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作朋友-15

2万元0.00063419元这是一个必然产生两极分化的情况。越是收入低的人越是不爱惜时间——因为他的时间实在是没有什么价值,每一秒钟都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越是收入高的人 越是吝惜自己的时间,因为他的每一秒都有着确定的价值,而他正忙着使他的每一秒钟变得更具价值呢,所以,每一秒钟都值得格外珍惜。马太福音理说,“他有的,就再给他,让他多余;他没有的,就连同他所有的,一并夺走。”这句话用在时间银行里貌似并不适用,因为时间银行不会多给一分钟也不会夺走一分钟,但 是,考虑到每一分钟的价值对每个人不同的话,马太福音理的这句话就感觉充满了透着睿智而又不可回避的光芒了。每个人的时间价值是不同的,有的时候是天地之差。比如,你的同学仅仅用两个小时就把试验做完并且把报告写得书写工整、干干净净;而你已经奋战好几 天,却还是有些地方毫无头绪。牛顿用一生打造了经典物理学的基础,有人却终其一生也没有造出他想要的永动机;亚当斯密用一生奠定了现代经济学的蓬勃发展,而另外一个哲学家终其一生写了无数著作,引发的却是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最失败的社会实验。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正在看到的或者将要看到的一样,总是有些 人一生中有无数作为,而更多的人耗费一生的时间最终换来的其实可能只不过是四个字——“死因不详”。所以,时间不一定就是金钱。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把时间转换成金钱,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把时间转换成同等高额的金钱。拿出纸笔、列一列,然后问 问自己,“我的时间究竟可以标价多少?”——这就是一个人决心不再浪费时间的最有效的起点和动力。只有爱惜才可能产生节约的动力。另外,我们刚刚学到的一个很重要的思考方式是:要想办法从理解上把抽象事物转变为具体事物——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抽象事物。因为你把时间具体化为金钱,使得你开始格外爱惜时间,并且开始动脑思考“我应该如何运用我的时间呢?”需要注意的是,过去你常听到的那句“陈词滥调”——“时间就是金钱”事实上 并没有改变你对时间的态度。因为,仅仅这样一句话依然是很抽象的,是非常不具体的。而以上篇幅中的比喻把很多细节具体化了,才让你有了具体的感知。这就解 释了为什么大多数人对逻辑、数学并不感兴趣,因为他们无法感知这些无形的、抽象的理论会给他们带来怎样的有形的、具体的好处——事实上,这些好处本身也同 样或者可能是更加无形的和抽象的。6.i 我们对时间和金钱的误解有人说:“成功太慢,幸福减半。”很多人都会觉得这话说得太对了。其实,这并不是正确的建议,只是大多数人的感受的正确描述而已。认为急功近利是一个贬义词,多少是有些肤浅的。其实,急功近利是所有人的本性,只不过,只有少数人最终通过心智的力量彻底想清楚,事实上急功近利往往是一个风险高于回报的行为模式。为什么人们会很自然地产生急功近利的想法呢?原因在于,我们的大脑倾向于低估未来回报的价值,同时,倾向于高估当前回报的价值。比如,让你选择: a) 今天多赚1000元;b) 明年的今天多赚1000元;不假思索,你当然会选择a)选项。再选一次:a) 今天多赚1000元;b) 明年的今天多赚2000元;事实上大多数人还是会直接选择a)选项,俗话不是说了么:一鸟在手胜过百鸟在林!某种意义上,这样的选择是相当理性的。