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心理自控术-2

这就是注意力的集中、指向与固着的改变,也可以说,是注意力主观分配的变化。像这样的患者,如果对他进行实验室心理测定,测试他感觉的锐敏程度,或是注意力、记忆力、作业能力等情况,往往与健康人相比,没有任何不同之处。2.自称有病的健康人神经质发病原因多数情况是在经历伤寒、流感、产褥感染、化脓性鼻窦炎手术及其他各种躯体性疾病之后,才相继出现的所谓神经衰弱症状。但是,也很难说这就是它的真实原因,或者说这只是一种诱因,是一种机遇性原因引发的结果。一般认为,在经历伤寒后,身体较弱的有可能变强。有的正相反,身体会变弱,乃至出现神经衰弱现象。这种所谓“身体变弱”,其实并不是真的弱,而是患了神经质。例如,伤寒病患者经过长时间病痛的折磨,在病愈后的恢复期仍会带有些神经质的气质。这时若能及时调养,注意身体健康,就会忘记以前神经质的痛苦,身体逐步康健起来。也就是说,当你彻底沉溺于痛苦之中,就像俗语所谓“身入深山不见山”那样,忘记了以前的痛苦。这是那些身体由弱变强之类的人。与此相反,有的人以前身体虽健康,但患了伤寒后没有及时得到充分恢复,与原来相比,可能暂时还出现神经衰弱的状态。如果这时不顾一切地工作,或为阅读有趣的小说而通宵熬夜,即马上进行急切而激烈的疲劳运动,就难免会出现恶心、心跳加速或头晕目眩等现象。以上这些现象并不是病,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是自己勉为其难、勉强为之的结果。如果在身体健康的时候,这种情况大约一两天就能得到恢复。但若是病后体虚,恢复期就要长一些。但若仅仅如此,并未发生其他异常病变,也不曾予以特别关注的话,往往过后也就忘掉了。如果妄自怀疑“心脏是否出现了什么故障?大脑是否出现了什么毛病”,然后完全为恐惧心理所驯服,这就是患了神经质。自此之后,这些人无论夜晚或清晨,总是一味地在那种感受的纠缠之下痛苦不堪。正如前文所述那样,总在观察、思考和评价自己产生的各种感觉,并产生痛苦冲突,这就是形成了复杂的神经衰弱表现。此后,即便病后身体衰弱现象已完全恢复了,身体已完全健康起来,却仍保留着病态的感受,除非像发生地震那样的灾难,在烈焰燃烧中急于奔命,丝毫无暇顾及个人疾病这类偶然事故到来。否则,这种疾病恐惧一旦纠缠上身,五年也好,十年也好,无论到了什么时候也摆脱不掉,而且会越来越厉害。这就成了慢性神经质。在我医治过的患者之中,患病史最长的达到22年之久。如果该患者神经质的执著程度较轻,或因某种由天而降的偶然机会心机突然转变,这种症状或可自然治愈,否则是不能自然治愈的。总之,要等到时机到来,才能自然治愈。3.我的自我救赎之路我自己在上大学一年级时,整整一年受困于神经衰弱的痛苦,而且还并发了脚气。这一年几乎什么事情也没干。于是,我的心情越来越不好。恰巧在临近考试时,我的父母很久没有给我寄钱来。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我对父亲满腹牢骚,就越发不保养身体,心想死就死了,死给父亲看,于是就怀着必死之心不顾病痛一个劲儿地学习,坚持迎考。回想当年,那的确是一场十分严肃的生与死的搏斗啊!但是,结果却出乎意料之外,就是在这种自暴自弃、心灰意冷的心情下,不但考试成绩很不错,而且脚气和神经衰弱彻底好转了。于是我得出结论,我过去患的那些“各种疾病”都是些假想性质的症状。由于医生被我所描述的表面现象所蒙蔽,他们针对这些症状所作的诊断,当然也都是错误的。以此类推,其他许多所谓的病患也是如此。如果患者对医生十分夸张地倾诉自己的各种神经衰弱症状,医生必然诊断这是较重的神经衰弱;如果诉说病情的程度较轻,医生则诊断这是较轻的神经衰弱。(本章完)第17章 神经质的病根(2)如果情况是这样的话,就说明医生对神经质的实质缺乏切实的理解,心中并没有一定的诊断标准,完全凭听信患者的诉说而作判断。4.“返老还童手术”竟致阳痿许多人患流感后就会出现神经衰弱症状,还有因产褥后调养不适(俗称“产后妇女病”)而发病的人,往往成为痼疾,伴随终生。这些人即便身体已经充分恢复健康,也都会因遗留下的“顽固的疾病感”而造成神经质。对于这种情况,无论怎样服药治疗,也只不过是暂时性的精神慰藉而已,或者还有可能由此带来增强疾病固执感等类不良后果。经常患有单纯性头痛的患者,或许时常伴以浑身发冷的感觉,到医生处寻治,诉说怀疑某个部位潜伏着某种错综复杂的病根儿,并因此时常出现各种“复杂严重的症状”等等,这都是由于神经质的固执的程度不同才会出现的轻重差异。一位患者在做过化脓性鼻窦炎手术之后,口腔上腭出现了一种很难以言喻的异常感觉,一连数年来备受其苦,甚至连学习、工作都无法正常进行。最后,来我这里接受治疗。还有一位24岁的男性患者,在接受某医生的所谓“返老还童手术”后,睾丸部位经常出现一种异常感觉,或阵阵发冷,或抽筋似地疼痛,还造成了阳萎的后果。这些病例,如果是常人,为时不久就会忘记了。但若是神经质患者,就要长时期持续这些症状。那位24岁的男青年,为什么要接受“返老还童手术”呢?就是因为他受了通过手术可以治愈神经衰弱那种广告的蒙蔽,受骗上当了。这样做的后果,反倒在原有神经质的基础上又增添了令人讨厌的新病。事实就是如此简单,没有什么不好理解的。5.神经质是人的一种素质其实,神经质是人的一种素质,一种与生俱来的先天性气质。在这种气质的基础上,一旦遇到某种机会,就会引发各种神经质症状。这种气质的特点是:自我内省能力特别强,经常注意反思自己的行为。即便日常走路,也不仅仅向前看,而是非常注意自己脚下的情况。如果身体稍有不适,也立即将注意力集中于此。这就叫病觉过于锐敏,或疾病感受特强。例如,头痛之类的症状,对一般人来说,因为还有身边的很多事务缠身,所以往往对此忽略不计,即便稍有些头痛,也不会太注意。但要是神经质患者,当他心无旁骛地关注其他事情,无暇内省自己时,也会忘掉头痛的。正所谓“忙得连得病的空都没有了”,就是这个道理。由于神经质患者对个人感受太过关注了,所以任何微小的痛苦或异常表现也能引起他们的注意。