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的故事》作者:[日]中野京子-4

曾经有一段时期,桥上还一度建造过教堂。但它后来被亨利八世拆掉了。亨利八世和安娜·博林(Anne Boleyn)再婚,从此与梵蒂冈断绝了国交。他为了拥立英国的国教会,竭力摧毁天主教,将其资产收归国库,也就是将其私有化了。右岸的桥门上,曾排列着好几个用木棒挂起来的示众首级(从14世纪到18世纪初,这种连续不断的令人作呕的景象,远远超出了现代日本人的想象)。在清教徒革命中处死国王查理一世的克伦威尔,他的首级也在其中。克伦威尔死于疾病。他的遗骸在两年后的王政复辟中被查理二世掘出来。尽管尸体正在化为白骨,为了“装饰”伦敦桥,国王又重新下令对他执行了一次“斩首”示众。与此同时,妨碍桥上交通的事情一直不断发生。两侧的店铺一点点地扩建,越来越逼近中央地带,人和马车通行变得异常艰难。因此,终于——在过了450年之后——所有的建筑物都被拆除了。桥恢复了单纯作为桥的样子。人们也总算能够从伦敦桥上抬头仰望广袤的天空了。想必会有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吧。可是到了19世纪,又出现了新的问题。这次问题出现在桥下。由于人们总是乱倒垃圾和粪便,日久天长,桥墩周围变成了污泥岛。即使是想运送伟大的产业革命带来的丰富物资,大型船只也无法顺利通行。于是,1831年,在略靠近河上游处,人们用御影石[1]造了一座气势宏伟的新伦敦桥。新伦敦桥建成的同时,一直坚持了600多年的古桥被拆得支离破碎。那么——为什么古老的东西会被妖魔化呢?因为旧伦敦桥被拆掉后,还留下了令人不可思议的隐患。那就是河水的冲击。实际上,桥墩的大部分和堆积的污泥,形成了天然的水坝。将这些污泥一下子清理干净后,泰晤士河恢复了昔日的湍急水流,这给新伦敦桥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结果,还没到100年,河上又必须再架起一座新桥。20世纪70年代,在旧桥的原址附近,人们建造了现在的混凝土桥。桥有属于它的宿命。在拥有五个拱形洞的美丽花岗岩所造的伦敦桥终将“倒塌(由于古桥的魔咒?)”前,它就被拍卖出售了。人们本以为不会有人对这座即将倒塌的桥感兴趣,却没想到有一个人竞价且中标了。此人是住在距离伦敦一万千米以外的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地产开发商。历史短暂的美国对欧洲充满了强烈的憧憬,这个地产开发商认为桥是制造话题的绝好工具。卖方和买方都实力雄厚,难分伯仲。伦敦桥最终以246万美元的身价远嫁他乡——从雾都伦敦被运到了美国的沙漠地带亚利桑那州。桥上的花岗岩被分解成一块一块并标上了序号,打包完好后经过船运,横渡大西洋。历时3年,伦敦桥在哈瓦苏湖得以重建。如今它仍伫立在亚利桑那州干燥的风中。此时心境如何?横跨泰晤士河的桥伦敦桥 伦敦(英国)全长:262米 宽度:32米1972年重建 混凝土桥桥上的建筑群都由市管理局建造并所有(据说其中的土地租赁有相当大的收益)。有记录显示,在1666年发生伦敦大火(Great Fire of London)后,有民间人士租地建屋的例子。根据记录,当时1英尺宽的土地,地租为10先令。租赁时长为65年。[1] 花岗岩、花岗闪绿岩的石材名。源自日本兵库县御影地区所产的石材之名。史·第19章美妃之桥匈牙利一直处在强大的哈布斯堡封建王朝的统治之下。为争取民族独立,匈牙利人民进行了长达数年的革命战争。最终在弗朗茨·约瑟夫一世(Franz Joseph I),——即哈布斯堡末代君主——的时代,短暂地夺回了一半国土而独立(即奥地利·匈牙利二重帝国)。对于此次胜利,有一个人做出了最大的贡献。这人就是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的皇后伊丽莎白 (Elisabeth,昵称“茜茜”〈Sissi〉)。向往自由奔放的伊丽莎白十分厌烦维也纳宫廷的呆板生活,反而对匈牙利的革命热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把它作为第二个祖国深爱着,并且通过政治介入帮助匈牙利完成了独立。