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场学》作者:汪龙庄-7

然幕中数席 ,惟刑名、钱谷岁修较厚。余则不过百金内外,或止四五十金者,一经入幕,便无他途可谋,而幕修之外,又分毫无可取益。公事之称手与否,主宾之同道与否,皆不可知。不合则去,失馆亦常有之事。刑名、钱谷谙练而端方者,当道每交相罗致,得馆尚易。其他书记、挂号、征比各席非势要吹嘘。即刑钱引荐,虽格有用之才,洁无瑕之品足以致当道延访者件无一二,其得馆较难。以修辅而计刑钱,一岁所入足抵书号征比数年。即失馆缺用,得馆之后可以弥补。若书号、征比得馆已属拮据,失馆更费枝梧。且如乡里课徒及经营贸易、蕴袍疏食勤俭有素,处幕馆者章身不能无具,随从不能无人加以庆吊往还,亲朋假乞,无一可省。岁修百金,到家亦不过六七十金。八口之家 ,仅足敷衍。万一久无就绪,势且典贷无门,居处既习于安闲,行业转难于更改,终身坐困,始基误之。故亲友之从余习幕者,余必先察其才识 ,如不足以造就刑钱,则四五月之内即令归习他务。盖课徒可以进业 ,贸易可以生财。作幕二字,不知误尽几许才人。量而后入择术者,不可不自审也。第 58 页 共 204 页58----------------------- 页面 59-----------------------未成者可改则改 ,已业者得体便休。须体俗情幕之为学 ,读律尚已。其运用之妙,尤在善体人情。盖各处风俗往往不同,必须虚心体问,就其俗尚所直,随时调剂。然后传以律令,则上下相协 ,官声得著,幕望自隆。若一味我行我法,或且怨集谤生。古云利不百不兴,弊不百不除。真阅历不可不念也。戒己甚余尚在胡公幕中,初读律书时,惴惴焉,恐不能习幕是虑。友人骆君炳文,端方港练,独严事之。尝语余田:以子之才之识,为人佐治,所谓儒学医案作齐者,非不能之患,正恐太能耳。金请其故,曰:衙门中事 ,可结便结。情节之无大关系者,不必深求。往往恃其明察,一丝不肯放过,则枝节横生,累人无已,是调已甚,圣贤之所戒也。余心识之,不敢忘。数十年来,觉受此语之益甚多。戒已甚不仅佐治宜然,处世待人成当取法。公事不宜迁就实之佐主,所办无非公事,端资和衷商酌,不可稍介以私。私之为言。非必已有不肖之心也。持论本是,而以主人意见不同,稍为迁就,便是私心用事。盖一存迁就之见,于事必费斡旋,不能适得其平。出于此者,大概为馆所羁绊。不知吾辈处馆非为宾主有缘,且于所处之地必有因果。千虑之得有所利,千虑之失有所累。小者尚止一家,大者或偏通邑,施者无恩怨之素,受者忌报复之端。所谓缘者 ,宿缘有在,虽甚龃龉未必解散。至于缘尽留恋,亦属无益。且负心之与失馆轻重悬殊,何如秉正自持,不失其本心之为得乎?第 59 页 共 204 页59----------------------- 页面 60-----------------------此当与不合则去得去有数须成主人之美诸条前后合看,意义始尽。勿过受主人情合则留 ,不合则去,是处馆要义。然有不能即去者,不仅恋馆之谓也。平日过受主人之情,往往一时却情不得。岁修无论多寡,饩凛称事总是分所应得。此外多取主人分毫,便是情分受非分之情,或不得不办非分之事 ,故主宾虽甚相得,与受必须分明。即深支岁修亦宜有节。探支过度,则通有不合,势不得洁身而去矣。非分之事,乃官之私事,或公事。而官有他意,强以迁就者,勿误会刑钱等件偶然代笔为非分。去馆日勿使人指摘官之得民与否,去官日见,真幕之自爱与否,去馆日毕露。佐主人为治,须算到去官日不可有遗议败名。总之官之得民,要在清勤慈惠。故苛细者与板冗,交识幕之自爱,要在谦慎公勤。故依回者与刚愎同病。幕不自爱 ,内外必知不待去馆始露 ,其未即见绝者,或主人萝萝耳,故无欲者,或任性矜能;而有私者,多畏人避迹。就馆宜慎幕宾之作善作不善 ,各视乎其所主。宾利主之修,主利宾之才,一其初本以利交。第主宾相得,未有不道义亲者。薰莸强合必不可久。