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交礼仪 -9

(客方) (主方)图6-8 交叉挂上 上(客方) (主方)图6-9 竖排(客方为反面,主方为正面)上 上(客方) (主方)图6-10 竖挂(双方均为正面)七、涉外书信礼仪在涉外交往过程中,信函的使用频率较高。涉外信函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公函、商务信函、社交信函。在国际交往中,尤其是“官方外交”中,公函通常称为礼仪文书。常见的有贺函、贺电、感谢信、感谢电、感谢公告、邀请函、邀请电、复函、慰问函、慰问电、唁函、唁电、国书、照会、备忘录、全权证书、授权证书、委任书等。商务信函通常是工商企业与贸易合作伙伴间往来文书。常见的有意向书、询问信函、订购信函、信用调查信函、索赔信函、理赔信函、申诉信函、催款信函、推销信函、货物保险信函等。社交信函是在社会交往中的私人信件、感谢信、求职信、贺信、贺电、唁电、唁函等。(一)国际标准化信函的规定国外的信函与国内的信函有所不同。我国政府规定从1989年7月1日起实行国际标准化信函。其具体规定如下:1、信封规格尺寸。信封的最小尺寸:长140mm,宽90mm,最大尺寸:长235mm,宽120mm,信函的最大厚度:5mm。一封信函的最高重量是20克。2、收信人姓名、地址,应写在信封正面(与信封长度平行的长方形位置内),至少距信封左边40mm,距右边距15mm,距底边15mm。收信人名址书写顺序为:收信人姓名、门牌号码和路名、邮政编码、城市(地区)名、国名。名址均应用英文、法文或寄达国通晓文字书写,国名用大写字母。3、寄信人姓名、地址,应写在信封的左上角,或写在信封背面的上半部。其书写顺序与收信人名址相同。名址除国外必须用英文、法文或寄达国通晓文字书写外,其它可用中文书写,也可用外文书写。4、收信人和寄信人的名址,必须用蓝色或黑色书写,不得用红色书写。5、“透明窗信封”。即在信封的寄件人名址位置(信封右下方位置,至少距信封上边40mm,右侧边、下边各15mm位置),开一开窗,上面贴有薄纸,透过天窗可以看到信封内的收信人姓名和地址。LiMing28—3—2 Zhongshan Road (邮票)Dalian 116012CHNMr. smith18 Little Hay Road航空 Oxford OX43IGBy AIRMAIL UK图中左上角为寄信人名址,左下角为特种邮寄说明,右上角为贴邮票处,右下角为收信人名址。图6—11(二)中英信函上的差异国外的信函在格式、用语、文字等方面标准不一。不过各个国家都在逐步地与国际准确化信函的要求接轨。英文的信函格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常,英文的信函由信头、日期、受信人姓名和地址、称谓及客套语、正文、信尾结束礼语、署名等组成。下面我们仅介绍英美国家在信函格式、礼仪上与我国较为明显的几点不同之处。1、信头。信头是国外一些国家(如英、美等国家)在书信中的习惯用法。信头包括发信人单位姓名、地址、电话、电报挂号。商务信函的信头一般在第一页信笺右上方位置。信头的格式是先写发信人的单位名称或姓名,再写地址、电话、电报挂号。地址先写住所名称、门牌号码、街道名称,然后写住所所在地区或城镇名称、邮政编码,接着写州、郡或省名、国家名称。2、日期。商务信函的日期通常放在信头下面。社交信函、官方外交公函的日期通常放在信函的末尾处(发信人签名下面)。日期通常采用世界通行的公历表示。日期写法有英式、美式、国际标准化规定三种。英式日期按日、月、年顺序书写,如1(st)March,2005.;美式日期按月、日、年顺序书写,如March 1(st),2005.;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的简写方法为年、月、日,一位数的月、日前加“0”如,2005.03.01.3、信内地址。它包括收信人的姓名和地址,写在信笺的左上角。其书写格式通常为第一行为姓名,第二行为职位、头衔,第三行为收信人的单位名称,第四行以下为门牌、街道、地名、州(省)名、邮政编码及国名。门牌、街道之间不用标点符号,地名与国名间用“逗号”。如无特定收信人,则在以人名为公司名称的前面,冠以Messre一词,例如Messre? Smith&Co.。非人名公司及有限公司则不可冠用Messre。而要加冠词“The”,如The National Transport Company。4、称谓。指是的写信人对收信人的称呼。一般写在信内地址下面空2行至4行并另起一行与收信人姓名齐头处。英文书信的称谓要视对方的身份、性别、人数及亲疏程度等来确定,其正式程度层次排列见表6—1。5、签名。签名一般位于结束礼语的下方。签名在社交信函中通常只是一种礼仪形式,但在正式公函和商务信函中,它还具有法律效力。签名一般用钢笔签,注意保持稳定签名风格,以免他人以假乱真。若亲笔签名字迹太潦草,不易识别,通常还需在下面打字注明拼法。表6-1性别程度男 性女 性最正式正式Sir;Dear Sir;Gentlemen;Dear Mr. Jones;Madam;Dear Madam;Dear Mrs.Rich亲密Dear Johnson;Dear Dan;Dear Alice;第五节 涉外工作人员的礼仪在涉外交往活动中,各国对服务工作都极为重视,对服务工作人员的要求也很高,通常都要经过专门的培训和正规训练。一、涉外接待人员的礼仪要求接待外宾应谦虚有礼,朴实大方,不卑不亢,不要过分拘谨,也不要傲慢。仪容、服饰要整洁,头发、胡须、指甲、鼻毛等应加以修整;衣扣、裤扣裤带要系好,衣袋里不可放过多东西。衣服应洗净、熨平整,皮鞋要擦亮。穿西装应系领带,衬衫应塞在裤腰内,袖口不要卷起,内衣裤、衬衣不要露出来。着装应注意场合,参加正式活动一般应穿深色服装,参加丧葬吊唁活动一般应穿黑色服装,并注意服装颜色的搭配;进入室内应脱大衣、帽子、手套、围巾、雨衣等,存放于衣帽间,但应注意取走重要文件、笔记本、钱等贵重物品;在公开场所不能穿背心、拖鞋。参加外事活动要严守时间,不能迟到早退,有特殊事情应事先请假。尊重外宾的生活习惯,不可评头论足,更不可讥笑。讲究礼节礼貌,注意礼宾次序,不可轻举妄动。举止言行应十分考究。坐姿要端正,不要跷二郎腿或摇晃双腿,也不要靠在椅背或沙发背上伸直双腿,更不可把脚或腿搭在椅子上,女士坐时不可叉开双腿,站立时不要倚靠墙或柱;在外宾面前,不要修指甲、剔牙齿、掏鼻孔、揩鼻涕、伸懒腰等,打喷嚏、打呵欠就用手巾捂隹嘴、鼻,朝向另一侧,避免发出声音;在外宾面前讲话应文雅,不可争吵或争论,不可在声呼喊,喧哗或大笑。在公共场所应注意保持环境卫生清洁,不吸烟、不随地吐痰、乱扔杂物。参加活动前,不吃葱、蒜等带刺激味道的食物。不私自收授外宾礼品,更不可向外宾暗示、索要礼品。服务要热情周到。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应主动及时向有关部门和领导汇报。谈话要实事求是,不要允诺或答应没有把握的事,但已经答应事应说到做到不要打听外宾的隐私,尊重其隐私权。要注意内外有别,严守国家机密。二、翻译人员的礼仪在涉外活动中,由于语言障碍,交际双方需要通过翻译来进行交流、沟通。翻译工作是涉外交往中的重要环节。翻译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政治素质、文明素养等是涉外服务工作水平的最直接体现。作为翻译工作人员,一定要忠于职守,尽职尽责。(一)会谈或谈判口译人员注意事项除遵守一般谈判人员守则外,要特别注意政治时事政策和业务学习,提高对谈判种种问题的了解和理解。