因为人们知道,1) 现在这一刻之后的任何时间都充满了变数——保守的选择通常是避免风险的最佳行为模式;2) 今天的1000元可能因为利息和其他机会最终多于明年这一天的2000元;与此同时,通货膨胀可能使得明年这一天的2000元远不及今天的1000元的价 值——这是运用经济常识思考过的结果。调查甚至发现,人们往往基于事实上少得可怜的经验、以及当前所面临的种种窘境,而过分低估未来回报的价值。比如,很多人面对这样的选择“a) 今天多赚1000元;b) 明年的今天多赚10000元”的时候依然迫不及待地,并且基于所谓“理性的”理由,去选择a)选项。尽管,事实上无论是运用利息,还是依靠运气、无论是通 货膨胀,还是未来的种种变数,都很难把今天的1000元变成明年今天的10000元——难度系数0.99以上。事实上,很多大学生所谓的“利用课余时间打工”实际上就是基于这样的误解。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大学生最好不要把宝贵的青春时间花费在“打工”上,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实际的回报实在是太少——相对于把时间经理花费在恰当的学习上而因此在将来可以获得的回报来看。心理学家们把这种过分低估称为“Delay discounting”。如果你是正常人,记住你自己的大脑有这种非理性倾向是极其重要并且非常有用的:在金钱上,人们不仅倾向于低估未来回报的价值, 甚至有时过度低估。另外,人们还普遍相信他们在明天会拥有比今天更多的金钱,尽管事实上往往并不总是如此。人们在相信自己明天会拥有更多的金钱的同时,他们还同样相信自己明天会有更多的时间——尽管今天总计有24个小时,明天总计也同样只有24小时。仅看着前面这句话,你可能瞬间并不能深刻体会,但是只要观察一下周遭,或者内省一下自己就知道了。你为什么会经常爽约?因为在确定约会的时候你很 忙,但你觉得将来你一定有时间,所以,你确认了某个约会;但是,到了那天,你最终发现你跟过去的某一天一样,忙的脚打后脑勺,于是,你只好打电话道歉说,“对不起..”。再认真内省一下自己。你是不是常常惊讶于自己忙碌的程度,也常常惊讶于怎么就有那么多琐事会于无声处响惊雷?还是那句话:相信我,你并不孤独——大家都是这样的。从另外一个角度观察,就知道为什么我们对于时间如此迟钝了。我们作为动物,学习的一个最基本途径是通过反馈(feedback)——就好像巴甫洛夫的那条狗那样。比如,用手碰一下刚刚煎过鸡蛋的铁锅,然后就被烫着了,于是以后就知道在这样的情况下是绝对不能碰那个铁锅的。可问题是,在时间方面,我们很难得到这样的反馈。在时间上犯了错误,几乎是体会不到任何惩罚的——因为,错过了时间,或者错过了机会的时候,真正要命的是我们往往根本不知道失去的是什么,而我们真的很难对“并不存在”的损失产生巨大的悔意。我们通过反馈学习的时候,往往需要同样的反馈不断重复才因此产生深刻的记忆,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可在时间方面,我们几乎没办法得到同样反馈的重复——因为对我们来说,每一天都是不一样的,甚至每时每刻都是不一样的。当我们为了某件事忙碌的时候,我们往往并不真正清楚正在进行的这件事情确实需要多长时间。基于这个原因,我们甚至会愚蠢地认为明天肯定没有今天这么 多的烂事需要处理。就像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Gal Zauberman博士和杜克大学的John Lynch Jr.博士所观察到的那样,我们跟所有的人一样,相信(或者希望),未来是完美的,冰箱被塞得满满的,天空是晴朗的,火车是准点的,会议肯定会准时结束 的..我想起来曾经流行过的一首歌的名字——“明天会更好”。回顾一下:1) 人们还普遍相信他们在明天会拥有比今天更多的金钱;2) 人们普遍相信自己明天会有更多的时间。而刚刚提到的两位博士,Gal Zauberman和JohnLynch Jr.