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普眼中的世界-5

他的心情低落;春天渐过,城里很多东西在开放——好比花苞。但盖普觉得维也纳他走腻了。他也快要没法子让母亲停笔够久来陪他吃晚餐了。他去找夏绿蒂,她的同事告诉他,夏绿蒂病了;她已经好几个星期没出来工作。连续三个星期六,盖普都没在农民市场看见她。一个五月的黄昏,他在康特纳大道拦住她的同事,却见她们都不愿意谈夏绿蒂。那个像是额头盖了一个桃核印记的妓女,只告诉盖普,夏绿蒂的病情比她原先以为的沉重。跟盖普差不多年纪,嘴形歪斜、略通英语的年轻妓女,试着解释给他听。“她的性得病了。”她说。  这种说法真有意思,盖普想道。随便说什么人的性得病了,他都不会意外,但当他因这句话露出微笑,说英文的妓女皱起眉头,走开了。  “你不会懂的,”过分肉感的胎记妓女说,“忘了夏绿蒂吧!”  到了六月中,还不见夏绿蒂回来,盖普打电话给塔汉默大夫,问他哪里可以找到她。“我想她不愿意见任何人,”塔汉默告诉他,“但人类可以适应任何事。”  妓女绝迹的十九区,非常靠近格林津葡萄园和维也纳森林,维也纳在这儿看来,就像模拟它自身而建的一座村庄;这类型的郊区,很多街道还以石板铺成,人行道绿树成阴。盖普对这一带不熟,他搭乘三十八路公交车沿格林津大道走得太远,还得步行一段回头路,才抵达位于毕尔洛斯大道与鲁道芬纳路口的医院。  维也纳全面实施社会医疗制度,鲁道芬纳医院是唯一的一家私人医院;古老的石墙跟丽泉宫,上、下美景宫一样,呈玛莉亚·德勒莎偏爱的那种黄色,私家广场里错落着私家花园。这儿的开销跟一般美国医院相差无几。举个例子,鲁道芬纳医院通常不供应病人睡衣,因为多半病人宁可穿自己带来的睡衣。有钱的维也纳人用在这儿生病的奢侈款待自己——大部分听到社会医疗就心惊肉跳的外国人,最后也都会来到这儿,让这儿的价格把他们吓一大跳。  六月间,盖普来访时,医院给他的印象是到处都是年轻貌美、刚生产完的母亲。但这儿也有许多真正来治病的有钱人,还有一部分像夏绿蒂这样的有钱人,是来等死的。  夏绿蒂住单人房,她说这是因为事到如今,没必要再节省了。盖普一见到她就知道她来日无多,她瘦了起码三十磅。盖普见她把剩余的戒指戴在食指和中指上;其他手指都干枯到戒指会滑下来。夏绿蒂的气色像高盐分的史迪林河上色泽黯淡的冰块。她见到盖普并不诧异,但她使用高剂量麻醉药,所以盖普猜测,任何事都不会令她意外了。盖普带来一篮水果;因为他们曾经一起买过菜,所以盖普知道夏绿蒂爱吃哪些水果,但她每天喉咙要插管数小时,咽喉肿痛,只能吞咽流质。盖普吃了几颗樱桃,听夏绿蒂细数她身体被切除了哪些部分。据她估计,包括她的性器官、大部分的消化道、还有跟排泄过程有关的什么。“对了,还有我的乳房,我想。”她说。她的眼白呈深灰色,双手抱在胸前,借想象乳房还在来鼓舞自己。盖普看不出她的乳房被动过,床单底下那位置似乎还有东西在。但他后来想到,夏绿蒂是那么一个动人的女人,她可以把身体摆成某种姿势,使人产生乳房的幻觉。  “感谢上帝我还有钱,”夏绿蒂说,“这不是个顶上等的地方吗?”  盖普点点头。第二天他带去一瓶酒;医院对酒精饮料和访客都很宽松;也许[福-哇-小-说-wWw.Fv a L.cN收-集-整-理]这也包括在奢侈的高价之中。“就算出院,”夏绿蒂说,“我能做什么?他们把我的荷包切掉了。”她试着喝了点酒,就睡着了。盖普拜托实习护士给他解释夏绿蒂所谓“荷包”的意思,虽然他以为自己猜得到。实习护士跟盖普差不多年纪,十九岁,或更年轻,她翻译这字眼时,涨红了脸不敢看他。  荷包是妓女的行话,指她的阴部。  “谢谢你。”盖普道。  有一两次,他去探望夏绿蒂时,遇到她的两个同事,在夏绿蒂阳光普照的病房里,她们在盖普面前像羞人答答的少女。会说英文的年轻女孩名叫婉佳;她嘴唇会那样,是小时候去买瓶装美乃滋,从店里跑回家的路上,绊倒割伤的。她说:“本来那天我们要去野餐,结果变成全家送我上医院。”  比较成熟而脾气别扭、额头上有颗桃核痣、一双豪乳像两个满载水桶的那个,没主动解释她的疵痕从何而来;她就是恶名昭彰的“汀娜”,任何花招她都不嫌太“古怪”。  偶尔盖普也会在那儿遇到塔汉默大夫,有次他跟塔汉默大夫一起离开医院,顺便送他上车。“要搭便车吗?”塔汉默和蔼地邀请他。车上坐了个漂亮的女学生,塔汉默给盖普介绍说是他女儿。他们聊DieVereinigtenStaaten(美利坚合众国),很容易就打成一片。塔汉默向盖普保证,送到许文德巷他家门口一点也不麻烦。塔汉默的女儿让盖普想起海伦,但他根本不敢奢望再见到这女孩;她父亲不久前才替盖普治愈淋病,盖普觉得这是无法克服的尴尬——尽管塔汉默乐观地认为,人可以适应任何事,盖普还是怀疑他会接纳这种事。  现在盖普周围,整座城市仿佛都泛滥烂熟的死亡。他觉得到处可见的公园与庭园都喷出腐臭气,大美术馆收藏的名家画作,主题总是死亡。搭乘三十八号公交车出城前往格林津大道的,总是些瘸子和老人,鲁道芬纳医院的花园里,修剪整齐的小径两旁盛开的花朵,总让他联想到殡仪馆。他想起一年多以前,他跟珍妮初来乍到时住过的那些寄宿舍:褪色而不搭配的壁纸、沾满灰尘的小摆饰、皲裂缺角的瓷器、哀求上点油的铰链。马可·奥勒留说过:“人生不过一瞬……肉体无非蛆虫饵食……”  为盖普解答过“荷包”为何物的那名年轻的实习护士,对他的态度愈来愈傲慢。有天他到得比较早,还不到探病时间,她有点过分攻击性地问他,跟夏绿蒂到底什么关系。家人吗?她见过其他来探望夏绿蒂的人——她那班花枝招展的同事——她认为盖普不过是老妓女的一个客人。“她是我母亲。”盖普道。他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对于实习护士当时的震撼,以及后来表现的敬意,感到非常满意。第42节:葛利尔帕泽寄宿舍(3)  “你跟他们说了什么?”隔了几天,夏绿蒂悄声问他,“他们认为你是我儿子。”他承认他撒了谎;夏绿蒂也承认她没有设法更正。“谢谢你,”她低声说。“我很高兴戏弄这些猪猡。他们总以为高人一等。”她打起欲振乏力的风骚劲儿说,“我真愿意免费跟你来一次,可惜我配件都不在了。也说不定搞两次算你半价。”  他深受感动,在她面前哭了起来。  “别孩子气,”她道,“我对你算什么,说真的?”她睡着时,他翻了她的病历,得知她五十一岁。  她一星期后去世。盖普到她房间,见已打扫清洁,床褥都剥掉,窗户洞开。他问她在哪里,主管这层楼的护理长也换了个他毫无印象的——一个铁青着脸孔、不断摇头的老处女。“夏绿蒂小姐,”盖普道,“塔汉默大夫的病人。”  “他病人很多。”铁青脸老处女说。她查阅一份名单,但盖普不知道夏绿蒂的真名。到头来,他实在想不出任何其他足以辨识她的方法。  “就是那个妓女,”他只好说,“她是妓女。”