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最神奇的心学》-3

七、总结:布施度悭贪;持戒度毁犯;忍辱度嗔心;精进度懈怠;禅定度散乱;智慧度愚痴(邪见)。此六度可度我们的烦恼,同时也能度众生,所以它被称为六波罗蜜。�却惊呆了,原来这是一支折断了的箭。  顿时,儿子的信念垮了下来:这根本就不是什么神箭,怎么能够保佑自己呢。  后来的战斗中,失去意志支柱的儿子也失去了勇气和力量,终于战败身死。  找到阵亡的儿子,父亲拣起那支断箭,拂拭掉上面的灰尘,沉痛地摇摇头说:“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  可以说,在人生中,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只有提升自己的心灵,从根本增强自己的素质,让内心的浮躁情绪平静下来,然后才能经得起各种险恶环境的考验,在关键时刻才能经受住巨大的压力,而发挥出自己的本来具有的潜力来。凡事强迫自己    日间工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传习录》  白天做功夫觉得烦扰,就静坐,如果懒得看书,就去看书,这也是对症下药。  这是王阳明在回答学生陆澄问立志之道时所说的话。    他认为,立志的要点,在于做到克己自制,有一种自律的精神。  要做到克己自律,关键在于每天去做一点自己心里并不愿意做的事情,以此来磨砺、调控自己的心性,换一句话说,就是要经常强迫自己进入状态。这样,你便不会为那些真正需要你完成的义务而感到痛苦。久而久之,这种自律行为就变成习惯,主宰着你的行为。  有这样一则故事。  一位著名的小提琴家,在国际大赛中获得大奖,记者们前去采访他。  记者问道:“您的小提琴拉得这么美妙,请问有什么诀窍?”  小提琴家笑了笑,说:“哪有什么诀窍,我只不过是每天都要认真练习6个小时罢了。”  记者问:“那您一定非常喜欢拉小提琴了?”  出乎大家的意料,小提琴家摇摇头:“恰恰相反,我非常讨厌拉小提琴,但为了取得好成绩,我必须每天强迫自己去练习。”    也许有人不赞同做事要强迫自己的说法和做法。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持这种观点,就是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一种愉悦、欢快的心情去学习、读书、写作、做事,说这样才符合心理学及大脑思维的规律,因为据研究,人类的大脑只有在愉悦、快乐的状态下才能最好地发挥作用。  基于这种观点,更有人批判“头悬梁,锥刺股”式的苦读精神,认为不能把读书当成一项艰苦的任务,如果困了就应该去睡上一觉,然后再悠闲自在地读上几页,这样才能更好地欣赏书中的内容。  这种观点乍一看,似乎也有道理,尤其有所谓心理学理论的支持(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的大脑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的工作效率最高)。然而,这样的看法是比较片面的,只从纯粹的思维科学一方面来考虑问题,而不考虑人性的弱点及人的潜力、意志方面的因素。  其实人是一种十分矛盾的动物,强大的惰性与巨大的潜力在体内共存,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人们就会显得十分懒散,做事拖拖拉拉,得过且过,十足一个平庸之辈。  而施加了一定的压力和强迫之后,不断朝向一个目标努力,人的潜力才会被激发出来,显现出不同于常人的地方。可以说,世上的许多事情都是被“逼”出来的,许多人必须强迫自己,才能将自身潜在的才华和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  有一位著名作家,也讲过他通过强迫自己不断写作而取得成功的经历。  他还在读中学的时候,就萌生了要写点什么的念头,那些平时看到、听到的东西老憋在心中,好象要把它们写出来才畅快。  然而,当他坐下来,想正式把心中的感受变成文字的时候,脑子里却乱糟糟的,不知道该从哪里写起。每天晚上,他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在心中对要写的东西胡思乱想,似乎感觉还很不错,于是下定决心等天一亮一定要把写作付诸行动。但天一亮他又是什么也写不出。  他这样浑浑噩噩地过了好几年。  一天,他在街上碰到了一位已成为大老板的朋友。朋友热情地宴请他,席上朋友对他说:“老兄,你知道我是怎样获得成功的吗?”  他摇摇头。  朋友感慨地说:“我遭到了无数次的拒绝和失败,但我总是强迫自己干下去。”  这时他才恍然大悟,原来成功的秘诀就是要强迫自己,以前他只是有想去写点东西的愿望,却缺乏强迫自己付诸行动的决心。  从此之后,他强迫自己坐下来,强迫自己一遍遍地写下去。后来,他成为了一位著名的作家。    当然,世上也有不需要强迫也能自动愉悦地学习、工作的人,那就是在某方面有着独特天赋、素质很高的人,或是经过长期磨练,已达到“习惯成自然”境界的人。用王阳明的观点来看,这些人就好比是“圣人”。假如用圣人的的标准来要求那些初立志向的普通人,一开始就要他们达到很自然地按圣人的标准来行事,而不经过强迫自己去做的阶段,显然是十分荒谬的。  如有人问道:“圣人不经过学习就能懂得天地万物的规律,那时就能出于本心从容不迫地遵从这种规律,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还要有什么功夫呢?”  王阳明回答说:“领悟一个道理并切实地去实践它,这就是功夫,只是有深浅难易的区别罢了。我们本来的心原本是精精明明的,比如,孝敬父母,具备圣人的资质的人,生来就懂得这个道理,并能发自内心地依这良知去尽孝,这是资质最高的人;而资质稍差的人,需要通过学习才懂得这个道理,更需要时刻省察觉悟,努力要依循这良知去尽孝,这是中等资质的人;至于那些资质更差,已沾染上许多坏习气的人,受蒙蔽太重,即使想依循这良知去尽孝,又会被私欲阻碍,因而不能尽孝道,必须付出比别人多百倍、千倍的功夫,慢慢清除掉坏习气,才能依循这良知去尽孝道,这就是资质最低的人。圣人虽然资质很高,然而他的心中不敢自以为是,他宁愿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功夫去做事。而资质最低的人,却总想不费什么力气就能达到目标,这样怎么能行呢?”  所以,我们凡事多强迫自己,也许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放下自我,体验美好人生    曰:“未便是中,莫亦是求中功夫?”  先生曰:“只要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功夫。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  ——《传习录》  陆澄问:“喜怒哀乐还没有发生就是中,宁静也是求得‘中’的境界的功夫吗?”  王阳明回答说:“只有去私欲,存天理,这才是功夫。也就是静时念念不忘去私欲、存天理,动时也念念不忘去私欲、存天理,而不去理会宁静不宁静。”  达到“中和”,其实就是一种最理想的境界。  儒家所强调的“去私欲,存天理”的修养功夫,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要求一个人时时处处放下自我,而不是总惦记着宁静不宁静的问题。如果我们时时还把宁静不宁静的想法挂在心头的话,这时心中还有自我,我们本来的心灵状态反而就会被它压抑住了。  虽然王阳明阐述的是儒家修养方面的原则,但我们对其作适当的引申和发挥,同样适用于我们的人生现实层面。  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形成了受压抑的个性。具有“受压抑个性”的人,真正的自我被禁锢起来了,在个性表现上患得患失,时时生活在恐惧与不安之中。  这种受压抑的个性表现在许多方面,如猜疑、悲观、沮丧、孤独、害羞、追求十全十美、自卑、忧郁等。  一个人太在意“自我”了,时时刻刻关注自己在他人眼中的看法,仿佛是为别人而活一样,这样就活得太累了。  