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富:30岁前速成百万富翁-4

这个人就是克莱斯勒——后来世界著名的汽车制造商之一,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的创始人。他在盐湖城的邻居们不太了解隐藏在他疯狂行为中的动机,他们从来都没有过什么明确的目标,也无法兴趣对一个成功者成功的重大影响力,也正因为如此,除了克莱斯勒,没有一家大公司或摩天楼,是以他在盐湖城的邻居的名字而命名的。一个人要确定终生奋斗的目标,就必须要问问自己的兴趣所在。所谓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着的。“我喜欢做什么?”“我最擅长什么?”一个人如果能根据自己的爱好去选择事业的目标,他的主动性将会得到充分发挥。即使十分疲倦和辛劳,也总是兴致勃勃,心情愉快;即使困难重重也绝不灰心丧气,而能想尽办法,百折不挠地去克服它,甚至废寝忘食,如醉如痴。爱迪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几乎每天都在实验室里辛苦工作十几个小时,在那里吃饭、睡觉,但他丝毫不以为苦。他宣称:“我一生中从未做过一天工作。我每天其乐无穷。”难怪他会成功。罗素说过,他的人生目标就是使“我之所爱为我天职”。也就是说,他要把生活中最感兴趣的东西作为其终身职业。这的确是个值得效仿的好榜样。一个人如果能根据自己的爱好去选择事业的目标,他的主动性将舍得到充分发挥。不断地了解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才能取其所长,避其缩短,进而成就大事。善于根据兴趣确定自己的职业,并以此推销自己的优势,是一个人成功的起点。很多人往往一时很难弄清楚自己的兴趣所在,或擅长什么,这就需要在实践中善于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不断地了解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如此才能取其所长,避其所短,进而成就大事。发现并准确判断自己的兴趣所在,可以通过对自己经历的回顾。在此基础上,将自己的兴趣归于某种兴趣类型,并与相应的职业对比,可以帮助一个人选择适合自己兴趣的事业。真正喜欢的事才能做好(2)李佳东一个想要摆脱生新技术困境、改变自己生存劣势的人,在人生定位这个问题上必须要有准确的判断,要能在自己最喜欢的“行当”里淋漓尽致地发挥优势,才能拯救自己;否则,一旦进入了错误的行业,就会在很多人面前处于下风,处处感觉到自己处于劣势状态。这就是说,要想成就大事,心中不能没有指南针,尤其不可迁就一份随意的工作!有了目标,人生就变得充满意义,一切似乎清晰、明朗地摆在人的面前。什么是应当去做的,什么是不应当去做的,为什么而做,为谁而做,所有的要素都是那么明显而清晰。于是人们就会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而发挥最大的心力,一个克服劣势而发挥优势的状态便可显现。在实现由劣势转为优势的过程之中,人生的乐趣与韵味昭然若揭,于是生活便会添加更多的活力与激情。此时人们自身隐藏的潜能也会进发出来。德国法兰克福的钳工汉斯·季默,从小便迷上音乐,他心中永远梦想着成为音乐大师。小时候他买不起昂贵的钢琴,就自己用纸板制作模拟的黑白键盘来练习弹奏。他在练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时竟把双手的十个手指都磨出了老茧。后来,他用作曲挣来的稿费买了架“老爷”钢琴,有了钢琴的他如虎添翼,更加专注的投入到他热爱的作曲事业中。他作曲的时候经常走火入魔,不论走路或乘地铁,总忘不了在本子上记下即兴的乐曲,当作创作新曲的素材。有时他从梦中醒来,会打着手电筒写曲子。汉斯忘了与恋人的约会是常有的事情,惹得许多女孩骂他是“音乐白痴”、“神经病”。婚后,他帮妻子煮的饭经常变成“红烧大米”。有一次他煮面,一边煮一边用粉笔在地板上写曲子,最后的结果是面条煮成了粥。好在妻子对他很客气,不急不怒,只是罚他把一锅面糊全部喝掉,剩一口就离婚。凭借对音乐的兴趣,汉斯·季默很快成为好莱坞顶尖的电影音乐主创人员。他最辉煌的时刻是他的37岁生日,这天,在第67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他以闻名于世的动画片《狮子王》荣获最佳原创音乐奖。一个人如果无法忠实于自己的梦想、使命,他在精神上就永远没有成熟,他就是怯懦的、软弱的。人生的财富大道也是要靠激情才能使人们不至于走上歧途,或者中途停步。毫无疑问,财富的路上会有许多阻碍,这时候,需要热情,需要对人生意义孜孜不倦的追求。这是一种高贵的偏执。