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个心眼多十倍机会-4

其一,人无目标则愧为人。然而定目标怎么定?如何去实现目标期许?则由实务操作来决定。目标是一个点,要达到这个点,有多条路可以走,此路不通,多个心眼就知道应该换条路,缺心眼,一条路走到黑,是为愚也!凡事多有迂回:江、河、湖、海不可能一路笔直,即使是高速公路,太直还会带来行车的不安全。所谓“斗折蛇行”,就是这个意思。人的一生也是如此,世间没有一个人是能够无风无浪、平步青云地走完一生,但若能像江河之水一样,一方面顺应潮流,另一方面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给自己多留个心眼,随时改变或调整目标战略,那么成功的机会就会倍增。  其二,“一以贯之”“终身行之”原则上属于伦理与忠恕范畴,同时也是儒家治学的精髓,虽然有积极进步的意义,但将其完全照搬地用于指导现代人事业或目标层面,则显牵强。------------三、与其“骑墙”,莫如推墙(2)------------  其三,执著、偏执与偏执狂是三个不能等同的概念,奉劝诸君不要受一些炒作词汇人的误导,将理性的执著与非理性的偏执狂混为一谈。执著与偏执狂在乍听起来泾渭不是很分明,一个“度”字将其两分解。如何把握“度”?还需大家自己多留个心眼去推敲。  不知道诸位是否也有这样的感觉?许久以来,我们的精神生活在某种意义上总是在自觉不自觉地沿袭着传统的布道,我们常常会很顺口地将老祖宗留下的至理名言当作遗训挂在嘴边,我们甚至很虔诚地照着各种遗训的思想去严格要求自己。殊不知,人一旦把布道奉为圭臬,心理的“晕轮”就会泛起,思维就会凝固,手脚就会自缚,又何谈要多出个心眼理性处世呢?  鉴于这种忧患,早在五年前,我就曾写过一本书叫《快意大颠覆》。我在这本书中斗胆鞭挞了在我们中国普遍存在的对遗训的崇拜现象,为什么很多人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是由笃信传统、缺乏图新的保守思想所致。现在我想借着谈“多个心眼”话题的机会,将笃信古人遗训的诸多问题再次提出来,和在家一起进一步引伸探讨。  我承认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很多遗训迄今为止还闪烁着中国文化与教育的智慧,但遗训毕竟是遗训,遗训是导人的,而人的思想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前进的,如果我们一边在进步,一边却继续以“古人云”“俗话说”“孔子曰”之类的遗训作为人格审美的招牌,以此策励自己或衡量他人,那就无异于刻意地给自己制造晕轮,弱化自己的实际能力。  其实很多古训分明就是“反逻辑”的,或者是早已过时的。比如“树挪死,人挪活”,比如“言多必失”,比如“愚公移山”,比如“精卫填海”……这些所谓的古训本来就称不上有益的古训,有的甚至可以说是糟粕,是被后人传多了,引用惯了,才被奉为古训。现代社会讲究的是理性,理性就是要多个心眼去分析和厘清究竟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我们有了这个心眼,就不会囿在古人给我们设置的晕轮效应的陷阱中。  诸位可能也知道,这一类问题的讨论和诘难在平素人们自由式的或三言两语式的调侃中也常常出现,这说明现代人的价值观与古人遗训留给我们的价值观念已经出现了冲突。在很多时候,遗训“精神”不但不能给我们指明方向,甚至还给我们的眼前增添了更多的迷雾,我们依托遗训反让我们无所适从,怎么办?我的观点是:当承袭则承袭,当弃则弃。  毕竟,社会在不断进步,人类在不断进化,真理也会不断进化。  以下,我就从五个方面来阐述我的观点。------------一、“苦尽”未必甘来------------  在我们小时候所受的教育中,绝对少不了“吃苦”这一门课。因为我们都知道通过“吃苦”可以达到磨砺一个人的意志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的目的。秉承上一代人的衣钵,我们也常用这种方式引导我们的下一代,尽管事实上我们还在做着决不让我们的孩子受任何委屈,吃任何苦的事。  我们知道,害怕吃苦的人总是被各种各样的“苦”所拖累,只有善待“苦”,并能够主动吃苦的人,才会知道如何在苦中调节自己的情绪,如何从苦中寻求喜悦。于是我们有了苦尽甘来的自我勉励。  现在想来,“苦”与“甘”并没有必然联系。所谓“苦尽甘来”,只不过是阿Q式的自我心理安慰罢了。我认为“苦”字应该分两头说:一头说“吃苦”——这是人格修养的术语;而另一头说过苦日子——这是生活状态。二者本质上应该区分开来理解,不能混为一谈。  “吃苦”是锻炼一个人的意志品质,因此是主动的,是和“甘”字毫无关系的。而苦日子是谁也不情愿的,是被动的,所以在心里才会有诸如“苦尽甘来”“吃不得苦中苦,就享不了福中福”之类的期盼。然而我要问的是:“苦尽”就能“甘来”吗?请大家多动脑筋想想,假如一个人苦到尽头了,苦到麻木了,“甘”字就能从天而降,这符合逻辑吗?  现在我们要讨论的是,我们对前辈布道的“吃苦精神”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什么样情况下吃苦精神是有积极意义的,什么样情况下吃苦精神反是一种无谓的消耗。  鲁迅曾经说过:“中国历史上从来不少埋头苦干、拼命硬干、舍身求法的人,这些人是中国的脊梁。”这就是说,许多国人骨子里本来就有着愚顽的吃苦的精神,这种精神不需要他人的激励,也不需要传统的布道,而是理念上自觉性的,利益上不图回报的,心理上以苦为安的。  曾经与我一起下海经商的一位朋友,他很快就成立了一家公司,在招兵买马时,他就强调:招人就要招少说多做的实干者,于是他从原单位弄来了几个业务出身、缺乏基本的管理训练的人来当主管,而这些人大多凭经验和感觉做事,只会埋头苦干,起早贪黑,忙里忙外,连歇口气的工夫都没有。这样一来,大家各司其职,缺乏沟通,结果好些时候同公司其他部门的人碰到一起,连对方的名字都叫不上来。  没过多久,这位朋友开始困惑了:“我没少给他们洗脑,而且他们都很能吃苦,但不知怎么搞的,我们的产品市场就是不认?”  听了朋友的一席话,我没有多说什么,只给他讲了12世纪英国奥卡姆有个叫威廉的人提出的剃刀定律。其中有这么一段叙述:如果你认为只有焦头烂额、忙忙碌碌地工作才可能取得成功,那么,你错了……如果你一味地盲干,那么很多事情就会朝着复杂的方向发展,复杂会造成浪费。反过来,如果你多些心眼去找窍门,机会与效能就出来了。真正有效的工作是脑子带动起来的,而它们通常隐含于繁杂的事物中。找到关键的部分合理利用,去掉多余且无谓的所谓“苦干精神”,这才是真正的企业成功之本。  当然,我并不是在这里宣扬人们不要吃苦,我只是说吃苦要吃在点子上,要有目标,不能盲目,不能放弃脑子的能动性,不要以为从吃苦精神中就能找到成功的彼岸。  很多人以为,先苦后甜,善莫大焉!你用心想过没有?“吃苦”只属于精神领域,精神未必就能带来成功,如果你吃苦吃错了方向,精神不反成了南辕北辙的祸源?所以吃苦要看值得不值得,如果不值得,那还不如在家好好歇歇。  很多道理本来很浅显,但是人为地把浅显的东西搞成格式化了,因此也就复杂化了。从古至今,每个人从生下来的那天起就被灌输要为人生的成功而努力奋斗。不错,人总该要有进取欲,但也请别忘了,有效的进取应该是理性和客观条件相辅相成的产物,而不是盲目地强迫自己或强迫别人机械地去抗争、拥抱、奋斗、搏弈。