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经济学100问 在大多数人眼中,经济学显得沉闷乏味,因为它的内容枯燥令人望而生畏。即使是最基础的经济学教科书,也充斥着定理、模型和统计数据,于是经济学这门本应当经世致用、服务大众的学问渐渐远离了我们的生活。 很多人认为,经济学不过是经济学家们的经济学,与我们普通老百姓有何关系呢?晦涩难懂的经济学如同“空中楼阁”,既看不懂也用不上,于是便产生了很多笑话用来讽刺经济学家,以此来揶揄经济学的华而不实。 问:要多少个经济学家才能把一个坏灯泡换掉? 答:八个人。一个人负责把灯泡换上,剩下的七个人负责保持所有其他条件不变。 问:要多少个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家才能把一个坏灯泡换掉? 答:一个也不用。要是灯泡坏了,万能的自由市场机制自然会把它换掉,如果市场没有更换,那就说明没有换灯泡的需求,就不必去更换。 问:要多少个新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才能把一个坏灯泡换掉? 答:那就要看当时的工资水平和物价指数如何了。 问:要多少个凯恩斯学派的经济学家才能把一个坏灯泡换掉? 答:越多越好。因为这样可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经济就这样发展起来了。 问:如果我们派1000个经济学家去换灯泡,他们多久能换好? 答:永远也换不好。这1000个经济学家会先分成10个派别,每个派别会分别拥戴一个自己的精神领袖,然后众多派别开始口水大战,纷纷寻找对自己有利对他人不利的证据,然后报纸、杂志和电视台也陆续加入战斗,最后还是没人去换灯泡。 这个故事嘲讽经济学派别林立,只是不能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上层建筑”。实际上,这样评价对经济学来说确实有失偏颇,经济学之所以成为一门科学,必有其可取之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掌握必要的经济学知识显得尤其必要。蓦然回首之时,我们会发现经济学原来就在我们身边。有心者也许会注意到,我们的一举一动几乎都与经济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商品价格起伏涨跌,口袋里的钞票价值增减,是买房还是炒股……每一件小事背后其实都有一定的经济规律和法则可循,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经济学。用经济学的原理来反观我们的生活,其实我们就是生活在一个经济学乐园里,人生时时皆经济,生活处处皆经济。 经济学与我们的生活如此密切,但是它的高深“面孔”却吓退了许多人。不用说那复杂的数学模型和演算公式,单说那晦涩的经济术语,也会让绝大多数读者望而却步。难道经济学只能成为少数经济学者在课堂上或书斋里阳春白雪式的欣赏品吗?有没有一种通俗易懂、简便快捷、生动形象地学习经济学的好方法呢?答案是肯定的。用生动的故事和生活中的实际事例来解释深奥的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将会更加生动有趣! 本书的书名为《趣味经济学100问》,就是以让每个人都能读懂经济学的基本知识为宗旨,给读者提供了一种学习经济学的捷径。本书并不推崇以复杂的图表及公式阐释经济学,通俗风趣是本书的最大特色。从趣味性入手,结合生活中的实例,以简洁明了、幽默风趣的方式将那些高深的经济学道理用平白易懂的解释娓娓道出,让你摆脱啃大部头经济学著作时的费力和烦躁,随时随地在享受阅读的乐趣中学会有用的经济学知识。 当然,本书并不仅仅停留在趣味的层次上,而是以通俗易懂为宗旨,让读者在轻松和幽默中学习到经济学知识,从经济学的不同领域阐释经济学知识,如生产、消费、博弈、货币金融等方面。每章的各个小节分为三个板块,“轶闻趣谈”以小故事或趣闻引领读者进入经济学的殿堂,“经济学聊天室”以通俗化的语言解释经济学现象、阐释经济学道理,“知识链接”则连接相关的经济学知识,进一步开拓读者的经济学视野。 轻轻松松学习经济学,我们的目标不是为了成为经济学专家,而是要理解和运用经济学知识,进而学会如何更理性、更舒适、更精彩地生活。你可以在百忙之中抽出片刻时间阅读此书,如果它能给你带来一点愉快和轻松,同时也能增长一点经济学知识,这便达到我们的初衷了。 编者 第一章 心较比干多一窍:经济学的思维 “君子国”里为什么也有讨价还价——经济人 轶闻趣谈 我国清代小说《镜花缘》一书中杜撰了一个君子国。在君子国里,人人都大公无私,绝不存有半点儿私心。 君子国也有交易行为,但卖者却少要钱,而买者却要多给钱。下面是其中的一幕场景: 买东西的人说:“我向你买东西所付的钱已经很少了,你却说多,这是违心的说法。” 卖东西的人说:“我的货物既不新鲜,又很平常,不如别人家的好。我收你货价的一半,已经很过分了,怎么可能收你的全价呢?” 买东西的人说:“我能识别好坏货物,这样好的货物只收半价,太有失公平了。” 卖东西的人又说:“如果你真想买,就照前价减半,这样最公平。如果你还说这价格太低了,那你就到别的商家那儿去买,看还能不能买到比我这儿更贵的货物。” 他们争执不下,买东西的人给了全款,拿了一半的货物转身就走。卖东西的人坚决不让走,路人驻足观看,都说买东西的人“欺人不公”。最后,买东西的人拗不过大家,只好拿了上等货物与下等货物各一半儿才离开。 经济学聊天室 说到人的本性,我国古代圣贤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人性是善良的;荀子则主张“性恶论”,认为人性是邪恶的。