通过大量的实验和验证,得到这样一个被普遍接受的结论:在这两种理论上明显的曲解中,人们对时间的曲解程度远远高于对金钱的曲解程度。“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是一个行将就木的人发出的慨叹——肯定在时日无多的时候才能有这样的体会。发出这个慨叹之的十年前,此人会与大多数人一样,觉得,“早着呢,时间没那么紧张。”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大多数人做事拖拉。他们并不是没有勤奋的意愿,只不过是被自己的大脑所限制,以为他们在将来有足够的时间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再一次,这是一个运用心智改变命运的机会。你知道了你的大脑有怎样的局限,你就会想办法挣扎着反过来控制你的大脑,做你的大脑的主人,而不是被它所 左右。不要觉得这事儿太难——尽管真的没那么容易,但最终你会发现这是个有趣的事情。我是这样看待这件事情的:我因为想明白自己要控制自己的大脑,突然发 现自己比身边的人多了一个玩具,而且是玩不腻的玩具——我的大脑。05月 19, 2008 | 把时间当做朋友留言/评论共有2条留言1. 李笑来 on 06月 11th, 2008呵呵,谢谢。2. zhang on 06月 11th, 2008“于是以后就知道再也不能在这样的情况下是绝对不能碰那个铁锅的”有语病。a).于是就知道再也不能在这样的情况下碰那个铁锅的b).于是以后就知道在这样的情况下是绝对不能碰那个铁锅的7.a 万事皆可提前准备我在做教师培训的时候,经常被新教师夸奖说,“李老师,你在台上随机应变的能力太强了!”这样的时候,我不敢谦虚——因为他们完全夸错了,我自己太清楚自己的应变能力有多差。我必须解释。之所以可以“显得”游刃有余,是因为之前做过太多的准备。之所以做那么多的准备,就是因为曾经出过丑——想象一下,在台上突然发现自己 说的某句话竟然有不曾想到过的歧义,是多么窘迫的事情?所以,在准备任何一个讲演的时候,我都花费很多的时间认真考虑自己的每个观点,每个事例,甚至每个 句子可能引发什么样的理解和反应,然后逐一制定相应对策,才可以心安理得地上台讲演。甚至,我有严重的“课前恐惧症”——很多人并不相信。每次上课之前的五分钟左右开始,各种症状开始并发,手心发痒,头皮发麻,眼皮抽搐(有时候左 眼,有时候右眼,有时候两只眼),后背可能开始冒冷汗(冬天也一样)..通常要到开始讲课差不多五分钟之后才能彻底摆脱这种恐怖的状态。——从我第一次上台演讲到现在已经快十五年了,从来没有一点改善的迹象,只不过,我已经比较习惯它了。并未能够克服恐惧,却也还好做到了习惯恐惧。然而,就算是退而求其次的习惯恐惧,都需要努力和挣扎。努力的方法就是课前做很多很多的准备。我甚至为 此多多少少产生了一些强迫症的症状——准备的内容必须足够多到实际讲课时间的两倍以上,才会心安。不过,这样的恐惧倒也成了动力,因为我的很多课或者演讲 都最终有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乃至于很多的版本。这样的准备使得我一旦进入状态,就肯定无所畏惧。知道了结果,就可以做到在开始的时候,任凭恐惧陪伴。再次,是我父亲那句话帮了我,他说,“相信我,你并不孤独”。我之所以认为自己可以想出办法解决对演讲的恐惧,就是因为我知道很多人都害怕当众演 讲。有人曾做过一个调查,询问人们最害怕是什么。最害怕是什么?那应该是死亡了,是病痛,是失去亲人吧。但出乎意料,人们最害怕的是当众演说。调查报告写 道:“一般地,人们害怕当众演说甚于害怕死亡”[1] 。害怕死亡的理由自然不必说,人们害怕当众演说,却未必一定知道害怕的原因——很简单,准备不足,所以害怕。我曾因为觉得自己缺乏“急智”而自卑过相当长一段时间。后来是因为读一本前苏联克格勃特工的自传才改变了看法。现在早已找不到那本书,也不记得主人公完整的名字。