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喊叫声 还有如流水般的往事 无尽的奔跑 然后是死亡 废墟,为自己骄傲 他等待着废墟森林的延伸 完美,是最不完美的 残缺,是最伟大的辉煌 站在一座破碎的房屋前 感受着渺小的脚步声 那破旧的石炕 定然躺过相爱的情侣 留下的是 后人无限的惆怅 如巨浪一般滚滚而来的壁画 已消去了她应有的光色 留在我眼前的 只有一支永不停息的画笔 美酒不需再加品尝 美女无需继续厮守 拥抱的是前天的昨天欧洲之旅(2) (接下来,诗写到罗马角斗场,但见那半壁残墙,不禁怅然泪下。) 喊杀声,老虎的咆哮声 血淋淋的畅快 令人神往 惟一能够 同前人一道观看的 只有空旷 达官显贵 已化为浮云 斯巴达克斯的后代 却延绵不断 瞻仰先祖的胜利 仇恨的宝剑 护卫英雄 在他高大的身影下 站着几个嘴叼香烟身着时髦的少年 红酒化为雨水 雨水洗荡着罗马的文明 罗马的文明 随着雨水流逝 大街上,排满了买票看电影的人群 马路上,挤遍了出去游玩的汽车 他们簇拥着古罗马角斗场 而他,正悲伤地孤视着远方 罗马的日子就是假日 假日一定要在罗马 通向罗马的道路 就是天涯海角 恐怖怪物的嘴永远张着 等待着一代代的欺骗者将手伸进去 而时间老人这个最阴险的欺骗者 正在一旁发乐 罗马剧场的石柱 如同那辉煌岁月的年轮 石柱的断裂 无疑是那段历史的终结 剧场的戏 已经停止 而人类的悲欢离合 仍在上演 一代代的演员 正身着服装 等待着他们惟一的观众上帝的鼓掌 最想来到这个剧场的 一定是那位埃及的女王 最不愿意天天出现在这里的 一定是爱过她的恺撒 那永远无人来的包厢 等待的是罗马街头的酒汉 在那个破旧的火车站上 乘客们等待着那辆陈旧的列车 待醒来时 咯吱一声 文明逝去了两千年 (再后来是佛罗伦萨,异国风情,别致得让你心醉。那一幅幅动人的画映出了佛罗伦萨讲也讲不完的故事。 ) 里拉替代了金币 欧元替代了里拉 歌剧替代了只有在田间飘扬的山歌 迪斯科替代了歌剧 惟有色彩斑斓的地下列车 永远用着拉丁的音乐 静寂无人的走廊 只有阳光在绘画她的地面 沉睡了几千年的画中人 正等待着有人将她唤醒 达·芬奇还在漫步 只是没有留下脚印 却引导我们 回到了六百年前的那阳光灿烂的日子 一声吉他的霹雳 撕裂了长空 蒙娜丽莎笑了 笑着歌颂佛罗伦萨的嬉皮士 度过令人压抑的黑夜 惟有裸露下身才能感到阳光的明媚 那时,神曲才会真正响起 大卫,他坚硬的肌肉 衬出了维纳斯缺的双臂 昨天的美丽 是谁也无法接上的 无心,参加最后的晚餐 有心,关注晚餐之后的上帝之死 等待着 和他共进被朝霞覆盖着的早餐 漫步那座历经沧桑的古桥 通向的岂止是 一条河的对岸 光荣革命 独立战争 是从这里开始的 …… 车到站了,我们不得不结束这首未完的诗。我们有心将地中海和西西里岛的内容续上,构思完整的意大利 之旅,然而,没有时间来完成它了。躲藏(1) (2002年3月30日) 由于某种原因,他从小就不受家里人的欢迎。他很爱写诗,在十岁前他曾经希望父母发表他的诗,这是他这一生惟一的一个要求,对虚荣的渴望,被世人承认的渴望,可是父母冷冷地拒绝了,他们认为诗很古老,而且他写得很幼稚。在这一时刻,他也发现诗确实过时了,失去了真正的用途。 那段时间他很伤心,觉得自己被诗、被时代抛弃了,与家庭的隔阂使得他与学校、同学的隔阂同样很大。 惟一能与他陪伴的,是已经“抛弃”了他的诗歌,他写给自己看,用一张张写满了字的稿纸,建成了他自 己的世界。 本来他以为自己肯定成功地建立了自己的世界,不受外界的干扰,因为他觉得由上帝创造的那个世界缺陷很大。但是突然有一天,他遇见了一个人,改变了他的看法。 那是一个女生,那天上语文课,他觉得很无聊,就在底下看卡夫卡的书,他从来没有认真地上过一堂课,但每次的考试成绩却非常的好,老师对此也无话可说。突然,老师向同学们宣布了一个消息,班里转来了一个新同学,他本来不想抬起头的,但他不知怎么回事,偏偏就抬起了头,一瞬间,他的血液凝固了。 女生的那张脸不幸地将他重新拉回了尘世,那是一张极其清秀的脸,洁白,纯洁,让人相信她就是天堂的天使,在这一时刻,世界的一切都不重要了,每个人都重新接受了一次洗礼,心境是那么的平静,平静如水。