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间接性和概括性能初步比较和区分物体的特性,遇到类似情境可以采用同样行(3)缺乏对行动结果的预见性和计划性。(4)思维的狭隘性思维活动仅限于同感知和动作联系的范围,思维内容具有狭隘性。(5)思维与语言开始联系,第二信号系统开始发展。四、婴儿言语的发展(一)言语发展的理论言语发展理论是解释年幼儿童如何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掌握了非常复杂的语法规则的理论。由于学者们所持观点不同而有不同的理论派别,主要理论派别有如下3种:1.后天学习理论后天学习理论强调环境对儿童获得言语的决定作用,其代表人物是斯金纳(B.P.skinne)、班杜拉(A。Bendura)和布鲁纳(Bn!lll~r)。后天学习理论又分为强化说和社会学习说两类。强化说以操作条件反射的操作行为和正、负强化等概念来解释言语的获得。社会学习说认为儿童学习言语是通过模仿成人而获得的,强调模仿作用,“选择性模仿”新概念。2.先天成熟理论后又提出先天成熟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强调先天因素对言语发展的决定作用,他们认为儿童言语的发展决定于成熟。所以也称自然成熟说。其代表人物乔姆斯基(Chomsky)o 乔姆斯基是生成转化语法理论的创始人。他假设人类先天就具有学习语言的内因结构——普遍语法,这种先天就具备的学习语言能力——普通语法在后天语言环境的作用下转换成个别语法,成为使用某一具体语言的能力。他认为转换的机制就是先天的语言获得装置(LAD)。普遍语法转换成个别语法的过程的理论就是生成转换语法理论o3.环境和主体相互作用理论这种理论是认知学派的言语发展理论。其代表人物是皮亚杰。他主张认知结构的发展是言语发展的基础,言语的发展也来源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二)婴儿言语的发展人类的语言是有声语言,词语的意思要靠声音表达。一般情况下,婴儿的言语发生在10--14个月。在前言语阶段语音的发展顺序如下:简单发音阶段(0--4个月),多音节阶段(4--9个月),有意义的语音,即学话萌芽阶段(9--12个月)(吴天敏,1979;林崇德2000)。世界各国婴儿最初的语音发展规律具有普遍性。3岁儿童可以掌握母语的全部发音。婴儿在1岁和1岁半之间获得第一批词汇,词汇量约50左右。此后,词汇量迅速发展,到3岁能达到1000左右。与此同时,他们掌握词汇的内涵和外延的质量也不断提高。研究表明,1岁半到2岁半是婴儿获得母语的基本语法的关键时期。3岁儿童基本上能掌握母语的语法规则。其发展过程如下:1岁到1岁半能使用不完整句,如单词句、双词句和电报句;·1岁半到2岁的句法结构多屑完整的简单句和一定程度的复杂句。3岁儿童基本上使用完整句(许政援等,1996)。五、婴儿气质气质是个性特征的最初表现,也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明显而稳定的个性发展基础。(一)传统的气质类型划分是: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二)托马斯、切斯(Thomas&Chessl974,1982)的气质类型说他们将婴儿气质类型划分为三种。1.容易型(占40%):易于适应环境,生活习惯规律,情绪愉快,喜欢探索往。容易型儿童易获得成人的最大关怀和喜爱。2.困难型(占10%):难以适应环境,生活无节律,情绪紧张不安,交往困难。困难型儿童易使亲子关系有疏远。3,迟缓型(占15%):适应环境缓慢,也称慢慢活跃型。迟缓型随着爱抚和耐心教育而转化其余35%儿童的气质属于混合类型。六、婴儿的社会性依恋依恋是婴儿最初的社会性情结,是情感社会化的标志,是婴儿与抚养者之间的一种积极的情感联系。(一)婴儿依恋的发展阶段鲍尔比(J.Bowlby)等将婴儿依恋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对一切人都不加区别地反应。2.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对母亲有偏爱,对熟悉人和陌生人有不同的反应。3.特殊情感联结阶段:对母亲产生特别的依恋,形成了专门的对母亲的情感联结。(二)婴儿依恋的类型艾斯沃斯(M.Ainsworth)将婴儿对母亲的依恋表现分为不同的类型:1.安全型依恋(占65—70%),有母亲在就有安全感,对外界积极反应;2.回避型依恋(占20%),缺乏依恋,与母亲未建立起亲密的感情联结;3.反抗型依恋(占10---15%),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反抗母亲的爱抚,亦称矛盾型依恋。安全型依恋是积极依恋,回避型和反抗型均属消极的不安全型依恋。依恋是在婴儿与母亲的相互交往和情感交流中逐渐形成的。可见良好的教养可以促进良好的依恋。可以从反应性、情绪性和社会性刺激三个方面来衡量母亲的教养行为。反应性是指对儿童发出的信号积极的应答;情绪性是指经常通过笑、说、爱抚积极地表达情感;社会性刺激是指多进行诸如通过相互模仿行为、丰富环境、调整自己的行动以适应婴儿的行为节律而不是以自己的习惯强加给婴儿。七、自我意识的发展个体的自我意识经历着一系列发展变化过程。在1岁以内尚无自我意识,1周岁末开始把自己与周围环境区分开来,这是自我意识的萌芽。卜3岁儿童开始把自己当作主体来认识,突出的表现是从称呼自己的名字(如“宝宝吃苹果”)变为用“我”这一代名词来称呼自己(如“我吃苹果’’)。这一变化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也可以说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第二单元幼儿期的心理发展幼儿期的年龄范围是3—6岁,是学龄前儿童。这个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如下:游戏是这一时期儿童的主导活动;幼儿期是儿童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思维活动以具体形象性占主导地位,具有自我中心性特点;个性倾向性开始形成。 ·一、幼儿的游戏(一)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幼儿的娱乐、学习、社会交往和对周围环境的认识等多是通过游戏活动进行的,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其主要特征是:自主的、愉快的活动;对儿童发育成熟、对认知发展、对社会性发展都有重要作用。(二)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多种意义。主要有:游戏是年幼儿童的特殊社会生活方式,他们通过角色游戏等模仿、学习各种社会角色,学习社会交往;游戏是他们认识周围环境、认识事物的主要途径;通过游戏发展感知觉、思维和解决问题等心理活动;游戏是抒发情感的主要方式;通过游戏发展想象力、创造能力,在游戏中实现自我;游戏可以培养儿童的意志力、纪律性和协作精神;游戏活动可以增强体质。(三)儿童游戏的发展儿童的游戏随年龄增长而变化。1岁以下婴儿的游戏以成人和儿童之间的互动游戏为主,由成人发起和组织,由成人与儿童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而促进婴儿智力、社会情感和人际交往的发展。2岁左右儿童喜欢实物游戏,按实物用途模仿成人动作,通过探索认识事物的功能和事物之间的关系。幼儿的象征**,即象征性地使用替代物进行假装游戏。他们通过这种特殊形式实现参与人的自然和社会活动的愿望。