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全集第 一 卷坟 热 风呐 喊出 版 说 明 《鲁迅全集》最早的版本,由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编辑,收入作者的著作、译文和辑录的古籍,共二十卷,于一九三八年印行;新中国成立后,由我社重新编辑的版本,只收作者自己撰写的著作,包括创作、评论、文学史专著以及部分书信,并加了必要的注释,共十卷,于一九五六年至一九五八年间印行。 本版《全集》的编辑、注释工作,是在十卷本的基础上进行的。内容方面增收了《集外集拾遗补编》、《古籍序跋集》、《译文序跋集》和日记,以及迄今为止搜集到的全部书信,共十五卷;另加附集一卷,收作者著译年表、《全集》的篇目索引和注释索引。作者翻译的外国作品和校辑的文史古籍,以及早期摘编中外书报资料而成的《中国矿产志》和生理学讲义《人生象"瑺》都未收入。 注释方面,这次对十卷本的注释作了一些修订和增补;原来未加注释的《中国小说史略》和《汉文学史纲要》,都已加注;增收的《集外集拾遗补编》等三种和书信、日记,也都加了简要的注释。 鲁迅著作单行本的版本较多,各版又每有歧异,十卷本《全集》编辑时曾作过一番校勘,这次我们重又进行了一次复核。 我们这次的注释工作,曾得到不少高等院校领导和教师以及一些有关单位和同志的支持协助,其中有的同志还直接参加了定稿工作;几年来,他们为此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对本版《全集》作出了宝贵的贡献,在这里,我们谨表示深切的谢意。 《鲁迅全集》注释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虽然我们作了努力,但差错仍在所难免;有些应注的条目由于缺乏有关的资料,尚待今后补注;校勘方面,可能仍有粗疏和错漏之处。我们期待着读者和专家们的指教和帮助。人民文学出版社 一九八○年九月 总 目 第一卷 坟 热风 呐喊第二卷 彷徨 野草 朝花夕拾 故事新编第三卷 华盖集 华盖集续编 而已集第四卷 三闲集 二心集 南腔北调集第五卷 伪自由书 准风月谈 花边文学第六卷 且介亭杂文 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 第七卷 集外集 集外集拾遗第八卷 集外集拾遗补编第九卷 中国小说史略 汉文学史纲要第十卷 古籍序跋集 译文序跋集第十一卷 两地书 书信第十二卷 书信第十三卷 书信第十四卷 日记第十五卷 日记 第十六卷(附集) 鲁迅著译年表 全集篇目索引 全集注释索引插图目录第一卷 留学日本时摄影(1903)《阿Q正传》手迹 北京绍兴县馆内之补树书屋北京八道湾寓所第二卷 在杭州时摄影(1909)三味书屋 《藤野先生》手迹、藤野先生像及题字北京西三条寓所之“老虎尾巴”第三卷 在北京时摄影(1925)北京女子师范大学 在厦门时摄影(1927)广州中山大学大钟楼第四卷 去光华大学讲演(1927) 五十寿辰时摄影(1930) 与“一八艺社”社员等合影(1931) 在北京师范大学讲演(1932)第五卷 五十三岁寿辰全家合影(1933) 与萧伯纳等合影(1933)书赠瞿秋白联语手迹 《自由谈》、《动向》发表的部分文章书影第六卷木刻像 在第二回全国木刻流动展览会上摄影(1936)上海大陆新邨寓所外景上海大陆新邨寓所内景第七卷 在日本时与绍兴籍同学合影(1904) 《斯巴达之魂》、《怀旧》书影《哀范君三章》手迹《自嘲》手迹第八卷 在上海时摄影(1933) 为北京女师大学生拟呈教育部文手迹《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书影上海藏书处、藏书一斑第九卷画像北京西三条寓所外景 