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生事的小人们。 形容丑陋,内心阴暗,心术不正,脸皮颇厚,不择手段,无事生非,恶习不改,是这类人最好的画像。他们同青头逐臭苍蝇的唯一区别在于:青蝇逐臭从不掩饰,总是大张旗鼓,闹闹轰轰,而且赶不走;谗倭小人则总是躲在阴暗的角落,小心翼翼怕被现,总是趁人不备时搞阴谋诡计,然后装出正人君子的模样。比较起来,他们连苍蝇的体面和勇气都没有,可见其秉性的卑琐和可恶。菀柳 --兔死狗烹的悲剧 【原文】 有菀者柳①, 不尚息焉② 上帝甚蹈③, 无自暱焉④ 俾予靖之⑤, 后予极焉⑥。 有菀者柳, 不尚惕焉⑦。 上帝甚蹈, 无自瘵焉⑧。 俾予靖之, 后予迈焉⑨。 有鸟高飞, 亦傅于天⑩。 彼人之心, 于何其臻(11)。 曷予靖之(12), 居以凶矜(13)。 【注释】 ①菀:枝叶十分茂盛的样子。②尚:庶几。③蹈:动,指变动无常。④暱(n i):亲近。⑤俾:使。靖:谋划。⑥极:诛,责罚。⑦愒(qi):歇息,休息。瘵(Zhai):病,生病。⑨迈:行,指放逐。⑩傅:到达。(11)臻:至,到。(12)葛:为什么。(13)以:于。凶矜:凶险。 【译文】 枝叶茂盛的柳树, 谁不想在树下歇。 君王喜怒太无常, 不要与他太亲近。 若使我去谋国事, 结果必定遭诛杀。 枝叶茂盛的柳树, 谁不想在树下歇。 君王喜怒太无常, 不要与他太接近。 若使我去谋国事, 结果必定遭放逐。 鸟儿展翅高高飞, 一直向上飞到天。 那人内心摸不透, 何处才是那止境。 为何让我谋国事, 把我置于凶险地。 【读解】 兔死狗烹,是人们用来比喻事成之后就把曾经效劳出力的人抛开或杀掉,就像野兔死了之后,猎狗再也无用武之地,于是便被杀掉煮来吃肉。 这类悲剧从古至今不可胜数,不必我们—一列举。值得注意的倒是,我们如何保护自己,不致被别人过河拆桥、被别人煮来吃肉? 翻脸不认人的小人和野心家大有人在,有时我们被他们蒙蔽完全可能。然而,一旦我们有所醒悟,就该认真想想出路的问题。最可怕和不可救药的是,既已醒悟。还继续幼稚地抱有幻想,天真地以为小人野心家会良心发现、立地成佛。等到刀子架到脖子上那一天,连后悔都来不及及时醒悟,出路是有的。可以金蝉脱壳。力量不够强大时,翅膀尚未长硬时,不妨以阴谋付阴谋,以诡计对付诡计,巧妙地以走为上计。不等对方把刀子磨快,便逃之天天。把根留住,将会形成对方的心腹之患,便之坐卧不安。 可以激流勇退。事成之后,知道结果不妙,主动引退,不存啡份之念,可以正大光明地、体面地享受已获得的成果。这样做也需要技巧,使对方无法以任何理由举起刀来。也可以将计就计。当力量强大到足以同对方抗衡之时,一旦 觉察到阴谋,便当机立断,先下手为强,趁对方刀子没有磨好时将其除掉,不发慈悲,不存幻想,不留后患,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小人和野心家是不会自行消失的。如果还会有免死狗烹的悲用发生,只能怪我们自己太麻木,太幼稚,太仁慈,太软弱。隰桑 ——暗恋时一种幸福 【原文】 隰桑有阿, (1) 其叶有难(2)。 即见君子, 其乐如何。 隰桑有阿, 其叶有沃③ 既见君子, 云何不乐。 隰桑有阿, 其叶有幽(4)。 既见君子, 德音孔胶⑤。 心手爱矣, 遐不谓矣(6)。 中心藏之(7), 何日忘之。 【注释】 ①阿;美好的样子。②难(nuo):枝叶茂盛的样子_③沃:柔 嫩光渭的样子。④幽:深黑色。⑤胶:牢固。(7)遐不:何不,为 什么不。(7)藏(zang):同“臧”。善。 