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所谓的喷雾,是把含有细菌的液体雾化之后喷射烟雾剂。从空中把变成烟雾的细菌撒下来,人是无法逃走的,这是石井中将研究出来的,是一种卓越的想法。利用这种方法,传染病的自然感染途径变成了人为的。 ①炸弹:到1940年为止,共研制出九种从飞机上投下的可供撒布细菌用的炸弹,并进行了野外实验。其中,包括制造地面污染、传染云的炸弹,利用污染弹片和利用榴霰弹的受伤感染制造对人伤害的粉碎弹药。最早的弹药,是利用化学战炸弹改造而成的,后来,根据独自设计研制了炸弹,包括利用导火线爆破的陶瓷弹壳和玻璃弹壳的炸弹以及瓦斯喷雾炸弹。 玻璃制炸弹是耐人寻味的。在731部队的一角设有一个玻璃工房,并配属了制造玻璃工艺的名匠。许多部队人员都记得那里的老工匠们。他们用铁制的吹竿,蘸上玻璃溶液,自由自在地吹成各种瓶子和陈设品。 731部队里有玻璃工艺名人的原因,可以认为,这是为了制造烧杯、烧瓶等要求精密的玻璃实验用具,但是,估计它同报告中提到的“玻璃弹壳”有着微妙的关系。 按照石井的说法,这些炸弹都是在没有正规兵器人员的援助下,利用平房设施内和哈尔滨研究所内的设备,由石井部队人员研制开发的。石井承认,如果得到炸弹专家的合作的话,那么,弹药开发工作可能会取得更大的进展。后来,经过改造成专供细菌战用的炸弹、炸药和信管等都可以通过正规供应渠道取得。在平房开发的各种炸弹的主要缺陷之一是信管不好。按石井的说法,全都是利用老式炮弹的信管改造而成的。 石井强调说,这些炸弹都是供应实验用的样品。生产的数量足以证明它的实用性,也足以了解针对同样兵器所需采取的防御措施。石井提供的下述炸弹生产数据,同石井的主张对照起来看,是令人吃惊的。 石井谈到的野外实验中使用的炸弹数量是不准确的。他说,各种炸弹只进行了极少次实验。估计剩下的炸弹,在撤离平房之前都已被销毁。开发和实验最初的弹药是1937年。从这一事实来看,到这时为止,日军显然巳相当频繁地进行过细菌战领域的活动。 石井在谈及日军的活动时,矢口否认其他报告中谈到的“母子”无线电炸弹和“符号——7”(7型)炸弹的存在。1942年以后已不再继续开发弹药。据石井说,是由于至1943年巳感到物资匮乏的缘故。1944年由于物资供应不足,人员不断调往前线,平房设施已处于“停息状态”。 所谓“母子炸弹”,是第九技术研究所权藤中尉于1944年设计的。正如字面所表明的那样,它是由母子两个炸弹组成的。它的设计是:“母弹”装有无线电发报系统。它通过电波和“子弹”相联结。投下“母弹”时,同空中的“子弹”持续保持数十米间隔。当“母弹”抵达地面爆炸时,电波的发送系统停止工作,促使“子弹”在距地面最近距离的空中爆炸。通过母子的配合,可以在一定高度喷雾污染。 据有关人员的证词,这种炸弹只试制了一套,未能进入实用阶段,就迎来了战争的结束。至于“符号——7”型,情况不详。 石井认为“波”型炸弹和50式“宇治”型炸弹,是在平房开发的炸弹中最有希望的两种。如果克服它的缺点,由武器专家加以改进的话,那么,这两种炸弹能够成为有效的炸弹。 在何处可以看到这些炸弹的样品呢?对于这一问题,石井说,剩下的炸弹和整个平房设施的一切具有情报价值的东西,在苏联人进入哈尔滨地区之前全部都被销毁了(作者注:由于苏联占领该区,无法确认石井的证词)。由于无法获得这些炸弹的示意图,石井提供的炸弹示意图复制品如附图[参阅资料一,附录(四)] 我们多次强烈要求石井提供有关的详细情况,但他反驳说,像关东军防疫给水部这么大的组织的部队长,大部分时间忙于管理工作,不可能精通具体的技术细节,然而从石井处获取的详细炸弹示意图以及其他技术情报中的技术数据表明,他是令人吃惊地精通技术。对于他所说的关于细菌战的研究与开发的全部记录都已被销毁的主张,人们产生了疑问。恐怕石井提供的许多情报,是和他在平房时的同事以及住在东京或附近地区的若干人共同合作整理出来的。对石井的审讯是断断续续进行的,而且石井的许多情报是采取绘图和书面回答提问的形式提供的,所以石井有许多与同事们商谈的机会。 (a)“伊”型炸弹:这种容量为2升的改进型20公斤瓦斯炸弹,是为撒布细菌液而最早研制的炸弹。通过着地时的冲击引发弹头爆炸,使弹尾部飞散,撒布填充在内的液体。这种炸弹在1937年至1938年期间,曾进行过地面静止实验和空投实验。实验时,把01%的“品红”和2%-5%的淀粉溶液或者非传染性细菌,填到炸弹容量的约70%,然后,利用100×500米的长方形棚格,根据填充物的不同,每隔20米敷上试纸或放上陪替培养皿①,用来评价撒布的效果。冬天则利用雪作为测定炸弹填充物有效撒布面积的手段。地面静止爆炸时的撒布面积,在风速为每秒5米的条件下,可达到(10~15)米×(100~150)米。从飞机上投掷时,炸弹在爆炸前钻入地下,形成深漏斗状的弹坑,填充物的撒布效果几乎等于零。弹坑的深度,随投掷高度的不同而不同:从高度为100米的空中投掷时,弹坑的深度为0.5%米至1米;从高度为2000米的空中投掷时,弹坑的深度为1.1米至1.5米;从高度为4000米的空中投掷时,弹坑的深度为2.5米至3米。由于存在着爆炸前钻入地下的问题,“伊”型炸弹容量小,不发率高,被认为不完善而被放弃。 ①陪替培养皿:陪替是德国细菌学家,陪替培养皿是平碟培养基用有盖皿。 (b)“吕”型炸弹:它的尺寸与外形和“伊”型炸弹相似,但其弹头部分,是新设计的。它包括前隔室和后隔室。炸弹接触地面后,前隔室发生爆炸,把炸弹弹体推至距地面约10米至15米的高度时,后隔室发生爆炸,把弹尾部炸开,射出填充物。实验时,弹内填充物和“伊”型相同。实验时也是用同样的棚格进行的。静止实验时,撒布面积为(20~30)×(200~300)米。空投实验的结果和“伊”型炸弹大致相同。不发率比“伊”型炸弹高,主要原因,同样是由于不良信管所致。由于被认为不比“伊”型炸弹更具有改良的价值,因而也被放弃。 (c)“波”型炸弹:40公斤的“波”型炸弹,是破碎性炸弹。其设计目标是通过炭疽胚种污染的炸弹碎片和发射榴霰弹产生破坏效果。这种炸弹是双重壁式,在中央的炸药管周围有一圈厚10毫米的破碎性的铁壁,在这层铁壁和钢弹壳之间加入填充物。填充室的容积为700立方厘米,放入约1500个钢球,借以增大炸弹破片的破碎效果。填充室与钢球之间,为了防腐蚀,涂有电木涂剂。弹头和弹尾均装有触发信管,在弹头隔室以及弹尾隔室和中央炸药管内填充有3公斤的TNT炸药。这种炸弹在爆炸后,以高速向水平方向撒布炸弹碎片、榴霰弹和炭疽胚种。 “波”型炸弹的野外实验在1938年和1939年期间进行。在进行静止实验时,以染料溶液和微生物作为填充物使用。炸弹的碎片、榴霰弹的尺寸与分散情况、穿透力等均利用与炸弹爆炸地点呈同心圆状配置的由直立板靶组成的棚格来测定。实验动物也按同样模式进行配置。冬季,则通过从冻土上回收碎片来测定碎片的分布情况。弹片和榴霰弹的投射距离约为400~500米,半径为50米以内,其密度约为每平方米内一块碎片或一个榴霰弹。把炸弹碎片和榴霰弹回收以后,对其附着微生物的繁殖能力进行调查。从飞机上也进行过投掷实验,其目的是测定炸弹的机能和不发率。 还把炸弹埋在5米深的砂中进行破碎研究。利用电气引爆炸弹,筛掉砂子以后,推断碎片的尺寸。回收的碎片,约10%为1~3克;20%约为3~5克;25%为5~10克;40%为10~15克;50%为15克以上的重量。 “波”型炸弹存在若干缺陷。据认为,大量生产过于复杂;弹壳薄,同弹头和弹尾焊接在一起,经受不住操作和运输时的震动,常常发生细菌外漏现象,存在着使操作人员感染的危险;由于它的外形不同于制式航空炸弹,所以难以挂在飞机仓内的炸弹悬挂处;重炸药使40%~65%的微生物遭到破坏。尽管存在着这样一些缺陷,但“波”型炸弹被认为是有发展前途的。石井相信,如果由炸弹专家设法弥补这些缺陷,加以开发的话,“波”型炸弹能够成为有效的炸弹。 (d)“仁”型炸弹:50公斤的“仁”型炸弹,总体的设计和“波”型炸弹相同:弹体长约100毫米,填装容量为1升,但是,炸药仅为“波”型炸弹使用量的50%。由于炸药少,细菌的生存率高,然而炸弹碎片的穿透力和撒布面积不太大。1939年炸弹实验的结果,认为“相当良好”。据认为,这种炸弹有进一步开发的价值。 (e)“宇”型炸弹:30公斤的“宇”型炸弹,其设计是利用压缩空气在事先设定的高度喷射液体。这种炸弹有一个带喷头的装卸式弹头,它装备有触发弹头信管、尾部延发装置的信管,以及从飞机上投掷时的尾部自动计秒表。这个自动计秒表走动时,中央炸药管向前移动,装卸式弹头和喷头分离。中央炸药管向前移动,放出压缩空气,使炸弹填充物从喷头喷雾。达到地面时,炸弹本身就爆炸。石井说,这种炸弹仅制造了20枚,除进行过测定炸弹机能实验外,根本未进行野外实验。由于填充物外漏和信管有缺陷、计秒表不准确以及结构复杂等原因,这种“宇”型炸弹被认为不具有开发的价值而被放弃。 (f)旧式“宇治”型炸弹:I938年日本开发细菌战炸弹的设计倾向是设计简单、容量大,尽量减少撒布碎片和活细菌所需的炸药。石井虽没有具体地说明这一目标,但是,对初期的炸弹,石井提出过批评,同时从后来开发炸弹的想法来看,可以得出这种结论:从使用TNT炸药和黑色火药等重型炸弹、填充物易受到破坏的钢铁制炸弹,而努力转向设计开发陶瓷炸弹和玻璃制炸弹。这些炸弹的炸药使用导爆索和最少限度的TNT火药。 陶制“宇治”型炸弹的成果,带有研究炸弹方面的这种倾向。石井给它的原型起名为老式“宇治”型炸弹。这种炸弹重25公斤,容量约为18升。陶瓷弹壳的外侧设有纵沟,可以容纳4米长的导爆索的炸药。炸药是从有金属制的螺丝盖的头部瓶口进行填充,炸弹的弹底装有赛璐珞制稳定翼板,在炸弹尾部装有定时信管,在设定的高度空中爆炸后,陶瓷弹壳变成碎片,将填充物撒开来。陶瓷碎片几乎没有穿透力,从地面进行探知比较困难。1938年这种炸弹和“伊”、“吕”、“波”等型炸弹一样,部署在野外,利用染料、淀粉溶液与非病源性微生物的悬浊液进行过实验。在静止实验时,在15米高处爆炸,风速为每秒5米,其撒布面积为(20~30)米×(500~600)米;在空投实验时,炸弹的爆炸高度为200~300米,其撒布面积为(20~30)米×(600~700)米,撒布下来的液体颗粒大小“从雨滴那么大的小滴至直径凝集为50微米的粒子”等多种多样。 石井说,老式“宇治”型炸弹有很多缺点。如陶瓷弹壳经受不住粗暴搬动;金属制的填充栓和陶瓷弹壳的结合部易发生填充物外漏;由于炸弹重量和尺寸不一,所以弹道不固定;由于要求炸弹填充至容量的70%,填充物发生膨胀也不要紧,导致这一空隙成为炸弹发生纵旋转的原因;陶瓷制的稳定板在天热时会弯曲,弹道更加不准,天冷时它就发脆,致使常常在飞行过程中脱落;由于信管不完善,无法准确地确定爆炸高度。虽有炸弹的容量充分,使用陶瓷弹壳消除了金属对细菌的不好影响等优点,但是,这种炸弹被视为没有进一步开发的价值。 (g)“加”型炸弹:35公斤炸弹,是老式“宇治”型炸弹改用玻璃弹壳的实脸样品。它不是使用纵沟,而是把波导线的炸药埋在螺旋沟内。这种炸弹仅试制了20枚,由于它的缺点和老式“宇治”型炸弹的缺点几乎完全相同,进行了几次预备实验之后也被放弃。 (h)50式“宇治”型炸弹:25公斤、10升的50式“宇治”型炸弹,是“宇治”系列中的改良型。弹头部装有触发和延时信管以及500克的炸药管,弹尾部的定时信管在高度为200~300米的空中引爆4米长波导线使炸弹起爆;如果尾部信管和波导线没有启动,当炸弹着地时,弹头部的炸药也肯定会使炸弹炸裂,并将填充物撒开。 这种型号的炸弹在1940年至1941年期间,共制造了约500枚。从1940年至1942年期间,进行了广泛的野外实验,并进行过静止爆炸和空投实验。在初期的实验中,弹内的填充物是染料溶液和非病源性微生物的悬浊液。后期的实验,使用炭疽菌胚种的悬浊液作为填充物。这种悬浊液的浓度是1立方厘米的液体加入50~100毫克的胚种。为了测定撒布情况,根据填充物的不同,在野外使用了试纸或棚格。进行炭疽菌实验时,把牛、马、山羊、和羊等大型动物作为实验对象来使用。 投掷实验时,风速为每秒5米,爆炸高度为200~300米,撒布面积为(40~60)米×(600~800)米。 在高度为15米,风速相同条件下,进行静止实验,其撒布面积约(20~30)米×(500~600)米。在炭疽菌实验时,在炸弹高度为15米的条件下进行了静止爆炸,尔后,让动物在下风污染地区吃草一二小时,感染炭疽病或死亡的马约占70%,羊约占90%。 50式“宇治”型炸弹,虽仍存在老式同型炸弹的若干缺陷,但比老式的更加有效。石井感到,如果由专家纠正它的缺陷继续进行开发的话,那么,50式“宇治”型炸弹能够成为有效的细菌战武器。 (i)100式“宇治”型炸弹:50公斤100式“宇治”型炸弹,是把50式“宇治”型炸弹放大了的一种型号。这种炸弹的装载容量约为25升,炸药使用12米波导线,共制造了300枚,在1940年至1942年期间利用和50式同样的方法进行了广泛的实验。这一型号的问题是尺寸大,在操作时易破损,因此,没有认为具有和50式同样的实用性。 ②炮弹:共有两种型号的炮弹作为细菌战用细菌的撒布手段进行过调查研究。它们是定为“H”型炮弹的制式毒气弹和榴霰弹“B”型炮弹。这种炮弹在海拉尔附近的沙漠中进行过实验。炮弹的填充物为染料溶液和每立方厘米200~500毫克的浓度的肉汤(细菌培养液)。炮弹从3000米外距离发射,目标设在500平方米的地区内,每隔20米放有一张试纸或一个棚格。B型炮弹的实验是在500平方米的地区内,每隔20米放置一块靶板,进行命中测定。实验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测定利用炮弹撒布细菌的生存率。石井说,由于几乎都未命中靶板,所以没有得到准确数据。利用这种方法撒布细菌,被认为无实用价值。 ③从飞机上喷雾:据石井的证词,为了测定从飞机上喷雾撒布细菌的效率,在平房附近进行约10次实验。飞机上装备一台压缩空气瓶和一台喷雾溶液用溶液罐。压缩空气被送入喷雾剂罐内后,通过飞机尾部的导管,把喷雾液压到空中。染料溶液和非病源性微生物的悬浊液作为实验液使用。使用的染料是“品红”或苯胺红色染料0.1%的溶液。B枯叶菌和B灵菌作为实验用微生物使用。为了査明飞机喷下的着色溶液,在1000平方米范围内,每隔50米放置了铺有色试纸的棚格,也排列了装有标准寒天培养基的陪替培养皿,用以查明微生物。利用带刻度的透镜,从试纸上计算粒子的尺寸和密度,并使用标准试纸进行比较,在研究室内将陪替培养皿进行培养实验,推测出喷雾结果——微生物的密度。 在高度不超过500米的条件下喷雾,可以带来可能查明的结果。喷雾形成粒子直径为3毫米至50微米;高度超过3000米时,喷雾后微生物无法回收。据经验,喷雾机的启动相当困难,有时候,压缩空气瓶发生破裂,使操作人员受伤。石井说,喷雾实验的结果被认为不够理想,得出的结论是,利用这种方法撒布(细菌)不起作用,无利用价值。 ④谋略破坏:日方多次谈及敌方对水井的污染问题,正如野战净水巳制度化了的措施很广泛一样,由搞破坏的工作人员撒布感染性细菌,从攻和守两个方面都受到重视。石井暗示,谋略破坏恐怕是细菌战最有效的方法。情报报告中虽谈到了从事这种活动的人员训练问题,但又被否定了。 关于谋略破坏问题取得的唯一具体情报,是从石井过去的同事、在东京陆军军医学校一直从事细菌战研究的内藤良一中佐那里获取的。但是,石井说,这个研究所进行的细菌战研究,仅限于防疫上的防御性的研究。然而内藤在陆军军医学校进行的细菌战研究与防疫研究之间,并无明确的界限,一直在进行着有攻击性细菌战寓意的研究。据内藤说,研究细菌战的一个阶段,曾探索用于食物谋略破坏的稳定毒素。这项研究几乎全部集中在从河豚肝脏提取的耐热性“河豚毒”。这种毒素只要1伽马就可以使老鼠死亡。他尝试浓缩这种毒素,打算以与此相当的量实用于对人的谋略破坏活动,但是,未能提炼到这种程度而告终。1944年由于B-29型重轰炸机的空袭,使研究中断。1945年4月陆军军医学校的一场火灾,使这场研究被破坏而告终。 731部队里有一个与草味班(药理研究)保有姊妹班关系的S班,这个班是以暗杀要人的实战技术指导的专业班。原部队中有人坦率地说,帝国银行事件是“原S班人员和盟军总司令部防疫部门的某个人的共同犯罪”。战后S班成员的去向不明。 九、防御性细菌战活动 据认为,增强防疫给水措施是对细菌战最有效的防御。防疫给水部的固定部队和机动部队广泛地分散部署于各地,负责对自然发生的流行性疾病和敌方可能带进的疾病,进行警戒、察知与预防乃至抑制。在平房设施和陆军军医学校曾经把加强防疫学研究和大力生产疫苗和血清等治疗剂作为细菌战防御的手段。军医人员对这两个设施都进行过防御细菌战的防疫训练。 石井说,在平房的攻击性实验中开发出针对细菌战武器潜在能力的防御手段如下: a.卧倒,利用低洼地或物体进行防御。 b.头戴钢盔身穿防弹衣。 c.全身罩上强化玻璃纸或涂有柿核液的纸。 d.穿着丝制的松紧袖口的防护衣和制式陆军防毒面具。 e.涂抹防护软膏。 我们要求提供有关防护软膏的详细情报。石井回答说,他们研制了对炭疽菌有效的软膏,其处方如下: 氰酸汞0.1;淀粉7.0;西黄芪胶粉2.0;药皂1.0;甘油1.0;水100.0; f.机动野战消毒车: ①“A”车是地面消毒用; ②“B”车是人员和服装消毒用。 g.机动野战侦测、诊断车。 h.运输传染病对策部队、设备、补给品和早期送患者用飞机。 i.医院火车与医院船的设备。 j.增产包括疫苗和血清以及马法尼、青霉素在内的治疗药品。 k.传染病的早期发现与治疗。 l.实施整个陆军的预防注射。 此外,作为防御措施之一,是维持宪兵队和防疫给水部之间的联络。宪兵队是辅助性的单位,为监视细菌战事件,收集证据,逮捕破坏工作的人员,发挥情报网作用。由于这支部队的人员没有受过专门训练,由防疫给水部人员对他们进行初步的细菌学和传染病的基础教育。这种教育包括最普通疫病的征兆、传染途径及应急处置方法,教育他们不应该过分强调看来并不重要的事件,但是也不要漏掉情况,应迅速地向直属的司令官报告,由接到这一报告的司令官再上报附近的防疫给水部,由他们采取适当的措施。 十、海军对细菌战的关心 缴获的日方文件中提到过海军的“符号——7”(7型)细菌炸弹和向海军担负包括细菌战研究在内的危险任务的人员支付特别开支问题表明,海军可能有细菌战活动。但未发现证明这种暗示的证据。接受面对面调查的陆、海军人员都否定有“符号——7”炸弹的存在。 1941年10月至1944年7月期间海军大臣岛田繁太郎在受审时谈到海军省文件中列为执行细菌战任务的特别开支问题时,否定海军进行过细菌战活动。他谈及文件中的细菌战问题时插入了这样一段说明:“恐怕是起草海军规章的人着眼未来设想了细菌战,这是个人的责任。”岛田说,估计是海军军医总监室人员提出的。他认为细菌武器对海军作战来说,是一种既无实用价值又无效果的武器。 陆军和海军在细菌战研究方面显然不存在合作的问题。我们也没有发现海军在这一领域内进行独自研究的证据。岛田的证词表明,日本海军至少从防御的立场出发对细菌战抱有关心。陆军和海军的军医总监之间在细菌战防御方面有联系。 岛田繁太郎从1941年10月起担任东条内阁的海军大臣,被人暗地里说成是“东条的副官”。战争结束以后,作为甲级战犯被判处无期徒刑。释放以后,他对媒体一直保持沉默。 十一、在攻击性细菌战开发工作上未取得进展的理由 尽管在平房设施集中地进行了攻击性细菌武器的研究,但是,日本毫无把细菌武器作为实用武器使用的准备。石井在谈到攻击性细菌战的开发没有取得进展时,列举了以下理由: a.日本细菌战研究的主要动机是防御; b.