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序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业绩越来越成为评判和衡量企业及个人价值的重要标准。无论从我自身多年的创业经历还是从身边许多成功的企业界朋友的经验来看,业绩都是决定企业和个人前途的硬指标。企业没有业绩,无法在市场中生存;个人没有业绩,无法在职场中立足。作为企业,都希望拥有更多能创造佳绩的优秀员工;作为个人,都希望自己业绩突出,得到社会的承认,踏实地迈向成功。那么,怎样着手才能有效提升业绩呢?在此,我郑重推荐亚龙老师的这本新书《好习惯决定好业绩》,相信会给大家带来启发。习惯和业绩有关系吗?人在工作、生活中的许多行为常常是习惯使然,而非刻意而为。古人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习惯看似微不足道,却是一个人思想与行为的真正领导者,没有什么比习惯的力量更强大。良好的工作习惯能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而坏的工作习惯则常常拖后腿,成为工作中的障碍。培训业界的研究表明:要成为一名优秀员工,你无须高智商或者高明的社交技巧,只需在实践中不断地培养和运用好的习惯,就能将自己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许多事实也证明:一个人无论在哪个行业从事何种工作,要做出骄人的成绩,获得成功,就必须重视习惯的作用和力量。只有养成并坚持良好的习惯,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把事情做好。好习惯决定好业绩。例如,我们通过细心的观察和分析就会发现,优秀的销售人员之所以业绩卓越,正是因为他们有做事细心周全、处处从满足客户需求的角度出发等好习惯,客户往往是被这种源自习惯的细节打动,建立起对销售人员、产品、服务和企业的认同及信任,从而成为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忠实消费者和口碑传播者,快速帮助销售人员实现好业绩。如何摒弃坏习惯,培养和保持好习惯,是提升业绩的关键。亚龙老师的这本书从常见的职场现象切入,结合大量生动、经典的故事和案例,提炼和总结出了有效提升业绩的50种习惯,观点简约睿智,介绍的方法简单实用,让读者得以在轻松的阅读中对照、思考、学习和借鉴,优化自己的工作习惯和行为方式。希望每个阅读过本书的人都能从受益,从细节做起,培养好习惯,在这个以业绩论英雄的时代,成为受企业欢迎的、不可替代的、业绩卓越的员工。谨为序。(本章完)第2章 前言前 言在职场中,业绩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一位曾在外企供职多年的人力资源总监这样说:“所有企业的管理者和老板,只认一样东西,就是业绩。老板给我高薪,凭什么呢?最根本的就要看我所做的事情,能在市场上产生多大的业绩。”的确,现在是一个以业绩论英雄的时代,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都是伴随着工作的业绩才得以体现。习惯是提升业绩的关键。众所周知,人的习惯是在不知不觉中养成的,奥维德说:“没有什么比习惯的力量更强大。”习惯,是一个人思想与行为的真正领导者。在职场中,如何摒弃坏习惯,培养和保持好习惯,是我们提升业绩的关键因素。赫威尔是卡耐基以前的学生,后来成为美国钢铁公司董事会的董事之一。他告诉卡耐基,董事会开会常常拖拖拉拉,许多问题被提出来讨论,却很少做出什么决定,以致大家得把一大堆报告带回家研究。后来,赫威尔说服董事长做出了一个规定:一次只提一个问题,直到解决为止,绝不拖延。表决之前或许需要研究其他资料,但为了让问题真正得以解决,除非前一个问题得到处置,否则不讨论第二个问题。这种办法果然奏效,备忘录上有待处理的事项解决了,行事表上也不再排满预定处理的进度。大家不必再抱一大堆资料回家,也不用被尚未解决的问题弄得惴惴不安。这不仅是美国钢铁公司董事会延续下来的好习惯,也是你我适用的有效原则。上面这个故事说明了习惯与业绩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良好的工作习惯能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而坏的工作习惯则常常拖后腿,成为你工作中的障碍。好习惯决定好业绩,好习惯是取得好业绩的先决条件。好习惯决定好业绩,要成功,要做出骄人的成绩,要成就成功事业,就必须养成并坚持良好的习惯,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尽最大的努力把事情做好。无论什么行业、什么工作,要想取得好业绩,必须要重视习惯的作用和力量,正如下面这条经过研究的结论所说:要成为一名优秀员工,你无须高智商或者圆滑的社交技巧,只需培养并在实践中运用好的习惯,发挥出自己巨大的潜能,你就能成为一名优秀员工。“天下大事,必做于细”,习惯看似微不足道,却是取得好业绩的关键因素。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拥有能创造佳绩的优秀员工,企业的发展才能蒸蒸日上,而决定能否取得业绩的关键因素就是具备良好的习惯。《好习惯决定好业绩》结合工作中常见的职场现象,从日常工作中提炼和总结出对业绩产生影响的50种习惯,从50个不同的角度为读者阐述了这些习惯对业绩的决定作用。其中,销售实战方面主要解读好习惯在取得优秀业绩的一线销售人员身上的重要作用。阅读这些内容,我们可以通过对照优秀销售人员的良好习惯,从而反躬自省,不断优化自己的销售习惯。此外,本书还结合员工的工作实际,引用了大量生动、经典的故事和案例,切实阐释了好习惯与好业绩之间的密切联系,说明了职场人士怎样才能养成好习惯,从而做出好业绩。相信本书对于每一位职场人士都会有所启发,希望每一位读过本书的员工都成为受企业欢迎的、不可替代的、业绩卓越的员工。(本章完)第3章第一章 一分主动换得十分业绩:主动工作的习惯在西方国家,有句谚语说:“你看见主动自觉的人了吗?他必定站在君王的身边。”的确,主动的人才可以得到赏识,主动是一个人提升业绩的关键。小李是一家IT公司的销售部经理。一天,他到一家销售公司联系一款最新的打印设备的销售事宜,因为是一款定位为大众化的新产品,并且厂家即将开展大规模的广告宣传,为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对经销商的让利幅度非常大。小李决定在媒体大量宣传报道之前同一些信誉与关系都比较好的经销商敲定首批的订单。不巧的是,同他一直保持密切业务关系的那家公司的老板不在。当他提起即将推出的新产品时,一位负责接待他的员工冷冷地说:“老板不在!我们可做不了主!”小李继续把厂家准备如何做该款新设备的宣传,需要经销商如何配合进行渠道开拓的设想向这位接待人员讲解,试图得到他的理解和回应。令他失望的是,那个接待人员根本不听他的解释,只用非常简单的一句话搪塞:“老板不在!”小李没有任何办法,只好悻悻地走了出来。他来到有业务联系的第二家公司。不巧的是,这家公司的老板也不在。虽然很失望,小李还是想试一试,看能否说服接待他的人。接待他的是一位新来不久的女员工,当得知小李是来自一家著名的IT公司的销售经理的时候,她马上倒了一杯水给小李,还主动介绍了自己的情况。小李向她说明了来意,她以自己刚刚学到的营销知识,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一个不错的商机,不能因为老板不在就让它白白溜走。她主动要求第二天就给他们公司送货,其他具体事宜等老板回来以后再由老板定夺。结果很清楚。第二家公司的员工在老板不在的时候,由于那位女员工的热情接待,为公司促成了一桩生意,这款产品在整个S市市场上只有该公司一家经营,不到一个月就销售了近3000台,为老板净赚了6万多元。上面的案例形象地反映了存在于职场中的对工作抱有不同态度的两种人。第二家公司的女员工以其主动的精神为公司促成了一桩生意,同时,也赢得了可观的销售业绩。工作需要热情和主动,工作需要努力和勤奋,工作需要一种自动自发的精神。只有以这样的态度对待工作,我们才能在工作中取得好业绩。在很多人眼里,晓莉的运气特别好。她的专业在这个行业里并不占什么优势,长相一般,能力也并不出类拔萃,但她在进入公司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在每一个部门都做得有声有色,每一次调动都令人刮目相看。关于她的升迁,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大致上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大家觉得是好运气眷顾了她,给了她得天独厚的机会,否则她凭什么从人事部文员到营销部经理,一路绿灯、一路凯歌呢?只有她自己清楚机会是怎么得来的。进入这家大公司的时候,专业优势不明显的她先被分到人事部,做一个并不起眼的文员。那个部门,能言善道、八面玲珑、深谙权术的人比比皆是。她不惹是非,只是恪尽职守。不过偶尔露露峥嵘,比如,发现别人输错了数据,她悄悄地修正,并不大肆渲染。领导让她做什么,她就竭尽所能,总是在第一时间做到让人无可挑剔。别人扎堆抱怨工作百无聊赖、老板苛刻、地铁太挤时,她在悄悄熟悉公司的各个部门、产品以及主要客户的情况。有一次营销部经理偶尔经过她的办公室,看到她处理一件小事情时表现出的得体和分寸感,就打报告要求她去顶他们部门的一个空缺。营销部令她的世界骤然广阔起来。同原先一样,她的特色就是默默地努力。半年后,她的几份扎实的调查分析报告,为她赢得了一片喝彩。一年后,她已经是营销部公认的举足轻重的人物了,看到她在会议上气定神闲、无懈可击的发言,让原来人事部的同事大跌眼镜。刚刚荣升营销部经理不久,老板请她喝茶,问她愿不愿意接受挑战,去情况并不乐观的北方公司。来到北方公司,晓莉选择了库存积压最厉害的第一销售处,开始了她的第一步工作。寒风凛冽的冬天,她一个人借了一辆自行车,找代理公司产品的代理商,了解产品滞销的原因。几个月后,情况就开始明显改善了。