【译文】 洼地桑树多么美, 枝叶柔嫩又茂盛。 已经见到那君子, 心里不知多快乐。 洼地桑树多么美, 枝叶柔嫩又滑润。 已经见到那君子, 心里怎么不快乐。 洼地桑树多么美, 枝叶色深绿油油。 已经见到那君子, 情深意笃愈加深。 心里把他爱极了, 何不对他把话讲。 内心深处藏起来, 什么时候能忘掉。 【读解】 暗恋是一种幸福。 暗恋站在距离之外,略去了细微末节,看个大概,一举手一 投足,或皱眉或微笑,都有一种由距离造成的美感。其中有朦胧 造成的因素、有暗恋者用想象所作的加工和放大,也有爱屋及乌 的成分。 暗恋既然保持着距离,就没有走近之后的摩擦纠葛,没有系 于对方的责任。用一种审美的心态来欣赏,身是自由的,心是自 由的,想象是自由的,美妙的情意和想象,可以不受污染而保持 清纯的本色。 暗恋的情感是一笔精神的财富。它实际上已与对象无关,对 象仅仅是激发美好情感的媒体,被激发起来的情感成了暗恋者精 神上的支撑和欢乐的源泉。能够享受这笔财富和欢乐的,只有暗 恋者本人。这种体验不可言说,不可名状,更不可与他人分享。 以占有为目的的暗恋完全不同于以审美为目的的暗恋。以占有为目的,便会朝思暮想,如熬如煎,茶饭不思,心思力乏。它时一种消耗一种折磨。一心系于占有,便不再有观赏、想象的自由,也不再有沉浸在遐想中的幸福感,而只有如坐针毡的苦涩。绵蛮 ——路慢慢其修远兮 【原文】 绵蛮黄鸟(1), 止于丘阿(2)。 道之云远, 我劳如何。 饮之食之, 饮之食之, 命彼后车(3), 谓之载之。 绵蛮黄鸟, 止于丘隅。 岂敢惮行(4), 畏不能趋(5) 饮之食之, 教之诲之。 命彼后车, 谓之载之。 绵蛮黄鸟, 止于丘侧。 岂敢惮行, 畏不能极(6)。 饮之食之, 饮之食之, 命彼后车, 谓之载之。 【注释】 ①绵蛮:小鸟的模样。②丘阿:山坳。③后车:副车,跟在后面的从车。④惮:畏惧,惧怕。⑤趋:快走。(7)极:到达终点。 【译文】 毛茸茸的小黄鸟, 栖息在那山坳中。 道路漫长又遥远, 我行道路多劳苦。 让他吃饱又喝足, 教他通情又达理。 叫那随从的副车, 让他做上拉他走。 毛茸茸的小黄鸟, 栖息在那山角落。 哪里是怕徒步走, 只怕太慢难走到。 让他吃饱又喝足, 教他通情又达理。 叫那随从的副车, 让他做上拉他走。 毛茸茸的小黄鸟, 栖息在那山丘旁。 哪里是怕徒步走, 只怕不能走到底。 让他吃饱又喝足, 教他通情又达理。 叫那随从的副车, 让他做上拉他走。 【读解】 微贱的劳苦者在行役途中感叹自己命运的漂浮不定,怀疑自己有无能力坚持下去,盼望有一只援助只手来拉他一把,从而继续走着漫长而艰辛的行旅只路。 其实正可把这位劳苦者的境遇看作是我们的人生之旅的一个缩影,是我们人生之旅的真实写照。从生到死,是一个完整而漫长的过程。谁能把握住自己的命运?谁不可能漂浮不定?谁不渴望有一只上帝之手拉自己一把?谁没有感到疲惫得即将倒下得时候?谁没有感到前途迷茫、找不倒出路得时候?谁没有痛不欲生、彻底绝望得时候? 几乎每个人都有过,几乎满世界都会听到各种各样得感叹。如果有谁说自己从未有过痛苦、悲哀、疲惫、绝望、彷徨、厌恶、烦闷 、畏惧、孤独、恐惧、战栗等等,那倒真是匪夷所思得怪事。只要我们孩未走到死亡得尽头,就不可能摆脱人生之旅上这一切真切得体验和内心得感悟。 贝多芬曾经大呼:“我要扼住命运得咽喉!”这无疑体现了他不向命运低头和屈服得英雄气概,足以让我们叹为听止,高山仰止。可是真实生活中得我们,有几人能扼住命运得咽喉从而驾驭它。苕之华 ——饥年叹悲苦 【原文】 苕之华(1), 芸其黄矣(2)。 心之忧矣, 维其伤矣。 苕之华, 其叶清清。 