没有进行细菌战研究的正式指令,所以未能获得必要的资金、人员和设备; c.缺乏有能力的技术人员,对于细菌战研究中的事故补偿不够充分; d.由于缺乏有能力的人员,也就未能建立供协商用的科学咨询委员会; e.在日本,基本器材不足; f.缺少最高司令部的支持,科学的重要性没有得到承认。他们(最高司令部人员)没有公平的判断能力;不尊重科学家,对于科学上的问题,充满了误解和迷信; g.不能进行防谍,日本担心遭到报复。 十二、细菌战的实用性 石井等人谈及细菌战的实用性时,得出如下结论: a.细菌武器作为攻击性兵器的实用性尚有待于实证; b.由于传染病成功发生所需的细菌武器战剂和许多基本条件不稳定,有效地使用大规模的细菌武器,值得怀疑; c.细菌战作为小规模的破坏工作手段,也许有效果; d.对细菌战的防御,通过开发适当的防御措施是可能的; e.在利用其他武器取胜的战争中,就没有必要使用细菌武器,战败时,不可能有效地使用细菌武器; f.细菌武器并非决定性的武器,最多也只能是一种辅助性武器。 在这一部分之后是“机构表”以及“研究内容和范围”,已收入本书卷尾的附录部分。第04章 恶魔是否已经复活老鼠的故乡村 这是石井四郎中将接受盟军总司令部第二情报部反复审问调查约4年后的1950年2月的事情。 在埼玉县北葛饰郡川边村诞生了一个自称“川边村实验动物组合”(以下称“实验动物组合”)的古怪的协同组合。 川边村就是当今埼玉县的庄和町,位于埼玉县东部,是由江户川和庄内古川中间的高地和低洼地组成的地带,这里是该县的谷仓。该町建制于1964年,实行町制以前,划分为川边、南樱井、富多和宝珠花等几个村子。 川边村的在乡农民约40名参加新成立的“实验动物组合”。这里有一份成立时的章程,全文由15条组成,行文很长,在这里仅介绍其中具体显示其性质的4条: 川边村实验动物饲养组合章程 第一条此组织的目的是为增殖老鼠以求改良该事业,给成员増加福利; 第二条为实现上述目的,开展下述事业: 一、共同贩卖土拨鼠;二、改良品种;三、研究饲养方法;四、共同采购饲料;五、其他附带的各种专业。 第三条本组合定名为“川达村土拨鼠饲养组合”。 第四条本组合的成员为实验动物饲养者以及有志支持这一事业的人士。(以下从略) 乍一看,这是一个很普通的组合章程,但是,现代的恐怖,几乎都隐藏在普通日常活动的背后,“实验动物组合”也是如此。 制定章程、开办事务所、吸收会员、协商选举领导人等工作结束以后,同年5月举行了组合成立大会。召开大会的当天,从坐落于埼玉县南埼玉郡春日部町(当今春日部市)粕壁的“日本实验动物综合研究所”来了一位姓小林的人致辞。小林身高1.7米左右,约40岁,其特征是上半身有些营养过剩,总是露出一副见人自来熟的笑脸。 小林所属的“日本实验动物综合研究所”在建立“实验动物组合”过程中,对于吸收会员、介绍事业内容、拟定章程一直到收购动物(土拨鼠)等,都进行了照料。综合研究所和川边村饲养组合,实际上是上下级组织的关系。 小林名片上印的头衔是上述综合研究所主任兼会计主任。 小林在出席大会的川边村农民前致辞:“我是刚才介绍过的小林,衷心祝贺川边村实验动物饲养组合的成立。我认为,这种组合在任何一个村子里都是能够建立的。” “战前,在春日部周围的村子里,无论哪里都盛行饲养实验动物,每个村子都有生产组合;战争结束后,粮食供应一时恶化,也没有收购土拨鼠的研究机关,由于需求的断绝,再没有人养了。近年来,这一需求又在不断增加。” “……战争时期,我在一个叫满洲关东军防疫给水本部的军队传染病研究所工作。这个部队的部队长叫石井四郎阁下中将,是位很了不起的人物。” “我当过石井阁下的副官,后来又承担了为关东军防疫给水部本部采购器材的任务。我常到春日部的小泽先生这里来。当时从附近的村子里收购了很多老鼠和土拨鼠,用飞机送往满洲,供研究传染病使用……” “……石井阁下的部队,是根据天皇陛下的命令编成的日本陆军唯一的敕令的部队,所以部队的预算很多,不受任何限制。” 小林主任的讲话,走向了意想不到的方向,在农民中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小林说的“春日部的小泽先生”,是战后自由党(当时)埼玉县议员,是地方的大头目,这是农民们所共知的。另外说到“收购了很多老鼠和土拨鼠”,在农民中也仍留有很深的记忆: 战前,在埼玉县南埼玉郡春日部町一带农村,有过一个倒买倒卖的经纪人,到处“奖励”人们饲养老鼠,并进行收购。不久,这个人建立了“埼玉县医学实验动物生产组合”,自任组合长,并在南埼玉郡各町村建立“支部”,把这一事业扩大起来。 这个人不久就变成了向军队交纳老鼠的御用商人。他从军队弄来大量的饲料和铁丝网,然后又在黑市上出手,从中牟取暴利。那时正是物资奇缺,生活必需品实行票证配给制,一切买卖全按黑市价格成交的时代,这个经纪人赚到很多钱,堪称是一个小“军火商”。战争结束后,仰仗他积蓄的赃款打进了地方政界,成了县议会议员。他设立“日本实验动物综合研究所”,重操收购老鼠的买卖。这个经纪人就是小林主任在讲话中谈到的那个“春日部的小泽先生”。 小林没有理会农民们的嘈杂声,继续说道:“……关东军防疫给水本部真是一支了不起的部队,他们有专用机场。我等乘坐部队的专机往返于(日本)内地和满洲之间,去交纳老鼠……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美军取代了日本陆军,正在研究传染病。” 小林主任的讲话来了一个快速的跳跃。如果说,战前春日部町饲养的老鼠实际上是交给“石井阁下的部队”一事是初次听到的话,那么,“美军取代了日本陆军,正在研究传染病”的事实,对农民来说,同样也是初次听说。 小林继续滔滔不绝地讲着:“……今天,研究传染病,不单纯有医学上的意义,而且在军事上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石井阁下的部队里有许多医学家,都成了大学教授,许多人现在在美国的研究机关里工作。 “目前,苏联说这些学者先生们是细菌战犯,要求进行审判,但是,麦克阿瑟绝不答应这种要求。” “盟军总司令部赞扬石井阁下的细菌研究非常出色。在总司令部的关照下,石井阁下说他正在自由自在地继续进行研究,感到非常高兴。” “各位通过组合上交的老鼠,全部都提供给美国陆军的医学研究所了。美国允许交纳实验动物的,在日本,只有我们‘日本实验动物综合研究所’这一家。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完全是由于是同石井阁下有关系的缘故。