由此可见,神经质就是用心过度、忧郁成疾。根据这一理由,我基于对神经质发病的根本原因的解释,创立了“疑病性基调的学说”,以此对该病进行分析解说。6.有哪些天生的病态素质为了更好地理解天生气质,现将它们罗列如下,比较之下就更加容易明了。人的天生气质虽然可以划分为许多种类,从医学角度可对病态素质进行如下划分:(1)神经质性素质(2)歇斯底里性素质(3)癫痫性素质(4)意志薄弱性或情感迟钝性素质(5)情感兴奋性素质(6)情感抑郁性素质(7)情感执著性素质(8)精神分裂性素质以上各项素质因每个都有独特的气质特征,所以通常是按照各种病态倾向表现的状况加以命名。而一般常人平时容易将它们混合起来,综合以上各种气质的特点,或此长彼短,混杂而成。也可以说,以上各项只是人类感情某个侧面的一种倾向,即某种典型的偏颇表现。正常人是以上各项情感协调并保持均衡的状态。正因为如此,当有人过度自我内省、自我观察,并想钻牛角尖似地一味断言自己是神经质时,他就有可能是神经质。如果他自认为是歇斯底里性素质或意志薄弱性素质,那他也会成为歇斯底里或意志薄弱者。7.内省自卑的神经质性素质者神经质患者擅长自我反省,无论什么事情都特别喜欢拿来和自己对号,并且只拿其中一切不好的方面与自己挂钩。与此相反,歇斯底里或意志薄弱者缺乏内省素质,从不深刻入味地观察自己,总认为似乎所有优点都属于自己。就好像算命中的九星术[判断运气好坏用的共九个星。即一白、二黑、三碧、四绿、五黄、六白、七赤、八白、九紫。它与易经的八卦、五行、方位、干支等配合,可以判断各种事物的吉凶与运气。中国自唐代末期开始、日本室町时代开始流行此种法术——编译注)或陶宫术(日本天保5保横山丸三创始的关于时来运转的教义。即将他人与自己出生年月日的干支或人相、骨相等相对应,彼此存在着各自的宿命。通过矫正生来气质,则可打破其宿命,朝时来运转发展——编译注]有时之所以“能够算准”,是因为人类有七情六欲,所以它必定会命中其中的某个方面。例如,有“戌年虽义强却气短”或“子年易恐于物却专注于事、猫年虽好寝却求财心切”等说法。这些说法,对于歇斯底里的人,往往不能让其相信,但对于神经质的人却必能百发百中。这是因为,神经质类型人的任何判断都带有或多或少宿合的意味。像这样的迷信思想,跟小孩子玩过家家时模仿大人做饭或采购等游戏类似。凡是因信奉吉凶祸福的征兆而产生悲喜心情的,都可谓迷信。而那些神经质患者,因为自我观察判断失误,产生悲观、苦恼的情绪,就只能叫做迷妄或烦恼了。8.任性冲动的情感过敏性素质者情感过敏性素质,又称歇斯底里性素质。(本章完)第18章 神经质的病根(3)所谓情感过敏,就是像小孩子那样,理性的抑制能力很弱,非常任性,容易使性子、发脾气,喜怒无常、变化多端。为此,也可叫做情感转变性素质。再者,歇斯底里性素质也与神经质相反,丝毫不能进行自我内省,一味地盯着前方,只看到别人的缺点,却看不到自己的毛病。歇斯底里症状是因某种机会牵动了情感引起的,神经质是由自我内省产生的恐惧引起的。其结果,两者都表现出一种完全与外观截然不同的症状。因此,针对它们的治疗,一个必须收摄其情感,另一个则必须消除其恐惧。9.漫不经心的意志薄弱性素质者意志薄弱性素质表现为情感迟钝,对事漫不经心。平时看起来总是不慌不忙、心不在焉、懒散松懈、无所事事。它即没有神经质那样自我内省的意愿,又没有歇斯底里那种情感的敏感。按照刚才说的算命的那种说法,如果神经质属于戌年,那么歇斯底里就属于申年,而意志薄弱者则属于豚年。情感执著性素质的人,对待事物过分热中,非常容易着迷,常常一股劲儿死钻牛角尖,这种人相当于蛇年出生的人。意志薄弱者,由于自身素质的缘故,容易发展成流浪者、一掷千金的花花公子、大逆不道者、嗜酒者、酒精中毒者、惯犯、放荡不羁者等各色的不良少年。神经质患者即使有心模仿这样的潇洒行为,也不可能做得出来。他们即使悲观到了极点,也绝不会自暴自弃,不会自杀,更不会吊儿郎当、懒散松懈。神经质患者只有在治愈后才能对自己的一贯性急、烦躁等不再伤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优点,进而感激自己的命运还不错。但是,当神经质患者还在滞困于自己的气质属性的时候,当读到我这样的解说,就果真会引起对自己身世的悲伤,感到自己的确是个意志薄弱者,其中还掺杂些歇斯底里的特征。当他再进一步想到自己还是个低能者时,或许连看这种书也会感到畏惧,只得独自掩卷叹息而已。事实真是这样的,这就是神经质特征,如果这样就可以诊断为神经质。而那些意志薄弱者或歇斯底里患者即使读了这类书,也感觉事不关己。神经质患者像资本家天天为金钱操劳那样,天天纠缠在满脑子的问题中和多得难以处理的理性思维之中。所以,他们既不可能像歇斯底里患者那样敏感、冲动,也不可能像意志薄弱者那样把人生看成过眼烟云,而只是时时刻刻挂记着日常生活中的琐屑细节,这应该说是神经质患者的优点。这种素质在社会各个领域中都能得到发挥,绝不是一种可以鄙视、抹杀的素质。他们即便害怕听到我的解说,为弄清自己的本性感到痛苦,但是,为了发挥该素质理性上的优越性,使判断能力在磨炼中不断提高,无论有怎样的恐惧,多大的痛苦,都能够努力坚持下去,绝不会因为姑息眼前的舒适,就潦草敷衍之。按照我的疗法得到痊愈的事例,足可以证明神经质患者的素质确实具有这样的潜在力量。当年,释迦牟尼因看见死亡与疾病的恐怖场面,对痛苦的人生悲观至极,决心出家寻求解脱之路,以摆脱“生、老、病、死”这四大苦难,于是在29岁时舍弃王位,苦修苦行,6年后获得彻悟。从这点来看,他也是神经质素质者的典范。10.举不胜举的神经质病症我把神经质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普通神经质(一般称作体质性神经衰弱症或脑神经衰弱症)(2)疑病性素质(3)发作性神经症(4)强迫观念症下面针对各种不同神经质的引起与发生情况略加说明。普通神经质,呈现出各色各样的症状。仅就在头部发生的异常感受而言,例如:头痛、头重、头涨、紧张感、迷糊、牵扯感、麻木感、心神不定神思缭乱感、朦胧感、梦幻感、非真实感、视觉或音响的间隔感、起立时头昏眼花、眩晕、头部摇摆颠簸感、晕船感等表现不胜枚举的形式。