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生活智慧-17

〔今译〕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好几个月,连吃肉都不知道滋味。他说:「没想到韶乐居然到了如此感动人的程度。」〔引述〕孔子十分重视音乐,他曾经赞美韶乐为尽善尽美(八佾篇)。韶乐代表舜的精神,充满了禅让的和乐。孔子沉醉在人我统一的和谐气氛中,好几个月吃肉都感觉不到滋味,这才感叹:想不到真的这么美妙!〔生活智慧〕(一)孔子吃肉而不知肉味,可见专心欣赏,产生十分深入的感受。从音乐中激发人的高尚品德,孔子做到了。(二)音乐不但要具备音律、歌舞这些外在的形式,更需要有内在的精神意蕴。内外合一,才能够像韶乐那样尽善尽美。(三)人的生命深处,必须存有充实的艺术情感,才能够像孔子那样,陶醉在音乐中,听出真正的内涵和价值。〔建议〕培养自己对音乐的欣赏能力,而不必急于凑热闹。〔原文〕十四、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主旨〕孔子教导弟子辨别是非、伸张正义。〔注释〕(一)「为」是帮助的意思。(二)「卫君」指卫灵公的孙子出公辄,也是太子蒯聩的儿子。灵公死时,蒯聩在晋国,国人立出公辄为君。晋国却要把蒯聩送回卫国,而辄拒绝。父子争夺君位,当时孔子正好在卫国。(三)「诺」是回答好的意思。〔今译〕冉有说:「老师会帮助卫国的国君吗?」子贡说:「好吧,我去请问老师。」进去见孔子,问:「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是古代的贤人啊。」子贡说:「他们相互推让,不肯做国君,后来有悔恨吗?」孔子说:「他们求仁德而终于得到仁德,又怎么会悔恨呢?」子贡走出来,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国国君的。」第二部分 第78节:述而第七(7)〔引述〕冉有不直接向孔子请教,却向子贡提出问题。可能认为问这样的问题,并不妥当。也可能认为这样的问题,由自己发问,不如由子贡提出,比较合适。当然,还有一种不太可能的可能,那就是冉有故意问子贡,让子贡去问孔子,看看有什么结果。子贡并没有直接了当地,把冉有的问题,向孔子提问。他拐了一个弯,改口问伯夷、叔齐的事情。这两者是不是相似或相关,实在很难讲。孔子回答以后,子贡又拐了一个弯,自行研判孔子的决定,说是夫子不为也。这样推论,到底是不是符合孔子的原意,也很不容易下定论。沟通本来就很困难,加上大家喜欢添加许多枝节,当然更难沟通。往往沟而不通,还认为沟通效果良好,产生很多误解。〔生活智慧〕(一)有人向我们提问,我们要自行斟酌,能不能解答?若是能力不足,或者缺乏资讯,最好不回答。至于要不要转问别人,也要看当时的情境,做出合适的决定。(二)问问题,要先弄清楚问题的准确性。问得不清楚,人家怎么回答。若是答非所问,到底是哪一方的失误?会不会问问题,问得恰当与否?会不会引起反感?能不能获得正确的答案?最好在发问之前,先仔细想一想。(三)鼓励发问,或者禁止发问,都没有必要。问的人和答的人,都事先想一想,想妥当才问,想妥当才回答。这样的问答,才不算浪费时间,才能有所收获。〔建议〕不要害怕提问,也不要随便发问。提问题是考验自己的实力,给答案是考验对方的实力,双方都要慎重。〔原文〕十五、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gōng)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主旨〕孔子自述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注释〕(一)「饭疏食」饭,动词,吃。疏食即粗饭。(二)「曲肱而枕之」指弯曲自己的手臂当做枕头使用。〔今译〕孔子说:「吃粗米饭,喝水,弯着手臂当枕头睡,乐趣就在其中。不合义理求得富贵,对我来说,有如天上的浮云一般。」〔引述〕长寿之道,不外乎粗食布衣,少私寡欲。孔子的人生态度,符合长寿的道理。安贫并不乐贫,是孔子的主张。能富便富,没有拒绝或反对的必要。不能富即安,不怨天也不必尤人。不取不义之财,不求不义的贵,自然心安理得,自得其乐,这才是自由自在的生活。〔生活智慧〕(一)富贵并没有限度,一味追求,必然成为富贵的奴隶,不一定享受到富贵的乐趣。富贵人家,照样问题一大堆。不如自己划定一个限度,适可而止,才能知足常乐。(二)划定富贵的限度,未达成之前,往往全力以赴,甚至不把自己当人。达成之后,欲望变得更高,常常按耐不住。明知是无底深渊,也要奋勇跳下去。结果愈陷愈深,难以自拔。有限度变成没有限度,一时的奴隶成为终生的奴隶,何苦来哉!(三)富贵人家,长寿的并不多见。我们常说福、禄、寿三者难求齐全,似乎很有道理。为富贵折寿,未完成之前,也许认为值得。一旦富贵却因而短命,后悔又能怎么样?〔建议〕现代科学,证明粗食布衣,对健康有助益。心理学也证明,欲望少一些,烦恼也会减少很多。自己的身心,还是自己妥善照顾,比较安心。〔原文〕十六、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主旨〕孔子自述求学的意愿。〔注释〕(一)「加我数年」即增加我几年的寿命。(二)「五十」孔子自述「五十而知天命」,以知天命之年读「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易经,当然可以「无大过」。〔今译〕孔子说:「让我多活几年,到五十岁的时候,去学易经,就可以没有大过失了!」〔引述〕这一番话,应该是孔子在五十岁以前所说的。他十五岁立志学习做人的道理,三十岁树立起做为现实人生的行为准则,四十岁找到了行为的本质,也就是仁心,所以不惑。这些志学、而立、不惑,都没有离开现实人生的体验。按照孔子「下学而上达」(宪问篇)的次序,已经要由下学人事进入上达天道的层级,学习易经,就变得十分重要。他当时只自许可以不犯大过失,结果知天命之后,不但耳顺,而且到了从心所欲不踰矩的地步,收获远比预期的为多。第二部分 第79节:述而第七(8)〔生活智慧〕(一)孔子四十岁以后,才开始上达天道。他的自我精进,由外放取向转换为内敛取向。一个人具有相当良好的基础,再来研讨有关性命与天命的事情,应该比较务实。(二)先对仁心的真实意义,做出深一层的体悟,再来研究易经的道理,比较容易明白,也更加有助益。