《中国小说史略》讲义写印本、铅印本书影《汉文学史纲要》手迹第十卷 东京弘文学院毕业时摄影(1904) 与爱罗先珂等合影(1923) 《唐宋传奇集·稗边小缀》手迹《域外小说集·序言》手迹第十一卷致许广平信手迹厦门大学全景 “木瓜之役”胜利后摄影(1909) 与蒋抑卮、许寿裳合影(1909)第十二卷 “海婴与鲁迅,一岁与五十”(1930) 在上海时摄影(1933)致母亲信手迹致合众书店信手迹第十三卷 在上海时摄影(1935)手定著述目录致增田涉信手迹国外翻译出版的著作一斑第十四卷 在绍兴时摄影(1912)日记书影北京绍兴县馆北京西三条寓所内景第十五卷 在第二回全国木刻流动展览会上(1936)遗容殡仪鲁迅墓第十六卷目 录坟题记A…………………………………………………………………人之历史B……………………………………………………………科学史教篇CD………………………………………………………文化偏至论ED………………………………………………………摩罗诗力说DF………………………………………………………我之节烈观GGH………………………………………………………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GAC…………………………………………宋民间之所谓小说及其后来GEI………………………………娜拉走后怎样GDC…………………………………………………未有天才之前GIJ…………………………………………………论雷峰塔的倒掉GIF………………………………………………说胡须GIH……………………………………………………………论照相之类GBD………………………………………………………再论雷峰塔的倒掉GHD……………………………………………看镜有感CJC…………………………………………………………春末闲谈CJB…………………………………………………………灯下漫笔CGF…………………………………………………………杂忆CCF………………………………………………………………论“他妈的!”CAF…………………………………………………论睁了眼看CEG………………………………………………………从胡须说到牙齿CEI………………………………………………坚壁清野主义CFH…………………………………………………寡妇主义CDF…………………………………………………………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CIA……………………………………写在《坟》后面CBF…………………………………………热 风题记CHE………………………………………………………一九一八年 三十三AJG…………………………………………………………… 三十五至三十八AJB………………………………………………一九一九年 四十六至四十九AAF……………………………………………… 五十三至五十四屏……………………………………………… 五十六 “来了”AFJ…………………………………………… 五十七 现在的屠杀者AFA……………………………………… 五十八 人心很古AFE…………………………………………… 五十九 “圣武”AFI…………………………………………… 六十一 不满ADG…………………………………………………… 六十二 恨恨而死ADA…………………………………………… 六十三 “与幼者”ADF………………………………………… 六十四 有无相通ADI…………………………………………… 六十五 暴君的臣民ADH………………………………………… 六十六 生命的路AIG……………………………………………一九二一年 事实胜于雄辩AIB……………………………………………………一九二二年 为“俄国歌剧团”ABE…………………………………………… 