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害怕的世界-2

下面有几个重获自我的步骤,十分简单,但非常有效。每天坚持做,每次只改变一点,等这一点做得非常完美之后再改下一个。将这个过程中以及随后发生的变化都记录下来。当你知道发生的奇妙变化时,将会获得更大的勇气继续坚持下去。  1. 一天摘掉一个面具  你每天戴的都是什么面具?你希望别人怎么看你?你最怕别人看到你的什么?你为此付出了什么代价?  一天摘掉一个面具。每天腾出那么一小会儿时间做你自己。无论你担心自己哪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每天花点时间试着喜欢它(挣扎和愤怒只会徒增自己的痛苦,让它愈加顽固)。欢迎自己的不足之处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善意地对待它,给它些空间生存,允许它轻柔地表达自己,让自己看到真相,说出真相。  2. 给快乐的事腾出一些时间和空间  什么让你觉得最快乐,最有成就感?(快速回答,写下第一个映入脑海的事情。)不必考虑别人会怎么看。  你在生活中给快乐的事多少空间?多少时间?多少精力?  每天都将那些让你快乐,给你带来成就感的事情融入自己的生活。即便开始时每天只有几分钟也会产生极大的不同。  3. 说出你真实的想法,主动要求你需要的  你需要说而未说的是什么?你要跟谁说?  你真正希望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你愿意主动要求吗?你希望得到的答复是“是”和“不”吗?这非常重要,你应该给别人说“是”或者“不”的权利,不要把对方的答复当成是对你本人的看法。  以温和友善的方式,大声说出你真正想要的东西。这并不意味着责备、憎恨或者攻击别人,只是代表着你要为自己的感受、需求及想要表达的东西负责,态度坚决,不卑不亢。  4. 现在就明确自己的立场  你愿意维护自己的利益吗?你会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吗?你会了解、欣赏并确认自己的经历吗?  每天都抽出些时间与自己独处,发现内心的想法。养成记日记的习惯,多多散步,到海边去,流连于公园,静静地坐在靠垫上,一动不动,舒缓地呼吸,品味每一次呼吸。成为自己的好朋友。  5. 说“不”  生活中有些事需要说“不”,但是你却忍受了数年,都是哪些事?好好想想,然后一次一个,对其说“不”。每次只针对一件事,体味自己的感受。说“不”的时候不要带着愤怒或仇恨之情,你之所以说“不”,只是因为你有权拒绝不适合自己的事物。这是发现并活出真正自己的唯一方法。  6. 说“是”  你能真正地、发自肺腑地、毫无保留、毫不怀疑、斩钉截铁地对什么说“是”?列出来,认识它们,然后逐个地说“是,是,是”,体会一下完全接受和承认,以及坦诚地说“是”所产生的美妙感受。在生活中你能向谁说“是”?马上给他们打电话,说出来。  你对不适合的事说的“不”越多,就越有能力说“是”。随着恐惧和犹疑的离去,你能说“是”的东西必将迅猛增长。  7. 选择生活,选择力量  选择做这些练习。记住,你拥有选择的权利,恐惧不能控制你,除非你自己选择受制于它。  至理名言  你有权主宰自己的生活和世界  你的生命是赋予你和整个世界的珍贵礼物。任何人、任何想法、任何感情都无权主宰你,只有你才有最终的权利选择前进的方向。  第二章  不再依恋 坦然放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道德经》  萨拉全副身心地要做个好母亲,整天都围着孩子们转。为了能一直照顾家庭,她放弃了许多个人以及事业上的机会。孩子年幼需要母亲时,这对萨拉来说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牺牲。然而,时光荏苒,孩子们长大后需要更多的独立,此时,萨拉内心的空虚感越来越强烈。如今的萨拉害怕迈出新步子,便更加想抓住家庭。然而,尽管她依恋着孩子们,但毕竟他们已经长大成人。当孩子们一个个离开家,开始自己生活的时候,萨拉受到了深深的伤害。  于是,她开始抱怨:“我已经一无所有了!照顾了孩子们这么多年,如今却被无情地背叛了。”  但是,究竟是谁或者什么背叛了萨拉?她固执地以为,凡事都是一成不变,孩子们总是一如既往地需要她,她的角色永远定格在母亲上,生活不是由一系列的变化组成。我们总是抱着一种奇怪的看法,认为生活中的任何事都会、也应该一成不变。我们对这种观念深信不疑,因此,当我们喜爱的人离开的时候,当美妙的感情淡漠的时候,当我们的身体发生变化的时候,当他人的行为出乎意料的时候,当孩子们长大离家的时候,或者我们的运气时好时坏的时候,我们总是会惊诧不已。当这一切发生的时候(按照自然规律,这是必然现象),我们甚至会感到自己遭到了侮辱或者背叛。许多人会说:“这种事怎么会在我身上发生呢?”有些人觉得自己是变化的受害者,似乎变化本身证明了他们是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他们未能让所有的一切完整,未能将事情保存原样,未能实现某些期待,而这些期待实际上并未考虑变化的必然性。  你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告诉我们:“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第二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的时候,不仅河流本身变了,你也不再是原来的你:你的体温和情绪变了,踏入河流的时间也不同了;此外,发生变化的还有你的细胞、思想、感情和理解力。过去的事情已经影响了你的一切。另一方面,河流也经历了变化:它冲刷过了岩石,流过了灌木,翻卷了河里的各种鱼儿。所有的因素都改变了流动的河水,河不再是原来的河,而你也不再是原来的你。多么美妙、多么奇异啊!  