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智-3

灌婴说:  诸吕势大,如果当面抗命,我死事小,误国事大。他们改派他人,势必有一场大的厮杀,而我却可借机行事,消此巨祸。  灌婴做出积极备战的样子,诸吕不疑有他。吕产的一位谋士担心灌婴不忠,对吕产说:  灌婴忠心汉室,为人正直,他这样痛快领命,不是很可疑吗?万一他中途有变,我们就被动了。  吕产不以为然,傲慢地说:  我们吕家权倾天下,识时务者是不会和我们作对的。灌婴在朝日久,此中利害他自会知道,有何担心呢?  吕产的谋士说:  灌婴一旦领兵在外,我们就控制不了他了,难保他不会生变。为了安全起见,大人当派心腹之人征讨才是。  吕产自恃聪明,拒不接受谋士的劝告。  灌婴率兵到达荥阳,传命就地驻扎,不再前行。不知情的将领追问灌婴原由,灌婴以各种借口搪塞。私底下,灌婴召集心腹说:  诸吕存心篡汉,我们身为汉家臣子,决不能听命于他们。我现在将大军引领在外,就是威慑诸吕,诸吕都是色厉内荏的小人,有我们在,我想他们是不敢妄动的。  灌婴驻扎荥阳不动,诸吕果然慌乱起来,吕禄催促吕产谋变,吕产却说:  灌婴大军在外,已是我们的敌人了,他这个人善于打仗,我们不是他的对手啊!现在形势大变,于我不利,还是从长计议的好。  诸吕有了顾忌,灌婴趁机加紧联系刘氏诸王,准备合力讨伐诸吕。他在给刘氏诸王的信中说:  诸吕不怕天谴,却怕眼前的祸患,对他们只有合力同心加以讨伐,才是救朝廷的唯一途径。他们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他们抱有幻想,心怀观望。  刘氏诸王深受触动,暗中响应。与此同时,京师的太尉周勃和丞相陈平也联起手来,在未央宫捕杀了吕产,继而将吕氏家族一网打尽,安定了汉室江山。心伤难愈  对人打击最大的是心里的伤痛,它难以治愈,影响着人的一生。为国事伤心,这是君子所为,他们心忧天下,却不为自己的命运担心;为私事伤心,人们就要把得失看开,如果因此沉沦下去,那么损失会更大。治疗心病首先要明了世事的复杂和人生的不易,如此,就不会脆弱不堪了。  心绝望贾谊英年早逝  汉文帝时,年仅二十余岁的贾谊被朝廷征召。汉文帝任命贾谊为博士,是当时最年轻的博士。  贾谊学识很广,且为人谦虚谨慎,颇有君子之风。他年轻得志,并无丝毫狂态,反让那些老先生自愧不如了。  每当诏令下达或议论政事,贾谊总能对答得体,甚合上意,令那些老先生深感汗颜。他们中的心胸狭隘之辈,就上奏诬告贾谊,说:  贾谊年轻气盛,目中无人,自恃小才,妄议朝政。陛下当对之严加申斥,多加禁规,方为怜惜士人之举。否则,对他放纵迁就,不但他不知感恩,而且会助长他的嚣张狂傲之气。  汉文帝赏识贾谊的才干,虽破格提拔贾谊做了太中大夫,但还是告诫他说:  你有大才,朕十分爱护,然才高者若不时时小心,最易干出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来。听人说你和他人很少交往,又不屑他人的意见,这可是为官者最当禁忌的,望你体察朕心,用心自省。  贾谊自感委屈,心情沮丧。他深知这是有人诬陷于他,却也自感无力抗辩,遂意气消沉下去,多日不再有任何上奏。  一日,汉文帝召见贾谊,颇有怨怪地对他说:  朕重用你,本指望你能多进谏言,为朕分忧,近来何以不发一言呢?  贾谊吞吞吐吐地说:  陛下英明无失,国泰民安,臣真的无谏可奏啊。  