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个心眼多十倍机会-3

广东雷州有一个老实的农民叫孙明,总觉得自己是个开大酒店的料,但就是因为缺资金,因而一直没有进入商海,年近40时,终于赢来了借钱的机会。  那是他的一个远房亲戚从香港回来,正准备在广东老家投资办点什么事,孙明得知此事,觉得机会来了,就找亲戚谈开酒店的事,并要求借贷100万港元,亲戚虽然同意,但要的条件是月息三分。这可是银行利息的五倍呀,这乍听起来有点吓人,可是孙明心里再一想:这100万每个月产生的利润可远远大于百分之三呀,要是放弃了,那就什么机会也没有了;抓住了,就等于借人钱之势发财,何乐不为呢?  三年后,孙明不但连本带息还给了亲戚,还主动又送给了他10万。亲戚问他为什么?人家孙明说了:“如果没有你当时借给我这个钱势,我哪有今天?”可见孙明那酒店红火的程度。  古人云:“观千里不能自顾其耳,举千钧不能自拔其身。非目的疾、力不及也,势也。”意思是一个人的眼光再敏锐,若不借一面镜子,则永远也看不见自己的耳朵;能举起千斤重的物品,如果不借一个滑轮,永远也不能把自己一百多斤的身体举起来。借钱势的道理也是一样,尤其是如今这种“有钱能使磨推鬼”的时代,无论你是一个经营管理者,还是一个项目立项人,纵然你的点子再多,能力再强,如果没有敢于借钱生钱的巧心眼,那也都是纸上谈兵。  不过,话得说回来,中国人口众多,诚信越来越糟糕,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你借钱生钱的初衷。不愿意借钱给你的人,多数是因为别人借钱不还,就再也不信任所有人。如果你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建议你再多个心眼,找另一条路径。比如借权势、风势等,切不可在一棵树上吊死。------------二、借权势,敢于站在巨人的肩上------------  古人有过“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说法,反映了无势者(或称弱势者)对有势者(或称强势者)所持有的既羡又妒的矛盾心态。  羡,始于即因权势可以做别人做不到的事;妒,始于因攀不上权势而得不到期待的东西。如果你的身边有某某朋友当了能掌握实权的官,那么权势就明摆着,就看你怎么借其权,长己势,又能让朋友的官位纹丝不动。  清朝乾隆时期宰相和珅属有心眼之人,可是他的心眼太毒了。他借助皇帝的宠爱之势,一边弄权,一边胡作非为,成了史上最大的一个贪官;而胡雪岩从一个被钱庄解雇的小伙计,发展为一代“红顶商人”,某种程度上也是借助了王有龄、左宗棠等人的权势。这些借权势者,尽管都辉煌过,但都未必是我们的好镜子。  所以我有必要先安民告示一下,我在这里和大家讲的“借权势”,可不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那种“弄权”的权势,也不是借权压人,以权谋私那种权势,那么我讲的是什么权势呢?一是公众认同权;二是伯乐之权!  借用公众认同权可以为自己预期造势,当然,这种借势法讲究的是策略,它需要你动足脑筋,尽量的在公众认同点上多长些别人难以想到的心眼,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借势方案,其权势方可为你尽其能。  现在的许多商业产品广告,为什么喜欢花重金请名人当形象代言人?理由很简单,因为名人更容易招来公众认同。名人的这种权势是隐性的,但在公众尤其是在马首是瞻的众人眼里,名人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给大家讲一个流传于营销界的经典案例。  大概是五六年前吧,美国有一位出版商手头积压了一批书卖不出去,眼看就要大亏本了。情急之下,老总想出了一个心计:给总统送去一本,并频频联系征求意见。忙得不可开交的总统随便回了一句:“这书不错”。就这么一句话,被出版商当作“当今总统喜爱的书”大肆宣传,以致库存的书很快被抢购一空。不久,这个出版商又积压一本新书,老板便“照方抓药”,给总统送去一本,总统有了上次的教训,想借机奚落一番,就在送来的书上写道:“这书遭透了”。殊不知总统还是被心计多端的出版商套了,一部名曰“现有总统讨厌的书”一经宣传,该书又被抢购一空。第三次,出版商再次送新书给总统,总统有了前两次被人利用的教训,干脆打死也不开金口。结果呢?“一本连当今总统都难下结论的书”隆重推出……  这个案例与其说是案例,不如说是故事,一则杜撰的故事,因此我们就没有必要辨其真伪,毕竟,某某重量级官员出席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产品发布会,某某新书由某某重要官员题字等等,如此之举,难道不就是巧借公众认同权的典范吗?  无怪乎克莱夫·格兰杰留给了我们一句精辟的话:只有站在巨人的肩上你才能看得更远。他鼓励人们平时多用心眼,借用公众认同权造势,但此举要恰到好处,不能过头,更不能借权腐败。  至于什么叫伯乐之权?这个问题很难用一句话解释得清楚,因为我所说的“伯乐”,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相马的伯乐,而是在关键时刻能伸出手来助你一臂之力的角色的代指。  不要忽略了社会上那些看似无权,但却有助我们上青天的能量的人物。这些人物在哪里?让我来告诉大家,他们正活跃在出版圈、媒体圈、经纪圈、企划圈、律政圈等具有炒作色彩的行业里。如果你想在你所从事的领域干点成绩,又惑于知名度小,难以大展拳脚,那么你大可以将心眼投向这些行业,他们的职业,他们的职权,乃至他们的职能,都注定了他们有能力当好可以让你借其权上青天的伯乐角色。  你想找个好工作,光靠自己跑不行;你想出名,光靠自己努力也不行;你要找合作伙伴,光靠自己奔波还是不行——怎么办?让我告诉你,借伯乐之权势!  举个例子。有一个私营公司的老板,为救病重的老母亲,计划把本来就资金短缺的公司转卖掉,一家经纪公司上门来,愿意以5万元价格收购,在谈判中,这个老板突然多出一个心眼:何不把自己的公司转卖的信息贴到几家著名的经纪公司网站去?  另一家经纪公司从网上得此信息,大惑不解:“这怎么可能呢?一家公司光资产就值十几万,简直胡闹!”于是找人上门“火力侦察”,当他们得知这只是老板为解救老母亲住院费的燃眉之急而做出的无奈之举时,大受感动,即动用了身为“伯乐”的职权职能,将此事做一套文案转给另一家投资公司,投资公司得知其事,其老板也大受感动,说:“百善孝为先,他的孝心打动了我。”  结果好事连连来。这家投资公司先是解决了原私企老板“救母”的心愿,接着又对他的原私营公司进行财务审核,发现他的经营很有张力,只是因为资金短缺,好几项有操作性的项目“持项待币”。遂投下40多万元,将其收购。现在他已是一家大集团的下属子公司的经理了。试想,如果当时这位老板在第一家公司上门收购时就拍板画押,能有后面的伯乐助己上青天的机遇吗?  这个事例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什么?多数人会想到经纪公司所特有的权势能量,而我们现在的议题是借势借力,因而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恰恰是那位巧借伯乐之势的老板。如果说他的成功是得益于他的机敏,那么这种机敏又是从何而来呢?当然是“多心眼”啊!  经纪圈有经纪圈的职业权势,在经济性质上类同于经纪圈的出版圈、媒体圈、企划圈、律政圈,也各有其独到的职业权势。如果你也具有那位老板那样的心眼,那么你想出书就找出版商,你想出名就找记者,你想做形象代言就找企划人,你想打官司就找律师,他们都不是高官,手中拥有的不是政治权力,而只是职业赋予他们的职能权力,为你的各种需求服务,所以十分的实用。  话说到这里,有一个问题有必要交待,那就是当你借伯乐权势的时候,你要想想你的能量够不够得上千里马的水准。《马说》有言:“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一顿,作低回之势。接着,以“不饱,不足,不外见,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这就道出一个前提,要想让伯乐相中你,首先你得问问自己几斤几两?也就是说,你自己究竟是不是千里马?你有找伯乐的资本吗?如果这些答案是肯定的,加上你能有巧借伯乐之权势的心眼,我相信你自有机会被伯乐相中。------------三、借风势,四两可以拨千斤------------  古人云:“飞龙乘云,腾蛇游雾。”龙、蛇算得上无所不能的,但它们也必须依靠云雾之势,才能借助云梯腾云驾雾,更何况我们凡夫俗子?所以我们才会把“好风凭借力,助我上青天”作为有心眼的人把握成功机会的最佳境界。  常听到有人用“见风使舵”四个字来置啄别人,言下之意,无非是表明自己立场是如何如何的坚定不移,意志是如何如何的雷打不动、雨泼不进。我看说此话者其心理大有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之嫌。奇怪的是,这种话若用来煸情,还总会引来众人对“见风使舵”者的同仇敌忾。那么我不禁要问了,如果你不见风使舵,毋宁翻船?看来说这话者并不能表明说话者的立场真的像他所说的那样坚定,只是他没遇上心仪的“风势”,因而也就没有了见风使舵的机会。  谁也不能否认,风势一旦大起来,足可以摧枯拉朽。如果能借风势为己所用,谁又会违心地说“不”呢?从个体本位意义来看,在不伤及他人的利益的前提下,能“见风使舵”者,恰恰表现了这个人心眼比众人多,善于利用机会和把握机会的睿智。  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关于这段故事,大家可能讲得比我更生动,所以我就不说了,但大家注意到没有,就在这段故事里,还有一则故事中的故事,那就是“草船借箭”。纵观草船借箭的整个细节,我们同样再一次感受到诸葛亮“巧借”的能力。  故事说的是当时的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俩人在一起时,时时找机会刁难他。在战曹操前,诸葛亮测算出过江讨曹得需要10万支箭,周瑜则以公务为由,要诸葛亮10天内赶造10万支箭。按照当时蜀吴两国的自身条件,这可是一项逻辑上根本不能完成的任务,然而诸葛亮毕竟心眼多,他接命后灵机一动,找来鲁肃,准备了二十条船,在船的两边扎上草把子。趁着大雾连夜靠近了对岸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士兵擂鼓呐喊。曹军不明虚实,调集了一万多士兵朝江里放箭,天快亮时,船两边的草把子上已经插满了箭。诸葛亮下令回营。就这样完成了“造箭”任务。鲁肃见此情此景,大呼诸葛亮“借雾又借箭”,此举真乃神来之笔。  除诸葛亮巧借过风势、雾势外,《三国演义》还有一段关羽借水势完成“水淹七军”的战例。雾、水,虽不是风,但在效果上却与“借风”如出一辙,从这个意义去理解,那么雾亦是风,水亦是风。风势可畏亦可借。但凡胜者,多是在平常中多出个“借”的心眼,巧借风势之力,为自己创造成功机会。败者则反。  说到这儿,也许会有人不屑:古人尚且知道借风势为己所用,那么智力水平毫不在古人之下的当今世人何尝不能?而我说,智力水平没有年代之分,只有人的心眼的多与少,才把风势留给人的机会多与少给隔开了。  前些年,国内掀起了牛奶品牌大战。就在一些牛奶厂家动起研发酸奶产品的时候,一个以“纯牛奶”为原生态饮品的伊利品牌却突然异军突起。大家知道伊利品牌是怎么打开的吗?  那是1998年初,中央电视台即在准备举办春节晚会,并为其招商。伊利获取信息后,认为央视的春节晚会是最好的宣传品牌的平台,何不借此机会,把自己的品牌搞上去?于是就搞定了一个针对央视的“借东风”策划,并与央视签下了播出合同。一时间,各大媒体宣传“伊利杯我最喜爱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评选揭晓。“伊利”借全球收视率最高的晚会之势,知名度由此一发不可收拾。应该说,央视可提供的“风势”是众人皆知的,为什么伊利能借此获得成功?一句话:伊利比别的同类厂家多了个“借势”心眼。  讲伊利的例子太大,那么回到我们现实生活中来,说说个人长心眼、巧借风势的例子。  高绪秀,一名下岗纺织女工,1996年从零起步,凭着自己的智慧,艰苦创业,把收购的一家破产企业建成了湖南最大的帆布生产基地。目前高绪秀的东风纺织服装有限责任公司拥有纺纱、织布、印染、服装一条龙的产业链,公司开发的“东帆”牌帆布有100多个花色品种,产品畅销10多个省市和港澳台、东南亚及欧美市场。