道理可能是周全的,具有普遍性。实际的生活,却往往是偏颇的,具有特殊性。还是要以当事人为主体,才能合理地应用道理,做出合理的因应。(三)孔子希望多活几年,是为了求取学问,更加精进。并不是贪生怕死,或者为了多享受几年富贵的生活。这种好学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建议〕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孔子尚且自己要求不要犯过,何况我们?一天到晚求取功名,不如警惕自己不要犯过失!〔原文〕十七、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主旨〕孔子教导弟子读诗、读书、习礼,都采用周室正音。〔注释〕(一)「雅言」即正言,指周室的正音。(二)「执礼」指礼义的进行。〔今译〕孔子诵诗、读书时,不用方言,采取周室的正音,赞礼时,也不用俗音,同样采用周室正音。〔引述〕孔子是鲁国人,和同乡说话时,说鲁国的方言,应该是人之常情。但是诵诗、读书时,采用周室的正音,也就是当时通用的普通话,以期大家都听得懂。执礼时如果需要说话,这时候为了尊重各方聚集的人士,采用周室的正音,是一种礼貌,所以他不用俗音。雅言指当时通行的普通话,实际上是周朝的官话。和雅言相对,有很多不同的方言。不是不雅,而是不正。语言的目的,在表达意见、沟通感情,建立良好的关系。方言大多是母语,使用起来,最为流利自然。但是和不同方言的人士,沟通起来,就不如使用普通话,显得对人尊重,自己也有礼貌。〔生活智慧〕(一)家居生活,大家都说方言,不但自然流畅,不容易造成误会。而且情意相通,多了一份对乡土、家人的感情。(二)面对大众,有一些不通方言的人,为了尊重,也表示自己的修养,最好说普通话,使大家都听得明白,以免引起怀疑,为什么怕他们听懂这些话?(三)对不会本地方言的人,说本地的方言,是非常不尊重、十分没有礼貌的事情,务求提高警觉,尽力避免。〔建议〕注意自己的沟通习惯,合理使用普通话或方言,以增进沟通的效果,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原文〕十八、叶(shè)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主旨〕孔子自述与平常人无异,只是好学不倦。〔注释〕(一)「叶公」姓沈名诸梁,为楚国大夫。(二)「奚不」是「何不?」的意思。(三)「发愤」即勤奋。〔今译〕叶公向子路打听孔子是怎么样的人,子路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孔子说:「你为何不说:『他这个人嘛,发愤起来,连饭都忘了吃,快乐起来,连一切忧愁都忘了,好像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呢!』」〔引述〕孔子的为人,在当时是大家好奇的对象。子路是孔子的弟子,又生性直率,不善于谦让,自然成为大家打听孔子的方便途径。想不到叶公这么一问,子路却一时答不上来,可能是对孔子十分敬重,又自觉还没有弄清楚,所以才不敢回答。孔子趁着这个机会,把自己描述一番,今天的话,叫做塑造自己的形象,以便统一向外界介绍。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都是自我奋发,不向外祈求神的助力。用意在表示孔子和常人一样,凭自己的努力和修养,并无特别的神力加持。孔子做得到,大家也都做得到,带给我们莫大的鼓励!〔生活智慧〕第二部分 第80节:述而第七(9)(一)忘食忘忧,用来求取学问,或者做正经事,当然很好。若是用来打球、下棋、玩电动玩具,那就不好了。(二)人总会老,一天到晚担心,说不定老得更快。老是年龄的增长,心永远可以保持年轻。只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真正用在正事上面,自然不知老之将至。(三)这一番话,最好和下一章所说的好古敏求,合起来看,更加明白孔子为什么能够这样生活的真正秘诀。〔建议〕专心贯注在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要在职怨职,站在这边,却一直在羡慕那边,苦了自己,也害了自己。现实生活不免有苦痛、难过的地方,必须不断地超越,不断地克制,不能有丝毫的悲观。〔原文〕十九、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主旨〕孔子说明自己求学的态度。〔注释〕「敏」指敏捷勤奋。〔今译〕孔子说:「我不是天生下来就知道许多道理的人,而是喜好古代的文物制度,勤快求学而得来的。」〔引述〕生下来就有的,是智慧,如果后天不好好开发,也没有什么作用。知识都是后天学习而得的,不可能来自先天的遗传。孔子首先指出,他不是天生就带来很多学问,不是一般人所羡慕的先知。他是爱好古人所遗留下来的文物,以古人为师,自己则勤勉学习,才有一些心得。孔子认为他的人生智慧,得自好古敏求。不求神助,不依赖他力,所以能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既没有幸运,也没有不幸,这是一条人人都走得通的大道。〔生活智慧〕(一)一切靠自己,不要老是想着求神求人。自己的学问自己求,求到了别人也拿不走。自己的智慧自己开,遇有高人指点,当然最好。但是指点过后,仍须自己努力。(二)无论任何人,都不可自恃聪明,以免聪明反被聪明误。世间没有不学自然会的事情,多学多想、多看多做,都是自己的事情,别人代替不了。(三)是不是真正的先知,我们没有能力判断。把先知的话当做参考,还是要自己亲自去印证。其中有经得起检验的,也可能有经不起检验的部分,自己小心谨慎,不可乱信。〔建议〕以古人为师,实在比以现代人为师,要安全、妥当得多。孔子既然是大家公认的至圣先师,学习他的道理,应该相当可靠。〔原文〕二十、子不语:怪,力,乱,神。〔主旨〕孔子很少谈论难以证实的事情。〔注释〕(一)「力」即暴力。(二)「乱」指悖乱。〔今译〕孔子很少谈论怪异、暴力、悖乱、鬼神的事情。〔引述〕不语并不是绝对不说,而是相对地很少谈论。因为怪异、暴力、悖乱、鬼神这些事实,说多了并没有益处。依孔子的标准,认为最好不说。山妖水怪,是一种传闻,当做观光的题材,或者偶尔拿来当做消遣,就可以了。