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出现标题所述的状况。因为很多事情都没有标准答案,有些时候,你觉得是别人的错,但实际上很可能是自己的错。安德鲁已在法国留学多年,他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地铁。现在,每个星期四晚上他都要去上课,下课后必须跑步赶地铁回家,否则就得在车站空等一个多小时。一天晚上,当他赶到地铁站时,见车已进站,情急之下他急忙在打票机上打了票,并且清楚地听到了“咔嚓”一声。车到终点站时遇上检票员,他取出票来顿时傻了眼,刚才那台打票机并没有在他的车票上留下任何印记。检票员不容辩解便对他以逃票处置,罚款150法郎。他大喊冤枉,因为他确实打了票,一定是打票机出了故障。检票员打电话询问那个车站,结果不出他所料,有一台打票机的油墨干了。可是检票员对他说:“打票机坏了是车站的责任,但您该问问自己有没有责任。”他说:“奇怪,我有什么责任?我只是为了赶车,打票后没多看一眼而已。”检票员说:“这就是您的错,因为站台上有4台打票机,而另外3台是正常的。这个错误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但是由于您的疏忽还是使它不幸地发生了,所以必须接受罚款,以示惩罚。”上述这个故事中,安德鲁觉得自己很冤枉。在他的内心觉得是别人的失误造成了自己的损失,这一点他深信不疑。但是,事实确是如此吗?这不是因为自己着急、慌乱之中而犯下的错误吗?所以很多时候,当你认为整个世界都错了的时候,极有可能错的是自己。有些人可能不会理解,但是仔细回味,其实自己的身上也曾发生过类似的事情。这一天是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一个班上的同学相约一起爬山。爬着爬着,他们看见山顶上有一座异常豪华的城堡,城堡的大门敞开着,受好奇心驱使,一行人便走进了属于城堡的花园。这时整座城堡警铃声大作,一群法国军人冲过来将他们团团包围,他们被要求出示身份证件并不许离开城堡。他和大伙一起表示抗议,理由是他们不知道这儿属于军事区域,也没有看到城堡外面那块“闲人禁止入内”的牌子。一个士兵说:“那块牌子已经挂了很多年,也许以后应该换块看上去更醒目的,但是请问你们各位有没有错?并不是所有上山的人都会闯进城堡来的。”于是学生们被要求强制配合工作一个多小时,直到事情调查清楚后才被允许回去。上面的事件,透露出一种态度,对待问题的态度。这种态度在法国很普遍,那里很少有学生因考试迟到而用抱怨天气或堵车来辩解。他们认为碰上了不愉快的事再去强调客观已于事无补,而这时应该扪心自问有没有错或怎样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这种自我检错的习惯,不仅可以减少摩擦,还可以帮助自己不断完善、不断进步。而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在面对错误时,无论是生活方面的错,还是工作上的错,几乎都要强调客观因素,在人们的意识中,就很少从主观上、从自身去找原因,这样的结果往往是一错再错,错上加错。因此要注意再遇到问题时善于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不要总以为全世界都错了,只有自己是对的,这种想法本身就是一种错误。善于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发现错误并不是坏事,因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处世者成功与否,不是看他犯不犯错误,而是看他对待犯错的态度以及有没有从所犯的错误中吸取教训。通用汽车的总经理斯隆曾这样说过:“人生本来便是一种充满实验和错误的过程,那些一生从来没有犯过错误的人,必定也是一个毫无成就的人。”诺尔斯也曾经说过:“一个人承认错误就等于为自己增添了新的优点。”由此看来,错误是进步、成功的推进器。如果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多为对方和他人着想,主动发现、检讨、承认和改掉自己的错误,就会得到和谐圆满的结局。不要忽视细节,宇宙由原子构成正所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细节已经成为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真正想成就大事的人,从来不小看小事的作用,而是把工作做到每一个细节处,从而赢得老板的赏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细节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创造,细节是一种功力,细节表现修养,细节体现艺术,细节凝结效率,细节产生效益。能够看得见细节的人,不仅能够认真对待工作,而且可以把小事做细,从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细节都是很小的东西,它们往往隐藏在一件大事情中的某一个角落,事情成功后似乎与之无关,但是一旦在事情成功之前,这个细节被忽略或者出现问题,那么整个大事件也不会顺利完成。某服装公司的业务员经过多方调研为公司定制了一批上等羊皮。他在签署合同时这样写道:“每张大于0.4平方米、有疤痕的不要。”需要注意的是,其中的顿号本应是句号。这个小小的细节被供货商利用,供货的羊皮全部都是0.4平方米以下的,而这位业务员除了捶胸顿足之外,什么办法也没有。美国的一位商人与英国的一位商人之间有生意往来,他们通常都是通过发电报进行业务往来。有一次前者给后者报价,这样写道:“一万吨大麦,每吨400美元,价格高不高?买不买?”而英国的那个商人本来是想说“不。太高”。可是电报里却漏了中间的句号,就成了“不太高”。这一个小小的细节,使这位英国商人损失掉数十万美元。上面的事情,在今天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也许不会再发生,但细节的重要性却清晰地显现出来。因小失大,是非常不值得和愚蠢的行为。能够最终取得事业成功的人,他们在工作中不会满足于“差不多”、“还可以”,他们追求的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把工作做到最好。每一个职场人士,要想得到发展和进步,就必须要注重细节,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完美。数不清的伟大发明、商业奇迹、事业成功都来自于对细节的关注和支持。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在无意间发现苹果成熟后由树上向下掉这一细节而提出的。青霉素——是弗来明对葡萄糖菌被污染这一细节深入思考之后发明的;浮力定律——是阿基米德在洗澡时,注意到洗澡水会溢出澡盆这一细节,并由此获得灵感而发现的。沃尔玛——世界零售业巨子的产生,是坚持从“降低成本,为顾客省钱”这一细节入手,逐步发展而来的。丰田汽车——享誉世界的声誉,也是从精细化的生产管理落实到细节之中而创造的。海尔——“精细化、零缺陷”的经营理念,一步步将一个亏损企业推举为世界家电巨头。……世界著名的希尔顿饭店的创始人康·尼·希尔顿就是一个注重细节的人。他要求他的员工:“大家牢记,千万不要把忧愁摆在脸上!无论饭店本身有何等的困难,大家都必须从这件小事做起,让自己的脸上永远充满微笑。这样,才会受到顾客的青睐!”正是这小小的要求,看似与增长业绩关系不大的细节,使希尔顿饭店享誉世界,成就了一个商业佳话。细节往往能把个人潜在的智慧和力量更有效地发挥出来,能少走弯路,少出纰漏,在通往事业成功的道路上稳操胜券。细节如此重要,如何培养注重细节的好习惯,提高善抓细节的能力呢?很多人在小的时候就学习过达·芬奇画蛋的课文。为了把一个蛋画好,达·芬奇成百上千次地不停画圆圈。任何事情都是这样,把细节做好,最好的办法就是对小事进行训练,形成习惯。奥运会上的跳水运动员,她们在取得冠军时,就在于那么微小的一个动作,而这个动作却是日积月累,长期训练的结果。可以说,对细节的注重与否,决定了人生的成败。培养细节能力就是要坚持从点滴小事做起。细节存在于每个人的身边,比如严格遵守作息时间,上、下班时不迟到、不早退,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这就是细节;节约一滴水、一张纸、一度电,养成随手关灯、关门窗的习惯是细节;出自自己手中的每一项工作都没有错误,这都是注重细节的表现;对手头的工作,考究其来龙、去脉、渊源、具体的环节、如何操作、如何规划等都是注重细节;生活中给同事、亲人的一句安抚、一句问候、一杯暖茶、一张椅子,都是细节……不注重细节,往往不会有体会,一旦养成了关注细节的习惯和能力,就会慢慢觉得,自己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好了,工作效率越来越高了。反思是前进的伴侣,优秀是卓越的敌人反思就像是一面镜子,一个能与心灵对话的话筒,他可以使你看到更真实的自己,听到使自己受益的批评或建议。一个著名大学的外语系毕业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开始了自己的求知之旅。他寄了许多英文简历给一些外国公司应征。但他所接到的答复都是不需要这种人才。其中有一家公司甚至还写了一封信给他:“我们公司并不缺人,就算我们有需要,也不会雇佣你。虽然你自认为懂得英语,但是从你的来信中,我们发现你的文章写得并不是很好。更为严重的是,连基本的语法也出现了错误。”这位毕业生接到信后很不服气,打算写封回信为自己“讨回公道”。但是当他平静下来之后,转念想了一想:“对方可能说得对,或者自己在语法及用语上犯了错,却一直不知道。”于是他写了一张感谢卡给这个公司:“谢谢你们的指正,我会更加努力完善自己的。”信发出几天后,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他收到了那家企业的聘书。回想一下,当你在面对类似于上面那种使人难堪的批评时,会不会像那个毕业生一样能够静下心来,反思自己,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谦受益,满招损”,当你对别人的意见不以为然,自以为是时,你最好静下心来,反省自身。这样,就会变得虚心,变得更加成熟。一只狐狸为了抄近路,决定翻越眼前的篱笆到大路上走。