知我如此, 不如无声。 牂羊坟首(3), 三星在罶(4)。 人可以食, 鲜可以饱(5)。 【注释】 ①苕(tiao):凌霄花,藤本蔓生植物。②尝其黄:草木枯黄的样子。 ③牂(zang)羊:母羊。坟:大。④三星。指星光。罶(liu):捕鱼的小网。⑤鲜:少。 【译文】 凌霄花开在腾上, 花瓣已经枯黄了。 我的心中多忧愁, 满心哀伤难诉说。 凌霄花开在腾上, 叶色清清花已落。 早知我心这样苦, 不如当初不降生。 母羊瘦弱头显大, 星光照耀着鱼网。 虽然也算有饭吃, 很少有人能吃饱。 【读解】 古代的人们靠天吃饭,年成不好,自然会失去生活来源,出现饥荒,饿殍遍野。这种情形大概每隔三、五、年就来一次。其中惨状,以我们今日衣食富足的处境,是难以想象的。连吃草的羊都饿得皮包骨,显出硕大得头颅,人得处境便可想象而知了。 不过,无论怎样饥荒,五有多少饿殍,总还是有人不忧不愁,啃鱼咽肉,出入有车马,起居有奴仆。杜甫诗中写“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把那几家欢乐、无数家愁得情景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出来。饱汉不知饿汉饥。这当中也许有确实不知者,而知道者恐怕更多。即使知道,又能怎样呢?饱汉出于自身的利益,不大可能开仓济贫,与民共渡艰难。饿汉除了喊几声“天”、望“天”兴叹知外,又能如何呢?叫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知时,唯有自叹命运悲苦,生命悲苦。 天无情,人无情,命运无情。只有当这一切热铁一般无情降临到头上之时,人才发现自己是多么可怜,多么可悲。何草不黄 ——苦难只有承受者自知 【原文】 何草不黄, 何日不行。 何人不将(1), 经营四方。 何草不玄(2), 何人不矜(3)。 哀我征夫, 独为匪民。 匪兕匪虎(4), 率彼旷野(5).。 哀我征夫, 朝夕不暇。 【注释】 (1)将:行,走路。(2)玄:黑色,这里指凋零。(3)矜:(guan):同“鳏”年老无妻。(4)兕(si):野牛。(5)率:沿着。(6)芃(peng):兽毛蓬松的样子。(7)幽:深。(8)栈车:役车。(9)周到:大道。 【译文】 哪种草儿不枯黄, 哪些日子不奔忙。 哪个男子不出行, 往来经营走四方。 哪种草儿不凋零, 哪个男子不单身。 可怜我们当征夫, 偏偏不被当人待。 不是野牛不事虎, 总在旷野受劳苦。 可怜我们当征夫, 早晚奔波没空闲。 尾巴蓬松的狐狸, 总在深草丛中藏。 高高大大的役车, 总在大道上奔跑。 【读解】 是的,世上没有不黄不枯的草,也没有不凋不谢的花。人的劳苦奔波却不一样。有人终年劳累奔波,当牛做马,不得歇息。有人锦衣玉食,作威作福,游手好闲。有人衣不蔗体,食不果腹。有人却高枕无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即使是野兽,也有悠闲自在得时候,有冬眠得时候。人不如野兽,连喘息之机都没有,所拥有得一切都付出了,得到得只有辛酸和泪水。出现这种境况之时,问题就应向统治者来解答,而比应当由受苦受难得人自己 来解答。 但在实际中,没有谁来解答这个问题,只有自问自答,独自承受苦难,便成了身处苦难之中唯一得慰籍,仅此而已。如果希望以这种表达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使统治者受到感动,良心发现,那就大错特错了,那就过于天真和幼稚了。 