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病认识了一个老妇,一家人住在一个大四合院里,要知道在北京,能自家有一个四合院多显贵呀!跟她聊天,她感慨,过去穷死了!青年守寡,带着三个小孩,还要养老母,孩子很小就要跟她一起干活,什么缠线头、剥云母啦,做城市贫民维生的活计。即使这么穷,她也不扔母亲(大概她还有兄弟姐妹,她要独养母亲尽孝),孩子从小就跟她学会了要赡养老辈,后来她二女儿嫁了一个好丈夫,两口子一起奋斗,发了,买了大四合院孝敬母亲,把下岗的妹妹也接过来住。把自己的房子给了另一位妹妹,一家人红红火火,和和睦睦。 我还认识一个事业有成的女性,北京人,从小功课特好,但文革一声号令,16岁的她也得到内蒙临河插队,后来嫁给了一个农民。她人特好,对父母孝,对自己的农民老公也不错,一直不弃不舍。二十年前,她在内蒙一个小镇工作,工资每月才38元,她竟给父母寄15元,她父母都是北京的知识分子,根本不缺这钱,但她就是要尽这份孝。每年回家,她也要买很多东西给父母。后来做生意越做越火,同时她还升了官,是县里管知青的头。 她弟弟对父母不好,不听父母劝,不要父母给找的一个护士,硬要找一个汽车售票员做老婆,那女人可能素质较低,满嘴脏话,结果她妈妈硬是不让她进大门,孩子都出生八个月了,还没进过婆家。过年了,弟媳回到了顺义老家,她弟弟回不了妈家,没地去,孤孤清清。 内蒙这位女性心里着急,自己买了许多礼物拿给弟弟,让他回家对老人说,这是对方亲家给买的,这样,她父母坐不住了,也要送礼物给对方,她又跑去买了很多东西。就这样,双方开始走动起来。过去弟弟是从来不给家里钱,在她的带动下,也按月给钱了。 其实许多发达的人你看起来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有一点,你会发现,就是对父母孝。真的。仅此一点好处,天地都给如此丰厚的赏赐,更别说一心向善,茹素念佛了 不孝的人都很穷困 我的一个亲妹妹,很自私,什么总是先为自己考虑,不管父母。前些时候为了父母的事我还跟她大吵了一架,她说我照顾父母是另有图谋,我气急了,说咱俩发誓,我说一句你跟我说一句:“我要是有私心,我要是做过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老天在上,出门让车……”结果她哪敢跟我念呢,出溜一下跑了。 她做什么都很有障碍。做安利十几年了,也有点小财,到处给人讲安利的课,可还是没发起来,到现在还很困难。而同时一起做安利的,虽然看起来没她那么能说,现在都发大财了。 我家对面胡同里,住着一下岗职工,吃低保,两口对公公婆婆不好,那男的爸爸脑血栓瘫在床上,这汉子有的是时间,没钱能出把力吧?也不去照顾一下,他妈妈跑过来骂这两口子,我们街坊都看见了……结果这家混得很惨,生活很困难,小女儿才八九岁,长得也不好看,一个耳朵失聪,带着助听器,很可怜。 总之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我现在算知道这一点了。 听到这位女医师说到这,我想起著名的音乐人李亚蓉曾说她的见闻,她过去以为农村人都很孝呢,毕竟保留了很多传统吗,谁知她去采访,发觉不是那样,那西部的老人都很可怜,许多老人虽然有儿有女,但都被扔在一个独窑洞里,没吃没喝,有的时候儿女想起来了,扔进来点冷馍,大冬天,西部冷得很,也没个柴草…… 她问陪同的,你们这怎么这样?当地人说,这都是这样,许多老人都是饿死冻死的……李亚蓉这才悟到,西部的贫困是有原因的,那里的人那么穷,不思改进,国家和个人给一点捐助,他们有的就拿去换酒喝,还有这不孝,能不贫困? 不孝之人发了财也守不住 是否都是孝顺能发大财而不孝的不能发财? 我问这位退休医师。她说也不一定,但不孝的纵使发了财最后也会破灭。她举了一个例子。她同学的弟弟,改革开放后做生意,她家还借给他两万元。这个人对父母不孝,不尊敬,骂父母狠着呢。他一度生意做得很火,做电视机生意,做荧光屏生意,生意遍布全国,赚了很多钱。