就在狐狸跨越篱笆的时候,脚下滑了一下,幸而抓住一株蔷薇才不致摔倒,可是脚却被蔷薇的刺扎伤了,流了许多血。受伤的狐狸就埋怨蔷薇说:“你太不应该了,我是向你求救,你怎么反而伤害我呢?”蔷薇回答道:“狐狸啊!你错了,我的本性就带刺。我从来不会去刺任何人,都是人们不小心、不注意才会被刺到的呀!”上面这只狐狸,在遭遇挫折时不仅不反思整个过程,反而迁怒于人,这又有什么用呢。反思其实是一种学习能力,只有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才能改正所犯的错误,才能不断地学到新东西。平心静气地正视自己,客观地反省自己,还是一个人修性养德必备的基本功之一,也是增强人之生存实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一家公司招聘工作人员,前来应聘的人很多。公司为其安排了三次考试。第一次考试结束,艾玛以98分的好成绩排在第一名,艾丽达则以94分的成绩位居第二。第二次考试开始,令所有人不解的是:试题竟然与第一次考试的一模一样。在监考人员反复强调,试卷没有错以后,艾玛便不加考虑,用上第一次的答案,还不到一半的时间就自信地交了卷。多数应聘考生交卷的时间也都大大提前。考试结果,艾玛仍以98分的成绩位列第一,而艾丽达则以97分的成绩排在第二。第三次考试开始了。令人不解的是,还是上两次考试的试卷。监考人员大声宣布:“这次试题同前两次一样,都是公司的安排。谁认为这样考试不合理,可以放下考卷,退出考场。”应聘考生不得不安下心答卷。绝大部分考生都同艾玛一样,用前两次的答案,很快答完了卷。不到半个小时,考场已经空空如也了。唯有艾丽达皱着眉头、冥思苦想,直到最后一刻,她才交上自己的答卷。第三次的成绩揭晓了,艾玛、艾丽达都是98分,并列于第一名的位置。随后的录用结果也公布出来,只有艾丽达被聘用了。艾玛苦思不解,她决定找到公司负责人问个究竟。在总经理办公室,艾玛理直气壮地质问总经理:“我三次都考了98分,为什么不被录用,反而录用了前两次成绩都比我低的人?这种考试公平吗?”总经理心平气和地对艾玛说:“小姐,我们的确欣赏你的考分。但公司并没有说,谁总分最高就录用谁。总分的高低,只是录用的一个标准,并不是唯一的依据。不错,你每一次都答了最高分,可你每次的答案都一模一样。如果我们公司也像你答题一样,总是用一个思维模式,一成不变地经营,公司能摆脱被淘汰的命运吗?我们需要的职员,不仅仅要有才华,更应该懂得反思。善于从反思中发现错误、漏洞的人才能有进步。职员有进步,公司才能有发展。公司用同样的试卷进行三次考试,不仅仅是考你们的知识,更是在考你们的反思能力。而你在整个考验的过程中,都没有表现出具有反思的才能,我们也只能感到遗憾了。”职场中的每个人,每天做的工作都看似是简单的重复。但事实上,身边的商业环境、社会环境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如果这时自己的工作还是僵死不变,那是注定要失败的。因此只有通过反思、总结、对比,才能作出合乎逻辑、顺应实际的变化,这样工作才能越做越好。这就是反思的力量,它会助你前进。过于优秀的人往往没有反思的机会,因此也就难以实现更多的超越。所以说反思是前进的伴侣,优秀是卓越的敌人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没有问题的时候,往往存在最大的问题哈佛大学毕业生斯丁在一家著名刊物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讲述了自己在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中的经历。斯丁在学校里成绩很好,毕业后到一家大型企业去应聘。人事部对他的资料和面试表现十分满意,很快就被正式录入财务部工作。由于部门里只有他一个名牌大学生,大家对他很尊敬。这本来是正常的事,他却因此不知不觉产生骄傲情绪,任何时候都是一副“我很能干、没有问题”的派头。开始时财务经理好心地提醒过他,他却总是一笑而过,并不当真。一次,财务经理让斯丁将凭证录入原材料明细账。这本来是件极为简单的工作,1000多张凭证他两天就抄完了。但他觉得自己是大材小用了,言语之间颇有微词。不久开始核对总账时,他竟惊奇地发现自己无论如何对不上账。即使在这个时候,他也不是细致地检查自己的工作,而是开始怀疑总账有误。于是,他再一次自信地找到财务经理,用极其肯定的语气告诉他自己没有错,应该是总账错了。财务经理则要他再仔细检查一遍自己的账目,却被他拒绝了。看到这种情形,财务经理就亲自来复核,很快就发现了他做账时出现的一个致命错误。尽管斯丁也感到很羞愧,但最终还是被辞退了。走时,财务经理与他谈了一次心:“小伙子,你很聪明,但不能聪明得过了头。你很傲气,这可以理解。但工作需要的不是傲气,而是脚踏实地。别小看一个数字的错误,公司可能由此遭受巨大的损失,这个责任由谁来负?我的年龄足以做你的父亲,本来我可以原谅你,但是我想如果不让你遭受一点挫折,你就很难吸取教训。希望你从此不要盲目地说‘没有问题’,凡事多想想自己有什么做得不好或不够!”这个故事给了我们很深的启示。尤其是在这个越来越讲究职业操守的时代,以这种“没有问题”来敷衍工作的人,只会越来越不受到欢迎。而事实上,许多无法挽回的失败,正是由于某些人“没有问题”造成的。哈佛有句名言,“没有问题的时候,往往是存在最大问题的时候。”当你在工作中没有任何问题的时候,往往你正走在通向犯错误的路上。英国有一家规模不大的公司,业务很稳定,也极少开除员工。有一天,资深车工卡特在切割台上工作了一会儿,就把切割刀前的防护挡板卸下放在一旁。没有防护挡板,虽然埋下了安全隐患,但收取加工零件会更方便、快捷一些,这样卡特就可以赶在中午休息之前完成三分之二的零件了。不巧的是,卡特的举动被主管怀特逮了个正着。怀特大怒,令他立即装上防护板,并声称要作废卡特一整天的工作。次日一上班,卡特就被通知去见老板。老板说:“你是老员工,应该比任何人都明白安全对于公司多重要。你今天少完成了零件,少实现了利润,公司可以在别的时间把它们补起来,可你一旦发生事故、失去健康乃至生命,那是公司永远都补偿不起的……”离开公司时,卡特流泪了——他在这里工作的几年间,有过风光,也有过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公司从来没对他说不行。可这一次,碰到的是触及公司灵魂的东西,这样的失误自然要付出代价。虽然一直表现出色的卡特被开除了,但是怀特和老板的做法避免了出现伤亡事故,对卡特和公司来说,都是一种极好的保护。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方面,在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可以避免出现重大的操作失误,是每个职业者必须唤起的意识;另一方面,如果你看到同事潜在的问题,一定要及时通知和指导他,不仅能够避免出现大的失误,还能体现出你强烈的责任感。回想上学的时候,老师提问问题,看看有多少学生把头埋得低低,生怕被老师提问到?工作时出现问题,上司大发雷霆,看看有多少员工胆战心惊,唯恐被老板点名批评?人,天生有种避重就轻的倾向,习惯于在轻松的环境下生存,却讨厌面对困难;人,天生有一种害怕责任、害怕承认错误的胆怯,总想能一帆风顺。在我看来,逃避问题的人,是懦弱的人。这种懦弱的表现,让我们在遇到问题时,习惯于把问题留给别人去解决,把错误留给别人去改正,把矛盾留给别人去处理,把困难留给别人去面对,而我们却在一旁庆幸自己溜之大吉,可以隔岸观火,好像获得了巨大的解脱。这是多么缺乏责任心的表现啊!要想成为成熟的职业者,成为成功的职业者,你要时刻唤起自己的问题意识,不要在工作中的任何时刻掉以轻心,毕竟,问题就像潜伏着的火山,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如果能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并及时做出处理,或许,这对你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会因此受益匪浅。第三章坚定的行动胜过激动的语言[第三章]坚定的行动胜过激动的语言只要行动起来,你必然会接触到一些事情,产生新的认识,并触动头脑中的灵感。这有助于你形成新的想法。只要行动起来,你必然会接触到一些相关的人,听到一些有用的信息和建议,运气好的话,还会遇到某个乐意帮你解决问题的人。只要行动起来,你将发现,许多似乎很难解决的问题,远远没有当初想象的那么难。坚定地行动起来吧!向那些走在你前面的人学习本领;尽力超越自己,进而超越周围的人,向着自己的目标迈进!观察走在你前面的人,学习他的做法瑞士有句古话:“傻瓜从聪明人那儿什么也学不到,聪明人却能从傻瓜那儿学到很多。”反思自己,是不是很多时候就像傻瓜一样,无法从别人那里吸收更多的知识?因此,要像个聪明人那样,观察走在你前面的人,看看他为何领先,不断向他们虚心学习。向那些走在你前面的人学习,你就可以懂得他们懂得的东西,而他们却未必懂得你所懂得的知识,比较优势由此而出。几乎找不出哪位顶尖运动员,能不靠教练指导而有辉煌的成绩,也没有哪位杰出科学家,不曾受过大师的教诲。几乎每位成功的千万富翁,背后都有至少一位导师。而且对于千万富翁而言,他们对教练的需求,并非在最后一场球赛结束时就画上句点。因为一个人的经验毕竟有限,重要的是应通过向更多的人学习,接受多数人的影响,获得多方面的培养。也就是说,通过与人交往,从多数人的体验中学习。特别是行走职场,即使你贵为名校高材生,也要向前辈学习各种自己从未经历过的经验。一些研究机构对于名校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显示,经验有时会更重要。加拿大蒙特娄麦吉尔大学管理学教授追踪1990年从哈佛商学院毕业的19位优等生表现,结果发现其中10人完全失败,另外4人至少有问题,只有5人表现不错。综合自己的调查资料分析:职场中工作经验要比名校的背景更为重要。还有一项对MBA(企业管理)学位含金量的调查研究。调查者李奇曼,1997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商学院;调查目的,MBA企管学位,尤其是常春藤盟校的学位,在现实世界是否真像大家所想象的那么吃得开。为得到答案,李奇曼决定追踪他一伙哈佛同学的生活,与他们谈对个人及职业的期望,然后每五年重访他们,直到2026年。李奇曼说:“我希望知道学生如何做有关生涯和领导的决定,也希望知道他们如何界定成功。”哈佛大学商学院副教授莫妮卡·希金斯是他这项计划的顾问。MBA的价值到底如何,没有统一意见。