在人生道路上最需要克服的一种心理,就是随波逐流,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也不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每个人都应该去寻找生命的这个目标,这个目标一定会是建设性远远多于破坏性的,它不仅带给人们和平、幸福,伴随他的一生,而且别人也能从他的追求中获益。人们经常说兴趣是人一生最好的老师,同样兴趣也是人一生最大的财富,每个梦想三十而富的年轻人都不要轻易的抛弃这座金矿。好运气 靠自己(1)李佳东有一句美国谚语说:“通往失败的路上,处处是错失了的机会。坐待幸运从前门进来的人,往往忽略了幸运也会从后窗进来。”机遇不会落在守株待兔者的头上。在30岁之前,只有敢于冲锋,主动进攻的人,才能抓住胜利的时机。机遇之神经常敲响人们的大门,但他们可能没有勇气去开启,因为他们开始犹豫,害怕敲门的不是天使,而是魔鬼。但正是在犹豫的刹那间,机遇之神溜走了。然后人们又开始悔恨:为什么自己没有抓住机遇之神?这样的情况人们每天都会耳闻目睹。很多人在机会降临的时候犹豫不决,在机会转瞬即逝之后又开始悔恨。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探险家在森林中看见一位老农正坐在树桩上抽烟斗,于是他上前打招呼说:“您好,您在这儿干什么呢?”这位老农回答:“有一次我正要砍树,但就在这时风雨大作,刮倒了许多参天大树,这省了我不少力气。”“您真幸运!”“您可说对了,还有一次,暴风雨中的闪电把我准备要焚烧的干草给点着了。”“真是奇迹!现在您准备做什么?”“我正等待发生一场地震把土豆从地里翻出来。”这位老农就是坐等机会者。他这样坐等机会,也许偶尔有机会光顾于他,但不会很多,所以他只能这样侥幸地苟且偷生。而探险家则是主动寻找机会者,并且一旦机会出现,他就会一鸣惊人,成为响当当的成功者。显然,青年人应该有探险家的精神。如果你失业,不要希望差事会自动上门,不要期待有人会打电话请你去上班,或期待解聘你的公司会请你吃回头草;如果你想在事业上更上一层楼,也不要希望有人会用更高的薪水邀你跳槽,不要期待有人会为你的事业投资。天下没有这么好的事情。人们总是这样说:“如果给我一个机会……”或者是“为什么我的机会那么少?”其实这种想法都很可怜。只要世界还在变,机会就无限。每个希望三十而富的人都要抛开顾虑,创造自己的机遇。跨出第一步,闯进机遇的网络之中,任凭机遇把人带到遥远的地方去。不要怕,因为机遇往往在无畏的人面前出现。有句俗语说“命好不如运好,运好不如流年好”。某天的一个机遇,就足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问题是“机遇只青睐那些有准备的头脑”,遇到机遇的人未必能捕获这个机遇。每个人都要擦亮自己的眼睛,留意形势变化,争取做第一个捕获并且善于运用机遇的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总会隐含着一些决定未来的玄机。对于创业者来说,如果能够把握住这种玄机,那么就意味着创业者就可以把握住未来;把握住了未来,也就是把握住了成功。成功者眼光敏锐,能够及时发现机会,把握时机,发挥优势,进退自如,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创业者如何才能把握住事物发展中的玄机呢?这就需要创业者要对所有事物、特别是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事物保持一种灵敏的触觉,这种触觉也就是一个人的悟性,如果有了这种触觉和悟性就很容易把握住事物发展的玄机。所以,对于创业者业说,在创业的时候一定要培养自己灵敏的触觉,一定要把自己的悟性培养出来,这样在机会来到的时候,你就能够顺利地登上机会的快车。所谓机会也就是那种可遇不可求的好时机,它的来到就如同一列快速奔驰的列车一样,而每一个想要登上这列快车的人,根本不可能在它到来时再手忙脚乱地去抓它,到那时再想抓住它就很困难了。一个人要是想登上它就得提前做好准备。比如说他的精神首先要高度集中,以便能随时随地在它来临的时候有迅速登上它的思想准备;其次还得事先活动活动筋骨,以保证在它来到时能够四肢敏捷地一跃而起。在机遇面前的悟性也就相当于在登车前做的那些从精神到身体的准备活动,所以一定要在创业之时就把它培养好。如果没有培养好,那就得抓紧时间,在此方面狠下功夫,早日将悟性提高,以便能够登上下一趟机会的快车。摩托罗拉公司的创始人和缔造者保罗·高尔文就是这样一个善于把握机遇的人。现在只要提到BP机和手机,人们就会不约而同地想到摩托罗拉。常有人向成功后的高尔文讨教成功的秘诀,每当这时,高尔文就总会讲起自己小时卖爆米花的故事。高尔文就出生在美国伊利诺斯州的一户平民家庭。10岁那年,高尔文在一个名叫哈佛的小镇上念书。哈佛镇当时是个铁路交叉点,火车一般都要停留在这里加煤加水,于是,许多孩子便趁机到火车上卖爆米花,一个个获利颇丰。