然而,有些人却没有看到变化过程的美妙和奇异,相反,他们觉得变化十分可怕,想方设法要阻止它、抵制它、对抗它。他们在脑子里和心里用古板的观念、想法和期望筑起大坝,企图将水流和生命逆转如初。  这些人其实并不明白,如果不是不断进行的变化过程,凡事万物都不会生长发展;我们对自己以及与他人之间的相互了解无法加深;不能分辨幼稚的迷恋与真正的爱情的区别;吸气之后无法呼气。如果没有变化,婴儿就不会学会坐,学会爬,也不会学会走路,他们将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婴儿,那么他们的生活就无法完满。变化是我们的朋友,是一件珍贵的礼物,我们必须学会认识变化的重要意义。  然而,恐惧却图谋不轨。它告诉我们,变化是危险的。我们的安全感源自于固守过去,固守熟悉的东西,固守孩提时代学到的知识,固守家人相信的观念。恐惧还告诉我们,老路子是正确的,而新方法无论看起来有多好,其实都是错误的。归根结底,恐惧就是在告诉我们:不要长大。哲学家齐克果说,我们大多数人长到15岁就不再长了。这句话千真万确:我们的年龄可能增加了,但其他方面却裹足不前,没有培养更进一步的质疑能力、灵活性和开拓性。相反,我们往往拘泥于老方法,不断重复过去的错误。  强迫性复现症  伟大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了一种叫作“强迫性复现症”的心理学现象。这是一种无意识的强迫症,患者忍不住一遍遍地复现过去的事情或关系,而这些事情或关系要么给他们造成过痛苦和创伤,要么是他们从未真正明白或接受的事情或关系。患者时常机械地、无意识地被迫想起相同的关系或情景,因为在内心深处,他们希望自己康复。我们希望事情这次会与从前不同,但结果却往往相反。事情本事不可能产生相异的结果,因为在复现相同事情的时候,我们也在重复相同的反应。一切都一如往昔,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固有守旧的老方法、老观念和老期望一遍遍地复现。相同的情景每重复一次,相同的结果每产生一次,大多数强迫性复现症患者的沮丧和绝望就会增加一分。  穆拉?纳斯鲁丁曾经讲过一个故事,极好地说明了这种情况。一个人面前放着一碗极酸的泡菜,他一个接一个地尝,每咬一个,都会酸得直咧嘴。一位朋友经过,看到了这一幕,便问他:  “你为什么一个接一个地吃这些泡菜呢?”  这个人答道:“因为我想吃到那个甜的泡菜。”  此人与我们所有人一样,不去尝试其他东西,不去找另一个碗,不去找另外一种食物,却反而一遍一遍地重复同样的事情,绝望地希望着痛苦和难以承受的东西会忽然间变成甜的。他实际上已经陷入了强迫性复现症的魔爪,变成了恐惧的囚徒。 当恐惧控制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就会出现一些机械的、无法停止的、千篇一律的动作,不敢离开这一碗酸泡菜,甚至不敢想象某些甜的、美味的、滋养的东西会在其他地方等着我们。恐惧阻止我们尝试新的机会,阻止我们超越某些特定的行为。这样的生活使我们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任由恐惧肆意控制。  改变不是失去  许多人拒绝放手,不愿尝试新鲜事物,原因在于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改变不是失去。改变就是改变,仅此而已。改变是必然的、自然的、健康的、必要的、真实的。这些人没有意识到改变可以带来新的生机和成长,而把它当作一个坏蛋,一个夺去他们所拥有的东西和所爱之人的坏蛋。他们还不明白一个道理:属于他们的,谁也夺不走;不属于他们的,无论怎么抓,最后终将失去。  东方有种观念,叫作“因果报应”。它指的是,由于我们今生前世创造的因果报应,我们才会为了某种目的遇到某个人。因果报应的基础是因果关系,我们的思想、行为和举动形成了各种原因,或早或晚,这些因由的结果都会在我们生活中出现。  某个时刻,因果报应便会瓜熟蒂落,我们因而会体验一个新经历,其形式可能是一段新感情,一份新工作,一场疾病或者一次经验教训。这种经历是为了帮助我们成长、学习,抵消我们原来的某种因果报应。有时候,这种降临的结果是痛苦的,但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长。我们需要学习对待这种经历的新方法,需要平衡从前的因果报应。即便这种因果报应是一次积极的经历,比如恋爱,它也只会逗留一段特定的时间,然后离我们而去。无论是挽留还是依恋都无济于事,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  生活自有其来来去去、相见分手的固有规律。一旦我们接触过了,相见过了,分享过了,那么在内心深处总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就永远不会失去什么了,因为我们已经成了彼此的一部分。放手经历的一切,我们才能学习、成长得更快;痛苦和挣扎也会更少,也才不会为未来制造更多的消极结果或者因果报应。  按照因果报应的观点,恐惧既是原因也是结果。恐惧警告我们只能生活在自己特定的社会、民族或宗教群体中,要时时刻刻小心其他群体。于是,因果报应就像“强迫性复现症”一样,不断地一次次重复。我们把那些跟自己不一样的人当成危险分子,不能相信他们,要将他们拒之千里。  有一家人新搬到了一个高档社区,这个为人和善的家庭迫不及待地想见到新邻居们。然而,仅仅因为这一家人的肤色与众不同,那些老住户们便心生警觉,家家关门闭户。门里面的那些人警觉地保护着自己、家人以及他们的信仰,却从不知道新搬来的邻居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带来了什么礼物,他们会如何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同样,他们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给那户家庭带来了多大的伤害。