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生活智慧-8

〔引述〕孔子十分注重立志,但不是立志做大官、发大财,或者有什么大成就。他鼓励大家,要立志仿效圣贤,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仁在孔子的心目当中,是一种以同情心为出发点,表现出合理的道德行为。只要有志于仁,最起码就不会做出什么坏事情。最要紧的,便是下定决心。〔生活智慧〕(一)许多事可由他人代做,有些理想可由他人代为实现。只有立志,绝对要各人自己来立,否则就是假的,不可能成真。立志是心的事情,不能说说算了,也不是用手写出来就算完成。(二)立志之后,由于好逸恶劳,或者贪得无厌,往往有所偏离。这时候自我期许,自我要求,便十分重要。(三)立定行仁的志向,是美丽人生的第一步。接下来要看重自己,不屑于做坏事。志向坚定与否,完全看行为的表现。必须每天自我考核,不断调整。〔建议〕做好事,固然是一种习惯。做坏事,又何尝不是?从现在开始,先立定行仁的志向,并且养成做好事的良好习惯,以保证效果。〔原文〕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主旨〕孔子论君子求仁的工夫。〔注释〕(一)「欲」即喜爱。(二)「恶」指厌恶。(三)「恶乎成名」即如何能成其君子之名。恶,是如何的意思。(四)「终食之间」指一顿饭的时间,片刻。(五)「造次」是仓促急忙的意思。(六)「颠沛」即艰苦的处境。〔今译〕孔子说:「富贵是人人所喜爱的,但不应该得到却得到了,君子将不享有它。贫贱,是人人所厌恶的,虽然不应该得而得到了,君子也不拒绝它。君子如果离开仁德,又如何成其为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片刻时间会离开仁德,仓卒急忙时如此,艰苦困顿时也如此。」〔引述〕富与贵人人喜爱,贫与贱人人厌恶,这两句话纯粹是事实判断,并没有说明它的价值,是好是坏,是对或不对?不凭正道,虽然可以脱贫,也不应该有这样的妄想,应该是价值的判断。有没有这样的事实,并不能保证。富贵或贫贱,并不是人人都能够自行掌握的。孔子说过:「财富如果可以求取,就算执鞭的职务,我也要去做」(述而篇),因为财富是不可求的,所以孔子才笃守平生的志愿,那就是一时一刻,都不违背仁。循正当的途径获得富贵,是一件好事。为了寻求富贵而违背仁道,就成为一大坏事。富贵,贫贱本身无所谓好坏,完全看怎样得到的过程。孔子不排斥求取富贵,他只是反对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或途径,来获得富贵。甚至于认为,就算获得不正当的富贵,也应该舍弃,不能够享有。〔生活智慧〕(一)富贵或贫贱,不能代表一个人的价值。我们的评断标准,应该摆在这个人获得高贵的途径,是不是正当?如果是,就很有价值。相反地,一个人贫贱的原因,如果是正当的,我们也应该礼待他,不能看不起他。(二)正当的手段,便是仁道,也就是秉持仁爱的精神,所走出来的途径。换句话说,只要过程充满了仁爱,所采取的方法也很正当,不论富贵或贫贱,都值得我们敬佩。(三)最要紧的,应该是不能为了富贵而违背自己的良心。任何人只要时时凭良心,不为富贵的目的而不择手段,在过程中违背仁爱的原则,那才是君子的良好修养。第二部分 第37节:里仁第四(4)〔建议〕不能喜欢富贵,便不顾一切,不择手段去争取,以免不凭良心而自作自受,承受很多恶果。〔原文〕六、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主旨〕孔子期望人人都致力于仁道,不要自暴自弃。〔注释〕(一)「无以尚之」指心里爱好仁道,没有什么东西比仁道更加重要。「尚」是高的意思。「之」就是仁道。(二)「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即真有人肯花一整天工夫用力实行仁道的吗?〔今译〕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真正喜爱仁道或憎恶不仁道的人。真正喜爱仁道的人,认为世间没有比仁道更重要的事物。