一个人如果总是太在意“自我”,总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这些思想和行为就会使他的个性受到压抑,使他不能“成为自己”、不能尽情地表现自己的本来个性。  本来的“个性”,任何人都具有,是一种具有吸引力而又神秘的东西,它容易了解而不易解释,它不是从外界获得的,而是发自内部的东西。  我们所谓的“个性”,它是依天地自然的规律而造成的,在我们内心闪着神圣的光;或者可以称为真正自我的自由而充分的表达。  每一个人的真正自我都是有吸引力的,是有磁性的,对别人具有强大的影响和感染力。我们觉得自己与某种真正的、基本的东西联系着,而这种东西也为我们服务;相反,虚伪总是叫人讨厌和反对的。  《庄子》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鲁哀公曾经对孔子讲过这样一件事,说在卫国有这么一个人,名叫哀骀它。哀骀它虽然长得很丑,他的身上却有一股莫名其妙的魅力,男人们同他交往,没有几天,便相处得象莫逆之交,感情之深,令他们不忍离去;而那些女人们见了他,则更是一见钟情,对自己的父母说:“与其做别人的妻子,还不如做哀骀它先生的婢妾呢!”象这样的男人和女人,现在已经有了十多个,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从来不见他在夸夸其谈,他通常只是答应别人,却对其他人都有一种吸引人的力量。他既没有国君那种可以决定别人生死的尊崇地位,也没有可以解决大家温饱问题的大量钱财,又长了一副人见人怕的丑八怪模样,更从不宣扬什么大道理,知名度也不高,但人们就是喜欢跟他在一起,而不愿分离。  鲁哀公认为这个人一定有与别人不同的地方,便把他召唤来见见。发现哀骀它真的是长得很丑,谁见了都害怕。但与他相处还不到一个月,鲁哀公便被他的为人所折服了;不到一年,就很信任他了。一看鲁国还没有宰相,便想让他执掌相位。哀骀它却沉吟了好一会儿才答应了下来,而且很勉强的样子。但当上宰相还没有多久,他就离开鲁哀公走了。  鲁哀公身为国君却闷闷不乐,他向孔子问这样一个问题:哀骀它这个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孔子说,假如内心保持象静止的水一样的平静,不因外物冲击而动荡,这种能够成万事、和万物的修养,就叫“德”。这种“德”无须靠形貌来文饰,然而万事万物都亲近它,离不开它。哀骀它就是这样一个拥有“德”的人。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我们知道,婴儿是很招人喜欢的,为什么婴儿会如此讨人喜欢呢?与《庄子》中的哀骀它一样,既不是因为婴儿能说什么,也不是因为他有什么地位,更不是因为他拥有钱财,可以说,就是因为婴儿拥有“赤子之心”,他的心灵没有外物的干扰,只是自然地呈现着本来的状态,没有矫揉造作和虚伪。他的一切言行,哪怕只是哭闹和舞手动脚,表达的是他真正的个性。婴儿所有的生命活动,都是“成为你自己”的写照。他一点没有不安的感觉,将本来的自我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没有任何的压抑,所以就有一种独特的魅力。  一个人的个性很有魅力,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他解除了所有对真正自我的的压抑的结果,而只有将自我放下时,才能将内心的创造性潜力释放出来。  所以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只有在某种程度上放下自我时,他才能获得真正的自信和美好的人生。如果一个人总是竭力向自己和别人证明自己不是本来这个样子,他的内心一定是非常痛苦的,简直就是对心灵的一种永无休止的折磨。而当他最终决定放下自我,将本来面目如实地表现出来时,他将获得无比的轻松与满足,心灵的创造性潜力也会得到前所未有的开发。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愿意放下虚伪的“自我”,而成为“真正的自己”时,要获得美好而成功的人生,那就是水到渠成的事。立志要正确    何廷仁、黄正之、李候璧、汝中、德洪侍坐,先生顾而言曰:“汝辈学问不得长进,只是未立志。”侯璧起而对曰:“琪亦愿立志。”先生曰:“难说不立,未是必为圣人之志耳。”  ——《传习录》  何廷仁、黄正之、李侯璧、王汝中、钱德洪陪老师坐。王阳明看着他们说:“大家的学问没有进步,主要是由于没有立志。”李侯璧站起身来答道:“我也愿意立志。”王阳明说:“说你未立志倒很难,但你立的不是一定要做圣人的志向。”  王阳明在这里指出,立志一定要正确,要立一个符合客观规律的志向。    我们都知道一个“南辕北辙”的寓言故事。  从前有一个人,从魏国要到楚国去。楚国在魏国的南面,这个人却让车夫赶着马车向北方驰去。  路人弄清他是去楚国,好心地告诉他应该往南走才能达到目标。  但这个人听不进别人的再三劝告,认为自己的马快、路费多、车夫本领高, 一定能到达楚国,便一意孤行地往错误的方向而去。    寓言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首先要确立一个正确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都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候所立的志向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军最先进入关中,到达霸上,秦朝灭亡。随后,他与项羽的矛盾激化,开始了长达数年之久的“楚汉相争”。  数年之间,刘邦麾下的大将韩信,东征西讨,所向披靡,平定了整个齐国,并且逼刘邦封自己为齐王。  看到韩信的势力日益扩大,项羽害怕了,派了一个名叫武涉的说客去韩信那里,劝说他自立为王,以便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但被韩信断言拒绝。  齐国人蒯通知道韩信是决定天下胜负的人,再三劝说韩信看清形势,与刘邦保持距离,谁也不帮,然后再徐图天下。但这时韩信犹豫不决,不肯背叛刘邦,又认为自己的功劳很大,刘邦是不会夺去他的齐国封地的,最终没有接受蒯通的建议。  在这里有着一个众说纷纭的千古历史之谜,那就是,韩信在这个时候选择不背叛刘邦,其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深层次原因?  对于这个历史之谜,学者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看法,有人认为,韩信当时不愿意背叛刘邦的理由,就是他对蒯通说的那段话:“汉王给我的待遇很优厚,他的车子给我坐,他的衣裳给我穿,他的食物给我吃。我听说,坐人家车子的人,要分担人家的祸患,穿人家衣裳的人,心里要想着人家的忧患,吃人家食物的人,要为人家的事业效死,我怎么能够图谋私利而背信弃义呢!”  不过当我们把这个理由与韩信以后的表现联系起来时,它却好象并不是韩信不愿意背叛刘邦的真正原因。那么,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们先来看韩信后来的所作所为。  刘邦打败项羽后,突然夺取了韩信的军权,改封为楚王。  此时,韩信还是比较满足当前的地位的,如果没出什么事,也许他就这样过下去了。  后来,由于韩信收留了项羽的旧将钟离味,被别人告发谋反,结果被刘邦设计逮捕,由楚王贬为淮阴侯。  韩信接受不了被贬职的现实,常常托病不参加朝见和侍行。从此,他日夜怨恨,在家闷闷不乐,以和绛侯周勃、颍阴侯灌婴处于同等地位感到羞耻。  有一次韩信去拜访樊哙将军,樊哙跪拜送迎,自称臣子,说:“大王怎么竟肯光临。”韩信出门笑着说:“我这辈子竟然和樊哙这样的人为伍了。”  后来,他这种不满的心理越来越严重,终于萌发了反叛之心,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不顾此时手中已无兵权,铤而走险,与陈豨合谋发动叛乱,结果事败身死。  在这里,我们可以提出另一种看法,韩信当初不肯背叛刘邦的真正原因,并不是他说的那番冠冕堂皇的漂亮话,而是由于他所立的志向所致。