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绝望地以为,天主是不会赦免他们的。耶稣在传道的过程中,名声越来越大。特别是他那不分贫富、一视同仁的高风亮节,更是吸引了不少信徒。许多人有愁苦,都愿意向他诉说,甚至有了疾病,也深信他能妙手回春。一次他游历归来,回到彼得家,正值波得的岳母得了热病。他一边劝她服药,一边又从精神上安慰她,结果她的病很快好了。这样,耶稣能包医百病的风闻也到处传开。据说当时有一些人,一生病就以为是由于自己行为不正,受到天主的惩罚,结果精神姜靡,病情也日益加重。对于这种人,耶稣常常从精神上、心灵上安慰他们,鼓励他们悔改过错,告诉他们天主已经赦兔了他们。这样,许多得了重病的人奇迹般地好了。于是,许多带有夸张味道的“奇迹”便在民间传颂开来。有人说,只要耶稣一摸,瞎子就可以复明,麻风病人也会立即洁净如初。也有人说,即使是垂死的人,只要一经耶稣祈祷,也能好起来。这位本来就深受人们欢迎与尊敬的耶稣,现在又能施出种种“奇迹”来,他的声望与地位便更高了。□十二门徒与山上宝训到了公元28 年的春夏之交,耶稣的布道活动几乎具有了全民运动的趋势。很多人尊敬并爱慕耶稣,但是也有不少犹太教的牧师和学者却非常憎恨他,说他是骗子,是天主的真正敌人。耶稣觉得,他有必要将教义传授给一些最能理解其奥秘,也最热心于传道的门徒。他首先选中了加利利湖上的渔失彼得和他的弟弟安德烈。然后又选了他的表弟雅各和约翰,还有税吏马大,伯赛大的小商人、热心于犹太独立运动的志士西门,雅勒腓的儿子雅各,还有达太、多马、胖力、巴多罗马以及毛毯商人犹大,这些人各有特点,各有所长,其中最得意的门徒要算彼得了。他最多赤诚,最少成见,最有才能,也最能了解耶稣的心意,最能勇敢地为信仰而冲锋陷阵。耶稣选定了十二门徒后,心中十分高兴,便在迦伯农附近的山上,对他们详细谈了自己的主张,叫他们明白教义,去作天国的宣传。他讲道: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属于他们的;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要得到安慰;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土地;慕义如渴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要得丰足;怜悯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悯;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为上帝之子;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得到天国。这八条训诫,便是有名的“山上宝训”。随着传教范围的扩大,耶稣的名声也越来越大。这就严重威胁到传统的犹太教的地位,从而引起了犹太教长老和犹太教中占统治地位的法利赛派的激烈反对。这些人顽固格守犹太教的古训,对任何有悖于法利赛人传统习惯的行为都在反对之列,耶稣的活动当然不能幸免。法利赛人在安息日,要求大家都要休息祈祷,不能做买卖,不能耕作,不能做饭,不能离家太远,等等。而耶稣在安息日则照常工作,照样参加穷人的宴会。他还说,在安息日,与其愁眉苦脸地饿肚子,还不如高高兴兴地吃一顿丰盛的饭。他认为,像犹太教那样,医生在安息日不给病人看病,也是罪过。耶稣将税吏马太收为弟子,也使法利赛人十分恼火。因为在他们看来,税吏便是罪人。另外,耶稣和一些不正经的女人、小偷说话,甚至在一起吃饭,在法利赛人的眼里,也属于伤风败俗、不守礼规之举。而耶稣则坚持认为,救世主既然是下来救人的,就不应该抛弃有罪的人,而要帮助他们赎罪,使他们得救。法利赛人那样做,是只救自己,不救别人,天主是不会喜欢那些自私者的。