无题ABD……………………………………………………………… “以震其艰深”ABB……………………………………………… 所谓“国学”AHJ…………………………………………………… 儿歌的“反动”AHC……………………………………………… “一是之学说”AHE……………………………………………… 不懂的音译AHB……………………………………………………… 对于批评家的希望EJA…………………………………………… 反对“含泪”的批评家EJF……………………………………… 即小见大EJH…………………………………………………………一九二四年呐 喊自序EGD………………………………………………………………狂人日记ECA…………………………………………………………孔乙己EAF……………………………………………………………药EEG…………………………………………………………………明天EFG………………………………………………………………一件小事EFH…………………………………………………………头发的故事EDC………………………………………………………风波EDB………………………………………………………………故乡EII………………………………………………………………阿Q正传EBB………………………………………………………端午节F茽……………………………………………………………白光FEA………………………………………………………………兔和猫FEH……………………………………………………………鸭的喜剧FFE…………………………………………………………社戏FFB………………………………………………………坟 本书收作者一九○七年至一九二五年所作论文二十三篇。一九二七年三月由北京未名社初版,一九二九年三月第二次印刷时曾经作者校订。第四次印刷改由上海北新书局出版。题 记〔1〕 将这些体式上截然不同的东西,集合了做成一本书样子的缘由,说起来是很没有什么冠冕堂皇的。首先就因为偶尔看见了几篇将近二十年前所做的所谓文章。这是我做的么?我想。看下去,似乎也确是我做的。那是寄给《河南》〔2〕的稿子;因为那编辑先生有一种怪脾气,文章要长,愈长,稿费便愈多。所以如《摩罗诗力说》那样,简直是生凑。倘在这几年,大概不至于那么做了。又喜欢做怪句子和写古字,这是受了当时的《民报》〔3〕的影响;现在为排印的方便起见,改了一点,其余的便都由他。这样生涩的东西,倘是别人的,我恐怕不免要劝他“割爱”,但自己却总还想将这存留下来,而且也并不“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4〕,愈老就愈进步。其中所说的几个诗人,至今没有人再提起,也是使我不忍抛弃旧稿的一个小原因。他们的名,先前是怎样地使我激昂呵,民国告成以后,我便将他们忘却了,而不料现在他们竟又时时在我的眼前出现。 其次,自然因为还有人要看,但尤其是因为又有人憎恶着我的文章。说话说到有人厌恶,比起毫无动静来,还是一种幸福。天下不舒服的人们多着,而有些人们却一心一意在造专给自己舒服的世界。这是不能如此便宜的,也给他们放一点可恶的东西在眼前,使他有时小不舒服,知道原来自己的世界也不容易十分美满。苍蝇的飞鸣,是不知道人们在憎恶他的;我却明知道,然而只要能飞鸣就偏要飞鸣。我的可恶有时自己也觉得,即如我的戒酒,吃鱼肝油,以望延长我的生命,倒不尽是为了我的爱人,大大半乃是为了我的敌人,——给他们说得体面一点,就是敌人罢——要在他的好世界上多留一些缺陷。君子之徒〔5〕曰:你何以不骂杀人不眨眼的军阀呢〔6〕?斯亦卑怯也已!但我是不想上这些诱杀手段的当的。木皮道人〔7〕说得好,“几年家软刀子割头不觉死”,我就要专指斥那些自称“无枪阶级”而其实是拿着软刀子的妖魔。即如上面所引的君子之徒的话,也就是一把软刀子。假如遭了笔祸了,你以为他就尊你为烈士了么?不,那时另有一番风凉话。倘不信,可看他们怎样评论那死于三一八惨杀的青年〔8〕。 