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耐基夫人写给女人一生幸福的忠告-4

健康、成熟的人的标志之一是“喜欢自己”,当然这里并不是自以为是,而是冷静、客观地接受自己,并怀着自尊心和人类的尊严感接受自己。  布兰顿博士曾说:“适度的自爱,对每一个正常人来说,是一种健康的表现。适度的自重对工作和成就都不可或缺。”  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动机和个性》一书也提到“自我接受”的重要性。他说:“最新的机能心理学理论出现了一些主要的概念:舒放自然、自我接受、冲动知觉、自满自足等。”  一个心理成熟的人,不会躺在床上默想自己哪儿比不上别人,或为自己没有比尔自信或约翰积极进取而担忧不已。  他有时也会批评自己的表现,他也许觉察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但他知道自己的动机和目标是对的,他会把精力花在改进自己的不足或缺陷上,却不会对着自己的过失和弱点悔叹不已。  成熟的人无论是对自己或是别人,他都抱有同样的宽容心,他不会因为自己有一些弱点而活得痛苦不已。  那么,喜欢自己是不是跟喜欢别人同等地重要?心理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的亚瑟教授指出:教育应该帮助儿童乃至成人了解自己,进而建立起自我接纳的健全心态。他在《当教师面对自我的时候》一书中,认为教师的生活和工作充满了奋斗、满足、希望和心痛,因此,自我接受对每位教师来说,都十分重要。  现今,如果你留心观察,你会发现医院里一半以上的病房住满了那些对自己感到厌恶的人,而且外面排满了成千上万遭遇情感和精神困扰的人,这些都是与自我无法相处的极端的例子。  在此,我并不打算深究产生这种不幸状况的因素和压力。我只是觉得: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我们过于注重物质的成功和社会名望的追逐,过于强调赶超别人的目标,而这种现象与现代许多人精神上的疾病或障碍大有关系。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罗伯·怀特在《进步的生活:性格自然成长的研究》一书中,提到目前一种流行的观念,那就是:“人必须调适好自己,以适应周围环境的各种压力。”怀特还说:“这种观点,使人们误以为:理想的人,都能成功地调整自己去适应狭隘的生活模式,单调的例行公事、强制性规定以及达成角色任务的种种压力,能为一切行动和努力让步。这样的结果反而使人失去了目标,放弃了开发自己宝贵的创造能力……总之,仅仅为了适应外界的压力,而失去了自我特有的创造性与发展自我的能力。”  我完全赞同怀特博士的说法。我们很少会有人勇气十足地独树一帜,或清楚明了自己究竟拥护什么主张。我们的行动往往会受社会和经济群体的影响。比如,我们的衣、食、住、行或思考的方式,往往与周围的人十分接近。而一旦我们的个性跟周围环境显得格格不入,我们便常常会变得神经过敏或不快乐,会感到失落和茫然,甚至会发展到讨厌自己。  多年前,我的一个女学员就曾受困于这种冲突而感到迷惑不解。她丈夫是一个有野心、积极进取并有点独断专行的成功律师。他们的社交圈子大都是由与她丈夫类似的那些以社会名望和成就来衡量人的价值的所谓名流组成。这位太太性格文静、谦虚,但在这种圈子里,她只感到压抑和受轻视。那些人压根没人欣赏她所具有的优良品质。为此,她变得越来越沮丧,越来越不自信,因为她总也不能达到那些人对她的要求,她变得越来越不喜欢自己。  其实,这位太太大可不必如此苦恼,她的问题并不在于如何委曲自己去适应环境,而是在于她如何接纳自己:快快乐乐地接受真实的自己,摆脱想要成为一个完全不同的人的压力。她还应懂得“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意义,明白每个人都只能依照自己的性格行事的必要性。明白了这一点,她才会对自己恢复信心。  她重新肯定自我的第一步,是不再用别人的标准来判断自己:她必须建立起自己的价值观,并把它应用于生活,同时必须学会独处,减少自我挑剔。  过度的自我挑剔是不喜欢自己的人最常见的表现之一。当然,适度的自我批评是健康的,也是有建设性的,对改善自我十分必需,但是,当它成为一种强制性的观念时,就会使我们的思想瘫痪,会阻碍我们积极、正面的行动。  许多年前的一个晚上,我去听丈夫的授课。课后,有一个女孩跑来向我丈夫抱怨说,她自己的讲话总讲不出预期的水平。她说:“我一上讲台,便感到胆怯别扭。别的同学看起来都那么沉着自信,可我一想到自己的缺点,就感到气馁,这样以来,就更是无法表达出我事先准备好的演说词了。”  听完她的诉说,戴尔只用了一句简单的话来回答她的疑问,这句话令我永生难忘:“别尽想自己的缺点。毁掉你的演讲的并不是你的缺点,而是你根本没有发挥出你的优点。”  是的,导致一篇演说、一个人或一件艺术品失败的往往不是它本身存在的什么缺点。莎士比亚的剧作里,历史或地理的错误随处可见,狄更斯的小说更充满了过分感伤、煽情的段落。但是,又有谁会在乎这种缺陷?这些伟大艺术家的作品依旧流芳千古,长盛不衰;它们的优点盖过了缺点,使得缺点变得微不足道。而我们结交朋友也是如此,我们喜爱朋友是因为他们的优点,对于缺点一般只会一笑置之,不会在乎。  要想有所进步和实现自我,就要集中精力发挥自己的长处,展示最好的一面,把缺点抛在脑后。我们必须纠正自己的错误,并迅速忘掉它们。  负罪感和自卑感是最要不得的心态。一旦我们陷入其中,我们便不可能尊重或喜欢自己,更不会欣赏别人拥有这种心态。如果我们真不幸陷入其中,我们所应做的只能是把过去埋葬,以便重新开始。  为了学会喜欢自己,我们必须培养出容纳自己缺点的肚量。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降低标准,变得懒惰、糊涂或不再尽心尽力。我们都明白没有人能永远达到最好,包括我们自己。强求别人完美是不公平的,而要求自己完美根本就是愚蠢。  数年前,我加入一个组织,其中有位女士是个十足的完美主义者。她对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要求毫无瑕疵,但别人看来,她的工作大多却是失败的。比如,一个简单的报告,她都得细细推敲好几个小时才肯提交;发表演讲,她更是把题目反复解释,实际上却搞得听众很不耐烦;她家里从来不欢迎冒然探访的客人;举行宴会时,她连最小的细节都事先一一安排好。这位女士费尽了苦心,也的确做到了一种近乎机械式、冷酷的完美,但付出的代价却是失去欢乐、自在和温情。这样的完美,实在让人感到无聊透顶。  不断要求自己完美是一种无情的自虐。由于无法忍受自己只不过跟别人一样好而已,苛求完美的人要超越别人,光芒四射,成为众人瞩目的明星。这样的人的注意力不是放在努力发挥自我,尽力把事情做好,而是摆在如何胜过别人,把自己高高放在傲视他人的完美的位置上。  当然,完美主义者也会像其他的人一样经常地遭受失败,但他无法容忍或超越自己的失败,结果只能变成痛恨自己,不喜欢自己。  不要对自己那么苛刻,有时候,我们需要放松一下自己,或自嘲一番,这是学会喜欢自己所需的一个条件。  我曾强调每天挤出一段独处的时间,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必要性。孤独对学习喜欢自己也是一个帮助。马里兰州巴尔的摩一家精神病学协会的董事巴蒂梅尔博士曾说:“以前的人习惯在晚上睡觉前反省一下当天的活动。现在,这仍不失为一个学习如何与他人或自己相处得更好的方法。”  如果我们连自己都难以忍受,实在无法奢望别人会喜欢与我们呆在一起。福斯狄克说,无法忍受独处的人就如同“永远被风吹拂的池水,永远无法平静下来反映出美丽的风景来”。  通过学习跟自己独处,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心灵的停泊处、一个参考点、一个我们与外界接触的基础。安妮·林伯格在《来自大海的礼物》一书中写道:“一个人只有在与自己的内心相沟通时,才能与他人进行沟通。就我来说,孤独能让我找到我自己、我内在的心声。”  孤独能给我们一个较客观地审视生活的场景。“静下来,同时可以体会我就是上帝”是圣经诗篇中的忠告。这的确是个好的忠告,因为孤独对灵魂的好处就跟新鲜空气对身体的好处一样。  假如我们将自己的满足和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则无异于把重担添加在我们所爱的人身上,这一定会影响到彼此之间的关系。要喜欢、尊重和欣赏自己,就像我们这样对待所爱的人一样。这么做不但能培养出健康成熟的个性,也能增进我们与他人相处的技能。    [BT2]三思而后行  那些只依着情绪、偏见或性急就不分事实地采取行动的冲动行为,实在是一种十分不成熟的表现,它和小孩子们“立马就要”的欲望十分相似。  “三思而后行”并非要我们陷入优柔寡断之中,而是警告我们不要凭一时的冲动,抛事实于不顾就采取仓促的行动。  “三思而后行”对于情绪易冲动的人来说,是一句应该牢记于心的格言。虽然从下定决心到决定行事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一部分,但做事之前必须要有谨慎、合理而周密的判断,以切实掌握有关决定性的一切因素。  这么做并非要我们陷入犹豫不决之中,而是告诉我们不要轻率地行动。  设想一下:如果医生不经确诊,便草率地决定施行紧急手术,其结果将是如何地不堪设想。的确,在这种时刻,直接采取行动自然非常重要,但也必须知道,行动的成或败却是基于先前正确的诊断。  这里有一个处理事情还算比较恰当的例子。  在墨西哥州阿尔布奎克,有一位考斯太太,几年前曾为如何妥善安置她生病的母亲和维持家中的开销而伤透脑筋,事情起因于一向给予她经济援助的叔叔打来电话,问她能否节省一些开销,或削减两个护士的薪水,因为他最近经济有点紧张。  对考斯太太而言,这并非是最理想的解决方案。在电话里,她答应叔叔说考虑好就给他回电话,后来,她表达了对叔叔的感激,也表示愿意减轻他的负担。  “由于我善于在纸上思考问题,”考斯太太说道,“因此我拿出一大本活页纸来,将所有的收入列出一张表来,包括自己所有的有价证券收入和叔叔给的接济,然后列出所有支出。通过这些表,我发现母亲的衣食支出很少,但有一个支出庞大的大房子,加上两个女护士的薪水,还有税金、保险费等,支出数还真挺惊人。显然,这幢房子应该处理掉。”  “当时,我惟一的顾虑是,母亲的健康状况越来越糟,我不敢确定搬家对她来说是否妥当。更何况,她曾表示不愿离开那幢房子到别处去度过余生。对这一点,我有些顾虑,不知道该如何办才好,因此,我去请教一位医生朋友,她建议我去找那个离我家很近,行程不过3分钟的一家私人疗养院的女主人。”  “这是个仁慈又能干的女人,她答应了我预算之内的费用来照顾我母亲。因此,我最后决定把母亲送到她开的疗养院去。”  “事实证明,我这么做还算是比较明智的选择。母亲一直不知道她已搬了家,住进了疗养院,她一直以为自己仍住在家里。我也能天天去看她而不必一周才去一次。母亲受到了更好的护理,叔叔的财务问题也解决了,我也十分欣慰。这个经验也告诉我,如果我将遇到的问题列在纸上,好好分析的话,通常都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此后,我经常使用这个方法。”  考斯太太的成功告诉我们:只要事前进行详细的分析,通常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考斯太太事前没有对事实进行适当的分析就采取行动,她可能会严重危害母亲的福利,更不要说妥善解决财务危机了。  