与其急不暇择,所主非人,席不暖而违去之,不若于未就之前先为慎重。则彼我负心,目无掣肘之患。愈久而愈固,异已者亦不得而闲之。余自维才十憨,故就馆最慎。然从无半途割席之事。职是故也,昨留别同事诸君 ,有一事留将同辈述,“卅年到处主人贤”之句,不可谓非天幸矣。通计幕游自壬申春迄乙己秋,几三十四年。惟始二年,主者为外舅王坦人先生 ,不在宾主之数。余所主几十六人,其中无锡慈第 60 页 共 204 页60----------------------- 页面 61-----------------------溪二处皆偶托也,实则十四人而已。具详于左。乾隆十九年甲戌二月,馆常州府知府胡公幕。公讳文伯,字偶韩,山东海阳人,其年冬迁苏松常镇太粮储道,余偕行。明年胡公督运临清,余病不能与俱 ,假馆无锡县魏君幕。魏君讳廷变直禄柏乡人。至六月仍回胡公幕,见主胡公者六年。乾隆二十四年十二月,余欲专治刑名,受长洲县聘,辞之归。乾隆二十五年正月,馆长洲县郑君幕,君讳流贤,山东济宁人。是年十二月以秀水县孙景溪师召,辞之归。乾隆二十六年三月,馆秀水县幕景溪师讳称周,山东昌邑人,余受业师也。至次年八月,升河南开封府同知去官 ,余即受平湖县刘君聘。是月至平湖。刘君讳国恒号冰章,奉天人。乾隆三十二年正月升江西九江府吴城同知。去官,余即受仁和县李君聘。二月至仁和。李君讳学李,陕西三原人。是年十月缘事去官。余即受乌程县蒋君聘,是月至乌程。蒋君名志锋号振庵,奉天人。至次年五月线事去官,接任者为战君名效曾号鲁村 ,直禄宁津人,延余接办。九月叨乡历十二月,以会试辞归。乾隆三十四年五月,下第回,馆钱塘黄公幕。公名泰元,号亨章云南泰和人。至三十五年十二月以会试辞归。乾隆三十六年五月下第回,受海宁刘君聘,以故人战君官嘉善辞不获,因却海宁聘,至嘉奖善。七月战君调富阳,余偕行。九月孙公讳含中号西林来官宁绍台,兵备道公景溪师于也,义不可辞,乃去富阳,馆宁波道幕者。四月十二月以会试辞归。乾隆三十七年五月下第回。海宁刘君复以聘来,七月至海宁。刘君名雁题,号仙圃,河南光山人,居海宁者二年余。至三十九年八月,海宁县升为州,刘君解官,余归里。乾隆四十年会试成进士,后丁母优归。九月馆慈溪黄君幕。君名元伟,不一月,辞归。时战君已由归安升海宁州,以聘来,复就海宁。十二月以平湖刘君寻旧约,辞之归。刘君前海宁令也。乾隆四十一年正月至平湖,地四年余。第 61 页 共 204 页61----------------------- 页面 62-----------------------乾隆四十五年刘君升杭州东海防同知。余受署乌程县兴君聘。是年五月至乌程。兴君名德,号勉庵,满洲人。至四十六年四月前令徐君回任 ,延余接办。徐君名朝亮,山东莱阳人。六月徐君丁忧会官,余归里。是年九月受龙游王君聘,十月至龙游。王君名士听,号晴川,奉天义州人。居龙游一年余。乾隆四十七年七月,五君调任归安,余偕行,居归安三年余。乾隆五十年八月,王君以母老告养,懈官归里。以上四十则有本有末,有体有用,有经有权,语虽区分,意则贯串。乃先生之间学幕道之金针。学者诚能读其书,志其志,一动念务在慈祥 ,一启齿务存忠厚,一下笔务皆慎重,久之纯熟,习若性成。人之修积既深,天之报施必厚,不在其身,则在其子孙。富寿贵盛,有不期然而然者矣。略际数事于后,前辈姜先生游幕河南,性方谨,治事务仁恕,教子梅读书,成进士,现官御史。丁竹心先生游幕山东,不必专席,而名重一时,为人多才艺,喜榆扬 ,善规劝,尚义疏财,人多德之。初无嗣,后连生五子。长文标,举孝廉 ,知屯留县。四文 (钅丙)知高台县,升知州。王文创成进士,知长子县。仲叔亦出必。而长孙元福早领乡焉。现为正定教谕。诸孙争荣方兴未艾。山东知县叶肇冉之太翁,名幕也,办事平允,抚按重之。后为人资得县丞,升知县。肇冉亦继起。程封翁者,在山东藩幕多年,每遇灾赈,能权宜,行事既便且速,所全甚众。子应庚现为阳欲知县,家素封,不就养年八十余,闻犹强健。