此外,在我自己,还有一点小意义,就是这总算是生活的一部分的痕迹。所以虽然明知道过去已经过去,神魂是无法追蹑的,但总不能那么决绝,还想将糟粕收敛起来,造成一座小小的新坟,一面是埋藏,一面也是留恋。至于不远的踏成平地,那是不想管,也无从管了。 我十分感谢我的几个朋友,替我搜集,抄写,校印,各费去许多追不回来的光阴。我的报答,却只能希望当这书印钉成工时,或者可以博得各人的真心愉快的一笑。别的奢望,并没有什么;至多,但愿这本书能够暂时躺在书摊上的书堆里,正如博厚的大地,不至于容不下一点小土块。再进一步,可就有些不安分了,那就是中国人的思想,趣味,目下幸而还未被所谓正人君子所统一,譬如有的专爱瞻仰皇陵,有的却喜欢凭吊荒冢,无论怎样,一时大概总还有不惜一顾的人罢。只要这样,我就非常满足了;那满足,盖不下于取得富家的千金云。 一九二六年十月三十大风之夜,鲁迅记于厦门。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六年十一月二十日北京《语丝》周刊一○六期,题为《〈坟〉的题记》。 〔2〕 《河南》 月刊,我国留日学生一九○七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创办于东京,程克、孙竹丹等人主编。一九○一年“辛丑条约”后至辛亥革命期间,我国留日学生有数千人,其中多数倾向于反清革命,他们进行各种反清活动,出版了许多书报。其中有十多种杂志是以各省留日同乡会或各省留日同人的名义出版的,内容偏重于有关各省当时的政治、社会和文化问题,从事民族民主革命的宣传和科学的启蒙宣传,如《浙江潮》、《江苏》、《汉声》、《洞庭波》、《云南》、《四川》等,《河南》就是这些杂志中的一种。作者在该刊发表的文章,有收入本书的《人之历史》等四篇,收入《集外集拾遗补编》的《破恶声论》和收入《鲁迅译文集》第十卷《译丛补》的《裴彖飞诗论》(两篇都是未完稿)。 〔3〕 《民报》 月刊,同盟会的机关杂志。一九○五年十一月在东京创刊,内容主要是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主张,共出二十六期。自一九○六年九月第七号起由章太炎主编。章太炎(1869—1936),名炳麟,号太炎,浙江余杭人,清末革命家、学者。他在《民报》发表的文章,喜用古字和生僻字句。这里说的受《民报》的影响,即指受章太炎的影响。 〔4〕 “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 语出《淮南子·原道训》: “蘧伯玉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 〔5〕 这里的君子之徒和下文的所谓正人君子,指当时现代评论派的人们。 《现代评论》周刊是当时一部分资产阶级大学教授所办的一种同人杂志,一九二四年十二月创刊于北京,一九二七年七月移至上海出版,至一九二八年十二月停刊。它主要是刊登政论,同时也发表文艺创作、文艺评论。主要撰稿人是王世杰、高一涵、胡适、陈源(笔名西滢)、徐志摩、唐有壬等,也采用一些外来投稿。其中胡适虽没有参加实际编辑,但事实上是这个刊物的首领。这派人物和帝国主义——特别是美英帝国主义、北洋军阀以及后来的国民党反动派有密切的关系。他们以自由主义的面目出现,积极充当帝国主义及买办资产阶级的代言人;他们办的这个刊物的主要特色,就是时而曲折时而露骨地反对当时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如五卅运动发生后,胡适、陈源和其他一些人都曾先后在该刊发表文章,诬蔑在共产党领导下由工人、学生和市民所形成的广大的反帝运动。一九二六年三月十八日段祺瑞在北京屠杀爱国人民时,该刊公然诬蔑被杀的爱国群众,替段祺瑞辩护。