后来赶上国家政策性调整,破产了。现在,多少年了,当初借他的两万元钱还没还。人们背后议论他说,那家伙没积德,赚了那么多钱,又赔了进去。 中国古人最重一个孝子,认为“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这还是很有些道理的,“孝”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忘恩负义,是否对他人厚道,是否能够与他人有福同享的一个标准,有一位富人说过,他结交人就看那人是否对父母孝,如果对父母都不好,更不可能对朋友好了,多怕是奸佞之徒,天地也不喜欢。 上天有厚生之德,最喜欢人厚道孝顺了,这样的人即使身处绝境也会有天护佑的,以后能起死回生,发达振兴也就不奇怪了。娶妻娶德,嫁夫嫁贤,用一个字——孝作者:不详 人的一生,遇到的事情很多,有时就因为一时看不清而选择错了方向,导致自己一生走得不明不白。而为什么会看不清呢?都怪我们自己没有智慧洞察。 就人生而言,生老病死逃不掉,而人的一生,一般都是为了事业、家庭在打拼。有一份成功的事业,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似乎是每个人的梦想,当然,还有一些人有更高的志向,就是求出生死大难。 而如何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呢?凡事慎于始,当然,在找对象时,就应该有智慧。 末学曾经听过许许多多山盟海誓的故事,许多的儿女情长、你浓我浓,可是最后,有几个人有真正的幸福家庭?三天一大吵,小吵天天有,甚至夫妻大打出手都有。这样的家庭又如何谈上幸福呢? 自己以前也很迷茫,没有人教过自己,听到有一对男女,感情非常深,没有对方就活不了,因此海誓山盟,一个非他不嫁,另一个非她不娶,似乎今生没有了对方,自己就一定会忧郁而死,失去生活的动力。而这对情侣的父母却反对他们在一起,感觉他们俩不合适。于是乎,两个相约要去跳崖。 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看到这一对情侣有如此“至深”的感情,宁可舍弃生命,于是就答应了。 两人结婚没有多久,就离婚了! 太讽刺了! 于是,自己怀疑起来,世间难道有真的感情吗?是不是所有的男人女人在结婚后,就会失去对对方的热爱,就会变心?是不是结婚后,所有的浪漫都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 难道爱情就这样不堪一击吗? 自己还真不明白。 慢慢地,接触到了传统文化,知道了“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也知道了一句叫“百善孝为先”。 其实,细细去想想,有时还真能让自己明白一些。 特别是今天看到了一位师兄也有此困惑的时候,自己细心一想,还真是这样,现在,末学就将自己的心得与众兄弟姐妹们一同分享: 当一对男女非常的相爱,可以说爱得死去活来,哪怕是刚刚分开的第二分钟,心就在想着对方,看到对方笑,自己也会笑,看到对方难过,自己也很难过,好像这辈子与她在一起,自己就一定能幸福。 当两个人在热恋中的时候,父母看到,反对了! 于是,十分的痛苦,心想为什么明明是相爱的两个人,却要受到重重的阻力?为什么不能得到自己的所爱,为什么要失去自己爱的人?于是,苦不堪言。 当男方的家庭施加压力的时候,女方开始生气了,如果你爱我的话,你就应该不顾一切来保护我,如果是男子汉的话,就应该学会争取你的幸福,于是,女方在等男方的反应。 男方终于受不了压力,放弃了,女方也因此而失望,他不爱我,他不能为我舍弃一切,于是,怨恨男方没有男子汉的气概,没有把自己放在心上。就此结束! 好像是一个很悲惨的故事。 但是,细细思维一下,如果这个男子,背弃了自己的父母,那可是对自己深恩厚义的父母,生自己养自己的父母,照顾自己二十几年的父母,他都能舍,能保证将来他不会舍弃这个女孩子吗? 