在态度上要始终保持热情、愉快、谨慎、诚恳,一方面使外宾充分感到我们的友好真诚,另一方面应该坚定立场,坚决捍卫国家或组织利益。在谈判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尽可能向主谈人了解谈判内容、我方意图和可能发生的问题,对必要的技术名词、问题也应做好准备。在谈判时,应全神贯注,充分体会谈判精神,做到正确踏实,不擅自增减或改变谈话内容或掺杂个人意见。对谈话要点应做必要笔记,不得主动直接与外宾谈话、询问或解答问题;遇有未听清时,应提出问明;翻译有困难时,应向谈话人说明,做到绝不不懂装懂、主观臆断。对我方主谈人谈话内容有意见时,可向主谈人提出请其考虑,但必须以主谈人意见为最后意见,忠实翻译,绝不可向外宾表达自己的意见。对主谈人以外其他参加谈判人员谈话,除系主谈人指定发言外,应取得主谈人同意后,再进行翻译。外宾有不正确言论时,应详告主谈人考虑解决;若外宾单独向翻译人员提出问题,如系外宾不了解情况,判明并无恶意者,可实事求是作一定解释;如系恶意,应坚持立场,义正辞严地表明态度;如自己解释有困难时,可暂不答复,所有情况应迅速向领导汇报解决。外宾提出任何要求,应详告主谈人考虑解决,不能擅自允许或作出否定答复;在我方不能满足对方要求时,可照主谈人意见详告对方,避免生硬机械,但应抱实事求是态度,防止产生媚外情绪。外宾询及翻译个人问题时,应适当地告知主谈人决定应否答复,但亦灵活掌握,以免造成外宾错觉,应坚决克服个人虚荣心。(二)生活翻译注意事项接待外宾是体现国家对外政策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时刻提高警惕,谨慎从事,决不可麻痹大意,粗枝大叶或轻视这项工作为单纯的事务工作。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事事从组织利益出发,不掺入个人的兴趣和感情,严格遵照上级和政策办事。宁可不说、少说,慢说,不可乱说,尽可能避免发表不必要的个人意见。事事争取主动,一言一行要考虑后果,工作应有计划、对情况应有充分估计,对对方可能提出的问题,要事先作必要请示,做到心中有底。注意口头和书面保密,务必做到不回答与自己业务无关的问题,不在外宾面前谈内部问题。文件资料、工作日记本等非因公不得随身携带。外宾的馈赠,未经上级批准,不得自行接受;但如外宾坚持赠送小纪念时,可先收下,并立即报告组织,礼品要提交组织处理。充分了解外宾工作情况和生活要求以及对每种活动与事件的反应,并及时向上级汇报。汇报务需准确可靠,不可夸大或冲淡。对外宾反应搁置不理,隐匿不报,是无组织无纪律现象。周密布置,随时随地保证外宾的安全,以免发生意外。虚心谨慎,切忌自以为是,擅作主张。加强政治、时事、政策、业务学习,丰富和提高个人学识修养。三、涉外车辆驾驶人员的礼仪在涉外交往活动中,车辆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作为车辆驾驶员,除了应掌握涉外人员守则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过硬的驾驶技术,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牢记自己肩负的使命,根据接待计划,按时正点出车服务。每次参加涉外活动前,都要对车辆进行检修、试车,以确保车辆安全行驶;驾驶人员应事先弄清行驶路线,必要时可事先熟悉路线,仔细观察路上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免误时误事。驾驶人员应主动热情,礼貌待客,优质服务。外宾准备乘车时,驾驶员应将车门打开,并用手示意,防止客人头部碰撞车门上端的车篷。待外宾做好后再关车门,注意防止夹客人的手足;如果接待外国代表团,在主宾车上的人员上齐后,前卫车即可开始缓行,以免主宾车等候过久,防止后面的车辆掉队。车辆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驾驶人员一律禁止喝酒,行车期间不准吸烟、不准使用手机或与他人交谈。参加外事活动时,无论是出发前,还是到达目的地后,一要将车辆按顺序排列整齐,关上车门,二要在未结束当天活动前,人不离车,确保安全,也便于随时听从调遣。车辆要及时擦洗,保持车辆内外整洁。思考?讨论?训练1、判断正误1)在涉外交往中首先要坚持相互尊重的原则。2)西方人喜欢直率的谈吐,忌讳言不由衷的客套。3)两人同行,以前者、右者为尊。4)上楼时,尊者、妇女在前,下楼时也应这样。5)迎客引路时,主人在前,送客时,则主人在后。6)在交往中,礼宾次序的总原则是“以右为尊”。7)与外国人初次见面交谈时,可以唠家常。8)与外国人打招呼可以说:“您吃了吗?”9)按国际惯例,外宾前往参观时,一般都安排相应身份的人员陪同。10)悬挂双方国旗,以右为上,左为下。2、东西方文化差异对礼仪有哪些影响?3、涉外交往的基本原则是什么?4、与外国人交往应坚持那些礼仪基本通则?5、礼宾次序的具体要求是什么?6、与外国人交往应做到哪“八不问”?7、女士优先有哪些具体要求?8、涉外交往中应如何称呼?9、与一般迎送礼节相比涉外迎送有哪些特殊礼节10、涉外会见、会谈有哪些具体的礼仪要求?11、涉外参观游览应注意哪些礼仪?12、涉外交往中何时需要悬挂国旗?13、悬挂国旗有那些礼仪要求?14、涉外工作人员有哪些礼仪要求?15、案例分析某公司的王先生年轻肯干,点子又多,很快引起了总经理的注意并拟提拔为营销部经理。为了慎重起见,决定再进行一次考查,恰巧总经理要去省城参加一个商品交易会,需要带两名助手,总经理一是选择了公关部杜经理,一是选择了王先生。王先生自然同样看重这次机会,也想寻机好好表现一下。出发前,由于司机小王乘火车先行到省安排一些事务,尚未回来,所以,他们临时改为搭乘董事长驾驶的轿车一同前往。上车时,王先生很麻利地打开了前车门,坐在驾车的董事长旁边的位置上,董事长看了他一眼,但王先生并没有在意。车上路后,董事长驾车很少说话,总经理好像也没有兴致,似在闭目养神。为活跃气氛,王先生寻一个话题:“董事长驾车的技术不错,有机会也教教我们,如果都自己会开车,办事效率肯定会更高。”董事长专注地开车,不置可否,其他人均无应和,王先生感到没趣,便也不再说话。一路上,除董事长向总经理询问了几件事,总经理简单地作回答后,车内再也无人说话。到达省城后,王先生悄悄问杜经理:董事长和总经理好像都有点不太高兴?杜经理告诉他原委,他才恍后大悟,“噢,原来如此。”会后从省城返回,车子改由司机小王驾驶,杜经理由于还有些事要处理,需在省城多住一天,同车返回的还是四人。这次不能再犯类似的错误了,王先生想。于是,他打开前车门,请总经理上车,总理坚持要与董事长一起坐在后排,王先生诚恳地说:“总经理您如果不坐前面,就是不肯原谅来的时候我的失礼之处。”并坚持让总经理坐在前排才肯上车。回到公司,同事们知道王先生这次是同董事长、总经理一道出差,猜测着肯定提拔他,都纷纷向他祝贺,然而,提拔之事却一直没有人提及。请指出王先生的失礼之处。16、案例分析:焦雪梅是一名白领丽人,她机敏漂亮,待人热情,工作出色,因而颇受重用。有一回,焦小姐所在公司的派她和几名同事一道,前往东南亚某国洽谈业务。可是,平时向来处事稳重、举止大方的焦小姐,在访问那个国家期间,竟然由于行为不慎而招惹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麻烦。事情的大致经过是这样的:焦小姐和她的同事一抵达目的地,就受到了东道主的热烈欢迎。