好运气 靠自己(2)李佳东高尔文感到在车站上卖爆米花是个不错的买卖,于是他在上课之余也加入了卖爆米花的行列。为了争夺顾客,孩子们常常会发生一些争执。但每当“战火”烧到高尔文身边时,他总是能很快与对方和解,他常常告诫对方:“我们这样搞下去,谁也做不成生意了。”除了到火车上叫卖,高尔文还想了许多办法来增加销量。他用车把爆米花推到火车站或马路上叫卖。还往爆米花里掺入奶油和盐,使其味道更加可口。1910年,哈佛镇下了场大雪,几列满载乘客的火车被大雪封在了这里。高尔文就赶制了许多三明治拿到车上去卖。三明治做得并不太好,但饥饿的乘客们仍然抢着购买。高尔文没有趁机敲竹杠;事后,高尔文一算账,惊喜地发现,公平的获利仍让他发了一笔小财。夏天到来后,高尔文又创意性地搞了一种新产品。他设计了一个半月形的箱子,用吊带挎在肩上,在箱子中部的小空间里放上半加仑冰淇淋,箱边上刻出一些小洞,正好堆放蛋卷,然后拿到火车上去卖,这种新鲜的蛋卷冰淇淋很受欢迎,生意非常火爆。在火车上做买卖很快成了一个大热门,不但镇上的孩子们纷纷加入竞争行列,而且铁路沿线其他村镇的孩子也纷纷效仿。高尔文隐隐感到这种混乱局面不会维持太久,便在赚了一笔钱后果断退出了竞争。不出所料,不久之后,车站就贴出通告,禁止一切人进入车站和火车上做买卖。卖爆米花的经历,培养了高尔文对市场动态敏锐的把握能力,也成了他日后经营生涯中赖以制胜的法宝。在以后的岁月中,每当某些产品或销售进行不下去时,高尔文就会向他的同事们讲述这个“卖爆米花的故事”。从故事里能够看出,对待机遇有两种态度:一是等待机遇,二是创造机遇。等待机遇又分消极等待和积极等待两种。不过,不管哪种等待,始终是被动的。每个人都应该主动去制造有利条件,让机遇更快降临在你身上,这是创造机遇。创造机遇,首先要克服种种障碍。错误的思想、不正确的态度、不良的心理习惯,是创造机遇的主观障碍。克服不了主观障碍,就会出现自己拖着自己后腿,被自己打败的情况。美国钢铁巨头卡耐基就是个主动出击、超前预测、抓住机遇的高手。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宣告结束,北方工业资产阶级战胜了南方种植园主。当时,全美国沉浸在为庆贺美国统一的狂喜之中。卡耐基却清醒地预料到,战争结束后,经济复苏在即,经济发展必然导致钢铁需求量猛增。他义无反顾地辞去了报酬优厚的铁路部门的工作,创立了联合制钢铁公司,后来又演变为US钢铁企业集团。他抓住了经济复苏的机遇,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机会,只是提供了成功的可能性,要真正获得成功,仍然需要百折不挠的奋斗。获得机遇是好事,但是不能把机会等同于成功,不能将契机当成特权。许多勇于选择机遇,善于利用机遇的人,他们从不畏惧艰难挫折的挑战,而是将磨难看做是对生存智慧的一种检阅。他们通过机会展现出自己的不凡身手,无论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视作是人生中有价值的组成部分。成功了,即是取得了“阶梯式”的收获,进而继续搏击不止;失败了,即将其作为成功的铺垫。所以,在机遇面前,无疑需要敢于拼搏、锲而不舍的劲头,将自身的能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只有勇于战胜那些看似难以克服的困难,才能使机遇发挥出极大的效能。有些人被艰难吓退,在好的机遇面前畏首畏尾,使已到手的机遇又溜之大吉,这样的教训实在是太多了。人要努力获得梦寐以求的东西,就要记住:如果有值得追求的目标,只须找出为什么能达到这个目标的一个理由就行了,而不要去找出为什么不能达到这个目标的几百个理由。梦想着三十而富得人必须学会争取机遇,抓住机遇,要勇敢地以自己的最佳优势迎接挑战,要力求选择最佳方案,然后见之于行动。必须主动寻觅机遇,要敏锐地“缠住机遇”。机遇只能馈赠给踏破铁鞋、积极寻求的探索者,而不是恩赐给守株待兔、消极等候的人。懂得紧紧抓住机遇的人,才有希望摘取成功之果。当失去了一次机遇后,切不可一蹶不振,否则永远不会有新的机遇降临。如果下定决心,努力改变自己,一定会有第二次机遇找上门来!财富偏爱勇敢者(1)李佳东想要尽早的获得成功,就要敢做敢为,下定决心,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不惜付出一切代价。这需要极大的勇气,同时又是勇气的表现形式。温斯顿·邱吉尔曾经说过:“勇敢是所有美德中最重要的一条,因为它是其他美德的基础。”懦弱者常常害怕机遇,因为他们不习惯迎接挑战。他们从机遇中看到的是风险,而在真正的风险中,他们又看不到机遇。亚里士多德将勇气描述为介于鲁莽轻率与怯懦不前这两种极端之间的中庸之道。他对勇气这一品质定义是:以恰当的方式,在恰当的时间克服、控制自己的恐惧心理。恐惧让人对很多事情望而却步,但是应该明白,恐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人之初,性本善。