当她人老珠黄,也许不用等到人老珠黄,也许当热情渐退,第二个比她更年轻貌美的女子出现的时候,她失去了对他的吸引力的时候。此时,他会有什么样的选择?在恩情与爱情之间,他会选择谁? 当初,他可以舍弃父母的恩情,现在就不会舍弃夫妻的恩情吗?可是,是谁教他舍的?不就是她吗?所以,将来如果离婚的话,怪谁? 换言之,她为了让他自己去证明这辈子只爱她一个人,让他为了这份所谓的爱而背弃父母,与父母抗争,让他去伤害对自己恩德最大的人,让他去面临着这困境,还不断地施加压力,此时,她爱的人真的是他吗?为了证明自己才是他最爱的人,而让他背弃了理智,背弃了为人的根本,背弃自己的父母、祖宗,让他愧为人子,让他这辈子只对她一个人好。这样的妻子娶到家里,他能幸福吗? 都是自私自利,怎么可能会幸福? 还记跳《千手观音》的那位领舞的女子吗?一个非常美丽又善良的女孩子。 当初她因为是聋哑,丈夫是独子,丈夫的父母不同意他们的婚姻,因为她是一个聋哑人,中国人有着很深的传宗接代的想法,担心后一代有问题,因此极力反对。 而她的丈夫是一位非常朴实的人,他爱她,这辈子真的只希望能照顾她,但父母不同意,他非常难受。当她看着他难过的样子,她不希望他难过,也不希望他与他的父母因她而有矛盾。因此,她提出分手。纵然自己很不舍,但为了能让他幸福,能让他不要那么左右为难,为了安他父母的心,她没有想过自己的承受力,她念念为了他去想。 两个似乎分开了一段时间,又走到一起,他真舍不得她走,他真的很喜欢她。 于是,两个人共同努力,慢慢去感化他的父母,她告诉他,一定要父母真心同意了,他们才结婚。 她是一位非常孝顺的女孩子,非常善良而又乖巧的女子,渐渐,公婆慢慢被她感化了,同意了他们的婚事,于是,两人幸福的结婚了,现在,公婆越来越喜欢这个媳妇了,她是一个孝顺的好媳妇。 就算当初如何极力反对她与他的结合,她从来没有说过公婆一句不是,没有埋怨过公婆对她的不一样的看法,她能理解做父母的心情。 看过之后,自己实在是感动之至,有这样的太太,能不幸福吗? 娶妻娶德啊! 一个真正有孝心的男人,一个真正有孝心的女子,才能真正去爱人,去体恤自己的伴侣,使自己的伴侣能面对人生的困境,念念为了对方着想,是一种无私的奉献。 因此,自己才知道,为什么说,选伴侣要选一个有孝心的人,因为他重视的是恩义、道义、情义,而不是自己的贪欲,这样的人才值得共渡一生。 而为什么要结婚呢?难道只是为了自己的贪欲吗?人的贪心是无法满足的。 当能遇到一位真正志同道合的人,一位知音,一位知己,一同孝养双亲,一同共事,一起互相携手共进,难道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难道只有那种亲亲我我,粘粘糊糊的感情才让您感到幸福吗?谁是老师—— 曾经给我们一言半语启发的,都是我们的老师,要终身恭敬感恩作者:廉而不刿 一切众生都是我师。给我一丁点启发的都是我师。 怎样对师长—— 教导我们的老师,年纪比我们大的人,职位比我们高的上司,对这三种人,我们要毕恭毕敬。 路上遇到了,要先打招呼问候。 师长不说话,我们退一边恭敬等候。 师长叫人,我们要代叫,如果别人没到,我们要马上过去。 师长站着,我们不可以坐下。师长坐了,叫我们做,我们才可以坐。 在师长面前,声音要小声,但是又要能够听得顺畅。 离开师长的时候,要慢行。上前靠近师长的时候,要快一点。 谁是老师—— 曾经给我们一言半语启发的,都是我们的老师。我作为学生没有理由,不谦卑、恭敬老师。而且一日为师,终身为师,永远要毕恭毕敬。我们看到任何人,任何先贤,任何学派,哪怕只有一句话,只要给了我们些许的启发教导,我们要永远记得这是我们的老师,永远感激,永远恭敬。 知识、真理是客观的存在,只能被知道,被发现,不能被创造,不是任何学派的私有财产。 比如:佛说孝顺父母,儒说孝顺父母,道说孝顺父母。佛法是孝顺父母,而不是佛说、儒说、道说。是有益的启发、知识,我们就低下承接,不管是谁来告诉我们。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身边、网上一些人的言语、文章,即使其中一、二句给我们以启发、教导,我们也是因为这些人才得到一、二句知识、真理,这已经是我们的老师,一日为师,终身为师,终身要记得谁给你这哪怕头发丝这么细的一丝毫智慧启发,要终身感恩。