在为他们的欢迎宴会上,主人亲自为每一位来自中国的嘉宾——递上一杯当地特产的饮料,以示敬意。轮到主人向焦小姐递送饮料之时,一直是“左撇子”的焦小姐不假思索,自然而然地抬起自己的左手去接饮料。见此情景,主人骤然变色,对方没有把那杯饮料递到焦小姐伸过去的左手里,而是非常不高兴将它重重地放在餐桌上,随即理都不理焦小姐就扬长而去了,大家觉得非常的纳闷和不解。焦小姐的“行为不慎”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会由此而招惹了一声不大不小的麻烦呢?判断正误答案:1)正确 2)正确 3)正确 4)错误 5)正确 6)正确7)错误 8)错误 9)正确 10)正确第八章 民俗礼仪民俗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靠口头传播和行为方式传承的风俗习惯、爱好等富有特色的文化礼仪的总和。民俗礼仪是一种复杂的由历史传承下来的文化现象。生活在全球各个角落的二千多个民族,五十多亿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聪明才智,在创造了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生活方式,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礼仪。随着社会的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宗教等各方面交流的逐步增多,各民族的文化礼仪便在相互冲突中交融。尊重各国家、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已成为国际交往的基本原则。第一节 民俗礼仪的内容与特征民俗,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早已存在。在我国古籍记载中,早就出现了“俗”、“风俗”、“习俗”、“民风”等词汇,其含义主要是指“民众的知识”。民俗的英文为Folklore,于1945年由英国考古学家威廉?汤姆斯提出来,意为“民众的知识”或“民俗的学问”。这一术语已为国际学术界通用。民俗礼仪的产生和发展源远流长。可以说,人类社会产生,民俗便开始产生。民俗也是一种文化。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生成累积了各种不同的风俗习惯,并且经由一代又一代的传播,加之兄弟民族的文化交融,使民俗文化礼仪丰富多彩,且千差万别。从亚当、夏娃拾起树叶遮羞到今天眼花缭乱的民族服饰,从茹毛喋血的生活方式到今天的酒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从穴居、茅草屋到今天的豪华住宅、星级宾馆,从生儿育女、母系氏族、父系氏族到婚恋嫁娶、成年仪式乃至火葬、土葬、海葬、太空葬等各种葬礼;从原始的图腾崇拜、封建迷信到宗教神学、无神论、信仰自由、唯物哲学等,人类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创造出无数奇风异俗,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民俗礼仪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一种多元文化,其内容纷然杂陈,其数量不可胜数。其实,从广义上看,所有的礼节、礼貌、仪式等都可以看作是民俗礼仪。它们也是各民族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累积、传承下来的行为规范。但通常意义上的民俗礼仪一般是指狭义上的,指的是风俗、习惯等。一、民俗礼仪的基本内容民俗礼仪的基本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物质民俗礼仪它包括居住(建筑)礼仪、服饰礼仪、饮食礼仪、生产礼仪、技术礼仪等;(二)精神民俗礼仪它包括宗教礼仪、信仰礼仪、礼仪禁忌、民间文学、民间艺术、体育活动中的礼仪等;(三)社会民俗礼仪它包括家庭礼仪、节日礼仪、人生礼仪、组织礼仪、社会活动礼仪等。二、民俗礼仪的基本特征民俗礼仪是各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由群体共同认可的、约定俗成的各种风俗、习惯、行为规范等。民俗礼仪由于受民族的不同、阶级的差别,以及人类文化的共通性等影响。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多样性、变异性、传承性和群体性等。(一)多样性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决定了民俗礼仪的多样性。世界各国家地区都居住着众多不同的民族,仅中国就有56个民族。这些民族由于其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条件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居住、饮食、服饰、爱好、婚丧嫁娶、宗教信仰等方面都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多样化的民俗礼仪。正是这种多姿多彩的民俗礼仪,才使我们这个星球异彩纷呈,热闹非凡。(二)变异性民俗礼仪大多是约定俗成的,靠口头和行为方式传承,加之受到社会、环境、生产、生活、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而,民俗礼仪总是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变化之中。俗随时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许多旧的民俗礼仪已经消失殆尽,大多数的民俗礼仪都在不断变异中完善和发展,一些新颖的符合时代潮流的民俗礼仪正在逐渐形成。民俗礼仪的变异性是社会进步的晴雨表。(三)传承性民俗礼仪一旦形成,便受到民族心理、地域观念等延缓性因素的影响或制约,它不仅会在本民族内得以延缓传承和发扬光大,而且还可能超越时空的界限,向外传播,使各民族的民俗文化礼仪得以交融。民俗礼仪的传承并非是盲目的,不折不扣的照搬继承,而是有所取舍,其主流或核心内容及形式一般是不会轻易改变的。这些正是民俗文化及其礼仪的特色和精华所在。(四)群体性民俗礼仪是各民族的公众集体创造的文明成果,并非个人行为。一方面,民俗礼仪只有得到群体的共同认可才得以形成。另一方面,民俗礼仪也必须依靠群体的共同行为才得以继承、维系和发展。比如节日,各民族都有各自的节日,尽管其名称、内容、形式有所不同,但节日是大家共有的,而且节日只有得到大家的共同认可,共同行为,才能使节日得以继承和延续。民俗礼仪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透过多姿多彩的民俗礼仪,我们可以看到各民族所创造的灿烂文化,可以了解到各民族的文化习俗、心理状态,并且大大地开阔了视野。在了解、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的同时,应汲取民俗礼仪中的优秀成果,以便相互交流,学习与合作。