真正憎恶不仁道的人,实行仁道,不使不仁道的事发生在自己身上。真正有人肯花上一整天的功夫,用力实行仁道的话,我没有见过力量不足的。大概会有这种人,但我还没见过。」〔引述〕孔子当年周游列国,到过不少地方,却明白指出:还没有看见对于实行仁道,觉得力不从心的人。可见一个人对于别的事情,也许没有办法想要就要。对于仁爱,应该是「我想求仁,仁也就来了」(述而篇)。他所遗憾的,实际上是没有看到真正爱好仁义,或者从心里头不喜欢不仁不义的人。只要把仁义看成高于一切,真的比什么都重要,没有不能实行仁义的。真正厌恶不仁不义的人,一定不让不仁不义的人靠近他。这样的人,实行仁义,一定没有做不到的。〔生活智慧〕(一)仁是可贵的,却不难做到。只要立志去做,没有做不到的。先从自爱做起,凡事凭良心,不伤害自己。有自爱的决心,便是实施仁义的起点。由自爱而爱人,逐渐向外开展,自然循序渐进,天天都有进步。(二)仁就是求取安宁的心,自己觉得心安,便合乎仁的要求。但是心安不安,要有一个标准,叫做义。所以仁必须合义,才是真正的仁,也就是仁爱到合理的程度。心安理得,即是仁义的具体表现。(三)仁义的标准,可以用将心比心来加以衡量。站在不同的立场,采取设身处地的方式,然后将心比心,应该可以获得比较客观的标准。一般来说,心目中有他人的存在,能够尊重别人的感受,自然心安理得。〔建议〕想想看,仁在自己心目当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是最高,还是其次,或者微不足道?然后问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有调适的必要吗?〔原文〕七、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主旨〕孔子认为看一个人的过错,便可以判断他的善恶。〔注释〕「党」即类别。在这里指品性不相同。〔今译〕孔子说:「人的过失,有各种类别。主要因素在于各人的品性不同。观察一个人所犯的过失,便可以知道他的内心仁或不仁。」〔引述〕知人十分重要,却实在很不容易。孔子告诉我们,不妨看一个人的行为,究竟有什么样的过失,由所产生的过失,也就是偏差行为,来推论他的动机,应该可以初步了解,这个人是仁或不仁。譬如深夜大声说话或欢笑,妨碍邻居的睡眠,当然是一种令人恼怒的不得当行为。然而他的动机,究竟是什么?值得我们深究。若是单纯由于无知,不知道这样所引起的恶果。告诉他之后,便能够改变自己的行为。我们可以知道,他的内心是仁爱的。无意中妨碍他人的安宁,自己由于不安而改进。如果存心扰乱他人的睡眠,甚至认为这是个人的自由,他人不得干预,那就是内心不仁,做人不仁不义了。〔生活智慧〕(一)我们不是圣贤,不可能不犯过错。有了过错,应该追究自己的动机,到底为什么这样做?明白动机,自己反省改进,总比被人家指责、辱骂,要愉快得多。赶快针对自己的缺失,用心改过,才是真正的自爱。第二部分 第38节:里仁第四(5)(二)初次犯过,不必过分紧张。因为既然成为事实,隐瞒、找理由、逃避,都不是办法。最好勇敢地面对事实,想办法补救。并且下定决心,绝不再犯。(三)我们不但不可能不犯过失,而且经常会产生新的过错。最好加强自己的警觉性,在说话或行动之前,先想一想:这样说或这样做,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是不是又造成一次过失?凡事谨言慎行,便是预防发生过错的最佳策略。〔建议〕不用害怕过错,事先防患更加重要。凡事想好才做,说话之前,同样想妥当了才开口。〔原文〕八、子曰:「朝(zhāo)闻道,夕死可矣。」〔主旨〕孔子勉励人要有求道的决心。〔注释〕(一)「朝」为早晨。(二)「道」指事物当然之理。〔今译〕孔子说:「如果早上有机缘领悟真理,即使当晚死了也是值得的。」〔引述〕这里所说的道,应该是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古圣先贤,原本传下来许多做人做事的根本道理。但是孔子生在纷乱的春秋时代,亲眼看到那个时候的人,国君不像国君,臣子不像臣子。一般人,也不重视古圣先贤的道理,所以有感而发,才会说出这一番语重心长的话来。