一九二七年四月蒋介石举行反革命政变以后,该刊逐步投靠蒋介石政权,成为赤裸裸的反共反人民的刊物。 作者在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二七年之间,曾不断发表文章,对这个刊物的反动言论进行斗争,揭穿了这派人物的假面目和反动本质。这些文章,都收在本书和《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中。 “正人君子”,是当时拥护北洋军阀政府的《大同晚报》于一九二五年八月七日的一篇报导中,吹捧现代评论派的话;鲁迅在杂文中常引用它来讽刺这一派人。 〔6〕 这里说的不骂军阀和下文的“无枪阶级”,都见于《现代评论》第四卷第八十九期(一九二六年八月二十一日)署名涵庐(即高一涵)的一则《闲话》中,原文说:“我二十四分的希望一般文人彼此收起互骂的法宝,做我们应该做的和值得做的事业。万一骂溜了嘴,不能收束,正可以同那实在可骂而又实在不敢骂的人们,斗斗法宝,就是到天桥走走,似乎也还值得些!否则既不敢到天桥去,又不肯不骂人,所以专将法宝在无枪阶级的头上乱祭,那末,骂人诚然是骂人,却是高傲也难乎其为高傲罢。”按当时北京的刑场在天桥附近。 〔7〕 木皮道人 应作木皮散人,是明代遗民贾凫西的别号。贾凫西(约1592—1674),名应宠,山东曲阜人。这里所引的话,见于他所著的《木皮散人鼓词》中关于周武王灭商纣王的一段:“多亏了散宜生定下胭粉计,献上个兴周灭商的女娇娃;……他爷们(按指周文王、武王父子等)昼夜商量行仁政,那纣王胡里胡涂在黑影爬;几年家软刀子割头不觉死,只等得太白旗悬才知道命有差。”鲁迅在这里借用“软刀子”来比喻现代评论派的反动言论。 〔8〕 三一八惨案 一九二六年三月十二日,冯玉祥所部国民军与奉系军阀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出动军舰支持奉军,炮击国民军,并联合英美法意等国,于十六日以最后通牒向北洋政府提出撤除大沽口国防设备等无理要求。三月十八日,北京各界人民激于爱国义愤,在天安门集会抗议,会后结队赴段祺瑞执政府请愿,要求拒绝八国通牒,段竟令卫队开枪射击,当场死、伤二百余人。惨案发生后,《现代评论》第三卷第六十八期(一九二六年三月二十七日)发表陈西滢评论此案的《闲话》,诬蔑被惨杀的爱国群众“没有审判力”,是受了“民众领袖”的欺骗,“参加种种他们还莫明其妙的运动”,“冒枪林弹雨的险,受践踏死伤的苦!”又险恶地把这次惨案的责任推到他们所说的“民众领袖”身上,说这些人“犯了故意引人去死地的嫌疑”,“罪孽” “不下于开枪杀人者”等等。参看《华盖集续编》中的《“死地”》、《空谈》等篇。人之历史〔1〕 ——德国黑格尔氏种族发生学之一元研究诠解进化之说,Ys灼〔2〕于希腊智者德黎(Thales)〔3〕,至达尔文(Ch.Darwin)〔4〕而大定。德之黑格尔(E.Haeckel)〔5〕者,犹赫胥黎(T.H.Huxley)〔6〕然,亦近世达尔文说之讴歌者也,顾亦不笃于旧,多所更张,作生物进化系图,远追动植之绳迹,明其曼衍之由,间有不足,则补以化石,区分记述,蔚为鸿裁,上自单幺〔7〕,近迄人类,会成一统,征信历然。虽后世学人,或更上征而无底极,然十九世纪末之言进化者,固已大就于斯人矣。中国迩日,进化之语,几成常言,喜新者凭以丽其辞,而笃故者则病侪人类于猕猴,辄沮遏以全力。德哲学家保罗生(Fr.Paulsen)〔8〕亦曰,读黑格尔书者多,吾德之羞也。夫德意志为学术渊薮,保罗生亦爱智之士〔9〕,而犹有斯言,则中国抱残守阙之辈,耳新声而疾走,固无足异矣。虽然,人类进化之说,实未尝渎灵长〔10〕也,自卑而高,日进无既,斯益见人类之能,超乎群动,系统何防,宁足耻乎?黑氏著书至多,辄明斯旨,且立种族发生学(Phylogenie)〔11〕,使与个体发生学(Ontogenie)〔12〕并,远稽人类由来,及其曼衍之迹,群疑冰泮,大门必犁然〔13〕,为近日生物学之峰极。