在布达佩斯举行的戴冠仪式上(奥地利皇帝与皇后分别兼任匈牙利国王和王后),民众呼喊着:“匈牙利永远的恋人,万岁!”伊丽莎白受到了热烈欢迎。以这种方式迎接占领者,这原本是不可能的事情。拥有现代模特般的傲人身材(身高170厘米,体重50公斤)和艳压群芳的美貌(被誉为历代最美皇后),也给她带来了很高的人气。在大约30年后的1896年,弗朗茨·约瑟夫一世亲临匈牙利建国千年纪念仪式,在横跨于多瑙河的新桥上主持了落成典礼,亲自安装了最后一个银铆钉。于是,这座桥以这位皇帝的名字命名,被称作“弗朗茨·约瑟夫一世桥”(匈牙利语发音)。桥体呈现素雅的绿色,厚重而高雅。自由桥的拱门上装饰着传说中被称为匈牙利始祖的怪鸟图鲁鲁[1],它正张开它的巨翼。在这座桥的上游区域,建造了一座以皇后的名字命名的伊丽莎白桥(同样是匈牙利语发音)。新艺术风格的装饰吊桥,正如伊丽莎白本人那样优雅,但到1903年建造完成时,皇后早已不在人世。她在瑞士时被一个奉行无政府主义的意大利人刺杀而意外身亡。皇帝寿命最长,他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辞世。有着男子气概的弗朗茨·约瑟夫一世桥和散发女性气质的伊丽莎白桥相毗邻,它们是与古都布达佩斯气质相符的两座桥。在皇帝夫妇离开人世后的一段时间里,两座桥却仍然在美丽的多瑙河上比肩相望。保留至今的黑白照片不禁让人追忆怀旧。但令人遗憾的是,不久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当时位于布达佩斯的五座桥统统被德军炸毁。其中就包括以皇帝与皇后的名字命名的这两座桥,它们随着轰隆隆的炮声,倒塌在多瑙河中。时过境迁,到了战后复兴时期。皇帝桥(弗朗茨·约瑟夫一世桥)被率先重新修复,它在战争结束后的第二年就很快恢复了原貌。但是,却不能使用之前的名字了。战争过后,匈牙利从君主立宪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人民非常憎恨压制他们的统治者弗朗茨·约瑟夫一世,他的名字也不再被提起了。因此,重建后的这座桥更名为“自由桥”。皇后桥(伊丽莎白桥)的重建则由于国家经济的衰败而被一再延迟,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完成重建。与皇帝桥命运不同的是,皇后桥的名字得到了沿用。虽然已经辞世半个世纪之久,伊丽莎白在匈牙利的人气依旧稳如磐石。甚至在21世纪的今天,她仍旧被人民所爱戴,被称作“匈牙利永远的恋人”。一对桥中,以皇帝之名命名的桥既已更名为“自由桥”,但让人们津津乐道于全盛王朝的,一如既往的还是那座伊丽莎白桥。然而,桥上最关键的地方已经发生巨变,早已无从追忆。拥有古典气质的细长的桥体经过重新装饰,被改造成了“现代化”的桥梁。据说,这是为了拓宽桥的宽度,尝试新的工艺,导入近代化的设计。但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资金的不足。“现代化”这种说法听起来很好,但在这种毫无内涵、平凡无奇的实用主义下建造起来的廉价桥梁,其与具有历史底蕴的城市氛围格格不入。和它相邻的自由桥反而展示出哈布斯堡王朝的辉煌与风光,这就更加衬托出伊丽莎白桥的索然无味与失落,真是悲哀。这也是历史的讽刺之处吧。曾经皇后桥上全是高级服装店,后来却被各种商品店所替代。曾经从别国夺取了自由的帝王,虽说只为桥留下了名字,但将这名字与“自由”联系起来,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横跨于多瑙河的桥梁伊丽莎白皇后桥 布达佩斯(匈牙利)全长:378.6米 宽:27.1米1964年重建 钢铁制吊桥伊丽莎白桥始建于1898年,这正是伊丽莎白被刺杀的那一年。这座桥连接着两岸的布达和佩斯,佩斯地区建有伊丽莎白女王广场,布达地区竖立着伊丽莎白皇后的雕像,都显示出伊丽莎白令人惊羡的人气。[1] 译者注:图鲁鲁(Turul),类似猎鹰的鸟。传说是神鹰引领着马扎尔人——即匈牙利人——西迁到此。因此,鹰成为匈牙利人的吉祥神鸟。史·第20章桥梁的要塞化《古城的吊桥》一书中曾记载,中世纪的城堡就像乌龟的甲壳一样以防御为主,坚不可摧。