纽约佩斯大学鲁宾商学院2006年一项研究分析在纽约证交所上市的482家公司,发现只有162家公司的执行长获有MBA学位。具有名校MBA学位的执行者,表现并不比一般学校的毕业生更优秀。以上结果,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经验的重要性,不要总以优势自居,要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不断向前面的人学习,能学习才能进步。纵观那些创业成功的企业家,无一不是积极吸取别人的优秀之处来丰富自己的能手。他们有很多学习的亲身经历和经验,分析归纳后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1.走出去学习珍惜到其他公司学习的机会,悉心观摩老板的经营长处。2.与精明能干的人为伍与精明能干的员工共事,有助于自己能力的提升。3.与阅历较深的人接触他们身上往往有你缺乏的各种经验,多与这类“过来人”学习,可以分享他们的点子和心得体会。4.与不同行业的人交朋友不同行业的人是你极佳的学习来源,多与他们联系交往,可获得一些新资料或新机会。5.多与专家顾问接触学习自己不懂的更高层次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眼界和思路。6.与下属聊天越是职位低的员工,越是具有其长处和知识,因此聆听下属的心声,可以学到自己不专长的知识。7.坚持潜移默化地学习时常出外走动,与顾客、员工、专家等多聊聊,因为与经验丰富或才华横溢的人相处,你会发现大有收益。8.倾听服务对象的意见服务对象的意见最能够使自己发现缺失和错误,从而取得大的进步。其实每个人若想有所成就都必须拟定一个学习对象作为自己的导师,引导自己不断学习,完善自己。也许有人说喜欢靠自己打拼,摸着石头过河,当然,成功有两条路:一个是自己埋头苦干,自己学习,总结,实践再总结再实践;另一个是向已经成功的人去学习,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缩短自己的摸索时间。哪一条路更容易达到目标?也许拥有世界第一行销大师头衔的赖兹给出了答案:“很少人能单凭一己之力,迅速名利双收;真正成功的骑士,通常都是因为他骑的是最好的马,才能成为常胜将军。”忙碌的人才能把事情做好,懒惰的人只会投机取巧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工作生活越忙碌就越有干劲、越有生气、越有想法,事情也会越做越好,而松懈呆板就只能投机取巧,往往把事情搞砸,自己也很难进步。做每件事情都是有目标的,通常也都是有时间限制的。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同一个目标,忙碌的人只能是做更多的事情,事无巨细,越细致的工作出差错的可能性越小,照顾的面越周全。而那些忙碌不起来的人,就不能很充分地完成任务,最终采取投机取巧的办法掩人耳目。其实,工作忙碌有时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表现。只有忙碌的人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逐步提升自己,实现自己的目标,并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做事的快乐。能够倾尽全力工作的人常常会感到精力充沛,长久保持年轻。因为人若到了忙得不可开交时,就觉得生命充实、有意义。当忙碌的一天结束时,心中就有今天工作得很不错的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而那些喜欢投机取巧和偷懒的人,会感到畏难苟安、毫无生气,如同行将就木的老人一样,他们绝不会说出也不会体会到:“如果我用尽心力忙了一天,到了下班后,我依然觉得兴奋,连一杯苦涩的咖啡,也会高高兴兴地喝下去。”巴里特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每天忙碌的工作一步一步赢得了老板的信赖。现在,老板非常赏识他,他成了老板的“亲信”。不久,巴里特就被提拔为销售部经理,工资一下子翻了两倍,还有了自己的专用汽车。起初,巴里特还是像以前一样忙碌,坚持将事情做到更好。没多久,很多不和谐的声音出现了,“你怎么这么傻啊?”不断有人这样对他说,“你现在已经是经理了,再说老板并不会检查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你做得再好,他也不知道啊。”在多次听到别人说他“傻”的话后,巴里特变得“聪明”了。他学会了投机取巧,学会了察言观色和想方设法迎合老板。他不再把心思放在每天忙碌的工作上,而放在揣摩老板的意图上。如果他认为某件事情老板要过问,他就会用心将它做好;如果他认为某件事情老板不会多管,他就草草地去做,甚至根本就不做。久而久之,老板发现以前那个忙碌勤勉的巴里特不见了,于是毫不留情地将现在这个“聪明”的巴里特辞退了。虽然老板的精力有限,他不可能看到每个员工的工作和表现,但是,如果你养成了忙碌工作的习惯,把每一件事都做好,就可以保证老板所看到的都是完美的。到时,老板自然会把你该得到的职位和报酬给你。但遗憾的是,巴里特没有做到这一点。更为遗憾的是,很多职场人士都做不到这一点,投机取巧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一大痼疾,许多很有发展的人也因沾染这种习气而被埋没。有人对110位年轻人的工作状态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工作忙碌并使其身心愉快者:男有91人,女有89人;工作忙碌但觉得无趣者:男有19人,女有21人。由此可见:大部分人对于工作的忙碌,都觉得有干劲、有生气。所以,工作忙得不可开交,就是让你觉得自己有干劲、有活力、有自信的最好方法。而投机取巧也许能让你获得一时的便利,但却在心灵中埋下隐患,从长远来看,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古时候,一个农民家里有一头老黄牛和一只骡子,它们每天不停地劳作,很忙碌也很辛苦。一天,骡子对老黄牛说:“今天我们装病吧,休息一下好吗?”老黄牛却答道:“不行啊,我们需要把工作做完,因为耕种的季节太短了。”但骡子还是装病了,农夫给它弄来新鲜的干草和谷物,尽量让它舒服些。等老黄牛耕种回来,骡子询问田地里的情况如何。“没有以前耕种得多,”老黄牛回答道,“但我们也耕种了相当长一段距离。”骡子又问道:“主人有没有说我什么?”“没听见提到你。”黄牛答道。第一天尝到了甜头,骡子决定第二天继续装病,以逃避忙碌的生活。当老黄牛从田地里回来时,骡子问道:“今天怎么样?”“还不错,我认为。”老黄牛答道,“但耕种得还不是太多。”骡子又问道:“主人说我什么没有?”“什么也没有对我说。”老黄牛说,“但是主人跟屠夫商量了好长时间。”骡子的命运可想而知了。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一定要做个忙碌的人,以此来体现自己的价值。优柔寡断的人,即使做了决定,也不能贯彻到底有两个来自农场的年轻人怀揣梦想打算外出谋生。路上二人相遇,他们一个买了去纽约的票,一个买了去波士顿的票。他们到了火车站,一打听才知道纽约人很冷漠,指个路都想收钱;波士顿人特别质朴,见了露宿街头的人都会特别的同情。这时,去纽约的人犹豫起来:还是波士顿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幸亏车还没有到,不然真掉进了火坑。去波士顿的人心想,还是纽约好,给人带路都能挣钱,幸亏还没上车,不然就失去了致富的机会了,得赶快起身去纽约。最后,两人交换了行程,“波士顿”去了纽约,而“纽约”去了波士顿。去了波士顿的人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因为这里很不错。他初到那里的一个月,什么都没干,大商场里有欢迎品尝的点心可以白吃。去纽约的人发现,纽约到处都可以发财。只要想点办法,再花点力气,就可以衣食无忧。凭着乡下人对泥土的感情和认识,第二天,他在建筑工地装了10包含有沙子和树叶的土,以“花盆土”的名义,向不见泥土而又爱花的纽约人兜售。当天他在城郊往返6次,净赚了50块钱。一年后,他拥有了自己的小店。虽然有了自己的小店,事业上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但是他没有满足,还是在不断寻求具有更大发展潜力的商机。在常年的走街串巷中,他又有了一个新的发现:一些商店楼面亮丽而招牌较脏,一打听才知道这是清洗公司只负责洗楼而不负责洗招牌的结果。他立即抓住这一机会,买了人字梯、水桶和抹布,办起一家清洗公司,专门负责擦洗招牌。如今,这位曾经想去波士顿的纽约商人,已经拥有了上百人的公司,业务遍及几大城市。一次,他在波士顿的街头,见到一个乞讨者,两人似曾相识,又很感慨,因为5年前,他们曾换过一次火车票,没想到就此交换了彼此的未来。当第一个人对纽约这个城市的向往犹豫不决时,第二个人已经果断作出向纽约进发的决定。两张车票带来两种人生,不同的性格决定了不同的命运。许多人经常处于惶惶不可终日之中,他们每天不是担心工作,就是担心家庭,简直是没有一件事不担心的。这样的结果,就是作任何决定,都优柔寡断,不知取舍。一个人优柔寡断,实际上是因为他对所拥有的东西太在乎,信心不足,进取心又不强。现实生活中,行动的快与慢,是决定成功的关键。快速的行动是对积极心态的实践。如果只有积极的心态而没有积极的行动,那么积极的心态也只能止于心态,不会有任何效果和作为。两个猎人是好朋友,在相约一起去打猎的路上,天空飞过一只大雁,两人马上拉弓搭箭,准备猎杀大雁。这时猎人甲突然说:“喂,我们射下来后该怎么吃?是煮了吃,还是蒸了吃?”猎人乙说:“当然是煮了吃。”猎人甲不同意煮,说还是蒸了吃好。两个人争来争去,虽然明知彼此建议的优缺点,但就是作不了决定,一直没有达成一致。终于,前面来了一个砍柴的村夫,于是两个人征询村夫的意见,村夫听完说,这个很好办,一半拿来煮,一半拿来蒸,不就可以了。两个猎人感觉这个主意不错,决定就这么办。当他们再次拉弓搭箭,大雁早已不知踪影了。这两个猎人最大的问题在于议而不决、拖沓等待,也就是犯了优柔寡断的毛病。在如何吃的问题上,花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最终失去了猎杀大雁的最佳时机。没有了猎杀的过程,当然就没有了怎么吃的结果;没有快速地行动,当然就没有最后的成功。优柔寡断的人,就像一个贪婪而不自量力的家伙,可爱而又愚蠢,可恨而又可怜。