千余年来,关于人性的本源究竟是善恶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在经济学世界中的人性假设则是理性经济人。 理性经济人,又称作“经济人假设”,经济学正是在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下研究资源既定时的利益最大化问题:对个人是收入和效用最大化,对企业是利润最大化和企业资产价值最大化,对国家而言就是GDP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换句话说,经济学认为所有人都是理性经济人,就是一切行为的目标只为个人利益最大化。因此,“君子国”中的人人利他的思想和行为是不会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出现的。 理性经济人假定人的思考和行为都是目标理性的,唯一试图获得的经济好处就是物质性补偿的最大化。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的一段话对理性经济人有较为清晰的阐述:“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我们自己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好处。”亚当·斯密的这段论述向我们表明:人和人之间是一种交换关系,能获得食物和饮料,是因为每个人都要获得自己最大的利益。 在经济学世界里,千差万别的活生生的人都是理性经济人:不懈地追求自身最大限度满足的理性的人。它包含两层意思:人是自利的,同时人又是理性的。也就是说,每个人做事情都是为了有利于自己,并且每个人都知道做什么事情和怎样做事情才能有利于自己。 显然,经济人都是自利的,以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作为自己的追求。当一个人在经济活动中面临若干不同的选择机会时,他总是倾向于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经济利益的那种机会,即总是追求最大的利益。但有一点需要指出,自利并不完全等于自私。举个例子说,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由于相信上帝,充满了行善的愿望,他人得到幸福时,他会觉得自己也幸福——他是自利的,但并不自私。 经济人的理性思维,就是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利益所在,都会用最好的办法去实现自己的利益。当然,这里的“理性”指的是有限理性。因为人不是全知全能的,人的行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如占有信息的多少、理智和聪明的程度以及外部条件的复杂多变使人难以驾驭等。但是,尽管如此,每个人还是会尽力作出最有利于自己的决策。趋利避害既是每个人的本能,也是理性使然。在经济活动中,人人都是理性经济人。比如,人们都希望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绝不会希望买“质次价高”的商品,因为在经济活动中人会保持自利性和理性。 可能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如果人人都是理性经济人,都是理性且自利的,社会秩序会不会变得紊乱呢?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经济学家给出了回答:“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能使他比在真正处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也就是说,人人都是理性经济人,更能在客观上维护社会的秩序。 可以说,理性经济人是经济学的根基,没有理性经济人假设,就不能正确认识经济规律,也不可能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政策。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要看到理性经济人只是一种人性假设,在现实生活中,人不可能处处都以经济人的视角观察世界。如果一味把理性经济人的观点运用到一切生活准则中,生活将不可避免地有点儿变味。 经济学认为所有人都是理性经济人,并不是赞扬利己性,只是承认它是无法更改的人性,承认理性经济人的存在只是对人类趋利本性的一个认识和引导。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我们不可能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就不择手段,我们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以及法律制度的约束。 知识链接 道德人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阐述了人性不同于经济人的另外三个方面:同情心,正义感,行为的利他主义倾向。这些是人的道德性的体现,这种伦理思想后来被发展成“道德人”理论。 1美分硬币为什么成为“鸡肋”——成本与收益 轶闻趣谈 早年,铸造1美分硬币需要黄铜、青铜和锌,甚至还有不锈钢等原料,从1982年起,开始采用以锌为主的原料。1美分硬币的正面是林肯总统的头像,背面是林肯纪念堂。 早年,1美分在美国可以买到1磅面包,但随着长年的通货膨胀,1分钱变得越来越不值钱了。美国财政部下属的造币局宣布,由于金属价格猛涨,生产1美分硬币的成本已高达1.2美分,超过了1美分本身的价值。