我们放低是因为至少此时我们是在下位承接他人智慧水流的。 要记住,不是让我们完全折服的才是老师,我们曾经因为谁而学到一点一滴,都要感恩图报,在师长面前永远谦恭。我们有这个对待老师的态度,一切圣贤乃至万物众生都会来启发帮助我们,让我们得到大利益的—— 一切福禄,一切智慧。 任何时候都要记住:把自己压得低,是真正的尊贵,将来也一定会得到尊贵的果报——压低自己才能像大海一样把自己放在低地势,汇聚百川福德智慧。 懂得感恩给予自己智慧启发的一切众生,才可能成就大海的百川智慧。 对教导自己的众生,一个尊称其实是很基本的。我朋友怎样考上公务员——要济养“官禄气”,必须利益众生作者:廉而不刿 我朋友拿到硕士学位回国后,参考公务员,两年都没有考上。 我劝告他去放生,因为历代以来道家、佛家都说放生的人,自己不显贵,子孙也会显贵。 他呆在家里也很闷,没事做,于是每放生100条命,就去庙里求签秉问神明放生功德,对这次的功名够不够数,不够就再去放,直到神明说功名已经在案了,他才放心。 一连被说几次,不行。 最后一次,行了——如神明所说,考上了。 放生很简单,只要买下待宰的生灵放了就可以。比如,市场卖的鱼、虾、泥鳅、田螺等等一切生灵,网上还有放生仪轨。我朋友放生时嫌仪轨太长,直接念几句南无阿弥陀佛给他们听到,就放掉了。 当然,我朋友能考上,也确实因为她学历等符合招考条件。 -------------------- -------------------------- 不过,不孝顺父母、抵触顶撞父母的人,很难考上公务员的。 一个人如果不孝顺父母,他是作不了官长的,他的职务永远不会被升迁。 公务员属于“出仕”,这个“官禄气”,必须要孝顺父母师长来济养。 但是,做官以后,这个“官禄气”就也可以通过利益百姓,万民来济。 我特意观察的一个人: 他官职不算大,但他做了一件事,就是:把水引流到他管辖的地方。 这件事情,至少一百年、一百年里的每一天,都在布施一百万人,还有无数生灵清净的水。 这个功德很大。所以,我特意观察他后面的发展——现在,他在中央做大官。 ——————古人考公务员—————— 1. 救物同登 会稽陶石梁和张芝亭,路过大善寺,放了几万膳鱼。 这年秋天,陶梦见一位神对他说:“你本来不能考中,因为放生的功德,所以就能考中了。” 榜发后,果然得中。 陶说:“事情是和芝亭一起完成的,怎么能把功劳归结于我一个人呢!” 几天后,南京录取的通知来了,张也考中了。(《广慈编》) 2. 行仁子贵 汪公良彬先生,个性节俭,尤其喜好放生,每年遇春社日(春日祈农的祭祀)以及自己诞辰,必买生螺,放生于江中,见人囚笼鸟雀,也买来放生。 其子弟有人在汪公诞辰,要摆设歌舞筵席为他庆贺。汪公说:“以此花费于杀生害命,不如以此花费于救护生灵”。 子弟们觉得也有道理,于是都遵照汪公的主意去做,因此这年所放的生命,超过了往年数倍。 汪公晚年,邻居有牛将卖给屠夫宰杀,牛忽然奔入汪公大门,跪在台阶下,好像请求汪公救命,汪公便慨然出钱数千,买来饲养。 后来,汪公儿子,显贵于朝,朝廷诰命特赠予汪公‘兵部尚书’的爵号,以示荣宠。 3. 宋郊活蚁占大魁 宋朝宋郊、宋祁兄弟两人,同在太学读书。有一次,遇见一位高僧,能观人相貌,预知吉凶祸福。特为他们兄弟俩相命说:“小宋今科将高中状元,大宋虽登科甲,但名位不高。” 事后,有一次,宋郊到野外,偶见蚂蚁穴,被暴风雨水所浸,无数蚂蚁将被淹死。宋郊心生慈悯,编竹作桥,救渡了无数蚂蚁的生命。 到了科试时,兄弟两人同时参加应考。考毕,尚未放榜,又遇见那位高僧,一见宋郊,大为惊奇地说:“先生相貌已改,必有大阴德,好象曾经救活数百万条生命。” 宋郊回答说:“贫儒哪有如此能力?” 僧说:“不然。凡是小动物,都有生命。”郊就将救蚂蚁的事实说出。 僧说:“这就对了。先生之令弟当中状元,但是先生功名,将不在令弟之下!” 放榜点呼名次时,宋郊果然选居第一。 当时,章献太后认为小弟不可位居兄长之先,于是,该祁为第十名,以郊为第一名。