据司马迁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一文后说:我到淮阴,淮阴人对我说,韩信即使是平民百姓时,他的心志就与众不同。他母亲死了,家中贫困无法埋葬,可他还是到处寻找又高又宽敞的坟地,让坟墓旁可以安置万户人家。由此可见韩信的志向就是要出人头地,从找地葬母这件事就表明了他的志向。其实如果他真的信得过自己,找不找那样的坟地也没有关系。  正因为韩信具有这样的一个志向,所以,当他为齐王时,虽然手握重兵,但他想来想去,还是信不过自己,深恐自己一不小心就把已到手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搞丢了,因此无论别人怎样劝说,他都不肯轻言造反。  直到后来他因故从“王”被降为“侯”,落差太大,心理严重失衡,才发展到造反夺权的地步。  从韩信的事例可以看出,如果一个人所立的志向不正确,那是十分危险的。假如韩信的志向不局限于仅仅是出人头地,而是更为远大,志在夺取天下平息战乱纷争,造福于天下百姓,就象蒯通说的,“凭借您的贤能圣德,拥有众多的人马装备,占据强大的齐国,迫使燕、赵屈从,出兵到刘、项两军的空虚地带,牵制他们的后方,顺应百姓的心愿,向西去制止刘、项分争,为军民百姓请求保全生命,那么,天下就会迅速地群起而响应,有谁敢不听从!”那时历史可能就要重写了。从眼前的事情做起    我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如此方是精一功夫。  ——《传习录》  王阳明说:“我们这些人探索心灵的奥秘,也只是依据各自的能力尽力而为之。今天的探究到这样的程度,就只依据今天所理解的延伸到底。明天,我们的心灵又有新的体悟,那就从明天所理解的延伸到底。这样才是专注于一个目标、踏踏实实的功夫。”    王阳明认为,初学者对于修心养性的工夫,应当循序渐进。因为人的天赋不一样,领悟能力也不同,如果要求资质较差的学者,一开始就去做那些天资很高之人才能做的事,如何能够做得到呢?所以一定要先从细小的地方去进行修养,不管环境怎样,自己只要持之以恒地完善自我,这样才能以最好的准备来等待机会的到来。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都不重视去做眼前那些细小的事情,不注意从一点一滴去积累“良好的行为”,总认为那些小事不值得去做。  其实他们不知道,每一刻的努力都会令你的心灵得到成长,增加你的定力,提升你的素质。  正如一棵小树一样,你是看不到它是如何成长的,它成长于不知不觉之间。它没有一刻不是处于成长变化中,假如它有一秒钟不成长或不变化,那么第二秒、第三秒乃至永远都不会成长或变化。所以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努力,活在当下。  当下这一秒钟的努力也许微不足道,但是,正是由无数个这样的一秒钟构成了每一分钟、每一小时,乃至整个人生。  所以《老子》中说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抱的大树,是从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从一筐筐土开始堆积而成的;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  又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难事是由一件件容易的事累积成的,大事也是由一件件细微之事组成的。天下的难事,必定是从每一件容易的事做起;天下的大事,也必定是从每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做起。  正由于这个原因,那些成就了伟大功业的圣人,从不好高骛远去做所谓的“大事”,而是扎扎实实地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将每件小事、容易的事做到极致,这样才能做成大事。  发明电话的贝尔的经历,正是从眼前的事做起而获得伟大成功的典型例子。  刚开始,贝尔并不是一个专业的科学家或发明家,他也没想到要去发明电话这种东西,他只是一个聋哑学校的老师。  在学校工作几年后,他与他的一个聋哑学生产生了感情,后来两人结了婚。  由于妻子听不到声音,令贝尔感到很苦恼,他于是想发明一种工具,能使妻子听到自己说话。  在这个如此单纯的目的的驱动下,贝尔废寝忘食地投入了这项研究中,他从眼前最细小的事情做起,做了许多工作。  因为他着眼于解决当前一个个具体的问题,不断地做试验,不厌其烦,自得其乐,所以积累了许多试验的经验,终于在看似非常偶然的一次试验中,他发明了电话,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他也因此成了一个伟大的发明家。  美国波士顿大学的一位教授,曾对毕业生说过这样的话:“大学生有一种危险,那就是关心其他的问题,胜于关心眼前的问题,年青人过于自信,把许多事情看得过于简单,而认为不值得用全副精力去干,而导致失败的例子屡见不鲜。”  这位美国教授所指出的,也正是现在某些大学生所存在的弊病。  很多大学生一心想干大事,想在毕业后能找到一个既体面又赚钱的工作,却不能抓住在学校学习的大好机会,认真地从眼前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琐事做起,以积累自己日后做大事的基础,而是一味沉溺于游玩与享乐之中,待到一晃三四年过去了,才发现自己除了得到一张文凭之外,什么都没有学到,这时才感叹“时不我待,机不再来”就为时太晚了!  所以,有志于成就一番事业的人,从现在就应该开始立志从当下的小事做起,日积月累,才有可能不断提升素质,增强才干,为实现自己的宏伟抱负打下坚实的基础。超然面对闲话    诸君只要常常怀个‘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之心,依此良知,忍耐做去,不管人非笑,不管人毁谤,不管人荣辱,任他功夫有进有退,我只是这致良知的主宰不息,久久自然有得力处,一切外事亦自能不动。”  ——《传习录》  王阳明曾在讲学中说过:“各位只要经常怀着一个超脱世俗之心,排除烦扰,根据这良知耐心地做下去,不在乎别人的嘲笑、诽谤、称誉、侮辱,任他功夫有进有退,我只要这致良知没有片刻停息,时间久了,自会感到有力,也自然不会被外面的任何事情所动摇。”    在道德修养上,要不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言论和看法,一心专注于目标,这样才能有所进步。其实在生活与事业上,又何尝不是如此?  可以说,在现实社会中,闲话是无所不在的。关键是你对它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去对待它,要有一种免疫力,不然就很容易被它所左右,甚至造成人生的失败。  在一所高校里,一位三十出头的年轻人击败许多比他资格老的竞争对手,获得教授职称,这一下他在校园里顿时成了众的之矢,别人对此说什么的也有,种种难听的、诋毁的,甚至造谣中伤的话都出来了,大有“众口铄金”的势头。  年轻人却好象没有听到这一切,依旧从容自若地做自己该做的事。他的朋友都看不下去了,问他为什么不对那些恶毒的闲话辩解一下甚至反击一下?他从容地笑了笑:“他们有说话的权利,我有不予理会的权利,这不是很正常吗?”  过了一段时间,那些说诋毁、造谣的人见年轻人根本不理会,好象根本没这回事一样,自觉没趣,慢慢地,那些闲话也就消失了。  而一个相反的例子,是说一位年轻的女孩,她长得非常漂亮,也非常能干,在一家大公司工作。  她很有敬业精神,能力又强,不久便被提升到一个重要的管理部门工作。这时闲话也出来了,大家发挥着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构造着这位女孩的种种“故事”,有的甚至说她生活作风有问题,是靠与总经理有暧昧关系才爬上如此重要的职位的……  面对这些难听的闲话,女孩忍受不住了,她奋起抗争,经常与那些说她闲话的人面红耳赤地争论不休。见她如此,那些说闲话的人更加来了兴趣,越说越起劲,越说越离谱。  