铁青面孔的女人冷冷打量他一眼;盖普在她表情里看不出得意,但也没有同情。  “妓女死了。”老护士道。也许[福-哇-小-说-wWw.Fv a L.cN收-集-整-理]只是想象,盖普觉得她语气中有一丁点胜利的意味。  “有一天,我的女士,”他对她说,“你也会死。”  离开鲁道芬纳医院时,他想道,这句话真适合维也纳。去你的吧,你这衰老的灰色城市,死婊子,他想。  那天晚上,他去听了第一场歌剧;令他意外的是,那出意大利歌剧,他一个字也不懂,只好把整场演出当作某种宗教仪式。他在夜里走向圣史蒂芬大教堂照亮的尖塔。他在碑铭上读到,这座大教堂的南塔始建于十四世纪中叶,到一四三九年才完工。盖普想,维也纳是一具尸体;说不定整个欧洲都是一具化好妆的尸首,躺在开放的棺材里。马可·奥勒留说:“人生不过一瞬……命运一片黑暗……”  怀着这种心境,盖普沿康特纳大道走回家,他遇见声名狼藉的汀娜。她的黑痣在繁华的霓虹灯下,变成泛绿的蓝色。  “Guten Abend,盖普先生,”她道,“猜怎么着?”  汀娜说,夏绿蒂替盖普买了一个大优惠,他可以免费嫖汀娜和婉佳;他可以一次要一个,也可以两个都上。汀娜认为,两个一起比较有趣——也快一点。但也说不定盖普对她们两个都没兴趣。盖普承认,婉佳对他没什么吸引力,因为她年龄跟他太接近了。不过要是她在场,他是不会这么说,以免伤她心;倒不是美乃滋瓶子把她嘴巴割歪的问题。  “那你可以点我两次,”汀娜欢欣鼓舞地说。“现在一次,然后,”她补充道,“等你有时间好好喘口气再一次。忘了夏绿蒂吧!”人都难免一死嘛,她解释道。尽管如此,盖普还是婉拒了她。  “嗯,我等着,”汀娜说,“随你什么时候要。”她毫无顾忌地伸出温暖的手掌握住他的性器;她的大手如同一幅宽大的裤裆,但盖普只微微一笑,向她一鞠躬——以维也纳人的派头——便步行回家去找母亲。  他乐意承受轻微的痛苦。他对这次莫名其妙的禁欲行为甚为满意——他以为,想象汀娜,恐怕比享用她略嫌粗壮的肉体,带给他更大的愉悦。她额头那枚银色胎记,几乎跟她嘴巴一样大;那记号在盖普眼中,像一座敞开的小小墓茔。  盖普体验的其实是作家梦寐以求的神入境界的肇始,世界臣服在涵括一切的语调之下。盖普回忆着:“有形肉体似水循环复始,灵魂尽成梦幻泡影。”七月间,盖普回头写《葛利尔帕泽寄宿舍》,他的母亲也即将完成那份即将改变他们两人一生的手稿。  八月,珍妮写完书,宣布她准备好去旅行了,起码看看欧洲什么样子——说不定希腊?她建议。“咱们坐火车到什么地方去,”她道,“我一直想坐坐东方特快车。它开到哪儿?”  “从巴黎到伊斯坦布尔,我想。”盖普说,“你去吧,妈。我有太多工作要做。”  一报还一报,珍妮不得不承认。她对《性的嫌疑犯》已经受够了,甚至没有意愿再校对一次。她也不知道如今该拿它怎么办。就这样跑到纽约,把你一辈子的故事交给一个陌生人吗?她想要盖普读一遍,但她看得出,盖普终于沉浸在他自己的工作之中了;她自觉不该打扰他。更何况,她也没把握;她一生的故事有一大部分也是他一生的故事——她觉得这故事可能会令他不快。  整个八月盖普都在写他的短篇小说《葛利尔帕泽寄宿舍》。海伦气坏了,写信给珍妮兴师问罪:“盖普死了吗?请赐告详情。”海伦·霍姆是个聪明的女孩,珍妮想道。海伦得到的答复远比她预期的多。珍妮把《性的嫌疑犯》的手稿复印了一份寄给她,并附一张便条,说明这是她写了一年的成果,现在盖普也忙于写作。珍妮说,她会很感谢海伦给这份手稿一些坦率的建议。她说,也许[福-哇-小-说-wWw.Fv a L.cN收-集-整-理]海伦学校的老师会知道,书写完后该如何处理。  盖普不写作的时候,就到动物园去松弛一下;动物园是丽泉宫周边原野与花园的一部分。盖普觉得,动物园里很多建筑物都是战争的废墟,四分之三被毁;部分重建来容纳动物。这让盖普有种古怪的感觉,好像动物园仍停留在战时的维也纳;这也让他对那个时代发生了兴趣。他夜里会读一些非常专门、有关纳粹与苏联占领期间维也纳历史的记载,为自己催眠。这与纠缠《葛利尔帕泽寄宿舍》的死亡主题,并非全然无关。盖普发现写作的时候,所有的事件似乎都彼此相关。维也纳垂垂将死,战火蹂躏的动物园没有完全恢复战前作为“人”的居处的旧观;城市的历史就像家族的历史——有亲密关系,甚至情爱,但死亡早晚会把所有的人分开。只有生动的回忆能让死者永远活着;作家的任务就是如临其境地想象每一件事,使虚构也能如个人记忆般栩栩如生。他在许文德巷那座公寓的大厅里,摩挲石墙上的机关枪弹孔。  现在他知道外婆的梦有什么意义了。  他写信给海伦说,年轻的作家迫切地需要跟某个人生活在一起,而他已决定要跟她一起生活;甚至跟她结婚,他提议。因为性绝对有必要,但如果一直都得殚精竭虑才能得手,未免太浪费时间了。因此,盖普推论,最好的办法是:使性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第43节:葛利尔帕泽寄宿舍(4)  海伦改了好几遍,终于完成一封信,她叫他见他的鬼去吧!他难道以为她千辛万苦念完大学,就是为了他不费大脑就可以享有性满足吗?  盖普不假思索就写成回信;他说他写作太忙,所以没来得及好好跟她解释;只要读一读他正在进行的作品,就会明白他有多么认真。  “我不怀疑你是认真的,”她告诉他,“我目前要读的东西比我需要知道的多太多了。”  她没告诉他,她指的是珍妮的书《性的嫌疑犯》,手稿长达一千一百五十八页。虽然后来海伦也同意盖普的看法,认为这不是什么文学瑰宝,但她还是觉得这是个非常吸引人的故事。  盖普正在对他篇幅无多的短篇小说做最后润饰的当儿,珍妮已着手规划下一步行动。在浮动不安的心情下,她在一家大型报摊上买了一本美国的新闻杂志;其中她读到,纽约某家知名的出版公司,有位勇气十足的编辑,刚回绝了一个盗用公款业已定罪、声名狼藉的前政府官员的稿件。这本书只略加伪装,把罪犯自己肮脏下流无耻的政治勾当,写成“虚构小说”。“那是本很烂的小说,”文中引用编辑的话说,“那人根本不能写。他凭什么用卑污的人生换钞票?”但那本书绝对会找到别处出版,而且会为它卑鄙的作者和出版商赚一大笔钱。“有时我觉得有责任说不。”那位编辑表示,“尽管我知道社会大众喜欢读这种垃圾。”那垃圾最后会被好几篇严肃的评论当作严肃的作品讨论,但珍妮非常佩服这位勇于说不的编辑,她剪下这篇报道,把编辑的名字圈出来——极其平凡的一个名字,有点像演员的艺名,或儿童读物中动物的名字:约翰·吴尔夫(JohnWolf)。杂志上有吴尔夫的照片;看起来是个蛮会照顾自己的人,衣冠楚楚,一望即知是个在纽约工作与生活的人——“人要衣装,佛要金装”,迎合业务需求,也是基本常识——但珍妮觉得他像个天使。她确信他会出版她的作品。她确信她的人生不“卑污”,约翰·吴尔夫会肯定她有资格靠自己的人生赚钱。  盖普对《葛利尔帕泽寄宿舍》有其他打算。