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祚帝钩鱼的混同江即松花江,若只是小小的钓鱼,犯不上兴师动众,大张旗鼓,远行混同江。农历"二月"黑龙江正是严冬,凿冰下钩,用大缆拴上大钩,钩黑龙江流域的鲟鳇鱼。鲟鳇鱼可达几百斤至千斤,钩鲟鳇鱼不是容易的事,有似后来的木兰围猎。辽帝钩鱼是春"捺钵"的主要内容。"捺钵"契丹语,又作"巴纳",即国君渔猎行营的帐篷。春"捺钵"时,皇帝和臣僚共议国事,校猎讲武,属国、部族的酋长、首领都来朝见,皇帝设宴款待,君臣共贺。 钩鱼意义不仅仅是鱼,既是比武,也是接见"外宾",还是开大会,场面很大,很热闹。第103节:水泊梁山文化人 水泊梁山文化人 《水浒》主要写的是英雄好汉行侠仗义的故事、拳脚枪棒的功夫,对于文人之事自然没有过多描写,然而,一百零八将并非全都是只知舞枪弄棒的草莽武夫,好汉之中也有许多文化人。 梁山的领导层就是一个知识分子的群体。宋江出身于刀笔吏,能书善文;军师吴用本来就是教书先生,智多星,大"学究";卢俊义,卢大员外,也有良好的文化教养;善于运筹的公孙胜,文化程度更不用说了。正是这些有文化的人,构成了梁山具有高度指挥能力的领导核心。 武将之中的文化人,有幼读兵书的关胜,三教九流无所不通的董平,武举出身的韩滔,将门之子彭玘;林冲、呼延灼、花荣、杨志、徐宁'等人出身将门,做过军官,也都是具有一定文化的。 即使是出身低下的人,也不是全无文化的,如武松也"颇识几字",识得景阳冈上的榜文,并能在鸳鸯楼上题字。石秀能"细细写一本清账"。 梁山还有一批具有专业技能的知识分子,如神机军师朱武,掌管粮钱的柴进和李应,传送文书的戴宗,书法家圣手书生萧让,"极好刀笔"的裴宣,"精通书算"的神算子蒋敬,专攻兽医的皇甫端,"重生扁鹊应难比"的神医安道全…… 有些人虽然看不出是知识分子,但也是具有技艺的专门人才,如善于经营酒店的朱贵,精于雕刻的金大坚,搞服装设计的侯健,被称为"妙手楼船匠"的孟康,监造城垣的陶宗旺,金毛犬段景住虽是盗贼却是相马的伯乐。 梁山还有许多文艺人才。乐和笛子吹得好,燕青筝弹得好,马麟箫吹得棒。此外,梁山上的歌手也不少,连那白日鼠白胜也会唱"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没有文化的乌合之众是不能够打胜仗的,正是因为山寨中有了这么多的文化人,水泊梁山的事业才盛极一时,打起仗来才所向无敌。 真的不识字的是鲁达和李逵。鲁提辖打死镇关西之后,行至雁门,傻乎乎"看见众人看榜,挨满在十字路口,也钻在人丛里听时,鲁达却不识字,只听得众人读道'……捕捉打死郑屠犯人鲁达……'"这才恍然大悟,知道了是怎么一回事儿。这就是吃了没有文化的苦头。李逵也有过如此遭遇。吃过这种苦头的还有张横、李俊、童威、童猛,他们连写信都不会。若是这些人也有了文化,水泊梁山就更不得了了。第104节:《水浒》的怪绰号 《水浒》的怪绰号 绰号又名外号、诨号,是外人根据各人特征取的别名,它是别人强加的,而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且有的绰号专找你不愿意听的来。诨号的"诨",意思就是戏谑,开玩笑。诨号最能抓住人的特征,诙谐、幽默,或褒或贬,一语破的,观点鲜明,便于记忆,富有创造性,其影响之深广,经常超出名与字。鲁迅在《五论"文人相轻"--明术》中说:"一个简括的诨号,比用头号字印成的一篇文章的题目,还要不容易忘记。"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早已是中国人十分熟悉的以绰号扬名的人物。 《水浒》中的一百单八将,个个绰号响亮,可以说看《水浒》很大程度是看绰号。及时雨、一丈青、小李广、智多星、拼命三郎……个个精神,个个有味道。但有几个便很难懂了,就需要解释了。 宋江的绰号有两个,一个叫"及时雨",这很容易理解。另一个叫"呼保义",这个"呼保义"就不是每个人都明白的了。保义本是宋代最低一级武官,后来逐渐变成了人人可用的自谦之词。"呼保义"是个动宾结构,宋江以"自呼保义"而表示谦虚,意思是说,自己是最低等的人,后来成了绰号,并减去了"自"。 "混江龙"李俊。"混江龙"本是一种治河清沙的工具,宋代为清理黄河泥沙,发明了一种巨大的铁耙,搅动水底泥沙,使之顺水流走。这种铁耙叫"辊江龙",也叫"混江龙"。李俊以"混江龙"为绰号,有翻动江河之意。 "黑旋风"李逵。这"旋风"其实是一种火炮。古称大炮为旋风,李逵面似黑铁,性情火暴,恰如大炮,绰号名副其实。有如今人绰号"大炮"。 张横绰号"船火儿"。宋代除了舵手,其余的船工全都叫船火儿,"船火儿"又作"船伙儿",就是船上的伙计,这是一种职业,演变成了绰号。 邓飞两眼赤红,江湖人称"火眼狻猊",狻猊就是狮子。 朱贵绰号"旱地忽律",忽律就是现在说的鳄鱼。 不守戒律,搞女人的和尚称为"花和尚",可鲁智深是从来不近女色的,称他"花和尚"只因有一身漂亮的文身。 宣赞绰号"丑郡马"。皇亲、宗室女儿的丈夫叫郡马,不是帅哥当不上郡马,可这个郡马却是个丑家伙,极有调侃的意味。 《水浒》里有三个带"病"的绰号:病关索杨雄、病尉迟孙立、病大虫薛永。这是三条好汉,没有一个是病秧子。这"病"并非疾病的"病",而是古汉语的使动用法,"使……病",意思是让谁发愁、畏惧。有超过、赛过的意思。传说关索是关羽的三儿子,武功极为了得。"病关索"就是关索看了都犯愁。尉迟是唐朝开国猛将尉迟恭,"大虫"就是老虎,病尉迟意思是超过尉迟恭,病大虫意思是比老虎还厉害。 浪子燕青的"浪子"很好理解,这人英俊洒脱,又风流倜傥,称浪子并不为过。可他又叫"小乙",这"小乙"可就让人不解了。古称燕子为乙鸟,燕青姓燕,且又身手敏捷轻灵如飞,故称小乙。 武大与潘金莲虽不是好汉,但在电视剧《水浒传》里就数这俩人戏多,远远压过众英雄。他们的绰号也不得不说。 武大的绰号"三寸丁谷树皮"最不好理解,其实这是两个绰号的连用。古代木匠不用铁钉,以"丁"入"卯"连接部件。古代尺寸比现在小,"三寸丁"是说阳物短,不中用。"