然而,无论我们知不知道,当我们给他人带来痛苦的时候,实际上是给了恐惧膨胀的机会。在内心深处,我们期待遭到报复,或者千方百计地惩罚自己。  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看清楚恐惧是如何狡诈地将一个可能是充满希望、快乐满足的生命变成了一个自我封闭、充满恐惧的生命。当我们开始了解自己恐惧的严重程度的时候,不仅能开始同情自己(和别人),同时也已开始寻找逃避的途径。只需一点光线进来,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恐惧的墙上已经出现了许多裂缝。在起初看起来固若金汤的石狱里面,其实有许多隐蔽的大门、窗户和裂口。  思想的疾患  为什么人们难以自然而然地接受生活中的差异和变化,顺应潮流,坦然放手呢?我们的生活如果被恐惧支配,就会对不喜欢的东西,威胁我们或者令人沮丧的东西充满戒备之心。我们会躲避它、拒绝它,竭力将其拒之门外。与此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寻找自己喜欢、能带来快乐、使我们感到稳定、温暖和安全的东西。一旦发现自己喜欢的东西,我们就会紧紧抓住,深深地依恋它,把它当作生命的至宝。如此一来,我们宝贵的生命就将一半的经历拒之门外,而对另一半死抓不放。在这种生活状态下,我们就会完全依赖外部条件和他人来获得幸福感。  由于人和条件都在不断变化,我们永远都不会获得真正的安全感,也不会明白什么是真正有益的,什么是有害的。我们往往拒绝那些可能是意义重大的、美妙的东西,却迷恋那些自认为伟大、实际上却是消极的东西。  注意:你追求的、渴望的、想要抓住不放的是什么?你经常躲避、拒绝、隐瞒和逃避的是什么?你知道由此而带来的巨大损失吗?你知道它耗费了你多少时间、思想和精力吗?这种生活状态给你带来了舒适、安全或幸福了吗?不要欺骗自己,现在我们需要的只有一点:诚实。  如果我们开始放手,开始敞开双手,敞开思想和心扉,就会扭转这个千年不变的固定模式。我们将意识到,个人的好恶并非衡量事物的标准,不能以此为生命的基础。我们之所以不喜欢某物,通常是因为不了解它。另外,我们摒弃的也许是真正有益的东西。此外,我们的好恶也在不断变化,今天喜欢的东西明天就可能避之不及。  在我们学会消除恐惧的过程中,有一点非常重要:务必要下定决心,不再清楚地区分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东西,不要单纯地追求一件东西而拒绝另一件。相反,我们必须逐渐学会向生命中的一切敞开怀抱和心扉。  道元是位伟大的禅师,他年轻时曾前往中国学禅。经过多年的潜心学习,他历尽千辛万苦重返日本。回到日本的时候,许多耳闻其事迹的人都前来拜访,希望知道他在中国有何收获。当他们问道元这些年在寺院里究竟学到了什么时,道元禅师说: “我带回来的只有空空如也的双手。”  道元所说的“空空如也的双手”具有非凡的意义。只有双手空空如也,不抓任何东西,人们才会灵活自如,才会乐于奉献。他们可以感觉、可以触摸,可以向他人敞开怀抱,给与他人,同时也能接受礼物。道元张开的双手乐于接受生活的全部,并不依恋自己喜欢的而拒绝其他的。他非常愿意亲身经历所有的生活体验。  让自己的双手空空如也。你紧抓的是什么?你能不能暂时张开双手,坦然放手?你能否不再紧抓渴望的东西,不再拒绝自己讨厌的东西?想象一下自己张开双手,放手某些东西;想象一下张开那双可能会握紧拳头准备与生活搏斗的手。停止挣扎,不再拒绝,坦然接受吧。  不再拒绝生活,要拒绝恐惧  在内心深处,我们并没有给生活多少空间。相反我们以各种方式评价它、谴责它、拒绝它、抛弃它、伤害它。恐惧以伤害生命为乐,这就是它存在的主要任务。不要让恐惧得逞,制造伤害从来不曾、也永远不会产生好结果。我们必须把自己从恐惧中解脱出来,去寻求另外的兴趣。当心中萌生伤害或者拒绝的念头时,你要明白,这种想法不属于你,它属于恐惧,你无需听任恐惧的疯狂之举。  转身面对恐惧,对它说“不”。不再拒绝生活,要拒绝恐惧。  学会应该对什么说“不”是对付恐惧最有效的药物。我们使用这种药物的方法有很多,当下最紧要的是对有害的依恋说“不”。练习一下张开双手,敞开思想和胸怀,这样便能重新获得灵活性、自发性和真正的安全感。拒绝僵化。一旦张开曾经紧握的拳头,伸出双手,你就会惊喜地发现:所有美妙的人、经历和内心的自由都会来到我们的生活中。  有一个故事讲述了一个乐意坦然放手的大师。事情发生了,他欣然欢迎;事情平息了,他也不强留。  从前,一个小山村里住着一位禅师,深受村民敬爱。这位禅师终日打坐冥思,而村民们则自发地给这位圣人送食物和其他贡品。所有人都对他赞不绝口。他在那里的生活安详、简朴。  忽然有一天,村里一个未婚的姑娘发现自己怀孕了,但是孩子的父亲却说他要离开,因为他还没有做好当父亲的准备,不愿照顾她和孩子。这个绝望的姑娘束手无策,没有人能帮她,于是,她便对村民们说自己肚子里的孩子是那位禅师的。消息传到禅师的耳中,他只是淡然地说:“是吗?”  村民们大惊失色,对这位禅师的看法立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甚至一提到这个人的名字也会怒不可遏。他们说禅师的坏话,不再拜访他,也不再给他送食物。这位禅师听说这些事之后,仍旧只是淡然地说了一句:“是吗?”  孩子出生了,那个姑娘把孩子送到大师的面前说:“给,这是你的孩子。”  “是吗?”禅师说着,慈爱地伸手接过了孩子。  禅师对这个孩子精心抚养。几年后的一天,孩子的亲生父亲又回到了村庄。他对自己当初离开的行为非常后悔,希望能与那个女子和孩子团聚,照顾他们。那个女人欣喜不已,将事情的真相告诉了全村人。然后便和那个年轻人到禅师那里要自己的孩子。  禅师淡淡地问了一声:“是吗?”便慈爱地将孩子送还给了他的亲生父母。  于是,全村人又开始赞誉这位禅师,一谈起他就红光满面,兴奋不已。他们又开始拜访他的草屋,给他送礼物和食物。  “是吗?”禅师说着,坦然地接受了村民们的礼物。  