这篇小说不会给他赚很多钱;它先在一本几乎没人看的“严肃”杂志上发表。隔了几年,等他稍有名气,它会以较受瞩目的方式再度出版,获得若干好评。但终他有生之年,靠《葛利尔帕泽寄宿舍》赚的钱,都不够买辆好车的。但他对《葛利尔帕泽寄宿舍》的期许远超过金钱或交通工具。他的目标说穿了很简单,就是希望海伦首肯跟他一起生活——甚至结婚。  写完《葛利尔帕泽寄宿舍》,他向母亲宣称,他要回家去看海伦;他会先寄一份复印本给她,让她在他回到美国之前读完。可怜的海伦,珍妮想着;珍妮知道海伦要读的东西多着呢。盖普把史迪林称做“家”,也让她担心;但她自己也有想见海伦的理由,恩尼也不介意他们来住几天。她狗头港娘家的大房子也一直在那儿——提供一个调养、拟定新计划的空间。  盖普和珍妮都是想到什么就非做不可的人,所以他们都没有停下来思考,为什么这趟只看到这么一小部分的欧洲就要离开了。珍妮把护士制服打包。盖普心上只剩一件事未了,就是夏绿蒂交代汀娜的优惠。  想象这笔优惠,是盖普写作《葛利尔帕泽寄宿舍》期间的一大支柱,但他这辈子会陆续发现,写作的需求跟现实生活的需求不尽然相同。他写作时靠想象支撑;现在他不写了,他要汀娜。他到康特纳大道去找她,但那会说英文的美乃滋妓女告诉他,汀娜已经不做第一区了。  “就这么回事,”婉佳说,“忘了汀娜吧!”  盖普发现忘不了;淫欲(照他母亲的说法)就是这么难捉摸。他也发现,时间淡化了他对婉佳嘴上美乃滋疤痕的厌恶;他忽然喜欢起它来。于是他要了她,两次,也正如他这辈子陆续会发现的,作家写完东西以后,似乎什么事都泄气。  盖普和珍妮在维也纳住了十五个月。现在是九月,盖普和海伦才十九岁,海伦很快就得返校。飞机从维也纳飞往法兰克福。淡淡的惆怅(婉佳)悄无声息地退出盖普的肉体。他想到夏绿蒂,想来夏绿蒂应该是快乐的。毕竟她不必离开第一区。  飞机从法兰克福飞往伦敦;盖普重读了《葛利尔帕泽寄宿舍》,祈祷海伦不要拒绝他。从伦敦飞往纽约,珍妮读了儿子的短篇小说。跟她自己花了一年多写出来的东西相较,她觉得盖普的小说太不真实。但她的文学品味向来不敏锐,对儿子的想象力只能叹为观止。后来她会说,她早已料到,没有正常家庭的男孩,就是会编出像《葛利尔帕泽寄宿舍》这样的故事。  也许[福-哇-小-说-wWw.Fv a L.cN收-集-整-理]真是如此。海伦后来说,在《葛利尔帕泽寄宿舍》的结局里,我们已经可以看出,盖普眼中的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  葛利尔帕泽寄宿舍(续完)  在葛利尔帕泽寄宿舍的早餐室里,我们见到提欧巴德先生和前一晚搅扰我们的所有其他房客。我知道(这真是史无前例),父亲打算透露他身为观光局密探的身份。  “有人双手倒立走来走去。”父亲说。  “有人从厕所门底下窥视人家。”外婆说。  “就是那个人。”我说,手指着角落的桌子,那个跟同党——讲梦人和匈牙利歌唱家——坐在一起,显得闷闷不乐的矮个儿男人。  “他做那种事为生。”提欧巴德先生告诉我们,好像为了证明这一点,那名倒立的男人立刻就开始倒立。  “叫他别那么做,”父亲道,“我们知道他会倒立了。”  “可是你知道他不会以其他方式站立吗?”讲梦人忽然道,“你知道他的腿已经废了吗?他没有小腿骨。他能靠双手走路真太好了!要不然他根本不可能走动。”那个男人,虽然倒立时要这么做很困难,还是猛点头。  “请坐下来。”母亲说。  “脚有残疾没什么不对,”外婆大胆地说,“可是你很邪恶,”她对讲梦人说,“你知道你无权知道的事。他知道我的梦,”她告诉提欧巴德先生,好像报告她的房间遭了窃盗。第44节:葛利尔帕泽寄宿舍(5)  “他是有点邪恶,我知道,”提欧巴德承认,“但平常他不坏!而且他的表现不断在改进。他知道那些事也是没办法呀!”  “我只是想劝你振作,”讲梦人对外婆说,“我以为那会对你有好处。毕竟你先生去世已经有段时日了,你不应该一直把那场梦看得那么严重。你又不是唯一做那种梦的人。”  “住嘴!”外婆道。  “嗯,你该知道就这么回事。”讲梦人道。  “别,请安静!”提欧巴德先生告诉他。  “我是观光局派来的。”父亲宣布,或许因为他想不出别的话说。  “哎呀,该死的老天爷!”提欧巴德先生说。  “这不怪提欧巴德,”歌唱家说,“是我们的错。他好心收留我们,却坏了自己的名声。”  “他们娶了我姐姐,”提欧巴德告诉我们,“他们都是自己人,你知道。我能怎么办?”  “‘他们’娶了你姐姐?”母亲问。  “呃,她第一个结婚的是我。”讲梦人说。  “后来她听见我唱歌。”歌唱家说。  “她没跟另外那个结过婚。”提欧巴德说,所有的人都歉疚地望着那个只能倒立走路的人。  提欧巴德说:“他们一度组成一个马戏团,但政治给他们惹上麻烦。”  “我们曾经是全匈牙利最好的,”歌唱家说,“你们听说过苏尔诺克马戏团吗?”  “没有,恐怕没有。”父亲说,表情很严肃。  “我们在米斯科区、塞格德、笛布莱森演出过。”讲梦人说。  “塞格德演出过两次。”歌唱家说。  “我们本来可以去布达佩斯,都怪那些俄国人。”倒立的人说。  “是啊,就是俄国人把他的小腿骨拿掉的。”讲梦人说。  “说真话,”歌唱家道,“他生来就没有小腿骨。但我们跟俄国人处不来也是事实。”  “他们企图把熊关进监牢。”讲梦人道。  “说真话。”提欧巴德道。  “我们把他姐姐从俄国人手里救出来。”倒立的人说。  “所以我当然得收留他们。”提欧巴德先生说,“他们工作非常卖力。但这个国家谁有兴趣看他们表演,都是匈牙利玩意儿。这儿没有熊骑独轮车的传统。”提欧巴德告诉我们:“那些该死的梦对我们维也纳人毫无意义。”  “说真话,”讲梦人道,“都怪我尽讲些不该讲的梦。我们曾经在康特纳大道的夜总会表演,但没多久就被禁了。”  “你不该讲‘那个’梦的。”歌唱家凝重地说。  “哼,你老婆也有责任!”讲梦人道。  “当时她还是你老婆。”歌唱家说。  “拜托别闹了。”提欧巴德哀求道。  “我们有机会在儿童疾病募款舞会上表演。”讲梦人道,“还有去若干国立医院——尤其圣诞节期间。”  “要是你们让熊多表演一点就好了。”提欧巴德提醒他们。  “跟你姐姐说去,”歌唱家道,“是她的熊——她一手训练的。她放任它懒惰、肮脏、一堆坏习惯。”  “它是你们之中唯一不寻我开心的。”倒立的人说。  “我希望远离这一切,”外婆道,“这对我是很恶劣的经验。”  “求求你,亲爱的女士。”提欧巴德说,“我们只是想让你明白,我们绝无恶意。景气不好,我需要乙级的评等才能吸引更多观光客,可是我不能——在我心里——把苏尔诺克马戏团赶出去。”  “在他心里,屁啊!”讲梦人说,“他只怕他姐姐。他做梦也不敢赶我们出去。”  “要是他做这种梦,你一定知道!”倒立的人说。  “我怕那头熊。”提欧巴德先生说,“她叫它做什么它就做什么。”  