因此,有舆论呼吁,除非商品经济学有某种改变,否则应当让1美分硬币退出货币市场。 其实,“废除1美分硬币”运动早在1989年就出现了,该运动创始人高尔说,如今再花1.2美分去制造1美分硬币,显然是荒谬之举。2002年盖洛普公司的调查也发现,58%的美国民众因为1美分面值太低,收到1美分硬币后从来不使用,而是存放在储钱罐或抽屉里,还有2%的人干脆扔掉。结果,在街道、汽车、海滩,甚至垃圾堆里,都很容易发现1美分硬币。 经济学聊天室 1美分硬币的铸造成本高达1.2美分,对于美国造币局来说无疑是成本太高而收益过小。当然作为造币局而言,并不总是以成本和效益作为考量标准。但是作为市场中的经济人,不能不考虑到成本效益的问题。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称为成本。成本是为达到一定目的而付出或应付出资源的价值牺牲,它可用货币单位加以计量。在经济学中,几乎任何成本都是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 我们必须首先学会计算成本。比如说你打算开一家服装店,在计算成本时,你可能会考虑到店面的房租、进货的费用、借款的利息、付给雇员的工资、水电费、税金等。在扣除这些费用之后,你认为自己还会赚到钱。但这样的计算是不完全的,你漏掉了自己的工资,你垫付的资金的利息,还有开服装店的机会成本等。只有把这些成本也考虑在内,才能判断开服装店是否值得。 因为我们都是理性经济人,所以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看付出多少成本和获得多少收益。而要获得收益,就必须进行成本与收益的分析,如果成本大于收益,一般都是不会去做的。 我国古代有一个“愚公移山”的故事,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愚公移山绝对不是精明的经济学选择。从经济学的成本收益角度来说,挖山的成本过高,需要子子孙孙无数代的付出,收益仅仅是方便了愚公后代的出行。与搬家相比,移山显然是成本高、收益低。当然,作为一种精神,“愚公移山”代表着执著与坚持,受到了人们的尊重,这和经济学不能混为一谈。 经济学中,作出任何选择必须考虑成本与收益。经济学家讲实际,做任何一件事情,不是为了表现什么精神,而是要获得某种利益,这种利益可以是个人的、群体的,也可以是整个社会的。要获得利益就必须进行成本收益计算。愚公移山只是为了出行方便,而世世代代去挖太行和王屋这两座大山,这究竟值不值呢?挖山是有成本的,且不说为了挖山所需要的镐、筐等需要花多少钱,仅就愚公一家人不从事任何有酬劳动,放弃的收入该有多少啊!如果天帝并没有将山移走,那愚公的后代可能直到现在还在挖山!这就是愚公移山的预期成本。从成本收益的角度来说,很明显是成本过高而收益过小。 人们虽然都知道成本效益的概念,却经常忽视从成本收益的角度看问题。几年前的央视春晚小品《装修》中,巩汉林怕装修工人偷工减料,宁愿花几十块钱打的去买一根一毛钱的钉子。黄宏有一句经典台词:“就这脑袋,在我们农村就是叫驴给踢了!”但在现实生活中,真正作出类似选择的人并不在少数,付出成本太大而收益较小的选择比比皆是。因此,我们在作选择时,应从成本收益的角度思考问题。 在经济学中,成本效益分析是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即使不懂经济学的人也知道它的概念和计算。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内涵和外延都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 知识链接 成本的分类 (1)按概念形成可分为理论成本和应用成本。 (2)按应用情况可分为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 (3)按产生依据可分为实际成本和估计成本。 (4)按发生情况可分为原始成本和重置成本。 (5)按计量单位可分为单位成本和总成本。 (6)按生产经营范围可分为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 (7)按发生可否加以控制可分为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 (8)按形态可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9)按发生与产品生产的关系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10)按产品成本的构成情况可分为主要成本和加工成本。 “朝三暮四”为什么与“朝四暮三”有区别——效用 轶闻趣谈 《庄子·齐物论》中有个“朝三暮四”的故事:宋国有一个很喜欢饲养猴子的人,名叫狙公。他家养了一大群猴子,时间长了,他能理解猴子的意思,猴子也懂得他的心意。狙公宁可减少全家的食用,也要满足猴子的要求。然而过了不久,家里越来越穷困了,狙公必须要减少猴子吃栗子的数量。但狙公又怕猴子不顺从自己,就先欺骗猴子说:“给你们的栗子,早上三个晚上四个,够吃了吗?”猴子一听,都站了起来,十分恼怒。过了一会儿,狙公又说:“给你们的栗子,早上四个,晚上三个,这该够吃了吧?”猴子一听,一个个都趴在地上,非常高兴。 经济学聊天室 “朝三暮四”的成语故事原本是揭露狙公愚弄猴子的骗术,告诫人们要注重实际,防止被花言巧语所蒙骗。在这个故事里,因为栗子的总量并没有变化,所以猴子们的行为显得很愚蠢。实际上,我们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可能得出的结论会大不一样。古人们认为总量是没有变化的,因此觉得早上三个晚上四个和早上四个晚上三个是完全一样的。