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读懂经济学(值得一看)

人人都该知道的常识:轻松读懂经济学作者:咏怡【内容简介】  人人都该知道的常识:轻松读懂经济学最容易读懂的经济常识读本,最适合中国人阅读的经济学入门书。从头到尾解密经济学的来龙去脉。怎样避免身边的“经济陷阱”?怎样透视夸夸其谈的“经济谎言”?怎样轻松读懂财经报道?怎样判断经济走势?怎样搞懂投资理财?怎样跟上世界经济发展大潮?怎样面对媒体、专家们的“经济信息轰炸”?怎样最迅速地了解你最感兴趣的经济常识?只有一个办法,你,一定要先搞懂“经济学”!从此胸中有成竹,少花冤枉钱!少走冤枉路!第1节:经济学的产生-从需要与满足说起(1)  第一章 经济学的产生--从需要与满足说起  "快乐与痛苦无疑是经济计算的最终目的,以最小的努力满足最大欲望,以最小厌恶的代价获取最大欲望的快乐,使快乐增至最大限度,就是经济学的任务。"  -- 威廉·杰文斯  人类对物质财富的需要,催生了经济学。经济学,也正是一门"研究资源配置"的科问。不过,想搞清资源如何配置,就首先要搞清人类的行为;想搞清人类的行为,就必须深入人类的心理。于是,经济学就从人类的"欲望"开始了。  在早期的经济学家看来,与人类的无止境的欲望相比,世界上的物品、财富总是稀缺的。而后来的经济学家却发现:与人类有限的购买能力相比,社会上的生产总是"过剩"的。为了实现社会中每个人"最大幸福",经济学家们开始了无尽无穷的探索旅程……  "理性",不可乞及的目标?  一提到经济学,人们最容易联想到的一个形容词,恐怕就是"理性"了。  的确,在人们的印象中,经济学是一门非常"理性"、非常现实的学问。如何一个人喜欢浪漫和幻想,人们就会说:经济学恐怕不适合他,他应该去接触文学艺术。不过,假如这个人有点浪漫"过头",不够现实,以致于影响了自己的生活,人们又会对他说:"嘿,去扫扫盲,学点经济学吧!"  人们的这种印象没有错,经济学,它千真万确就是一门以"理性"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科学。  正如很多科学都建立在一种基本假设的基础上,经济学,也有它自己的基本假设。经济学的这个最基本假设,叫做"理性人假设",又称"经济人假设"。它的意思就是:每个人都在即定的条件下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而整个经济学的体系,都是由"理性人假设"开始,逐步发展了起来。  最早的一批经济学家,被称作"古典主义经济学家"。18世纪的英国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 1790),就是他们中的代表人物,也是"理性人假设"的创造者。在亚当·斯密看来,一切经济现象都源于人类的利己主义本性。由于每个人都是"理性人",都希望得到利益的最大满足,于是就出现了交换。而在交换的过程中,人们都得到了自己最需要的东西,在可能的条件下(比如支付能力)实现了自己了最大利益。而整个社会经济,就由此运转了起来。  交换,是最初的也是最常见的经济活动。对于交换行为,我们可以这样做个比方:  有个人拾到一只苹果,而他真正想得到的是一块钱。另一个人手里有一块钱,他很想吃苹果。不过,对第二个人来讲,这个苹果用0.5元来买,才比较符合他的意愿。  于是,两个走到一起,进行了讨价还价,最终,两人都做出让步,第二人花了0.75元买到了苹果。虽然这两个人没有得到他们预期的最大利益,但都在可能的程度上得到自己最大的利益。第2节:经济学的产生-从需要与满足说起(2)  这是最简单的交换活动,随着社会的进步,各种交换活动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复杂。种种交换的背后,都是双方或者多方为了付出最少代价、获得最多利益而进行的角逐。难怪在人们心目中,经济活动是纯粹的利来利往、不能掺杂任何感情色彩的"纯理性"行为了。  亚当·斯密也正是这样告诉人们:"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面包师、酿酒家的恩惠,而是出自他们自私的打算。" 正是在人们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去进行各种交易,通过市场的调节,使每个人的利益达到最优秀。  在斯密眼里,正是这些主观上的利已行为,在客观上却达到"利他"的效果。  