但实际上,阻止敌人入侵的设施从城堡的外侧就开始修建了。建造者故意把通往城堡的道路修得很窄,让敌人的骑兵不得不一匹一匹组成纵列通过。道路蜿蜒曲折,也尽可能地使他们朝着城堡的方向逆时针旋转,从而使敌人暴露出右侧的身体——通常护身的盾会拿在左手,这样就有利于城内的人从高处向下瞄准射击。另外,为了对抗近距离攻击,人们还挖出一条护城河,并架上吊桥。那么,在河的附近,城堡是什么样?原来是把吊桥作为防御要塞了。这样的做法很有逻辑性!因为敢跨过位于城堡的延长线且戒备森严的护城河的敌人并不多。因为这样做明显会导致他们成为瓮中之鳖而被一击毙命。并且这样要塞化的桥也能用来抵御来自舰船的袭击。万一遇到紧急情况,也很容易找出从城堡逃往对岸的安全路径。下面以意大利的维罗纳为例进行说明。阿迪杰河像蠕动的蛇一样环绕着城市。在其U字型的底部,有14世纪中叶建造的古城——卡斯泰尔韦乔。正如前文所示,这是座古城(Vecchio Castle)。这种以适应实战为建筑前提,如同雇佣兵制一样庸俗又充满威慑力的中世纪城堡,现在作为市立博物馆对外开放。在这里人们可以观赏到曾经居住在这里的卡格蓝迪二世的骑马照和曼坦那的绘画等。护城河环绕城堡(现在护城河都干涸了),正对面有残存的吊桥,背面的斯卡里杰里桥横跨于阿迪杰河上。护城河和桥都归斯卡拉(Scala)家族所有,“斯卡里杰里”就是斯卡拉家族的意思。14世纪斯卡拉家族统治维罗纳,并迎来了其鼎盛时期。斯卡里杰里桥是高度要塞化的三重眼镜桥,看起来与其说是桥,倒不如说是城堡的一部分横跨在河上。根基部和拱门周围由白色的石头组成,其他部分与城堡一样由红砖建成。桥的底部也是用以白色基调为主的石头堆砌起来的,两侧绵延不断,有大概4米高的侧壁,形成没有顶部的隧道。如果要看河的话,必须爬上侧壁,把脚放在固定的位置上(狙击手从这里瞄准射击),再向下看。这种桥,其景色被迷恋中世纪的人们认为极其富有魅力,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它却被德国纳粹军队炸毁了。那么现如今遗存的,是否可以说是复制品呢?也并不完全是这样。应该说,重视历史建筑物在欧洲具有一贯性。战后他们认真地搜集了沉入河底的无数四分五裂的石头碎片,将其恢复成了和原来相差无几的样子,这着实令人非常震惊。请看桥的箭眼部分。最上面的部分呈现出“四分之一圆”的组合状(郁金香前端的形状)。这是“皇帝派”的标志,表明了斯卡拉家族的立场。反对者“教皇派”则用凸型的标志表示。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得从11世纪说起。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梵蒂冈的罗马教皇关于圣职者继任权展开了激烈的争斗。意大利亚[1]的城市国家各自分别加入到“皇帝派”(贵族,地主阶级)和“教皇派”(大商人阶层),斗争延续了很长的时期,演绎出各种悲喜剧。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莫过于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从来没去过意大利亚的莎士比亚,在这部戏剧中以维罗纳为舞台,巧妙地使用了两者对立冲突的时代背景。维罗纳地区起初是由皇帝派主导,后来转变为教皇派主导,再又转变为皇帝派主导,其立场的转变非常频繁。在这期间,罗密欧家族属于皇帝派,而朱丽叶家族属于教皇派。无论这两个年轻人多么相爱,也无法结合。因为在这两个家族之间,何止是不投缘,还有互相残杀的历史背景。据说现实中确实存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原型。即便果真如此,两个人也从未一起眺望过斯卡里杰里桥。桥于半个世纪以前建造完成,即便到那个时候两派之间的斗争依然存在,更不用说那之前了。横跨阿迪杰河的桥斯卡里杰里桥 维罗纳(意大利)全长:120米1951年重建 石头、砖建造卡斯泰尔韦乔北侧有阿迪杰河和斯卡里杰里桥,另外三个方向都有护城河。虽然如今已经被填埋了,横跨护城河的吊桥和城墙上的横梁,以及容纳横梁的壁侧凹处依然残留着。