这种游戏要有替代物,其操作过程与成人行为有类似性,具有想象性质。幼儿通过象征**学习社会角色的社会职责,掌握各种行为准则。童年和少年儿童的游戏以规则**为主。,(四)游戏中的社会性发展帕顿(Parten,1932)从社会性协同的角度把儿童游戏分为6个等级。这6个等级依次为:无所用心的游戏、各自单独游戏、旁观游戏、彼此平行游戏、没有共同目的的结伙游戏、明确目的和分工的合作游戏。这一发展过程体现出儿童游戏从非社会性逐渐发展到具有互补和互惠性质的社会**。游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作用除了体现在人际协调行为上,也体现在协调困难时所发生的矛盾纠纷和解决纠纷的过程中。儿童们可以从中学会如何坚持自己的意志和如何接纳别人的意见,从而逐渐达到掌握相应的社会协调能力。·.二、幼儿言语的发展言语发展的内容主要指语音、词汇和句法的发展。3岁前儿童已经能够掌握了母语的各种发音,但是许多儿童要到六七岁才能最后全部完成准确发音。(一)幼儿词汇的发展词汇的发展分为量的发展和质的发展两个方面。 ·1.词汇量的发展关于词汇量的调查和估计出入比较大,儿童之间的个别差异也比较大,不能以绝对数为指标来衡量每个儿童,但是总的趋势是具有一致性和普遍性的。综合中国、日本、美国、德国等国的研究结果可得出一个词汇量的大体一致的发展趋势.从总体看,幼儿平均每天可获得2--3个词。2.词汇内容的丰富和词义的深化1岁至2岁儿童词汇的内容多集中在人物、食物、动物、玩具等熟悉和经常接触的事物的名称上,只有少量描述人或动物动作的词。幼儿词汇内容日益丰富,这表现在词的范畴的增长和概念的确切化方面。词汇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也在增加,掌握词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得到调整和修正。儿童对词义的理解是一个逐渐确切和加深的过程。年幼儿童初期掌握的词汇意义与成人的理解并不相同,表现为扩大词义或缩小词义,有的则与成人的词义部分重叠。随着年龄增长和经验、知识的积累,所掌握的词义不断得到校正。成人的教育以及儿童自己的主动探索和对词汇的尝试运用在其词义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3.词类的扩展1岁到1岁半儿童所掌握的词,多为名词和少量动词,到3岁以后逐步掌握各类词汇,但是不同词类的多寡差异很大。幼儿掌握各类词汇数量中名词最多,其次是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在名词中具体名词占80%一85%,在动词中外显的动作行为词汇约占85%。这表明幼儿的词汇中具体名词和可见的外部动作词汇占绝大部分。这与幼儿思维发展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4.消极词汇和积极词汇的消长积极词汇是指儿童既能理解又能正确使用的词汇;消极词汇是指对词汇有所理解但不能正确使用,或者有时能说出词汇但却不怎么理解。儿童拥有的词汇量并不等于都是他们既可理解又可正确运用的积极词汇。这种现象与儿童对词义的理解有关。幼儿对词义的理解常有失之过宽或失之过窄的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儿童对词义理解的加深和表述能力的发展,消极词汇会逐渐减少,积极词汇不断增长。但是在词汇量迅速扩大的情况下,消极和积极词汇之间的消长过程还会延续一段时间。(二)语法结构的发展 ·儿童要掌握语言必须获得语法结构,掌握组词成句的规律。年幼儿童具有独特的获得语法结构和自动应用组词成句的规则,并大致按照如下趋势发展:第一,从简单句发展到复合句儿童说出的句子的结构是一个逐步分化和发展的过程,从最初出现的主谓不分的单词句到双词句,而后又发展到简单句,最后出现结构完整、层次分明的复合句第二,从陈述句发展到多种形式的句子儿童最初掌握的是陈述句,到幼儿期,疑问句、否定句、祈使句、感叹句逐渐发展起来。但是到幼儿期末,陈述句仍然占有三分之一左右。他们对被动句、反语句、双重否定句等形式复杂的句子仍难以正确理解。第三,从无修饰句发展到修饰句儿童最初使用的简单句并无修饰语,以后逐渐发展到有简单修饰语和复杂修饰语。第四,句子长度的变化通常以句子的长度作为衡量儿童早期语言发展的指标(量的指标),汉语是以词作为计算句子长度的单位。幼儿期是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也是人生获得语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因此促进幼儿期言语发展是幼儿教育的极其宝贵的时机。幼儿期的言语发展水平,将会影响到他们未来从事的职业和社会交往的基本能力。三、幼儿期认知的发展(一)幼儿记忆的发展1.年幼儿童记忆的容量随年龄而增加,3岁儿童3个左右,6岁儿童可达6个左右。2.记忆的发展特点幼儿记忆的主要特点是:无意识记为主,有意识记迅速发展起来;机械记忆为主,意义记忆开始发展起来,这两种记忆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形象记忆为主,词的记忆发展起(二)幼儿期思维的发展1.幼儿期思维的发展特点幼儿期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是指儿童的思维活动主要依赖于具体事物的表象以及表象之间的相互联系而展开的。在幼儿期,儿童生活活动范围扩大、经验开始增长、词汇量急速增加、言语理解和表达能力以及与人交往能力等都迅速发展起来,这促使儿童的思维由直接行动思维向间接形式过渡,转化为具体形象思维。以下从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抽象逻辑思维的初步发展、掌握概念的某些特点以及思维的规律几个方面介绍幼儿思维的特点。· (1)思维的具体形象性①具体形象思维与直觉行动思维的主要区别在于感知行动内化为表象。原有思维中的各种感知与行动被简化、被压缩,而内化为头脑中的表象,通过表象之间的联系、运演进行思维活动。具体形象思维与直觉行动思维的另一区别在于词的符号功能。词的符号功能在于思维的概括性与言语的调节作用。归根结底,儿童思维活动的发展在于识别、运用和创造符号功能的发展。②符号功能:幼儿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形象符号能力的发展是衡量其思维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幼儿符号能力的形成要经历一个发展过程。最明显的符号能力是儿童绘画所使用的图像符号。二三岁儿童的绘画表现符号是象征性的,1岁到4岁、5岁,儿童的绘画中就出现了具有一般性质的符号。这些符号是约定俗成的普遍标志,是具有与人们交往性质的,也是儿童进入成人社会人口的交流手段,这些符号都是用词标志的,是可以通过言语调节的。③一定的计划性和预见性:由于思维具有了一定的词的概括性和言语的调节性,他们便可以思考不在眼前的事物,思考过去的经验,联想有关的形象,从而能计划自己的行动,预见行为的结果,解决面临的问题。这就是思维的计划性和预见性。④不清晰性和易变性:幼儿的认识水平还基本上处于了解事物的鲜明特点、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阶段,因此往往具有不清晰、不确切、缺乏连续性和易变性的特点。这是思维反映事物的外部特征和非本质联系的特点。(2)抽象逻辑思维获得初步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欲求的发展,幼儿不再满足于对事物的表面关系和形象联系的认识水平,他们开始追求对事物的内在关联和本质特征的认识。