汉文帝心中纳罕,一个心腹太监便提醒他说:  陛下用人,就该大胆使用,勿听他人妄言。贾谊乃人中君子,他不争不辩,前后判若二人,难道没有原因吗?依小人看来,是陛下对他的约束太多了,对他的要求太高了。如陛下和他敞开心扉,不听他人非议,小人相信贾谊一定会知无不言了。  汉文帝于是单独召见贾谊,又赐宴和他恳谈。  谈到他人谗言时,汉文帝说:  有才能者必会有人诽谤,你不要介意便是。朕从今以后特许你直言无妨,朕绝不怪罪;只要有利于国家的事,你只管去做。  贾谊听之心潮澎湃,大受感动,他哽咽着说:  有陛下的这些话,臣还有什么顾忌呢?臣谨遵圣命。  贾谊热情高涨,从此不辞劳苦,尽心操劳国事。他把自己的许多设想写成奏章,又提出了许多修改法令的建议。  汉文帝见贾谊的奏书提议大胆,实行起来定会遭到非议,一时难决,只是敷衍推托。  贾谊见皇上迟迟不决,心中不免急躁起来,他对友人说:  皇上有心革新政治,却难下决心,我还是要力谏啊!  友人劝他说:  事关国体,利牵百官,皇上定是左右为难。皇上虽然信任你,可你也该出言谨慎;得罪了百官,他们会放过你吗?万一皇上受人挑拨,你就不会走运了。  汉文帝想任命贾谊为公卿,朝中重臣周勃、灌婴、张相如、冯敬等人一致反对,他们对汉文帝说:  一介书生,年轻无知,他只知异想天开,不顾实际,陛下万不可被他迷惑了。他权势不大,竟会这样胡搞乱政,一旦他独揽了大权,朝政岂不乱了方寸?贾谊毕竟年轻,陛下还应训诫于他,慎于使用。  汉文帝起初不听,后来这样说的人多了,他的信心也渐渐动摇起来。贾谊觉察出汉文帝态度的改变,自感绝望,他苦叹道:  我空有大志,看来真是生不逢时啊!皇上受人蛊惑,摇摆不定,我欲有为,怎么可能呢?  最后,贾谊被派到长沙做诸侯王的相国,他自觉大才小用,感伤不尽。贾谊忧郁成疾,病死之时,年仅33岁。德者人助  品德高尚者乐于助人,他们不会怨怪他人的无礼无情,心中不存任何偏见。助人者终得人助,这是救难的不变信条,人们若是保有善心善行,就不会在灾难中无人援手了。拥有德望是最好的护身符,这比权势和地位更能有效地保护自己。助人化解灾难者,一定抱有感恩之心。  施小惠袁盎得大助  西汉景帝时的重臣袁盎,早先在吴国刘濞处为相。刘濞专横跋扈,袁盎见劝谏无功,索性自得其乐,每日欢宴不止。  袁盎有个下属,见袁盎不问政事,也就有了放纵之心。下属见袁盎的婢女美貌过人,十分妖冶,便千方百计与之交好。  最后,二人竟瞒过袁盎,暗地私通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袁盎发现此事,不觉十分气愤。  袁盎本想当面将他们捉住,以治其罪,又念那个下属并无其他错失,念恋美色也只是年轻人的一时冲动,于是暗暗饶恕了他们,只当未见。  不久,那个下属听别人说袁盎知道自己所干的丑事了,万分恐惧。他怕袁盎治罪,落荒而逃。  袁盎知道后,要亲自去找那个下属回来,别人劝阻他说:  你大人大量,不惩治他已是很难得了,哪里还有寻他的道理?他如此淫邪,伤天害理,这种不可教化之人,大人何必这般看重他呢?此事若是传出,恐怕人人都会笑话大人过于仁慈迂腐了。  袁盎对劝阻之人说:  一个人干下荒唐之事,不能因此就把他看得一无是处。我是他的上司,此事也怪我教导不力,不可全怪他。一个人赢取功名实属不易,我不想因我之故,毁了他一辈子的大好前程,让他逃落他乡。  袁盎不顾劝阻,亲自扬鞭策马追赶那个下属。  那个下属已逃出城,见袁盎追来,以为必死,索性跪在道旁,叩头求饶。袁盎翻身下马,把他扶起,说道:  那件事我并没有放在心上,你何苦要逃呢?