如此看来,耶稣是希望通过创立一种新的宗教——基督教去取代保守的犹太教的地位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思想解放运动。与此同时,耶稣还对古代犹太教的教规——摩西的法律进行了一定的扬弃。他首先肯定,“天地可废,法律永存。”但是他又进一步指出,摩西的法律只是决定行为的外表,制止不轨的动作,而绝无内外兼容,引导动机,树立高标的可能。比如,摩西十诫中有“不可杀人”条。但是要知道,“杀人起于怒,怒而不制,焉能制杀。”耶稣认为,如果大家作为上帝的儿子,人人都相亲相爱,便无杀机可起了。再比如,十诫中还有“不可奸淫”条。耶稣认为:“淫的凶险,在于污蔑他人的人格而堕落自己的人格。”所以他进一步指出,“凡见女子动淫念的,这人心中已经与她犯过奸淫了。”很显然,在约束教徒的行为道德方面,耶稣比摩西更进一步,更深了一层。□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殉道者施洗者约翰被杀以后,耶稣就已经预感到自己前景的不妙了。反对耶稣的文士(犹太人中崇奉、宣讲律法的人)和法利赛人到受罗马分封的国王希律·安提帕那里,大讲耶稣的运动有如何如何的危险性,并说耶稣就是复活的约翰,等等,企图怂恿希律王除掉耶稣。耶稣明白自己的处境与地位。他觉得,自己作为一个犹太人的宗教首领,若不力挽狂澜,以色列必将自撞于罗马的铁拳之上,转瞬而亡。他经过反复思考,认为只有用惊人的挑战去激励以色列的领袖们,让他们共同奋起与罗马斗争,犹太民族才有希望。于是,他决定率十二门徒前往犹太国首都、犹太教的中心耶路撒冷,去向传统的犹太教挑战,向罗马和犹太国王示威。他也作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去经受罗马和犹太国的统治者、犹太教长老、祭司长、文士和法利赛人加给他的种种痛苦,乃至最后被处死。对于死,他并不恐惧。他认为,死是最后唤起民族的一种方法,用自己的死亡,去促使他入觉悟,这是东方人最特别、最伟大的信念。耶稣把天国的“钥匙”交给了他最赏识的门徒彼得后,于公元30 年初春时节,带着十二门徒开始向耶路撒冷进发。到了耶路撒冷后,耶稣发现,犹太教祭司们向在这里做买卖的商人收取高额税金,而商人又一再把物价抬得很高,将高额税金转嫁到买主身上。他一气之下,把堆放祭品的桌子掀了个四脚朝天,祭品撤了一地。他同时还指责祭司说:“你们这些祭司竟然在圣殿里做非法的买卖,谋求不正当的财富,已经犯了亵渎神明的罪。”“这里的祭品比别的地方贵五六倍,使得穷人买不起祭品来奉献天主,你们忍心吗?”耶稣的义举与宣讲激起了人们对祭司的愤怒。他的门徒们却十分担心祭司们会采取报复行为。事实证明,门徒们的担心不是多余的。就在耶稣清除圣殿之际,圣殿的祭司们正在加紧密谋着抓获耶稣一事。同时,罗马派驻以色列的总督彼拉多也把耶稣看成一个危险人物,必欲置于死地而后快。一天,罗马总督彼拉多派出密探,一方面用30 块银币收买耶稣的门徒犹大,另一方面又对他进行威胁,说如果他不供出耶稣,十二门徒也与耶稣同罪,将与耶稣一起被钉在十字架上。犹大经不住金钱的诱惑和死亡的威胁,最后出卖了耶稣。耶稣已经知道大难即将临头。公元30 年逾越节这一天,他与十二门徒共进晚餐,席间,他直截了当地指出,犹大出卖了他。这便是尽人皆知的“最后的晚餐”。当天夜里,犹大就带了一帮罗马总督的走狗捉拿了耶稣。耶稣被捕后,被关在牢里,受尽了折磨。紧接着便是祭司长对耶稣的宣判。祭司长的判决书中这样写道:“耶稣传教,背离了犹太国先知摩西的律法,有意毁灭天主的圣殿。耶稣教唆人民不要缴纳罗马规定的税金。耶稣以‘犹太人的王’出现来煽惑民心,反抗罗马。他是扰乱以色列和平的反叛者——以上罪状,耶稣该当死罪。”耶稣在听判决时,毫不畏惧,坦然承认自己是天主圣子,是犹太人的“弥赛亚”。公元30 年4 月7 日,耶稣被处以钉在十字架上的死刑。这是一种当时最残酷的刑罚。执行的那天,只见耶稣背负着高4 米、宽2 米、重60 公斤的木制十字架,一步一步艰难地走向刑场。一路上不少看守士兵们无情地鞭打他。他走走停停,满头血汗踉踉跄跄地向前挪动着。