晓莉的经历告诉我们,无论任务多艰难、多复杂,是自己感兴趣的,还是不感兴趣的,甚至厌恶的,都要充分发挥出主观能动性,不要逃避。这也是她在工作中取得好业绩和被肯定的重要原因之一。当下,竞争越来越激烈,每个公司都需要上进、勤奋的工作人员,因此,积极主动的工作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怎样让自己养成主动的好习惯呢?最简单的,就是要尽快地适应环境,积极主动地努力工作,做到以下几点:1.要分秒必争地工作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你在工作中一定不要吝啬自己的私人时间,不要一到下班时间就率先冲出公司。即使你的付出暂时得不到什么回报,也不要斤斤计较。除了自己分内的工作以外,尽量找机会为公司作出更多的贡献,让公司觉得你是物超所值的。比如,下班之后你还在工作岗位上努力,尽力寻找机会增加自己的价值,尽量彰显自己的重要性。2.要抢先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任何一项工作程序都存在改进的问题,于众人之先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对于工作的进展和公司的发展都很有益。这样的员工,在工作中将脱颖而出,这样的员工将不断取得出色的业绩。3.不要满足于自己的成就应该时刻警告自己:不要躺在安逸的床上睡懒觉,要让自己每天都站在别人无法企及的位置上。若想尽快适应新环境,取得骄人的业绩,迈上通往成功的捷径,不妨先向你身边的同事多学习,向出色的员工看齐,努力赶上并超过他们。4.永远别说已经做得足够好了一个员工优秀与否在于他是否做什么都力求最好。优秀的员工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不会轻率疏忽,满足现状。相反,他会在工作中以最高的规格要求自己,能做到最好,就必须做到最好。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这样的员工才是最有价值的员工。5.自动自发,用心做好每件事无论你现在处于什么位置上,只要你能用心去做每件事,你就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即使日常生活中再平凡不过的事,也值得我们全神贯注地去做。行为本身并不能说明自身的性质,而是取决于我们行动时的精神状态。工作是否枯燥乏味,通常由我们工作时的心境决定。每个人所做的工作,都是由许多琐碎的事情组成的,我们不能因此而对工作中的小事敷衍应付或轻视懈怠。记住,要用心做好每件事。6.“每天多一些努力”“每天多一些努力”,不是语言上的空洞表白,而要成为行动上的真正表现。如果你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你就会在工作中有所作为。要做到这些其实并不难,只需要比公司规定的上班时间早到一些,利用这些时间把一天的工作梳理清楚,不让一天过得混乱;主动地对待工作,不要等到领导追问时才意识到工作还没有做完;如果能晚一点回家,那么就利用下班后的时间把一天的工作整理一下,分清哪些做得不够好,哪些需要改进,然后鼓励自己做好。(本章完)第4章第二章 永远做最有价值的事:“要事第一”的习惯“要事第一”的习惯很重要。最聪明的人是那些对无足轻重的事情无动于衷,却对那些较重要的事务无法无动于衷的人。业绩突出的优秀员工从不为小事所缠,他能很快分辨出什么是无关的事项,然后立刻砍掉它。伯利恒钢铁公司总裁理查斯·舒瓦普,为自己和公司的低效率而忧虑,于是去找效率专家艾维?李寻求帮助,希望李能卖给他一套思维方法,告诉他如何在短短的时间里完成更多的工作。艾维?李说:“好!我10分钟就可以教你一套至少提高效率50%的最佳方法。”“把你明天必须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记下来,按重要程度编上号码。最重要的排在首位,以此类推。早上一上班,马上从第一项工作做起,一直做到完成为止。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对待第二项工作、第三项工作……直到你下班为止。即使你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才完成了第一项工作,也没关系。只要它是最重要的工作,就坚持做下去。每天都要这样做。在你对这种方法的价值深信不疑之后,叫你公司的人也这样做。”“这套方法你愿意试多久就试多久,然后给我寄张支票,并填上你认为合适的数字。”舒瓦普认为这个思维方式很有用,不久就填了一张25000美元的支票给李。舒瓦普后来坚持使用艾维?李教给他的那套方法,五年后,伯利恒钢铁公司从一个鲜为人知的小钢铁厂一跃成为美国最大的钢铁生产企业。舒瓦普常对朋友说:“我和整个团队坚持选择最重要的事情先做,我认为这是我的公司多年来最有价值的一笔投资!”“要事第一”的理念成就了舒瓦普与伯利恒钢铁公司的辉煌。“要事第一”的习惯对于提升业绩具有重要的作用,将重要的事摆在第一位,你才能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在课堂上,老师拿了一个玻璃杯,里面放了一块大石头,差不多和杯子一样大,老师问大家:杯子满了吗?一个学生回答:没满,还可以放沙子。待学生放完沙子,老师又问:满了吗?全班同学回答满了,有一个男孩却回答没有满,还可以放水。老师笑了,接着把沙子和石头倒出来,杯子空了。第二回老师往杯子里先放沙子和水,然后问大家,杯子满了吗?如果要放石头进去,该怎么放?如果我们先把沙子和水放到杯子里,就相当于我们优先处理琐碎的事情,结果重要的事就如同那块大石头放不进杯子里一样,没有足够的时间或精力去完成了。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分不清事情的轻重缓急,把主要精力放在微不足道的事情上,那么重要的事情就很难完成了。我们应该优先处理最重要的事情。员工在工作中如何提高自己的工作效能,做到要事第一呢?做到要事第一,需要注意四个关键点:1.明确公司目标要做到要事第一,首先要明确公司的发展目标,站在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这样可避免重复作业,减少犯错误的机会。我们在工作中,必须理清的问题包括:我现在的工作必须作出哪些改变?我应该从何处入手?为了避免影响目标的达成,有哪些可用的工具与资源?2.找出正确的事要实现要事第一,第二个关键就是要根据公司的发展目标找出正确的事。工作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有时候,一个问题会摆到你的办公桌上让你去解决。问题本身已经相当清楚,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很清楚。但是,不管你想从哪个地方入手,正确的工作方法是:在此之前,确保自己正在解决的是正确的问题——很有可能它并不是先前交给你的那个问题。搞清楚交给你的问题是不是真正的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深入地挖掘和收集事实,多问、多看、多听、多想,用不了多久,你就能搞清楚自己走的方向到底对不对。3.保持高度责任感要做到要事第一,在工作中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感,自觉地把自己的工作和公司的目标结合起来,对公司负责,也对自己负责,然后,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去推进公司发展目标的实现。4.学会说“不”要做到要事第一就要学会拒绝,不让额外的要求扰乱自己的工作进度。拒绝的技巧是非常重要的职场沟通能力。在决定你该不该答应对方的要求时,应该先问问自己:“我想要做什么?或是不想要做什么?什么对我才是最好的?”在做决定时我们必须考虑。如果答应了对方的要求是否会影响既有的工作进度,是否会因为我们的拖延而影响到其他人?而如果答应了,是否真的可以达到对方的要求?(本章完)第5章第三章 成为工作中的专家:职业化的习惯“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精通它!”这句话标示了让工作成为专业的重要意义。职业化是一个良好的习惯,精通一件事的人,在这件事情上可以比其他人做得出色。作为一名从业者,如果你想让自己有更好的发展,就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使自己成为一个职业化精兵;不论你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让工作成为一种专业,专业才能创造非凡业绩。张毅翔毕业于苏州技师学院,当过操作工、维修人员,做过基层管理,当过班组长、线长、课长。不管在哪里,张毅翔始终立足本职岗位,把工作做得比昨天更好、比别人更好。他当操作工的时候,每天面对同样的产品生产,尽管工作简单枯燥,但他总是力求完美。张毅翔开始从事的几个岗位,工作难度都不大,难的是对待每一份工作都能保持一样的敬业精神和认真态度,难的是能把每件小事都做到极致,张毅翔做到了。在当维修工的时候,公司涉及的维修项目,他没有完不成的,松下系统公司的领导赞赏地说:“对于张毅翔来说,我们公司没有他修不了的东西。”他多次被评为公司优秀员工,成为企业的骨干力量。别人问他什么东西都能修是怎样做到的?他说:“这得益于在技校学的理论知识,得益于在技校养成的勤动手的习惯和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他说,当维修工时自己经常琢磨各种设备、零部件,了解它们的构造和性能特点,由于有理论知识做基础,他动起手来就心中有数,能很快发现问题出在哪里。那些设备、零件在他手中翻来覆去几十回,熟能生巧,当然不成问题。2000年他当了班长,负责组织完成班上的生产任务,保证质量和品质。松下公司在苏州生产的产品有一部分要返销日本,产品进入日本时,日方要进行检查,验证产品质量,程序非常严格。