其实不然,“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还是有区别的,它们能给猴子带来不同的效用。那么,什么才是效用呢? 在经济学的发展史中,“效用”概念的出现无疑是一个突破。物品效用在于满足人的欲望和需求。一切物品能满足人类天生的肉体和精神欲望,才成为有用的东西,才有价值。在经济学中,效用是用来衡量消费者从一组商品和服务之中获得的幸福或者满足的尺度。有了这种衡量尺度,我们就可以在谈论效用的增加或者降低的时候有所参考,因此,我们也可以在解释一种经济行为是否带来好处时有了衡量标准。效用不同于物品本身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产生于物品的属性,是客观的;效用是消费者消费某种物品时的主观感受。 效用价值论强调物对人的满足程度,而满足程度完全是主观的感觉,主观价值是客观交换价值的基础。物品的有用性和稀少性都是价值形成不可缺少的因素,都是主观价值的起源。例如在不同地点,人们对馒头的不同主观评价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村子里住着一位穷人和一位富人,有一天村里突然发洪水了,穷人背着家里最贵重的东西——一袋馒头爬上了一棵树,富人背着家里最贵重的东西——一袋金子也爬上了这棵树。洪水没有消退的迹象。第一天,穷人吃了一个馒头,富人什么也没吃,眼睁睁地看着穷人吃。第二天,穷人又吃了一个馒头,富人的肚子已经直打鼓了。到了第三天,富人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富人对穷人说:“我用一锭金子换你一个馒头。”在这个艰难时期,馒头对人的效用无疑比金子大。 经济学依赖一个基本的前提假定,即人们在作选择的时候倾向于选择在他们看来具有最高价值的那些物品和服务。效用是消费者的主观感觉,取决于消费者对这种物品的喜欢程度。消费者对某种物品越喜欢,这种物品带来的效用就越大,他就越愿意购买,需求就越高。比如有人喜欢抽烟,那么香烟对于他而言效用就很高,但对于一位不愿意闻烟味的女士来说,香烟就会是效用很低甚至是负效用的物品。很显然,在作决定的时候,烟民自然会把香烟视为至宝,而女士们可能更钟情于化妆品或者衣服之类的东西。 我们也可以通过红皮鸡蛋与白皮鸡蛋的变迁,来解读效用。根据科学研究,不管是鸡蛋的味道还是营养价值,都跟蛋壳的颜色毫无关系。那为什么以前市场上的白皮鸡蛋都不见了?这是因为,在我国很多地区,人们都喜欢红皮鸡蛋。红色给人一种吉利的象征,当它大量涌入市场,价钱与白皮鸡蛋差不多的时候,多数市民选择红皮鸡蛋,如此一来红皮鸡蛋便抢占了市场。正是因为人们对红皮鸡蛋有更大的满足感,所以才造成了今天的“市场尽是红皮鸡蛋”的状况。现在人们买红皮鸡蛋还会达到以前的效用吗?答案是否定的。红皮鸡蛋本来是很吸引人的,越稀少就越受到尊崇。当红皮鸡蛋充斥市场时,人们对于红皮鸡蛋的满足感是逐渐降低的,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现在白皮鸡蛋反倒比红皮鸡蛋贵的原因了。知识链接 总效用 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当消费的商品量增至某一数量时,总效用会达到最大限度,继续增加商品消费量,效用就不再增加或许还会减少。 负效用 负效用和总效用一样,它的衡量标准因人而异,指某种商品或劳务给人们所带来的不舒服或痛苦的感受。 中外首脑为什么对饮食各有喜好——偏好 轶闻趣谈 毛泽东一生中最喜欢吃的荤菜当数红烧肉。他经常说:“吃点红烧肉,补补脑子。”新中国成立以后,战争年代十分恶劣的环境和异常艰苦的生活已有所好转,保健医生为了毛泽东的健康,曾就吃红烧肉一事与他“约法三章”:第一,以吃瘦肉为主,改变吃肥肉的老习惯;第二,以调换口味为主,一次不能吃得过多;第三,以补足营养为度,不要天天吃。毛泽东同意了这个“约法三章”,但一直到1976年去世前,也没有改变吃红烧肉的习惯。 而邓小平的口味又有所不同,从鲜美的“佛跳墙”到一清二白的“七星鱼丸汤”,他对福建菜中原汁原味的海鲜相当赞赏。而京菜传人胡丽妹也表示,当年由邓小平主持的国宴,不仅有京菜,而且经常是充分展示南北各大菜系的风味特色,“南北通吃”成了一段佳话。 而上海和平饭店的主厨范正明,多年前曾收到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夫妇的一封“表扬信”。原来当年范主厨主理克林顿访华上海站菜肴时,做出了让美国总统难忘的中国虾仁。克林顿夫妇用餐后,认为菜肴美味之极,令人可以忘记“时间”,所以准备取消晚间欣赏上海老年爵士乐队的休闲节目,将中国菜享受“彻底”。 经济学聊天室 根据经济学的假设,人都是有偏好的,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所谓穿衣戴帽各好一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比如2008年岁末国内影坛的商业大片《赤壁》引起了观众不同的评论。电影中震撼的视觉效果堪比好莱坞大片,而导演对于草船借箭、火烧连环船的演绎也颇具新意,因此观众小魏对《赤壁》的评价就比较高。但是观众小秦从电影院走出来后,对电影极度失望,他认为《赤壁》将三国中的人物演绎得很离奇,实在让人接受不了。 同样的一部影片,不同的人对此的评价为什么截然相反呢?这就涉及个人的偏好问题了。偏好表明一个人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一般来说,偏好无所谓好坏,“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并不能说喜欢白菜的就优于喜欢萝卜的。