刑场在一处丘陵地带。到了刑场后,看守们先给他喝下一杯苦酒,然后松开绳子,剥去衣服,把他的手足用大铁钉钉在十字架上。所钉之处,鲜血直流。耶稣忍着剧痛,双眼紧闭,像是在向天祷告。送行的、旁观的人们都目不忍睹,伏地痛哭。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在极度痛苦中慢慢地死去了。□耶稣复活和基督教的形成耶稣死后,他的门徒确认他就是弥赛亚,他们坚信(或传布)三天后耶稣已在人间复活,并已被上帝接到天上,不久他将带着权力和荣耀降临人间,拯救苦难中的人类。复活成为门徒们的一种希望,一种信念,抑或是一种策略。于是耶稣的思想、复活和显圣的故事很快在四处传播开来,门徒们也像老师那样,并奉老师之名为人治病。许多人因此而皈依了耶稣。耶稣的门徒共十二人,除了彼得、雅各和约翰兄弟,《圣经》中对其余九人井没有记载,这数字或许是他们向犹太人的十二个支族传道的象征。门徒们传教的范围越来越大,皈依者们也把福音带回了家乡,带到了更远的地方。耶稣的思想和有关福音的种种信息,通过各种渠道,传到了非犹太人中间,传向了外邦人中间。外邦人开始把有关耶稣的福音作为一种新的宗教接受,他们不管它与犹太的关系如何密切,把信仰耶稣作为得救的条件,而不分犹太人还是外邦人。他们听到耶稣的生平事迹和教诲之后,把他看作是新宗教的创始人,是一位圣人,是一位救世主。因而他们对耶稣的看法与感情,与耶稣的门徒对他的爱和尊敬截然不同,因为这些门徒对耶稣的言行是一种神圣的回忆。这样,外邦基督教便逐渐形成,它已不再是改宗的犹太教,而是基督教,犹太教只不过是它的前奏和历史准备而已。他们没有必要为了获得拯救而非要变成犹太教徒不可。从一部分犹太教徒,经希腊化的犹太人和外邦皈依者,再及一切遭受罗马统治的民族和罗马社会的下层民众,基督教的传教速度十分迅速。犹太人带来了他们的《圣经》,也带来了认识上帝和天国子民品性的门径,外邦基督教于是与犹太基督教熔为一炉,它的成份一度纷繁各异,使得早期基督各派差异很大。基督教的形成(而不应说是建立)与那稣的神话是同步的。这一情形到公元1 世纪中叶圣保罗传教时期即已十分清晰,此时距耶稣遇难不过几十年。在大约同一时期成书的以《马可福音》为底本的同观三福音中,耶稣还是一个人。而到了30 多年后,公元100 年前后成书的《约翰福音》中,耶稣已被刻画成了神,他的神力已不再是上帝所赐,而是同先于世界存在的道一脉相承而来。人身上的弱点已经不见了,耶稣的死也已不再是被处死,而是为了拯救人类而自愿献身。钉死于十字架也不再是受难,而是超升并回到天父身边。在同观福音中,耶稣在十字架上悲惨地喊道:“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离弃我?”表现出极大的痛苦和对人生的向往。而《约翰福音》中则变成大喊:“事情完成了!”丝毫没有了人的情感。公元70 年前后圣保罗时期,教会组织已趋向于完善。尽管罗马帝国百般迫害基督教,但直到公元4 世纪罗马帝国完全接受基督教为止,它的迅速发展就再也控制不了了。基督教终于成为世界性宗教,而耶稣便也彻底地成为了至高无上的神了。可见,人对于神的创造本是件容易的事,而若要再还神以人的本来面目,其难度则是成几何级数增加,甚至在某些年代则成为完全不可能的事。这一点不是已无数次地为古今中外的造神运动的事实所证明了吗?耶稣作为犹太人心目中的救世主,并没有能够改变犹太民族当时那种苦难的命运;但是,他作为一位世界著名的思想家,却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不灭的业绩。他的最大功绩就是在犹太教内部分化的基础上,创立了一个新的宗教——基督教。这在世界历史上,可谓一场意识形态领域的重大变革。他在《福音书》中所垂范的令人感动的同情品格和平等思想,不仅使他在基督教世界享有精神领袖和道德宗师的美誉,也长期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过去和现在。