过不了多久,女孩弄得心力交瘁,无心工作,只得忍痛辞职了。那些说闲话者既达到了自己寻开心的无聊目的,同时也把女孩的事业与前途毁掉了。    其实一个人真的不能太在意外界的那些闲话,要知道,一个活在世上,不是为别人对你的看法而活着的,如果做什么事都在乎别人的看法,那就什么也干不成了。  有这样一则很有意思的故事。  古时候,一对父子赶一头驴去集市上卖。  走在路上,别人说:“这父子二人真傻呀,放着这么健壮的驴子不骑。”  他们想想也是,父亲便让儿子坐到驴背上去。  走了一会儿,看到的人又说:“这孩子真不孝顺呀,自己骑驴,让父亲走路。”  他们听到了,儿子赶忙下来,让父亲骑驴,自己走路。  别人看到了,又指责说:“当父亲的一点都不知道心疼儿子,那么小的孩子走路,自己却骑驴。”  听到这话,父亲忙把儿子也抱到驴背上。  过了一会,看到的人又说:“这两人真残忍啊,两个人都骑在驴背上!”  听到这样的指责,父子二人不知所措了。  最后,当他们终于到达集市时,已经晚到了整整一天,人们惊奇地发现,这父子二人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地抬着那头驴子!  鲁迅先生说过:“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实在是对那些畏惧人言,没有自己主见的人的一记当头棒喝。克服浅尝辄止的毛病    辨既明矣,思既慎矣,问既审矣,学既能矣,又从而不息其功焉,斯之谓笃行。  ——《传习录》  当已达到能分辨清楚、思考慎密,问得已详细,已学会了,还继续不间断地用功,这就叫做切实地实行。    对于现代人来说,这种笃行的能力尤其重要。在这个普遍浮躁、急功近利的社会里,如果能克服急躁的情绪,就意味着你比别人占得了先机,在人生的道路上才有可能获得较大的成就。  这种浅尝辄止的情况,可能我们在学生时代有更多的体会。  在学习基础知识的时候只停留在表面,没有达到触类旁通和拓展。学习的时候,好象自己对这些问题已经了解了,做什么事从来不去深入地思考一下,所以稍微有点难度的题目就做不出来,也做不好。到了关键的时候,稍微有一点变通,就又不知道了。  其实在这种情况下,所“学”到的那些知识只是到达大脑的浅层意识上,这时大脑能记住知识,也能理解一点,好象自己懂得了不少东西,自我感觉良好,但懂得的还是很肤浅的,只是别人的东西而已。  只有经过反复学习、思考,将所学到的知识不断反馈到大脑的深层意识里去,让这些信息一次次地刺激潜意识中心,才能把知识提炼、消化到心里,从而可以灵活自如地运用这些知识,变成自己的学问和能力。  李白年幼时,天资聪颖,活泼好动,是远近闻名的“小才子”。由于他很聪明,看什么书一看就能记得,于是就有点骄傲自满,一味贪恋玩耍,读书时只是敷衍了事,不太愿下苦功学习了。  父亲看到这种情况,心里很担忧,害怕儿子这样下去,会毁了他自己,于是便送他到山中去读书,让他能在那里专下心来学习。  来到风景秀丽的山中后,李白还是贪玩,对读书没有兴趣深入钻研,只求能记住就行了。  一次父亲考他,问他对一首诗的理解,李白凭着自己对此诗的“理解”,解说得乱七八糟的。父亲很生气,斥责他:“如此读书,何时成才?!”李白却不以为然,认为自己已经记住了那首诗了呀,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会生那么大的气。他找个借口,说去练书法,就溜出去了。面对顽劣的儿子,父亲摇头叹息不已。  正当李白在写字时,面前飞过一只蝴蝶,这一下把他的兴趣吸引过去了,忙放下笔,蹦蹦跳跳地去追蝴蝶。  一路追逐着蝴蝶,李白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山脚下的一条小涧,他看到一位老婆婆正在那里磨一根铁棒。  李白好奇地问:“老婆婆,你在这里做什么呢?”  老婆婆抬起头来,答道:“我在磨这根铁棒呀。”  李白感到更奇怪了:“你磨铁棒干什么用呀?”  老婆婆说:“我呀,我想把这根铁棒,磨做一颗绣花针。”  李白简直惊呆了:“那么粗的一根铁棒,什么时候才能磨成一颗绣花针啊?”  老婆婆回答道:“这你就不懂了。常言说得好,世间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不论做什么事,没有成不了的。这根铁棒虽然粗,但只要坚持,总有一天会磨成绣花针的。”  看到这一切,李白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他深深地感到自己以往不论做什么事都浅尝辄止的做法,与老婆婆要将铁棒磨成绣花针的精神相比,真是太惭愧了!  从此,李白痛改前非,无论射箭、练书法、读书都非常用心,力求精益求精。经过持久不懈的努力,他终于成了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李白作为天资聪颖的一代大诗人,尚且要如此笃行才能成功,我们作为普通人,要想取得一点成就,就更要下苦功去克服浅尝辄止的毛病了。  首先要立志,古人说:“志为气帅。”人的志向在哪里,能量就会随之而流动到那里。如果我们把志向放在某一件事上,念念不舍,久而久之,注意力和精力就会全部集中到这件事上,而发挥出前所未有的潜力来,就可能创造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  我们还要转变观念,当下的每一次努力,都会产生你看不见的效果,量变到一定程度一定会产生质变。  做一件事,之所以不能坚持下去,往往是由于我们不能看到背后的希望和实现目标的可能,到了关键时候,看不到目标时,信心就动摇了,我这样做值不值得?会不会成功?结果最后往往是失败的念头占了上风,我们在关键的时刻退却了。  在做学问或其他事时,有时候会觉得心浮气躁,杂念纷纭,感到很累、很难受,难以坚持下去。这时要注意“涵养性情”,把做事的过程当作是磨炼自己心性的机会,这样就会获得一种成就感和兴趣,自然就能深入地做下去。交朋友要有一颗谦虚的心    “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  ——《传习录》  王阳明指出,“交朋友,互相谦让就受益,互相攀比就受损害。”    生活在社会中,如果能从朋友的交往中,采取虚心的态度,对于提升自己的素质是很有帮助的。俗话说,“三人同行,必有我师”,象一群相交甚深的好友在一起聊天,讨论问题,自己虚心的话,必定可以发现朋友的长处并汲取过来,为自己所有。所以现在有人提倡,说一个人想要成功的话,就必须与比自己优秀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使自己得到进步。  而且,一个人有心的话,还可以从朋友的谈话及讨论问题中,得到一些启发,领悟到一些独到的学术观点,或得到某些有用的信息,使自己的事业获得改进,甚至得到一个关键性的转折点。这就是与朋友交往采取谦虚礼让的态度时,所得到的好处。  然而,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在生活中攀比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许多人的心态都由于攀比而变得极其浮躁起来,在朋友之间有时也不例外。可以说,在我们今天这个社会里, 攀比的心理比任何时代都严重。  在朋友之间互相攀比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事情。以前是很要好的两个朋友,由于其中一位朋友得到提拔了,另一位朋友的心理便不平衡起来,甚至产生一种愤恨:“咱们同在一起混的,凭什么你就得到提拔,爬到我的头上去吆三喝四?”  在这种阴暗心理的支配下,便开始给好朋友使绊子,到处散布朋友的坏消息,甚至不惜捏造一些事实来诽谤朋友,以达到把朋友拉下马的目的。  结果得到提拔的朋友固然被弄得焦头烂额,心情极不愉快,而那位“使坏”的朋友除了得到一点变态的心理满足之外,其实也没有得到多大的好处,反而让其他人看清了他的丑恶嘴脸和阴暗心理,而伤害朋友的诽谤如果弄得过火了,还有可能被追究法律责任。这就验证了王阳明的话,“互相攀比就受损害。”  