孩子们出生的时候是一样的无所畏惧,而且自由自在。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和周围的人教会了他们恐惧。比如,当孩子开始探索周围世界的时候,他们就会说:“停下!”“离开那儿!”“不要碰那个东西!”“把那个放下!”“不要去那儿!”他们所使用的最频繁的否定句大概是:“不!你不能做那个!”显而易见的,他们这样做产生了一个不好的结果,孩子们很小的时候就无意中形成了这样一种思想:我的年龄太小、太软弱,不能尝试任何新事物,不能做任何没有做过的事情。一种“我不够好”的信念开始产生了,不久以后,就开始表现出害怕失败的最初征兆,通常是通过这样一句话来表达的:“我不行!”有些人在长大成人以后,开始自己强化这种负面信念。无论遇上什么新鲜的或者具有挑战性的事物,他都会对自己说:“这件事情我不能胜任。我不够聪明。我的创造力不够。我所受的教育不够多。我不够好。我不行……”这样一个成年人,在面临一件从未遇到过的事情时,第一反应可能是为自己找一个理由,以此来说服自己为什么不能做这件事情。虽然为了获得想要拥有的成功和幸福就必须做某些事情,但是由于害怕失败,有人将努力说服自己不去做那些事情。或许这些人应该记住亨利·福特曾经说过一句话:“如果你认为你行,那你就行;如果你认为你不行,那你就不行。”与害怕失败相类似的,有的人害怕遭到拒绝,害怕别人的反对,破坏性的批评使他们踌躇不前。如果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遭受了很多的否定,就会对他人的看法格外敏感。他会不断寻求他人的赞许,不论是来自异性、同事、上司,还是来自他根本不认识或者不在意的人。有些人甚至根本无法自己作任何决定。他们只要一想到周围可能有人——即使是毫无关系的人——不赞同自己,就胆怯了。他们害怕犯错误,害怕遭到别人的指责。许多人之所以迟迟不能开创自己的事业,就是因为害怕遭到别人的反对或者嘲笑。他们宁愿什么也不做,也不愿让别人不喜欢或不赞赏自己。不幸的是,事实证明如果什么也不做,必将一事无成。一个人最大的失败就在于由于害怕失败而裹足不前。爱默生曾经说过,他所学过的最重要的一课就是“做你不敢做的事情,这样你心里的恐惧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伟大的牛顿发现的惯性定律,它的内容是:运动中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的影响,会一直保持运动的状态;而静止中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的影响,会一直保持静止的状态。如果将这一定律应用于人的习惯和行为方式中,可以理解为除非发生什么事情改变了前进的方向,否则人们会一直做同样事情,继续与同样的人交往,赚同样多的钱,获得同样的成就。如果人们不下决心改变现状,或者不是外界的因素迫使他改变现状,人就会一直这样生活下去,不会有任何改变。这就是为什么人们看到许多百万富翁的财富故事都有一个悲惨的开始:失业、婚姻解体、与某人断绝关系或者在一次轻率的投资中失去所有的钱。有时候这反而是一件好事,它迫使人们不再安于现状,而是开始摆脱这种僵硬的生活。任何一个这样的打击都能使人惊醒,从而睁开眼睛去追求其他的生活方式,从而改变自己的生活轨迹。肯德基快餐店的创始人山德士上校就有一个这样的故事。他原本是个生性懦弱的人,平淡的生活了几十年,然后相继失业、离婚、失去了小女儿的监护权。他曾妄想把小女儿绑架回自己的身边,不过软弱的上校在前妻的房子外面埋伏了一天,错过了不下一百次机会,最后还是放弃了这个看起来违法的勾当。当他收到第一笔失业保险金的时候,终于克服了所有的恐惧,毅然决然的在其他人几乎退休的年龄开始了创业,最终将他的连锁店开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那时的山德士上校并不比年轻时更聪明、更精力充沛或者有更多的资金, 可以想象,如果他在年轻时就能够勇敢的开创自己的事业,他的一生将极为不同!每一个希冀在30岁以前就能取得成功的人都应该以此为戒!财富偏爱勇敢者(2)李佳东如果说成功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迈出第一步,切切实实采取行动,在没有任何成功保证的情况下义无返顾地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那么第二部分就是坚持到底,决不气馁,愿意比他人奋斗的时间更长。一旦朝着自己的目标进发,就要下定决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在竞争中,最坚决果断、不屈不挠的人几乎无一例外地都能获得最终的成功。许多人确定了自己的目标以后,对于自己要付出的代价一无所知。