斯密.jpg  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  亚当·斯密通过这种对人类趋利的"理性"本能的论述,奠定了日后经济学发展的基础,而斯密也被称为"经济学之父",他在1776年出版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从而开创了近代的政治经济学,使经济学成为一门具有完整体系的学问。  斯密和他的继承者们,也就是古典主义经济学家们,与同时代产生的达尔文进化论遥相呼应。这样一来,人的动物性、最卑鄙最可恶的利已主义,在经济学家的视野里,却正是社会繁荣的基础。换句话说,"人是理性的。"  不过,有趣的是,一贯维护"利已主义"的亚当·斯密,在更早一些时候还写过一本《道德情操论》,在书中,他强调利他、美德与社会和谐。《道德情操论》与《国富论》一起,成为近代工业社会的两本圣经。因为《国富论》告诉人们怎样创造财富,而《道德情操论》则告诫人们怎样处置财富。  1976年,《国富论》发表二百年之际,已故的诺贝尔奖得主斯蒂格勒,在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再版前言中说道:  "…这并不意味着,斯密认为人的行为惟一地被自利性引导着。事实上,他的第一本著作,《道德情操论》就旨在探讨'同情心'做为美德的涵义……不过归根结底,斯密相信,那个最能贯彻始终的,最普遍适用的,从而也是最可靠的人类行为动机,是人对自我利益的追求。"  不管怎么说,从亚当·斯密开始,"理性人假说"已经成了经济学大厦中一块最牢固的基石。正如斯蒂格勒所言,亚当·斯密不否定人类的其他行为动机:比如爱他心、同情心等,但正是利己心驱使人们进行相互有利的交易。  这种利己的动机在后来的经济学家,如大卫·李嘉图和约翰·穆勒那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到了20世纪初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马歇尔,他虽然承认人类的动机的多样化,但依然认为利己动机是"最有力,最坚定地影响人类行为的"动机。第3节:经济学的产生-从需要与满足说起(3)  也正因如此,经济学被看作一门教导人们如何做出理性决择的学问。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人总是面临着各种决策:小到晚饭吃什么菜?买什么样的电视机?大到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和什么样的人结婚?投资股票还是投资基金?种种这些事情,都有金钱有关,也都是经济行为。所以,人们需要懂一点经济学,让自己的决策更明智,让决策结果对自己更有利,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从这个角度说来,人们需要发扬自己的理性,做"理性人"。要根据一件事情对自己是不是有好处,从而决定是去做还是不做。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所谓"理性的动机",真的能保证永远使人做出"理性的选择"吗?  其实,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现象:人类出于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却犯下种种愚蠢的错误,甚至是灾难性的错误。无可指责的"利已"动机,到最后竟然伤害了自己的利益。比如:  ★明知道自己并不需要某种商品,却在"减价"、"打折"的号召下,兴高采烈地掏了钱,并觉得自己占了一个大便宜。可几天之后,却发现自己购买的东西一点儿用也没有!  ★在股市中,不知怎么就随着众人蜂拥而上,仿佛某支股票能实现自己发财的梦想。而最后的结果可能是倾家荡产,甚至有人跳楼自杀……  ★放弃了明明是物美价廉的商品,却为了"品牌"和"身份",付出很多"冤枉钱"。  ★甚至一个小小的故事,也可能说明这类现象:有个人,在两款性能与价格相似的数码相机之间挑来挑去,足足花了三个月时间,最后才选中了一款。而这三个月中,他雇人为家人拍照花的钱,比这架相机还要多。  ★如果上面的案例仅仅说明,"不够理性"的是消费者和普通百姓,而商家是足够精明的。那么,为什么历史上的一次次投资泡沫,一次次经济灾难,总是由"精明人"牵头,由"精明人"造成?  ……  这一切事例,哪个不是因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最后反而失去了利益?  正因如此,"理性人假说"也受到了各种批判。它曾为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前提,但在最近几十年,以卡尼曼、史密斯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却向这一传统假设发起了挑战。他们将心理学与经济学结合在一起,通过一系列的心理学试验,去验证人们是如何对收益与风险形成误判。而塞勒、拉宾、奚恺元等经济学家在这方面也做出了大量的努力。  人们把他们的研究称为"行为经济学"。在现代经济学中,这是一块令人向往的领地,因为它很有可能使人们重视认识经济学,使经济学焕然一新。  "行为经济学"告诉我们,人仅仅是"部分理性"的,因为所谓"人性的障碍",导致我们思维中的"贪性",造成人的行为经常是非理性的,以至于在全世界的经济生活中,总是出现一些接近疯狂的赌博行为。第4节:经济学的产生-从需要与满足说起(4)  当然,目前还不至于就此推翻了"理性人"概念。正如"货币主义"的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在几十年前所指出的:"只要假定人们的行为多多少少是理性的就足够了,并且人们所犯的错误可以通过经验的增加而弥补。"  本书会在后面的章节中,详细介绍行为经济学给人们带来的有趣启示。这门新兴的经济学,目前还地扮演着正统经济学的"批评者"角色,他们正在努力推出一套建设性的、经得起实证检验的、系统完整的理论架构。他们的研究,也使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自己。使我们用更深层次的理性眼光,去检索自己生活中的不理生行为。  那么,我们就不禁要思考:到底该如何看待"理性"这个的概念呢?因为,原本的经济学意义的"理性",也就是对效益最大化的追求,从道德与社会学的角度看,从整个人生幸福的尺度来衡量,是否真的"够理性"?  也许,对于人类来说,"理性"是一个不可企及的目标,但我们永远不应该放弃对理性的追求。  资源,效用,稀缺……  谁不想更理性地把握自己的人生?谁不想更幸福地生活?这,也是经济学研究的目的。因为一个人的经济生活,就算不是他生活的全部,也是他生活的基础。  经济现象是复杂的,令人迷惑的。为什么人类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能,有时给自己带来幸福和利益,有时却使自己蒙受损失?为了利益最大化,人们都会做些什么?为什么有些商品很贵,而另一些商品很便宜?为什么有人很富裕?而另一些人很贫穷?  想解读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弄懂经济学中一些最基本的原理。而一个古代中国的小小的故事,却藏着经济学最简单也最重要的秘密:  《庄子·逍遥游》中,讲述了这样一则趣事:  在宋国,有一户人家,世世代代以洗为业。他们有一种家传的冻疮药方,能保护手脚皮肤不冻得龟裂。有一天,突然从别的国家来了一位游客,他愿用百金来买这家人的药方。于是,这家人聚集在一起商量,一家人都说:"我们世世代代在河水里漂洗,也挣不了几个钱,现在一下子就可卖得百金,为什么不把药方卖给他呢?"  游客得到药方,悄然来到南方的吴国。当时,吴越两国正在打仗,而两国地处水乡江南,免不了工要在水上作战。到了冬天,吴国的士兵呆在战船上,手脚生了很多冻疮,异常痛苦。这位游客把他百金买来的药方献给吴王,然后用在军队中,果然吴军将士的手都没有被冻坏,战斗力大大提高,一举击败了越国军队。  于是吴王大喜,割地封赏了这位游客。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这个故事包括两个最基本经济学原理:一是商品的效用性,二是商品的稀缺性。这两个原理,是所有经济学流派研究的基础。经济学,无非建立在这两大原理的基础上。第5节:经济学的产生-从需要与满足说起(5)  根据经济学家的说法,"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换种说法,就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按照法国经济学家萨伊的话,"效用"就是"物品满足人类需要的内在力量"。)  