因为这种强迫型的吃苦是被动的,甚至是无奈的,其结果只能让人付出无穷无尽的代价,酿成更大的痛苦。  举凡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很多家长就以“吃苦”为先导,来对待自己的孩子,于是各种问题就随之产生了。比如有的人天生不是搞运动的料,你就不能逼他去打排球;比如有人一见书就恨不得将脑袋藏到兜里,你就不能动辄“北大”“清华”地狂轰烂炸;比如有人五音不全,你就不能小提琴大提琴的要他去“杀猪”。当你的教育意愿均遇到瓶颈,你为什么就不多个心眼来想想什么叫“因材施教”呢?你以你的意愿,强迫孩子玩着命地吃苦,最后吃出什么样来,你能预料得到吗?  我们总是借古人的话传道说:“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其实只要多个心眼想想,就知道这是一种很傻的做法,为了一根针花费十天半月的时间,还不如给别人帮点小忙照看一下小孩都不止能讨一根针来。看来,“吃苦”二字并不是随随便便可以拈来便用的,尤其是以此去说教别人。------------二、虎山面前还是悠着点------------  NBA球星科比·布莱恩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喜欢挑战,越是难投的球,我越要投。”  科比有资格说这样的话,因为他总是能在号称“禁飞区”本·华莱士和“大鲨鱼”奥尼尔腑下飞身上篮,把球送进篮筐。NBA别的球员不敢说这样的话,因为别的球员没有科比这般能量,他们面对“禁飞区”和“大鲨鱼”这两座虎山,最通常使用的办法是迂回。  景阳岗有一只吃人的青额大虫,谁都不敢去,武松去了,而且是酩酊大醉地去了,结果他借着酒劲,三拳两脚就把那只大虫整死了。景阳岗的人钦佩他,却没有人敢向他学习。梁山泊好汉们个个身怀绝技,也没有人敢向他学习。  民间时不时见得媒体关于“打虎精神”事例报道,大抵是某某或某某念得武松打虎的真经,“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之类,大意是鼓动人们应该好好地学习武松打虎精神,最好人人都能当上武松,“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纵然天底下有再大的青额大虫也没什么可怕的了。  请问诸位,姑且你的嘴上可以用这“精神”激励自己,倘若你真的面临老虎,你就真能面不改色心不跳?  请大家想想吧,虎山是什么样的人去的?武松去得咱去不得;杨子荣去得咱去不得。武松堪称“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打虎英雄;而杨子荣如果没有那颗送进虎嘴的子弹,他的结局又会怎样?我想比起武松,相信大多数的人都会自叹弗如。所以,我们对“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鼓励之词听听便罢,在虎山面前,自知无打虎能耐的前提,还是为自己多一个自保的心眼,万万不可因为某种虚荣心膨胀,以身试险。否则,人命关天,一旦真遇上了虎,谁能为你这卿卿小命负责?  记得我在出版社工作的时候,有一次社里开会,领导要求每一个编辑室一年内都要完成40种以上有效的本版选题,我觉得这样压任务是不尊重客观,原因是我们编辑室编辑只有四人,要求大家去实行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简直就是给我们摆虎山,我们都不是武松,岂敢行此虎山?  在我看来,安排任务再简单不过,可是我们应该多个心眼想想,我们是否有完成任务的能力,如若不能,就应该尊重实际。偏偏有个老伙计说我这是前怕狼后怕虎,让我听了十分不爽,我问他:“你不怕狼不怕虎,那你打只狼打只虎给我看看?”这位老伙计大概从来没想到,这句本来很“精神”的话,到我这儿居然不灵了。  顺着老伙计的话,我当然也不会放弃“发挥”的机会。我说:“对待困难要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有可行性就上;另一种明知上不了就只能放弃。对诸如‘迎着虎山行’这样不太恰当的布道,我们应该多一个心眼去对待,看看我们付出的成本值不值,比如我们都不是武松,就别让我们打不了虎的人个个都去虎山送死。结果在我们坚持下,社长终于同意改变我们的任务量。  我必须声明的是,我不是害怕困难的人,但我在明知历经困难肯定带不来相应的回报的前提下,我肯定义无返顾地选择放弃。这总比那些只有胆子却没有能力、只坚信“人定胜天”的信念却不知世道深浅的人来得实际。  我不是在这里否定古人留给我们可以享用的智慧,武松作为打虎英雄,我们有理由崇敬他,就是因为我们并不具备他的那种打虎本事,但我们不能效仿他,乃是因为我们去当老虎口中肉不值得。同样是古人,还留给我们“凡事要三思而后行”的训诫,又有“识时务者为俊杰”的劝诫,其意也不说自明。如果把某一种困难比作虎的话,说明这种困难已经难到和虎一样的难对付。那么,我们一旦遇到虎山般的困难,为什么不多出一个心眼来,对事情的难易程度和自身实力进行一番客观的分析评估,而愣要去学着武松闯虎山呢?  事有可为者,有不可为者,不可为而强为之,必败无疑。同理,困难有可克服的和不可克服的或暂不可克服的,不可克服而用精神强克服之,则为盲动,盲动会导致什么结果?天晓得!  就以极限挑战中的登山为例。2004年,中国的大学生就被虎山“干”掉了好几个。在“亲近自然,追求自我”的召唤中,一批批学子投入山野的怀抱,这种精神是值得首肯的。然而,在这种极限运动中,与挑战相伴的危险也是明摆着的。从雪宝顶到希夏邦马峰,已经有太多年轻的生命在“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支持下,倒在了追逐梦想的途中。我们在惋惜哀伤的同时,是否也应该多出一个心眼来好好反思一下:精神难道真的比人的生命更宝贵?  登山的事例已经清楚地说明,探险也好,攻克生活中的困难也罢,一个人光有“偏向虎山行”的胆略是远远不够的。它还需要能力、条件和智慧几方面硬件的支持。所以我要奉劝诸君:凡事多个心眼对风险进行必要的评估,多做力所能及的事,少做(最好是不做)超越能力极限的事。  麻世强在《笔记人生》中对“虎山行”者也曾留过这样一段话:“倘若执迷不悟、一意孤行纵然不被生活逐出,也一定会被逼进一条愈来愈窄的死胡同,乃至被逼到一种既无进路也无退路的左右为难的困境中。纵然有浩然之志、崇天之想也毫无办法。而只有妥协,只有某种程度上的退让和退出,方可在迂回中求得一条生路。只要心不屈,妥协并非投降,妥协并非气短。在妥协的同时,仍可固守自己的阵地,在妥协中积攒力量,在妥协中观察等待……”毕竟,因没有把握而不向虎山行总比向虎山行被老虎吃掉要好得多。如果人人都有能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那么,武松也委实算不上什么英雄了。  要让滚烫的山芋不烫手,请容我用一句废话来教你:不要用手抓山芋。问题是,为什么总是有那么多的人在不断地重复着连废话也在嘲笑的事呢?------------三、树挪未必死,人挪未必活------------  先前,我常听一些不断在调换自己工作的人用“树挪死,人挪活”的古训来作为支持自己的理由。对此,我都只是听听而已,未曾多个心眼去看这句流传了多少代的古训究竟有什么瑕疵,直到前些日子,一个意欲“跳槽”的年轻人前来应聘,我问他为什么带着工作还要应聘,他振振有词地说:“在一个地方时间待长了,憋闷得要死,想换个地方干干,‘树挪死,人挪活’嘛!”