爱好运动的人可能会经常说“生命在于运动”,而好静的人喜欢以“千年乌龟”的典故作为自己不好动的理由。 偏好是主观的,也是相对的概念。偏好实际是潜藏在人们内心的一种情感和倾向,它是非直观的,引起偏好的感性因素多于理性因素。偏好受文化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由于每个人的偏好并不相同,就会引起每个人的行为选择的不同。经济学认为,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偏好,形成在一定约束条件下能够反映自身愿望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作出自己行为的决策,就能获得效用的最大化。实际上,偏好是每个人自己的心理感受,如果有人一定要用自己的偏好代替他人的偏好,即使是一番好心好意也难免由于越俎代庖而减少了人家的效用。倘若人家不买账,就是吃力不讨好。承认并尊重每个人的偏好,可以达到效用的最大化。 而消费偏好是指消费者对于所购买或消费的商品和劳务的爱好胜过其他商品或劳务,又称“消费者嗜好”。它是对商品或劳务优劣性所产生的主观的感觉或评价。作为个人,常见的偏好主要有: (1)习惯。由于个人行为方式的定型化,比如经常消费某种商品或经常采取某种消费方式,就会使消费者心理产生一种定向的结果。这种动机几乎每个人都有,只是习惯的内容及稳定程度不同。 (2)方便。很多人把方便与否作为选择消费品和劳务以及消费方式的第一标准,以求在消费活动中尽可能地节约时间。 (3)求名。很多人把消费品的名气作为选择与否的前提条件。在购买活动中,首先要求商品是名牌。只要是名牌,投入再多的金钱也甘愿。 知识链接 偏好颠倒现象 传统经济学认为经济人的偏好是连续的、稳定的、不变的。但现实中人们的偏好并不是连续的、稳定的,而是可变的。偏好颠倒的现象说明,人们并不拥有事先定义好的、连续稳定的偏好,偏好是在判断和选择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并受判断和选择的背景、程序的影响。 田忌赛马为什么能赢——权衡取舍 轶闻趣谈 《史记》中记载了“田忌赛马”的故事: 田忌经常与齐王及诸公子赛马,设重金赌注。但每次田忌和齐王赛马都会输,原因是田忌的马比齐王的马稍逊一筹。孙膑通过观察发现,齐王和田忌的马大致可分为上、中、下三等,于是,孙膑对田忌说:“您只管下大赌注,我能让您取胜。”田忌相信并答应了他,与齐王和诸公子用千金来赌胜。比赛即将开始,孙膑说:“现在用您的下等马对付他们的上等马,用您的上等马对付他们的中等马,用您的中等马对付他们的下等马。”三场比赛过后,田忌一场落败而两场得胜,最终赢得齐王的千金赌注。 后来,田忌把孙膑推荐给齐王。齐王向他请教兵法后,就请他当自己的老师,孙膑的才学有了更宽广的用武之地。 经济学聊天室 同样是三匹马,由于选择的配置方法不同,结果就大不相同。田忌的马要比齐王的马低劣,在这样的约束前提下,孙膑只是利用选择配置的不同就赢得了比赛。在作选择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学习“田忌赛马”中孙膑权衡取舍的智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经济学就是关于资源配置的学问。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说:“经济学研究人与社会如何作出最终抉择,在使用或者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在现在或将来生产产品,并把产品分配给各个成员以供消费之用。它分析改进资源配置形式可能付出的代价和可能产生的效益。”因此,学会“权衡取舍”,才能作出适合的决策,获得最大收益。 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但用于满足欲望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要决定用什么资源去满足那些欲望,这就是资源配置的问题。资源配置的实质是权衡取舍,即在取舍之间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权衡取舍”的情况随处可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个人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生活就是在不断地“权衡取舍”。你有买一套衣服的预算,但同时看中了两套各具特色的衣服,究竟选择哪一套?你攒了一笔钱,准备添置新的家具,是买一套组合柜呢,还是买一台录像机?你大学快毕业了,是攻读研究生继续深造,还是去工作赚钱?两个男人都很喜欢你,你是选择有钱的,还是选择有才的……作这些决策的过程其实就是“权衡取舍”的过程。 如果几种选择之间优劣分明,作出取舍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了。比如,有两家公司,情况差不多,一个答应付你每月2000元工资,另一个答应付你2500元工资,应该去哪家公司是不言自明的。但如果都愿付你2500元工资,你就很难判断去哪一家更好,这时我们就要费心权衡。在甲、乙两公司均愿意每月付给你2500元工资的例子中,如果你接受了甲公司的工作,在你得到每月2500元工资的同时,你就会失掉乙公司每月付你2500元的机会,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们在作权衡时才会感到为难。 其实每个人都会面临“权衡取舍”,大致上体现如下的规律:每个人都会自然地作出趋利避害的决策,选择对自己利益最大化的结果;人们会清楚认识到自己面临的选择的约束条件,以尽可能实现自己付出的代价最小化。