这势必促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中萌发出抽象逻辑性。幼儿抽象思维的初步发展主要表现在提问的类型的变化和概念形成的特点上。①提问类型的变化:幼儿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高涨,好奇心强,他们经常不厌其烦地向成人提出各种问题,二三岁儿童的提问以“……是什么”为主,这反映他们的求知水平局限在追求个别事物的特点上。四五岁儿童的提问类型就变成以“为什么”为主导。这与儿童所渴望理解的内容、与儿童的思维发展相适应。大量的“为什么”说明儿童对客观世界的了解欲望开始指向事物的内在道理、现象的本质特征和事物之间联系的规律性。②概念形成的特点:对概念的概括水平是儿童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有关研究表明:幼儿并不是以形状和颜色这样的外部特征作为概念概括的主要标准;四五岁儿童以功用关系为概括的主要依据;从5岁开始按类别进行概括的能力迅速发展,这说明从幼儿后期开始概念的抽象概括水平得以迅速发展。③儿童获得概念的基本方式有4种,通过典型事例获取概念是幼儿学习概念的主要方式。成人总是把一类事物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事例指出(如水果中的苹果),并与词结合起来教给儿童。这是儿童,特别是幼儿获取概念的最基本的方式。此外还有通过定义获得科学概念,通过言语讲解和概括文章命脉获得概念以及通过概念名称的组合推知组合后的复合概念。后三种掌握概念的途径都可归结为言语理解方式。事例的方式是各种言语理解方式的前提。儿童早期获得的概念几乎都是以典型事例为依据的。概念的层级性(也称层级类概念):事例概念按抽象程度不同可分为上级概念、基本概念、下级概念三个层次,如植物、树、松树的概括层次关系。下级概念所负荷的信息量大,上级概念抽象程度高有可能失去更多的信息。为了便于儿童掌握和运用概念,需要选择详细情报与高层次概括之间的均衡点。这个均衡点就是基本概念。如前例中的“树”。幼儿掌握概念和成人对他们的教示,几乎都是以基本概念为主,此后才发展出上级概念和下级概念。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对这种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自然概念的获得以及层级类概念越来越关注,研究工作也迅速发展成为近二三十年来儿童概念获得研究的新趋势。(三)认知发展的过程,儿童的认知发展表现为几种趋向:第一,儿童认知发展由近及远。幼儿凭自己的经验认识事物,往往以自己的看法代替他人的看法。认知的范围由自身接触的事物扩展至家庭、学校、社会及至世界。第二,儿童认知发展由表及里。幼儿只认识事物的外部的、直观的表面现象,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才认识事物的内在的本质属性。第三,儿童认知发展由片面到比较全面。幼儿认知事物由局部到整体,由对事物片面的认识到比较全面。他们往往先是专注于事物的某一部分而忽略其他部分,以偏概全,逐渐才能认识到事物的不同方面。第四,儿童认知发展由浅到深。如幼儿对概念的掌握不是一蹴而就的,由表层意义、功用、再到本质特征,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第五,儿童认知发展由绝对到相对,由自我中心到脱中心化的过程。儿童最初对事物的认识不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对方的观点,不能转换角度或同时从多个角度观察某一事物,不能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到了小学末期,通过脱自我中心化才能了解事物的相对性,才能比较客观地认识事物及事物之间的关系。四、幼儿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在儿童个性形成过程中,自我意识和道德意识的发展起着核心的作用。(一)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3岁前儿童自我意识已经发展到“自—他分化”阶段,把自己作为主体来认识。幼儿期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上。1.从依从成人的评价发展到开始有独立的评价。 ·2.从对外部行为表现的评价向内在品质评价转化。3.从简单、笼统的评价发展到较为具体的评价。4.从主观情绪性评价向初步客观性评价发展。(二)道德判断和道德发展过程1.道德判断的不同阶段皮亚杰把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前道德判断阶段(4--5岁前):直接接受行为的结果,还不能作出道德意义上的判断。(2)他律道德阶段(四五岁—七八岁):只注重行为规则;·注重行为后果,不考虑行为意向和动机。也称为道德现实主义。(3)自律道德阶段(~---10岁以后):不盲目服从权威,认识道德规范的相对性;既考虑行为结果,又考虑行为动机。也称为道德相对主义。2.儿童道德发展过程柯尔伯格(L.Kohlberg)把儿童道德发展过程分为三个时期,每个时期又分为两个阶段,共六个阶段。儿童道德的发展向着成熟阶段所经历的过程基本上是相同的。环境和文化的影响只能决定发展的速度或改变其道德的内容,而不能改变它的发展顺序。(三)自立欲求与反抗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儿童自主欲求也逐渐提高。婴儿非常乐意在母亲怀抱中做各种游戏,可是进入幼儿期就要逐渐拉开与母亲的距离,他们能在母亲身边玩耍,把母亲作为外在需求的安全基地。他们的活动范围日益扩展,从对母亲的全面依赖状态,向一定程度的自立发展,并为自己一个人发挥自立的能力而满足和高兴。继而,对周围的事都想当然地要“我自己做”,对父母的帮助、指示、禁止总要用“不”来反抗。这种现象就是第一反抗期。这种现象与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紧密联系,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自然程序。对父母的反抗行为的表现是发展中的正常现象,不能因为受此烦扰而祈求没有反抗期出现。如果孩子没有什么反抗行为,这多是由于非儿童自身的问题所致,如父母的教育过于严厉,自主的欲望受到抑制而不可能反抗,或者父母过于溺爱,一切欲望有求必应,从而剥夺了儿童自我发展的机会。 ·据研究,意志力正常发展的幼儿,有84%经历过反抗期,而意志力薄弱的幼儿中只有21%经历过反抗期。对成人以后的人格调查发现,在幼儿期经过了反抗期者自主性强,幼儿时未表现反抗期者,一般在成人以后都有自主性和主动性缺乏的倾向。童年期的年龄范围是六七岁一十一二岁,属小学阶段。童年期儿童的生活从以游戏为主导转为以学习为主导,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学校教学系统地掌握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学会学习。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主要表现在认知能力和社会性发展方面。这个时期,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以学习知识为基础而展开的,其主要特征是思维过程的具体运算性,是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过渡。社会性发展主要表现在逐渐摆脱对父母的依赖性,而转向朋友志向,突出地重视伙伴关系。