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犹如上帝来了一样,班里的面貌改变了,每个男生都成为正人君子,言语优雅,举止得体,这件轰动一时 的事情也不幸地改变了他。 一、他重新回到了尘世。 二、他与别人一样的庸俗了。 实在是失败,他发现自己从生下来到现在,一切习惯都受到了攻击,他很怨恨上帝,同时又为自己的处境担心,他害怕变得平庸,害怕那些在自己的世界里才管用的本领会在尘世消失。 他又回到了书稿中,企图用写诗忘记自己的一时失态,但他怎么也忘不了那个女孩的脸。 上课的时候,他开始看不了书,而是去看她,她有时也因为听不进老师的课而偷偷看书。 几丝飘逸轻柔的秀发垂在眼间,一双清湖般的眼睛看书是如此认真、痴迷,又是无比的幼稚,近乎于天真,时而嘴边绘出一片迷人的微笑,倾倒众生。最令人倾倒的还是嘴巴,好像春日里的苹果花上的花瓣,随风落 下,看书的时候,它还会偶尔不乖地翘起,真美! 他第一次开始怀疑自己过去的行为是否合适,他第一次开始怀疑自己的将来能否成功,他将来干什么? 每天都有许多人要试图接近那个女生,老师更是对她关爱有加,在她来的第二天就任命她为副班长,第三 天又扶正。 他第一次感受到对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滋味,他发现没人理,自己独身一人,而一想到将来成年的时候,自己固守的世界还是会被侵入,便觉得现在也不必那么坚持了。 于是他开始写诗,一首接一首地写,非常地忘我。 他想接近她,大概惟一的方法就是写诗给她,他写了很多的诗,家里写,学校写,他决心写1000首诗,用 一个星期的时间写。 他每天10点钟睡觉,在床上写到凌晨3点,接着6点起床上学,日复一日,直到第七天。 那天早上,他精神抖擞地来到学校,他写完了1000首诗,全身疲惫不堪,整整瘦了20斤。 他有一个重大的决定,他要和人说话。他勇敢地拍了拍旁边同学A的肩膀,刹那间,思绪纵横。 他知道,自己的世界已经毁灭了,自己实际上已经死了。那个时刻,他恨死了上帝,因为,上帝笑了。躲藏(2) 他第一次发现自己的软弱和渺小,A的身子转了过来,当那双眼睛直直地对视着他,他心里一阵惶恐。去诉 说!去发言!世界既然已经倒塌,还管它做什么! “我,我,我最近写了不少诗,想送给那个女生,你看看怎么样。” “诗?你还写诗?”A的目光吃惊而又略带一丝嘲讽,“这么厚的纸,用了多长时间?” “啊,三个月。”他担心如果回答一个星期,A会嘲笑他的撒谎。 “整整一千首!”A更加吃惊,“全是你写的?” “是的。” “给谁写的?” “那个女生。” “想让她注意你?有很多人在追她!” “我只是想让她看看。” 这时,A突然说:“我给大哥看看吧!”大哥是全班男生的头,只有他没有被大哥所控制,此时,大哥也在 追求她。 他没命地追着A,叫喊着,让他把稿纸还给他,但A没有听。 A跑到了大哥身边,说了声:“他写给她的。” 大哥看了,微微笑了一声,说:“真有本事,撒野撒到我头上来了!”劈头一下把稿纸扔到他头上,边喊边打,他死命地叫着,但无力反抗,大哥还没打够,抓住他的衣领,朝椅子上、墙上推去,顿时,他只觉得先是剧痛,然后是一种飘飘然的感觉,他倒在墙边,周围是叫喊的人群,大哥轻蔑地望着他,这时他才发现自己的 头部已经流血了。 “欢乐的你,在树林中歌唱, 四周围都是你传来的清香。 春天的气息在你手中荡漾, 因你而增色的花朵在大地上吐芳。” 他此时此刻恐惧极了,他担心自己会死,如果这是上帝在他的生命中下的最后一个咒语,那么这就是最狠 毒的一个咒语,他没有完成他的使命。 只见他颤颤巍巍地站起来,一瘸一拐地向教室走去,因为是下课,所以当他走进教室的时候,发现教室里 只有她一个人。 她轻轻抬起了头,笑着说了声:“你的头是怎么回事,是不是被西瓜掼过?” 他笑了笑,思绪中千迴百转却吐不出一句话来:“你好。” “我写了一些诗,想给你看看。” “是吗?是送给我的?” “啊,算是吧!”这时他只感觉到大脑里如有万针猛刺他的神经,痛苦无比,但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多少 机会了,必须珍惜。 