暴力、悖乱,不但不正常,而且具有传染的倾向。原本没有这种念头,看多了、听多了,也会受到感染,不由自主地爆发出来。这些事情,少谈无害,多说则无益,所以不必多说,尽量少说为宜。至于神鬼,既不能证实,也无法否认。属于信者恒信,不信的恒不信,各人自己选择,自行决定,也用不着大家多说。孔子肯定神的存在,同时尊重各人的选择。他说:祭神如神在(八佾篇)。如在如不在,全凭各人的感觉。因为鬼神的形状,我们难以描述,而鬼神的情感,却比较容易有所感通。孔子这一句话,也可以解释为:不谈论怪神、力神、乱神,或者整个连接起来,成为不谈论怪、力、乱的神。我们尊重各人的感受,但是用“神”来代表难以证实的事情,应该是更为宽广的说法。〔生活智慧〕(一)把鬼神当做具有无比威力的主宰,那就是心甘情愿,做为鬼神的奴隶,等于自暴自弃,放弃了应有的自主性。第二部分 第81节:述而第七(10)(二)透过和鬼神的交往,想借重鬼神的力量,来助益自己,至少补自力的不足,同样丧失了自己的创造性,有损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庄严。(三)祭拜祖先,表示不忘本。要发扬家风,使祖先的理想,生生不息地流传下去。和祈求鬼神,意义大不相同。〔建议〕怪、力、乱、神,既然不宜多说,不如警惕自己,从现在开始,尽量少说。〔原文〕二十一、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主旨〕孔子认为学无常师,随处可以求进步。〔注释〕无〔今译〕孔子说:「三人同行,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以他们的短处作为自我改正的借镜。」〔引述〕西方人说三人,大多指三个人。我们说三人,表示多数人。不过这个多,并不是很多,而是很小数目的多。这里所说的师,也不是我们常说的老师。值得我们学习、仿效的,也叫做师。任何人都有优点,也都免不了有缺点。我们把值得仿效的,拿出来当作榜样,必须改善的,拿出来当作错误,便是随时随地学习、反省的有效方式。在这里所说的善或不善,只是表面上观察所得的结果。因为时间短促,很难深入分析和理解。这一番话,是针对一般的言行态度的。主要用意,在提醒我们,随时保持谦虚的态度,学习他人的长处,改正自己的缺失。〔生活智慧〕(一)人是群居的动物,大部分时间与他人相处。这时候他人便成为我们的外在环境,如果能够从中学习一些长处,也改善自己的缺失,岂不是最为有效的学习?(二)人对人是一面镜子,我们看人,人家也在看我们。彼此学习,互相切磋,才是善用镜子的方式,不看可惜,看了没有效果,等于没有看,徒然浪费宝贵的时间。(三)欣赏别人的长处,才会自动仿效学习。不必厌恶别人的缺失,因为我们自己也有缺失,为什么要厌恶呢?拿来反省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就好了。〔建议〕培养欣赏别人长处的习惯,能够学的赶快学,不能学的,也可以增长自己的见识。〔原文〕二十二、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túi)其如予何!」〔主旨〕孔子自述依道而行,所以无忧无虑。〔注释〕「桓魋」是宋国的司马。姓向名魋。因出于桓公,所以又称为桓氏。〔今译〕孔子说:「天既然赋予我这样的品德,桓魋又能把我怎么样呢?」〔引述〕孔子经过宋国,司马桓魋有意加害。弟子催促赶快离开,孔子则冷静地说出这一番话来。他的用意,无非在安定弟子们的心,要大家不要慌乱,以免自己吓自己,反而不知道如何安全脱离险境。他这一番话,充分表示对上天的信心,意思是像他这样的好人,上天不保佑他,还能保佑谁呢?这不是迷信,而是稳定大家的情绪。〔生活智慧〕(一)对自己有信心,不如对上天有信心。前者容易变成自大自满,后者则由于敬天、顺天,仍然十分谦虚。(二)同样一句话,用来自炫、自夸,已经对大家不敬。用以鼓励士气,对大家有助益,当然受到大家的欢迎。(三)对上天有信心,是大家都做得到的事情。对自己有信心,无知的人往往更加胆大,务必小心谨慎才好。〔建议〕遇到危险,自己必须冷静。还要设法稳定大家的情绪,以增强应变的能力。〔原文〕二十三、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主旨〕孔子表明大道为公。〔注释〕(一)「二三子」指诸弟子。(二)「乎尔」是句末语助词,无义。〔今译〕孔子说:「各位以为我还有隐匿不告诉你们的吗?我实在没有任何隐瞒啊!我所做的事,没有一件不向你们公开的,这就是我的为人。」第二部分 第82节:述而第七(11)〔引述〕孔子对求教的人,一定要求自行束修以上,表达求学的意愿。面对这样的弟子,他自己也表现最大的诚意,言教身教并重,完全没有保留地倾囊相授。然而,弟子们总觉得再怎么学,也学不像。再怎么用心学习,也赶不上孔子。因此孔子才告诉大家,要重视他的行为,从「行」当中来体会孔子的身教,而不是专门注重他的言教。〔生活智慧〕(一)言教比较容易觉察,学识理论也比较容易学习。身教散布在态度、行为方面,必须随时随地,凭着各人的警觉灵敏,用心加以体悟,才能够深切领会,而有所得。(二)孔子对弟子们无所隐瞒,是最大的诚意。弟子们能不能从孔子的言行当中,完全体会他的言教和身教,同样是弟子们最大的诚意。真正达到双方深切契合的,恐怕只有颜回。可见连做学问这样的事情,都无法强求。(三)经师难求,人师难得。我们如果有幸遇到难得的人师,最好注意身教,多多学习行为规范,以免失之交臂。〔建议〕不但要学习理论,而且要重视实际的行为。对于言行不一致的人,要特别提高警觉,小心为是。〔原文〕人用神的方式行走,是在规则中诠释自由。  7  创造力无非是在强烈的兴趣推动下的持久的努力。其中最重要的因素,第一是兴趣,第二是良好的工作习惯。通俗地说,就是第一要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第二能够全神贯注又持之以恒地把它做好。在这过程中,人的各种智力品质,包括好奇心、思维能力、想象力、直觉、灵感等,都会被调动起来,为创造作出贡献。  8  获得精神快乐的途径有两类:一类是接受的,比如阅读、欣赏艺术品等;另一类是给予的,就是工作。正是在工作中,人的心智能力和生命价值都得到了积极的实现。  当然,这里所说的工作不同于仅仅作为职业的工作,人们通常把它称做创造或自我实现。但是,就人性而言,这个意义上的工作原是属于一切人的。