倒立的人说:“那是头好熊,它从来没伤害过任何人。它没有爪子,你很清楚——牙齿也没几颗。”  “那可怜的畜生进食很不方便。”提欧巴德先生承认,“它年纪大了,又不爱干净。”  越过父亲的肩膀,我看见他在大簿子上写道:“沮丧的熊和失业的马戏团。这家人以姐姐为中心。”  就在这时,我们可以看见她正在人行道上照顾那只熊。时间还早,街上人不多。她当然依法给熊拴了系带,但只是一种象征性的控制。这戴着惹眼红头巾的妇人,跟在那头神情懒散的骑独轮车的熊身后,在人行道上兜圈子。它轻松地从一个停车收费表骑到下一个停车收费表,偶尔会在转弯时扶一下收费表。他骑独轮车真的很有天分,任何人都看得出,但也可以看出,它在独轮车方面已经到顶了。显而易见,这头熊自认为它的独轮车技巧不能再进步了。  “她该把它带离大街了。”提欧巴德先生焦虑地说,“隔壁糕饼店的人跟我抱怨过。”他对我们说:“他说熊把他的客人都吓跑了。”  “那头熊会招徕顾客!”倒立的人说。  “它会招徕某些人,也会吓跑某些人。”讲梦人说。他忽然变得很忧郁,好像他深沉的内涵会令自己沮丧。  但我们对苏尔诺克马戏团的花招十分着迷,忽略了老乔安娜。母亲见外婆在默默地哭泣,就叫我去把车开过来。  “这一切对她而言真太过分了。”父亲小声对提欧巴德说。苏尔诺克马戏团一副很羞愧的样子。  店外的人行道上,熊骑车朝我这边来,把汽车钥匙递给我;车就停在马路边。“不是每个人都喜欢以这种方式拿到钥匙的。”提欧巴德告诉他姐姐。  “喔,我想他会很喜欢这样,”她说,揉揉我头发。她的魅力就跟酒吧女侍一样,也就是说,她在夜间比较吸引人。白天的光线下,我看得出她比提欧巴德老,也比她那两个丈夫都老——我想,有朝一日,她就不再是他们心目中的情人与姊妹,而变成他们大家的母亲。她已经是熊的母亲了。  “过来。”她对熊说。它无精打采地保持在原地踏独轮车,扶着一个收费表支撑。它舔舔收费表小小的玻璃面。她拉扯它的系绳。它瞪着她。她再拉一下。它傲慢无礼地开始踩踏板——先朝一个方向踩,然后反过来踩。好像它见有观众,兴致高了起来,开始要露一手。第45节:葛利尔帕泽寄宿舍(6)  “什么都别做。”姐姐对它说,但熊踏得愈来愈快,向前,向后,在收费表之间左突右刺,姐姐不得不放开系绳。“多纳,停止!”她喊道,但熊已经失控。在它操纵下,车轮太靠近马路的边石翻覆,它迎头撞上一辆停着的车的挡泥板。它坐在人行道上,独轮车就在身旁;看得出它没受伤,但它显得非常尴尬,没有人笑。“啊,多纳,”姐姐以责备的口吻说,但她走过去,在它身旁蹲下,“多纳,多纳。”她温和地谴责它。它摇摇那颗大脑袋;不肯看她。靠近它嘴边的毛上挂着些口水,她用手替它抹掉。它用掌将她推开。  “欢迎再度光临!”我们上车时,提欧巴德先生愁眉苦脸地说。  母亲坐在车上,闭着眼睛,手指按摩着太阳穴,好像我们讲话她都听不见似的。她说,跟这么爱争辩的一家人一同旅行,这是她唯一的自卫之道。  我并不想就车子得到照顾的情形作例行报告,但我看见父亲在努力维持秩序与冷静;他把大簿子摊在膝上,好像我们刚完成一次常规调查。“码表怎么说?”他问。  “被人偷开了三十五公里。”我道。  “那头可怕的熊来过车上,”外婆道,“后座黏了那畜生的毛,我还闻到它的味道。”  “我什么也没闻到。”父亲道。  “还有那个戴头巾的吉卜赛人的香水,”外婆道,“弥漫在车厢上层。”父亲和我都在嗅。母亲还在按摩她的太阳穴。  我看见刹车和离合器附近的地板上,散落几根薄荷绿的牙签,那个匈牙利歌手习惯把这玩意儿叼在嘴角像道疤痕似的。我没吭气。光想象他们这伙人已经够了——开我们的车出城。唱着歌的驾驶,倒立的人坐他旁边——向窗外挥舞他的脚。后座,把讲梦人跟他的前妻隔开——大脑袋贴着有衬垫的车顶,粗猛的巨灵掌轻松地搁在壮硕的腿上——老熊像个和善的酒鬼般靠在椅背上。  “这些可怜人。”母亲仍然闭着眼睛说。  “骗子、罪犯,”外婆道,“使法术的、难民、精神崩溃的动物。”  “他们很努力,”父亲道,“但他们不会成功的。”  “送去动物园还好点。”外婆说。  “我玩得很开心。”罗波说。  “要突破丙级恐怕很困难。”我说。  “他们连最末一级都不够格。”老乔安娜道,“他们的等级恶劣到全世界的词汇都无法形容。”  “我想这该写封信。”母亲道。  但父亲举起手——好像要给我们祝福似的——我们都安静下来。他在大簿子上写字,希望不受干扰。他表情很严肃,我知道外婆对他的判决很有把握。母亲知道再争辩也不会有用。罗波已经厌倦了。我驶离那一带的小街道,走史毕格街到罗可维兹广场。史毕格街很窄,通过时会在沿路商店的橱窗里看见你车子的倒影,我觉得我们在维也纳的遭遇,像电影里的重叠画面——好像我们经历了一场童话之旅,又穿过一座玩具城。  外婆在车上入睡后,母亲说:“我想这种情况下,改变等级不会有什么影响,不论升级或降级。”  “没错。”父亲说,“一点都没有影响。”他说得没错,虽然我下次再见到葛利尔帕泽寄宿舍,已是多年以后。  外婆去世得很突然,而且是在睡梦中发生的,此后母亲就宣称她旅行腻了,但真正的原因是她开始被外婆的梦境困扰。有次她告诉我:“那些马都好瘦。我是说,我一直都知道它们很瘦,但没这么瘦。还有那些士兵——我知道他们很惨,但也不该那么惨。”  父亲辞去了观光局的差事,在本地一家专门跟旅馆和百货公司往来的侦探事务所找到工作。他对这份工作很满意,不过他拒绝在圣诞节期间工作——他说,这种时候应该准许某些人偷一点东西。  在我看来,父母年纪大了变得比较放松,我真的觉得他们晚年过得相当快乐。我知道外婆那个梦的力量,逐渐被现实世界削弱,尤其因为罗波的遭遇。他去念一所私立学校,在校内人缘极好,但他上大学第一年,就被一颗自制炸弹炸死了。他甚至没什么“政治色彩”。他写给父母的最后一封信上说:“学生中间激进派系自命不凡的气势,其实是被外界夸大了。食物才真正令人痛恨。”然后罗波就去上历史课,他的教室整个被炸得四分五裂。  我父母去世后,我戒了烟,又开始旅行。我带第二任妻子回到葛利尔帕泽寄宿舍。我跟第一任妻子甚至没去到维也纳那么远。  葛利尔帕泽没能把父亲给的乙级评等维持很久,到我回去的时候,它已经不列入评等了。掌管这地方的还是提欧巴德先生的姐姐。她妖冶的魅力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老处女姑妈无性别的愤世嫉俗。她身材完全走样,头发染成一种红铜色,整个脑袋就类似一块用来洗锅子的那种赭红色菜瓜布。她不记得我,对我的询问充满猜疑。因为我一副对她的过去所知甚详的样子,她可能知道我跟警方有关系。  匈牙利歌唱家离开了——另一个女人迷上他的嗓子。讲梦人被抓走了——送入精神病院。他自己的梦都成了噩梦,每晚他都用可怕的狂嚎叫醒全寄宿舍。提欧巴德先生的姐姐说,几乎就在摆脱他的同时,惨淡经营的葛利尔帕泽也丧失了乙级评等。  