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写意:官场现形记

乐观豁达董伟有位我所敬重的学兄,性格十分执著,无论是在万马齐喑的艰苦岁月里,还是在春光明媚的得意之时,始终心态平和,不急不躁,不悲不喜。他有一句感悟人生的口头禅:“一切都会过去。”“文化大革命”中,我们都是二十几岁的青年,同在一所大学里读书,他长我两岁,高我两级。在学生“停课闹革命”、工人“停产闹革命”、造反派“文攻武卫”的疯狂年月里,学生中有的去“大串联”,有的去“砸四旧”,有的醉心于“造反夺权”、斗“走资派”,有的参加了“武斗队”搞打砸抢。我虽也留在学校,没有出去“疯”,但也卷进了漩涡,看大字报,参加各种集会,后来又成了逍遥派,整天无所事事。只有他与众不同,躲在孤寂的寝室里,学外语,读专业书,还偷偷摸摸地找老师补习。同学们对他冷嘲热讽,笑他太痴,说他“不可理喻”,他却旁若无人,不为所动,照学不停。我同他私交甚好,能说说心里话,曾不解地问他,现在还学这些能有啥用?他的回答掷地有声,让我永难忘记:“一切都会过去,知识早晚会有用的!”这在当时确是卓见,闻之醍醐灌顶,振聋发聩。毕业时,其他同学征尘满面,两手空空,只混得一纸文凭,他却满载而归,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和必备的专业知识,踌躇满志地奔赴工作岗位。由于他业务精,能力强,粉碎“四人帮”后,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提倡干部“四化”的年月,他最早走上领导岗位,能力超群,政绩卓著,不仅职务一提再提,而且劳动模范、五一奖章、科技发明等各种奖项和荣誉头衔也纷至沓来,声名远播,事业如日中天。面对此情此景,有些人往往忘乎所以,不能自持,膨胀已极,尾巴翘到天上去了。这位学兄却相反,他还像过去那样,对亲友谦恭有礼,跟同学往来密切,对家人和美如初,对下属爱护备至。同我接触,他还能袒露襟怀,说心里话:“权力和荣誉都是暂时的,一切都会过去,亲情、友情和造福百姓才是永久的!”有时和同学们闲聊,大家对目前的党风和社会风气颇有微词,甚至认为解决无望,只能越来越糟,充满悲观情绪。这位学兄却是十足的乐天派,他认为腐败问题是世界性的难题,特别是在经济起飞、法治尚不完备的阶段更难避免,用不着大惊小怪。他还是那句老话:“一切都会过去。只要大家既不随波逐流,更不推波助澜,也不听之任之,度过这个困难时期,党风和社会风气会好起来的!”这位学兄年过六旬,已经退出领导岗位,由于他从来不张狂,始终心态平和,即使最辉煌的时候,依然保持低调,所以退下来后并不感到失落,而是心情舒畅,开始了新的生活。“一切都会过去”,这句伴随我学兄大半生的口头禅,细思之颇有道理。从哲学的角度看,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都不会静止不动,看人看事要有发展的眼光。今天遭受挫折和失败,如果从中汲取了教训,变压力为动力,明天就可能取得成功,走向辉煌。“失败是成功之母”,就是这个意思。相反,如果陶醉在胜利喜悦之中,看不到潜在的矛盾和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最终走向反面,导致失败,酿成灾难也说不定。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也是这个道理。浮华虚荣,过眼烟云;天赐良机,稍纵即逝;崎岖坎坷,终有尽期。战略家高瞻远瞩,始终保持清醒头脑,鼠目寸光的人才会只看眼前。郭沫若在《甲申三百年祭》中,讲述了李自成小胜即骄傲,大胜更骄傲,取得灭亡明朝的胜利后,就得意忘形,很快走向失败的教训。毛泽东把它当作整风文件,号召全党戒骄戒躁,永远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永远警惕被糖衣裹着的炮弹的袭击,永远不脱离群众,成为指导新中国前进的灯塔。我们党的第二代和第三代领导人也是这样的战略家,才保证了我们国家穿过惊涛骇浪,绕过急流险滩,从胜利走向胜利。“一切都会过去”,这句话不是主张消极地看待今天,而是冀望不沉湎于眼前,满怀信心地面向未来,坚持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才能创造更美好的明天。滑稽日月董伟方树从小爱耍嘎,7 岁那年,有一次他一本正经地告诉妈妈,他屁股上长个疖子,妈妈自然着急。当他摆好姿势,脱下裤子,撅起屁股,妈妈俯下身子细心查看时,他却使劲放了个臭屁,哪里有什么疖子,为此挨了妈妈一顿胖揍。此事传扬出去,人送绰号——“屁小子”。后来在乡里读初中,他脑瓜灵,在班上常考第一,在学校也有知名度。有一天,方树随父亲去乡里赶集,他吹牛说路上同他打招呼的会比父亲多。父亲是个技艺精湛的木匠,十里八村有名,自然不服气。于是,方树同父亲打赌。他走在父亲后面,背上偷偷地贴张纸条:“方树赶集。”认识不认识的人看到纸条,都好奇地念叨一遍:“方树赶集”。他则马上应答:“赶集,赶集!”父亲不解其故,以为这些搭话的行人真的同儿子彼此相识,只得认输,心里还为认识儿子的人如此之多而颇感荣光呢。方树在县城念高中时,正是温饱刚刚解决的时候,人们肚子里的油水不多。有个星期天,他去街里闲逛。中午时分不免肚饿,身上没带钱,眼前有位老汉摆小摊卖麻花。方树的嘎劲又上来了,趋步向前,向老汉献计,说他有做麻花省油的妙法。老汉信以为真,连忙求教,并顺手拿给他两根麻花作为酬谢。方树吃罢麻花,一抹嘴笑笑说:“你买个笼屉,蒸啊!”弄得老汉哭笑不得。玩笑开过之后,隔几天再上街,方树还是将钱如数补付给老汉。方树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思路开阔,富于创新,聪明机智,诙谐幽默。常能于枯燥中觅出欢笑,困境中屡出奇招。他曾用别人意想不到的方法,冰释了领导之间日久年深的矛盾,化解了一些影响社会稳定的老大难问题。他偶尔也略施小计,做点不该做的事情,但只做一次,博人一笑而已。比如,方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逢年过节,社会上时兴给机关送土特产品。当时机关管的严,领导交代门卫将此情况记录在案,因此机关干部都不敢收。他所在单位也想借此联络感情,却屡屡受挫,送不上去,颇伤脑筋。方树得知后,不以为然,主动请缨。他把农副产品送进机关后,将东西尽数从箱中倒出,然后抱着空箱走出来,路过门卫时还不停地说:“这机关要求真严,送点破土特产品说什么也不要!”还有一次,上级领导前来检查指导工作,业余时间安排打网球。这位领导酷爱网球,球技却一般。为了让上级领导玩得开心,方树所在单位精心挑选陪打人员。第一个当过职业球员,不敢放开打,一味“喂球”,这位领导觉得没劲,不客气地提出能不能换个强手。