第二节 世界主要国家礼俗风情礼俗风情是某一国家、民族长期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礼节、人情、风尚、行为习惯、心理倾向等的总和,是一个民族区别与另一个民族的重要特征。礼俗风情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社会的变迁、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还会出现新的内容与形式。各国、各民族和各地区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礼仪传统和行为习惯,形成的礼俗风情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我们在交往,尤其是涉外交往中必须了解和掌握,以此作为入国问俗、入国随俗的依据,从而成功地与交际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一、韩国韩国也称大韩民国,古称高丽,具有璀璨的文化遗产和美丽的风光。这里夏季多雨,气候湿润,经济发达。韩国的主要宗教是佛教,除此之外,一些韩国人也信奉儒教、天主教或天道教。(一)交际习俗男子见面时习惯微微鞠躬后握手,并彼此问候。当晚辈、下属与长辈、上级握手时,后者伸出手来后,前者须以右手握手,随后再将自己的左手轻置于后者的右手之上。韩国人的这种做法,是为了表示自己对对方的特殊尊重。韩国妇女一般情况下不与男子握手。女士之间习惯鞠躬问候,社交时则握手。韩国人与外国人交往时,可能会问及一些私人的问题,对此不必介意。韩国人有敬老的习惯,任何场合都应先向长者问候。在一般情况下,韩国人在称呼他人时爱用尊称和敬语,但很少会直接叫出对方的名字 。要是交往对象拥有能够反映其社会地位的头衔,那么韩国人在称呼时一定会屡用不止。在社交场合,韩国人,特别是年轻一代的韩国人,大部分都会讲英语,并且将此视为有教养、受过良好教育的标志之一。由于迄今为止仍对日本昔日的侵略占领耿耿于怀,韩国人对讲日语的人普遍没有好感。(二)主要禁忌韩国人大都珍爱白色,对熊和虎十分崇拜。在韩国,人们以木槿花为国花,以松树为国树,以喜鹊为国鸟,以老虎为国兽,对此,不要妄加评论。由于发音与“死”相同的缘故,韩国人对数目“4”十分反感,受西方习俗的影响,不少韩国人也不喜欢“13”。韩国人忌将“李”姓解释为“十八子李”。在对其国家进行称呼时,不要将其称为“南朝鲜”、“南韩”或“朝鲜人”,而宜称“韩国”、“韩国人”。韩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很强,反对崇洋媚外,提倡使用国货。在韩国一身外国名牌的人,往往会被人看不起。在韩国,忌谈的话题有:政治腐败、经济危机、意识形态、南北分裂、韩美关系、韩日关系及日本之长等。(三)饮食特点韩国人的饮食,在一般情况下以辣和酸为主要特点。韩国人以大米为主食,主要是米饭和冷面。他们喜欢中国的川菜,爱吃牛肉、瘦猪肉、海味、狗肉和卷心菜等。“韩国烧烤”很有特色。韩国人的饮料很多。韩国男子通常酒量都不错,对烧酒、清酒、啤酒往往来者不拒。韩国妇女多不饮酒。韩国人喜欢喝茶和咖啡。但是韩国人不喜欢喝稀粥和清汤,他们认为那是穷人才会如此。在用餐时韩国人用筷子。近年来,出于环保的考虑,韩国的餐馆里往往只向用餐者提供铁筷子。关于筷子,韩国人的讲究是,与长辈同桌就餐时不许先动筷子,不可用筷子对别人指指点点,在用餐完毕后要将筷子整齐地放在餐桌的桌面上。在宴会上,韩国人一般不把菜夹到客人盘里,而由女服务员替客人夹菜,各道菜陆续端上,每道菜都须尝一尝才会使主人高兴。二、日 本日本古称大和,后来正式定名为日本国,具有“日出之国”的意思。日本人酷爱樱花,以其象征民族精神,因为樱花看起来平凡,可是汇集起来却很有气势。每年三月末、四月初,当春风从赤道纬线北上,樱花便由南向北顺势铺开,成林成片,如火如荼,日本人象过节一样,聚集在樱花树下,饮酒赏花,摄影留念,日本在世界上享有“樱花之国”的美称。日本人多信仰神道和佛教。(一)交际习俗日本是以注重礼节而文明的国家,讲究言谈举止的礼貌。日本人见面时,要互相问候致意,鞠躬礼是日本最普遍的施礼致意方式,一般初次见面时的鞠躬礼是30度,告别时是45度,而遇到长辈和重要交际对象时是90度,以示尊敬。妻子送丈夫,晚辈送长辈外出时,弯腰行礼至看不见其背影后才直起身。在较正式的场合,递物和接物都用双手。在国际交往时,一般行握手礼。日本人在谈话时,常使用自谦语,贬己抬人。与人交谈时总是面带微笑,尤其是妇女。日本人与他人初次见面时,通常会互换名片,否则即被理解为是不愿与对方交往。在一般情况下,日本人外出时身上往往会带上自己的好几种印有不同头衔的名片,以便在交换名片时可以因人而异。称呼日本人时,可称之为“先生”、“小姐”、“夫人”。也可在其姓氏之后加上一个“君”字,将其尊称为“某某君”。日本人见面时除了行问候礼之外,还要问好致意,见面时多用“您早”、“您好”、“请多关照”,分手时则以“再见”、“请休息”、“晚安”“对不起”等话语。日本经济发达与日本人努力勤奋的工作精神分不开,日本的工作节奏非常快,而且讲究礼节。他们工作时严格按日程执行计划,麻利地处理一切事物;对公众对象“惟命是从”,开展微笑服务;公私分明;对待上司与同事十分谦虚,并善于克制忍耐;下班后对公司的事不乱加评论。(二)主要禁忌日本人的忌讳礼俗很多。日本人忌紫色和绿色,认为是悲伤和不祥之色。日本人忌讳“4”,和“9”,因为他们分别与“死”和“苦”发音相似。日本人内人喜欢奇数,不喜欢偶数,对“3”、“5”、“7”数字特别喜欢。日本人有三人不合影的习俗,因为他们认为在中间被左右两人夹着是不幸的预兆,很不吉利。他们对狐狸和獾的图案很反感,认为这两种动物图案是晦气、狡猾、贪婪的象征。菊花和菊花图案是皇族的象征,送人的礼品上不能使用这一图案。日本人喜欢仙鹤和乌龟,认为它们是长寿的象征。使用筷子有许多禁忌,如忌将筷子直插饭中,不能用一双筷子依次给每个人夹、拨菜肴。还有忌用半途筷、游动筷等。(三)衣食特点在商务、政务活动中,日本人要穿西式服装;在民间交往中,有时也会穿自己的国服——和服。与日本人交往时穿着不宜过分随便,因为他们认为衣着不整是没有教养的表现。“日本料理”的特点是以鱼、虾、贝等海鲜为烹调原料,可热吃、冷吃、生吃或熟吃。主食为大米,逢年节和生日喜欢吃红豆饭,喜欢吃酱和喝大酱汤。餐前餐后一杯清茶。方便食品有“便当”(盒饭)和“寿司”等。在日本,人们普遍喜欢喝茶,久而久之,形成了“和、敬、清、寂”四规的茶道。茶道具有参禅的意味,重在陶冶人们的情趣。它不仅要求幽雅自然的环境,而且还有一整套的点心、泡茶、献茶、饮茶的具体方法。三、沙特阿拉伯沙特阿拉伯的正式名称是沙特阿拉伯王国。其得名来自其统治该国的沙特家族之名。在阿拉伯语里,“沙特”意为“幸福”,而“阿拉伯”含有“沙漠”的意思。因此“沙特阿拉伯”意即“幸福的沙漠”。由于其石油出量丰富,被誉为“石油王国”。 沙特阿拉伯的国教是伊斯兰教,国家实行政教合一制度,全国居民的98%信仰伊斯兰教。沙特阿拉伯的麦加,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故此它被人们称为该国的“宗教之都”,在阿拉伯文里,“麦加”意思是“吸吮”。(一)交际习俗在人际交往中,沙特阿拉伯人大都表现得热情友好,落落大方。同别人相见时,沙特阿拉伯人一般都会互问对方:“您好!”随后,他们还会同对方握手,并且接着问候对方:“身体好!”见面时习惯相互问候,或伸出左手放在对方右肩并吻双颊。沙特阿拉伯男子习惯拉着朋友的手在路上走,认为这是双方关系亲密友好的表示。