提欧巴德先生死了。他在走廊里捧着胸口倒地不起,那天晚上他以为有小偷,出来察看。其实不过是不满足的熊多纳,偷穿了讲梦人的细条纹西装。提欧巴德的姐姐为什么把熊打扮成这样,没人告诉我,但不快乐的熊穿上疯子留下的衣服骑独轮车,引起的震撼已足以把提欧巴德先生活活吓死。  只会倒立走路的人也惹上了大麻烦。他的手表卡到电动手扶梯的叉齿,使他忽然间下不了电梯;他的领带(他本来很少打这玩意儿,因为倒立时它会拖在地上)被卷进手扶梯顶端的栅格里——把他勒死在那儿。他身后遂排了一条长龙——每个人都退后一步,电扶梯把他们送往前,他们又后退一步,周而复始。好一会儿以后,才有人鼓起勇气,从他身上跨过去。这世界就是有种非出于故意的残酷机制,没有把倒立走路的人考虑在内。这以后,提欧巴德的姐姐告诉我,葛利尔帕泽寄宿舍的评等就从丙级江河日下了。因为她负担管理的职责非常沉重,没时间陪多纳,这头熊得了老年痴呆症,习惯愈来愈恶劣。有次他在大理石楼梯上张牙舞爪追赶一名邮差,赶得太紧,害那人跌了一跤,摔断了大腿骨。这件事被查报后,就祭出一条禁止未经羁束的动物出入公共场所的旧法规,多纳就不准再在葛利尔帕泽寄宿舍活动了。第46节:葛利尔帕泽寄宿舍(7)  有一阵子,提欧巴德先生的姐姐把熊养在院子里的笼子里,但它会受狗和孩童戏弄,食物(及更糟的东西)会从对面院子的公寓里扔进笼子里。它变得不像一头熊,行为古怪——只假装睡觉——还把某人的猫几乎吃光了。它被下毒两次,开始不敢吃这危险环境里的任何食物。除了把它捐赠给丽泉宫动物园别无他策,但它是否会被接纳,还在未定之天。它没有牙齿,又生着病,说不定会传染,而它长期被当作人类对待,也未必能适应动物园舒缓的常规生活。  它住在葛利尔帕泽的院子里,睡露天,使它风湿病发作,以致骑独轮车的看家本事也一去不返。它第一次在动物园里尝试重操旧技,就摔了一跤。有人发笑。提欧巴德先生的姐姐解释道,多纳做任何事,只要被人笑过一次,它就绝不再做。最后它成了丽泉宫动物园的慈善案例,它搬进新家才两个月就死了。在提欧巴德先生的姐姐看来,多纳是死于屈辱——它宽阔的胸膛上爆发荨麻疹的后果。他胸前的毛不得不剃光。有位动物园主管表示,熊被剃了毛会难为情得死掉。  我走到寒冷的院子里,看着空荡荡的熊笼。鸟把果实的种子都吃光了,但笼子的角落里,隐约有一橐已成为化石的熊粪——没有生命,甚至没有气味,就像庞贝城火山劫灰中驻留的尸首。我不由得想起罗波;熊留下的东西还比较多些。  上了车,我看到里程表一公里都没有增加,不禁更感到沮丧。一公里都没偷开。这儿连揩油的人都没有了。  “等我们开到你这葛利尔帕泽寄宿舍的安全距离外,”我的第二任妻子对我说,“请你告诉我,为什么带我到这么一个破烂的地方来。”  “说来话长。”我说。  我想着,我注意到提欧巴德的姐姐对这世界的陈述,奇怪的既没有热忱,也没有怨怼。她的故事里,有种平淡,让人联想到一个接受不快乐结局的说故事人,就好像她的人生和她的同伴都不曾逸出她自身之外——好像他们永永远远都为了争取重新评等,做出各种注定失败的可笑尝试。第47节:色胆包天(1)  7色胆包天?  7色胆包天  于是她就嫁了给他;让他如愿以偿。海伦觉得,一开始能写出这种短篇,真是相当不错。老丁奇也喜欢这篇作品。他告诉盖普,这篇小说蕴涵“丰富的疯——疯狂与哀伤”。丁奇建议盖普把《葛利尔帕泽寄宿舍》投给丁奇最喜欢的杂志。盖普等了三个月,接到这么一封回信:  大作内容平淡,且语言与形式均亦未见创新,  但仍谢谢来稿。  盖普觉得困惑,他把退稿信给丁奇看。丁奇也觉得不解。  “我想他们感兴趣的是新——新小说,”丁奇道。  “那是什么?”盖普问。  丁奇承认他也不清楚。“我猜新小说比较注重语言与形——形式。”他道,“但我不知道他们真正要表——表达什么。有时只是小——小说本身。”  “小说本身?”盖普说。  “就是谈小说的小说,”丁奇告诉他。  盖普还是不懂,但他真正只在乎海伦喜欢这篇作品。  将近十五年后,盖普出版第三本长篇小说时,丁奇最喜欢的这份杂志的同一位编辑写信给盖普。信中对盖普和他的作品极尽阿谀赞美,并特别要求他赐寄一篇近作给这家杂志发表。但盖普的记性极强,尤其善于记恨。他翻出当年那封嫌弃《葛利尔帕泽寄宿舍》“内容平淡”的退稿信;那张信纸沾满咖啡渍,经过多次折叠,折痕处都断裂了,但盖普还是把它附在回信中,寄给丁奇最喜欢的杂志。回信中写道:  敝人对贵刊兴趣平淡,且本人在语言与形式上尚未见创新。  但仍谢谢邀稿。  盖普有个愚蠢的自我,会煞费周章去牢记他作品遭受的羞辱与拒绝。所幸海伦也有一个凶猛强悍的自我,要不是她对自己的评价够高,恐怕到头来难免落得憎恨盖普。这样的组合对他们两人都很幸运。很多夫妻住在一块儿,结果发现彼此并不相爱;有的夫妻永远没察觉这事实;也有人婚后在人生某个尴尬时刻得知此事。盖普与海伦彼此了解不深,但他们直觉很强——婚后经过一段时间,他们便以各自顽固而谨慎的方式爱上了对方。  也许[福-哇-小-说-wWw.Fv a L.cN收-集-整-理]因为他们都忙于冲刺,为建立各自的事业努力,所以不曾花太多心思去检讨两人的感情。海伦两年就读完大学,才二十三岁就拿到英国文学的博士学位,二十四岁获得第一份工作——一所女子大学的助理教授。盖普要花五年才完成第一部长篇小说,但那是一本好小说,为他挣得一份对年轻作家而言,相当受敬重的声誉——尽管没替他赚什么钱。这时海伦已开始赚钱负担家计。海伦求学、盖普写作期间,则是珍妮出钱养家。  第一次读珍妮的书,海伦的震惊远比盖普大。毕竟盖普一直跟母亲住,对她的古怪气癖已习以为常,不会再受惊。但这本书的成功却令他大感意外。他没打算当公众人物——自己的书还没完成,就当上别人书中的主角。  那本书的编辑约翰·吴尔夫,永远记得第一次见到珍妮的那个早晨。  “有个护士来见你。”秘书两眼一翻道——好像她老板即将面临一场非婚子女来认父的官司。吴尔夫和他的秘书都没想到,珍妮的手提箱看起来那么重,是因为里头装了一千一百五十八页的打字手稿。  “都是关于我自己,”她告诉吴尔夫,一边打开手提箱,取出小山似的稿件,堆在他桌上。“你什么时候有空读?”吴尔夫乍听觉得,这女人好像要待在他办公室里,等他读稿子。他瞄了第一个句子(“这个满是下作念头的世界上……”)一眼想道:天啊,我怎么脱身?  后来,不消说,他因找不到她的电话而张皇失措;他要跟她说,是的!——他们要出版这本书!——他无从得知,珍妮到了史迪林,在霍姆家作客,她跟恩尼聊到夜深,天天晚上如此(做父母的发现十九岁的孩子计划结婚时,都不免会有的一些正常忧虑)。  “他们每天晚上都到哪儿去?”珍妮问,“总要两三点才回来,昨天晚上下雨,下了一整晚,他们又没有车。”  他们到摔跤练习室去。海伦当然有钥匙。摔跤垫对他们就跟床一样舒适而熟悉,而且宽敞得多。  “他们说想要小孩,”恩尼抱怨道,“海伦该先念完书。”  “有了孩子,盖普的书就永远写不完了。”珍妮说。她想着自己,等了十八年才开始写自己的书。  “他们都很努力。”恩尼说,安慰自己也安慰珍妮。  “他们非努力不可。”珍妮道。  “我不懂,他们为什么不能同居就好了,”恩尼道,“如果合得来再结婚;然后才生小孩。”  “我根本不懂为什么会有人要跟别人同居。”珍妮说,恩尼显得有点受伤。  “咦,你就喜欢盖普跟你住呀,”他提醒她,“我也喜欢海伦跟我住。她住校时我真想她。”  “是淫欲,”珍妮用宣布坏消息的口吻说,“这世界因淫欲而变态。”  恩尼有点担心她;他还不知道她会变得有钱和有名,直到永远。“要啤酒吗?”他问珍妮。  “不要,谢谢。”珍妮说。  “他们是好孩子。”恩尼提醒她。  “可是到头来每个人都会被淫欲打败。”珍妮垂头丧气地说,恩尼轻巧地走进厨房,替自己再开一罐啤酒。  《性的嫌疑犯》讲“淫欲”那章,特别让盖普尴尬。做一个有名的非婚生小孩是一回事,成为青少年性需求的著名案例,则是另一回事——他个人的性活动成了流行话题。海伦觉得这很好笑,不过她也承认无法理解他为何受妓女吸引。  “淫欲能让最好的男人行为反常。”珍妮写道——这句话特别让盖普怒火填膺。  “见鬼的她懂什么呀?”他喊道,“她从来没有这方面的感觉。她是哪门子权威!就好像听植物解说哺乳类的行为动机嘛!”  但其他书评家对珍妮仁慈得多;虽然较严肃的期刊对她的文字技巧偶有不满,但媒体的反应大致都非常良好。有人说它是“第一本真正的女性主义自传,对生活方式的取舍好恶分明”。也有人写道:“这本勇敢的书肯定,女人没有性关系也一样可以拥有完整的人生。”  “这年头,”吴尔夫已经警告过珍妮,“你要不是被当作足以代表这个时代的声音,就是被批判得体无完肤。”珍妮是被当作时代的声音,但她从头到脚一身护士制服坐在那儿——在吴尔夫只带他喜欢的作者去的餐厅里——对“女性主义”一词甚感不安。她不大清楚这字眼的意义,但它令她联想到女性卫生和大情人治疗术。毕竟她受过的正规训练就只有护理。她羞怯地说,她只不过是认为,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是正确的,但因为这种选择不受欢迎,所以她觉得有责任出面说一些话,为它辩护。反讽的是,珍妮的选择在塔拉哈西的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女生当中极受欢迎,这些年轻女孩纷纷设计让自己受孕,引起小规模的议论。有一阵子,在执意不婚的妇女中间,这一并发现象被称做“珍妮·费尔兹模式”,但盖普总称之为“葛利尔帕泽模式”。对珍妮而言,她只觉得应该允许女人——像男人一样——有意识地决定自己的人生方向;如果这样会使她成为女性主义者,她说,那她也不反对。  吴尔夫非常喜欢珍妮,他尽己所能警告她,外界对于这本书的反应,不论抨击或赞美,可能她都觉得无法理解。而珍妮也确实一直都没搞清楚,她的书“政治影响力”有多大——甚至它会被利用做政治工具。  “我受过护士训练,”后来她在一次令人对她敌意冰释的访谈中表示,“护士是我最喜爱的工作,也是我这辈子最想做的事。对我或对任何健康的人——我一直都很健康——而言,直接帮助那些不够健康、无法照顾自己的人,是很实际的事。我之所以决定要写一本书,也是基于同样的精神。”  在盖普看来,他母亲从来没有放弃过护理工作。她照拂他读完史迪林高中;她为自己光怪陆离的传记故事催生;最后,她还照顾所有遇到问题的女人。她是一个公认有无比力量的人物;妇女都来向她求教。《性的嫌疑犯》一夕成名后,不计其数即将自行选择生活方式的妇女来到珍妮面前;她们都认为珍妮特立独行的榜样给她们很大鼓励。  她本来可以在报上开个解答疑难的专栏,但她觉得写够了——就像她一度认为自己受够教育了一样;就像她觉得欧洲住够了一样。但某种意义上,她在护理这一行好像永远没有够了的时候。她的皮鞋大王父亲大为震惊,《性的嫌疑犯》出版后不久,他就死于心脏病突发;虽然珍妮的母亲从来没有把这场悲剧怪到她的书上头——珍妮也不曾自责过——但她知道母亲无法独自过活。她母亲跟她不一样,已经养成了跟别人一起生活的习惯;现在她年纪大了,珍妮觉得她失去老伴后,镇日在狗头港那栋房各个大房间里漫无目的地游走,连剩余的一点儿脑筋也没了。  珍妮回家去照顾她。也就是在狗头港的大宅里,她开始发挥直捣核心的决策能力,为前来寻求慰藉的妇女提供咨询。  “尽管她做出来的决定很奇怪!”盖普叹道,但他很快乐,日子也过得很不错。他跟海伦几乎一结婚就生了第一个孩子,是个男孩,名叫丹肯。盖普常开玩笑说,他的第一本长篇小说之所以会分成那么多个短章节,就是因为丹肯。盖普趁喂食、小睡、换尿片的空当写作。后来他说:“这是本很多短打组成的小说。一切都应归功丹肯。”海伦天天要到学校;她同意生小孩的前提是盖普必须同意照顾小孩。盖普爱死了这让他不必出门的点子。他写作和照顾丹肯;他煮饭、写作,再多照顾一会儿丹肯。海伦回家时,家里总有个相当快乐的家主公在等她;只要盖普的小说有进展,任何不花脑筋的例行事务都不会让他不开心。事实上,这种事愈不花脑筋愈好。他每天把丹肯托给公寓楼下的妇人两小时;自己去上健身房。到头来他在海伦教书的女子大学里成为一大奇景——无止境地绕着曲棍球场跑步,或在体育馆保留给体操选手的角落里跳绳半小时。他怀念摔跤,还抱怨海伦为什么不到有摔跤队的学校找工作;海伦也抱怨这所学校的英文系太小,她也不喜欢班上没有男生,但这是份好工作,她要边做边等更好的工作机会出现。第48节:色胆包天(2)  新英格兰各个城镇的距离都不远,他们随时可以到海边去探望珍妮,到史迪林去看恩尼。盖普会带丹肯到史迪林的摔跤练习室,把他像皮球般滚来滚去。“这儿是爹爹摔跤的地方。”他告诉他。  “这儿是爹爹做每一件事的地方。”海伦告诉丹肯,指的——当然——是丹肯的受孕,还有她跟盖普共度的第一个雨夜,在空荡荡上了锁的席布鲁克体育馆,在温暖而铺满一室的猩红垫上。  “啊,你终于打败我了。”海伦流着泪轻声对他说,但盖普仰天躺在摔跤垫上,想不通究竟谁打败了谁。  珍妮的母亲去世后,她去探望海伦与盖普的次数变得频繁,但盖普对他所谓母亲的“随扈”颇有微词。珍妮外出时身边总有一小群崇拜者,偶尔还有一些自讨的妇女运动健将;她们来找珍妮,多半要求她口头支持或捐款赞助。往往有个活动或目标,需要珍妮洁白的制服出现在讲演台上,虽然珍妮通常说得不多,也不长。  其他人演讲结束后,他们会介绍《性的嫌疑犯》的作者。观众立刻认出她那身护士制服。珍妮直到五十多岁,仍保持运动员的身材,动作利落、容貌不出众。她会起身说:“这是正确的。”有时也会说:“这是错误的”——视场合而定。她一生的困难抉择都自行决定,因此可以相信她在妇女问题上,一定会选择正确的一边。  