他一下子坐到了地上,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她。她坐在椅子上,静静地看着自己的诗,是自己写的,没有 人能比过他。 他笑了,看来自己在尘世间已经修炼到一定境界了,她慢慢看完了四首诗,然后轻轻地问:“这些诗真的 全都是你写的?真是太伟大了!” “其实也不全是我写的,我也抄了别人的一些诗,对不起,我真是来得太晚了。” 他已经有些承受不了头上的剧痛了,她笑着说了声:“去卫生间洗洗头吧!像个小丑一样。”“说得是呀。”说着他慢慢往外走,穿过过道,进了厕所,然后把门锁上,一切过程都那么缓慢,显得他极其弱不禁风,好 像如果动作幅度太大就会扭伤自己柳叶似的腰。 最后,他坐在了地上,将头深深插入怀抱,一直持续着这个动作,动也不动,一直持续着,持续着…… 过了很久,人们终于推开了厕所的门,这时,他已经化为了一团“灰烬”。看《梦》 1987年拍摄的《梦》是日本大导演黑泽明一生中的顶峰之作,是对他一生的总结,也是他导演作品中最深刻、最完美的作品,其色彩的艳丽、对比程度,令人目不暇接、几乎窒息。 全片一共分八个梦,感觉不同,色彩不一样,思想也有所区别,我将每个梦都造个题目:狐精、桃仙、雪女、鬼客、画梦、末日、魔哭、水村。八个梦,其实就是一场梦,不论是自然、战争、社会、人生,说的都是一个主题:人性的迷惘和困惑。大部分的梦在我看来已不是梦,没有了虚无缥缈,没有了缤纷离奇,有的只是人类的荒唐、古怪、可笑、可叹。他们只是在用梦幻形式,史诗般的叙述了一个老人的一生,这部电影面对的不是千奇百怪的神经杰作,而是人类一生的幻象,一个荒诞的童话。 这部电影里有一个最愤世嫉俗,撼人心魄的地方,作者在梦中来到了一个被原子弹炸过的地方,在那里,蒲公英长到了三米多高,玫瑰上长出了畸形的花苞,那里的人被核辐射,成了互相残杀的多角食人魔,当夜里他们因为长了角而疼痛难忍时,便聚集到河边,集体向天发出撕心裂肺的狂吼,那是多真实的对世界的控诉! !!看到这一场景,我吓得浑身是汗,久久无法忘怀…… 这部电影用尽天下所有颜色,每个梦里都有一个或几个鬼,以层出不穷的画面,折磨你的神经,使你对世 界彻底失去信心,直到有所行动。 黑泽明的电影处处都体现着一股日本武士道精神的气息,光影、色彩与人物表演,电影思想连接的恰到好处,而且只要看看他为电影场景亲手绘制的一张张精美图画,便不得不叹服这位电影奇才。《罗生门》、《七武士》、《乱》无不透出浩瀚如江海的英雄气魄,天之苍茫,地之旷古,古往今来,只有黑泽明一人能表现出 来,表现得那么感人。 《梦》的意义是什么?如果单说是人性中的各种欲望,可就不对了。那美艳的画面,各色仙狐,光彩迷离的衣服,《梦》或是桃园仙境,或是古木森林,或是流水小村,或是梦入画中,像破碎的玻璃,闪亮晶莹,却 已无法拼凑,可那电影真是好看呀! 《梦》中每个呼救的灵魂都藏在了冷冷的面具,无声无息,现实的压抑致使那枯萎的亡灵都逝入风中,梦 里。卓别林电影元素(1) (2003年1月20日) 1.形象。1914年,卓别林在他的第4部电影里,创造了电影史上最永恒的流浪汉形象。这个形象是这样的:圆礼帽,两个涂抹痕迹很重的眼圈,小胡子,头发微微有点儿卷曲(有时也会变),上身穿的那叫什么?西服?从上到下三粒扣子,只系中间那粒;肥裤子、大皮鞋,比较著名的就是大皮鞋,毕竟他还享受过这玩意儿的滋味(《淘金记》中,他吃皮鞋),其实他上衣里头还有一个短袖衬衣,干活时,他就会脱掉外衣,露出它来 。 2.风度。风度的转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关系到对卓别林本人的研究,因为早期流浪汉形象是基于卓别林对小时候熟悉的流浪汉的一种模仿、同情和变异。可到了20年代后期,随着他思想的深入和影片讽刺的问题不同,原来只是搞笑或同情小人物、嘲弄虚伪的大人物;现在变成对社会变迁、科技发展、世界动乱的深刻思考,流浪汉的动作、表情开始变化,这也跟他生活的环境、地位与下层人民的生活开始发生隔阂脱离开来有关。流浪汉开始像个绅士!每当他打完架,被人嘲弄后,他像个绅士一样掸掸土,用眼睛厌恶地望望周围的人,好像自己比周围的人高上一等,流浪汉不再是低俗的捣蛋鬼,而是哲学家!