所驱使,以至于他们似乎属于不同的世界。有些人沉溺于享乐,有些人则致力于实现他们秘密的野心,有些人陷在生活的泥潭中永远无法有所建树,有些人成了酒鬼。而有些人个性鲜明,卓尔不群,非常伟大,他们代表了生机勃勃的文化的一种荣耀。有时,我们对当代文化心存疑虑,但是,有人又记起,这种文化同时也产生出伟大的人物,例如,在我们属于同一代人的霍姆兹法官、托马斯·爱迪生、路德·伯班克等。他们处于和我们相同的环境,但正是他们为我们这个时代创造了举足轻重的价值。 我喜欢霍姆兹法官,是因为他是一位真正的智者,他的灵魂是自律的,却又不乏对生命礼物的由衷喜悦,他身上的神圣之火既不会熄灭也不会变得狂野,而是怀着乐于为他的同胞服务的心,于是他的身上散发着光和热。我像尊敬杰斐逊一样地尊敬他,尊敬他的自律,他的勤勉以及他不知疲倦的学术精神。说不出什么原因,我自言自语道,那是一个可能存在的理想类型的人,他既不是激情澎湃、心醉神迷的天才,像托马斯·沃尔夫或爱伦·坡那样,也不是单调乏味、缺乏想象力的凡夫俗子!让那样的天才经受艰苦劳动与责任感的奴役吧;在日常琐事灰暗的表面下,神圣的火从来不会熄灭,而是积聚并散发着持久的光和热。 阅读霍姆兹法官关于生活信念的总结,人们会发现,也许其中没有什么特别使人兴奋或激动的东西。在人类智慧的周围,总是环绕着相似的光环,因为真正的真理总是会在我们的内心产生共鸣。这正是中国学者总是崇拜孔子的原因。我认为,孔子永远不会以表面的辉煌为荣。他认为自己绝对不会。他反对自己被称为“圣贤”,他只是将自己描写成一个“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人。霍姆兹的智慧具有与孔子相同的朴素本质和坚实素养。 “生活就是行动,就是发挥一个人的能力。” 奥利弗·温德尔·霍姆兹法官 我们不能过我们梦想中的生活。如果我们能尽量做得最好,如果我们的内心可以感觉到,我们的生活是崇高的,那么,我们就十分幸运了。哲学人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