第二个接受前者教训,奋力拼杀,打得这位领导一败涂地,狼狈不堪,大丢面子,没等终局就悻悻然要退出球场。方树球打得不错,见此情景,自告奋勇,第三个上场陪打。第一场他卖出一些破绽输给领导,但输得不惨;第二场他稍一用力赢了对方,也赢得不多;第三场是决胜局,方树使出浑身解数,让比分交替上升,引得领导斗志昂扬,场外观众掌声如潮, 最后恰如其分地让领导胜出。方树“让”得巧妙,不露痕迹,领导毫无觉察,由衷高兴,连连夸赞还是方树技艺高超。方树机敏勤奋,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几十年过去,他职务虽升,但嘎劲不改,因此人缘好,朋友多。他平日里有两大嗜好,一是旅游,二是喝酒。同他结伴出游,可尽情享受他制造的欢乐。有一次外出旅游,徒步跋涉颇为辛苦,为了活跃空气,缓解疲劳,他在景点内漫无目标地喊:“小王!”对面人群中果然有人应声作答:“唉!”他又喊:“什么时候来的?”对方答:“昨天!”走到跟前那人才发觉不认识方树,露出茫然的表情,逗得大家一阵欢笑。方树酒量奇大,一次能喝 5 瓶二锅头,天长日久身体也大受影响。终于有一天,他与朋友聚会时喝了 4 瓶酒,当晚心脏病突发,幸亏发现及时,送进医院抢救。朋友们前往探望时,他正打点滴,仍然不改诙谐乐观,说:“吊瓶里要是酒就好了,我的肚里还缺一瓶二锅头呢。”喜欢低调董伟陈静是个土生土长的干部,在地区担任主要领导不少年了。他个头不高,相貌平平,穿戴随便,混在人群中往往认不出来。陈静三十年前当过工人,和工厂的师傅们感情甚笃,尽管几十年过去,他现在又身居高位,但往来不断。师傅们有个大事小情都不忘告诉他,有什么困难也习惯向他求助,只要不违背原则,他也愿意伸出援手。“文革”期间娱乐活动太少,业余时间有位工人师傅经常拉他下象棋,棋艺不相上下,双方各有胜负,谁也不服谁。陈静走上领导岗位后,业余时间除了公务活动外很少其他活动,也没有别的爱好,还经常把老对手约来对弈,几十年来已经累计下了几百局,仍然各有输赢,分不出高下。他们夏天玩到高兴的时候,有时还会像当年那样脱光上衣,打赤背。老师傅有时同他开玩笑说:你的官越做越大,棋艺却不看长。陈静听了认真地分辩说:不是我没有长进,是你不断提高把我显的。陈静小时家境贫寒,从小学到初中、高中,都有对他给过真诚帮助的人,他至今念念不忘。三年困难时期,他正读初中,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在学校食堂吃饭,一天三顿面糊糊,没有一点油水,撒泡尿就没了。家境稍好的往往从家里带点干粮补充,陈静没有这个条件,饿得眼发蓝,腿浮肿,人都脱了相。有位同学经常把自己带来的干粮分一半给他,帮他渡过难关。他同这位同学一直保持联系,多年以后这位同学得了糖尿病,家里没钱医治。他自掏腰包,把同学接到市里,精心治疗,以后逐月寄给他医疗费。陈静当上地区主要领导以来,经常下基层调查研究,但不搞兴师动众,时常是只身一人,并且事先不打招呼。有时为了解决某个问题,需要某个部门参加,他也要求,谁了解情况谁来,不必次次由部门主要负责人作陪。而且明确表示,无关部门不用参加,别都跟着“陪绑”。他还有个特点,就是下基层从不带记者,不作报道。对此,新闻单位有意见,说报道领导行踪是我们的职责,他不同意,说新闻宣传应该把镜头主要对准基层,对准群众。办公部门也有想法,觉得宣传报道领导下基层指示是为了指导面上的工作,他却认为,关系全局的意见大会上都讲过了,到基层主要是解决实际问题、具体问题、个性问题。也有好心的朋友劝他,说下基层活动不登报纸,不上电视,有人会说你没做工作,威信要受影响,他则表示,威信不长袖善舞舞翩跹董伟刘华“文革”期间大学毕业,分到企业职工食堂当服务员,负责付饭付菜工作。在“吃不饱肚子”的年代,在“接受再教育”的“臭老九”中,这也不失为既能“填饱肚皮”,又不辛苦的“俏活”。而且简单易学,还有一定“权力”——多给少给,他手中的勺子说了算。当时的主食主要是馒头,副食则是“大菜汤”。到食堂就餐时,同样付粮票,同样花钱,买到的馒头大一点,菜汤干一些,都会暗自欢喜。但是,“十个指头有长短”,一盆馒头做得再均匀也会稍有差别,有大有小。至于大菜汤,更难保证一勺中都有同样多的菜叶。有心计的人开始讨好服务员。而怎样让大家都满意,则成了刘华钻研的课题。久而久之,他终于想出了办法。每当人们怀着期盼的目光站在付饭口前时,他总是在盛馒头盆中选来选去,选出相对大的付给来人,又总是在汤盆中捞来捞去,尽量多捞几片菜叶给来人。于是乎,不管谁来,他都如法炮制,照此办理。因此,人人满意,个个欢喜。很快他以“对工人阶级有感情”的美誉,成了接受“再教育”的典型,被评为市级活学活用毛著的积极分子,并从服务员升为炊事班长、后勤组负责人。斗转星移 , 刘华在改革开放、提拔年轻干部的大潮中已经一个“三级跳”,跃升为某市分管城建工作的副市长,手中握有分房大权。在走后门主要集中在“孩子、房子”的年代里 , 给谁批一套新房,可谓是天大的恩惠,得到房子的人会感激涕零的。于是乎,刘华成为最受欢迎的人,整天应接不暇,条子雪片般从四处飞来。然而,房子数量是有限的,不可能谁要给谁。否则,再多的房源也不够。但是,又不能当面回绝,回绝一个就得罪一人乃至一家。一时间,面对诸多的“条子”,有权的喜悦变成了难以用权的苦恼。然而 , 这也难不倒“聪明”的刘华。他很快想出了新的“不得罪人”的妙法。他坚持有条必批,来者不拒,而且批示明确,绝不模棱两可。往往是“认真办理”“努力解决”“不得有误”“抓紧落实”云云。条子被其批过的老领导、老同志、老同学,满心欢喜,笑逐颜开,交口称赞,莫不被刘华的尊敬老领导,不忘旧情谊,有求必应,处事果断所感动。然而,背地里刘华却对房产局长、房管办主任明确交待,他用三种笔批条子,批语相同,含义不同。用红蓝铅笔批的必须办,用园珠笔批的可办可不办,用钢笔批的不用办。这样最终如愿以偿的自然千恩万谢,把情记在刘华头上;没有分到住房的,也会抱怨具体办事人员,而不会迁怒于他。在这个极难驾驭的权力岗位上,靠着他的左右逢源,他结交了诸多有权势、有发展潜力的人,又没有得罪任何人,为继续升迁创造了条件。刘华的官阶越来越高,职权越来越大 , 机谋也越来越深。在“三讲”教育中,他也拿起了“批评”的武器,对一位比他职务高的领导,他“批评”其“不爱惜身体,玩命地工作,而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对一位职级相同的领导,他批评其“忽视宣传舆论工作”,本来这位领导所在的地区成绩突出,经验丰富, 外面却不知道。这样既落实了“批评”的要求,又使被“批评”者非常舒坦。他也开始爱护自己的“羽毛”,注重“形象”。比如,西服和衬衣都用一种衣料,一个颜色,一个款式的,外人看起来他的衣服很少,是“艰苦朴素”的。而实际上他的西服有几十件,都是高档服装店订制的;他的衬衣更多,都是纯棉的。他也开始讲究生活“质量”,但绝不造成负面影响。