此君引此一言,真让我又长了个见识。他的意思无非是:人要活得好,必须挪来挪去,蜻蜓点水般频繁地调换自己的工作;树要想活命,就得在其生长的地方从一而终。  后来我想,“树挪死,人挪活”真就“放之四海”?后来我根据我的实务经验,开始推敲起这道古训,觉得对其的理解可能过于简单。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挪了之后,马上起死回生,而有的人则越挪越活不下去。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必须认定一个前提,你为什么“挪”?如果你在一个地方待不下去了,又深信自己的实力,在这种情况下,你选择了“挪”,我不反对,甚至举双手赞成,但“人挪活”并不是铁律,笃信“挪”就必活,可能你一不小心,恰恰就“死”在这个“挪”字里。就比如在一家企业,如果是你本来就是低能儿,你自然也就没有发展的机会,如果你还深信“人挪活”,而不多个心眼去提高自己的能力,即使你“挪”到一个新地方,工作上仍力不从心,那岂不越挪越死?  其次,“树”与“人”在“死”与“活”的命运上不因“挪”字而出现对立。如果楞要把“树挪死,人挪活”当作对立的铁律,那么我只能说,有的树是树,但却是“人”;有的人是人,但却是“树”。现在城市大搞环境绿化,大批的树苗从异地移植到城市街道,不是都活得好好的?因为树“活”了,难道就可称为“人”?再看有的人,工作能力不错,但就是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极差,到一个新地方总是很长时间找不到状态,你说他是不是“树”?所以说,“树挪死,人挪活”必须有诸多的条件支持,否则,这道古训则成了误人的糟粕。  再次,现在社会什么都在变,惟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二字,所以人们都说现在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这给许多人的生存方式增添了诸多不安全的因素。为了适者生存,为了能抓住自认为稍纵即逝的机会,则不再对一份工作从一而终,而是对尝试新的挑战乐此不疲,也恰恰是这种理念,造就了一批批“挪活”的勇者,但也有以不变应万变者,这种人似乎更适合长期留在一个企业,从文化的意义上说,其实就是双方互相需要达到了某种均衡,也就是个人对企业的预期与企业对个人的预期在一段时间内是相通的。在这种均衡下,谁在考虑“挪”字,可能都不是什么好事!  以此而论,“树挪死,人挪活”是相对的,而不是铁律。在“挪”人之前,心须对“挪”字多加个心眼好好地推敲:自己的能力如何?新旧环境比较后孰优孰劣?如果你不长心眼,“挪”也活不成,不“挪”也活不好。  有一个职业经理人在谈及“树挪死,人挪活”这个话题时,说过这样一番话:“如果你是人才,企业会想办法不让你挪,而当企业没有感觉到你的特殊作用的时候,它一定出问题了,这时候你“挪”是最优的选择;如果你已经跟不上企业的发展了,那么,你今天不主动挪,总有一天就会有人来挪你。”由此看来,要把人“挪活”,最根本的前提条件是你要具有“活”的本钱。这个本钱,就是寻了位经理人提到的两个字:人才。  能“挪活”的人才不仅仅是知识型的人才,而且是能适应环境能力的人才。我们从小就被灌输“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素养,同时我们也知道“机会总是垂青心理有准备的人”的道理,现在很多人对“干一行,爱一行”理解得比较浅薄,更少有心眼为“挪”创造“活”的条件,此实乃“挪活”之大忌也!------------四、不能让愚公再移山了------------  愚公移山是《列子·汤问篇》中的一则寓言,说的是“年且九十”的愚公因方七百里高万仞的太行、王屋两座大山阻碍家人出入,很是犯愁,想来自己年事已迈,但子子孙孙将要承袭他“出门难”的困扰,便定下主意,欲意以自己两腿两肩,将两山移成平地。  当时没有科技,也没有交通工具,光凭一己的双手与两脚,将山移成平地何其难,于是愚公此意遭到其妻以及河曲智叟的嘲笑。  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形、王屋何?且焉置土石?”疑的是移山的可行性。  智叟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如何?”笑的是移山的愚昧性。  而愚公振振有词回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其妻和智叟无言以对。此后,愚公每天挖山不止。  后来愚公成功了。成功于何?请诸位多个心眼想想看,是什么让愚公成功的呢?因为他的精神不仅感动了“邻人京城氏之孀妻”,而且还感动了天帝,帝“命夸蛾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可见,愚公的移山工程本身并没有成功,而且也不可成功,如果实在要说他成功了,那也只能说是他的精神感动了“天帝”,是“天帝”之功!现在我要问的是:如果“天帝”没有受感动,结果又会是怎样呢?  如果我们想其一,又多个想其二的心眼的话,那么我们就能感觉这则寓言实在没有什么值得人们学习之处。那么愚公移山的精神为什么在国人心目当中有极高的召唤力呢?这源于引导我们学习的导向。  我实在很难想像,当时愚公的家人及其子孙当中,对于“移山”这样一个大是大非问题,真的都会像愚公那样愚不可及,但无奈人家是长者,恭敬不如从命。于是当愚公在决定“移山”之后,其个人意愿很快地就变成集体行动,“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地每天挖山不止。依我看,这恰恰揭示出国人在权威在高人在古人遗训面前丧失独立思考的盲从的劣根性。而我们对愚公移山精神的热力推崇,同样也犯有这种劣根性的错误。  可是我们的国人却以愚公为榜样,更以勤劳和勇敢而自豪的,这倒不是说我们承认自己缺乏学习的能力,而长期的文化积淀,使我们的国人更崇尚动手,“教我干啥就干啥”,而不习惯于动脑。人本应该是脑袋在上,四肢在下,而我们的国人却楞要遵循古人遗训及领袖的善诱,做“脑体倒挂”的听话公民。  时至今日,我们的耳边还时不时地响起“愚公移山”的声音,对于这种与科学唱反调的不和谐论调,当然要引起争议。于是有人痛定思痛,对不尊重科学的“愚公移山”精神导向提出了质疑。于是有了愚公究竟应该搬家还是应该移山的社会大辩论。无疑,在这个论题上,我旗帜鲜明地站在反方立场:愚公应该搬家!  为什么我提倡愚公应该搬家?请诸位多个心眼想想,移山或搬家的共同前提是什么?遇到困难!如果遇到困难,我们不去寻求解决困难的机巧,而是“迎着困难上”,那叫什么?那叫没脑子,叫逃避困难!  还是那句话:历史的教训值得注意,今天我们重提愚公,可以尊重其精神,但若是将其精神当作我们电脑时代的工作指针,那就真的是要放着白米饭不吃,楞求苦菜之香——愚昧透顶了。------------五、“自信”不是“万路通”------------  对于“自信”,古今中外都少不了对它的羡词。因为自信从某种意义上同样也象征着人的不屈精神。它甚至主导了人格的走向,没有自信,人格就无足轻重了。然而请诸位多一个心眼想想看,有了自信就能万事皆备了吗?  我的回答是,自信只有在具有一定实力的匹配下方可有用,没有实力,光凭自信,那也只是花架子!  2004年奥运会:中国男子体操“梦之队”梦断雅典,赛后,国人议论纷纷。