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第5章透明的桥人类没有像鸟一样的翅膀,也有没像昆虫一样包裹身体的坚硬外壳,所以在向下垂直扩大的巨大空间面前吓得两腿发软也是情有可原的。不过,另一方面,从高处向下俯瞰并不是平常的体验,将以超越性的视点颠覆以往的认知。人们在体验着惊恐和兴奋的同时能够获得喜悦。惊恐和喜悦——横渡摇晃的桥,居高无比的桥,仿佛要崩塌的桥,在这些桥上,人们也体验着晕眩的感觉。一旦掉下来可能会一命呜呼,尽管如此——不,正因为如此,视野的开阔带来了超级棒的开放感。成功渡过之际,自己真真切切活着的真实感顷刻奔涌而出。所有的恐惧都是发生于站在死亡边缘之时,人们会比以往更加能够感受到活着是多么闪耀的瞬间。那么,让你感受一下更刺激、更令人兴奋的桥吧。于是,全透明的玻璃桥的建设计划应运而生。提出该建设计划的是中国湖南省的张家界。张家界属于武陵山脉腹地,是以危岩绝壁连绵的绝妙景致而闻名遐迩的旅游景点。它同时也是世界遗产“武陵源自然风景区”的一部分。据说在这耸立的山峰和山峰之间横空架设着一座全世界最长、最高的全透明玻璃悬索桥。玻璃桥距离谷底400米,比东京塔要高得多,常常被云海环绕。在这种环境下,即使是一般的水泥钢筋桥也足以令人直打哆嗦,更别说这座桥的框架、两侧以及桥身全部都是由玻璃铺设而成。何止是一眼望到底,就连凭靠的栏杆都是透明的玻璃,完全是人站在空中的感觉。胆小的人应该会体会到双脚往下沉的恐怖感。据说在空中步道的中间部分还设有蹦极台。根据架桥计划,桥宽达2米以上,全长370米。当然,虽说是玻璃,采用的类型是应用于航空宇宙领域的最高强度的新型材料。项目总投资约2.6亿元(约42亿日元),计划于2013年年底建成。但是,工程并未能按计划进行,何时能够完成,目前尚不明确[1]。如果站在这座透明的玻璃桥上,是否会有一种身在仙境如同神明或仙人的感觉?正下方是险峻绝景,上方是天空,左右还是天空。这和乘坐飞机、滑翔机以及空中飞毯观光不同,周边没有任何遮蔽视野的东西,自己的双脚一步一步地行走于天空之上。只要能够克服恐惧,没有比这更令人兴奋的体验了。但是,人一定会本能地尖叫。要掉下去了哦,可能会丧命……警钟长鸣于耳旁时,可能在过桥的半途中就会不由自主地僵住。也许真的会有人因为陷入恐慌而坠入峡谷。这种情况下,日本人会沸沸扬扬地说是造桥者的错,是没有做好百分百安全管理的错。但是,我认为知道危险并决定去冒险是个人的责任。玻璃桥正如其名,有可能像玻璃工艺品那样粉碎。暴风来袭,把人吹走的事情也并非不会发生。深知这一点还要进行尝试,只好听天由命了。本来这座桥就不是为了从此岸到达彼岸的需要而修建的,而是为了不惜以坠亡的危险为代价也想寻求刺激,想体会一下如神灵般横渡彩虹时的心情的人们而建的。即使坠落下来,由于是深山幽谷,救援队也无法前去救援。尽管深知这点,也一定会有许多游客从世界各地赶来吧。这是为什么?桥虽然还没建好,但是栈道早已经修好了。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玻璃栈道就是在垂直的悬崖处搭建了一个玻璃露台,前来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在高危之处,人类与生俱来的恐惧就会被放大。给社会生活带来障碍而需要治疗的是“恐高症”。近来,患有恐高症的人好像减少了。据说是由于高层建筑林立,人们登高的机会越来越多。此外,因为习惯了住在高处,对建筑物的安全性的信赖也就增加了。也有专家认为,这是由于人类的生存能力衰退了,肉体的感觉变迟钝了。