他必须要将“人生就是有得必有失”的道理,明确到他的具体行动上。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在每一个方面都做到最好。而最明智的方法就是不要优柔寡断,要快速作出决定。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坚持果断迅速地采取行动,而不能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特别是在竞争激烈、人才济济的职场,每一个机会都是千载难逢,稍纵即逝,你的优柔寡断会将机会送给别人的果断坚决,因此做个果断坚决的职场人吧!善意需要适当的行动表达善良:心地纯洁,没有恶意。善良是一切品质的基础,没有善良任何品质都无从谈起。没有品质的人生就会像航船偏离航道,随时有触礁的危险;而才能就像发动机,如果航向偏离了,动力越强,离目标就会越远,危险就会越大。善良本身是一种虔诚的君子人格,是一种无我的至高境界,是一种始终不渝的执着信念,是一种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而且只能如此的自觉习惯。在生活中,无论时光如何斗转星移,始终保持一颗健康、善良、美丽的心灵才是一个人快乐的源泉,也是永葆青春活力的秘方。很难想象一个时时处心积虑、心怀叵测的人会是一个心态健全的人。没有好的品格的人谈不上什么魅力可言,更不必想给人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了。成功也罢,平庸也好,无论地位高低,在人格魅力面前一律平等!有一个“善良成就世界名曲”的故事这样讲到:19世纪初的一个夜晚,一个酷爱音乐却贫穷得连作曲的纸都买不起的年轻人走过维也纳街头。他只能每天到一所小学练钢琴。此刻他正在回家的路上为生计发愁,却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小孩在叫卖一本书和一件旧衣服,他知道这是一个比他更穷的孩子,于是他掏出所有的古尔盾(钱币)给了那个小孩,而他那时却一无所有了,只有这本书。然而就在那本书中,他发现了诗人歌德的诗作——《野玫瑰》,他一遍遍读着,在超越心灵的境界中完成了《野玫瑰》这首音乐宝库中的瑰宝。他就是舒伯特。可是有多少人知道这首名曲的诞生正源自一颗善良之心呢?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啊!由此看来,善良真的是一种怦然心动的美,是人性中稀有的珍珠,在人生旅途中与善良结伴而行,就找到了另一种意境。生活中许多人在岁月的磨蚀里总是嘘唏叹气、患得患失,为自己逝去的青春,为靓丽不再的容颜,为生活的疲惫,为奔波的劳苦沧桑了心灵。而对于他人的不幸与挫折却又总是冷眼旁观、不为所动,不能说心灵已经麻木,实际上是缺少了一颗善良之心,因此不能善待自己,更不可能善待他人,当然更不可能获得他人的回报与善待。而且他们从未尝试过通过行动表达自己的善良,更没有尝试过这种行动给自己带来的喜悦和安慰。善良是一种职场必备的素质。善良是一种健康、一种美丽,是生活现实,珍惜生命,尊重社会,体现价值。善良也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远见,是一种自信,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种精神的平安,是一种以逸待劳的沉稳,是一种文化、一种快乐。善良表现为理解和宽容等方面,能理解与他人不一样的观点存在。能宽容别人的过失,善良是我们行走于世间的完美人格。唯有善良的人身边才能聚集更多的人,才能在冷漠的职场中为大家所接受,从而为自己的前途打开局面,这种素质是任何财富都买不到的。就善良与智慧相比,前者显得更有价值。因为每个人的潜力都是无限的,有什么样的人品,就会有什么样的工作业绩与生命质量。因为人与人之间并没有多大不同,成功者与失败者、卓越与平庸之间的迥异之处正在于人品的高下。善良是不能复制的,它经常可以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单位并不缺乏人才,有的甚至人才济济,但面临着发展动力不足的困境乃至被淘汰的局面。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些企业、公司的员工普遍缺乏诸如忠诚、敬业、诚实、积极主动等的优良品德,而这些正是一名员工人品优劣的重要体现。善良如此重要,就要在职场中适当地表达,因为人们常常被善举所感动,哪怕是一件很小的好事或者一个小小的善举,人们都会感激在心、铭记一世。而善是和真与美联系在一起的。人,做很多善事后,累积起来就成了一种美好的品德。这是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当量变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质变。那么,你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就会被确定为“善良”,就会消除对你的戒心,在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自然毫无芥蒂地与你合作,这对于职场人士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因此,适当去表达你的善意吧,慢慢积累这笔无价的财富。相信你做得到,你就一定会做到信念是一种奇怪的东西,又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因为很多时候只要你相信自己做得到,结果就一定会做得到。有一个雕塑家雕塑作品的故事。传说,有一位雕塑家发现自己的面貌越来越丑陋,丑并非肤色,而是指神情、神态。他四处求医,最后一座教堂的神父说可以医治他的病,但必须做一点工——雕塑几尊神态各异的圣母玛丽亚像。玛丽亚是慈祥、善良、圣洁、正义的化身,雕塑家在雕塑中不断研究、琢磨玛利亚的德行言表,甚至,相信自己就是玛利亚。半年后,雕塑工作完成了,雕塑家惊喜地发现自己的相貌已经变得神清气爽,端正庄严,十分高兴。此时雕塑家已经找到了原来变丑的病根:前两年他一直雕塑一些恶人,久而久之觉得自己也是那样的人,生活中只有这样的人;后来对圣母玛丽亚的雕塑又使他恢复了对真善美的信心。而且他觉得自己就是真善美的化身,结果他就真的成为了那样的人。是呀,一个人是什么,是因为他相信自己是什么。那么相信你自己能行,就一定行。一只生于高山之巅的幼鹰被猎人发现,并将其带回家,与家里的小鸡一起养了起来。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散步、嬉闹和休息,它以为自己是一只鸡。这只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展翅高飞的愿望了。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山崖顶上,一把将它扔了出去。这只鹰像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乱中它拼命地扑打翅膀,就这样它居然飞了起来!这时,它终于认识到生命的特质和自身的力量,成了一只真正的雄鹰。这只落入鸡窝的雄鹰并不是没有能力,只是开始的家鸡的生活环境无法使它相信自己能够做到雄鹰才能做到的事情,最后它相信了,因此也就做到了。人对生命的潜在力量,往往认识不足。大责任、大变故或大危难的磨炼,才能将它召唤出来。危难关头,就要把个人内在的全部力量发挥出来,奋力拼搏,迎接挑战!比夏普即将毕业了,他一直认为:现代工商业社会,是标准的学历社会。他常常会因为自己所读的大学不怎么样而灰心。因为先入为主的观念,已深植在他的脑海之中。这实在是件无可奈何的事,他常感到愤愤不平。而一想到自己的大学并不是哈佛商学院那样的闪光学校,他就感到很失望。老师知道后开导他:事情总是向着你认为的方向发展。如果认为自己只不过是一个三流大学的毕业生,你就注定要一辈子过着三流的人生。相反,如果你心中认为:我虽然只是一个三流大学毕业的学生,可是我才不甘愿成为一个三流的人,更不愿意一辈子过着三流的生活。果真能这么想,你就可以过着一流的生活了。这看似疯狂的说法,却屡屡被事实印证。比夏普觉得难以理解,老师继续开导他:社会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不见得一流大学的第一名毕业生,就一定有光明璀璨的前途在等待着他。在人生的旅途上,也绝不会有特快车可将你尽早送达目的地;同样,也不会有特慢车的存在。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常有名牌大学毕业的人,一辈子庸庸碌碌,过着平淡的人生;也有小学毕业的人,虽然只是个小工厂的老板,却也能做一个成功的经营者,每天过着充实而富有活力的生活。这些不都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事实吗?很多一流大学的毕业生很早就在潜意识中认为自己是一流大学毕业的,所以将来一定会有光辉的前途。正因为他们有这样的信念,所以他们很多都成为了那样的人,这实际上就是相信自己的表现,相信自己是那样,自己就会是那样了。相信自己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一个相信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的人,会积极主动去探索、创造和开拓自己未来的道路,有了这种奋斗自然就会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因此为了不断发展自己,一定要相信自己能够实现希望的未来。不断告诉自己某一件事,即使不是真的,最后也会让自己相信社会上流行着一句话:谎言重复一千次就是真理。虽然这句话不值得推敲,但是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不断重复的力量。当你不断告诉自己某一件事,即使不是真的,最后也会让自己相信。一位取得巨大成就的推销大师,在自己告别这一行业的演讲会上,以这样的方式阐述了自己取得成功的秘诀:这位推销大师的演讲会上座无虚席。人们早早赶到,热切期待着当代最伟大的推销员做精彩的演讲。当大幕徐徐拉开,舞台的正中央吊着一个巨大的铁球。为了这个铁球,台上搭起了高大的铁架。一位老者在人们热烈的掌声中,走了出来,站在铁架的一边。他穿着一件红色的运动服,脚下是一双白色胶鞋。人们惊奇地望着他,不知道他要做出什么举动。