由于手伊斯兰教教规的限制,沙特阿拉伯的妇女极少有人在外面抛头露面,并且不允许与异性进行接触。在遇到沙特阿拉伯的妇女时,自己如果是一位男士的话,要注意不要主动上前对其问候和行礼,与沙特阿拉伯男子打交道时,也不要问候其妻子或恋人,更不要向她们赠送礼物。作为客人,在沙特阿拉伯人家里主人劝你喝啡是不可不喝的,而且喝咖啡最好一饮而尽,才是礼貌之举,如不想再喝,可将小盅左右一摇,主人便知。在公共场合,沙特阿拉伯人主张“男女授受不亲”。不论坐车、乘电梯,还是上银行,男女往往是需要各自分开的。在与沙特阿拉伯人交谈时,不要谈及中东政治、宗教矛盾、女权运动和石油政策等。(二)主要禁忌沙特阿拉伯人认为,娱乐会令人堕落,所以不要与其谈论休闲、娱乐,或是邀请其参加舞会、去夜总会玩乐。因为沙特阿拉伯与以色列有矛盾,因此不要在其面前对以色列加以好评。按照伊斯兰教教规,沙特阿拉伯严禁崇拜真主以外的任何偶像,所以那里的人不喜欢看电影,不喜欢拍照、录像,并且对雕塑、洋娃娃等礼品是十分忌讳的。沙特阿拉伯人忌用左手递送东西,厌恶别人用眼睛盯着自己。沙特阿拉伯人是不下国际象棋的,因为他们认为那种玩法是对国王有失恭敬。沙特阿拉伯人崇拜蓝色和绿色,因为认为它们分别代表生命和希望,是吉祥之色。(三)饮食特点沙特阿拉伯人忌吃猪肉及异形食物。每日习惯两餐,平时以玉米、大饼和手抓饭为主食,上层人士则常吃西餐。羊眼是最珍贵的食品。喜欢喝红茶和咖啡,喜欢品尝中餐。四、泰国泰国正式名称是泰王国,自称孟泰,泰语中“孟”是国家的意思,“泰”是自由的意思,“泰国”即自由之国。(一)宗教信仰佛教是泰国的国教,全国人口的90%以上信奉佛教。在社会各方面,佛教都对泰国人发挥着重要作用和影响。泰国的历法采用的是佛历。泰国男子年满20岁后,都要出家一次,当3个月的僧侣,即使国王也不例外,否则会被人看不起。几乎所有泰国人的脖子上,都佩有佛饰,用来趋吉辟邪。(二)交际习俗由于信奉佛教,泰国人在一般交际应酬时不喜欢握手,而是带有佛门色彩行合十礼。行合十礼时,需站好立正,低眉欠身,双手十指相互并拢,并且同时问候对方“您好!”合十的双手举得越高越表示对对方的尊重。行合十礼时,晚辈要先向长辈行礼,身份、地位低的先向身份、地位高的行礼,对方随后还之以合十礼,否则是失礼的。泰国人很有涵养,总喜欢面带微笑,所以泰国也有“微笑之国”的美称。在交谈时,泰国人总是细声低语。在其看来,跟旁人打交道是面无表情、愁眉苦脸,或是高声喧哗,大喊大叫,是不礼貌的。与泰国人交往不要信口开河,非议佛教,或是对佛门弟子有失敬意,特别是不要对佛祖释迦牟尼表示不恭。(三)主要禁忌泰国人认为头是智慧所在,神圣不可侵犯的,不能用手去触摸佛像的头部,这将被视为极大的侮辱,若打了小孩的头部,认为触犯了藏在小孩头中的精灵,孩子会生病的。别人坐着的时候,切勿让物品超越其头顶。见面时,若有长者在座,晚辈应坐下或蹲跪以免高于长者的头部,否则就是对长者的不恭。所以,在泰国,当人们走过或坐或站着的人面前时,都得躬身而行,表示不得已而为之。人们认为用左手拿东西给别人是鄙视对方的行为,所以给人递东西都用右手,切忌用左手。在泰国民间,狗的图案是被禁止的。泰国人的家里大都不种茉莉花,因为在泰语里,它与“伤心”发音相似。在泰国,睡莲是国花,桂树是国树,白象是国兽,对于这些东西,千万不要表示轻蔑,或是予以非议。泰国宪法规定,国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对泰国国王和王室成员,绝不允许任意评说。(四)饮食特点泰国人不爱吃过甜或过咸的食物,也不吃红烧的菜肴。喜食辛辣、新鲜之食物,最爱吃的是体现其民族特色的“咖喱饭”。泰国人是不喝热茶的,他们的做法是,在茶里加上冰快,令其成为冻茶。他们绝不喝开水,而习惯直接饮用冷水。在喝果汁时要加少许盐沫。五、新加坡新加坡全称是新加坡共和国。“新加”在梵文中是“狮子”的意思,“坡”在梵文中是“城”,因此新加坡称“狮城”。由于新加坡是一个岛国,面积极小,华侨普遍称其为“星洲”、“星岛”。新加坡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是一个城市国家,故又有“花园城市”的美誉。新加坡是世界第二大港口。(一)交际习俗在社交场合,新加坡人与他人见面的礼节多为握手。其礼仪习俗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如在社交活动中,华人往往习惯于拱手作揖,或行鞠躬礼;马来人则大多数采用本民族的“摸手礼”。所以与新加坡人打交道要遇人问俗。新加坡特别强调笑脸迎客,彬彬有礼。人际交往中讲究礼貌、以礼待人,不但是每个人应具备的基本素养,而且也已成为国家和社会对每一个人所提出的一项基本行为规则。新加坡十分注重“礼治”,政府专门制定了《礼貌手册》,对于人们的各种不同场合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礼仪都作出了严格的规定。在新加坡不讲礼貌会寸步难行。新加坡人崇尚清爽卫生,对于蓬头垢面、衣冠不整、胡子拉碴的人,都会侧目而视。(二)主要禁忌新加坡人喜欢红的。认为红色是庄严、热烈、喜庆、吉祥的象征,会激励人们奋发向上。在一般情况下过多地采用紫色、黑色不受人们欢迎,因为他们认为紫色、黑色是不吉利的。新加坡人不喜欢“4”和“7”这两个数目,因为华语中“4”发音与“死”相仿,而“7”被认为是消极的数字。在新加坡人看来“3”是“升”。“6”是“顺”,“8”表示“发”,“9”则表示“久”都是吉祥的数字。在新加坡是不能说“恭喜发财”的。因为他们看来,“发财”有“横财”之意,祝愿对方发财无疑是鼓动他去发“不义之财”,是一种损人利己的行为。在新加坡乱扔果皮、废纸、吐痰、在公共场所吸烟、嚼口香糖、过马路闯红灯都会被罚款,罚款额之高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工资,搞不好还会吃官司,甚至被鞭打。(三)饮食特点中餐是新加坡人的最佳选择,粤菜、闽菜等十分受欢迎。口味喜欢清淡,偏好甜食,讲究营养,平日爱吃米饭和各种生猛海鲜,对于面食不太喜欢。新加坡人大都喜欢喝茶,他们经常在清茶中放橄榄之后饮用,称之为“元宝茶”,认为喝这种茶可以令人财运亨通。新加坡人还喜欢喝鹿茸酒、人参酒等补酒。六、美 国美国全称为美利坚合众国,地处北美洲中部,美国人主要信奉基督教、天主教。美国的绰号是“山姆大叔”,也有“世界霸主”、“超级大国”、“国际警察”、“金元帝国”、“车轮上的国家”等代称。(一)交际习俗美国人是“自来熟”,他们为人诚挚,乐观大方,天性浪漫,性格开朗,善于攀谈,喜欢社交,似乎与任何人都能交上朋友。与人交往时讲究礼仪,但没有过多的客套。朋友见面,说声“Hello”就算打招呼。每个人热情开朗,不拘小节,讲究效率,不搞形式主义。社交场合一般行握手礼,熟人则施亲吻礼。较熟的朋友常直呼其名,以示亲热,不喜欢称官衔,对于能反映对方成就与地位的学衔、职称,如“博士”、“教授”、“律师”、“法官”、“医生”等却乐于称呼。经常说“请原谅”等礼貌用语。交谈时,经常以手势助兴,与对方保持半米左右距离。不愿被问及年龄、收入、所购物品的价钱,不喜欢被恭维其“胖”。对妇女不能赠送香水、衣物和化妆品。交往时必须遵循“女士优先”的原则。(二)主要禁忌美国人忌“13”和“星期五”。他们不喜欢黑色,偏爱白色和黄色,喜欢蓝色和红色。崇尚白头鹰,将其敬为国鸟。 在动物中,美国人最爱狗。认为狗是人类的忠实朋友。对于那些自称爱吃狗肉的人,美国人是非常厌恶的。在美国人眼里。驴代表坚强,象代表稳重,他们分别是共和党和民主党的标志。在美国,成年同性共居于一室之中,在公共场合携手而行或是勾肩搭背,在舞厅里相邀共舞,都有同性恋之嫌。