由于想象力受限制,人们无法察觉到危险,所以才对大部分东西都不感到恐惧了。如同失去黑暗的都市的夜晚,妖怪无法出来活动,因此人类对黑夜不再害怕一样,人们对于高处的恐惧也正在消失。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尚不知晓。但是,如今确实是一个如果不能克服对高处的恐惧就无法生存下去的时代。要说那是人性的丧失,相反地,也可以认为是人们对高处产生了免疫,对时代的适应能力增强了。大家想想铁路刚开始运行的时代。作曲家罗西尼(Gioacchino Rossini)第一次乘坐火车时,对火车的高速度感到恐惧至极。以至于他在此后一生中再也没坐过火车。他说,再也没有比那更恐怖的东西了。在当时像罗西尼这样的人并不少见。而那时火车的时速只不过五六十公里而已。或许未来的桥全部都会是玻璃桥也不一定。到那时,就像我们嘲笑罗西尼那样,未来的人们也会嘲笑我们吧……横跨于距离谷底400米的大峡谷的桥透明的桥 张家界(中国)全场:430米 宽:6米2015年开放 斜拉式高山峡谷玻璃桥由透明的桥我联想到现在流行的全透明玻璃幕墙高层建筑群。虽然映照出天空,显得十分夺目耀眼,但是听说不断有小鸟撞死在上面。好像是由于小鸟把玻璃幕墙误认为是延绵的天空。桥也是一样的。我对小鸟的不幸深表同情。[1] 本书日文版出版于2014年3月30日,当时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还未建成,2015年7月,该桥已对外开放。奇·第6章断桥位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中世纪古城阿维尼翁(Avennio),作为古朴的历史城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代表性的建筑是圣贝内泽桥(又称阿维尼翁断桥)。人们一般称之为阿维尼翁桥。这座桥建于12世纪末期,正值日本平氏家族灭亡之时。传说,牧羊少年贝内泽( sain t Béne ze t)受到神灵的启示,在罗讷河上建一座桥。贝内泽跑去告诉祭司,但是祭司非但不把他的话当回事,还嘲笑他说,既然你这么说的话,创造个奇迹给我们看看啊。于是,贝内泽将一块几个成年壮汉都抬不动的巨石轻而易举地搬到了河边,并以此为基石确定了桥的位置。人们对此非常吃惊,不久就筹集到大量的资金和人手。历时八载,拥有22个拱门,全长900米的巨大石拱桥由此建成。遗憾的是,石拱桥竣工的前一年,当时年仅19岁的贝内泽不幸英年早逝。由于在建桥的空闲之余,贝内泽还创造了治愈疑难杂症等多个奇迹,后来罗马教皇将其封为圣人。这是什么时候的事?竟然是在贝内泽夭折150年之后了!贝内泽变成了桥梁建设者的守护圣人。法语的“saint”是“圣”的意思,圣贝内泽桥也就是圣人贝内泽之桥的意思。现在的贝内泽桥呈现着迥然不同的风貌。仿如穿透了河流一般,桥的中间部分被切断开来。由于连绵不断的战乱和洪水的破坏,最后仅余4个拱孔。这又是从何而起?竟然始于17世纪后半期!如此漫长的一段时间里,桥既没有被重修,也没有被拆毁的原因是什么?似乎是由于该桥的建设传承了古代罗马的技术,没有使用沙浆而仅仅靠堆积石头建成,所以复原十分困难。另外,随着时代的变迁,桥宽不到5米过于狭窄,也不符合时代的需求。断桥已经完全失去了连接此岸和彼岸的功能。但是,没有被摧毁的贝内泽桥依旧魅力无限。是一处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奇妙风景,对历史建筑物的深思,以及闻名世界的古谣“在阿维尼翁桥上,跳舞吧,尽情地跳舞吧”。