二、浓缩希伯来文明的《圣经》犹太民族是为人类贡献了《圣经》的民族。所谓《圣经》,顾名思义就是具有至高神圣性的经典。犹太人给了《圣经》如此高的评价,那么《圣经》对犹太人又意味着什么?对于整个人类来说,这样一个小小民族的小小一本书竟分别孕育出世界三大宗教中的两个——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感召那么多善男信女皈依上帝、天主或真主,这又意味着什么?以《圣经》为代表的“希伯来文化”与“希腊文化”一度成为西方文明的发源地,被称为“双希文化”。这又意味着什么?让我们翻开西方悠远的初始时期的神奇画卷,诵读隽美而富有异国情调的赞美诗,仔细体味一下亚当、夏娃和挪亚方舟故事的深刻底蕴吧。□《旧约全书》的形成及其内容《圣经》后来被奉为基督教的经典,但它所记载的是希伯来人的部分经历,希伯来人在其大半的历史中没有《圣经》,那个被尊为祖先的亚伯拉罕没有《圣经》,他们的领袖摩西没有《圣经》,王国时期也没有《圣经》。那些时期有的是形形色色的作品汇集,它们大多没有严格限定的章法要求。这些著述有的形诸笔墨之前就在民间口头流传,它们包括英雄传说、古老的爱国故事、神迹记述、神圣的法规、对万物起源的解释、族谱和家谱、宫廷档案,特别是形成于出埃及和征服迹南时期的故事,回答了“希伯来人是谁?他们怎样来到巴勒斯坦?”等一系列问题。“巴比伦囚虏”时代,犹太人面临被东方文化同化的危险,许多入因为失去了家园而表现出无比绝望的情绪,许多人在奴役和压迫下无所寄托。于是,一些先知就自动组织起来,为防止同化而开始发扬和整理犹太人自己的文学和宗教遗产,大约用了500 多年的时间编写了一部新的法典《托拉》(又称《摩西五经》),后世尊称其为《圣经》。整个工作是由犹太人的精神领袖文士和祭司完成的。《圣经》中从《创世记》到《列王记》,以及哀歌和雅歌都是犹太人在这个时期的杰作。犹太人的这份遗产被后来的基督教部分接受,编入他们自己的《圣经》。为了加以区别,基督徒们将犹太人的圣经取名为《旧约全书》,把自己的圣经称为《新约全书》,前者的意思是“希伯来人与上帝的契约”,后者的意思是“基督徒与上帝的契约”。基督教的《圣经》是《新旧约全书》的合称,天主教的《圣经》是《旧约全书》、《圣经后典》和《新约全书》的合称。犹太人的《旧约全书》共有三十九卷,犹太人一般将其分成三大类律法书、先知书和文集。律法书分五卷,包括《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和《申命记》,相传为摩西所作,通称为《摩西五经》(又称《托拉》)。“托拉”一词为希伯来文的音译,其词根为“引导”或“指路”之意,意指律法是上帝指引人的行动与处世之道,必须严格遵守执行。《托拉》的正典约完成于公元前400 年左右,是希伯来经典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每一个犹太人都必须每天研习的典籍。时至今日,“托拉”一词的含义已进一步扩大,不仅指“律法书”,而且指全部《旧约》。再有甚者,把犹太人的口传律法与成文律法的评注与解释书《塔木德》等也包括在内,泛指全部犹太律法、犹太习俗与礼仪。先知部分,包括前期先知书(四分法者将这一部分称为历史部分):《约书亚记》、《士师记》、《撤母耳记》(上,下)、《列王记》(上、下);后期先知书包括:《以赛亚书》、《耶利米书》、《以西结书》十二小先知书:《何西阿书》、《约珥书》、《阿摩司书》、《俄巴底亚书》、《哈该书》、《撒迦利亚书》、《玛拉基书》。文集部分,亦称“文学圣卷”,包括:《诗篇》、《箴言》、《约伯记》、《雅歌》、《路得记》、《哀歌》、《传道书》、《以斯帖记》、《但以理书》、《以斯拉一尼希米记》、《历代志》(上、下)。各部书的大致内容是:《创世记》主要是希伯来神话、传说的汇集,共五十章,分为前后两篇:前篇11 章,包含有上帝创世、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偷食禁果遭罚、该隐和亚伯之争、大洪水和挪亚方舟、巴别塔等故事。