人人都有天赋的心智能力,区别在于是否得到了充分运用和发展。  9  一个人创造力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有无健康的生命本能,二是有无崇高的精神追求。这两个因素又是密切关联、互相依存的,生命本能若无精神的目标是盲目的,精神追求若无本能的发动是空洞的。它们的关系犹如土壤和阳光,一株植物唯有既扎根于肥沃的土壤,又沐浴着充足的阳光,才能茁壮地生长。  10  人要做成一点事情,第一靠热情,第二靠毅力。我在各领域一切有大作为的人身上,都发现了这两种品质。  首先要有热情,对所做的事情真正喜欢,以之为乐,全力以赴。但是,单有热情还不够,因为即使是喜欢做的事情,只要它足够大,其中必包含艰苦、困难乃至枯燥,没有毅力是坚持不下去的。何况在人生之中,人还经常要面对自己不喜欢但必须做的事情,那时候就完全要靠毅力了。第26章 哲学的用处  1  一个人需要哲学的程度,取决于他对精神生活看重的程度。当一个人的灵魂对于人生产生根本性的疑问时,他就会走向哲学。那些不关心精神生活、灵魂中没有问题的人,当然不需要哲学。  2  任何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都不可能有所谓标准答案,可贵的是发问和探究的过程本身,使我们对那些根本问题的思考始终处于活泼的状态。  3  哲学并不提供答案,它只是推动你去思考。在哲学中第一位的是问题,如果你没有问题,哲学对于你的确是没有用的。  4  你有了问题,了解了大师对这个问题的想法,在此基础上进行独立思考,哪怕你找不到答案,这个过程也会让你深刻。  5  我们平时所做之事、所过之生活只是一个局部,哲学就是要我们从这个局部中跳出来,看世界和人生的全局,由此获得一个广阔的坐标,用以衡量自己所做之事、所过之生活,用全局指导局部,明确怎样做事和生活才有意义。  6  哲学让人从当下的具体生活中跳出来,给人一个更高的视角。有没有这个更高的视角很重要,如果有,大苦难也会缩小,不能把你压垮,如果没有,小挫折也会放大,把你绊倒。你尽可以在人世间执著和追求,但是,有了哲学,你就有了退路。  7  如果没有哲学,我会沉溺于当下具体生活中,把它看成整个世界。有了哲学的思考角度,我就不会把某一个具体的苦难看成我人生的全部。  哲学是一种分身术,它能将我分成两个,一个是有很多尘世欲望的具体的我,在红尘中奋斗、挣扎。另一个是哲学的我、理性的我、灵魂的我,会站在更加开阔的天地之间,从更加超脱的角度来劝导那个具体的我。哲学不能消除我遇到的具体的苦难,但它让我拥有一个站在高处的自我,这个自我能站在永恒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就会感觉眼前的任何遭遇都是短暂的、渺小的,从最后结果来看都是一样的。这样,就把那个具体的我从苦难中拔了出来,使它不至于被苦难压垮。  8  哲学想的是根本问题,它让你与具体生活拉开一段距离。  9  一个不问生活意义的人当然是不需要哲学的,可是,我相信,人毕竟是有灵魂的,没有谁真正不在乎活得有没有意义。事实上,人们越是被世俗化潮流裹挟着在功利战场上拼搏,生活在人生的表面,心中就越是为意义的缺失而困惑,而焦虑。因此,在今天的时代,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哲学来为自己的人生定位和定向。  10  哲学是启迪人生智慧的学科。人的一生中,是否受到哲学的熏陶,智慧是否开启,结果大不一样。哲学在人生中的作用似乎看不见,摸不着,其实至大无比。有智慧的人,他的心是明白、欢欣、宁静的,没有智慧的人,他的心是糊涂、烦恼、躁动的。  11  哲学和宗教都是终极关切,都要对世界的本质和生命的意义给出一个完整的说明。但是,它们寻求解答的手段却不同。在宗教看来,世界和人生的整体是一个神秘,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不可能将它弄明白,唯有靠神的启示来接近它。相反,哲学只信任理性,要求对问题作出理由充足的解答。在这一点上,哲学又和科学一样。  如此看来,哲学家有一个宗教的灵魂,却长着一颗科学的脑袋。灵魂是一个疯子,它问的问题漫无边际,神秘莫测。头脑是一个呆子,偏要一丝不苟、有根有据地来解答。疯子问,呆子答,其结果可想而知。  然而,哲学面向宗教,敢思科学之不思,又立足科学,敢疑宗教之不疑,正是这一结合了两种对立因素的品格使之成为比科学和宗教更加伟大的东西。  12  人类历史上的一切优秀者,不管是哪一领域的,必是对世界和人生有自己广阔的思考和独特的理解的人。一个人只有小聪明而没有大智慧,却做成了大事业,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都不曾有过呢。  13  哲学对政治的影响是缓慢的,但一旦发生影响,就是根本性的。  14  人们常说哲学是方法论,遇到什么具体问题,就说用哲学的方法分析一下。哲学中根本不存在这种可以用来解决一切具体问题的万能方法。哲学是让你想大问题,大问题想明白了,你面对具体问题就有了开阔的视野和从容的心态。它给你的是智慧和境界,舍此而求所谓方法,就是舍本求末,而这恰恰是违背哲学的本性的。第27章 如何走近哲学  1  大体而论,哲学有四种不同的存在形式。一是作为形而上学的沉思和伟大思想体系的创造,它属于哲学史上的天才。二是作为学术,它属于学者。三是作为思潮或意识形态,它属于大众。四是作为人生思考,它属于每一个不愿虚度人生的人。  前两种属于少数人,不过学者与天才之间有着天壤之别。同样,后两种属于多数人,而一个普通人是作为大众还是作为个人走向哲学,情况也迥然不同。在我看来,一个人不是作为大众追随一种思潮,而是作为独立的个人思考人生,这是更符合哲学之本义的状态。  2  接近或进入哲学可以有三种方式。一是学术的方式,围绕哲学史或哲学理论中某一课题系统地搜集和整理材料,在此基础上对之做清晰的论述。二是思想的方式,对那些最基本的哲学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沉浸于其中。三是精神的方式,因自己灵魂中的困惑而发生追问,寻求理性的解决。  这三种方式本身没有高低之分,如果一定要说高低,全在于那个从事哲学的人的心性和智性,由此而有了因循与创造、肤浅与深刻之分。  