这时两位工作人员,抬着一个大铁锤,放在老者的面前。主持人这时对观众讲:请两位身体强壮的人,到台上来。很多人都愿意参与其中,两个年轻人主动走上台。老人没有问这两个年轻人任何问题,只是和蔼地、慢条斯理地讲起了参与规则。这个规则就是请他们用这个大铁锤,去敲打那个吊着的铁球,直到把它荡起来。一个年轻人抢着拿起铁锤,拉开架势,抡起大锤,全力向那吊着的铁球砸去,一声震耳的响声,那吊球动也没动。他就用大铁锤接二连三地砸向吊球,很快他就气喘吁吁。另一个人也不示弱,接过大铁锤把吊球打得叮当响,可是铁球仍旧一动不动。台下观众不再呐喊,而是急切地想知道答案。在观众期待的眼神和疑虑的心情中,会场恢复了平静。只见这时,老人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小锤,然后认真地,面对着那个巨大的铁球。他用小锤对着铁球“咚”敲了一下,然后停顿一下,再一次用小锤“咚”敲了一下。观众还是很奇怪,老人却很有节奏地,“咚”一下,停顿几秒,在继续“咚”一下……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台下的观众早已失去了耐性,也懒得去猜测这个古怪的推销大师到底在干什么,这就是所谓的演讲吗?然而,老人却仍然一小锤一停地工作着,他好像根本没有听见人们在喊叫什么。人们开始愤然离去,会场上出现了大块大块的空缺。留下来的人们好像也喊累了,会场渐渐地安静下来。大概在老人进行到四十分钟的时候,坐在前面的一个妇女突然尖叫一声:“球动了!”刹那间会场立即鸦雀无声,人们聚精会神地看着那个铁球。那球以很小的摆度动了起来,不仔细看很难察觉。老人仍旧一小锤一小锤地敲着,人们好像都听到了那小锤敲打吊球的声响。吊球在老人一锤一锤的敲打中越荡越高,它拉动着那个铁架子“哐、哐”作响,它的巨大威力强烈地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会场上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老人也就此收起了自己的小锤子,走到话筒前说道:在成功的道路上,你要不断地告诉你自己,这件事是可以实现的,即使一开始连自己都觉得不可能,但是你不断地告诉自己不断地告诉自己,你就会相信这件事确实是可以实现的。随后你就会在这种信念的支持下采取有效的行动,并最终取得成功。这就是我用一生实践出的最宝贵的经验。将你想要实现的某件事不断地告诉自己,这即使不是真的,最后也会让自己相信,因为它已经成为了你的一种信念。信念就是人们对基本需要与愿望强烈的、坚定不移的思想情感意识,或者就外在表现来说是指人们在行为中对相应目标事物所具有的坚定的评价和行为倾向。它作为意志行为的基础,是个体动机目标与其整体长远目标相互的统一,没有信念人们就不会有意志,更不会有积极主动性的行为。因此,要想成就一件事,就先要不断地坚定自己的信念,以此为精神支撑,支持自己不断地冲向目标。如果你想要更上一层楼,就为别人提供超出预期更多更好的服务自然有自然的规律,事物有事物的规则,人要得到更多就要先付出更多,你要更上一层楼,就要付出垫起这一层楼的高度,然后才能稳稳地站上去。无论是在竞争激烈的商场,还是人才济济的职场上,付出,为他人提供服务是本,收获是末,只有先付出后才能有收获。付出与收获的关系说起来简单,却常常有人参悟不透。一位商人在经营上遇到了难题,市场不断萎缩,资金周转困难,于是他去请教一位禅师。禅师说:“后面的禅院里有一架水井,你去给我打一桶水来!”半晌,商人汗流浃背地跑来说:“禅师,水井下面是枯井,压不出水来。”禅师说:“那你就去山下给我买一桶水来吧。”商人去了,回来后仅拎了半桶水。禅师说:“我不是让你买一桶水吗,怎么才半桶呢?”商人红着脸,连忙解释说:“不是我怕花钱,而是山高路远,实在不好拎呀!”“可是我需要一桶水,那就麻烦你再跑一趟吧!”禅师坚持说。商人又到山下买了一桶水回来。禅师说:“现在我可以告诉你解决的办法了。”于是带着商人来到水井旁,说:“将那半桶水统统倒进去”。商人非常疑惑,犹豫着未动。“倒进去!”禅师命令着。于是,商人将那半桶水倒进水井里。禅师让他压水看看。商人试了试,可只听那井口呼呼作响,没有一滴水出来,那半桶水全让水井吞进去了。直到这时他才豁然开朗,于是将整桶水都倒进了井里,不停地压,清水果然泉涌般出来了。这则故事说明,只有先舍得奉献,然后才能得到回报。不舍得奉献的人,是无法得到回报的。先付出是获得收获的前提,但如果你想获得更多,就必须要为别人提供超出预期的更好更多的服务。东方饭店做到了,所以它跃居全世界最著名酒店之一。泰国的东方饭店堪称亚洲之最,吸引了全世界各国的客人络绎不绝地入住。东方饭店的经营是如此成功,他们有什么特别的优势吗?他们有新鲜独到的招数吗?回答是否定的,没有,什么都没有。那么,他们靠的是什么呢?英国商人贝克因生意需要来到泰国,并第二次下榻东方饭店。早晨,他刚走出房间准备去用早餐,结果楼层服务员主动上前问道:“贝克先生是要用早餐吗?”贝克很奇怪,反问:“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服务生说:“我们饭店有规定。晚上要背熟所有客人的姓名。”这令贝克大吃一惊,因为他住过世界各地无数高级酒店,但这种情况还是第一次碰到。贝克走进餐厅,服务小姐微笑着问:“贝克先生还要老位子吗?”贝克更吃惊了,心想尽管不是第一次在这里吃饭,但最近的一次也有一年多了,难道这里的服务小姐记忆力这么好?看到他吃惊的样子,服务小姐主动解释说:“我刚刚查过电脑记录,您去年8月6日在靠近第二个窗口的位子上用过早餐。”贝克听后兴奋地说:“老位子!老位子!”小姐接着问:“老菜单,一个三明治,一杯咖啡,一个鸡蛋?”贝克简直目瞪口呆。就餐期间,服务员给贝克上了一道小菜。由于这种小菜贝克先生第一次看到,就问:“这是什么?”服务生退两步说:“这是我们特有的小菜。”服务生为什么要先后退两步呢?他是怕自己说话时口水不小心落在客人的食物上。这种细致的服务就是在英国、美国贝克也都没见过。贝克从泰国回来后就再也没去过,一晃眼已经两年了。在他生日的时候突然收到一张东方饭店的生日贺卡,并附了一封信,信上说东方饭店的全体员工十分想念他,希望能再次见到他。贝克十分感动,并在朋友中间大力推荐东方饭店。原来,东方饭店在经营上的确没有什么高精尖的管理系统,高学历的管理人员,他们的硬件条件与同等层次的酒店相比没有什么不同。但是,他们能够提供人性化的优质服务,而且这种服务已经超出了顾客的预期和想象。他们抓住了大量别人未在意的细节,坚持不懈把人性化服务延伸到方方面面,落实到点点滴滴,不遗余力地推向极致。由此,他们做到了人所不能,取得成功自然不容置疑了。在今天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在商场、职场上打拼,如果做事只是按部就班地做“规定动作”,结果只是和别人做得一样好,而不是在“规定动作”的基础上不断发掘做到能人所不能,就很难实现不断再上一层楼的目标了。每一次都尽力超越上次的表现,很快你就会超越周围的人人是一种特别的动物,虽然在自然界看来他似乎不占优势。因为他们的力气比大象、老虎小,他们的奔跑速度不及猎狗、野马,他们的视觉不如鹰,嗅觉不如狗,听觉不如羚羊,他们不能像鸟儿在天上飞,不能像鱼儿在水里游……但是最终还是人类统治了地球,原因是什么呢?因为人有智慧,人的智慧可以使人超越自己身体的局限和不足,能够不断地超越自己。无数事实和许多专家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巨大的潜能没有开发出来。美国的学者詹姆斯据其研究成果说:“普通人只发挥了人蕴涵潜力的十分之一。与应当取得的成绩相比,我们不过是半醒着的,我们只利用了我们身心资源的很小的一部分……”既然每个人的自身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那么要想超越周围的人,就必须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唯有如此才能在资质差不多的人群中凸显自己。拿破仑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并最终超越其他人的过程。拿破仑在学校读书时,简直笨得出奇,不论是法语还是别的外语,他都不能正确地书写,成绩也一塌糊涂。而且,少年的拿破仑还十分任性、野蛮。在他的自传中,曾这样写道:“我是一个固执、鲁莽、不认输、谁也管不了的孩子。我使家里所有的人感到恐惧。受害最大的是我的哥哥,我打他、骂他,在他未清醒过来时,我又像狼一样疯狂地向他扑去。”不仅如此,拿破仑还袭击比他大的孩子,脸色苍白、体态羸弱的拿破仑却常让他的对手不寒而栗。他的家人恨铁不成钢,而外人则对他以流氓相待。但是在得不到鼓励和夸奖的拿破仑的眼中,却有一种力量像一股暗流在胸中流淌。他朦胧地意识到自己的与众不同,然而他还未真正地认识它。而且他心中有一种狂妄而任性的想法:那些自己想得到的东西,都可以受自己支配。逐渐长大的拿破仑开始渐渐成熟起来。他常沉溺于同龄人所无法想象的冥思苦想之中,他又疯狂地迷恋着各种复杂的计算,他已学会用冷静而彻底计算过的理智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动。他惊奇地看到自己表现出来的出色的思考力,第一次真正地认识了自己。他的行动变得果断而敏捷,富于抗争精神。一种崭新的渴望点燃了他生命的热情,终有一天,他明白无误地告诉自己:“是的,我具有出色的军事家的素质,权利就是我要得到的东西!”清醒的自我意识一旦形成,便发挥出巨大的推动作用。拿破仑在成功之路上连战连捷。年仅35岁就成了法国皇帝。拿破仑的奋斗过程说明:不断超越自己不仅包括物质上的、形式上的,它也包括意识上的,意识上的不断超越,就是积极的自我意识形成的过程同时又是不断和现实抗争的过程,不断地认识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每个人都要先不断地认识自己,才能每天超越自己一点点,最终实现超过所有人的目标。许多人被成功拒之门外,并不是成功遥不可及,而是他们不能发现自己,主动放弃,认定自己不会成功。事实上,只要每天限定自己一定要超越自我一点点,成功便会出现在你眼前。每天超越一点点也不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1.主动追求要获得卓越成就,就应该主动追求。念头积极了,你才会摒弃懒散的习性。你必须让潜意识充满积极的想法,无论任何状况,你都要超越自我。2.踏实认真许多人一生中怀有相当多的抱负,但往往都不愿意脚踏实地去做。如果你认为卓越的成就可不费吹灰之力而获得,那当你遭遇挫折时,便会很容易怨天尤人,把责任推给别人。