启程之后,他们很快就发现自己将要付出多么大的代价了,于是他们改变了前进的方向,放弃了自己的梦想,他们并不是真正愿意付出所有的代价。一旦为自己确立了一个重大的目标,生活可能就不再像以前那样平静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挫折和困难将会出现,而生活将会经历许多变化。这些变化都有一个共性,它们是实现目标过程中所需要的、必不可少的经历和机遇。既然恐惧是后天学来的,也就可以通过实践加以克服。最重要的是,要让勇敢,而不是懦弱成为一个人的习惯,即使心中害怕得要命,也不要无所作为。作家布兰德认为这是所有关于成功的规则中最重要的一个。她说:“无论你迫切希望实现什么目标,尽管去采取行动,就好像你绝不会失败一样,这样你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其实亚里士多德很早就说过同样的话,他说:“要培养勇敢这一品质,就要在必要的时候表现出自己的勇敢,直至它成为一种习惯。”每个人都为某些事情而担心害怕。由于人们幼年时期的经历,每个人长大以后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担心和恐惧,有时候这些担心对人有所帮助,但大多数时候它们会伤害人们或者阻止他们前进。然而无论如何,每个人都有自己担心和恐惧的事情。勇敢者的标志之一是,他们已经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即无论什么时候感到恐惧,都能与之作斗争。如果能够勇敢地面对恐惧,这种恐惧就会逐渐消失,不再产生影响。但是如果在恐惧面前退缩,恐惧感就会越来越强烈,直至主宰人的整个生活。著名演员格伦·福特曾经说过:“如果你不去做让你感到恐惧的事情,那么恐惧感就会控制你的生活。”现实生活中往往是想什么就来什么,想得越多、说得越多,来得也越多。一个人越是感到担心和忧虑,让他担心的事情就越多。经常为钱担忧的人在金钱方面一定有问题,经常否定别人的人在人际关系方面一定有问题,经常抱怨自己的公司和工作的人会惊讶地发现,他们的工作总是麻烦不断。必须控制自己只想象、考虑和谈论令人愉快的事情,必须将那些令人不快的事情从脑海中驱除出去。这一点是不可或缺的。培养勇气有三个步骤,可以反复练习,直至养成习惯。首先,无论何时,每当想到一件让人担心害怕的事情时,试图确定这件事情最坏的结果可能是什么。确定最坏的结果以后,下定决心这种情况一旦出现,就要勇敢地接受一切。这样就不必再为此而担心害怕了。然后,集中精力去把每—件事情都做好,以确保不会出现最坏的结果。约翰·保罗·盖蒂就使用了这一方法,于是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他说他成功的秘诀由两部分组成:第一,无论面临什么情况,确定这种情况下可能出现的最坏的结果。第二,确保最坏的结果不可能发生。一旦确定了任何情况下可能出现的最坏的结果,担心和害怕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人就会变得沉着冷静,不再将一半的时间用于考虑自己的失败,而是全力以赴地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以获得成功。勇往直前。想在30岁之前获得成功的人应该牢记:每个人都有所畏惧,勇敢者与懦弱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勇敢者尽管也害怕,却能不受影响,一如既往地前进;而懦弱者则听任恐惧将自己包围,进而控制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所作所为。人际关系不可或缺(1)李佳东有这样一句箴言:“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堵墙。”这句话在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相同意思的版本。多交朋友,少树敌人,对每个人都是有意义的忠告,对于赚取财富这件事来说,人际关系的质量比其他任何因素都重要。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已得到公认,百万富翁可能没有很高的学历,但是不能没有广泛而良好的人际关系。满腹经纶但是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人,好像带着一袋子黄金上街,却没有零钱来打电话。尤其是对于希望30岁之前有所作为的人来说,因为没有很长的时间去积累人际关系,所以更要努力的拓展人脉,才能为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现代心理学和社会学认为人际关系具有四大功能:第一,形成互补。