[1] 意大利亚:拉丁语系里称呼意大利的方式。史·第21章雷玛根铁桥横跨在连接德国波恩以南的雷玛根市和埃尔普尔的莱茵河上的桥正式名称叫鲁登道夫桥(Ludendorff Bri d ge,德语:Lu den do r f f-B rü c ke)。不过比起正式名称,更多场合被称为雷玛根铁桥(The Bridge at Remagen,意即“雷玛根市的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和美军在雷玛根上演了桥的争夺战。这座桥与战争有着很深的渊源。它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向西部战线运输军需物资而建造的,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摧毁,最终没有再重建。如今在河岸上残留着令人毛骨悚然的黑色残骸,只有桥身部分依然屹立着(桥的内部在1980年以后变成了和平纪念馆)。1944年6月,联合盟军登陆法国诺曼底,一步步前进并解放了法国,翌年(1945年)3月抵达了天然要塞莱茵河。德国军队为了阻止敌军的进攻,决定摧毁一些桥梁。杜塞尔多夫的上卡塞勒大桥(Oberkasseler Brü c ke),科隆的霍亨索伦桥(Ho hen zo l l er n B rü c ke)等被依次爆破摧毁。最后只剩下这座雷玛根铁桥。德国和美国关于桥的争夺战由此拉开帷幕。不过此时已经是德军投降前两个月,已能明显看出德军完败的结局。且不论军队高层军官还是下层士兵,防守兵还是进攻兵都已疲惫不堪,士气明显削弱。据说当桥上的火药爆炸时,德军欣喜地认为“这样美军就无法过桥了”。而美军也不愿意有无谓的死伤,认为“这样就不必过这条危险的桥了”,反而安心了。但是不凑巧的是,由于炸药质量问题和炸药量不足等原因,桥未被炸毁。美军即使内心很不情愿,也不得不渡桥前进了。位于雷玛根的德军守卫军的情况则比美军想象的还要糟糕。逃亡兵的数量急速增加,作战人员都已枯竭,指挥系统极其混乱。美军发起进攻前铁桥的守卫指挥官是威廉·布兰特 (Willi Bratge)上尉。他的直属部下只有35人,并且全是从前线归来的伤残兵。另外,工兵中队虽然原来有120人,但现在人数也减少了许多。根据书面记载,这个小镇上原本应该有500人左右的对空导弹部队和国民突击队,但很多人都逃走了。最后只剩下市民兵、老人、希特勒青年团等完全无法依靠的老弱残兵。至于威廉·布兰特 (Willi Bratge)上尉,则是一度退役后在学校任教后,被再次召回来的。德国总参谋部完全不了解现场的实际情况,派遣新的指挥官谢尔少校前来作战。少校来到雷玛根后大吃一惊,好几次向总部要求紧急增加援军和炸药,但都遭到拒绝。此时,美军势如破竹,蜂拥而至。桥的爆破失败,最后连通讯都被切断了。走投无路的少校只好自己回本部报告,说桥已被敌人夺取。总部的人听后大发雷霆,以作战失败为罪名,少校被当场处决,成为那些害怕希特勒淫威的无能将军们的替罪羔羊。拒绝紧急求援的将军们不会被问责,但实际上是他们造成了严重后果。另一方面,留在大桥现场向美军投降的威廉·布兰特 (Willi Bratge)上尉,被德国临时军事法院判处死刑,但由于成为了俘虏而得以保命。战争结束后,他重返学校任教。两人仅仅因为所处的场所不同,命运却大相径庭。那么,雷玛根桥的命运又如何呢?如前所述,这座桥是为了搬运军需物资所建,拥有两条铁道和人行道,非常坚固。在最初的爆破作业中,只在其中央炸开了一个很大的洞,损伤并不严重。随后德军让秘密特工试图再次炸毁桥梁,甚至动用了V–2火箭这种超大口径的卷曲自走式扫雷车,但都以失败告终。这座被称为“雷玛根的奇迹”的铁桥,在被夺取后的第二天,将八千美军渡向对岸,为盟军取得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在仅仅十天后,美军在开始进行受损桥梁的维修时,雷玛根桥像是告诉人们“早已厌倦战争了,不想再为战争服务了”一样,突然坍塌。而当时正在桥上作业的不是德国军,而是28位美国工兵……横跨莱茵河的桥雷玛根铁桥 雷玛根(德国)全长:325米1916年建造完成 1945年坍塌钢孔桥这座桥的名字因为好莱坞电影《雷玛根大桥》(Bridge at Remagen)[导演约翰·吉勒明( John Guillermin)]而被很多人所熟知。