有的说中国队光有自信没有实力,有的说中国队光有实力缺乏自信,主教练黄玉斌的一句话却意味深长:最大的敌人就是我们自己。因为在这句话里,饱含了一个当事人兼见证者对背负着太多的荣誉和期待的队伍真实实力和信心深度的揣摩。  记得有一句话被传为名言:“走自己的路,让人家说去吧。”那么事实上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把这句话重述得掷地有声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走路”是边走边想边看边琢磨着下一步该走的路线的,一旦前方出现瓶颈,这时候若有怀疑者有话要说,不论是好意还是恶意,都有可能改变他走路的路线。你能说人人都敢“走自己的路,让人家说去”?  当然了,缺乏自信的人往往处于心理的弱势。这种弱势又往往会从他的一举手、一投足、一抬眼中彰显出来。其中,体态语言更是重要参数之一。许多心理学家把人的体态信息称作体态语言,意思是说你的一举一动,都能展示出你这个人的自信度有多少。这种结论一点也不神奇。不信你对那些和你接触的人多个心眼揣摩一下,你就会发现,那些缺乏自信心的人从行为举止到走姿、坐姿、站姿都显得比他人拖沓。这正如拿破仑·希尔所批评的人一样:“有很多思路敏锐、天资高的人,却无法发挥他们的长处……并不是他们不想参与,而是因为他们缺少信心。”  那么有信心,实力能自然来吗?当然不能。我在前面说的只是自信心可以增长人的真实实力,但并不代表实力。现在人类已经进入讲务实时代,一个人能力的强弱应该在自信与实力的综合能力来体现出来,光凭“我有自信我怕谁”的满腔热血,恐怕没有人愿意买你的账。  自信诚可贵,实力价更高。二者互为一体,互相作用与渗透,就能相得益彰。这就好比“知行”必须“合一”才是立世资本一样。那种无限度地夸大其中一项的作用,而不多一个心眼提升自己的另一项能力,就贸然出手的人,那就无异于去做无谓的冒险。  不知道大家听过瓦伦达现象没有?  瓦伦达是美国的一个著名的高空走钢索表演者,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事后说,事先就有人劝他放弃表演,因为大家对他的自信都很钦佩,但凭他的实力——这太危险了,而他只想着走钢索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一切。  再看《三国演义》中的那个马稷,浑身是胆,但欠缺的是实战的谋略,就这样他也敢请命保卫街亭,结果因为指挥能力与对方差一大截,铩羽而归,于是就有了“诸葛亮挥泪斩马稷”的传本。  瓦伦达也好,马稷也罢,他们的自信固然可敬可佩,但若是他们都在自信中多出一个心眼来掂掂自己的实力,我看就不会去冒这样无谓之险。  当然,我并不是说因为你暂时不具备实力就必须放弃可能打造你的实力的尝试。只不过在尝试之前,你同样应该多一个心眼算一算这种尝试值不值。尝试是要付出风险成本的。如果风险成本不大,又能打造实力,这样的尝试就值得,反之则反。  美国一个叫黛茜的妇女,她很喜欢烹调,却不会烹调。她很想开一家食品店,遭到了全家人异口同声的反对。所幸的是,她丈夫虽然反对她的冒险,但还是给了她开食品店的资金,说是这钱是准备给她赔的。等她赔完钱就会自觉自愿地回到家里。  黛茜的食品店刚开张的那几天,竟然没有一个顾客光临。黛茜几乎被冷酷的现实击垮了。她的信心指数急速下降。也就是这个时候,黛茜丈夫送给了她一句话:“现在你已经冒了风险,再去面对同类的风险就容易得多。现在我支持你,因为我发现你已经具备了应有的实力。”黛茜很受感动。  “我还在找自信,你就已经发现我的实力了。”她决定继续干下去。  经过艰苦的努力,如今,“黛茜·菲尔茨”的名字在美国数以百计的食品商店的货架上出现。她的公司“菲尔茨太太原味食品公司”成为食品行业最成功的连锁企业之一。黛茜也因此显得越来越自信。她有理由自信。因为她已经具备了自信的实力。  请诸位拿黛西和瓦伦达、马稷这三面不同的镜子照一照自己,然后再开动脑筋想想,你的自信和实力兼具了吗?  自信是一种不怕冒险的精神意识,而实力则降低了风险系数。所以,一个有自信的人,在开始行动之前,多出一个心眼来判断一下自己的实力,从中权衡自信与实力是否可以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这是创造机会力求成功者所应该具备的!  如上我通过五个小话题阐述了“精神”布道与我们现实生活的冲突,其实,有关这主面的冲突还有很多,我就不在这里详述。但我必须声明的是,我对传统的布道绝无全否之意。毕竟,自三皇五帝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不绝,中国古代文明也在后天的努力下不断地推陈出新,使我们的“精神”布道思想表现出了极其顽强的生命力。我在讲述我们的心眼学中,就常常沿用了布道的精华理念,我只是借这个话题提醒诸位,布道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有些曾在过去感动过N代人的心灵的妙语,在现在人眼里已不仅仅显得老套,而且显得愚昧。如果我们对布道不多个心眼去分析,只会有心眼没肺或有肺没心眼地盲目承袭或沿用,那么我们就很可能在一些传统精神布道的误导下走入歧途。  中国语言的博大精深无庸置疑。但也正由于语言的博大精深,导致了大量的语言用法错乱现象,这一点也毋庸置疑。在平常沟通交谈中,语言用法错乱现象人皆有之,你发现了,大可一笑了之,用不着大惊小怪,但逢得正规的商务谈判、上镜亮相、撰写文章、大会发言,甚至是事关人生大事的重大关头,也出现语言用法错乱,就不能当作小事,如果因为语言用法错乱给他人带来扭曲或是反面的理解,那就更非同小可了。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当中很多人明知语言用法出现错乱会误人误己甚至误大事,但平常对修辞用句的规范就是不愿意上心,就没想到语言错乱一旦成为惯性,让生造词、酷词、病句大行其道,这不但是对自己国家母语以及母语规范知识的不尊重,而且还会出现人际沟通瓶颈。  尽管很多人口口声称“难得糊涂”,但事实上在正规场合谁都不想做真糊涂的人,而是要做清醒人,最重要的就是要移正我们的口齿,洗净我们的耳囊,用我们所掌握的知识辨明正误,也就是说,要常常多个心眼咬文嚼字,这不但有利于巩固我们的汉语言知识,而且也能有效地提升我们礼仪形象的品位。  咬文嚼字重在“咬”,怎么“咬”?先“咬”好自己,然后再“咬”别人。------------一、多个心眼“咬”自己------------  “咬”自己,就是在自身的语言知识与能力上下好工夫,尽量让自己的语言表达少犯错甚至不犯错。  比如网络语言,诸位可能对“滥用措词”都很反感,但谁多个心眼想过没有,现在盛行于社会上的一些网络“酷词”实际上就是滥用措词?你是否也在有意无意地在“边学边用”?  比如语言学上表示程度和约数的词,这是万万不能重叠的。诸如“不错”就是“不错”,“不错”前面再加个“很”,“良好”就是“良好”,前面加个“非常”,这都是程度重叠;十几就是十几,“十几”前面加上“接近”或“将近”,就会导致数值的混乱。你留心了吗?  比如家庭幼儿教育,汉语言中的同音字在歌声中一不小心就容易出现混淆,打比方“狼”和“郎”是同音,幼小的孩子都知道“狼”是坏东西,但尚未知道“郎”是将为人夫之意,大人唱“郎啊咱们俩是一条心”给孩子听,就会给孩子造成“和狼一条心”的错觉,这一点你多留个心眼了吗?  