“夕死”的意思,可以解释为“昨天的过错,好比昨天晚上,已经死掉(过去)了”。今天早晨明白道理,昨天所犯的过错,不妨把它当做像昨天晚上那样,不必后悔,也用不着念念不忘。及时改过,务求今是昨非,也就好了。“道”的意思,除了做人做事的道理以外,还可以解释为“生死的价值”,我们一旦明白死有轻于鸿毛,也有重于泰山的不同价值,应该死的时候,就算是今天晚上,我们也会心甘情愿地从容就义,死而无憾。这才是“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最高尚情操。〔生活智慧〕(一)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便是做人做事的道理。不幸的是,现代人偏重于各色各样的知识,对古圣先贤的道理,不是充耳不闻,便是十分忽视。孔子这一番话,对现代人来说,实在有如警世的号角。(二)我们活着的时候,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我们死时,不知道要到哪里去。在生和死之间,十分有限的生命,为了求生存、求爱情、求名利、求快乐,承受各种威胁、压迫、苦恼、艰难与不幸。这样的人生,值不值得?实在值得我们深思。(三)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价值何在?这些做人做事的道理,是不是应该花一些时间,尽一点心力,来加以探讨和了解?何况古圣先贤,早已提供给我们很多知识,告诉我们有效的途径,为什么大家很少去理会?然后又感叹人生烦恼多多,做人很辛苦,岂不是十分矛盾?〔建议〕想一想?什么叫做闻道?怎样才叫做谋道?人真的能够弘道吗?为什么大家喜欢有道,而厌恶无道?看看自己对道,到底有多少认识。〔原文〕九、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主旨〕孔子勉人专心求道,不要过分在意物质的好坏。〔注释〕(一)「士」指读书人。(二)「道」即立身处世的道理。(三)「恶衣恶食」恶即粗劣。粗劣的衣服与粗劣的食物。〔今译〕孔子说:「读书人专心追求安身立命的道理,如果因为穿得不好、吃得不好而觉得羞耻,那便不值得与他讨论什么道理了。」〔引述〕道有可以说的,也有很难说的,当然还有不能说的。这里所说的道,应该是可以说的部分。也就是安身立命的为人处世的道理。知识分子如果立志要走上安身立命的正道,就不应该把粗劣的衣服和食物当做一种耻辱。因为不能忘情于个人的丰衣足食,只贪图自己的享受。就算立志,也不过是虚假的,所以孔子认为不值得和他讨论做人做事的道理。〔生活智慧〕(一)孔子的学生当中,颜回生活清苦,却能够安贫乐道,成为孔子最重视的学生。一些富家子弟借故侮辱他,甚至诬赖他偷东西。颜回丝毫不受影响,因为他一心一意,要学习孔子所说的道理,对这些小事,一点也不在乎。第二部分 第39节:里仁第四(6)(二)有人爱面子,认为穿得不漂亮,吃得不精美,是一种耻辱。其实,做出令父母丢脸的事情,才是真正的羞耻。穿什么、吃什么?对于有志于道的人,是无所谓的。(三)志于道的人,谋求的是大众的福祉,社会的安宁。不能够处处为自己的富贵荣华着想。否则就成为满口仁义道德,而所表现的行为,却是自私自利,被大家看不起的人。〔建议〕把学而篇所说「君子不以饱食、安居为生平的目的,却勉力于应做的事情。不但出言谨慎,而且常向有道德的人士请教」和这里所说的知识分子不应该以粗衣劣食为耻,合起来看,领悟出其中的要义。〔原文〕十、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dí)也,无莫也,义之与比(bì)。」〔主旨〕孔子主张君子不可固执成见,凡事要求适宜合理。〔注释〕(一)「适」是专主的意思。(二)「莫」即不肯。(三)「比」指依从。〔今译〕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一切事情,没有一定的主张,也没有一定不肯要的坚持,只依从当时当地最为合理的方式。」〔引述〕世界上的事物,凡是叫得出名字的,都是相对的。君子的修养良好,所表现的态度,应该也是相对的。既不绝对地肯定,也不绝对地否定。