今后以美军为中心对老鼠的需求将日益增加,希望各位鼓足干劲,努力生产。我的讲话到此结束。” 小林回到座位后,农民们掩饰不住惊讶的表情,用绷着青筋的双手鼓掌。 随着岁月的推移,小泽所长、小林主任属下的“日本实验动物综合研究所”浮现出一种离奇的面貌。 川边村的农民们从小泽和小林两人口中多次听到“石井阁下与美军的关系”,也目睹了证实这一说法的若干事实。这些事实如下所述: 盟军总司令部第二参谋部(G2)(小泽明确地举出了G2的名字),把石井四郎等原731部队的干部都编入了美陆军特殊部队。特殊部队的驻地在东京都千代田区丸之内的三菱大厦内,部队的番号是“J2C406”。 “J2C406”部队,除需要老鼠外,还大量需要土拨鼠、仓鼠、兔子、猫、鸡、乌龟、青蛙、螳螂、蝎子等小动物。“J2C406”为了研究传染病收购小动物,实际上其收购的目的是进行细菌战实验。 在“日本实验动物综合研究所”内,有两名G2人员——自称叫木暮和饭田的日本第二代移民。饭田是“J2C406”部队的补给主任,担负着沟通综合研究所与406部队之间的渠道的任务。木暮的桌子上放着用英文写有“Virus Group”(病毒组)、“Rickettsia Group”(立克次氏体组)的用纸,纸上写着原731部队医学工作者的英文姓名的字首字母…… 石井四郎一方面让其情人经营着东京都新宿区若松町77号的旅馆“若松庄”;另一方面在原陆军军医学校设施旧址上挂起了一个“东京营养研究所”的招牌,接受盟军总司令部第二参谋部的委托继续进行细菌战的研究。 小泽和小林两人向川边村农民提出的收购“实验动物”的标准是相当严格的。他们规定的标准是:土拨鼠重量分为60克、70克、80克、90克四个档次;仓鼠重80克,老鼠重8~15克,兔子重4公斤,猫重2公斤。 进入1951年以后,川边村的农民们不断地增产小动物,交给“日本实验动物综合研究所”。这是一种有现金收入保证的副业。附近的村子里,相继都成立了这种组合。最盛时期,通过综合研究所交给“J2C406”部队的老鼠,每月平均达15万只、土拨鼠2万~3万只、仓鼠4000~5000只之多。 有一次,农民们到小泽所长经营的另一公司的集货场去交土拨鼠,农民们在那里看到一个高1.8米、直径1.5米左右的“木桶”,感到很纳闷。在场的第二参谋部人员、日本第二代移民木暮说:“这木桶是为了繁殖孑孓,采集抆子用的。”几乎和埼玉县川边村农们大养小动物的同时,朝鲜半岛发生了大规模的军事冲突。 1950年6月25日拂晓,在朝鲜半岛北纬38度线整个地区,南、北朝鲜突然进入了全面战争状态。开战后不久,北朝鲜军队越过38度线,开始进军南部地区。 接着,美军介入,联合国通过了支援韩国的决议。美国等联合国军队一直反击至中朝边境。中国军队提出“抗美援朝”,参加了战争。 重新得势的北朝鲜和中国军队一起,在各地粉碎了美国和联合国军队的进攻。进入1951年,双方一进一退,战争完全陷入了泥沼状态。与朗鲜战争的结 1951年7月10日开始进行停战谈判,双方在交换俘虏问题上碰到了意外的障碍,未能打开走向停战的道路,整个朝鲜半岛依然战火连天。 1952年中国国营通讯社新华社向全世界播发了一则电讯。2月22日的这则电讯是以“全国各民主党派抗议侵朝美军撒布细菌”为题的。它的内容,着实令人大吃一惊: “……本社前线记者报道:灭绝人性的美国侵略军正在朝鲜前线和后方违反人类正义和国际公法,进行以大规模屠杀朝鲜居民和朝中人民部队为目的的细菌战争。自今年1月28日至2月17日为止,美国侵略军的军用飞机连续在朝鲜的我军前线阵地和后方部队的上空,大量撒放传布细菌的各种毒虫。” “1月28日,敌机在伊川东南、金谷里以外一带地上,空撒迄今在朝鲜半岛从未见过的附着细菌的三种昆虫——黑蝇、跳蚤和壁虱……” 新华社这则电讯继续报道说:“这次暴行是美军同日本帝国主义曾在侵略中国时期进行细菌战的大战犯石井四郎、若松和次郎、北野政次等人勾结进行的,他们从东京转移到朝鲜半岛准备以中国人民志愿军俘虏为对象进行细菌战实验。” 石井四郎和北野政次都曾是731部队的部队长,若松和次郎是原731部队的姊妹部队第100部队的部队长。 日本的细菌战部队,一直还活着。新华社电讯在全世界产生了影响。美国联合国军当局反驳说:“这是共产主义者的政治宣传,纯属捏造。” 接着,中国《人民日报》刊登了新华社电讯,并发表了在朝鲜北部、中国东北地区投下的细菌炸弹和许多昆虫的照片。其中,有同731部队开发的“宇治炸弹”形状酷似的东西。 石井、北野、若松等旧日本陆军细菌战部队军官,究竟是否像传闻的那样,去了朝鲜半岛呢?还是像美军当局所说的那样,“是政治宣传,纯属捏造”呢?石井四郎在朝鲜战争时的行动,仍被封锁在阴暗之中,至今仍然是近代史上的一个谜。 为了解开《恶魔的饱食》(第二集)提出的这个谜,有必要另写新的一章,也有必要前往中国、朝鲜进行实地采访。第05章 731部队与朝鲜战争的关联恶魔会复活吗 终于迎来了写《恶魔的饱食》(第二集)最后一章的时刻。在第一集的最后一章中,我说过“打算追踪以研究战后731为基础的美国陆军细菌化学战部队恶魔发展的足迹”,预告不久将执笔写续集。 这一预告出乎预料地提前实现,现在《恶魔的饱食》(第二集)的写作即将结束。 原来,我打算追踪到美军“接收”的731部队细菌战资料是否有一部分在朝鲜战争中而得到“活用”的时期,也就是说,打算追踪到“恶魔是否复活了”为止。但是,和当初的展望不同,写到窥视朝鲜战争入口处,就停止了第二集的写作。其理由之一是,我们的采访比原来的估计大大提前和扩大了。在美国国防部人士的协助下,我们得到了石井四郎在战后盟军总司令部审讯时的口供记录(汤普森报告)资料远比当初预想的要多。这部著作是纪实性的作品,有必要做出介绍,不能把已得到的资料省略掉。理由之二是,关于石井部队在朝鲜战争时期的暗中活动,全面相信以往的刊物宣传是危险的,也很难分清中国和朝鲜方面的说法中的事实与宣传成分,许多情况,不到实地进行调查难以落笔。我认为,把两者清楚地加以鉴别是笔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恶魔的饱食》的反响 我是1981年7月19日开始执笔写《恶魔的饱食》的。从开始写作到现在经过了大约一年的时间。其间,我和下里正树先生都被卷进了以《恶魔的饱食》为中心的大旋风之中。 一本书赢得了一百多万读者,这是非同寻常的。这本书既不是娱乐小说,又不是流行的指南书或时尚的流行书,更不是那种拍成电视和电影引起读者兴趣的作品。 这是一部读起来难以从中找到乐趣,只能是一部使读者不忍一睹的纪实。