这位禅师从来不受一切外来因素的影响,宠辱不惊,得失不计。他无所畏惧,能够完全接受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所有事情;而时机成熟之时,他也能够完全坦然放手。  “是吗?”是一种练习,是对事件的一种回应方式,包括好事和坏事,快乐的和痛苦的事。上面提到的那位禅师并未匆忙跳上生活的过山车,体验刺激,旅程结束后轰然倒下。相反,他自始至终只关注自己,不让自己受制于各种变化。他清楚地知道,一切不过是过眼云烟,好的可以变成坏的,坏的可以变成好的;快乐可以变成痛苦,痛苦也可以变成快乐。大师以自己的感受为中心,怀着浓厚的兴趣观察生活,坦然接受并关心发生的一切,从而不为发生的事情担心忧虑。他既不渴望获得赞誉,也不害怕受到责备。当别人抓住不放或者产生依恋的时候,这位禅师却不会恐惧,他有能力全心全力地去爱,去关心发生的一切;当它走的时候也会坦然放手。  刺穿恐惧  如果我们再仔细地观察那位禅师的行为,便会很容易地看清恐惧的根源,知道如何摆脱恐惧。在上面这个故事中,假如那位禅师奋力保全自己的名声;假如他因为村民们夺走了他的一切而对其怀恨在心,那么麻烦就会增加,使他自己和其他人产生恐惧。然而,那位禅师却拒绝仇恨、拒绝责备、拒绝怨愤,因为这些消极情绪只能使恐惧有增无减。  如果那位禅师拒绝养育那个孩子,将那个女人拒之门外,不仅他的想法会深深地影响母子二人,还会在小山村引起轩然大波,而他也将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但是,禅师却坦然接受了发生的一切,因而可以维持相对平静的生活,从而消除了他人和自己心中的恐惧。  到了该放手的时候,如果这位禅师抱着孩子拒绝归还,如果他不知道如何归还给生活赋予他的礼物,那么,痛苦和恐惧将会再次出现。不过,他十分清楚,什么东西都不完全属于他,所有的一切只是逗留片刻,最终仍要离去。因此,他便不再害怕失去,依旧保持平和的生活状态。这位禅师已经懂得如何张开双手。他看到了生命的短暂,知道所有的一切都只逗留片刻,终要离去。这个事实并未使他伤心,反而使他得到解脱,可以平静安详地生活。他并不依恋于某一种特定的结果,而是顺其自然;他也不按照自己的特殊需要而抓住或者歪曲正在发生的事情。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无法去爱。实际上,禅师只要放弃依恋和固守,他就已经能够完全奉献自己。这位禅师对生活的发展并没有特别的计划,对自己在生活中的角色、自己的重要价值、理应得到的荣誉和名声也没有特定的想法。他已经找到了一个永远不受威胁的真正的安全之所。  逃离恐惧  或许那位禅师似乎不是凡人,但实际上他跟我们普通人一样,就是凡人一个。他唯一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他明白拥有平和心境的基本原则,并且切实遵守。我们同样也可以按照这些原则,每天实践。本书就是要教你如何逃离恐惧,书中的每个练习、每条建议、每句至理名言都是恐惧编织的黑暗中的一丝亮光,我们应该让这些光闪耀。有时,光线忽明忽暗,我们在光亮中看到了出口,旋即却又落入恐惧的黑暗中。这种情况极为自然,只需继续让光亮闪耀,带来更多的光线。  当恐惧不期而至的时候,停下脚步,直面它,把它当作空气一样呼入体内,然后再呼出来。立即选择你认同的建议,开始练习。如此一来,墙上的裂缝,也就是你逃离的方式,就会越来越大,而恐惧的攻击力也会越来越弱。最终,恐惧欺骗我们的谎言也将逐渐被揭穿。  亚历克斯开始逃离恐惧,生活也因此揭开了新的篇章。周围的人对他更好了,各种活动也变得更加容易了,而他也开始对生活方向有了新的认识。很多时候,他的确觉得心胸开阔,心情舒畅。然而,忽然之间,亚历克斯又把自己冻结了。他说,事情简单得让人害怕,生活方式的变化也让人心惊胆战,他想再按照原来的生活方式过一段日子。于是,他暂时陷入了那种貌似安全的逃避之中。尽管如此,他已经尝试了不同的滋味,因此,他的这种逃避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因为在内心深处,他已经知道了拜托恐惧的方法。  为什么逃离恐惧本身会让人害怕呢?原因在于:假如放手恐惧,有些人不知道什么能带给他们安全感?他们早已相信了一个弥天大谎——恐惧可以让他们安全舒适。因此,如果他们越害怕,就对危险越警觉;事情越稳定,生活就越安全。  然而,事实恰恰相反。我们越害怕,就越看不清事态的发展,也无法看清彼此,或者真正倾听他人。我们脑海中萦绕的只有那些令人心烦意乱的声音。恐惧冻结了我们正常的人际交往以及生活的各个方面,于是我们变得越来越僵硬,往往感觉生不如死。死人僵硬不动,而活人却灵活自然,能够适应各种条件,能够自由地付出、接受,能够坦然地放手。恐惧引诱我们牢牢地抓住一切。我们并没有意识到,产生恐惧的正是我们的固执,攥得越紧,手里的东西就会碎得越厉害。  停下来:  想一想,你紧抓的是什么?你害怕放手的是什么?眼下,你只需留意一下这些问题,看看自己抓得有多紧,看看你如何拒绝失去和改变。你在与时间抗争吗?你不愿失去所有想要的或者喜爱的东西吗?这样做对你喜爱的东西会产生什么后果?随时留心这些问题。  我们拒绝放手,实际上是在与宇宙的一种力量抗争,即变化的力量。当然,最终获胜的必将是这种强大的宇宙力量。谁也不能阻挡潮涨潮落,谁也不能阻挡太阳朝升暮沉,哪个人愿意这样虚度光阴呢?然而,许多人偏偏要与事情、人们、信仰、思想、需求的变化抗争,所有这些都是不请自来,最终都要悄然而去的。我们抱怨自己,谩骂他人,谴责上帝,发誓永不再爱,不再关心任何事。毫无疑问,这种状态正是恐惧煽风点火制造的疯狂行为。  恐惧对疯狂情有独钟。它不仅鼓动疯狂,实际上就是疯狂本身在千方百计地试图扰乱我们的正常思维。然而,只要我们看透它的本质,只要我们把疯狂当作疯狂,神智便会恢复。疯狂的生活方式非常危险,拒绝面对现实十分愚蠢。不过,人们的一些非理性行为同样可以理解,T. S. 艾略特对这种情况的描述极为贴切:  “人们不能承受过多的现实。”