如果你的财务上出现了问题,最好将你的收入和支出都列在纸上,让每一笔账都清楚地展现在你的眼前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这世界上,有谁从未遭遇过财务危机的问题呢?  伊利诺依州的吉姆夫妇也遭遇过这种问题。和许多新婚夫妇一样,吉姆夫妇还没度完蜜月便开始为他们的欠债发愁。当时正赶上二战期间,眼看着吉姆就要应征人伍了,家里却有一批账单还没付完。  “最后,”吉姆说,“我们明白,光靠发愁或担忧是没法解决问题的。于是,我们坐下来做了一下清算的工作。结果是:几乎镇上的每个商人,都欠了些钱,不算太多,但是加起来超过我入伍前的清偿能力。最后,我们决定正大光明地告诉每一个商人,我们打算每个月还一点钱。”  “可能我所做过的最让我感到难为情的一件事,便是如何面对第一个商人,告诉他,我不久就要离开了,而且无法清偿欠款。但是,当我告诉他,我打算每个月清偿他一小笔钱时,他满怀理解地接受了,我也大松了一口气。接下去,其他的商人也都很仁慈体谅。后来,我的债务便一一清偿完毕。战后我回到家里,还有一个商人专门到我家去,感谢我的诚实守信。”  “当我们遇到问题时,只要我们能静下心来分析困难,便能够做出决定,并采取行动,而且这么做,往往是明智而恰切的。”  但是,生活中并没有多少人能像吉姆那样,愿意静下心来,好好地面对问题。他们往往会愁眉不展、夜夜失眠,尽可能拖延做决定的时间。如果遇到实在无法再拖的情形,他们往往就会惶恐地仓促行事,结果事情办的往往不尽如人意或者干脆糟糕收场。他们总是避免面对现实去分析问题,所以永远无法了解处境的复杂。  我丈夫有一次去访问哥伦比亚学院院长霍克斯先生时,他发现在霍克斯院长这样的大忙人的办公桌上竟然十分干净,没有任何文件或档案。  “有这么多学生的问题需要处理,”我丈夫说,“你一定要经常做决定。可是,看起来,你却不慌不忙的,你究竟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哦,”霍克斯院长说,“是这样的,如果我要做什么决定,我会集中精力搜集与此有关的一切资料,当然,我是惟一的资料收集委员会的委员。我不管我的决定是什么,只分析与此有关的一切事实,如此一来,决定就自己产生了。挺简单的,不是吗?”  的确挺简单,也很明显,但是,如同许多常识一样,它常被人们忽略。那些只依着情绪、偏见或性急就不分事实地采取行动的冲动行为,实在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它和小孩子们“立马就要”的欲望十分相似。他们会不顾来往穿行的车辆,就想横穿马路;毫不顾忌可能令人中暑的酷热立马就想跑到海滩上去。他们做事往往不假思索,断然就采取冲动、鲁莽的行动。  一次,有位妇女向我透露她的担忧,原来她怀疑丈夫对自己有不忠行为。她正十分犹豫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才好:是将自己的怀疑坦言相告,或是和他谈开或是干脆带着孩子回娘家去?  “你凭什么认为他在外面会有别的女人?”我问她。  “哦,”她说,“我看出他最近的表现有点反常。以前,他是一个很容易相处的人,现在,他却动不动就发脾气,甚至还骂我,指责我,他说他需要加班,工作太累,根本没精力再陪我逛街了。很多小事也表明了这一点,他甚至忘了我们的结婚纪念日。如今的他,完全变了!”  听起来事情确实有点不对劲,但我还是劝她最好冷静,不要贸然行事,即使采取行动,也要先查明一些原由。  我建议她首先最好请医生为她丈夫做一次体检,另一个建议是要她设法查明她丈夫是否在工作上出了什么差错。  这个建议十分奏效。医生检查出她丈夫身体有病,急需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后,他又恢复了原先的和善,他太太也不再疑神疑鬼了。  然而,就在不久前,这个女人差一点因为自己的猜疑而舍弃她本来挺美满的婚姻和家庭,仓促地做出偏激的行为。  请记住:行动的能力是一个人的心灵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但是,我们必须根据适当的理解和知识而行动,不能简单地想到什么就做什么。    [BT2]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一个人迈向成熟的第一步,便是要勇于承担起自己应负的责任来!  在我的小女儿唐娜刚学会走路的时候,一天,她把一张小椅子搬到厨房里,并爬到上面,试图去够冰箱里的东西。见此情景,我急忙冲过去,以防她不小心摔下来。但我最终还是慢了一步,她结结实实地摔了一跤。当我扶起她来,察看她摔伤了没有时,她却气呼呼地朝那张椅子狠狠地踢了一脚,一边还十分生气地骂着:“都是你这坏椅子,害得我摔倒!”  如果你稍微留心一下,你一定会从小孩子那里听到或见到许多类似的转嫁责任的借口。小孩子们往往会率性而为,明明是自己的过错,却要迁怒于没有生命的东西或是无辜的旁观者。对他们来说,这或许是很自然正常的行为。  但是,如果这种孩子气的行为反应模式一直持续到成年,那就有点麻烦了。自人类出现以来,就一直存在着一种把自己的失败和过失推诿于别人身上的不良倾向。就连偷吃了禁果的亚当,面对上帝的责问,也拿夏娃当自己的挡箭牌:“都是这个女人引诱我,我才吃了。”  要知道:一个人迈向成熟的第一步,便是要勇于承担起自己应负的责任来!  生活中的你我,无论是谁,要想拥有成熟、健全的生活态度,就必须正视自己生命中那些应负的责任,绝对不能在受挫和犯错的时候,像一个小孩子似的去找一个替罪羊来推卸责任。  那么,到底为什么生活中还有那么多人喜欢把过失推诿于别人呢?其实,仔细一想,也并不奇怪,毕竟责怪别人比自己担负起责任来肯定要轻松、容易,也好做的多啦!检视一下自己的生活,你会发现,如果我们需要借口的话,责怪父母、老师、环境、老总、上司、丈夫、妻子、儿女的确比较容易,有必要的话,我们还可以责怪祖先、政府以及整个社会,实在找不出借口的话,我们还可以责怪命运之神的不公。  对那些不成熟的人来说,他们似乎永远都能给自己的缺点和不幸找到开脱的理由,当然,都是些他自身之外的理由。比如,他们有一个极为悲惨的童年;他们的双亲不是太穷就是太富了;双亲对他们的管教不是太严了就是太过放纵了;他们没有受到教育,或者他们总是忍受着疾病的无情折磨等等。  也有些人总是埋怨自己的丈夫或妻子一直不理解自己,或老是觉得自己的运气欠佳,似乎命运之神老是和他们作对。有时弄得让人禁不住感到奇怪:似乎整个世界都在和这些人过不去似的!其实,对这类人来说,他们只会顺手找个替罪羊,却从未真正设法去克服面临的挫折和困难。  我记得,曾有一个女孩在一次训练记忆别人姓名的课程之后,跑来找我,并对我说:“我这个人记忆力特差,我希望你不要指望能改进我对人名的记忆力,这是绝对办不到的。”当我问她原因时,她说:“我这是遗传的毛病,我们整个家族的记忆力都不好。所以,我不相信,我自己能在这方面有什么明显的改善。”  “可是,小姐,”我说,“这根本就不是遗传的问题,而是一种惰性造成的。在你的潜意识里,努力设法提高你的记忆力,当然要比责怪你的父母来得容易。好吧,你先坐下,我来证明给你看。”  接下来的几分钟,我帮这个女孩做了几个简单的记忆训练。由于当时她十分专心练习,效果自然不错。后来,我又花了一些时间,才使她消除了原有的固执认识,我很高兴,因为她终于有了可以通过训练改善自己记忆力的意识,不再一味地去找各种借口来为自己开脱了。  如今的为人父母者,如果仅因为记性不好而受到子女的责怪,那还算是比较幸运的。现今的子女,把类似头发脱落的小事以及日常生活中遭遇的各种挫折等一切过失都责怪到父母头上,似乎已成为一种为人子女者的最好借口。  我就认识这么一个女孩子,她常常向别人抱怨自己的母亲如何对自己的一生造成了不好的影。向。原来这个女孩自幼丧父,守寡的母亲为了维持生活和女儿的教育支出,只得外出工作。  由于她母亲工作很有能力,又加上自身的勤奋,她成了一位极有成就的女实业家。做母亲的细心地呵护着女儿,让女儿接受了最好的教育,可最终结果是,做女儿的并不领情!原因何在呢?原来母亲刻意给她的一切,并没有让她感到舒适,她反而自始至终都感受到了一种巨大的压力。这个压力是什么呢?就是她母亲的成功!女儿把母亲的成功看成了对自身要求的一种巨大的、无形的压力!  这个可怜的女孩宣称:自己的生活完全被母亲给毁了,因为在她与母亲之间,她始终感到一种使人急迫、让人紧张的“竞争感”。而她母亲却十分困惑地说:“我实在搞不明白这个孩子。这么多年来,我一直辛苦地工作,为的就是给她创造一个比我当年更好的条件。但现在看来,实际上,我好像只是给她增添了一种无形的压力。”  如果这位母亲换成是我,我真想揍这女孩一顿,好让她清醒一下。可惜的是,此时,好像为时已晚。  像乔治·华盛顿,虽然他有良好的出身,有家境富裕的父母,但他却能出人头地,成为美国的第一位总统,他似乎也从未抱怨过自己的父母曾给自己造成了什么心结。  再看一个相反的例子,亚伯拉罕·林肯,出身贫寒,可这也似乎并没有给他造成什么不良的影响,他照样能超越不利的环境,创造出一番伟业。  林肯的一生,也从未想过去责怪他人。他曾在1864年,做出过这样伟大的声明:“我对美国人民、基督教世界、历史,还有上帝最后的审判,均负有责任。”  这也许是人类历史上最勇敢的宣言。除非我们也能以同样的精神在其他人面前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否则,我们无权认为自己已经成熟。  最简单易行,也是目前最流行的一种逃避过失、责任的方法,就是花些钱去找个心理医生,然后舒服地躺在一张长椅子上,任由心理医生诱导自己详谈造成自己现状的原因。当然,这样做也是一种极昂贵的现代高级享受。  假如有人正好告诉你:你一切烦恼的根源,都来自于你幼年时期对保姆的近于病态的迷恋,或者来源于你有一位有着过度占有欲的母亲,或者一个过于严苛、专制的父亲。而面对这样的说法,能让你感到舒服和安慰,如果你恰好又付得起诊疗费的话,你就一辈子都依靠这些心理学上的拐杖吧。显然,对你来说,这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借口。  威廉·考夫曼博士在一篇名为《愚人的精神病学》的精彩论文中,揭露了那些利用大众的愚蠢来发财的“心理医生”。考夫曼博士指出,许多向心理医生求助的病人,通常都喜欢“为自己的缺陷和与世俗格格不入的古怪行为找到一个心理学上的借口。”  如此一来,他们似乎就得到了某种精神上的安慰。心理学也乐于为那些面对成人生活显得手足无措的人提供各种合理的解释。于是,便有更多的人乐于接受这种解释,继续把他们遭遇的诸多麻烦,怪罪于存在的各种因素。  早在16世纪,星相学就受到人们的追捧,而人们怪罪的对象就是那些显然无辜的星座。“我出生的星座不好”,或“我没有一颗幸运的星座佑护我”成了当时人们对自身所遭受的困难和不幸的常见借口。  但是,莎士比亚在《凯撒大帝》一剧当中,借卡西阿斯之口,大胆地断言:“亲爱的布鲁特斯,我们位低人卑,但这过错并非由我们所属的星座造成,而是由于我们有一种听命的习惯。”  假如你相信《圣经》中对耶稣事迹的描述,你便会明白耶稣最引人注意的品质之一,就是他那固守的善良与毫不妥协的品质。当人们寻求他的帮忙或救治时,他不会浪费任何时间去细究对方的潜意识,以找出造成此人目前困境的责任者,查出究竟怪谁或该怪什么。耶稣只是说:“站起来回去吧,不要再犯罪……你的罪过已经得到了赦免……”  取稣的态度显然很明确:把人的生活重新塑造的更美好些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让人沉溺于自艾自怨的深渊。  英国的都铎王朝有个奇怪的习俗,就是每个王子都配有所谓的“替罪男孩”。因为惩罚王子是一种大逆不道的行为,对王子不可随便冒犯,但小孩子难免会有顽皮不守规矩的时候,为了让属下谨记不可冒犯王子的规定,都铎王朝便花钱替王子雇用一个穷人的小孩,以充当王子犯错受罚时的“替罪羊”。