比如 , 供他专用的车有几辆,各有各的用途。坐沙漠风暴出游,穿街入巷,舒适安全 ,警察肃然,百姓悄然;坐奥迪去开会工作,符合规定,与身份地位相符;坐桑塔纳去见老领导,“纳言慎行”之余,让他们看看,都什么年月了,本人还坐着这样的车,自然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无可奈何花落去董伟吴耐在部门担任副职,虽是副职,业务却比主官还熟。这一方面得益于他年轻记性好,另一方面也缘于他敬业精神强。有一次,上级主要领导来检查工作,听汇报时,问了几个问题,其中有两个问题,负责汇报工作的部门主官答不上来,急得面红耳赤,汗珠也渗了出来。恰好吴耐这时走过来,见状赶紧伸出援手,三言两语就把领导所提问题,回答得明明白白,解了“白马之围”,也使上级领导的脸色由阴转晴,绽出灿烂的笑容。这之后,这个部门主官,每当上级领导来检查工作时,或者去上面汇报工作时,总要把吴耐带在身边,让他“堵漏”。这个部门主官,凡事不求甚解,工作大而化之,往往上级领导问的细了,抠的深了,追的紧了,就要“卡壳”。每当这个时候,吴耐总要挺身而出,迎难而上,针对所提问题,回答得干净利落,清清楚楚,有骨头有肉,有数据有事例,让人无懈可击,使上级领导频频点头。渐渐地,上级领导已弄明白,其实这个部门真正熟悉情况的是吴耐,于是为了搞清某个情况,弄懂某个问题,不再经过部门主官这个中间环节,而是径直找到吴耐头上。渐渐地,这个部门主官也已感到不是滋味。上级领导越过他直接找吴耐,使他产生被冷落的感觉,进而产生出危机感。每逢遇到上级领导提出尖刻问题,而吴耐对答如流,领导又投来赞许目光时,他都如芒在背。他感到,吴耐在领导面前,已经不是在为自己“补台”,而是在竭力展示自己,而让他难堪,相形见绌。特别是,有时上级领导提出的问题,本来他也可以回答,吴耐却不识时务地抢着回答,多嘴多舌,使他很反感。更让他不能容忍的是,有时他回答上级领导的提问答错了,本来可以糊弄过去拉倒,吴耐却偏要较真,当场“直罗锅”,显“大眼”,让他下不了台,搞得他狼狈不堪,有地缝都能钻进去。这个看起来粗粗拉拉,实际上心细如毛的主官,至此已经不能容忍吴耐的“放肆”和“妄为”,拿出“政治家”手段,开始对聪明而不精明、能干而不会干、熟悉业务而不熟谙世情的吴耐,进行坚决制裁和反击。一方面,不再给吴耐接触领导,展示自己,借以“贬低”主官的机会,使吴耐空有一身本事,而无施展才华的舞台;另一方面,开始为吴耐罗织罪名,诸如骄傲自满,目中无人,相容性差,难以共事,好表现自己,私心太重等等。领导听了这些“罪名”,开始将信将疑,逐渐信以为真,对吴耐失去了往日的信任,吴耐至此真就被打入冷宫了。不久进行机构改革,实行双向选择,这个部门主官表明态度,不愿与吴耐共事,希望将其调走,或改任虚职,获得支持。吴耐就这样离开了熟悉的岗位。李铁板的软肋董伟李君是部门分管行政工作的副官,刚从外单位提调过来。所谓提调,是既提拔又调转,在调转的过程中提拔的意思。此君握有实权,这个部门每年工程量不小,设备更新量很大,办公用品采购额惊人,基本是他一个人说了算。现在的单位一般仍然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个部门既有工程队,又有采购办,还有维修组,基本无事可干,处于婴儿嗷嗷待哺的状态。过去的主管领导,采取“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做法,把活留给自己,让肉烂在锅里,自然皆大欢喜。李君到位后,提出面向社会,公开招标,不保护落后,使毫无竞争力的部内各家企业无可奈何。于是,他们采取惯用的伎俩,祭起“十八般武器”,向李君发起猛攻。结果是,请吃饭,他通通谢绝;给衣物,他一概拒收;送钱财,他严辞痛斥。在习惯了用不正当手段攫取好处的人们面前,李君显得“针插不进,水泼不进”“刀枪不入”,成了不可逾越的屏障。因此,人们怀着敬畏又无奈的心情,送给李君一个雅号,叫“李铁板”。在挺长一段时间里,李铁板仿佛高不可攀,坚不可摧,搞不正之风的人,对他望而却步,无计可施,甚至不敢接近他。他变得森然可怖,办公室都无人问津,只有秘书处一位女士偶尔进去倒水。不怕人算计,就怕人琢磨。工程队的人最先发现这个秘密:就是秘书处这位女士,开始进去给李铁板倒水时,来去匆匆,时间很短。随着时间的推移,倒水进出间隔时间越来越长。而且,这位女士开始倒水出来时,脸是绷着的,后来露出了笑容,再后来按耐不住喜悦的心情,绽成了一朵花。工程队长当机立断,决定不惜以破格提拔和高薪录用为代价,将这位女士挖到工程队工作,然后派去专门给李铁板服务。这位女士不假思索,欣然接受。李铁板佯作不知,其实也已默许。这以后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该部门工程悉数留给了所属工程队,搞招标也是掩人耳目,做做样子。采购办和维修组见状,也请那位女士当顾问,同样达到了目的。至此,李铁板的神话被打破了。工程队们由此又得出一条体会,叫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李铁板这把“锁”,金钱打不开,物质也打不开,但女人能打开。鉴定师的诚信董伟中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文物古迹浩如烟海,眼下古玩收藏热方兴未艾,中央电视台的《鉴宝》节目具有很高的收视率,当场鉴定的有些古玩的价格令人咋舌。同时,受利益驱使,某些角落造假之风颇为盛行,古玩假货赝品充斥市场。这两者加在一起,必然导致在文物市场上,呼唤有更多更好的鉴定高手。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文物市场越来越大,鉴定师可谓大有可为。然而,泥沙俱下,鱼龙混杂,文物鉴定师良莠不齐,在鉴定文物之前,也需要首先对鉴定师鉴定一番,不仅鉴定其水平,也要特别鉴定其诚信。下面的事例就说明了这个问题。我的朋友是位书画爱好者和收藏家,最近搞到一幅当代书法名人的画作,喜不自胜,特意托人找到一位鉴定师鉴定。这位鉴定师说他对该名家非常熟识,共过事,对他的作品特色更是烂熟于心,鉴定起来十拿九稳。鉴定师边说边拿起放大镜细心观看,反反复复看了几遍,然后斩钉截铁地说,这是假画、赝品。他还不容质疑地进一步解释说,这位名家专攻书法,也确实偶有画作,但线条比这幅酣畅,运笔比这幅老道,着墨比这幅匀称,而这幅赝品十分稚嫩,比真品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我的朋友在鉴定师的鉴定面前十分沮丧,因为他的这幅画作是托人从文物鉴定机构花大价钱买来的。他开始怀疑画作的真伪,抱怨鉴定机构的诚信,甚至怀疑中间人掉了包。情急之下,他找到售出该画的鉴定机构要求退货。鉴定机构问明原委后,找来同该机构具有签约关系的上述鉴定师。