其实,你与其同朋友甚至好友过不去,费尽心思地用卑鄙的手段去中伤、陷害他,还不如把这种精力用到向内挖掘自己的潜力上,如《孟子》中所说的“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就是说,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返回来检查自己,自身行为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就会归服。《诗经》中也说:长久地与大自然的规律相配合,自己寻求更多的幸福。  可以说,只有向自己的内心去挖掘那些被抑制起来的能力与才华,自己去追求幸福,而不是祈求别人赐予,才是最稳妥的方法。  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不是你,而是你的朋友获得了一个理想的、更高的职位,你就得反省一下了,肯定是自己有某些地方做得还不够优秀。以此来警醒自己,是得加把劲了,不能再这样得过且过地混下去了。  如一位当记者的年轻人得知自己的一个同学通过努力,考上了美国著名的哈佛大学,他就想,自己的智力并不比这位同学差,他能去,我为什么就不能去?他从朋友的例子上获得足够的信心,辞去记者工作,痛下一年苦功,一年后也考进了哈佛大学。  所以,我们可以把朋友的成功看成是一面镜子。朋友取得了成功,如果我们有谦虚的态度,我们就能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别人能取得如此成就,一定是他下苦功,而自己也是人,为什么就不能下同样的苦功呢?同时还可以发现人类的潜能是超越我们想象的,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就有可能获得成功,从而得到一种进取精神,这样又何尝不是朋友有助于提升自己的学识和素质呢。不要轻易指责别人    一友常易动气责人,先生警之曰:“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舜能化得象的傲,其机括只是不见象的不是。若舜只要正他的奸恶,就见得象的不是矣。象是傲人,必不肯相下,如何感化得他?”是友感悔,曰:“你今后只不要去论人之是非,凡尝责辨人时,就把做一件大己私克去方可。”  ——《传习录》  有一位朋友常常因为生气而责备人,王阳明告诫他说:“学习应反身自问。如果光是责备别人,就会只看到别人的不对,而看不到自己的错。如果能反身自问,才能看到自己有许多不足之处,哪还有时间去责备别人呢?舜能感化象的傲慢,关键只是舜不去看象的不对之处。如果舜执意要去纠正象的奸恶,就会看到象的不对之处了。象是一个傲慢的人,必定不肯认错,又怎么能感化他呢?”于是,这位朋友感到后悔。  王阳明说:“你今后只是不要去评论别人的是非,每当要责备别人的时候,就把它当作一个大私欲除去才行。”    一些人在面对朋友的缺点或做错的事时,往往会当面指出:“你错了,让我来告诉你正确的做法吧。”“你怎么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以此来显示自己高人一等的见解。而且,他们还把自己这样做的原因,说成是自己“性格率直”、“直言不讳”,“实话实说”等,好象还算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性格一样。  其实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做法。  我们知道,根据心理学家研究,无论哪一个人,都有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的心理需要,这就是所谓的“自尊心”。  如果是我们自己发现了错误,我们也许会自觉地改正它。但是由别人“直言不讳”地当面指责自己做错了时,自尊心这种本能反应就起作用了,它动员全身的神经、肌肉来抗拒、反击这种指责。所以,一个人面对指责的反应,通常是面红耳赤脖子粗、气急败坏地和别人争辩,竭力捍卫自己的观点。  因此,我们永远不要希望别人是从善如流的圣人,孔老夫子说得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想一想自己如果受到别人的指责,自己会怎么样,你就会预见到别人面对指责的反应了。  作为下过“致良知”苦功的大儒,王阳明虽然没学过现代的心理学,但也洞悉了人性的弱点。他深深知道草率地责备他人会引起什么后果。  他举了一个舜以自身行动感动其弟弟象的例子,说的是舜被征用后,象还每天想着去杀舜,在普通人看来,象这种邪恶的本性真是不可救药了。  难能可贵的是,舜这时已悟到了自己过去过于急切地想让象变好,对他过于严厉,当初才使得象要杀自己。  舜悟到自己的过错后,便决心加强自我修养,用自己的行动去感化象,而不再直接去纠正他的邪恶。因为舜已知道,文过饰非,这是恶人的常态。如果再去直接指责象的错误,反而会激起他的恶性,事情将会变得更糟。  有了这一经历,舜才知道功夫只在自己,不能去责怪别人,于是就在自己身上下功夫,以身作则,最后,他那真诚的行为终于感动了弟弟象,兄弟之间终于达到了和谐。这是舜的动心忍性、增加能力的地方。    对于与友人的学术辩论,王阳明也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他认为:“朋友之间的辩论,即使有浅近粗疏的地方,或是露才扬己的时候,都是毛病发作。应对症下药才行,不能因此怀有轻视别人的心。否则,就不是与人为善的君子之心了。”  王阳明又说:“与朋友相处,彼此间应当少一点规劝指责,多一点开导鼓励,这样才是正确的。”  后来王阳明又告诉学生陆九川说:“和朋友一起探讨学问,应该委曲谦让,宽厚待人。”  这些都是教导我们不要轻易指责他人的真知灼见。“志于道”与“游于艺”  ——处理好事业与爱好的关系    问“志于道”一章。  先生曰:“只‘志道’一句,便含下面数句功夫,自住不得。譬如做此屋,‘志于道’是念念要去择地鸠材,经营成个区宅。‘据德’却是经画已成,有可据矣。‘依仁’却是常常住在区宅内,更不离去。‘游艺’去是加些画采,美此区宅。艺者,理之所宜者。如诵诗、读书、弹琴、习射之类,皆所以调习此心,使之熟于道也。苟不‘志道’而‘游艺’,却如无状小子,不先去置造区宅,只管要去买画挂做门面,不知将挂在何处?”  ——《传习录》  有人请教《论语》中“志于道”这一章。  王阳明说:“只有‘志于道’这一句话,就包含有下面几句话的功夫,不可只停留在志于道上。比如建造房屋,‘志于道’就是想着选择地方收集材料,把房子建成。‘据于德’就是把房子建成有地方居住。‘依于仁’就是长期居住在这房子里,不再离去。‘游于艺’就是加些装饰,美化住房。艺,就是理的最恰当处。如咏诗、读书、弹琴、射击等,都是为了调习我的心,使其能够纯熟于道。如果不‘志于道’而去‘游于艺’,就象没头脑的愣小子,不先去建造房屋,只管去买画装点门面,不知他将画挂在哪里?”    王阳明强调要首先弄清自己要什么,确立真正的目标,才去做其他的事。而其他的事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这个目标而已。在他看来,“志于道”是首要的目标,所谓的“志于道”,其实就是要在各种事之中去探寻心灵的奥秘与规律,而“游于艺”,则是指在做各种事情时放松自己的心情,调控自己的心灵,让自己的身心在工作中同时得到磨砺,慢慢达到完善的境界。  “志于道”的理论不仅是一种哲学思想,也可以作为我们的一种人生理念。因为在对人生目标的追求中,只有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把全部精力融入其中,才能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  但是,在人生的道路上,总会有各种各样的东西在诱惑我们,使我们有限的精力白白地浪费在那些无关紧要的事物上,虚度了光阴,最后一事无成,给人生留下了遗憾。  有一个年轻人,人很聪明,也很能干,开始大家都认为他一定能够有所作为,前途无限。  但年轻人因为头脑灵活,对许多东西一学就会,不仅足球、围棋、书法、吉他等玩得很好,甚至还攻读了中医和法律方面的知识,可谓“多才多艺”,他也很喜欢听别人夸奖他“是个天才”之类的话。  然而,由于他不能处理好爱好与事业之间的主次关系,将时间与精力过多地投入在各种与事业无关的爱好中,业务工作自然受到了很大影响,导致老板对他越来越不满。