比起圣贝内泽桥,“阿维尼翁桥”这个名称更加为人所知。现在虽然是收费景点,但仍然有很多游客在这“非桥之桥”“无法通行之桥”上来来往往。尽管如此,这种宽度(人们路过建于桥上北侧的礼拜堂门口时,所通过的桥面宽度就不足两米),如歌里唱到的“人们围成圆圈跳舞”是做不到的。有研究者推测因为桥没有“上方”,所以人们也有可能是在“下方”跳舞。确实,原本桥横跨罗讷河的中岛,通向对岸。如果在中岛,可以从桥的下面一边仰望着桥,一边围成圆圈跳舞吧。这首古谣的原词作者,名字至今无从知晓。虽然有许多版本,但是最单纯并且估计是最古老的歌词,是在“人们围成圆圈跳舞”之后,将一个个过桥的人列举了出来。“男人过桥,女人过桥”,“祭司过桥,士兵过桥”,“喝醉的人过桥,小孩过桥”。在职业上仅就列出祭司和士兵来说,这个版本确实足以作为这座小城的象征。从1309年到1377年,阿维尼翁一直是教皇厅的宗教都市。由此,遗留下了被厚厚的城墙包围着的庄严肃穆的教皇宫殿,先后共有7位罗马教皇在这里居住。罗马教皇无法住在罗马,这也就意味着罗马教皇处于法国国王的军事管控下。本应是超越国家存在的教皇厅败于世俗的力量,被迫从罗马的梵蒂冈转移到阿维尼翁,所以,这期间意大利人无奈地称之为“阿维尼翁的囚徒”也在情理之中。这是模仿《旧约圣经》中犹太人的“巴比伦之囚”的叫法。但是,在教皇厅时代,阿维尼翁十分繁荣,人口与教皇厅入驻前相比一下子翻了5倍。“祭司”和“士兵”也对刺激经济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一定曾有无数“醉汉”摇摇晃晃地走过圣贝内泽桥。贝内泽被认定为圣人,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阿维尼翁教皇厅的第二代教皇是法国人约翰内斯二十二世(Jacques d'Euse)——从当地选拔圣人,这是教皇厅做的一个政治选择吧。横跨罗讷河的桥通称:阿维尼翁桥圣贝内泽桥 阿维尼翁(法国)全长:900米 宽:4米1185年建成 石拱桥据卜梦人所言,梦见桥断是凶兆。被解释为考验和挫折、人际关系的破裂和建造的东西被破坏。这个先另当别论,在日本很难想象这种桥会被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这让我感到了两种文化之间的差距。奇·第7章小官吏的幽灵俄国的圣彼得堡(即圣彼得小城)由彼得大帝于18世纪初创建。名字的由来是彼得大帝的守护圣人,来自于同名的圣彼得(Pyotr或Peter)。苏联时期为了纪念列宁,更名为列宁格勒。苏联解体后,再次变更回圣彼得堡。(用政治家的名字给城镇取名感觉很奇怪。比如,江户如果叫“家康”,东京如果叫“某氏”,真是令人生厌啊!)这个地方本来是涅瓦河的湿地。原本不过是一个贫穷、萧条的村子,但是掌握大权的彼得大帝不满足于只把它当作防范瑞典的要塞,而意在将其作为“打开欧洲的窗口”,决意在此建设新的首都。都城的建设大概耗费了10年时间,强征了5万的农奴和劳动者。贵族和大商人们不愿离开前首都莫斯科,于是进行了抵抗。彼得大帝完全不为所动,强行迁都。尽管如此,这座由大小涅瓦河、大小涅夫卡河等四条河流,以及由多条运河与三百多座桥所构成的美丽的“北方威尼斯”,不久就吸引了许多人来此定居,在之后长达200年的岁月里——直到20世纪再次迁都莫斯科——圣彼德堡一直作为政治和文化中心而十分繁荣(现在仍是俄罗斯第二大都市)。在穿流过小城的运河中,有一条比较大的运河叫丰坦卡河(Fontanka River)。河上架设有几座桥,其中在俄国文学爱好者中知名度较高的当属卡林金桥(Kalinkin)。