谷树皮"本应是"榖树皮",榖树皮只可造纸再无他用,"榖树皮"喻无用之人。稻谷的"谷"过去写作"穀",左下是个"禾"。"穀"简化为"谷"。"榖"左下是个"木",因为字形与"穀"接近,也让人错简化成"谷",造出来了"谷树皮"。 "潘金莲"也是绰号,并不是姓潘名金莲。《水浒》第二十四回说得清楚:"那清河县里有一个大户人家,有个使女,小名唤做潘金莲。"她到底姓什么名什么全没说,叫什么名也不知道。"潘金莲"这个小名,实际是绰号。南北朝齐朝有个昏君萧宝卷,后称东昏侯。东昏侯十分宠爱潘妃,为了讨潘妃开心,就用金条在宫中地上嵌出莲花图案,让潘妃在上面走。潘妃走在金莲上分外高兴。从此潘妃人称潘金莲。后来就称放荡、奢侈的女人为"潘金莲"。第105节:鲁智深为啥偏吃狗肉 鲁智深为啥偏吃狗肉 鲁提辖打死镇关西后,逃上五台山当了和尚,取法名智深后,有一段家喻户晓的吃狗肉、大闹文殊院的事。和尚是不可以吃肉的,鲁智深吃肉自然是不允许的,但是,作者写他所吃的偏偏是狗肉,而不是牛肉、猪肉、羊肉。 这绝不是随意选种肉让鲁智深吃吃的信手拈来之笔,而是有深意在其中的。 《水浒》第四回"赵员外重修文殊院,鲁智深大闹五台山"中写,鲁智深因吃酒已经闹了一回事,被长老教训了一顿,"一连三四个月,不敢出寺门去"。这日下山打了根禅杖,回来时,看见了酒家。智深吃了十来碗酒,问庄家:"有甚肉,把一盘来吃。"庄家道:"早来有些牛肉,都卖没了。"鲁智深猛闻得一阵肉香,走出空地上看时,只见墙边砂锅里煮着一只狗在那里。智深道:"你家现有狗肉,如何不卖与俺吃?"庄家道:"我怕你是出家人,不吃狗肉,因此不来问你。"一来二去,智深吃了许多酒,"剩下一脚狗腿,把来揣在怀里"。 鲁智深要肉吃时,那庄家明明知道出家人吃不得肉的,但倒退了一步,说:"早来有些牛肉,都卖没了。"但家里煮着狗肉的事却不肯提,虽然看这僧人不是正路子,也没有提防鲁智深会要狗肉吃。当智深问到时,庄家说:"我怕你是出家人,不吃狗肉,因此不来问你。"庄家的话,说着随意,却与佛教戒律有关。 佛教经典以狗喻贪婪、忌妒、争斗等恶行。《根本说一切有部目得迦卷》中说:"苾刍食狗肉,为狗所吠,佛言不食狗。"南朝宋、梁,朝廷下诏令,禁食狗肉。武则天时曾下令禁食狗肉。宋朝也有了国家禁止屠狗的法令,违犯者要处以极刑,《燕翼贻谋录》记:"淳化二年闰二月己丑,诏曰:屠狗以食,犯者定行处斩。"《折狱龟鉴》载,包拯知扬州日,有民屠狗,斩以示众之事。佛教严"五荤"之戒,狗肉为首。 可是这个鲁智深不但自己吃狗肉,而且回到寺院,拿出狗腿,"扯来便吃","众僧看见,便把袖子遮了脸……远远躲开"。见和尚用两只袖子遮了脸,智深"把他劈耳朵揪住,将肉便塞"。 鲁智深如此吃狗,如此大闹,是犯了佛教的最大忌讳。作者如此写,正是为了突出鲁智深不能容忍一切约束的豪放性情,与此前此后他的行为相呼应。第106节:悟空为什么偏姓孙 悟空为什么偏姓孙 孙悟空何许人也?这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问题。鲁迅认为孙悟空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个猴样水神,叫无支祁。胡适则说:"我总疑心这个神通广大的猴子不是国货,乃是一件从印度进口的。"郑振铎说:"孙悟空的本身似是印度猴中至强的哈奴曼。"孰是孰非,由专家争下去好了。 关于老孙的姓名,在元代就已经有杂剧提到"齐天大圣"了,这时已经有了"齐天大圣"之名。元末明初说书人的话本中,这猴子已经姓孙了,称为"孙行者"。原来这"孙"字源于"猢狲","猢狲"是猴子的别称。取其"狲",去反犬旁,成为"孙"。"孙"作为姓,对猴子也是恰如其分了,这就更像是中国的了。到了明代中叶吴承恩给老孙起了正式的名--"孙悟空"。当然,这"悟空"只是法名,老孙从小没爹没娘,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也没有乳名、学名、字号之类的东西。 猪八戒可是纯粹的国货。传说,吴承恩的家乡江苏淮安有个二流子,名叫朱八,又懒又馋,又爱偷偷摸摸的。吴承恩觉得朱八这种人经过磨炼才能变成好人,世人应以朱八为戒,别学朱八。这才结合野猪精的故事,取名猪八戒。 悟空、八戒的得名,说明了作家选用人名用意是极深的。第107节:弼马温是什么官 弼马温是什么官 《西游记》里的美猴王老孙,一辈子就当过那么一回官,就是玉皇大帝在天上封给他的"弼马温",这事儿,地球人都知道。 《西游记》第四回"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写到太白金星领着美猴王到天上见玉帝后,"猴王却才朝上唱个大喏。玉帝宣文选武选仙卿,看那处少甚官职,着孙悟空去除授。旁边转过武曲星君启奏道:'天宫里各宫各殿,各方各处,都不少官,只是御马监缺个正堂管事。'玉帝传旨道:'就除他做个弼马温罢。'众臣叫谢恩,他也只朝上唱个大喏"。 历朝历代都有管理马的官员,《智取威虎山》里,土匪许大马棒手下还有个司马副官胡彪。可是,任何一个王朝的官制里,都没有"弼马温"这么个官职名称。"弼马温"听着就不像那么回事儿,不伦不类,让人弄不明白。 台湾历史学家、掌故家苏同炳先生写过《"弼马温"释义》一文,文中说: 明人赵南星所撰文集中,曾有这么一段话,说:"《马经》言,马厩畜母猴辟马瘟疫,逐月有天癸流草上,马食之永无疾病矣。《西游记》之所本。" 原来古代有这么一个传说,说的是母猴每月来的月经,若流到草料上让马吃了,就可以使马避开瘟疫。有些地方的拴马桩上常雕个石猴,也就是这个意思。 "弼马温"不过是"避马瘟"的同音而已,只是换了两个文词戏弄猴王。孙猴子是公的,却干上了这个差事,这等于是不带脏字地骂人。玉帝让猴王当"弼马温",这纯粹是拿老孙耍着玩。 "猴"、"侯"同音。古代有个习俗,认为马和猴在一起,寓意"马上封侯",讨升官晋爵的口彩,也常常将猴子与马画到一起。玉帝怎能不明白这个,可他偏不给老孙一个"侯",随口就出来了"就除他做个弼马温罢",愣给他一个"温",这是成心的。 