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我按动十五楼电钮。 从电梯下到十五楼,镶嵌在天井中的扩音器传出亨利·曼其尼的《月亮河》——是它在迎接我。于是我回到了现实世界,回到既不能使我幸福又不肯放我离开的现实世界。 我条件反射地看了看手表,回归时刻是凌晨3时20分。 那么——我想,那么那么那么那么那么那么那么那么……思考发出回声。我叹息一声。第十二节 我返回房间,首先在浴缸里放满热水,脱光身子,慢慢沉入水底。但身体很难马上暖和过来。由于已经彻底冷到心里,在热水中一泡,反而更觉得寒冷。我本打算在热水里泡到冷意消失,不料被热水熏得昏昏沉沉,只好爬出浴缸作罢。之后把头顶在窗玻璃上,待稍微凉快下来,拿白兰地倒了满满一杯,一饮而尽,旋即上床躺下。我什么也不去想,把头脑清扫一空,一心想睡个好觉,不料事与愿违。入睡绝对没有希望。无奈,只得在僵挺的意识中辗转反侧,不久天光尽晓。这是个阴沉沉的灰色早晨。雪固然未下,但整个天空被阴云遮掩得严实无缝,所有的大街小巷也统统被染得灰蒙蒙一片。触目皆是灰色——落魂之人滞留的落魂街市。 我并不是因为考虑问题才睡不着。我什么也没考虑,也考虑不下去,我的脑袋太累了。然而又无法入睡。我身心的几乎所有部分都渴望入睡,惟独脑袋的一小部分僵固不化,执著地拒绝睡眠,致使神经异常亢奋,焦躁不安,焦躁得就像企图从风驰电掣的特快列车的窗口看清站名时的心情一样——车站临近,心想这回一定要瞪大眼睛看个明白,但无济于事,速度过快,只能望得模模糊糊的字形,看不清具体是何字样。目标稍纵即逝,如此循环往复。车站一个接一个迎面扑来,一个接一个尽是边远的无名小站。列车好几次拉鸣汽笛,其尖厉的回声犹如锋芒一般刺激我的神经。 如此熬到9点。看准时针指在9点后,我没好气地翻身下床。没办法,这觉无法睡。我进浴室剃胡须,为了彻底剃净,我不得不对自己反复说道:"我现在是在剃须。"剃完,我穿好衣服,梳理几下头发,去宾馆餐厅吃早餐。我在靠窗的座位坐下,要了一份西式早点。我喝了两杯咖啡,嚼了一片烤面包片。面包片我花了好长时间才咽下去。灰色的云层甚至把面包片也染成了灰色。口里竟有一股灰絮味儿。这是个仿佛预告地球末日来临的天气。我边喝咖啡边看早上的菜谱,总共看了50遍。但头脑的僵固度还是没有缓解。列车仍在突飞猛进,汽笛仍萦绕耳畔。那种僵固,感觉起来就像牙膏风干后紧紧附着在物体表面一般。我周围的人们都在津津有味地又吃又喝。他们把砂糖放入咖啡,往面包上涂黄油,用刀叉切着火腿鸡蛋。碟碗相碰的嘎嘎声此起彼伏,简直同调车场无异。 我猛然想起羊男,此时此刻他也是存在的,他呆在这座宾馆某处一个变形的空间里,是的,他是在的。而且想教给我什么,问题是我理解力跟不上。速度太快,而头脑却僵化, 无法辨认字迹,能辨认的只有静止的东西。(A)西式早点——果汁饮料(橘汁、朱栾汁、番茄汁)、烤面包片,或……有谁在向我搭话,要我回答。是谁呢?我抬起眼睛,见是男侍。他身穿雪白的上衣,手拿咖啡壶,俨然捧一个奖杯。"您要不要换一杯咖啡?"他殷勤地问道,我摇摇头。待他离开,我起身走出餐厅。嘎嘎声仍然在我身后起伏不已。 回到房间,我又一次进入浴室。这回已不再感到冷了。 我在浴槽里缓缓地伸直身子,就像解开绳扣似的徐徐舒展全身每一个关节。指尖也逐个屈伸一番。不错,这是我的身体,我现在是在这里,在真实房间中的真实浴槽里。而没有乘什么特快列车,耳边不闻汽笛声响,无须辨认站名,无须前思后想。 走出浴室上床看表,已经10点半。也罢也罢,干脆不睡觉,到街上逛逛算了。正如此呆呆思忖之间,睡意陡然袭来,形势于是急转直下,恰如舞台由明转暗一般。一只巨大的灰猿手持大锤,不知从何处闯入房间,朝我后脑壳不容分说地重重一击,我顿时气绝似的坠入昏睡的深渊。 好一场酣畅淋漓的睡眠,四下漆黑,毫无所见。没有背景音乐,没有《月亮河》,没有《水色恋情》,惟有一泻千里的睡眠。"16的下一位数是几?"——有人问我。"41。"——我回答。"睡觉。"——灰猿说。对,我是在睡觉,在坚不可摧的铁球里把身子缩为一团,像个松鼠那样大睡特睡,那铁球是拆毁楼房时用的,中间掏空,我便睡于其中,酣畅淋漓,一泻千里…… 有谁在呼唤我。 莫非汽笛? 不,不是,不是的,海鸥们说。 听那声音,似乎有人想用高温炉将铁球烧毁。 不,不是,不是的,海鸥们异口同声地说,竟如希腊戏剧里的合唱团一般。 是电话,我恍然大悟。 海鸥们已无影无踪,没有任何回声。海鸥们为什么无影无踪了呢? 我伸手拿起枕边的电话筒,说了声"喂"。但只听得"嘟"的一声便再无声息,却转而从另一空间发出一连串响声——"铃铃铃铃铃铃铃铃铃"。是门铃!有人按门铃。"铃铃铃铃铃铃铃铃铃"。 "门铃。"我出声说道。 但海鸥们已不复见,全然不闻一声"正确"的回应。 铃铃铃铃铃铃铃铃铃。 我披上睡衣,到门口一声没问地打开门。服务台女孩儿迅速闪身进来,关上门。 后脑壳被灰猿敲击的部位仍在作痛。这个狠家伙,何必用那么大的劲,弄得我觉得似乎整个脑袋都凹陷了进去。 女孩儿看看我的睡衣,又看看我的脸,蹙起眉头。 "为什么下午3点钟睡觉?"她问。 "下午3点, "我重复一句,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为什么,"为什么呢?"我自己问自己。 "几点睡的,到底?" 我开始想,努力想,但仍是想不起来。 "算啦,别想了。"她失望似的说。然后坐在沙发上,用手轻轻碰一下眼镜框,仔仔细细地审视我的脸,"我说,你这脸怎么这副德行!" "噢,想必不怎么漂亮。"我说。 "气色难看,还浮肿。莫不是发烧?不要紧吧?" "没关系。好好睡上一觉就没事了。别担心,原本身体就好。"我说,"你现在休息?" "嗯。"她说,"来看一眼你的脸,挺有兴趣的。不过要是打扰,我可这就出去。" "打扰什么。"说着,我坐在床上,"困得要死,但谈不上打扰。" "也不胡来?" "不胡来。" "人人嘴上都那么说,你可是真的规规矩矩?" "人人也许都那么做,但我不做。"我说。 她略一沉吟,像是确认思考结果似的用手指轻轻按一下太阳穴,"或许,我也觉得你是和别人有点不一样。"她说。 "况且现在太困,也做不成别的。"我加上一句。 她站起身,脱去天蓝色坎肩,仍像昨天那样搭在椅背上。但这回她没来我身边,而走到窗前立定,一动不动地望着灰色的天宇。我猜想这大概是因为我只穿一件睡袍,脸上德行又不好的缘故。但这没有办法,我毕竟有我的具体情况。我活着的目的并非为了向别人出示一张好看的脸。 "我说,"我开口道,"上次我也说来着,你我之间,总好像有一种息息相通之处,尽管微乎其微。" "当真?"她不动声色地说,接着大约沉默了30秒钟,补上一句,"举例说?" "举例说——"我重复道,但大脑的运转已完全停止,什么也想不起来,哪怕只言片语也搜刮不出。况且那不过是我偶然的感觉——觉得这女孩儿同我之间有某种尽管细微然而相通的地方。至于举例说、比方说,则无从谈起。不过一觉之念罢了。 "举不上来。"