美国人认为个人空间不可侵犯,所以与美国人相处要保持适当的距离,碰了别人要及时道歉,坐在他人身边应征得对方认可,谈话时不要距离对方过近。美国人大都喜欢用体态语表达情感,但忌讳盯视别人、冲别人伸舌头、用食指指点交往对象等体态语。(三)饮食特点美国人喜欢咸中带甜的菜肴,口味清淡。他们重视营养,爱吃海味和蔬菜。美国人早、午餐比较简单,晚餐较丰富。偏爱蛙肉和火鸡。饭后喜欢喝咖啡或茶。七、加拿大加拿大作为国名,出自当地土著居民的语言,本意是“棚屋”。也友人讲它来自葡萄牙语,意思是“荒凉“。它位于北美洲北部,除极少数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外,国民多是英、法移民的后裔,多数信奉天主教。加拿大境内多枫树,素有“枫叶之国”的美誉。长期以来加拿大人民对枫叶有深厚的感情,加拿大国旗正中绘有三片红色枫叶,国歌也是《枫叶,万岁》。加拿大有“移民之国”、“粮仓”、“万湖之国”等美称。(一)交际习俗加拿大人讲究礼貌,但又喜欢无拘无束,不爱搞繁文缛节。加拿大人性格开朗热情,对人朴实友好,容易接近。人们相遇时,都会主动打招呼、问好,握手是其见面礼,拥抱、接吻等见面礼只适用于亲友、熟人、恋人和夫妻之间。加拿大人在人际交往中的自由与随和,是举世知名的。他们对于交往对象的头衔、学位、职务,只在官方活动中才使用;在中国社交活动里普遍必备的名片,普通加拿大人不大常用,只有公司高层商务活动中才使用名片。(二)主要禁忌枫叶是加拿大的象征,是加拿大国旗、国徽上的主题图案。因此枫叶被加拿大人视为国花,枫树定为加拿大的国树,对此要充分尊重。在加拿大白色的白百合花主要用来悼念死者,因其与死亡有关,所以绝对不可以之作为礼物送给加拿大人。白雪在加拿大人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并被视为吉祥的象征与辟邪之物。在不少地方人们甚至忌讳铲除积雪。加拿大人很喜欢红色与白色,因为那是加拿大国旗的颜色。与加拿大人交谈时,不要插嘴,打断对方的话,或是与对方强词夺理。议论性与宗教,评说英裔加拿大人与法裔加拿大人的矛盾,处处将加拿大与美国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将加拿大视为美国的“小兄弟”,或是大讲美国的种种优点和长处,都是应当避免的。(三)衣食特点在日常生活里,加拿大人的着装以欧式为主。在参加社交应酬时,加拿大人循例都要认真进行自我修饰,或是为此专门上一次美容店。在加拿大,参加社交活动时男子必须提前理发修面,妇女们则无一例外地进行进行适当的化妆,并佩带首饰。不这样做会被视为对交往对象的不尊重。加拿大的饮食习惯与英美比较接近,口味比较清淡,爱吃酸、甜之物和烤制食品。忌吃肥肉、动物内脏、腐乳、虾酱以及其他带腥味、怪味的食物。在一日三餐中,加拿大人最重视晚餐,他们喜欢邀请朋友到家中共进晚餐。八、英国英国的正式名称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有时它也被人们称为“联合王国”、“不列颠帝国”、“英伦三岛”等。“英国”是中国人对其的称呼,出自“英格兰”一词,其本意是“盎格鲁人的土地”,而“盎格鲁”的含义则为“角落”。英国的主要宗教是基督教。英国的国教是英国国教会,也称圣公会。(一)交际习俗不喜欢被统称为“英国人”,而喜欢被称为“不列颠人”。习惯握手礼,女子一般施屈膝礼。男子如戴礼帽,遇见朋友时微微揭起以示礼貌。英国人注重实际,不喜空谈,他们社交场合衣着整洁,彬彬有礼,体现“绅士风度”。妇女穿着较正式的服装时,通常要配一顶帽子。在社交场合,英国人极其强调所谓的绅士风度,坚持“女士第一”的原则,对女士尊重和照顾。他们十分重视个人教养,认为:教养体现出细节,礼节展现出教养。他们待人十分客气,“请”、“谢谢”、“对不起”、“你好”、“再见”一类礼貌用语,天天不离口。即使是家人、夫妻、至交之间,英国人也常常会使用这些礼貌用语。在交际活动中,握手礼是英国人使用最多的见面礼节。在一般情况下,与他人见面时,英国人既不会像美国人那样随随便便地“嗨”上一声作罢,也不会像法国人那样非要跟对方热烈地拥抱、亲吻不可。英国人认为那样做都有失风度。(二)主要禁忌英国人忌4人交叉握手,忌“13”和“星期五”,忌用一次火点3支烟。不喜欢大象及其图案,讨厌墨绿色,忌黑猫和百合花,忌碰洒食盐和打碎玻璃。认为星期三是黄道吉日。喜欢养狗,认为白马象征好运,马蹄铁会带来好运。在英国人看来,夸夸其谈、自吹自擂,说话时指手划脚都是缺乏教养的表现,所以与英国人刚刚认识就与他们滔滔不绝地交谈会被认为很失态。和英国人交谈要小心选择话题,不要以政治或宗教倾向作为话题。另外不要去打听英国人不愿讲的事情,千万不要说某个英国人缺乏幽默感,这很伤他们的自尊心,他(她)会感到受侮辱。因为英国人历来以谈吐幽默、高雅脱俗为荣。(三)饮食特点通常一日四餐,即早餐、午餐、午茶点和晚餐,晚餐为正餐。不喜欢上餐馆,喜欢亲自烹调。平时以英法菜为主。“烤牛肉加约克郡布丁”被誉为国菜。进餐前习惯先喝啤酒或威士忌。讲究喝早茶与下午茶。九、法 国法国的正式名称是法兰西共和国。“法兰西”源于古代法兰克王国的国名。在日尔曼语里,“法兰克”一词的本义是“自由”或是“自由人”。“艺术之邦”、“时装王国”、“葡萄之国”、“名酒之国”、“美食之国”等都是世人给予法国的美称。法国首都巴黎更是鼎鼎大名的“艺术宫殿”、“浪漫之都”、“时装之都”和“花都”,法国的主要宗教是天主教,近80%的人是天主教教徒,其余的人信奉基督教、犹太教或伊斯兰教。(一)交际习俗法国人非常善于交际,即使是萍水相逢,他们也会主动与之交往,而且表现得亲切友善,一见如故。法国人天性浪漫,在人际交往中,他们爽朗热情,善于雄辩,高谈阔论,爱开玩笑,幽默风趣,讨厌不爱讲话的人,对愁眉苦脸者难以接受。他们崇尚自由,纪律性较差,不大喜欢集体行动,约会也可能姗姗来迟。法国人有极强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在他们看来,世间的一切都是法国最棒。例如,法国人懂英语的不少,但通常不会直接用英语与外国人交谈。因为他们认定,法语是世间最美的语言,与法国人交谈时若能讲几句法语,一定会使对方热情有加。懂法语而又不同法国人讲法语,则会令其大为恼火。法国人注重服饰的华丽和式样的更新。妇女视化妆和美容为生活之必需。在社会交往中奉行“女士第一”的原则。法国人习惯行握手礼,有一定社会身份的人施吻手礼。少女常施屈膝礼。男女之间,女子之间及男子之间,还有亲吻面颊的习惯。社交中,法国人不愿他人过问个人私事。(二)主要禁忌法国人忌“13”和“星期五”。他们大都喜爱蓝色、白色与红色,不喜欢忌黄色和墨绿色。法国人视仙鹤为淫妇的化身,孔雀被看作祸鸟,大象象征笨汉。他们都是法国人反感的动物。视菊花、杜鹃花与核桃等为不祥之物。向法国人赠送礼品时,宜选具有艺术品位和纪念意义的物品,不宜送刀、剑、剪、餐具,或是带有明显的广告标志的物品作为礼品。男士向一般关系的女士赠送香水,也被法国人看作不合适的。与别人交谈时,法国人往往喜欢选择一些足以显示其身份、品位的话题,如历史、艺术等。对于恭维英国、德国,贬低法国的国际地位和历史贡献,议论其国内经济滑坡、种族纠纷等问题他们不愿意予以呼应。(三)饮食特点法国人会吃,也讲究吃。法国菜风靡世界,被成为“法国大餐”。法国人喜欢吃蜗牛和青蛙腿,最名贵的菜是鹅肝。法国人喜欢喝酒,几乎餐餐必饮,白兰地、香宾和红白葡萄酒都是他们喜欢喝的。法国菜的特点是鲜嫩。法国人也非常喜欢中国菜。