与此同时,着重以同伴的评价为依据形成自我评价,在同伴交往中,促进社会化的发展。一、认知的发展(一)记忆的发展1.记忆容量的增加成人的短时记忆容量为7±2个信息单位,研究资料(见表3—6)表明儿童的记忆容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小学儿童的数学记忆广度已经与成人水平相当。表3—6 各年龄阶段短时记忆广度被试幼儿初小高小初中大学2.记忆的主要特点(1)有意识记超过无意识记成为记忆的主要方式。图3—3表明,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都随儿童的年龄而发展,在小学阶段有意识记开始超过无意识记,占据优势。有意识记的出现标志着儿童记忆发展上的一个质变,有意识记超过无意识记又是记忆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的变化。 ·(2)意义记忆在记忆活动中逐渐占主导地位。意义记忆是一种理解识记,当儿童对所要识记的材料有了理解并有了进行意义加工的能力,他们就能更好地进行意义记忆。小学儿童随着理解力的增加、知识的增多、组织和表达能力的提高以及言语和思维水平的提高,他们在学习中越来越多地进行意义记忆。一项要求7—15岁儿童在识记同一教材之后的一段时间进行再现的实验,其结果显示年龄越大,年级越高,意义记忆的百分数也越高(7岁的意义识记为28%、10岁为44%、12岁为45%、15岁为83%),与此对应,机械记忆的百分数随之下降。也有某些儿童由于对所学图3—3 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的比较内容不理解或不够理解,以至长期停留在机械记忆的方法上,简单地搬用现成的公式定理,而看不清其中的道理,这势必影响他们记忆的发展和以后学习的提高。(3)词的抽象记忆的发展速度逐渐超过形象记忆。小学儿童在学习过程中,词的抽象记忆迅速发展,其增长率逐渐超过形象记忆。学者的研究表明,在中、小学阶段,直观形象记忆和词的抽象记忆(包括具体词和抽象词)都随年龄而发展,但对词的材料识记的增长率比直观材料增长率要快,五年级以后对意义抽象的词的再现增长率又超过意义具体的词的增长率。3.记忆策略的运用儿童对所要记忆的材料进行组织和加工的能力直接关系到记忆的效果。记忆策略是人们为了有效的记忆而对输入信息采取有助于记忆的手段和方法。儿童运用记忆策略经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被分为三个阶段:没有策略,多为5岁以前的儿童;过渡阶段,一般为5—7岁儿童,其特点是自己不能主动运用策略,但经过诱导可以运用;能主动而自觉地采用策略,10岁以后记忆策略稳定发展。下面介绍儿童采用的几种主要策略。(1)复述(背诵):背诵是能促进儿童记忆的一种有效策略,是注意不断指向输入信息的过程,也是为了达到识记目的而主动做出的意识活动。实验说明,儿童掌握背诵策略是随年龄增长而提高的(5岁者10%有复述行为,7岁有60%,10岁达到85%)。另有研究进一步说明,9--10岁以前的儿童尚不能很好地主动利用背诵策略来帮助记忆的保持。对不能自发地进行背诵的儿童进行适当的训练,可以把他们的记忆成绩提高到接近主动背诵的儿童的水平。(2)组织:组织是把要识记的材料中所包含的项目,按其间的意义联系归类成系统以帮助记忆。组织策略一般可分为两种情况:①归类:把要识记的材料按某种标准或关系进行归并,以帮助记忆。研究表明,年长儿童比年幼儿童更多地采用归类策略。但不同年龄儿童分类的水平也不同,年龄小的往往按简单联想归类,稍大的儿童常以功用关系分类,然后才逐渐发展到按概念进行分类。②系列化:系列化是把相互关联的信息按体系关系进行整理并条理化,以帮助记忆的一小学生记记方式。小学一年级还不能运用系列化策略,从三年级开始,这种能力随年级增长而提高。4.儿童记忆的培养和促进提高儿童记忆的效果需要以上述儿童记忆的发展特点为依据,而记忆的发展又受到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的影响,因此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培养儿童的记忆能力,促进记忆的发展。(1)丰富儿童的知识和经验儿童的经验丰富,知识增多,认知水平就会相应提高,知识之间的联系渠道也会畅通,从而会促进意义记忆的发展,促进组织策略的运用。(2)提高言语和思维的发展水平儿童记忆的发展特点与言语和思维有密切关系,类别概念和言语发展水平对记忆有重要影响,所以促进记忆的发展是不能孤立于言语和思维发展之外来进行的。(3)利用记忆发展特点,促进记忆发展进程不同年龄阶段各有记忆特点,适应并利用这些特点帮助儿童提高记忆发展水平。如小学低年级(6口7岁)是掌握策略的过渡阶段,过渡阶段最易接受教育条件的影响,及时给予适宜的指导就能促进儿童从不能主动应用策略过渡到能主动应用策略来进行记忆,从而缩短过渡性的中间阶段。(4)编织记忆之网帮助儿童建立新知识的关系网,运用新旧知识的关联,建立新知识同已有知识的联络网,再引导儿童通过联想建立各种知识和经验之间的联结,形成多通道、多结构、多联结的知识网,从此连接记忆之树、编织记忆之网。这既有助于记忆的短时再现,也有助于记忆的巩固和准确性。(二)思维的发展童年期的思维获得飞跃发展,其基本特征在于:逻辑思维迅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完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这种过渡要经历一个演变过程,从而构成童年期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1.思维发展过程的特点(1)经历一个思维发展的质变过程幼儿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导,经过童年期就进入以逻辑思维为主导的阶段。这一转变是思维发展过程的质的变化。(2)不能摆脱形象性的逻辑思维童年期的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受思维具体形象性的束缚,尤其是小学低年级或三年级以下,他们的逻辑推理需要依靠具体形象作支柱,甚至要借助直观来理解抽象概念。在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往往是抽象逻辑思维与具体形象思维同时起作用,在两者的相互作用中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发展起来。这个发展过程是两种思维成分相互渗透,进行消长变化的复杂过程。(3)10岁左右是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转折期在整个童年期儿童思维发展存在着不平衡现象,也存在着具有关键性的转折年龄。一般认为,这个转折年龄在10岁左右,即小学四年级。也有研究指出这个重要阶段的出现具有伸缩性。根据教学条件,可以提前到三年级或者延缓到五年级。这里强调了思维发展具有重要的转折期,要求教育应适应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发掘他们的巨大潜在能力,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2.新的思维结构的形成按照皮亚杰的认知结构发展的理论和认知发展阶段性的划分,6岁、7岁一11岁、岁的小学儿童属于具体运算阶段,进人逻辑运算时期。其主要思维特点是:(1)掌握守恒,即概念的掌握和概括能力的发展不再受事物的空间特点等外在因素的影响,而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进行抽象概括。