这一切背后的逻辑,让盖普气愤不平、焦虑了好几天,有次一个女性杂志的记者要求采访他,谈谈身为知名女性主义者之子的感想。女记者发现盖普选择的生活,不禁乐不可支地称他为家庭主“夫”,于是盖普动了肝火。  “我做我想做的事,”他说,“你别给它乱取名字。我不过是做我想做的事——我妈妈一辈子也就是这样。不过是做她想做的事罢了。”  记者步步进逼;她说盖普的口吻酸气冲天。她提示说,做一个闻名世界的作家母亲的无名作家儿子,想必不容易。盖普说,最大的痛苦在于没有人了解他一点也不排斥母亲的成功;他只偶尔不喜欢她的追随者。他说:“那些靠她生活的丑角。”  那份女性杂志刊出的文章指出,盖普也“靠”他的母亲,日子过得很舒服,他也没有理由对妇女运动抱持敌意。那还是盖普第一遭接触“妇女运动”这字眼。  这次事件发生后没多久,珍妮就来造访。她带一个盖普所谓的跟屁虫一起来:一个不爱说话,表情严肃的大块头女人,在盖普公寓门口晃来晃去,而且不肯脱下大衣。她对小丹肯充满警戒,一副唯恐被这孩子碰到的模样。  “海伦在图书馆,”盖普告诉珍妮,“我正打算带丹肯去散步。要一起来吗?”珍妮征询地看看那个跟她一起来的女人;女人耸耸肩。盖普觉得他母亲成功之后,最大的弱点就是(借用他的话)“听任那些恨不得自己也能写出《性的嫌疑犯》,或同样成功的作品的残废、不健康的女人利用她”。  盖普可不愿意在自己家里被母亲不讲话的同伴慑服,这女人块头大得足够当他母亲的保镖。或许她就是,他想道。他眼前浮现母亲与壮汉型的女同性恋护花使者同行的不愉快画面——心狠手辣的杀人王,不让男人的手碰触珍妮的白制服。  “那女人的舌头有问题吗,妈妈?”盖普悄声问珍妮。大块头女人的沉默让他愤怒;丹肯想跟她说话,但那女人只用噤声的眼神制止孩子。珍妮小声告诉盖普,那女人不说话是因为她没有舌头,真的。  “割掉了。”珍妮说。  “老天,”盖普低声道,“怎么发生的?”  珍妮向上翻眼睛;这是她从儿子那里学来的。“你真是不看新闻的,是吧?”珍妮问,“你从来不注意社会上发生的事。”在盖普看来,正在“发生”的事,绝对不及他正在“编造”的事——他的写作——重要。他母亲让他不高兴的一点(自从她介入妇女政治之后),就是她老是在谈新闻。  “你意思是,这是新闻?”盖普说,“是一件有名的舌头意外,我应该要知道的吗?”  “天啊,”珍妮厌烦地说,“不是意外,是故意设计的。”  “妈,会有人故意把舌头割掉的吗?”  “正是如此。”珍妮道。  “老天爷!”  “你听说过爱伦·詹姆丝吗?”珍妮问。  “没。”盖普道。  “现在已经组了个协会了,”珍妮给他说明,“因为爱伦的遭遇。”  “她遭遇什么?”盖普问。  “她十一岁,遭两个男人强暴,”珍妮说,“然后他们把她的舌头割掉,让她不能告诉人家他们是谁,长什么样子。他们蠢得没想到十一岁已经会写字了。爱伦写了一份非常详尽的描述,他们就被抓到了,受审,定罪。在牢里,有人把他们杀了。”  “哇,”盖普道,“那么这位就是爱伦·詹姆丝?”他低声问,对大块头女人有了新的看法。  珍妮又翻翻眼睛。“不是,”她说,“那是爱伦·詹姆丝协会的人。爱伦·詹姆丝还是个孩子;是个单薄、瘦小的金发女孩。”  “你是说,爱伦·詹姆丝协会的会员在外头都不说话?”盖普道,“好像也没有舌头似的?”  “不,我是说她们真的没有舌头,”珍妮说,“爱伦·詹姆丝协会的会员都把舌头割掉了。为了抗议发生在爱伦身上的事。”  “我的天啊!”盖普说,他以一种新起的厌恶感,看着那个大块头女人。  “她们自称爱伦·詹姆丝会员。”珍妮说。  “我不想再听这种垃圾,妈。”盖普说。  “好吧,这个女的就是一个爱伦·詹姆丝会员。”珍妮说,“是你问起的。”  “爱伦·詹姆丝现在几岁?”盖普问。  “十二岁,”珍妮说,“不过是一年前的事。”  “这些爱伦·詹姆丝会员开会吗?也会选举主席、财务和其他职员吗?”  “你怎么不去问她?”珍妮指指门口的女巨人说,“你刚不是说不想再听了吗?”  “她又没有舌头回答我,我怎么问她?”盖普嗤之以鼻。  “她会写呀!”珍妮说,“爱伦·詹姆丝会员都随身携带一个小笔记本,她们会把要说的话写给你看。你知道写字是怎么回事,不是吗?”第49节:色胆包天(3)  幸好这时海伦回来了。  盖普以后还会遇到爱伦·詹姆丝会员。虽然他对爱伦的遭遇深为同情,但对这批偏激的成年模仿者,只觉得厌恶。她们习惯一见面就递一张卡片给人。卡片上大致写着:  哈啰,我是马莎。我是个爱伦·詹姆丝会员。你知道爱伦·詹姆丝会员是什么吗?  要是你不知道,你会接到另一张卡片。  在盖普眼里,爱伦·詹姆丝会员就代表所有簇拥着他母亲,试图利用她推动她们的粗糙理念的女人。  “我告诉你这些女人是怎么回事,妈,”有次他对珍妮说,“她们可能本来就不善言辞;她们可能一辈子都没做过半件值得说的事——所以割掉舌头也不是什么牺牲;事实上,这可能帮助她们避免各种尴尬。如果你懂我的意思。”  “你太缺乏同情心。”珍妮告诉他。  “我有很多同情心——对于爱伦·詹姆丝。”盖普道。  “这些女人也受过其他苦,”珍妮说,“所以她们才会渴望更接近彼此。”  “而且让自己受更多苦吗,妈?”  “强暴是所有女人的问题。”珍妮道。盖普最讨厌他母亲搬出“所有人”这字眼。他觉得这是把民主推广到白痴的极端。  “它也是所有男人的问题,妈。如果下次发生强暴案,我就把我的老二割下,挂在脖子上到处走。你也觉得这种行为可敬吗?”  “我们谈的是真诚的表态。”珍妮说。  “我们谈的是愚蠢的表态。”盖普说。  但他会永远记得第一个遇到的爱伦·詹姆丝会员——那个陪他母亲来他公寓的大块头;她离开时,写了一张纸条塞到他手里,像给小费一样。  “妈妈有个新保镖,”挥手告别时,盖普悄声对海伦说。然后他看保镖给的字条。  上面写着:  你妈值得两个你。  但他不能怨母亲;因为他跟海伦结婚的前五年,所有账单都是珍妮付的。  盖普开玩笑说,他为第一本长篇小说取名《拖延》,是因为它花了他那么长的时间写作,但他的进度一直很稳定、细腻。盖普不是个爱拖延的人。  这本小说号称“历史小说”。它的背景是从第二次大战期间(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五年)直到苏联占领结束的维也纳。主角是个年轻的无政府主义者,一九三八年德奥合并后,他必须保持低姿势,静候反击纳粹的最佳时机。但他等得太久。重点是,他最好在纳粹接收前就采取行动,但当时他对任何事都没把握,而且他太年轻,也搞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同时,他的寡母非常珍惜自己的生活;她一点不关心政治,只顾把亡夫留下的钱都藏起来。  战争期间,年轻的无政府主义者在丽泉宫动物园当管理员。