他用他高贵的手势,爆笑后的 那隐隐忧郁而无奈的目光,让观众深深思索着世界。 3.音乐。卓别林后期的电影音乐好听,很能显示他的音乐才能。他的小提琴据说拉得很棒!可惜只能从他的默片里欣赏他的动作,钢琴倒是欣赏了,《大独裁者》里有两段他的钢琴独奏,只可惜都没敞开了弹,时间短,加起来才几十秒,实在可惜。在再发行的《小孩》里,当演到小孩被孤儿院的人带走,流浪汉在后面拼命追赶时,伴随着悲哀的音乐,人心在这里被撕开、扯裂,我每次听到这音乐,都会哭,这音乐实在好听极了!后来我发现这音乐与柴可夫斯基的《悲怆》非常像,于是多方调查,终于在一部讲卓别林的记录片中,听到了原版《小孩》的音乐,其实就是《悲怆》的音乐,也许是在修改时改了,反正后来的音乐要比柴可夫斯基的更好听,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在高潮的时候并未给人如此强烈的震撼。 4.女主角。卓别林有几个长期合作的女演员,比如玛蓓尔和他合作了数十部影片。还有就是他的第三任妻子———宝莲·高黛,她适合演活泼奔放的少女,《摩登时代》、《大独裁者》显然是为她量身定做的。卓别林对女演员很有感觉,他在她们身上寄托了许多东西。他的第一个女朋友与他交往时,才16岁,自从卓别林去了美国,两人虽有书信来往,却再没见过,到了1921年,为宣传《小孩》去英国时,她已经因流感而死,年仅22岁。卓别林一生都为此自责,他在自己30年代以前的电影中选择的女主角,可以说都是那个“逝去的天使”的翻版。卓别林电影里的女主角基本上都成了他的情人,像《淘金记》里的那个女主角,每当她出场时,屏幕上就会出现她的名字和一朵玫瑰花……在拍《淘金记》时,卓别林一连与四个女人周旋,结果是损失了30万元,一半的名誉,一个妻子和清晰的头脑。卓别林第一次精神病发作,被迫到一个庄园去疗养。至于女主角,可以说她们在卓别林电影里起着重要的作用,她们是美好事物的化身。惟一一次不同是在《凡尔杜先生》里,女 人换了一个又一个,而且下场并不好。 5.声音。如果把这个词和卓别林联系到一起,稍微懂点儿电影的人就会会心一笑,自然,人们也会明白声音给这个默片大师带来的灾难。可以说,有声片的来到把1927年以前的一切都毁掉了,每个明星的结局都是无比凄惨的,不是饿死,就是冻死。像执导过著名影片《一个国家的诞生》的擅长拍史诗片的格里菲斯,死时仅有4个人参加他的葬礼,好莱坞没为他出一分钱;一位默片名导归隐山林,两年后,他回好莱坞领取纪念奖杯时,竟然无人认识他;最可怜的是那位制片人,当他被旅店老板赶出来时,他的眼神里流露出的是对命运不解的疑问,疲倦而又无奈,当够了小丑后,他累了。有目击者证明,他当时望着天,叹了口气,就倒下了,并且再也没有起来,他的衣服被扔到大街上,穷人都不屑要,只有几个小孩拿它当球踢,他死时身无分文。卓别林、格里菲斯、壁克馥和范朋克是当时的“四大巨头”,他们曾一起成立联美电影公司,有声时代来临后,一切都变了,格里菲斯因思想陈旧,带有种族歧视,拍史诗片又耗资太大,所以已没有制片公司愿意投拍他的电影;范朋克是专门演侠客的,像佐罗、罗宾汉、达达尼昂,可现在他年纪大了,加上与壁克馥的离婚,非常苦恼,所以借酒消愁,郁郁而终。专门演纯情少女的壁克馥,在有声片来了之后,因为口音问题,再加上岁数不小,所以就离开影坛,默默无闻,于1976年去世,享年86岁。每当我想起这段历史,总是非常伤心,最先创造新事物的人都是最伟大的人,可他们常常是最惨的,他们到底怎么了?怎么会这样?好莱坞真的是喜新厌旧。在最新一次的100位对世界电影史贡献最大的巨人排行榜里,卓别林排名第3,壁克馥排名第4名,格里菲斯排名第7,而可怜的“动作明星”范朋克却仍未上榜。卓别林当时自然也受到很大冲击,更糟糕的是,他是“反对有声派”里的领头人物,他的主要观点是电影要靠演员的神态与动作,而流浪汉突然说话,那后果不堪设想!他紧接着又开拍一部新的默片《城市之光》,为此,他做了大量的工作,头发一夜之间全白了!中途还换了许多主要演员,拍摄的胶卷达到27个小时,他生怕观众看不懂电影的意思,所以一再地改。首映前一个星期,卓别林晚上睡不着觉,很烦躁地来回乱走,眼睛到后来又红又肿,布满血丝。首映前,先是一个小的内部试映会,卓别林和爱因斯坦前去参加观看,观看过程中,爱因斯坦感动得流下泪水,卓别林也激动地哭了。