再看现在社会天天都在变化,变化得连规范词语都可以随便地被篡改了,更有一些让匪夷所思的新名词被立成了专业术语。  比如前几年经济圈出了个词语叫“知识经济”。什么叫“知识经济”?大家多个心眼揣摩了吗?你一揣摩,你就不难发现这个词语是一个大笑话:知识是知识,经济是经济,知识怎么能用来修饰经济的性质呢?如果知识可以修饰经济,那么知识政治,知识军事也同样成立。诸位说是不是?  遗憾的是,分明是大笑话,结果大家都跟着说;分明应该咬,谁也不去咬。此乃莫大讽刺矣!  还是经济圈,最近又冒出来一个新词叫“拐点”,大家都觉得新鲜,也跟着喊拐点,这也拐点,那也拐点,甚至有些人还出“拐点”的书,开“拐点”的讲座,请问,你知道拐点是什么意思吗?你不知道,还大谈什么“拐点”,那不误己也误人吗?  为了使自己不被“拐点”所“拐”,我查过“拐点”的原意,这只有学数学的人说得清:原来它的意思是指二阶导数从正到负或从负到正的转折点,而这个转折点的导数值为零,既没有时间也没有长度,你动辄说什么“拐点时期”“拐点中发展”“突破拐点”云云,这就有些扯淡了。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新鲜词”听似很新鲜,它丰富了人与人、学术与学术、行业与行业之间的对话平台,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有许多新鲜词只重时髦,不重汉语规范,当然,有的新鲜词是积极的,正亟待日后的规范,但有的是明显的错误,是新糟粕,永远也收入不了词典中。我们在接受新鲜词时,应该先咬一咬词义,不要跟在“大流”后面人云亦云。  我们都说知识无止境,语言知识同样也无止境,出错在所难免,但你别忘了,在新词面前多“咬”一“咬”,就使自己的语言知识与能力往上提升一格,如果你不注重这方面的历练,那么你的语言就会常常出现错乱,就会漏洞百出,轻则贻人笑柄,重则酿成大祸。------------二、多个心眼“咬”别人(1)------------  “咬”别人,则要从两个方面多加心眼去看待。一是洞穿惯性语式中潜藏着的纰漏;二是要当心被似是而非的文字游戏所玩弄。  关于惯性语式中潜藏着的纰漏,这种情况不去推敲则已,一经推敲,漏洞就来了。  从行业上讲,我们常听人说律师很会玩文字游戏,特能抠字眼儿。不知道当你听到这样评价之后会作何感想?你再想想,如果没有“咬人”之文的能力,谁还雇你当律师呀?  不当律师的就可以滥用惯性语式了?当然不行。  最近,政府将“科学性教育”提了出来,大家都莫衷一是,我想绝不止我一个人感觉这个提法又很怪诞。当然,这用于做文章可以,但你若是作为一个官员,上台演讲时提到这个词,就要注意这个惯性语式该顿于何处了,如果顿在“科学”上,那么会产生什么效应呢?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再比如中国人语式惯性里动辄就提“精神”二字,我很赏识《亮剑》这部电视剧,但这部片提出的“亮剑精神”显然是小题大做,“亮剑”是什么?是剑道的一种动作,怎么用于修饰“精神”?如果一种动作都可以修饰“精神”,那么,“开枪精神”“卧倒精神”“射击精神”也就会合理存在了。  再看,我们常常用“我很……”来作为惯性语式中的主谓格,但“很”同样表程度,后面不能用名词,冷不丁冒出一首歌叫《我很张含韵》,这样的歌名不是创造,也不叫革新,结果却被大肆炒作,唱火了,火的后面是什么呢?我办公室几个人开始以此作喙头开玩笑:你很计算机,他很桌子,大家都很北京……  当然了,在惯性语式中,那些非有意的而且是因为快语流造成的口误,这都属于正常,我们没有必要与人家玩心眼“咬人”。  比如电视台体育节目中的解说员,把足球的“临门一脚”说成“临脚一门”,把“球员把教练抛起来”说成“教练把球员抛起来”,你听一听,一笑了之罢了,倘若你一笑不能了之,撰文愆尤,那就不叫多心眼,而叫无聊了。  同样是电视节目,像我前面提到的问题在主持人身上屡屡出现,这就不叫口误,而叫用语不严谨。用语不严谨原因多出在三个方面:一是注意力不集中;二是本身知识底蕴不够;三是爱标新立异。  比如体育赛事电视直播时,解说员注意力必须十分集中,不能一边解说着足球比赛,一边还想着女排或篮球方面的事,否则,就会闹“1号守门员郎平把球抱在怀里”或“11号姚明拔脚怒射”之类的笑话。  比如央视有一年举办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上,主持人在出题时把西方著名油画家米开朗基罗读成了米开朗罗基,这是知识底蕴问题;比如在球类比赛中,解说员看到对方失误给己队送分,大喊“好球”,这就是用语不严谨问题。  比如赞扬某球员时说“他的最大特点就是用脑子打球”。言下之意就是“别的人都是用屁股打球”,而这类愚蠢的标新立异语言,在解说嘴里不断出现,你说当解说员的,不靠平常多留个咬咬文、嚼嚼字的心眼,这类俯拾皆的是错误几时能得到改观呢?  再说“咬人”是为了自己不被似是而非的文字游戏所玩弄。  我所说的玩文字游戏,指的是在社会上产生负效应的文字游戏。这类游戏大抵是使用者有意无意的逃避文字的规范字义,独辟蹊径、管中窥豹、以偏概全,表面上给人一种“另解”的假象,事实上是属于破坏原词义的“忽悠”行为,这种“忽悠”导致的恶果,使得原来的词义出现变味,有的甚至走向反面。  比方曾有一段时间,“知识经济”这个词人人都能朗朗上口,其实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文字游戏。知识就是知识,知识里面怎么能产生经济呢?但有几个人能多个心眼去想想,如果“知识经济”成立,那么“知识政治”“知识军事”“知识科学”是不是也成立呢?这本来应该倒过来讲,但文字游戏这么一玩,多少人迷糊了呀!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借此将这个词抓来“咬”一“咬”。  我们都知道,“的士”(taxi)“幽默”(humor)都属于英文泊来词,现在常在一些报端看到的“杯葛”同样是英文(boycott)的泊来词,这个词原意是指一方与另一方断绝关系,或是抵制某种活动。变成中文后,动辄叫出“杯葛行动”“杯葛运动”“杯葛活动”云云,若不多个心眼去推敲,感觉没什么毛病,多个心眼一推敲,发现这玩弄的就是生造句的文字游戏。在这种句式里,你杯葛谁的行动、运动和活动呢?真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所以我对“杯葛”的不规范用式也是非“咬”不可的。  再看现在社会上处处都在讲“厚黑”。请问“厚黑”有多“黑”?作为“厚黑学”的创始人李宗吾先生,他的《厚黑学》本意讲的究竟是什么?你多个心眼想过了吗?推敲过了吗?  学中文的人应该都明白,《厚黑学》原本是从反面立意,以哲理的手法,讽刺民国初期国民党当局官员的政治与经济的腐败。著书者的目的是想让人看懂世事,而不是要人都变得心狠手辣。由于李宗吾先生语言辛辣,结论惊世骇俗,后来被文坛誉为“影响中国20世纪的十大奇才怪杰”之一。  《厚黑学》面世数十年以来,从来没有谁故意去扭曲过先生的本意,就在近几年,突然有人对“厚黑”大感兴趣,并在“厚黑学”上大做文章,堂而皇之地把先生的大“虎皮”拉出来,作为恶意诱导和怂恿人“学坏”的大旗,哀哉——这让我想起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就好比刀本无罪,但是被人拿去杀人,就成了凶器。在这种玩弄文字游戏者手里,《厚黑学》难道不已经成了杀人的凶器了吗?  