2001年上半年,返销日本的产品中出现6起不良品事件,这已经达到了公司规定的全年不良品上限。产品在国内检查时是合格的,为什么到了日本就不合格了呢?张毅翔着手解决这个问题。凭着多年对生产过程、质量管理以及控制过程的熟悉,他判断问题应该出在动态管理的漏洞上,也就是说,产品存在一个变化点管理的问题,只有实现了变化点的合理、完善管理,产品品质才不会因为空间、时间以及其他外在因素的变化而改变。他对症下药,完善了变化点管理程序,改善了动态管理过程,顺利解决了问题。2002年他升任制造部科长,达到了技能岗位的高层。很多人羡慕他走上了管理岗位,但张毅翔认为,没有人生来就懂管理,管理其实是对过程的熟悉,而对过程的熟悉,不仅是时间的积累,更是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提高。职业化的员工都拥有一项真正过硬的本领,这是他们人生中的一笔财富,也是职场上追求卓越、立于不败之地的一大法宝。以上故事给我们的启迪就是: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无论我们做什么工作,必须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精益求精,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本行业的尖兵,做业绩的榜样。在德国的一家工厂,有一天电机突然坏了。一大帮技术人员围着电机团团转,就是找不出毛病,他们使尽了浑身解数仍未能解决问题。正当厂长打算另请高明时,电机组的一名基层员工毛遂自荐。这是一个个子矮小,满脸胡子,穿着沾满油渍工作服的员工,他对厂长说:“我可不可以试试?”许多人都瞧不起他。厂长也带着一种怀疑的口吻问道:“你几天能修好?”这位矮个子员工想了想,说:“三天时间吧。”问他用什么工具,他说只用一把小铁锤、一支粉笔就行了。白天,他围着电机转悠,这儿看看,那儿敲敲,晚上,他就睡在电机房。到了第三天,人们见他还不拆电机,不禁怀疑起来,他的同事让他别打肿脸充胖子了。一位跟他最要好的朋友对他说:“修不了就赶快撒手吧!”可是他笑着说:“别急,今晚就可见分晓。”当天晚上,他让人们搬来梯子,然后他爬到电机顶上,用粉笔在一处画了一个圈,说:“此处烧坏线圈18圈。”技术人员半信半疑地拆开一看,果然如此,电机很快就修好了,恢复了正常运行。厂长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如果把他调到技术部一定会发挥他的才能。于是决定给他1万元的奖金,并从原岗位升任技术部顾问。在任技术部顾问期间,他做出了许多发明。其中发电机组的转动,以前是皮带转动,不仅耗费资源,每隔十几分钟就得打一回皮带油,机器各部位的功能都得不到有效的发挥,他发明了三角皮带传送,使能源的浪费减少到最低程度。几年后,这家工厂成为世界知名的大企业了。由此可见,业精于专,与其诸事平平,不如一事精通,这才是取得业绩、成就伟业的关键,也是职业人士攀登职业高峰的秘诀。在英国赛马界,有一位声望很高、极有权威性的人物亨利?亚当斯,他既不是名声显赫的老板,也不是技能出众的赛手,而是一位钉马掌的铁匠。亨利钉的马掌可以说是骏马蹄上最合适的马掌。他说:“我给它们钉了一辈子的掌,这就是我的工作,也是我最关心的事,我看到一匹马,首先想到的就是该给它钉一副什么样的掌最合适。”他一辈子给人家钉马掌,为自己赢得了极高的荣誉。现在他年事已高,但找他钉马掌的赛手们仍络绎不绝,甚至要排队等候,因为在赛手们眼中,他是无人可替代的。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在得克萨斯州一所学校做演讲时,对学生们说:“比其他事情更重要的是,你们需要知道怎样将一件事情做好;与其他有能力做这件事的人相比,如果你能做得更好,那么,你就永远不会失业。”在这个世界上,各行各业的技术高手、才华横溢的人才不胜枚举,可是真正成功的人有几个?要想成为一名职业化的员工,就要让工作成为一种专业,就要专注自己的优势,将优势发挥到极致。对一个领域百分之百地精通,要比对一百个领域各精通百分之一强得多。一个拥有一项专业技能的人,要比那种样样不精的多面手更容易取得骄人的业绩和获得辉煌的成就。(本章完)第6章第四章 跳出员工的身份考虑问题:像老板一样思考的习惯职场上,很多人都有这样一种错误认识,那就是老板应该比员工更积极。这种错误认识使得很多员工不能像老板一样积极地为公司着想。像老板一样思考是对员工能力的一个较高层次的要求,它要求员工站在老板的立场和角度去思考、行动,把公司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来思考。它不仅是员工个人能力提升的重要准则,而且也是提高企业工作绩效的关键。“像老板一样思考”,源于老托马斯·沃森的一次销售会议。那是一个寒风凛冽、阴雨连绵的下午,老沃森在会上先介绍了当前的销售情况,分析了市场面临的种种困难。会议一直持续到黄昏,气氛很沉闷,一直都是托马斯·沃森自己在说,其他人则显得烦躁不安。面对这种情况,老沃森缄默了10秒,待大家突然发现这个十分安静的情形有点不对劲的时候,他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很大的“THINK”(思考),然后对大家说:“我们共同缺少的是——思考,对每一个问题的思考。别忘了,我们都是靠工作赚得薪水的,我们必须把公司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来思考。”之后,他要求在场的人开动脑筋,每人提出一个建议。实在没有什么建议的,可以对别人提出的问题,加以归纳总结,阐述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否则不得离开会场。结果,这次会议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许多问题被提了出来,并找到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从此,“思考”便成了IBM公司员工的座右铭。每一位老板都像老沃森那样,希望自己的员工可以像自己一样,随时随地站在公司发展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像老板一样思考,不仅仅有利于员工业绩的提升,更有利于员工综合素质的提高。王晓到宝洁公司应聘部门经理,公司总经理告诉他要试用三个月,然后就把他安排到商店做普通的销售员。起初王晓有些不理解,这时一位朋友提醒他要换位思考,想想老板为什么做这样的决定,王晓这才恍然大悟:总经理把他调到基层去,可能是因为他对这个行业和工作还不熟悉,也不了解公司的基本状况,只有从最简单、最基本的工作做起,才能全面了解公司,熟悉各种业务,他以后的工作才能顺利开展。事实证明了王晓的猜测。王晓在销售员岗位做得很出色,取得了不错的业绩。三个月试用期满,总经理将他叫到办公室,通知他通过了公司对他的考验,如今,他已经熟悉了公司的业务,对公司也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可以正式就任部门经理了。在王晓出任部门经理的半年中,他带领部门积极配合总经理的工作,紧跟公司的发展策略,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为公司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深得总经理的青睐。一年之后,总经理调回本部,临走时他推荐王晓担任总经理一职。每个老板总是在不断寻找那些能够助自己一臂之力的人,同时也会辞退那些对公司发展形成阻碍的人。当你站在老板的角度思考问题时,就会对你的工作态度、工作方式以及工作成果提出更高的要求。只要你深入思考,积极行动,你就会创造出很好的业绩,你也会脱颖而出,你所获得的评价也一定会提高。陈玲是沃尔玛中国的总商品经理。1995年沃尔玛中国开始筹备的时候,刚刚从上海交大毕业的陈玲就加入了这家大公司。由于对采购工作没有任何经验,当时的陈玲工作进行得极其艰难,但是,她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就是跳出职员的身份考虑问题,像老板一样思考,随时都要想着为公司争取最大的利益。正是有了这种像老板一样思考的意识和习惯,她在工作中逐渐积累经验,掌握了谈判的要诀和技巧,同时注意把握双赢原则,考虑到供货商的利益,终于打开了采购工作的局面。就这样,她从一个普通的采购员升任到助理采购经理,再到采购经理,到现在已经成为总商品经理。如今她已经被列为沃尔玛的TMAP计划培训对象,这个培训计划的目标就是培养接班人,可能是上一级主管,也可能是更高的管理层。同事们都认为她会有无限量的上升空间。只有跳出职员的身份考虑问题,像老板一样思考,你才具有主人翁意识,你才会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只有具有主人翁意识,你才会感觉到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理所当然。什么样的心态将决定你过什么样的生活。跳出职员的身份考虑问题,以老板的心态对待工作,养成像老板一样思考的习惯,你就会成为一个值得老板信赖的好员工,成为一个老板乐于雇用的好员工,一个可能成为老板得力助手的好员工,不管你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会比那些只具备员工心态的人更容易走向成功。科比是一位用老板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工作的人,也是一位跳出职员的身份考虑问题,像老板一样思考问题的人,他相信机会来自于努力工作,要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必须从现在开始做起。科比曾是一家贸易公司的部门经理,他对进货出货的细节全部都要把关,在与客户的沟通中他也始终保持良好的服务态度;在内部问题的管理上,他也做得井井有条,有声有色,办公室的人际氛围十分和谐,员工在工作中都能抱成团。