第十二至三十六章是传说部分,描写希伯来父权制民族时期和民族社会解体时期的社会关系,以及希伯来人从游牧到农耕的转变过程,再现了当时希伯来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崇拜仪式及其与四邻异族的关系等。《创世记》三十七至五十章,《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约书亚记》和《士师记》是一组史诗。它们主要用散文写成,其中也杂有诗歌,各篇相对独立,又相互衔接,形成一个整体,生动反映了希伯来人从埃及出逃到以色列犹太王国建立前的历史画面,其中记述了约瑟、摩西、约书亚的英雄业绩和底波拉、基甸、参孙等士师的英勇行为。《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和《申命记》不仅是关于摩西的一部宏大史诗,还以神学形式生动地描述了希伯来律法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详尽记载了各种法律条文,是一部著名的奴隶制时期的成文法典。前期先知书六卷大体出自申命派史官之手,具有编年史和纪传相结合的特点,记述了希伯来人西渡约旦河后,经士师、王国、南北朝三个时期,直到犹太王国灭于巴比伦帝国的历史。后期先知书和十二小先知书产生于公元前8 世纪至公元前5 世纪之间,当时希伯来民族正处在多难之秋。面对外患内忧,一批被称为先知的仁人志士挺身而出,凭照人们对神灵的向背,权衡国家的兴亡得失,以宣讲“神谕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社会问题的见解。他们针眨时弊,抨击统治者,对国民进行教诲,发出警告,为民族振兴奔走呼号。文集部分的《诗篇》、《哀歌》、《雅歌》、《箴言》、《传道书》、《约伯记》、《路得记》、《以斯帖记》、《但以理书》和《约拿书》,这些作品编入《圣经》正典的下限大约在公元1 世纪前后。前三篇是优美动人的抒情诗歌集,既有赞美感激的颂诗、情深意长的恋歌,也有情感炽烈的爱国诗篇和悲痛欲绝的哀歌。《箴言》、《传道书》和《约伯记》是哲理诗集,也称为智慧文学。它们是希伯来人智慧的结晶,收录了从上古到公元前3 世纪的名言警句和长短不等的哲理诗,其中有对人生经验的总结和对日常伦理道德的归纳,也有对人的尊严、价值的寻求和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路得记》是一篇富于田园牧歌色彩的短篇小说,文中用借古讽今方法批驳了当时流行的狭隘民族主义观念,讥讽了“血统纯洁论”的荒谬。《约拿书》和《以斯帖记》也是优美的短篇杰作,前者通过约拿到亚述传教的故事,以奇幻的情节和夸张的手法宣扬了希伯来——神教的大同思想。后者根据波斯王居鲁士统治时期的传说改写而成,旨在讴歌犹太历史上的民族英雄,鼓舞民众的斗志。《雅歌》、《哀歌》、《路得记》、《以斯帖记》和《传道书》统称为“五卷书”,它们每年在固定的节日中集体诵读,以激发居住在异国他乡的犹太人的民族感情。《但以理书》成书于公元前164 年,是启示文学的奠基作。启示文学是希伯来人的一大创举。它是希伯来志士炽热情感和冷静思索相结合的产物,是在民族灾难深重之时,在先知文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神学的文学形式。《但以理书》借历史事件隐喻现实,用异象预示未来,以宗教的形式,曲折地表达了爱国主义思想。第1—6 章,叙述但以理为迦勒底王译解“泥足巨人”的梦和“手指书文于壁”之谜,并叙述了其三个朋友“被掷于火毫无损伤”的故事。总之,《圣经》使神学家从中找到神的旨意,使道德家从中找到人伦的准则,使社会学家找到现代资本主义精神,使革命家找到反抗暴君的公义,《圣经》在人类历史的如此长的时期内如此无所不在地影响着人们的精神和心理,从而实际改变着人类的现实存在,以至于被公认为“对世界历史影响最大的十本书”之首。