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改变一切 作者:李开复

天天读书网(www.book.d78i.com)整理  引言 相爱在微博  说起求婚,大家一定知道单膝跪地、手捧钻戒的经典方式,也一定听说过九千九百九十九朵玫瑰的求婚,甚至见识过跳伞求婚、潜水求婚、电影求婚、登山求婚等各式各样的新奇招数。但大家可知道,微博上的求婚又是怎样的一桩浪漫故事吗?  “啊?微博?什么是微博?”  怎么,你还不知道微博?你还没用过微博?你out啦。  什么是微博?  微博就是每次发布都不超过140个字的微型博客,是表达自己,传播思想,吸引关注,与人交流的最快、最方便的网络传播平台。  “那……难道微博不就是个虚拟世界里的沟通工具吗?除了多说几遍‘我爱你’,‘嫁给我吧’以外,微博这玩意儿,还真能用来求婚吗?”  能呀,当然能了!而且,还是我亲身经历的真实故事!  故事的主角,女生叫权静,男生叫李琪缘,非常巧我都认识。女生是我在媒体界认识的朋友,男生曾在创业过程中得到过我的指点和帮助。当然,最浪漫的地方在于,男生和女生是完全通过微博相识、相恋一直到求婚并步入婚姻殿堂的。  一年前,男生在互联网大会上见到了作为主持人出现的女生,其实他已经在微博上默默关注这个女孩很久了。第一次见面,他决定不放弃这个机会,不过不肯媚俗的他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让女孩认识自己——通过微博向现场的嘉宾提出了一个问题,个问题很快被主持人注意到了,并现场问了出来。这使女孩增加了对微博中这个男孩子的好感。  接下来的故事和所有人憧憬的一样幸福和浪漫:男女主角在微博上一见如故,从加关注开始,到发评论,成粉丝,再到互发私信,互诉衷情。相识、相知、相恋的全过程居然都没有离开微博的帮助。经过将近一年的感情孕育,2010年的8月28日,男主角在微博上对女主角大声说(其中“@权静”是微博中的常用记号,表示对昵称为“权静”的人说):  琪缘:求婚啦请转发:一年前在微博上认识了她,从加关注、发评论、成粉丝和发私信,从相遇、相识、相知和相恋,因为她我感到幸运和幸福,她就是@权静,我想大声在围脖上对@权静,说:我爱你,嫁给我吧!希望我能和你一起实现我们的梦想:建一个幸福的家庭,做一件伟大的事情!  这条微博里,还附了一张男女主角在一起的温馨照片。  看到如此炽烈的求婚誓言,女主角权静用微博回复给男生出了一个题目:  权静:好吧,既然是通过微博认识的,那求婚也得有点门槛吧~~~如果,能有10000个人帮你转发,我就嫁给你!  10000个人的转发?这看起来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权静和李琪缘的粉丝们在第一时间注意到了这浪漫、新奇的求婚方式,祝福的话语纷至沓来,转发的人数越来越多。我也在看到这条求婚微博的第一时间做了转发。真情无价,求婚微博感动了微博世界里千千万万的人。君子成人之美,不到8个小时,转发数量就突破了一万,回复的祝福话语也数以万计。最终有3万多博友帮他们转发,见证了他们的幸福。  结果呢?大家一定都猜得到:有情人终成眷属,权静和李琪缘的婚礼在金秋9月隆重举行,我也荣幸地成为了他们的证婚人。  在婚礼现场,我问他们你愿意嫁给他/娶她吗?他们分别用手机发微博说:  权静:我愿意!  琪缘:我愿意!  我用手机发微博祝贺他们喜结良缘:  李开复:恭喜琪缘,权静微博婚礼。祝福他们年年有新浪,天天都乐啊!  因为当时女生在新浪工作,男生在乐啊工作,所以我专门在微博中嵌了这两家公司的名字。婚礼上,他们的爱犬“肥大多”(连“肥大多”都在微博开有账户呢,大家可以到新浪微博搜索并关注它)还为他们送上了婚戒。  微博可以给相爱的人带来幸福,微博也可以给千千万万的人带来不一样的网络生活。作为最前卫,最热门的网络传播平台,微博正以它炫目的光芒照耀着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作为网友还是普通人,我们都有必要了解微博,也都有可能爱上微博。  大家面前的这本书,就是通过我自己开设微博,利用微博传播思想、结识朋友、与网友交流的亲身经历,给大家讲讲有关微博的逸闻趣事,分享我写微博的心得体验,梳理一下微博的由来和发展脉络,展望一下微博的未来。这本书里引用了许多微博的例子,其中的绝大部分来自我自己的微博,或者我自己在微博上亲历的故事。  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微博,或者,让那些对微博还不熟悉的人了解和喜欢微博。当然,随时欢迎大家访问和关注我的微博,在我的微博上,大家可以找到关于本书以及关于如何写好微博的更多内容。我的微博网址是:    m/kaifulee  李开复  2011年1月,北京 第一章 我的微博之路  我的微博之路  截至2010年12月27日,我在新浪微博上的粉丝总数是2,753,797,在总的人气榜排名第12。