据说,当时这种充当“替罪羊”的职业还十分热门,许多人都抢着要当,这不仅仅因为这份工作薪水很高,还因为借此会有不少晋升的特权和机会。  如今,王子的“替罪羊”这一传统早已消亡。但是对那些犯了过错的幼稚或不成熟的人来说,寻找“替罪羊”的本能冲动依然存在。如果他们实在找不出合适的责怪对象,还可以责怪多变的时代、生活的不安定、国际形势的混乱不堪,或是其他一些让人听起来十分动听的借口。  有一次,我陪一位以深具现代艺术知识为豪的朋友去参观一个艺术展览。当时,我看到了一幅画,感觉画风十分草率,便顺嘴说出了自己的感觉:“我三岁的女儿搞不好都画得比这更好,如果这也算艺术的话,那我也可称得上是米开朗基罗了。”  我的那位朋友却立刻答道:“难道你对人类精神所受的痛苦,没有丝毫的感觉吗?而这位艺术家所要表现的,正是原子时代带给人类的压力和困惑啊!”  是的,就连一个画得让人不知所云的艺术家,也可以把自己在绘画方面的无能为力归罪于原子时代!  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如果原子时代能给人类带来希望和成就,而不是死亡和毁灭的话,那么,这个时代所需的是那些坚持而成熟的人,是那些愿意而且能够为自己和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人。  对那些希望自己并不仅仅只是年龄的增长,同时还渴盼着心灵成熟的人来说,一定要记住成熟的法则之一就是: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勇于承担相应的后果;决不找其他什么推脱的借口!  [BT3]幸福驿站  显然,环境并不能决定人是否幸福。我们对环境的反应才真正决定我们的感受。耶酥说过,天堂就在你心中;地狱,当然也一样。  ——戴尔·卡耐基。    [BT2]快乐是女人的权利  寂寞的人通常都不了解,爱和友情是不会像礼物一样包装得漂漂亮亮地送到你手上的。受欢迎和被接受从来就不是靠银盘上的一纸请柬送达的。  五年前,一场意外夺去了我朋友的丈夫。从此,她像很多人一样,一直受着“寂寞”之苦。  “我该怎么办?”她丈夫去世一个月后的一天晚上,她向我求助:“我要住在哪里?我怎么才能再快乐起来?”  我试着向她说明,她的焦虑源于她的个人悲剧,她应该及时脱掉忧伤的外衣。我建议她及早从以往的灰烬中建立起新的生活、新的快乐。  “不,”她回答说,“我不相信我会再快乐起来,我已经不再年轻,子女都已长大并各自成家了,不会有我容身的地方。”  这个可怜的母亲得了要命的自怜症,并且对这种病症治疗方法一窍不通。  过去的几年当中,我一直在观察这个病人,结果毫无进展。  “当然,”有一次我对她说,“你总不会认为自己是个需要人家同情可怜的人吧?你可以重建新生活、结交新朋友并培养新兴趣,来取代过去的一切。”  她听了,但是并没有什么反应。她过于自怜了。最后,她决定要子女为她的快乐负责,她搬进了已成家的女儿家里。  这是一次悲痛的经历,一次相互辱骂的可怕场面之后,母女反目成仇。她又搬进了儿子家,但也好不到哪里去。  最后,她的子女给了她一层公寓让她自己住,有一天下午,她哭哭啼啼地告诉我说,她的家人都不要她了。  殊不知,一旦她期望全世界的人都可怜她,她便永远也不会得到快乐。她已变成一个令人生厌的自私女人,虽然她已经61岁了,但在感情上,她仍然是个小孩子。  寂寞的人通常都不了解,爱和友情是不会像礼物一样包装得漂漂亮亮地送到你手上的。受欢迎和被接纳从来就不是靠银盘上的一纸请柬送达的。  一个人需要努力去让别人喜欢,但却不能将爱、友情和美好时光当作合同来签定。  让我们面对事实!丈夫死了,妻子死了,但是法律没有限制还活着的妻子或丈夫快乐的权利。只是,他(她)必须了解,快乐,不能将之视为救济金或施舍品一样理所当然,我们得让自己更可爱、更受欢迎才行。  想像一下,一艘在地中海碧波中航行的客轮,许多快乐的夫妇在船上度假,还有一些热恋中的年轻人;穿梭在欢乐的游客之中,有一位60多岁、一人独旅的笑容满面的母亲。  这是她第一次在海上掌握了快乐的窍门。她,也失去了丈夫,跟我那个朋友一样悲伤,但有一天早上醒来,她便将悲伤的外衣丢掉,投身新生活之中。这是她经过深思和计划而做出的决定。  她的丈夫一直是她的爱和生命,但如今这一切已成过去。她原有的第二兴趣——绘画,如今她正忙着继续进行。本来是一项爱好,现今成了她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动。它不仅陪伴她度过了那段悲伤的日子,而且还给了她一个最大的报偿——独立的事业。  有段时间,她不愿抛头露面且羞于见人,因为长久以来,她丈夫一直是她的伴侣和力量。她长得不美,也不富裕,在那段怀疑和绝望的日子里,她问自己能做什么,要怎么样人们才会接受她,并愿与她为伴。  答案终于出来了——她必须让自己被他人接受,她要付出她自己,而不是指望别人的付出。  她擦干眼泪换上微笑;她忙着画画;她去拜访老朋友,提醒自己表现出欢乐的样子;她谈笑风生——从不在朋友家停留过久。不久,朋友们就都争相邀请她去参加晚宴了,而且她还应邀到社区活动中心去开画展。  几个月后,她登上了地中海这艘客轮。很显然,她是船上最受欢迎的游客,她跟每一个人都表示出友好,但是保持超然,不陷入任何私人恩怨中,也绝不依附于任何人。轮船靠岸的前一天晚上,船上最快乐的一次聚会是在她的舱房里举行的,她以谦逊的方式回报旅程中他人的邀请。  此后,这位女士又作了几次这样的旅行。她已经知道如果想要得到别人的友情,自己必须关心生活和奉献自己。不管走到哪里,她都能创造出友好的气氛,很受大家欢迎。  尽管现代医学的飞速进步和神奇药物的不断诞生,但是我们这一世纪却又不可遏止地产生了一种新的疾病:大众的孤独。  加州奥克兰米尔斯学院院长李恩·怀特,曾经针对这种类型的孤独,发表了一场值得关注的演讲。  “现今这个时代的一种大病是孤独,”他说,“用大卫·雷斯曼的话来说,我们是‘孤独的群众’。随着人口的增长,面对茫茫的人海,可理解的休戚与共感大多已经消失了……我们生活的世界广泛而五个性,我们的事业和政府的规模,人们迁徒的频繁——一般来说,在每一个地方都无法形成持久的友谊:这一切使数百万人迎来了情感的新冰河时代。”  然后怀特博士做了很好的结论:“对上帝和同胞的爱是一种纯真的热情。靠着爱我们才能对抗腐蚀灵魂的侵袭和宇宙的孤寂,并且培养出和谐、友善的精神气氛。”  想要克服孤独的人必须活在怀特博士所说的“精神气氛”中。无论我们走到何处,都必须发展出温暖的人际关系,靠自己的力量创造出温暖和友情。  如果我们想要克服孤独,就必须摆脱自怜的阴影,走人光明,去结识新朋友。我们必须愉悦地与人共同分享快乐,当然,这需要勇气,但是大多数人都能做到。  根据统计数字显示,大多数女人都比她的丈夫长寿。但不可否认,女人一旦在丈夫死后比较难以开拓新生活。男人的工作会逼迫他多加努力向前,一般来说,男人是比较强壮、比较积极进取的,而女人则大多数时间在履行她的“约定义务”,全心照料家庭和家人。她没有做好一个人继续在人生道路上快乐地走下去的准备,但是她完全做得到,只要她决心成熟,这与年岁增加无关。  然而,寂寞并不限于寡妇或鳏夫,它也可能缠上单身汉和选美皇后,也可能打击都市里的陌生人和乡间教堂里的独奏者。  几年前,一个年轻潇洒的单身汉来到纽约,想要闯一番事业。他高大英俊,受过良好的教育而且周游过各地,他有魅力而且相当自负。到这个大都市后,白天他参加销售会议,晚上却发现自己孤单寂寞。他讨厌单独吃饭,也不喜欢独自坐在电影院里。他不想去打扰在城里的已婚朋友,而且,明说好了,他不想要自动送上门来的女孩。  当然,他想要遇见一个好女孩,但是又不想到“格林威治村”酒吧去挑一个,或加入“玫瑰之约”俱乐部,或去找可能帮助他解决特殊问题的社交介绍服务中心。结果,他只能无奈地在他想要大展鸿图的城市里过着一段稍显凄凉的时光。  我知道城市可能比任何乡间小镇更让人感到寂寞,也深知一个男人在城市里得付出更多的心力才会被人们接受。他必须事先决定下班后的兴趣所在,然后才去那些场所。他一定希望那些和他志趣相投的人接纳他,但这通常需要他自己采取主动。  刚搬进一座新城市的人可以做许多事:他可以借着加入教会或符合其特殊兴趣的俱乐部来寻找友谊;他可以在成人教育课堂上找到同伴。但是他也许永远无法通过独自在餐厅里吃饭,或单独坐在酒吧里找到他渴望的友谊。他得自己想想办法。纽约的地铁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运输通道,但是除非你愿意买票人内,否则对你来说完全无用。  几年前,我认识两个在纽约市东区合租一间公寓的女孩。她们两个可爱迷人,都有很好的工作,而且,她们也都希望受人欢迎。其中一个女孩,具有超乎她年龄的智慧,认真对待生活。她知道,对在大城市里的单身女孩来说,生活必须仔细地计划。她加入一个教会,积极参与教会的活动,她甚至还选修了一门人格改进的课程,她还设法认识了不少好人。她在以自己的勤奋和执著创造着丰盛圆满的生活。  她适度而欢欣地娱乐,谨慎地安排社交生活,同时避免随便让人家将她和特定的男孩子凑成对儿。  当然,当她来到纽约时也感到寂寞。哪一个女孩子不是这样?但是,她告诉自己她不喜欢这样,而且采取了积极的行动来改变现状。  现在她成了我亲密的朋友,我们常常见面。她快快乐乐地嫁给了一位出色的年轻律师。她造就了自己美好的生活,我强调的是“造就”两个字。  她的室友呢?她也寂寞,但是不走正途。她也找朋友,不幸的是她的朋友全都是常坐在酒吧高脚凳上的人。最后,她也加入了一个俱乐部,只不过是一家戒酒俱乐部!  [BT3]幸福驿站  每个小时都跟自己说说话,你可以引导自己的思想更加勇敢、快乐、平静而有力;提醒自己应该感恩的事,你的心中将高声欢唱。  ——戴尔·卡耐基    [BT2]如何赢得友谊  要赢得别人的友谊和感情,我们必须停止担忧人家是否喜欢我们,而全心发展出激发别人喜欢自己的基本态度和素质。  当我还是个爱做梦的15岁小女孩时,我常常梦想有一天自己会写出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在漫无边际的想像中,我似乎看见了周日报纸上反应热烈的书评,听见了掌声,闻到了奇异的香味。  我已经想好到巴黎时要穿什么衣服,我看见我的文字被人引用,无论我到什么地方都被人追求、仰慕。但是,我从没想到创作还必须投入许多的血、泪、汗水和辛劳。我所梦想栖息的九霄云上只有荣耀,没有荣耀背后的付出。  因此,我从没写出美国最伟大的小说或其他小说。慢慢地,我就领悟到,伟大的书都是由忙着辛勤写作,没有剩余精力去想报偿的人写出来的。  我年轻时有过一种愚蠢的心态:渴望友情又只限于与别人有一种令自己满意的关系。其实,这是一种典型的寂寞心态。和许多人一样,这种想法其实是本末倒置的,想要人家喜欢自己,却不肯费心让自己受人喜欢。  在我为妇女所开的人格发展课程中,我听到许多人抱怨说,“我太害羞、太胆小了”、“好像没有人对我感兴趣”、“人家不想认识我。”  呃,人家为什么要对你感兴趣?这个世界上没有人非喜欢你或我或其他的任何人不可。不管在生意上或社交中,除非我们有别人需要或想要的东西。我们有任何别人非找上我们不可的理由吗?  孔子曾经说过:“不患人之不知己,患不能也。”  要赢得别人的友谊和感情,.我们必须停止担忧人家是否喜欢我们,而全心发展出激发别人喜欢自己的基本态度和素质。  玛丽安·安德生曾经感人地描述过她生命中早期的一个阶段,那时候,她被失败感和颓丧的心情压得喘不过气来,她觉得自己永远无法再歌唱了。经过祈祷和灵魂的探索,她逐渐恢复了继续事业的信心和勇气。有一天,在一阵狂喜之后,她告诉母亲:“我想要唱歌!我想要大家都爱我!我想要十全十美!”  她的母亲回答说:“那是个极好的目标。但是我们亲爱的主是这世界上最十全十美的,他并没有要求每一个人都爱他。恩宠必须永远摆在伟大之前。”  “恩宠先于伟大”。母亲的话给安德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她又回到歌唱事业上,努力追求完美而不是只在那里空想。  加州好莱坞的艾伦·布恩是了不起的幽默片《狗明星“强心”》的主演,他从观察这只狗的表演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并将此写了一本畅销书《给强心的信》。布恩先生说,这只狗很了不起,总是欢欢喜喜地执行他的命令,表演电影所需要的一切动作。这只狗做这些事,不是为了报酬,而是为了爱以及把事情做好的快乐。  “强心”有好多次在没有人要求它时,纯粹为了乐趣而即兴表演。对这只狗来说,重要的不是报酬,而是做好事情本身。这就是它成为成功的电影明星的秘诀。  布恩先生也谈到面试一个跳舞的年轻女孩的事。那位女孩赢得了试跳的机会,但是紧张得像个新娘一样,一直担心自己会失败!于是布恩告诉她:“不要把心思放在结果上,纯粹为了跳舞的乐趣而跳!为上帝而跳吧!”  结果,她的转变迅速而且彻底。  是的,赢得朋友的全部秘诀就是不要担心结果,不要担心人家是否会喜欢我们,立即着手做那些将会激发爱和友情的事。我们不妨细心体会一下威廉·奥斯勒爵士的话,他说:“我们要做的事不是看朦朦胧胧的未来,而是做清清楚楚的当前的事。”  我丈夫最亲近的一个朋友,作家荷马·柯罗伊,他很有交友的天赋。他所见到的每一个人:清洁工、百万富翁、男人、女人或小孩,在跟他相处15分钟之后便会感受到一股暖暖的温情。为什么会这样呢?他并不年轻、英俊、富裕,也不假装久经世故,但每个见到荷马·柯罗伊的人很快就知道他是喜欢自己的。  小孩子会爬上他的膝头,朋友家的佣人会加倍用心地为他烧一桌好菜。如果主人说:“荷马·柯罗伊会来!”被邀请的人就没有人会拒绝邀请。除了主人朋友般的感情之外,荷马·柯罗伊还会享受到主人太太、女儿和孙子女们的深爱。  他快乐的秘诀很简单:真诚地爱别人。别人是什么人、做什么事跟他的哲学无关,他们是人类的一部分这个事实就已经足够了。当他遇见一个陌生人时,他马上就可以和他结交上,不是靠谈他自己,而是靠问那个陌生人有关的一切:他来自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有没有成家?他并非好管闲事,而是真的对这位新识感兴趣,真心想知道这些。  我见过一些顽固的愤世嫉俗者也会在这种关照之下像阳光下的花朵一样快乐地绽放。这就是约瑟夫·格洛大使所说的:“外交的秘诀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我想要喜欢你’。”  荷马·柯罗伊从没为没有朋友烦恼过,他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朋友,人家究竟喜欢不喜欢他,他并不关心,他只把心思放在喜欢别人上,而不是放在可能产生的结果上。  每一个有经验的推销员都知道担心自己能否卖得出去产品会造成心理上的障碍,反而无法对产品作适当的介绍。通用公司的董事长哈瑞·布利斯曾经靠卖缝纫机念完大学,他说要做一个成功的推销员,就是要忘掉自己希望销售出去的数量,而把心思集中在为客户想要提供的服务上。  一旦一个人将注意力集中在对他人的服务上,就会变得强而有力、难以抗拒。试想:有谁会去抗拒一个想要全力帮助自己解决问题的人呢?  “我告诉我的推销员,”布利斯先生说,“如果他们每天早上想到‘我今天尽可能多帮助一些人’而不是‘我今天要尽可能多推销一些产品’的话,他们就会发现在心理上比较容易接近买主,然后就会卖得比较多。尽力帮助别人过上快乐、轻松生活,这是最伟大的推销员信守的一个准则。”  打高尔夫球时,会有人告诉我们眼睛要一直看着球;教成年人说话技巧时,我们告诉学生要把心思放在想要表达的讯息上。紧张、害怕讲得不好是担心结果的表现,是根本不可取的。  我自己是吃过苦头才学到这一点的。我本是一个羞怯的人,老是受到服务员、火车站搬运工和出租车司机的威吓。公开讲话不是我的天赋本领,要我站在一群听众面前就好像要一个普通人出现在国会调查委员会面前一样忐忑。  数年前,有一次我招待一个最亲近的朋友时,他们看出了我的紧张相,由于我将要在一群特别难以对付的听众面前发表一场演讲。“如果他们不同意我的看法呢?”我紧张地问我的朋友,“如果他们不喜欢我呢?”  “呃,”我的朋友说,“他们为什么要喜欢你?你要为他们做些什么?你认为自己要讲的内容很重要吗?”  我承认在我看来我讲演的内容是重要的。  “好,”她告诉我,“只要你把想讲的内容讲出来,我看不出这与他们对你的看法有什么关系。如果你把讯息传达给他们了,即使他们讨厌你也无所谓,你已经做完你的事了。”  我相信人都有一个受困于真正被人喜欢和赞美的情结。国际上,我们国家会对其他国家对我们国家的看法极为敏感,不只是国事方面,个人也是如此。我们花数十亿美元维持与其他国家的友谊,而在受到那些仍然依赖我们援助的国家批评和责骂时深深感到伤心惊异。如此一来,我们国家跟那个希望有人喜欢她的、富有但可怜的小女孩就没有什么两样了。  这一切自然都与我的主题有关,友谊就象其他任何一种成功一样,必须靠全心付出而不是靠接受才能得到。它必须赢取,而不只是接受。它是一种心态,一种对生活和对人的态度,一样想要付出爱、关怀和为他人提供服务的欲望。  要赢得爱,我们必须先付出爱;要赢得朋友,我们必须先表现出友谊;要让他人感兴趣,我们必须先对他人感兴趣。要得到永久的结果,没有任何其他的方法。  假定为了赢得友谊和感情,我们必须首先抱有付出而不是接受的心态。可是,接着呢?要使这种心态发生效力,就必须表现出来。要知道:光是有一颗纯真善良的心是不够的,还必须将它表现出来才有价值。  以丈夫和妻子为例。不错,俩人彼此之间的深情是不需要经常不断的用言语表达出来,但是,如果不用某一种方式表现出来,它就会因为缺乏滋养而有干枯的危险。我们经常听到妻子说她只想要丈夫对她所做的一些小事表示赞赏!  当然,还有其他许多赢得朋友的方式,对他人需要的敏感、慷慨、热心和机敏等等,这些全都是内在态度的外在表现。友谊确实是必须靠主动“赢取”的。  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是我们感情成熟的衡量标准。我们必须感受他人的感受;我们必须了解伤害到他人也会伤害我们自己。如果我们打算将成熟带人与他人的关系中,我们就必须获得这种成熟的感情。    [BT2]做个真正的“人  只有成熟的心灵才能感知人类光荣的潜能,只有成熟的人才能怀着“比天使低下一点而不是比猿猴高尚一点”的骄傲心情活下去。  “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必须先做个不盲目主义者。你心灵的完整性是不容侵犯的……当你放弃自己的立场,而想用别人的观点去看一件事的时候,错误便诞生了……”  这是最有个性的爱默生所讲的名言。这对喜欢强调“从别人的观点来看事情”以增进人际关系的人来说,无疑是一大震撼。  也许,我们可以把爱默生的话做如下诠释:  “可以从他人的观点来看事情,但不可因此而失去自己的观点。”  如果说成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的话,那便是它能使我们发掘自己的信念及实现这些信念的勇气。  年轻又缺乏经验的人,常为自己无法融入一个群体而心事重重,无论是穿着、行动、言谈或思考模式,他们都害怕自己无法被所属的圈子认同。  家里有青少年的父母,最害怕遇到这类问题的困扰:“莎莉的妈妈都让她涂口红。”“别的女孩像我这样的年纪,都有男朋友了。”“天啊!你们想让我当个老怪物吗?没有人会在11点钟以前赶回家的。”等等。  小孩喜欢与同年龄的人做一样的事,他们会很在乎朋友或玩伴对自己的看法,他们需要被同伴接受——这是证明他的存在的最重要证据。假如他们这个群体的标准与父母的标准发生冲突,对他们也会造成极大困惑,对为人父母的人来说,这也正是最让他们感到头痛的地方。  当我们置身于一个陌生的环境,又没有什么经验可供参考的时候,最明智的方法便是顺从大家公认的标准——直到我们自己的经验和信心给了我们足够的力量,才能依照自己的信念和标准去做事。若是根本就不清楚自己反对的对象或理由便贸然下手,无疑是愚蠢的作法。  无论如何,时间会让我们逐渐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念。举例来说,我们会发现诚实是最好的行事方针。这不仅是因为许多人曾这么教导我们,也是经由我们自己的观察、经历得来的体会。幸运的是,对整个社会来说,大部分人都对某些生活上的重要基本原则表示同意,否则,我们恐怕就要陷于一塌糊涂的状况了。  当然,就算是基本原则也有受到挑战的时候,尤其是一些特立独行的人会提出异议一这便是文明进步的动力。比如:在美国社会奴隶制废除之前,奴隶制度一直在发挥作用,因为它行之有效,也没有人敢贸然表示反对,当时刑讯逼供、剥削童工、产品假冒伪劣等现象层出不穷,实在数不胜数。这些不合理的现象,一度为大众愚昧地接受,不曾有人提出质疑,直到有少部分人坚决地起来反对,并极力抗争,坚持到底,事情才有了最后的转机。  其实,不盲从一般人的思想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至少不是件令人愉快的事,有时,甚至还会带来危险。因此,大部分的人宁愿顺从环境,躲在人群当中接受保护,对各种统治者的领导保持中庸的态度,既不质疑,也不反对。但是,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这种安全其实是自欺欺人的。事实上,最容易受到伤害的人恰恰是那些一味追求顺从而明哲保身的人。  像追求安全感一样,人们顺从环境,往往最后变成了环境的奴隶。人的真正自由,是在于接受生活的各种挑战,是要不断奋斗,并经历各种争议才能达到。著名的战地记者爱德加·莫勒便曾说过:“世间的男女无法通过拥有隐忍的美德——如顺从环境、趋利避害等——而达到人生的完美、健康和幸福,而是凭借负重以达到卓越和最大的幸福。聪明人从不逃避困难,而像我们勇敢的祖先一样,历经磨难,成长壮大。”  在前面我们曾讨论过接受责任的必要,并认为这是迈向成熟的第一步。由这个观点来看,成长应解释成:由父母的呵护、关照之下,逐渐走向自我发展的广阔天地。  假如我们能真正地成熟起来,便无需后退而躲进懦怯者的避难所里——去顺从环境;我们不必躲在人群当中,不敢把自己的见解表达出来;我们不必盲从他人的思想,而要凡事都有自己的主张。  一些能够安排自己人生的人,并不需要有人向他们发表什么有关人性价值的长篇大论。这种人通常为强烈的使命感驱使,并为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而全力以赴、义无反顾,因为他们有一种强烈的内在力量,使他们能不顾一切地去面对各种困难。  但大部分的普通人,比如像你和我,或隔壁的邻居却常常会摇摆于各种群体的压力之间。因为我们会认为:假如有那么多人反对,想必是我们错了。我们的信念常常被绝对多数所控制。当大多数人反对我们的时候,我们就会对自己的判断失去信心。  也有人会认为:那些特立独行的人,通常是一些古怪、喜欢哗众取宠或喜欢标榜“与众不同”的人。其实,一个留胡子的人,或一个在大街上赤脚走路的人,或一个穿着T恤参加正式宴会的人,或一个在剧院内抽雪茄的女士等等,这些并不代表自由独立,不过是一些不成熟的表现而已,成熟的人会以为他们的智商像爱出风头的猴子一样,还处在愚昧无知的境地。  成熟的性格能让我们坚持自己的信念,也能驱使我们去遵行这些信仰。每个人对自己、对人类、对上帝,都负有一种责任——就是要好好运用自身所具备的种种能力,以增进全人类的幸福。  在这方面爱默生所采取的坚定立场一向为我敬重。他在世的时候,有很多从事反对奴隶制或其它改革运动的人来寻求他的支持,都被他拒绝了。