数年过去,他不仅没有得到提拔,还因此被所在公司辞退了。  由此可知,健康的爱好虽然有助于身心修养,但也要适当而为之,如果沉溺于各种爱好而将事业置之度外,这就是玩物丧志,在人生之路上决不能有所成就。  与上面那位因爱好广泛而被辞退的年轻人不同,另一位年轻人却凭借自己广泛的爱好获得了事业的成功。  这位年轻人是个剧作家,他博学多才,在爱好方面所涉及的领域也很广,而且创作的剧本获得过许多有影响的国际大奖。朋友们都很惊奇,他为什么这么年轻就能获得成功?而且,他的爱好如此广泛,怎么还有精力和时间写出这么多内容深刻、情节感人的优秀剧本?其中的奥妙在哪里?  后来,年轻剧作家当上了导演,朋友们前去祝贺时,剧作家谦逊的一番话道破了天机,他说:“作为导演,我觉得我的修养还不够呢。”  “修养还不够”,看似一句谦逊的话,其实,这正是他能成为一个著名剧作家的奥妙所在。原来,他是借助广泛的爱好来提高自己的各种素养,而不是一味沉迷于爱好之中。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各种爱好对他来说,只是一种调剂和修养而已。正如陆游所说:“功夫在诗外。”专业外的爱好,运用得当的话,是有助于提高一个人的修养,从而获得一种与心灵相融为一的能力的。  根据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高达72%的老人后悔年轻时努力不够以至于事业无成。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后悔年轻时努力不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自己应当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又应该做什么?而是面对各种爱好及外物诱惑时,自己一昧地妥协,沉迷于其中,得过且过,结果就迷失了前进的方向,落了个“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结局。  所以,我们要想使自己将来不后悔,就必须在现在就选择好自己的路,这有一个前提,就是应该静下心来,弄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人生的价值在哪里才行,只有这样,才知道人生的路要如何走,才能摆正爱好与事业的主次关系。对个人爱好不能任其发展,而要加以引导,使之有益于自己的事业,如果爱好已经影响到事业的话,就一定要果断地停止,否则长此以往,必将消磨奋斗的意志,致使事业荒废。古人所说:“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实在很有道理。  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只有认识到了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才不会被前方种种诱惑所迷失方向。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成功潜质    圣人教人,不是个束缚他通做一般,只如狂者便从狂处成就他,狷者便从狷处成就他。人之才气如何同得?  ——《传习录》  圣人教育人,不是束缚个性,按一个模式来进行。而是对于性格狂放的人就从狂处去成就他,对于洁身自好的人就从洁身自好的地方成就他。人的才能、气质怎么能相同呢?  在这里,王阳明谈论的虽然是圣人修养之事,但这些原则也可以成为我们人生中的指导原则。  每个人都想在一生中,实现自己的存在价值,但各人的素质和能力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我们如果能尽量去发掘自己的独特的潜质,找到适合自己做的事情,一心钻进去,把它当作乐趣,就能在这个方面取得与自己天赋相符的成功。  很多时候,我们有一种自卑,认为自己没有才能,没有资质,什么事也不可能做成。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自然界的一个奇迹,每个人的身上都有着天赋的独特的资质,只是由于被各种私欲遮蔽住了,不能发现而已。  要想使自己的人生事业获得成功,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心灵需要什么,而更多时候,我们往往被表面的欲望所支配,我们被头脑中的欲望迷惑住了,以为这就是自己所需要的。  只有深入地倾听来自心灵的呼唤,了解自己到底具有哪些素质和能力,才能清楚自己到底适合做什么。  如果自己没有那样的才能和素养,却硬要做那样的事,也就是说,自己对要做的事一点“感觉”也没有,那将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也注定终生难以实现自己的存在价值。  只有自己弄明白了自己到底适合做什么后,有了一种兴趣和自信,自身的潜能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有一个心理访谈节目,叫做《奇迹背后》,讲述了三个脑瘫患者的故事。这是三个与众不同的男孩,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在小时候,都患有终生难以治愈的脑瘫,他们的智力水平只相当于三到六岁的儿童,而且再也不会上升了,此外还有语言、行动方面的障碍。由于患了这种毛病,在普通孩子看来十分简单容易的事情,如走路、说话等日常活动,而在他们做起来,就得费上百倍上千倍的努力才能完成。  然而,就是这三个被医生断言为不能说话、不能走路的孩子,后来却都获得了成功。一个成了网络作家;一个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被誉为“脑瘫神童”;还有一个成了歌唱家,不仅参加了数十场演出,还举办了几场个人音乐会。  这三个不同的残障和智障孩子,为什么都能取得连一些正常孩子都无法获得的成功?他们的成长有着什么奥妙和规律?  其实,这一切奇迹的出现,都是由于他们的父母对孩子的细心观察,敏锐地捕捉到了他们的独特天赋,并加以耐心培养的结果。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的父母有的发现孩子对音乐有极强的乐感,有的发现孩子对英语很感兴趣,有的发现孩子爱好读书和写作,便欣喜若狂,紧紧地抓住了这一契机,着重在那方面发展孩子的爱好,经过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后,终于把孩子培养成了近乎奇迹的“脑瘫神童”。  其实,并不是只有脑瘫患者才有这些独特的资质,在每个人的身上,都潜藏着属于他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天赋能力。  但这些能力往往被我们过多的杂念遮蔽住了,成为了一种潜在的资质。要想发掘出身中潜在的天赋,必须在心灵宁静、相信自己的状态中才能寻找出来,而绝不是一下子就能发现自己是天才。  所以,我们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首先是要把干扰、遮蔽心灵成长的东西给清除掉,去掉那些向外界比较分别的妄心,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提高自己的身心素质,加上不断的磨练,这样才能发现自己独特的素质,成为真正的自己。  只有当你完全接受自己,摒弃比较分别的心理,让身心沉静下来,才能为心灵打开一扇光明之门,用一双宽容、淡定、明慧的“心眼”审视自己的言行,捕捉到哪怕是看来微不足道的亮点,然后用积极的心态去培养这个亮点,不断用热情及行动来扩充它,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在不同的领域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志于道”与“游于艺”  ——处理好事业与爱好的关系    问“志于道”一章。  先生曰:“只‘志道’一句,便含下面数句功夫,自住不得。