十、德国德国的正式名称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意志”在古代高德语里,其含义为“人民的国家”或“人民的土地”。在世界上德国有“经济巨人”、“欧洲的心脏”、“出口大国”、“啤酒之国”、“香肠之国”等美称。德国的主要宗教是基督教和天主教。目前在德国全国总人口中,信奉基督教的约占47%,信奉天主教的约占36%。(一)交际礼仪德国人之间初次见面,如果需要第三者的介绍,作为介绍人要注意:不能不论男女长幼、地位高低而随便把一人介绍给另一人,一般的习惯是从老者和女士开始。向老年人引见年轻人,向女士引见男士,向地位高的人引见地位低的人。双方握手时,要友好地注视对方,以表示尊重对方,如果这时把眼光移向别处,东张西望,是很不礼貌的行为。初次相识的双方在自报姓名时,要注意听清和记住对方的姓名,以免发生忘记和叫错名字的尴尬局面。在许多人相互介绍时,要做到尽量简洁,避免拖泥带水。  由于德语语言自身的特点,在与德国人交往中还会遇到一个是用尊称还是用友称的问题。一般与陌生人、长者以及关系一般的人交往,通常用尊称“您”;而对私交较深、关系密切者,如同窗好友、共事多年关系不错的同事,往往用友称“你”来称呼对方。交换称谓的主动权通常在女士和长者手中。称谓的变换,标志着两者之间关系的远近亲疏。对此必须熟练掌握和运用,这样才能得心应手地与德国人交往。德国人十分遵约守时。德语中有一句话“准时就是帝王的礼貌”。德国人邀请客人,往往提前一周发邀请信或打电话通知被邀请者。如果是打电话,被邀请者可以马上口头作出答复;如果是书面邀请,也可通过电话口头答复。但不管接受与否,回复应尽可能早一点儿,以便主人作准备,迟迟不回复会使主人不知所措。如果不能赴约,应客气地说明理由。既不赴约,又不说明理由是很不礼貌的。在德国,官方或半官方的邀请信,往往还注明衣着要求。接受邀请之后如中途有变不能如约前往,应早日通知主人,以便主人另作安排。如因临时的原因,迟到10分钟以上,也应提前打电话通知一声,因为在德国私人宴请的场合,等候迟到客人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客人迟到,要向主人和其他客人表示歉意。  电影院中的迟到,人们可以习以为常,但对于音乐会的迟到,则是令人讨厌的。这时迟到者最好等到一幕或一个乐章结束后再入座。如等不急,需慢慢走到座位上,千万别走错排数,并且要对站起来让路的人轻说“谢谢”。  赴约赴宴,如遇交通高峰期,一定要提早出门,以免迟到。迟到固不礼貌,但早到也欠考虑。德国人如遇正式邀请,往往提前出门,如果到达时间早,便在附近等一等,到时再进主人家。  德国人不习惯送重礼,所送礼物多为价钱不贵、但有纪念意义的物品,以此来表示慰问、致贺或感谢之情,去友人家赴宴,客人带上点儿小礼物,俗话说礼轻情意重,一束鲜花、一盒巧克力糖果或一瓶酒足已。当然,去德国朋友家做客的中国人如能送给女主人一件富有民族风格的小纪念品,那定会受到主人由衷的赞赏。如果只是顺便看望,那就不必带什么礼物了,最多给小孩子带点儿小玩意儿。如果是业务的聚会,双方往来都是公事,只要按时应邀出席,不必另有表示。在德国,如遇朋友乔迁或新婚,你可以事先同受礼者开诚布公地谈谈送些什么礼物好。有的德国新婚夫妇会把自己所需的日常用品列一份清单,送礼的朋友可在此单上划上自己送的东西,这样既可使新婚夫妇得到实惠,又令馈赠者高兴。(二)主要禁忌德国人对黑色、灰色比较喜欢,对于红色以及掺有红色或红黑相间之色,则不感兴趣。对于“13”与“星期五”,德国人十分讨厌。他们对于四个人交叉握手,或是在交际场合进行交叉谈话,也比较反感,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不礼貌的。德国人对纳粹党徽的图案“ ”十分忌讳。它与我国民间表示吉祥的“ ”颇为近似。只不过前者的开口是呈顺时针方向,而后者的开口是呈逆时针方向,切不可将二者混淆乱用。另外在德国跟别人打招呼时,切勿身体立正,右手向上方伸直,掌心向外。这一姿势过去是纳粹行礼的方式,因此也应避免。与德国人交谈时,不宜涉及纳粹、宗教与党派之争。在公共场合窃窃私语或是大声讲话,德国人认为都是十分无礼的。(三)衣食特点德国人在穿着打扮上的总体风格,是庄重、朴素、整洁。他们不大容易接受过分前卫的服装,不喜欢穿着过分鲜艳花哨的服装,并且对衣冠不整、服装不洁者表示难于忍受。德国人在正式场合露面时,必须穿戴整齐,衣着一般多为深色。在商务交往中,讲究男士穿三件套西装,女士穿裙式服装。德国人对于发型较为重视。在德国男士不宜剃光头,免得被人当做“新纳粹”分子。德国少女的发式多为短发或披肩发,烫发的妇女多为已婚者。德国人讲究饮食,最爱吃猪肉,其次才是牛肉。以猪肉做成的各种香肠,令德国人百看不厌。德国人一般胃口较大,喜食油腻之物,在口味方面,德国人爱吃冷菜和偏甜、偏酸的菜肴,对于辣或过咸的菜肴则不太欣赏。德国人最喜欢饮啤酒,人人都是海量,当然他们对于咖啡、红茶、矿泉水,也很喜欢。十一、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正式名称为澳大利亚联邦。澳大利亚作为国家的名称,来自于拉丁文。在拉丁文里其含义是“南方之地”。“牧羊之国”、“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淘金圣地”等都是对澳大利亚的美称。澳大利亚的主要宗教是基督教,全国居民之中约98%的人都是基督徒。(一)服饰礼仪男子多穿西服,打领带,在正式场合打黑色领结,达尔文服是流行于达尔文市的的一种简便服装。妇女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穿裙子,在社交场合则套上西装上衣。无论男女都喜欢穿牛仔裤,他们认为穿牛仔裤方便,自如。土著居民往往赤身裸体,或在腰间扎一条围巾,有些地方的土著人讲究些,披在身上。他们的装饰品丰富多彩。(二)交际礼仪澳大利亚人情味很浓,乐于同他人进行交往,并且表现得质朴、开朗、热情。过分地客套或做作,均令其不快。他们爱交朋友,爱同陌生人打招呼、聊天,爱请别人到自己家里做客。澳大利亚的的男士们相处,感情不能过于外露,大多数男人不喜欢紧紧拥抱或握住双肩之类的动作。在社交场合,忌讳打哈欠,伸懒腰等小动作。澳大利亚是一个讲求平等的社会,不喜欢以命令的口气指使别人。澳大利亚人见面习惯于握手,不过有些女子之间不握手,女友相逢时常亲吻对方的脸。澳大利亚人大都名在前,姓在后。称呼别人先说姓,接上先生,小姐或太太之类。熟人之间可称小名。(三)主要禁忌澳大利亚人对兔子特别忌讳,认为兔子是一种不吉利的动物,人们看到它都会感到倒霉。与他们交谈时,多谈旅行,体育运动及到澳大利亚的见闻,议论种族、宗教、工会和个人私生活以及等级地位问题,最令澳大利亚人不满。在数目方面,受基督教的影响,澳大利亚人对于“13”与“星期五”普遍感到反感。澳大利亚人不喜欢将本国与英国处处联系在一起。澳大利亚人对于公共场合的噪声极其厌恶。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者,尤其是门外高声喊人的人,他们是最看不起的。(四)饮食特点澳大利亚人在饮食上以吃英式西餐为主,其口味清淡,不喜油腻。澳大利亚的食品素以丰盛和量大而著称,尤其对动物蛋白质的需要量更大。他们爱喝牛奶,喜食牛肉,猪肉等。他们喜喝啤酒,对咖啡很感兴趣。第三节 国外主要节日习俗节日,是指某一国家或地区为庆贺、纪念、缅怀某一事件或某一人物而约定俗成的时日。各国、各民族都有自己传统的节日庆典,有些节日还逐渐变成世界性的传统节日。一、圣诞节圣诞节本是基督教用以纪念耶稣基督诞辰的一个宗教节日,但是随着基督教势力的扩展和西方文化传播的影响,它已经成为一个世界的民间节日。