也就是说儿童的认识能力不再因为事物的非本质特征(如形状、方向、位置等)的改变而改变,能够达到透过现象看清本质,把握本质不变性。(2)思维具有可逆性思维的可逆性是指思维活动既可以向一个方向运行,也可以返回,向另一个方向运行。思维的可逆性活动有两种。第一种是反演(或否定)可逆性,如把胶泥球变成香肠形状,幼儿认为香肠形状大于球形状,小学儿童就认识到改变了形状还可以改回来,所以两者仍然一样大小。这说明儿童对物体的变化已有了可逆推理的能力;第二种是互反可逆性,如A >B,它的反运算则是B≤A,两个运算之间是等值的。(3)“补偿关系认知如果把两个相等的胶泥球中的一个压成饼形状,幼儿会认为饼状大于球状,小学儿童就认识到饼形状虽然比球形状大,但同时它也薄了,所以两者仍然一样。这说明儿童已能从两个维度的补偿关系上认识事物的不变性了。思维运算是以某种守恒性为前提的,思维运算的守恒性又与思维活动的可逆性、补偿关系的认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3.逻辑推理规则的掌握新的思维结构形成,使儿童认识事物容易把握本质特征,从而为推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进行推理还必须掌握类别体系化和序列化等推理规则,童年期儿童具有了掌握基本推理规则的能力。(1)类别体系化类别体系化是一种重要的分类能力,也称类群集。按类别体系分类,实际上是将子类包含到一个更大、更普遍的类中去的过程,这是类包含问题,如图3—4所示:像松树(A)、树(B)、植物(C)、生物(D)各概念之间的关系就呈这种树叉状的类别从属关系。当儿童理解了大类和子类之间的包含关系,就能够在各层级类别之间自由地往复思考。(2)序列化序列化也称关系群集。序列化主要反映儿童对事物之间的关系的认知。在对称关系中,序列化的演绎表现为:在A、B、C中,已知A:B、B:C,儿童能推论出A:C的结论;在不对称关系中,儿童可以根据A<B、B<C演绎出A<C的结论。序列化的能力还表现在儿童能将两组相对应的项找出来。如能将图3—5中的人形按A1<Bl<Cl……的高矮序列排出来,将拐杖按A2<B2<C2……的大小序列排出来,尽管它们原有的系列是混乱的,儿童也能完成任务。分类中的类别体系认知和关系认知中的序列化能力都是思维发展具体运算阶段智慧发展的重大成就,它保证着个体认知活动对分类和关系(序列化)的运算,从而形成童年期这一思维发展阶段的类和关系的逻辑。但是这一时期思维形式和思维内容还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思维活动还不能超越具体事物。二、童年期个性的发展(一)自我意识的发展童年期儿童自我意识是在幼儿期已有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不断深化的过程,其发展进程可分为如下三个阶段:第一,从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处于上升期,升期中的快速发展期。第二,小学三年级到五年级处于平稳阶段,识发展的一个平稳过渡期。小学一年级到二年级上升幅度最大,是上与六年级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是自我意第三,小学五年级到六年级处于第二个上升期。从而进入从对行动性理解向对内部品质理解的发展水平。以上发展阶段的特点说明:就小学阶段整体而言展的;发展的趋向从具体向抽象概括水平过渡。(二)童年期自我评价的特点1.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日益增长。:2.自我评价的批判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自我意识发展迅速,但不是匀速发批判性提高的表现:低年级儿童的自我评价能力落后于评价他人的能力;低年级评价标准具有片面性;高年级的评价具有较为明显的批判性,并能对自己“一分为--.。3.自我评价的内容逐渐扩大和深化。蒙达·哈特尔(1982)认为自我评价内容的发展顺序从身体的自我、活动的自我向社会的自我和心理的自我发展。4.自我评价的稳定性。儿童自我观念的恒常性要到幼儿期末,小学低年级才开始出现,因此小学低年级自我评价的稳定性较差,到高年级则有明显提高。总体而言,整个小学阶段自我评价发展的总趋势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是从对外显行为的评价到内部心理世界评价的发展过程。三、童年期的社会性发展(一)对权威的认知达蒙(Dg助n)把4--9岁儿童对权威认知的发展分为三个水平:水平0(4--7岁) 不能区分自己的愿望与权威的要求,但到阶段后期开始注重服从权威的实际效果;水平1(7--9岁) 开始重视服从权威的道德定向。认识到不顺从会招致不好的结果,也认为服从权威才是对权威的帮助和爱护的回报;水平2(9岁以上) 认识到对权威服从可以有两种表现——自觉自愿和被迫。(二)童年期的社会交往童年期的社会交往主要是指儿童与同龄伙伴的交往。伙伴交往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非常重要的途径。小学儿童的同伴经历、与同龄人结合的伙伴关系对他们的人格发展和社会性(包括道德)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他们在特有的儿童社会中,通过解决个人与集体之间的矛盾、解决个人与伙伴成员之间的矛盾,学会理解他人的观点和立场,经验协同和竞争之间的矛盾。他们在这种横向的人际交往中学习社会生活所必要的技能和态度,使社会性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小学儿童的伙伴关系的发展过程可以区分为三个时期:(1)依从性集合关系期小学一、二年级儿童在踏入学校这个新的环境的初期阶段,要经历许多与幼儿园不同的新的体验,许多孩子产生陌生感、不适应感和不安全感。在适应新的学校生活的过程中,依从作为权威人物的教师就成为这个时期的特征。他们的人际联结关系首先是教师,儿童之间的相互关系尚处于薄弱地位。(2)平行性集合关系期小学三、四年级,儿童之间通过非常活跃的活动交往、通过学习生活和各种集体组织的交流,不同个体在班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分化,他们开始按照接近关系、外在因素相似性以及个人需求的雷同性等,组成团伙并经常在一起活动。于是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与伙伴协同的社会交往趋势。(3)整合性集合关系期到了小学五、六年级,儿童伙伴社会交往倾向更加突出。这个时期对父母和教师的依从关系明显下降,他们更注重的是与朋友间所共有的价值观,更关注自己在同伴中的威信和地位,更重视同伴对自己的评价。研究表明,对同伴的依存性从小学二年级到小学五、六年级一直表现上升趋势,五、六年级是伙伴关系依从性的高峰期。有人对儿童形成伙伴关系(或团伙)的年龄进行了调查(通过中学生和大学生的回忆),小学六年级是儿童开始结成伙伴关系的人数比率最高的时期。第四单元青少年心理的发展青少年期是儿童从童年向成年发展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又被称为青春期。青春期分为少年期和青年期两个阶段,两个阶段均属过渡期,但心理发展特征各有侧重。一,少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特征少年期是指11岁、12岁到14岁、15岁,这个年龄阶段大体相当于初中时期。由于这个期间的发展是极其复杂、充满矛盾的,又称为“困难期”、“危机期”。其主要特点是身心发展不平衡、自我成熟感和半成熟现状之间的错综矛盾及这些矛盾所带来的心理和行为的特殊变化。