我说,"有好多好多事情需要进一步归纳,需要阶段性思考、总结、确认。" "真有你的。"她对着窗口说。那语气,虽无挖苦的含义,但也算不得欣赏。平平淡淡,不偏不倚。 我缩回床,背靠床头注视她的背影。全然不见皱纹的雪白衬衫,藏青色的紧身西装裙,套一层长统丝袜的苗条匀称的双腿。她也被染成灰色,仿佛一张旧照片里的人物像。这光景看起来委实令人心旷神怡。我觉得自己正在同什么一触即合。我甚至有些勃起。这并不坏,灰色的天宇,午后3时,勃起。 我对着她的背影看了许久许久。她回头看我时,我仍然没把视线移开。 "怎么这样盯着人家不放?" "嫉妒游泳学校。"我说。 她略一歪头,微微笑道:"怪人!" "怪并不怪,"我说,"只是头脑有些混乱,需要清理思路。" 她走到我旁边,手放在我额头上。 "嗯,不像是有烧。"她说,"好好睡吧,做个美梦。" 我真希望她一直呆在这里,我睡觉时她一直呆在身旁,但这只是一厢情愿。所以我什么也没说,默默看着她穿上天蓝色外套走出房间。她刚一离开,灰猿便手握大锤随后闯进,我本来想说"不要紧,我可以睡了,不用再费那样的麻烦",但就是开不了口。于是又迎来重重一击。"25的下一位数?"——有人问。"71。"——我回答。"睡了。"——灰猿说。那还用说,我想,受到那般沉重的打击,岂有不睡之理!准确说来是昏睡,旋即,黑暗四面压来。第十三节 连接点,我想。 那是晚间9点钟,我一个人吃晚饭的时候,晚上8点,我从酣睡中醒来,是突然醒来的,同入睡时一样。不存在睡眠与觉醒的中间地带。睁开眼时,已经处于觉醒的中枢。我感到大脑的活动已彻底恢复正常,被灰猿敲击的后脑壳也不再疼痛。身体全无疲劳之感,寒意也一扫而光。所有一切都可以历历在目。食欲也上来了——莫如说饥不可耐。于是我走进宾馆旁边那家我第一天晚上去过的饮食店,喝酒,吃了好几样下酒菜:烧鱼、炖菜、螃蟹、马铃薯等,不一而足。店里仍像上次那样拥挤,那样嘈杂。各种烟、各种气味四下弥漫。每一个人都在大声吼叫。 需要清理,我想。 连接点?我在这混沌状态中自我询问,并且轻声说出口来,我在寻求,羊男在连接。 我无法充分理解其中的具体含意。这一说法太富于比喻性了,也许只有用比喻手法才能表述出来。为什么呢?因为羊男不可能故意用这种比喻手法捉弄我并引以为乐。想必他只有用这一字眼才足以表述他的意思,他只能向我示以这种形式。 他说,我通过羊男的世界——通过他的配电盘——同各种人各种事连接起来,而且连接方式正在发生混乱。因为我不能准确地寻求,以致连接功能无法正常发挥。 我一边喝酒,一边久久盯视眼前的烟灰缸。 那么喜喜怎么样了呢?我在梦中曾感到过她的存在,是她把我叫到这里来的。她曾经寻求我,椎其如此我才来到海豚宾馆。然而她的声音再也不能传到我的耳边。呼叫已经中断,无线发报机的插头已被拔掉。 为什么各种情况变得如此模糊不清呢? 因为连接发生了混乱。也许,我必须明确我自己是在寻求什么,然后借助羊男的力量逐一连接妥当。即使情况再模糊不清,也只能咬紧牙关加以整理:解开、接合。我必须使之恢复原状。 到底从哪里开始好呢?哪里都没有抓手。我趴在一堵高高的墙壁上。周围壁面犹如镜子一般光滑,我无法向任何一处伸手,没有东西可抓,一筹莫展。 我喝了好几瓶酒,付罢款,走到外面。大片大片的雪花从空中翩然落下。虽然还算不上地道的大雪,但街上的音响因之听起来已不同平日。为了醒酒,我决定绕着附近一带行走一圈。从哪里开始好呢?我边走边看自己的脚。不成,我不晓得自己在寻求什么,不晓得前进的方向。我已经生锈,锈得动弹不得。如此只身独处,必须逐渐失去自己,我觉得。罢了罢了,现在从哪里开始好呢?总之必须从某处开始才行。服务台那个女孩儿如何?我对她怀有好感,她和我之间隐约有一种心心相印之处。而且若我有意,同她睡觉也有可能。但那又能怎么样呢?从那里可以去哪里呢?估计哪里也去不成,而落得更加失去自己的下场。因为我尚未把握自己寻求的目标。只要我处于这种状态,必然如以前的妻子所说的那样——伤害各种各样同我交往的人。 我在这附近转罢一圈,开始转第二圈。雪静悄悄地下个不停。雪花落在外套上,略一踌躇,随即消失了。我边走边清理脑袋。人们在夜色里吐着白气从我身旁走过。脸冻得有些痛。但我仍像时针一样绕着这一带继续行走,继续思考。妻子的话如同咒语一样粘在我头脑里不走。不过事实也是这样,她并非胡言乱语。如此下去,我难免永远刺激、永远伤害同我往来的人。 "回到月亮上去,你。"说罢,我的女友便一去不回,不,不是去,而是回归,回归到现实这一伟大的世界中去。 于是我想到喜喜。她本来可以成为第一个抓手,然而她的呼叫声已经中断,杳如烟消云散。 从哪里开始好呢? 我闭目合眼,寻求答案。但头脑空空如也,既无羊男,又无鸥群,甚至灰猿也没有,空空荡荡。空荡荡的房间里只有我一个人形影相吊,没有谁回答我。我将在房里衰老,干瘪,心力交瘁。我已再不能跳舞,一片凄凉光景。 站名怎么也辨认不清。 数据不足,不能回答,请按取消键。 但答案第二天下午从天而降,仍像往日那样毫无任何预兆,突如其来,犹如灰猿的一击。第十四节 奇妙的是——或许不那么奇妙——这天晚间12点,我一上床就睡过去了,一觉醒来已是早晨8点。 觉睡得乱了章法,但醒来的时间却恰到好处,好像转了一周后又回到了原地。但觉神清气爽,肚子也饿了。于是我走去炸饼店,喝了两杯咖啡,吃了两个炸面圈。然后在街上漫无目的地信步而行。路面冰封雪冻,柔软的雪花宛似无数羽毛,无声无息地飞飞扬扬。天空依然阴云低垂,了无间隙。虽说算不上散步佳日,但如此在街上行走之间,确乎感到精神的解脱和舒展。这段时间里一直使我透不过气来的压抑感不翼而飞,就连凛然的寒气也叫人觉得舒坦,这是什么缘故呢?我边走边感到不可思议。事情并未获得任何解决,为什么心情如此之好呢? 走了一个小时后返回宾馆,眼镜女孩儿正在服务台里,除她以外里面还有一个女孩儿在接待客人。她在打电话,把话筒贴在耳朵上,面带营业性微笑,手指夹着圆珠笔,下意识地转来转去。见她这副样子,我不由很想向她搭话——无论什么话。最好是空洞无聊的废话,插科打诨的傻话。于是凑到她跟前,静等她把电话打完。她用疑惑的目光掠了我一眼,但那恰到好处的营业性人工微笑依然挂在脸上。 "请问有什么事吗?"放下电话,她向我持重而客气地问道。 我清了清喉咙:"是这样,我听说昨天晚间附近一所游泳学校里有两个女孩儿被鳄鱼吞到肚里去了,这可是真的?"我尽可能装出郑重其事的表情信口胡诌。 "这——怎么说好呢?"她仍然面带浑如精美的人造花一般的营业性微笑答道,但那眼神分明显示出愠怒。脸颊微微泛红,鼻翼略略鼓起,"那样的事情我们还没有听到。恕我冒昧:会不会是您听错了呢?" "那鳄鱼大得不得了,据目击者说,足足有沃尔沃牌旅游车那么大。它突然撞破天窗玻璃飞扑进来,一口就把两个女孩儿囫囵吞了进去,还顺便吃掉半棵椰子树,这才逃之夭夭。不知逮住没有?假如逮不住而让它跑到外面去……" "对不起,"女孩儿不动声色地打断我的话,"您要是乐意,请您直接给警察打个电话询问一下如何?那样我想更容易问得清楚。或者出大门往右拐一直走过去有个派出所,去那里打听也是可以的。" "倒也是,那就试试好了。"