就聘治事,勤恤平恕,尤留意民词,暇仍读书。寒暑不辍,后成进士 ,官莘县知县。孙乔林为历城县幕时 ,惴惴以造孽是恐,遇事慎之又慎,人多笑第 62 页 共 204 页62----------------------- 页面 63-----------------------之。而孙益自励。尝欲弃去,苦无别业,为生计居二年余。忽遇其族伯亦幕 ,而官者与之语,奇其人,为损通判,显仕河南,有志竟成,一时伟之。仆闻见鄙陋 ,于幕道之获福者二十年来仅能确指数人,不啻千百之一二。作幕之难 ,于此可想。有识者何思所以自处乎?[佐治药言]译文辅佐长官以尽心为本读书人不宜接参与政务,而只辅佐别人从事政务,是情势不得不如此而作出的选择。然而当幕僚所得的收入,实际上也是官俸,因而也算是作官的俸禄。既然吃的是别人给的饭,在替这个人考虑问题、谋求幸福的时候却不忠心,那么这样的人上天难道会保佑他不成?何况当官者和幕僚之间,并不全都是同乡或亲戚,并不是都有亲朋好友那样的深情厚意 ,却受到了很高的待遇,其程度甚至十倍、百倍于同乡或亲戚故旧。这是由于主人把维系职守的重任托付给了他,而且把他看成是工作中的左右手而加以信赖倚重。假如受到这种礼遇的幕僚,对他主人的幸福欢乐和忧心悲愁的事却漠不关心 ,无动于衷,没有一点点的行动 ,那么在良心上上天纵然不谴责他,也逃不脱人们对他的谴责。正因为如此,辅佐别人治理政务,应该以尽心尽力作为根本原则。【点评】对事务尽心 ,就是一定要竭尽自己所知道的,自己所能够办到的,去权衡轻重 ;考虑到一点的时候就想到另外一点;在坏事刚露出端倪的时候加以补救,并且将这些坏事或不利因素在没有产生之前就加以阻止。后文中的 “检吏”、“省事”、“息讼”、“求生”、“体察俗情”、“随机杜弊”各条都是讲的这个道理。本文首先揭示的 “尽心”两个字,是这本书的大纲 ,也是我的原则的实际应用。第 63 页 共 204 页63----------------------- 页面 64-----------------------报德莫如尽言所谓尽心 ,并不是根据主人的意见看法而左右自己的意思。凡是当官的人,他们的至亲骨肉,未必都是明白事理的人。至于他们身边的听差、仆役、小官之类的人,对待别人的时候,更都是傲慢无礼,目空一切地支使指挥别人。更不要说关系到利害得失的事情,他们这些人不能够进上一言。即使他们中有忠心耿耿的人,或许能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然而由于他们自身地位低微,所说的话分量也就不够,必定难以说动主人加以采纳。而且如果刚好遇到主人发怒心情不好,那随之而来的就是谴骂和责备。在这种情况下,惟有幕僚才能做到他们所做不到的事情。因为幕僚往往多处在客人和教师这种特殊地位上 ,对事情的来龙去脉、委婉曲折之处,已经了解得清清楚楚了。又可以用有礼节的方式和主人相抗衡,陈述事理又切中要害,合情合理,也可以将是非得失辨别论述得清楚明了。这样,他们作为幕僚,自有开源导流,力挽狂澜的能力,所以说作为幕僚一定要说出自己想要说的话,然后才能够做到尽心。【点评】回报主人的恩德没有比尽言更好的办法了。比如遇到地方上有益的事情亟待兴办,有弊端的事亟待革除,刑罚不公正,催征苛刻急迫,以及消灭盗贼,解救饥荒,劝人学习,消除强暴等等事情,都必须深思熟虑地作好筹划,全盘考虑。提出忠告,指明善道,使它们见诸于行动 ,给一方的老百姓造福,这就叫做能够尽言。官场中有句俗谚叫 “公门中好修行”,说的是一个在位为官的人,如果制订了一项好政策好措施并且付诸于施行的话 ,就会让广大的黎民百姓都会得到福利,从中受益。然而如果制订的政策不好,措施不力的话,也就会造成无穷无尽的恶果,后患无穷。作为一个幕客,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没有权力,而实际上却是参与了每件事情的。