俗语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人即使是天才,也不可能样样精通。所以,他要完成自己的事业,就必须善于利用别人的智力、能力和才干。在一个人开拓自己的事业时,总要遇到自己力所不能及的困难,这时,良好的人际关系会为遇到困难的人扫清障碍,助他一臂之力。第二,产生合力。平时人们常说的“人心齐,泰山移”就是这个道理。在现代社会,分工细化,竞争残酷,单凭一个人的力量是根本无法取得事业上的任何成就的,只有借助众人之力,才有可能创造辉煌的人生,而要获得众人的帮助,使之上下一心,攻克目标,那就必须学会搞好人际关系。第三,联络感情。人是一种感情动物,他必须时刻进行感情上的交流,他需要获得友谊。在迈向成功的道路上,要想坚持到底,仅仅依靠信念的支撑是不够的,良好的人际关系会使人获得一种强大的力量和热情,在成功时得到分享和提醒,在挫折时得到倾诉和鼓励,这必将会有助于人们心理的有益平衡,从而有勇气地迈向新的征程。第四,交流信息。在现代社会中,掌握了信息就等于是把握住了成功的机会。一条珍贵的信息可以使人功成名就腰缠万贯,而信息闭塞也可能会使人贻误战机,遗憾终生。广交朋友,善处关系,是一条十分有效的获取信息的途径,这样就能够在竞争中始终处于一种领先的地位,然后再取得事业上的成功。一个人想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是要认识尽可能多的人,并让别人认识他。没有一个成功人士是坐在家里一个人打拼出一番事业的。生活中的每一次重大变化都会涉及其他人。如果想实现一个重大的目标,就要同许多人的合作。人的生活方向经常会因为别人的一个评语、一个建议、一个行动而改变。人际关系越好,认识的人越多,机会也越多。美国一位成功的商人在创业初期急需一笔资金。于是他开始给银行打电话,告诉他们他的计划。但是所有的银行都说他太年轻了,没有什么可以用来担保,所以拒绝了他的请求。但是他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他开始扩大求助的范围,给更远的银行打电话。最后,一个距他公司95英里的银行对他的计划产生了兴趣。经过几年的奋斗,他成了美国最富有的人之一。他的朋友曾经问他有没有想过放弃自己的计划。他说:“从来没有!我知道只要我找的人足够多,就一定能借到钱。我已经下定决心,为了寻找愿意帮助我的人,必要的时候我可以给500英里以外的银行打电话。”同样,缺乏资金是很多年轻人在创业时遇到的最大的困难之一,如果创业者的人际关系极为广泛,就比较容易寻找到投资。概率论告诉人们,尝试的不同种类的事情越多,在正确时间做出正确事情的可能性就越大。人际关系同样适用这个定理。认识的人越多,交际越广泛,一个人在恰当时间遇上恰当的人的可能性越大,而这个人恰好拥有他所需要的资源并且愿意提供给他。这不是奇迹,更与运气无关。几乎所有百万富翁的共性之一是擅长交际。他们知道,自己认识和认识自己的人越多,他们在事业上的机会就越多,好运也越多。他们抓住一切机会与别人交往,扩大自己在生活中各个领域的人际关系网。对于渴望成功的人而言,在人际交往中,最糟糕的方法就是直截了当的从别人那里寻求直接的帮助或者合作,相反,要不断帮助别人,对每一个人说:“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如果一个人帮助了别人,那个人也会希望以某种方式回报他,这样那个人才不会有亏欠感。不要试图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要求高额的回报,而应该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展示自己的能力,只有这样,机会才会为每个人敞开大门。在这方面美国亿万富翁哈默是个非常好的例子。哈默素有“点石成金的万能商人”之称,他的事业起步与他和列宁的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哈默的父亲是个俄国移民,一个热情的社会主义者,美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哈默父亲的身份使哈默在访问苏联时得到了特殊的待遇。哈默第一次访问苏联正值内战时期,由于连年的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力量的干涉及封锁,苏联经济已凋敝不堪,国内食品供应非常紧张,而当时美国粮食连年丰收,价格相当便宜。尽管哈默从未做过粮食生意,但他见此情形,决定要做一笔跨国大买卖,从美国购买粮食,卖给苏联。哈默的建议得到了列宁的赏识,列宁接见了哈默,并指示外贸部门确认这笔贸易。虽然哈默并不是无私的向苏联赠与了粮食,而只是“自私的”作了一笔生意,但是也为当时的苏联解决了燃眉之急。哈默与列宁因此缔结了真挚的友谊,通过这次贸易他赚取了很多钱,他的钱“开始数不清”了。