有人说:“身体不像是自己的,行走、做事似乎都不像自身的行动”。再如,常有像患感冒感、身体恶寒骤冷感、四肢寒热感、心跳加速感、全身血脉喷张感等。有的诊断为胃下垂或胃松弛的,伴有便秘、尿频感等。其他精神性异常的现象,如注意力分散感、记忆衰退感、易倦怠、易疲劳、受到刺激易生气、琐事揪揪、杞人忧天、悲观厌世、喜欢孤独等。如果系统地列举出来,这方面的症状不胜枚举。还有,跟与睡眠有关的障碍,也一样是罄竹难书。这里所说的这样或那样的感觉,实际上并不是本人确实存在这一症状,而只是他个人的一种自我感受。而且,特别是在精神方面的感受,只是凭着本人的判断,就认为别人并不存在这种问题,只有他自己的“注意、记忆及疲劳程度”等才如此异常。但如果进行实际检测的话,结果却绝不会与正常人不同。特别是像前面列举的在校学习成绩优秀,但患者仍然抱怨说“读书时精力不集中”等症例来看,也可见一斑。还有许多神经质患者,在有关书籍或杂志上看到有关神经衰弱的症状后,就诚惶诚恐地说“文章介绍的所有症状均集中于我一身”。除了事无巨细地向医生列举自身的症状外,并反复表明“期望得到医生充分的理解和尽心竭力的医治”。他们只是一味单纯地考虑自身的问题,无限度地渴望早些治好他的病。当我遇到这样的患者时,只要求他们先把自己感到最痛苦的一两种症状说清楚,然后才能开始依次进行诊治。实际上,这只是一种推辞的借口。那些书或杂志中所写的各种症状,当然都能和他本人对上号,因为这些都是任何普通人都有的一般性感受。睡眠过头则头发重;饮食过量则胃不舒服;越是懒散松懈,心情就越不爽;思想不能集中,读书就不知道读的是什么内容等等……这些都是任何人所共有的正常现象。(本章完)第19章 神经质的病根(4)至于那些容易疲劳的速度和程度,对人对事常有戒心等问题,又怎样能把它和别人比较,才能作出判断,测定其程度呢?11.神经质的发病始末那么,究竟这些神经质的症状是怎样发生、发展起来的呢?现在就说明其中的一两种症状,其他症状自然可以推想而知。下面,对头痛、失眠和心悸加剧等症状简略说明。例如,有人早上经常睡过了头,或者起床后无事又倒头睡回笼觉的时候,或在复习考试的时候,或在患流感及产后不久勉强干了重活儿的时候,都会出现头重或头痛的感觉等。正常的人对于这些情况丝毫不介意,往往忽略不计地听任它自生自灭,也不曾对此萦挂于心。但是,神经质患者对此却倾注了全部注意力,甚至为此痛苦不堪,担心是一种严重的病症。因此,他们越来越仔细地观察自己,而且连一些细枝末节也体察得十分清楚,继而,就觉察到有许多异样的感觉。这样一来,越是集中注意力,感觉就越敏锐,注意力就越发集中地指向这些方面,这种恶性循环、互相促进的现象,我将它命名为“精神交互作用”,并试着以它来说明神经质的发展过程。正因为有了这个“精神交互作用”,神经质患者就会不断遭受头痛的困扰,并把它看做是病症,进而感到恐惧。由于自己“已不能与正常人为伍、并肩行动”或“担心不能正常学习”等各种恐惧而悲叹不止,于是就把全部精力集中在如何治疗的问题上。进而,精神交互作用越强化,就越是拼命地研究治疗方法,也就越使得自我感受成为一种十分复杂的症状,因此白白耗费了大把年轻时代的黄金时光。他经常匪夷所思地胡思乱想,一旦想到“是否因睡眠不足所致”时,就要经常睡觉。一会儿想劳动,一会儿又想学习。凡是他认为对治病有益的,事无巨细,一律都放在心里。这样,他就更加虚妄地怀疑“这是否已经患病”,从而开始过起了自由散漫的病号生活。生活越是松散,精神和身体也越发萎靡不振,无论对什么事情也都不能宽容忍受,不肯坚持去做,于是那些头晕脑涨等现象也就越来越多起来。由于患者一味执著于所谓的“病”,对其中自然而然的道理丝毫也不理会。于是不难想象,这种由头痛引起的上述各种症状,就必然地持续下来了。久而久之,便成了难以消灭的痼疾顽症。12.常见病与神经质的差别我一直认为,身心过劳是绝不会直接引起神经质的。例如,如果患脑炎、膀胱炎、精神病等病症之后,通常,人们都把神经衰弱症状看做是必然附带的副产品。这是因为,几乎所有的疾病都会并发神经的衰弱与异常的现象,这一点完全可以理解。但如果把这些症状都统称为神经衰弱,显然是不合适的。那些像视力散光、化脓性鼻窦炎或生殖器疾病等病症,也都分别带有与之相应的神经衰弱症状。如果由此得出由于眼和鼻的病引发了神经衰弱的结论,这恐怕是不恰当的。这些仍然属于单纯的眼病或鼻部病症。由于鼻子的病产生浑身难受等刺激性感受,由于心脏病带来的精神涣散,由于染有淋病后出现的忧郁、疑虑等,这都不是得了两种病,而只是一种病。而发高烧、失眠和肠道出血,这是得了一种伤寒病,而不是分别得了三种病。眼科、五官科、泌尿科的医务人员,利用通俗读物、报刊杂志宣扬由这些病症能够分别引起了神经衰弱,这种做法带有过分夸张的倾向。上述现象,是当今医学相对专科化之后,以狭隘的医学知识掩盖了广泛的一般性病理规律所带来的弊病。另外,当今的医学界过分偏重关注物质因素,而忽视了精神因素;机械地沉湎于对疾病的研究之中,却忽视了健康方面的综合影响;人为地进行所谓的“攻关”,忽略了人作为一个有机体与自然机能之间的有机联系。把人的整体生活状况置之度外,以用药的机械思维模式看待一切病症……如此严重的偏颇现象,实在令人深感遗憾。13.“重在情感”与“事实唯真”那些自称为诗人的人,或走火入魔的思想家、宗教家,往往都是以我所说的“重在情感”为生活目标,却忽略了立足于不可动摇的“事实唯真”。也就是说,当他们认为人生目的只是追求幸福安乐,而没有任何痛苦忧患时,这就是陷入思想矛盾,本原追求安乐,结果反倒陷入悲痛;渴望极乐世界,结果反倒尝受地狱之苦。当你以“事实唯真”的原则看待客观事物时,看到鲜花则神清气爽,看到牛虻则心生厌烦。对死恐惧,对生渴求,看到粪秽就不愉快,看到甜酱就想到好吃。那种“不把甜酱和粪秽一视同仁,不把死和生同样看做安乐,就不许可”的蛊惑,正是一种歪理邪说。饿了吃糠糠如蜜,饱了吃蜜蜜不甜。这是客观的规律,要想随心所欲地控制自己的感觉,归根结底,只不过是一种思想游戏罢了。肚子饿了就想吃东西,吃到好东西能高兴,这就很好。