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恐惧已经渗入了我们的骨髓,使我们无法体味现实。但是,真正能带我们驱走恐惧、逃出牢笼的只有现实。  现实有益无害  尽管恐惧对现实编造了无数谎言,但现实的确有益无害。这至理名言似乎令人难以置信(实际上,这句话是另一句至理名言的基础),因为恐惧不断训诫我们:现实充满危险,恐惧益处多多。现在,赶快放弃这种可笑的观念吧。如果生活的现实有害无益,那么我们的生存、成长、奋斗、爱、笑、创造、崇拜从何谈起呢?我们怎能看到周围美丽的世界呢?我们又怎能在饥饿时吃饭,或者拉朋友的手呢?那么,是谁把我们受邀参加的盛宴变成了囚禁的牢房?是谁怀着恶毒的眼光看待生活?  停下来:  想想生活的美好,它是如何给予你、支持你、滋养你的?停下来扪心自问,你有没有感谢过这一切?你有没有给予、支持、滋养过生活?对于生活馈赠的礼物,你是坦然接受还是断然拒绝?  除了“强迫性复现症”之外,人们通常易患另一种疾病,我称之为“拒绝生活强迫症”。我们往往以各种方法拒绝生活,却反而抱怨生活拒绝了我们。(以后的章节中将会详细论述。)就目前而言,“拒绝生活强迫症”的直接根源就在于我们不愿面对现实。一旦转变这种错误的观念,我们将会充分体验到生活的乐趣和幸福。  许多人之所以拒绝现实,主要是因为害怕变化,他们担心自己体味到的美妙的东西会转瞬即逝。不过,尽管一种体验会消失,但立即会有另一种体验等着你。只要你不忙着把它与曾经的或者即将到来的体验进行对比,每一种体验都将美妙无比。我们无需害怕短暂,而应全身心专注于短暂的过程,尽情享受其中的乐趣。  转瞬即逝的世界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金刚经》  人生苦短,转瞬即逝。我们来到世间,活上一遭,溘然而去。尽管这可能引起恐惧和悲伤,但同样可以成为我们快乐简单生活的理由,也可以让每一天都显得弥足珍贵,让我们看清生活中真正重要的、珍贵的东西。面对并接受生命短暂这个事实可以让我们享受生命的每时每刻,珍惜每次际遇。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增强我们的决心,不允许我们宝贵的生命之旅被恐惧充斥。  “如果真正意识到相伴的人某天会离开人世,谁能不和善呢?”  恐惧却不愿让我们看到这个事实,它让我们戒备短暂的生活,告诉我们目前的生活状态将会永远如此。恐惧提供各种方法试图让我们永葆青春,假装时间永远停滞不前。然而,生活的短暂性却无法防备,它是生命最基本的事实。一旦我们明白这一点并坦然接受,一切都将开始改变。  我们害怕短暂,企图通过依恋和执著来躲避这种恐惧,试图让一切都显得固若金汤,似乎生活本身便有赖于此。我们的生活本身似乎完全依赖人际关系、金钱、地位和成就,因此举止言行处处体现着这种观念。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生活依赖的是其他东西。当我们发现生活的真正根基之时,就会完全摆脱恐惧的控制;如果我们觉得生活依靠的是变化的、不稳定的、转瞬即逝的东西,恐惧便会完全占据上风。  结尾:练习  不再依恋,坦然放手  1. 松开紧攥的双手  你抓得最紧的是什么?它妨碍了你什么?你愿不愿意稍稍松开双手让它离开?今天,就请你稍稍松开双手,明天再松开一点。  2. 别再区分好恶  你是如何区分个人好恶的?你追求的是什么?拒绝的是什么?这样做你失去的是什么?今天,请你转变一下。别再追求喜欢的东西,也别再拒绝讨厌的东西。无论发生了什么,只需坦然面对,淡淡地说一句:“是吗?”  3. 来临之时,欣然接受;离开之时,坦然放手。  看看你的依恋和执著是如何制造恐惧的。请你下定决心:今天一整天都不强求任何事情,而是顺其自然。来临之时,欣然接受;离开之时,坦然放手。如此一来,你的感受将会与此前不同,而世界对你的回应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4. 别再拒绝变化  你是不是总想让事情一成不变?这种一成不变的状态持续了多久?事情是不是最终仍旧发生了变化?你过去是如何看待这些变化的?你为此谴责过自己或别人吗?你有没有试着改变这种状态?现在,你能否让凡事都顺其自然?  5. 让变化顺其自然  你有没有迫切地想按照自己的时间和方式改变某件事?如果这样,你实际上是把自己的需求和观念强加于这件事本身。你能不能任事情顺其自然,不再插手,让变化按照其自身的方法、时间和节奏发生?即便你万分不情愿,变化也仍旧会按照自己的时间和节奏发生,插手又有何用?我们之所以插手是因为想要其他东西,想让自己感到安全。但是,能带来安全感的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远离恐惧。当你不再推三阻四,不再试图改变生活的时候,内心深处的恐惧便会逐渐消失,安全感自然会逐渐增强。你不妨试试看。  至理名言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承认生命的短暂吧,与之和平共处。花些时间观察那些自然而然发生的变化,拥抱这些美妙的变化,看看它们如何带来新的经历。接受你自己以及所爱之人的变化。对于你本来可能会拒绝的事物,同样花些时间注意它们的变化,你现在还会拒绝它们吗?  练习一下如何享受变化,欢迎它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如果你注意到脑海中闪现出对改变的灾难性期待,需要做的就是注意它、拒绝它,对它说“不”,然后放手。专注于生命赐予你的所有。你应该明白,那些期待只不过是恐惧这个跳梁小丑在蠢蠢欲动罢了。第三章  倾听内心的呼唤  “只有真实地生活才能真正做到眼明心亮。”  ——爱默生  桑德拉担任公司高层已经十二年有余。尽管公司遇到了一些困难,她仍然一如既往地尽职尽责,以为公司面临的问题很快就会解决。她认为自己是公司团队中的重要一员,自我评价颇高。