隐约记得他的真名好像叫什么什么年科,姑且就称呼他为“年科同志”吧。书中提到“年科同志”有一次被一群美国特工追杀,手中的左轮枪已经没有了子弹,只能靠奔跑摆脱厄运。逃跑的过程中,他从一段长长的大理石台阶冲下 来,跑着跑着,他突然停下来做出了一个常人无法想象的动作。他蹲了下来。这个时候,追赶他的美国特工因为高度和视角的关系,无法射击到他的位置。而他蹲下来的这个动作,为他赢得了宝贵的七八秒钟,在这段时间里,他得以不慌不忙地从口袋里拿出子弹装进左轮枪,然后向后连射几枪打得追赶他的那些特工慌忙寻找掩 体自保,而他最终成功逃逸。“年科同志”后来的回忆里说,当时之所以可以做出一个那么“令人震惊”的动作,实际上是因为提前在脑子里演练过不知道多少次,也设想过不知道多少种 逃跑时可能发生的状况——他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早晚有一天会遇到那样的追杀。他说所有的高级特工都明白一个简单原理:任何动作演练到一定的次数,就都可以 做到甚至在无意识的情况下都可以准确完成的地步。而他只不过是把这个原理应用到了极致而已。所以说,大多数事情都需要提前准备,也都可以提前准备。认识到这一点本身就几乎是一切改变的起点。1. 关于这个调查的出处,我已经找不到了。有趣的是,在整理这本书稿的时候,正好看到刚刚发行的电影《美国黑帮》(American Gangster),其中罗素.克劳扮演的“Richie”在对白中就提到这件事。 [.]05月 19, 2008 | 想明白(系列), 把时间当做朋友留言/评论共有5条留言1. stonewang on 06月 26th, 2008“而他而他蹲下来的这个动作”出现了两次“而他”,重复。2. shen on 06月 23rd, 2008害怕演讲甚过死亡,可能只是错觉而已。对死亡的恐惧远没当众演讲来的具体,毕竟没多少人知道死亡长啥样。3. 李笑来 on 06月 15th, 2008谢谢,改过。4. 匿名 on 06月 15th, 2008“再次,是我父亲那句话帮了我,他说,“相信我,你并不孤独”。我之所以认为自己可以想出办法解决对演讲的恐惧,就是因为我知道很多人都害怕当中演讲。”应该是“当众演讲”5. y1y1 on 06月 7th, 2008“一般地,人们害怕当众演说甚于害怕死亡”就安东尼罗宾的说法是出自CCN的电视调查,已经很早了. 大概在他的第一或第二卷录音带中出现.7.b 提前准备的好处提前准备的好处往往只有那些提前准备的人才可能真正体会。然而,无论多么麻烦,只要允许我多啰唆一点,我就可以做到让那些读我的 文字的人哪怕从未真正提前准备过什么事情,也都真正能够明白提前准备的种种好处以及“意外”的好处。为了说清楚,必须先从一些貌似并不相干的事情开始说 起。所谓“灵感”读书的过程中,一个格外有趣的现象是,当你意识到你需要,想去找关于某个特定的领域的书的时候,好书会自动出现——或者是朋友送你的,或者是你在书 店或者图书馆里随手翻到的,或者是在网上闲逛看到不知道谁写的帖子里提到的,甚至可能是早就存在于你的书架上你却一直没时间看的..我最近的遇到的这种情况格外多。在我整理这本书期间,在朋友的书架上发现了一本他都不知道从哪里搞来却从来没打开看过的,给我许多启发的 ThomasSowell的《Knowledge and Decision》原版;在我自己书架上的早就看过好几遍的《The Tipping Point》、《Mean Genes》以及好几本其他书中,“发现”了许多特别好的例子;在书店闲逛随手拿到的是书中几乎随处都有内容可以验证我过去很多想法的《少有人走的路》, 在机场书店(书店在机场里总是不伦不类,除了杂志之外很少有好书)里看到的包装和设计都很差但仅凭作者的名气就可以保证读完不会后悔的毕淑敏的新小说《女 心理师》——里面有个特别好的类比以后的篇幅中会提到..我讲作文课的时候,总是有学生向我抱怨,“老师,我找不到例子,怎么办?”最初我总是很耐心地告诉学生,“例子这东西,就跟钱一样,是攒出来的,不 是想出来的。”