于是,具有戏剧性的一幕开锣了。这位鉴定师面对这幅画作,也许因为“日理万机”,早已忘记了上述情由,也许由于对该鉴定机构肃然起敬,不敢造次。总之,佯装不知,判若两人,态度迥异。首先显出又惊又喜的样子,大喜过望的神态,连称好画好画,然后拿出放大镜仔细观察,赞不绝口,最后在机构负责人的要求下,写下了酣畅淋漓的鉴定评语。评语中盛赞这幅画,是某某先生的呕心之作,是难得一见的精品,价值不菲,弥足宝贵,值得珍藏。我的朋友亲历这位鉴定师对同一幅画,在不同场合,两种截然不同的评语,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如果说这位鉴定师第一次鉴定说的是真话,那么他第二次鉴定时,就是碍于签约关系,顺情说了假话。而如果第一次他鉴定得不准,则或者是他说了假话,其实他与这位作者并不熟悉,对其画作毫无研究,或者他鉴定时不认真,草率应付,故意玩弄否定才能显出水平的把戏。我的朋友觉得,这位鉴定师的表现不只是水平问题,而是职业道德问题,诚信问题。到底他的哪个评语是真的?仍旧是个谜。拍卖师的玄机董伟民营企业林老板大字不识几个,本来对书画作品,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却有疯狂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收藏癖,经常参加拍卖会,踊跃竞拍。而且,凡是有他参加的竞拍会,总能成交,往往满载而归。按照现场成交价格,有时这位老板需要拿出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收购一幅名画,出手阔绰,令人咋舌。起初,我一直以为,这只不过是胸无点墨的企业老板,财大气粗,附庸风雅而已。后来从知情人处得知,这其中大有奥妙,颇为复杂,远非善良人所能想象。从中可以看出如今无孔不入、令人发指的鬼蜮行径,国有资产流失的让人意想不到的一个孔道。事情要从拍卖行从民间收购名画时开始,这里边名堂很多,此时老板已悄悄提前介入,使出浑身解数,采取各种手段,尽量压低收购价格,因为这个价格将是老板最后购买此画的实际价格。接下来,是请拍卖行组织规格高、声势大、像模像样的拍卖会,尽量聘请高水平的拍卖师。在这里,拍卖师的水平非常关键,他很像合唱团、大乐队的指挥,也像戏剧舞台和电影、电视剧的导演,水平高低关系到拍卖会成败,因此要舍得花高价聘请。拍卖会前后,老板继续紧密介入,而且提出明确要求,竞拍会要搞得热火朝天,价格拍得越高越好,最后名画要万无一失地落在老板自己手里。拍卖师为此做了精心准备,安排了“托”儿,跟着起哄。“托”们心里有底,知道抬得再高,也不会被“套”住,不会“窝”在自己手里,所以憋足劲举牌子,放心大胆往上抬,可以把10万元收购的画作,哄抬到50万乃至100万。竞拍会开得十分火爆,老板总能达到预期目的。竞拍闹剧结束后,迫不及待的是要将竞拍最终价格堂而皇之地写进证书,作为永久的证明。这是拍卖会的成果,也是拍卖师的杰作。最后一招出人意外,可谓奇思妙想,让人始料不及。原来,这位老板不是要做收藏家,不是想把画作珍藏起来,束之高阁,自己把玩,或者将来择机卖高价,而是转手送给银行,用来抵顶自己欠银行的贷款,抵顶数额自然是画作已经炒起来的并已写进证书的价格。而老板实际购买这幅画作的画款,仍是从民间收购时的价格,只是按着拍卖时炒起来的幅度,老板又分别向拍卖行和拍卖师支付了一定的提成。至此,这位老板同银行和拍卖行互相勾结,侵吞国家资财的闹剧才算完全收场。在这场闹剧中,老板获益最大,拍卖行和拍卖师也有斩获,银行有关人员肯定也大有猫腻,唯一吃亏的是银行,而银行的出资者是国家,因此可以说,真正被算计、受损失的是国家。贾汇报心得董伟我的一位朋友,多年从事文字综合工作,尤其擅长起草汇报材料,深得领导青睐。有一次,上级机关来检查某项工作,本来这项工作这里尚未贯彻,领导和办公部门同事对此都感到束手无策,不知如何应对。关键时刻,我的这位朋友主动请缨,自告奋勇,挥动生花妙笔,草就了汇报材料。汇报之后,效果颇佳,不仅完全掩饰了真实情况,而且获得好评。我的朋友姓贾名子虚,从此人送外号——贾汇报,意思是他最善于撰写汇报稿。由于同“贾汇报”私交甚好,使我有机会经常接触并向他请教。老贾城府很深,不轻易向人袒露心曲,总想留给别人最完美的形象,颇像他起草汇报材料时的心态和追求的目标。但接触多了时间长了,还是不免透漏一二,特别是在他刚刚完成任务、获得成功的时候,他会得意忘形,情不自禁地自我表白一番,然后不由自主地泄露点天机。到了这个时候,说话听声,锣鼓听音,你会多少悟出些他的窍门。“贾汇报”的窍门,首先是看人下菜碟,给谁写材料要符合谁的口味,同样,向谁汇报也要特别注意对准那人的喜好。他有句行话,叫对准“簧”。比如,有的领导喜欢观点新颖,特别是喜欢新观点新概念,他就绞尽脑汁,在归纳、整理、提炼、拔高上下功夫,使听汇报者有耳目一新之感。至于该单位在实践中,提没提到这些观点,是否做过这种概括,这些概括能否经得起推敲,大可不去管他。也有的领导喜欢听生动的事例,他就挖地三尺,广泛收集,然后添油加醋,进行加工升华,务必做到具体、形象、感人,使人听后打上永难忘怀的烙印。至于这些事例有没有水份,有没有普遍性和代表性,也可不必顾及。还有的领导喜欢用数字说话,数字越多越好,越具体越佳,遇有这样的领导前来检查工作,他就挖空心思,上下催要,没有的现凑,凑不全硬编,除了主汇报材料充满数字外,还要附上若干张数字图表,设计几个指标体系,务必给上级造成该单位业绩突出,汇报者心中有“数”的感觉。至于那些数字是否真实、准确、有用,也不用考虑。“贾汇报”对付这三类领导的绝招,屡试不爽。他杜撰的“观点”极有新意,编的“故事”非常精彩,凑的“数字”严实合缝,无懈可击,让人拍案叫绝。“贾汇报”的再一个窍门,是善于移花接木,避实就虚。汇报甲项工作情况,他可以把乙项、丙项、丁项工作情况罗列其中;汇报今年工作,他可以把前几年工作杂陈其间;汇报领导机关情况,他可以把基层情况掺合进去。而且做到天衣无缝,不露痕迹,不留破绽。所以他起草的材料都显得厚实、丰满,值得咀嚼,耐得品味。至于“穿衣戴帽”、“上挂下联”,更是他的拿手好戏,这里不用赘说。当然,贾兄的心得远不止此,上面所述也是挂一漏万。郑老办点兵董伟老郑在一个单位当了十几年办公室主任,人称郑老办。郑老办有两句口头禅,一句是“人多好干活”,一句叫“一个萝卜一个坑”。主张每人干好一摊活,别吃一看二眼观三,这山望那山高。每当机关精简人员的时候,他总是竭尽全力,四处游说,争争讲讲,希望少减人,保存实力。为此,他没少挨领导批评。但是,积习既深,要改也难。 下面记述的是这个单位最近一次外出招商,郑老办组织办公系统队伍,调动人员,行兵布阵的情况。这次外出招商活动,领导明确要求,参加人员和随行人员都要“少而精”。面对这个要求,郑老办首先遇到了人员素质上的难题。由于他历来主张“专一”“一铆顶一楔”,所以这里工作人员技能单一。