它的时间延续很长,通常为12月24日至次年1月6日。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包括港澳,圣诞节都是例行假日。西方人以红、绿、白为圣诞色,每逢圣诞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用圣诞色来装饰。红色的有圣诞花和圣诞蜡烛。圣诞花即一品红,它被西方人用来象征圣诞节令。圣诞蜡烛不同于普通蜡烛,它五色俱全,精致小巧。过圣诞节时,家家都要点燃它。绿色的是圣诞树。它是圣诞节的主要装饰品,用砍伐来的杉、柏一类呈塔形的常青树装饰而成。上面悬挂着五颜六色的彩灯、礼物和纸花,还点燃着圣诞蜡烛。圣诞花是由圣诞树演变而成的室内装饰物,它用松、杉、柏一类常青树的枝条扎成圆形,放上几颗松果,再配上红缎带就做成了。红色与白色是圣诞老人的颜色,他是圣诞节活动中最受欢迎的人物。圣诞老人名叫圣克劳斯,传说他白须红袍,每到圣诞夜,便从北方驾鹿橇而来。他身背大红包袱,脚蹬大皮靴,通过每家的烟囱进入室内发送礼物。因此西方儿童在圣诞夜临睡之前,要在壁炉前或枕头帝边放上一只袜子,等候圣诞老人在他们入睡后把礼物放在袜子内。在西方,扮演圣诞老人也是一种习俗。圣诞节前后,大多数西方国家正值严冬,洁白美丽的雪花使圣诞节富有诗意。然而地处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此刻恰恰是烈日当空。由于天热,他们的节日活动极少狂欢,而是走亲访友,融洽感情。他们的圣诞食品品味以清凉为主,各种冷盘、沙拉和水果最受欢迎。传说耶稣是夜时诞生的,因此12月24日之夜被称作圣诞夜。圣诞节庆祝活动自此夜开始,而以半夜为高潮。这一夜,天主教教堂里灯火通明,举行纪念耶稣出生的半夜弥撒。在圣诞夜里,人们会唱起圣诞歌。圣诞歌很多,以《平安夜》最为著名。西方人在圣诞夜全家要聚餐一次,餐桌上将出现火鸡、羊羔肉、葡萄干布丁和水果饼。其中火鸡被叫做圣诞鸡,是圣诞大餐中必不可少的。英美人讲究圣诞之夜吃火鸡,德国人则习惯吃烤鹅。西方人在圣诞节相见时,要互道“圣诞快乐”!英国人在这天一大早,就要通过窗户向邻人或朋友们高呼这一句话。二、复活节复活节是基督教用以纪念耶稣复活的一个宗教节日,但已经被世俗化了。复活节的日期是每年春分(3月21日或22日)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传说耶稣受难后的第三天清早,他的信徒们发现子耶稣坟墓的墓门大开,耶稣的尸体不见了,只剩下裹尸布堆在那晨。信徒们以为有人把耶稣的尸体挪走了,便哭了起来。这时天使显灵说::耶稣已经复活了。当晚,门徒们聚集在一间屋子里,因为害怕犹太人的迫害,所以把门关得紧紧的。忽然,耶稣出现在他们面前。门徒们一见耶稣真的复活了,立即转忧为喜。耶稣对他们说:“我从前告诉过你们的话应验了,基督必受害,第三日从死里复活,并且人要奉他的名,传悔改赦罪的道,你们就是这事的见证。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导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日。”后来,基督教教会就把这一天定为复活节,又称主日。至此,基督教信徒们不再像犹教信徒们那样守安息日,而改守主日,这就是现在的礼拜日。公元325年,尼西亚大公会议元宝每年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主日为复活节。复活节是仅次于圣诞节的基督教第二大节日。每逢复活节来临,教会都要举行隆重的纪念礼拜。信徒们相见,第一句话就是“主复活了!”复活节期间,人们经常相互赠送复活节彩蛋,它由鸡蛋涂上各种颜色而成。在古代,鸡蛋像征着生命,并被视为复活的坟墓。西方还有复活节小兔一说。兔子是繁殖力最强的动物,所以被人们选作生命的象征。时至今日孩子们过复活节依然少不了吃兔子糖和讲述各种有关兔子的故事。现在,西方各国在复活节时,大都举行的游行活动。美国的游行队伍是化了装的,其中最受人们喜爱的是卡通人物米老鼠和唐老鸦。其他国家的游行队伍也都各具民族特色。复活节晚上,各家都要举行复活晚宴。晚宴上的传统主菜是羊肉和熏火腿。用羊祭祀是基督教信徒千百年来的传统,而猪则一直象征着幸运。三、狂欢节狂欢节起源于古罗马的农神节,发展于中世纪,盛行于当代,是欧美各国的传统节日。狂欢节主要是以辞旧迎新、憧憬未来为基本主题。在欧美诸国中保存最为完整的是德国科隆城,每年慕名从国内外赶来欢度狂欢节的人不计其数。节日里,科隆城里到处是热闹的人群,各大小酒家、舞厅及娱乐场所被挤得水泄不通,人们相互致以节日祝贺,穿上节日的盛装,尽情地打扮自己。街上有大规模的化装游行,有彩车队、乐曲队、舞蹈队等,彩车上不时有礼物抛向人群,男女老少互相争抢,热闹非凡。巴西的狂欢节是堪称世界之最的群众性集会庆祝活动。狂欢节前,巴西人都要耗资购买节日服装、面具及食品、饮料等,即使借钱负债也在所不惜。首都里约热内卢是狂欢节的中心,狂欢节期间商店关门、工厂停工,人们不分肤色、种族、年龄、贫富、贵贱都是狂欢节的参与者,而巴西的圆舞、桑巴舞表演是狂欢节最精彩的节目。在现代,狂欢节已成为许多国家人们抒发渴望幸福之情的节日。由于各国的习俗不同,狂欢节的日期不统一,甚至在同一国中也有因地制宜的情况。多数国家定在气候适宜的2、3月份举行。世界著名的狂欢节还有法国的春季狂欢节、加拿大的冰上狂欢节、德国狂欢节、欧洲狂欢节等。四、愚人节愚人节是每年4月1日,在欧美的一些国家及地区都以开玩笑使人上当度过这一有趣节日。此节的起因,一说是古罗马谷物神色列斯的女儿普丽芬丝在天堂玩耍时,被冥王普路托掠走,还欺骗其父色列斯到天堂去寻找,使其白跑一趟,由此沿袭成“愚人节”,成为提醒人们谨防上当的节日活动。另一说起源于法国,1564年,法国采用阴历1月1日为一年之始的新纪元法,却遭到国内保守派的反对,他们依然按照旧历4月1日为新年,互赠礼品。为了蒙蔽保守派,改革新历法的团体继续在这天请保守派参加招待会,赠送给他们礼品。后来人们把这些上当受骗的保守分子称为“4月傻瓜”,或“上钩的鱼”。从此,人们在4月1日便互相愚弄,成为法国流行的习俗,后来传到其他国家和地区。但是不论哪一种传说,愚人节的内容与日期都是相同的。在这一天,人们可以尽情地相互开玩笑,甚至连报纸、电台、电视台也会故意制造出一些有趣的“新闻”来戏弄人们。当然开玩笑也要掌握适当的分寸,不能损害国家的整体利益,更不能触犯国家的法律、政策,否则,不仅会受到道德舆论的谴责,而且会受到法律的惩处。五、情人节情人节又称瓦伦丁节,每年的2月14日许多欧美国家都把这一天作为表白爱情的甜蜜日子,是青年男女喜爱的节日。节日这天,情侣们相互交换“情侣卡”表示自己忠贞不渝的爱情,在欢乐愉快的情人舞会中,还向情人送上自己的玫瑰花以表示自己的爱心,也有的赠送巧克力或带有“心”形的装饰物、附有祝词的小卡片等。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10
正序
倒序
现代社交礼仪
现代社交礼仪 -2
现代社交礼仪 -3
现代社交礼仪 -4
现代社交礼仪 -5
现代社交礼仪 -6
现代社交礼仪 -7
现代社交礼仪 -8
现代社交礼仪 -9
现代社交礼仪 -10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现代社交礼仪
现代社交礼仪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