虽然雷玛根这座城市本身并没有像在电影中那样被破坏得那么严重,电影中也有一些与史实不符的片段和情节,对事件和出场人物的描写都属于印象派,但仍是一部非常出色的战争电影。史·第22章印象派所描绘的新桥流经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上,共有37座桥。其中,于1604年建成的“新桥(Pont Neuf)”,是塞纳河上最古老的桥。Pont Neuf,中文译为“新桥”,Pont是“桥”的意思,Neuf是“新”的意思。明明是“最古老的桥”,却被称作“新桥”,这是怎么回事?之所以被命名为“新桥”,不仅因为新桥是“巴黎第一座石桥”,更重要的是由于这座石砌的桥上被禁止建造任何建筑,它也是巴黎历史上第一座其上没有建筑的石桥。正因如此,在它建成后一次都没有被冲毁或者崩塌过。关于它流传这样一句话,“像新桥那样坚固”。此外,桥宽22米,这样的宽度在当时是划时代的设计。而且,马车道和人行道分离开来,给人一种神清气爽的开阔感。它不仅被用来到达彼岸,还可以作为约会的地点、休闲的场所等,“新桥”俨然成为这座城市的地标性建筑物。可是如此一来,这里将可能出现街头卖艺的,也会出现摆摊的小贩,甚至商店。渐渐,会变得和其他桥梁一样。为防止诸如此类事情的发生,市政府再次颁发了禁止令。这座一直以来被巴黎人(法语: parisian)所喜爱的新桥,在建成之前,其实发生过一点小麻烦。为了发展法国经济,亨利三世决定让这座桥通过位于塞纳河中岛的西岱岛使两岸的人们通商往来。不过开工时,因为巨额的建设费用而遭到了市民们的反对。亨利三世不顾这些反对的声音,依然进行施工。在施工期间,他因为天主教徒和基督新教教徒之间发生的国内宗教纷争而被暗杀。因此,建桥的工程曾一度中断,后来由继任者亨利四世继承这项工程。在历代君主中享有数一数二人气的亨利四世,暂且平定了宗教纷争,自己出资继续推进新桥的建设。这样从动工到竣工,耗时大约30年。而在新桥建成之后的第四年,亨利四世也被暗杀了。时光流转,19世纪末也是以莫奈(Claude Monet)等画家为代表的印象派鼎盛的时期。此时正值拿破仑三世实行巴黎大改造计划的最后完工阶段。维修了两端林木成荫的街道和下水道系统,路灯将夜晚照得通明。在两亨利时代,散布于新桥周边的危险的贫民区,面貌也大为改观,成了美丽的近代街区。这样一来,人们都不再希望君王的存在,拿破仑三世不得不流亡避难了。这座美丽的城市选择了共和制。要想了解新生巴黎的活力,想想20世纪60年代举行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时的日本就很好理解了。由于建设热潮和高度的经济成长,人们满心欢喜,看到了灿烂的未来。这些都在印象派绘画作品中很好地反映出来了。新桥也常常被选作绘画题材。法国印象派大师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和卡米耶·毕沙罗(Camille Pissarro)分别描绘出了从新桥的左岸和右岸的高处俯瞰的景象。在雷诺阿的作品中,能眺望西岱岛,看到岸边的亨利四世骑马的雕像。而毕沙罗是从相反方向的视角绘图,在其作品中可以“眺望”百货商店这一具有现代气息的“梦之店”。两者的画都充满生机和喜悦,晴空中飘着云朵,画中朝气蓬勃的景象,仿佛让人听到了桥上的喧嚣嘈杂声。“一天在这里待上几小时,能看到白马、妓女、和尚从这里经过”,正如一首歌中所唱的那样,这句歌词生动描绘了巴黎各个阶层通过新桥的模样。华丽的四匹马拉着的马车,车篷大敞,一边展示着绅士和贵妇们盛装的模样,一边从容驶过;有戴着流行的硬草帽,叼着香烟走过去的波西米亚风格的年轻人,也有撑着产业革命后出现的轻便型遮阳伞,无比潇洒的劳动阶级女性;还有背着包裹的男人、推着载货车的农夫、带着孩子散步的保姆(已入住主人家中的女家庭教师)、警察、修女、狗……不过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无所事事地倚靠在栏杆探头瞭望塞纳河的人,或在桥上看着来往行人的闲人。桥正是妓女与嫖客、旧友与故知、纯真无邪初恋的人相逢的场所。