这就是曾经出现在果戈理的小说《外套》中的那座桥。这部小说讲述了在罗曼诺夫王朝开始走向衰落的19世纪中期,农奴制等害人的制度盛行的社会背景下,处在社会底层苟延残喘的人们的无奈和复仇的故事。小说主人公阿卡基·阿卡基耶维奇·巴什马奇金虽然身为官僚,却是处于最末端的一名九等文官。长年重复着无聊的抄写文件的工作。从名字来看,阿卡基·阿卡基耶维奇的意思是“拥有纯朴父亲的纯朴男子”,巴什马奇金的意思是“不合脚的鞋”,这里暗喻受人践踏的命运。他丝毫没有要出人头地的想法,工资少得可怜,是个外表沉闷的四十多岁的男子,也没结过婚,孑然一身(作者果戈理本人也做过同样的工作,因此他对于官署的工作以及底层“小人物”穷困潦倒的生活,描写得非常逼真)。俄国的严冬十分难熬。特别是这一年,让人直感到后背发冷。阿卡基的旧外套实在破烂之极,已经到了无法缝补的程度。但买一件新外套对他而言需要极大的勇气。一直以来省吃俭用攒的钱终于够买一件新外套了。他想这下买了新外套,自己在官场里终于不再被当作苍蝇被人瞧不起,而可以被作为一个正常人对待了。同事们半开玩笑地对满脸得意的阿卡基表示祝贺。但是,在受到人生中最多祝贺的那晚,喝得微醉的阿卡基走在回家的路上,却遭到了劫匪的袭击,他倾尽所有买到的外套被抢走了。阿卡基的不幸还在后面。虽然他马上报了警,但是警察的态度却十分冷淡。之后,他通过警察署长,拜见了有权势的敕任官[1],以为这下肯定有救了。谁知他的悲惨遭遇非但没得到这位大人物的同情和帮助,反而因身份卑微而被愚弄了一番,最后竟以被严厉斥责而告终。卡夫卡笔下描绘的官僚制度中扭曲的世界,果戈理通过主人公自身的悲惨命运,以俄国式的讽刺手法鲜明地表现了出来。“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外套》出发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对果戈理的这句赞赏大家都会认同吧。经受了失意、愤懑以及寒冷的打击,可怜的阿卡基一病不起,也没人照顾他,不久便黯然离开了人世。官署雇佣了新任官员,转眼间前任官员就会被遗忘……但是,阿卡基通过连接此世和彼世的桥又回到了现世。在横跨丰坦卡河的卡林金桥旁边,人们好多次看到过变成幽灵的小官员阿卡基。究竟受到了多么可怕的报复才以这样的方式十倍奉还?阿卡基好不容易重返今世,但是和活着的时候没有什么两样,仍然很“没劲”。他和以前一样,就如同那时循规蹈矩地从事单调的官署工作似的,只是一味地扯下行人的外套。有一次,幽灵好像终于达到了目的。他碰到了自己最痛恨的敕任官。阿卡基一边狂吹着墓场刺鼻的恶臭,一边说“啊啊,终于轮到你了啊。我要你的外套!”于是,幽灵从吓得瑟瑟发抖的敕任官身上抢走了外套,之后据说再也没有出现过。横跨丰坦卡河的桥卡林金桥 圣彼得堡(俄罗斯)圣彼得堡是一座河流与运河纵横的海滨小城,“北方威尼斯”是它的别名。城里有三百多座桥。要不是和果戈理的《外套》相关联,卡林金桥的名字也不会名扬世界吧。[1] 译者注:敕任官,指经过皇族敕书任命的高级官员。惊·第8章金门大桥雾城旧金山的著名观光景点金门大桥(Golden Gate Bridge)和它的名字不同,并不是金色的,而是被涂上了深深的橙色。鲜艳的橙色和晴朗的湛蓝天空、蔚蓝大海相映,在黎明和傍晚时分闪烁着神秘的光辉,下雨的时候又变成红色,在雾气缭绕中强烈地彰显着自己的存在感。人们都会希望自己在绝美的地方死去吗?这座富有装饰派艺术格调的悬索桥不仅吸引了很多悠闲的观光客,而且也有很多忧心忡忡想要自杀的人来到这里。自1937年开通以来,已经确认有1300多人在这里投河身亡,如果算上自杀未遂和去向不明的人,数目还会更多吧。