那么高绪秀对自己的成功有哪些心得呢?借东风,扬起“东帆”的企业理念。  高绪秀说:古有诸葛亮借东风打败曹操千军万马的典故,现代我们办企业也要成为“借东风”的高手,这个“借东风”就是要把改革开放和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用好用足用到位,还要善于抓住一切发展的机遇,借船出海、借梯上楼、借脑发财、借“四两拨千斤”等,都可以谓之“借东风”。  我现在要问的是:“东风”能够扬起高绪秀的“东帆”,那么为什么不能扬起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之帆吗?  讲完三种巧借势的方法,现在用四句话总结一下。  第一句话是借势要多用心眼算得失。不管怎么说,借是暂时的,是过渡的,它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不能像狗仗人势那样从一而终,所以,在借势时要先掂一掂欠下人情的成本。  第二句话是借势是在危及自身生存权的前提下,为转危为安时不得以才采用的自救法,不要时时事事都靠借势,毕竟,所有的势力资源都是有限的,一旦所借之势不再为你所用,你将会非常的被动。  第三句话是借势时要分析强势者的居心,要谨慎从事,若只为借势而借势,弄不好引狼入室,不啻于饮鸩止渴,你将会把一切都输得精光。  第四句话是借“势”并不难,但可借的势只把机会留给有心人。究竟要借得什么样的“势”,得靠你自己的慧眼、灵感和悟性去把握了。  很多人都读过《犹太人借钱》的故事。不知多少人知道那里有个身揣50万债券的犹太人?他出门前,想将这笔钱寄存银行金库里,当他得知因此要付出昂贵的保管费时,灵光一现,计上心来,须臾,即将那50万债券拿去银行做贷一元钱的抵押金。  相信多数人会认为这个犹太人太奸诈、太小气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说,偌大的银行,有那么多的行规和政策,居然被一个犹太人耍了,又能说明什么呢?说明人的灵光一现是一个很超然的东西,只要你平时能多个心眼将其把握,它甚至可以化悲观为乐观,化腐朽为神奇。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不必去嘲笑银行的规则的疏忽,但我们却有理由佩服犹太人超凡的捕捉灵光一现的心眼。  我们平时总爱说灵感和顿悟,其实,灵感和顿悟就是来自平凡,超乎平凡。所谓灵光一现,计上心头;大腿一拍,文章可做——诸位可能都很注重发现与创造,然而发现与创造来自何处?我认为很多的发现与创造,正是得益于刹时间的灵感与顿悟,有心眼和没心眼,其差别也就在于“抓”与“不抓”。很多人说自己没灵感,不会顿悟,按我的理解,这正是人的惰性使然,真正阻碍我们去发现、去创造的,不是灵感与顿悟的缺失,而是我们心理上的障碍和思想中的顽石。  灵感是闪现智慧灵光的最佳方式,抓住一次灵感,就好比抓住了千载难逢的那个阿拉丁神灯里的精灵,只要你决心去唤醒它,那么你的灵感就可能变成现实。  顿悟虽也基于“灵光一现”,但顿悟并不是真正的成熟的悟觉,它还需要在顿悟的基础上,有效地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这一过程包含了认知冲突或者情感冲突的顺利解决,以达到最终的开悟境界。  别用“是金子总会闪光的”来做自我心理安慰,也别把自己当作什么金子,因为世界上会闪光的远不只是金子,我将要与诸位谈及的灵感、顿悟——均属灵光一现——虽不是发光的金子,但它的光亮却是无穷尽的,只不过需要你用心、用眼、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去点亮罢了。  现在我们就来谈谈灵感与顿悟。------------一、用灵感妙酿奇迹------------  前几年,我有一个朋友在中青报上发表了题为“三拍”的杂文,一言“拍脑门”不开窍,二言“拍胸脯”诺而不践,三言“拍屁股”见事开溜,意在针砭当今社会俯拾皆是的庸懒的不思进取的世风,是文堪称妙哉!后来我和中青报栏目主编焦加开起了“添一拍”的玩笑,添的什么“拍”?“拍腿”是也!  这不?大腿一拍——有了!  有什么了?灵感呗!  当然了,灵感可不是光靠拍大腿产生的,我只是做了个形象的比喻而已。实际上,很多人的内心都潜藏着灵感的基因,只是你是否多个心眼去捕捉而已。  人的一生,绝大多数的时间是在平凡中度过的,但人总是不甘于一辈子平凡而无所作为,自然赋予了人类无限的灵感想像空间和发现之源,但由于灵感的产生没有固定的格式与规律,它就像一个顽皮的小精灵,为了考验人们的思维敏锐与否,总是有意无意地时隐时现,只要你稍不留意,它就会稍纵即逝。  灵感本身不一定是智慧,但你若是多个心眼,抓住其效能,那么灵感就会给你带来无限的智慧并创造奇迹。人类历史上很多革新、发明与创造,无不始于前人善用灵感的闪现。比如希望人能像鸟一样飞上天,后来就有了飞机;比如梦想有一天地里的稻子能自动收到仓库里,于是就有了收割机;比如人与人相隔千里却能如对面一样交流,于是就有了可视电话。这些都得益于前人灵感的提示啊。  我干过多年的图书选题策划,曾经有人问我策划的灵感是怎么来的呢?我说,没心眼的人天天在找灵感而得不到真正的灵感,有心眼的人抓住一次突发奇想,灵感就产生了。策划人之所以叫策划人,正是得益于他能抓住在别人眼里根本不起眼的东西,加以创造而变成有用的东西,而不是漫天遨游,寻觅灵感,如果策划人实在没有灵感,量你把他关起来“想”灵感,也是徒劳无功的。  有一位江西姑娘,在北京丰台区的人才交流市场附近开了家文印店,经营很惨淡。  前两年一个夏天,她在海淀体育场人才交流会上收集信息,偶然发现有一个展台上赫然打出“欢迎情侣双双应聘”的广告标语。原来这是一家私立学校,因担心员工频繁跳槽给工作带来损失,所以提出这个点子,就这么个简单的道理,让这位女孩“蹦”出一个灵感:制作情侣简历肯定有市场!  这个女孩就在自己的小店门口挂出招牌:“本店制作情侣简历,欢迎广大情侣前来咨询惠顾。”没想到效果比她想像的还好,小店的门槛都快被踏破了。女孩一边掌握最新最快的情侣招聘信息,一边根据需求制作情侣简历。她还仔细地进行调查:喜欢招聘情侣的到底是外企还是国企,喜欢招同一个专业的还是不同专业的,较注重应聘者哪一方面的能力等等。  同年9月,正是毕业生找工作的火爆期,小店里制作情侣简历的青年男女迅速递增,他们的专业涵盖了翻译、公共关系、对外贸易、电子工程科技等等,这些专业正好是一些外企需要的,加上新颖的“情侣简历”让招聘方耳目一新,很好地替这些应聘者打开了局面。找到好单位的情侣们高兴坏了,他们送给女孩一个雅号——“稳定爱情的时尚杀手”。  这个女孩的举动让我联想了很多,其中最让我感到钦佩的,不是她后来的运作,而是她对捕捉信息的态度。什么态度呢?你给我一条可以走的路,我要把这条路变成可以开车的路。所以我认为说她在捕捉信息方面绝不仅仅只是独具匠心,更是独具慧眼。而这些素质,正是很多干市场策划的人所欠缺的,我们很多人把捕捉信息当作一种智慧拷贝,却没有对到手的信息进行深化思考的灵感。  心眼多的人,灵感是无处不在的。比如对某事思考中产生的联想,比如人的直觉、梦想、幻觉等等。总之,一切可以促使人对创造力产生奇思妙想的发源点,我们都可以称它为灵感。所以我说,每一个思维正常的人,都可能不时迸发出这样或那样的灵感,但未必人人都具有在平凡中多出一个心眼来捕捉灵感的自觉意识。因此,当灵感能产生难得的机会时,能捕捉灵感的人抓住了它也就抓住了机会,反之则反。  我曾在《智辩空口道》中说过:“人的灵感是创造的原动力之一,抓住了一次好的灵感,可以享用一生。”《天方夜谭》也给我们讲述了一段阿拉丁神灯的神话故事。从愿望而言,谁不想让自己的手中也有这样一盏能呼风唤雨的神灯,想让芝麻开门芝麻就乖乖地开门呢?其实我们多留意一下,就不难理解这段故事的旨意就在于告诉人们:每个人心里都掩藏着一盏随时都可能闪光的神灯——“只要用手摩擦一下,就能从里面跑出一个精灵,帮助你实现心中的愿望。”——这个神灯就是灵感。每抓住一次灵感,这个灵感就能帮助你实现心中的愿望。  既然灵感无处不在,我们就没有理由怀疑可能勾画出灵感的任何元素。比如梦想或幻想,很多人听起来都感到很可笑,可是当人家把这些梦想或幻觉变成现实时,你就一点也笑不出来了。因为人的梦想与幻觉往往也是孕育创造力灵感的温床之一。而我们,却总是不经意地将这些东西当作异想天开,让其可利用的价值反如杯弓蛇影般,来匆匆去匆匆,悄悄地从我们的智慧里溜走。  我们都承认灵感是创造奇迹的基因之一,为什么呢?因为它孕育于奇迹的土壤里,萌芽于思维的养料内,出现于比他人多一招的心眼中。由于灵感大都出现在平凡的生活中,所以它具有偶然性和机遇性。善于动脑的人也是最富有灵感的人,同时也是最善于享受灵感的人。在灵感的召唤下,创造的意识具有高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就勇于创造、乐于创造,还能创造出很多的奇迹。但必须搞明白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灵感都能摩擦出创造力的火花。  毕竟,由灵感到创造、发明,有一个艰苦的努力过程。有的人善于捕捉灵感并迅及付诸有益的实践,因此创造了奇迹。但有的人也曾有过抓住灵感成就事业的想法,偏偏又缺乏起码的自信,总怀疑自己不是搞发明创造的料,以致功夫未下心先“凉”;有的人缺乏应有的韧劲与恒心,遇到困难或挫折就放弃追求;还有些人为了获取灵感希冀于突发的神思,迷恋于烟酒的刺激,然而灵感却像小姑娘一样——羞羞答答,迟迟不肯付诸行动。原因是这些所谓的灵感缺既乏平凡生活的积淀,也缺乏创造的热情!  灵感迸发的基础,得益于知识与经验的积累。一个人灵感能否得到充分的发挥,还取决于他是否勤于思考,勤于实践。做生活的有心人,眼界就会拓宽,思维就会敏捷,如果对灵感有丝毫的犹豫或懈怠,都可能使灵感一去不返,导致本来可能开门的芝麻关上了大门。  别再扭曲灵感对现实发挥的作用,也别对灵感的效能失去信心。过去很多人对异想天开的人总习惯抱着轻蔑的态度,而如今,咱中央电视台不是专门为善于捕捉灵感者设置了“异想天开”栏目了?看来,人在平凡生活中只要多个心眼,就会找到很多灵感。灵感真的很有用。------------二、开悟·渐悟·顿悟与渐修(1)------------  前面和诸位讲述了灵感的源泉,以及多一个捕捉灵感的心眼对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其实,决定人类心灵净化与进步的因素绝不仅仅只在于对灵感的捕捉,更重要的是要靠自悟。  关于自悟,本属佛学禅宗的要义之一,它的主体包括开悟、顿悟和渐悟三种不等的完成过程。我们比较好了解的开悟的意思就是,你若能发觉自己的错误了或发现某件事物的处理方法了,那么这就是开悟。至于渐悟的意思,顾名思义,本来不明白,经过别人提醒或自己想了又想,渐渐地明白了,那么这就是渐悟。如果一下子就明白了,能同样的一切也都明了了,则属于顿悟。具体的说,开悟是要时间的,而其时间又因人因实际情况不同而不同,所以禅宗才以顿悟与渐悟将其区分开来。无疑,在自悟中,顿悟是心眼多的人之所求。相比之下,渐悟则比前者被动多了。  为什么同样一个问题,有的人一下就能解决,有的人一时反应不过来,要说“请容我想想”。因为前者感觉自己已经自悟了,而后者则像我们平时所说的“还未开窍”。事实也就是这样,我们很多人在平常就像是一颗蒙上泥尘的明珠,本来可以看到无限的光明,只是有泥蒙着我们的心眼,所以,得不到发光的机会,而这所谓的“泥”,也就是我们在还没有真正醒悟之前,这种泥是时时刻刻地粘在明珠上的。直到你将其洗净为止。  我给诸位举个例子。  某校有两个学生因为逃课被老师关在教室里抄写课文直至天黑。第二天,两个学生的家长同时带着孩子到学校去找校长,第一个家长满脸怒容地要求老师向学生道歉,说是“我们做父母都不会这样对待孩子,老师有什么权利这样惩罚我的孩子?”另一个学生的家长则对老师表示感谢:“学校有这样负责任的老师,我们做父母的也就放心了,同时也为我们家教不严而感到惭愧,我们以后一定多尽点儿心,配合学校教育好孩子。”听了这位家长的话,前一个学生的家长眨巴眨巴眼睛,窘得无地自容。  很显然,这个例子中的前一个家长悟得慢,叫渐悟,而后一个家长悟得快,叫顿悟。  还如前面讲的,当你这颗明珠被泥所包,难以闪光时,去泥就是开悟的过程。怎么去泥呢?通常的办法是用水一点点地洗,洗去泥晾干后,就是光亮的明珠,这就是渐悟。而有心眼的人悟性高,善于走捷径——用火烤,即把明珠外的泥烤干,形成一个壳,然后用锤子使劲一敲,泥裂开后立即露出明珠,这就是顿悟。  顿悟是多数有心眼的人之所求。怎样让我们的顿悟来得更及时呢?