可是,一个周五的早上,老板走到桑德拉面前,对她说公司不再需要她,要立即将她扫地出门,她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桑德拉以前根本没有意识到公司问题的严重性,也从未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会被炒鱿鱼。老板刚宣布完命令,桑德拉的电脑及所有的业务联系人均当即封存,贴上了封条,她只有几分钟时间收拾私人物品,甚至连与朋友和同事道别的机会都没有。转瞬间,她在公司的身份便被完全抹掉了。  桑德拉震惊之余,却束手无策。这件事完全出乎她的意料,已经超出了她的承受能力。桑德拉突然被炒这件事在同仁中引起了极大的混乱,一时间人心惶惶,不知道同样的厄运接下来会降临到谁的头上。  对于公司的实际状况,桑德拉此前显然一直生活在自己的幻想中,将现实拒之门外,忽略了一些明显的迹象。假如她当初能注意到这些迹象,便会更好地准备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但是,忽然被辞退之后,桑德拉无法接受这个沉重的打击,不知该何去何从。接下来,她也没有积极地想办法解决问题,或者跟朋友倾诉苦恼,获得安慰,并最终寻找新工作,而是完全隐退到幻想和梦想中。她变得不敢迈出家门一步,不敢尝试新东西,终日回想着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遭遇。有时候,桑德拉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无可厚非,发生的变故根本不是她的错,所以便花很长时间自怨自艾;而有时候她则幻想着去跟公司讨个说法,重新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脑海里萦绕着报复的快感;还有些时候,她则会埋怨自己,觉得自己如今的状况都是由于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于是便无情地惩罚自己,历数从前所有的失败经历,为此而对自己深恶痛绝。  桑德拉这种矛盾的状态反映了她性格的不同方面,它们交替出现,控制了她的想法。事实上,这些相互矛盾的内心的声音并没有告诉桑德拉如何解决问题,反而让她更加脆弱,更加不知所措。她不知何去何从。  生活中发生意料之外或者令人震惊的事情时,许多人都无法承受。我们对变化猝不及防,从而受制于恐惧,似乎整个世界都危机四伏、缺乏理性。我们不知道下一只鞋子什么时候会落下来砸在自己头上,不知道能真正相信谁,哪里才是安全之所。我们不仅失去了依靠别人的能力,同时也失去了依靠自己的能力。我们不再确信发生的一切,不清楚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在这种状态下,我们很容易遁入幻想世界,似乎幻想可以带来慰藉,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但事实上,这些幻想只能切断我们与现实、与可行的解决方法及平和心境之间的联系。  虚幻的慰藉  “人们不能承受过多的现实。”  ——T. S. 艾略特  许多人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幻想和空幻世界中,但是我们却并未意识到,因为这是一种自发自觉的行为。一旦出现了棘手的问题,强烈的愿望受到打击,恋情危在旦夕,或者感到无助、受到伤害时,幻想就会作为处理困境的方式,像庄稼地里的杂草一样冒出来,而很多时候甚至很难注意到它们的存在。  这些幻想有许多作用。从表面上看,它们似乎给了我们些许慰藉,提供了一个解释和解决方法,使我们认为自己是在切实地解决问题,自己是最终的胜者。通常,在我们的幻想世界中,我们往往会大获全胜。我们找到了渴望已久的爱,重新获得自信,除掉了敌人;有时会把自己当作一个倒霉的受害者。幻想就像毒品一样,可以暂时抚慰我们的创伤,保持短暂的冷静,让我们误以为一切正常。另一方面,幻想也可能强化我们对自己的消极看法,扭曲真正的自己,掩盖业已取得的成就。  停下来:  回想一下你有没有遇到过棘手的问题。当时你是怎么“考虑”的?你用什么样的梦想和幻想取代了问题本身?这些幻想真正带给你的是什么?你的生活是不是真的因此而发生了改变或者改善?你有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陷入了幻想世界?  无论如何,这些幻想都十分危险。尽管它们起初会从某种程度上缓解压力,但从本质上讲,它们与恐惧乃一丘之貉。幻想让我们逃避现实,使我们的精力浪费在痴心妄想上,却未能真正面对或者解决迫在眉睫的问题,而问题本身以及背后隐藏的恐惧却往往有增无减。由于无人问津,它们便肆无忌惮地进一步发展、恶化。  这些问题可能令人震惊,因为我们极少意识到幻想的存在。它们往往不知不觉地侵入我们的大脑中,一遍遍地重现,直至跟我们熟稔得像老朋友一般。许多人精神高度紧张,往往将幻想误认为现实,并未停下脚步仔细看看外部世界的真实情况。这些人与桑德拉一样,终日生活在幻想中,以为一切正常,自己深受器重,却并未觉察到现实生活中的诸多迹象和信息。最终,当残酷的现实忽然间大张旗鼓地出现,当某个人突然被解雇,或者恋人要分手的时候,他们便会大惊失色,六神无主。因为这些人根本不知道会发生这种事,也从未打算真正听到或看到事情的发展。  停下来:  回想一下你陷入幻想世界的经历,看看你在这上面浪费了多少时间。将你主要的幻想以及背后的推动力写下来。现在,你已经意识到了幻想的存在,这是最重要的第一步,可以当即阻止幻想进一步发展。  闭目塞听  幻想可以转移我们对现实问题的注意力,从而使我们闭目塞听。眼前无论是什么,我们都熟视无睹,看到的只是自己脑海中的幻想;无论别人说什么,我们都置若罔闻,听到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对其他内容肆意歪曲。我们的观念和幻想就像一个过滤器,通过的是我们想听的信息,而过滤掉的则是那些不喜欢或者与自身愿望相悖的内容。  卢对玛拉情有独钟。