我说,"谢谢,智力看来与您同在。" "过奖过奖。"她用手碰一下眼镜腿,冷冷地说道。 回到房间不一会儿,她打来电话。 "什么名堂,那是?"她强压怒火似的低声说,"前几天我不是跟你讲过了吗,工作当中不要胡闹。我不喜欢我工作时你无事生非。" "是我不对,"我老实道歉,"其实只是想和你说话,哪怕说什么都好,就是想听听你的声音。也许我开的玩笑无聊透顶,但问题不在于玩笑的内容。无非是想同你说话,以为并不至于给你造成很大麻烦。" "紧张啊!不是跟你说过了,工作时我非常紧张,所以希望你别干扰。不是说定了吗?不要盯住看我。" "没盯住看,只是搭话。" "那,往后别那样搭话,拜托了。" "一言为定。不搭话,不着,像花岗岩一样乖乖地一动不动。哦,今晚你可有空?今天可是去登山学校的日子?" "登山学校?"她说着叹息一声,"开玩笑,是吧?" "嗯,是玩笑。" "我这人,对这类玩笑有时候反应不过来的。什么登山学校,哈哈哈。" 她那三声"哈哈哈"十分枯燥单调,活像在念黑板上的字,随后,她放下电话。 我坐着不动等了30分钟,再没电话打来。是生气了!我的幽默感往往不被对方理解,正如我的一丝不苟精神时常被对方完全误解一样。由于想不出别的事可做,只好又去外头散步。若时来运转,说不定会遇到什么,或有新的发现。较之无所事事,还是动一动好,试一试好。但愿智力与我同在。 马不停蹄走了一个小时,居然一无所获,只落得个四肢冰冷。雪下得仍方兴未艾。12点半时,我走进麦当劳快餐店,吃了一块奶酪牛肉汉堡和一份炸薯条,喝了一杯可口可乐。本来这东西我根本不想吃,而有时却又稀里糊涂地用来大饱其腹。大概我的身体结构需要定期摄取低营养食品。 跨出快餐店,又走了30分钟,惟有雪势变本加厉。我把外套的拉链一直拉到顶,把围巾一圈圈缠到鼻子上端,但还是不胜其寒。小便又憋得够呛,都怪我不该在这么冷的天气喝哪家子的可口可乐。我张望四周,寻觅可能有公厕的所在。路对面有家电影院,虽说破旧不堪,但一处厕所估计总可提供。再说小便之后边看电影边暖暖身子倒也可取,反正时间多得忍无可忍。我便去看预告板上有何电影。正上映的是两部国产片,其中一部叫《一厢情愿》。乖乖,是老同学出演的片子。 长时间的小便处理完后,我在售货部买了一罐热咖啡,拿进去看电影,果不其然,场内煦暖如春。我落下座,边喝咖啡边看那银幕。原来《一厢情愿》开映已有30分钟,不过开始那30分钟即使不看,情节也猜得万无一失。实际也不出所料:我那同学充当双腿颀长、眉清目秀的生物教师。年轻的女主人公正对他怀有恋情,并同样恋得神魂颠倒。而剑术部的一个男孩又对她如醉如痴。那男孩活脱脱一副斗牛士模样。如此影片,我当然也制得出来。 不同的是我这老同学(本名叫五反田亮一,当然另有堂而皇之的艺名。说来遗憾,这五反田亮一云云确实不易唤起女孩儿的共鸣)这回领到的角色比以前略微有了点复杂性。他固然漂亮、固然潇洒,但此外还有过心灵上的创伤。诸如什么参加过学生运动,什么致使恋人怀孕后又将其抛弃等等。创伤种类倒是老生常谈,但毕竟比什么都没有略胜一筹。此等回忆镜头不时插入进来,手法笨拙得浑如猿猴往墙壁上抹粘土一般。间或有安田礼堂攻守战的实况镜头出现,我真想小声喊一声"赞成",但自觉未免滑稽,吞声作罢。 总而言之,五反田演的是这种受过心灵创伤的角色,而且演得甚卖力气。问题是剧本本身差到了极点,导演的才能更是等于零。台词有一半简直拙劣得近乎蒙羞,令人哑然的无聊场面绵绵不断,加之女孩儿的面孔不时被无端地推出特写镜头,因此无论他怎样显示表演技能,都无法收到整体效果。渐渐地,我感到他有些可怜,甚至不忍再看下去。但转念一想,他送走的人生,在某种意义上或许向来都是如此令人目不忍视的。 有一处床上戏。周日早上五反田在自己寓所的房间里同一个女郎同床共枕之时,主人公女孩拿着自己做的甜饼什么的进来。好家伙,同我想像的岂非如出一辙。床上的五反田也同样没超越我的想像,极尽爱抚之能事。不失优雅之感的交合,仿佛有香气漾出的腋下,兴奋中零乱不堪的秀发,五反田抚摸时的女性裸背。之后镜头猛然一转,推出那女子的脸。 我不由屏息敛气:斗牛士。 是喜喜。我在座位上浑身僵固了一般。后面传来了叮叮当当的瓶子滚地声响。喜喜!同我在黑暗的走廊中空想的情景一模一样。喜喜的的确确在同五反田贪枕席之欢。 连接上了,我想。 喜喜出现的镜头只此一组:星期天早上她同五反田困觉。周六晚间五反田在一处喝得酩酊大醉,遂将萍水相逢的她领到自己房间睡了,早上再次温存一番。正当此时,主人公女孩儿——他的学生突然赶来,不巧的是门忘了锁死。就是这一场面。喜喜的台词也只有一句:"你这是怎么了?"是在主人公女孩儿狼狈跑走后五反田茫然若失时,喜喜这样说的。台词平庸粗俗,但这是她吐出的惟一话语。 "你这是怎么了?" 至于这声音是否出自喜喜之口,我无法肯定。一来我对喜喜声音的记忆不很准确,二来电影院扩音器的音质也一塌糊涂。但我对她的身体记忆犹新。背部的形状、颈项以及光沽的乳房一如我记忆中的喜喜。我依然四肢僵挺挺地盯视着银幕。从时间来说,那组镜头我想差不多有五六分钟。她在五反田的拥抱、爱抚下,心神荡漾似的闭目合眼,嘴唇微微颤抖,并且轻轻叹息。我判断不出那是不是演技。想必是演技,毕竟是演电影。然而我又绝对不能接受喜喜演戏这一事情本身,心里迷惘混乱。因为,倘若不是演技,那便是她果真陶醉在五反田的怀抱里;而如果是演技,则她在我心目中存在的意义就将土崩瓦解。是的,不应该是什么演技。不管怎样,反正我对这电影嫉妒得发狂。 游泳学校、电影,我开始嫉妒各种东西。莫非是好的征兆不成? 接下去是主人公女孩儿开门的场面,目睹两人赤裸裸地相抱而卧。屏息,闭目,跑走。五反田神色茫然。喜喜说:"你这是怎么了?"五反田茫然神情的特写。画面淡没。 喜喜的出场仅此而已。我不再理会什么情节,只是目不转睛地盯住银幕不放。可惜她再未出现。她在某处同五反田相识,同她睡觉,参与他人生中的一段插曲,随即消失——其角色便是如此。同时和我一样,蓦地出现、瞬间参与、倏忽消失。 影片放罢,灯光复明,音乐流出。但我依然僵僵地一动不动,死死地盯着白色的银幕。这难道是现实?电影放完后,我觉得这全然不是现实。为什么喜喜出现在银幕上?况且同五反田在一起!天大的笑话!我有地方出了差错。线路弄混。想像与现实在某处交叉混淆。难道不是只能这样认为吗? 走出电影院,在四周转了一会儿,而头脑一直在想喜喜。"你这是怎么了?"——她在我耳畔反复低语。 这是怎么了呢? 总之那是喜喜,这点毫无疑问,我抱她的时候,她也是神情那般恍惚,嘴唇那般颤抖,喘息那般短促。那根本不是演技,事实便是那样,然而毕竟又是电影。 莫名其妙。 时间过得越长,我的记忆越是变得不可信赖。难道纯属幻觉? 一个半小时后,我再次走进电影院,这回从头看了一遍这《一厢情愿》。周日早晨,五反田怀抱一个女郎,女郎的背影。镜头转过,女郎的脸。是喜喜,千真万确。主人公女孩儿进来,屏息,闭目,跑走。五反田神色茫然。喜喜说:"你这是怎么了?"画面淡化。 完全相同的重复。 可是电影结束后我还是全然不信。