他乡难捱,举目无亲,我怎会让你受那凄苦呢?快跟我回去吧。  那个下属想不到袁盎会这般待他,感动得放声大哭。  袁盎不仅还让他在自己手下任职,而且亲自做媒,把那个婢女嫁给了他。有此恩德,那个下属无时不在思量报答袁盎。  七国之乱 时,晁错被杀,袁盎以朝廷太常的身份,到吴国宣布晁错的死讯,让吴王刘濞罢兵。刘濞反心不改,派兵包围了袁盎的住处,意欲将他杀害。  袁盎以前的那个下属恰好在这支军队里当司马。他为了救袁盎脱险,把所有的衣服都典当了,换了两石酒,把守卫西南方的士卒灌醉之后,潜入袁盎住处,叫醒梦中的袁盎,心急火燎地说:  吴王明天一早就要杀你,你赶快逃命去吧!  袁盎还未睡醒,也未看清那人是谁,便疑惑地问道:  我乃朝廷大臣,吴王怎敢杀我?你无故作此诳语,我凭什么相信你呢?  那人抓住袁盎的双手,激动地说:  先前蒙大人大恩,又将婢女赐我为妻,我纵是肝脑涂地,也要报答大人啊!此事千真万确,大人切勿犹疑了。  袁盎这才看清面前之人,连声致谢。他深有感慨地说:  当年小小恩惠,不想却救得我今日性命,老天爷真是厚待我啊!  那个下属带着袁盎,从醉酒后倒地不醒的士卒中穿过,逃出住地。袁盎一路急奔,直到逃出吴国的地界后,他还隐隐后怕。直有其幸  不讲真话,不敢直言,劝诫就会流于形式。聪明的当权者不会惩罚直言的人,失去了他们,自己也会不识大局了。勇于直言虽会受到打击,但这也是引起当权者重视的一条通道,人们不要对此绝望。  吐心声邹阳白深冤  西汉景帝时,志士邹阳投效到梁孝王刘武门下。邹阳学问精深,见识不凡,梁孝王对他十分器重,刚入门不久,他便和梁孝王门下的老门客们平起平坐了。  邹阳为此暗自得意。一天,素来被人奚落的一位门客向他辞行,说:  这里我混不下去了,特来向你告别。  邹阳和此人并无交情,深感诧异。他有意无意地说:  这里藏龙卧虎,却不知你在此几年了?  那人回答说:  五年了。  邹阳一笑道:  难得你有自知之明,不过你从此也算解脱了。  那人也是一笑,却道:  此中人等,我看只有你像个君子,故来拜见。不过我只想提醒你一句,这里是小人之所,容不得君子。你若不信,大祸不远了。  邹阳一愣,马上说:  你如此咒我,太不应该了。想必你心情沮丧,才会如此,我也懒得和你计较。  那人摇头说:  小人群中,你以君子自居,恃才傲物,和我初来时一般无二。我落得今日下场,只是不想让你走我的旧路啊!  那人走后,邹阳十分气愤,又感到好笑,自没把这事放在心上。  邹阳的得宠和不俗,果然如那门客所说,惹得那些老门客十分忌恨。老门客羊胜、公孙诡一同晋见梁孝王,百般进谗,说邹阳的坏话。梁孝王被激怒了,把邹阳关进狱中,准备将他杀死。  到了此刻,邹阳才相信那个门客的话并非虚言。他又恨又悔,百感交集,一时放声大哭,哀声不绝。  一位狱卒同情他的遭遇,对他说:  你这个样子是没有用处的,如果你真有什么委屈,为什么不上书自辩呢?  此言令邹阳止住悲声,他于是给梁孝王上书说:  忠贞无不得到报答,诚实不会被人猜疑。过去我认为这话有理,现在看来只是一句虚言 我竭诚尽忠,倾吐自己的满腹见解,大王却受左右大臣蒙蔽,听信了狱吏的审讯之辞,使我遭受世人的怀疑。  我还听说,把月明珠、夜光璧扔给夜间走路的人,行人无不手握利剑怒目而视。这是为什么呢?只是因为珍宝突然降临的缘故。弯曲的树木盘根错节、古怪离奇,却能变成天子的名贵器物,这是因为左右的人事先对它精心雕饰了。因此,无故落到面前的东西,虽然是隋侯珠、和氏璧,也只能结下怨仇而无人感恩。