关于这个问题,从古到今,有着对此各种各样的讨论。其实我们可以从佛教禅宗乃至古代的老子、庄子中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  比如禅宗所提倡的顿悟,绝不仅仅把它当作一种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体验,它要求你自己去真实感受它,要实际运用它,觉得好了,你就自然会明白了。就比如你没吃过一样东西,不管别人怎么说它的味道,你还是不会知道它真正的味道,只要你亲自吃了后,你就立刻知道。这就是顿悟。  但顿悟并不意味着完全开悟,也谈不上灵感的成熟,它只是自悟的开始,还需要用更多的心眼去深入解悟,禅宗将此释为渐修。所以我们不能因为顿悟而告万事大吉。  《首楞严经》有云:“理虽顿悟。承悟并消。事在渐修。依次第尽。如大海猛风顿息。波浪渐停。犹孩子诸根顿生。力量渐备。似曦光之顿出。霜露渐消。若即文之顿成。读有前后。或顿悟顿修。”什么意思呢?找到问题的答案了,更需要用心去理解得到答案的始末;明确自己努力的目标了,更需要用心去实践。这就是所谓的“修”。  如果一件事情起先没有人去尝试,你敢于第一个去尝试,说明你的心眼促使了你自悟,后面,就要用你的行动去证悟。这样才有获得成功的可能。  享有“IT第一名记”美誉的《每周电脑报》总负责人刘克丽,你要是问起她成功的秘诀何在时,她就会骄傲地告诉你:“成功是从捡起地上的请柬开始。”  这可不是吹的。1984年,已经34岁的刘克丽,放弃了长达10年的电脑专业的工作,随同丈夫来到《中国电子报》报社。开始,报社让她打杂,一干就是三个多月。  有一回,刘克丽在楼道扫地时,发现地上的一张已经被来往的众人踩脏了的软件业会展请柬——这显然是别的记者丢弃的。  她捡起来一看,尚未过期。她灵光一现,就多了个心眼:“我本来就是学这个专业,能否试着去采访?”报社领导同意她去试试,结果一发而不可收。有电脑从业经验的她很快成为行业里的名记,各类世界性的IT行业记者招待会上,第一个提问的总是她,提问最新颖的也是她。名气大了,她干脆领头创办了《每周电脑报》,现在已成为报业界的一位女强人。  诸位可别把刘克丽当初捡请柬时产生的那种采访念头胡乱地与产生灵感对接起来,这根本谈不上灵感,恰恰是自悟的发端,而后面她付诸的实践,就是对自悟的渐修过程,过程结束了,即开悟了。  我再讲个“洋例子”。美国有两个卡耐基。一个是戴尔,另一个是安德鲁。前者是教人成功的人际关系大师,后者则是身体力行的成功的模本。------------二、开悟·渐悟·顿悟与渐修(2)------------  安德鲁·卡耐基后来成为享誉全球的钢铁大王,其成功则是从捡起一份额外的业务开始渐悟的。  因为家庭贫寒,中学都没有读完的安德鲁不得不走上社会,他从事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匹兹堡做一份送电报的工作,由于工资很低,他渴望能成为一名出人头地的商界人士,于是他每天坚持白天上班,晚上自学财经知识。  有一天,公司忽然收到一份从费城发来的电报。电报异常紧急,但是当时接线员都还没有上班,于是,安德鲁立刻跑去代为收了下来,并赶紧将其送到了收报人的手中。这件事之后,他被提升为接线员,薪水也增加了一倍。由于接线员的工作相对轻松,安德鲁的心眼更多了,他知道一个朋友办的一家叫麦坎德里斯的钢铁公司难以为继,便决心趁这个时期苦攻有关钢铁业的相关知识,感觉时机成熟了,就找到这个朋友,欲与其联手,两人一拍即合,从此安德鲁走上商业道路,并将麦坎德里斯钢铁公司带成美国钢铁的旗帜性企业。  安德鲁的事例给我们什么教益呢?用禅宗解释,同样还是一个理儿:先有思想上的顿悟,后有实践上的渐修。我们的心是很大的,我们体验到的只是很小一部分。问题是我们有多少人有了顿悟后又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放弃了身体力行的渐修呢?  为什么人们常说“一百个想法,不如一个行动”?因为只有行动,才是把自悟带向开悟的惟一通途。只顿悟未开悟,大抵是有思想、没干劲者。想法易实干难。惧难者,纵然你的心眼都用在顿悟式的想法上,事实上却执迷不悟,那又能值几个钱呢?  这个世界就是如此,似乎人人都有希望能够亲历奇迹出现,但奇迹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的,它只眷顾有心人。只要比别人多呼吸一下,任何奇迹都可能看见。而这呼吸是需要用力的,你舍得花这种力吗?舍得了,你就开悟了。  我不是在这里刻意向大家宣扬禅宗,我只是借禅宗对“悟”的解释,向大家阐述多用心自悟的重要性。毕竟,关于“悟”,佛以外的领域对它的研究还甚浅,但“悟”却实实在在地根植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当中,只是我们对这方面的投入关注的太少而已。尽管禅宗没有强迫我们必须怎样怎样,才能怎样怎样,可是我已经有感于冯友兰一句警语:禅宗乃“无知之知,无修之修,无悟之悟,无得之得”也!------------三、记下你的“灵光一现”------------  科学家反复论证过人类的自然记忆力是有限的这个道理,人类要使自己越来越聪明,光靠自然记忆力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后天的“协记”补足,这种“协记”,就是需要在平常对生活多一个“记录”的心眼。  相信诸位当中很多人都有过类似这样的经历:突然来了什么即兴的感触或奇思妙想,但因为暂时手头忙,顾不过来就没去实施,但过眼也就忘了,结果一个个好点子好主意,就这样白白地扔掉了。真是可惜啊!  然而人的一生中出现这样的奇思妙想能有几次呢?扔了,就是扔掉了黄金啊!为什么不多个心眼,身边揣着一个小本本,把那个奇思妙想简扼地记录下来呢?  抓住了一次灵感就等于抓住了十倍的机会,忘了做笔记就等于浪费或放弃了难得的机会。  很多人一听到做手工笔记,马上就会和读书、开会之类的词串起来联想,于是就认为这只是领导干的事。其实这恰恰是对“手工笔记”理解的一种误区。有必要提醒的是,现在的人们生活都比较丰富,每天接触的事也很多,如果没有做笔记的习惯,丢三落四在所难免,尤其是对办公族来讲,养成做笔记的习惯,既可以帮助你集中精力思考、总结和归纳问题,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把学习内容中的重点记录下来,便于以后查阅或参考,何乐不为呢?  我在出版社主管策划工作时,“社头”要求我们策划部每周一都要例会一次,对大家策划的选题方案进行讨论认证。刚开始时大家都对这种形式很不感冒,每次开会时都空洞无物,找不到实质性的选题点子,只能让大家浪费更多无谓的时间,后来我要求大家出门时都养成随身带本子的习惯,用自己的职业嗅觉,观察、记录与出版有关的话题,后来每次例会,大家都自觉地拿出笔记本来,争先恐后地谈论对选题的新看法,而且卓有见地,效果真的很好。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运土机制造商出身的纳陶那,后来他成为一位著名的鼓舞人心的演说家。他用大部分时间,乘着他自己的飞机,遍游美国各州,进行精彩的演说。一天夜里,他在北卡罗来纳州做了一次演说,在他和助理希尔飞回家的途中,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当飞机起飞后不久,希尔看见纳陶那从衣袋里掏出笔记本,在上面写了几行字。飞机降落后,希尔问他是否记得他曾经在本子里写过字。  “啊,现在不记得!”纳陶那叫道。他立即从衣袋里掏出那个小本子,看看它。“就在这里!几个月来我一直在找这个本子!这儿有一个问题的答案,这个答案解决了我们难以完成的研究方案!”  纳陶那的一席话让希尔豁然开朗,后来在他的回忆录里,就用纳陶那的话:“当你有奇思妙想一闪而现时,请多留下心眼,立即把它记下来。”  世界色彩斑斓,人的生活色彩斑斓,但无论见到的是什么颜色,只要是一晃而过的,请抓住那一瞬间,把它记录下来,这对你的成长与把握机会都会有益处的。------------四、防止灵感与顿悟的异化------------  尽管灵光一现可以给我们带来不尽的好处,但不管诸位信不信,我还是要说一下我的忧患观点:那就是在灵光一现中产生出来的灵感或顿悟,有时就好比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导人行善,同时也可以诱人作恶。我所说的作恶,就是灵感或顿悟的异化之意。  这个世界是复杂的,以致很多人在为自己的某一种灵感或某一次顿悟付诸行动时,搞不清自己究竟是行善还是作恶,或者只是为灵感而灵感,为顿悟而顿悟,根本不为善或恶多个心眼去推敲一番,社会上出现的高智商罪犯大抵就属此列。所以我认为有必要将灵感与顿悟的异化问题列出来提警大家。  我认为就灵感或顿悟而言,有两方面的恶的趋向应该引起我们每个人的警惕:一是心态不正;二是心术不正。因为无论是心态不正,还是心术不正,都是恶的发端点。这种发端点再加上灵感与顿悟,就只能给他人乃至社会增加更多的麻烦。  电视连续剧《公安局长》中的制毒贩毒兼杀人犯钟六一心眼可谓多多,可是他把所有的智慧灵感都用在了如何犯罪上,所以我说他是属于心术不正的典型;而如果一位母亲在救火现场突然顿悟,于是置自己的孩子于不顾而先救别人的孩子,结果儿子被烧死而母亲成了“英雄”,这位母亲就是心态不正的典型。  所以我一直主张大家凡事要多个心眼。只要你主观上没有作恶的意愿,只要你行事的动机纯正,那么不论是灵感来了还是顿悟出现了,都能大大降低灵感或顿悟受到异化的可能与风险。  当然了,话又得说回来,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真理和错误都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真理在某种权限下是错的,错误在某种权限下又可能是对的。我没有办法认证某某的灵感或顿悟一定是对的或一定是错的,关键还在大家自行把握。毕竟,我讲这番话的目的并不是钻灵感或顿悟的牛角尖,我只是借这个话题奉劝诸位,当灵感来临或顿悟出现时,多个忧患的心眼,因为不纯的灵感或顿悟不但不能作为开启智慧的钥匙,而且还会自毁前程。如此而已。  以上已经通过灵感与顿悟两大元素与诸位讨论了关于人的灵光一现的话题,以下我将用两句简短的话,对这个论题作一下概括。  第一是灵光一现会产生灵感或顿悟。但灵感与顿悟并不是一回事,前者是具有创造性和思想性的,抓住灵感,也就抓住了创造的机会,后者则是对存在的一种认知,因此是自悟性的,它需渐修的过程,才能达到开悟的境界。  第二是抓住灵感和把握顿悟,需要平时多一个心眼去留意,去发现,并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亦即要学会用心点亮灵光一现的“神灯”,那里有很多智慧和机会等着你去体验,如果放弃这种体验,那么即使有再美妙的灵光一现,也会在一瞬间化成过往烟云。  相信吗,人的一生所遇到的艰难险阻,绝大部分并非来自外部,而是来自我们自身。  很多人平常对事情考虑得简单,甚至还会视别人提醒他“凡事要多个心眼”是“太啰唆”的,这种人往往要等到某件事情办得很糟糕的时候,才“恍然大悟”,成为事后的明白人。还有一种人,就是对事情的是非曲直本来不糊涂,但心无城府,性子急,容易冲动,缺乏自控心眼与自控力,如此导致失败那就更是千不该万不该了。  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人:明知超速行驶有危险,但一驾起车就控制不了以超速为荣的心理,直到有一天车祸发生,车毁财丢事小,人残事大,这时才明白不会自控的危害;明知贪污东窗事发是要蹲监狱的,但见了孔方兄就想起了它无所不能的作用,忘了它也会害人,直到有一天真地蹲进了班房,这时才明白失控将会意味着什么;明知负面情绪会导致负面效应,但动辄就是愤怒喷涌而出,直到有一天吃了亏闯了祸,这时才明白制怒的重要性;明知说话要分场合看对象视轻重,但无奈管不住一张“痒嘴”,直到有一天祸起“两片”间,这时才明白语失是多么的可怕。总之,我们对各种度的把握并不是没有一点认识,只是缺乏自我控制和调节的心眼。  自控——这个看似平常的程序,却蕴涵了深厚的哲理。尤其是如今处处布满了诱惑和陷阱的社会,如何理智地控制自己,已经成为很多人头疼的问题。虽然大家都知道自控并不是打掉牙齿往肚子咽那般逆来顺受——它的要义是临事不乱、处变不惊、喜怒不形于色——问题是一接触到这个话题,好像人人都能对别人说上一堆大道理,但一旦自己成为当事人,情绪被呼啦呼啦煽起时,自控的意识就丢失了。  