让人觉得奇怪的是,虽然设置安全屏障的提议被提出了好多次,但是由于经费问题,以及不愿更多地破坏现在的景观等多数意见,这一倡议一直没有付诸实践。取而代之的是,在桥的各个地方设置了说明牌,写着“如果跳河没有人能来救你,请不要放弃希望,给心理咨询师打电话吧。”2006年,以这座金门大桥为主角的纪录片《金门大桥》(由埃瑞克·斯帝尔执导)一上映,就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影片直面并拍摄了自杀行为,这对于基督教徒而言是最大的禁忌。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影片中出现了一些被批判为“把自杀当作一种观赏性节目”的镜头。制作人员在能够望见金门大桥全景的河岸远处,极其隐秘地设置了望远摄像机,花了整整一年,拍摄自杀者。而且,此后对能够查明身份的24位从桥上跳下的自杀者的家人和朋友进行了采访。制作人员绝非见死不救,听说他们制定了在自杀者爬上栏杆的时候要报警的规定。但是,没来得及阻拦下来的例子就被真实地搬上了荧屏。男人、女人、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他们大多在桥上踱来踱去,显出一副深深地扪心自问、犹豫不决的样子,旁人一看就明白有点异常。但是其中也有人怎么看都像是单纯出来散散步的样子,却突然间越过铁栏杆跳了下去,非常简单地就去了那个世界。也有人因为从栏杆上探出身子,被很多人硬生生拽回来的。警察随后纷纷赶过来,像抓捕犯人一样,倒背着手给他们戴上手铐,然后上警车。在日本人看来,这样的场面简直令人惊愕不已。也有非常具有戏剧性的自杀者。在年轻女性们的身边,突然有人嗖的一下子蹿上栏杆,将黑色的上衣向后一甩,背朝后坠落下去。他无疑在追求一种效果——事实上也正如他所期待的那样。与其说是坠落下去,不如说是在那瞬间,仿佛世界迅速地颠倒过来,一只黑色的鸟从一座红色大桥上朝着湛蓝的天空振翅而飞,这种场面——怎么说呢——美得凄切!一个生命的悄然而去,却被拍摄成如此富有戏剧性的画面。人们当然要思考一下,真的可以这样做吗?那么罗伯特·卡帕(Robert Capa)在西班牙内战中所拍摄的著名照片“倒下的士兵”又作何解释?只能说关于艺术表现的美好和恶毒,这种矛盾确实令人苦恼。“但是,在这部电影中包含了不可思议的生命力,换言之就是那些‘自杀的劝诫’的场景。”保住性命的青年在回忆起那个“瞬间”时,曾这样说道。70米的高度。最后坠落的速度为时速120米。其冲击力度如同猛烈地撞击到混凝土上一般,所以能够大难不死只能称之为奇迹。他说:“在跳下的一瞬间,又不想死了。”这位青年以惊人的速度坠落的同时,他想如果自己的双脚先落地的话也许能捡回一条命,所以拼命地重新竖直身体,总算是双脚先入水。另外,值得庆幸的是,他当时还穿着厚厚的鞋子。他拼命地游,最终借助一点光亮游出了海面。听说当时周围有海豹引导他游到了陆地上。“我当时想,神与我同在。”横跨金门海峡的大桥金门大桥 加利福尼亚(美国)全长:2737.4米 宽27.4米1937年建成 钢铁悬索桥在电影《金门大桥》中,有位少年讲述自己亲眼目睹了有人从桥上跳下的事情。他说那人是一个像怪物一样可怕的大妈。他的母亲更正说,这孩子净说谎话,自杀的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姑娘。——但是,与其说是谎话,我倒认为,那肯定是出于少年的自卫本能。因为目睹随处可见的普通人突然断送自己的性命,少年幼小的心灵要接纳这样的事实,无意识中扭曲了自己的记忆。