正因如此,人们对效用的评价,显然带有主观性。同样的资源用于不同的地方,其效用的差别非常大。一副"不龟手"的药方,在百姓家中就是普通的药膏,但有人就能拿它获得封赏,成为诸侯。  同时,在有限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下,商品又是稀缺的,不能自由取用的。假设有一个不存在"稀缺性"的社会,人们可自由地、免费地取用任何产品。在这个社会中,将没有产权,没有交易,没有分配。这当然是天堂一般的生活,但经济学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因为经济学的功能,正是研究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易过程的各种规律性以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提高效率,解决分配公平的问题。  传统的经济学家们认为:与人的无穷的欲望比起来,资源总是"稀缺"的。 每个人都面临稀缺问题,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每个社会也都面临稀缺问题,不管是穷国还是富国。  不仅如此,人们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满足了一种低层次的需要,就会产生一种更高层的新需要。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人追求的还是是温饱;到了90年代,人们需要则是家电;90年代末,人们想得到电脑和手机;而现在,人们开始购买住房和汽车。在任何一个时点上,资源的供给往往与人们的需要呈现矛盾,而所谓的"理性",就是学会如何在稀缺的资源约束下,做最正确的事情。  不过,还有一些原本"稀缺"的东西,却随着时代的进步变得很丰富了,于是不值钱了。比如粮食、生活用品、塑料制品等等。小说《飘》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斯佳丽小姐的父亲,用半辈子的时间,辛辛苦苦攒了一箱的纸币,可这些纸币却因为南北战争而变得一钱不值,这也是稀缺性随历史条件而变化的一个例子。不过,自古以来,有种东西可谓一直是稀缺的,那就以黄金为代表的贵重金属。所以,黄金在各个时代都是人们囤积的对象。  稀缺性是也是因人而异的。对于失业者来讲,时间对他是充裕的、廉价的,而资本(或者金钱)则是稀缺的;相反,对于事业成功的工作狂来讲,时间对他可能是一个奢侈品,而资本却是富足的。  自然,这种资源的分配不均,必然要通过交换来实现。在生活中,一个美女很可能利用她的美貌和年轻的资源,通过婚姻来交换她所稀缺的一些资源,比如金钱和地位。年迈的老翁娶了妙龄少女,这样的事情,用经济学的眼光来看,就不难理解了。第6节:经济学的产生-从需要与满足说起(6)  而在交换的过程中,"稀缺性"造就了一种商品的价值。在今天的市场经济中,商品的效用是人们价值判断的基础,而对价值的判断直接影响了商品的价格。因此对效用的判断,也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利润。  自然,价值也是一种主观心理现象,它起源于效用,又以物品稀缺性为条件。既然价值带有主观性,人们在交易中,判断"值"与"不值"时,往往根据的不是客观的最大效用,而是根据主观的期望,这被经济学家称为"期望效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常常不能合理地判断出商品的最大效用,就好像《庄子》故事中的宋国一家并不知道冻疮药的最大效用,对他而言,"百金"就是他期望的最大效用。  也正因如此,古往今来一切精明的商人和投机家,他们的办法与故事的游客如出一辙,就是在一群不知道商品实际效用、怀着不同"期望效用"的卖者与买者之间充当中间商。有时,可还是人为夸大商品的效用,比如,通过商业广告带来的富有感情色彩的场景,就可以创造或夸大本来不存在的效用。  欲望与满足的魔术  罗斯福是历任美国总统很著名、很后尊敬的一位,因为他曾三次连任美国总统。后来,有记者就这件事采访他,问他对连任三届总统有何感想?  罗斯福总统一言不发,只是拿出一块三明治请记者吃。摸不清头脑的记者,只好把三明治吃下去。可没想到,总统又拿出第二块,接着是第三块。  记者赶紧婉言谢绝,这时罗斯福笑了:"现在你该知道了,我连任三届总统是什么滋味?"  