(一)发展加速现象少年期是个体生长发育的鼎盛时期,也是初步性成熟的初期阶段。这个时期的身体和生理机能都发生急剧的变化,成为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也叫第二加速期(第一加速期是0口1岁)。这一时期儿童的身高、体重、肩宽、胸围等的成长速度都在迅速增加,这叫做成长加速,性功能迅速成熟叫做成熟加速。总之,作为一代人提早达到成人的成熟标准的现象叫做发展加速现象。这种现象在40多年前就有学者指出,它是世界性的问题。实际上近百年以来就已经出现加速发展的苗头。在此期间,出现青春期缩短现象。RF发育、体毛发生、变声等第二性特征,以及月经初潮、遗精现象都提早出现,并在短期间内达到初步成熟,从而形成青春期缩短化的现状。由于生长发育加速的不平衡,出现早熟儿(加速儿)和晚熟儿。早熟儿在身体和智力发展方面比同龄儿童有优势,往往容易在朋友中、在伙伴关系中处于较高的地位。晚熟儿身体发育相对迟缓而容易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另一方面,提早进入青春期的女孩子,由于身体加速变化,其体力和体能一时不能适应,又因他们的兴趣爱好也常与同龄朋友不一致,而产生苦恼。男孩子对性功能提早成熟还缺乏精神准备,而容易出现不由自主的性冲动。(二)!心理发展的矛盾和易出现的偏差初中阶段是人类个体生命全程中的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如上所述,这个阶段生理发育加速,提早进入成熟状态,但是心理发展速度却相对缓慢。由于身心发展的不和谐和不平衡,使得儿童的自我调节能力脆弱,引起心理发展上的种种矛盾,并容易出现心理及行为偏差。少年期的心理矛盾现象有: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心理断乳与希望在精神上得到父母的支持和保护的矛盾;心理闭锁性与需要理解、交流的矛盾;要求独立自主与依赖之间的矛盾;自以为是与常常出现自卑感之间的矛盾等。由于身心发展上的不平衡,少年期儿童会感受许多心理冲突和压力,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顺利解决,或者较长期间承受困扰,就可能在情绪情感、性格特征、行为表现等方面出现种种问题,甚至容易出现某些身心症状。如支气管喘息、心脏神经症、肠道运动失调、神经性食欲不振、不安神经症、强迫神经症、口吃以及厌学、失足行为乃至自杀等。这些都是现代教育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二、青少年期的思维发展(一)青少年期思维的发展特点青少年期的思维发展水平属于形式运算水平,其主要特点是思维活动不再受思维内容的局限,可以依据假设进行逻辑推理,·能运用形式运算解决诸如组合、包含、比例、排除、概率及因素分析等逻辑课题。这就是说,青少年期儿童的思维具有抽象逻辑性。1.建立假设和检验假设的能力初中学生在面临智力问题时,并不是直接寻求结论,而是根据问题、材料和情景,对课题进行逻辑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提出将会出现的不同结果的可能性。然后再通过进一步的逻辑分析和实验证明,最后确定何种可能性是事实。再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得出适宜的现实性结论。他们不断地检验假设,迅速地放弃不正确的假设,及时地建立新的假设,从而使建立假设和验证假设的能力逐渐提高并趋向成熟。青年期可以进一步地以个体从未经验过的事项,运用因果关系等逻辑理论构成命题,建立假说。能够运用逻辑法则和推理建立抽象的问题和命题是认知能力成熟的表现。这个时期思维者完全可以按照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途径,经过一系列抽象逻辑过程,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使抽象逻辑思维的假设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2.抽象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形式运算阶段的青少年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可以在头脑中进行抽象的符号运算,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形式和内容分开,可以离开具体事物进行逻辑运演,形成独立的形式运算体系。三段论是人们典型的思维方式。三段论是由两个直言命题作前提,推导出一个直言命题结论的演绎推理。这是人们经常运用的重要思维形式。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是假言三段论的一种。研究者们以这种典型推理形式为课题,以小学三年级、五年级、初中一年级、初中三年级和大学生为受试者,按条件推理原则进行研究,分析儿童推理能力发展特点。研究发现,无论在推理形式,还是推理内容方面,都随年龄增长而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结果。初中以上儿童及大学生的推理正确率基本上不再受内容关系的影响。这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他们已经能够进行独立的逻辑形式运算,达到了逻辑推理的理论型水平。 ·三、少年期独立自主的要求与第二反抗期(一)反抗期:儿童在反抗期中的反抗,主要是指依赖与自主之间的纠葛,以及由于对立而造成的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冲突。这种状态的延续阶段就是反抗期。如前所述,三四岁幼儿处于第一反抗期,初中儿童(由于发展的不平衡,也可以提前在小学高年级,或延迟到高中初期发生)正处于新的反抗期,称为第二反抗期。两个反抗期具有共同特点和不同特点:1.两个反抗期的共同特点(1)新旧关系体制的转型。在反抗期之前对父母的依赖与父母的权威之间保持着平衡的体制,因为新的能力和意识的增长,这种平衡受到挑战而即将被打破。反抗期就是在建立新的平衡体制之前,出现的改革和混乱,所以也称改革期或混乱期。(2)独立自主性。由于新的能力和自我意识的发展,独立性的要求强烈起来,张日益增强,于是使矛盾集中在自主和依赖,反控制和控制之间的斗争上。2.两个反抗期的不同特点自主要求第一反抗期的独立自主要求,主要在于争取自我主张和活动与行为动作的自主性与自由权;第二反抗期的独立自主要求则是全面性的,从外部因素深入到内在因素,从行为表现到要求人格的独立。(二)少年期的第二反抗期1.第二反抗期的主要表现(1)社会地位欲求不满:由于“成人感”的形成,自以为已经成人,要求具有和成年人相当的社会地位和决策权,反对从属地位,更反对权威式的干涉。(2)观念上的“碰撞”:初中学生开始对自然世界、社会生活、人际交往等问题进行思考,并且形成着自己的看法。这个时期是价值观的形成阶段。由于他们发展水平的局限,其观念具有幼稚性,表现出主观、片面和绝对性。他们不理解为什么父母的想法与他们格格不入,更反对父母强加给他们的观念。(3)不能自控的情绪波动:由于随着生理加速发展心理也迅速发展而造成的对身心发展现状的不适应和不平衡,使他们在缺乏准备的条件下,面对许多矛盾和困惑,这些不断出现的“麻烦”,常常让他们处在焦虑的情绪背景中。在这种背景下遇到不满和不平之事,容易出现突发式的情绪失控,尤其是在父母面前更易情绪发作。虽然平静下来也会感到后悔,但又常会复发。此外,在获得成功时,会有狂喜的表现,在受到挫折时,又会出现大的情绪低落。这些情绪上的波动,他们自己比较难以自觉地控制。