我足有理由说,制造这起“凶杀案”中的最大受害者,就是现在已经走出或正在大学校园的大学生,他们当中很多人求职心切,受伪《厚黑学》负面影响深重,把适应社会的首要手段曲解成就是不要脸,心狠手辣,会耍阴谋、玩诡计。他们并没有多个心眼去想,选择用伪《厚黑学》的“厚黑”理论来包装自己,即使能获得一份工作,那必然也会为此付出代价。让我搞不明白的是,理科毕业生受伪《厚黑学》玩弄尚且可以理解,而事实上在大学里必修李宗吾《厚黑学》的文科毕业生,怎么也同样对伪《厚黑学》趋之若鹜,同样受伪《厚黑学》所玩弄?他们的心眼哪儿去了?真可谓“黑色幽默”了。------------二、多个心眼“咬”别人(2)------------  以上我通过“咬”自己和“咬”别人两个小话题,阐述了我对“咬文嚼字”重要性的基本认识。现在将我的观点作以下简要的小结:  其一,随着网络语言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各种不成规范和永远也不可能被规范的生癖词藻以酷词、时髦词、方言词、新鲜词的名义,开始大举入侵我们规范的汉语体系,也给我们的正常对话造成了一定的混乱。对这种现象,没心眼的人跟着狂热地瞎起哄,有心眼的人知道怎样尊重自己的母语规范,在混乱中仍能冷眼静观,不入俗流。  其二,尊重自己的母语的最基本素养是尊重规范汉语语式和汉语用词。这就需要在平常说话或做文章中必须养成“咬文嚼字”的良好习惯。也就是说,先能“咬”好自己,再用规范“咬”别人。因为提升汉语能力和规范汉语水平,并不只是某一个人的事,而是我们整个华夏子孙语言门面的事。中国人在世界上的礼仪表现力不在于有多少人能讲外国话,而在于我们是不是人人都把我们自己的母语讲得正,讲得准,讲得让世人听得懂!  我在前面讲了很多关于心眼与机会之间的微妙关系,其实细想起来,人在很多时候吃的亏,其因并不是他的综合能力不如人,而是忽视了平凡生活中应多个心眼。平凡这些看似平常的心眼,你忽视了的,也正是心眼比你多的人最容易钻你空子的,反过来,如果别人忽视了,你多了心眼了,你不就掌握主动了吗?  多一个心眼其实并不是什么超凡的事,有心眼是生活,没心眼也是生活,只不过有心眼的人会活得比没心眼的人更从容,更自信,更平安,更踏实,如此而已。从这个意义讲,如果你原来对心眼的重要性尚未引起重视,那么从现在起,就有必要增加这方面的修练。  诸位别误会了我的意思,以为我在这里教大家多出个超凡的心眼来与人斗,或者为了算计什么人。我在《雄辩韬略》中说过:“中国人胜在心眼,败也在心眼。”借此,我把我的意思引伸一下:中国人并不乏谋略能力,而是解构和运用谋略的心术、心理、心境的不同,才导致了人的命运的不同。在这其中,“心”是人的内心本体,而“术”“理”“境”倚于“心”,又相互作用,彼此暗合——这就是超凡心眼的发端。心术指导了心眼的走向,心理影响了心眼的大小,心境左右了心眼的作用。  所谓多一个超凡的心眼,并不是没有是非原则的心眼,而是应该由端正的心术、平和的心理、良好的心境支持下的心眼,而不是纯机会主义的那种非正当的钻人空子的“小人计”心眼。我设立本“讲”,意旨十分明确:超凡的心眼寓于平凡中,缺乏超凡的心眼,就跟不上平凡,多个超凡的心眼,就是多点适应平凡的能力。  以下我就从四个方面来阐述我的建言。------------一、以和为贵的心眼------------  “以和为贵”也叫“和为贵”,《论语·学而》载,孔子的晚年弟子有子云:“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意思是,王者之道,和气为先,和气是最可贵的礼节,也是最美的德行,大事小事均照同此。  想必大家在中学时期都读过《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故事讲述的是赵国举兵之事,但从另一个侧面,又展示了蔺相如的礼让胸怀,他为了社稷之安,三次礼让廉颇,终使廉颇心悦诚服。第一次革命战争期间,毛泽东到一个小苏区视察,因为忘了带通行证,被“红樱枪”们当作敌人的“探子”给“捕获”了,事后“红樱枪”遭到了区长的批评,毛泽东却反以十分平和的态度表扬了“红樱枪”具有很高的革命警觉性。  世事无常,妨碍不了有常的人心。不是吗?纵览古今,但凡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人,无不襟怀坦荡,度量恢宏,在无常的世事中多一个“以和为贵”“有容乃大”的处事心眼。相比之下,心眼狭小,不仅于他人没有好处,就是于自己也是得不到任何好处的。  在我们平常生活中,因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口沫横飞,大动肝火者俯拾皆是,更有因胸襟狭窄而妒人之才、嫉人之能、排人之论、挤人之议、讥人之误、讽人之缺者,别说要求他们“以和为贵”,若是不在人背后动着怎样捅人刀子的心眼,我看就算是一种“德”了。  当然,我这说的是一种走极端的人,那么不走极端,你是不是就称得上以和为贵了呢?我看未必。  打比方如一个团队,以和为贵应该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上?当然是大家都以大局为重,放下私人的恩恩怨怨,开诚布公,这样大家才能和和气气,团结一致搞事业。这就要求你平日里要多一个待人以宽、律己以严的心眼,以团队利益的意识始终贯串其中。  “以和为贵”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又构成了人与人的和、人与社会的和、人与自然的和等新的人文精神。对于这些,虽然不一定要你天天苛求自己,但你必须多这么一个自觉的心眼,使其成为一种良好的自觉的习惯。缺乏这种心眼,就事论事地讲以和为贵,就会使以和为贵的内质“失真”。  也许很多人会说,我们和朋友同事关系都处得很好,我们该是以和为贵了吧?我觉得这种说法未必准确。我们未尝不可多个心眼看看,平日与我们接触最多的人是谁?当然是自己的邻里。古人说得好:“和气致祥,乖气致异。”“人心换人心,八两换半斤。”“只有千年邻居,没有千年兄弟。”如果邻里的关系都处不好,又何谈“以和为贵”地与更多的人和睦相处呢?  记得十几年前,我刚到北京不久,和朋友一起在西城区玉廊园合租了一套房子,房东的母亲住在二楼,我住在她的楼下。她性情特别古怪,天天都绷着一张瓜条脸看着我们,好像我们不是租房的,是小偷。不仅如此,她还很喜欢用摔门的形式关门,每一次关门都好像是在警告我们:“你们住的房子是我儿子的,我儿子的就是我的,别以为交了房租就可以住我楼下了。”而且她向来也不与邻居往来,垃圾从来都是扔在门口,别人替她代扔好像是应该的。  后来我和房东提意见,正巧老太婆听到了,你说她冲出来说了一句什么?“你心里没鬼,还怕别人把你当贼?”我当时心里想,亏你是个老人,要是年青人,今儿要不和你动起手来,我撞墙去!老子说过:“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一个老人,持着这等“不和”心态处世待人,若能长命那就怪。  还有一种值得提醒的是以和为贵对待陌生人。这是很多对陌生人有着本能抵触心理的人最容易疏忽的也是最容易犯忌的。请多个心眼想想,假若北风吹袭路人,会使人更紧紧地裹住衣服,那么为什么大雪一场,陌生人也会互相搀扶?前者是心态让人疏远了距离,后者也是心态让人拉近了距离。有“和”的心态,即使在雪地,即使是互不相识者,彼此也能体悟到温暖的阳光啊。  2005年底,北京726路公交车上,女售票员与一位刚14岁的女孩因为过站补票问题斗起了口角,接着双方互不相让,发生了肢体冲突,女孩当场晕倒,后因抢救无效而死亡。