3  怎样才能走近哲学?我一向认为,最可靠的办法就是直接阅读大哲学家的原著,最好的哲学都会聚在大师们的作品中。不错,大师们观点各异,因此我们不可能从中得到一个标准答案,然而,这正是读原著的乐趣和收获之所在。  一个人怎样才算是入了哲学的门?是在教科书中读到了一些教条和结论吗?当然不是。唯一的标准是看你是否学会了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人生的根本问题,从而确立了自己的人生信念。那么,看一看哲学史上诸多伟大头脑在想一些什么重大问题,又是如何进行独立思考的,正可以给你最好的榜样和启示。  4  根据我的经验,要真正领悟哲学是什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读大哲学家的原著,看他们在想什么问题和怎样想这些问题。  5  诚如阿那克萨戈拉所说,哲学家的祖国是宇宙。哲学开始于天文学,最早的哲学家几乎都是天文学家。当人类从世间的事务中抬起头来,关心头顶的星空时,哲学诞生了。  6  哲学是人类的乡愁,是对人类永恒故乡的怀念和追寻。在哲学家心中,这种乡愁格外浓郁,他们知道,地图上的国家和城邦旋生旋灭,都不是真正的祖国。于是,作为人类的使者,他们走上了探寻真正的祖国的旅途。对于他们来说,胸怀宇宙不是一个比喻,而是一个事实。他们决心探明世界的全貌和本质,在那里找到人类生存的真实意义和可靠基础。  7  一切鼓吹狭隘国家利益和民族仇恨的哲学家都是可疑的。哲学家用宇宙的真理衡量人类,又用人类的真理衡量民族和国家,在这样的人心中,狭隘民族主义怎会有容身之地呢?  8  一个人倘若不能从思考中汲取大部分的快乐,他算什么哲学家呢?  9  有必要改革我们的哲学课程,第一步是把它从政治课中分离出来,恢复它作为爱智慧的本来面貌和作为最高问题之思考的独立地位。  10  在本来的意义上,纯粹哲学就是形而上学,是对世界和人生的根本问题的思考。其中,人生之思实为世界之思的原动力,由世界之思又引出了知识之思。以。"生活哲学。"的罪名把人生之思革出教门,哲学殿堂里倒是纯粹了,可惜不是纯粹哲学,而是纯粹空无。  11  在今天,哲学仿佛破落了,正在给政治、科学、文学打工。  12  对于作为非研究者的一般读者来说,尼采的最重大价值在于。"逼迫。"--说。"启发。"太轻了--我们认真面对和思考生命意义的问题。这也就是在。"上帝死了。"即信仰缺失的大背景下,如何战胜生命的无意义性和重建人生信仰的问题。  13  在尼采的作品中,有一种真正的骄傲,因为发现了真理却不被理解而产生的骄傲,这与狂妄是两回事。狂妄的实质是浅薄,实际上没有什么货色,就只剩下姿态了。  14  读叔本华的感觉:当他推演体系时往往牵强枯燥,一旦抛开体系,就常有自然生动的见解。  15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我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对世界的认识永远是认识,而不是世界。第28章 东西方文化  1  东方文化--好东西。西方文化--好东西。东西方文化--不是东西。  我的意思是说,文化不分东西,只要合乎人性,表达人性,就都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我的意思是说,那些热衷于评说东西方文化之优劣的谈论,所谈论的是一个伪话题。  我也谈论东西方文化,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揭穿这个伪话题,给那些热衷的谈论者泼一盆冷水。  2  看任何事物,必须跳出这个事物,站在比较高的位置上,有广阔的视野,才看得清它的全貌。看民族文化也是如此。站在本民族的立场上看本民族文化,必定分不清精华和糟粕。只有站在世界和人性的立场上,才能看清本民族文化中哪些是具有普世价值的精华,哪些是违背人性的糟粕。  3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或者被神化,成为祭拜的偶像,或者被妖魔化,成为打倒的对象,其实都是充当了统治或革命的道具。要正确理解孔子的价值,唯有把他还原成一个人,一个像苏格拉底那样的哲人。从未听说西方人祭苏格拉底,若问西方人是怎样继承苏格拉底的精神遗产的,请看从柏拉图到今天的大师迭出的西方哲学史。  4  我丝毫不低估孔子的世界性意义,但这种意义肯定不在于向全世界推广儒家文化,就像苏格拉底的意义不在于向全世界推广希腊文化一样。凡是具有世界性意义的精神伟人,其思想必定深入地触及了人类共同的基本问题,孔子也是如此。  人类历史上有四位世界性的精神伟人,即苏格拉底、佛陀、孔子、耶稣,按照雅斯贝尔斯的说法,其思想的共同内涵是。"对人类基本境况的体验以及对人类使命的阐明。"。孔子思想中这种超越于时代和民族的内涵集中体现在他的教育思想中,即一种注重个人内在道德追求和人格修养的为学处世态度。  5  儒家思想中,我最赞赏的是对个人道德修养和操守的重视,把自我完善看做人生最高目标。做一个好人,这本身就是价值,就是目的,至于别人是否知道,会不会表扬你,在社会上能否得到好报,都不重要。道家思想中,我最赞赏的是对个人精神自由的重视,把自我实现看做人生最高目标。人活在世上,要超脱功利和习俗,活出自己的真性情。在现在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里,这二者尤其可贵。  6  孔子最重视的是个人的道德修养,它本身就是价值,就是目的。你是一个好人,别人都不知道,或不承认,你的人生仍然是圆满的。这是孔子思想的精华。  7  中国道家比较重视精神价值,历史上的大文学家大多受道家思想影响较大,往往在正统儒家思想薄弱的时候,中国文化灿烂,大师辈出。  8  我心目中的。"中国。"概念:一个我们祖祖辈辈繁衍和生长的地方,一个生我养我的地方。无论走到哪里,我的身体里总是流着中国人的血。无论到什么时候,我的子子孙孙的身体里永远流着中国人的血。总之,是民族的概念,血缘的概念。制度会变,意识形态会变,这个东西不会变。  9  人性比民族性更根本,爱生命比爱国更根本,这是多么简单的道理。真正令人费解的是,某些人的头脑怎么会与这么简单的道理如此格格不入,以至于非要在人性光辉终于闪亮之处高喊民族主义口号不可。  