(4)青春期烦躁:随着第二性特征和性功能的发展,出现性好奇和接近异性的欲望,又由于环境和舆论的限制,这种朦胧的好奇心和欲望感不得不被压抑,使之往往处于莫名的烦躁与不安之中。(5)反抗的主要指向——父母:反抗期反抗的对象以父母为主,有时也会转移到教师及有关成人身上。他们反抗的中心课题是依赖和控制;而他们的人际关系倾向又是脱离父母的羁绊,密切朋友关系的纽带;同时,与父母之间发生冲突的机会显著多于其他人。所以,反抗的主要对象就是父母双亲。2.形成第二反抗期的原因第二反抗期的成因,集中在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1)生理方面,由于身体加速成长,生理迅速成熟,使少年儿童产生了“成人感”——自以为已经成熟。又因为发展的不平衡,他们在知识、经验、能力方面并未成熟,只处于半成熟状态。这就造成成人感与半成人现状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是造就反抗期的主要原因。(2)心理方面,由于自我意识的飞跃发展,使他们进入“心理断乳期”。正如婴儿断奶一样,在心理上要摆脱对父母的依赖,要以独立人格出现。因为发展的不协调,他们的心理能力明显滞后于自我意识,从而呈现难以应付的“危机感”。(3)社会因素方面,进人中学以后,学校环境和教与学的新要求都发生很大的变化,这种更高的要求,就势必激励他们产生“长大成人”的责任感。另外,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非常注重自己在同龄人群中、在朋友中的地位,他们力求找到知心朋友,渴望得到别人的接纳和尊重。为此,他们要力争一个独立自主的人格。当自主性被忽视或受到阻碍,个性伸展受阻时,就会引起反抗。反抗期的出现是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正常现象,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发展的必经途径。对这一现象应予以客观的正确的认识,更需要帮助他们顺利渡过这一人生中的特殊的转折期。3.帮助少年儿童顺利渡过反抗期第二反抗期有多种特点,多种表现形式,又与儿童的教育条件、所处的环境与遇到的各种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帮助儿童顺利渡过这一困难期。(1)父母的理解和正确对待①父母亲需要转变观念。反抗期中矛盾的焦点在于:成长者对自己发展的认识超前,父母对他们发展的认识滞后。少年儿童的认识超前是指对自己具有成人意识而不具备成熟的心理条件;父母的观念滞后,主要表现在他们只注重孩子半成熟的一面,而忽视了子女的成人感这一不可忽略的发展事实。②父母需要改变儿童观与教育观。在儿童观和教育观方面:作为人父和人母者,都非常珍重“爱护”和“教育”子女,习惯于以教育者的身份对待子女;缺乏对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或相反)的互动关系的认识;不理解儿童自我发展的成长特性,不能适应儿童发展的现状和需求。在面对子女身心急剧发展及反抗期到来之时,表现得困惑不解和不知所措。因此,父母应该适应子女的成长,改变教育观念和态度。③父母应该正视亲子关系的变化。青少年通过反抗期走向自主自立。这期间他们对父母态度的变化,进入青少年期以后,以父母为范型的态度不再继续,代之为看到父母也有很多缺点。同时由于自身洞察力与对他人认识能力的发展,能够从人的整体人格对父母的优缺点进行全面的评价,认为父母虽有缺点,但应受到尊敬。青年后期,更多的人对父母采取尊敬的态度。但是,到这个时期父母不能再把子女作为依赖于己和支配的对象,子女本身也已经不再依从于父母,而成为独立的自我了。在反抗期阶段,亲子关系处理得好与不好,其意义尤其重要。处理得好,使青少年对家庭产生深厚的感情和应有的责任感,并能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独立态度,较为平稳地渡过“心理断乳期”,并能较为顺利地进入成人社会。如果处理得不好,会使矛盾激化,刺激子女反抗期情绪增强,乃至于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兴趣、社会交往,使他们长期陷入压抑和孤独感中而难以自拔,并且对家庭观念的形成也会造成不利的影响,甚至会留下一生的遗憾。父母也会因此而失却子女对自己的尊敬、爱戴,以至于失掉应有的教育权。④以友相待并尊重儿童的自主权。父母与少年儿童相处中,要和他们建立起朋友式的友谊关系,尊重他们应有的自主权与隐私权;遇事多与他们商量,倾听他们的意见,并通过积极地引导,转化他们的不成熟和片面的认识。(2)引导儿童正确接纳自己和自己的变化①少年儿童应该正确认识这一时期是个体发展中所必经的过程,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②树立榜样和楷模。③组织多种自主性活动,发挥他们的独立自主性。④建立责任感,这包括家庭责任感、集团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四、青年期自我意识发展自我意识是作为主体的我对于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认识。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的重要方面。自我意识的水平是个性发展水平的标志,也是推动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成熟的自我意识至少有下列三方面特征:能感受到自己的身体特征和生理发展状况;能意识并体验到自己的内在心理活动;能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乃至社会中的作用和所处的地位。如果说婴儿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期,那么青少年时期就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这一时期也被称为自我意识发展的突变期。青年期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主要是自我概念、自我评价、自我理想的整合和统一的过程。1.青年期是自我意识的形成期从青春发育期开始到青年后期,大约十来年的时间,是自我意识、心理自我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的时期。青年期自我意识发展的最主要的特点在于追求自己内在世界中存在着的“本来”的、本质的自我,并将注意力集中到发现自我、关心自我的存在上。青年期是自我意识的形成期,这一形成要经历分化和整合的过程,这一过程贯穿整个青年期。青年期自我意识发展中,将自我分化为“客体我”和“主体我”,对这两个“我”进行审视和分析,再经过自我接纳和自我排斥等过程,使两者在新的水平上协调,即达到自我的整合和统一。2.青年期自我同一性的追求和确立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是青年期的重要发展任务。对青年期的人格发展和自我发展予以系统论述的是艾里克森的著名的自我同一性理论。他认为青年期的发展课题(任务)是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和防止同一性的扩散。艾里克森把人生的人格发展历程区分为八个阶段。他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心理发展源自于心理需求和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称其为“心理·社会危机”,心理·社会危机的解决过程就是心理发展的过程。