这时,两人才深信高僧的话,果然应验。 4. 救雀受衔环之报, 子孙昌盛 汉朝杨宝,天性仁慈,年纪才九岁时,有一次在华阴山北,看见一只黄雀被鸱鸮追逐搏伤,坠落地上。又被许多蚂蚁困咬伤口,黄雀痛苦挣扎。 杨宝深为怜悯,便把它救回,敷治创伤,小心畜养在竹箱里,又用黄花喂它,等到创伤痊愈,羽毛生长后,就放它飞去。 当夜,他梦见黄衣童子,向杨宝再三拜谢说道:“我是西王母使者,在飞往蓬莱仙山途中,遭受伤害,承蒙拯救疗养恩德如今我要返回南海了。” 说罢,便以白玉环四枚赠送杨宝。继续地说:“祝愿你子孙洁白,位登三公,就如同这玉环一样。” 后来,杨宝子孙,杨震、杨秉、杨赐、杨彪四代,果然都位列三公,清风亮节,贵显无比。 5. 爱吃蛤蜊,应考失败 宋初,镇江邵彪,梦至冥府,冥主问他说:“你知道自己考试失败的原故吗?” 他回答说:“不知。” 鬼卒就带邵彪到一个地方,看见一只铁锅里面煮的蛤蜊,都喊邵彪的名字。邵彪恐惧,合掌念阿弥陀佛,蛤蜊都变成黄雀飞去。 从此以后,邵彪就不再杀生,官位一直做到安抚使。(见《龙舒净土文》) 6. 帝君示梦 明朝末年,四川读书人刘道贞,家里来客,想杀一只鸡,忽然不见了。客人坐等了很长时间。他又想去杀一只鸭,忽然又不见了。 一搜索,看见鸡鸭一起躲藏在暗处,鸭用头推鸡出,鸡用头推鸭出,相持不下,默不作声。 刘很受触动,就写了一篇“戒杀文”劝世。 辛酉七月,他的朋友梦见到文昌殿,帝君揭开一张纸给他看说:“这是刘生的‘戒杀文’,他已考中了。” 醒来后告诉刘,刘不相信。 榜发以后,果然应验了朋友所说的话。(见《护生篇》) 7. 李广杀降种大祸——著名的历史典故:李广难封 李广是汉代的武将,善于射箭,颇有才气,与匈奴作战七十余次,都获得大胜,所以匈奴都很畏惧他,不敢再来侵犯,一时武功赫赫,有“飞将军”的称号。 汉文帝时,因为讨伐匈奴有功,封散骑常侍,武帝时,任北平太守。可是李广的部属士卒,先后封侯的很多,他们的地位反而比李广高起来,李广仅是做一个北京太守,始终没有封侯。 有一天,李广向一位善于面相的王朔请教说:“你看我的相,是不是不应当封侯?我命该如此吧?” 王朔说:“将军自己想一想,有没有对不起良心的遗恨事呢?” 李广说:“我曾经诱骗降羌八百余人,结果把他们全部杀了,至今还觉得对不起良心,引为莫大的恨事。” 王朔说:“祸莫大乎杀已降,将军种了杀降的恶因,所以不能封侯。” 后来,李广行军时,迷失了道路,自刎而死。 李广的孙儿李陵,因为向匈奴投降,他的母亲及妻子也被杀。 (取材自《李广传》)孝顺父母、奉事师长,你有福 ~净空法师法语 1 说到福报,我们要懂得怎样去修,尤其要认识哪个地方叫真正的福田。佛在经上概略给我们举例,父母是福田、师长是福田。孝顺父母、奉事师长,你有福。 2 如果这个人不孝顺父母、不尊敬师长,连父母生活都不顾,他纵然是有钱有势,不会长久,为什么?福薄,没福。 3 他现在所享受的,是他过去生中所修的福。他过去生中所修积的福多,所以纵然造罪业,他还有余福,还没有影响到他现前的生活。可是他这个消耗是非常之大,一旦福报耗尽,他的苦报就会现前,这些道理我们要明了。 4 “贫穷”是福田、“疾病”是福田,我们对穷人、对病人,要多照顾。病里面有身病、有心病;身病好治,心病难医。佛法,最重要的,就是对治我们的心病,所以佛法的照顾,才真正叫周到,才真正是圆满,才真正是修大福。孝顺父母、以德报怨,是最宝贵、最难行的报恩方式,增上福报、扭转命运最快速迅猛!作者:做极乐公民 引用: 原帖由于 2010-1-20 09:09 发表 “只是父母极端自私,或打骂孩子认为天经地义的,打了后,自己也知是不对,但不用道歉。这样的父母,也要顺吗? ” 父母对不对,是他们的事情。 在你心里、眼里,如何看他们,是您的事情! 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君王之一——舜帝,就是这方面的巨人: 后母恶毒,唆使不明事理的父亲、后母所生的弟弟,一起“设计”打骂他、陷害他,甚至谋杀他, 他都没有任何怨气,依然对他们孝敬有加、以德报怨(知恩报恩、饮水思源,难;以德报怨,更难,更宝贵)。 