10  有一些东西,比如自由、民主、人权,业已成为普世价值,不管你怎样朝它们叫嚷,都无济于事了。  11  一切意识形态的纷争,最后只能以真实为尺度来评判。不预设意识形态的立场,立足于人性和常识,最大限度地呈现真实,这本身就是在为化解意识形态的分歧作贡献。  12  先秦是中国文化的黄金时代,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黄金时代,皆大师辈出,诞生了光照两千多年的精神宝库。可是,若要比gdp,那个时候哪里比得过今天!由此可知,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在财富和文化之间,完全不存在正比例关系。我甚至敢断言,在某种意义上倒是存在反比例关系,因为一个时代倘若把财富当做首要价值来追求,文化的平庸是必然的趋势。  13  中国人对月亮格外有感情,民间有月的节日,士大夫以赏月为雅事,古诗词中充满月的意象,也许反映了牢固的乡土情结。对于守在家乡的人来说,那在宅院上方升落的月亮是天天相见的伴侣,月的阴晴圆缺都会引发无穷的思绪。一旦离家远行,月依旧而家万里,就难免睹月思乡了。  西方人似乎很少想到要赏月,他们忙于生产和旅行,没有这份闲心情。西方文化崇拜的是太阳,阿波罗,一个积极活动的神。第29章 中国人缺少什么  1  中国文化具有实用品格,不重视精神价值。人是精神性的存在,精神本身就具有独立的、神圣的价值,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不被承认的。欧洲人为了兴趣本身就会去干一些事情,这些人就是肥沃的土壤,中间必出大师。我们很少有这样的人,这不是经济水平够不够的问题,是价值观、文化传统的问题。  2  中国文化传统最缺少两样东西:形而上学与个人主义。对于我们来说,皇帝和祖宗就是上帝,个人微不足道。  在西方,一头是上帝,一头是个人,社会在中间,其功能是为两头服务。中国文化却是为了中间牺牲两头,上帝、个人都可以不要,唯求社会稳定。  3  在转型时期的中国,我们最缺少、最需要的东西,一是信仰,二是法治。前者与形而上学相关,后者与自由主义相关。由于这两样东西的薄弱,我们已深感经济转型的艰难。事实已经证明,没有精神文化转型和社会秩序转型的配套,经济转型决不可能孤立地成功。  然而,要真正解决信仰和法治的问题,实依赖于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一个有信仰的民族,必由精神素质优良的个体组成。一个法治健全的社会,必由具备公民觉悟的成员建立和维护。因此,归根到底,中国的前途将取决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4  在论证自由和法治原理时,亚当·斯密、斯宾塞等都谈到人的两种本性,一是利己的生命本能,二是同情心。由于同情心,人能够推己及人,由自爱进而尊重他人。这实际上相当于中国儒家所倡导的。"仁。",按照孔子的解释,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然而,值得深思的是,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实践中,这种推己及人的仁爱精神并未得到发扬,相反,。"能近取譬。"被归结成了孝道,由孝及忠,形成了三纲五常一整套等级伦理秩序。在这个秩序中,我们看不到个体生命的地位。  问题的根源也许还要到儒家理论中去寻找,忽视个体生命的价值和权利原是这一理论的欠缺。如果每一个人自身生命尊严的意识阙如或得不到支持,那么,推己及人就失去了前提,对他人生命的尊重自然会落空。凡是对自己的生命麻木的人,必然会对他人的生命冷漠。  5  在以儒家为主体的文化传统中,所缺少的正是尊重个体生命这样一个极其重要的观念。因此,在道德领域,儒家的。"仁。"最后落实为。"孝。"和。"忠。",所强调的始终是忠君爱国,是个人为集体和国家而牺牲。在社会秩序方面,则是长达数千年的人治即家长式统治,长官意志支配一切。  现在,我们正在实现社会转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开路,但必须有另两个转型配套,方能成功,其一是人治秩序向法治秩序的转型,其二是以忠君和爱国为核心的道德向以正义和仁慈为核心的道德转型,而这三个转型都是建立在对个体生命的尊重的基础上的。  6  我经常对人性感到悲观,但仍怀有希望。人有利己的一面,也有律己的一面,两面都有,毕竟是社会动物,有合作和依赖他人的一面。总归有人会把恶发展到极端,也有人会把善发展到极端。中国的问题是缺乏法治和信仰,西方也有恶人,但他们有法治和信仰,信仰劝人向善,而法治对恶进行惩戒。  7  中国人的。"比赛精神。"集中在有形的名和利上了,而在无形的领域,对于个人内在的优秀,个人能力的生长和心灵的快乐,则非常缺乏。"比赛精神。"。这就是问题之所在。  功利的。"比赛精神。"表现在国际舞台上,就是一种浅薄的民族虚荣心,特别在乎表面或次要事情上的名次,诸如体育之类。这是一种低级的。"比赛精神。"。什么时候我们正视中国在教育、科学、医疗、环保、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落后状况,在这些事情上耻于当最后几名,争取当前几名,我们就有高级的。"比赛精神。"了。第30章 学术的独立  1  学术独立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尊重学术的独立地位,二是坚持学术的独立品格。前者关涉国家的体制,后者关涉学者的自律。这两个方面有联系,但可以相对分开。即使在学术没有独立地位的情况下,有良知的学者仍可坚持学术的独立品格。  2  学术的独立,关键是精神价值对于功利价值的独立,把精神价值自身当做目的,而非获取任何功利价值的手段,不管是国家利益的大功利,还是个人利益的小功利。  3  对于一个学者来说,学术既是个人的精神家园,又是他对于社会负有的精神使命,二者的统一是他的特殊幸运。学者当然应该担负社会责任,但他的社会使命也必是精神性质的,不是在当下事务中做风云人物,而是立足于人类的基本精神价值,关注和阐明关涉社会发展之全局的重大理论问题。  4  要在整体上实现中国学术规范化,关键是改变行政化的学术管理体制,使学术与行政权力脱钩。