为生存的欲望而奋斗,对每天的成果能感到满足,这就可以了。走路时,双足自然地前后交替运动,不必特意关注它们究竟是谁先谁后。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苦乐相随,没有必要去专门定名,这是什么什么苦,那是什么什么乐,只要能够以平和的心态,对各种自然的感受坦然地承认,这就很好了。有的神经质患者常常愁苦万分地说:“对这样的痛苦到底能不能承受得了,真没有把握,但又连自杀的勇气也没有”。如果真到了该死的时候,必然没有任何回生之机,无论你讨厌也罢,顺从也好,都是会死的。在不具备自杀条件的情况下,硬想制造出一种决绝的勇气,这就是思想矛盾。其实,这些所谓的“痛苦”只是一种预期恐惧,一种想象中的虚妄,不是现在已经不得不面临的,所以才会出现这些多余的思想冲突。真到了牙痛或发高烧40多度的时候,还会问“对它是否能忍受得了”吗?忍受得了也好,忍受不了也罢,除了忍耐之外别无他法。至于能否治愈的问题,要看各人的病情具体如何,除此没有其他办法。这也并不是患者是否能忍受得了的问题。怕死也得死,最后只能强忍着痛苦,而且无论怎样难过,活着的时候也只能在勉强忍耐中寻求活路。不管你怎样的挣扎,坐卧不宁,在医生要求你必须安静的时候,你就得尽力安安静静地睡去。有一个重症肺炎患者,认为医生嘱咐“不准乱动”的话是在故意为难他,在想上厕所的时候,就自己跑去上厕所,结果导致不治而亡。其他同病的患者,很多症状比他还严重得多,却严格遵守医嘱,最后得救了。这个例子说明,医生“不准乱动”的嘱咐,对于患者而言,不是是否忍受得了的问题,而是是否甘心服从。(本章完)第20章 职场中的森田心理学(1)【职场中的森田心理学】年轻人要避免心理通病在精神健康已成为亟须解决的公共问题的今天,对于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一族而言,因为生活基础不稳定、社会定位不明确,加之就业、生活压力日趋加剧,他们面临的心理问题也更为明显,各种心理危机随之产生。通过森田正马对于人秉性的研究原理,可以对年轻人普遍存在的问题予以健康疏导,使年轻读者获得教益,少走弯路,顺利通往自己的理想目标。1.别以为“五月病”不会找上你年轻人经过十载寒窗,终于完成了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但是,从大学课堂到工作岗位这一小小的变化,往往却成为他们一生成败的关键点。有的在校学习成绩非常好的年轻人,从此走上了一条坎坷之路,不仅失去了以前乐观、活泼的天性,还因此深受刺激,引发了各种精神苦闷,甚至有的人自此放弃了人生理想。一个初涉社会的年轻人,应非常谨慎地度过这一关键时期。你的思想和行为,决定了你是从此通往一条成功的人生之路,或是成为“五月病”的潜在患者。现在大学的基础学科中设立了经营学或法律科目,这对于人才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它们毕竟只是书本知识,在步入社会后,要想从实际工作中取得真知灼见,就要从零开始学习。如果没有这一过程,那些书本知识只能作为一种脱离实际的空泛理论,而被束之高阁。通常,人在年轻的时候思想上都有相当强烈的“脱离实际的观念性倾向”,这是造成企业中存在着“五月病”的原因。“五月病”是指年轻人在大学毕业后精神百倍地投入工作,但是大概三个月之后,就容易患上一种神经官能症(神经质)。那些患“五月病”的新职员有一种共同的倾向,就是他们都相信,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可以原封不动地照搬到工作岗位上来。但是,现实情况并非如此。通常,公司里有许多资深的老员工,他们会把许多过去的习惯沿袭下来,对于这些人和事,光凭理论是很难驾驭的。那些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一旦在现实中碰壁,就会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感到苦恼万分。结果有的人就因此患上“五月病”,不但严重影响健康,甚至有的还因此放弃了工作。仔细想来,理想与现实之间本来就是有巨大差距的。学生在学校学的是来自书本的理论知识,而在实践中获得的锻炼非常少,所以在欢迎新职员的仪式上,那些总经理通常会对他们做以下训示:“我想,诸位进公司以后会产生各种矛盾,也会遇到困难。但不管怎样,希望你们在这头三年一定要努力工作,经受各种考验,三年之后,再下结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不是在日本才有。美国学校为了消除这种差距,在学校特别设立了市场活动等课程。校方在学生毕业前几个月,组织学生到小卖店或销售店进行实习,参与从商品生产到销售的一系列过程,以此让他们掌握实践知识。实习结束后,实习商店的老板会给学生评分,评分则计入学业成绩,因此学生都极其认真地投入到实习之中。所以,对于一个年轻人,从书本模式转移到现实模式,一定要抱着从零开始的心态,虚心地从头学起,用自己的努力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架起一座虹桥。2.你有年轻人的“共同缺点”吗随着文明的不断进步,时代也在不断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年轻的一代必须具有一种新的思维方法。年轻、热情,这在任何时代都是极其可贵的,但在当代年轻人的身上却也存在着共同的长处和短处。如果年轻人在发挥自己长处的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存在的缺点,并且有意识地克服,那就如虎生翼、锦上添花了,定能拥有一个美好的前程。根据当代年轻人的特点,可以把他们的共同缺点概括为以下三点:第一,以自我为中心。第二,脱离实际的观念性。第三,依赖性强。