人际关系不可或缺(2)李佳东1921年,在苏联做完一笔生意准备回国时,哈默偶然想起要买一支铅笔,这个偶然的想法又给他创造了绝好的机遇。他到商店一问铅笔的价格,不禁大吃一惊,每支铅笔竟卖26美分!而当时在美国不过两三美分而已。吃惊之余,一个设想打消了哈默回家的念头。尽管他对铅笔制造业一无所知,但他还是毅然决定在苏联建立一个铅笔厂。哈默凭着与列宁的特殊关系,取得了在苏联生产铅笔的许可证。但是哈默遇到了一个难题,就是当时苏联还没有制铅笔的技术。哈默了解到德国纽伦堡的德伯铅笔公司是当时世界铅笔生产的垄断者,要获得技术,就必须去德伯公司求经,但是德伯公司对这项技术严格保密。哈默在德伯碰了钉子后,并未灰心,他明察暗访,终于得知一名懂这项技术的德伯公司的工程师。他叫乔治·拜尔,对公司很不满。于是哈默私下里找到拜尔,许以重金请求他去苏联帮助自己,得到应允后,哈默把从德国购买的机器拆散,带着拜尔一家一同来到苏联。铅笔厂建成后,第一年的产值就达250万美元,第二年迅速增长到400万美元,到1926年,产量已达1亿支,不仅满足了苏联市场的需求,还出口到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从这个铅笔厂,哈默赚取了几百万美元的财富。当然,建立广泛的人际关系并不等于滥交朋友。成功人士都明白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选择恰当的人并与之交往。要多花时间与同样的成功者交往,尽量避免与消极的人来往。要远离那些总是牢骚满腹、怨天尤人的人,这些人会让人感到沮丧,感到生活没有丝毫乐趣可言。如果与他们相处一段时间就会觉得灰心丧气,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动力。一个人的人际关系网由与他经常保持联系的人构成。俗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与雄鹰一起展翅飞翔,人的想法和行为就会像雄鹰一样;如果与母鸡一样的人交往,久而久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言谈举止就会像火鸡一样。一个人所交往的人对他的性格、观念、目标以及成就有着很大影响。所以一定要慎重选择交往的人。正如巴兰·德·罗斯柴尔德所说:“不要结交于你无益的人。”在这方面自私一些并没有什么坏处。富翁们虽然朋友众多,但是不能随随便便和人共进午餐。在交友方面是有选择的,每个人都必须只与自己喜欢并且能够从中受益的人交往。生意人要讲究商业渠道,但同时必须讲究人情渠道,有时人情渠道比商业渠道更重要。板起面孔,硬碰硬,打官腔,一定做不成生意。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商场充满着尔虞我诈、你死我活的斗争,根本没有什么人情好讲。其实不然,商场毕竟不是战场,要想在商场上立足就必须懂得广交朋友,善于用“情”,它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商场要用心、用情,有时一丝友情的效果往往会比发动一个装甲师还灵。广泛而良好的人际关系会为渴望三十而富的人打开每一扇机会之门。态度决定一切(1)李佳东“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是足球教练博拉·米卢蒂诺维奇教给大家的。不管是不是所有人都承认这句话,但是至少每个人都承认米卢是一位成功的足球教练,他带领四支不同的鱼腩球队打进了世界杯决赛圈。有这样一个文字游戏,假设A代表1,B代表2,以此类推,每个英文字母都代表它在字母表中他的顺序的那个数字。那么那个英文单词将所有字母所代表的数字相加可以得到代表圆满的100呢?不是知识(Knowledge)也不是金钱(Money),而是态度(Attitude)。或许这只是一个巧合,但是态度一词是英语或者任何一种语言中最重要的一个词语,这句话是英国著名的广播评论家南丁格尔爵士说的。一个人可以隐瞒自己得年龄、收入、学历、信用,但是没有人可以隐瞒自己的态度。一个人的态度可以被理解为对待任何人或事的方式,这一点人们立即就能注意到。它通过面部表情、声音和语调、甚至身体语言辐射出来。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立即感觉出一个人对待别人的态度如何,周围的人受他的态度的影响并立即做出回应。如果他表现得积极、自信、容易接近,别人也会同样表现出积极、自信、容易接近的样子。可以设想两个人先后去拜访同一个公司。如果其中一个人表情呆滞、不高兴,对自己缺乏自信,而另外一个人面带微笑,友好亲切,那么哪一个能够通过门卫并见到潜在的客户呢?如果要人们在两个产品或者服务中选择一个,或者与两个态度截然相反的人中的一个做生意,通常会选择哪一个,态度积极的那个还是消极的那个?