俗话说,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也没有空手可得的成功。你要成功、成名,就必须经得起长久的付出与持续的努力。3.创造新的自己在追求的过程中,一定会有许多困难阻挠我们。如果缺乏应变能力,那我们便不容易突破瓶颈,反而会被逆境打倒,因此要时刻革新自己以应对“花样百出”的苦难。4.实现精神超越超越自我,包括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两者同样重要,不可偏颇。5.相信自己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对自己深信不疑,否则别说超越别人,就连自己也不会超越的。每次你多做一些,别人就欠你一些一个不能把心思用到工作上的人,永远只是个小角色;一个用力去做工作的人,只能说他还称职;而只有用心去工作的人才能达到优秀。这里所说的“用心”,不单要把心思全部放在工作上,而且还要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创造。任何公司、企业都需要用心工作的人,而这样的人才能备受企业的青睐。用心工作、主动工作才能在同等条件下比其他同事做更多的事,你干活多,别人做的就少,那么你得到的就多,他人得到的就少。具有认真、主动工作的态度,才能成为老板最喜欢的员工,这也是像老板一样对待自己工作的必然要求。一项来自著名的贝尔实验室的调查发现优秀员工与普通员工的一个主要区别就是是否具备主动性。在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优秀员工往往愿意接受新任务而不惜独自承担一些风险;他们在做好分内工作的同时也会关注工作以外的事务;他们一旦认准了自己的目标就能够坚持去完成它;在能力允许的情况下他们乐意为同事提供帮助。安迪和亨利的职场经历告诉我们:主动做事、工作能起到为自己积累有形和无形财富的重要作用。安迪和亨利同时进入一家公司时,都是没有经验的工程师。整整半年时间,经理安排他们早上听课,下午完成工作任务,希望他们在半年时间里完成与公司的磨合。接下来的时间里,安迪与亨利不言而喻地成为竞争对手。每天下午,只要上司没有特殊指示:安迪都会把自己关进办公室里,阅读技术文件,学习一些日后工作中可能用得着的软件程序。当有的同事暂时请他帮会儿忙,都会被他拒绝:“对不起,这不是我的工作,你的工作应该靠自己完成。”他心急如焚地想一下子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好在短时间内站到亨利的前面争取自己的未来。虽然亨利与安迪的起点相同,但是心态有所不同。亨利觉得一个人到了新的环境,业务素质是一方面,但是学习经验、融入团队也很重要。于是,在工作上他就朝着这方面发展,每天下午他也会花一定的时间看资料,剩下的时间则用在向同事们介绍自己和询问一些与他们项目有关的问题上了。当同事们遇到问题或忙不过来时,他都主动去提供帮助。当所有办公室的软件要升级时,每个员工都不愿做这项琐碎的工作,也没有人指定亨利去完成它,但是亨利却主动承担下这项工作,这使得他不得不牺牲休息时间来加班。当他在不影响自己工作的同时,终于做完了这项工作时,既没有得到上司明确的赞赏也没有得到同事的认可,甚至很多同事都把他当作廉价劳动力。但是,亨利的大智若愚就在于此,在这项工作中他不但很快熟悉了公司的业务,而且也得到了人际关系的良好拓展。很快,半年过去了,安迪和亨利都很出色地完成了经理的安排。经理在他们的工作评述中写道:从技术上说这两个新人都很出色,安迪还稍显优势;但从综合素质上看,亨利则明显胜出一筹。亨利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赢得了公司上下的认可。这件事以后,安迪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大家更为接纳的是亨利而不是自己?自己的业务水平更好呀?此时,经理也适时地找他谈话:“企业是一个整体,需要员工有过硬的专业水平,还要有团队精神,亨利在这方面无疑做得很好,他是一个有主动性的员工,能够承担自己工作以外的责任,愿意承担一些个人风险,而这些都是你所忽略的。”听完经理的话,安迪似有所悟,但他还是不服气:做一个独行者有什么不好,能够坚持自己的想法或项目并能够很好地完成它难道不重要吗?没人要求我收集最新的技术资料或学习最新的软件工具,但我做到了,这难道不是主动吗?安迪想,我要用业绩说话,因为我的目标是做亨利的领导。转眼一年过去了,结果再次让安迪失望了。亨利凭借他的积极主动完成了上司交办的各项任务被晋升为主管,而业绩同样优秀的安迪却与晋升失之交臂。安迪终于明白了:企业需要的优秀员工要有主动性,但主动性不仅仅表现在使自己的工作更出色,更意味着做更多的事情,使更多的人受益,从而使公司得利。从此以后,安迪开始转变自己,尽可能多地去做事,为自己积攒了更多的人气和更强的经验、能力,最终凭借自己的聪明能干,一年后创造了很多佳绩,并得到提升。积极主动的人往往更容易在职场中获得成功,因为主动性能够产生极强的自我意识,使他们在努力工作时能保持积极的自我评价、自我控制以及自我期待,所以更容易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普通人只发展了他自身所蕴藏潜力的1/10,与他应当取得的成就相比,只不过发挥了一小部分能量。其实他只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完全可以做更多的事儿,具备了自我意识,才能知道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能够成就什么样的事业,进而找准机会实现自己的价值。在职场中多做事,绝对不是呆子、傻子的做法,恰恰相反,是一个人高智商的表现,你干的越多、学的越多,别人干的就越少、欠你的也就越多。从某个角度上说,做的少的人是将自己的无形资产毫无条件地转让给了别人。而那些只会耍小心眼、小聪明,绝不多做分外的一点事儿的人,永远不能成长为职场上的巨人。别人的错误不是你犯错的借口有这样一段对每个人都很有启发的话:“别人流血,自己得到教训,这是代价最小的教训;自己流血,自己得到教训,这是代价最大的教训;自己流血,别人得到了教训,自己还没有得到教训,这是最可悲的教训。”我们还可以这样引申一下:别人错误,自己得到教训,这是代价最小的教训;自己错误,自己得到教训,这是代价最大的教训;自己错误,别人得到了教训,自己不但没有得到教训,还以此为自己犯错的借口,这是最可悲的教训。凌晨两点钟了,约翰刚刚从朋友的聚会上驱车回家。当他经过一个十字路口时,黄灯已转成红灯,他心想反正没车,于是加速冲了过去,结果不巧被警察拦了下来。警察问他:“你没看到红灯吗?”“有啊!”他答道。“那你怎么还闯红灯啊?”警察又问。他说:“我以前凌晨两点坐出租车或者别人的车,他们从来都不看红灯,只是看着路上没有行人就可以过界了!”警察无可奈何地说:“别人错你也就跟着错吗?别人徇私枉法你也去杀人越货吗?”很多人都常想在生活中、工作中取巧,以为神不知鬼不觉,殊不知我们所做的事是天地皆知、无所隐藏的。回想一下近日的生活,是否每件事都可以摊在阳光之下,而不再找借口及理由来欺骗自己将它合理化。这些事情中又有多少是在看到别人犯了错,觉得别人都错了自己为什么不能错的态度指示下做出来的呢?有多少这样的事情,就要接受多少次这样可悲的教训。借口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每个人在自己犯了错误的时候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寻找借口,其实质就是因为,好多人在看到别人犯错,特别是犯错不受惩罚时,内心十分不舒服,通常会想:他可以错,我为什么不可以?一旦为自己找到了这样的借口,犯错的步伐就离自己不远了,因此我们要远离借口。为失败找一个借口,这是我们聪明地发现的一种镇痛良药。小时候跌倒了,妈妈说:宝贝不哭,妈妈给你打这块破地,打这双坏鞋。大概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我们明白了有一种推卸很受用,有一种解脱很愉悦。于是,当那种锥心的痛再次袭来时,我们便乖巧地闪身,躲进一个叫做“借口”的硬壳里,就像寄居蟹躲进螺壳中。有一个故事,是那些喜欢为自己编造借口的人的典型例子:有这么一位仁兄,他天天到湖边去钓鱼。但不知什么缘故,他总也钓不到大鱼。钓友们讥笑他道:“你闯进幼儿园里去了吧?”他脸孔红红,却梗着脖子讲出一个让人倒下的缘由——你们懂什么?我们家的人只喜欢吃小鱼,不喜欢吃大鱼!这个人真的是不喜欢吃大鱼吗?当然不是,只是他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问题,这种人是最容易被“借口”绊倒的人。错误在每时、每刻、每个人身上都有发生,如果一味地将别人犯下的错误作为自己犯错的借口,试想一下这个世界还会有正确的事情发生吗?不管是谁犯的错误,都是已经过去的、很难挽回的事情了,正确看待错误的做法不是一味叹息、一错再错,重要的是吸取教训,避免现在以及将来再犯类似的错误,这样才能积极地面对生活、面对事业,才能拥有绚丽多彩的人生。第四章友善的合作是共赢的通路[第四章]友善的合作是共赢的通路有许多人都信仰个人英雄主义,自认为凭借一己之力就可以打拼天下,就可以撑起一片蓝天。因此,很多人往往会忽略应有的合作意识,不善于与人合作,而只是专心致力于自己的工作。要知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这是人们从实际的生活中得出的宝贵经验。要想成就一番大事,必须靠大家的共同努力。在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只靠一个人打拼天下是不现实的,我们必须要有与人团结合作的精神,才能够发挥集中的优势,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在合作中我们要坚持团结友善的合作前提,坚持互相尊重的合作方式,坚持取得共同进步的合作结果,在完善自己的同时,让别人做得更好,使自己更有价值。请求比命令能得到更好的结果当今社会强调的是民主、平等和个性,难以想象“历史”上那些充满命令的做法在今天还行不行得通。每个人都有感触,如果不是在部队里,命令通常是不会被坦然接受的。人们愿意接受请求,因为请求可以唤起参与感和合作精神。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也许作为下属或者员工的觉得自己没有发号施令的机会,也就很少涉及请求与命令的问题,但是作为管理者,对下属下达任务,发号施令,经常被认为是很正常的事情。