结果呢? 这样的孝子、忍辱行者,必然会得到上天眷顾: 舜因此孝名远播,人们自然归附他、亲近他、敬重他,与他共住一个地方,该地只需几年就能成为一个兴旺的集镇! 当时的君王尧帝,发现了这个不世出的人才(须知,舜,当时仅仅是个农民啊!),把自己的两个女儿许配给舜,并选定为国家领导人,最终禅让(让王位)给舜,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 尧、舜等古代贤君,自身重德、修身,以德治国,人民争相效仿,自然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堪称“无为而治”的典范。 由此,古今皆有“人人可为尧舜”的至理名言——犹如佛陀所言“一切众生,皆具足如来智慧德相”,都是可以修行、转变的。 学佛人应知: 一、看父母之过(如:认定父母自私、狭隘、无能、丑陋、卑贱、贫穷、偏袒、暴躁、小气、无知、愚痴、刚强等),其实就是自己的业障所致: 自己过去种下的恶因,今生才会感得如此苦果——自己只有忏悔的份儿,而没有抱怨、嗔恨、不孝敬的资格! 更何况,还有因果律在上空罩着: 不孝、忤逆父母者,折福、折寿,在生时一切不顺、一切不成,死后堕恶道,乃至堕无间地狱! 真懂得因果的学佛人,岂能、岂敢“以身试法”呢! 二、怨恨父母的打骂,其实就是不懂得“借力修行”: 父母,是人间第一福田——最肥沃的积累人天福报的良田! 舍此沃土不耕耘,而去另外设法来求福报,简直是缘木求鱼、舍本逐末、异想天开、愚痴无智…… 为什么? 因为古今中外无数事实,已经证明过了。您眼下正在承受的苦恼,也正在证明中…… 对于打骂、歧视自己的父母(包括其他任何人), 如果不仅不记恨、无怨言, 反而生起感恩心、大慈悲心、柔软心、回向心、度化心、以德报怨、孝敬有加, 则是最佳、最宝贵、最难行的报恩方式, 积累功德、福报最快速、最迅猛! 扭转厄运、挽救衰运、改变命运最快速、最迅猛! 《华严经 普贤行愿品》: 言恒顺众生者,谓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所有众生,……我皆于彼,随顺而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zang4)。菩萨如是平等饶(rao2)益一切众生。何以故?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 譬(pi4)如旷野砂碛(zi4)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善男子!汝于此义,应如是解:以于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以大悲心随众生故,则能成就供养如来。 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 由这句话,末学推论: 若无父母(无法投生人间、投生到东方有佛法的国家,没有机会亲近三宝、没有机会听闻佛法),如何成无上正觉? 若不孝顺父母(常在恶道、常不顺、贫穷、苦恼、卑贱),如何成无上正觉? 若忤逆父母(常在无间地狱、受极大苦),如何成无上正觉? 由此可知: 舍此沃土(孝顺父母——天下第一良福田)不耕耘,而去另外设法来求福报,简直是缘木求鱼、舍本逐末、异想天开、愚痴无智…… 是不会“借力修行”的人。 父母之力、“家中真佛”之力,您尚且不会借、不肯借, 那么,远在“十万亿佛土”之外的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之力,您敢说自己会借、能借、敢借吗?! 净土念佛法门之所以被佛陀、被末法时代的祖师大德们高度推崇,是因为它属于“自力+佛力”的解脱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