我在腾讯微博上的粉丝(腾讯微博把粉丝称为“听众”)总数是7,807,268,在总的人气榜上排名第2。在流行于海外网民中的“微博原型”Twitter上,我的粉丝(即Twitter上的“跟随者”)数量也达到了860,156。  说来好笑,作为一个在短短时间内获得数百万粉丝关注的人,我最早开始使用微博,竟然起因于他人对我的冒名顶替。这个真假李逵的故事,还要从2009年Twitter在国内用户中的流行开始说起。  Twitter是什么?  Twitter通常被译作推特,是最早创建每条140个字的微博规则并使之深入人心的网站,创建于美国。自2006年7月正式对外发布以来,Twitter上的活跃用户数量以指数级速度飞快增长。2010年底,Twitter全球用户总数接近两亿,造就了社交/微博类网站高速发展的传奇。  Twitter上的“真假李逵”  2009年4月,当时我还在谷歌中国工作,很多朋友向我提起,有一个名为@kaifulee的Twitter账户,宣称自己是谷歌中国总裁李开复,并以我的口吻,频繁发布有关谷歌中国的消息。  这个假的@kaifulee工作非常努力,几乎每天都发布多条信息。其中,绝大多数信息都来自官方媒体中有关谷歌和我的新闻,但在这个假账户上发布时,都被煞费苦心地改编成模仿我的口气。这样的更新很是迷惑了一部分人,他的粉丝数量也的确与日递增。  2009年6月,在一次谷歌中国举办的产品发布会上,有许多媒体记者到场。发布会进行过程中,谷歌员工发现,Twitter上的这个@kaifulee的账号在更新有关发布会的内容,而且,还发布了一张在发布会现场用手机拍到的照片。原来,这个假李逵就在发布会现场,那,这个冒名账号的维护者,很有可能就是与会的某个媒体工作人员。经过内部讨论,我们觉得,他应该是出于善意,而且是个挺可爱的谷歌粉丝,就决定不追究了。  没想到,随后不久,这个山寨版@kaifulee在Twitter上以谷歌发言人的身份,对当时谷歌国际网络服务连接不稳定的问题做出了回应,说:  Kaifulee:现已接到你们的反馈,正在调查之中。请敬待谷歌境外消息,谢谢支持了。  这段回应居然被许多媒体竞相引用,连路透社也引用了他的原文。显然,假李逵这一次弄假成真,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都在媒体上过了把真李逵的瘾。  我和谷歌同事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如果这个假账号继续在Twitter上活跃下去,那他几乎一定会在媒体中引起误解,并会有意无意地传播有关谷歌和我的不实信息,这势必对谷歌中国和我造成一定的影响。  我想,既然Twitter在中文用户里的流行程度已经到了有人不惜以冒名顶替的方式吸引大家关注的地步,我自己是不是也应该考虑,接受微博这样一个正在悄然兴起的新鲜事物,在Twitter等微博平台上开设并撰写真正属于我自己的微博,以此来扩大影响力呢?我决定,先让这个Twitter账户物归原主,然后再利用它向全球推友(“推友”是Twitter用户相互间的昵称)发布我自己的声音。  该如何要回这个名为@kaifulee的账户呢?我们想到了Twitter提供的身份认证机制。  什么是微博身份认证?  身份认证就是微博主(可以是个人或企业)向微博服务商(如Twitter、新浪、腾讯等)提供可以证明自己真实身份的资料(如公司证明、营业执照、身份证等),经微博服务商审核后,在微博上显示已认证标志的过程。社会名人、演艺明星、知名企业、企业高管等,都可以通过身份认证,来增加自己的微博在粉丝群体中的可信性,提高微博传播的影响力。  认证后,新浪微博会在微博主名字后加上V型标记,腾讯微博则会在微博主名字后加上对好标记。  在向Twitter官方发函声明该账户是冒名顶替,并按照Twitter要求的程序进行身份认证之后,2009年6月26日,我终于要回了@kaifulee的Twitter账户,删去了该账户此前发布的所有内容,并用经过验证的真实李开复的身份,用英文在Twitter上发布了我的第一条微博:  Kaifulee:在Twitter上创建我的新账号。(Creating my new account on twitter.)  紧接着,我又半开玩笑半严肃地用英文对曾经的那个假李逵说:  Kaifulee:亲爱的山寨版李开复,你假扮了我三个月,期间还算老实。但考虑到路透社报道的影响力,我必须要回我的名字。(Dear imposter Kaifulee: U pretended to be me for 3 months.You've been reasonable, but with the Reuter's coverage, had to get my name back.)  自此,我正式开始了我的微博之路。  在Twitter上,我交替使用英文和中文发布信息,我的粉丝数量也开始迅速增长。2009年7月初,当我因病不得不住院治疗的时候,大量粉丝通过Twitter发来了关心的问候。当然,也有一些人怀着“八卦”的心理,想知道我的病情。