美猴王没文化,当然也看不出玉帝老儿的伎俩,一开始还美滋滋的,"众臣叫谢恩",他也跟着"朝上唱个大喏",没有不同意见。但猴王从众人以后的态度上,渐渐悟出了真经,悟空一气之下回了家,给自己封了个"齐天大圣"。"齐天大圣",这是与天齐高,跟玉帝平起平坐的意思。 玉帝派托塔李天王、哪吒领兵讨伐,可是,这些天兵天将全都败在老孙的金箍棒下,只得再请猴王到天上,正式封他"齐天大圣"。玉帝又怕悟空惹祸,便让他看管蟠桃园,但这也只有空名。最后孙悟空大闹天宫,玉帝想拿猴子开涮却反被猴耍。 张作霖时代,东北的二把手是黑龙江省督军吴俊升,这人在皇姑屯事件中让日本人当场炸死。吴督军马贩子出身,后当骑兵,特别喜欢马,他还在寒冷的黑龙江养了许多从南方弄来的猴子。有人说,吴大帅也爱猴子。其实不是,他养猴子是为了避免马瘟,还是为了马。第108节:赵翼的《论诗》对吗 赵翼的《论诗》对吗 清代的赵翼是个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也是个诗人,他写有五首《论诗》,想通过这五首诗,阐释自己的文学创作态度。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少时学语苦难圆,只道工夫半未全。 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诗解穷人我未空,想因诗尚不曾工。 熊鱼自笑贪心甚,既要工诗又怕穷。 这五首诗中,万口传诵的是"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首《论诗》流传极广,影响极大,得到了许多人的赞许,被称为"反对泥古的文学理论"。赵翼说的这些对不对呢?不对。如果我们真的相信赵翼的说法,那可就麻烦了。 首先,"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就不是事实,李白、杜甫的诗篇,在赵翼的时代,并没有失去它的魅力。清代有许多赞美李白、杜甫诗作的人,就是到了现在,到了21世纪,李白仍然是李白,杜甫仍然是杜甫,他们二人在诗界的位置仍然不可动摇,仍然没有人可以取代。李白的诗、杜甫的诗,在今天读来还是那样的新鲜,那样的意味无穷。 千年前的李白、杜甫是这样,李杜之前的《诗经》、《离骚》也是这样。中国是这样,外国也是这样,古代希腊的《荷马史诗》、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并没有因为时间而削减了它们的光辉,它们依然在文学的天空闪耀着夺目光彩。 世界并没有因为有了新一代而放弃李白、杜甫、荷马、莎士比亚与歌德,我们的孩子仍然是从他们这些人的作品开始接触文学的。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不能说不是一个真理,但是这个真理只适用于皇帝轮流做,今日到我家,却不适用于文学。文学的历史不会因为后代有人才出而改写。"诗圣"李白独领风骚已经过千年了,赵翼说的"风骚",就是到了今天,"风"还是《国风》之风,"骚"还是屈原的《离骚》,怎能说是"各领风骚数百年"呢? 赵翼这么一个明白人为什么要这样说呢?赵翼原本的意思是,文学创作不可以机械地模拟前人,要敢于否定古人,敢于创新,但是他的话说过了头,走了极端。切不可依赵翼的《论诗》看诗,但要依赵翼的思想写诗。第109节:谁偷了《龙沙剑传奇》 谁偷了《龙沙剑传奇》 黑龙江的第一部戏曲作品,就是清嘉庆年间的《龙沙剑传奇》。 《龙沙剑传奇》作者程煐,字瑞屏,安徽天长人。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程煐的表弟因与程家有隙,摘程煐诗句,控告程煐与父亲程树榴诽谤朝廷,结果,程树榴被杀,程煐死缓。程煐被囚17年。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遇赦,流放黑龙江,到了齐齐哈尔。当年冬天,饥寒交迫中的程煐只用了10天时间就写出剧本《龙沙剑传奇》。 《龙沙剑传奇》是以鄱阳湖神仙道化为题材的南戏,是最早描写鄱阳湖神话故事的剧本。全剧共30出,取材于民间流传的许旌阳除妖及湘媪、李鹬三个神话,体现的是"除妖"、"救世"、"安民"的思想,寄托了作者的民族之愤。《龙沙剑传奇》以其严谨而巧妙的结构、丰富而奇特的情节、悲怆沉郁的思想情感、朴素而充满诗意的文采,被称为古代传奇的收尾之作。 《龙沙剑传奇》写成后,未得出版机会,仅有若干手抄本在少数人中流传。 程煐学识渊博、才华出众,与流寓齐齐哈尔的学者西清、诗人刘凤诰交往甚密。 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程煐卒于齐齐哈尔。程煐预感生命将息时,将《龙沙剑传奇》书稿及其他诗文稿托付好友刘凤诰,请他转给堂弟程虞卿。 程虞卿诗名丝毫不逊于堂兄程煐。《天长文史》第四辑说他"十六即能诗,好李贺聆语,旋作旋毁无存稿。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谒铁保于都门,因得交一时名公巨卿及海内知名之士"。所编著达十余种,有诗集《水西闲馆诗二十卷》。 程煐后事安顿好后,刘凤诰准备寄出书稿,可是怎么找也找不到了。刘凤诰多方寻觅,毫无下落。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七月,刘凤诰遇赦,到北京把书稿丢失的事告诉程虞卿,程虞卿顿足痛呼,却无可奈何。 巧的是,程虞卿第二年到北京参加会试,旧友笪立枢(字绳斋)来访。他乡遇故知,二人感叹人生、唏嘘世态之后,笪绳斋拿出一沓书稿,程虞卿一看,如遭电击,这正是程煐的手稿《龙沙剑传奇》。 笪绳斋说,手稿是一个官员偷走的,后来这人改任新疆,将此书稿呈献给叶尔羌办事大臣铁保。笪绳斋是铁保幕僚,读后知是程煐遗稿,就乞求铁保留给自己,日后返还程家。铁保爱好文学,且喜欢搜集文献,得书稿后自然爱不释手,但铁保又以爱惜人才、公正不阿闻名,当即答应了笪绳斋。 