最要命的还是观众的反映,当时,卓别林一直躲在旅馆里不敢出来,为了把这部电影拍好,他已付出太多了。值得注意的是,卓别林还在电影里插入了两段模糊不清的有声地方,一个是刚开头,揭幕仪式上,一个胖子流利的“鸟语”演讲,还有就是卓别林把口哨吞进肚子里去,因为打嗝所以总是发出怪怪的口哨声。当卓别林得知自己的影片受到巨大欢迎,买票者为买票排队到了街上时,卓别林倒在地板上痛哭不止。在下一部票房失败的默片《摩登时代》里,卓别林让工厂老板的说话声变成有声。卓别林毕竟还是抵不住舆论的批评和观众看不懂的抱怨,他的第一部有声片———永载史册的《大独裁者》问世了,这部电影的搞笑之处主要还是在动作表演上。卓别林又创造了一个奇迹:结尾处宣扬和平美好的伟大演讲,其精彩程度完全超过《巴顿将军》!卓别林电影元素(2) 6.主题。卓别林的电影主题永远是宣扬美好和平的,无论他的角色还是故事,都是那么纯洁,坏人必定灭 亡,好人最终胜利,永远不变的主题,不变的卓别林。 你,卓别林,用矮小的身躯,支起了广大的蓝天,在破落的人行道旁,你笑了,每个观众都被你感动,流下辛酸、苦涩的泪,是你用拐杖绘出童话的世界,是你用粗大的皮鞋踏出美好的未来,你是流浪汉,探险家, 周游世界的侠客,艺术家,哲学家,思考者———上帝。 相信未来谈马龙·白兰度(1) (2003年4月28日) 说白兰度,怎么着都得想起白兰地,但慢慢地我也觉得这种让人心境狂野的酒很配得上他。 我看他的电影应该不算少,他的代表作我几乎都看过了,像《欲望号街车》、《码头风云》、《萨巴达传》,然后是那部不成功的,由我最崇拜的艺术家卓别林执导的《香港女伯爵》,那是卓别林最后一部作品,意 义重大,白兰度实在不能胜任。 《巴黎最后的探戈》我也买了,还没有看,据说白兰度在其中的表演炉火纯青,真实感人,让人难分这是 在讲白兰度自己,还是在演别人。 接着就是无敌电影———伟大的《教父》!!演得真是没法说!太精彩了! 然后是雄心勃勃的《现代启示录》!能起这样气质不凡的名字的人,除了伟大的科波拉,还能有谁!白兰度在这里的表现,我已经没能力评价了,《教父》里的表演我还能形容,可《现代启示录》里的娴熟,只能是 一句:他什么都没表演! 因为喜欢白兰度的电影,我搜刮音像店,连白兰度当配角的电影我都买了,比如由白兰度和他的表演接班人———罗伯特·德尼罗以及新一代演艺明星爱德华·诺顿联袂出演的《大买卖》。我的一个新目标是《超人 》。 大概因为白兰度本身就有痞子一般的气质,叛逆狂野的心态,演起《欲望号街车》里的斯坦利简直收放自如,毫不费力。然后是《码头风云》,那是他演技的一次出色展示,但我看那部电影时还很小,可能看五十年代以前的电影太多了,看多了舞台话剧一般的电影表演———比如卓别林的———我觉得白兰度的表演太让我不适应了,我相信,从白兰度开始,电影表演才开始渐渐成熟。《萨巴达传》也是,他演起电影太轻松,我总觉得他与电影中的人物有着心有灵犀的感应,好像他只不过在展现自己的生活。 后来我觉得,这应该与他选择剧本有关,他很能找可以充分展示自己天分的剧本,也应该感谢他的好运气,他总是碰到好导演,先是卡赞,与他拍了《欲望号街车》和《码头风云》、《萨巴达传》,接着是和科波拉 的两次合作。 有人把白兰度比喻成狮子,我承认,他年轻时是头好胜的狮子,先是跑到费雯丽那儿狂吼一番,接着又成了万狮奔腾中的首领,最后压抑自己的兽性,躲到码头当工人。 可还远远没有完,在躲了几十年之后,他又跑出来,朝天嘶叫了一番,似乎在呼啸,告诉大家,他又回来了,这回,他成为老练奸诈的老狮子,而且历经磨练,已经是一副饱经风霜的样子。 他玩世不恭的痞子态度却包含了一种让人难以抗拒的高雅风度,我总相信,他的演艺历程就是他慢慢向观众剥开自己心灵窗户的包裹的过程,他曾说过:“人无时无刻不在表演。”他用行动告诉了我们,他的每一次表演都有他的自传成分。直到《现代启示录》,白兰度在我的眼中,他已经不是在表演,他喃喃地向观众倾诉 着自己的心声。 在每一部电影中,白兰度都是一副懒散的、无精打采的样子,而且越往后的电影越展示出了这一面,这个大概就是他的风格与他的标志,但是他不适合演喜剧片,依我看,《香港女伯爵》有百分之八十的成分是被他 搞砸了,哎!