与先前的绝对君主制时代相比,这个时代极大地缩小了各个阶级间经济上的差距,雇佣劳动者的闲暇时间增加了,即使贫穷也可以乐观地展望未来。印象派画家们也一样。将宗教、神话和宏大的历史作为主题创作已经显得过于陈旧。他们用明亮的色彩讴歌了此时此刻在这里生活着的人们,以及象征着社会经济生活在稳步提升的新桥上的繁华景象。有趣的是,印象派画家们几乎没有人画过埃菲尔铁塔。1889年,为了纪念法国革命一百周年而建造的这座纪念碑,让人感觉它既不与巴黎相称,也不美丽。毕沙罗等画家甚至埋怨它是“不忍直视的东西”。他们肯定想不到,后来的埃菲尔铁塔代替新桥成为了巴黎的地标性建筑物。比起垂直而高大的物体,印象派们更喜欢桥那样的水平且狭长的形状吧。的确,这样的形状可能更符合主张人类平等的共和主义精神吧。横跨塞纳河的桥 巴黎(法国)新桥全长:238米 宽:22米建成于1604年 石造拱桥这座桥的新颖之处,除了在桥上没有建造中世纪的建筑群(住宅兼商业)之外,还在于它是巴黎第一座铺设了人行道的桥。两侧铺设了比车道略高出一段的人行道——这大大减少了由马车造成的交通事故。史·第23章双体道祖神想必大家都知道孤零零地端坐在路边和桥旁边的质朴的石碑和石像吧。那是道祖神。与寺庙里被妥善保管的佛像不同,它们因为雨淋日晒或残缺不全或长满青苔,但那也别有一番趣味。关于道祖神的由来,大概是由中国古代保护行人的信仰随着佛教一起传入日本,后来与日本本土的塞神信仰融合了。正如“塞”这个字一样,有堵塞住、阻止等意思,是为了防止不吉利的东西和灾难进入的屏风,起着圈界的作用。在村落边境、十字路口以及桥旁供奉道祖神也是这个原因。为什么这么说呢?自己的生活圈到了村落的边境就是界限,再往前面就是来路不明的陌生人生活的世界,说不定不知何时就会有某些无法理解的生物越过边境入侵过来。十字路也是这样。道路呈现十字形交叉的十字路口是交通中枢,很多人都聚集在这里,不仅增加了现实中对人本身产生的危险,而且还有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东西蜂拥而至,可以说是灾祸降临的地点。再者,由于道路的分叉,有些地方容易让人迷失(在欧洲流传着魔女、吸血鬼和犯了重罪的人被埋在十字路口的传说。这么做是为了让他们在路上迷失,无法回到现世。)桥也是这样。桥是将原本毫无关系且被隔离开,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人为地及强制性地连接起来的设施。桥无法只是让人们单方面地在自己想过桥时就能过去的单行道。此岸可以去往彼岸,而彼岸的人也可以随心所欲地来到此岸。不仅是极恶之人,比那还要险恶的例如魔鬼、灾难、亡魂和疾病也会通过桥到来。重申一遍,桥旁供奉的道祖神并不是保佑桥自身的神,而是作为监视、阻拦和驱逐渡桥而来的邪恶之物被供奉起来的。很久以前,几乎所有的农民一生都被束缚在自己所出生的村落里,顶多只与临近的几个村落有交流,而只有在远走他乡或者运气好能作为地区代表参拜伊势神宫的时候,才有机会离开自己的村落,村落这种共同体——闹饥荒的时候就不得而知了——是一种像蚕茧一样守卫着村民和动物。但是,他们可能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被束缚”在这样的地方吧。架桥,尤其是河流自然形成村落边境时,村民架设的桥,肯定让他们有种蚕茧破开了个洞的不安感。村民们一方面享受着桥带给他们的便利,另一方面害怕灾难降临或外物入侵,因此,在桥上立了道祖神以求安心。每次经过它前面时都会停下脚步,有时手捧鲜花,屈下身子,真挚地祈祷请求他守护这个村落。最初神是不加任何人工雕饰的石头。因为石头的亘古不变和永恒性成为了神力的象征。最后,由于人类追求美感,将石头雕刻成各种石像。这样就形成了类似神像的形状。作为塞神,最常见的是“双体道祖神”。那是一对男女相依在一起的模样,甚至是色情的男女合体像。这种现象是受到了农耕民族中常见的生殖器崇拜的影响。这种信仰认为性行为本身意味着富饶和丰收,具有驱赶灾难的力量。让渡桥而来的不明物看到男女交欢像以逐退它们,现在的年轻人听到这种说法可能会发笑吧。能被那种东西驱逐开的恶灵怕是也没多大能耐吧?不不,并非如此。因为性爱所燃烧的能量正是生存的能量,所以才被认为其具有不亚于稻草绳的结界力(防御力场)。