殊不知,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都是公司这个大集体中的一部分,彼此之间的关系实质是一种合作关系而非绝对的领导关系。因此,在工作中,以请求的方式要求下属做事比直接下达生硬的命令要好得多。因此,在工作中要积极思索怎样下达命令才会使工作顺利推进,才能使下属积极、主动、出色、创造性地去完成工作呢?如果真的想促进与下属之间和谐的、长久的合作关系,那就不能再像以前一样说:“亨利,必须在明早之前将这个客户搞定,否则就不要做了……”或者说:“错了多少次了!每次都不长记性,马上回去重新再做一份……”如果还是这样,下属一定会面色冰冷、极不情愿地、充满怨言地去处理你交给的任务,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他也只是应付而已,而非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结果自然也好不了。如此往复,这种状况只会每况愈下,进入恶性循环的通道,从而影响工作,影响前途。仔细想来,问题出在哪里呢?原来就出自你布置任务的方式上:一味地、冰冷地命令和指责。皮特是一个成功的销售经理,这不仅因为他有着熟练的销售技巧、骄人的销售业绩,还因为他能恰当处理自己与下属的关系。当然,他也有自己的秘诀,那就是首先他让每一个人都感觉到了自己重要。作为回报,他也赢得了他们的尊敬,不是因为他命令他们尊敬他而是他们发自内心的感受。当初,当公司告知皮特将在六个月后被提升为营销部的主管时,他需要在这段过渡时期内选择并提拔一名接班人。他选中了麦克。因为他有着优异的营销纪录,并且在进入公司前曾从事过管理职务。在任命被宣布后的接下来的两个月里,皮特难以置信地看着沉着、有效率的麦克慢慢地变得不可理喻。他热衷于发号施令,并且乐此不疲,“完全不容他人置喙”。他时时刻刻提醒每一个人他是经理。毋庸置疑,这引起了下属销售员的抵触情绪。皮特觉得推荐接班人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于是他开始思索。他也相信麦克足以胜任这个职务,只要想让他明白他惯用的命令式的管理方法会给自己的前途惹来多大的麻烦。皮特脑中灵光一闪,决定放手一试。幸运的是他还是麦克的老板,一切都还来得及。接下来的三周里,他把麦克的生活变成了炼狱。他颐指气使,总是在行事的最后一分钟才下达指令,蛮横无理地要求麦克一遍又一遍地重新作业。最初,麦克以为他只是在开玩笑,但是后来情况变得越来越糟糕。他简直吓坏了,他不明白为什么稳重、温和的皮特会变成这个模样。他彻底地昏头了。最后他忍无可忍,向皮特表示抗议。皮特要的就是这个。“那你对你的手下又怎么样呢?”他反问麦克。一句话解释了一切。麦克羞愧难当,但也很庆幸,因为一切都还来得及。很多人深信,自己是领导者就理所应当地命令下属,使其为自己服务。但是这种指手画脚、发号施令、颐指气使、呼来唤去的方式,会严重伤害周边的人,使自己越来越孤立!仔细想想,无论是管理者还是下属职员,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要说不同只不过是分工不同、职务不同,而不是在你和他个人之间存在着什么高低贵贱的区别。就算是“管理者”比“下属”具有更多的权力或是其他什么,那么是由“下属”这个职务带来的,而不是你自身与生俱来的!是你的这种趾高气扬、自傲自大的态度激怒了别人,而不是工作本身使人不快!所以,你想让别人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完成工作,就用什么样的口气和方式去下达任务。多用“请求”,而不用“命令”。这样,你不仅能够给予对方自尊,而且能激发对方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从而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即便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你指出了不足,提出自己的见解,对方也会乐于参考、接受和改正。可以想象,在这样的氛围中工作,一定会让人感到轻松而愉快。善于下命令的人,必定能够服从命令并且执行表率效应,是一种身教胜于言传的力量,正所谓正人先正己,管事先做人。要在命令别人之前,自己能够服从并执行命令。所谓表率作用就是指管理者要以身作则,只有这样才能令下属信服并自觉追随。在现实生活中,管理者总是下属目光的焦点。但是,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能力绝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职位就能赋予的,没有追随者的管理者剩下的只是职权威慑的空壳。也就是说,是追随者成就了管理者。追随者的培养,要从管理者自身做起,凡事以身作则,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道德修养。你这样做了,你的追随者群体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正如著名管理学家帕瑞克所说:“除非你能管理‘自我’(self),否则你不能管理任何人或任何东西。”示范的力量是惊人的。管理者要想命令下属必须以身作则,事事为先,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旦通过表率树立起在员工中的威望,将会上下同心,大大提高团队的整体战斗力,使管理事半功倍。乔治一直经营着一家规模不大的小生产厂家。有一次,一位商人送来一张大订单。可是,他的工厂的活已经安排满了,而订单上要求的完成时间,短得使他不太可能去接受它。可是这是一笔大生意,机会太难得了。他没有下达命令要工人们加班加点地干活来赶这份订单,他只召集了全体员工,对他们解释了具体的情况,并说明了如果能够接受这份订单将大大提升公司的实力和地位。“谁有好办法能够告诉我应该怎么办呢?使我们能够抓住这次千载难逢的发展契机。”“谁能提出更加合理的时间调配方案,使我们能够完成这份订单呢?”工人们经过讨论觉得一定要接下这份订单。他们用一种“我们可以办到”的态度来得到这份订单,并且如期出货。工人们提出了很多意见,最后乔治提出:“综合大家的意见,我现在命令我自己第一个开始调整工作和休息时间,从今天开始我要第一个在生产一线加班,直到这批货物出货。”工人们听后大为感动,纷纷要求加班加点共同将这张订单完成。乔治以自己的智慧让下属自愿地、主动地接受了任务。他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变成“大家想做的事情”。原因是他尊重大家的意见,并率先执行公司的决定,坚决执行在前,为员工做出了积极地表率作用。所以,如果你要向下属下达命令,让他做你想要他做的事或是要他改正错误,那就自己先做好,执行好,这是最好、最令人信服的命令。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不能自律,就无法以德服人、以力驭人,如果无法取得他人的信赖和认可,将必败无疑。好的管理人必须懂得,命令下级和员工做到的事,自己必须首先做到。美国克莱斯勒公司正处于松散涣散的状态时,亚科卡就任了该公司的经理。他认为经营管理人员的全部职责就是动员员工来振兴公司。在公司最困难的日子里,亚科卡主动把自己的年薪由100万美元降到1000美元。这100万美元与1000美元的差距,使亚科卡超乎寻常的牺牲精神在员工面前闪闪发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很多员工因此感动得流泪,也都像亚科卡一样,不计报酬,团结一致,自觉为公司勤奋工作。没过多久,克莱斯勒就已经成为世界所认识的资产亿万的跨国公司了。在公司的困难时期,管理者的表率作用尤其重要。管理者积极去开展工作了,员工才会被启发、被调动。只有这样,公司才能走出困境。而当公司处于困境时,管理者尤其要身先士卒,做好榜样,带给下属自信与保障。如果管理者连自己的政策、措施和命令都执行不好,有什么资本去要求下属做好呢?每个企业管理者都希望自己有一支素质高、作风硬的员工队伍;同时,每个员工也都希望自己能有一个事业上处处以身作则,靠得住、信得过的带头人。因此,要成为一个好的管理者,首先要管好自己,为员工们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管理的力量不能从言传表现出来,最有说服力的语言就是行动。因此,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必须是自己命令的最好执行者。乐意合作产生支持的力量,强迫服从导致失败的结果众所周知,商场上的竞争只讲利益不讲情义,如果只是单纯地认为,对方受益自己就会受损是不完全正确的,这样行事的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为了更好地求得生存、谋得发展,我们必须把商业竞争变成是一场双方都可以获利的竞争,有共赢的思想。与对手共赢,就是以较小的代价换取更大的利益,最简单的技巧就是谋求合作。合作的基础是双方自愿、乐于合作,结果是双方共赢,利益均沾。合作必须秉承这一原则,否则一味地强迫或有失偏颇的合作,必将导致失败的结果。有三群蜜蜂分别生活在农田旁边的三处灌木丛里。有一天,农夫觉得,这些矮矮的灌木没有多大用处,心想,还不如砍掉了当柴烧。当农夫动手砍第一丛灌木的时候,住在里面的蜜蜂苦苦地哀求他:“善良的主人,您就是把灌木砍掉了也没有多少柴火啊!看在我们每天为您的农田传播花粉的情分上,求求您放过我们的家吧。”农夫看看这些无用的灌木,摇了摇头:“没有你们,别的蜜蜂也会传播花粉。”农夫毫不留情地就将第一丛灌木清理干净了,灌木丛里的蜜蜂也失去了家园。没过多久,这个厄运就降临到第二丛灌木身上。这时候冲出来一大群蜜蜂,对农夫嗡嗡大叫:“残暴的地主,你要敢毁坏我们的家园,我们绝对不会善罢甘休!”农夫的脸上被蜇了好几下,他一怒之下,一把火把整丛灌木烧得干干净净。当农夫把目标定在第三丛灌木的时候,蜂窝里的蜂王飞了出来,对农夫柔声说到:“睿智的投资者啊,请您看看这丛灌木给您带来的好处吧!您看这丛黄杨树的木质细腻,成材以后准能卖个好价钱!您再看看我们的蜂窝,每年我们都能生产出很多蜂蜜,还有最有营养价值的蜂王浆,这可都能给您带来很多经济效益呢!”听了蜂王的介绍,农夫忍不住吞了一口口水。农夫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放下斧头,与第三个蜜蜂家族做起了生意。