承受苦难就象喝水一样,其中冷暖,只有喝水者自己知道。也许,人生是应当承受苦难。但是如果对身处社会低层、从生到死便与苦难厮守的人们说“苦难是人生的精神财富”,这就未免太无情,太残酷了,几乎同鳄鱼的眼泪差不多。緜 ——先民创业的史诗 【原文】 緜緜瓜瓞(1), 民之初生②。 自土沮漆③, 古公亶父④ 陶复陶穴(5), 未有家室。 古公亶父, 来朝走马。 率西水浒(6), 至于岐下。 爱及姜女(7), 聿来胥宇(8)。 周原膴膴(9), 堇茶如饴(10)。 爱始爱谋(11), 爱契我龟(12)。 曰止曰时(13), 筑室于兹。 乃慰乃止, 乃左乃右。 乃疆乃理, 乃宣乃亩(14)。 自西徂东, 周爱执事。 乃召司空(15), 乃召司徒(16)。 俾立室家, 其绳则直。 缩版以载(17), 作庙翼翼(18)。 捄之陾陾(19), 度之薨薨(20)。 筑之登登, 削屡冯冯(21)。 百堵皆兴(22), 鼛鼓弗胜(23)。 乃立皋门(24), 皋门有伉(25)。 乃立应门(26), 应门将将(27)。 乃立冢土(28), 戎丑攸行(29)。 肆不殄愠(30), 亦不陨厥问(31)。 柞掝拔矣, 行道兑矣(32)。 混夷駾矣(33), 维其喙矣(34)。 虞芮质厥成(35), 文王厥蹶生(36)。 予曰有疏附(37), 予曰有先后(38)。 予曰有奔奏(39), 予曰有御侮(40)。 【注释】 ① 緜緜:连续不绝的样了。瓞(die):小瓜。②民:指周朝的民众。 (3)土:指杜水。沮、漆都是水名。(4)古公:亶父的号。亶父:周 太王的名。(5)陶:挖掘。复:地室。(6)水浒:水边。(7)及:带着, 一起。(8)胥: 视察,察看、守:居住。(9)周原:地名。膴膴 (wu):士地肥美的样子。(10) 堇(jin)、茶:两种野菜的名字。饴:饴糖。 (11)始:谋划、(12)契:用火烧龟壳以占卜。 (13)止、时:居住。(14) 宣:开沟挖渠、亩:耕田种地。(15)司空:古代掌管土地的官。(16)司徒: 古代掌管役工的官。(17)缩版:用绳子捆束筑墙的木板。(18)翼翼 房子高大严正的样子。 (19)捄:把泥土装在器物中。陾陾(reng):人多 的样子。(20)度:把泥土填进夹板中。薨薨(hong):人多嘈杂的声音。 (21)削屡:指修整墙头。冯冯(ping)墙头坚硬的声音。(22)兴:起。 (23)鼛(gao):长一丈二尺的大鼓(24)皋门:国君的城门。(25)伉: 高的样子(26)应门:王宫里的正门。(27)将将:房屋高大严正的样子。 (28)冢土:大的土地庙。(29)戎丑:众人。(30) 肆:遂。殄(tian):断 绝。愠(yun):怨愤。(31)陨:落下,废除。(32)兑:通达,通畅。 (33)混夷:西方的国名。蜕(tui):因惊恐逃走。(34)喙(hui):困窘。 (35)虞、芮:周初两个国名。质:问,这里指争执。成:平息、平和。 (36)蹶(gui):动。生:性,天性。(37)疏附:意思是下臣亲近上臣。 (38)先后:指引导。(39)奔奏:奔走。(40)御侮:抵抗外敌欺侮 【译文】 延绵不绝大小瓜, 就像周初的民众。 从杜到沮和漆水, 古公亶父始创业。 掘地挖穴筑居处, 那时儿房也无屋。 古公亶父创业初, 骑马率领周民逃。 沿着西方水边走, 一直来到歧山下。 带着妃子姜氏女, 察看选择定居处。 周土山肥地又美, 堇茶苦菜甜如糖。 于是谋划又商量, 又灼龟壳占封象。 封说周原可定居, 从此筑主安下家。 安下心来住下来, 划分左右和东西。 又分田界治土地, 开沟挖渠种田地。 从西一直到东边, 周民忙碌建家园。 