几年后,因为科比的优异表现,他被调到了总公司工作,职位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说过:“为我工作的人,要具备成为合伙人的能力。如果他不具备这个条件,不能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我是不会考虑给这样的年轻人机会的。”其实卡内基所说的这种员工,就是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员工,就是会像老板一样思考问题的员工。只有站在公司老板的角度,像老板一样思考,才能把工作考虑得更加全面;只有拥有老板心态并能替老板做一些自己职权范围内能做的事,才能使你更有可能成为未来的老板,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本章完)第7章第五章 拿业绩说话:不把问题留给老板的习惯英国有一句谚语是这样说的:“如果你不能成为解决问题的一部分,那么你就是问题的一部分。”作为公司的一员,你要想取得好业绩,要想让自己成为老板的得力助手,就必须让自己做到面对问题不动声色,处之泰然,并妥善解决,而不是把问题留给老板去解决。不把问题留给老板,拿业绩说话,你才能成为老板身边不可或缺的人。善于动脑子分析问题并能妥善解决问题,不把问题留给老板的员工,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会是老板青睐的对象。在微软公司担任副总裁时,李开复对员工能否积极主动地做事深有感触:“不要只是被动地等待别人告诉你应该做什么,而是应该主动地了解自己要做什么,并且规划它们,然后全力以赴地完成。在今天世界上最成功的那些人,有几个是唯唯诺诺、等人吩咐的人?对待工作,你需要以一个母亲对孩子般的责任心和爱心全力投入,不断努力。果真如此,便没有什么目标是不能达到的。”微软总裁鲍尔默说:“微软非常强调员工的动手能力。在进行新产品发布时,盖茨都能自己动手做演示。他总是和工程师做搭档,对自己的产品很熟悉,这样,任何人都糊弄不了他。”他们的话为我们揭示出这样一个道理:一名优秀的员工最重要的就是能够为老板分忧,应当在工作中树立起主人翁精神,主动发现问题,永远不要把问题留给老板。林克是一家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的业务经理。他有一个习惯,就是每次在接受企业的委托之前,总要先拜访该企业的高级主管。在问了一些有关业务委托方面的问题之后,林克总要向这些高级主管提些诸如“你们公司现在聘用的员工数量是根据什么做出的”之类的问题。据林克统计,大部分主管的回答是“我负责的是财务”,或“我主管的是销售”,还有一些人的回答是“我掌管的员工是100名”。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会说:“我的责任是向管理者提供决策所需要的正确信息。”或者“比去年的任务量提升40%是我的责任”。不同的回答反映了人们对待工作价值认识上的差异。正是这种认识上的差异,导致了把问题留给老板还是把业绩留给老板这两种行为上的差异。那些清楚自己的工作使命,把业绩留给老板的人比较看重贡献,他们会将自己的注意力投向公司及个人的整体业绩,而不是自己的报酬和升迁。他们的视野广阔,在工作中,他们会认真考虑自己现有的技能水平、专业,乃至自己领导的部门与整个组织或组织目标应该是什么关系,更进一步,他们还会从客户或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这是因为,不管生产什么产品,提供什么服务,其目的都是为了帮助消费者或顾客解决问题。在古罗马时代,一位有名的预言家在一座城市的广场上设下了一个奇特难解的结,并且预言,将来解开这个结的人必定是亚细亚的统治者。众人都非常相信预言家的话,于是,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有许许多多的人来尝试解开这个结,可是他们最后都一无所获。当时身为马其顿将军的亚历山大,也听说了有关这个结的预言,于是他率领着他的士兵进驻了这个城市。之后他独自一人骑着马来到了这个广场,他想尽各种办法试图解开这个结,可是他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这显然令他有些恼火。几个月过去了,亚历山大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又一次来到了这个广场,用他考虑很长时间的那些方法去解那个结,可是这一次他又失败了。他久经沙场,战无不胜,想不到却被这个小小的死结给难住了,想到这些他气愤至极,恨恨地说:我再也不要看到这个结了。说罢,他抽出了身上的佩剑,一下将那个死结切成了两半——结终于被打开了。果然不出预言家所料,不久之后,亚历山大统治了整个亚细亚。亚历山大挥剑砍断死结的例子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解决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问题本身,而在于我们没有解开自己的心结。有一位智者说,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是看见了问题,然后界定和描述这个问题,并且抱怨这个问题,结果自己也成了这个问题的一部分。另一种人是观察问题,并立刻开始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结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己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品质得到了提升。你是要勇于解决问题,让自己成为问题的主宰,还是向问题妥协,让自己成为问题的一部分,其决定权完全在你手中。一个人要想取得事业上的成功,除了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以外,还要多做一些分外的工作,而不是把问题留给你的老板。这样,可以让你时刻保持斗志,在工作中不断地锻炼自己、充实自己。除此之外,分外的工作也会让你拥有更多的机会,让你把自己的才华适时地表现出来,引起别人的注意,得到老板的认同和重视。(本章完)第8章第六章 执行决定一切:高效执行的习惯执行力对于个人,对于企业,对于任何一个组织乃至一个国家来讲,都是一种竞争力。执行决定一切,高效执行是取得好业绩的必备能力之一,更是一种思维方式,高效执行是一种行为习惯和人生态度。在职场中的大多数业绩佼佼者,他们之所以取得好业绩,不是因为他们有多少新奇的想法,而是因为他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能够完全彻底地执行。正是这种完美执行的态度才使他们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东北一家国有企业破产,被日本财团收购。厂里的人都翘首盼望着日方能带来让人耳目一新的管理办法。出人意料的是,日本人来了,却什么都没有变。制度没变,人没变,机器设备没变。日方就一个要求:把先前制定的制度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结果怎么样?不到一年,企业就扭亏为盈。日本人的绝招是什么?执行,无条件地执行。在一次众多企业老总举办的管理沙龙上,主持人做了一个测验,要求参与人员在20分钟内,将一份紧急材料送给某报社长,并请他在回条上签字。主持人特别声明:不得拆看材料。在这次测验中,有一名会员大胆地打开了资料袋,发现是个空信封,然后提出了若干批评意见。主持人问各位受邀嘉宾:“作为一名执行者,你认为他这样做,对吗?”在场的老总回答的内容虽然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看法:“打开信封是不对的,绝对不能看。”在企业里,一名执行人员可以在执行任务之前尽量了解事实的背景,一旦接受任务后就必须坚决地执行。领导的命令,有的可以与执行者沟通,讲清理由;有的不行,有一定的机密性,就只需要做而不需要知道。在二战时期,盟军决定在诺曼底登陆。在正式登陆之前,艾森豪威尔决定在另外一个海滩先尝试登陆的困难。他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三位部下。经过多次的讨论,那三位部下一致认为:这是一次不可能成功的行动,所以他们力劝艾森豪威尔取消这个计划。后来艾森豪威尔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希曼将军。希曼将军义无反顾地接受了这一任务。这一次战斗是极其惨烈的,盟军损失1500人,几乎全军覆灭。但是这场战斗为后来的诺曼底登陆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经验和教训,从而使诺曼底登陆一举成功。希曼将军就是一位服从指挥、具有强大执行力的优秀将才。他对待任务的态度就是不折不扣地去执行、复命,不说一句废话,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凯瑟琳在纽约一家大型建筑公司任预算员,常常要跑工地,看现场,还要为不同的老板修改工程预算方案。工作非常辛苦,报酬也不高,但她仍主动地去做,毫无怨言。虽然她是预算部唯一一名女性,但她从不因此喊冤叫屈,逃避强体力的工作。该爬楼梯时就爬,该到工地上去查看就毫不迟疑地前往,该去地下车库也是二话不说。她从不感到委屈,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一天,老板安排她为一名客户做一个预算方案,时间只有2天。这是一件原本难以短时间内做好的事情。接到任务后,凯瑟琳立即开始工作。2天时间里,她跑建材市场,调查各种原材料的价格,又四处查询资料,虚心向前辈和同事请教。2天后,凯瑟琳就把一份完美的预算方案交给了老板,她也因此得到了老板的肯定。因为这次完美的执行,现在凯瑟琳已经成为公司预算部门的主管。老板不但提升了她,还将她的薪水翻了2倍。