这三个特点在当代年轻人的身上普遍存在,体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对于年轻人来说,能够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就是非常大的飞跃。在生活中,每当你受到冷落与批评,遭遇挫折的时候,你要把它们当做一剂良药。虽然药是那么苦,你的心也那么痛苦,但是吞下去之后,你会发现,原来自己也有不足。这时候,你开始客观地看待自己,同时也开始客观地看待别人。当你对别人感到越来越满意,当你敢于承认别人的优点并对此赞美时,就说明你已经成熟了,并且幸福将向你走来,你离自己的目标也越来越近。3.从“生活讨论会”中汲取的力量年轻人不可能永远年轻,不久之后你们将步入中年,成为国家和企业的栋梁,成为社会和家庭的中坚力量。只有你们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奋发图强,国家和社会才有希望。然而,当人年轻的时候,如果对他们说这样的话,多数人是不大理解的。因为“为了他人、为了社会、为了其他什么目的而尽心尽力”的这种想法本身,已经超出他们的理解范围了。年轻人本着自己的本能,受个人欲望的驱使,希望出人头地,成为了不起的人物。所以,就大多数年轻人而言,他们对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还是相当努力的。但这种努力归根到底只是为了他自己,而不是为了其他人或其他什么目的。由此可见,“以自我为中心”是他们身上最明显的一种倾向。通常我们会见到这样的场面:在面试时,招考官问来求职的年轻人:“对你来说,公司重要还是个人重要?”多数年轻人都会诚实地回答说:“个人重要。”(那些虚伪的回答除外)(本章完)第21章 职场中的森田心理学(2)但当问起“你对公司还有什么要求”时,许多年轻人会首先询问“年薪是多少”“一年内假期有多少天”等等。这里并不是要责怪这些年轻人,但只能说他们太无知了。他们的无知就在于:只认识到自己的利益和自己的特权,而没有认识到个人与集团、与社会是普遍联系着的有机体。如果仔细考察一下就会发现:在漫长的历史中,深植于西方的个人主义思想,同“为他人、为社会活着,也就是为自己”的这种柏拉图[柏拉图Plato,(约前427年-前347年),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另有其他概念包括:柏拉图主义、柏拉图式爱情、经济学图表等含义。——编译注]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一个人努力为自己谋生存,是与为他人、为社会谋福利相互关联的。刚才提到的那些年轻人的“个人主义”,是对西方个人主义的误解。那种只要“自己有利即可”的想法,只是一种狭隘的利己主义而已。之所以会形成这种偏狭的个人主义,是因为这个物质富足时代教育的失败,跟过分溺爱、放任主义等的社会和家庭环境有关。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从小学生时代起就开始为“在考试中取得第一名”而拼搏,把“在考试成绩上压过别人”,视为人生最高价值。若是从孩子小时候起就把这种思想灌输到他的脑子里,长大后,自然就不会多想到他人。此外,家庭环境提供的氛围,本应是让一个孩子在与兄弟姐妹的和睦相处中得到磨炼,在共同游戏、共同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学会集体生活的规则。但是而今多是独生子女家庭,孩子没有兄弟姐妹相伴,因而也得不到这种磨炼了。只要在学校成绩好,在家里父母、祖父母就一味地宠爱。孩子学习之余只能看电视,或玩电子游戏,以不会说话的机器做伴。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年轻人,养成凡事都以自我中心的思考方式,就一点儿也不足为奇了。但是,这种思维方式也不仅限于年轻人,神经质患者通常就是“坚固地以自我为中心”的一类人。这类人经常诉说:“自己的症状与其他人都不一样,自己比任何人都要痛苦。”这些诉说正表现了他们心里装的只有自己,凡事只注意自己,缺乏对别人的体谅和同情,看不到别人和事实真相。怎样纠正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呢?最好的办法是举办“生活探讨会”。把年轻人或有神经质倾向的人组织起来,形成一个自助小组,一面学习森田疗法的治疗原理,一面彼此交谈自己的体会和烦恼,定期还举办一些公益活动,让成员有机会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生活探讨会”根据不同地区,定期召开学习座谈会,请那些像前文所述的“以自我中心者”来参加。其间,这些人轮流担任倒茶、征收会费、售书等服务工作,并持续不辍。一年、两年后,就会发生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在入会之初,那些以自我为中心倾向非常强烈的人,随着沟通和为周围人服务机会的增多,精神逐渐开朗起来,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通过这些活动,他们开始从以自我为中心的死胡同里走出来,并开始认识到,自己以前不过是一只井底之蛙。青蛙待在井底时,觉得自己很大,天很小;而当它跳出井口时,就发现原来天很大,而自己很小。他们发现:每个人都有优点,都有长处,自己以前对他人太缺乏体贴和关心了,而自己身上确实存在着不少缺点。于是,内心郁结的愁绪就纾解了,并开始勇于承认他人、赞美他人,这样他们的人际关系开始改善,也得到了更多的赞美与感激。4.依赖性:独立经营的绊脚石当代年轻人还有一个共同缺点,就是表现为精神气质上的依赖性,这一点与上文提及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有关,其症结就在于精神上不能独立。