从图中可以看到从婴儿期(前期)到老年期(成人后期)每个阶段都有其特殊的发展任务,由于发展任务完成得顺利与否的不同,而呈积极结果对消极结果的程度差异。他认为: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一定要经过几个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普遍的发展任务,这些任务是由个体的成熟、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间不断发展的冲突和矛盾所规定的。如果在每一阶段内,冲突解决得好,发展任务就完成得好,就能形成积极的个性品质,完成得不好就会形成消极的个性品质。各人完成任务的程度并不相同,一般都介于积极和消极两个极端之间的某一点上。健康的个性品质倾向于积极的那一端,而上一阶段任务完成得好与不好会影响到下一阶段任务的完成。艾里克森认为个体在进入青春期之前的各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完成得好,如有较强的信任感、自主感、主动感和勤奋感,到青年期实现有意义的同一性的机会就较多,反之,就可能出现与自我同一性相反的情况,即同一性的扩散或混乱。他强调,青年期在确立自我同一性的过程中必须在七个方面(如图中青年期一栏中横排所列)取得整合,才能使人格得以健全发展。一旦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过程中出现同一性失调,就会导致自己无法认识自我或无法确认自我,而使自我处于一种毫无布局的弥漫、扩散、混乱状态。诚然,在一段时期内,为寻找自我、发现自我而出现暂时的同一性分散或角色混乱,多属正常现象。通过角色试验、亲身体验,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的痛苦探求,可能实现新的、更富创造性的、积极的自我同一。但是,如果长期遭到同一性的挫折,就会出现持久的、病态的同一性危机。他们无法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人,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不能形成清晰的自我同一感,致使自尊心脆弱、受挫,道德标准受阻,长久地找不到发展方向,无法按自己设计的样式正常生活。有的会走向与社会要求的同一相反的消极的同一。有的甚至会出现同一性扩散症候群的特征。3.同一性扩散或同一性混乱(idendty出gusion)有的学者(小此木启吾)把同一性症候群的特点归纳为如下六个方面: ·(1)同一性意识过剩陷入时刻偏执于思考“我是什么人”、“我该怎么做”的忧虑中,被束缚于其中不能自拔而失去自我。(2)选择的回避和麻痹状态有自我全能感或幻想无限自我的症状,无法确定或限定自我定义,失却了自我概念,失却了自我选择或决断。只能处于回避选择和决断的麻痹状态。· (3)与他人距离失调无法保持适宜的人际距离,或拒绝与他人来往,或被他人所孤立,或丧失自我而被他人所“侵吞”。(4)时间前景的扩散是时间意识障碍的一种,不相信机遇,也不期待对将来的展望,陷入一种无能为力的状态。(5)勤奋感的扩散勤奋的感觉崩溃,或无法集中于工作与学习,或极专注地发疯似地只埋头于单一的工作。(6)否定的同一性选择参加非社会所承认的集团,接受被社会所否定、排斥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等。艾里克森也进一步说明,自我同一性是人的一生的发展课题,青年期自我同一性的解决与前几个阶段任务完成程度固然有密切关系,同时,青春期未能很好地解决的这个矛盾并不意味着今后就无法解决了。而已经建立的自我同一,也不一定一劳永逸,它还会在今后遇到种种威胁和挑衅。因此,自我同一的形成和确立是动态发展的、毕生发展的任务。4.青年期的发展课题人在一生发展的进程中,各个发展时期都有不同的发展课题,即由一个时期过渡到另一个时期所必须完成的学习或训练。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之为发展课题。学者指出,人生的发展课题是“个体所必须学习的各种各样的课题”,它“在人的一生中的各个时期产生,如果此一课题能得以圆满实现的话,不仅给个人带来幸福,也为下一课题的成功奠定基础,倘若失败,不仅造成个人不幸,社会也不认可,更为以后的课题实现带来困难。”(张日异,1993)5.青年期的发展课题我国学者(张日异)1993年以多年研究成果为依据,并参考已有的发展课题,提出如下十项青年发展课题:第一,对身体的发育及其变化予以理解和适应。第二,从精神上脱离家庭或成人而自立。第三,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完善作为男性或女性的性别角色第四,对新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对异性关系的适应。第五,学习如何认识自我和理解自我。第六,学习如何认识社会和对待社会。第七,学习并确立作为社会一员所必须具备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第八,学习并掌握作为社会一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第九,做选择职业和工作的准备。第十,做结婚和过家庭生活的准备。在设定各个时期的发展课题时,要以生理发育、社会要求和心理发展水平为依据,在综合判断的基础上提出来。青年期的发展课题代表着青年人格发展的成熟目标和社会对青年的综合要求,也反映着青年所面临的各种问题。青年在解决和实现所面临的各种发展课题的进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问题和困难。他们也正是在解决这些问题,克服重重困难的过程中理解自我,理解成人并步人成人社会,从而结束由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极为重要的发展任务,同时也就又进入了另一个新的发展里程。第四节中年期和老年期的心理发展第一单元中年期的心理变化特点中年期是人生历程中的中间阶段,一般指35---60岁年龄区间。中年期是生理的成熟期,心理的稳定期,又是从青年期向老年期转化的过渡时期。“中年实际并无显著的生理界限,且各人之身心状态不同,个别差异颇大”,“本期之成人,多已成家立业,生活较为安定,且能脚踏实地;虽其体力与精力已不如壮年期之充沛,但身心相当健康而稳定,刃岁以后,始略有衰弱之感”(吕俊甫,1982)。这个时期的心理发展特点既能体现出乎稳性,又表现出过渡期的变化性。中年期是长达25年之久的漫长的人生路程,其前期,多以成熟和旺盛为主,同时伴有新的变化特征,后期往往以变化为主,同时还维持某些生理成熟和心理发展平稳的特征。第四节中年期和老年期的心理发展第一单元中年期的心理变化特点中年期是人生历程中的中间阶段,一般指35---60岁年龄区间。中年期是生理的成熟期,心理的稳定期,又是从青年期向老年期转化的过渡时期。“中年实际并无显著的生理界限,且各人之身心状态不同,个别差异颇大”,“本期之成人,多已成家立业,生活较为安定,且能脚踏实地;虽其体力与精力已不如壮年期之充沛,但身心相当健康而稳定,刃岁以后,始略有衰弱之感”(吕俊甫,1982)。这个时期的心理发展特点既能体现出乎稳性,又表现出过渡期的变化性。中年期是长达25年之久的漫长的人生路程,其前期,多以成熟和旺盛为主,同时伴有新的变化特征,后期往往以变化为主,同时还维持某些生理成熟和心理发展平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