一切事物,都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寻求最为合理的答案。任何事物,若是离开时间和空间,就分不出对错、喜恶、好坏。我们对于事物的判断,必须配合时空的变化,以合理为标准,慎重地思虑和分辨,以免误判。〔生活智慧〕(一)内心大公无私,就不会产生成见或偏见。否则过于自信,认为自己的判断一定十分正确,反而误人害己。(二)凡事有好的一面,往往就有不好的一面。最好两面兼顾,以求合理。以免一厢情愿,为了一点点小好处而失去更多。(三)没有成见,也没有偏见,才能够冷静客观地,施展慎思明辨的功夫。从不同层面、不同立场来看事物,比较容易获得真正的合理点。〔建议〕绝对赞成或绝对反对,其实都有一些成见或偏见。我们最好牢记孔子的教诲,凡事以合理为度。只赞成值得赞成的部分,同样只反对应当反对的部分。〔原文〕十一、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主旨〕孔子区别君子与小人不同的志向。〔注释〕(一)「怀」指心念。(二)「土」即田产。(三)「刑」是法度的意思。(四)「惠」即恩惠。〔今译〕孔子说:「君子心中所想的是道德,小人则是田产。君子心中所想的是法度的遵行,小人心中所想的是恩惠的获得。」〔引述〕有土地相当于拥有财富,心中念念不忘家业田地,原本是人之常情。如果能够扩展开来,也想一想社会公益的事情。尽自己的能力,为大家谋一些福利。这种光明的德性,就会把一个人,从小人提升到君子,何乐而不为?君子谨言慎行,为的是尊重礼法,避免触犯刑罚。小人心中所想的,却是怎样获得好处。同样一颗心,君子和小人,想的显然大不相同。〔生活智慧〕(一)一个人的言行,都是自己想出来的。心中怎么想,表现出来的言行,就是它的反映。君子和小人所想的不一样,难怪表现出来的言行,有那么大的不同。(二)君子和小人最主要的差异,在于品德修养不一样。换句话说,便是品格和志趣有所不同。心中所重视的,为公或为私?为义或为利?各有各的重点。只要有公义的念头,便不难成为君子。(三)君子所想的,小人也可以想。小人想变成君子,只要修正自己的念头,很快就能够达成愿望。小人所想的,君子也可以想,只要双方面兼顾并重,仍然不失为君子。〔建议〕反省自己,到底心中常常想念的是什么?比较偏于君子,还是小人?再想一想,有没有调整的必要?要不要改正自己的念头?第二部分 第40节:里仁第四(7)〔原文〕十二、子曰:「放(fǎng)于利而行,多怨。」〔主旨〕孔子认为一心追求利益就会招怨。〔注释〕(一)「放」即依据,也有放纵的意思。(二)「多怨」指招惹很多怨恨。〔今译〕孔子说:「做事如果完全以私利为依据,必定会招来许多怨恨。」〔引述〕我们前已说明,天下事大多是相对的。有利必有害,有好就有坏,而有善也就有恶。获得利益的时候,往往忽略了随之而来的害处。以为自己只得其利而没有蒙受其害。等到害处出现,这才后悔莫及,岂不是后知后觉?当我们得到好处的时候,应该想一想别人是不是因此而蒙受害处?会不会因此而招惹别人的妒忌?只要别人受害,或者引起妒忌,我们就迟早受害。〔生活智慧〕(一)孔子这一句话,提醒我们,做人不应该唯利是图。凡事只计较利害关系,一心一意想获得利益,结果必然招惹许多怨恨,想逃也逃不掉。(二)这里所说的利,显然是那些不合于义的利。合乎义的利,应该不致招惹怨恨。孔子不反对所有的利,否则就违背了「无适也,无莫也」的原则,而自相矛盾。(三)合于义的利,当然可求。不合于义的利,最好不要求。放于利的意思,更深入地体会,是指做事时不约束自己的利欲,一味以利为考虑的重点,那就更加容易招惹怨恨了。〔建议〕做事的时候,必须合理约束自己对于利的追求。使自己的利,合乎义的要求,以免招惹怨恨,对自己十分不利。〔原文〕十三、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主旨〕孔子主张礼让是治国的根本。〔注释〕「以礼让为国」礼主敬,让主和,即以礼让来治国。〔今译〕孔子说:「能以礼让的道理来治国,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以礼让的道理治国,空有礼的形式,又有什么用呢?」