在这个故事中,面对强大的对手——农夫,三个蜜蜂家族采取了不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一个蜜蜂家族,虽然道出了农夫与之合作的好处,但是它们没有将其利益特别是农夫将得到的利益阐述得很透彻,所以没有争取到农夫合作的意愿,结果自然是因力度不够而失败;第二群蜜蜂选择了集体对抗,殊不知自己面对的是一位多么强大的敌人,一味地对抗只能是毫无悬念的失败;第三群蜜蜂也选择了与对手合作共赢,而且将利益分析得透彻到位,从而争得了农夫乐意合作的态度,也自然达到了保全性命的最终目的。人本身就是利益动物,趋利避害,名缰利锁,很难免俗。在职场里,更是如此。但若想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保全自己的权益,最好的办法就是通力合作,才能增强彼此的力量。所以在职场,要学会争取别人与自己心甘情愿地合作而不是勉强、强迫,这样才能充分发扬每个人的长处,扬长避短,资源共享,形成合力,才能取得双赢的效果。在复杂的职场中,争取别人心甘情愿的合作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1.时刻给合作者以鼓励要称赞他获得的成果——即使是很小的成功。2.时刻顾全合作者面子不让对方感到难堪,不贬低、不夸大对方的错误。3.不在背后议论合作者如果找不到什么赞美的话说,那就保持沉默。4.留意合作者的过人之处这样,当你对合作者表示赞许的时候,就会有充分的理由,而不会有谄媚之嫌。5.时常提及对方高尚的思想和动机谁都希望自己在别人眼中是宽宏而无私的,你可以表现出对方已经拥有了优良品质的模样。那样,对方会很乐意与你合作任何事情的。6.间接指出对方的错误坚持对事而不对人,表现出自己的真心诚意,并注意说话方式、场合,切不可书面批评。7.尊重合作者的自我感觉这样更有利于鼓励对方,也会使对方更愿意与你在一起。8.主动承认和改正自己的错误当自己犯错误的时候,要及时道歉、承认和改正。9.多用请求、少下命令这样做,可以促进合作关系,而避免引发矛盾。10.理解、包容对方的怒火要试着从别人的立场上分析事情,每个人都需要发泄,宽容和理解是互利共赢的基础。11.多听取对方的意见你要给别人诉说的机会,而自己甘做一个好的听众,即使对方说错了也不要打断,必须要让对方相信,主意来自他自己。12.主动关心对方、帮助对方常常赠送一些小礼品——可以没有任何理由的,寻找让别人快乐的途径。13.出现矛盾先检讨自己要倾听对方的意见,努力寻找双方的一致之处,要用批评的眼光看待自己,向对方保证考虑他的意见,并对他给予自己的启发表示谢意。14.尊重对方、保持微笑尊重即基础,友善是保障,这两点是维护合作能够长久下去、相互之间都获得利益的重要支撑。告诉上司你想要什么,看他是否愿意帮助你去排除障碍人们常说人与人之间不能离得太近,太近了彼此都难受;人与人之间又不能离得太远,太远了就会出现陌生感、距离感,更何况人是社会动物,需要与其他人的合作、依靠才能够生活下去。因此,距离是有一定限度的。仔细想来,不无道理,人之所以能够从世间的万事万物中感受到和谐之美,全在于他与别人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也在于与别人之间并不遥远的距离。在职场求和谐,与上司之间的关系,也应注意保持心理上的安全距离,这个距离不能过近,更不能过远。有句话说得好,距离产生美。不要认为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近,关系就越深。有的人认为自己跟上司是多年的老关系,而且整天形影不离,前途已大有保障。其实,眼下的得意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也靠不住。不久之后你可能突然发现,这种表面很近的距离而且很牢靠的关系其实是很危险的,就像走钢丝一样,不跌便罢,一跌下去,那将会是粉身碎骨!和上司走得太近会带来两方面的消极后果:一方面,会招来同事的嫉妒;另一方面,其他上司也会认定你是某一上司的亲信。也就是说,人人都在用有色眼镜看你。但是也不能与上司距离过远,毕竟那是你的上司,他要观察你的表现,掌握你的将来,如果只是一味地躲躲闪闪,只会让自己淡出上司的视线,从而失去表现、进步和发展的机会。既不能与上司太远,又不能太近,这个度该如何把握,确实不好界定。但是有一个简单的办法,既可以拉近与上司的距离又可以为自己排忧解难,何乐而不为呢?那就是对上司说出你想要的东西,希望上司给自己排忧解难。这样就将上司置于你心目中的重要位置,上司会觉得你不仅对他很信任、以诚相待,而且还对工作认真负责、肯于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作为上司,他的心中在与下属的接触中也是有疑虑的:下属每天好像都很忙,但又不知道他们在忙些什么,又不好意思经常去问。因而一旦有下属主动向自己请求帮忙,他就会借此机会了解此项工作的全部进展,及时指出工作中的错误,为下属指点迷津,对工作的整体推进具有积极意义。而作为下属又有多少机会向上司请求解决帮助呢?很多人都过不去心理的一道坎,因为他们觉得这会使自己表现的能力不足。认为与上司过度亲近会碰到很多细节,而自己总会有做得不够圆满的地方,要知道对于一个人的优点别人也许不会太过留意,但是对于别人的缺点却印象深刻。因而一旦有做得不够完美的地方,只会容易让你的上司厌倦。另外,每一个人都不是圣人,都有弱点、有能力不足的时候,在你与上司的接触中,你性格上的弱点和能力的不足也被上司早就摸透了。对上司来说,下属就像一张透明的底片,一览无余地暴露在他的眼皮之下。这样一来,偷鸡不成蚀把米,本想在你上司面前展现自己的才华,反倒弄巧成拙,成了一个不被信任的人。但这只是消极的一方面。其实,向上司求助的过程就是让他了解你的过程,使他放心,继而让他对你产生好感。对上司来说,管理学上有句名言:下属对我们的报告永远少于我们的期望。因此,上司们其实是很希望从下属那里获得更多资讯和求助的,特别是一些重要的工作。因为,做领导的总是要显示出在一切重大的事情上都比其他人高明。如果对于一些重要的、难度很大的工作,你宁可自己吃苦受罪、绞尽脑汁也不肯向上司求助,上司心里也会心生嫉妒的。这种求助并不是使自己显得能力不足,而是你对上司的尊重、信任的表现,更是一种集体合作能力的体现,因此,从现在就开始向领导求助,也许你的职场生涯会迎来新的一页。友善的合作比煽动更得人心一个关于合作的例子。一个村子突遇大火,众村民纷纷四散而逃。只剩下一个可怜的盲人和一个瘫痪病人。盲人看不见哪里有火、哪里没火,不知道该向哪个方向迈步。瘫痪病人干瞪着两眼着急,火就要烧到自己身边了,却无法挪动一步。后来,他们想出一个办法,盲人背起瘫痪病人,借助瘫痪病人的双眼看路,瘫痪病人借助盲人的双腿跑路。被人们遗忘和丢弃的盲人、瘫痪者也顺利逃出了火海。这个故事就是告诫人们,人与人之间无法缺少合作的关系。因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懂得合作不仅没有机会双赢,连出路都没有。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是走不多远的,真正意义上的“独行侠”只在小说和戏剧中存在。而在现实中不管你本领多高、运气多旺,不懂得合作,就会被这个世界淘汰出局。但是合作也是要讲求方式方法的,假如我们将上面的故事戏剧化一下,也许这个合作就不会成功。假如那位盲人和瘫痪者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恨:盲人之所以失去光明,瘫痪者之所以失去行走能力,都是因为年轻时两人的一次殴斗。而现在为了逃命,他们不得不在一起合作,却不能将友善的心态作为合作的前提,而是互相攻击,互相煽动。盲人指责瘫痪者说:“若不是你咎由自取,怎么会落得今天的下场,如今还得由我背着你逃命!”瘫痪者也不甘示弱,说:“若不是你多行不义,怎么会什么都看不见!现在还得借我的眼睛给你指路……”无休止的争吵也许将他们逃命的宝贵时间无限地耽搁下来,从而失去逃生的机会。因此,合作的前提是不计前嫌、真诚友善。绝不可以互相攻击、互相煽动,这样的合作只会是两败俱伤。对于合作双方来说,诚恳合作、友善大方是双方合作的基本要求。每人都有不同的立场,不可能要求利益都一致。关键是大家都要和谐友善、开诚布公地而合作,不要委曲求全,才能为合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空间。20世纪50年代,美国佛雷化妆品公司几乎垄断了整个黑人化妆品市场。这时,有一家三名员工五百美元资产的约翰逊黑人化妆品公司生产一种粉质化妆膏,并刊登广告——当您用过佛雷公司的化妆品之后,再搽上约翰逊粉质化妆膏,您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是约翰逊多次登门拜访佛雷化妆品公司,争得其同意合作的结果。佛雷并不在乎与这样的小公司合作,但是约翰逊以不需要佛雷做出任何工作、出任何资金,只是允许自己的公司使用佛雷这个商标出现在自己的广告词中就可以。而且这明显的有利于佛雷的广告宣传,却不用花掉一分钱,何乐而不为呢?在约翰逊友善坦诚的合作计划面前,佛雷最后点头同意了这个合作。但是,同事都反对约翰逊为佛雷公司吹捧,约翰逊却说:“他们的名气大,我需要这么做。打比方说,现在很少有人知道我叫约翰逊,但是,如果我站在美国总统的身边,别人就会留意我,我的名字就会家喻户晓,推销产品也是同样的道理。佛雷公司享有盛名,我们的产品与他的名字出现,明捧佛雷,实属彰显自己。”果然不出约翰逊所料,借着佛雷的名气,约翰逊的公司实力大增,最后成为称霸黑人化妆品市场的一只黑马。可想而知,如果佛雷公司一开始就看到或者预见到约翰逊的公司将会变成威胁自己的黑马,估计是不会与之合作的。但是约翰逊以友善诚恳的合作计划打动了对方,因此获得了发展自己的捷径。倘若,约翰逊一开始就高声赞扬自己的产品,诋毁佛雷的产品的话,那么结果可想而知。秃尾鸟是鸟类大家族中一种比较特别的鸟儿。由于它的脑袋大,尾巴秃,很难保持平衡。如果单独一只去河边低头饮水,就会一头栽进河里。所以,这种鸟去河边饮水都是结伴而行,一只鸟饮水时,另一只鸟在旁边衔住它的羽毛,大家互相帮助。这样帮助的结果就是大家都可以顺利安全地喝到水了。秃尾鸟的故事使我们想到:不懂得合作是非常危险的,不懂得友善合作更是无望的。如果不本着友善合作的态度,那么不管是双方的哪一方都会成为第一个被狼吃掉的羊,或许成为最先饿死的狼。总之,合作重要,友善合作才能得到互利互惠的结果。倘若双方只顾自己,缺乏为别人着想的协作精神,最后,只能全部陷入深渊而不能自拔。因为只有友善合作、关心他人、坦诚大方才能获得合作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