在经济学家那里,这种现象有一名词,叫做"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指的就是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将会递减。如果物品数量无限,欲望可以得到完全的满足,欲望强度就会递减到零。  最早发现这个规律的,是19世纪的德国经济学赫尔曼·戈森(Hermann Heinrich Gossen),所以"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也称"戈森定律"。戈森发现这个现象后,觉得自己是经济学界的哥白尼。他花光了自己的小康之资,出版了《人类交换规律的发展及人类行为的准则》一书,在序言中他自信地写道:"像哥白尼的发现能够确定天体在无限时间中运行的轨道一样,我自信通过我的发现也能为人类准确无误地指明,他们为以最完善的方式实现自己的生活目的所必须遵循的道路。"  不幸的是,戈森的书只卖出了几册,他在失望和痛苦的折磨下,要求停止发行并销毁所有的书,这位怀才不遇的德国学者,不久就因肺病离开了人间。第7节:经济学的产生-从需要与满足说起(7)  不过,戈森所引发的一场"边际革命"却继续了下去。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相继二、三十年间,边际效用学派的代表人物相继出世。其中包括:创立了"数理学派"的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创立"洛桑学派"的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和创立了"奥地利学派"的门格尔。他们被称为"边际三杰"。  当时,瓦尔拉斯把边际效用叫做"稀缺性",杰文斯把它叫做"最后效用",但不管叫法如何,"边际三杰"不约而同地讨论了"边际效用"这同一个问题,不但把戈森的思想得以光大,还使"边际效用"的概念广为人知。  边际效用学派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它的出现标志着现代经济学的开端,从此,经济学家们的注意力从商品的成本转向它的边际效用。于是,人们开始了"以主观评价为基础"的经济学。  在"三杰"当中,英国铁器商人的儿子威廉·杰文斯(William Stanley Jevons,1835.9.1~1882),说过这样一句名言:"经济学是快乐与痛苦的微积分学"。  他对"效用"甚至经济学本身,有一段堪称经典的描述:"快乐与痛苦无疑是经济计算的最终目的,以最小的努力满足最大欲望,以最小厌恶的代价获取最大欲望的快乐,使快乐增至最大限度,就是经济学的任务。"  在"苦乐论"的基础之上,杰文斯以主观心理分析为起点,以效用论作为基础,以数学分析作为工具,提出了自己的主观效用理论。他指出,效用需要由一个人的幸福或者快乐的增加量来计算。  可惜的是,1882年,杰文斯在一次游泳时不慎溺死,年仅47岁。由于他一生性格非常内向,对同辈及学生并没有产生很大的影响。  而奥地利的卡尔·门格尔(Carl Menger, 1840~1921),则以较为通俗的方法阐述边际效用价值论,终于在他的周围形成了一大批追随者,并开创了强有力的"奥地利学派"。  ? 门格尔认为,价值起源于效用,而且是"最后一单位财货的边际效用"。所以,价格是在竞争条件下,买卖双方对财货主观评价相互平衡的结果。价格的上限是买者的主观评价,下限是卖者的主观评价。在双方竞争条件下,价格由"两对边际对偶的主观评价决定"。  ?  门格尔.jpg  门格尔  门格尔的另一个贡献是提出了"抽象演绎法"。门格尔认为,虽然经济史和经济理论都可以使我们认识经济现象,但经济史只能作为经济学的补充,而不能代替理论经济学。只有经济理论才能得出超越直接经验之上的认识,建立永恒的一般性普遍原理,这也是经济学的目的。当时,德国的主流经济学派是德国的"经济历史学派",他们嘲笑门格尔和他的学生们是"奥地利学派",他们没想到的是,"奥地利学派"后来真的发展成一个影响了全世界的经济学派。第8节:经济学的产生-从需要与满足说起(8)  而门格尔本人,也正是借助于边际分析的方法,来测量消费者欲望的满足程度,衡量物的效用从而决定价值,从而推动着经济学的研究。后来,除了"边际效用"以外,人们又发展出了边际成本、边际收益、边际贡献、边际生产率等一系列概念。因为人们发现,很多经济现象都可能用"边际规律"来解释,也就是用"微积分"的方法来解释。  