维也纳的饥荒变得严重时,深夜常有人入侵动物园,这是赃物市场食物的主要来源。这位管理员决定放剩下的动物自由——他当然对自己国家的拖延和默许纳粹德国暴行之举一无所知。但因为动物都很饥饿,所以无政府主义者一把它们放出来,它们就把他吃了。“这是很自然的事,”盖普写道。而动物也被在维也纳街头搜寻食物——只比苏军早一步——的暴民轻易屠杀。这也是“很自然的事”。  无政府主义者的母亲活过战争,而且一直生活在苏联占领区内(盖普让她住他和母亲住过的那栋位于许文德巷的公寓);吝啬寡妇对外人的包容,终于因一再目睹苏联人的暴行——其中以强暴案最多——而耗尽。她看着这城市恢复过去的温和节制与洋洋自得,回想起自己在纳粹崛起时的冷漠表现,不禁深感懊悔。苏军终于离开;时间跳到一九五六年,维也纳重现旧貌。但这妇人哀悼她的儿子和毁坏的祖国;她每个周末都到部分重建,恢复展示的丽泉宫动物园,回忆战时她偷偷来这儿探望儿子的情形。匈牙利革命促使这位老太太采取最终行动。数万新难民涌入维也纳。  为了唤醒这自满的城市——它一定不能再袖手旁观——这位母亲试着重做一遍她儿子做过的事:她放出丽泉宫动物园的动物。但所有的动物都吃得很好,心满意足;只有少数勉强被赶着走出笼子,出来游荡的动物活动范围都局限在丽泉宫的步道与花园中;最后它们都回到笼子里,未受伤害。一头上了年纪的熊有严重腹泻。老太太的解放动作虽立意良善,却完全没有意义,也未能落实。她遭到逮捕,法医检查出她罹患癌症;她得了绝症。  最后,很反讽地,她积聚的钱总算有点用途。她死得很奢华——住在维也纳唯一私立的鲁道芬纳医院。死前的梦里,她幻想有若干动物逃离动物园:一对年轻的亚洲黑熊。她幻想它们存活下来,生养不息,后来成为多瑙河谷著名的新物种。  但这只是她的幻想。小说结束于丽泉宫动物园那头拉肚子的熊之死——在老妇人去世之后。“现代革命不过尔尔,”一位批评家写道,他称《拖延》为“反马克思主义小说”。  这本小说因历史研究翔实正确——盖普对这方面其实兴趣不大——而备受赞扬。它的独创性,还有这么年轻的作者第一部作品就能提出如此独特的观点,也颇受重视。盖普这本书也由吴尔夫出版,虽然他同意在书衣上不提这是女性主义斗士珍妮·费尔兹的儿子的第一本小说,但几乎所有的评论都拿这件事做文章。  一位批评家写道:“真难以相信,珍妮·费尔兹如今已享盛名的儿子,真的长大成为一个他小时候宣称他想做的那种人了。”诸如此类涉及盖普与珍妮的关系的不相干插话,都让盖普气结,他希望他的书能就它本身的优缺点被人讨论,但吴尔夫给他解释残酷的现实,大多数读者比较感兴趣的是,盖普是何方神圣,而不在于他写了什么东西。  “年轻的盖普先生还在写熊,”一位自以为聪明的老兄责备道,他精力十足,特地从名不见经传的杂志上翻出葛利尔帕泽的短篇。“或许等他长大,会写一点跟人有关的故事。”  但整体而言,这是一部水平在一般之上的处女作——也得到更多注意。它当然不是多么畅销,也没有让盖普成为知名品牌;它不会使他成为他母亲那样的“家庭必需品”——盖普发明的词。但吴尔夫告诉他,这本来就不是那种书,他也不是那种作家——永远不会是。第50节:色胆包天(4)  “你指望怎么样?”吴尔夫写信给他说,“如果你要发财成名,就改走别的路线。如果你对文学认真,就不要啰唆。你写了一本严肃的书,它严肃地出版。如果你以为可以靠它生活,你谈的不是现在这个世界。还有记住:你才二十四岁。我想你还会写很多书。”  吴尔夫是个值得尊敬的聪明人,但盖普对此不很确定——他也不满足。他赚了一点钱,海伦也开始领薪水,他不需要珍妮的钱了;但既然她给得爽快,盖普觉得拿一点也没关系。他自认起码要给自己讨一个奖品:他要海伦再生一个孩子。丹肯已经四岁,够大到会喜欢有个弟弟或妹妹了。海伦欣然同意,她知道盖普会让她轻松做妈妈。如果他愿意在下一本书的章节中间换尿片,就由他去吧!  但盖普再生育的动机不仅是想要第二个小孩而已。他自知是个特别容易紧张、警觉性高的父亲,他觉得如果多一个小孩分散他过度的焦虑,可以为丹肯减少一部分来自父亲内心恐惧的压力。  “我很快乐,”海伦告诉他,“如果你还想要小孩,我们就做一个。我只希望你放轻松,希望你更快乐一点。你已经写了一本好书,现在你再写另一本。那不是你一直想做的吗?”  但他对《拖延》的书评啧有烦言,书的销售量更让他唉声叹气。他抱怨自己的母亲,痛骂她那班“马屁精朋友”。海伦终于看不过眼说:“你要求太多了。太多出格的赞美,或是爱——反正是超出你应得的。你要全世界都说:‘我爱你的作品,我爱你。’要这么多太贪婪,会让人讨厌的。”  “那都是你说的呀!”他提醒她,“‘我爱你的作品,我爱你。’每个字都是你说的。”  “可是世上只有一个我呀!”她也提醒他。  确实,世上只有一个她,而且他非常爱她。他总说她是“我这辈子最聪明的选择”。他承认自己做过很多不聪明的选择;但他们结婚的头五年,他只背叛过她一次——而且很快就结束了。  那是海伦任教的学校里找来的保姆,海伦大一英文班上的大一女生;她对丹肯很好,但海伦说这女孩不是个出色的学生。她名叫辛迪;她读过盖普的《拖延》,对他佩服有加。每次他开车送她回家,她对他的书总有问不完的问题:你怎么会想到那件事?你怎么会那么写?她是个小东西,吱吱喳喳地引人注意,喜欢撒娇——像史迪林的鸽子一样不设防、忠实而愚蠢。海伦叫她“小母鸡”,但盖普着了迷;他不叫她绰号。波西家族让他对绰号有种挥之不去的厌恶。他也喜欢辛迪的问题。  辛迪打算休学,因为她觉得女子学院不适合她;她说她需要跟成年人一起生活,接触男人,虽然校方准许她搬出校园——大一下学期开始,就可以在校外租公寓——她还是觉得这所学校“限制”太多,她要一个“更真实的环境”。她想象盖普笔下的维也纳就是“更真实的环境”,尽管盖普努力向她解释那纯属虚构。盖普觉得小母鸡不知天高地厚,跟香蕉一样柔软,容易揉捏。可是他发觉自己要她,他觉得她轻易可到手——就像康特纳大道上的妓女,就等他开口。他唯一要付的代价就是撒谎。  海伦念了一篇知名新闻杂志上的书评给他听;书评说《拖延》是“一本复杂、动人的小说,有尖锐的历史回音……剧情环绕着青春的憧憬与痛苦”。  “他妈的什么‘青春的憧憬与痛苦’。”盖普说。这时刻正好有一种青春憧憬在困扰他。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7
正序
倒序
盖普眼中的世界
盖普眼中的世界-2
盖普眼中的世界-3
盖普眼中的世界-4
盖普眼中的世界-5
盖普眼中的世界-6
盖普眼中的世界-7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盖普眼中的世界
盖普眼中的世界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