后来,老板告诉她:“我知道给你的时间很紧,但我们必须尽快把预算方案做出来。你表现得非常出色,我最欣赏你这种工作认真、积极主动的人!”责任所在,义不容辞,意识到这一点,努力在工作中做到这一点,以它为动力战胜困难,完成任务,那么你就是公司真正放心的员工!当你养成毫不推托地执行的习惯时,你的业绩就会不断提升,你就会从普通员工中脱颖而出,从而受到老板的青睐。执行决定一切,高效执行是一种好习惯,要想让任何执行都得到一个良好的结果,就需要员工把握执行过程中的五个关键点,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及时执行、有效执行、执行到位。1.要明确你该做什么很多员工的表现是,除非领导明确布置任务,平时不知道自己该干点什么,处于一种等、靠、要的状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眼里没有活”。这是一种极其被动的状态。为什么不主动执行呢?怎样才能知道你该做什么,可从以下内容中找出来:(1)公司目标。(2)部门计划、任务。(3)参与的项目。(4)岗位职责。(5)上级布置的任务。(6)会议决策。(7)协作的工作。从企业的目标和部门的计划中,你可以知道,公司想达到怎样的目标。而从你参与的项目和你的岗位职责中,你可以得出如何帮助企业达到目标的方法。你可以去做上级布置的工作,你也可以主动协助他人做符合会议决策的工作。2.了解执行的含义(1)执行,首先是针对一个目标、计划、项目或者事件等事先已经明确的具体任务,泛泛地说“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那不是执行,而是对领导给你的某个任务的完成、回复。(2)执行,一定要出结果。完成的情况和程度是必须能够用百分比来描述的,而不是对做事过程的描述。在这里,只看功劳,不问苦劳。(3)执行,一定是在限定的时间内执行,迟了,没有意义。(4)执行,带上问题来的同时一定要带上处理建议、解决方案。执行者应该且必须对他手头负责的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工作最清楚、最有发言权。他不带解决方案,就是最大的失职。3.掌握执行的原则(1)执行,一定是按事情的轻重缓急分类做的。高效的执行者能够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按事情的优先级,做到主次有序,抓住并抓紧最重要的事情,一抓到底,毫不放松,直至完成。这样,即使次要的事没有做完,甚至没有来得及去做,但完成了最重要的工作,也是富有成效的。忙得昏天黑地,结果只做了一些无关痛痒的琐碎小事,无法为公司带来任何效益,这样的执行是最糟糕的。(2)执行,一定是按流程去做的。按照公司制定的流程,全面分析,系统推进,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直至完成。(3)执行,一定是追求高效能的。执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状态:办了,不了了之——必须淘汰的执行。办了,没有按时办完,延误了工作——无效的执行。办了,按时办完了——有效率,及格的执行。办了,很快办完且效果不错——有效果,良好的执行。办了,办得又快又好,又创造了更多效益——有效能,高效的执行。每个企业都会提倡高效能的执行,并且积极奖励那些具有高效执行精神、执行能力的员工,因为他们具有最大的成长潜力。4.如何才能有效执行向上级执行汇报,不是简单的见面,而是要有所准备,即思路上的准备、内容上的准备和方法上的准备。以下几点值得注意:(1)见面前,必须让上级感到与你有见面的必要。(2)必须高度重视沟通技巧,如果在执行言辞上有缺陷,过于冗长或艰涩,或易于产生误会,就很难引起上级对你的兴趣,甚至引起反感。(3)选择汇报一个比较重要的成果,并提前做一些准备。(4)为上级提供建设性、启发性的建议,让他感到大有收获,并根据你的执行汇报及时调整战略构想。(5)坦率的态度更能赢得上级的信任。(6)了解上级最喜欢的沟通方式,如交谈、举证、引经据典等。5.执行一定要有检查系统(1)要实现高效执行,一定要有检查系统。明确检查人,检查人也是责任人。检查人对他检查的执行项目必须有连带责任,这样才能够增强责任心,否则,检查就会流于形式。(2)把执行内容写下来。美国宝洁公司提倡“书写的力量”,凡是涉及执行的内容,一定要有书面的东西,尤其是执行要求的结果、时间、地点、责任人、检查人等一定要写清楚,可以对账,不能抵赖,不能推脱。这样,人人向前,不敢落后,从而实现高效执行。检查后要及时跟踪,并且记录在案,更要让执行者知道检查结果已经记录在案。如果催促无效,检查者要及时上报,绝不能听之任之,要采取果断的措施。(本章完)第9章第七章 谦逊是一种成熟:谦虚的习惯艾略特说:“世界上出现的一半错误得归因于那些想要显得重要的人。”谦虚对于收获其他美德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它能使我们意识到我们的不足,它能引导我们努力成为更好的人。谦虚是一项积极有力的特质,谦虚是一种成熟,是一种习惯,如果妥善运用,能够使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增长业绩,使人类在精神上、文化上或物质上不断地提升与进步。苏格拉底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有一次,他和他的弟子聚在一起聊天。在这几个学生当中,有一位学生家里比较富有,于是他便趾高气扬地向所有同学炫耀,他家在雅典附近拥有一望无边的肥沃土地。正当这位学生口若悬河大肆吹嘘的时候,苏格拉底不动声色地拿出一张世界地图,然后问他说:“麻烦你指给我看看,亚细亚在哪里?”学生指着地图,洋洋得意地回答:“这一大片全是。”“很好!那么,希腊在哪里?”苏格拉底接着问。学生好不容易在地图上将希腊找出来,但和亚细亚相比,的确是太小了。“雅典在哪儿?”苏格拉底接着又问。学生指着地图上的一个小点说:“雅典,这就更小了,好像是在这儿。”最后,苏格拉底看着学生说:“现在,请你再指给我看看,你家那块一望无边的肥沃土地在哪里?”学生急得满头大汗,当然找不到。他家那块广大肥沃的土地在地图上连个影子也没有。他尴尬又不好意思地回答:“对不起,我找不到!”谦虚是一种促人进步的力量。愈是成熟的稻穗,头垂得愈低。成熟的果实,开花是向上,所结的果实都是向下。一个人只有低头,才能积蓄向上攀登的力量。越是有学识、有成就的人越懂得谦虚,也正是这种谦虚的精神才促成了他们工作中好业绩的取得,才促成了他们事业上的成功。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所能达到的高度也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有一颗谦虚的心,像大海接纳百川一样,虚心地向所有的人学习,这样才能增长我们的知识与技能,才能使我们在工作中脱颖而出,取得好业绩。有一个博士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家研究所工作,当时,在这个研究所,他是学历最高的一个人。有一天,这个博士到单位后面的小池塘去钓鱼,正好正副所长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钓鱼。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心里面有点骄傲地想:“这两个本科生,有什么好聊的呢?”过了一会儿,正所长放下钓竿,伸伸懒腰,蹭蹭蹭从水面上如飞地走到对面上厕所。看到这幅情景,博士惊得一动不动:“水上漂?不会吧?这可是一个池塘啊。”正所长上完厕所回来的时候,同样也是蹭蹭蹭地从水上漂回来了。博士更纳闷儿了:“怎么回事?”他又不好去问,觉得拉不下面子:“自己是博士生哪!”过了一阵,副所长也站起来,走几步,蹭蹭蹭地飘过水面上厕所.这下子博士更是差点昏倒:“不会吧,到了一个江湖高手集中的地方?”这时候,博士生也内急了;这个池塘两边有围墙,要到对面厕所非得绕十分钟的路,而回单位上又太远,怎么办?博士生也不愿意去问两位所长,憋了半天后,一边起身往水里跨,一边自言自语道:“我就不信本科生能过的水面,我博士生不能过!”只听咚的一声,博士生栽到了水里面。两位所长将他拉了出来,问他为什么要下水,他问:“为什么你们可以走过去呢?”两位所长相视一笑:“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正好在水面下,我们都知道这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桩子过去,你怎么不问一声呢?”我们在工作中也会遇到许多像故事中的博士那样的人,他们对谦虚总是不以为然,其实,没有一个人能够有骄傲的资本,因为任何一个人,即使在某一方面的造诣很深,也不能说他已经彻底精通了。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遇到不懂的问题一定要虚心向身边的人请教。谦虚是一种成熟,体现着品格的高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只有谦虚,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只有谦虚,才能在工作中取得更好的业绩。松下幸之助刚开始做生意时是以科研起家的,对销售并不精通,开发了一种新产品,往往不知道该定价多少最为合适。这时他就从实验室走出来,到零售商那里去请教。他认为经常与消费者接触的零售商,应该最清楚一种产品的价格是否适中,也只有他们才能敏感地捕捉到消费者的购买力和要求。他深入到零售商那里,听取他们的意见。他经常拿出最新研制的产品,虚心地向他们请教这样的产品是否是消费者所渴求的,新产品功能是否齐全,他们所能接受的价位是多少。由于他的真诚和朴实,这些零售商都会真心地告诉他这些信息和行情。松下幸之助就是靠着这些信息迅速做出正确的决策。他所开发出的新产品,以其价格合理、简单实用的特点占领了广大市场,为他掘得第一桶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一个人有才能是值得佩服的事,用谦虚的美德来装饰,那就更值得敬佩了。