比如文字工作,搞文电的不会写讲话,起草讲话的写不了调查报告,组织简报信息的写不了新闻稿,写消息的写不了通讯。更令人费解的是,时至今日,搞文字工作竟然不会用电脑,不能打字。因此,单是为了文字工作,郑老办就带去十几个人,其中包括两个打字员。出于同样的原因,事务工作也难以控制住人数。过去分工过细,有的专门应付会,有的专门琢磨事,有的专门摆弄人,有的专搞迎来送往,有的专事对外联络。平素又“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造成“隔行如隔山”。每个活都有不少说道,许多“套头”,不能出差错。因此,每件事都不可忽视,谁也代替不了谁,必须成建制拉出人马,做到行当齐全,才能确保万无一失。结果,为了完成事务工作,又带去十几个人。前些年,媒体上曾经讨论过机关需要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许多人主张培养“多面手”,培养能够“一脚踢”的人,做到“一个萝卜几个坑”,适合多种工作的需要。郑老办不以为然,嗤之以鼻。他认为,机关是“上层建筑”,应该培养“专才”,而不是“通才”。他把两者对立起来,认为“通”就不能“精”,而机关需要精益求精,出类拔萃。于是,他还是单摆浮搁,越分越细,而且没有交流,互不来往。办公系统除了文秘和事务工作外,还有一摊后勤工作,也不甘示弱,要求随同前往。这又给郑老办出了难题,因为按照需要实在大可不必。然而他擅长搞平衡,觉得不能厚此薄彼,冷落一方。于是,后勤人员也获准参加,但人数要少。落实的结果,谁都想去,最后“落一屯不落一人”,又去了十几个人。办公系统一共去了40多人,完全违背了领导“少而精”的要求,理所当然地又挨了批评。但是,郑老办皮糙肉厚,无所谓了,仍旧会我行我素的。会海泛舟一得董伟久泛会海,少不得喝几口咸水,但也渐次摸出些规律来,其中包括何以使平平淡淡变得起伏跌宕,使单薄刻板变得厚重深沉,使宽泛寂寥变得趣味横生,化繁杂为简单,化一般为重要。一曰紧跟照办法。上面开个会,下面最妙的方法是依样画葫芦。不用在落实上花气力,只须在传达上造舆论。内容不用选择,讲话材料也大可不必劳神费力,个别字句稍作变动就行了。会是上面咋开咱咋开,话是上面咋说咱咋说,最省劲又最保险,最便当又最实用。如此行事,对上可以交待,对下可以敷衍,可谓数全其美。二曰钓鱼法。不用在会议选题上动脑筋,不用在捕捉锤炼典型上花气力,也不用在讲话材料上耗精神,只须在会议规格和拉长陪会名单上费心思。目标是越高越好,最佳结构是坐在主席台上的比听会的还多。因为请来陪会的人越多,方面越全,级别越高,往往被与会者视为会议的重要程度,被主持者看作是有关方面和有关领导对自己工作的支持程度,而被老于世故的人理解为主持者在领导心目中有地位。因而同时召开几个会议,要勇于展开争夺战。争夺的妙法是:请在职领导时,要虚言离休的哪位老同志已答应参加,使前者觉得不与会就有失礼之嫌;请甲单位头头时,应假说乙单位头头已决定出席,使前者有不光临就落后了之感。要使被拉来陪会的人既被当作鱼饵,又都变成鱼而不自知,被当作填充物、装饰品而反以为荣。三曰拉长会议法。一是讲话人要多,全体头头都登场,各样话种都用上,互有分工,各有侧重。既有堂而皇之的开场白,又有落落大方的结束语;既有照稿宣科,又有即席发言;既有警世危言,又有插科打诨。二是材料袋要厚。从中央至地方有关文件文文必发,从大会到小会场场讲话有言必录。有会上讲过又发书面的,也有只发书面会上不讲的;有反映领导言论的讲话类,有汇集先进经验的典型类,也有搜集讨论情况的简报类。而材料袋呢,也应随着内涵增加,最好由纸袋扩为布兜,进而发展为皮箱。三是安排要多样。电影一天不可少,舞会最好晚晚搞,录像安排至半夜,麻将一打到通宵。而且会议地点也须山明水秀,风光宜人,以增加吸引力、向心力和附着力。以上数法乃鄙人久泛会海所得,本拟申请专利,又自惭浅薄。故先制一文,就正于方家。如此“最佳时机”董伟齐娄今年四十几岁,三年前由机关调至芜明县任行政一把手,政绩看不出,“贪”这面旗帜却是打出来了。他有一个弟弟,原在家乡务农,被他用最短的时间调到身边,办起了公司,一家之中一个行政长官、一个董事长。行政长官的权力用得很充分,董事长不择手段,财富积累得很快。忽然有一天,齐娄病了,病不重,但需要去外地治疗。齐娄暗自高兴,因为他知道,这可是聚敛钱财的“最佳时机”。于是,除了妻子陪护外,他特意点将让一位最信任的办公室副主任前往调度。他还让秘书放风出去,分寸要把握好,既不要大张旗鼓,沸沸扬扬,又要家喻户晓,人人知道。由于齐娄的“贪”是出了名的,因此,他有病,对于有求于他的个体户,对于提拔有望的年轻干部,对于想密切感情的机关干部,都是送礼的“最佳时机”。于是,在飞机和火车上,在医院附近的宾馆和饭店里,在齐娄的病房中,涌来了川流不息的人流。在这些场合见面,大家心照不宣,互不搭话,形同路人。在病房中相遇也不显尴尬,那位副主任做了精心调度。齐娄在医院住的是套间,里面是病床,外面是会客室。这位副主任只安排一个人进入里屋,并且嘱咐快进快出,其他人在会客室等候。进去的人惴惴不安,出来后如释重负。一时间病房成了集贸市场,人群络绎不绝,惹得医护人员怨声载道,周围病房骂声连天。与此同时,有位老干部也在该地住院,原来无人问津,门可罗雀。后来看齐娄的人越来越多,其中有些人良心未泯,捎带脚也过来看一看,请吃顿饭。一时间周边饭馆生意红火,营业额陡增。这期间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齐娄由于反映太大,实在呆不下去了,病房里的闹剧还没有收场,一纸调令又将其调离该县。在这前后出现了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故事:有两位干部同时去给齐娄送礼,晚上不期而遇,住在同一宾馆,不免惺惺相息,吐露真情。两人同时送礼金,但反差不小,礼轻的拿不出手,决定回去补齐再来。回去后得知齐娄已调离,自然不用再去。为此,这位干部特意备了一桌酒席,请了不少人,还专门请了向他提供情况的干部,庆幸歪打正着,失而复得。这样“忙里偷闲”董伟有人作过统计,现今公职人员公休的时间很多,双休日、黄金周、法定假,加在一起118天,一年365天中每三天差不多休息一天,和发达国家不相上下了。但是有些基层干部仍嫌不够,还要“忙里偷闲”,自己给自己“放假”。陈县长前一段风风火火,集中抓了企业转制,颇为辛苦,想出去放松放松。作为一县之长,他有支配工作的主动权,特意决定一个星期不安排需要县长出席的会议。这当然是很容易的事,再要紧的工作推迟几天也没关系,天塌不下来。这里的关键是,县政府办公室主任要运筹好。对于县长来说,选择办公室主任至关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比挑选副县长还重要,副县长可以将就,而办公室主任一点不能胡弄。