比如,企业的成本或收益,都有一个随着产量规模变化的曲线。在达到一定规模时,边际成本最低,边际收益最高。在"边际三杰"之前,企业进行经营决策时,使用"平均成本",这个工具。  比如,当企业生产1000双球鞋时,每双球鞋的成本是50美元。过去,人们并不清楚为什么平均成本变化不定,也不关心这种变化的作用。而边际规律产生之后,企业要考虑则是每"多生产一双球鞋"时的成本。比如,当生产到1001双球时,其边际成本为49元。而当边际成本为零,也就是新增一双球鞋的产量,而总成本没有增加时,就是最佳的生产规模。平均成本重在总结过去,而边际成本是一种动态的指标,它重在预测将来,帮助企业做出合理的决策。  的确,"边际革命"正是经济学由萌牙转向成熟的标志,它不仅把经济学变成一门微积分数学,也使经济学从古典经济学强调的生产、供给和成本,转向现代经济学关注的消费、需求和效用。有了边际的概念,人们就能更清楚地认识人类的欲望是如何作用于经济活动。正如门格尔曾经指出:"一切经济理论研究的出发点都是人类的欲望本性。没有欲望,就没有经济活动,就没有社会经济和以它为基础的科学。对欲望的研究是经济学的关键。"  我们知道,经济问题无非市场问题,而市场问题集中呈现在供求关系上。而供求关系所反映的,无非是人们的消费意愿,或者说欲望,所以经济学的研究不能不从人们的消费意愿出发。  不过,人类的欲望和人类所有心理活动一样复杂,它不但永无止境、永不满足,又如此"喜新讨旧",它真的决定了人们的消费行为,乃至所有的经济行为吗?  消费能力,最稀缺的资源?  有个寓言故事讲道,很久以前的一天,有一个渔翁在河边钓鱼。当然,这对在河边散步的游人来说,不是什么新鲜事。  可是,不一会儿,游人们就发现了奇怪的事情:这个渔翁把钓到的大鱼放回了水里。接着,每次又钓到大鱼,渔翁就会将它们放走,只有小鱼才放到鱼篓中。在一旁观看他垂钓很久的游人感到很迷惑,于是就问:"你为何要放掉大鱼,而只留小鱼呢?"  渔翁答道:"我只有一口小锅,煮不下大鱼,所以只钓小鱼啊!"第9节:经济学的产生-从需要与满足说起(9)  在人生哲理方面,人们会对这个故事有各自不同的解读,不过,在经济学的领域中,这个故事其实回答了上一节的问题--人们消费欲望与消费行为是否一致的问题。实际上,消费欲望是一回事,而真正的"消费能力"又是另一回事。  也就是说,人的消费欲望是无止境的,但人的受到消费能力却要受种种限制。这个被古典主义的经济学家所忽略的实际消费能力,被后来的经济学家称为"需求"。  不仅如此,一个人对某种商品的"需求",也并非一程不变,也就是说,需求本身是有"弹性"的。  这种"需求弹性"的概念,是由近代著名的经济学家、英国剑桥学派的创始人表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提出。"需求弹性"的意义在于,需求会对价格有不同程度的反应,随着价格的变化而变化。价格升高,人们对该商品的需要会减少,而价格降低,人们的需求则会增加。  需求曲线.jpg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需求曲线模型  马歇尔用"需求曲线"来表示这种变化,这又被称作"马歇尔的剪刀"。图中,有一条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D,表示需求量随价格上升反方向变动;另外一条向上倾斜的是供给曲线S,表示供给量随价格上升而增加。两条曲线惟一的交点,就是供需的平衡点。  马歇尔还告诉人们,不同商品的"弹性"是不一样的,也就是受价格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大多数商品价格越高,需要量越少。其中,有些商品受受价格变化影响大,被称作"弹性大"的商品,它们多半是一些生活中可有可无的奢侈品。还有些商品不管价格如何变化,需要的变化很小,它们多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被称为"弹性低"或者"刚性需求"。  而且,并不是所有商品的需求曲线都是向下的。生活中偶尔也会遇到这些的情况,价格提高了,反而销路更好,这往往为了满足人们追求"品味"或者炫富的心理需要。  马歇尔.jpg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1842~1924),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国及至世界最著名的经济学家。  