为什么在“来事”或“变故”面前,很多人会出现失控现象?我的理解是:缺乏心眼,头脑简单,性子太急,思维太感性了,因此也太容易冲动了。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抑或说,如何磨砺自控的心眼?用句简单点的话说,要学会慎独。  所谓“慎独”,就是给自己多一份自检的智慧心眼。俗话说,会怪的怪自己,不会怪的怪别人。怪自己的意思是要多找自己的短处,不断地调整自己,提高自己;而怪别人的人就多半看不见自己的问题,看不见自己的问题又怎么会去改进自己呢?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大概也是这个境界吧。  以下,我就从欲念、情绪、危机和语言等四个方面进一步阐述如何多个心眼自我控制。------------一、欲念的自控------------  欲念涉及的领域很多,但我认为最难把控的是人的贪欲和情欲。  谁都会说:人生在世,怎一个“贪”字了得?“贪”字亦即贪欲。它起于“诱”栽于“诱”。也许“诱”者会说:“我不是因为你‘贪’而诱你,而是因为‘诱’而勾起了你的‘贪’!”那些一心只想拥有,又没有抵卸“诱”或抗“诱”的心眼者,贪欲在其内心是时时刻刻潜伏着的,所以也是很容易被“诱”字“勾”得灵魂出窍。  物欲之贪,名目多得数不过来,但多数也是发端于抗“诱”的自控力的缺失。  凡夫俗子不说,只说那些身为公仆者,有多少就是因为自控力差,才被以“贪官”之罪推上被告席的?他们走向腐败,身不由己地栽倒或拜倒在各种物欲上,自然要引来百姓的骂名。当然了,要是说这些腐败的官员本质都多么龌龊——这不客观,如果本质都是龌龊的,想必当初他们也混不到官场来。到了官场,灵魂反而蜕化,原因就在于官越大,面对的物欲诱惑越多。正由于此,官员才更应该具备抗“诱”的心眼才是。如果没有这个心眼,那么他们堕落的速度将会比谁都快!  前些日子,媒体公布了一项国内银行内部利用职权之便洗钱的数据实乃触目惊心:迄今为止,被洗之款达60余亿,而案宗居然达到1500多起!一向管理严谨的银行业尚且如此,其他行业就更不在话下了。在这么多的案宗中,谁能镇定自若?当然是善于慎独自控、勇于自律的人。  有人说要想让人成为一个组织的真正成员,最好让他永远站在这个组织的门外,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他永远地保持着进取心。这种说法听起来好像很灰调,但却很耐人寻味。  当然,并不是所有到达事业巅峰的人在自控力上都是一无是处的。关键就看你在平常言谈举止中是否多了自控力这个心眼。我们没有理由抱怨为满足我们的物欲创造一切便利条件的人,要抱怨就抱怨我们自己在物欲面前我们缺乏抗“诱”的心眼,抱怨我们自控力的缺失!  战国时期的魏文侯,一次和股肱之臣们饮酒,正饮了一半,文侯却停下了酒杯,说:“天不早了,我要出去。”臣僚们惊讶道,外面正下着雨,大家在这里饮酒又很快乐,你干什么去?不要走!文侯说:“我两天前与管理猎场的人约好的,今天去打猎,不管怎么说,不好失约啊!”  如果说“不好失约”体现了贵为君王的文侯的诚信,那么比此更可贵的则是他那种为固守诚信而“停下酒杯”的自控力。魏文侯这么做自然是颇具心眼:一个君王对诚信和自控力尚且如此看重,今后尔等臣僚岂敢妄自菲薄?  即使今天,为官清正、面对污浊水仍能傲然挺立、不为各种诱惑所动的人还是有的。但请大家好好想想看,在我们身边,能有这种自控力的人还有几多?  我们知道,《圣经》里无处不讲“灵界斗争”。即魔鬼随时随地在寻找机会,引诱腐蚀信徒。各种不良风气和低级趣味无时不刻不在我们身边传播与蔓延。在这个处处充满引诱的世界,我们要从物欲、色欲、金钱、名利等各方面练好拒腐能力。俗话说,战胜自己是最难的,但人要走正路,就应该记着把自控力这个“护身符”永远带在身边,以抵御来自外力的各种不良诱惑。  比如提到贪酒,就让人联想起那些因为控制不住自己贪杯而误事的人。尽管酒具有健体强身之功,舒筋活血之效,但喝酒时不花心眼控制好量的话,酒则成了祸水,“大则亡国失天下,小则败家丧身”。所以罪不在酒,而在人因为对酒的迷恋,在于人们日趋淡薄的自控能力。  至于情欲吧,人人都有,但如果没有用理性的自控力去对待,任其乱来,那么情欲就会成为乱伦的导火索。  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其中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天祥正照风月鉴”的故事。贾瑞受到王熙凤三番五次的捉弄后,患上了“单思”病。这时,有个跛足道人来化斋,他从褡裢中取出“风月宝鉴”递与贾瑞道:“……专治邪思妄动之症,有济世保生之功。所以带它到世上,单与那些聪明杰俊、风雅王孙等看照。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他的背面,要紧,要紧!三日后吾来收取,管叫你好了。”但“风月鉴”反面只有骷髅,而正面则是凤姐,贾瑞经不住正面的诱惑,在跛足道人走后次日不自觉地看了正面的镜子,与王熙凤一番云雨后,就再也没有醒来。  贾瑞死于贪色,这是活该!因为他在此前拂逆了跛足道人只照反面不照正面的相劝。这就是既缺心眼又缺城府还缺自控能力的人的悲剧!  “五毒”亦即“五贪”,“色”自然摆在首位,“色”与失控的情欲有着直接的关系。古人云:“万恶淫为首”,说的也是这个道理。贾瑞贪色,命绝于缺乏自控的心眼——这还只是失控悲剧中的冰山一角,端看如今各媒体,对社会上有关“贪色”“失控”而导致各种悲剧的报道实在是不胜枚举。诸位对“包二奶”“做保健”“网交”之类的色情词也一定不会陌生,而这些情欲宣泄最终都给当事人带来什么结局呢?为什么明知有风险,还有那么多人往里钻呢?依我看,是物质条件丰富了,人格修养蜕化了;社会诱惑增多了,心里防线弱化了!  更有那些灯红酒绿、觥筹交错的风月场所,“诱”来一个个心眼缺失的“享乐主义”者,把自己麻木的灵魂和肉体从里到外大大方方地“泡蔫”“泡烂”。用他们的话来描述,这叫“人生在世,及时行乐”。行的什么乐呢?是情欲之乐,还是色欲之乐?只有“贪”者自己最清楚不过了。你就不多个心眼想想,就因为你行了一时之乐,可能会毁掉自己的美好家庭,“泡”掉自己的德行?  无怪乎有人把这个时代称作“物质富足,精神缺失”的时代!原因是现在社会上挡不住的灰色情调的诱惑四处都是,那种需要毅立支撑的精神性的东西受到了手到擒来的物欲的地毯式包围,要想冲出欲念的重围,如果没有比别人更出色的心智与“抗诱”能力,谈何容易!------------二、情绪的自控------------  情绪自控主要是指心气受到外力刺激的前提下,行为方式乃至忍受能量的自我守衡。  心理学家曾把情绪失控解释为胆汁质太盛。所谓胆汁质太盛,说到底就是性格太外向,容易受外力作用而引发兴奋,反应速度快,但没什么心计,顾其一而不顾其余。这种人的情绪一旦被煽起来,行为反应的随意性很高,主要表现为过分的好斗和充满攻击性,很少有人能在一刹那对事情的后果多出一个心眼进行一番冷静的思考。像《三国演义》里的张飞、《水浒传》里的李逵都属于典型的胆汁质人格的人。所以他们惹的事总是比成的事多得多。  我则以为,把情绪容易失控全部归咎于性格外向——这种说法并不全面。事实上,很多性格内向的人也常有情绪失控的现象。你可别看这种人平常“一锥子扎不出血来”,不善于沟通,心理上却存着凡人不可知的过分的偏执或压抑。一旦受到外力刺激,情绪失控,那死脑筋一下子拧不过弯来,大有可能会干出让人目瞪口呆的事来。前几年的清华硫酸泼熊事件,肇事者就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学生。我记得当时就有人议论,这学生有病呵,他泼熊时就不会多个心眼想想自己会落个什么下场?  但是话得说回来,容易被激怒的人是不是真没一点心眼?不是!只是他们的心眼只局限于鸡肚狗肠,因此成了小心眼而已。他们对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很在意,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他会耿耿于怀。冲动之际,又会把事情尽量往坏处想,结果心理不平衡,及至怒气冲天。祸端就此而生了。  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奥赛罗》中的主人公奥赛罗就是一个心眼小又缺乏自控力以致酿出人间悲剧的一个典型。他听信小人谗言,冲冠一怒,回到家中不问青红皂白地把自己的爱妻一剑送入黄泉。及至觉悟,已为时晚矣。痛不欲生的奥赛罗自尽身亡。如果当时奥赛罗稍冷静下来,多一个宽容的心眼好好想一想,对事件有一个理智的估计的话,就不会做出这样的非理智的事情了。  盛怒之下,如果缺了心眼,无异于放弃了应有的判别力。失控之坏就坏在了那可怕的一念之差。这种事例在我们现实生活当中不胜枚举。君不见足球队场上有些球员因受不了裁判的误哨,情绪失控,一口唾沫就换来了一张红牌;君不见公众场合有些人遇见不平事,情绪失控,一记老拳就换来了一场恶斗。《铁道游击队》里的鲁汉和林忠就是死于义气用事的冲动,就连他们的大队长刘洪、支队长田六子不也是因为冲动差点送了命吗?再看现在正在蹲牢狱的人,请你们去问问里面为打架斗殴者而被判刑者中,有几个不在为当时控制不住自己一时的情绪而后悔?更有那些不以杀人为业的人一怒之下杀人了;那些把生命看得比什么都重的人一气之下跳楼了……那连补救都没得补救了呀!  朋友们,既然我们都知道盛怒之下容易起事端造恶果,为什么在自己的行为习惯中不多一个自控与制怒的涵养呢?我们平常总在说慈眉善目、谦恭待人的人脾气都很好。他们为什么脾气好?是他们心里就没有愤怒的因子?显然不是,而是他们都有制怒的法子。比如林则徐就用“制怒”的条幅悬于堂中,以提醒自己时时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比如苏轼不时以“小不忍则乱大谋”的词句来自勉,以使自己在遇到不良刺激时,保持良好的心境。现在有一些原来容易情绪失控的人也学着在室内贴一幅“忍”字,我看这也总比贴一个“剑”字效果好得多。就按拆字法来理解吧:“忍”字刀刃下多一心,能多此一“心”,每天瞧上几眼,就能逐渐地克制不良的情绪反应。  问题是,在盛怒下,究竟有多少人能达到“忍”的境界呢?  如果拿这个问题去请教心理学家,那么你得到的答案几乎像“白开水”般如出一辙:诸如经常用心自我暗示,自我督促,养成处变不惊、临危不乱、保待平和心态云云。可是有人说了,这些大道理我们都懂,可是为什么就是很难做到“忍”呢?让我告诉大家,忍就是忍耐,就是多个谦让的心眼。  大家都熟知的一句话叫“小不忍则乱大谋”,其意思就是说,如果在小事上不能忍耐,就很可能会坏了大事。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伟大的意志不仅善于期待并获得某种东西,而且也善于迫使自己在必要时拒绝某种东西。没有制动器就不可能有机器,没有抑制力也就不可能有任何意志。”  相信坏心情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多个自我调节的心眼,努力从坏情绪的阴影中走出来,其消极负面的元素就会自动弱化。消极的情绪消耗人的精力,使人陷入泥潭,裹足不前。所以,善于自我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无论对自己的身心还是对自己的事业,都是不无裨益的。------------三、危机的自控------------  有句话叫“危难时刻见真情”,真情从何而来?只有给你物质上的无私帮助才叫真情?可是别人和你同样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何来帮助?依我看,危难或危机时刻,自救是最最主要的。  在生活中常见有两种人,一种是遭遇一点不幸要么捶胸顿足、呼天抢地,要么两眼一抹黑,明哲保身,坐山观虎斗;另一种则是以积极的态度,对付面临的逆境,尽管也不免感到棘手,但决不会因此而失态,更不会一蹶不振,这种人多是在危机出现时比他人都异常的镇静,做到泰然自若,视危机为挑战,因此才能愈挫愈勇。  古人云:“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对于有心眼的人来说,出现一时的危机未必就是坏事,它恰恰给你提供了大显身手的舞台,毕竟,危机同时常常也潜潜藏着某种转机的玄妙。而这种转机,也总是偏爱有心眼的人的。如果你缺心眼,遇到危机就显露惊慌失措或悲观失望情绪,那么危机就会像疾病一样,从你的表情、言行迅速传染他人,其局面也愈发不可收拾。