办公室主任这个职务,要求一要忠诚,二要机敏,三要善于协调。此人不可不老实,也不可太老实;不可太圆滑,也不可不圆滑。有个笑话:有一天某县长和办公室主任同乘一辆小轿车,车上另有一位客人。县长胃肠不适,放了个屁,觉得不雅。于是半开玩笑似的对主任说:你放屁啦!这位主任是个死心眼,竟然认真地分辨说:我没有啊!这之后主任被免了职,主任不解其故,很不服气,找到县长。县长说:屁大点的事你都不敢替我顶着,你能当好主任吗?!从这则笑话中,可以看出一些领导对办公室主任的特殊要求,也可理解履行这个职务的个中甘苦和技巧。这个县的办公室主任可是个机灵鬼,他对县长这次自我放松的掩护,真是做到天衣无缝,不留半点破绽。县长没在县里,他要让人确信仍留在县里;县长正在外面尽情游玩,他要让人觉得仍在县里忘我工作。县长出去一个星期,“掩护行动”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找不着”阶段。前段企业转制太紧张,县长没时间坐下来思考问题,需要找个背静的地方总结一下,请不要打扰。二是“不好找”阶段。县长前段集中抓了工业,现在去农村调研,有事等几天再找他。三是“没法找”阶段。县长去市里汇报企业转制情况,事情再急也得等一等了。这个方案自始至终都同前段企业转制紧紧相连,有不容置疑的可信度。随着时间推移,找的人越来越多,因此设计的方案也是越来越难找,又完全在情理之中。为了证实县长确实没有离开本县,办公室主任在此期间还时不时地向下传达县长“口谕”,颇似本•拉登那样,经常通过半岛电视台公布讲话,让人时刻感觉到他的存在。一个星期转瞬即过,县长玩得十分开心,除了办公室主任没有人觉察到他的“神秘失踪”,自然没有造成任何负面影响。与忙结缘董伟自从当上谁也离不开忘不了的官,他就同忙字结下了不解之缘。一提到中国的官员,有人就想到“一杯茶,一包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讽言。其实对于不少机关干部来说,是书籍只能看皮,报纸只能看题的。工作时间往往是涉会海,攀文山,一忙就是一整天。会以外的时间是主要用在谈话上。谈话的种类各式各样:有事先约好的,有突如其来的,有叩门求见的,有破门而入的,有初次接谈的,有谈了再谈的……谈的对象五花八门:诉说苦闷者有之,反映问题者有之,汇报工作者有之,沟通情况者有之,求官谋位者有之,无理取闹者有之……谈后的反映也千差万别:有的心满意足,有的满心不快,有的满面春风,有的满眼含泪……也有几位上访户,或者逢一必来,或者逢六必到,还有的把他的办公室当作了自己的接谈室,每天要光顾一次。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动机,或许是觉得他白天行踪不定难以晤面,或许是觉得屈尊寒舍倍觉亲切,不少人习惯于找上门来。每当他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打开房门的时候,总有几位恭候在他那一专多能的会客室里。话谈了又谈,饭热了又热,饥肠辘辘,大脑麻木,但来人谈锋正健,他自然不敢怠慢,还要抖擞精神,挺直腰板,洗耳恭听。多少年来,他难得看到完整的新闻联播,海湾战争期间心痒难耐,也看不着热门新闻。“爱国者”能拦住“飞毛腿”,却没有阻住涌向他家的人流。听说他的蹩脚形象时常在电视屏幕上“曝光”,他却无缘自我欣赏,总算不污耳目。早晨是通话时间,从起床之始就电话铃声不断。大抵是猜度他晏眠贪睡,或在户外健身,总之铃声往往伴着他的喝粥声。人们常用一波三折形容干扰曲折之多,他则达到一饭五接,冷热无挑,果腹足矣!所以每每吃早餐时他总是狼吞虎咽,努力缩短时间,免得留下“半截子工程”,害得家人不好收拾。入口不易,出口也难顺畅。有时刚刚蹲在茅厕里,铃声骤起,传呼声不断,欲便不忍,欲停不能,真是急煞人也!他有舞文弄墨的积习,长期不写手痒得很。后来总算想出法子——星期天躲到机关去。一、两个星期天虽然奏效,但三星期后电话铃声又钻进来,有人竟推门而入……真是:夜里下雨白天晴,要想偷闲万不能。他喜欢忙,也习惯了忙,因为他从忙中感受到了自身的价值。然而,他也不无疑惑:这其中有没有虚功和无用功?他有时也企望宁静,但那只能发生在风雨交加的夜晚,“雪拥兰关马不前”的天气,万家团圆的年三十晚上。另一种忙董伟每当见面寒暄起来,他总是一连迭声地说:“哎呀!忙啊!忙得裤带都快系不上了!”时间长了,人们都叫他“老忙”。“老忙”刚到机关的时候,正是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他初来乍到,写文章词不行,抄材料字不中,就选择了翻报纸。他给自己定的指标是每天要找出二十个以上错别字。一个月以后,他又给自己加码,奋斗目标定在四十个以上。这样一天下来,自然是头昏眼花。“老忙”很有进取精神,他很快从挑错别字发展到寻找“政治错误”,首先从字里行间,后来又“力透纸背”——每遇报纸刊登领袖像时,再后来又发展到每有领袖名字或“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红色司令部”的字样时,他都要迎着阳光看看背面印着什么,如果对应的是批判攻击字眼,就算发现了一起政治事故。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他紧张得简直夜不能寐。“多年的媳妇熬成了婆”,“老忙”后来挂了“长”,自然忙的内容有所不同了。“老忙”最忙的时候是上级领导检查工作之前,他要指挥部下赶紧打电话向下属要材料。组织汇报稿时,他往往把早年见微知著、无限上纲的本事拿出来,可以把芝麻吹成黄豆,把蚊子扩成大象,务求产生轰动效应,而且要求起草人尽量口语化,还要工工整整地抄在小本上,以便念起来显得自然,造成自己动手的印象,最好是得出“不念稿”“很有水平”的结论。“老忙”逐步摸索出让属下都忙起来的方法。起草一个会议通知,他让大家讨论三天,会议目的是用“为了”表示,还是用“主要是”说明,争论必须争得面红耳赤;某某领导是写“讲话”还是“重要讲话”,也应辩得难解难分,主席台上的座位排列,也要求拿出几个方案,然后逐一论证。近年来,“杯赛”日炽,“老忙”所在系统采取“会”“文”积分法。“老忙”很快组织了“开会大会战”和“撰文大拉练”。要求组自为战,人自为战,每组周开一会,每人日撰一文。“老忙”自己率先垂范,发明了“以会养会”“以会带会”“以会帮会”,创造了“会外会”“会前会”“会后会”“会中会”“会套会”“连环会”“连珠会”。“撰文大拉练”的成果更是辉煌,不出一月,一个十人的单位竟然写出三百篇材料,累计九十余万字。数字传扬出去,闻者大骇,自然中了“头彩”。至于三百篇的可用性,那是不必顾及的。他把修改权交给了他的副手,“拉练”除了练部下就是练副手,他自己充当了超级教练的角色。当然,“老忙”仍不改其忙,只是另有所忙。“老忙”年事渐高,囊中羞涩,一个时期来重操旧业,又开始翻阅报纸,但目的已大相径庭,他是寻找发放彩券、奖券的消息。