《龙沙剑传奇》戏剧性地回来了,但它并没有从此面世。1932年编定的《黑龙江志稿》中程煐条下记的是"又有《龙沙剑传奇》,今佚"字样。 20世纪70年代,齐齐哈尔市图书馆清理古籍时发现了一部《龙沙剑传奇》的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抄本。这个抄本显然不是程虞卿手中的那个本子,程虞卿手中的那个本子到底是什么样子,至今不得而知。 到这里也许你不禁要问,是谁偷了《龙沙剑传奇》手稿?笪绳斋不肯说,也没有任何资料可查,但我们还是可以"侦破"此案的。 这个窃书者,一是能够接触手稿;二是冲着手稿的价值,而不是像孔乙己那样换酒喝;三是具备偷的"素质"。当年接触手稿的人并不多,就是与程煐来往的那几个人。西清、刘凤诰等流寓文人,极重气节,决不肯干这种事。这个人只能在嘉庆十七至十八年(1812-1813),从齐齐哈尔调到新疆的人中找。 查来找去,最可疑的就是曾任黑龙江将军的斌静。 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二月,三姓副都统斌静与齐齐哈尔副都统额勒珲对调,来到齐齐哈尔,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五月,黑龙江将军观明调走,齐齐哈尔副都统斌静升任黑龙江将军。十七年(公元1812年)五月,因办案不力调京城候查,不久被革职,发往伊犁。二十二年后,任叶尔羌办事大臣、喀什噶尔参赞大臣。 这个斌静正是程煐去世那年离开齐齐哈尔的,后来他到了新疆,铁保能够与其接触。斌静到新疆时,是戴罪之身,估计是投铁保所好以书稿行贿。 斌静是个附庸风雅的主,当时也经常与程煐、西清、刘凤诰接触。斌静曾向嘉庆帝上一道《钦颁御制南苑大阅诗墨刻谢折》,本意是讨好皇上,可是嘉庆一看便说:"此刘凤诰笔也。"自己不行请"",结果碰一鼻子灰,差点没得个欺君之罪。 斌静这人生活腐化,《黑龙江外纪》说,他的宅内有花木、假山和园囿,而且还饲养过丹顶鹤。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新疆南路的张格尔叛乱,就与斌静的荒淫贪暴有关。《清史稿》列传一百五十四说:"嘉庆末,参赞大臣斌静尤淫虐……至是张格尔因众怨纠安集延、布鲁特寇边。"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清廷因斌静对家人犯罪失察并"年老昏聩,行止乖方",被发送回黑龙江。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查清他在新疆的犯罪事实,交宗人府圈禁。 说斌静偷了《龙沙剑传奇》手稿应当不是冤枉。当然,亲自动手的不一定是他。第110节:《冷泾游草》何处可找(1) 《冷泾游草》何处可找 应该有一部流人著作《冷泾游草》,是写于齐齐哈尔的。可叹的是,现在并没有人提到这本书,这本《冷泾游草》到哪里去了? 《冷泾游草》作者是江苏金匮(今江苏锡山)人陈宝莹。陈宝莹字琇民,亦署啸溟。这陈啸溟是个天才学子。生卒年不详,活动于同治、光绪年间。陈啸溟可称是清代最懂得爱情的人,在爱情问题上,是个伟丈夫。 陈啸溟出身大家,官至翰林院编修,却厌倦官场,喜欢旅游。 光绪末年,陈啸溟到广州游玩。租了家民房住下,竟和房东的女儿相恋,带这女子到别处同居。房东告到知县,官府将二人拿问。那女的说,爱慕陈啸溟才貌,情愿跟随做妾。啸溟说,相爱是实,怎么处置都行,就是不能交她父亲领回。 南海知县姚绍书爱惜陈啸溟才学,示意大事化小。啸溟道:"算我拐带妇女,也不过是四千里充军,关外山川辽阔,我早就很愿意去走一趟,只苦没有机会,快奏,快解,成全我的游兴。但这女孩子嫁我定了。"并请求"妻同配"。知县无奈只得照律将他发配黑龙江,那女子同配黑龙江。时在日俄战争之后。 人人以为,陈啸溟所爱之女,定是沉鱼落雁。有人见过这个女孩子,矮,肥,撅嘴,小眼,头发稀疏,只是皮肤还好。爱有无穷解,这就是情之所至吧。 出关以后,陈啸溟沿途写作,署名"辽天一鹤"。作为流人,他眼中的关东,别是一番美景。陈啸溟与女孩一路走到齐齐哈尔。 齐齐哈尔难得文人才子,齐齐哈尔的黑龙江将军见陈啸溟是翰林出身,便邀他帮办文案。程德全任黑龙江将军后,要奏保陈啸溟回京复官,但这个倔强的陈啸溟却说什么也不肯。黑龙江改为行省后,巡抚程德全要举荐他做知府,陈啸溟又是辞谢。出任东三省总督的徐世昌、赵尔巽与陈啸溟是同年故旧,徐世昌请将陈啸溟调到奉天(沈阳),奏请回京供职。陈啸溟这才答应。 不到两年,陈啸溟因糖尿病并发症,中年而逝。这个犟书生,只留下一方破砚,几箱残书,连办后事的钱都没有了。第111节:《冷泾游草》何处可找(2) 陈啸溟的学生邹平(字泰阶),东挪西借,算是安排了陈啸溟的后事,又安置了那个广东胖妞。 后来,邹泰阶筹资,将陈啸溟的文稿刊印成集,一叫做《还珠集》,是在广东时做的,一叫做《冷泾游草》,是在齐齐哈尔写成的,据说都是悲歌慷慨,凄恻缠绵,使人不忍卒读。徐世昌还撰了一篇序文,说啸溟有用世之才,有传世文章,却玩世不恭,与世相违,终于郁郁而终,深致悼惜之意。 陈啸溟的这些故事记载在《新编古春风楼琐记》中。 《新编古春风楼琐记》作者高拜石,1901年生,1969年卒。高拜石早年毕业于北京平民大学文科,后进入新闻界,历任《新生晚报》、《民国日报》、《寰宇新闻》和《中央日报》编辑及主笔,台湾省新闻处主任秘书等职。高拜石早年浪迹南北,与名人高官交际甚多,故长于近代史料、熟谙人物掌故。高拜石的记载并不是小说家言,故事中的徐世昌、程德全、姚绍书等人事迹也有史籍可对,陈啸溟、《冷泾游草》的记载应该是真实可信的。 从"游草"二字看,应该是接近游记的笔记,记叙的当是齐齐哈尔地区河川、风物;"泾"有河沟的意思,"冷泾"莫不是嫩水,或其河汊?从陈啸溟的人生态度看,这部书中的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必定与其他流人感受不同;以陈啸溟性情为人看,定然精彩异常,别是一番滋味。 