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斯大林在法西斯侵略者兵临城下时,仍照样举行节日庆典和阅兵典礼,不愧为具有雄才大略的军事统帅。历史上还有许多失败的英雄,他们的镇静和自尊保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委实令后人钦佩、景仰。  打比方说你是一家企业的主要领导,如果你的企业内部人际群体处于某种无序或不协调状态时,其系统内各种力量之间相互抑制和冲突,从而使有用力量减损或抵消,于是危机出现了。怎么办?你可能会高举压制的旗帜,但无奈“树欲静而内不止”,弄不好还把你也卷进去,最后你只能被这种内耗“耗”得心灰意冷,难施其才、达其志,失去了工作的进取心和锐气,也失去了自我。  这时候,自控心理的要点就是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这关系到一个管理者对管理对象的态度的反映形式。有人说管理者的脸便是团队气氛的“晴雨表”,这话不无道理。它或使人积极,或使人压抑。所以,对管理者自控心理的基本要求就是管理人才自身要稳定情绪,防止情绪随意波动,保持心理平衡,使整个教育群体免受消极情绪的影响,都能愉快、兴奋、精神焕发地工作。所以对企业管理者而言,多个自我控制的心眼,保持良好的角色心理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都是十分必要的。  危机本来不是什么好事,但也是证明一个人自控力强弱的分水岭。也许你的即时举措得不到他人的响应,甚至还招来各种各样的非议,但是现代社会是多元思想的社会,人们从修养的角度,也会产生褒义的理解,就看你的心眼到位不到位,自控力能否转变成影响力、凝聚力了。------------四、语言的自控------------  关于语言的自控,话题很大,我在《管好你的嘴》中就围绕这个话题讲了十来万字,现在我只在这里讲个大概。  我们说是人都要说话。但所谓“祸从口出”恰恰也是因为说话,那么人还说话不说话?当然要,只是要把握好说话的尺度,这把尺度,就是用自控来把握的。反之则反。这个道理明摆着,但总有不少人平时太“唯我”,心眼缺失,语言自控力弱,于是各种各样的“露怯”现象就会随之而来。  这种缺乏自控者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爱插嘴,即在别人说话时,生怕自己遭到冷落,时不时地绕开话题插插话,令人生厌;二是表现欲太强,喋喋不休地说话、对别人出言不逊,而且不听劝告;三是“酒杯一干,政策放宽”,什么话都敢说,落个“酒后吐真言”;四是说话不注意对象场合,自以为不会造成不良影响;五是对现实不满,心理极度不平衡,直接导致语言失控。此外,还有很多因为语言失控给自己乃至他人带来困惑或麻烦的。  比方人人都知道“观棋不语是君子”这条潜规则,可是不“观”且罢,一“观”起来,就在一旁没完没了地当起了所谓的“狗头”军师,不提醒其中一方两句就会死。比方说话爱用所谓的前卫语者,被不解之人反问,尴尬的还是你自己。  我有一个朋友特别爱蜚短流长,没事总说谁和谁“有一腿”,结果有一次被他儿子听到了,儿子问啥叫“有一腿”,朋友只好说:“关系好呗。”结果孩子觉得好奇,到学校以“有一腿”为由,要求老师给他掉换与某同学同桌坐。老师能不愕然吗?  再有一种语言失控现象表现于倚老卖老者。这类人大多有一定的职位,喜欢训斥下属。你就不多个心眼想想,如果你当着众人的面责骂某下属时,岂能不引起众人的极大反感?尽管有的冲突在你的训斥下被压服了,但以后下属会经常跟你唱反调,对抗。难受的还是你自己呀!  更多见的是前面讲到的表现欲太强者,这在当今社会各阶层可谓俯拾皆是。中国老板讲话流光溢彩、天花乱坠的多,逻辑井然、滴水不漏的少,二者兼有的,则更是少之又少。我记得有一次和卞秉斌先生一起做客新浪,主题是给中国应届毕业大学生就业问题支招,我出于为大学生择业面临的诸多困惑考虑,着重谈了现在企业试用期的若干陷阱,这可能与卞先生的来意不太合拍,于是他枉顾左右而言他,大谈他的企业如何善待新人,我看他去了就是在为他的人力资源部门做广告。后来我跟他开了玩笑:“你要坐上中国人力部门的第一交椅,我们为大学生就业支招的人恐怕都没饭吃了!”  所以,我还是比较欣赏说话注意分寸的人。有分寸的人一般都具有良好的心理自控素质和把握语言的心眼,他们不求语言的数量,但求其质量,因此他们始终都表现出保持着一种高度的自控,在跟别人说话的时候始终让自己保持平静。相比之下,说话能力弱表现欲又极强的人,自控力就显得差强人意了。  以上我用四个部分讲述了多个自控的心眼的种种妙处,以下我将以上内容作个结。  第一,学会理智地分析各种失控形成的原因。然后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最好从根子上加以解决。如果与失控相联系的实际问题不在了,那么你自然也就到达自控的境界了。  第二,要达到对贪欲的有效自控,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日趋复杂多变的新形势,夹裹着的是数不尽的陷阱,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不但要做到自律和自警,而且还要多提着一个自醒的心眼,千万别做《红楼梦》中为贪色而死的贾瑞。就像古人所说:“塞得物欲之路,才堪辟道义之门;驰得尘俗之肩,方可挑圣贤之担。”你能多出一个“抗诱”的心眼,才叫真正地做到了自控。  第三,良好的自控能力不等于凡事都无动于衷、麻木不仁。如果凡事都刻意地抱着无动于衷、麻木不仁的态度,那么这种自控就有矫枉过正之嫌,而且也算不上一个有心眼之人。人只要能用心地把握住“适度”,做到该喜的喜,该乐的乐,该怒的怒,该悲的悲,这就正常了。  第四,用积极的态度配合自控。它会激励你自觉向上的内力。如果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杂念太多,一旦到公众场合,一个不理智的冲动膨胀起来,失去了对是非原则的正确判断,就谈不上自控了。比如“慎独”就可以为你找到各种合理的宣泄方式。比如找个没人的地方恶狠狠地抡自己两耳光,或者到健身房对沙袋拳打脚踢一番。如此等等,听起来似乎很自虐,很残忍,但你不妨试试看,你一定会发现自己彼时的怒气此时业已烟消云散了。再比如你可以通过适当的交谈倾诉、转移心理注意力等方式,改变心境。如有自己的业余爱好,听听音乐会、打打球等,同样可以用来调节情绪。  请问各位,你谈过人生吗?如果谈过,那么你能感受得到快乐人生的最基本定律是什么吗?对于这个,或许每个人有每个人自己的理解。而我的理解再简单不过,即:拿得起,放得下。  禅宗一位祖师说过:“快乐无忧,是名为佛。”意思是人只要心情好,快乐无忧,就到佛的境界了。我不是借此和大家谈佛,我只是想通过佛的意念,来类比我们精神和心理上需求的那么一种意境。然而现在很多人成天事务繁忙,神经绷得很紧,满脑子都是忧愁,这心情如何好得起来?我记得宋代女词人李清照说过一句话叫“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如果你天天心里都揣着重重心事,自然“千斤重担压心头”,又何谈快乐呢?所以,著名的道证法师才会把不能成佛的最大原因归咎于“我们时常都不快乐”。  现在有些朋友抱怨成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活得很不快乐,为什么呢?你想,你这也放不下,那也放不下,一件事情办砸了吃不下饭,家庭闹了“地震”睡不着觉,做买卖赔了本想捞本,受了莫名委屈就郁闷,可谓愁肠百结,心事不断,然而这命运就是如此捉弄人:你越有能力,遇到的烦恼也就越多,无奈乎“剪不断,理还乱”,以致挫折不断,如果你越想越觉得心不甘气不畅,你的心情怎么会好得起来呢?你就不能多个心眼想想,天底下有那么多事让你放不下,你这一生还有快乐的时候吗?  人人都期望自己能心想事成,事事如愿,然而“常胜将军”是有,“战无不胜”则只是美丽的幻想。如果人人都能事事如愿,这个世界还能存在吗?泰戈尔说:“世界上的事情最好是一笑了之,不必用眼泪去冲洗。”所以我要奉劝诸君不论遇到什么事,下了眉头,莫上心头,“能屈能伸”“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多个心眼想快乐的事,那么快乐就会与你常相伴。  以下我将以“多个心眼”为主轴,分别就委屈、失意和失败三个方面来谈谈如何“拿起”,如何“放下”。------------一、多个心眼看委屈------------  用“委屈”做关键词,上网搜一下,光“百度”一个网搜,就多达839万条。足可见人们在向往和谐生活的同时,对“委屈”问题的关注。  就“受屈”现象而言,它的起因是一方违背了另一方本来的意愿,而且另一方必须去接受,这听起来很残忍,也很不道义,在这种情形下,受屈者如果情绪上没有反应,那就不是一个正常的人,是木头。但是,情绪反应的恰当与否,那就得看受屈者用什么眼光来看待委屈了。  许多人习惯就事论事地看待委屈,所以在受到委屈后,很容易在情绪上起剧烈甚至极端的反应。但如果你能多出一个心眼来看待委屈的生成、不同的反应导致不同的结果,你就不难发现,原来在委屈的前前后后,都留给我们不尽的分析与思考空间,于是哪怕你受到再大的委屈,充其量也只会将其当作漫漫生活路中的一个片断、一首插曲、一段经历、一则幽默,而这个片断、这首插曲、这段经历、这则幽默,可能记录下了你的坎坷、你的耻辱,如果你两眼盯着这些不快意的东西,那么一时的坎坷或耻辱都会在很长时间内成为你心头的痛,你就很难拿得起,放得下。  如果一个人受屈后拿不起,放不下,就很容易在情绪上起连锁反应。这种情况常常表现在找替代物泄愤。打个比方:一个员工在单位受到了领导的委屈,员工回家后找自己的儿子泄愤;儿子同样受了莫名的委屈,找谁泄愤?找狗泄愤;你别以为狗就会自认倒霉,因为狗被逼急了也会乱咬人的!再说了,如果大家都因为经受不起委屈而向他人泄愤,这社会岂不乱了套了?  所以,纵然我们可以用一百个理由诉说自己受了委屈,但我们只要多个心眼看待委屈,就没有一个理由可以为自己受委屈后找他人泄愤来开脱。我们的心事应该放在长远处,长远处有什么?一个字:叫“伸”。心理上有了伸的期待,你的心境自然就会好起来。  有道是“大丈夫能屈能伸”,此言其实远不止是指“大丈夫”,《孙子兵法》有一句话叫“藏于九地之下,胜于九天之上”,这话就是对“能屈能伸”的最好注脚。  战国时期的越国西施奉范蠡之命蛊惑吴王夫差。一嫁就是十年,那是献出个人的“屈”换来日后国家的“伸”。  三国时期,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关羽在不得志之时屈尊于曹操门下,那是为了取得曹操信任后好脱身。  南宋时期的宋江犯下命案被投入监狱,他不惜装疯卖傻,连牛粪都吃,为的是瞒过朝廷,果然他因此获释而得到了“伸”。  这些事例告诉我们,无论是“屈”还是“伸”,都要讲究理性的计策。“屈”是退一步海阔天空,是退一步进三步,是拿得起,放得下,是韬光养晦。“屈”和“伸”既有排斥,又相互联系。如果你不幸受到他人的委屈,应该好好地揣摩揣摩以上三个事例的奥妙,这对你理性处理“受屈”,是有帮助的。  我的意思是说,受委屈的事人人都遇到过,如果你能多长一个“往前看”的心眼,那么你就能任由委屈多捉弄,依然稳如泰山,而对那些因为缺心眼,受一点点刺激就呼天抢地、哭死骂娘、悲天冥人、胡乱泄愤的人,别说要求下了眉头,莫上心头,恐怕只要一次,就足可以把他击垮了。  最近有一首歌颇为流行,叫《习惯委屈》。其中有一段歌词:爱也许会有些委屈/慢慢习惯不足为奇/所有的爱都会是这样呵/一颗颤抖不停爱人的心/爱多少总有些甜蜜/仔细想想就会宽心。这首歌本意是献给恋人的,但你若用心领会其大意,你就会发现,爱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爱能习惯委屈,生活中还有什么不能习惯委屈的呢?  有人说,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也有人说,生活就像一盒饼干。巧克力不会都是德芙,饼干不会都是达利。把差点的都吃下去,剩下的不都是好的了吗?所以,当我们受到委屈时,未尝不可都多个心眼这么想:我们都是平凡中人,能够以平凡之心习惯委屈,这正能体现平凡人的一种不解平凡的胸怀,不平凡的境界,更是不平凡的智慧。  所以多一份习惯委屈的心态,就少一份颓废;少一份颓废,就多一些快乐的空间。------------二、多个心眼看失意------------  很多人动辄就要谈人生,好,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谈人生。  