惊·第9章水面下的桥我们再来看“桥”究竟为何物。《新明解百科语词典》中这样解释:“为了通行,架设于山川和湖泊、海峡、山谷、道路、铁路等上方,将两端连接起来的建筑物。”而建筑用语中的解释则为:“为越过道路、铁路、水面等障碍物,而在其上方架构的建筑物的统称。”简言之,一般认为所谓桥就是架设在某物“之上”的建筑。此外,在《新国语辞典》等典籍中,有这样的描述:“横跨河流、山谷、海峡等,为了通行的建筑”。即便不出现“上方”字眼时,“架设”的意项中也解释为“从一端横跨到另一端”;同时在“跨越”的意项中也解释为“越过其上方”。因此桥是在空中的,多被认为“被仰视的建筑”。为什么要反复说明这一点?因为近年来居然有人提出桥不必架设于上方,而可以架设于“下方”的奇特想法。有人会问,要从下面通过的话,那不就是隧道了吗?不是,不是。隧道指的是“挖通地下”后形成一条通道的建筑物。因此,上方一定会有自然的或人为的覆盖。但是这种不可思议的桥的上方,只有天空而已。哈尔斯特伦是位于荷兰西部的一座小镇。这里有为抵御西班牙哈布斯堡帝国暴政而建造的棱堡遗址以及环绕四周的护城河。这里的护城河原本用于防御敌船的袭击,因此建得很浅。当年也可能架设过吊桥等,但是现在已经破落。2011年,一座新桥落成,这就是摩西桥。世界上独一无二、架设在护城河河床上的桥。在日语中,它被译为“沉没之桥”或“水底之桥”。从远处望去,几乎没有人会注意到这座桥的存在。桥面护栏差不多与水面持平,桥体宽度也是仅能容纳两个人擦肩而过的宽窄。从侧面观看成年人过桥,会有一种人在齐腰的护城河里踩水,亦或是把水切割开来穿行其中的错觉。如果是小孩子的话……恐怕要让观者大吃一惊了。因为那样子像是只有一颗脑袋在水面嗖嗖地滑过。沿着河堤上凿开的阶梯走下去,笔直地通过在护城河底建造的桥,就能到对面通往要塞的河堤了,这就是摩西桥。也就是说它和大陆桥呈上下完全相反的形态。因为护城河的水是不流动的,所以这便成为可能。如果是河川里流动的水,这种结构就不可能成立了。这里也是有一定储水量的护城河,当下雨时水位也会上涨,桥时常有被水淹没的危险。但是说到底,因为有非常强大的排水设施,所以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太厉害了!)当然也会有人担心它是木桥,会不会因为长期浸泡在水中而很快被腐蚀掉?实际上它不仅不怕被水浸泡,还被开发出了防止细菌繁殖的独特的处理方法,所以绝对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尽管如此,比起这座奇妙而复杂的桥,通常如果凌空架设一座桥的话,技术更简单,费用也更少,不是吗?虽说不宜影响周围的景观,即便如此人们也应该想别的办法吧。在这种要塞地区复原项目中,建桥采用这种奇怪的设计的最大理由,想必是“因为它有趣”吧。不仅看着很有趣,人们从上面走过去也能感受到它的奇妙。“水会不会灌进来?”在开心的同时会有这种小小的恐慌感。怎么会有这样的桥?这正是它存在的特别之处。荷兰地势很低,国土面积的1/4都在海拔0米以下。这个国家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都在和水做抗争,而摩西桥可以说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具有突破性的创意吧。充满智慧的人类,同时也有爱玩的天性。这一论点也是荷兰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约翰·赫伊津哈提出的。