我用中文回复他们说:  Kaifulee:@guao 不敢当,我的病比感冒严重些,但是比乔不死差多了。既然你喜欢八卦:我这两个星期都是躺着用电脑。我的可爱的同事订做了一个架子,让我能180度用电脑,开视频会议。现在都不想坐起来办公了。  我还给大家分享了这个可爱架子的照片。  后来很多人看到照片,说这个架子很酷。甚至还有个机构,愿意等我康复后,做一次创意比赛,经过Twitter推广,把这个架子送给胜出者。我挺喜欢这个主意,因为这么大一个架子很占地方,病好了之后又用不上它。最后,这个架子真的送给了获胜者。  这样的微博互动带着很浓的个人色彩,不像通常的新闻发布那么正式、刻板,明显有助于我更好地与外界交流。我慢慢开始喜欢上了这种快速、自然的沟通方式。在看到网友说“喜欢推特的基本都喜欢谷歌”时,我回复他说:  Kaifulee:@chooyes 喜欢推特的基本都喜欢谷歌 // 那我更要常来,增加更多喜欢Twitter的人了。  可能是Twitter官方也需要借助名人来增加影响力吧。我经过认证后的账户很快被Twitter官方作为谷歌全球高管的账户进行推广。这样一来,我在Twitter上的粉丝数量增长得更快了,短短一个多月就有几十万人开始听我在Twitter上聊我的女儿,聊谷歌发布了哪些新产品,聊我在世界各地吃到的美食,聊我新出版的自传……  在国内开微博  2009年8月,新浪微博开始内测。因为已经在Twitter上体验到了微博的神奇,新浪微博也力邀我加入,我就在第一时间开通了我的新浪微博。8月27日,我的第一条新浪微博的内容是:  李开复:祝贺新浪微博客上线  这条微博的前几个回复非常有趣:  沙发  板凳  地板  是活的李老师吗?  看到刚开始使用新浪微博的网友们迫不及待地把博客回复的那一套“江湖切口”,比如“沙发”、“板凳”、“地板”等直接套用到微博回复里,我预感到,微博这个新生事物,也许会比传统的BBS和博客更火,因为微博更能满足广大草根网民自我表达的需要。看到有网友天真地发问“是活的李老师吗”,我隐约觉得,国内门户网站开设微博服务,这不但会给广大网民提供一个比博客更快、更方便的交流场所,也会为我自己提供一个比Twitter更贴近国内网民,更容易和中国千百万聪明、好学并渴望成功的年轻人近距离沟通的大平台。从此,我使用微博的主阵地,慢慢从Twitter转移到了国内的新浪微博和后来开通的腾讯微博。  说来有趣,就像Twitter上曾经的那个山寨@kaifulee被推友质疑过一样,开设新浪微博后不久,我这个真李逵居然也被网友质疑身份的真假。我不得不发微博表明身份:  李开复:怎么这么多人不相信是我。我这个是新浪验证的。你在Twitter上也可以找到我(@kaifulee),也是Twitter验证的,两边发言尽量同步。我的Twitter账号是因为路透社开始引用一个山寨李开复,不得不拿回来的,还有报道呢。不可能同一个山寨得到Twitter+Sina的验证吧。  当然,也有人怀疑我是请人代写的微博。对于这一点,我一样要发言澄清:  李开复:还有人觉得可能是我请了枪手写的微博客,这更是不可能的。既然已经是验证后的我,怎么可能放心交给别人去乱说的。而且,我都是符合微博客,谈的都是实时发生的事情,尽量挑些大家有兴趣的。我关注微博客是因为这是一个新媒体,新互联网的重要产品,我必须亲身理解。别再怀疑啦!  很快,因为我发的每条微博都的确出自我的亲手撰写,带了我的真情实感,大家逐渐知道,这样的微博,伪造是伪造不来的,质疑声才慢慢平息了下去。无独有偶,在我的身份已经确实无疑的情况下,山寨李开复的问题又一次发生在新浪微博上。很多人在自己的昵称中嵌入“李开复”或“创新工场”的字眼以吸引眼球。例如,一个昵称带了“李开复”字样的李鬼,每天都十分勤快地手工把我的每条微博复制到他的微博上,还真的吸引了不少不明真相的粉丝关注。这个李鬼在复制我的微博的同时,再隔三差五的插几条广告推广类的内容,其实就是在利用我的名头做灰色营销,甚至发私信给我的朋友,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当然,真假李逵的故事一再发生,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微博的巨大号召力。 第二章 从微博菜鸟到拥有百万粉丝  现在回想起来,我从2009年开始使用微博,到今天拥有百万粉丝,是一个慢慢熟悉,慢慢总结规律并逐渐得心应手的过程。一开始,我根据自己使用Twitter的经验,仿照许多Twitter名人的例子,在微博上主要记录我自己生活中新鲜或者感人的事情,主要写“我在做什么”。比如,刚开设新浪微博的时候,正赶上我送女儿到美国去读大学,我就发了一系列陪女儿在美国吃好吃的,挑选手机,为大学生活做准备之类的微博。  李开复:下了飞机,小女儿就吵着要吃International House of Pancakes。这是种很普遍的美国早餐,是一种面饼,但是里面加了很多蛋,煎得比较厚,上面可以放糖浆和水果。在美国到处都是,不知为什么还没有进入中国。