可惜,没有找到《冷泾游草》这部好书。如果这本书能露出庐山真面目,也是齐齐哈尔的一件幸事。第112节:并无冯婉贞其人 并无冯婉贞其人 因为中学课本曾经有过一篇《冯婉贞》,电视剧《火烧圆明园》中也有冯婉贞的形象,使得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冯婉贞这个抵抗英法联军侵略者的女英雄。 可是,笔者看了《冯婉贞》后不禁生疑: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入侵,清朝大军节节败退,"京洛骚然",咸丰皇帝都吓得逃到了热河,圆明园被毁,中国失去了大片领土、主权。在这个时候,一个小小的谢庄,一个小小的冯婉贞,竟然能够以刀剑击败长于火器的敌军,"击杀者无虑百十人,敌弃炮仓皇遁",使谢庄保全,这确实令人振奋,但是总感觉有些不实际。 二、谢庄只是一个普通的小村庄,一不是战略要地,二不是掠夺目标,人数并不多的英法联军为什么非要攻打这么一个小村子? 三、《冯婉贞》说,谢庄"环村居者皆猎户",可是,地处京郊,仅仅"距圆明园十里","村十里皆平原"的谢庄,却全是猎户,这一带有那么多猎物可打吗? 其实,冯婉贞只是一个小说中的人物,并不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 中学语文课本提示说:"本文记叙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北京圆明园附近谢庄人民反英斗争的故事。"将作者署名徐珂。不但把《冯婉贞》当成了真实的历史,也将作者陆士谔误为徐珂。 北京的几位历史学家对"冯婉贞"发生了兴趣,从文献和实地两方面进行调查。结果既没有找到关于冯婉贞的史料记载,在圆明园附近也没有找到一个叫谢庄的村庄。 其实,《冯婉贞》是一篇短篇武侠小说。 "女婉贞,年十九,姿容妙曼。"冯婉贞一出场就是个年轻、美貌女子,然后是写其勇武,多智,这是典型的女侠形象。与其他一切武侠小说一样,作者将虚构的人物故事放置在真实的历史事件中,以第二次鸦片战争作为历史背景,《冯婉贞》体现的是中国武侠式的理想主义。 《冯婉贞》最早刊于1915年3月19日《申报》的《自由谈》栏目,作者是陆士谔。陆士谔一生创作了百余部小说,是清末民初最多产的小说作家。 陆士谔名守先,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生于青浦(今属上海市)。青年时学医,后来成为上海十大名医之一。1905年27岁的陆士谔到上海行医,第二年出版了《精禽填海记》,此后他一边行医一边以惊人的速度写作小说。1910年创作了《新上海》与《新中国》。《新上海》将清末上海十里洋场种种光怪陆离的"嫖、赌、骗"丑恶现象揭露得淋漓尽致。而《新中国》是陆士谔32岁时写下的,这部小说又名《立宪四十年后之中国》,小说以第一人称写作,是一部以梦为载体的幻想之作,也可以说是科幻小说。书中写道:"万国博览会"在上海浦东举行,为此在上海滩建成了浦东大铁桥和越江隧道,还造了地铁。有趣的是为造地铁(电车隧道),还发生不同意见的争执,有说造在地下,有说要造高架。争论到最后,说是造高架行驶噪声太大,且高架铁竖柱影响市容又不方便,最终定下造地下电车隧道。真是奇妙无比。 陆士谔更著名的是武侠小说。他先后出版过《八大剑侠》、《三剑客》、《红侠》、《黑侠》、《白侠》、《北派剑侠全书》、《南派剑侠全书》、《雍正游侠传》、《新三国侠义传》等多种武侠小说。陆士谔卒于1944年3月,终年66岁。 短篇武侠小说《冯婉贞》在上海《申报》上刊出时,徐珂正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当编辑,正筹备《清稗类钞》一书,就将这篇小说收入其中。当时武侠小说这一概念在中国还没有流传开,徐珂就把它选入"战事类"中。徐珂对原文做了少许修改,并将标题改为《冯婉贞胜英人于谢庄》。中学课本的《冯婉贞》已与陆士谔写的有所不同。 陆士谔的《冯婉贞》后面有一节:"陆士谔曰:救亡之道,舍武力又有奚策?谢庄一区区小村落,婉贞一纤纤弱女子,投袂奋起,而抗欧洲两大雄狮,竟得无恙,矧什百于谢庄,什百于婉贞乎?呜乎!可以兴矣!"(引自《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选》,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中学课本及其他许多选本都将这段关键的议论删除。正是通过这段议论,作者充满激情地呼吁中国人民起来以武力反抗外强侵略,主张以强抗争,也指出了中国当时蒙受屈辱的症结。 与后来的"大侠"金庸不同,陆士谔自幼就非常喜爱武术,是个真正的习武之人,《冯婉贞》也体现了他的武术情结。 著名掌故作家郑逸梅在《掌故小札》中记:"刘季平夫人陆灵素,为清浦名医陆士谔之女弟,爽朗有丈夫气。" 中国民主革命家、"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因反清被捕,困死狱中。陆士谔的妹夫刘季平挺身而出葬邹容烈士于华泾,因此被世人称"义士刘三",名闻海内。陆士谔的妹妹陆灵素更是"爽朗有丈夫气",一副女侠气概。从"冯婉贞"这个女英雄身上,我们依稀可以看到陆士谔妹妹陆灵素的影子。 《冯婉贞》一文面世后,人们争相阅读,激发出爱国热情。人们希望这个人是真的,不愿意说她是个艺术形象。 不得不说的是,《冯婉贞》一文还是中国"武术"的"诞生地"。 《冯婉贞》中有"冯有女婉贞,年十九,姿容妙曼,而自幼好武术"。 很早就有"武术"一词。《文选》中南朝宋颜延年的《皇太子释奠会诗》就有:"偃闭武术,阐扬文令。"但是,这里的"武术"意思是军事,并不是现在的武术,古代称武术叫武艺,一直到《冯婉贞》,武术才是现在的意思,从此,武术的意思才固定下来。第113节:"流沙坠简"是什么 "流沙坠简"是什么 王国维是二十世纪前期最有学问又最具创见的中国学者,除了甲骨文外还在流沙坠简、敦煌学、魏石经、金文、蒙古史、元史、戏曲史等广阔领域作出过开天辟地般的贡献。 --余秋雨《问卜中华》 "流沙坠简"是什么?从上面文意看,应该是一个研究领域,与"敦煌学、魏石经、金文、蒙古史、元史、戏曲史"并列。 敦煌学、魏石经、金文、蒙古史、元史、戏曲史,确实都是学术领域,但"流沙坠简"不是。 《辞海》"流沙坠简"条:"书名。近人罗振玉、王国维撰。三册。1914年出版,1934年校正重印……"《流沙坠简》,根据法国汉学家沙畹著作中的照片收录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在中国敦煌等地盗掘的简牍及少量纸片、帛书等,共计588枚(件)。该书分作小学术数方技书、屯戍丛残、简牍遗文三部分,第一、三部分是罗振玉撰写的,第二部分为王国维所撰。 袁英光、刘寅生《王国维处谱长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中说,1914年"2月24日(正月三十日),指撰《流沙坠简序》"。"2月,先生与罗振玉自沙田宛书1991片中,选取588片,编撰为《流沙坠简》三卷,考释三卷。" "流沙坠简"的"流沙"指发现古简的罗布泊、敦煌、居延海等地,"坠简"的"坠"有遗失、散落的意思,这是很形象的语言。 如此看来,"流沙坠简"是书名,不可以与"敦煌学、魏石经、金文、蒙古史、元史、戏曲史"并列在一起,还应该加上书名号才对。 造成这样的错误,可能是作者并不知道"流沙坠简"为一本书的名字。第114节:战国楚汉中在哪里(1) 地理 战国楚汉中在哪里 《史记·楚世家》:"(怀王)十七年春,与秦战于丹阳,秦大败我军,斩甲士八万,虏我大将军屈匄、裨将军逢侯丑等七十余人,遂取汉中之郡。"《史记·秦本纪》、《史记·韩世家》、《史记·张仪列传》、《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和《战国策》、马王堆汉墓《战国纵横家书》也记载了秦取楚汉中这件事,这次秦取楚汉中的丹阳之战,在战国时代是一次非常重大的事件。 对于这个"汉中",多数注释认为就是现在的陕西省的汉中盆地,或说是现在的陕西省南部,也有的人认为汉中是古今同名同地,干脆不加注释。如林剑鸣《秦史稿》第十章说:"汉中,在汉水上游,面积六百方里,楚国原在这里设郡,归秦后,重建汉中郡。这样,就使秦国本土与巴蜀连成一片,不仅消除了楚国从南方来的威胁,而且使巴蜀丰富的物质资源畅通无阻地运向关中……" 笔者以为,战国时代的汉中,并不是今天的陕西汉中,战国汉中的位置应该是现在湖北西北部郧阳地区、陕西西南部安康地区,与今天的汉中完全无涉。战国时代的汉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是秦楚两个大国的接触点,是政治军事的斗争焦点;汉中还是楚人的发祥地。确定战国时代楚国汉中的正确位置对于战国史研究是有重要意义的。 汉中本是楚地,这一点各书认识是一致的,是没有疑义的。可是,现在的汉中地区,却从来没有属过楚,它一直是秦的势力范围。楚国最强大时,曾经攻取了其西北的许多小国,但是势力并没有达到汉水上游,即现在的汉中。楚曾筑方城以为西北部边防,方城的位置在今河南南阳一带,大致是沿伏牛山西行而南下的围绕南阳盆地的一个半环状的长城。秦楚两个大国之间本来有一个庸国作为缓冲,庸国的位置一般认为是在现在的湖北竹山一带。《左传》载,鲁文公十六年(公元前611年)"楚人、秦人、巴人灭庸",湖北西北的竹山一带,成为两个大国直接交锋的地区。在湖北竹溪发现一段楚长城遗址,长城东起竹溪平安至陕西旬阳,绵延70多公里,其走向大致与现在湖北、陕西两省省界相合。楚国的西北界就应该是在这里。楚的力量不可能达到现在的汉中。 现在的汉中,当时是什么地方呢?周原出土的文王时卜辞已有"伐蜀"字样,周武王灭殷,蜀人曾经出兵相助。可见,从关中至四川盆地的交通早已经打开了,从关中到四川盆地,必经之路就是现在的汉中。有周一代,今汉中一带为褒国,后称南郑。《华阳国志·蜀志》:"周显王之世,蜀王有褒汉之地,因猎谷中,与秦惠王遇。"《史记·秦本纪》:"躁公二年,南郑反。""(秦惠公)十三年伐蜀,取南郑。"南郑就是现在的汉中,这个时候已属秦,因为有南郑扼守着入蜀道路,伐蜀必须先取南郑。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中说,南郑"春秋及战国时其地属楚也"。这显然是错误的。张守节的错误就是将战国时的汉中与《汉书·地理志》中的汉中混为一谈。到秦惠文君时,司马错率大军伐蜀,可以说明,今汉中一带早已经完全是秦地。因为,当时由关中入蜀一定要经过现在的汉中,如果说今汉中就是战国的楚汉中,而楚汉中还在楚人手里,那样,司马错的大军就得飞过去才能伐蜀了。《史记·楚世家》载丹阳战后一年,"秦使使约复与楚亲,分汉中之半以和楚"。如果说这个汉中就是现在的汉中,秦人怎肯把关中入蜀的要道给楚国?即使是骗人,也是太明显了,太过分了。第115节:战国楚汉中在哪里(2) 汉中得名于汉水。周昭王南征荆楚,丧师殒命。宋代在今湖北孝感出土的著名青铜器上记载了周昭王命令中先到南方勘察行军路线,为昭王南征做准备工作的事。其中提到了曾、方、邓、汉中州等地名,这些地方都是在今河南南阳到湖北襄阳的大道上。"汉中州"与其他地名并列使用,看来,这个"汉中州"并不仅仅是汉水中的小岛之义。如此说来,汉中这个地名的使用至少可以追溯到西周了。《吕氏春秋·季夏纪·音初》:"周昭王亲将征荆……王及蔡公殒于汉中。"春秋时期,楚汉中一带是楚国的范围,"楚有汉中,南有巴、黔",与"南有巴、黔"相对,可见,汉中是楚的北界,应该是现在的湖北西北部一带。秦楚丹阳之战发生在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公元前312年),是在司马错伐蜀后四年,因此司马错是不可能越过楚国的汉中去伐蜀的,他越过的是现在的汉中,即当时的南郑。丹阳战时,秦于武关之外有商於之地,秦兵出武关攻楚,战场在今湖北西北部的丹江一带,再南下一点就是汉水,楚军战败,秦军"遂取汉中之地"占领的就是这一带,这是顺理成章的。