肯定阴差阳错,喜喜怎么能和五反田睡到一个床上呢? 翌日,我三进电影院,再次正襟危坐地看了一遍《一厢情愿》。我急不可耐地静等那组场面的来临。终于来了:周日早晨,五反田抱着一个女郎,女郎的背影。镜头转过,女郎的脸。是喜喜,千真万确。主人公女孩儿进来,屏息,闭目,跑走。五反田神色茫然。喜喜说:"你这是怎么了?" 黑暗中我一声叹息。 好了,是现实,千真万确。连接上了。第十五节 我深深蜷缩在电影院的座席上,双手在鼻前交叉,反复向自己提出与以往同样的问题:今后如何是好呢? 问题诚然相同,但眼下需要的是就我应做之事进行冷静思考,缜密归纳。 要排除连接上的混乱。 的确有什么东西陷入混乱,这无可怀疑。喜喜、我和五反田交织在一起。我不明白何以出现这种状态,但交织总是事实。必须理清头绪。通过恢复现实性来恢复自己。或许这并非连接上的混乱,而是另外一种新的连接也未可知。但无论如何,作为我只能抓着这条线不放,小心翼翼地使之不至于中断。这是线索。总之要动,不能原地止步,要不断跳舞,并跳得使大家心悦诚服。 要跳要舞,羊男说。 要跳要舞,思考发出回声。 不管怎样,我得返回东京。在这里再呆下去也干事无补。探访海豚宾馆的目的尽已达到,必须回东京重整旗鼓,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我拉上衣链,戴上手套,扣好帽子,把围巾缠上鼻端,走出电影院。雪越下越猛,前面迷蒙一片。整个街市如同冻僵的尸体一样没有半点活气。 回到宾馆,我当即给全日本航空公司售票处打电话,预订下午飞往羽田的首次航班。"雪很大,有可能临起飞之前取消航班,您不介意吗?"负责订票的女性说道。我答说不要紧,一旦决定回去,恨不得马上飞到东京。接着,我收拾好东西,去下边结账。然后走到服务台前,将眼镜女孩儿叫到租借处那里。 "有点急事,得马上回东京。"我说。 "多谢您光顾,下次请再来。"女孩儿脸上漾起精美的营业性笑容说道。我以为突然提出回去对她可能多少是个刺激。她很脆弱。 "唔,"我说,"还会来的,不久的将来。那时两人慢慢吃顿饭,尽情畅谈一番。我有很多话要好好跟你谈谈,但眼下必须回东京归纳整理,包括阶段性思考,积极进取的态度,以及综合性展望。这些都需要我去做。等一结束,我就回到这里。不知要花上几个月,但我肯定回来。为什么呢,因为这里对我……怎么说呢,就好像是特殊场所。所以早早晚晚我一定返回。" "哦——"她这一声,相对而言,更带有否定的意味。 "哦——"我这一声,总的来说更趋向于肯定,"我这些话,在你听来怕是傻里傻气的啰?" "那倒不是。"她神情淡然地说,"只不过对好几个月以后的事我考虑不好罢了。" "我想并不是很遥远的事。还会相见的。因为你我之间有某种相通之处。"我力图说服她,但她似乎未被说服。"你不这样感觉?"我问。 她只是拿圆珠笔头在桌面"咚咚"敲着,没有回答我的话。"那么说,下班飞机就回去了,一下子?" "打算这样,只要肯起飞的话。不过赶上这种天气,情况很难预料。" "要是乘下班飞机回去,有一事相求,你肯答应?" "没问题。" "有个13岁小女孩必须单独回东京。她母亲有事不知先跑到哪里去了,剩这孩子一个人在宾馆里。麻烦你一下,把这孩子一道带回东京去好吗?一来她行李不少,二来她一个人坐飞机也叫人放心不下。" "这倒也怪了,"我说,"她母亲怎么会把孩子一个人扔下不管,自己跑到别处去呢?这不简直是乱弹琴?" 她耸了耸肩:"其实这人也是够乱弹琴的。是个有名的女摄影家,很有些与众不同。兴之所至,雷厉风行,根本不管什么孩子。喏,艺术家嘛,心血来潮时满脑子尽是艺术。事后想起才打个电话过来,说是孩子放在这里了,叫找个合适的班机,让她飞回东京。" "那么她自己回来领走不就行了?" "我怎么晓得。反正她说无论如何得在加德满都住一个星期。人家是名人,加上又是我们拉都拉不来的主顾,不能出言不逊的。她说得倒蛮轻松,说只要把孩子送到飞机场,往下一个人就可以回去了。问题是总不好那样做吧?一个女孩子,一旦有个三长两短就不得了。责任问题嘛。" "无奇不有!"说罢,我突然想起一个人来,便道,"噢,那女孩怕是披肩发,穿着流行歌手式运动衫,经常听单放机,是吧?" "是啊!怎么,你这不是挺清楚的吗?" "罢了罢了!" 她给全日航空售票处打电话,订了一张和我同一班次的票。然后给小女孩房间打电话,说找到了一同回去的人,请其收拾好东西下来。并说这人自己很了解,足可放心。接着叫来男侍,叫他去小女孩房间取行李。又马上叫来宾馆的面包车。这一切做得干净利落,滴水不漏,甚是身手不凡。 "还真有两下子。"我说。 "不是说过我喜欢这工作么,我适合干这个。" "可别人一逗就板起面孔。"我说。 她用圆珠笔咚咚敲了几下台面:"那是两码事,我不大喜欢别人逗笑话寻开心,一直不喜欢,那样弄得我非常紧张。" "喂,我可一点也没有叫你紧张的意思哟,"我说,"恰恰相反,我是想轻松一下才说笑话的。也许那笑话又粗俗又无味,但作为我是想努力说得俏皮些。当然,有时候事与愿违,引不起人家兴致,可恶意却是没有,更谈不上嘲弄你。我开玩笑,只是出于我个人需要。" 她略微噘起嘴唇,注视我的脸,那眼神活像站在山丘上观看洪水退后的景象。稍顷,发出一声既像叹息又像哼鼻那样复杂的声音:"对了,能给我一张名片吗?既然把小女孩托付给你,那么从我的角度……" "从我的角度。"——我含含糊糊地嘟囔一句,从钱夹里抽出名片递给她。名片这玩艺儿我也是具备的,曾经有12个人劝我还是怀揣几张名片为好。她像看抹布似的细细看那名片。 "那么你的名字呢?"我问。 "下次见面时再告诉。"她说,并用中指碰了下眼镜框,"要是能见面的话。" "当然能见。"我说。 她浮起新月一般淡然恬静的微笑。 10分钟后,女孩儿和男侍一起下到大厅。男侍拿着一个萨姆纳特牌旅行箱,大得足可以站进一只德国狗。看来的确不可能把拿这么大的东西的一个13岁女孩儿丢在机场不管。 今天她穿的是写有"TALKING HEADS"①字样的运动衫和细纹蓝布牛仔裤,脚上穿一双长靴,外面披了一件上等毛皮大衣。同前次见到时一样,仍使人感到一种近乎透明的无可言喻的美,一种似乎明天使可能消失的极其微妙的美。这种美在对方身上唤起的是某种不安的情感, 大约是美得过于微妙的缘故。"TALKING HEADS"——蛮不错的乐队名称,很像凯勒瓦克小说中的一节标题。 ①意为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 "搭话的脑袋在我旁边喝着啤酒。我很想小便,于是告诉搭话的脑袋说我去趟厕所。" 令人怀念的凯勒瓦克。现在怎么样了呢? 小女孩儿看了看我。这回却毫无笑意,而是蹙起眉头地看着,又转眼看看眼镜女孩儿。 "不要紧,他不是坏人。"眼镜女孩儿说。 "看样子也不像坏人。"我补充一句。 小女孩又看了我一眼,勉为其难似的点了点头,意思好像是说只能听天由命了。这使我觉得自己似乎做了一件十分愧对于她的坏事,像是成了斯克尔基老大爷。 斯克尔基老大爷。 "放心好了,不要紧的。"