譬如做此屋,‘志于道’是念念要去择地鸠材,经营成个区宅。‘据德’却是经画已成,有可据矣。‘依仁’却是常常住在区宅内,更不离去。‘游艺’去是加些画采,美此区宅。艺者,理之所宜者。如诵诗、读书、弹琴、习射之类,皆所以调习此心,使之熟于道也。苟不‘志道’而‘游艺’,却如无状小子,不先去置造区宅,只管要去买画挂做门面,不知将挂在何处?”  ——《传习录》  有人请教《论语》中“志于道”这一章。  王阳明说:“只有‘志于道’这一句话,就包含有下面几句话的功夫,不可只停留在志于道上。比如建造房屋,‘志于道’就是想着选择地方收集材料,把房子建成。‘据于德’就是把房子建成有地方居住。‘依于仁’就是长期居住在这房子里,不再离去。‘游于艺’就是加些装饰,美化住房。艺,就是理的最恰当处。如咏诗、读书、弹琴、射击等,都是为了调习我的心,使其能够纯熟于道。如果不‘志于道’而去‘游于艺’,就象没头脑的愣小子,不先去建造房屋,只管去买画装点门面,不知他将画挂在哪里?”    王阳明强调要首先弄清自己要什么,确立真正的目标,才去做其他的事。而其他的事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这个目标而已。在他看来,“志于道”是首要的目标,所谓的“志于道”,其实就是要在各种事之中去探寻心灵的奥秘与规律,而“游于艺”,则是指在做各种事情时放松自己的心情,调控自己的心灵,让自己的身心在工作中同时得到磨砺,慢慢达到完善的境界。  “志于道”的理论不仅是一种哲学思想,也可以作为我们的一种人生理念。因为在对人生目标的追求中,只有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把全部精力融入其中,才能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  但是,在人生的道路上,总会有各种各样的东西在诱惑我们,使我们有限的精力白白地浪费在那些无关紧要的事物上,虚度了光阴,最后一事无成,给人生留下了遗憾。  有一个年轻人,人很聪明,也很能干,开始大家都认为他一定能够有所作为,前途无限。  但年轻人因为头脑灵活,对许多东西一学就会,不仅足球、围棋、书法、吉他等玩得很好,甚至还攻读了中医和法律方面的知识,可谓“多才多艺”,他也很喜欢听别人夸奖他“是个天才”之类的话。  然而,由于他不能处理好爱好与事业之间的主次关系,将时间与精力过多地投入在各种与事业无关的爱好中,业务工作自然受到了很大影响,导致老板对他越来越不满。数年过去,他不仅没有得到提拔,还因此被所在公司辞退了。  由此可知,健康的爱好虽然有助于身心修养,但也要适当而为之,如果沉溺于各种爱好而将事业置之度外,这就是玩物丧志,在人生之路上决不能有所成就。  与上面那位因爱好广泛而被辞退的年轻人不同,另一位年轻人却凭借自己广泛的爱好获得了事业的成功。  这位年轻人是个剧作家,他博学多才,在爱好方面所涉及的领域也很广,而且创作的剧本获得过许多有影响的国际大奖。朋友们都很惊奇,他为什么这么年轻就能获得成功?而且,他的爱好如此广泛,怎么还有精力和时间写出这么多内容深刻、情节感人的优秀剧本?其中的奥妙在哪里?  后来,年轻剧作家当上了导演,朋友们前去祝贺时,剧作家谦逊的一番话道破了天机,他说:“作为导演,我觉得我的修养还不够呢。”  “修养还不够”,看似一句谦逊的话,其实,这正是他能成为一个著名剧作家的奥妙所在。原来,他是借助广泛的爱好来提高自己的各种素养,而不是一味沉迷于爱好之中。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各种爱好对他来说,只是一种调剂和修养而已。正如陆游所说:“功夫在诗外。”专业外的爱好,运用得当的话,是有助于提高一个人的修养,从而获得一种与心灵相融为一的能力的。  根据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高达72%的老人后悔年轻时努力不够以至于事业无成。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后悔年轻时努力不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自己应当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又应该做什么?而是面对各种爱好及外物诱惑时,自己一昧地妥协,沉迷于其中,得过且过,结果就迷失了前进的方向,落了个“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结局。  所以,我们要想使自己将来不后悔,就必须在现在就选择好自己的路,这有一个前提,就是应该静下心来,弄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人生的价值在哪里才行,只有这样,才知道人生的路要如何走,才能摆正爱好与事业的主次关系。对个人爱好不能任其发展,而要加以引导,使之有益于自己的事业,如果爱好已经影响到事业的话,就一定要果断地停止,否则长此以往,必将消磨奋斗的意志,致使事业荒废。古人所说:“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实在很有道理。  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只有认识到了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才不会被前方种种诱惑所迷失方向。 人不能有傲气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传习录》  人生最大的弊病,就是一个“傲”字。    王阳明指出,如果做子女的有傲慢的习气,一定会不孝顺;做臣子的傲慢,一定会不忠诚;做父亲的傲慢,一定会对子女不慈爱;做朋友的傲慢,则一定会不讲诚信。所以,古代圣人舜的弟弟“象”和尧的儿子“丹朱”,他们都没什么出息,就是因为性格太傲慢,庸庸碌碌地就结束了一生。  他还认为,我们心灵的本来状态,原本就是天然的理,清虚灵明,没有纤毫的污染,只是一个“无我”的境界而已。所以我们的心中千万不能“有我”,有自我的执着即是傲慢。古代圣人的许多优点,也只是“无我”而已。无我自然能保持谦虚谨慎的心态。谦虚谨慎是一切优良性格的基础,而傲慢自大是所有不良习气的魁首。  我们很多人从小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对于一个人做学问来说,这的确是至理名言。  如果为人没有一种谦虚的态度,即使自己的智商高,有一定的才气,但由于“老子天下第一”的思想牢牢地占据了自己的头脑,仗着有点才能而目空一切,谁都看不起,别人在他眼里一无是处。俗话说,做学问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个人有了自傲自大的心理,总觉得自己了不起,别人不行,当然就不会下功夫去做学问,也就不能进步,不仅没有丝毫长进,甚至还会退步,这样潦倒一生,也就没有什么奇怪的了。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年轻和尚向一位老禅师请教如何才能悟道。  老禅师什么话也没说,示意年轻和尚把茶盘端过来。他拿起茶壶,向茶盘中的杯子倒茶。  年轻和尚不解地看着他的举动,眼看杯子倒满了,但老禅师却丝毫没有停的意思,仍然继续往杯子里倒茶。最后茶水终于溢出,流得整个桌子都是茶水。这时老禅师仿佛没看到这一切,还在倒着茶水。  年轻和尚不由失声叫道:“老师父,茶已经倒满了呀!”  老禅师微微一笑:“参禅悟道就象倒茶一样,如果你的心已经装得满满的,怎么还可能装得下其他东西呢?”  年轻和尚这时才恍然大悟。  不仅参禅悟道如此,就是做人做学问也莫不如此,只有拥有虚怀若谷的谦虚态度,才能可能获得进步。古人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海之所以成为大海,就是因为它地势低下,有容纳百川的雅量。  要达到人生的大境界,就要效法大海的这种特性,尽量保持谦虚低下的姿态,心灵空虚无一物,这样才能源源不断地接受新知识,进而融为一体,成就自己的人生价值。  