一天,卢亲耳听见对方说也喜欢自己,便欣喜若狂,激动地告诉周围的朋友,说他和玛拉就要订婚了。然而,他却没听到玛拉真正说的是什么,也没注意到她说话的语气。玛拉对卢说的是:如果有朝一日他能学会倾听,理解她的感受,她可能会喜欢他。这番话的重点在于:玛拉认为永远不会有这一天,而她对此感到难过。  当一段感情忽然结束的时候,许多人对曾经的恋人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无数次告诉你我的感受,可你却从没听进去。是你自己把我拒之门外的。”  你拒之门外的是什么?每一天,现实都会带来很多信息、迹象和机会,它也会带来惊喜的礼物,等待有人接受。你准备好接受了吗?抑或你正沉溺于幻想世界,想象着会发生什么,应该发生什么,或者这个世界会如何待你?有些人以为,只要我们生活在幻想中,将不喜欢的信息拒之门外,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至少不必面对幻想背后隐藏的恐惧。但是,我们必须要意识到这样一个事实:拒绝面对现实只会让你更易受伤、更加迷茫、更加危险。这一点非常重要。不了解事态的发展,我们就无法采取必要的措施。由于问题得不到处理,潜伏的恐惧感便会日益加重。  若要消除恐惧,最重要的是提高辨别力,明白现实带给你的是什么,避免陷入幻想或者迷失在幻梦之中。只要你能真正看清现实,自然便会找到应对之法。  想一想:  你喜欢幻想什么?疲倦的时候、小憩的时候、喝咖啡的时候,你的脑海中浮现的是什么幻想?它能带给你快乐吗?或者它是对恐惧的幻想?了解自己经常出现的幻想,我们就能更清楚地认识到还有哪些问题没有处理解决,自己渴望或者害怕什么。一旦发现需要处理的问题并切实解决,对应的幻想便会消失。  把生活中隐藏的需要处理的问题写出来。只要意识到它们的存在,白纸黑字写在纸上,对它们的恐惧便会减弱。如果我们单纯地压制、掩饰自己的需求、欲望、恐惧和问题,恐惧并不会离开,而是变得越来越强大。  强迫性行为  受制于幻想和梦想的时候,强迫性思维便会应运而生。患有强迫症的人缺乏安全感,惶恐不安,甚至处于失控状态。他们会对某件事反复考虑,试图弄清楚此事的来龙去脉,以便从内心深处接受目前承受的痛苦,或者确保未来安全无虞。这些人不愿承认自己已经失控,反而借助某些重复的行为和做法来制造出一种稳定感、安全感和控制感。然而,他们却要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这些重复性行为不仅限制了他们的生活,而且占据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很快,这些行为就会变成强迫性行为,夺走此人的自由。以这种方式生活的人,几乎没有自由、自愿或者快乐可言。此外,这种所谓的安全感并不能持久,基于人为的、不真实的安全感十分脆弱。一旦某个老做法没有进行,或者某个行为没有完成,危机感便会重新出现,人们就会感觉安全再次受到威胁,重新陷入失控状态。  强迫性的重复思维、行为和幻想并没有积极地帮我们收集事实,看清事实,却似乎在保护我们免受痛苦,它们似乎提供了一种获得平衡或者重获自我价值感的方法。不仅强迫症患者如此,泛言之,我们所有人都是这样。所有人都想通过各种幻想、老习惯、老做法和不愿放手这种自动的思维方式达到控制恐惧的目的。尽管这些幻想、观念、习惯和强迫性行为看似能够给人慰藉,但实际上背后指使它们的正是恐惧,同时它们也在为恐惧推波助澜。我们越沉溺其中,现实就越可怕,而我们也就越无力进入现实世界,无法采取有效措施。对于这种困境,我们有许多处理方法,有许多适用的良药。第一种方法是:  只管去做:采取行动  “望洋兴叹而不乘风破浪者,必不能穿越大洋。”  ——泰戈尔  说来奇怪,其实治疗幻想和强迫性思维依赖症的良药非常简单,那就是:只管去做——采取行动。站起来,走出去,融入生活,只管去做些事情。无论你感觉如何,只管迈出第一步,才能有第二步。在这个过程中,恐惧会竭力阻止你,让你再等等,再考虑考虑,掩饰一会儿,做好准备,推迟片刻,确保所有条件都完全具备之后再行动。当然,事实是:条件永远不会完全具备,那一天永远不会到来。恐惧对你说你还没准备好,警告你要小心谨慎,否则会摔跟斗,当众出丑。  对恐惧说:摔跟斗,犯错误,当众出丑又怎样?没关系的。跟活死人的生活相比,这根本算不得什么。谁能为所有事都做好准备?如果我们非要等到时机成熟,将会永远囚禁于幻想之中,什么事都做不成。  采取行动,我们才能准备妥当。  找一件你拿不准要不要做的事,现在就开始付诸行动。停下手边的其他事,别再三思,只管去做。一旦开始行动,接下来的步骤便会简单许多,我们也会逐渐明白自己真正需要什么。  只要采取行动,我们便会从中发现、了解、挖掘自己巨大的潜力。我们了解了自己选择的结果,便可以进行新的选择。成功和失败有何不同?如果终日害怕失败,便会完全处于恐惧的魔爪之中。一位大师曾经这样说:  “生活就是不断犯错误的过程。”  ——道元禅师  错误是朋友  还有一剂药也很有效。错误本身无可厚非,它们是我们的朋友。不跌倒就无法站起来,小孩子如果总是害怕摔倒就永远学不会走路。跌倒了再爬起来其实非常正常。同样,采取行动,从中学习,强健肌肉,继续前进也极其正常。如果总是害怕失败或者犯错,我们就永远无法进步。实际上,犯错也是件好事,说明我们已经冒险了,已经开始与恐惧抗争,从某种程度上已经战胜了恐惧。  你要明白:  只要你做了战胜恐惧的事,只要你反抗了这个恃强凌弱的家伙,只要你敢于冒险,直面恐惧,并采取行动,你就是胜者。行为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已经削弱了恐惧对我们的控制。  如果跌倒了一百次,这就意味着我们胜利了一百次,直面恐惧一百次,经过了不屈不挠的努力,又勇敢地站了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变得越来越坚强,同时也削弱了恐惧的力量。我们已经重新发现了真实的自己——绝对比恐惧更加强大。  想一下:  你犯错跌倒的经历,仔细想一想。