眼镜女孩儿说,"这位叔叔很会开玩笑,说话可风趣着呢。对女孩子又热心,再说又是姐姐的朋友,所以不会有问题,对不对?" "叔叔,"我不禁哑然失笑,"还够不上叔叔,我才34岁,叫叔叔太欺负人了!" 但两人压根儿没把我的话当一回事。她拉起小女孩儿的手,往停在大门口的面包车那里快步走去。男待已经把旅行箱放进车中。我提起自己的旅行包随后赶上。"叔叔"——不像话! 这辆往机场去的面包车,只有我和小女孩儿两个人坐。天气糟糕得很,途中四下看去,除了雪就是冰,简直同南极无异。 "我说,你叫什么名字?"我问小女孩儿。 她盯视一会我的脸,轻轻摇头,一副无奈的样子。继而环视四周,像在寻找什么。东南西北,所见皆雪。"雪。"她出声道。 "雪?" "我的名字,"她说,"就这个,雪。" 随后她从衣袋里掏出微型单放机,沉浸在个人音乐的世界里。一直到机场她都没朝我这边斜视一眼。 不像话,我想。后来才得知,雪确实是她的真名,但当时无论如何我都觉得是她信口胡说,因而颇有些不悦。她时而从衣袋里掏出口香糖一个人咀嚼不已,让都没让我一下,其实我并非馋什么口香糖,只是觉得出于礼节也该让一声才是。如此一来二去,我觉得自己恐怕真的成了形容枯槁、寒伧不堪的老不死,无奈,只好兀自深深缩进座席,闭起双眼回想往事,回想起像她那般年纪的岁月。说起来,当时自己也搜集流行音乐唱片——45转速的唱片来着。有查尔斯的《旅行去,杰克》,有奈尔逊的《浪迹萍踪》 ,有勃伦达的《难道我孤独》等等,足有100张之多。每天都翻来覆去地听,听得歌词都背得下来。我在头脑中试着想了一下《浪迹萍踪》,居然全部记得,令人难以置信,那歌词本身倒是无聊透顶,但现在仍几乎可以脱口而出。年轻时的记忆力委实非同小可,无谓的东西竟记得这般一清二楚。 And the China doll Down in old Hong Kong Waits for my return① ①歌词大意:一个中国姑娘,彷徨在古旧的香港,等待我的归航。 同Talking heads的歌的确大异其趣。时代不同了——Time is changing。 我让雪一个人等在候机室里,自己去机场服务台取票。票钱可以事后再算,使用我的信用卡一起付了两人的票款。距登机时间还有一个小时,但票务员说可能推迟些。"有广播通知,请留意听。"她说,"现在视野还十分不理想。" "天气能恢复?"我问。 "预报是这样说的,但不知要等几个小时。"她有些懒懒地回答。这也难怪,同样的话要重复两百多遍,放在谁身上大约都提不起兴致。 我回到雪等待的地方,告诉她雪还下个不停,飞机可能稍微误点。她漫不经心地撩了我一眼,样子像是说知道了,而没有吭声。 "情况如何还摸不准,行李就先不办理托运了。办完再退很麻烦的。"我说。 她做出像是说"听便"的神情,仍旧默不作声。 "只能在这里等了,尽管场所不很有趣。"我说,"午饭吃过了?" 她点点头。 "不去一下咖啡店?不喝点什么?咖啡、可可、红茶、果汁,什么都行。"我试着问。 她便做出不置可否的神情。感情表现相当丰富。 "那,走吧!"说着,我站起身,推起旅行箱,和她一起去咖啡店。店里很挤,人声嘈杂。看样子连一个航班都未准时起飞,人们无不显出疲惫的样子。我要了咖啡和三明治,算是午餐,雪喝着可可。 "在那宾馆住了几天?"我问。 "10天。"她略一沉吟,答道。 "母亲什么时候走的?" 她望着窗外的雪,半天才吐出个"3天前",简直像在练习初级英语会话。 "学校放春假,一直?" "没上学,一直。所以别管我。"说罢,从衣袋里掏出单放机,把耳机扣在耳朵上。 我把杯里剩下的咖啡喝光,拿起报纸。近来我总是惹女孩子不顺气,怎么回事呢?运气不佳?还是有什么更带根本性的原因? 恐怕仅仅是运气不佳所致,我得出结论。看罢报纸,从旅行包里取出福克纳的袖珍本小说《喧哗与骚动》读起来。福克纳和菲利浦·K.狄克的小说在神经感到某种疲劳的时候看上几页,便觉十分容易理解。每次遇到这种时候,我都看这两人的小说,其他时候则几乎不看。这时间里,雪去了一次厕所,给单放机更换了一次电池。半个小时后,广播通知说飞往羽田的班机推迟4个小时起飞——要等天气好转。我叹了口气,暗暗叫苦:居然在这等地方等4个小时。 事已至此,别无良策,况且这点本来一开始就被提醒过。不过转念一想,想问题应该往前想, 往积极方面想。Power of positing?Sinking。如此积极想了5分钟,脑海中倏然掠过一个念头。实行起来可能顺利也可能不顺利,但总比在这声音嘈杂、烟味儿呛人的地方呆呆枯坐强似百倍。于是我叫雪在此稍候,转身走到机场租借公司服务处,提出借小汽车一用。里面的女士当即为我办好手续,要借给的是辆皇冠牌车。我乘小型公交车,路上花5分钟赶到出租车办公处,领出皇冠的钥匙。这是一辆装有防滑轮胎的白色新车。我躬身进去,驱车返回机场。然后去咖啡店找到雪,提议用余下的3个小时去附近兜风。 "雪下成这模样,兜风不是什么也看不见?"她吃惊似的说,"再说到底去哪里呢?" "哪里也不去,开车跑路就是。"我说,"可以用大音量听音乐,不是想听音乐吗?保准你听个够。一个劲儿听单放机,要把耳朵听坏的。" 她歪着头,似乎犹豫不决。我站起身,说声"走吧",她便也起身跟出。 我扛起旅行箱,放到车后,随即在雪花飘舞的路上漫无目的地缓缓驱车前行。雪从挎包里取出磁带,放进车内音响,按动开关。戴维·鲍伊唱的《中国少女》,其次是菲尔·科林斯、"星船"、托马斯·德尔比、汤姆·彼特和伤心人、霍尔和奥兹、汤普森·茨茵兹、伊基·波普、香蕉女郎。一首接一首全是十几岁女孩儿喜欢听的音乐。"滚石"唱了《跳摇摆舞去》。"这支歌我知道。"我说,"过去由米拉库尔兹唱来着,斯莫基·罗宾逊和米拉库尔兹。那还是我十五六岁的时候。" "呃。"雪显得兴味索然。 "走啊走啊去跳摇摆舞。"我随声唱道。 接下去是麦卡特尼和迈克尔·杰克逊唱的《说哟说哟快说哟》,车刷吃力地把窗上的雪叭嗒叭嗒扫落下去。车内很暖和。劳库劳尔听起来蛮舒服,就连迪伦也令人心神荡漾。我感到一阵身心舒展,不时地附和哼唱几句,在笔直的路上驱车前往。雪看上去情绪也有所好转。这盘90分钟的磁带听完,她目光落在我从租车处借来的磁带上:"那是什么?"我答说是"老歌"里的。在返回机场的路上用来听着消磨时间。"想听一下。"她说。 "不知你中意不中意,全是旧曲子。" "无所谓,什么都行。这十多天听的全是同一盘带。" 于是我将磁带塞进去。首先是萨姆·库克的《美妙世界》——"管它什么历史,我几乎一无所知……"这支歌不错。萨姆,在我初中三年级时他遇枪击而死。接下去是巴迪·霍里的《男孩儿》,巴迪也死了,死于空难;波比·达林的《在海上》,波比也死了;"猫王"爱尔维斯的《猎狗》,爱尔维斯也死了,死于吸毒。都死了。再往下是查克。贝瑞唱的《甜蜜可爱的十六岁》,艾迪·克库拉西的《夏令布鲁斯》,埃瓦里兄弟的《起来哟,思齐》。 碰到我记得的部分,便随之哼唱。 "你还真记得不少。"雪钦佩似的说。 "那当然。过去我也和他同样喜欢听流行音乐。整天抱着收音机不放,攒零花钱去买唱片。