假公、幕僚诸人真心诚意地想要利物利人的话 ,那么他们就应该依据时间的推移 ,按照事情的变化,竭尽自己的心力,知无不言,言无不畅,一心一意要对老百姓有所帮助有所掉益,做到这一点,才可以说是公门第 64 页 共 204 页64----------------------- 页面 65-----------------------中人 “修行”至关重要的地方。合则留 ,不合则去唉!“尽言”这两个字,对那些难于言说的公事和公言,其中那些可以进行据理力争,抗额相谏的,在恳切陈词的时候还可以也容易把它们说清楚;然而当对方假公济私的时候,我自己却站在正义和公理的立场上,这个时候,这种情况之下,和对方几乎没有不发生冲突的。于是那些办事敷衍了事、工作马虎的人就会这样来劝解安慰 :“匠人最好按照土人的意思干活。姑且先遵照他的想法行事 ,在适当的时候再因势利导地启发他吧。”也有的人会这样说:“照他的意思行事,我这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啊!”唉!这是什么话呀 !一个人跌倒的时候却不去挽扶他,那么在旁边专门挽扶他的人还有什么作用呢?利虽然足以蛊惑人心 ,使人动摇犹疑,但若不是十分愚笨迟钝的人 ,难道都会沉迷于当局之中?果真能够据情理来斟酌的情况,对于事情应该是这个样子以及之所以是这个样子的原因,反反覆覆仔仔细细地研讨 ,挑出其中的利益和弊端,直言强谏,那么就没有不害怕恐惧而幡然醒悟的。况且,在幕的宾客和他们的主人之间,并非有势力之不同。如果与主人志同道合,就留下来辅佐他,这样我自身本来就没有对不起别人的地方;如果志不同、道不合就干脆拂袖而去,对自己的良心来说,我本来也就没有值得内疚之处。如果以去留来作抗争 ,可对方却始终执迷不悟,那么这种人就确实不是那种可以一起造福别人的人。既然如此,我又还有什么可以留恋的呢?所以说要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的话,一定得给自己留一条易于退守的路子,那就是 “不合则去”。【点评】这一条是专门针对主人和宾客在共同处理一件事的时候 ,双方的意见相左,边然不同的情况而言。而在谈及灾荒时不表示抚恤忧愁之意,谈到重要事情的时候对实情任意增减,不注意实事求是,而且在谈话中还故意给人加上重罪,或者替人开脱重罪。如此这类的情况,作幕僚的人经过了反反覆覆的规劝 ,主事者却充耳不闻,不加采纳,那么离开这样的主事之人是完全可以的。然而如果是在处理一般的,第 65 页 共 204 页65----------------------- 页面 66-----------------------极为平常的公事上 ,发生了意见相左,各执一词的情况,作幕僚的人不妨从从容容不作计较 ,一笑了之就过去了。得失有数有人说 :“贫穷的读书人把墨砚当成田。清晨时得到了一个主人,由于言语不合就离开了他;傍晚又得到了一个主人,因言语不合又离开了他 。那么寒苦的读书人究竟要在什么地方才能找到自己的主人呢?”唉!可惜可叹呀,这是眼光短小者的谬误。作幕僚的人不得不依据不同的人来做不同的事 ,没有什么功名事业可以博取。他的话如果行得通 ,那么他的理想也就能行得通,只能是把所辅佐的人的贤明不贤明来作为他自己贤明不贤明的标准。主人如不贤明,那么在他治理下的人民 ,也就没有不受牵累的。当官者领取的俸禄,是老百姓的聪膏 ;然而作幕客的收入,也是官方薪水中的一部分。可是我自己却留恋不舍于这馆之帷,坐视为官者虐待残害黎民百姓,良心上忍不忍呢?何况当今之世,固然不缺乏贤明公正的官吏,他们也确实不同凡俗,卓然独立 ,名声和威望也一天比一天突出。虽然这样,那些不善良的奸诈之辈所不喜欢的事,正是我辈善良正直之土所喜爱的。所以留恋自己当前所得的人,或许在未来人生道路上尚有穷途末路境遇坎坷;而刚正不阿的人 ,也并非不到处逢迎。