若非如此,为什么无论文学还是美术,所有的艺术的门类,其根源都深深地扎根于性爱这一主题呢?真挚的愿望因为欲望而升华也是人之常情。双体道祖神因为其模样,还被人们用来祈求良好的姻缘,夫妻圆满,安产,子孙繁荣等,增加了其显灵的范围。直到现在,还会偶尔看到在新的桥梁建成仪式上,会选三组年老夫妇或者一个家族里的三代三组夫妇首先渡过这座桥。不仅是希望这座桥能够像长寿者一样长久保存,并且还包含着双体道祖神所意味着的性爱力量这种双重期待。双体道祖神这种立于路旁的道祖神尤其在关东地区和甲信越等地区居多。在作为新疆域(New Frontier)的北海道,尤其在很早以前就与本州地区有过交流的地方(函馆等地)能偶尔看见道祖神,但供奉道祖神这种习俗并没在此扎根过。怖·第24章流刑囚所渡之桥在距离莫斯科以南300米的姆钦斯克县,有一对男女犯了杀人罪,被逮捕并施以鞭刑,然后被流放到了西伯利亚。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中叶。当时铁路还未开通。囚犯们从各地被押来聚集到一起,一大群人排成队,经过数月的徒步跋涉,被驱逐到极寒的西伯利亚。在到达目的地之前,很多人死在了这残酷的路上。姆钦斯克县的这一对男女原本是恋人关系,但在流放途中男人厌倦了女人,变心爱上了另一个美貌的女囚犯。于是这个女人的心中涌起了阴暗的想法。不久,一行人来到伏尔加河上的不知名的一座桥上。这个女人突然用身体撞向情敌,情敌被撞下桥之后,自己也跳入了冰冻的河流中。周围人都惊呼一声之后,马上变得漠不关心,就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低着头继续过桥。这是前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的歌剧作品《姆钦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中的最后一幕。这个充满阴暗气氛且无可救药的故事,随着动感的交响乐像怒涛般展开了。1934年在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初次上演的这部歌剧,受到国内外一致好评,肖斯塔科维奇作为苏维埃杰出的年轻作曲家,获得了不可摇撼的地位。但是一年半之后,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事件。后来观看了歌剧舞台表演的斯大林对作品表示了不满。之后,苏联共产党的中央机关报《真理报》发表题为《混乱代替音乐》的社论文章,对这部歌剧及作者开始进行猛烈抨击,一些政府御用的评论家也纷纷借机口诛笔伐,说作者是“相当下流的资产阶级”。最后这部歌剧遭到禁演。肖斯塔科维奇没有像其他艺术家那样选择自杀或者逃命。他继续留在祖国,即使承受着接二连三的公开批评,依然创作出了大量的作品。不过都是些交响曲、钢琴曲、电影音乐以及歌曲等,而不是曾经构思过的《姆钦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相关三部曲。并且,他再也没有为新的歌剧作过曲。他这种姿态,被比作是一边看着从肃清的桥上坠落下去的同伴,一边默默过桥的流刑囚。到底斯大林认为这部歌剧的哪个部分对其造成了威胁呢?那部歌剧的故事梗概是这样的——乡下豪商伊斯梅洛娃家族的新娘卡捷琳娜,因为身处不能展现自己生命活力的地方而感到压抑。专横的公公鲍里斯掌握所有权力,颐指气使地使唤着家人,下人和农奴们。卡捷琳娜的丈夫不仅没有任何权力,而且不具备生育能力。可是,公公鲍里斯因为他们没有生孩子每天责备和数落卡捷琳娜。最后,鲍里斯想既然儿子没有生育能力,那就由自己来代替儿子让卡捷琳娜怀孕,竟然闯进了卡捷琳娜的卧室。正在此时,新来的下人谢尔盖出现了。卡捷琳娜被他的男性魅力迷倒,毒死了可恶的公公鲍里斯,接着伙同谢尔盖害死了自己的丈夫。事情很快暴露,他们被逮捕了。后来在被流放到西伯利亚的旅程中,卡捷琳娜又遭到谢尔盖的背叛。这是关于一个女性走向毁灭的故事。如同与音乐惊人的节奏竞争似的,女主人公卡捷琳娜眼睁睁地看着情敌转瞬坠落,坠落再坠落,最终自己也从桥上坠落下去了。卡捷琳娜的堕落与其说是她本人的原因,倒不如说是强化保守的伊斯梅洛娃家族的环境造成的。