可惜了! 白兰度说过:“我呆在好莱坞的惟一原因是我没有足够的勇气拒绝金钱。”我真诚地相信他的话,我们有理由相信,他对电影的追求和别人不一样,甚至我相信他不干电影也能很成功,因为他太不像演员了,实在是与众不同。他悲观、忧郁,表面是粗野的,内心却是脆弱的,他温文尔雅,整日只能以几公斤的冰激凌排解心 中的痛苦。 他没有明星一样的虚荣,不然他怎么能从五十年代中期他的高峰期间自《码头风云》起就与世隔绝,沉默寡言,到了《教父》成功复出后,他也没有再大的发展,一直到现在都很少见到他的人影。谈马龙·白兰度(2) 他真正活跃影坛的时间是从1950年到1954年,之后一直到1973年,期间都没有什么反应,然后从1973年到1979年,其实也没有什么作品,他真正活跃的时间不过七八年,可他已经是全世界公认的伟大电影明星了。来点严肃的(1) (2003年6月) 很多依靠娱乐片大获成功的导演,或者因为本身思想的转变,或者因为想突破类型的束缚,希望能改拍一些严肃题材的影片,这种事情被我称为“转严”经历,在此,我想以三位“重量级”导演拍摄题材的转变经历,即“转严”经历———卓别林、斯皮尔伯格和希区柯克———给大家欣赏一番。 先来介绍卓别林,他是这三个人里资格最高的,不仅因为这里头他辈分最高,年龄最大,还因为他的成就以及对电影做的贡献,使他属于艺术家的级别,而其他两人则属于艺匠。 卓别林的风格改变是从1920年的《小孩》开始的,同情与友爱渐渐替换掉了单纯的搞笑,成绩可嘉。但这应该和其他人因为突破自己而渐渐开始拍摄严肃题材的影片有别,因为题材的逐渐严肃是卓别林思想成熟的标 志。 《小孩》获得了不小的欢迎,而这部颇有自传色彩的电影,使我每次看它,都要为其情节痛苦不已。紧接着拍了两部喜剧片后,1924年,卓别林不想再拘泥于喜剧片的束缚,于是他邀请当年的一位正希望有所发展的女演员作为主角,拍摄了讲述女性婚姻爱情的严肃电影《巴黎一妇人》,卓别林并没有担任演员,只是做幕后工作。从这部电影能看出他做的努力,但影片没有受到公众的赞许,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观众更喜欢他的喜剧表演。正巧在这时,卓别林从报纸上受到对淘金者经历的报道的启发,在1925年,拍摄了电影《淘金记》,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并成为卓别林电影排名中最精彩的电影。 在这部电影中,卓别林第一次显示出了他对美国梦深刻的解析,以及对人性欲望的探知,可以说卓别林的 作品真的越来越优秀了。 但是如果文章写到这儿,就结束对卓别林转型的记述,就太错误了。卓别林风格、思想的每一次转变都与那个动乱的时代有很大的关系:《城市之光》,对贫困的人民同情以及怜悯;《摩登时代》,在大工业时代对机器奴役人民的嘲讽;《大独裁者》,二战即将来临,呼吁和平,渴求团结;《凡尔杜先生》,对人性阴暗面 的重重一击。 《城市之光》的代名词是希望,而《摩登时代》则是批判,《大独裁者》是渴望,《凡尔杜先生》是绝望 。 这里面其实我认为最值得研究的应该是《凡尔杜先生》,研究者的浅薄造成这部卓别林最深刻和最尖锐的影片被人们遗忘。这部电影大概讲述的是,一个银行职员凡尔杜在上个世纪20年代的下岗风潮中被撤职。随后的各种人生磨难使他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失望,他不断地与有钱的女人结婚,杀死她们以获得她们的钱。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养活下肢瘫痪的妻子和年幼的儿子。当一场事故使他的妻儿丧命时,凡尔杜痛苦万分,终于自首,当警察询问他的罪行时,他说了最发人深省的话:“我的疯狂是因为这个世界已经疯狂至极。” 这话看起来很疯狂,实际一点错儿没有。这也与当时身处麦卡锡时代的卓别林屡次遭受政府审查并扬言驱逐时绝望的心情有关,此片一经推出,就在政府的压力下只放映了不到五场,而且各大电影院从此不敢再放映此片。而在欧洲,当喜爱卓别林电影的观众满怀欣喜地想看一部喜剧片时,银幕上出现的却是杀人如麻的凡尔 杜,观众的心情可想而知。 