据说,怎样才能中彩,也并不是“瞎猫碰上死耗子”,学问大得很呢!“老忙”已经掌握了个中规律,并有初步收获。“要想富,买奖券是条路”,“老忙”愈发忙到了点子上。“活得累”一种董伟B公司机关金处长,四十几岁,正是“紧一紧上去,松一松停下”的年纪。该人业务能力一般,只有一个本事:善于察言观色。在“上不去就下来”的关键年龄段里,他开始施展这种本事。金处长对公司董事长表现得非常尊重,每逢董事长在场时,他都要一手拿本,一手拿笔,低头猛记,有言必录。偶而抬起头来,他也要紧锁双眉,一副聚精会神的样子。而且记录的时候总要站在领导视线所及的地方,让领导看得到,越是别人不记的时候越要记,显出他比任何人都对领导尊重和忠诚。每逢同领导单独相对的时候,或者向领导请示工作,或者领导约见,金处长都要搬个硬板凳坐在对面,或者坐在对面沙发边上,屁股只坐沙发的五分之一,身体挺直前倾,双腿并拢,双臂伸直,手放膝上,显出诚惶诚恐、毕恭毕敬的样子。金处长除了悉心体味领导讲话意图外,还要同领导身边人员紧密接触,交上朋友。此时不要怕失身份,尽管他已人到中年,身为处长,而领导秘书小小年纪,又只是科长,他也能屈尊俯就,曲意逢迎。通过这种接触,可以了解领导想些什么,干些什么,有哪些难言之隐。这样他就可以投其所好,说领导之想说,做领导之想做,自然会深得领导欢心。他还通过领导身边人员向领导致意,转达对领导的忠诚之心、崇拜之意。为了向领导展示自己的水平和勤奋,金处长还会精心制造一些耸人听闻的小故事。比如,他收集到的信息,得知主要领导的某项工作获得一致好评,而这项工作的基础工作正是他做的,领导得知后当然满意。其实这个信息是他编造的。又比如,在完成主要领导交办的任务时,金处长连续几天没合眼,连轴转,最后任务完成了,但他累病了,晕过去了,腿也动不了了,等等。这个情况也是首先由他传出,真假无人知晓。他又通过领导身边人员将此传给领导。“人心都是肉长的”,听到金处长这样忘我工作,谁能不为之动容?公司领导深深感动,并让人捎话给他,向他表示慰问。“这个干部该用了,再不用就耽搁了!”终于有一天,公司董事长说出了让金处长盼望已久的话。“活得累”又一种霍县长年已45岁,在这个位置上已干了五年。一任干上五年,按理是正常现象,没有这么长时间,做点表面文章可以,真要解决实质性问题,改变面貌,造福于民,也难。但是,在这个地区,两三年换一茬,同这位县长同时期的干部,提拔的提拔,进城的进城,都走了。霍县长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开始查找原因。他终于得出一个结论:以往的教训,就在于只注意闷头干活,没注意抬头跟人。这个结论使人似曾相识,同“文化大革命”时期“只知低头拉车,不知抬头看路”的“格言”相似,听起来颇为可笑。但这位县长却似乎体会得真真切切,并着意加以解决。霍县长不再一门心思琢磨县里的工作,而是挖空心思打探上面的动静,绞尽脑汁揣摩未来的干部人事走向,诸如:上级领导变动趋势,还要分短期、中期、长期三种情况,既要确认近期有没有变化,也要预测何时会有变化和变化以后可能的接替人选;上级领导的人际关系是不是和谐,都有没有后台,如果有矛盾,焦点在哪里;每位领导的主要政见是什么,有没有不一致的地方,如果有,不同点在哪里;每位领导都有什么喜好,有哪些不同的特点;还有,在市委常委会上,除了主要领导以外,谁最爱发言,谁最敢讲话,谁最有影响力,等等。近年来,他不仅密切关心直接上级的情况,而且开始越级关注,到处打探小道消息。他认为,只关心顶头上司,不关注上司的上司,是近视眼。因为,上下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他俨然成了这方面的专家。潜心研究是为了投其所好,窥测方向是为了“以求一逞”。这位县长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总的行动准则,是以变应变,看风使舵,东风硬随东风,西风硬随西风。但也不轻举妄动,盲目从事,而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对主要领导,在敏感问题上,要保持高度一致,包括口号、提法之类,不能标新立异,自显其能。上面领导不一致时,谁大听谁的,谁说话算,听谁的。上面来调研,要投其所好,高兴听什么,就汇报什么,喜欢看什么,就安排什么。对于有发展前途的年轻领导,要高看一眼,厚待一层,不可只看眼前,但要秘密接触,尽量缩小影响。霍县长经过这番调整之后,自然更加辛苦,因为除了必要的工作不得不做外,他还要分出绝大精力,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上窜下跳、左右逢源,以至白天精神恍惚,晚上夜不能寐。至于情况有否改观,最后能不能如愿以偿,也还是未知数。有那个事不是那么回事董伟袁公善于“圆道”,对于已经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他轻启利唇,稍加点染,就可以化大为小,化有为无,甚至化坏为好。面对这类麻烦事,他往往先肯定,后否定,抽象肯定,具体否定。“先肯定”“抽象肯定”能给人以尊重事实的感觉,可为“后否定”“具体否定”奠定诚信基础。他有一句口头禅:“有那个事儿,但不是那么回事儿!”袁公长期身居要职,门生故旧颇多,号称:“贤人七十,弟子三千”。其中有一位原为企业工人,几年时间里,已经被他运作提拔为副区长,但由于能力差,水平低,群众威信不高,换届选举前夕,不得不四处活动,八方游说,做了大量拉选票工作,以致举报信纷至沓来,反映到上级党委。正巧袁公负责调查此事,他草草了解之后,得出的结论是,“有那个事”,给一些人打了电话,走访了一些人家,但“不是那么回事”,不是为了拉票。给一些熟人打电话是打招呼,让他们别搞小动作,别为自己做工作,免得旁人说闲话;走访是征求对自己的意见,都是无可厚非的。袁公有位老同事,曾在一起工作多年,并对他有过帮助,两人一直感情甚笃。这位同事现在是他的下级。此人不拘小节,经常出入歌厅舞厅迪厅浴厅,找“三陪”小姐,搞异性按摩,放浪形骸,在群众中影响不好,被机关干部称作“花花公子”。事情反映到上级领导机关,正巧也由袁公负责调查处理。他的结论是,“有这类事”,他这位老同事确实经常去这些不该去的场所,但“不是那么回事”,每次去都是陪外地客人或上级领导,并且从未有过火行为。他这位同事其实很不情愿,没有办法而已。袁公自己没有孩子,将妹妹的儿子带在身边,视同己出。不料此子颇不省心,念书时打架斗殴,荒废学业,文化水平不高;参加工作后,同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鬼混。偏偏袁公对此子的期许很大,寄希望予其光宗耀祖,所以经常打电话向部门领导施加压力,要求提拔。不知是谁将此事捅上去了,于是有领导找袁公谈话。