下飞机已经晚上了,所以吃了pancake晚餐……  李开复:给女儿定了AT&T的手机,真贵,大学新生打了八折,还要接近100美元一个月,不过可以随便用Internet,还有GPS。最后女儿选了Blackberry Pearl,而不是iPhone 或者Android。Pearl设计得很漂亮,充分考虑到对不少女孩子来说,时尚比功能更重要。  李开复:其实没有那么闲情逸致,整天在纽约吃喝玩乐也是有意义的。我太太不放心我女儿一个人在纽约,所以要我介绍所有我住在纽约的朋友给她,所以就一天两餐地介绍下去,吃下去……现在已经有四个朋友请女儿感恩节去他们家(这是美国的重要家庭聚会),看来女儿不会太孤单了。  我的微博粉丝很喜欢在微博上读这些富有家庭温情的故事,也很喜欢知道我日常做了什么,看见了哪些逸闻趣事。但我很快发现,粉丝们的兴趣远远不止于此。很多人更愿意知道,我对某个新闻事件的看法,我对产业发展趋势的判断,我对青年人学习、工作、创业的指导意见,我对如何学好知识乃至如何写好微博的建议,等等。这些内容大致可以归类为“我在想什么”。与“我在做什么”相比,“我在想什么”对其他人更有帮助,也更有影响力。  于是,我开始有意增加微博中分析、评论的比例,除了讲有趣的故事以外,也更多地把我是如何想、如何分析的告诉别人。例如,针对2010年团购网站的火热,我在微博上发布了以下分析:  李开复:从团购看中美互联网的不同:1)中国抄袭速度太快,美国可以一家独大,中国一下就1000+家,2)美国巨鳄较专注,中国巨鳄以量迅速占地盘,3)美国较重视用户体验,中国投诉较多,4)美国平衡商家利益,中国以量为王,5)美国很多稀奇古怪deals,中国大都是餐饮。6)中国竞争恶劣,但可能产生新模式创新。  关于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的成功,我在微博上发布过下面这样的观点:  李开复:Android的成功来自:1)战略眼光:发掘Windows Mobile的弱点(昂贵和不开源);理解欧美产业链中运营商的重要角色和对苹果的严重不满(昂贵和抢走客户关系)。看到手机商的无奈(自己做或用微软)。2)基于战略分析,提供开源、免费、分成给运营商和手机商,3)很棒的技术,和迅速的更新。  类似这样的,有“真材实料”的原创分析、论断,可以在微博上很快获得几千条转发和评论。此外,我在转载别人的有价值微博时,也经常会加上自己的点评。这样一来,我的微博对粉丝们的作用就越来越大,转发和评论数量也越来越多。  从谷歌离职后,我日渐意识到微博这个平台的神奇,它不仅可以让我更容易地处理自己与媒体、公众的沟通(比如在离开谷歌前后,谷歌宣布停止内容审查和过滤前后,我利用微博澄清不实的报道和言论),而且可以用超乎寻常的传播速度,帮助我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观点迅速传递给千千万万的网友。我注意到,微博排行榜上的许多著名微博主拥有数百万的粉丝,他们都非常认真地保持微博更新的频率,并使用各种技巧扩大影响力。比如,互联网投资人蔡文胜的新浪微博在粉丝中非常火热。蔡文胜在很短时间内,从零发展到百万粉丝大军,除了虚心研究名家微博,探索最佳发微博时间,学习如何写好140个字以外,还使用了不少传统市场推广的方法,比如通过在微博上开展投票、抽奖等网友互动活动来提高关注程度等等。  与蔡文胜的交流让我坚定了使用微博作为传播平台,进一步扩大影响力的决心。从那时起,我觉得,微博真正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每天工作之余,如果不更新几条微博,我总会觉得,今天是不是还有哪项工作没有做完?  为了在微博上更好地展示和发布自我,影响更多的粉丝,我花了很多时间研究、分析微博写作以及吸引粉丝关注的技巧。例如,如何在140个字的开头就引人注目,如何为微博配上有趣的图片,如何转发,如何回复,如何把握最好的发微博时间,等等。这些学习和积累,都为我写好微博,用好微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本书后面的章节里,大家将会看到我对如何写好微博、如何吸引关注的技巧总结与经验分享。  2010年11月16日,我应邀参加新浪举办的中国首届微博开发者大会,并在会上做了主题发言。大会的气氛非常热烈,听众有一千多人,会议入场券一票难求。许多业界专家都到会做了精彩的发言。这次大会让我对微博在中国的发展有了一个更加立体、更加全面也更加深入的思考。通过与参会专家、开发者的交流,我发现,关注微博现象的人越来越多,参与微博相关应用开发的研发者数量也飞速增长。微博也已经从小众、高端用户或重度互联网使用者的发布和交流工具,逐渐演变成深入人们日常工作与生活的一种社会现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信息发布与传播的认识。  如果说,今天的微博已经显示了它扎根于网民,服务于网民的巨大影响力,那么,谁又能设想未来的微博会是怎样一种繁荣景象呢?