这个事例听起来悚目惊心,我觉得更悚目惊心的倒是事例以外许多看不见的那个心理暗角:俩人素不相识,谁让谁呀!  人类历史是人创造的。有顺应大自然规律的“天和”,也就有文明礼让的“人和”。“和”则生财,三人一心,黄土变成金。这个道理人人都懂,却未必人人都能做到。  那么,怎么才能达到“以和为贵”的境界呢?  一是要造就博大的胸怀。古人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山高万仞无欲则刚。”只有做到“有容”“无欲”,像大海那样笑纳百川,像高山那样巍巍矗立,才能拓宽自己的心胸。当然了,这种锻炼,绝非一日之功,还要靠长期在自己的心中植入“和”的心眼。  二是凡事养成静心的习惯,静心就是不浮躁、不轻易动怒,不因小事与人结怨,有时你的礼让,可能会给你带来一些小利益上的损失,但你多长个心眼想想,你就会找到比失去的更多的那一部分。  三是既倡导“以和为贵”,但也不是稀里糊涂的没心没肺的毫无原则的“和”,郑板桥画竹画出了“难得糊涂”的“先觉”,是先觉吗?绝不是!其实那就是“无为无不为”的翻版。意思是凡事要讲原则,尤其是“以和为贵”,贵在何处?贵在“准则”二字啊!如果无原则的为“和”而“和”,我们也会与过去“人折腾人”的年代一样带来创痛,也会走火入魔!------------二、抛砖引玉的心眼------------  “抛砖引玉”是一个比喻,按字面解释,即抛出砖头,引来玉石之意。比如我在几年前写的《快意大颠覆》中开了个无厘头玩笑:“我已经把砖头扔了很多出去了,谁有玉石,快快给我回扔过来!”这种玩笑听起来再平凡不过,其实也就是对成语的一种传统消解,并无悖论之意。真正的抛砖引玉,应该指用低价值或量小的事物做诱饵,引出相对价值高的或量大的事物来。这个成语中的“砖”和“玉”是物质,关键是“引”起作用。“引”是思想,是智慧,更是计策。  抛砖引玉的初衷无疑是向他人取经,但他的“经”并不是都乐意奉献的,在这种情形下,心眼多的人就会想尽办法“以己之砖引人之玉”。比如开讨论会,有些领导就擅长将一些难解的问题故意卖出一些破绽,让大家提出修正的方法,以期达到广众博采的目的。  诸位可能都知道“二战”期间盟军与德军海战的事,一开始时盟军的海军屡屡遭到德国潜艇的重创,后来,盟军施个了个巧计,将纳粹的潜艇专家雷恩捕获。殊料雷恩不但是个只讲科学不讲政治的“怪物”,而且对自己的主子十分忠诚,盟军对他采用各种的审讯方式,都没让他开口讲出潜艇制造的技术。这让盟军束手无策。  后来,盟军的审训官在分析雷恩的性格中发现,雷恩是一个对学术极为专注的专家,他容不得任何的错误从他的眼前溜走,主审官得知雷恩的这种性格后,就多了个心眼:想了一个“能让雷恩开口”的“抛砖引玉”的计谋。  于是盟军安排了一个教授给学生讲潜艇制造课的场景,在关键之处,那位教授故意把一些关键的数据讲得漏洞百出,这时候雷恩正好被带着路过教室门口,雷恩一听教室里在讲课,两只耳朵便竖了起来,当他听到教授讲的数据出现犯错误时,一把推开押解他的士兵,不顾一切地闯入教室,抢过教鞭,冲着教授咆哮道:“你这是误人子弟!”接着他就开始言传身教,把教授的错误一一纠正过来,应该这样那样……  结果雷恩果然中了主审官巧施的“抛砖引玉”计,把制造潜艇的绝密数据通过这堂非同寻常的课,公诸于盟军,给盟军登陆西西里岛创造了机会。  当然,这是说大的,实际上,如果我们稍作留意,就会发现,抛砖引玉作为取人之长的一种理念,一种修养,一种谋宜之术,它常常就出现在我们身边。只不过,善用此术者往往是多人一个心眼者而已,“抛砖”就是使心眼,一种既文雅又含蓄的心眼,目标直指“玉石”。  那么怎样巧用抛砖引玉的心计呢?  一是要学会看对象,如果是你的挚友,对某事固执己见,并有可能引发危机,你未尝不可将自己做个引子来讲一些话,尤其是批评的、负面的,甚至是令人不快的话,这又有何不可呢?  二是抛砖引玉只适合走正道,如果为了歪门邪道也使用此计,我可不予赞赏。比如一些商人以大奖酬宾之类的活动为幌子,出售饮料时承诺多少瓶中就有一个什么奖,但即使你买了1万瓶,也找不到那个所谓的“奖”,这如果也叫抛砖引玉的话,我看应该叫抛假砖引真玉的诈骗术!我们自己在学会理性运用抛砖引玉术的同时,也要预防这类假术在社会上大行其道。  三是要注意“砖”和“玉”的心理价位比。比如你和一些同行的人在一起聊天,本意是想提一个话题,引出对方的好建议,结果你把自己的想法说得过多,而对方心眼比你多,职业嗅觉比你敏感,不但引不出对方的玉,而且你自以为的“砖”反成对方的意外的信息,这就不叫抛砖引玉,而叫“抛玉引砖”砸自己了。  我说的这些话对大家是否有用?我还不知道。我只是在这里直抒胸臆,反正权当抛砖引玉!------------三、欲得先予的心眼------------  首先我得澄清一下,我将要说的“欲得先予”和前面谈及的“抛砖引玉”不是同一个意思。“欲得先予”——故名思义,前提是物质的,是为了自己既得的更多利益,采用先舍小利益去换取大利益的计谋,而“抛砖引玉”则不同,它是为了采纳别人的先进思想或谋略而采用的一种“反诱”计谋。诸位且别混淆了这两个词的意思,否则,下面我的话就难以继续了。  古人云:“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此话道出了人生的真谛。意思是:你要想办成一件不容易办的事,你就要从规律中找窍门,甚至有必要先在“功夫”上多花心眼。就像你要想摘取树上的果实,就必须先要给树浇水、施肥一样。这个道理要是让大家都来讲,相信每个人都能头头是道,就像一个众人皆知的“阳谋”,道理上谁都懂得,但做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为什么?平常不把心事往这方面想,只习惯“得到”,不习惯“失去”,那就更别谈什么“施予”了。  “予之”就是施予,但不是施舍。像路上的乞讨者,你给予多少帮助都是有去无回,它只属于恩德范畴,与心眼不心眼无甚关系,所以我也不必要在这里和大家讨论。我所说的“予之”,是那种要想得到别人的帮助的“予之”,具体的说,要想得到别人的帮助,就必须先要去帮助别人;要想得到别人的爱,就必须先要爱别人。这同样不是什么学术概念,而是连小孩都懂得的做人常识,然而我们大人中却有不少人因为生性自私、吝啬、心眼小,屡屡在这种小道理上犯大忌。  记不得哪个伟人曾经说过,只有丧失,才能不丧失。要想得到些什么,得暂且先给些什么。这样你才会得到更多成功的机会。  相信林肯成功的故事诸位都听了很多,但林肯的乐善好施却未必人人都能说得出来。实际上,林肯之所以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受人尊重的伟人之一,原因就在于他年青的时候就在帮助别人方面下足了心眼和工夫,这使得他在任何场合中都能与别人打成一片。他在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亨恩顿先生回忆林肯年青的时候说:“在林肯先生的住所住满了人的时候,他会把自己的床让给别人。然后,他自己就到店里的柜台上睡,卷一块布当枕头,似乎谁有困难都会想到向他求助。”  林肯如此乐善好施,为他日后赢得了什么?选票呀!说到这里,还有谁能不钦服林肯的这番“欲得先予”的超凡心眼呢?  为什么说“欲得先予”需要超凡的心眼呢?因为几乎所有的人对他人的给予都会持审慎的态度,只要你的“予”是另有企图的,那么你就要在“予”之前多个巧安排的心眼,总不能告诉对方:“我要‘予’给你了,”否则对方受宠若惊,自然会对你“无缘无故的‘予’”多加警觉,这样,你想后面的“得”,恐怕就难了。