摇滚乐——当时以为天底下再没有比它更美妙的东西了,一听就忘乎所以。" "现在呢?" "现在也还听,还是有我喜欢的,但不至于倾心到背得下歌词的地步,不像过去那样激动。" "为什么?" "为什么呢?" "告诉我。"雪说。 "大概是因为好的不多吧。"我说,"真正好的少之又少。真正好的不多,流行音乐也是。听一个小时收音机至多能听到一支好的。其余统统是大批量生产的垃圾。但过去可设想得这样认真,听什么都觉得开心。年轻,时间多的是,又没谈恋爱。哪怕再无聊的东西,再细小的事体,都可以用来寄托自己颤抖的心灵和情思。我说的你可明白?" "多多少少。" 迪尔·布易金茨的《跟我一起来》响起旋律,我跟着唱了一会。"挺无聊吧?"我问。 "不,还可以。"她说。 "还可以。"我重复道。 "现在还没谈恋爱?"雪问。 我认真思考片刻。"这问题很难回答。"我说,"你有喜欢的男孩子?" "没有,"她说,"讨厌的家伙倒多得躲都躲不及。" "心情可以理解。"我说。 "还是听音乐开心。" "这心情也可理解。" "真的理解?"说着,雪眯缝起眼睛,怀疑地看着我。 "真的理解。"我说,"人们称之为逃避行为。那也无所谓,由人们说去好了。我的人生是我的,你的人生是你的。只要你清楚自己在寻求什么,那就尽管按自己的意愿去生活。别人怎么说与你无关。那样的家伙干脆喂大鳄鱼去好了。过去在你这样年纪的时候我就这样想,现在也还是这样认为,或许因为我作为一个人还没有成熟,要不然就是我永远正确。我弄不明白,百思不得其解。" 基米·吉尔曼唱起《甜蜜蜜的小屋》。我从唇间吹着口哨,驱车前行。路的左侧,雪白的原野横无涯际。"小小木造咖啡屋,蒸馏咖啡香如故。"——一支好歌。1964年。 "喔,"雪说,"你好像有点与众不同,别人不这样说?" "哪里。"我否定道。 "结婚了?" "一次。" "离了?" "嗯。" "为什么?" "她离家跑了。" "真的,这?" "真的。看中了别的男人,就一起跑到别的地方去了。" "可怜。"她说。 "谢谢。" "不过,你太太的心情似乎可以理解。" "怎么个理解法儿?"我问。 她耸耸肩,没有回答。我其实也并非想听。 "嗯,吃口香糖?"雪问。 "谢谢。可我不要。" 我们关系稍有改善, 一块儿唱起"沙滩男孩"的《冲浪USA》。挑简单的唱,如"inside-outside-U.S.A"等,但很惬意。还一起唱了《救救我,琳达》。我还不至于百无一能,不至于是斯克尔基老大爷。这时间里,雪花渐渐由大变小。我开回机场,把车钥匙还给租借服务处,然后把行李办了托运,30分钟后登上机舱。飞机总共晚了5个小时才起飞。起飞不久,雪便睡过去了。她的睡相十分姣好妩媚,仿佛用现实中所没有的材料制成的一座精美雕像,只消稍微用力一碰便会毁于瞬间——她属于这种类型的美。空姐来送饮料时,看见她这副睡相,露出似乎十分诧异的神色,并朝我莞尔一笑。我也笑了笑,要了一杯掺有汽水的杜松子酒,边喝边想喜喜,在脑海里反反复复地推出她同五反田在床上拥抱的场面。摄影机来回推拉,喜喜置身其中。"你这是怎么了?"她说。 "你这是怎么了?"——思考发出回声。第十六节 在羽田机场取出行李,我问雪家住哪里。 "箱根。" "真够远的。 "我说。晚间8点都过了,无论乘出租车还是乘什么,从这里回箱根都不是闹着玩的。"在东京没有熟人?亲戚也好朋友也好,这些人哪个都行。" "这些人都没有。但公寓倒是有,在赤坂。不大,妈妈来东京时用的。可以去那里住,里边一个人也没有。" "没有家人?除妈妈以外?" "没有,"雪说,"只我和妈妈两人。" "唔。"看来这户人家情况颇为复杂,但终究不关我事,"反正先搭出租车去我那里,找地方一起吃顿晚饭,吃完用车送你回公寓。这样可好?" "怎么都好。"她说。 我拦了辆出租车,赶到我在涩谷的寓所。叫雪在门口等着,自己进房间放下行李,解下全副武装,换上普通衣服:普通轻便运动鞋、普通夹克和普通毛衣。然后下去让雪钻进"雄狮",开车跑了15分钟,到得一家意大利风味餐馆吃饭。我吃的是肉丸和青菜色拉,她吃贝肉末儿细面条和菠菜。又要了一盘鱼肉松,两人一分为二。这鱼肉松量相当不小,看样子她饿得够呛,转眼间一扫而光。我喝了一杯蒸馏咖啡。 "好香!"她说。 我告诉她,我最清楚哪里的饭店味道好,并且讲了到处物色美食店工作的情况。 雪默默听着我的话。 "所以我很了解。"我说,"法国有一种猪,专门哼哼唧唧地寻找隐蔽的蘑菇,和那一样。" "不大喜欢工作?" 我点点头,说:"不行,怎么也喜欢不来。那工作毫无意义可言。找到味道好的饭店,登在刊物上介绍给大家,告诉人家去那里吃那种东西。可是何苦非做这种事不可呢?为什么偏要你一一指点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呢?为什么偏要你就连怎样选菜谱都指手画脚一番呢?况且,被你介绍过的那家饭店,随着名气的提高,味道和服务态度反倒急剧滑坡。十有八九都是如此。因为供求之间的平衡被破坏了,而这恰恰就是我们干的好事。每当发现什么,就把它无微不至地贬低一番。一发现洁白的东西,非把它糟蹋得面目全非不可。人们称之为信息,称把生活空间底朝天过一遍筛子是什么信息的集约化。这种勾当简直烦透人了——自己干的就是这个。" 雪从桌子对面一直看着我,活像看什么珍奇动物。 "可你还在干吧?" "工作嘛。"我说。接着我突然意识到坐在我对面的不过是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怎么搞的,瞧我在向一个小孩子说些什么!"走吧!"我说,"夜深了,送你回公寓。" 乘上"雄狮",雪拿起身旁随便扔着的磁带,塞进音响。那是我自己转录的老歌乐队的带子,常常一个人边开车边听。塔普斯的《我要奔向前方》。路面车少人稀,很快来到赤坂,我便向雪问她公寓的位置。 "不想告诉你。"雪说。 "为什么?"我问。 "因为不想回去。" "喂,夜里10点都过了。"我说,"整整折腾了一天,比狗还困。" 雪从旁边座席上盯视着我的脸。尽管我一直注视前方路面,还是感觉得出落在我左侧脸颊上的视线。那视线很不可思议:其中并不含有任何感情,却又使我悸动不已。如此盯视良久,她才转向另一侧车窗的外面。 "我不困。再说现在回房间也是一个人,很想再兜兜风,听听音乐。" 我沉吟一下,说:"一个小时。完了就回去乖乖睡觉,好吗?" "好的。" 我们一面听音乐,一面在东京街头转来转去。如此做法,带来的结果无非是加速空气污染,使臭氧层遭到破坏,噪音增多,人们神经紧张,地下资源枯竭。雪把头偎在靠背上,一声不响地茫然望着街头夜景。 "听说你母亲在加德满都?"我问道。 "嗯。"她懒慵慵地回答。 "那么,母亲回来之前就你一个人喽!" "回箱根倒是有一个帮忙的老婆婆。" "唔,"我说,"常有这种情况?" "你指的是扔下我一个人不管?常有的呀,她那人,脑袋里装的全是她的照片。人是没有坏心,但就是这个样子。总之只考虑她自己,有我没我根本不放在心上。我好比一把伞,她走到哪忘到哪。兴致一来说走就走。一旦起了去加德满都的念头,脑袋里就只有加德满都。