□预言盛衰存亡的先知在前面的章节中一再提到先知,耶稣也是犹太人的先知,那么什么是先知,先知在希伯来历史中起何作用?先知一般指接受上帝委派、听取上帝启示并向民众传达上帝旨意的人。先知的最初形态是中东地区民族崇拜时期的巫师和法师。原始宗教形成时,他们成为神庙中的神职人员,以主持祭神仪式,解释普通人难以理解的事理,行使各种法厄禳灾的法术为业。他们就战争的胜负、收获的丰歉、疾病或瘟疫的结果等重大问题讨论并传达“神意”,具体方式有解释异象、圆梦、解释星象、解释“牲畜之动作、禽鸟之飞翔、水面浮游之情状”,以及“献祭牺牲之内脏”的喻意。这些活动有时在由奏瑟、击鼓、吹笛、弹琴造成的神秘气氛中进行,进行时当事人一面念念有词,一面进入恍惚迷狂的精神状态,有的甚至用刀自刺,直至流血。希伯来人中第一个被称作先知的是其族祖亚伯拉罕,其后是英雄摩西和第一任祭司亚伦,之后,在国家和民族的危难中,涌现出一大批著名先知,他们为民族的生死存亡而哀哭呼号。这些人的言论已被收编人《圣经》正典,被称为“正典先知”。正典先知中第一个出现的是阿摩司,阿摩司对其生活的时代的腐败非常痛恨,提出强烈抨击:“亚卫如此说:‘以色列人三番五次的犯罪,我必不赦免对他们的刑罚,’因为他们为银子卖了义人,为一双鞋卖了穷人。他们见穷人头上所蒙的灰也都垂涎,阻碍谦卑人的道路。父子同跟一个寺庙的娼妓睡觉,拿别人抵押给他们的衣服当床单,在上帝的殿宇里,拿剥削穷人的钱去买酒喝。”于是,阿摩司向人们传达神谕:我厌恶你们的节期也不喜欢你们的严肃会..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正义如江河滔滔。另一个先知何西阿,则刚开始就很窝囊:亚卫初次同何西阿说话,便要求他去娶淫妇为妻,收容那些因淫乱所生的子女,因为这大地淫乱横溢,人们纷纷离弃亚卫。于是他娶了一名淫妇,她虽对他不忠,但他仍旧爱怜她。但何西阿在宣扬神谕时绝不含糊,劝诫人们弃恶向善,也造成很大影响。另一个先知以利亚是极富神秘性的人物,他勇猛如狮,却毫无世俗野心,藐视身外之物,一件用骆驼皮做的外衣,就是他唯一的衣服。人们给他施舍什么,他就吃什么,有时候乌鸦都会喂养他。他的行踪不定,常常神秘地来、神秘地去,人们相信他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或者说他有隐身之法。在以利亚和异教徒巴力神的斗法中,以利亚大显神威,使干旱3 年零6 个月的以色列大地突然大雨如注。耶利米是一个富有诗人气质的先知,他一生经历了四代帝王的统治,目睹了王国的衰落:公元前597 年,一批民众首次沦为“巴比伦囚虏”;接着,圣殿被毁,许多犹太人惨遭劫难;最后,公元前582 年,犹太人第三次被掳。耶利米在这段时间内,常常不合时宜地向人们宣传,巴比伦人的胜利是必然的,国民必须接受征服,被掳之民应安居新住所,勤奋自强,为巴比伦人的兴盛而祈祷,因为希伯来人做囚徒的时间还将很漫长。这种说教自然不受欢迎,犹太国的首脑对他百般排挤。此外,耶利米还告诫希伯来人,要自救就必须自行割礼清除心中的污秽,每一个人都应对自己的行为单独向神负责,不牵连他人。从而修正了过去那种“一人有罪,全家受牵连”的赎罪观。另一个先知以西结出身于犹太上流社会,在沦为“巴比伦囚虏”后成为先知。他为希伯来人描绘了一个理想王国:在将来的某一天,以色列入必将再度复兴,建立一个理想的国度。以西结的观点抚慰着丧失信心的犹太人,为犹大人的复国主义播下了种子。先知第二以赛亚是公元前6 世纪下半叶的一个无名氏,是《以赛亚书》第40 至第55 章的作者。他生活的时代是犹太人结束“巴比伦囚虏”返回故国的前后,异国他乡的生活使他大开眼界,从而产生了仁慈的上帝将会光照全世界的观念。他向众人宣告:囚居生活即将结束,以色列人因赎罪而服役的时代也即将结束,以色列人成为亚卫忠实仆人的荣耀时代已经到来。公元前后,犹太人中的又一个先知耶稣出现了,他是当时许多以先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