从孩提时代起,他们一直受到父母长辈的照顾,并视为理所当然。长大后,参加工作了,也很难从中摆脱出来。这种依赖性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对于领导安排下来的工作,虽然也能尽自己的努力去完成,但本人缺乏独创精神,缺乏独自承受挫折的能力。在企业里,当一个人独自面对困境时,需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百折不挠地去努力,才能从中挣脱出来。若没有这种劲头儿,只能停滞不前。如果他们仍保留依赖性心理,就会认为企业盈亏与自己无关。他自己还期待别人帮助呢!如果企业正处于生死攸关的时刻,这样的人不仅不能为摆脱这一险境作出自己的一份努力,反而会坐以待毙、隔岸观火,甚至期待别人出手相救。如果在社会生活中陷入如此绝境,也许还会有朋友拉你一把,但在严酷的商业竞争中,这种得人相助的情况是非常稀少的。年轻人的这种“依赖性倾向”与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方法相同,往往本人根本意识不到这一点。有的年轻人,在进公司数年后,就想自己尝试创办企业。他们在公司干了一段时间,大体上摸熟了相关的工作环节,在开始做出成绩的时候,就考虑“与其受雇于公司,倒不如自己独立经营,这样的话,赚到的钱就全归自己所有”。于是,几个抱着同样想法的同事一起提出辞职,离开公司,开始独立经营。但是,如果仔细考察一下就会发现:在他们当中,能够按照原定计划取得成功的概率大体不过1/5。还有统计数字表明,97%的公司会或早或晚接受倒闭的现实,而存活下来的只占3%左右。(本章完)第22章 职场中的森田心理学(3)这些年轻人在公司时,因为有公司历年积累下来的老客户,所以认为自己的能力颇强。而一到自己独立经营后,却发现没有顾客登门,顿感万念俱灰。其实,这本是很自然的事情。过去在公司,客户投其所好附庸而来,其实为的并不是他们,而是公司。到了这个时候,他们才真正懂得:原来,自己的一切全有赖于公司。年轻人抱着“将来独立经营”的理想,并不是件坏事,但必须要清楚:创业成功率将是相当的低的。只要存在依赖心理,那么就很容易即兴而来,扫兴而归。日本长谷川洋三先生[长谷川洋三,“生活探讨会”的名誉会长。——编译注]曾说过:“看一个人是否有依赖性,只需看他对父母、亲戚、前辈、朋友等周围的人是否抱有感激之心,便可得知”。一个人要自立创业,并希望事业成功,必须有赖于许多人的协助。只有意识到这一点,才能客观估计自己的力量。那样,纵然面对失败,也不会产生郁结不开的痛苦心情了。5.没有目标的年轻人该做什么日本尼齐伊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建者,曾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等职的冈本常男先生,是“森田疗法”的获益者。1985年,他身患严重的肠胃神经质,苦不堪言。后来幸遇“森田疗法”,于是深入研究揣摩,最后得以痊愈。他深感“森田疗法”不仅是医治神经质的有效方法,而且还是指引人生走向成功的一种生活哲学。在回忆自己的亲身经历时,他说:我是在昭和二十四年[昭和二十四年,即1949年。——编译注]十月,结束西伯利亚的拘留生活后,复员回国的。在驶向舞鹤[鹤舞,日本地名。——编译注]的一艘船上,我一边为自己重返故国感到高兴,同时又有一种郁郁不安感。我思虑着,回到战败后的日本,我该如何生活下去呢?在同行的人中,有一位贸易商Y先生,我们曾同处一个拘留所。于是,我就向他请教了这个问题。Y先生说:“冈本君,你没有什么学历,所以,要去当个职员,还不如做个商人好。做生意,可以凭自己的实力决定胜负。”其实,无须Y先生提醒,我自己也很清楚。我自从高小毕业就去了满洲,对自己没有学历的事一直抱着自卑感。而且,不仅没有学历,我还身材矮小、身体瘦弱,这也让我有强烈的自卑感。另外,我又是一个性格倔强,不愿轻易服输的人,生存欲望比别人加倍强烈。我曾想“就是死,也要混出个名堂来”!当听到他给我指出的生存之道——“做一个靠实力吃饭的商人”时,我顿时感到异常振奋。在从舞鹤坐火车返回故乡山口县的途中,我在大阪站下了车。站在月台上,我一边远眺当时还是一片废墟的大阪街头,一边发誓:“我一定要在大阪站稳脚跟,做一个像样儿的商人。总有一天,我会有自己的商店,存上l千万日元让你们看看。”当时的l千万日元相当于现在的5亿日元左右。我相信,谁听了我的这个想法,都会当做是痴人说梦。但是,对于20岁的我来说,这却是个非常认真的目标。翌年,经Y先生的介绍,我来到大胶,当了一家小纤维品批发店的店员。不到一年,这家批发店就破产了。若是一般人,也许会不知怎么办才好,而在我心中却藏着一个明确的目标,即我“要有自己的店,存l千万日元”。于是,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独立经营的道路。提到独立经营,虽说听起来不错,但当初我只是一个小摊贩,有时甚至连当天的饭费都不能挣到。于是,我用仅有的一点儿钱进了些烟嘴,四处奔走叫卖。有时在淀屋桥的桥上摆摊儿;有时等商店街上的商店打烊后,在店门前卖;有时在小巷里沿街叫卖。总之,我是夹着一个包袱,四处改换地点地叫卖。有时还会遭到□□的驱赶,在□□到来之前,我急忙卷起包袱就跑;有时还得向地头蛇交纳场地费,真是吃尽了苦头。但是,最让人叫苦不迭的是下雨天。有时因连日阴雨,做不了生意,就只好接连几天靠吃橄榄面包和喝白水度日。就这样,一年以后,我终于租到一间小店面,就在这里开了一家针织品小店。虽然店面小得就像巴掌大,但这是我朝思暮想的属于自己的店啊!因为店面小,收入有限,所以财务状况依旧每天入不敷出。于是,我就继续在行商里当差。那时的我,一年到头没有休假,从元旦那天起,就到处叫卖孩子用的玩具,真可谓历经了千辛万苦。后来,店里的销售额开始慢慢上升,营业员也增加了。