根据他的学说,人类活动的本质正是游戏,游戏也是文化创造的根源所在,一切确实如此。颠覆了传统的“桥应该架设在水面之上”的思维定式,创造出谁都没见过的桥,这个思维过程本身就充满了愉快的游戏精神。而认真地来评价这一切也是很有趣的事情,不是吗?设计了摩西桥的建筑事务所RO&AD也得到荷兰建筑家们的推崇,获得了建筑大奖。架设在要塞棱堡护城河上的桥摩西桥 哈尔斯特伦(荷兰)2011年建成 木质荷兰地势较低,是海拔为0米以下的国度,靠沿海堤防来自我保护(就像这座摩西桥)。几个世纪以来,荷兰的灌溉技术以及运河、桥梁建设技术非常优秀,其成果至今仍然能在南美洲曾经作为荷兰殖民地的某些地区看到。惊·第10章波斯国王的舟桥很早以前,电视广告里播放的亨德尔(Georg Friedrich H?ndel)的音乐剧《赛尔斯》(Serse)中著名的咏叹调“令人怀念的树荫”(Ombra mai fù)广受好评。“赛尔斯”是公元前5世纪波斯国王薛西斯的意大利语读法。《赛尔斯》是一部恋爱喜剧,生动地描述了薛西斯“英雄本色,喜好红颜”的形象。在前面介绍的咏叹调《令人怀念的树荫》中,薛西斯王以歌来颂扬伟岸的悬铃木。这一角色原本是由阉伶歌手(去势歌手)[1]扮演,但在广告中呈现的却是女高音凯瑟琳·巴特尔清亮悦耳的美妙歌声。歌剧第二幕里便出现了著名的舟桥(浮桥)逸事——在舟桥建成仪式上,疾风骤起,舟桥崩塌。薛西斯桥曾被冲走的故事在历史上也有记载。公元前480年,薛西斯率领波斯军队远征,讨伐宿敌希腊(第三次波斯战争)。为了跨越2000米宽的赫勒斯滂海峡(现在的达达尼尔海峡),建造了舟桥。所谓舟桥,指的是在顺着水流方向排列的无数小船上铺上木板而临时搭建的桥。由于建造费时较短,撤退时也容易拆解,这种造桥手段即便在现代也经常被使用。但是,波斯军队在赫勒斯滂海峡上建造的舟桥,却在建造的过程中被暴风雨吹打得支离破碎。薛西斯王勃然大怒。他把怒气撒向建桥人员了吗?非也。薛西斯王的怒气针对的是海峡的精灵。他命令部下对海面施以三百鞭打之刑,并向海里扔下脚镣。于是,封住了大海的狂涛巨浪。不愧有古代王者之风!赫勒斯滂海峡降服于薛西斯王,归于平静,新的舟桥顺利竣工。桥有两座。分别使用360艘与314艘小船搭建而成。船和船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几乎不留缝隙。扎船用的缆绳是由纸莎草纤维和白亚麻(竟是纸和草!)制成。为了使舟桥遭遇海流时不承受过分的张力,建桥者特意在三个地方留出了空隙,真是考虑得十分周到。随后铺上木板,木板上方铺上草和泥土的混合物,再踩实加固,桥身由此顺利造成。桥随浪打,迈出每一步都摇晃得令人毛骨悚然。大海的广袤无垠近在眼前……马和骆驼不会陷入恐慌吗?或许它们经过无数次的训练,又或许被士兵以盾和木板遮住了眼睛吧。即便是这样,驾驭这些牲畜之势也令人惊叹。一旦有一匹牲畜使坏脾气不听使唤,桥上便会陷入大混乱。非但士兵会被卷入水中溺亡,就连桥本身也会陷入解体的危险中。莫要惊讶,据说波斯军队的总通过数为士兵25万、马和家畜共7.5万匹,全部通过花费了一周的时间。承重能力如此之强的波斯桥,真是令人不得不感叹其建桥者技术之高超啊!(据说,敌国希腊完全没有觉察到此事,当时战争的悠闲状态真是让我感到有些愕然。)17世纪的英国诗人弥尔顿(John Milton)曾作诗讴歌薛西斯王跨越赫勒斯滂海峡之举:王啊,波涛汹涌的海浪降服于您的鞭打之下卓然超群的技术架起了那舟桥薛西斯虽然完成了名垂史迹的作战策略,但是登陆敌方领地后,面对斯巴达的猛烈抵抗,耗费了大量时间。美国电影《300勇士:帝国崛起》(300: Rise of an Empire),由扎克·施耐德导演于2007年制作,就描述了这场战争中的德摩比利战役。