爱默生当然同情这些运动,也希望他们能做得很好。但他不认为应该把自己的精神与能力放到这些运动上面,因为那并不是他的专长。他坚持这个原则,虽然因此遭人误解,也在所不惜。  坚持一项独立自主的原则,或不随便迁就一项普遍为大众所支持的原则,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做一个不随波逐流的人,并愿意在受攻击的时候把信念坚持到底,这的确需要极大的勇气。  我最近参加一个社交聚会,其间,大家的话题转向最近报纸上常出现的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当时,几乎所有的客人都持相同的看法,只有一个人很有礼貌地避免加入谈论,直到有个人直截了当地请示他的看法。“我原本希望你最好不要问我。”他微笑着说,“因为我的看法跟大家截然不同,而这又是个社交场合。但是既然你问了,我只好谈谈我的看法。”随后,他大致说出他的看法,果然他立刻受到了围攻,但他毫不让步,即使最后没有任何人支持他的观点,他仍坚守立场。虽然他没有赢得任何人的赞同,但他赢得了尊敬,因为他在完全可以附和多数人看法的时候,仍坚守着自己的信念。  从前的人为了生存,不得不依照自己的判断行事。那些驾篷车西进的拓荒者根本无法向专家请教或追随时尚,一旦发生危机或紧急状况,他们也只能依靠自己:生病后找不到医生,他们只好依照常识使用自制的医药;一旦受到印第安人偷袭,大草原上没有警察,只有凭自己的力气和计谋;至于家人的住所,由于那里没有建筑承包商,也只有用他们的双手与技能去建造;他们还得自己种植或搜寻食物。当时生活中每一个问题都要自己做决定,而总的来说,他们处理得相当好。  如今,我们生活的时代,因为有专家的存在,我们已经习惯于依赖权威的意见,因而逐渐对自己发表意见或建立信念的能力失去信心。专家也习惯了这一切,因为我们拱手把自己选择的权利让他们去接管了。  我们现在的教育趋势,走的都是先人为主的观念模式。例如,许多人会为了“领导技能训练”而大忙一场,却不顾我们大多数人都将是追随者而不是领导者的事实。我们是需要领导技能训练,但是我们也需要被领导,知道如何聪明并有创造性地追随领导者,而不是像牛群一样盲目地走进屠宰场。  正如教育家华尔特·巴伯所说:我们的子女正被训练以发展一些外在的人格特性,以符合国家理想中的完美人格——群居性强、受欢迎、有适应群体的能力等等。  巴伯先生说,退缩的孩子毫无立身之地。退缩是一种感情上的不适应,每个孩子都应该参与游戏而且想当头领,每个孩子都应该争取对论题有明确的看法,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受到其他孩子的喜欢。他强调说,如果想从我们的教育制度中产生最快乐和具有最佳潜能的公民,就必须给那些不盲从一般思想、喜欢阅读胜过于打棒球、喜欢音乐胜过于足球的孩子一个立身之地,必须容许这类孩子的与众不同,而不把他们当作适应不良心性的孩子看待。  只有勇敢的父母才敢要求他们的孩子该在公立学校中受到怎样的教导,因为别人总是告诉他们要把这些事留给教育专家去处理。但是,我认识一个住在郊区的年轻人,他在一天晚上的集会中勇敢地挺身而出,对他儿子所受到的教育方式提出异议。他的做法就显示出他是个不盲从一般思想的人,而且他对自己的信念充满信心。由于他不断提出质疑的问题,并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可,一年之后,他成为社区的教育委员之一。现在,他的子女和数百个其他人的子女获得了他在那天晚上的集会中力排众议、极力争取到的教育改革所带来的益处。  如今,小儿科医师会告诉我们如何喂、养、照顾孩子;儿童心理学家会告诉我们如何养成孩子适当的行为模式;商业咨询师会告诉我们如何经营事业;政治上,我们极少以个人的身份投票,而是以某个政党党员的身份投票;甚至我们最亲密的关系——爱情生活——都已经被专家侵入,它被观察、制成图表,然后详细向大众公布说明,而大众认可了那些结果之后,就断定这一定是适合一切情形的福音。  人们敢于承认自己就是世界上最有权威的专家——无论对自己、家人或自己的事业来说,这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只因为“专家”的宣告,于是大家都去做,如今这样的事是司空见惯的了。这就像一场讨人欢心的演说一样令我啧啧称奇,但我却一直不敢苟同。  艾德格·莫瑞曾警告我们所处的“兽群国家”,不要对于个人至高无上的价值进步否定。他在《周六文学评论》中写道:“这种否定是残酷的纳粹主义专政的核心,如果美国人因威胁恐吓或贿赂收买而放弃他的个性,那么,他们的以无名大众为基础的政府的敬意又从何而来呢?”  如同莫瑞先生在结论中所说的:“即使你无法成为天使,也不该就是只蚂蚁。”  现在看来,“成为你自己”似乎已成为我们最难实现的目标。在这样一个以批量生产、大众媒介和生产装配线的教育为基础的社会中,要了解我们自己已经很难,而想“成为我们自己”就更加困难了。我们已习惯于将人分门别类:“他是工会的人”、“她是公司职员的太太”、“他是自由派人士”或“他是一个反动分子”。我们会为自己贴上标签,也无情地为别人贴上标签,就像小孩子在玩“警察捉强盗的游戏”一样。  普林斯顿大学校长哈罗德·杜斯十分关切顺从与不顺从相抗衡的问题,因而用“身为个人的重要性”作为他对1955年6月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生的训词题目。  “不管促使你顺从他人思想的压力多么沉重,”他告诉毕业生,“如果你真正具有个人的特质,你就会发现,不管你如何尽力将屈服合理化,你都无法成功,除非你抛弃你的最大资本——自尊。”  杜斯校长提出非常深刻的论点:“人类将只有在自己心中才能找到以下重要问题的答案:他为什么存在于这地球上?他在地球上时应该做什么?以及此后将往何处去?”  澳大利亚驻美国大使帕西·斯宾德爵士,在就任纽约基尼克塔迪联合学院和联合大学的名誉校长时说:“有了生命,我们方能尽量发挥我们的各种才能。我们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都有应尽的特殊义务,接受这些义务是因为我们认为,如果我们希望生命活得有价值,就必须履行适当的义务。但是接受这些义务——没有这些义务,就不可能有让我们表现才能和个性的机会——我们就有权利和机会在为自己,也为我们所爱的人、我们的同胞和全人类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特性。”  只有成熟的心灵才能感知人类光荣的潜能,只有成熟的人才能怀着“比天使低下一点而不是比猿猴高尚一点”的骄傲心情活下去。对于这样的心灵、这样的人来说,顺从——担惊受怕者的避难所——只是一个不实际的字眼而已。因为他跟爱默生一样,认为一个人心灵的完好是最神圣的事情。    [BT2]别让自己掉进无聊的陷阱  我们的广告打出各种疾病的解药——脚气、口臭、便秘、喉痒、头痛、鸡眼和脱发等等,但是没有人能开出治疗那些“令别人感到无聊厌烦”的疾病的处方。  我们每个人都有些特别气恼和厌恶的事物,但是我们都同意无聊乏味的人是社交上最大的一个威胁。更可悲的是,到目前为止,我们除了避开这种人之外,还没有企图消除这种人的一致行动。法律没有规定令人感到无聊厌烦是一种罪行,好让我们将犯这种罪的人单独囚禁起来,也没有与外界完全隔绝的小岛可以将他们遣送过去。  我们知道如何隔绝口蹄疫,却不知道如何隔绝这种叫做“无聊乏味”的病。  我们的广告打出各种疾病的解药——脚气、口臭、便秘、喉痒、头痛、鸡眼和脱发等等,但是没有人能开出治疗那些“令别人感到无聊厌烦”的疾病的处方。  假如预防是最好的治疗,那么,在治疗疾病之前,我们须得先诊断出该疾病的病因来。我们现在就先来分析这“令人乏味的人或事”所产生的条件或方式。假如我们发现自己具有以下这些征状,便可了解为什么上周雷苹太太没有邀请我们去参加她家的草坪舞会了。  下面是最让人讨厌的几种状况:  不停地谈论小孩或宠物的琐事  “你的孩子好吗?”本来是一句最普通的问候语,却最会招来一大串令人生厌的长篇大论。这些长篇大论通常不具有什么价值,但只要一打开话匣子,你便得枯坐在那里,让滔滔不绝的话题把你淹没。这种类型的谈话内容通常是这样的:  “你知道,强尼一一就是我们最小的那个孩子——他近来老是不肯好好吃早餐。就是昨天,他把整碗麦片倒翻过来,盖在自己的头上。看,真是顽皮透顶了!于是,我打电话给小儿科医师。我说,医师啊,我已经想尽各种办法了,但强尼总是不肯好好吃东西。他不是把麦片吐出来,便是把麦片弄得到处都是,最严重的情况就是,他把麦片弄得满身都是。”  “医师问我有没有试试看把麦片加点香蕉。但奇怪的就是,强尼从来就不喜欢吃香蕉。他叫香蕉‘蕉蕉’——呵,怪可爱的。他说:‘强尼不要蕉蕉!’胖胖的小手同时挥个不停,并且还高声大叫,差点把屋顶给掀翻了。当然,他是比同龄的小孩长得快,我们附近没有一个小孩像他有这么强的表达能力,真是不可思议!啊,对了!前几天,他还把桌布从桌上拉下来,然后瞪着一双漂亮的黑眼珠子望着我,说:‘强尼拉拉’。我和他爸爸差点都笑死了。”  天哪!像这种滔滔不绝、无穷无尽的话题,相信你听到这里就快要烦死了。  可恨的是,这种人能够把各种话题轻而易举地引到她所想要说的方向,无论是多么驴唇不对马嘴的事,都能马上“言归正传”。你若想把话题岔开,比如谈谈马龙·白兰度或洛赫逊,还真是一点用处也没有,她们仍旧只喜欢谈自己的宝贝孩子。  我便遇见过这样一位女士。无论当时的话题是有关国际关系或牛肉价格的高低,她都能干净利落地把话题直接转到她女儿达芬身上,她惯用的方法如下:  “啊,你当然不能相信那些俄国人。就在去年夏天,达芬有个大学朋友邀她参加一个到欧洲的旅行团。他们并没有到慕尼黑去,只是考虑要不要去一趟西柏林。达芬问我:‘妈,你认为怎样?’然后我说……”  实际上,这些都是心灵尚未成熟的人,因为他们还不懂得交友的第一法则——为别人着想。  可悲的是,这些令人生厌的话题不仅只是来自喜欢说当年的父亲,或是喜欢事无巨细、凡事交待详细的母亲。就像一位刚做成一笔雪茄生意的年轻推销员,他会眉飞色舞、不厌其烦。地向你详述自己是如何连哄带骗地要一家百货公司签下一笔价值一万美元的大生意的。  或者,你是否听过一名桥牌高手兴高彩烈地谈到他是如何赢得满分的情形?另有一些热情过分的影迷,他们喜欢把刚看过的电影情节,一丝不漏地从头到尾讲给你听,直到你听得几乎想用台灯当头向他打下去。  这些让人讨厌的话题范围包含甚广,不仅只是有关小孩、桥牌或电影而已,那很可能是丈夫的最大嗜好——重新整修家具,或是爱玛表姐的水果收藏室;那很可能是某兄弟的工作,或是某姐妹的痛苦遭遇;甚至也可能是有关猫狗等宠物的喂养问题。有一天,我在曼哈顿的一个街角碰到一位老朋友,她便用了至少二十几分钟,向我详述了她家里金丝雀的身体某个部位如何出了毛病。  谈话没有重点  马克·吐温有篇作品,是模仿一个喋喋不休的人,如何漫无边际地描述一件事,却从没有讲到要点的经过。故事是这样的:  “啊,我跟你讲过我到西部参观印第安村的事吗?我们是周五早上出发——啊,不是,应该是周四。记得吗?我告诉过你我们得周四走,因为周三我要去看牙医。我上面的牙有点松动,因此要牙医帮我修补一下。天,那个牙医真是多话,一直讲个没完没了,幸好他还懂得做生意。我曾和上司提起过他。说到我的上司,他真是个怪人,什么事都要靠我,因为他老是心不在焉。有一天,我对爱拉说:‘爱拉,假如我哪天不干了,你想我的上司会怎么办?’爱拉回答说:‘比尔,假如你辞职不干,我就要回家去找妈妈了。”’这不是很孩子气吗?  结果,你一直都不知道那个印第安村究竟是怎么回事!  踢到铁板  这种类型的人,与那些喜欢滔滔不绝的人相比当然为数较少,但也值得一提。  当你使出浑身解数,想要找出一个意气相投的话题来当做谈话的材料时,却发现完全是对牛弹琴。你试了又试,想要逗他讲出一些东西,但得到的却只是冷漠的反应,或几声单调的“哦!”