还有的同学问,“老师,我怎么找不到像你上课举的那样精彩的例子呢?”,我就回答:“继续找。凡事儿都只不过是靠积累。”今天想来,这样的回答未免过分简单化了。然而,好几年的时间过去,直到有一天,我在讲一道GRE作文题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自己的过分简单化。讲那道 题的时候,我提到这样一句话:“我们的社会倾向于遗忘那些重要的人物——事实上,所有的社会都可能如此。”于是,我就必须向学生举例说明“哪些重要的人物 被遗忘了呢?”我问学生,“有没有人可以说出三个,对我们的社会来说非常重要,却被遗忘了的人物呢?”一听说“三个”,课堂里几百人,少数几个刚刚犹豫了 一下才举手的同学又慌忙地把手放下了。举例说明“哪些重要的人物被遗忘了呢?”岂止不容易,甚至差一点就不可能。你想啊,你是整个社会的一分子,整个社会都遗忘了,作为一分子的你又如何 知道呢?就算现在直接用google在互联网上搜索,都不知道从哪里开始。随后,我就一口气提到许多比如陈寅恪、张志新、蒋彦永、高耀洁,等等一连串的名 字。每提到一个名字,我就要请所有没听过这个名字、或者听过也不知道那是什么人的同学们举手,结果每次都是绝大部分同学举手。就有同学当堂发问:“老师,那你是怎么知道的呢?”我告诉他们,“原本我也不知道,甚至我也不可能知道。”但是,我跟他们只有一点是不一样的,这些 题目和刚刚那个句子“我们的社会倾向于遗忘那些重要的人物——事实上,所有的社会都可能如此。”是我很久以前记录到我的笔记本上的,所以,后来有某一天读 到关于刚才那些人的文章,尽管当时的阅读基于其他的什么原因或者目的,与写作文无关,但是,一下子就想到那个曾经记在笔记本上的那个句子,于是,那个句子 边上就又多了另外一个“被整个社会遗忘的重要人物”的例子。我记得我小时候读那些博学的人写的书,常常导致自己非常自卑,很纳闷“他们究竟是如何做到连这个都知道的呢?!”比如,有人 提到那个说“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在一百多年前还写过这样的文字:“详考交媾时筋络肌肉如何动法,涎液质点如何情状,绘图列说,毕尽 无余,兼范蜡肖人形体,可拆卸谛辨,多开考察淫学之馆,广布阐明淫理之书,使人皆悉其所以然。”另外一则我现在已经找不到出处。是说以《大亨小传》享誉的美国小说家费兹杰罗(Scott Fitzgerald)因为自己的阳具尺码“太小”而苦恼,海明威得知之后就拉着费兹杰罗到男生厕所去瞧真相,还不够,就干脆带他去参观罗浮宫的艺术品, 说,“你那伙哪会输给任何一尊男体雕塑的下体?”好人做到底,海明威还给费兹杰罗详细地讲解了透视学的基本原理,告诉他,很多男人都觉得自己的那物比不上 别人的大,其实只不过是在观察自己的和他人的时视角不同而已。费兹杰罗这才开始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现在看来,他们不见得一定是什么都知道之后才写出来的。很可能是为了写出来,才去搜索、积累,才发现了那些令我们惊奇的内容。当然,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他们自己也经常被自己的发现吓一跳,要不然怎么会有“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之类的慨叹呢。所以,素材积累固然非常重要,然而,如果提前确定一个方向或者目标,那么就甚至可以积累很多原本不可能想象的素材——惊喜连连。再后来,当我写现在这篇文章之前的那么一个星期左右的某一天下午,闲来无事,就拿出过去的读书笔记翻来翻去,突然发现那里面有这么一则:我们都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鸡尾酒会中,所有的人都在以差不多同样大小的声音三五成群地相互谈话。