之后,薛西斯终于攻下雅典娜,火烧卫城。但是,他的好运也就到此为止了。他被历经百战磨炼的希腊军队卷入海战,进退两难,惨败而终,只好回国。晚年的薛西斯被叛军暗杀而死。这让我想起了迦太基的名将汉尼拔。他曾率领军用象群翻越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脉,取得了突击作战的胜利,在战争最后却被罗马打败,最终服毒而亡。优秀的作战策略和战争本身的胜利并不是一回事。故事摘自音乐剧《赛尔斯》波斯国王的舟桥横跨赫勒斯滂海峡(现在的达达尼尔海峡)的舟桥无论是在拿破仑时代还是希特勒时代,甚至是在现代纷争不断的地区,这种临时建造的舟桥(军用桥)都经常被采用。在战争中,桥所具有的重要性不仅使军用桥得到发展,而且衍生出了可分解式的铁桥。[1] 阉伶歌手(去势歌手):16世纪出现于梵蒂冈西斯廷教堂的唱诗班,是一种畸形文化下诞生的歌手类型。他们在还是未发育的男童时代即被阉割,体内性激素遭到改变,得以保持较窄的声道、洪亮清澈的音质。1870年以后才渐渐退出历史舞台。惊·第11章布鲁克林大桥布鲁克林大桥横跨伊斯特河,连接着曼哈顿岛和布鲁克林地区,是纽约的标志性建筑。新哥特式风格的石塔和宛如竖琴的琴弦般排列的缆线(夜间点灯时非常漂亮)是布鲁克林桥的突出特征。布鲁克林大桥同时也是世界上首座使用钢缆的吊桥。但是,布鲁克林大桥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其设计师父子两代人的悲惨命运。他们的故事也让布鲁克林大桥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布鲁克林大桥的设计师约翰·罗布林(John Augustus Roebling)是德裔移民,在成功地设计了几座木桥和悬索式水道桥后,参与了布鲁克林大桥的建设。在设计图完成的1869年,从法国运来的“自由女神像”还在途中,曼哈顿的建筑也远不及现在这么高。完工后的布鲁克林大桥应该是当时纽约甚至美国最高的建筑。就在大桥动工的前几天,63岁的约翰站在伊斯特河的栈桥上,思忖良久。也许他在勾勒着未来桥建成时的幻景。正在这时,渡轮靠岸,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发生了,约翰的脚撞上了渡轮。“只不过是小伤,”一开始大家都这么认为。约翰本人更是这么想的。所以他不愿去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仅仅一直顽固地采纳民间的水疗(仅仅用水冲洗伤口)。三周后,伤口受到细菌感染,引起坏疽,丢了性命。作家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对此事这样写道:“他——为了让大家不被水弄湿,将一生奉献给了水上的建桥事业——却偏偏认为身体入水才是唯一正确的治疗手段。”(《幽灵们》,柴田元幸译)作为父亲的左膀右臂,年仅32岁的华盛顿·罗布林(Washington Augustus Roebling)接任父亲的职务,不断改良设计图,尽心尽力地推进大桥的建设。他的才能与父亲的相比,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是在1870年,工地发生了火灾,华盛顿被困于河底的沉箱中(建造地下建筑时用的大型混凝土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