现在,我的工作和生活已经离不开微博了,相信在未来的一年里,大家会在微博上看到一个更加活跃、更加真实的李开复。  我的微博故事  回过头翻看我过去一年多来的微博,真的感觉就像翻看自己的日记一样,过往的情感和故事,熟悉的朋友与同事,一切都有如电影重现一般历历在目。挑几段感人或者有趣的事情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从谷歌离职前后  从谷歌离开并创办创新工场,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之一。巧合的是,2009年9月我离开谷歌的时候,也正是我刚刚开始在Twitter和新浪微博上与几十万粉丝交流的时候。在这样一个人生最重要的时刻里,微博作为一个新的信息发布渠道,和我的博客一起,有效承担起了向公众公开信息,澄清不实谣言的职责。  正如我在《再见,谷歌》一文中所说的那样,在离别之际,“所有的快乐、成就以及曾经面对的困难与挫折,所有的这一切如同一部电影在我的脑海里不断地闪过”。我热爱谷歌这样一家伟大的公司,我难以忘记谷歌中国那些曾经和我一同奋斗和快乐的同事们,但我又必须对我内心的梦想负责。如果不能追寻我心中的梦想,开创一个帮助中国青年人创造互联网奇迹的创业平台,那我的人生中必将留下一个永远的缺憾。  在离开谷歌这样一个艰难的决定做出后,我的心里,一方面是对谷歌中国的眷恋,一方面是对自己即将开创的崭新事业的激动和憧憬。我需要用一个适当的方式,在适当的时候,向公众发出自己的声音,告诉公众发生了什么,为这个转变时期的我自己,为谷歌,也为即将创办的创新工场,营造一个最好的舆论氛围。于是,我在正式对外宣布离职的决定前,有意无意地增加了发布微博的数量,在Twitter和新浪微博争取到了更多的粉丝。  终于,到了不得不对外宣布的时候。2009年9月4日上午,我通过微博向大家道别:  李开复:再见,谷歌 Ay  微博引用了我发布在博客上的《再见,谷歌》一文的链接。“再见,谷歌”这样简单的四个字,向微博上的所有粉丝正式宣布了我的决定。同时,指向博客文章的链接,向公众解释了我为什么离开谷歌的具体原因。这样一种直截了当的信息发布方式,既避免了无谓的谣言和误解,又有效减少了媒体采访的数量,的确是当时的情况下,最有效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  当然,发布了离开谷歌的消息后,所有人都会问我一个同样的问题:“你下一步具体会做什么?”在9月4日当天,因为一些细节还没有敲定,我没有办法立即向外界公布创新工场的整个计划。外界开始充满了谣传:李开复要搬去美国了!李开复要加入IdeaLab了!  这时,我所能做的,就是发布了下面三条尽量减少人们误解和猜疑的微博:  李开复:请大家不要乱猜测我要做什么。下星期宣布。不是卖关子,是有些细节还没有搞定。给我一点时间和耐心。保证是很酷的。谢谢大家的支持。  李开复:请不要乱说我加入IdeaLab。我不加入任何公司,我会自己做一个青年创业平台。下星期会给大家更多信息。  李开复:我会留在北京  这三条微博既打消了人们猜疑,又从另一方面吊起了人们的胃口。因为我说“保证是很酷的”计划,而且是一个“青年创业平台”,但又没有透露任何计划细节。热情的粉丝在微博的留言中一面向我祝贺,一面对“很酷的”“青年创业平台”表示了极大的好奇心。很多网友直接喊出:  关注!希望能对我们有帮助!天天在想着创业项目!有想法,没资金!痛苦!  粉丝们热情的回复一方面坚定了我追随自己梦想的决心,另一方面也督促着我尽快落实所有计划细节并尽早向公众发布。  随后的一两天里,媒体中出现了一些质疑的声音。有的媒体不负责任地猜测说,我的离职与此前谷歌遭遇的“低俗内容”危机有关,还有的媒体对我创办青年创业平台的想法表示质疑。为了平息这些质疑的声音,我在9月6日再次通过微博发布博客文章“对媒体几个误解的澄清”。  9月7日,一切顺利,终于可以向世界宣布,我的新公司“创新工场”以及我们帮助、鼓励青年人创业,打造全新创业平台的宏伟计划了:  李开复:我的新公司“创新工场”:P  这是我通过微博发布的创新工场的主页链接。与此同时,创新工场发布会的新闻稿,创新工场的运营模式和商业计划,创新工场的招聘需求等也纷纷通过微博来到了千千万万的网友面前。微博和博客,媒体采访,新闻发布会等各种传播形式配合,发布创新工场当天的媒体宣传攻势是空前成功的。一个最好的证明,就是我在微博上所说的:  李开复:第一天创新工场收到7000封简历!  我想,没有人能真正感受到我当时的激动心情!一个始终坚持追随内心的人,一个曾经和正在为中国青年付出大量心血与汗水的人,当他终于有一天,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帮助中国青年人创业、创新的伟大事业中来,当他看到寄托着自己梦想的创业平台顺利地走进公众的视线,那种感觉,也许只有向往自由的人第一次驾机飞越大洋,或者,志在征服的人第一次登上8000米以上的雪峰时,才能真切地感受得到。