日本著名的企业家松下幸之助就是这样一位值得敬佩的成功者。谦虚的人会给人以亲切感,更容易获得别人的信赖,加上实际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就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在工作中,良好的业绩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靠一点一滴不断努力得来的。时刻保持谦虚,我们就能踏踏实实地走好我们的每一步,最终到达成功的峰顶。所以,保持谦虚,拒绝自满是取得好业绩的关键。(本章完)第10章第八章 务实才能出业绩:实干的习惯务实是完成一切工作和任务的关键,对此,古今中外的知名人士都有着深刻认识。王符的《潜夫论》说:“大人不华,君子务实。”王守仁的《传习录》说:“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日本京瓷公司创始人兼总裁稻盛和夫说过:“宏伟的事业,只有靠实实在在的、微不足道的一步步的积累,才能获得成功。”英国的卡莱尔有一句名言:“要迎着晨光实干,不要面对晚霞幻想。”……这些思想和理念都是注重现实、崇尚实干精神的体现。业绩都是干出来的,优秀的员工都具有实干的习惯,成功的企业也十分强调实干的品质。卡尔森是卡尔森企业集团的老板,名下有全世界最大的旅行社以及瑞森大饭店。《福布斯》杂志估计他的财产近5亿美元。他是从推着自行车卖奖券开始,一直做到全国首屈一指的大富豪的传奇人物。他的工作哲学是:“星期一到星期五是在保持竞争力不落人后,星期六与星期日用来超越他人。”工作中,许多人都会有很好的想法,只有那些在艰苦探索的过程中具有务实精神而脚踏实地付出辛勤劳动的人,才有可能取得令人惊喜的业绩。公司的正常运转需要每一位员工付出努力,实干的品质在这个时候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戴尔公司,销售人员加入戴尔正式上岗后,企业并不会马上让他挑起大梁,而会安排一位老员工继续在工作甚至生活方面进行指导。这一做法在戴尔内部称为“导师制”。这种务实的作风当然也与戴尔企业文化朴实无华的风格息息相关。戴尔将实干精神作为自己企业的文化,它要求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都必须具备实干精神。无论企业给你下达什么任务,你要做的,就是踏踏实实地完成它,不要找出任何理由来说明自己做不到。戴尔公司正是凭借着严格的执行文化和员工不折不扣的实干精神,才成为世界著名的大公司。戴尔公司的做法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对个人而言,实干是工作中的重要品质,务实才能出业绩,不论在哪个领域,要想获得成功,都离不开实干。职场中人应该重视实干精神,无论是新员工还是老员工,想要在工作中取得好业绩,都必须具备踏踏实实的实干精神。原一平是日本“推销之神”。在一次大型演讲会上,台下数千人静静等待着原一平的到来,想听他的成功秘诀。等了10分钟之后,原一平终于来了。但是他走向讲台,坐在椅子上一句话也没说。半个小时后,有人等不了了,陆陆续续离开会场。1个小时过去了,原一平仍然一句话也没有说,会场上大部分人都走了,最后只留下十几个人了。就在这时,原一平开口了,他说:你们是一群忍耐力最好的人,我要向你们分享我成功的秘诀,但是不能在这里,要去我住的宾馆。于是十几个人都跟着原一平去了,到了原一平所住的宾馆后,他脱掉外套,脱掉鞋子,坐在床上,把袜子脱了,然后他把脚板亮给那十几个人看,人们看到原一平双脚布满了老茧。原一平说:“这就是我成功的秘诀,我的成功是用实际行动跑出来的。”这就是原一平的故事,他的成功是用双脚走出来的,他的实干精神彰显了务实的重要性。同样,对于我们每一位职场人士而言,业绩是证明能力的唯一途径,养成实干的好习惯有助于业绩的提升。不论身居何处,不论从事什么工作,在何种行业,每个人都应该像“推销之神”原一平那样,用实际行动为自己的业绩加分。(本章完)第11章第九章 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凡的业绩:勤奋工作的习惯勤奋刻苦是一所高贵的学校,任何想有所成就的人都必须进入其中,在那里可以学到有用的知识、独立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只有那些勤奋努力、做事敏捷、反应迅速的人,只有充满热忱、动力十足、富有思想的人,才能在自己的工作中创造佳绩,才能把自己的事业带入成功的轨道。几年前,某个著名的建筑工程公司下属的一个建筑队招聘来一个送饭工。这个送饭工跟其他的送饭工不一样,他在工人休息时向他们请教关于建筑的各项工作,很快这个勤奋好学的人就引起了建筑队长的注意。3周后,送饭工当上了建筑队的计时员,他勤勤恳恳地工作,每天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由于他对所有的建筑工作都非常熟悉,工人们遇到问题总喜欢问他。负责人把一切都看在眼里,他决定让这个勤恳又能干的人当他的助理。如今,昔日的送饭工已经是这个建筑工程公司的执行副总了。他依然专注于工作,从不参与任何纷争。勤奋工作就是要亲力亲为、老老实实、本本分分,付出劳动、付出时间、付出精力、付出努力、付出汗水,这样才能功夫不负有心人。好业绩的取得需要勤奋地工作,一分分耕耘就是对好业绩的一步步接近。勤奋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弥补很多先天和后天的不足,俗话讲,“笨鸟先飞”、“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勤奋可以产生强大的力量。卡米尔?弗拉马里昂是法国著名天文学家,有一段时间,他的身边曾有过一名懒惰而又贪睡的助手,由于助手的失职,使弗拉马里昂对星球的观察不止一次地失败。有一次,这个助手又睡得错过了每天一次的夜间星球观察。这次弗拉马里昂实在忍耐不住了,便生气地对他说:“又错过机会了!就在你睡觉的这段时间里,这颗星已经‘跑’了几亿公里了……现在再找无疑是从大海里捞针啊……”勤奋是成功的秘诀,懒惰则是成功的大敌。想要有所成就,就必须克服懒惰;要想创造良好的业绩和收获美好的果实,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勤奋是对业绩的最佳证明,也是对成功的最好注解。在日常生活中,靠天才能做到的事,靠勤奋同样能做到。在美国,有一个人在一年之中的每一天里,几乎做着同一件事:天刚刚放亮,他就伏在打字机前,开始一天的写作。这个男人名叫斯蒂芬?金,是著名的恐怖小说大师。斯蒂芬?金的经历十分坎坷,他曾经潦倒得连电话费都交不起,电话公司因此而掐断了他的电话线。后来,他成了世界上著名的恐怖小说大师,整天稿约不断。常常是一部小说还在他的大脑中酝酿,出版社高额的订金就支付给了他。如今,他算是世界级的大富翁了。可是,他的每一天,仍然是在勤奋的创作之中度过的。斯蒂芬?金成功的秘诀很简单,只有两个字:勤奋。一年之中,他只有3天的时间不写作。也就是说,他只有3天的休息时间,这3天是:生日,圣诞节,美国独立日(国庆节)。勤奋给斯蒂芬?金带来的好处是:永不枯竭的灵感。勤奋出灵感,缪斯女神对那些勤奋的人总是格外青睐,她会源源不断地给这些人送去灵感。在今天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社会里,要想让自己在工作中取得好业绩,要想让自己抓住机遇,脱颖而出,就必须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勤奋和努力,积极进取,奋发向上,才能够实现愿望。所以,不管我们现在从事什么样的职业,都应该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地工作。(本章完)第12章第十章 热情是业绩的催化剂:热情工作的习惯“十年过去,激情依旧”,热情是这样一种资产,它可以用来分享、复制,给别人以后非但没减少反而会增加。你付出的越多,得到的也就越多。工作中最大的奖励不是来自财富的不断积累,而是由热忱带来的好业绩的取得和精神上的满足。对工作充满热情的人,他们的热情并不在于专挑自己喜欢的事情做,而在于发自内心地喜欢自己正在从事的工作。有三个人,他们都是美国大刊物的记者,见多识广,几乎踏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结交过各种各样的朋友。有一天,他们约到一起,准备做一个游戏,游戏规则是:各人同时在纸片上把曾经见过性格最好的朋友的名字写下来,并且解释为什么。结果很快就公布了。第一个人的答案是:“他乐观开朗,非常振奋人心,好像生活又焕然一新。”第二个人也解释了他的理由:“他不管在什么场合,做什么事情,都是尽其所能,全力以赴。”第三个人说:“他对一切事情都尽心尽力。”游戏结束了,在他们互相看了对方纸片上的名字之后,他们发现竟然不约而同地写上了澳大利亚墨尔本一位著名律师的名字,原因是这个律师拥有无与伦比的热情。热情是职场人士的必备装饰,它可以让一个才能平平的人大放异彩,也可以让一个才能卓越的人黯然失色。热情是员工的一大亮点,要想在工作上取得成就,让业绩对你青睐有加,就要保持对工作的由衷热情。你在工作中所拥有的热情,会使你与众不同,从而与周围的人区别开来。在奥康集团的会议桌上,集团总裁王振滔问大家:“世界第一高峰是什么?”“珠穆朗玛峰。”“那第二高峰呢?”没有一个人能答得上来。“那么,中国的第一个奥运冠军是谁?”几乎所有的人都异口同声地说道:“许海峰。”“那第二个呢?”所有人再次陷入了沉默之中。“那么我们应该从中得出什么启示呢?”一阵沉默后,大家纷纷表态:“不管做什么,要做就一定要做第一!”“我们永远只当珠穆朗玛峰!”通过各种方法把员工们的创业激情激发出来后,奥康集团创造了许多奇迹。奥康曾仅用3个月就建成了一栋7400平方米的厂房。2006年,为了满足生产的需要,奥康准备再盖一栋厂房。