“权衡取舍”的情况越多,意味着人们的选择和自由度越大。 现代社会可供选择的对象太多,我们该如何选择,也是在考验我们的“权衡取舍”智慧。商业社会有很多人患有“选择型恐惧症”,就是因为自己的选择一再失误,从而不敢再去选择了。因此,“权衡取舍”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以经济学的思维思考问题,对于我们的选择必将有所裨益。 知识链接 资源及资源配置 在经济学中,资源一般是指广义资源,即经济资源或生产要素,包括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等。可以说,资源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在任何社会,人的需求作为一种欲望都是无止境的,而用来满足人们需求的资源却是有限的,因此,资源具有稀缺性。 资源配置是指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任何一个社会都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把有限的资源合理分配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去,以实现资源的最佳利用,即用最少的资源耗费,生产出最适用的商品和劳务,获取最佳的效益。 一般来说,资源如果能够得到相对合理的配置,经济效益就会显著提高,经济就能充满活力;否则,经济效益就明显低下,经济发展就会受到阻碍。 甘地为什么要扔掉另一只鞋——沉没成本 轶闻趣谈 一次,印度的“圣雄”甘地乘坐火车出行,当他刚刚踏上车门时,火车正好启动,他的一只鞋子不慎掉到了车门外。就在这时,甘地麻利地脱下了另一只鞋子,朝第一只鞋子掉下的方向扔去。有人奇怪地问他为什么,甘地说:“如果一个穷人正好从铁路旁经过,他就可以拾到一双鞋,这或许对他是个收获。” 无独有偶。阿根廷著名高尔夫球运动员罗伯特·德·温森在面对失去时,表现得更加令人钦佩。一次,温森赢得了一场球赛,拿到奖金的支票后,正准备驱车回俱乐部,就在这时,一位年轻女士走到他面前,悲痛地向温森表示,她自己的孩子不幸得了重病,因为无钱医治正面临死亡。温森二话没说,在支票上签上自己的名字,将它送给了年轻女士,并祝福她的孩子早日康复。 一周后,温森的朋友告诉温森,那个向他要钱的女子是个骗子,不要说她没有病重的孩子,甚至都没结婚呢!温森听后惊奇地说:“你敢肯定根本没有一个孩子病得快要死了这回事?”朋友作了肯定的回答。温森长长出了一口气,微笑着说:“这真是我一个星期以来听到的最好的消息。” 经济学聊天室 无论是甘地的鞋子还是温森的支票,对于他们而言都如同泼出去的水,但他们都以博大的胸襟坦然面对自己的“失”。在经济学中我们引入了沉没成本的概念,代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 关于“不可收回”的概念,可用《汉书·朱买臣传》中“覆水难收”的故事解释。西汉时期有个读书人朱买臣,家境贫寒,但他仍然坚持读书。几年时间过去了,他的妻子实在受不了贫寒的生活,决定离开他嫁给一个家境比较殷实的人。 几年后,朱买臣出人头地,做了太守。当他衣锦还乡时,很多人挤在街道两旁,他的前妻也在人群中。当她看到朱买臣穿着官服、戴着官帽,威风凛凛地走过来时,她不禁为以前离开他而自责,主动上前要求和朱买臣复婚。朱买臣叫随从端来一盆水,泼在地上,对前妻说:“泼出去的水,是再也收不回来了。” 后来,“覆水难收”比喻一切都已成为定局,不能更改。其实,“覆水难收”就是一种沉没成本。举例来说,如果你预订了一张电影票,已经付了票款而且不能退票。但是看了一半之后觉得很不好看,此时你付的钱已经不能收回,电影票的价钱就是沉没成本。无疑,甘地的一只鞋子和温森的支票都已经成为“沉没成本”。 当然,有时候沉没成本只是价格的一部分。比如说你买了一辆自行车,然后骑了几天低价在二手市场卖出。此时原价和你的卖出价之间的差价就是沉没成本。在这种情况下,沉没成本随时间而改变,那辆自行车骑得时间越长,一般来说你的卖出价会越低。 大多数经济学家们认为,如果你是理性的,那就不该在作决策时考虑沉没成本。比如在前面提到的看电影的例子中,会有两种可能的结果:第一种是付钱后发觉电影不好看,但忍受着看完。第二种是付钱后发觉电影不好看,退场去做别的事情。 两种情况下你都已经付了钱,所以不应该再考虑钱的事。当前要作的决定不是后悔买了票,而是决定是否继续看这部电影。因为票已经买了,后悔已经于事无补,所以应该以看免费电影的心态来决定是否再看下去。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选择把电影看完就意味着要继续受罪,而选择退场无疑是更为明智的做法。 不计沉没成本也反映了一种向前看的心态。对于整个人生历程来说,我们以前走的弯路、做的错事、受的挫折,何尝不是一种沉没成本。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总想着那些已经无法改变的事情只能是自我折磨。 过去所说的话、所做的事无论对错,无论你如何后悔,都已经无法更改,这与沉没成本的道理是一样的。昨天的成本已经付出了,是赢是亏,都是昨天支出,从今天来看,这些成本是昨天的沉没成本。人在思考问题时总是后悔莫及、悔不当初,其实是非理性的,是自己给自己寻找痛苦。 所以,应该承认现实,勇敢地承认自己过去言行的对与错,把已经无法改变的“错”视为昨天经营人生的坏账损失,今天经营人生的沉没成本。以全新的面貌去面对今天,这样才是一种健康的、快乐的、向前看的人生态度,以这样的态度去面对人生才可能轻装上阵,才可能有新的成功。 知识链接 生产经营中的沉没成本 一般来说,资产的流动性、通用性、兼容性越强,其沉没的部分就越少。