当然事后也反省也道歉,但马上又故伎重演,这次心血来潮地把我带去北海道。带去自然好,可我只能整天在宾馆房间里听单放机,妈妈几乎顾不得回来,吃饭也我一个人……但我已经习惯了。就说这次吧,她说是说一个星期后回来,实际也指望不得,谁晓得从加德满都又去什么地方!" "你母亲叫什么名字?"我问。 她说出母亲的名字。我没有听说过。"好像没听说过。"我说。 "另有工作用名。"雪说,"工作中一直用'雨'这个名字。所以才把我搞成'雪'。你不觉得滑稽?就是这样的人。" 提起雨我倒是晓得,任何人都晓得,这是个大名鼎鼎的女摄影家。但她从不在电视报纸上抛头露面,从不介入社会。本名叫什么几乎无人知晓。只知道她独来独往,自行其是,摄影作品角度尖锐,富有攻击性。我摇了摇头。 "那么说,你父亲是小说家?叫牧村拓,大致不错吧?" 雪耸了耸肩:"那人也不是坏人,才能可没有。" 雪的父亲写的小说,过去我读过几本。年轻时写的两部长篇和一部短篇集的确不坏,文笔和角度都令人耳目一新,所以书也还算畅销。本人也俨然成了文坛宠儿,接连不断地出现在电机杂志等各种画面场面,对所有的社会现象评头品足,并和当时崭露头角的摄影家雨结了婚。这是他一生的顶点,后来便江河日下。好像也没什么特殊缘由,而他却突然写不出像样东西来了。接着写的两三本,简直无法卒读。评论家们不赞一词,书也无人问津。此后,牧村拓一改往日风格,从浪漫纯情的青春小说作家突然变成大胆拓新的超前派人物。但内容的空洞无物却并无改变。文体也是拾人牙慧,不过是仿照法国一些超前派小说,支离破碎地拼凑起来而已,简直惨不忍读。尽管如此,几个想像力枯竭的新型好事评论家居然赞扬一番。两年过后,连这几个评论家大概也觉得自讨没趣,再不鼓吹了。至于何以出现这种情况我固然无从知晓,总之他的才华已在最初三本书里耗费一空。不过文章还做得出来,因此仍在文坛周边团团打转,犹如一条年老体衰的狗只凭过去的记忆在母狗屁股后嗅来嗅去。那时雨已经同他离婚——准确说来,是把他甩了。至少社会上都这样认为。 然而牧村拓并未就此鸣金收兵,那是七十年代初期。滚蛋去吧超前派,如今时髦的是行动与探险。于是围绕世界上鲜为人知的地带大做文章。他同爱斯基摩人一起吃海豹,在非洲同土著居民共同生活,去南美采访游击战。并且咄咄逼人地抨击书斋型作家。起始这样还未尝不可,但十年一贯如此——怕也有所难免——人们自然厌烦起来。况且世界上原本也没那么多险可探,又并非利文斯敦和阿蒙森时代。探险色彩渐次淡薄,文章却愈发神乎其神起来。实际上,那甚至已算不上探险。他的所谓探险,大多同制片人、编辑以及摄影师等拉帮结伙。而若电视台参与,势必有十几名工作人员、赞助人加入队伍。还要拍演,而且愈是后来拍演愈多。这点同行之间无人不晓。 估计人本身并不坏,只是缺乏才能,如她女儿说的那样。 对她这位作家父亲,我再没有说什么,雪也似乎懒得说,而其他话我又不愿开口。 我们默默欣赏音乐。 我握着方向盘,注视前面行驶的蓝色BMW①的尾灯。雪则一边用靴尖踩着索罗门·巴克歌唱的节拍,一边观望街景。 ①德国小汽车商标名,Bayerishe Motoren Werke之略,一般译为"宝马"。 "这车不错。"稍顷,雪开口道,"什么牌子?" "雄狮,"我说,"半新不旧的老型号。世上不大会有人故意夸它还夸出声来。" "也不知为什么,坐起来总像感到很亲切。" "大概因为这车得到我喜爱的缘故吧。" "那样就会产生亲切感?" "谐调性。" "不大明白。"雪说。 "我和车是互相配合的,简单说来,就是说,我进入车内空间,并且爱这部车。这样里边就会产生一种气氛,车会感受到这种气氛。于是我变得心情愉快,车也变得心情愉快。" "机器也会心情愉快?" "不错。"我说,"原因我说不清,反正机器也会心情愉快,或烦躁不安。理论上我无法解释,就经验来说是这样,毫无疑问。" "和人相爱是一回事?" 我摇摇头:"和人不同,对机器的感情是固定在同一场合的。而对人的感情则根据对方的反应而经常发生微妙的变化。时而动摇,时而困惑,时而膨胀,时而消失,时而失望,时而不悦。很多场合很难从理论上加以控制。而对'雄狮'就不一样。" 雪略加思索,问道:"你和太太没能沟通?" "我一直以为是沟通的。"我说,"但对方不那样认为,见解不同罢了。所以才离家出走。或许对她来说,同别的男人一起出走比消除见解上的差异来得方便、来得痛快。" "不能像跟'雄狮'那样和平共处?" "可以这样看。"说罢,我不由心中叫道:乖乖,瞧我跟一个13岁女孩说些什么? "嗳,你对我是怎么看的?"雪问。 "我对你还几乎一无所知。"我回答。 她又定定看着我的左脸。那视线甚是尖锐,我真有点担心把脸颊盯出洞来。明白了——我想。 "在我迄今为止约会过的女孩儿当中,你大概是长得最为漂亮的。"我看着前面的路面说,"不,不是大概,确实最为漂亮。假如我回到15岁,非跟你恋爱不可。可惜我都34岁了,不可能动不动就恋爱。我不愿意变得更加不幸。还是'雄狮'更叫人开心。这样说可以吧?" 雪又盯了我一会,但这回视线已平和下来,说了声"怪人"。经她如此一说,我也觉得自己怕是果真成了人生战场上的败北者。她想必并无恶意,但对我确是不小的打击。 11点15分,我们返回赤坂。 "那么……"我不由自言自语。 这回雪老老实实地告诉了她公寓的位置。那是一座小巧玲珑的红瓦建筑,位于乃木神社附近一条幽静的街道上。我把车开到门前刹住。 "钱款的事,"她在座席上稳坐未动,沉静地开口道,"机票啦饭钱什么的……" "机票等你妈妈回来再付也可以。其他的我出,不必介意。花钱分摊那种约会我是做不来的。只是机票除外。" 雪未做声,耸耸肩,推开车门,把嚼过的口香糖扔到植树盆里。 "谢谢。不客气。"——我喃喃有声地自我寒暄完毕,从钱夹里取出名片递过去,"你母亲回来时把这个交给她。另外,要是你一个人有什么为难的,就往这儿打个电话。只要我力所能及,肯定帮忙。" 她捏住我的名片仔细看了一会,装进大衣口袋。 "怪名。"她说。 我从后座拉出旅行箱,推上电梯运到四楼。雪从挎包里掏出钥匙开门,我把旅行箱推入室内。里面只有三个空间:厨房兼餐厅、卧室和浴室。建筑物还较新,房间里如陈列室似的拾掇得整整齐齐。餐具、家具和电器一应俱全,且看上去都很高级而清雅,只是几乎感觉不到生活气息,想必是出钱请人在3天内全部购置齐全的。格调不错,但总好像缺乏现实感。 "妈妈偶尔才用一次的,"雪跟踪完我的视线,说,"这附近她有工作室,在东京时几乎都住在工作室里,那里睡那里吃。这里偶尔才回来。" "原来如此。"好个忙碌的人生。 她脱去皮大衣,挂上衣架,打开煤气取暖炉。随后,不知从哪里拿来一盒弗吉尼亚长过滤嘴香烟,取一支叼在嘴上,无所谓似的擦火柴点燃。我认为13岁女孩子吸烟算不得好事。有害健康,有损皮肤。不过她的吸烟姿势却优美得无可挑剔,于是我没有表示什么。那悄然衔上过滤嘴的薄薄的嘴唇,如刀削般棱角分明,点火时那长长的睫毛犹如合欢材叶似的翩然垂下,甚是撩人情怀。散落额前的几缕细发,随着她细小的动作微微摇颤——整个形象可谓完美无缺。我不禁再次想道:我若15岁,肯定坠入情网,坠入这春雪初崩般势不可挡的恋情,进而陷入无可自拔的不幸深渊。