731部队的纪实,是日本在侵略战争这种全国处于疯狂状态中所犯下的罪行,是日本的耻辱。而如此众多的读者愿意阅读这本书,这一事实的意义是值得深思的。 这本书仅靠铅字(不受电影的影响)就获得了一百万以上的读者,归根结蒂,依然是“战后”社会心理在起作用。 读者中,包括着许多不了解战争或者对战争陌生的年轻一代,但是,这些人仍然受到战争的影响。他们间接地从父母、哥哥、姐姐或祖父母那里听到过战争的知识。即使没有听到过,也对战争和军事立国的法西斯主义抱有一种本能的警惕和厌恶。我在《恶魔的饱食》中揭发出的事实,以及在书中发出的不能让那种暴虐无道的行为重演的呼吁,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和同感。 这本书的反响并不限于国内,美国、英国、法国、中国、北朝鲜、韩国、香港、加拿大、瑞典、瑞士、南斯拉夫、澳大利亚、苏联等各媒体机构都有人接连不断地进行采访。世界各国的关心是因为他们对于日军犯下了不亚于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战争罪行感到震惊。同时,对这一罪行的全貌在战后三十六七年中间一直能隐瞒下来,也产生了疑问。 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这一事实,使我感到这一纪实引起的反响是非同寻常的。拒做动物的宣言 任何人都认为,人类废寝忘食地为屠杀人类而扩充军备,这是愚蠢的。虽然他们都十分清楚这种愚蠢的行为,但实际情况是,各国仍是把大量的国家预算投在扩军上。 人不同于动物,是他们拥有一种卓越的智慧:即最终解决争端的办法,不诉诸于武力,而是通过谈判相互做出让步。 军备是暴力的集聚和积累,是一种拒绝人类卓越智慧、动物性的待机而攻击的姿态。如果说是暴力行为最强者掌握世界霸权的话,那么,这和猴山里的猴子没有什么两样。 目前,全世界日益高涨的反核运动的底层存在着对美国里根政权提出的“有限核战争政策”以及美国力图填补同苏联之间核力量“差距”而产生的焦躁心理的危机感和对它的反动。 美苏之间在核力量上的拉锯战,像猴山的两只猴子。这和两只强大的猴子依靠他们的实力均衡想维持和平的愚蠢想法一样。一旦失去这种均衡,就会爆发大规模的战争,也就失去人类的生存和未来,他们明明知道这一点,但却正在使核力量不断升级,这简直连动物都不如。一旦发生核战争,就将是“国破山河碎”的结果。 那些拒做动物的人们,支撑着反核运动,这一运动正在全球日益高涨。我写《恶魔的饱食》的意图,就是要彻底消除战争和军队的这种非人道性,发表一个不再重演错误的“拒做动物的宣言”。 战后37年,好不容易使战争的记忆巳经淡薄,不了解战争的一代多在30岁以下。即使经历过战争的人,也是“好了伤疤忘了痛”,还有人美化那种经历和记忆。我们绝对不能忘记:今天,日本享受的和平、民主与繁荣,是在太平洋战争中宝贵的牺牲基础上争取到的。统一国内舆论的宣传 在美国的压力下,扩军和修改宪法的呼声越来越高,它打着的旗号是“为保卫祖国而承认交战权和军备”。看到这种旗号,我就感到恶心,浑身起鸡皮疙瘩。因为这使我想起我的少年时代。那是整个日本国民在军国主义的桎梏下,毫无思想、政治和人身的自由,太平洋战争的战火,使许多国民死亡、国土荒废的黑暗时代。这和当年军事政权为了统一国民的意志所使用的旗号和想法一模一样。所谓“为了东亚的和平”、“确立大东亚共荣圈”、“国民精神总动员”、“前进!一亿人的火球”、“尽忠报国”等都是战争时期听腻了的标语口号。 为了进行战争就必须统一国内舆论。 日本帝国政府在公布太平洋战争的声明结尾处这样说道:“此刻,皇国之盛衰、东亚之兴亡,均在此一举,望全体国民深思此次征战之渊源与使命,苟能不骄不懈,尽心忍耐,一往直前,进而完成征战之目的,以祈永安圣虑。” 在那个时代罗列出许多夸张的词藻,其意思就是“这场战争关系到日本和亚洲的命运,全体国民必须顽强战斗,争取胜利,以慰藉天皇之心”。仅从这一段庄严的宣言来看,这场战争是一场多么正义的战争。不与其合作的人,就被看作是臭不可闻的叛徒。 这一段话和不久前伊藤防卫厅长官的“国民的团结应该是防卫”的发言和想法如同一辙。在开战的时候,绝不使用“侵略”这个词。 在“全体国民团结起来,保卫国家”的口号下,统一了国民意志,限制了言论自由。这样,为国家而死的人,被标榜为爱国者,成了法西斯主义的奴隶,而不这样做的人则被贴上“非国民”、“卖国贼”的标签,成了宪兵以及特高等秘密警察取缔反体制政治运动和思想的牺牲品。 记得我在少年时代对“保卫国家”、“为自卫交战权”这一类词就有一种拒绝反应。 制定自主宪法国民会议和自主宪法促成议员联盟会会长岸信介谴责说:(日本国内)犯罪频发、家庭及校内暴力泛滥都是由于这部有缺陷的现行宪法所致,因为它是日本战败后的占领初期占领军强加给日本的。它使日本失去了一切物资,又得不到独立,于是,日本人失去自信,又几乎不允许有言论自由。 那么,在战败之前有自由吗?我在战争结束以后,看到变成一片废墟的街头,稀稀拉拉的木板房和被战火烧残的房屋里露出的点点灯火,内心产生了一种新鲜的感动,那种情景至今也难以忘却。我的心中涌现出无限的喜悦。啊!从今以后的夜晚再也不会有空袭,也不会有灯火管制了。我的家乡是埼玉县熊谷市。这里在8月15日拂晓,遭到了空袭。这是日本遭受的最后一次空袭,我的老家遭到了灾害。距接受波茨坦公告仅一天之差,市街74%化为瓦砾,死伤了3000多名百姓。黎明就是战争结束的当天,流经市内的星川小河,填满了市民的尸体。我亲眼目睹了这种情景。那些人再熬过一天就不会丧失生命。在死亡线上幸存下来的人们,在废墟上重建战后的生活,废墟堆上稀疏的灯光像死者灵魂的萤火一般,美丽而又幽静。但是,这灯光即使增加,也不会因为空袭而再熄灭。我们虽然“失去了所有的物资”,但是,我们却有着战争时期未曾有过的希望。 的确,战争结束以后,在签订媾和条约之前,日本处于占领军的统治之下,对于占领政策的言论自由,是不被承认的。 有关言论机关、新闻界都被置于占领军的审查之下,不容反驳,“日本是战败的敌国,没有置于文明国之间的权利”。战前、战后的不自由并非同等性质 但是,当初占领政策的课题是铲除军国主义和实现民主化。波茨坦公告第6条以后规定,在铲除军国主义权力及势力,毁灭日本的战争能力,建立和平、安全及正义的新秩序之前,联合国占领日本,制裁战争罪犯,复兴及增强民主主义,确立基本人权。在实现上述各项目的之后,以通过日本国表明自由的意志建立起和平的、负责的政府为条件,撤退占领军等等。