到昭和三十三年,冈本商店股份有限公司终于开业了。5年后,我作为创立者之一,参与创立了由4个公司合并而成的尼齐伊。合并后,我们营业额为28亿日元,而设定的长期销售目标却是l千亿日元,并已经公诸于世。当时,日本零售业最大的零售商——三越百货店的营业额才不过700亿日元。因此,社会上对此的反应相当冷淡。同行和担任经营顾问的先生都说:“你们怎么说这样的大话!”后来,我还听说在批发商中有过这样的事:他们要“打个赌,看看尼齐伊会不会倒台”。然而,由于优秀人才卓有成效的经营,终于逐步实现了零售业同仁的合并,恰好在创业的第l0年终于达到了1千亿日元的目标。所以,无论何事,仅有目标当然不行,但若没有目标,则百分之百不可能实现。当我回顾当年的商人生涯,深感自己是幸运的,同时,我认为只要树立远大目标,并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勇往直前,就一定会得到理想的成果!一旦树立了远大目标,困难也会接踵而来。但是,只要抱有坚定的信念,就一定能够闯过难关。当然,无论树立什么样的目标,如果只是憧憬,而无实际行动,那也只是枉然。因此,我们还要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让自己能一步步地向目标靠近。换言之,就是制定许多短期目标。总之,基于我这些年艰难走过的商旅经历,我所说的这些体会,对于如今高度化、信息化环境中的公司年轻人,可算做奋斗的精神来理解吧!这个例子告诉那些没有目标的年轻人,首要的是确定自己的目标,这是最最重要的。没有目标,你永远不会成功的。记住,未来是你自己走出来的。现实社会和想象世界又是两回事,不是你应该怎样,关键是自己想要怎样面对今后的生活,怎样做才能算不虚度此生。搞清楚这些后,你就一定会找到自己的目标了。(本章完)第23章 破解强迫观念的死结(1)所谓强迫观念,就是指强迫自己不再去想非要想的事物,从而形成的精神冲突现象。治疗强迫观念的方法是要消除强迫观念的必要条件,就是对于某种感觉或想法,不要再去特意想杜绝,不要再建立对立。如果没有这种对立,就不会形成强迫观念。再者,如果已经形成强迫观念了,一旦这种对立消除了,强迫观念也就没有了,烦恼也随之消失了。1.真病能治假病普通神经质和强迫观念的差异是什么呢?普通神经质,对因为自己恐惧所引起的这一点尚未加以注意,单纯对自身的痛苦或病态异常忧心忡忡,执著难忘。而强迫观念虽然分明知道自己在害怕,也认为这种恐惧不过是自己的不智,想战胜这种恐惧,但却仍然被吓得心惊胆战,因而形成了精神冲突。可以说,普通神经质和强迫观念的差异,就是单纯恐惧与复杂恐惧的差异。这种差异,与其恐惧对象的性质不同有关。普通神经质的关注,至少直接与生命相关联,而强迫观念却主要是关系到自身的幸福与安乐等一些形而上的需求。所以,如果强迫观念的肺病恐惧患者已经患了肺病,让他最先、最直接地面对着这种病的痛苦,也就没有什么强迫观念了。同理,其他的强迫观念,例如患伤寒或胸膜炎等,稍为严重、能威胁到生命安全的疾病,让患者的精神专注在实际的病上,在这期间,过去的强迫观念也会暂时缓解。但是,当该病好转时,在身体虚弱或抵抗力弱等条件下,当强迫观念就会再次抬头。看到这样的事实,也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了。在现实中,当强迫观念的患者一度认为自己“必死”时,他们的强迫观念却有因此而被治愈的例子。普通神经质也同样如此,但在强迫观念的病因中,思想冲突的作用更为明显。例如,当我在医学杂志上发表了红脸恐惧症的治愈事例之后,收到了不少同症患者的来信。他们说:过去只认为自己是个气量狭小的腼腆人,在看过这篇报道后,才知道自己也属于某种疾病的强迫观念症患者。这就是说,他是在懂得了红脸恐惧这个事例后才引起强迫观念的。在不懂得它之前,就不是什么强迫观念。而一旦自己开始怀疑自己有病之后,越想治好它,却越使强迫观念症更加恶化。由此可知,我们医疗工作者在为患者治病的同时,却又造成了许多患者的新问题。这必须应予极大的注意。有的神经质正是在对知识有了一知半解的了解后,才使它起到了恶智的作用,从而形成强迫观念的后果。2.精神性心悸发作加剧正是心理上对诸如健康、安全、名誉等问题的偏执,造成了神经质症状。其中非常典型的,要数我诊治过的一位22岁的大学生。这位年轻人体格强壮,而且也不缺乏营养,身体十分健康,只是脉搏总是出现问题。有时仅仅因为精神性过敏,或者情感发生变化,他的脉搏次数就容易出现异常。他在接受诊断时,提供给我一篇自述:“……特别是对于神经质这种病,我认为,根据患者对病情本身的理解情况,也能帮助医生进行更加准确的诊断治疗。因此,我先写下自身的经历,其他部分随后会作补充说明。”在他的“补充说明”里,详细记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境遇变迁和思想变化等内容,合起来竟有25页之多。这篇自述,的确阐述了一些对医生来说非常重要的信息,只是稍有些过分。从我的角度来看,写的都是患者自己最关心的情况,而像这种极度关注自我的做法,恰恰是患者的心理特征之一。通过这篇自述,我们可以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在这里,我摘选了一部分能够说明患者神经质特征的内容。从他的病历来看,这个年轻人在幼年时代曾患过伤寒,之后还得过习惯性头痛,小学六年级前后曾接受过所谓“治疗神经衰弱的注射”疗法,这种治疗一直进行到他上初中三年级为止。现在,他已经大致恢复了,也能参加正常的体育活动。但是,从16岁那年的夏天开始,他几乎每年都犯脚气。17岁那年春天,他考入庆应大学,入学不久便出现了心跳过速的症状,随即在庆应大学医院住了两个月。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就是:“也许是从那时开始,神经质症状日趋严重。这种症状或许是与生俱来的。但从那时开始,我开始对异性产生憧憬,时常写诗作词,形成了令人讨厌的、多愁善感的脆弱感情。”