人生的要义是什么?果真是“活到老,拼到老”吗?如果是这样,我敢说,你没有一天能快乐得起来。同样要请诸位多个心眼看看,一个人要是成天都在想着“拼”,那么他的心里必须每天都装着想不完的事,而在这“装不完”的事中,哪些事最让他放不下心来呢?当然是各种不愉快的事啦!不愉快导致情绪紧张,不愉快导致心态不平衡,不愉快导致人累心更累,无助的失意与失意的无助就会像恶魔般,与你的身心作对。人一旦活到这般境地,还奢谈什么拿得起放得下呢?  人生就好比是行走江湖。江湖很大,大到没有人可以做到万无一失,及时全身而退;生命也并非只有一处灿烂辉煌,你拼尽全力寻找生命之灯,那“灯火只在阑珊处”,你未找得见也未必你永远找不到别处的灯火。所以,人在江湖,既有得意时,也有失意时,如何看待失意,也就关系到会不会行走江湖的问题。  关注一下生活,就会发现,人失意的原因有很多。参加超女比赛关键时刻被PK掉了,很失意;情场恋人到摘桃季节对方变了心,很失意;在公司有专长却得不到领导重用,很失意;在利益攸关的时候被朋友疏远,很失意……如果很多的失意交织在一起,心理不堪重负,心绪也会被各种不愉快所环绕。  我主张多一个心眼看失意,并不是要求你对失意本身的来龙去脉做到多么心细,如果你对失意本身太细心,像对待工作一样不放过任何细节,那么你就会自觉不自觉地陷入失意本身的阴影中难以自拔,我主张的多个心眼,是基于“凡事要认真,但不可太较真”的心眼,这种心眼,就是在失意的时候多把事情往好的方面想,你的心里就会开朗得多。心里开朗了,还有什么拿不起,什么放不下呢?  凡事太较真,一定会感到生活得很累,成天无精打采,人未老心先衰,就因为习惯于将一些事情吊在心里放不下来,结果在心里刻上一道又一道“皱纹”,不老得快才怪。  我在福州工作的时候,单位里有一个同事,成天一副多愁善感状,稍稍有点事,他都要拉下脸来与人计较一番,闹得和同事和不来,和领导更是水火不相容,我几乎每天都能听到他与人争辩的声音,然后听他喊身边没一个好人,大家都在欺负他,郁闷、失意。其实我们大家谁也没有欺负他,是他自己凡事太爱和人较真了,较完真自己气乎乎的生气,这能不郁闷、不失意吗?所以呀,他天天都很沮丧,年纪轻轻的就患上了角膜炎,那张脸也因为失意而愁成了“旧社会”。  有句话叫“失意之时坦然”。这话说起来简单,却是“事非经过不知难”之后的提炼和体会。像我在前面讲到的我的那位同事,天天都有愁不完的事,天天都有骂不完的人,失意之时就颓丧不振,这又如何做到坦然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而坦然就像一盏灯,一盏能指引你失意不失志的心灯,有这盏灯伴随着,照耀着你,无论你遇到什么艰难曲折,哪怕天塌下来,也就是去面对现实而已,那些烦心事下了眉头,就不会再往心头钻了。  请别把我的话当作站着说话不觉腰疼。中国有句古话,叫“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意思也就是拿得起,放得下,失意了,该做什么还做什么,绝对不能因为失意而干扰自己的斗志。翻开成功人士的历史,你就会发现可以借鉴的失意例子到处都是。比如辛亥革命前夕,康有为的戊戌变法夭折,遭到了西太后追杀,家里产业被全部没收,够失意了吧?可是这并没有压垮习惯大声说话压倒别人的主张的康有为,长期的海外流亡生涯和颠沛流离的生活,不仅没有消磨这位广东汉子的意志,他在海外四处演讲,坦然面对自己面临的一切,反而使得他眼界大开、精神矍铄,成为晚清为数不多的环球看世界的中国人。  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纷纷扰扰的当今社会,让人失意的事多了去了,然而有多少人能像康老先生那般用开阔的眼界去看待失意呢?我们似乎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待那些发生多大的事照睡觉照吃饭照游玩照乐呵的人,说他们没什么心眼,其实你再往多一步想,就不难理解这种人的心境。他们恰恰是多了那些“拿不起,放不下”的人所不具备的眼界啊。  那么怎样在失意中培养“拿得起,放得下”的心绪呢?我这儿有三点感悟试与诸位共勉。  一是要有宽宏的气量。不要光想的自己能占尽天下所有得意之事。每个人总是会有曾经失意的一段日子,如果你心里难以承受这种失意,在失意中仍对导致你失意者耿耿于怀,那么你就永远无法走出失意的心理阴影,你的失意就会和痛苦如影相随,时间越长,你的心胸会越狭窄,快乐也会离你越来越远。如果你有了宽让的气量,失意不痛心疾首,失去不捶胸顿足,你就拿起来了,也能放下了。法国思想家蒙田不是说吗?“今天的放弃,正是为了明天的得到。”这句话对一个正处于失意中人而言,我想还是管用的。  二是要练就危机心理承受能力。古人说,哀大莫过于心死,而心死于失意者比比皆是。心死是失意中消极态度的极端反应。说明心理承受力出问题了。但你应该多个心眼想想,一个人超常的承受力只有在超常的痛苦中才能铸就。那些伟大的生命之所以伟大,并不是因为他们都在得意中“尽欢颜”,而是能在失意中照样给我们献出清纯而动人的微笑。如果你平常没有练就危机的心理承受能力,那么失意之于你实在是一种灾难,因为你缺乏危机的应对策略,危机来了,随之就是失意,失意来了,下了眉头,能不上心头吗?  三是淡看得意与失意的差距。有人说失意得意两重天——言重了。就像得与失之间的既对立又联系的关系一样,你多个心眼去分析,同样也能找到得意与失意之间的内在联系。失意本来不可怕,可怕的是走不出失意的阴影,从而使自己从失意中变得失常。反过来,得意时自然会给你带来轻松愉悦,但轻松愉悦并不是真像“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那般可以高枕无忧,否则一定会有人在你的背后咬牙切齿地说:“哼,别高兴得太早了!”那意思就是后面会有苦头让你吃。总之,不论是得意还是失意,从心理上要淡看一些,惟有此,才能达到真正的“拿得起,放得下”的境界。------------三、多个心眼看成败(1)------------  几年前,我突然有感而发,为一家出版社提出了“从负数开始起跑”的选题,结果遭到了出版社的否决,原因是话题太沉重,没人做过,就别去冒这风险了。我对出版社以这种居安不思危为理由的拒绝很失望,但心有不甘,便将这个选题和我图书传播研究所的一个姓路的朋友说了。路先生听后,差点把自己的腿都给拍红了。  大概只过了两三个月吧,一本脍炙人口的《大败局》洋洋洒洒地在各书店上市了。据路先生介绍,这本书在读者中引起的反响远远超出了我们先期的预计,但我对这本书的运作导向却不敢苟同,因为我的初衷是研究如何对待失败,而《大败局》所做的却是出“大败典”让大家去研究,这能起到什么效果呢?毕竟,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研究如何成功的人到处都是,却很少人愿意多花出个心眼来考虑一下失败者为何失败,以及对待失败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  今天就“拿得起,放得下”这个话题的平台,我就重把成与败拿出来和诸位一起说道说道。  我记得犹太人总结过一条“律则”,叫“二八律则”。什么叫“二八律则”呢?有钱人与穷人是2:8;成功者与失败者是2:8。这话听起来有点邪乎,好像世界上有80%的人就是在为20%的人服务的,但再多个心眼去探想,觉得此话与中国人“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说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毕竟,能成“王”者总是比成“寇”者少。问题是,“成”也是活,“败”也是活,为什么有那么多“败”者非要以“王”者“胯”下之“寇”自诩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思索了很久,我认为这个问题的关键已经远不像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自卑”二字所能“诠释”了,尽管绝大多数“败”者都有自卑的通病,但比自卑更伤及元气的,更有潜伏在人们心理的另一个顽疾——经不起失败。经不起失败的人一旦失败,宛如千斤重担压心头,卸都卸不掉,又何谈拿得起,放得下?  有句话叫“希望越大,失败的刻痕越深”,就是在心理上对成功具有热切期望的同时,又对失败抱以巨大的恐惧,因而宁可笃信所谓的“胜者王侯,败者为寇”为“律则”,也不愿意多个心眼想想有可能的情况下“成者非王,败者非寇”的机率。所以一旦失败,就什么也拿不起,什么也放不下了。  我倡导人们要多个“成者非王,败者非寇”的心眼,这绝非我对“王”者的抵触,因为有事实证明,“成”者与“王”者并不存在本质或因果联系,而“败”者与“寇”者同样也不存在这种联系,诸所谓以成败论英雄论,那更是扯淡。  你想,楚国的屈原该算是我们心目中的爱国英雄吧?可是他在政治上就很失败,相反,那位巧言令色、成天与南后勾勾搭搭的张仪在当时却春风得意,谁说他不成功呢?然而谁又能认他是英雄呢?同类的事在宋朝的岳飞与秦桧身上又重演了一回,也没有人因为岳飞失败而说他不是英雄,也没有人因为秦桧的成功而奉他是英雄。  历史再往前倒流,当年的项羽都成“西楚霸王”了,无愧为英雄,可是就因为放不下其“英名”,一转眼死得比“寇”还惨,他的死敌刘邦整个一个大草寇,却因为心眼多,拿得起,放得下,成功地打败了英雄,统一了天下。  再看后来的那个蒙古的铁木真——成吉思汗——多少后人仰慕他呀?因为他是个英雄。但我不认为这是个成功的英雄。虽然他勇猛无比,但他的铁骑所及之处,无不是刀光剑影,生灵涂炭,百姓对他只是敬畏而不是崇敬。我看如果实在要说他是个英雄,充其量也只是个“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大汗!  言至此,谁还敢肯定地说“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谁还续以成败论英雄?  我们还用犹太那个“二八律则”来反顾我们的现实生活。  列数我们每个人左右前后,几乎人人都在梦想着成功,然而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者有几多?即使有成功者,让他用自己的心里话说说成功何来?那一定会是一句听似不搭调的话:无数个失败教训层层叠出来的。然而你要是多个心眼去分析一下,就觉得此话不无道理了。  发明家爱迪生毕生的发明创造达一千多个,而发明电灯就经历了一万次失败。假如爱迪生因失败而放弃,怎么会有今天的万家灯火?  《西游记》里的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纵然有了无所不能的孙猴,那也要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才终修成正果啊!  如此说来,就成功与失败的概率而言,“二八律则”也不是一点根据都没有的。它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理:成功好似无数的失败众星捧月般地来衬托,而真理则是由成千上万的推理中得来。飞人乔丹也说过:“失败不会死人,它恰好是追寻成功的起点。”试想,如果乔丹没有多个心眼看成败,在他成功之余,怎么有如此玑珠?  不可否认,成功迎来的是鲜花与掌声,失败面对的是冷落与讥讽。然而静下心来想想,你就会发现,这些都属于身外之物,真正属于自己的,还是那句话:成了拿得起放得下,败了同样也拿得起放得下。  有一年国际大专辩论会,其中有一所在赛前夺标热门队在半决赛中输给了一支所谓的“黑马”队。赛后,我们都为他们感到惋惜,而教练却说:比赛终有成败。虽然最后我们没有进入四强,但是我们同样也为我们前面的胜利而自豪,为了赢取更高的荣誉,我们下次还会再杀回来!而其他失败的辩论队,全队上下多陷于各种心理阴影中,就难有这个教练这般“拿得起,放得下”的风度,他们往往在赛前自视甚高,输不起,所以参加一次辩论赛一经淘汰,下一届就再也见不到他们的身影了。------------三、多个心眼看成败(2)------------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突然流行起一首歌叫《从头再来》,我估计诸位中多数人都会唱。  昨天所有的荣誉  已变成遥远的回忆  勤勤苦苦已度过半生  今夜重又走入风雨  ……  心若在 梦就在  天地之间还有真爱  看成败人生豪迈  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歌道心声,言吐心声,多个心眼看成败,固名思义,就是要求你平时在如下几个方面多长点心眼:  一是对任何一件事情都要作好有可能失败的心理准备。