日本根据自己的意志,接受了公告。 既然接受了这一公告,自然就受到约束。说这样就是不允许自由和独立,是说不通的,而且说这些话的岸信介,在战争时期,曾经是东条内阁的阁僚,是作为甲级战犯而被逮捕过的人物。我觉得以他为会长的改宪派有一种法西斯主义的嫌疑,他们所依据的精神主义存在着和过去的“国民精神总动员”相同的模式。 对我来说,与其是害怕担心因B-29的空袭而进行的灯火管制下的黑夜的恐怖和不自由,不如说是害怕担心在战后的废墟上点亮的灯光下已没有生命危险的、“在建立和平、安全与正义的新秩序之前”的、处于被占领状态的日本的不自由。虽说我们一无所有,但是,确实存在希望,而这种希望的象征就是新宪法,它是战争时期日本人未曾有过的东西。如果说战争结束前存在希望的话,也不过是军部鼓吹的“胜利之前,无所欲求”的虛伪希望。 我们认为,在法西斯主义统治下的压制自由和在接受波茨坦公告以后,在占领状态下缺少的自由和独立,性质是不同的。改宪派认为,两者是相同的,并把修改宪法的根据建立在不允许有比战时和战前更大的自由规定之上。这就是他们的欺骗之处。和平与民主的最后堡垒 有人提出太平洋战争并非侵略战争的谬论,其思想基础在于历史上几乎所有的侵略战争都是在“防卫”的名义下进行的。太平洋战争的名义是“为了东亚的和平”。那是一个民族或一个主义体制以统一世界为目标的战争,却说成是“为了世界和平”。不久前,文部省加强以高中社会科教科书为中心的教科书审定,把“侵略”改为“进入”,把“宪兵政治”改为“武断政治”等,其企图在于淡化日本进行侵略战争的责任,复活法西斯主义,必须严加警惕。 战争的目的,可以由战争领导人任意荦强附会地加上去。进行战争的国家,绝对不说本国无正义。我们立足于太平洋战争的牺牲之上,绝不能被“为了自卫”这句话所欺骗。 未来不会发生完全蹂躏民族自由与独立的战争。假如会发生的话,那么,就是大国顾全面子(包括政治意识形态的对立在内)的战争,边境冲突,民族纠纷,其规模可能是大战,也可能是局部战争。日本不可能拥有(像美苏那样的)大规模的军事能力。即使以日本的工业力量为后盾,有这种可能的话,也绝不能让其保有这种能力。但是,军事力量有一种追求达到一流的本能。不是一流的军事力量,就毫无意义。如果一开始就知道军事力量会在战争中失败,有谁还愿意拥有它呢? 如果宪法明确同意拥有军事力量的话,显然它就会无止境地逐步升级。日本一旦拥有了像美苏那样的军事力量,它果真还会仅仅用于自卫吗?现行宪法的基本精神遭到蹂躏之后,还能够维持民主吗?如果是一场局部规模的战争,那么,目前的自卫队就足够了。如果说日本的自卫队还有可称道一面的话,就是它作为现行宪法的私生子,绝不会侵略别的国家。 国民并不是突然被战争这个国民的集体疯狂所迷住的。这种疯狂是巧妙地悄悄地逐步接近过来的。当某一天发现它时,国民的主流已朝着这一方向狂奔而去。这样,按照杠杆的原理,少数派的正常人就只会不断地受到压迫。到那时,一切都为时已晚。 我之所以认为宪法第9条是保卫日本民主与和平的最后堡垒,就是基于以上的理由。对此,改宪派的要点,无疑集中在第9条上。 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在改宪派的背后存在着军火商。在他们看来,第9条是眼中钉。他们的阴谋就是要拔掉这个眼中钉,恢复征兵制,让服兵役成为国民的义务,建立起不用花钱就可以马上动员优秀兵力的体制,让改宪派从人事费中省出来的经费大量购买武器。 修改宪法的焦点,置于第9条以外的权利与义务以及天皇的世袭制等方面,是把锋芒暂时从第9条转向其他地方的一种做法。无论从哪一部位修改宪法,如果予以承认,都会造成填没保卫民主与和平的护城河的结果。致作为“同志”的各位读者 我顽强地追查战后731部队的足迹,也就是诉说国民集体发狂的可怕性和国家的自以为是主义,是为了不再重蹈这种覆辙,在人类日积月累的和平基础上增添一块小小的石头。 一部分电视界人士评论本纪实是“虛构的”,也有自称科学家的人说这部纪实是“传闻的汇集”,但是,这部纪实依靠作家旺盛的想象力是绝对写不出来的。它是通过两人协作进行广泛的采访,根据原部队多数人员协助下收集的有关资料、证词、照片、要图、有关遗物和石井四郎、北野政次等731部队领导人的口供记录(汤普森报告)以及美军和中国等的公开资料写成的。 根据情况的需要,对消息来源保密,这是新闻界的逻辑。出现在《恶魔的饱食》第一集和第二集中的原731部队人员,有一部分人后来在各电视台的特辑节目中公开了他们的身份和姓名,提供了宝贵的证词。 如果把这部纪实称作是“虛构的”,那是对证人名誉的损毁。既不看(包括第一集在内)本书内容,也不看有关的电视节目,而是胡思乱想地诽谤本书,那是无能者“妄想力”的产物。 这部纪实,是在许多原部队人员和有关人士的合作和旅居美国的日本人以及美国、中国有关人士的努力和好心的基础上写成的。某些人虽然是歇斯底里地诽谤,并不配做和我进行争论的对手,但我还是不得不说这几句话。 对于不追究731部队人员的个人责任问题,也多少有些人批评过。不过,我没有追究责任的资格和权利。如果我是731部队在编人员,挺身反对过对“马鲁太”的活体实验,也许多少有这种资格。然而,战争结束时,我才是个12岁的少年,连731部队的存在都不知道,我只是想查明事实,填补历史上的这一空白。 我不知道究竟什么人有资格和权利来追究731部队的责任。 最后附带交代一下,这部纪实是继第一集之后,是和下里正树“两人合作”的成果。“两人合作”一词是取自英语的“workinpairs”,但是这一作品并不是共著,而确确实实是“森村作品”的一环。创作意图是由我提出的,全部采访活动的指挥是我,采访的一切费用由我负担,最后的作品是由我写成的。 我怀着同读者早日再次见面的心情,从1981年7月19日开始动笔写“第一集”,是用了约一年的时间完成的。 写完这部作品时,我并不想和大家告别,而想把《恶魔的饱食》的读者看作是保卫和平与民主的“同志”,今后共同携手,继续同威胁和平与民主的敌人斗争下去。 承蒙各位喜欢阅读这部作品,我表示感谢,就此搁笔。