〔引述〕政治的目的,在于为人民服务。从政的人,最好具有礼让的意识,把位子让给最合适的人。让合适的人来做合理的事,便是礼让的道理。自己既然是合适的人,就应该以身作则,发扬礼让的精神,使大家减少争端,促进和谐。实际上,所有的人都应该礼让。凡事不争先恐后,多替别人想想,不要专注于表面的礼仪,却能够尊重自然的天地、孝敬祖先父母、尊敬社会的历史人文,并且遵循约定俗成的人情世故。如此,才会把礼的实质意义,充分呈现出来。然而,礼让也是有条件的,并不是一切都应该礼让。请看后面《卫灵公篇》:“当仁不让于师”,便知道倘若为了仁义,虽然面对着自己的师长,也应该据理力争,不可以礼让。〔生活智慧〕(一)刑法毕竟是消极的、负面的,只会教人避免走上死路,并不能教人快乐地生活。礼让的道理,才是积极的、正面的。人人把礼让的精神发扬起来,社会有秩序,大家重和谐,很可能刑法都备而不用,反而不受重视了。(二)礼让的根本,在于恕道。一方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做到「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这种精神,在西方文化中,很难看到。中国人最重视恕道,对世界的贡献,十分重大。(三)我们一向自称礼仪之邦,大家十分重视礼让。想不到久而久之,反而养成争先恐后,甚至于不择手段地恶性竞争,实在令人遗憾!〔建议〕培养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良好习惯。把宽恕礼让当作自己的主要行事规则。在「礼让为先」与「当仁不让」之间,找出合理点。〔原文〕十四、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主旨〕孔子勉人要能自立。〔注释〕(一)「位」即职位。(二)「患」指忧虑、害怕。第二部分 第41节:里仁第四(8)(三)「可知」指可以被人知道的好事。〔今译〕孔子说:「不必担心得不到好职位,要担心的是,自己有没有才德担任这个职位。不必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应该担心的是,自己有什么才德可以让人知道。」〔引述〕职位不论高低,只在乎自己有没有认真负责,把份内的工作做好。责任不论大小,只在乎自己能不能尽心尽力,把责任完全承担起来,并且顺利地如期完成。自己有什么样的才能,比较重要。别人知道与否,根本不值得我们关心。偏偏很多人刚好相反,不担心自己有没有能力,却非常在乎能够得到什么职位。不注意培育自己的才能,不重视提升自己的实力,却力求博取虚名。〔生活智慧〕(一)很多人盲目争取好职位,结果才发现自己实力不够,很难胜任。弄得自己疲于奔命,却没有办法把工作做好。很多人的一生,都是争取到自己无能为力的「无能级」,然后才停顿下来,不但耽误公事,而且害得自己十分苦恼。(二)一心一意争取职位,忽略了充实自己。一旦机会来临,才发现自己的准备工作不足,缺乏承担的能力,岂不是后悔莫及吗?及早提升自己的才德,机会来临时可以顺利获得,那才是人生的乐事。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26
正序
倒序
论语的生活智慧
论语的生活智慧-2
论语的生活智慧-3
论语的生活智慧-4
论语的生活智慧-5
论语的生活智慧-6
论语的生活智慧-7
论语的生活智慧-8
论语的生活智慧-9
论语的生活智慧-10
论语的生活智慧-11
论语的生活智慧-12
论语的生活智慧-13
论语的生活智慧-14
论语的生活智慧-15
论语的生活智慧-16
论语的生活智慧-17
论语的生活智慧-18
论语的生活智慧-19
论语的生活智慧-20
论语的生活智慧-21
论语的生活智慧-22
论语的生活智慧-23
论语的生活智慧-24
论语的生活智慧-25
论语的生活智慧-26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永不落伍的启示:论语的生活智慧
永不落伍的启示:论语的生活智慧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