袁公承认“有那个事”,他确实给部门领导挂过电话,但“不是那回事”,他没有施加压力,而是希望他们严格管束自己的外甥,别留情面。不巧得很,在袁公所在的领导班子即将换届之际,袁公体检中被查出患有癌症,医生自然要求他马上住院治疗。袁公担心此事张扬出去影响自己的提名和选举,拒绝入院医治。当别人问及此事时,他还是那句老话,“有那个事”,身上发现个肿块,但“不是那回事”,不是恶性的,是良性肿瘤。袁公装作没事人一样,别人不好勉强,但癌细胞却毫不留情地悄悄地迅速扩散。他病入膏肓,终于无可奈何地住进医院,但已错过了治疗时机。弥留之际,他睁眼看到家人守候在旁,哭得泪人一般,仍喃喃地说“没那个事,我死不了”,说完就闭上眼睛,再也没有睁开。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董伟市井间有类“会说话”之人,特点是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就是其一。《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抛父进京城,小心翼翼初登荣国府时,王熙凤的几段话就展现了她“会说话”的超凡才能。先是人未到话先行:“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尚未出场,就给人以热情似火的感觉。随后拉过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笑着说:“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儿,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一席话,既让老祖宗悲中含喜,心里舒坦,又叫林妹妹情动于衷,感激涕零。而当贾母半嗔半怪说不该再让她伤心时,王熙凤话头一转,又说:“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了老祖宗。该打,该打!”至此,她把初次见到林妹妹应有的又悲又喜又爱又怜的情绪,抒发表演得淋漓尽致。在现代社会里,仍然不乏这类“会说话”之人。他们身处不同的社会环境,从事不同的职业,在这方面都有不俗的表现。他们往往出身于复杂的家庭背景,成长于多变的社会氛围,从小养成谨小慎微、见风使舵的性格。他们不乏应变之才,但机敏有余,原则性不足。置身一个环境,必先搞清人和人的关系,搞清身边每个人的所好所忌,搞清喜欢听什么厌恶什么,高兴听什么就说什么,讨嫌的话绝对不说。特别是面对互相矛盾的双方,他们会左右逢源,两面讨好:说此好,能挠到痒处,引来发自内心的欢喜;论彼非,能点到痛处,触及软肋 ,让人频频颌首。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他们会十分谨慎,对谁都露笑脸,唱颂歌,对谁都客客气气,热情洋溢,对谁都不讲掏心窝子的话,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如果参加讨论会,他们会尽量避免开第一腔,轻易不亮自己的观点。有时逼到头上不得不讲时,也是多讲模棱两可的话,不疼不痒的话,可伸可缩的话。一旦后面发言同自己观点不一致时,能够很自然地拉回来,拉成并无不同,绝对避免观点交锋。在领导面前,更是鼓动如簧之舌,说恭维话,说体己话,但由于“会说话”,还要落落大方,言词恳切,娓娓动听,不愠不火,既不显得谦卑,又不露阿谀奉承之态,领导听了不讨嫌,很舒服,有时还心旷神怡。当然,这种“会说话”之人,一般很少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而习惯于说假话,说虚话,说套话。他们说话不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言由心生,说自己想说之话,而是揣摸对方的感觉,讲言不由衷的话。这种人,其实也很累。当然,如果发展下去,信口雌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可就不是一个“累”字所能涵盖的了。搅劲孩子多吃奶董伟“搅劲孩子多吃奶”,这句俗话是我早知道的。然而“搅劲”何以“多吃奶”,过去从未深想。后来听朋友讲了一则“搅劲孩子”的真实故事。事情是这样的,某单位分房时,遇到一位“搅劲”科长。这位科长全家两辈三口人,头一年由一间扩为两间,这一次又申请要“三室”。起初听到这件事,人们,包括他的领导,都是“摇头派”。可是,事隔不久。却意外地发现,“摇头派”变成了“点头派”。正在人们大惑不解的时候,这位科长得意忘形,自己揭开了“谜底”:原来他经过“调查研究”,掌握不少摇头派们见不得人的事情,一一记在本子上,进行了“火力申请”。“我要三室!”——这位科长开门见山。“不行!”行政领导一口回绝。“为什么?”——这位科长步步紧逼。“你心里明白!”——行政领导毫不退让。“那么好吧,还是让你自己先明白明白吧!”——这位科长不慌不忙地掏出一个笔记本,“堡垒”随之被攻破了……故事还没有完,这位科长觉得光一个人“软”了还不行。于是乎,在班子讨论房子的会议上,他突然闯进去宣称:“你们今天研究房子,我知道!你们每人身上的‘小尾巴’,我知道!你们讨论中谁‘卡’我,我也能知道!”这“三个知道”很有震慑力,话虽不多,却好像托起一个“炸药包”,没等“引爆”就搞掉了“火力点”……“三室”就这样拍板定案了。在现实生活中,像这位科长那样“搅劲”十足的“吃奶孩子”为数不多,像这位行政领导这样满身瑕疵的“奶妈子”也属鲜见。但由这则故事所反映出的问题,却值得人们深思。这位科长的“搅劲”之所以起作用,主要还是遇到了怕“搅”的“奶妈子”。像那位行政领导那样,生怕“搅”动自己身上的污秽,蓄意用“奶头”去堵“孩子”的嘴是一种;娇宠溺爱,心慈面软,顺势用“奶水”去慰抚“孩子”的,是又一种;不堪搅闹,息事宁人,是再一种。在这样一些“奶妈子”面前,“搅劲孩子”的要求悉数得到满足,是不消说了。但若遇到更多的另一种干部——一身清白,无所顾忌,任其搅闹,不为所动,那情况就一定完全两样了。由此看来,要使“搅劲孩子”不多“吃奶”,首先应使“孩子他妈”不软弱、行为正。迷糊官一瞥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5
正序
倒序
人生写意:官场现形记
人生写意:官场现形记-2
人生写意:官场现形记-3
人生写意:官场现形记-4
人生写意:官场现形记-5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人生写意
人生写意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