在创新工场这个新平台上,我又能像创建微软中国研究院和谷歌中国时那样,从无到有地打造一片天地。我当时差不多一天工作20个小时,朋友们都称我“铁人”——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我正为了我自己的激情而工作。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与创新工场的标志合影时,能笑得那么开怀的原因。我在微博上发布了这张照片:  李开复:很多人说很久没有看我笑得这么开怀了  离开谷歌,开始创新工场的创业历程,并不意味着我和谷歌完全没有了关系。2010年1月,当谷歌总部决定停止对搜索内容进行自我审查和过滤的消息传到国内的时候,媒体和公众为之震惊。许多媒体都在第一时间想到了我,猜测和谣言再一次甚嚣尘上。甚至有些不负责任的媒体说,李开复是早就知道了谷歌有撤出中国的想法,才提前离开谷歌,开办创新工场的。  为了澄清这些毫无根据的臆测,我又一次借助了微博这个工具。当时的情形挺为难的,我已经离开了谷歌,不能代表谷歌对事情做出辩解。另一方面,针对谣言的澄清又不可避免的需要涉及到谷歌公司。话说得太多或说得太少,对谷歌,对我,都可能有负面影响。我的电话也响个不停。但我已经跟媒体朋友说过,不再接受媒体关于谷歌的任何采访。我意识到,在这种情况下,微博不但是最合适的,而且可能是唯一的工具。我可以在微博上用几句坦诚的心里话,澄清误解,扫除迷雾。一  我在Twitter和新浪微博上用英文表明自己的态度,对那些说我是因为知道谷歌要退出中国才选择辞职的不实谣言加以澄清:  李开复:如果船长预先知道船会沉没,他绝对不会放弃自己的职责。(A captain would never run away from his duty, if he knew the ship was sinking.)  经过这样的澄清,大家不再随意猜测我和谷歌事件之间的关联了。  在离开谷歌,创办创新工场的前前后后,微博逐渐成为我和公众沟通的首选媒介。也正是在这段时间里,我意识到了微博在信息传播和扩大影响力方面的巨大价值,坚定了我写好微博,用好微博的念头。 第三章 2009年的那一场雪  除了传播思想,与公众交流,微博作为一个新媒体,似乎比所有传统媒体加起来,都更有现场感和参与感。Twitter在国外已经有过很多现场感十足的经典案例。比如某某记者深入动荡地区并在Twitter上实况直播自己的亲身经历,比如邂逅美女之后在Twitter上发动网民人肉搜索并成功约会。2009年的冬天,我居然也遇到了一次突发事件,并有幸成为一次相当规模的微博直播的亲历者兼男主播呢。  2009年11月1日7点钟,我赶到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乘坐北京飞往台北的航班。当天上午,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一下子覆盖了整个北京城,但整个北京显然对这场大雪缺乏准备,机场方面也有些措手不及。当然,我在候机厅里,并没有意识到,这场鹅毛大雪可能会演变成我遇到的最糟糕的一次航班延迟。从我当时发的第一条有关大雪的微博就可以看出,我对航班延迟的严重性并没有多少心理准备:  李开复:北京机场大雪,航班延迟90分钟。  显然,人算不如天算,90分钟的延迟只是所有归心似箭的人的美好愿望罢了。下午五点左右,我和所有已经上了飞机的乘客一样,仍然在已经结冰的飞机上苦苦等待。我这时发出的微博可以明显看出我的焦虑:  李开复:国航航班已经延误8个小时,还在飞机上等……  然后,还是等待:  李开复:国航航班已经延误10个小时,从窗外看到翅膀上的冰雪都已经化的差不多了,还在“等除冰机器”。就算现在起飞,北京-台北花14小时,已经可以去纽约了。  当时,我居然还有闲情逸致,计算从现在起飞算起来总共要多少个小时。当时,“除冰机器”成了飞机上的乘客们听得最多的一个新名词。明明看着飞机翅膀上的冰雪消融殆尽,广播里却还是坚持说,需要等除冰机器来清理翅膀上的冰雪。真是没完没了的等待。  因为我的微博,新浪微博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粉丝开始关注旅客滞留机场的事件。可粉丝们也许不知道,我当时在飞机上,居然连是否能连续发出每条微博信息都心里没底呢。我当时带了笔记本电脑和手机,我开始时使用笔记本电脑和3G上网卡发微博,但一会儿就发现,笔记本电脑的电池有限,耗不了几个钟头。为了和长期延迟做最持久的斗争,我收起了笔记本电脑,开始用手机上网发微博:  李开复:以为带两块笔记本电池飞台北足够了,没想到等了11个小时。现在只有用手机发微博。飞机上怨声载道,有人饿得快晕了,我就当减肥。  哈哈,现在看我当时的话,“有人饿的快晕了,我就当减肥”,真有趣!有一种苦中作乐的感觉呢!越来越多的粉丝开始回复我的微博,关心我被困机场的“事件”,也在回复中给了我许多温暖的问候和安慰。  