雪使我想起我结识过的一个女孩子——我十三四岁时喜欢过的女孩儿,往日那股无可排遣的无奈蓦地涌上心头。 "喝点咖啡什么的?"雪问。 我摇摇头:"晚了,这就回去。" 雪把香烟放在烟灰缸上,起身送我到门口。 "小心烟头上的火和炉子。" "活像父亲。"她说。说得不错。 我折回涩谷寓所,歪在沙发上喝了瓶啤酒。然后扫了一眼信箱里的四五封信:都是工作方面的,而那工作又无关紧要。于是我暂且不着内容,开封后便扔到了茶几上。浑身瘫软无力,什么也不想干。然而心情又异常亢奋,很难马上入睡。漫长的一天,一再拖延的一天。似乎坐了一整天游乐滑行车,身体仍在摇晃不已。 到底在札幌逗留了几天时间呢?我竟无从记起。各种事情纷至沓来,睡眠时间又颠三倒四。天空灰蒙蒙一片。事件与日期纵横交错。首先同服务台女孩儿有一场约会,然后给往日的同伴打了个电话,请他调查海豚宾馆。接下去是同羊男见面交谈,去电影院观看有喜喜和五反田出场的电影,同13岁的漂亮女孩同唱"沙滩男孩",最后返回东京。一共几天来着? 计算不出。 一切有待明日,可以明天想的事明天再想好了。 我去厨房倒了杯威士忌,什么也没对地喝着。随即拿过原来剩下的半包椒盐饼干,嚼了几片。饼干有点发潮,像我脑袋似的。然后拿起旧唱片,拧小音量放唱起来。那是令人怀念的莫达西亚兹和托米·多西的歌,但已落后于时代,像我脑袋似的,而且有了噪音。但不连累任何人,闭门不出,自成一体,像我脑袋似的。 你这是怎么了?喜喜在我脑袋里说道。 镜头迅速一转:五反田匀称的手指温情脉脉地抚摸着她的背,犹在探寻其中隐蔽的水路。 你说这是怎么了,喜喜?我的确相当迷惘相当困惑。我不再像过去那样自信。当然爱与半旧"雄狮"除外。是吧?我嫉妒五反田匀称的手指。雪已经把烟头完全熄灭了吗?完全关好煤气炉开关了吗?活像父亲似的,一点不错。我对自己缺乏自信。难道我将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这种如同大象墓场的地方如此喃喃自语地沦为老朽吗? 但,一切有待明日。 我刷了牙,换上睡衣,把杯里剩的威士忌喝干。刚想上床,电话铃响了。我站在房间正中定定看着电话机,归终还是拿起听筒。 "刚把炉子关掉。"雪说,"烟头也完全熄了,这回可以了吧?还不放心?" "可以了。"我说。 "晚安。" "晚安。" "喂,"雪略一停顿,"你在札幌那家宾馆里看见身披羊皮的人了吧?" 我像孵化一只有裂纹的鸵鸟蛋似的怀抱电话机,在床边坐下。 "我知道,知道你看见了。我一直没吭声,但心里知道,一开始就知道。" "你见到羊男了?"我问。 "哦——"雪含糊其词,打了个舌响,"等下次吧,下次见面再慢慢说。今天困了。" 言毕,咔一声放下电话。 太阳穴开始胀痛。我又去厨房喝威土忌。身体仍在不由自主地摇摇晃晃。滑行车发出声响,开始启动。连接上了——羊男说。 连接上了——思考发出回声。 一切开始逐渐连接。第十七节 我靠着厨房水槽,又喝了一杯威士忌。到底怎么回事呢?我很想给雪打个电话,问她何以晓得羊男。但有点太累了,毕竟奔波了整整一天。再说她放下电话前说了甸"等下次"。看来只好等下一次,何况我还根本不知道她公寓的电话号码。 我上了床。横竖睡不着,便看着枕旁的电话机,看了10至15分钟。因我觉得说不定雪会打电话来,或者不是雪而是其他人。看着看着,我觉得这电话机很像一颗被人遗落的定时炸弹。谁也不晓它何时炸响,只知道其炸响的可能性,只要时间一到。再仔细看去,发觉电话机的形状很是奇特。非常奇特。平时未曾注意,现在端详起来,其立体性似乎给人一种不可思议的紧迫感。它既像是迫不及待地想要说话,又仿佛在怨恨自己受缚于电话这一形态,从而又像一个被赋予笨拙肉体的纯粹概念。电话! 我想到电话局,那里连接着所有电话线。电话线从我这房间里通往无限遥远,在理论上可以同任何人连在一起。我甚至可以给安克雷奇打电话,可以给海豚宾馆、给往日的妻子打电话。其可能性无可限量。而总连接点便是电话局。那里用电子计算机处理连接点,通过编排数字使连接点发生转换,实现通讯。我们通过电线、地下电缆、海底隧道以至通讯卫星而连在一起,由庞大的电脑系统加以控制。但是,无论这种连接方式何等优越、何等精良,倘若我们不具有通话的意志,也无法发挥任何连接作用。并且,纵使我们有这种意志,而若像眼下这样不晓得(或忘了询问)对方的电话号码,也无法连在一起。也有时候尽管问了电话号码而一时忘却或将备忘录遗失,甚至有时候尽管记得电话号码而拨错转盘,这样一来,我们同哪里也连接不上。可以说,我们是极其不健全极其不会反省的种族。不只于此,即使这些条件完全具备而得以给雪打电话,也有可能碰一鼻子灰——对方丢过一句"我现在不想说,再见",旋即"咔"的一声放下电话。这样,通话也无从实现,而仅仅成为单方面的感情提示。 面对以上事实,电话似乎显得焦躁不安。 她(也许是他。这里姑且把电话视为女性形象)对自己不能作为纯粹概念自立而感到焦躁,对通讯是以不稳妥不健全的意志为基础这点感到气愤。对她来说,一切都是极其不完美、极其突发、极其被动的。 我把一只臂时支在枕头上,打量着电话机的这种焦躁情绪。但我无能为力,我对电话机说:那不是我的责任。所谓通讯本身就是这么一种东西,就是不完美的、突发的、被动的。她所以焦躁不安,是因为将其作为纯粹概念来把握的缘故。这怪不得我,无论去任何地方都恐怕免不了焦躁。或许她由于属于我的房间而焦躁得厉害些,在这点上我也感到有几分责任,也觉得自己大约在不知不觉之中煽起了这种不完美性、突发性和被动性,也就是从中掣肘。 继而我蓦地想起往日的妻子。电话一声不响地谴责我,像妻子一样。我爱妻子,一起度过了相当快乐的时光。两人有说有笑,到处游山玩水,做爱不下数百次。然而妻子又时常这样谴责我,半夜里,沉静地、执著地谴责我的不完整性、突发性和被动性。她焦躁不安,而两人同舟共济。但她所追求所向往的目的同我的存在之间有着决定性差异。妻子追求的是通讯的自立性,是通讯高扬起纤尘不染的白旗将人们引向不流血革命的辉煌场面,是完美性克服不完美而最终痊愈的景况——对她来说这就是爱。但对我则当然不同。爱之于我,是被赋予不匀称肉体的纯粹概念,是气喘吁吁地挤出地下电缆而总算捕捉到的结合点,是非常不完美的:时而混线,时而想不起号码,时而有人打错电话。但这不是我的过错。只要我们存在于肉体之中,这种情况就将永远持续,此乃规律所使然。我对她如此加以解释,不知解释了多少次。 但有一天,她还是离家出走了。 也许是我煽起并助长了这种不完美性。 我边看电话边回忆我同妻子的做爱。离家前的三个月时间里,她一次也没同我睡过,因为她已开始同别的男人睡。但我当时却完全蒙在鼓里。 "喔,对不起,你到别处找其他女的睡去好了,我不生气的。"她说。 我以为她开玩笑,其实是其真心话。我说我不愿意跟其他女的睡——是真的不愿意。 "我还是希望你同别人睡去。"她说,"另外也要各自重新考虑一下以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