而已。假如幸运的话,或许可以听到一句比较具体的问话:“是吗?”以作为你“单口相声”的奖励。  这种人似乎完全没有感性。想从他身上挖掘出什么智慧或礼貌性的反应,就好像打算到外星球去发行股票一样困难。他们不会对你感兴趣,只会永远保持那种马铃薯似的安静,绝不会受外界干扰。他们正如同威廉·史特格笔下的漫画人物重新复活一般,假如那也可以称做“活”的话。  不管谈什么,都会争论不休  与这种类型的人交谈,任何话题都会像回力球一样,最终又回到你脸上。  这种人似乎知道每件事的答案,并能断然用几句话,便很有效率地结束任何讨论,别人都没有再发言的余地。假如你同他有不同的观点,他会毫不客气地指出你得了严重的斗鸡眼。  “天,你疯了吗?”他大喊大叫,“难道你不知道这事早就被证实,就是……”或者,假如他当天情绪较好,则会柔声细语告诉你:“不是的,先生,你完全错了!我告诉你……”  这种毫无情趣的人,其实也是不成熟的表现。麻烦的是,他们总会告诉你一些事——断然地、结论性地、鲁莽地——而且也不是你特别喜欢听的东西。  对付这种人,只有一个方法:就是无论他讲些什么,都要点头同意。否则,纵使温和地表示不同意,那么,一场消耗战便要弄得你精疲力竭了。与这种人交谈,你很难期待能彼此讨论或交换看法,因为他只注意如何把自己的意见说清楚,并且像摩西颁布律法那样毫不动摇。  永远唱低调的人  这些人对事、对物都满怀悲观的看法。在他们眼中,这世界简直一无是处。他们对人生不抱什么指望,认为人世间到处是傻瓜、骗子和各式各类恶毒的人,甚至连气候也变了——当然是变得不稳定,变得比以前更坏了。  与这种人谈上十几分钟,你大概也会不知不觉感染上这种低调,变得闷闷不乐起来。因为这种气氛跟坏天气一样,具有不良的影响力,无论你自己的情绪有多好,只要气候一变,也很难不被卷入风暴里了。  我认识一位太太,正是这种类型的人。每次见面,她都要向我详细报告近况。不幸的是,似乎都是不幸的事。  比如,“我刚去逛街,想要买些厨房窗帘的布料。”她会这么开始,“没有一个店员过来帮忙。我足足等了有十几分钟。他们不是很忙,只是走来走去,或聚在角落里聊天。当然,他们偶尔也望我一眼,但大概觉得我不像是什么有钱人,不值得特别关注。其它店的情形也是这种情况,我最近真是受够了!还有,我的健康情形也愈来愈坏。医师说,他实在不知道我日子是怎么过的——我的消化功能已快要完全丧失了!还有这天气,总是使我浑身上下疼痛难忍。像我这种情形,也许你会以为我的家人多少会关心我一点,但是,不瞒你说,若我需要什么帮忙,这只是我最后才会考虑的地方。”  我仅是举出一小部分而已。这些人所能抱怨的,可谓是无穷无尽。  无论是喜欢诉苦的女孩,或是健壮的大男人,这类人只要一开口,通常是说个没完没了。他们把自己放在舞台中央,是聚光灯的焦点。只是,听众所能回报的,大概只是一个大大的、深长的哈欠,并希望自己就此失去意识,直到话题结束为止。  对这些“不幸”的人士,最麻烦的是,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言谈令人生厌。正如我们所说,没有人会故意惹人讨厌。这些人,他们认为自己是各种集会的活力源泉,是聪明伶俐的社交家,是提供情报或珍贵讯息的人。也许你和我也正是这一类型的人,只是自己毫无察觉罢了。  所幸这类状况还是有迹可循,只要我们留心观察,随时警觉,应该还能及时避免。  比如,有时听众会现出不自然的微笑或眼神。如果我们正滔滔不绝谈到自家的小威利如何可爱,然后,发现听众正坐立不安、心神不宁的样子,此时我们便要赶快停止话题,或是让对方也有机会可以谈谈他们家的孙女儿。当然,接下去便是轮到你坐立不安啦。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迹象,是对方开始偷偷地看手表。假如,他们开始用力甩手表,或是把手表拿到耳朵旁边,其用心就昭然若揭了。你那时若不立即打住话题,就要明白对方已开始在内心嘀咕,甚至开始咒骂了。公开演讲的人士尤其应该随时注意这种“看表反应”。  游移不定的眼神是一项不可忽略的警示,这也是对方对目前的话题不感兴趣的表示。例如在一个鸡尾酒会上,你正好逮住一个可怜的家伙倾听你发言。那时,假如他急切想摆脱苦难,惟一的方法便是用乞求的眼神向经过的人求救。当然这个方法一点效用也没有,没有人会傻得愿意同他交换位置。因此,假如你尚有些人性的话,最好赶快停止话题,放过他吧。  也许你会问:以上谈到的问题,究竟与心灵的成熟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可以这么说:言语乏味可以显示出说话人缺乏机智、想像力和对人的敏感性,而这些特性都是完成健全人格、能对别人有正常反应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言语乏味的人不但对自己一无所知、不喜欢自己、甚至也不能保持自己的自然天性。由于他不能把自己的基本需要让别人了解,并得到满足,因此在与别人交往的时候,也很难去了解并满足他人的需要。为了补偿内心的空虚,这种人会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些琐事上面,并过分加重这些琐事的重要性;他的沟通方式与其精神层面一样乏味至极;他绝不是个真正有趣的人——而是现代人沉浮于人世间的悲剧象征——也没有坚定的支持力量,或对事物有一定的看法。  言语乏味是人格生病的一种征候,也是人格不再成长的一种现象。一个是心灵成熟,或心智继续成长的人,就能与别人讨论任何事情而不致引人生厌。因为凡是由他处理的每件事,都会变得有意义。同样的事,言语乏味的人处理起来索然无味,但成熟的人却能将其变得活泼,富有朝气。  但这些令人讨厌的人,却是使我们愿意为成熟而更加努力的最大刺激因素。因为这些人让我们深深体会到:假如不努力,终有一天,我们也会变成令人讨厌的模样。    [BT2]珍贵的人生经验  成熟的心灵、成熟的人格,逐渐增加的通达和成就感,个人在社会人格方面一切能力较高的组合,较为广泛的知识兴趣和感情上的快乐……这些应该是我们人生的不同阶段自我改善的终极目标。  最近,纽约时报刊载了一篇耶克·普莱斯勒的访问报道。普莱斯勒先生白天在一家百货公司当销售员,他完成了4年的高中夜校教育之后,立即进布鲁克林学院夜校就读,计划完成大学教育,并继续研究法律。  他在大学—年级的—篇名为《快乐是什么?》的文章中写道:  “取得高中文凭,进人大学,然后期待成为一名律师。对我来说,这就是快乐。”  “只是期待就给了我内心无限的快乐,”普莱斯勒先生说,“大学要5年或更长的时间,全看我学习的情况而定,然后进法律学院又要学习5年。”  对年轻人来说,这是个很有抱负的计划,不是吗?但是普莱斯勒就在进大学之前刚刚度过60岁生日。他知道,对成熟的人来说,学习是一种任何年龄都可以进行的快乐历程。教育并不只局限于校园内或正式的一套课程上。  哈佛大学前校长罗伦斯·罗威尔博士曾经说过,大学或教育训练制度最多只能教会我们如何帮助自己,亦即最后我们都需要自己教育自己。教育是一种成长的过程,一种透过心灵自发的运动,也是一个使得心灵扩充、发展的过程。  一旦了解了这一点,教育和自我改善便成了生命中任何阶段都可以追求的令人兴奋的体验。  心灵是我们的身心组织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加以滋养运用,它就会成长;如果它得不到滋养,就会发育不良,还会因为缺乏运用而萎缩。只让心灵暴露于教育的影响之下仍是不够的,必须加以应用,让它对这些影响有所反应。  我们可以加入读书俱乐部,去听课、听歌剧、听演讲,但这些除了会在聚会中增加一些闲谈的话题之外,没有比较深沉的目的或成果,任何人都可以因此裹上一层薄薄的文化外衣,然后像星期天的衣服一样随意穿脱。但是,在这层薄薄的文化外衣底下,心灵仍然可能像以往一样不成熟,尚显稚嫩。  知识的的学习与运用只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理由:使得心灵能够成长。而心灵,就像身体一样,只有加以运用才会成长。  路易斯·曼福德曾经描述过我们在教育方面应该努力的一些目标。他写道:  “一切实际活动的目的是文化。成熟的心灵、成熟的人格,逐渐增加的通达和成就感、个人在社会人格方面一切能力较高的组合、较为广泛的知识兴趣和感情上的快乐……这些,应该是我们人生的不同阶段自我改善的终极目标。”  有一天,一位女士来找我丈夫寻求帮助。看上去,她沮丧得像个受了雨淋的小鸟,因为她丈夫逐渐对她失去了兴趣。她丈夫是个兴趣广泛、具有文化品味的成功经理,她承认自己越来越配不上丈夫了。  她感叹自己没有机会上大学。孩子一个个生下来,似乎永远没有时间获取音乐、艺术和文学的知识,而这些恰恰是她丈夫一向醉心沉迷的。  “他现在对我感到厌烦,这公平吗?”她问道,“就因为我无法和他以及他那些知识分子朋友谈得来?”  我丈夫问她,现在她的孩子都已各自成家了,空闲时间她都用来干什么?她说她平时常打桥牌,每周都去看两场电影,也看点书,主要都是言情小说。  显然,这个女人并没有努力拓展自己的兴趣;她也并不缺乏自我改善的机会,她缺乏的是精力和欲望。她大可把花在桥牌和电影上的时间用来扩展她的兴趣,跟上她的丈夫。  不能扩展自己天地的人,可能会被遗忘在自己的狭小世界里。他们也许会抱怨太迟了,他们已经太“老”了。他们将年龄当作生命的终点一样地接受,却不了解对于想要学习的人来说,生活是永不终止的一系列精神旅程。  从前大学很少,距离又远,学费也很昂贵,因此,只有少数人读得起,甚至书籍也不容易买到,而夜校这个词更是听都没听说过。而现在却恰恰相反,任何想受教育的人都可以如愿以偿,甚至祖母拿到大学学位也不再是什么稀罕事了。  得克萨斯州一位律师的妻子,辛苦养育了5个高大健壮的儿子,让他们受大学教育和技术训练,并看着他们成为技术和商业上的领导人。当最小的儿子大学毕业找到工作后,这个已五十多岁并且做了祖母的女士进入得州大学学习,四年后,她以优等成绩毕业。现在,她七十多岁,是个寡妇,但可别把你的同情心虚掷在她身上!她机敏、可爱,为社区工作忙碌,朋友和仰慕者多得让她不知该如何应对,对于接触到她的每一个人来说,她是一个具有激励启迪性的人物。她的儿子、媳妇和孙子女非常敬爱她,珍惜她去看他们的每一次机会,虽然这种机会不多。她努力培养出自己的成熟心灵,如今正在享受着丰硕的成果。  乔治·盖洛普,这位美国舆论调查机构的创始人和罗德奖金新泽西州委员会的主席曾说:“现在有很多人拿到文凭以后就不再学习了。而真正有益的学习应该是一个从出生到死亡一直维持不断的过程。”  大学能为我们做的只是提供研究学习的时间和场所,其余的必须靠自己。因此,不管受过多少学校教育,扩展心灵以防晚年孤寂无聊的第一步,是了解“活到老,学到老”的意义。  下一步呢?无法上大学或夜校却渴望自我改进的人怎么办?  很简单——他可以自修。英国工党的杰出领导人赫伯特·莫瑞生谈到的“我所听过的最佳忠告”,是他15岁在伦敦一家杂货店当小工时的事。一个街角的面相师替他“看”面相,然后问他看些什么书。“大多是血腥的谋杀案和短篇小说。”莫瑞生说。他指的是书报摊上一分钱一本的恐怖小说。  “看无聊的书总比什么都不看的好,”那个面相师说,“但是你的头脑太好了,不该只看那种书。何不看些比较好的书——比如,历史、传记?你可以喜欢什么就看什么——但是要养成严肃的阅读习惯。”  面相师的忠告是莫瑞生一生的转折点。他使莫瑞生明白虽然自己只念过小学,还是可以通过阅读来教育、提升自己。自此莫瑞生开始上图书馆苦读。终于,学习使他在英国下议院的生涯成为可能的事。“过去我部是听收音机、看电视”,他说,“但是从没有一个节目的价值可以和一本好书相比。”  根据美国舆论调查机构的调查,美国的读书人数比其他英语国家在逐渐减少,大多数美国人往往一整年读不到一本书。在接受调查的人中,10个中有6个说他们除了《圣经》之外,不曾读过一本书,甚至每4个大学毕业生就有一个作同样的回答。  