“现金为王”的观念也可以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固定资产、研究开发、专用性资产等都是容易沉没的,分工和专业化也往往与一定的沉没成本相对应。此外,资产的沉没性也具有时间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转化。以具有一定通用性的固定资产为例,在尚未使用或折旧期限之后弃用,可能只有很少一部分会成为沉没成本,而中途弃用沉没的程度则会较高。 她为什么要“东食西宿”——机会成本 轶闻趣谈 《艺文类聚》里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齐国有一户人家的女儿,有两家男子同时来求婚。东家的男子长得丑,但是很有钱;西家的男子长得俊美,但是很穷。父母一时间陷入了两难之中,不知道该如何抉择,因为无论选择哪个都会有所失。 于是父母便征询女儿的意见:“要你自己决定愿意嫁给谁可能难以启齿,不便明说,就以袒露一只胳膊的方式,让我们知道你的意思。” 女儿便袒露出两只胳膊。 父母感到奇怪,问其原因,女儿说:“我想在东家吃饭,在西家住宿。” 经济学聊天室 面对有限的资源,为了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人们必须选择放弃。由此看来,作出选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根源在于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有所得必有所失。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时,选择吃鱼,那么就不能吃熊掌,熊掌就是选择吃鱼的机会成本。经济学家常说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就是指任何选择行为都有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又称“选择成本”,是指作出一个选择后所丧失的不作该选择而可能获得的最大利益。也就是说,为了得到一种东西而必须放弃另一种东西。其实对于“齐女”来说,东家、西家都具有吸引力,无论选择哪一个,都会造成机会成本的损失,这也就是为什么“齐女”不能作出决策的原因。 机会成本并非会计学意义上的成本,而是一个纯粹的经济学概念。要想对备选方案的经济效益作出正确的判断与评价,必须在作决策前进行分析,将已放弃的方案可能获得的潜在收益作为被选取方案的机会成本计算在内。 萨缪尔森在其《经济学》中曾用热狗公司的事例来说明机会成本的概念。热狗公司所有者每周投入60小时,但不领取工资。到年末结算时公司获得了22000美元的可观利润。但是如果这些所有者能够找到其他收入更高的工作,那他们所获年收入将达45000美元。那么这些人所从事的热狗工作就会产生一种机会成本,它表明因他们从事了热狗工作而不得不失去的其他获利更大的机会。对于此事,经济学家这样理解:如果用他们的实际赢利的22000美元减去他们失去的45000美元的机会收益,那他们实际上是亏损的,亏损额是45000-22000=23000美元。 其实,人生面临的选择也很多,人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选择。比如是继续工作还是先去吃饭;是在这家商店买衣服还是在那家商店买衣服;是买红色的衣服还是黄色的衣服;心中有个秘密是告诉朋友还是不告诉朋友,要告诉哪些朋友……这些选择在生活中很常见,不过似乎并不重大,所以大家轻松地作出了选择,也不大会慎重考虑。如果去KTV和去电影院对你同样有吸引力,不妨掷硬币决定去哪儿。 当然,如果是重大决策,还是多犹豫一些为好。比如选择爱人,可不能用掷硬币的方法。机会成本越高,选择越困难,因为在心底我们从来不愿轻易放弃可能得到的东西。 不管怎样,我们在作选择的时候,应该时刻谨记机会成本的概念。 知识链接 会计成本 会计成本也称为历史成本,是指会计记录在公司账册上的客观的和有形的支出,包括生产、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原料、动力、工资、租金、广告、利息等支出。值得注意的是,会计成本是显性成本,它可以用货币计量,是可以在会计账目上反映出来的。 除了显性成本之外,还有隐性成本,比如机会成本。隐性成本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它与显性成本即会计成本有很大的不同。一般来说隐性成本不能直接从账面上反映出来,因而难以精确计量。 经济成本是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二者之和。因而经济成本是一个比会计成本含义更广泛、内容更丰富的概念,它是企业运作过程中的全部成本。 鲜鱼汤为什么不好喝——边际 轶闻趣谈 佛教《百喻经》中有一个寓言,大意是这样的: 有个人肚子饿了,去买煎饼吃。他买了一个饼,很快就吃完了,但肚子还是很饿。于是,他又接连吃了第二个,第三个……一连吃了六个饼,还是感到没有吃饱。于是他又买了第七个饼,刚吃下半个,就觉得自己很饱了。这时,他心中很懊悔,用手打着自己的嘴巴说道:“我怎么如此愚痴而不知节约!如果早知道这半个煎饼能吃饱,那么我只要买这半个煎饼就行了,前头的六个煎饼不是多吃了吗?” 经济学聊天室 这个故事虽然是笑谈,但却揭示了现代经济学的重要概念:边际。“边际”是经济学上的常用术语,一般是指新增的意思。19世纪70年代初出现的边际概念,是西方经济学自亚当·斯密以来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变化。经济学家把它作为一种理论分析工具,可以应用于经济中的任何可以衡量的事物上。