单凭学者之力当然不可能实现这个目标,但学者并非无能为力。学者至少可以采取明确的立场,阐明正确的理念,对现行体制进行批评,发出清醒的声音,使越来越多的人看到这种体制的弊病。事实上,行政权力之所以能够有效地控制学术生产并显得具有正当性,正是以知识分子的合作为条件的,这种合作给行政化管理披上了一件学术外衣。  5  可把学术规则分为两类,一是学者的职业道德规范,二是学术进步的内在标准,二者的有效建立皆以学者群体和个人的整体素质为条件。就此而言,我们学界的现状令人不能乐观,最大的问题是急功近利,种种学术腐败和失范的行为实根源于此。所以,我认为,为了解决学术规范化问题,我们必须首先思考一个更为本质的问题,即什么是学者的使命。  6  当今学界的根本问题是官场化,并且带进了当今官场的一切腐败现象。问题的症结在于行政化的学术领导和管理体制。在学术密集之地的大学,教育行政部门决定一切,包括校长的任命、教材的编定、经费的分配等。  在这种体制下,决定一个学者的地位和待遇的评定机制基本上是非学术的,起首要作用的是权力、人际关系等官场因素,辅以同样非学术的工作量指标。  由此造成的后果是,学府不像学府,研究机构不像研究机构,学者不像学者,权力与学术严重错位,学术气氛淡薄。在许多人心目中,最佳选择是做官,其次是成为官的亲信,最倒霉的是与行政权力搞不好关系。人们纷纷把精力放在拉关系、立项目、弄钱上。  行政权力支配学术的必然结果是劣胜优汰。那些专心于学术的学者,因为不愿逢迎和钻营,往往遭到不同程度的排斥,成为现行学术体制的边缘人,有的人被迫地或自愿地脱离了这个体制。  7  今日混迹学界的人多矣,但真学者甚少。我说的真学者,第一是真爱学问,第二是真做学问,第三便是因此而真有学问。常见的情况与此相反,大致有两类。有一些人俨然学界的大名人大忙人,挂着各种学术头衔,不停地举办或参加各种学术名目的活动,却永远坐不下来认真做一点学问。还有一些人仅仅因为职业的需要而在做着学问,但心里并不喜欢,学问只是谋取职业利益(例如职称、津贴、课题经费)的手段。  8  事实上,中国历来缺乏纯粹,不但缺乏纯粹哲学,而且缺乏纯粹的学术兴趣和思想兴趣,纯粹的精神追求。这个缺点在当今时代表现得尤为突出,其远因可以追溯到中国文化包括中国哲学的实用品格,近因则是旧体制与尚不成熟的市场经济相结合所造成的腐败。  今日中国有学术界吗?在现行体制内,在所有这些职称、博导、突出贡献、学科带头人、奖金、基金的评定和分配中,岂非只有一个腐败的官场,何尝有什么学术界?所谓的重点课题和优秀成果,其中有多少是真正有学术、思想、精神的含量的?如果说纯粹哲学乃至一切纯粹的精神之物在今天面临着危险,那么,在我看来,主要的危险就在这里,在学术和教育机构中的腐败,在学术界大量从业者的急功近利。  9  关注与中国社会发展之全局有密切关系的重大理论问题,关注的方式是对这些问题作深入系统的研究。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学者关注社会的基本方式。  10  学术的要素:智性的快乐;问题意识;材料的系统占有(学术传统和知识增量);独立思考。  11  从事人文研究是可以有不同的方式的。比如说,其一,学者的方式,严格地做学问,讲究规范和方法,注重材料的发现、整理和解释;其二,才子的方式,潇洒地玩学问,讲究趣味和风格,用文字展露机智和才情;其三,思想者的方式,通过学问求真理或信仰,注重精神上的关切。我的感觉是,学者的方式可信,才子的方式可爱,思想者的方式可敬。这三种方式,我们在以往学者中都可以找到其代表人物,而我眼中最好的学者则兼具三者,我对他们是既信服,又喜爱,同时还尊敬的。  当然,我绝非这样的最好的学者,但我愿意学他们的精神。他们的精神是什么?就是智、情、魂兼修,把真、美、善打通,努力做一个头脑认真、情感丰富、灵魂高贵的人。人的天赋有高低,而这个目标都是可以追求的。说到底,做学问也是在做人,与做人脱节的学问为我所不取。  12  世上有多少学术性的质疑是有道理而无价值的啊!第31章 阅读是精神生活  1  阅读是与历史上的伟大灵魂交谈,借此把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占为己有。"。写作是与自己的灵魂交谈,借此把外在的生命经历转变成内在的心灵财富。信仰是与心中的上帝交谈,借此积聚。"天上的财富。"。这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三种交谈,而这三种交谈都是在独处中进行的。  2  阅读是个人的精神生活,一个真正有阅读爱好和习惯的人,必定是自己选择适合于他的精神食粮,不会跟着媒体跑。这和是不是所谓。"精英。"毫无关系。你不是作为。"精英。",但必须是作为。"个人。",而不是作为。"大众。",才能走进真正属于你的书籍世界。使我反感的正是现在这种由强势媒体主宰多数人阅读取向的局面,一段时间里人们一窝蜂全去读某一个作家或某一本书,这些仅仅跟着媒体跑的人是不折不扣的。"大众。",而不再是。"个人。",我在此意义上称之为。"大众文化消费。",定性非常准确,一点儿没有冤枉他们。  3  置身于传统之外,没有人能够成为思想者。做一个思想者,意味着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到人类精神传统中去,成为其中积极的一员。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这个传统一开始是外在于他的,他必须去把它。"占为己有。",而阅读经典便是。"占为己有。"的最基本的途径。  4  人文经典是一座圣殿,它就在我们身边,一切时代的思想者正在那里聚会,我们只要走进去,就能聆听到他们的嘉言隽语。就最深层的精神生活而言,时代的区别并不重要,无论是两千年前的先贤,还是近百年来的今贤,都同样古老,也都同样年轻。  5  文化环境不是物理学意义上的环境,对它的理解不能局限于当下的一时一地。几千年来,人类的精神探索形成了一个伟大的传统,这个传统既包容又超越了一切时代和民族,对于人类每一个有心提高自己精神素质的成员来说,它都是最广阔也最深刻的文化环境。  那么,我们到哪里去寻找这个传统呢?我的回答是:到经典著作中去,因为经典著作正是这个传统的最重要载体。  6  每一部经典作品都扎根在人类精神生活的至深土壤之中,正因为如此,所以能够在不同时代的个人的心灵中抽出新芽。  