如果患者不将这些情况写出来,医生有可能会误诊。这样一写,不仅是医生,就是一般人看了也能推断得知,患者的心理状态有些病态——他只是一味地作自我分析,固执地琢磨他与别人之间的区别,都以自我为中心。通过他的家人我了解到,当年10月,他曾在某医院做过除腋臭手术,在回家的电车上,因发生脑缺血而引起一阵骚乱。这次住院治疗两周左右就出院了。这个青年患的所谓“神经质性质的脑缺血”,必须详细调查询问其有关情况。然而,具体在他身上,神经质的症状主要表现在精神方面,其余的症状都只是由恐惧引起的。他的症状和真正的脑缺血或歇斯底里发作等症状完全不同,许多患者往往也把此种症状说成是中风,但这个青年从未发生过丧失意识或真正的猝倒现象。他自己也表示,尽管本人感觉心情不太好,但心里明白,在到达安全地点之前,自己是绝不会摔倒的。所以,你能发现,真正的猝倒者绝不会还具有他这样的意志自由。同时,我还了解到,在学校期间他没有朋友,曾出现孤独感或忧郁状态。对于人生目的和未来,他也常感到十分渺茫。从他21岁那年的3月份起,就又转入京都大学学习。3.追寻病因——因母亲去世陷入死亡恐惧还有一件事情对这个青年影响很深:在他转学的当年的暑假,他的养母产后突因“暴发型脚气冲心”去世,当时他亲眼目睹了母亲临死前的惨状,因此对死亡产生了极度的恐惧。另外,他又担心父亲的糖尿病会遗传给自己。从此,他经常受到死亡恐惧的侵袭。同年10月,一次,他与朋友出去旅游,造成过度疲劳。5天后,他的心悸加剧症状复发,而在京都大学医院就诊时却被诊断为脚气,卧床了大约半个月。他自己写道:“11月27日,可能是因为描绘制图引起了我严重的头痛和心悸加剧,使用了输氧器,喝了兴奋剂酸奶饮料。第二天去医院诊治,医生说这很可能是神经衰弱引起的,并给开了治疗药物,服用后情况稍有好转。12月2日,再一次描绘制图时,突然感觉难受,在回家的路上,我感觉自己要死了,产生了对死亡的恐惧。脉搏大约在每分钟120次以上。回到家后,立即在心脏处冷敷冰袋,然后躺下,晚上10点,脉搏恢复到正常水平。第二天去医院,医生又给开了治疗脚气和神经衰弱方面的药物。从此不再信任医生了。”接下来,你可以发现,因为患者对医生不再信任,便自己开始随意诊断起来:“我感觉,神经衰弱和脚气影响了心脏功能。现在腿脚有些麻痹,心脏也有些不好。病情严重的时候,指甲会变紫,精神更加紧张。似乎能听到心脏‘咕噜咕噜’的跳动声,觉得呼吸不畅、胸腔憋闷,脉搏也不正常。心脏跳动好像与呼吸情况直接相关,脉搏强劲时,常听到心跳的声音,全身都能试到脉搏的跳动,一坐下来学习,就觉得脉搏在胸膛内怦怦乱跳,一点儿也静不下心来,越是害怕,脉搏就跳得越快。情绪一急躁,呼吸就困难,而测量脉搏却只有每分钟60次左右。当病情恶化,朋友说自己的脸胖了时,就会疑心是患了水肿,继而联想到母亲死时的相貌,越发恐惧起来。即使平静的时候,偶尔有剧烈的脉搏跳动,也会觉得恐慌。吹箫时会觉得有些眼花缭乱,小便时也像旁边有人正在等待自己一样,尿不出来。一去医院,脉搏跳动就加快,呼吸也极不顺畅。有时早晨一忙,一天都不舒服。”这些都是在忧虑或恐惧时的正常心理现象,任何人都有可能发生。患者把它当做疾病的症状看待,进行细微的观察,随之就越发感到恐惧。从患者的这些叙述中也可以看出很多不必要的忧虑。忧虑的结果,反而会引起身体上各种各样的变化。然而,正所谓“梦里的有和无,均为无;迷惑中的是与非,仍为非”,在“我已患病”的错误猜测下,再进行推理判断,必然会出现错误的感觉,其逻辑公式是“是非合一仍为非。”就像古人所谓“心之官则思”(心理活动存在于心脏),恐惧感是对心脏运动的一种刺激,所以,患者认为脉搏过敏这种说法是很恰当、确切的。正常人的感觉也是通过不断地反复练习而变得敏锐的,这些患者的恐惧心理就是通过频繁的修养练习,逐步明显起来的。如果患者在不认为自己有病的状态下再来观察自己,就可以看清所谓的一切症状不过都是由恐惧引起的现象。但这一点很难做到,所以患者只能在迷惑的基础上重复着迷惑,继而不断地加重“病情”。比如,问一个患者能否注意到过钟表声?他回答:虽能听到挂钟的声音,但越是凑近越听不到,这是由注意力是否集中和关注目标的差异而引起的。有的神经质患者认定自己听觉过敏,据说,把怀表放在枕边,也会吵得睡不着觉。而这绝不是什么听觉过敏,只是听觉过分固执的缘故。有的人说自己从不做梦,而神经质患者多数却说自己经常做梦,以此作为失眠的证据。其实,这仅仅是注意力是否集中的问题。举例来说,如果让所谓不做梦的人在刚刚睡醒时考虑一下自己是否做过梦,结果你会发现,几乎是没有人不做梦的。广义地说,强迫观念人人都有。比如,当我从剧场回来看书的时候,戏剧中的人物“千代荻”的“千松”的形象,始终牢牢地盘踞在脑海中,注意力一点儿也不能放在书本上。这时候,这个“千松”就成了“赶也赶不走的烦恼的狗”。但因为对这件事不在意,所以并不会产生那么大的痛苦。相较而言,临近考试的学生的身体和精神往往负担都很沉重。因此,有的孩子就容易形成与强迫观念、恐惧观念类似的那种痛苦。比如,现在正在学数学,但他心里还牵挂着昨天的英语分数和明天的历史考题……然而,越是想摆脱这些想法,往往越甩不开,就越着急,于是就越不能把精力集中在数学上。这种情况,就是一般人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强迫观念。其实,佛教里所谓的“烦恼”,也正是这个意思。因为执著于“我要摆脱”,人们反而对自己的痛苦加以夸张、扩大,就是病态的强迫观念。若依照我们对强迫观念的了解,拿它对照人们的正常心理,就可以找到自我精神修养的标准,从而可以消除烦恼,而摆脱了烦恼,强迫观念也就不治而愈了。(本章完)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2
正序
倒序
超级心理自控术
超级心理自控术-2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超级心理自控术
超级心理自控术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