真令人吃惊:我们的现代人能把心灵荒芜到如此地步!尽管图书馆的大门为所有的人开放,丰富的知识宝库对所有的人敞开,书又多又便宜,但是,我们却任由自己的心灵挨饿,或喂以通俗的地摊文学的稀粥,甚至更低下的食物——庸俗画刊。在物质上,也许我们拥有世界上最高的生活水准,但在知识上,我们却贫乏无比。  能成就个人知识的智慧很少不在书本里,我们想学的,想知道的,都在图书馆、书店或朋友的书架上静静等待我们。通过书籍,我们能与一些最伟大的心灵沟通;也只有通过书籍,我们才能自由地往来古今,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活在心灵所创造出来的三维空间里。  借用新泽西州一位教师兼阅读专家法兰克·詹宁斯的话:“文学经验……是人类生活中最深远的心灵塑造大事之一。它也许是通过篝火晚会或说书人使得文化生生不息;它使得我们还能得到几千年前的柏拉图和耶稣的教导;它将心灵和时间结合在一起,让我们对世界进行较好的管理和控制;它就像‘善’这个观念一样抽象,却又如门闩一样精确实际;它是使人类高尚优雅的黄金之路。”  是的,一切都在白纸黑字的伟大书籍里——人类精神的花朵,人类智慧、希望和抱负的精髓。我们可以跟苏格拉底一起散步或跟雪莱一起做梦,跟萧伯纳争论或跟马克·吐温一起开怀大笑。跟这些伟大的心灵交谈,这是大多数人梦寐以求的事,但是,就在这个世界上,只要我们肯到最近的一家图书馆去,就能获得这种珍贵的经验。  人类先天的一些限制已经将我们拘囿在宇宙中一个狭窄的空间里。60年、70年,甚至90年的时间和永恒比较起来算得了什么?如果我们把自己也局限起来,单凭我们对于人类和在这星球上的有限经验能知道些什么?没有书籍及对知识的渴望,我们就注定要活在小小的单元——现在的狭小时空里。  罗马帝国时代的人是如何思考的?伦敦可怕的瘟疫时期是什么样子的?通过书籍,我们都能了然于胸。书籍带给我们的不是冷酷的事实,而是活生生的人类经验。  威尔斯曾经写道:“我绝不相信威尔斯的身体或他这个人是永恒不朽的,但我确信:思想、知识和意志的成长过程是永续不断的。”  如果我们把更多的宝贵时间用在不朽的书籍上,那就会更有价值。时间会将二流的书籍淘汰掉,保留下来的都是世界上人类思想和经验的精华。如果要适当评估目前我们在时间和宇宙中的地位,我们就必须先对自己处在什么地位上有点了解。  真正的好书应是历经岁月的考验而常新的,不是那些仅能维持数周的畅销书。  从不喜欢“本周畅销书”这个标题的泰迪·罗斯福曾经写道:“我宁可见到的是‘前年畅销书’这个标题。前年的书到现在仍然引人注意,那可能还值得一读,但是一本只配称为本周畅销书的书最好是马上丢进垃圾桶里去。”  读《战争与和平》可能要花掉比读一本流行小说长得多的时间,但是《战争与和平》将进入你的生命,一辈子陪伴着你,你会乐在其中,时时感到愉快并富有收获,我这样说并没有厚古薄今的意思。你也会将它传给子孙。当你年老时,它会散发出新的美和价值的光芒,因为你已经成熟,具有洞察力。  一旦你投人这种发现的旅程,你就会明白什么叫“成熟的心灵”。不必担心先后问题,我自己的阅读生涯就是完全未经计划,信手拈来似地阅读,这往往充满了意想不到的惊奇,而且收获非常不小。我就像一个初次出国的旅游者,毫无准备地在古老世界里漫游,在凝视古希腊雅典女神神殿或埃及金字塔时,内心会感到一种发现的兴奋,因为没有准备反而增添了快乐。  我听过朋友抱怨许多古典名著都因为大学里的强迫研读或沉闷乏味的教授方法而被糟蹋掉了。我从没有发生过这种问题,那些日子我忙于看足球赛和谈恋爱,没有时间去做知识上的反抗。因此,我在比较成熟的岁月里才纯真无偏见地接触到了古典名著。我仔细阅读,而它们回报我的是心灵所享受到的发展和满足。  因此,我禁不住要向这个世界宣告:阅读伟大的书籍是通往自我改进、促进知识成熟和圆满快乐的人生之路。  我很高兴在《周六文学评论》上见到菲丽丝·麦金莱的文章,她跟我一样愉快地享受过阅读古典名著时的兴奋。麦金莱小姐写道:  “不良的教育总引人非议。从任何标准来看,我所受的教育都令人悲叹;而我在抱怨了好几年后,终于发现即使无知也有它的光明面。”  “世上真的有文学风景这种东西!我曾以一个吃惊的陌生人姿态,走进文学风景里,走进几乎所有的英文古典名著国度里。在导游的指引之下进入这个国度的人,无法了解一个人是如何按照自己的日程徒步在这个国度旅行的。”  她在文章的最后一段很好把握住了自我启蒙和成长的要领:  “在我们能对狄更斯、奥斯丁和马克·吐温毕恭毕敬地接触时,对任何读者来说,都算得上是非常幸运的。失学的人也会有好的运气,因为他们将继承圣言!”  虽然阅读好书是自我改进处方中最重要的成分,但是还有许多可以扩展我们视野的好方法。对美好的音乐、艺术、戏剧、社会服务或政治的特殊兴趣,都是一些改进、提升自己的好方法。  我丈夫戴尔,多年前开始研究林肯的一生,他觉得林肯的一生非常迷人,因此就自己写了一部林肯传。他说,这部书没让他赚到任何钱,但是写这部书却使他成为一个更幸运、更,陕乐的人。  我们能够借着摆脱没受过良好教育的旧拐杖,踏上学习的旅程,来刺激智力。我们的年龄会越来越大,我们会失去朋友和健康,但是只要有引人人胜的兴趣可以填满自己内心的空间,你就永远不会孤寂可怜,甚至会更加喜欢你自己!    [BT2]爱的真谛  生活中的大多数人对爱有着狭窄、单向的概念,而且仅仅从家庭或性关系的角度来理解它,同时将它和占有、自负、姑息、依赖等混淆在一起。  爱是世界上谈论最多,却也是最不易弄清楚的一个话题。爱激发了艺术家的灵感,并形成了婚姻和家庭的基础。  许多人对爱有狭窄、单向的概念,而且仅仅从家庭或性关系的角度来理解它,并将它和占有、自负、姑息、依赖等混淆在一起。  爱跟成熟有什么关系?罗洛·梅伊博士回答了这个问题。在他出版的《人的自我追寻》一书中他写道:“能够付出和接受成熟的爱,是一个人人格完善的标志。”  梅伊博士同时断定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如何付出或接受爱,一般人对爱的观念既矫情又幼稚。例如,一个将一生完全奉献给丈夫和子女,以致于使自己与世界上其他一切完全隔绝的母亲,她的占有欲就胜过于她的爱。而真正的爱并不是局限,而是扩展。  一个崇拜女人到无法找到任何可以与之相比的地步的男人,不该被视为“有爱心”男性的模范——他是感情发展受到局限,仍然停留在婴儿时期依赖心态的一个典型案例。要知道:依恋跟爱是大不相同的。  也许先弄清楚什么不是爱,再来界定那种使得人格增强的成熟的爱就比较容易些。  首先,爱与我们在影视中经常见到的那种男女幽会、玫瑰与香槟式的罗曼史,或小说家偏爱的那种性侵略的激情少有相关之处。实际上,爱的对象并不仅仅局限于年轻貌美的人。  美国婚姻协会主席亚伯拉罕·史东博士告诉我们,当我们说“我爱”时,真正的意思大多是“我要”、“我想要拥有”、“我从……得到满足”、“我利用”或甚至“我感到罪恶”。这都是学者们所谓的“假爱”。  很多父母用“爱”来作为放纵子女的借口。实际上,他们是在以溺爱来推卸自己的责任,而不是真正地在帮助子女成长。纽约杜布斯波克的儿童村,是一个致力于重新训练需要帮助的问题儿童的机构。理事哈洛德·史泰龙说:“每一天,我们都在解除将‘爱’与‘姑息’混淆的父母所造成的伤害。”  成熟之爱的观念是耶稣所说“爱邻如爱己”时心中所抱持的那种观念,是柏拉图在《对话录》中所分析的那种爱——从个人的关系开始,扩展到全人类的宇宙万物。爱的要素都是一样的,不管是夫妻之间的爱、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或个人与全人类之间的爱。  人与人之间的真爱也决不会扼杀成长;它会肯定另一种人格,鼓励它成长发展。我曾结识这样一些父母,他们对女儿的婚姻感到愤慨,原因只是由于女儿要在某个遥远的地方建立新家。我记得曾听过一个母亲悲叹说:“为什么露茜就不能嫁给一个本地的男孩?这样我们就可以经常见到她了。我们的一生,都在为她奋斗,而她回报我们的,却是嫁给一个逼她住到离自己家人半个大陆之遥的地方去的人!”  这个母亲如果听到有人说她并不爱自己的女儿时,她一定会感到愤慨!但是,很显然,她将占有和自我满足跟爱完全混淆在一起了。  真正的爱并非紧紧抓住自己所爱的人不放,而是放手让他(她)自由地去发展。成熟的人不想占有任何人作为自己感情的奴隶,他想要所爱的人自由,就如同他自己想要自由一样。爱犹如任何其他创造性的力量一样,它生存在自由之中。  我赞同作家普瑞西·罗伯逊夫人在《竖琴家》杂志上为爱所下的定义。“爱,”罗伯逊夫人说,“就是一个人慷慨地给予某人他所需要的东西,为了他而不是为了自己的缘故。这也是别人给你所需要的东西时你的感受。爱包含给予孩子所需要的独立,而不是那种成为‘家长主义’的借口。爱包含各种性关系,但不是在自负或青春的迷乱追求中的那种性的利用。我的定义是包括你给予那些设法让你明白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你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的少数几个人——老师和朋友——的反应。而且它包含慈善、对全人类的仁爱,既不是在一个人要求面包时给他石头,也不是在他要求了解时给他面包。”  “那些不断弄巧成拙的‘好心’人,”罗伯逊夫人继续说,“他们硬塞给我们一些我们不想要的,却由于明显的愚蠢而扣留住我们确实想要的东西。我不会将这些人列入有爱心之人的行列之中,而且我想心理学家也会认同他们在表面的爱心之下藏着敌意的这种说法。”  再没有什么比“爱是盲目的”这句老话更有误导作用的了,只有透过一双爱的眼睛才能看清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有一个漫不经心或冷漠的自我,一个怕受伤害或误解而经常深埋起来不让他人见到的敏感、羞于表达的自我。我们以各种姿态或伪装来隐藏它——沉默、害羞、积极进取、凶狠或坚强等等,却又一直暗自希望有人会关心我们,并竭力发掘内在真正的自我。爱具有一种透视人心的特殊洞察力,它是“她看中他什么?”这个永恒问题的答案。  以我们所爱的人的成长和发展为乐,肯定和鼓励他们,尊重他们的原貌,提供自由和温情的气氛,这些都是真爱必须具有的态度。爱提供了他人适宜在其中成长的环境和营养。  嫉妒是一种常被人与爱混为一谈的感情。实际上,它是我们对自己激发情爱的能力缺乏自信,并经由一种占有、俘虏他人的欲望膨胀的结果。实际上,用付出来取代这种占有的欲望就能克服嫉妒。  我见到过一个克服嫉妒并学会爱人的女人。她说:  “十年前,我陷入嫉妒中不可自拔。我活在怕失去丈夫的恐惧之中。并不是他给了我嫉妒的任何理由,如果是这样,我反而可以少点痛苦,因为这样一来,就可以避免那些恐惧和因神经质而自我想像出来的羞辱感。我不可思议地像卡通电影里那可笑的妻子一样搜丈夫的口袋,甚至会查看汽车烟灰缸里的东西。我经常夜不能眠,白天也会莫名其妙地生出一些新的疑心。”  “有一天,我照镜子时,看到的是一个十分不可爱的女人:头发散乱、没有化妆、面容憔悴,而所穿的衣服看起来就像套在扫帚柄上的一个大袋子一样!‘海伦,’我对自己说,‘你怕失去丈夫,看你现在的状况,如果你失去了他能怪他吗?你要怎么办才能改善状况?’我决心实行一个计划。我开始留心自己的仪表。我每天下午都休息一段时间,增加了一些非常需要的体重:随后我又找到了一份卖化妆品的工作,学会了如何化妆。当我开始显得比较好看,感觉上也比较好时,我发现自己的态度也慢慢改变了。丈夫也似乎感觉到我的这种变化,他的反应扫除了我心中的疑云。我利用原来浪费在嫉妒上的精力,来使自己成为丈夫心目中最有魅力的妻子。”  你要知道,女人一旦了解到爱不是命令而是肯定时,她便获得了爱的能力。  当我们容许占有、嫉妒和支配他人这些异质的因子进入心中时,我们对他人真实的爱便逐渐消失。如果让野草蔓生不加以清除的话,世界上最美的花园都会变得荒芜。  