隔壁听声,不如当场辨色言出必行的人,其不足之处也在这里,这样做有时是不允许的。作为一个幕僚,与主人之间的道义关系,完全应该把公事放在首要地位来考虑。古人说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于虚,必有一得”,正是这个道理。况且幕僚的智慧和能力,不一定就比当官的人强多少,只不过当官的人 ,往往碍于利害关系,在处理事务和考虑问题时,进退维谷,犹豫不定。而当幕僚的人就不同了,他们考虑问题处理事物时,只依据事理而不考虑情势如何 ,也就不会在事局中沉迷不醒。然而不管怎么说,隔壁听一个人说话的声音,或许始终不如当场面对面地观察一个人的表情。也有为官的人能力比幕僚强的,却对自己的幕僚唯命是从。这种做法,对于他自己的声价毫无损害。幕僚一味坚持自己第 66 页 共 204 页66----------------------- 页面 67-----------------------的观点和做法,偶尔也会把整个事情搞得很糟糕。既然有这种情况。作为一个入幕辅佐的读书主人 ,在向知己朋友申述自己的观点时,尤其不可以不虚心向别人学习,听取别人的意见。【点评】“虚心”二字,并非一定要在和主人讨论事情时才要求做到。凡是与事情稍有关系的 ,共同谋事的各位同道,有很好的见解,那就应该采纳。这样做的目的,不外是求得对整个事情没有分毫差错罢了。关于这个问题,应该参看 “办事无分少域”这一条,作为补充。立言先立品树立信义 ,才可以规劝别人,对待朋友也是这样的。想让主人采纳你的见解 ,就得让主人信任你的品行,没有一点犹疑之处。忠。心耿耿地为主人谋划筹思 ,其要领就是只考虑名节而不要去计较那些蝇头微利。凡是跟主人相互依缘,效忠于主人的人,都是惟利是视之徒,也不能实现他想要做的事,达到他的目的。同时也就往往成为败坏的媒介。这类人势力已经孤立 ,和主人也容易产生隔阂和不和。言行上稍不检点 ,毁誉攻击之辞也就会紧紧伴随着他。因此想要实现志向的人,不可不首先树立自己的良好品行。【点评】树立良好品行 ,是从事幕僚工作的根本。下文中 “素位”、“自洁”、“俭用”、“慎交”各篇,都属于这个内容,然而这些篇目,特别值得重视的是 “自洁”篇。俭是树立良好品行的根本,品行树立之后才能做到尽心和尽言。以力自食,不亢不卑幕客凭借自己的才能养活自己,名义上虽然说是受雇于主人,为他抄写文书,从早到晚都离不开文书,做的完全是下级官吏们才做的事情。然而这些事却是关系到一个官员在职时的政治声誉好坏的大事情,也是与老百姓生计问题利害攸关的。一个当幕客的人,若非是跟在职官员以及当地百姓有着割舍不断第 67 页 共 204 页67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22
正序
倒序
《中国官场学》作者:汪龙庄
《中国官场学》作者:汪龙庄-2
《中国官场学》作者:汪龙庄-3
《中国官场学》作者:汪龙庄-4
《中国官场学》作者:汪龙庄-5
《中国官场学》作者:汪龙庄-6
《中国官场学》作者:汪龙庄-7
《中国官场学》作者:汪龙庄-8
《中国官场学》作者:汪龙庄-9
《中国官场学》作者:汪龙庄-10
《中国官场学》作者:汪龙庄-11
《中国官场学》作者:汪龙庄-12
《中国官场学》作者:汪龙庄-13
《中国官场学》作者:汪龙庄-14
《中国官场学》作者:汪龙庄-15
《中国官场学》作者:汪龙庄-16
《中国官场学》作者:汪龙庄-17
《中国官场学》作者:汪龙庄-18
《中国官场学》作者:汪龙庄-19
《中国官场学》作者:汪龙庄-20
《中国官场学》作者:汪龙庄-21
《中国官场学》作者:汪龙庄-22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中国官场学
中国官场学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