想想世上纵然有常胜将军,但绝没有战无不胜者。如果天天都在想着成功而不顾及失败,这很可能就是失败的预兆。  二是要珍惜到手的机会。并尽可能地把机会转化为切实的行动。哪怕是一道电光,一缕梦中的飘影,抓住了,就是一泓泉水。一个想法,可能诞生一个好的决定,但别把所有的决定都当作改变自己一生的赌注,否则,你就无异于斩断自己的退路,即使拿得起,也难以放下了。  三是少说漂亮话,多干漂亮事。即别把时间耗在嘴上,而是多用在行动上,这样既充实,又不容易造成自我心理扭曲。  四是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环境变化。不要悲叹工作环境,不要怨天尤人,创造从来都是艰难的开拓跋涉。能适应环境就是成功的一半,即使失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大不了从头再来。咸鱼也可以翻身。多个这样的心眼与思考,你就不惧失败了。这就是“拿得起,放得下”的真谛。  人的一生最大的包袱就是拿不起,放不下。  也许你的生活会有许多磨难,也许你的工作会遇到许多困难,也许你的际遇会有许多风险,因为生活有时会逼着你不得不交出手中的权力,不得不放走机遇,不得不面临失败,你不可能什么都得到,对于这一切,你将何去何从?  其实很多人不仅是拿不起,放不下,更有手中的东西不想丢掉,却又要拿起更多的东西的人。如此心态处世,当然调整不好自己愉快的心情。  周围的环境本无异,异的是自己的心态。不管环境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只要自己始终能多一份正常的心态,那么就不会被恶劣的环境所左右。这就是“拿得起,放得下”的处世真谛。  多少人常把“拿得起,放得下”挂在嘴边,但多少人能明白“拿得起,放得下”这个再简单不过的真义呢?如果诸位中也有不明其意者,那么当你烦恼的时候,请多个心眼好好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情,从中为自己腾出一个足以享受快乐的空间,那么你就领悟到“拿得起,放得下”的个中滋味了。  诸位,常听过类似于“命运永远攥在自己手里”之类的豪言壮语吗?这是一句很煽情的句式,表面上,它给很多有志者注入了事业成功的强心剂,但却也给对目标认识一知半解的人带来一定的困惑。《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记述,孔子在向子贡传儒真义时说,博学是靠“一以贯之”“终身行之”而来的。意思是说,世间所有的道理都是相互贯通的,所谓“一理通,万理彻”,照着自己选定的目标坚定不移地走下去,那么这种目标自然会贯通于各类事物之中,使你能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  孔子说这话时有没有腰疼我不知道,但我要问的是,当你沿着一种目标走到中途时,蓦然回首,再细分析,发现自己的目标再走下去将很可能万劫不复,这时的你还敢“一以贯之”“终身行之”吗?  如果用“一以贯之”来鼓励人的学习或工作,这一点我没意见,但如果用同样的字眼来鞭策人们对自己目标的认识,我劝大家这时就得长个心眼来好好地推敲推敲了。  目标是什么?是人生政治;而执行目标的过程则叫人生哲学。如果政治出了问题,哲学再活管什么用?  再说了,目标是人定的,不是天物。即使是天物又怎样?神仙不是也有打落剑的时候吗?更何况我们凡夫俗子呢?所以我的意见是:人固然要以高倍的执著与热情对待自己的既定目标,但目标是与人的个体能力以及社会环境相对而言的。比如同样一种计策,张三适用李四未必适用;比如同样一种期许,前人看来是智慧而后人看来则是愚蠢……诸如此类,足可以例证:智者眼里的目标不一定是永恒的,它往往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嬗变。而我们凡夫俗子对目标的调整意识或许不如智者那般敏捷,那么当我们的目标遇到瓶颈,我们怎么办?当然是要多长个心眼,冷静地分析一下产生瓶颈的原因。  如果你分析了原因,坚信自己的目标仍没问题,只是方法出了问题,那么你该在“一以贯之”的饱满精神状态下,调整自己的方法;如果你在执行目标时不断碰南墙,走多少弯路还不能解决问题,就更要回过头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目标是否切合实际;如果你发现目标脱离了实际,你就得尽快调整自己的目标了。否则你就只能照着“一以贯之”“终身行之”之法一撸到底,那么你就只有一条路走到黑了。  下面我将分“偏执狂险区”“终身行之误区”和“与其‘骑墙’,莫如推墙”三个部分,进一步阐述这个问题。------------一、偏执狂险区------------  2005年夏天,一个叫安迪·葛鲁夫的“洋鬼子”写的一本叫《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在中国大陆上市,其书名不知为什么,被中文释为《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结果引来爱猎奇的国人的抢购风。甚至还有些人开始拿“偏执狂”标榜自己。这让我很不解。  偏执狂的本义是什么?它表示一个人固执地非理性地不计一切后果地去追逐一个希望很渺茫的东西。偏执狂从某种意义和那些没心眼的亡命之徒有着相近的意思。如果说亡命之徒舍出的成本是血肉之躯,那么偏执狂则会因为既顽固又偏执而舍出比血肉之躯更大的成本。这些道理我们国人不是不明白,但如今却有一大批人一窝蜂地去“狂追”,到底是大智若愚还是“大愚若智”呢?我无法解释,所以我困惑。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在困惑?  后来一个友人居然还向我推荐这本书,他看我没什么反应,就说:“你不是一直倡导人要有执著精神吗?安迪说的偏执狂,我看就有着执著的意味。”我火了,就问:“你是缺心眼了,还是多心眼了,这显然是两个本质不同的概念,如何能混淆得起来?”话题扯到这儿,我想和大家分别谈一谈执著、偏执,以及偏执狂这三个不等同、但却又常常被混淆的概念。  先说说执著。  执著是什么?用安迪·葛鲁夫的话说,在这“十倍速变化的时期,一个企业要想生存,就必须在正确目标的指引下,全神贯注地倾其全力投入对目标的追求中,而不是犹豫彷徨,试图去寻找‘中间路线’和妥协方式,脚踏两只船等来的只能是覆灭的命运。就是说,偏执是针对目标的执著来说的,咬定目标不放松,一门心思,心无旁鹜。”如果我们稍稍留个心眼去透析,就不难发现,安迪·葛鲁夫的话其实就是“一以贯之”“终身行之”的翻版,并没有什么新义,我们为什么要炒作出“偏执狂”误导国人口口相传呢?  我们再来看看“执著”的字面解释,即:一个人无论多少次的挫折,都必须不屈不挠,勇敢地站起来。这种解释实际上给我们的理解力留了一个很大的弹性空间,即:前提条件。前提条件是什么?当然是“正确的目标”。有了正确的目标,才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执著之所以可贵,就贵在不被困难所吓倒,不被失败所屈服,这种执著,必须基于对困难与失败的深度理解,同时对自己的能力也要有理性的评估。  很少有人对屈原的执著精神表示怀疑,可是我却认为屈原并不能作为执著的真正代言人,毕竟,当他的执著被昏君和奸臣把玩到“心已死”的时候,还是将自己的命依托汩罗江去了。他怎么就不愿意多留个心眼想想,可否“换种活法”,改由“左右而求索”呢?依我看,屈原的执著就有着些许偏执的元素。  其次是偏执。  偏执虽然与执著词性上有点相近,但你只要稍多个心眼分析一下就知道,偏执不同于执著,而且其难易度也天差地别。偏执的起点是以执著的态度怂恿和维持某种错误的认识。偏执再加上“一以贯之”,后果就严重了,用一句很老套的话,叫在错误的路上越滑越远。  我们很多人总爱无限度地拔高消极词的词性,甚至有意无意地把偏执当执著。这同样也很危险。  举个例子。前几年北京平安大道上开了一家景泰宫大酒楼,原来的老板是一个南方人,在他物廉价美的理念下,这个酒店连着几年红红火火,后来这个南方人挣够了,把酒店交由一个北京的老板去打理,结果酒店效益哗啦啦地飞泻直下。为什么?偷工减料了,菜价却上扬了。我原来一直是这家酒店的老主雇之一,看着他们如此糟蹋自己的产业,于心不忍,建议他们赶紧调回经营方略。可是人家根本听不进去,说什么“我们房租贵,菜不贵挣谁钱呀”,现在呢?这个酒店消失了。这就是固守偏执带来的恶果。为了挣钱,真是死了心眼地赔钱了。  还有一种偏执的死心眼者,那就是对先验的盲目崇拜导致的执著失败。你就不会多个心眼想想,别人的经验只能借鉴,可能助你成功,但也可能毁了你的前程呀!所以对于经验,不能不加分析地照搬。如果你一味地执著于别人的某种经验,那么极有可能到你身上则会转化为教训。  比如有人告诉你说:“我的经验就是永不服输。”如果你对这种精神推崇备至,以致自己也跟着“永不服输”,那么我就要问了,永不服输靠的是什么?你有永不服输的资本吗?如果你已经输了,而且事实证明你无畏的付出导致了你这种输,而你仍执迷不悟,难道还不叫偏执?  再说偏执狂。  偏执狂是指对自己行为不分青红皂白的一意孤行的偏执。它源起于愚顽且盲目的自信,这种自信表现在思想上,是“舍我其谁”的自大,表现在行为上,则会让人觉得很不近常理,很不合常规。如果给偏执狂者加封至高无上的权力,就很容易使他变成一个虐杀成性、十恶不赦的独裁者。  就像当年的战争狂人希特勒,他并不是不知道自己的发动全球战争是在铤而走险,为什么还那么做呢?还是那句话:他的执著走偏了,走偏了还要走下去,直至偏执到颠狂的地步了!所以后人评价希特勒时才会用一个定义去概括:一个患有偏执狂的独裁者。  毫无疑问,偏执狂是十分消极的“概念”,就这样的所谓“概念”,现在却被人拿出来沽名钓誉,大有化腐朽为神奇之势,引来一大批人屁颠屁颠地赶来凑一份热闹。凑“偏执狂”热闹的结果是什么?当然是让更多的人丢失了主见,还心甘情愿地让玩“概念”的人来收他的银子,一旦发现银子丢得冤,又尽偏执狂的语言胡乱地骂街。岂不悲哉!  估计葛鲁夫《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一书从中国抽走的版税一定不菲,有些人买了书像读语录一样如获至宝,读着读着发现那个“老葛”并非教你怎样靠偏执狂成功,而是教你如何用自己的信念把自己的事业进行到底。此时大呼上当,上了谁的当?上了出版方有意无意地误导的当啊!对此我没办法,谁让我们这么多人面对这么明显的误导而不多长点心眼呢?  最后谈一谈对执著、偏执及偏执狂的重新认识。  现在很多人习惯把成功与执著相提并论,许多成功励志作家也都在倡导人们要有执著的工作热情,这种提法我并不反对。我反对的是明知“走偏”的那份“一副打死不回头”的所谓“执著”。因为这种“执著”事实上已经背离了成功的初衷,甚至成了成功路上的障碍。所以我说这不能算执著,充其量也只是伪执著。  执著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形态。作为理念:往好处想是“坚持就是胜利”,往坏处想是“钻牛角尖”。作为形态:前者既要符合“胜算”,也要具有走向“胜算”的能力,后者则是死心眼的一意孤行;前者是量力而行,后者是不自量力;前者是理性的执著,后者是非理性的伪执著。但这二者常常混淆在一起,似是而非地模糊我们的视线,以致我们用“一以贯之”“贵在坚持”的执著来捍卫“守株待兔”的偏执,又用“移山精神”的偏执来阻止愚公搬家的执著……诸如此类,都足以让我们多个心眼,冷静地想想,我们是不是在削弱执著的意志,同时又在纵容偏执的狂热和狂热的偏执?  如此看来,偏执狂滋生于偏执,而偏执又滋生于执著。这好比是一个阶梯。问题的实质,就在于我们踩的是上升梯还是下滑梯?这就需要我们平常多留个心眼好好琢磨一番。  我们不断地鼓吹着“执著不朽”,但却以无限度的想像力来放大我们的偏执,我们自觉不自觉地向受教育者灌输着“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的“硬道理”,从而导致了我们的下一代在无所适从中选择了叛逆式的偏执。这么一来,执著既是偏执的原点,又成了偏执的幌子。如此伪执著教育,究竟是积极多于消极,还是消极多于积极?这同样得靠我们多留个心眼仔细推敲一番了。------------二、“终身行之”误区------------  前面提到过,“终身行之”是“一以贯之”的前缀,意思就是说一个人为一种信仰或理念或目标,应该终身奉行,这和“一以贯之”的“以一个东西贯穿始终或全部”内涵形成呼应关系。  