毕竟,在现在社会,人们都很自私,如何在“先予后得”上做好文章,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依我所见,“欲得先予”得从如下心眼上下足工夫:  一是分析“予”与“得”的量化上算好账,也就是说,小“予”换取大“得”,是为智慧,有道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如若你改用涌泉之恩去换取滴水之报,这种“予”的成本那就实在不划算了。  二是尽量把“欲得先予”建立在既含蓄又和谐的基准上。就像前面提到的林肯,他的“予”就做得很自然,这样就不会给对方的心理造成莫名的敌意,现在人都爱讲双向式、互动式、双赢式,“欲得先予”能做到这样则再好不过。比如一个企业老板,要想使员工对企业忠诚,先在细微之处对员工多一些人文关怀和物质关怀,员工还会反过来和老板作对,那就不正常了。  三是充分理解“欲得先予”的词性机能——它通常是和物质的得失挂着勾,所以无论是“予”还是“得”,在动机上要走正路,不要过于俗套,更不要将其当作赤裸裸的交换条件。比如我的一个老同学,现在在建筑业包工程,据他说,他之所以工程单子都接得不错,主要得益于在接单子之前“出手大方”,什么叫“出手大方”,用钱腐蚀发包方的官员呗。像这种的“欲得先予”,既脏且险,我真为我的这位老同学担着把心,因为这种“欲得先予”一旦做成了惯性,总有东窗事发的时候!------------四、欲擒故纵的心眼------------  《太平天国·文书》里有这样一段话:“欲擒先纵,欲急故缓,待其懈而击之,无不胜者。”这段话的意思是,要想使自己处于主动地位,必须多用心计,巧妙处理得与失、大与小、里与外、出与入、先与后等辩证关系,然后有智谋、有步骤地进行舍弃,就像俗话所说:“舍出孩子套住狼。”  “欲擒先纵”出于兵家智谋,其机理是“欲抑之,必先张之;欲擒之,必先纵之”。战争时期,在对方强我方弱的前提下,要想赢得胜利,比对方多一个“纵”敌的心眼,也就是比对方多一个制敌的战术理念,“纵”就是暂时先满足对方,故意卖出破绽,骄其志气,在对方忘乎所以之际,出其不意地出兵,巧取其利。  举个战例。1947年7月初,我一纵和六纵将敌整编第70师一个半旅及由独山集北上接应70师南下的整编第32师主力包围在只有200余户居民的六营集。  刘邓首长判断:敌人两个师部和两个半旅被困该村,固守困难,敌人极有可能向整编第70师的后方济宁突围;但若我军围困过紧,敌亦可能作困兽之斗。刘邓首长想出了一个计策:采用“围三阙一、欲擒故纵”之计,给敌人网开一面,虚留生路,暗设口袋,纵敌突围,于运动中歼敌,这样既可减少我军伤亡,又可增大歼敌战果,真可谓一举两得。  刘邓首长的部署是:将一纵撤至六营集以东至纸坊一带的开阔地,将部队摆开,预设成口袋型阵地,以等待敌突围时予以歼灭。7月14日晚,六纵数千人向六营集小镇发起三面攻击,其中西面为主攻方向。已成惊弓之鸟的敌人经受不住我军的凌厉攻势,分左、右两路仓皇向东夺路而逃,企图向济宁之敌靠拢。结果全部进入我军预设的口袋型阵地。一夜之间,六营集小镇的敌人被我全歼。敌70师师长、副师长均被我俘虏。32师师长趁黑夜逃走,却被蒋介石以临阵脱逃罪关进监狱。  我在读到这个案例时,心里虽然由衷地钦佩刘邓首长的战术素养,但同时也在想另外一个问题,麻弊大意,轻敌者必遭杀戮,这种战例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数不胜数,那敌军两个师的长官个个是黄浦出来的高才生,怎么恰恰在这关头犯上此忌呢?如果当时敌人也多个心眼,判断出我军的战术意图,不入刘邓的圈套,结果又会是怎样的呢?我看关键的问题还不在于会不会打仗,而在于他们进一步想问题的心眼就是比我们的刘邓首长少。心眼少,哪怕是悍将,屡吃败战也在情理之中了。  再看在和平年代里,虽然我们看不到战场上的弥漫硝烟,但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也不管你恶心不恶心,事实上人算人、斗心眼的商场竞争就是无处不在,你不愿意也好,你恶心也罢,只要你对斗心眼者不留点心眼,没准儿什么时候就落入人家的套子里去。  我们往往会面临这样或那样的困惑:你想和竞争对手分享蛋糕,可是竞争对手心里想的是怎样把你的蛋糕抢光,形势逼得你为生存与发展,不得不多出个心眼来对竞争对手有所防范;你想买一套别致的房子,房地产商各种各样的宣传诱惑随之而来,让你无所适从,因此你一定多长个心眼来引诱对方亮底,让对方自卖破绽;你遇上又想与你合作又很敛财的人,与你共事可以,但一提到钱,就是一毛不拔,这让你的原先计划很难实施,你不得不多个别的心眼,使他出资……也许,很多时候你并不想采用这些“不太地道”的办法完成你要完成的事,但无奈人心隔肚皮,你不长点这样的心眼,可能就使你的商机或契机失去再也回不来,与其如此,在不伤害对方的前提下,纵然使此“欲擒故纵”计也无妨。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把握“欲擒故纵”的尺度,又应该在什么样情形下才适用“欲擒故纵”呢?  一是平时要磨砺自己最基本的洞察能力,分析对方与你之间的心理距离,再结合其言行举止,判断对方究竟想干什么?为什么要干?对方的行为对你的利益会不会构成影响?构成什么样的影响?  二是与人相处要知己知彼,也就是说,在知彼的前提下,对自己的心理与能力也要作相应的评估,同时要分析自己与对方的亲疏度,尽量找其能互通的接洽点(也叫共同语言),在关键点上把握好能感动对方的话语权,这样你就为“欲擒故纵”打下了基础。  三是要具有过人的“得”“失”眼光,而且还要有舍得小利的过人眼光,和实务操作上的隐蔽能力。那些对眼前的利益斤斤计较、在情绪上永远输不起的人,那就免谈“欲擒先纵”了。  四是要把握好“欲擒故纵”的“度”。我只提倡将此法用于不伤害对方利益、不腐蚀对方灵魂的前提下的“欲擒故纵”,但不支持现在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为了谋私利,不惜以金钱的利诱来纵容越来越多的腐败分子的“欲擒故纵”。比如我有一个建筑业干了很多年的朋友,他有一句所谓的名言就是“官场越多人腐败,我的钱挣得越多”,别看此君在官场上的“欲擒故纵”用得得心应手,其实这只是老掉渣的行贿行为,我就不信他以及被他腐蚀的干部永远不会出事!  所谓心眼,虽不是与生俱来的东西,但作为一种理念,它却潜藏在每个人的心中,就看你平常用什么态度对待心眼的功用。我说多一个心眼多十倍机会,多的什么机会?当然是成功的机会。是人都不会拒绝成功,但成功需要比别人多心眼,比别人多心眼就需要付出比别人多心眼的修炼,这些修炼并不求超凡,只求在平凡生活中多些思考,多些比较,多些务实,多些准度的把握,诸所谓以和为贵、抛砖引玉、欲得先予、欲擒故纵等,我们听起来似乎都跟兵计一样玄乎,其实不然,因为心眼本身就是自我生存计策,就是自我发展谋略,既然是计策与谋略,何必要有兵计与平凡之分呢?「全文完」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4
正序
倒序
多一个心眼多十倍机会
多一个心眼多十倍机会-2
多一个心眼多十倍机会-3
多一个心眼多十倍机会-4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多一个心眼多十倍机会
多一个心眼多十倍机会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