《史记·张仪列传》:"楚尝与秦构难,战于汉中,楚人不胜,列侯执珪死者七十余人,遂亡汉中。"这次战争就是丹阳之战,不言战于丹阳,言战于汉中,可见,汉中与丹阳实为一地。汉中包括范围较广,丹阳为汉中的一个城邑,因此可以称汉中,也可以称丹阳。《史记·楚世家》:"当周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亩,姓芈氏,居丹阳。"这汉中就是丹阳所在地,是楚人的发祥地。 楚汉中在《禹贡》中属荆州,秦南郑在《禹贡》中属梁州,楚汉中在东,即今湖北西北部,秦南郑在西,即今陕西汉中一带,两地相连但并不相属,并非一地。秦取楚汉中之后,"昭王十三年,而白起为左庶长,将而击韩之新城。是岁,穰侯相秦,举任鄙以为汉中守"(《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合原来楚汉中与秦南郑而为汉中郡,治所在南郑,即今汉中。因为是政治中心,从此汉水上游的南郑才有了汉中之称,而原来的楚汉中渐渐地没有人称为汉中了。于是,有人误以为现在的汉中就是战国的楚汉中。《辞源》中说汉中,"郡、府名。战国楚地,秦惠文王后十三年置汉中郡"。以为秦的汉中郡原来完全是楚地,是不准确的。 将楚汉中误认为是今汉中,源于古人的旧注。《史记·张仪列传》中说"战于汉中",唐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序》:"其地在秦南山之南,楚之西北,汉水之北,名曰汉中。"司马贞的错误是将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公元前312年)后合二而一的汉中郡,当成了楚国的汉中。南山就是秦岭,"南山之南"这地方,丹阳之战时不可能是楚地,不可能是楚的汉中,而应该是秦的南郑。"南山之南"早就是秦地了,秦取楚地到"南山之南"来取岂不是笑话?后人多是沿用了司马贞的这一错误的注解,而没有多加推究。《读史方舆纪要》感到了司马贞的说法有些问题,说汉中府"春秋时为蜀地,战国初属秦,后为楚地。楚衰,又属于秦。秦置汉中郡"。《读史方舆纪要》说了"后为楚",但是并没有说出时间和具体事件。其实是找不出来,因为史书上并没有记载。这"后为楚"当是为了解决司马贞的误说而推断出来的。 胡三省注《资治通鉴》的"故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句时,说:"近世有李文子者,蜀人也,著《蜀鉴》曰:南郑自南郑,汉中自汉中。南郑乃古褒国,秦未得蜀以前,先取之。汉中乃金、洋、均、房等六州六百里是也。秦既得汉中,乃分南郑以隶之而置郡焉,南郑与汉中为一自此始。"这个李文子说的是正确的,可惜并没有引起众人的注意,楚汉中即汉中之误说,才一直沿用至今。第116节:"胡城县"是何县 "胡城县"是何县 杜荀鹤《再经胡城县》:"去岁曾经此县城,县民无口不冤声。今来县宰加朱绂,便是生灵血染成。"诗中的"胡城县",是不是真的有一个县叫胡城县? 《唐诗鉴赏辞典》于这首诗的释文后加了注释,"胡城县:唐时县名,故址在今安徽阜阳县西北"。这是明明白白地说了,胡城县是唐朝的一个县,并且有具体位置--"安徽阜阳县西北"。其他解释这首诗的人,也多数是这么说的。 安徽阜阳,唐代属河南道颍州,可是查《旧唐书·地理志》,是这样说的:"颍州,中,汉汝南郡。隋为汝阴郡。武德四年,平王世充,于汝阴县西北十里置信州,领汝阴、清丘、永安、高唐、永乐等六县。六年,改为颍州,移于今治,省高唐、永乐、永安三县。贞观元年,省清丘县。"颍州内并没有一个"胡城县"。查《新唐书·地理志》"颍州汝阴郡,上。本信州,武德四年置,六年更名。土贡:施、绵、糟白鱼。户三万七百七,口二十万二千八百九十。县四:汝阴,(紧。武德初有永安、高唐、永乐、清丘、颍阳等县,六年省永安、高唐、永乐,贞观元年省清丘、颍阳,皆入汝阴……)"。《旧唐书·地理志》、《新唐书·地理志》记述县名是极详细的,颍州所领的县名也说得很清楚。可两部地理志中,都没有一个"胡城县"。 《辞源》只说,胡,"国名。春秋时为楚国所灭"。其地在今安徽阜阳西北。《辞海》说的也基本是这样。均没有说有个胡城县。 由此可见,诗中的胡城县并不是一个实有的县名,而是作者为了写作需要虚拟出来的。《唐诗鉴赏辞典》首先认定了它是一个县名,然后,根据古胡国的位置,断定出胡城县的位置,这是不正确的,这样的解释损害了诗意。 胡城县的有无,看似是无关宏旨的考证,其实,对诗的解释有重大意义。如果说这个县是实有的,诗人是在写实,那么,诗中所说的事,就成了一个县的个例,诗中写的就成了个别现象;如果说这个县是虚拟的,那么,诗中所说的,就不是个别现象了,而是诗人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现象了。 诗人虚拟出一个县,并让它名为"胡城",这是别有意味的。"胡",胡乱的胡,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一个意思是我这不是实指的,另一个意思,随便哪一个县都是这样,胡乱的社会,就有这种胡乱的荒唐事。第117节:"杏花村"何处寻 "杏花村"何处寻 一说到"杏花村",像我这样的人,就想到了酒。最近看电视,知道有几个制酒的酒家竟然为了"杏花村"争了起来:都说自己这儿是"杏花村"的正根儿。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晚唐诗人杜牧的诗--《清明》。读这首诗时,许多人要好奇地问:"这杏花村在什么地方?"有的人认真了,考证起了这杏花村在哪省哪县,于是,竟出了山西、安徽两大流派。更有人依据考证出的杏花村,真的卖起酒来。考证得越深入,越是混乱。其实,从《清明》诗本身来看,根本就没有这么一个"杏花村"。 "借问酒家何处有"之后,牧童并没有正面回答"行人",而是用手"指"。