最后来个结尾:从《摩登时代》以后或者说《大独裁者》以后,卓别林的黄金时代,或者说观众心中的卓别林黄金时代,(可我认为卓别林从1940年起刚刚迎来黄金时代)就已经过去了,他之后也很少拍片子,并且影响并不大,40年代就拍过两部电影,之后50、60年代各拍过一部。 接着来说说斯皮尔伯格,他的“转型”经历是最典型的,1975年的《大白鲨》,1979年的《第三类接触》,1981年的《夺宝奇兵》,转年的《外星人》,不到35岁的年龄,斯皮尔伯格就拍摄了4部跻身于电影历史上十大卖座片行列的电影。他是纯正的娱乐片导演,《大白鲨》里让人透不过气来的恐怖意味连悬念大师希区柯克 都大为赞赏。来点严肃的(2) 《第三类接触》更是展现了斯皮尔伯格讲故事和导演场面的功力,一个并不惊心动魄的故事,票房却是能 和划时代的科幻力作《星球大战》平起平坐。 《夺宝奇兵》,这部惊险电影至今仍为电影爱好者所传诵,可谓是百看不厌。它将古典与现代完美地结合起来,一个007式的人物,游走于传说与历史之中,很神奇,很魔幻。 《外星人》可以说是一部老少皆宜的电影,它讲述了一个孩子与外星人的深刻友谊,是一部绝对能名留青 史的动人电影。因为它是真诚的。 在获得了够多的赞许与成功后,斯皮尔伯格准备拍摄一部严肃的电影,他希望摆脱“商业片导演”的名字,于是在《外星人》之后,拍了一部绝对严肃的电影,叫做《紫色》,影片讲述了一对黑人姐妹的悲苦经历,影片一上映,得到的评论毁誉参半,可以说它是一部没人理的好电影。这也和当时仍然深埋于人们心中的种族歧视有关———这部电影获得奥斯卡7项提名,却一项奖都没得到。 受到如此重创后,斯皮尔伯格整个80年代异常痛苦,后来他又拍摄了几部电影,但影响都不大。 到了90年代,他根据著名的童话《霍克船长》拍摄了一部同名电影,在电影里,斯皮尔伯格希望既能表现成人世界中的爱,又可以表现儿童的天真,像《外星人》一样老少皆宜,但这部电影同样失败了。 如果再失败,斯皮尔伯格恐怕就要“斯郎才尽”了,但是他是天才,天才会在世俗的平庸中泯灭,却同样能在困境中迸发,它是持久的。1993年,斯皮尔伯格在一年中辗转两地,同时拍摄了两部电影《侏罗纪公园》和《辛德勒的名单》,他经常在一天之内这样奔波。但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是两部截然相反的电影,一个是超级商业片,有着惊险的情节和新奇的图像,另一个则是一部极其完美的讲述屠杀是如何警醒一个德国人, 使得他千方百计拯救犹太人的经典电影。 可以说,“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句话放在斯皮尔伯格身上最合适,1993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成了斯皮尔伯格的独角戏,《辛德勒的名单》囊获了所有重要奖项,人们真正地为这部电影所感动,而技术超前的《侏罗纪公园》把所有的技术类奖项吞了个干净,斯皮尔伯格刚上完领奖台又上,参与他的电影制作的人也是走马灯似 的下了又上,场面异常热烈。 斯皮尔伯格终于在严肃电影领域获得成功。 顺便提一提,之后的几年,斯皮尔伯格没有新作推出,1997年,他拍摄了《侏罗纪公园》续集《失落的世界》,虽然靠着第一集的影响,票房仅逊于《泰坦尼克号》,但其实影像、故事都没有新意。同年,斯皮尔伯格仍念念不忘《紫色》的失败,拍摄了一部讲述黑人船工的影片,叫《友谊号》,并扬言要把“因为《紫色》丢的脸全挣回来”。但此片同样失败,于是斯皮尔伯格又拍了一部战争题材影片《拯救大兵瑞恩》,宣称《友谊号》和此片都不准备赚钱,可是《拯救大兵瑞恩》不仅大获成功而且获得奥斯卡最佳电影奖提名(依我看《拯救大兵瑞恩》完全应该获得此奖项),并使斯皮尔伯格又获得了最佳导演奖(上次是因为《辛德勒的名单》 ),它成为所有战争片领域最卖座的电影。 最后来说说希区柯克———一个可爱的150公斤左右的矮胖子———他是不折不扣的娱乐片导演,1889年生于英国,1980年死于美国,是人们公认的悬念大师,他电影里面有很多因素至今仍被人们研究与学习。比如:他爱用俯视镜头,而且机位设置得很高,造成人们有眩晕的感觉。 