为了让厂房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投入使用,奥康的高层对负责这一工程的主管下了死命令:3个月必须将厂房建好,而通常盖这样一栋厂房最少需要8个月。这可能吗?在所有人的努力下,厂房如期完成了。当时有一个工人开玩笑地说:“奥康建房就像山里的竹笋一样,前一天还没破土,第二天就冒出来了。”奥康正是在全体员工的创业激情的推动下,才有了今天在中国鞋业的领军地位。所有企业都喜欢有激情的员工。微软的招聘官员说:“我们愿意招的人,他首先应是一个非常有激情的人:对公司有激情,对技术有激情,对工作有激情。”对于很多职场人士而言,我们大部分的工作,都是平凡的,因此,需要深沉的、细水长流的激情,来持之以恒、认真负责地做好普通工作。热情是业绩的催化剂,在工作中保持持久不变的热情很重要。怎样在工作中始终保持激情呢?1.全面了解你的工作及其意义了解一件工作或是产品,可以增加我们工作的热情。公司训练推销员的时候,要把产品的制造细节教给他们,虽然,这些知识在推销的时候很少派上用场。但是,对自己产品的彻底了解,使得推销员在推销的时候能够更有权威和热情,产品才会有更好的销路。如果你对自己的工作不够热情,便该找出原因,很可能是因为你对自己工作的意义知道得不够多,或是不了解自己对整个程序所作的贡献。2.把工作当做一项事业如果你只把工作当做一件差事,或者只把目光停留在工作本身,那么即使是从事你最喜欢的工作,你仍然无法持久地保持对工作的激情。但如果你把工作当做一项事业来看待,情况就会完全不同了。有一句话是:“今天的成就是昨天的积累,明天的成功则有赖于今天的努力。”把工作和自己的职业生涯联系起来,对自己未来的事业负责,你就会容忍工作中的压力和单调,觉得自己所从事的是一份有价值、有意义的工作,并且从中感受到使命感和成就感。3.树立新的目标任何工作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都存在着周而复始的重复。如果因为这永无休止的重复,你对眼前的工作失去信心,而你的态度又不主动转变,不树立新的目标,即使那是一份让你称心的工作,即使那是一个令所有人艳羡的工作环境,它一样会因为一成不变而变得枯燥乏味,你也不会从中获得快乐。4.不断扩展你的“内在空间”关于员工的执行力问题,约翰?丹尼斯认为:“一般而言,员工在执行中出现的失意和挫折感,并不是因为公司或者上司没有给员工提供足够的空间,而是员工本人没有好好地利用自己的空间。”这里所说的执行空间应该包括两种:一种是外在的空间,是别人给予的,能够满足自己种种意愿的空间;另一种是自己拥有的内在空间,那才是“上帝慷慨给予的”无限的空间。无论遭遇怎样的不幸,一个员工拥有的内在空间都应该始终对自己开放着,从而为自己的执行提供足够宽敞的处所,让自己在里面调整、歇息,然后自信而快乐地去面对工作中所谓的“困境”。有一名员工频繁辞职,每一次辞职都责怪上司和公司没有提供给他充分发挥能力的空间。一位人力资源经理曾经坦率地告诉他:“你之所以感觉没有足够的空间,仅仅是因为你的心灵缺少一个足够大的空间。”事情的确就是这样简单。公司和上司为我们提供的条件,其实都是我们的外在空间。我们如果能做到不断提升自身,一心一意地执行,我们的工作自然就不会拖沓,我们的工作业绩也就不会持续低迷,“快乐执行”也就会常伴我们身边。5.学会释放压力工作不是野餐,一个人无论多么喜欢自己的工作,工作多多少少都会给他带来压力。面对压力,有些人一味忍受,有些人只顾宣泄。忍受会导致死气沉沉,宣泄则会带来无尽的唠叨。应该学会管理压力并科学地释放压力,减轻对工作的恐惧感,心情轻松才容易重燃激情。6.切勿自满在工作中,最需要注意的是自满情绪。自满的人不会想方设法前进,就会对工作丧失激情。如果你满足于已经取得的工作成绩,忽略了开创未来的重要性,那么现在这个阶段的工作自然会丧失其吸引力。如果你把过去的成绩当做激励自己更上一层楼的动力,试图超越以往的表现,激情就会重新燃烧起来。(本章完)第13章第十一章 沟通帮你玩转绩效魔方:有效沟通的习惯沟通是传达、倾听、协调,是团队成员必须具备的素质。人与人交往需要沟通,职场中的每一个人都必须突破沟通障碍,养成有效沟通的好习惯,致力于建立正常的团队沟通。团队沟通解决了,众人的智慧就真正调动起来了,个人的业绩才会不断提升。莎莎在一家外企工作。有一次,老板问她能不能做一个比较复杂的项目,她说:“我可能做不好。”她想表达的意思是,“可以让我试试”。莎莎满怀希望地等着这个项目,可第二天就有另一个同事做了。她很失望,在心里埋怨老板不给她机会。后来,有人告诉她,老板希望她自信地回答“能”,那这个项目肯定是她的。莎莎很后悔。在这里,老板不明白莎莎的真实意思,实际上就是没有与老板沟通好的缘故。这是职场中存在的典型的沟通障碍的例子。为什么在日常工作中,许多人就某一问题进行探讨时,往往不是富有成效的交流,而是出现互相谩骂、大声争吵,甚至更糟糕的情况呢?这是因为他们不是在讨论观点,而只是简单地表达观点,含含糊糊、笼笼统统,还想努力影响他人,使其同意自己的看法。这样一来,就注定他们的沟通不会成功。不能有效沟通,就无法明白和体会对方的意思,工作就会出现问题。在工作中,只有加强有效沟通,才能化解矛盾、澄清误会,将工作做好,取得好业绩。代岙是一家公司的业务主管,即将晋升为部门经理。由于赏识她的总经理调离,换了新上司后,她的任命被耽搁了。代岙暗中了解到,原来公司里有些人在造谣,说前任总经理要提拔她,是因为她与前任总经理有“一腿”。这些谣言自然传到新来的总经理耳朵里了,使得新上司对她不冷不热。代岙感到很委屈,可这事又不好直接向新上司挑明,唯有加强沟通才能消除误解。一天,代岙利用午休时间主动和上司交流。闲聊中,她把自己的经历和工作情况向上司汇报了,并说明自己工作经验不足、涉世不深,希望上司多多批评、指教。这次交流以后,上司也特意留意了一下她,发现她确实是个人才,对她的态度也有了改变。此后,每次与上司一起出差,她总会当着上司的面拨打家里的电话和男友的电话,告知自己的行踪,显示自己很在意家庭和男友的感情。在有意无意地沟通中,上司觉得她并不是一个轻薄的女孩,行为举止得体大方,并且待人真诚,业务能力也强,便签发了对她的任命书。人在职场,难免会被人误解。有的是他人造成的,有的则是自己不经意间造成的,对此,绝不能采取消极的听之任之的态度,更不能以对抗的方式去面对,而是要通过沟通来解决。通过沟通,不仅有助于消除别人对你的误会,还会加深别人对你的认识,会为你提升业绩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沟通对于整个团队工作效能的提升十分重要。如果员工之间沟通不畅,就会造成内耗,并处于一种无序和不协调的状态之中,所以,我们要实现合作关系,就必须学会有效沟通,保证责任的落实。要想做到有效沟通,需注意做到以下几点:1.谈论别人感兴趣的话题一个高效能的人士应当具备出色的沟通能力,为此,他必须是一个“话题高手”,善于谈论他人感兴趣的话题。所以,如果我们想在沟通中更好地影响他人,就应当养成谈论他人感兴趣的话题这个好习惯。2.最好面对面沟通面对面沟通是最亲切、最有效的交流方式。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你可以直接感受到对方的心理变化,在第一时间正确地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从而达到快速有效沟通的目的。因此,每一位优秀的执行者都应该养成面对面与别人交流的习惯。一般人在与人面对面沟通时,常常强调讲话内容,却忽视了声音和肢体语言的重要性。其实,沟通便是要努力和对方达成一致以及进入别人的频道,也就是你的声音和肢体语言要让对方感觉到你所讲的和所想的是一致的,否则对方就无法收到正确的讯息。3.提高沟通能力的4个步骤(1)明确沟通对象明确沟通对象的目的是清楚自己的沟通范围和对象,以便全面地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2)改善沟通状况明确沟通对象之后,可以问自己下面几个问题,了解自己该从哪些方面去改善自己。对哪些情境的沟通感到愉快?对哪些情境的沟通感到有心理压力?最愿意与谁保持沟通?最不喜欢与谁沟通?是否经常与多数人保持愉快的沟通?是否经常感到自己的意思没有说清楚?是否经常误解别人,事后才发觉自己错了?是否与朋友保持经常性联系?是否经常懒得给人写信或打电话?……客观、认真地回答上述问题,有助于你了解自己在哪些情境中、与哪些人的沟通状况较为理想,在哪些情境中、与哪些人的沟通需要着力改善。(3)优化沟通方式在这一步中,我们可以通过下面几个问题看一看自己的沟通方式存在哪些需要改善的地方。通常情况下,自己是主动与别人沟通还是被动沟通?在与别人沟通时,自己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在表达自己的意图时,信息是否充分?主动沟通者与被动沟通者的沟通状况往往有明显差异。研究表明,主动沟通者更容易与别人建立并维持广泛的人际关系,更可能在人际交往中获得成功。(4)制订沟通计划总结上述经验,制订一个循序渐进的沟通计划,然后付诸行动。比如,你可以规定自己每周与两个素不相识的人打招呼,具体如问路、说说天气等。最后,我们在执行计划时要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自己能够成功。一个人能够做的,比他已经做的和相信自己能够做的要多得多。(本章完)第14章第十二章 计划保证业绩:制订计划的习惯博恩·崔西在《简单管理》一书中写道:“我赞美彻底和有条理的工作方式。一旦在某些事情上投下了心血,带着明确的目的去做事,就可以减少重复,这样就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有秩序地工作是一个人做事有目的的重要前提,在工作中养成制订计划的习惯,可以提高一个人的工作效率,也能促使其业绩不断增长。沃森在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时说:“我的助手有一个非常好的习惯,这也是我一直没有替换他的主要原因。他有一本形影不离的工作日记,每天早晨,他都会把前一天写好的工作计划再翻看一遍,而在一天的工作结束后,他要对这一天的工作进行总结,同时把下一天的计划再做出来。”制订计划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法国作家雨果说过:“有些人每天早上预订好一天的工作,然后照此实行。