7  阅读经典,就是在今天成为一个醒客,就是今天的醒客与历史上那些伟大的醒客对话。这时候你会发现,其实你并不孤独,存在着一个醒客的世界,这个世界超越于历史的变迁和人间的喧哗而长存,把一切时代的思想者联结成一个整体。  8  直接向大师学习,这是我的阅读定位,我自己受益无穷,因此也乐意推荐给别人。中外经典名著是人类的伟大精神财富,最好的东西就在那里,为什么不去享用,却把时间浪费在次好的、较差的东西上?  9  书籍是人类经典文化的主要载体。电视和网络更多地着眼于当下,力求信息传播的新和快,不在乎文化的积淀。因此,一个人如果主要甚至仅仅看电视和上网络,他基本上就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人。他也许知道天下许多奇闻八卦,但这些与他的真实生活毫无关系,与他的精神生长更毫无关系。  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根的,他对人类文化传统一无所知,本质上是贫乏和空虚的。我希望今天的青少年不要成为没有文化的一代人。  10  对今天青年人的一句忠告:多读书,少上网。你可以是一个网民,但你首先应该是一个读者。如果你不读书,只上网,你就真成一条网虫了。称网虫是名副其实的,整天挂在网上,看八卦,聊天,玩游戏,精神营养极度不良,长成了一条虫。  网虫是什么好名头啊。做书虫当然也不好。不过,书籍是人类精神财富的主要宝库,你只要善于利用这个宝库,吸取营养,就一定会发育良好,成为精神上强健的人。  我承认互联网是一个好工具,然而,要把它当工具使用,前提是你精神上足够强健。否则,结果只能是它把你当工具使用,诱使你消费,它赚了钱,你却被毁了。  11  事实上,无论《论语》、《庄子》,还是柏拉图、《圣经》、佛经,核心的东西都是世界观,而每一种世界观都有着特殊而深刻的内涵。快乐只是心灵状态,不是世界观,至多是世界观所达致的某一种心灵状态。凡深刻的世界观,所达致的心灵状态决不仅是快乐,必定还有博大的悲悯,对于社会现实的关系也决不仅是超脱,必定还有坚定的批判。  舍弃掉世界观,把心灵的快乐当做目的本身来追求,就真会把所解读的任何一种伟大哲学稀释为心灵鸡汤了。  12  被娱乐化了的经典已经不是经典了。它引导人们去关注的不是经典里最有价值的东西,而是去找故事,找噱头,经典已经被弄得面目全非了。还不如一无所知呢,这样的话,总会有一些人直接去读经典并且真正读懂它。  13  我的读书旨趣有三个特点。第一,虽然我的专业是哲学,但我的阅读范围不限于哲学,始终喜欢看。"课外书。",而我从文学作品和各类人文书籍中同样学到了哲学。第二,虽然我的阅读范围很宽,但对书籍的选择却很挑剔,以读经典名著为主,其他的书只是随便翻翻,对媒体宣传的畅销书完全不予理睬。第三,虽然读的是经典名著,但我喜欢把它们当做闲书来读,不端做学问的架子,而我确实在读经典名著中得到了最好的消遣。  14  我衡量一本书对于我的价值的标准是:读了它之后,我自己是否也遏止不住地想写点什么,哪怕我想写的东西表面上与它似乎全然无关。它给予我的是一种氛围,一种心境,使我仿佛置身于一种合宜的气候里,心中潜藏的种子因此发芽破土了。  15  有的书会唤醒我的血缘本能,使我辨认出我的家族渊源。书籍世界里是存在亲族谱系的,同谱系中的佼佼者既让我引以自豪,也刺激起了我的竞争欲望,使我也想为家族争光。  16  我在生活、感受、思考,把自己意识到的一些东西记录了下来。更多的东西尚未被我意识到,它们已经存在,仍处在沉睡和混沌之中。读书的时候,因为共鸣,因为抗争,甚至因为走神,沉睡的被唤醒了,混沌的变清晰了。对于我来说,读书的最大乐趣之一是自我发现,知道自己原来还有这么一些好东西。第32章 非职业的写作  1  以为阅读只是学者的事,写作只是作家的事,这是极大的误解。阅读是与大师的灵魂交谈,写作是与自己的灵魂交谈,二者都是精神生活的方式。本真意义的阅读和写作是非职业的,属于每一个关注灵魂的人,而职业化则是一种异化。  2  文学是心灵生活的一种方式。一个人认真地倾听自己灵魂中的声音,为它寻找语言的表达,这就已经是文学了。本真意义上的文学是非职业的,属于每一个热爱生命的人。青年天然地热爱生命,年轻的心是文学的天然沃土。谁在青春期没有写过诗?谁在大学时代没有自己的抽屉文学?文学是无数青年的秘密情人或公开情人,在一定意义上,秘密情人比公开情人更甜蜜也更忠贞。有一些青年后来和这个情人结婚了,成了专业作家。不过,众所周知,婚姻中有太多的利益考虑和规定动作,往往不如爱情那样纯粹和率真,甚至有可能成为爱情的坟墓。  3  当一个少年人并非出于师长之命,而是自发地写日记时,他就已经进入了写作的实质。这表明:第一,他意识到了并试图克服生存的虚幻性质,要抵抗生命的流逝,挽留岁月,留下它们曾经存在的确凿证据;第二,他有了与自己灵魂交谈、过内心生活的需要。  写日记一要坚持(基本上每天写),二要认真(不敷衍自己,对真正触动自己的事情和心情要细写,努力寻找准确的表达),三要秘密(基本上不给人看,为了真实)。这样持之以恒,不成为作家才怪呢,--不成为作家才无所谓呢。  4  写日记是心灵生活的好方式。我的体会是,通过写日记,第一能把自己的外在经历转化成内在财富,从而使心灵丰富;第二能经常从热闹的外部生活中抽身回来,与自己相处和对话,从而使心灵宁静。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26
正序
倒序
论语的生活智慧
论语的生活智慧-2
论语的生活智慧-3
论语的生活智慧-4
论语的生活智慧-5
论语的生活智慧-6
论语的生活智慧-7
论语的生活智慧-8
论语的生活智慧-9
论语的生活智慧-10
论语的生活智慧-11
论语的生活智慧-12
论语的生活智慧-13
论语的生活智慧-14
论语的生活智慧-15
论语的生活智慧-16
论语的生活智慧-17
论语的生活智慧-18
论语的生活智慧-19
论语的生活智慧-20
论语的生活智慧-21
论语的生活智慧-22
论语的生活智慧-23
论语的生活智慧-24
论语的生活智慧-25
论语的生活智慧-26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永不落伍的启示:论语的生活智慧
永不落伍的启示:论语的生活智慧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