李开复:等了12个半小时,已经缺食物9小时,缺水3小时,说无法补充,空气很差。原来抱怨的乘客都没力气了。  真的,乘客们连抱怨的力气都没有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可以预感到,情形只能更加糟糕,我也会因此而成为北京气象史和交通史的一位重要亲历者,起码,我正在用微博记录和广播整个事件的全过程。  李开复:在飞机上严重缺氧气,已经有一位晕眩了,现在正在广播,紧急问乘客中有没有医生?  飞机上很多乘客都按捺不住激动,出现了一些骚动。我想起我认识的一位国航高管,就在飞机上打电话向他说明情况,也从他那里得到了一些有关此次空中交通瘫痪事件的最新说明。我立即把电话里得到的消息告诉机舱内的乘客,激动的乘客们安静了一些。  李开复:很多人问我如何发微博?刚开始用3G笔记本,电池用完后就用iphone。飞机一直没有起飞,所以都可以用。  那个时候,其实连手机上的电池都没多少电了。我甚至把手机连接到笔记本电脑上,用笔记本电脑给手机补了一些电量。  很遗憾,直到凌晨,还是不能起飞。航空公司安排飞机上的人下飞机,回到候机室。当时的情况被我如实发布到了微博上:  李开复:真的又入境了,在冰冷的候机厅等行李。好多人直打哆嗦,有些够机灵的把飞机上的毯子带下来了。12小时没吃东西,有些人受不了了。  终于,在回家休息了几个小时后,我在11月2日上午7点又来到了北京机场,没想到又是在飞机上干等了几个小时。最后飞机终于起飞时,所有乘客一片欢呼。到达台北,已经是11月2日下午3点了。  这30多个小时的经历被我原原本本地发布在微博上。我的这些微博不但让粉丝们在第一时间了解了我亲历的新闻事件,也为我自己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回忆。至少。我只要一翻微博,就可以看到我在这次经历里学到的东西,以及对此次事件的感悟和评论:  李开复:我:昨天17小时的收获:(1)学会用手机版微博,(2)遇见一个很能干的清华创业者,(3)遇见一个电池技术公司代表,提供入华建议(也许以后就不会电池用完了),(4)在群众情绪化的时候,打电话给国航高管,得知情况,安抚群众。  李开复:终于昨天下午3:00到达台北,完成了32小时的北京-台北之旅。乘客的感觉:(1)国航的空服人员态度还是不错的,和大家一起受冻受饿,但是还是笑脸迎人,而且还想办法找水食物,(2)飞机场和航线的紧急应变能力欠缺,碰到秋雪就瘫痪了,(3)屡次宣布的消息透明度不够,让乘客一直在希望—失望边缘徘徊。  1000万!我是对的!  不仅可以在微博上当新闻主播,我还在微博上当过算命大师!只不过,不是用起卦相面的法子算别人的命途运程,而是直接预测行业市场动态!  一个著名的例子是苹果公司的iPad平板电脑。今天,目睹过三里屯iPad抢购长龙的人们已经毫不怀疑iPad的巨大市场魅力——不,更准确地说,是市场魔力!但在iPad发布之前,又有多少人能想到,iPad会一下子在市场上取得巨大的成功呢。  下面这条微博,是我在苹果正式发布iPad前的一个月,即2009年12月发布的:  李开复:苹果一月即将推出新的Apple Tablet,定价在美元以下。据说这个Tablet长得像个较大的iPhone,有10.1吋multi-touch屏幕,让人惊讶的用户界面、3D图像、虚拟键盘、视频会议、电子书、上网本等功能。Steve Jobs将在1月推出这个产品。最惊人的:苹果预估第一年产量接近一千万!  因为得到了相关信息,让我不但可以比较准确地描述iPad的功能特性(虽然还是有些错误),还可以准确地说出苹果预估的第一年产量。当时,这在外界看来是很不可思议的一件事。国内的媒体纷纷转载我的描述和预测,越来越多的人怀着好奇和将信将疑的心情看待我发布的消息。我的话最后居然被纽约时报引用,并进而成为更多媒体转载并提出质疑的对象。显然,大多数人不像我这么乐观,他们也不愿意相信苹果可以把第一年的产量定在1000万这样一个惊人的数字上。  很快,我的预言或者说内幕消息得到了证实,摩根斯坦利的分析师在2010年3月发表报告称,iPad在2010年的产量为8百万到1000万之间,如果从2010年4月产品出货算起,到2011年4月,一年的产量将高于1000万台。后来,iPad在欧美市场以及亚太市场一次次掀起销售高潮,这个时候,就再也没有人质疑我当时在微博上给出的数字了。  10分钟微博援助  在微博上,我还成功地参与过一次横跨大洋两岸的紧急救援呢!其实,我跟王冉只有一面之缘,不知道他出差到纽约做什么,也没有在第一时间看见他发的那条原始的微博。我是在几分钟后看到朋友的转发,才知道这个叫王冉的网友在大洋彼岸的纽约遇到了麻烦。  什么是微博的“转发”和“评论”?  在微博上,“转发”就是把别人的微博作为引用对象,可以添加或者不添加自己的评语,当作自己的一条微博内容发布出来。“评论”则是直接在别人发布的微博上,回复自己的观点、意见。  12月11日,王冉通过新浪微博发出求助信息:  王冉:长话短说,总之我被留在了纽约。