他们是有效利用时间的人。而那些平时毫无计划,靠遇事现打主意过日子的人,只有‘混乱’二字。”在明确工作目的和任务后,能不能实现就在于能否进行合理的组织工作。小刘和小王毕业后应聘到同一家公司,在同一办公室里做着相同的工作。一天,她们接到同样的任务:1.做出下季度的部门工作计划,第二天早上交给老板。2.约见一个重要的客户。3.要去一趟医院,诊治花粉过敏症。4.11∶50去机场接五年没见面的大学同学,送到酒店。5.去银行办理相关的手续。6.下班后和丈夫约会,因为今天是个纪念日。我们首先看一下小刘是怎么做的:小刘因为前一天晚上睡晚了,早晨起床有些迟,她匆忙打车到公司,但还是迟到了5分钟。一进办公室,就听到电话响,是老板,提醒她明天一上班就要交计划书。她打开电脑,开始一一回复自己信箱里客户和公司的邮件,还不停地打电话答复分公司的咨询。最后一个电话结束时已经11点20了。向上司请了一小会儿假,便匆忙赶到机场,还好刚过十分钟,打同学的手机看看,原来是飞机晚点。12点20见到同学,送到酒店,一起吃饭。这顿饭有点心不在焉,因为下午还要和客户见面,所以一边吃饭一边打电话和客户约定地点。吃完饭跟同学告别,赶到约定地点。由于花粉过敏,和客户约见的时候一个劲儿打喷嚏,连说Sorry,真是狼狈。回到公司,刚刚坐定,想写工作计划,银行打电话来催了。赶到银行,银行突然需加一份文件,气得她跟银行工作人员理论了半天,又返回公司。这时还有1个小时就下班了,她觉得太累了,不想再写那份计划书了,先给同学打了一个电话,聊聊天感觉好了许多。放下电话,看到满桌堆着的文件,忽然觉得特烦,决定整理已拖了几个星期的文件。整理完文件,已经到了下班时间。跟老公约会,一起吃晚饭庆祝纪念日,有点累,不断打哈欠。回到家,老公休息了,她却不得不泡上一杯浓浓的咖啡,坐在电脑前,继续完成工作计划。很显然小刘对自己的计划管理得很不好,虽然她计划中的每件事都做了,可是哪件也没做好。我们再来看一下小王是怎么做的:小王在前一天晚上睡觉前就把第二天要做的重要的事情在脑海里过一遍。准时上班后,开始打电话。先给各分公司打电话,请他们将相关材料通过电子邮件传送过来,并且告知上午不再接受他们的其他询问,下午她会给予答复,然后给客户打电话约时间、地点,将客户约见地点安排在同学预订酒店的楼下咖啡店里。再给机场打电话,确定班机到达时间。最后给银行打电话,确定相关手续及要准备的材料。打完电话后,抓紧时间写工作计划,因为前一周已经零星敲得差不多了,所以很快完成,并上传给老板。中间除了几个要接的电话,其他工作全部暂停。11点离开公司顺便拿上了到银行所需的一切资料。因为已经知道飞机晚点半小时,所以路过医院治花粉过敏症。从医院出来,直接到机场接同学,在酒店吃了一个快乐的怀旧午餐,然后直接到旁边的咖啡店和客户谈事情,去银行办完手续后,回到公司,将上午各分公司的事务集中处理完结。快下班时,接到老公打来的电话,到洗手间把自己重新打扮一番,漂漂亮亮地约会吃晚饭,过了一个有情调的纪念日。相同的事,小王做得有条不紊,顺顺利利,可见她对自己的计划管理是十分成功的。对于一名职场人士来说,不仅要做好计划,更重要的是能够管理好自己的计划,顺利地把每一件事都做好,让条理性、计划性成为业绩路上的加油站。优秀的工作人员开始工作前能够把当天所要完成的工作进行一番统筹安排,制订一个科学合理的计划,并且能够在工作的过程中严格按照计划完成工作。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在执行工作计划时非常严格,而且能准时做好每一件事情。在工作中,制订计划是一个好习惯,如何使自己的工作更具计划性、条理性,从而更为明确化呢?使自己的工作明确化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填写应做工作的清单。首先,你可以找出一张纸,毫不遗漏地写出你所需要做的全部工作。凡是自己必须做的工作,且不管它的重要性和顺序怎样,一项也不漏地逐项排列起来,然后按这些工作的重要程度重新列表。重新列表时,你要试问自己:如果我只能做此表当中的一项工作,首先应该做哪一项呢?然后再问自己:接着该做什么呢?用这种方式一直问到最后一项。这样自然就按着重要性的顺序列出自己的工作一览表,然后,对你要做的每一项工作应该怎么做,并根据以往的经验,总结出你认为最合理、有效的方法。在制订工作计划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明确自己的工作是什么,还要明确每年、每季度、每月、每周、每日的工作及工作进程,并通过有条理的连续工作,保证以正常速度执行任务。在这里,为日常工作和下一步进行的项目编出目录,不但是一种不可估量的时间节约措施,也是提醒我们记住某些事情的手段,可见,制订一个合理的工作日程是多么重要。工作日程与计划不同,计划是对工作的长期规划,而工作日程是指怎样处理现在的问题。比如今天和明天的工作,就是逐日推进的计划。有许多人抱怨工作太多、太杂乱,实际上是由于他们不善于制定日程表,无法安排好日常工作,有时候反而抓住没有意义的事情不放,难免就会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因此,养成一个制订工作计划的好习惯对于我们更好地做好工作来说很重要。(本章完)第15章第十三章 最充分的准备换来最好的业绩:积极准备的习惯葡萄牙波尔图足球队的前主教练穆里尼奥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当准备的习惯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时,它就会永远在那里,并帮助你取得令人惊讶的胜利。”拿破仑?希尔也说过,一个善于准备的人,是离成功最近的人;一个缺乏准备的人,一定是一个差错不断的人,纵然其有超然的能力、千载难逢的机会,也不能保证获得长久的成功。准备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对于每一个职场人士来说,准备的心态是一种习惯,只有最充分的准备,才能换来最好的业绩。准备是获得业绩的保证,这一点在阿尔伯特?哈伯德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验证。阿尔伯特?哈伯德有一个富足的家庭,但他还是想创立自己的事业,因此他很早就开始了有意识的准备。他明白像他这样的年轻人,最缺乏的是知识和经验。于是,他有选择地学习一些相关的专业知识,充分利用时间。他在外出工作时,总会带上一本书,在等候电车时一边看一边背诵。他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这使他受益匪浅。后来,他有机会进入哈佛大学,开始了一些系统理论课程的学习。在经过多次对欧洲的实地考察之后,阿尔伯特?哈伯德开始积极筹备自己的出版社。他请教了专门的咨询公司,调查了出版市场,在从事出版行业的威廉?莫瑞斯先生那里得到了许多积极的建议。于是,一家新的出版社——罗依科罗斯特出版社诞生了。由于事先的准备工作做得好,出版社经营得十分出色。他不断将自己的体验和见闻整理成书出版,名誉与金钱相继滚滚而来。阿尔伯特并没有就此满足,他敏锐地观察到,他所在的纽约州东奥罗拉,当时已经渐渐成为人们度假旅游的最佳选择之一,但这里的旅馆业却非常不发达。这是一个很好的商机,阿尔伯特没有放过这个机会。他抽出时间亲自在市中心做了两个月的调查,了解市场行情,考察周围的环境和交通。他甚至亲自入住一家当地经营得非常出色的旅馆,去研究其经营的独到之处。后来,他成功地从别人手中接手了一家旅馆,并对其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和装潢。在装修旅馆时,他根据自己的调查,接触了许多游客。他了解到游客们的喜好、收入水平、消费观念,更注意到这些游客正是因为对于繁忙工作的厌倦,才在假期来这里放松的,他们需要更简单的生活。因此,他让工人制作了一种简单的直线型家具。这个创意一经推出,很快受到人们的关注,游客们非常喜欢这种家具。他再一次抓住了这个机遇,一个家具制造厂诞生了。家具厂蒸蒸日上,也证明了他准备工作的成效。同时他的出版社还出版了《菲利士人》和《兄弟》两份月刊,其影响力在《致加西亚的信》一书出版后达到顶峰。我们可以看到,阿尔伯特的成功得益于他精明的判断和独到的眼光,这与他事前积极充分的准备也是分不开的,因此他才能够在面临机遇时果断出击,可以说正是这种准备意识成就了他事业的辉煌。阿尔伯特深深地体会到,准备是执行力的前提,是工作效率的基础。因此,他不但自己在做任何决策前都认真准备,还把这种好习惯灌输给他的员工。很快,“你准备好了吗”成为他们公司员工的口头禅,形成了“准备第一”的公司文化。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公司的执行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工作效率自然而然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与此同时,员工的业绩也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在吸引了全世界眼球的拳坛世纪之战中,当时正如日中天的泰森根本没有把年近40的霍利菲尔德放在眼里,他自负地认为可以毫不费力地击败对手。同时,几乎所有的媒体也认为泰森将是最后的胜利者。美国博彩公司开出的是22赔1泰森胜的悬殊赔率,人们也都将大把的赌注压在了泰森身上。在这种情况下,认为已经稳操胜券的泰森对赛前的准备工作——观看对手的录像,预测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应对措施,保证自己充足的睡眠和科学的饮食方面都敷衍了事。但是,比赛开始后,泰森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找不到对手的破绽,而对方的攻击却总是能突破自己的防线。于是,气急败坏的泰森作出了一个令全世界人都感到震惊的举动:一口咬掉了霍利菲尔德的半只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