他的电影有许多著名的场景被后人模仿: 《爱德华大夫》里的做梦场景;《眩晕》里旋转的楼梯;《西北偏北》里飞机在荒野上追赶男主角;《精神病患者》中有名的浴室杀人场面,短短40秒,有近一百个镜头,很多看过这个场景的观众从此都不敢再淋浴 。来点严肃的(3) 希区柯克的电影,几乎所有的女主角都是金发,这是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问题,但到现在,研究者仍然对他的这个癖好难以得出结论。或许,一生都在拍这种悬念片的导演,心理也有毛病吧! 关于希区柯克的电影,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值得一说再说,那就是,他喜欢在他的电影出现,不是像卓别林一样出演主角,而是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没有对白,只是微微露一脸,对于情节也是没有关系的,他 就喜欢用这样的方式,与观众做游戏。 有这样一个故事,1944年,在希区柯克拍摄《救生艇》时,跟往常一样,他要出现在电影中,可是这回有一个麻烦,因为希区柯克很胖(这是他的招牌形象),而电影讲述的就是发生在一个救生艇上9个幸存者的故事,所有的场景都在救生艇上拍摄,这9个人都属于主角,希区柯克只想演一个小角色,这可怎么办?他原本想演一个船难发生后的水上浮尸,但就他这体形,会有危险的。就在那一段时间,希区柯克严格控制自己的饮食,把自己的150公斤愣减到100公斤,于是他想了一个好办法,将自己减肥前后的照片贴在报纸上,杜撰了一个减肥药的广告,当男主角对着镜头看报纸时,观众可以清楚看到他的照片。但这个聪明的主意实现以后,希区柯 克家里天天都会有减肥者为询问减肥药而打来的电话。 希区柯克早年在英国拍电影,1940年被请到美国并拍摄了《蝴蝶梦》,那大概是中国观众最熟悉的一部希区柯克的电影。之后,希区柯克在整个40年代中期都有很高的名声,但他还不满足,于是在1948年拍摄了《绳索》,那是一部用3个镜头拍成的电影,整个拍摄场地就在一间屋子里,所以实验性很强,对演员的表演也是个考验。但不幸的是,这部电影上映后,票房失败,观众对这样一部缺乏希区柯克惯有的惊险场面的电影,很没 有耐心。 希区柯克一生都在拍摄娱乐片,并且获得了很高的声誉,在他生前身后,都有许多导演模仿他,如:法国新浪潮导演特吕弗、美国导演斯皮尔伯格等。可是希区柯克也希望在拍摄娱乐片的同时,能拍些严肃的,揭露 社会不公正的影片。 1952年,他拍摄了《我忏悔》,讲述一个神父被指控杀人的影片,票房惨败。这部影片的思想直到今日,仍为研究者们思考,它对法律、道德、人性都做了最尖锐的质疑。 希区柯克另一部对法律表示质疑的批判影片《帕拉亭案件》,由格里高利·派克主演,讲述一个清白人险些被判刑的故事。1957年,希区柯克还拍过一部类似的影片《伸冤记》,根据一个真实的案件改变,除了男女主角由明星扮演以外,其他人物全让当事人自己扮演,但是或许这些主题过于沉重,没有让希区柯克发挥出自己的长处来,之后希区柯克没有再拍摄这类影片,而是又回到悬念片的拍摄上,并进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 。 希区柯克后来的影片越来越成熟和精彩,在营造悬念气氛的同时,也着重于刻画人物和揭示人性中的善恶,虽然如此,但归根结底,希区柯克还是个娱乐片导演,而斯皮尔伯格的“商业片导演”和卓别林的“喜剧片 导演”的帽子还是摘不掉的。由《迁徙的鸟》联想到的 (2004年2月29日) 《迁徙的鸟》前些日子在北京已经放映过,我也听说了很多对电影本身的介绍,非常感兴趣。昨天下午,“自然之友”民间环保组织在小西天包场放映这部电影,于是我和妈妈带着很多朋友浩浩荡荡一起去看。看完 之后很受震动,所以写下所思所想。 整部电影可以说是极尽影像之能事,镜头所拍到的景色漂亮、精致,拍电影的时间———5年就可以说明一切。为了拍摄鸟的飞翔镜头,他们请了全世界最棒的8个飞行员开着滑翔机指挥拍摄,快艇汽车也全部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