假如有人事先吹捧、宣扬,即使是枯木朽株,也可以建立功勋而不被人遗弃。现在天下处境困穷的普通士人,只因贫病交加,虽然学到唐尧、虞舜的治国之术,具有伊尹、管仲的雄才大略,怀着龙逢、比干的耿耿忠心,倘若他们没有像根雕那样经过修饰,尽管竭诚尽忠,当世君主也必定要对他们握剑怒目而视。这就使普通士人竟比不上枯木朽株。  正因如此,圣明的君主治理天下,要不受低劣计谋的牵制,不被纷纭众说动摇。过去秦始皇听了蒙嘉的话,信任荆轲,以致发生了用匕首来暗杀的事件;周文王到渭水打猎,载回吕尚予以重用,因而称王于天下。秦王信用小人而亡国,周文王任用君子而称雄,这是什么原因呢?就在于周文王能摆脱小人亲信的偏见,不拘泥好坏善恶的俗见,顺从天理所致啊!假如人主沉湎于阿谀奉承的赞扬声中,受左右宠臣的牵制,让不受世俗拘束的士人跟牛马同槽,这就是像周朝那样的耿介之士愤世嫉俗的缘故,天理何在呢?  梁孝王阅过邹阳的上书,连声叫好,说:  此人有大才,乃真君子也。  梁孝王急命人放出邹阳,把他待为上宾。明者慎断  封建专制时代,秉公断案往往会得罪权贵,执法者要看人行事,否则就是不够 聪明 。防患要深知封建官场的禁忌,若是不知轻重,死抠法律条文,自己就要遭殃。封建官场没有公平,主持公平者反会受到不公平的对待,这是最令人畏惧的。因此,暗藏私心,就是人们的寻常之举了。  韩安国慎断巧脱祸  汉武帝时,大臣窦婴和丞相田蚡发生争执,起因竟是为了要不要给灌夫将军定罪。  这本是小事一桩,只因双方身份特殊,牵扯面广,竟惊动汉武帝,决定将此事在朝堂上公开议处。  朝中大臣齐聚殿上,没有人抢先评判是非。他们知道,窦婴是武帝的表舅,他的姑姑便是武帝的祖母窦太皇太后。田蚡也是个厉害角色,他是武帝的亲舅舅,他同父异母的姐姐是武帝的母亲王太后。他们都是皇亲国戚,谁又能惹得起呢?只怕一言不慎,就要人头落地了。  汉武帝见众人无言,很是不快,他鼓励臣下说:  国有国法,你们尽可直抒胸臆,以法论断是非。至于言语之间有何不当,朕一律不加怪罪。  汉武帝虽有此说,众大臣还是无人相信,只是沉默。  汉武帝急了,他指名让掌管监察、执法之事的御史大夫韩安国发言,还警告韩安国说:  这是你的职责所在,别人不肯先说,你应该为人表率。此事若议不出个明确结果,唯你是问!  汉武帝的苛责,声色俱厉。  韩安国上前叩首,心中却是加紧盘算如何作答。他知道此案错在田蚡,分明是他挟嫌报复,窦婴并无过错。可是如今太皇太后已死,窦婴也失势免官在家,若是据实以答,势必得罪如日中天的田蚡,这是万万不能的。若是当面向着田蚡说话,也是不妥,谁知道窦婴日后会不会东山再起呢?  韩安国左思右想,很快镇定下来,他决定双方都不得罪,于是说:  灌夫乃是一个武夫,窦大人和田丞相为此争执,臣下以为太不值了。若是非要分出个是非,那也只是灌夫一人的过错。窦大人说灌夫为国立有大功,只是酒后乱性,不必处死,这话是正确的。田丞相说灌夫素有劣迹,欺凌百姓,横行无忌,这也是实情。陛下英明睿智,臣下不敢专断;此事又关及陛下的至亲,臣下以为此乃陛下的家事,别人怎能过问呢?还是陛下自断为妥。  韩安国此言一出,众大臣似被点醒,纷纷以皇上家事为由,请皇上明断。汉武帝自度此言有理,也就不难为众人了。  结果还是后来者居上,窦婴、灌夫被处死,田蚡占尽了上风。不久,田蚡终因作恶多端,惊恐而亡。  韩安国由于自己的 聪明 ,不仅保住了富贵,毫发无损,还受到了汉武帝的嘉奖。他日后又屡有升迁,荣宠日隆。君子藏智  封建专制时代,才大智高者常会被人视为威胁,极易受到当权者的猜疑和人们的打击,他们的灾难多是人为之果。