把它写下来,描述一下发生了什么,你从中学到了什么,你没有学到什么。同时也写下来你“认为”应该发生什么。难道这就是你认为此事失败的原因吗?因为结果不在你的预料之中?因为你觉得痛苦?是谁说这是个错误?如果结果是另一种情形,是不是就没关系呢?  一个错误之所以是错误,纯粹是我们自己的判断。但实际上,那只是发生了某件事,出现了某种结果而已。为什么称之为错误呢?难道就是因为我们无法控制生活的所有方面?谁又能做到呢?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有意思的是,每个人都害怕犯错,认为自己无论何时都必须完美。这些想法其实是恐惧之言,却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幻想中。对于这些愚蠢的谎言,我们应该置之不理。如果真的犯了什么错误,也不必害怕,要坦然接受。  犯错怎么了?  再想一想:  犯错怎么了?将你犯错的经历都写下来,谁在乎呢?发生了什么呢?那是世界末日吗?你从错误中汲取了什么教训?将你正确的时候也写下来,那时又发生了什么?你的生活有任何改善吗?  现在,请你写出五种可能犯错的方式,再写出五种可能正确的方式,你确定吗?是谁这样说的?你想一辈子都生活在害怕犯错的恐惧中吗?  害怕犯错、永远追求正确的做法会把自己和别人一起逼疯。如果我们认为某人犯了错误,往往会不自觉地将其拒之千里;或者,如果我们认为某人比自己更正确,就会觉得不平衡。无论我们自己还是别人犯的错误都只能证明一点:我们非常糟糕,一无是处。  以这种方式生活,我们就深深地陷入了海市蜃楼的怪圈。海市蜃楼不仅出现在沙漠里,同样也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走在沙漠之中,我们会看到前面有一个虚幻的湖泊,看起来跟真的一样。但实际上,那泊湖水只是口渴造成的幻觉。我们以为它是真的,迫不及待地跑过去喝水;但是,跑得越近,湖泊就离得越远。湖水似乎只有咫尺之遥,于是我们在酷热的沙漠中愈加奋勇地奔跑,越来越渴,愈加渴望喝到湖水。然而,近在咫尺的这个海市蜃楼(任何海市蜃楼)永远都无法缓解我们的口渴。渴望完美、永远正确、永不犯错也仅仅是个海市蜃楼。不断追求完美的过程让我们几近疯狂,却从未让我们得到智慧,体味完满。  只有看清海市蜃楼的本来面目,明白它并不存在,只是我们的幻觉,才能打破那种可怕的恶性模式。追求完美、担心犯错的观念也是一样的道理。生活就是不断犯错误的过程。生活就是行动、反思、再行动的持续过程。重要的是,要敢于全身心地投入,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要尽量关注现实,去看,去听,去感觉,然后作出回应。首先,你要全力以赴地采取行动,剩下的就不单纯是你自己的问题了,因为你无法控制自己行为的后果。  不要担心行为的后果  当我们说“只管去做”的时候,意思是说,不要关注行为的后果,忘掉结果,关注行为本身。为了做而做,并不是为了得到回报。送给别人礼物的时候,不要暗自希望对方感谢你、回赠给你礼物或者恩惠。如果这样的话,就不是“只管去做”了,而是另有企图。怀着某种企图做事往往会造成一种失衡状态,因为我们的一半注意力都集中在回报上面。如果没有得到任何回报,有些人便会忿忿不平、怀恨在心。这时候,我们的礼物就丧失了其真正的价值,而变成了一种变相的操纵形式。约会的时候,不要坐在那里心不在焉,脑海里想着自己有没有给对方留下好印象,说话是否得体,他觉得你漂不漂亮,或者他是否会再打电话给你。你应该做的就是去赴约,真的在那儿,跟另一个人在一起,把所有精力集中在这个人身上,认真倾听,适时回答。享受这段时光,多多了解这个人,但不要抱有任何期待。  期待会诱发对失望的恐惧。为了得到预期的结果,我们往往会调整自己的行为。这样,我们不知不觉就被分裂成了两半,其中一半无时无刻不在审视另一半的表现,判断我们是否得到了想要的结果。此时,我们就显得心不在焉、六神无主。实际上,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其实把别人当作了一件满足自己需求的物体。当然,我们也可能成为自己的物体,随意摆布。如此看来,我们变得垂头丧气还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吗?我们甚至可能会连自己都害怕。  如果生活在期待的世界中,我们根本不可能时刻了解真正需要或正在发生的事。了解事情的发展,体味生活的酸甜苦辣,这是多么美妙、多么令人激动啊!然而,大多数人却并未如此,相反,我们任由幻想和内心渴望的摆布。  停下来:  专注于你周围的环境、身边的人以及真正发生的事情。别再关注你的内心世界,全神贯注于现实世界发生的一切。  如果你是独自一人,不妨认真聆听你听到的,观察你看到的,感受轻拂面庞的微风,注意身体的感觉和姿势。此时此刻,你在做什么?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件事上。如果你在切菜准备做饭,那就专注于切菜的每个动作;如果你在读报,就放下报纸,注意一下卖报人,街上来往的车辆和行人,以及正在进行的一切。  如果你跟别人在一起,就要真的在那儿,不要有任何期待。让每一刻都自然而然,不要填补短暂的沉默,不要预料对方要说什么,不要插话,让一切都顺其自然。如果某种感受油然而生,你只需感受它,不要追求或者逃避任何事。同时,展现真实的自己,不要希图从别人或者你花费的时间中求得任何回报。  现在看看你的焦虑发生了什么变化。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3
正序
倒序
不害怕的世界
不害怕的世界-2
不害怕的世界-3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获得平和心境七原则:不害怕的生活
获得平和心境七原则:不害怕的生活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