今乃敷张其义,先述此论造端,止于近世,而以黑氏所张皇者终。 人类种族发生学者,乃言人类发生及其系统之学,职所治理,在动物种族,何所由靶,事始近四十年来,生物学分支之最新者也。盖古之哲士宗徒,无不目人为灵长,超迈群生,故纵疑官品〔14〕起原,亦彷徨于神话之歧途,诠释率神而不可思议。如中国古说,谓盘古辟地,女娲死而遗骸为天地〔15〕,则上下未形,人类已现,冥昭瞢暗〔16〕,安所措足乎?屈灵均〔17〕谓鳌载山',何以安之,衷怀疑而词见也。西国创造之谭,摩西?玻保浮匙罟牛洹洞词兰恰房丛频垡云呷兆魈斓赝蛴校役玻保埂吵赡校銎淅呶5笔兰褪保Υ笪坝谂吠粒蒲б藕嵝校蘼矸ㄍ酢玻玻啊常纸呷σ匀д咧冢煜挛腔瑁诟穸种皇澜缡分笃圬枵撸ǎ模椋濉。纾颍铮螅螅簦澹睢。牵幔酰耄欤澹颉。祝澹欤簦纾澹螅悖瑁椋悖瑁簦澹玻玻薄常切檠砸病? 已而宗教改萌〔22〕,景教〔23〕之迷信亦渐破,歌白尼(Copernicus)〔24〕首出,知地实绕日而运,恒动不居,于此地球中心之说隳,而考核人类之士,亦稍稍现,如韦赛黎(A.Vesalius)〔25〕欧斯泰几(Eustachi)〔26〕等,无不以獍验〔27〕之术,进智识于光明。至动物系统论,则以林那〔28〕出而一振。 林那(K.von Linné)者,瑞典耆宿也,病其时诸国之治天物者,率以方言命名,繁杂而不可理,则著《天物系统论》,悉名动植以腊丁,立二名法,与以属名与种名二。如猫虎狮三物大同,则谓之猫属(Felis);而三物又各异,则猫曰Felis domestica,虎曰Felis tigris,狮曰Felis leo。又集与此相似者,谓之猫科;科进为目,为纲,为门,为界。界者,动植之判也。且所著书中,复各各记其特点,使一披而了然。惟天物繁多,不可猝尽,故每见新种,必与新名,于是世之欲以得新种博令誉者,皆相竞搜采,所得至多,林那之名大显,而物种(Arten)者何,与其内容界域之疑问,亦同为学者所注目矣。虽然,林那于此,固仍袭摩西创造之说也,《创世记》谓今之生物,皆造自世界开辟之初,故《天物系统论》亦云免诺亚时洪水之难〔29〕,而留遗于今者,是为物种,凡动植种类,绝无增损变化,以殊异于神所手创云。盖林那仅知现在之生物,而往古无量数年前,尝有生物栖息地球之上,为今日所无有者,则未之觉,故起原之研究,遂不可几。并世博物家,亦笃守旧说,无所发挥,即偶有觉者,谓生物种类,经久久年月间,不无微变,而世人闻之皆峻拒,不能昌也。递十九世纪初,乃始诚有知生物进化之事实,立理论以诠释之者,其人曰兰麻克〔30〕,而寇伟〔31〕实先之。 寇伟(G.Cuvier)法国人,勤学博识,于学术有伟绩,尤所致力者,为动物比较解剖及化石之研究,著《化石骨胳论》,为今日古生物学所由靶。盖化石者,太古生物之遗体,留迹石中,历无数劫以至今,其形了然可识,于以知前世界动植之状态,于以知古今生物之不同,实造化之历史,自泐其业于人间者也。揣古希腊哲人,似不无微知此意者,而厥后则牵强附会之说大行,或谓化石之成,不过造化之游戏,或谓两间精气,中人为胎,迷入石中,则为石蛤石螺之属。逮兰麻克查贝类之化石,寇伟查鱼兽之化石,始知化石诚古生物九留蜕,其物已不存于今,而林那创造以来无增减变迁之说遂失当。然寇伟为人,固仍袭生物种类永住不变之观念者也,前说垂破,则别建“变动说”〔32〕以解之。其言曰,今日生存动物之种属,皆开辟之时,造自天帝之手者尔。特动植之遭开辟,非止一回,每开辟前,必有大变,水转成陆,海坟为山,于是旧种死而新种生,故今兹化石,悉由神造,惟造之之时不同,则为状自异,其间无系属也。高山之颠,实见鱼贝,足为故海之征,而化石为形,大率撑拒惨苦,人可知其变之剧矣。自开辟以至今,地球表面之大故,至少亦十五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