如果按我们平常的知识面去理解,此话好像没什么大错,但我认为它还是只适用于伦理的“统摄”范畴,或从道德践履的角度来解释。但也有人会把这种理念带到事业或目标的层面来理解,并按着“终身行之”的思想,来激励自己,勉励自己,鼓励自己认准一个目标,永不回头。只要目标不变,其他一切的瓶颈最终都会顺应目标。  然而请大家多个心眼想想,世界上哪个人一生就只认定一个目标从一而终,至死方息的呢?显然这是孔子不切实际的一厢情愿。  我就经常听到一些所谓成功人士在讲述自己的目标心得时,总爱用矢志不渝、风雨无阻、永不回头之类的极端词语来进行美化,我看这根本就是违反规律的,也是不理智的。  试想,一个人如果明知自己先期选定的目标出了差错,还要照着错误的目标埋头苦干,以致发现到自己已经一败涂地时,再来补救,那还来得及吗?  我曾在一本书上看到一位号称顶尖潜能大师的一句话叫“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人生”。如果只就个人的宗教信仰或道德修为层面来说,这句话比较在理儿,但把这话放在信息高速路走进生活的今天,我看这话就不准确、甚至还有艰涩之嫌了。  有一个著名的“跳蚤试验”,程序是:  把跳蚤放在广口瓶中,用透明的盖子盖上。这时你会发现跳蚤会猛烈地跳起来,并不断地往盖子上撞去,请注意继续观察跳蚤跳起来的高度:慢慢地你又会发现,尽管跳蚤还会继续在往上跳,随着起跳的次数增多,体力受到巨大损耗,直至你揭开盖子,那跳蚤也跳不出瓶口了。  这个试验表明,呆头呆脑的跳蚤虽然有逃生的欲望与目标,但却没有养精蓄锐的心眼,更没有等待开瓶时再逃跑的耐性。往上跳——这只是它惟一的逃生方式,除此之外别无他法了。  用跳骚试验来比喻整个人类当然不太恰当,但来比喻那些一生只追求惟一的一个目标的人则毫不为过。  我们都说一个人不能没有目标,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一个人的人生目标应该是多个小目标的集合体。它包括思想境界与生活观。思想境界的目标可以矢志不渝,但生活目标也矢志不渝的话,那么50年代出生的人就不该享有现代人所能享受的一切高档生活品了。因为那个年代的生活最高目标是家有个电风扇就已经很“小资产阶级”了,谁能想像得到今天的空调、私人小汽车、住洋房之类的东西呢?  我在《雄辩韬略》中说过一句话:“中国人人人都能玩得起的就是心眼。”然而是不是人人在关键时刻都能合理运用心眼?这是一个不轻松的难题。说实在的,在玩心眼方面,我们的古人留下的《三十六计》和《孙子兵法》,足可以在当今仍“放之四海”,问题是,我们很多人把心眼都放在玩小事上,真正的大事(比如调整目标),反而显得如上所说的跳蚤一样,缺乏主见。  撇开《三十六计》和《孙子兵法》,即使《道德经》,我们同样也能找到足以借鉴调整目标的诫言:“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去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这段话精辟之处在后两句,其意是说:想要夺取它,必须暂时给予它。给予,就是一个阶段的目标,为实现后面的夺取而做准备。  我不赞成一个人一生只为一个目标奋斗不止的说法。我认为一个人给自己定下一个阶段目标之后,这个目标应该起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作为你努力的依据;一是对你构思下一个目标做准备。一个目标只不过给了你一个看得着的射击靶,当这个靶子被你射穿了,你就不得不再找下一个更远的靶子。就像一场NBA篮球比赛,一个赛季得了冠军,这是一个目标的实现,但有可能下个赛季你的队伍人员经过大调整,实力就不是一回事了,这时你还一心想着下赛季再得冠军,这就不切实际了。  知道蒙牛刚出道时给自己定下什么目标吗?——“向伊利学习”。  对中国乳业来说,伊利就是一所“黄埔军校”。伊利把原来的副总裁牛根生从一个刷奶瓶的小工培养成一个呼风唤雨的人物,然而牛根生在悄悄地为自己制定好目标后突然出走了,此后他创办了蒙牛,伊利依托“公司连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也被蒙牛“拿来”,并且做得更到位、更彻底。  牛根生毕竟是不乏心眼者,他别出心裁,在产品包装盒上印上“为民族工业争气,向伊利学习”的口号,蒙牛的第一块广告牌也非常“乖巧”地写着“做内蒙古第二品牌”。在牛根生看来,当时蒙牛的目标除了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根本不配与伊利竞争。在奶站建设过程中,蒙牛提出一个著名的收奶“三不干”原则,其中一条“凡伊利建有奶站的地方蒙牛不干”。如果当时的牛根生只凭一股冲劲,不假思索地与伊利为敌,我敢说他的下场就可能会是另一个样了。  而正因为这种学习中竞争的模式,伊利和蒙牛的发展速度都非常惊人。尤其是蒙牛,短短的五年时间,由国内第1116名的起始排名飙升到现在的前五甲之列,在这时候,牛根生心眼又上来了,新目标又生成了:他充满玄机地提出“伊利和蒙牛迟早要走在一起”的目标设定,给伊利提出的又是什么样的一种信号呢?  以例为鉴,反观现实生活当中,很多人因为从小受到刻板教育,对目标追求的理解大都设定在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幻想里,当失败降临,心态一浮,失去方向,颓废至极,目标受挫了,矛盾也产生了。这是很要命的。  请大家别误会了,认为我是在这里给大家灌输在困难面前的逃跑主义。因为有一个很鲜活的例子说明,一个人追逐一个目标必须玩命。那就是众人皆知的日本马拉松选手山田本一,他的目标就是夺取冠军,为此他朝着这个目标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任何的艰难险阻都没有吓倒他。  那么借此我就要问了,世界上任何的比赛冠军都只有一个人,你是否有做冠军的天赋?别说冠军了,即使能获得个好名次,那么你朝着这个目标去拼命也值,如果你根本不是干体育的料,你也以山本田一为榜样,终身行之,那就是跟自己过不去了。俗话说的既要低头拉车,又要抬头看路,我看就很精辟。拉车是工作;看路呢?是长心眼。  有人把目标比喻作撒在园中的种子,如果不留意护理,就会野草丛生,如果我们精心合理地关照,适时清理,园子就会成为健康的果园。是的,如果你发现一定时期的目标已经实现或遇到困惑,那么就请你用心,结合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下一个目标,循序渐进。相信你只要多一个心眼,你就能得心应手地去实现自己的每一个阶段目标。  佛界有这么一句话,请大家用心领会。叫“当你有一个目标时,整个世界都会为你让路”,而当你找不着路时,请想想看,你是不是心里根本就没有可操作性的目标呢?------------三、与其“骑墙”,莫如推墙(1)------------  前面说了“一以贯之”的各种贻害,接着可能会有人问:既不能“一以贯之”,也不能太偏执,那我们逢事当个“骑墙派”,这总可四平八稳了吧?要我说,“骑墙”也不行!你多个心眼想想:墙稳了众人骑,墙倒了众人推。你骑在墙上,敢问谁敢保证你能四平八稳?  不知诸位是否很推崇查良庸笔下的韦小宝?很多人就把他当作“忠”和“义”的化身,我倒不这样认为。如果让我用迷信的话说,韦小宝充其量只是运气好,太多的好事都在“不情愿”中得来,仅此而已,但他吃尽两家茶礼,受双方恩惠而从不受良心谴责的做派,已经充分地说明,虽然他的心眼多多,但充其量也就是一个缺乏人格、性情、气节和操守的骑墙派。  韦小宝的对手风际中也是左右摇摆的小人物,但风际中就没有韦小宝那么幸运,结果成了“魅力四射”的韦小宝的刀下鬼。两个都是骑墙分子,查良镛先生却给予了不公平的命运。那么查良镛要告诉我们的“骑墙派”究竟是好还是坏?不得而知。  有人将“骑墙派”俗称“逍遥派”,我觉得很可笑,你多个心眼想了没有?你骑墙了,说明你没主见了,或是你投机了,这又怎能逍遥于世外?  我说“骑墙”者无主见,这是因为“骑墙派”自以为有心眼实际上是缺心眼,屡屡想自保却总被命运所捉弄。大家可能常常会听人们置喙那些关键时刻放弃自己说话权利的人:瞧,这个“骑墙派”,好像是我自岿然不动,其实就是墙头草,风吹两边倒。再要么逢事不花心眼去做自己的判断,而是唯唯诺诺,不管人家是正确还是谬误,先不吃亏再说吧。  如此一来,墙是骑住了,但你就没多个心眼想想到时候你怎么下来?  我在办公司的时候,有一次就举办一个会展的策划方案,召开董事讨论会,我先让策划这个方案的人介绍一下会展方案的内容,然后让大家发言,最后表决通过。结果七个董事中,两个人明确表示反对。四个人弃权。我问两个反对派的理由是什么?除一个说凭直觉,风险太大以外,另一个根本没说得出理由来,这让我非常生气,我生气的倒不是他们投了反对票而使这个项目不能立项,而是他们表态太快了,只考虑到风险的因素,没有多一个心眼再去考虑一下效益的因素。而让我更生气的是那四个弃权者,整个就是骑墙派,当我把这个项目介绍给我的一个朋友去做,人家获得利润了,他们又在背后嘀嘀咕咕,同样没有真正的自己的思想。我就把他们统称没有自己主见的“骑墙派”。  我说“骑墙派”把心眼只放在投机上,是因为“骑墙派”不是没有一点点思想,只是因为心理承受能力差,担不了任何风险,有想法没办法,有行为没作为,有利眼没心眼,因而只会骑在墙上视机分享别人成功的美羹。居然还有“骑墙派”管自己这种投机叫成熟!  成熟吗?我看未必!  当年的阎锡山就自以投机式“骑墙派”为荣。  阎锡山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最混乱的时期。从清末期、辛亥革命、北洋军阀、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国民党退居台湾的最初10年,这几个时期的政治,大多是以军事方式来进行的,然而他早年在官场的钻营,与各种党派分分合合,无不体现出他这一政治个性和个人人格。他的心眼不少,但没有什么是非原则,不讲什么国家民族,不谈什么军人天职,全然是一个极端自私的政治骑墙商。  现在我不得不忧虑的是:我们的下一代,在民族尊严和金钱诱惑面前,还有多少人敢称自己能够不是阎锡山那般的“骑墙派”呢?  说到这里,让我想起邓晓芒在追随鲁迅先生时期说的一段话:“对于中国的广大老百姓,特别是当代年轻人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否面临危机的问题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社会的现实危机,归根到底是中国的人的危机,即:中国人如何在现代社会中立足和生存?”对于这种提问,请用你的脑子思考,不要用屁股骑在墙上思考!  现在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是有才华的失败者。在很多情况下,他们之所以一事无成、碌碌无为,在失意或煎熬中痛苦的生活,并不是因为他们知道的东西不够多,而是因为他们没有多一个心眼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只想偏安但又不安于墙头之草。实乃悲哉!  如果你在非常时期能多动一点脑筋思考,寻求一条切实有效的逆境生存方法,有可能反比顺境的操作更容易取得突破。这种方式我们姑且也叫投机,但是属于积极的投机,而不是有心眼没肺或有肺没心眼的消极的“骑墙”式的投机。  比如那些遇事比别人多留着心眼、先静观而后动者,我们就不能也一概打入“骑墙派”之列。毕竟,比如你是一家企业的掌舵人,企业经济盈利模式的决策就像在一个岔路口,你不知该选哪条路是好,暂时的选择“平庸”,实际上是为了更好地冷眼静观,这和“骑墙派”不能相提并论。但如果你无休止地采用旁观态度,长时间地举棋不定,我看你的企业生命也可以就此“歇菜”了。  以上我已经从三个方面和诸位探讨了“一以贯之”的弊端。下面我将我的观点简单作个结。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4
正序
倒序
多一个心眼多十倍机会
多一个心眼多十倍机会-2
多一个心眼多十倍机会-3
多一个心眼多十倍机会-4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多一个心眼多十倍机会
多一个心眼多十倍机会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