你正在与某个或者某些 人交谈,在你们正在谈话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除了与你交谈的人们所说的话以及你自己对那些人说的话之外,其他的声音事实上都被你忽略,等同于并不存在。但 是,如果另外一群人的谈话中突然出现了你的名字,甚至可能在他们事实上离你并不是很近的情况下,你都会瞬间捕捉到那个声音,就好像它突然冲进了你的耳朵一 样。而奇怪的是,之前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那些人一直在以同样大小的音量,在与你现在同样的距离之外进行交谈,但是你却完全不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那个声 音在此之前的部分全部被过滤掉了。这就是所谓的“鸡尾酒会效应”(Cock-tail partyeffect)这个名字是柯林奇瑞(Collin Cherry)于1953年第一次注意到之后命名的[1] 。当时科学家们正在想办法为机场解决空中交通控制时所面临的各种问题。那个时候,控制员要从控制塔通过大喇叭得到飞行员的声音信息,从众多飞行员的嘈杂的声音中分辨出特定的飞行员的声音使得空中交通控制非常棘手。我终于有了更清楚地解释。“对特定信息的注意力”会使我们拥有神奇的能力在哪怕非常嘈杂的“噪音”中一下子挑出我们需要那些的“我们所关注的信息”。索性,我在Wikipedia和Google上做了更多的功课。原来现在科学家们对所谓的“潜意识”也有了更多简单明了科学解释。我们大脑中的灰质 中储存的各种信息只有很少一部分(很难超过12%)是有序储存的,这部分被我们称作是“有意识的”。而更多的信息,或者信息碎片,是非有序储存的,甚至很 难有意识地直接调出,这些往往就是被我们称为“无意识”或者“潜意识”的部分。梦境的存在,就是潜意识存在的最基本证据。而随着信息输入越来越多,大脑就需要越来越多的灰质细胞。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使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语言的人,有更多地灰质细胞。而颅腔的大小是有限 的,于是,灰质细胞的增加,最终会导致灰质密度越来越高。于是,灰质细胞之间就越有可能由神经元连接起来。于是就有可能产生我们所说的“融会贯通”的现象——那些原本可能貌似毫不相干的信息现在有机会被联系在一起了。所以,所谓知识渊博的人,就是那些存储于脑中的信息量超常地多的人,这些人总是可以“融会 贯通”,于是,超常地充满了“智慧”。这样看来,很多人讨厌死记硬背是肤浅的。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所谓智慧就是记忆力,应该是他自己尽管当时无法全面解释,但于他来讲却又是朴素而自然 的体验。有些知识领域就是相对更需要所谓的“死记硬背”,比如,历史,地理,外语什么的。其实,“死记硬背”有另外一个令人印象截然相反的同义词——“博 闻强识”。我个人认为一下这种情况是完全有可能的。每天我们都会有意无意接受并于大脑灰质细胞中储存大量的信息,尽管大量信息以潜意识的形态存在,我们甚至无 法有意识地调出,但它们就好像是鸡尾酒会中无序而又嘈杂的“噪音”,但有时我们“对特定信息的注意力”会使得我们“神奇地”捕捉到那些于“我们所关注的信 息”相关的某些信息——这种情况,很可能就是我们常说的“灵感乍现”。如果是这样的话,凯库勒的关于蛇的梦境就有了合理的解释——关于苯环应该是怎样的问 题,他关注得太久,他的潜意识里应该有多少貌似无序而又嘈杂的“噪音”呢!终于有一天,“鸡尾酒会效应”出现了——表现为,他梦见的那条色彩斑斓的头尾相 连的蛇。所以,不要无谓地相信什么“突然闪现的灵感”的存在。灵感这东西就算存在,也不会是平白无故出现的,肯定是有来历的。只不过是我们经常说的“量变到质变”的那一瞬间突然绽放的铁树之花。