君子虽不怕磨难,但不能无端受辱,他们隐藏智慧,只为防患保身。隐藏智慧会失去很多机遇,会损毁自己的形象,争名夺利的人不会有此动作。无心富贵,祸患自消。  楼护侯门藏智  西汉成帝时,在一日之内封诸舅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为侯,时称 五侯 。王氏家族势炎贵盛,宾客满门。  齐人楼护在京城为官,他踏遍五侯之门,竟得到了五侯的一致赏识。有人问楼护说:  五侯权势正盛,他们并不看重士人,你一人竟赢得他们共同青睐,有什么秘诀吗?  楼护笑一笑道:  侍奉权贵,一味地阿谀奉承是不能让他们欣赏自己的。我当说则说,不当讲则不讲,议论有据,言谈有礼,全凭理字言事,如此便不难与人交往了。  楼护长得短小精悍,才识过人,五侯遇有大事总是请他出主意。每到这个时候,楼护总是推托说:  我地位卑下,怎敢妄议国家大事呢?大人抬举我,我感激不尽,不过我实不敢在大人面前高谈阔论。  楼护的朋友责怪楼护说:  五侯地位显赫,他们请你议事,你正可借机显示自己的才学,这难道不是天大的好事吗?你拒绝他们,实在愚蠢啊!  楼护摇头道:  我人微言轻,若是放言国事,稍有不慎便会落下把柄,成为他人攻击的利器。何况五侯地位尊荣,不可冒犯,我若知道他们的秘事太多,岂不犯了大忌?如此,引起他们的猜疑之心,只会给自己招祸。我宁肯把事情想得复杂些,也不能想得简单,否则,只会伤害我自己。  平阿侯王谭荐称楼护德行方正,朝廷委任楼护为谏大夫。楼护向王谭道谢,并没有携带重礼,他只是说:  下官十分贫寒,没有厚礼献给大人,大人的恩情,下官永不忘怀,恳请大人原谅下官失敬。  王谭微笑着说:  你官位晋升,当不愁日后富贵了,你要如何回报我呢?  楼护诚恳地说:  下官当进忠言,使大人没有偏失。大人什么也不缺,下官自不用献上俗礼,玷污大人的清誉。  王谭听了大笑,并没有怨怪楼护。  楼护的家人知道这件事后,不解道:  王谭向你索取人情,你何不趁此多表忠心呢?你不能只是说说而已,还要给他送上厚礼才是。  楼护解释道:  依附权贵不能唯命是从,也不能献财献物讨取欢心,这都不是最可靠的保身之法。我要不卑不亢地应对他们,免得和他们纠缠太深,引起不必要的猜疑。  成都侯王商任大司马卫将军,他对楼护十分器重,多次找他谈论天下大事。  一次,王商谈兴正浓,不想楼护在旁出言道:  下官对大人所谈之事并不感兴趣,大人为何不谈论些别的事呢?  王商一怔,随即道:  你是有大才之人,当有报国之志,你这样说让我很失望。  楼护回答说:  我官职低微,大人所说的朝廷大事并不是我应该知道的。我只是书生论政而已,大人不应该当真。  王商让他回转,楼护如释重负,他对朋友倾诉说:  朝廷局势复杂,人事微妙,我若参与其中,到头来受损的只是像我这样官小职微之人呐!大人物今日把你视为知己,明日便会视你为隐患,他们一日三变,谁能应付得了?我时刻防范他们,正因如此啊!天天读书网(www.book.d78i.com)整理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3
正序
倒序
非常智
非常智-2
非常智-3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非常智
非常智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