家庭关系的悲剧之一,是因为我们经常不知不觉地以爱的名义对他人造成伤害。过分严厉的父母总在告诉自己说,之所以那样做是“为了孩子好”;溺爱纵容子女的父母则会说他们是为了子女的“幸福”着想。  俄亥俄州的艾伦太太曾向我讲述了一个她亲身经历的故事。数年前,艾伦太太在跟丈夫离婚后,发现自己面临着照顾自己和两个孩子的责任。虽然她被母兼父职的责任压得喘不过气来,但她还是坚持培养好孩子必须有严厉的管教。  “我订下规矩,”艾伦太太说,“不接受任何借口。我不跟孩子商量或费心去听他们的意见——而且还严格告诉他们什么时候做什么事。他们没有独立思考的机会,只有一套必须遵守的规则。”  “我们家起了微妙的变化。刚开始,孩子们一见到我就躲开,他们躲避我任何示爱的企图。最后,我了解到他们怕我,怕他们的母亲!”  “我深刻地反省了一番,结论是,我潜意识里的一切所作所为根本都不是为了孩子好,而是把我因离婚而产生的压抑情绪发泄在了他们身上。我其实是在让孩子因为我个人的过错而受苦。难怪他们感觉到了,虽然他们不能了解,但却明显可以看得出来。”  “我着手改变加在他们身上的这种模式。我开始以新的眼光看待孩子,把他们当人看,而不是负担或责任。我不再一下班就匆匆赶回去做排得满满的家事,而是放下一些家事,享受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和他们一同游玩或去一些有趣的地方。我学会了指导而不是只命令他们。”  “当我的心情开始放松时,欢笑和歌声便悄悄回到了我们的家。爱、温情和乐观从我的身上反映到孩子们的身上,我们恢复并且增强了相互间的关系。在这种气氛之下,一切问题都变得比较容易面对了。”  多么感人!艾伦太太学到了爱,而且用爱的方法治愈了她家庭生活的创伤。  的确,爱的能力,不但影响到我们与家人的亲密关系,而且还决定了与他人相处的关系。我们对朋友、工作、社区以及世界的态度,大多决定于我们在家庭中所付出和接受的那种爱。  心理学家弥尔敦说:“如果一个孩子得到了爱和接纳,他便学到了自爱、爱他的家人,并最后以真诚的利他主义者的胸怀看待所有的人。”  亚希莱·孟德斯博士在他的《人类发展的方向》一书中告诉我们,几乎所有的宗教都主张:生活和爱其实是一回事。  这样看来,那种认为爱只限于家人和朋友的观念是错误的。我们越去爱别人,就越有能力去爱。有爱心的人对工作、朋友、家庭和生命都充满了热情,他较为健康而且比较长寿。  获得这种成熟之爱的观念对自己及他人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单是在美国,每年都有40万人的婚姻最终以离婚而破裂,而且还有成千上万的婚姻如同战场。世界上还存在着国家分裂、种族对抗、国与国之间的对立和战争。人类如果想幸存下去,最重要的就是知道如何去爱,学习和谐相处。你说呢?  [BT3]幸福驿站  我和你是同路,让我们携手并进,彼此协助。我们在这里逗留不了太久,仁慈的死神就要回来摇我们入睡,让我们好好地相互扶持吧!  ——威廉·莫里斯    [BT2]蔑视障碍,它将不复存在  那些蔑视困难,敢于向障碍挑战的人是成熟的人。即使他们身处黑暗的世界,仍能为自己负起责任。他们不愿过向人乞求的生活,面对困难或挫折,他们从不绝望,也从不去找借口。  我十分欣赏开出租车的爱德华先生。爱德华先生是个多才多艺的奇人。他才思敏捷,又热心助人,既懂得倾听又善于说话。有一次,我们谈起一个话题,是关于那些虽身处恶劣的环境却仍然对这个世界做出了伟大贡献的人。其间,爱德华问:“你听说过纳森尼尔·鲍迪奇吗?”我反问他:“鲍迪奇是不是一个对航海术相当精通的人?”  “没错,就是他!”爱德华说道,“纳森尼尔·鲍迪奇活到65岁,他出生于1773年,从10岁起,他就开始以自修的方式学习拉丁文,并研究牛顿的数学原理。到21岁时,鲍迪奇已经是一位比较出色的数学家了。由于他喜欢航海,便又去钻研航海术。据说,有一次,他教给船上的所有船员,甚至船上的厨师,如何观察月亮和星星的位置来确定每天的船位。后来,他又写了一本有关航海术的书,并成为经典之作。这对一个从没受过正规教育的人来说,实在了不起吧?”  我十分赞同爱德华的看法。对鲍迪奇而言,他根本不知道障碍为何物,也许从没人告诉过他:想当一名科学家,大学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阶段。因此,他可以无所顾忌向前冲,并以自学的方式获得各种必需的知识。对鲍迪奇这类从不知困难为何物的人来说,障碍这个词的意思就是“胡扯”。但是,对那些总想逃避责任的人来说,障碍或困难则成了他们最好的挡箭牌。  你也许听过不少人无奈地说,他们之所以不断遇到挫折或失败,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受过大学教育。对这类人来说,就算他们真的上了大学,他们仍能为自己找到各种推脱的理由。而一个真正成熟的人绝不会如此,他会想方设法去克服困难,绝不会找理由来逃避责任。  贝尔有一次向他的朋友,华盛顿区美国国立博物馆馆长亨利抱怨说,他觉得自己在工作上一直不顺的原因,完全是由于自己缺乏电学方面的知识,亨利并没为此向贝尔表示同情或是安慰他的不幸。他也没说贝尔需要去申请一份奖学金或是向父母寻求帮助什么的。他只向贝尔说了极简单的一句话:“去掌握它!”而贝尔也真的自此用心钻研,并掌握了所需的电学知识,并从此奠定了他在通讯科学上作出历史上最伟大贡献之一——电话的发明的学识的基础。  贫穷算得上是个障碍,但我们就有理由不战而败、就此罢手、甘心认输吗?曾任美国总统的赫伯特·胡佛,幼年时期的他只不过是依阿华州一个铁匠的儿子,更不幸的是,他的父亲过早地就离开了人世。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总裁托马斯·J·华生早年只是一名周薪只有两美元的普通书记员,当然也没拥有任何一部机器。影视界的泰斗级人物阿道夫·朱柯最初也只不过是以毛皮商助手的身份,着手经营他的第一家小游乐场。  从没有人听见过这些成功人士抱怨他们自身是如何被曾经的贫穷所阻碍。他们一心所想的是如何克服障碍,根本没有时间去自艾自怨。  由于身体羸弱,而使得自己的大半辈子都形同病人的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生并没有让疾病成为自己工作或生活上的障碍。他的精神状态里始终焕发着阳光、力量、健康和成年人的活力,而这种旺盛的生命力也始终洋溢在他的字里行间。由于斯蒂文生拒绝向病痛屈服,努力活出自己的价值,最终在文学世界里赢得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世界上还有很多虽遇到不少的障碍却仍然成为伟大人物的人:拜伦天生跛脚;朱利阿斯·恺撒是个癫痫症患者;贝多芬耳朵后天失聪;拿破仑是个矮短身材;莫扎特为哮喘病所苦;富兰克林·D·罗斯福患有小儿麻痹症;海伦·凯勒自小就又盲又聋又哑;歌唱家珍·弗洛曼不幸在一次飞机失事中严重受伤,但她奋力康复,终于又重放异彩;女演员苏珊·鲍尔虽因切除一只脚而感到痛苦,但也并未因此而妨碍了自己的婚姻幸福和在电影界的成功。  说起女演员,被称为“了不起”的莎拉·巴恩哈特又是怎么面对她人生障碍的呢?据说,她小时候是个遭尽别人白眼的丑陋的私生女。按照有些人的做法,她大可以把自己早年所处的恶劣环境当作自己偷懒、推脱的最好借口,但莎拉并没这么做,而是在困境中奋力进取,并最终成为演艺界不朽的人物之—。  我的好朋友有一个儿子叫巴比。巴比长的高大英俊,但有一个缺点,就是自幼就口吃。这个孩子一向功课很好,颇受朋友的欢迎,小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期间,我朋友为纠正儿子的口吃,曾找过许多治疗口吃的专家和精神病医师,但都失败了。  有一天放学回家后,巴比兴奋地向父母宣布,他被指定作为毕业生代表将在毕业典礼上致告别辞。然后,他欢快地跑到楼上自己的房间去做准备工作。  我的朋友夫妇俩对巴比的告别辞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但是明智地回避了巴比发言时可能会遇到的语言障碍。  毕业典礼那天,小巴比从容地走向讲台,代表毕业生致告别辞。他挺胸收腹,踌躇满志。台下的听众屏神凝气,准备细听巴比的发言,因为其中有不少人知道他有语言障碍。  巴比满怀信心地慢慢抬起头,然后,他用15分钟的时间果断而流畅地讲完他的告别辞,中间竟没有出现口吃的毛病!原来,从巴比准备告别辞的时刻开始,他就下定决心要克服自己口才上的障碍,而他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成功地克服了这种障碍。最后全场爆起的掌声,也证明了这一点。  另外,还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说的是从一只导盲犬而带给人一些感悟的故事。来自新泽西州的实业家卡里顿·葛瑞菲斯,曾有一次在开车经过莫瑞斯城时,看见一个人正要横穿马路。当他发现那是一位由导盲犬带路的年轻女盲人时,他远远地就刹车停在那儿。  但不久,令他倍感惊讶的是,有个人走到他车旁向他解释说自己就是那个盲人的指导员,然后他说:“请你以后见到这种情况时,不要再远远地刹车。因为那只狗是被训练来恰当地避开车辆的,如果不时地会有司机这样子远远的刹车,久而久之,狗会以为这种情况很正常而加以接受。这么一来,总有一辆车没有停下来,这时,它引导的盲人可能就会被撞死。  这个故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不仅是因为那个指导员话中吸引人的逻辑,更是因为了解到现在的盲人可以在这些了不起的动物的帮助下,迈向正常的生活,可以安全地穿越马路,到自己想到的地方去。  这都是些拒绝向障碍或挫折屈服的人。他们才是真正成熟的人。他们虽身处黑暗的世界,却仍能为自己负责。他们不愿过乞求与被人怜悯的生活,从不绝望,也不找推脱的借口。  罗伊·L·史密斯曾经写过一本传记,定名为《圆满的一生:死神门前的徘徊》,十分富有启发性。讲的是一个名叫艾莫·何姆斯的人一生经历的故事。当艾莫·何姆斯在俄亥俄州韩特维尔刚出生后不久,一个乡村医生曾对他作出这样的断言:“这孩子绝对不可能存活。”  但这位乡村医生的预言并没有实现。艾莫·何姆斯不但活了下来,而且十分长寿,尽管他一生承载着严重的肺病,在90年的生命中,他的肉体不断接受着病痛折磨的考验。由于他糟糕的身体状况,他无法干重活,于是,他把兴趣转向阅读。在他28岁那年,艾莫·何姆斯成为卫理公会的一名牧师。此间,他曾两次旧病复发,但这些都不能使他丧失生活的勇气。他的事迹引起了巧克力制造商约翰·胡伊勒的关注,他向艾莫·何姆斯提供金钱来帮助他治疗疾病。几个月后,这个被认定必死无疑的人走出了疗养院。  艾莫·何姆斯重回教堂,通过传道来筹集资金,以资助各大学和医院。作为“单肺牧师”的艾莫·何姆斯,他为自己树立了筹募300多万美元的目标。  艾莫·何姆斯在69岁退休时,他已布道1000多次,写了2本书,为宗教和慈善的目标筹募了50万美元,担任了20个机构的董事,个人出资5万美元在加州大学附近又建了一座教堂。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5
正序
倒序
卡耐基夫人写给女人一生幸福的忠告
卡耐基夫人写给女人一生幸福的忠告-2
卡耐基夫人写给女人一生幸福的忠告-3
卡耐基夫人写给女人一生幸福的忠告-4
卡耐基夫人写给女人一生幸福的忠告-5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卡耐基夫写给女人一生幸福的忠告
卡耐基夫写给女人一生幸福的忠告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