召来司空管土地, 召来司徒管役工。 命令周民筑家室, 拉绳筑墙直又直。 捆好夹板把墙筑, 建成宗庙好威严。 众人忙着装泥十, 一起填入夹板中。 筑墙捣土登登响. 削平墙头声呼呼。 百堵高墙筑起来, 大鼓不敌筑墙声。 于是修建外城门, 城门高高入云天。 于是修建宫正门, 正门高大又严整。 于是修建上地庙, 周民遇事把神祭。 虽未断绝对敌恨, 不废对邻国聘间。 拔除柞树和掝树, 道路畅通无拦阻。 混夷惊恐逃跑走, 早已疲惫又困顿。 虞芮们相争平息, 文王感动其内心。 我有聚众好贤臣, 我有引导好贤臣。 我有奔走好贤臣, 我有御敌好贤臣。 【读解】 这是华夏民族的祖先之一周部族的史诗,记述周部族祖先古公亶父 迁居岐山、开创基业、发展壮大的经过。 文字记载的历史,总难再现历史本身的丰富性和生动性。行为的细节,习俗的特色,语言的韵味,地理风物,内层感受等等, 都事有限的语言男以表达的。几千年之后我们再来阅读,几乎不可能还原其基本面目 。我们事在现有文化和心理积淀的基础之上来解读 抽象的文字符号,用我们的生活体验去填补文字符号留下的巨大空间。这样的历“历史”,无疑打上了强烈的、我们自己的主观色彩。这种情形,不仅是无可如何的,而且也是必然的。同样的历史,不同时代的人会读出不同的、属于“自己的”内容来。 从《緜》中,我们首先读出的是对生生不息、延绵不衰的生命力的赞颂。 “ 緜緜瓜瓞,民之初生。”原始初民对生殖力的崇尚,对生命力的推重,应当是最质朴、最自然、最本真的 冲动。在自然力、生存危机的威胁面前,活下去,并且要不断繁衍,当属首要问题。谁能活下去,并保持种族的强盛,谁就是英雄好汉,生命力和生殖力的强盛,就从这当中体现了出来对原始初民来说,这个问题的严峻性质,容不得有半点温情脉脉得浪漫幻想,容不得有半点依赖外在力量帮助的幼稚想法。 由对生命力和生殖力的推重,很自然地会产生出对血缘关系的着重。换句话说,对血缘关系的着重学,是重视生命力和生殖力的结果。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区分人和人之间的亲疏远近、高低贵贱、名誉地位、财产收入分配、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享有的权利等等,于是便有了道德伦理法则、政治制度、社会制度等等。由原始部族不,进一步扩大到不同部族之间的融合,通过不同的观念、习俗、制度和文化的碰撞交融,便有了更为复杂的社会群体结构。这一切,都是以对生命力和生殖力的崇尚作为基础的 。 中华民族得以延续五千年至今,生命力依然不减,大概同上述观念密切相关,因为这些观念直接同生命活动的实质性问题相连。 我们从《緜》中还读出了先民们创业的艰辛。实际上,这也是活下去并要不断保持种族强盛这一信念的具体行动,即通过自己不断地奋争、努力、坚持,使信念得以实现。看起来这似乎很简单,很容易做到,但是,其中的艰辛局外人使难以想象的。要躲避敌人的袭击,要寻找到适合生存的地域,要用自己的双手一版一版地筑墙,一间一间地建房,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地问题,都得一步一步脚印得去解决。 在这些勤劳、奔波、艰辛之中,应当有一种精神之柱在支撑着。它不是崇高远大冠冕堂皇得理想,无需任何形式得豪言壮语,而是活下去得欲望。当人所拥有得一切被剥夺了之后,唯一不能被剥夺得,就是求生得欲望——除非生命本身也被剥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