护照丢了,急需北京市公安局周一核实身份后把传真发回纽约领馆,他们才能补办证件。如果有哪位微博上的朋友正好认识负责这事的市局户籍处的工作人员,那我就连你带他们一起先谢了。我真的是我。晚上去看Angelina Jolie最新的电影,里面特工有好几本护照,把我羡慕的!  后来,根据王冉微博的回忆,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  王冉:事实上我上周五已经登了机(大陆航空CO89),就在我整理随身携带行李的时候,放在扶手上的护照不小心掉进了座位下方的一个缝隙里。我马上向空乘寻求帮助(这是那天犯的最大错误),结果陆陆续续来了五六个人,把座位都放平了也没找到。但我没有护照他们不能起飞,为了不耽误同机其他乘客,我只好下机。  没有护照就无法回国。无奈中在纽约下了飞机的王冉,必须得到北京市公安局的身份核实传真,才能到纽约领馆补办证件,才能顺利回到北京。  微博的力量是无穷的。王冉在微博上发布的求助信息在第一时间被许多热心粉丝转发。大概也就五分钟后,我就看到了徐小平转发的那条微博。  我知道,这种补发证件的事情,要涉及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和中国驻纽约领事馆这两个机构。恰好,我在创新工场的同事王肇辉和北京市出入境管理局的人比较熟识,而我又认识纽约领事馆的人。这样,我们两个正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帮上王冉的忙。  我立即通过微博给王冉发出了私信,与他取得了联系:  发送给王冉:看到了你的问题,我们认识出入境管理局的。我的同事王肇辉会帮你查,然后发短信给你。请你手机开着。开复  什么是“私信”?  在微博上,发送给关注你的人的私密消息被称为“私信”,私信内容只有发送者和接收者可见,对其他人保密。  在王冉发微博10分钟后,我和王肇辉就通过几个电话,用最快的速度帮王冉解决好了各种手续问题。他只需要在纽约安心等待补办的回国证件就行了。3天后,王冉在纽约拿到了补办好的证件。他发微博感谢所有帮助过他的网友:  王冉:刚刚拿到补办的回国证件。感谢所有在这件事上帮助了我的朋友们还有众多热心的博友,特别要感谢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机构和纽约领馆有关人员的高效服务。谢谢你们了。虽然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我更愿意在北京过,但和其它诸多的可能性相比,多在纽约待一个周末还是挺不错的。@平安北京  一次次类似王冉求助的事情在微博这个快速发布与沟通平台上上演。从这个意义上说,微博早已脱离了个人化发布与交流工具的范畴,成为了我们这个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种粘合剂,正在把虚拟和现实,个人和群体,空间和时间,用微博独有的小巧、灵便的方式串联起来。没有任何一种曾经的媒体形式,能像微博这样,只消140个字,就能深入人心,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四章 第N只眼看微博  从Twitter到微博:新媒体是这样炼成的  如果回到2000年前后,随便到中关村街头拉住一个技术人员问他:“我怎样才能在网上发出自己的声音?”他一定会回答说:“建一个个人网站,但这需要钱和时间,还需要懂技术。”是的,仅仅是10年之前,即便是技术人员想在网上发出自己的声音,也得逾越一定的技术和经济门槛,更何况普通老百姓了。  可今天呢?我们不仅拥有论坛、博客、社交网络等很容易发出自己声音的地方,我们还拥有了神奇的微博!这周,我参加朋友聚会的时候,惊讶地发现,参加聚会的所有人都拿着手机拍照,把聚会中的新鲜事儿通过微博共享给自己的朋友和粉丝。朋友见面,互相索要的已经不是最新的名片,而是各自的微博网址。以前,很多老朋友跟我说,上网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门户网站。可今天,有不少朋友都表示,他们几乎不再上门户网站的首页了,他们上网的第一件事,是打开自己的微博首页!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10
正序
倒序
微博改变一切 作者:李开复
微博改变一切 作者:李开复-2
微博改变一切 作者:李开复-3
微博改变一切 作者:李开复-4
微博改变一切 作者:李开复-5
微博改变一切 作者:李开复-6
微博改变一切 作者:李开复-7
微博改变一切 作者:李开复-8
微博改变一切 作者:李开复-9
微博改变一切 作者:李开复-10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微博改变一切
微博改变一切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