马歇尔的经济学说是19世纪中叶以来西方经济学发展的一个总结,因此被人们称做"新古典主义"。马歇尔的最主要著作是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该书在西方经济学界被公认为划时代的著作,也是继《国富论》之后最伟大的经济学著作。直到今天,《经济学原理》依然在各国的经济院校中作为教材来使用。  其实,马歇尔经济学的整个经济学体系中真正创新的观点不是很多,除了上面提到的"弹性"原理处,就是数学分析为基础的个体分析方法的"静态经济学"。但是,他在自身所处的那个时代各个学派的争论中得到了许多好处,这些争论不但激发了他个人智慧的火花,更为他作一次大的综合提供的丰富的素材。第10节:经济学的产生-从需要与满足说起(10)  特别是他提出的关于"需求弹性"概念,这更是微观经济理论中一个最基本又最重要的概念。它普通得令人们在教授这个概念时,常常忘记了它的提出者--马歇尔。但它又格外重要,因为马歇尔正是以"需求弹性"为起点,发展出 "均衡价格论",并奠定了"自由市场"经济主张的基石。  马歇尔的贡献还不止这些,正是在他的努力下,经济学从仅仅是人文科学和历史学科的一门必修课发展称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剑桥大学也在他的影响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经济学系。  在马歇尔眼里,经济学是研究财富、同时也研究人的学问。他所说的研究人,即研究人的动机。他把人类动机分为两类:追求满足和避免牺牲。人类经济生活由这两类动机支配。前者促进人类的某种经济行为,后者制约人类的某种经济行为。  而人的购买行为,则受两个因素支配和制约:一是购买欲望,二是购买能力,两者缺一不可。此外,消费者个人的嗜好决定了购买欲望,不过这种嗜好仍然取决于消费者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等。  不过,到了20世纪之后,价格再降低也无法促进人们踊跃购买商品的现象,变得越来越频繁。于是,需要,这个欲望动机与购买能力的统一体,被看了真正稀缺的资源。  20世纪30年代,马歇尔的学生、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又提出了"总需求"这个概念。"总需求"指一个社会全部用于投资和消费的支出,它最后所实际形成的,是人们的对产品和劳务和购买力总量。凯恩斯认为,总需要不足是经济萧条的根源,他的经济观点可以归纳为:政府应该动用种种手段,去刺激民众的总需要,从而实现经济繁荣。  凯恩斯的观点被后来的人们称为"凯恩斯主义"、"凯恩斯革命",又因为凯恩斯的理论是围绕"总需求"而展开的,"凯恩斯主义"又在一些国家被称为"需求管理"。  那么,与过去的经济理论相比较,我们不禁要问,到底是资源更为稀缺?还是需求更为稀缺呢?  其实,在工业社会之前,人类经历了漫长的生产力低下、天灾人祸频繁的历史,传统经济学的立论之基--"稀缺性",也许正是这种匮乏和饥馑所留下的记忆。所以,早期的经济学家认为,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消费欲望,资源总是有限的。然而,尽管消费欲望可能是无限的,但消费能力岂能无限?特别是进入后工业社会之后,随着生产能力的日益过剩,消费需求就越发显得稀缺。  到了上世纪60年代,又有一位经济学家告诉人们,因为"时间"这个东西的存在,人们的消费活动是有限的。他就是倍受争议的美国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加里·贝克尔(Gary S. Becker,1930~)。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6
正序
倒序
轻松读懂经济学(值得一看)
轻松读懂经济学(值得一看)-2
轻松读懂经济学(值得一看)-3
轻松读懂经济学(值得一看)-4
轻松读懂经济学(值得一看)-5
轻松读懂经济学(值得一看)-6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轻松读懂经济学:人人都该知道的经济学常识
轻松读懂经济学:人人都该知道的经济学常识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