可能出于同样的感受,李敖曾戏谑道“妓女不能靠性欲才接客,作家不应该靠灵感才写作”。尽管李敖后来的为人颇有些令人失望,但是,他的博学却是实实在在的。李敖看书的方法颇为独特但也很容易就看出其机理以及好处。李敖在凤凰卫视2006年1月19日的《李敖有话说》[2] 里是这样介绍他的读书方法的:我李敖看的书很少会忘掉,什么原因呢?方法好。什么方法?心狠手辣。剪刀美工刀全部下来,把书给分尸掉了,就是切开了。这一页我需要,这一段我需要,我把 它分类分出来了。那背面有怎么办呢?把它影印出来,或者一开始就买两本书,把两本书都切开以后排出来,把要看的部分切开。结果一本书看完了,这本书也被分 尸掉了。这就是我的看书方法。那分类怎么分呢?我有很多自己做的夹子,夹子我写上字,把资料全部分类。一本书看完以后,全部进入我的夹子里面了。我可以分出几千个类来,分的很 细。好比说按照图书馆的分类,哲学类,宗教类;宗教类再分佛教类、道教类、天主教类。我李敖分的更细了,天主教还可以分,神父算一类。神父还可以细分,神父同性恋就是一类,神父还俗又是一类。修女同性恋是一类,修女还俗这又是一类。任何书里有关的内容都进入我的资料里来。进入干什么呢?当我要写小说的时候,需要这个资料,打开资料,只是写一下就好了。或者发生了一个什么事件,跟修女同性恋有关系,我要发表对新闻的感想,把新闻拿过来,我的资料打开,两个一合并,文章立刻就写出来了。换句话说,我这本书看完之后,被我大卸八块,五马分尸。可是被我勾住了,这些资料我不凭记忆来记它,我凭用细部的很耐心的功夫把它勾紧,放在资料夹 子里。我的记忆力只要记这些标题就好了。标题是按照我的习惯来分,基本上都翻译成英文字,用英文字母排出来,偶尔也有些中文的。今天我把看家的本领告诉大家,李敖知道的那么多,博闻强记,记忆力那么好。我告诉大家,记忆力是可以训练的。记忆力一开始就是你不要偷懒,不要说躺 在那里看书,看完了这本书还是干干净净的,整整齐齐的,这不对。看完了这本书,这本书就大卸八块,书进了资料夹,才算看完这本书。今天我为大家特别亮一手,把如何看书的招告诉大家。不要以为这本书看完了,干干净净的新的算看过。那个不算看过,因为当时是看过,可是浪费了。你不 能够有系统的扣住这些资料,跟资料挂钩。可是找我这个方法,可以把你看过的书,都把它的精华抓出来,扣在一起。这就是我的这种土法炼钢的治学方法。有了这样精巧的勤奋,李敖那火花乱溅的“灵感”之丰富多彩从何而来就清清楚楚了。于是,按照这样的理解,所有的成功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先花上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去锁定一个方向或者目标。确定它是现实的、可行的之后,运用心智的力量 在这个方向上再投入更多的时间,再更多一点的时间。把时间当作朋友,一路前行。当时间陪伴你足够久的时候,你的耐心就能从它那里得到回报。不知所以然的人会说,那是“运气”,或者那是走了狗屎运的人才会有的“天赐灵感”;而我们知道的是,如果那回报真的来了,只有一个名字,叫做“必然”。所谓“能力”了解了所谓“灵感”的实质,就可以触类旁通地理解另外一个词——“能力”。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16
正序
倒序
把时间当作朋友
把时间当作朋友-2
把时间当作朋友-3
把时间当作朋友-4
把时间当作朋友-5
把时间当作朋友-6
把时间当作朋友-7
把时间当作朋友-8
把时间当作朋友-9
把时间当作朋友-10
把时间当作朋友-11
把时间当作朋友-12
把时间当作朋友-13
把时间当作朋友-14
把时间当作朋友-15
把时间当作朋友-16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把时间当作朋友
把时间当作朋友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