哲学家斯宾诺莎说过:“最大的骄傲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从某种角度来看,的确是这样,一个人具有傲气,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其实又何尝不是为自己不肯努力找一个最妙的借口,他们的心灵软弱无力,而要做成一件事是需要顽强努力和不懈奋斗的,为了避免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努力,他们就从意识深处找出了这个借口,也就可以为自己的不努力而心安理得了。  徐悲鸿大师有一句名言:“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傲气,是自己没有什么真才实学,而一味夜郎自大,骄傲自满,好象别人处处不如自己。这种心态最坏事。一个人即使有一定的天赋或能力,如果他沾染上了这种坏习气,就不会有什么过人的成就。如春秋战国时赵奢的儿子赵括,记忆力很好,自幼熟读兵书,谈论起兵法来头头是道,连他老子都辩不过他。但他傲气很大,认为自己在军事方面是天才,谁都不如自己,可谓目空一切。  然而他父亲却对他知根知底,说如果将来赵国任用他儿子来领军打仗,一定会大败。果然,后来赵王派赵括为统帅与秦军作战,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照搬兵书随意更改军事策略,结果兵败身亡,留下了“纸上谈兵”的深刻教训。  所以一个人的心中决不能有傲气,有了傲气,就会自高自大,不能接受别人正确的建议,一味刚愎自用,最终酝成大祸。也导致别人的轻视和耻笑。  有人也许说,一个人难道对自己不应该有强大的信心吗?  其实,傲气和自信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自信决不同于傲气,自信是一个人在充分认识、了解自己后的一种信心。他相信自己的能力,并不是建立在自欺欺人的基础之上的,而是一种冷静观察周围事物及自己后,所得出的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信念。  这就是一种铮铮傲骨。  傲骨是一种出自内心的信心,这种力量内涵深沉,对待他人不亢不卑,处理事情不骄不躁,具有特殊的人格魅力和顽强不屈的个性。  在人生之路上,我们要有傲骨而决不能有傲气,这样才能以一种信心作为支撑,不管道路是如何的坎坷不平,无论有着怎样的失败和挫折,都能一如既往地迎难而上,以沉着冷静的心态来对待一切事。这样才能拥有一个不留任何遗憾的成功人生。给心灵减压    问:“圣人应变不穷,莫亦是预先讲求否?”  先生曰:“如何讲求得许多?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未有已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  ——《传习录》  陆澄问:“圣人能够应变无穷,难道也是预先研究过的吗?”  王阳明回答说:“圣人怎能研究得那么多呢?圣人的心就象明镜,心中明明朗朗,就能随着自己的感受而灵活自如地应对事物,无物不照。没有已过去的事物尚停留在心中,也没有还没到来的事物预先具备在心中的情况。”  王阳明认为,人只有认识了自己,心灵超然自在,才能在处理各种事务时悠游自如,从容不迫,应变无穷。  王阳明指出,圣人正因为他们的心象明镜一样,随感而应,过而不留,所以才能对各种繁多的事务应变无穷。  在今天这个信息量空前爆炸,日趋快节奏生活的时代而言,我们更需要以这种“心如明镜”的心态来应对,才会生活得更轻松快乐一点。  在现实生活中,面对似乎已超出个人承受能力的繁重生活和工作,我们应该暂时放慢忙碌前进的脚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认识自己,改变自己,让心灵得到升华,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地应对空前强大的生活压力。  现在社会上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我们拼命地努力,步伐越来越快,再也不愿等待。尽管我们被过快的生活节奏压得喘不过气,但就是不愿稍微放慢一点脚步,我们已失去了等待的耐心。殊不知,古话说得好,欲速则不达。  事物的发展规律是不以我们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尽管我们想快,但如果总是保持一种急躁的心理,我们就失去了冷静处理事情的能力,就会感觉不到快乐,就会以更糟的心情来对待生活。而这种消极、负面的情绪,只能带来低下的工作效率,令我们迎来更多的失败和不幸。试想一下,当我们饱受失眠的困扰,当我们精神涣散、心情浮躁时,我们能有多少把握做好当前的事情呢?所以令人感到讽刺的是,我们在追求真正的快乐和成功的时候,却正在和快乐和成功擦肩而过。  精神上的压力,对于身心健康的损害是非常大的,压力长久地盘踞在心头,轻者使人情绪浮躁,遇事控制不住自己;重者则会使人患上抑郁症,进而危及生命安全。  在当前的社会里,我们要做的事太多,我们每天疲于奔命,心灵都已经被这些或那些要解决的事缠绕得紧紧的,再也感觉不到心灵的本来状态,所以我们越来越被物质化了,那种和谐、实在的生活感受离自己越来越远……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再永无何止地给自己加压了,因为人的心灵虽然有很大的承受能力,但其所能承受的压力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超过了这个限度,人的精神就容易崩溃,引发我们所不愿看到的后果。  其实,我们可以选择另外一种工作和生活的方式,就是把心灵的档次提升一个层次,以一种下意识的方式来处理事情。  因为我们的心灵本来有着惊人的洞察力和睿智,在没有外物干扰、宁静平和的情况下,它能以更高的效率、更正确的方式来应对所遇到的一切事情。  那么,怎样才能获得这种洞察力和睿智呢?这就要求我们每天抽一点时间出来反躬自省,与自己的内心多沟通、交流,那样我们就会多一分宁静和洒脱的心态,洞察力、智慧和能力也就会随之而浮现出来……  任何事物都有其固有的运行规律,我们的心灵也不例外。面对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事物,我们可用的时间又不会因此而增多,假如我们还要以不断加快步伐来应对它,迟早有一天我们会超出所能承受的极限。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个问题,放下过于沉重的包袱,轻装上阵,以一种自然而从容的心态来应对全新的挑战。  生命说到底就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追求心灵快乐与幸福的过程,如果人生中只剩下对物质欲望的追求,活得没有一点质感和幸福感,实在是一件悲哀的事情。  从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美国密西西比大学社会学家卡尔•里夫金考察中国后深有感触地说:“中国人活得太累了,他们的人生只有两个词,成功和拼搏……我很奇怪,他们连快乐都感受不到,却想追求幸福。”  其实要想得到快乐和幸福,也就在我们的一念之间,我们把自我放下来了,不再去攀比和计较什么,心灵进入一种宁静从容的境界,这样才能使我们获得一种持久的、真正的快乐和幸福。而只有带着快乐的心情去做事,才可以获得更高的工作效率,为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打下基础。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3
正序
倒序
《王阳明最神奇的心学》
《王阳明最神奇的心学》-2
《王阳明最神奇的心学》-3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王阳明最神奇的心学
王阳明最神奇的心学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