因为牧童什么也没有告诉"行人",只是用手指了指,根本没有说出那村子的名,外乡来的赶路"行人",当然也不可能知道这个村庄的名了,况且,"行人"要的是酒,询问村名对于此时此刻的他并没有任何意义。可见,"杏花村"并不是一个村庄的名,只是"行人"顺牧童手之所指,看到的是一个被盛开的杏花围簇的村庄。就是这么一个杏花盛开的无名小村庄,要是当年就有人问起,估计杜牧自己都不一定能再找着这里,因为他心思没在那里。这个小村中有酒是肯定的,但是有没有佳酿就是另一回事了。 有人又要问了:"那诗人写这"杏花村"又有什么意义呢?" 清明是我国古代的一个重要节日,这天人们的活动有好几项内容:要祭扫先人墓,要到郊外踏青,在这春风拂面的日子里,孩子们还要玩风筝。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路上行人",想着家中亲人是否安好,先人的墓地是否有人祭扫,心里当然很苦。清明顾名思义是天气晴朗,其实,我国古代有不少民俗是非常忌清明雨的,有"清明晴,万物成"、"清明前后,夜雨无麦"等俗谚。可是,这"行人"赶上的偏偏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又给"行人"增加了一层苦。 悲苦得无法解脱,所以就有了借酒消愁的想法。可是那个有酒的村子又很"遥",想弄点儿消愁之酒,仍然还得承受雨中之"遥"。那遥远的村庄,又偏偏开满了象征美好的杏花,这"杏花"与"行人"的处境,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是在"行人"冷却的心上又添上一层悲苦。 看出来了吧,"行人"之苦是一层一层加上去的:清明-清明雨-遥-杏花。这"杏花村",可以说是浇在"行人"身上的最冷的一瓢凉水,于是这时候,"行人"才真的有了"欲断魂"之感。 最后要说一句,只要是好酒,连巷子深都不怕,管它是哪个村,管它是什么花,好喝就行,争个"杏花村"意义不大,别争了。第118节:东北有个东京城 东北有个东京城 现在我国有北京、南京,过去的西安可称西京,但就是缺个东京。其实,我国也是有东京的,一个是现在的开封,北宋时叫东京,另一个一般人可就不知道了,那就是黑龙江省的东京城。余秋雨《山居笔记》中的《脆弱的都城》,写的就是这个地方。 东京城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南部著名的风景区镜泊湖南,距镜泊湖不足20公里的宁安市南。这里就是曾经盛极一时的海东盛国渤海国的都城。 在唐朝最为强盛的时期,东北出现了一个强大的渤海国,渤海国的范围包括现在东北北部、俄罗斯外兴安岭以南,共有东京龙原府、西京鸭渌府、南京南海府、中京显德府、上京龙泉府五个都城。755年,渤海国从中京显德府迁都至上京龙泉府,就是现在的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 渤海国上京龙泉府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大都市,这座都城完全是依照长安城建设的,由外城、内城和宫城组成,面积约16平方公里,为长安城的五分之一。 从现存遗址上看,内城的北半部是五座宫殿,是统治者办公和居住的地方,外城则是御花园、湖泊、亭榭。有一口汲水的八宝琉璃井,至今仍能打得出清冽的甜水。 926年2月23日夜,契丹人耶律阿保机率领铁骑兵分两路,翻越长白山,经过六天六夜的疾驰到达上京城,包围了这座都城。上京城被围三天,渤海人突围无策,渤海王被迫身穿孝服,举起素幡,到阿保机马前投降。3月5日,阿保机遣近侍康末恒等13人进城索取兵器,却被愤怒的渤海士兵所杀。阿保机大怒,从东、西、南三面攻城,上京失陷,历时200多年的渤海国就此灭亡,全境纳入契丹人版图,在原渤海故地建立了东丹国,上京城则改名为"天福城",成为东丹国都。 三年后,在别人的土地上建都的契丹人心存狐疑,忐忑不安,总感觉这个都城涌动着一股强烈的反叛情绪。契丹人决定迁都东平郡(今辽宁省辽阳市),强令渤海人随迁。为使渤海人彻底断绝回乡和复仇的念头,契丹人决定火烧京城府邑,"帝王宫阙、公侯宅第,皆化为榛莽瓦砾"。大火烧了半月有余,渤海国200多年的文明尽毁于火。据《辽史·地理志》记载,此次迁居辽东等地的渤海遗民总计9400余户,而契丹灭渤海后所得的103座城池在这次迁移中也多数被弃毁。海东盛国只留得"零落荒城对碧流",而渤海国的文史资料、文章典籍也被付之一炬,只留下宫殿、城堡和陵墓的废墟,留下瓦砾、箭镞和覆满红锈的铁器。繁华盛世,就在一夜之间复归草莽洪荒。 盛极一时的都城消失了,渤海国被人们遗忘了,这一片土地,成为寒冷而荒凉的无人区。一直到清朝,历经700年都没有人居住。 到清朝时,渤海国早已湮灭于尘土中,而距此不过20里的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市),成为流放革职官员和大兴文字狱文人的人间地狱,大批江南文化人被流放宁古塔。 这批流落雪域边陲的中原文人,终于发现了这座荒城废墟。其中就有江南才子方拱乾、吴兆骞。二人在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因科场案被判流戍宁古塔,写出了《绝域记略》、《宁古塔志》等。在这些著作中,提到了一个巨大得不可思议的废墟,但是这些博学的才子也说不清楚这是什么时代的城池。 1961年渤海国都城遗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今可见的遗址有上京龙泉府遗址、古井址、禁苑址、街坛址、寺庙址、古墓、古桥址、兴隆寺等,主要遗物有石灯幢、大石佛、舍利函、大石龟、文字瓦等。现在地方政府正力图将渤海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第119节:"铺"地名密码 "铺"地名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