而伊斯梅洛娃家族难道不是象征着当权的政府吗?另外,随心所欲滥用权力的公公鲍里斯,不正是代表着国家最高权力者吗?“前往西伯利亚的堆满人骨的道路啊,被血养育,满是死亡的呻吟声的道路啊”,这首古老的囚犯之歌,不也是对政府的批判吗……被冠以这种嫌疑罪名的《姆钦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被斯大林扼杀在摇篮里也是必然的了。被流放到西伯利亚的遥远旅途中,流刑囚走过了几座桥呢?肯定在每过一座桥时,女主角的绝望感都会更加深重。即使到今天,仿佛从不知名的桥的任何一处,都能听到卡捷琳娜那样的女性和政治牺牲者的恸哭。图选自歌剧《姆钦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流刑囚所渡之桥与歌剧的女主人公几乎处于同一时期,陀思妥耶夫斯基也被当作政治犯被流放到西伯利亚(他们可能渡过了同一座桥也说不定)。流放后,很快他被强制拉去服兵役,还被剥夺了十年的自由。直到1859年,癫痫的老病恶化之后,他才回到了圣彼得堡。怖·第25章年轻歌德所渡之桥德国有两个叫法兰克福的城市。正式名称分别是美因河畔法兰克福(Frankfurt am Main,人口数约69万,属旧西德)和奥德河畔法兰克福(Frankfurt an der Oder,人口数约6万,属旧东德)。它们分别位于德国中部的美因河河畔和德国与波兰交界的奥德河河畔。顺便提一下,德语里面所有的名词,包括抽象名词在内全部都有“词性”。男性、女性、中性这三种性,如果不知道名词的词性,就无法确定用什么冠词。河流也有各自的性,美因河是男性名词,奥德河是女性名词。因此,一个的前置词加冠词组成“am”,另一个的前置词加冠词组成“an der”。实在很复杂。顺便说下,德国人没经过日本人的同意(虽说如此,可能参考了“板东太郎”的别名。)将利根川规定为男性名词,所以如果把挑子市作为例子,就是挑子市“an der”。闲话休提。美因河畔法兰克福是大文豪歌德的故乡,他在这里度过了多愁善感的少年时代。在他的自传《诗与真》中,有关于架在美因河上的桥的描写。根据这些描写,可以看出他最喜欢在这里散步的原因。“无论是桥的长度也好,庄重的感觉也好,美丽的外观也好,都可以称得上是一座威严庄重的建筑物。”“桥中央十字架上的金鸡沐浴着阳光闪闪发亮时,总是让我喜不自禁地发抖。”(菊森英夫译,以下同。)这只装饰用的鸡被涂成金色的时候,正是歌德迎来一岁生日的1750年。此时这座桥早已是法兰克福的一座旧桥了。最初建造于13世纪初期,之后好几次被冲毁,歌德走过的是1342年重新建造的桥。它由红砂岩石所造,有三个很高的桥塔(桥的入口和桥脚上所建造的塔和门),据说长度有265米。歌德在书里把它叫作“大桥”,但现在它被称作古桥(A l te B rü c ke)。遗憾的是这座桥已经被重建了十多次,到如今,已经没有能追忆歌德时代的印记了。少年歌德在桥上看到的不只是金鸡。“任谁看着前方的桥塔,都能看到头盖骨映入眼帘”——约150年前被示众的四名政治犯的头颅,只有一个变成骨头留在了这里(似乎其他的几个都掉到了河里)。著名的“菲特米尔茨(Fettmilch)起义”其实是市民们在表达对都市贵族们的不满。以杂货店菲特米尔茨为中心团结起来的市民们,一方面要求对掌握封建权力不放手而且一直以来吮吸着甜汁的33名市参事议员辞职,另一方面袭击了与这些议员们勾结在一起用公款作为高利贷贷款给市民的犹太人,并将他们驱逐出城市。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发生流血事件。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5
正序
倒序
《桥的故事》作者:[日]中野京子
《桥的故事》作者:[日]中野京子-2
《桥的故事》作者:[日]中野京子-3
《桥的故事》作者:[日]中野京子-4
《桥的故事》作者:[日]中野京子-5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桥的故事
桥的故事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