附录资料一 汤普森报告 附录(一)关东军防疫给水部机构表 本部……部队长军医中将或少将 总务部……部长军医大佐或中佐 第一部……部长军医少将或大佐 第二部……部长军医大佐或中佐 第三部……部长军医大佐或中佐 第四部……部长药物学者或军医大佐或中佐 大连分室……室长=特别参谋 支队 牡丹江支队……支队长军医少佐或中佐 林口支队……支队长军医少佐或中佐 孙吴支队……支队长军医少佐或中佐 海拉尔支队……支队长少佐或中佐 本部及各支队人员如下: 本部人员 陆军军医……35人 药物学者……18人 卫生军官……约25人 技术军官……约10人 财务军官……5人 工程师……约30人 陆军教官……3人 翻译……1人 下士官……约100人 辅助技术员……约150人 卫生兵等人员……若干人 支队人员 陆军军医……1人 药物学者……1人 卫生军官……1人 财务军官……1人 下士官……约10人 辅助技术员……约10人 卫生兵……400人 文职人员……若干人 附录(二)关东军防疫给水部的任务纲要 1、总务部 ①计划与管理 ②业务 ③人事 ④财会 ⑤运输通信 ⑥建筑物管理 ⑦医务 2、第一部 ①关于各种传染病的预防与治疗的调查研究 ②各个种类的物理试验与化学试验 ③关于改良预防注射液和医疗用血清等的研究 ④关于预防传染病的基础研究 3、第二部 ①关于实施预防传染病措施的研究 ②进行预防传染病器材的实验 ③预防传染病措施的实施 ④预防传染病的指导 ⑤快速运输有关预防传染病的器材和人员 4、第三部 ①关于改良给水设备的实验 ②各项给水措施的实施 ③供应净化水的指导 ④制造和维修给水设备 5、第四部 ①制造预防注射液和医疗用血清等 ②实施医学实验 6、器材部 ①保管和供应预防传染病、给水及各种实验器材 ②关于预防医药的研究 ③制造预防医药 ④繁殖和供应实验用的小动物 7、支队 ①分担区域内预防传染病和给水措施的实施与指导 ②分担区域内有关预防传染病与供应净化水的调查 ③防疫给水设备的小规模维修 8、大连支队 ①关于改良预防注射液和诊断、治疗用的血清等研究 ②制造和供应预防注射液及血清等 ③病源菌的研究 ④分担区域内预防传染病措施的实施 附录(三) 1、防疫研究 ①改良菌苗:肠伤寒与副伤寒、赤痢、霍乱、鼠疫、百日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淋病菌等菌苗 ②研究抗毒素:瓦斯坏疽、破伤风、白喉、猩红热等的抗毒素 ③改良治疗用的血清:瓦斯坏疽、破伤风、猩红热、丹毒、白喉、赤痢、连锁状球菌、葡萄状球菌、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鼠疫等血清 ④增进士兵健康的措施:有关营内的食物、休息、睡眠和给水的研究 ⑤预防肺结核: a.食物、休息、睡眠、给水与军事作业所需的营养(热量)之间的关系 b.预防注射 c.检疫与消毒 ⑥立克次氏体与病毒疫苗的研究:斑疹伤寒、满洲热、流行性出血热、森林壁虱脑炎、狂犬病、天花等疫苗 ⑦维生素的研究 ⑧脱水研究。预防血清和治疗血清、诊断用剂及血浆的脱水与干燥保存方法 ⑨繁殖研究用的小动物:20天的幼鼠、老鼠、土拨鼠、兔子、山羊 ⑩环境卫生的研究;研究研究所人员的食品自给;预防炭疽和马鼻疽方法的研究 2、诊断学的研究 ①诊断用剂的干燥与供应的研究 ②诊断用的血清及其干燥的长期保存 ③诊断用变应性抗原:结核菌素、鼠疫、野兔病等抗原试验 3、治疗学的研究 ①外科处置早期切除鼠疫和炭疽引起的淋巴腺 ②内科处置肠伤寒和副伤寒带菌者的根本治疗 ③化学处置马法尼、琉化利凡诺、盘尼西林 ④病毒感染患者的根本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森林壁虱脑炎 ⑤血清疗法肠伤寒、鼠疫、炭疽、赤痢 ⑥研究干燥血浆野战输血的效果部队人员及其家属使用时的效果 ⑦物理处置对血清病脾脏的X光射线照射 ⑧斑疹伤寒的病毒疗法 ⑨炭疽和马鼻疽的治疗 4、野战消毒的研究 ①野战消毒的方法 ②消毒剂 ③地面消毒用的野战消毒车 ④服装和人员消毒用的野战消毒车 ⑤野战细菌检测车的研究 ⑥火车与船舶防疫及检疫的研究 ⑦使用飞机进行消毒的研究 5、药品研究 ①马法尼与琉化利凡诺的合成 ②生产盘尼西林 ③提炼索通培养剂用的天门冬酰胺 ④从“蒺瑰”中提炼维生素C ⑤利用白桦树油精作杀虫剂 ⑥维生素B1和B2的合成 ⑦胨的研究 ⑧利用野生蚕蛹制造肉精 ⑨精制白喉凝集用的工业用硫化氨 ⑩制造胃液素和胰液素;利用白桦树油作汽车燃料;利用褐煤作汽车燃料;使用“满洲”的资源制造酒精;用酒精作飞机油料使用时,去除耐寒润滑油(豆油或蓖麻油的混合物)产生的胶状物质,如果用80%酒精与20%汽油或者80%酒精与20%松油,可以防止出现这种物质;研究氯试纸 6、代用衣料及食品的研究 ①利用满洲野生蚕作代用衣料 ②利用满洲资源制造代用食品 ③冷藏青菜 ④以食用野草来代替青菜 ⑤以食用野草来代替饲养小动物的青菜 7、研究供应野战时的净化水 ①卫生过滤装置用的耐寒设备 ②卫生过滤器的重量与体积的小型化 ③过滤器内铝与铁的代用品 ④大量生产硅藻土过滤器 ⑤野战用消毒水测定法 ⑥检测水中的毒素 ⑦软化硬水 ⑧去除滤水管中的铁 ⑨改进清洗滤水设备的方法 ⑩利用狗运输小型过滤器;空投袋装净化水的供应;增加硅藻土过滤管容量的方法 8、研究运输 ①空运防疫人员与器材 ②利用飞机撤离传染病患者 ③耐寒卫生学的研究 9、用于防御炸弹和飞机喷雾的防疫研究 ①对研究所制造的实验炸弹的防御措施 ②喷雾撒布与防御措施的研究 10、制造 ①疫苗 a.干燥疫苗 b.鼠疫疫苗 c.肠伤寒与副伤寒疫苗 d.瓦斯坏疽疫苗 e.破伤风疫苗 f.霍乱疫苗 g.赤痢疫苗 h.猩红热疫苗 i.百日咳疫苗 j.白喉疫苗 k.斑疹伤寒疫苗 1.利用鸡蛋制造疫苗 m.利用白鼠肺制造疫苗 n.利用野生松鼠肺制造疫苗 ②治疗用血清 a.瓦斯坏疽血清 b.破伤风血清 c.白喉血清 d.赤痢血清 e.连锁状球菌血清 f.葡萄状球菌血清 g.治疗丹毒用血清 h.治疗肺炎用血清 i.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用血清 j.治疗鼠疫用血清 ③诊断用抗原 a.肠伤寒抗原 b.副伤寒抗原 c.斑疹伤寒抗原 d.结核菌素抗原 ④诊断用血清 a.诊断肠伤寒热用血清 b.诊断副伤寒用血清 c.诊断各种赤痢用血清 d.诊断各种霍乱用血清 e.诊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用血清 f.诊断肺炎用血清 g.沙门菌因子血清 ⑤过滤器器材 a.过滤器(B) b.过滤器(C) c.过滤器(D) d.过滤器部件 e.滤水管 ⑥药剂 a.胨 b.肉精 c.马克顿 d.马法尼 e.盘尼西林 f.白桦树油 ⑦维修滤水器 ⑧试制炸弹 a.“伊”型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