正因为这一分析工具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传统的分析方法,故有人称为“边际革命”。 边际学派的代表人物门格尔认为,价值取决于人对财货效用的主观评价。那么价值量,即主观效用量是如何决定的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门格尔在主观效用分析上,引入了一个边际概念。他在考察价值尺度或价值量的测定难题时,引申出了关于边际效用量决定商品价值的规律,并最早对此作了明确阐述。为了加深对边际概念的理解,下面先讲一个简单的例子。 俄国的克雷洛夫写过一则寓言《杰米扬的汤》。说的是有一个叫杰米扬的人,他做的鱼汤非常鲜美,他本人也以此为荣。有一次,一位朋友来拜访他,他给朋友做了香喷喷的鱼汤,“上面漂着一层油,像琥珀一样”,里面都是“鲟鱼片和内脏”。朋友很快喝完了一碗,在朋友刚放下碗时,杰米扬又端来了第二碗。朋友边喝边和他聊天,很快第二碗也下肚了。为了显示自己的热情,杰米扬又盛了第三碗,朋友实在是不想喝了,但耐不住他的热情,终于勉强喝完。当看到杰米扬端出了又一碗汤时,朋友最后吓跑了,从此再也不敢到杰米扬家做客了。 为什么杰米扬用好喝的鲟鱼汤招待他的朋友,却让朋友再也不敢到他家去做客了呢?对于这个客人而言,喝第三碗汤与喝第一碗汤相比,他的满足感是依次递减的。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学派认为,人们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不能使全部欲望得到满足,他们只能根据欲望的重要性进行分配,首先满足最重要的和较重要的,但是总有一个是最后被满足的最不重要的、意义最小的处在边沿上的欲望,它是随着资源的减少而首先放弃的欲望,这种欲望就是边际欲望,满足这种边际欲望的能力就是边际效用。 边际理论认为,决定物品价值的不是它的最大效用,不是它的平均效用,而是它的最小效用,即由它的边际效用来决定的。 在经济学上,把由某项业务活动引起的边际收入和它的边际成本(而不是全部成本)相比较的方法,就叫边际分析法。运用边际分析的方法观察经济问题时,稀缺论认为,财富的增长、人类福利的增进不是经济增长的自由展现,而是经济资源的最优配置;不是一切增量投入都是可取的,只有把增量投入与增量产出联系起来分析才是可取的。在这种理论的影响下,在以后的经济研究中,经济学家提出了边际生产力、边际成本、边际收益、边际替代率、边际消费倾向等概念,极大地丰富了经济学研究的内容。所以,边际分析的广泛使用是经济学研究的重大变革。 比如一家民航公司开辟从甲地飞往乙地的新航线,每运载一位旅客的全部成本是260元,那么,当每次飞机有空位时,它能不能以每张130元的票价卖给学生呢?有人可能会说:“不行!”理由是每个旅客的全部成本是260元,低于这个数目的票价将会给航空公司造成亏损。但是,如果我们用边际分析法去分析一下,便会发现是可行的。因为我们此时作决策不能依据全部成本(它包括飞机维修费用、机场设施和地勤人员的费用等),而是要依据边际成本。飞机维修费以及机场设施费等的开销,不论是否搭载学生,均是要发生的,而学生在机上的就餐费和飞机因增加负载而增加的燃料支出,才是因学生乘坐飞机而额外增加的成本。若该边际成本只有30元,则边际收入130元大于它的边际成本,说明学生乘坐飞机能为公司增加利润,所以,按低价让学生乘坐飞机对航空公司是有利的。 可以说,边际分析法是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际工作中也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知识链接 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是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需要增加的工人工资、原材料和燃料等的变动成本。 例如,生产某种产品100个单位时,总成本为5000元,单位产品成本为50元。若生产101个,其总成本为5045元,则所增加一个产品的成本为45元,即边际成本为45元。 分粥为什么这么难——效率与公平 轶闻趣谈 有7个人在一起共同生活,其中每个人都是平凡而平等的,没有什么凶险祸害之心,但不免具有自利的心理。他们每天要分食一锅粥,但并没有称量用具和有刻度的容器。 大家发挥了聪明才智,试验了各种不同的方法,主要方法如下: 方法一:拟定一个人负责分粥事宜。很快大家就发现,这个人为自己分的粥最多,于是又换了一个人,但总是主持分粥的人碗里的粥最多。 方法二: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这样等于承认了个人有为自己多分粥的权力,同时给予了每个人为自己多分的机会。虽然看起来平等了,但是每个人在一周中只有一天吃得饱而且有剩余,其余6天都饥饿难挨。 方法三:大家选举一个信得过的人主持分粥。开始时这个品德尚属上乘的人还能基本公平,但不久他就开始为自己和溜须拍马的人多分。 方法四:选举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形成监督和制约。公平基本上做到了,可是由于监督委员会常提出多种议案,分粥委员会又据理力争,等分粥完毕时,粥早就凉了。 方法五:每个人轮流值日分粥,但是分粥的那个人要最后一个领粥。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个制度下,7只碗里的粥每次都是一样多,就像用科学仪器量过一样。每个主持分粥的人都认识到,如果7只碗里的粥不相同,他确定无疑只能拿到那份最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