是的,每个人都喜欢态度积极的人。让大家喜欢是非常重要的。人们越喜欢一个人,就越容易受他的影响,越愿意帮助他实现他的目标。人都是感性动物,总是先靠感性来做决定,然后再用理智来从理论上证明它的正确性。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几乎完全受感情的左右,尤其是在与别人的交往过程中。在理智与情感的较量中,感情无一例外总是战胜理智。因此最受人们欢迎的人往往也是各个领域内最有影响的人。无论一个人做什么事情,积极的态度和成功都是密不可分的。有一句谚语是这样说的:“决定你成就如何的不是你的能力,而是你的态度。”当一个人成为一个积极而乐观的人以后,人们就会向他打开那些对其他人关闭的机会之门。如果有人在更短的时间内取得更快的进步,别人就会说他们幸运。无论什么时候,如果有人成为业内的顶尖人物、生活幸福美满,那些成就不如他的人就会把他的成功统统归结为运气。但每个人都应该明白的是:如果真想好运不断,就必须培养自己热情、自信的个性特征,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够感染别人、吸引别人,当一个人开始自己掌握未来而不是静等未来的降临,他就会经历许多别人所谓幸运的事情。而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往往通过他对待别人的态度体现出来。究竟什么样的态度可以决定一个人可以在30岁之前能够拥有足够的财富呢?首先要学会用积极思维来替换消极思维,善于与人合作,先去理解别人并且让别人感觉到他们的重要,最后,每个人不要忽视了给别人外在的观感,要随时随地注意自己的形象。人的大脑一次只能考虑一件事情,思考的人来决定是积极的事情或者消极的事情。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任何时候都是自我选择的结果。无论快乐还是不快乐,气愤还是愉悦,热情还是沮丧,都是自己决定要这样的。这是一个选择的过程,而选择权则在掌握在自己手中。通过使用积极正面的陈述,可以使一个人专心致志地从事自己真正在乎的事情。可以选择那些积极的信息来武装自己的头脑,而不是听任自己的思绪在那些令人不快的事情上徘徊。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改善对待自己和他人的态度,排除那些消极的想法,取而代之的是对目标的思考。伊斯兰教有这样的谚语:“生活就是由一系列连续不断的问题组成的。”人们的生活中可能充满了大大小小的各种问题。如果不加小心,这些问题就可能占据大脑。对这些问题想得越多就会变得越消极。为了改变这种消极思维的倾向,可以转而去考虑为自己设定的目标。无论什么时候,如果发生了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就去想未来的目标,从而改变消极的思维。用第一人称、现在时态的肯定语气来不断对自己重复这个目标。无论遇上什么问题,纠缠于问题本身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要一遍遍地去想那个问题,想应该责怪谁,以及谁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情,相反,应该想一想如何解决问题,想一想下一步应该怎么办。一旦开始思考能做些什么来解决自己面对的问题,人就开始冷静、清醒下来,变得积极而有建设性,又重新恢复了自制力。几乎所有的消极思维都与人们曾经经历过的某段不愉快有关。而当一个人考虑到自己的目标时,他就会以积极的方式来思考问题。也可以强迫自己去畅想未来而不是沉湎于过去,去想未来的生活方向而不是过去的所作所为。设想一下理想生活以及美好前景,关于未来的梦想和假设一定是令人振奋的,当想到这些事情的时候,就不可能再去想那些令人不快的事情了。另外一个方法是让自己忙于自己的目标和任务,以至于根本没有时间去想别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惟一令人担心的就是没完没了的工作。像有的诗句所说:“我必须令自己忙于工作,以免迷失自我。”忙于工作的时候,所有忧虑和担心就会不翼而飞。态度决定一切(2)李佳东在工作过程中,与他人和谐相处、密切合作是一个成功人士所应具备的必不可少的素质之一。研究表明,大多数商业合作伙伴是因为相处不和睦而分裂的,这一原因超过其他任何一种原因。积极开朗的人在几年之内取得的成就比消极的人在十年甚至二十年之内的成就还要大。人们都喜欢与乐观的人共事,因为和这样的人在一起才会感觉非常愉快,言谈举止会很自如。把握自己的言行和举止,确保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对自己有帮助。一个人希望别人怎么看待他,他就应该以什么方式与别人交往。最后,对于一个渴望成功的人来说,外在形象非常重要,尤其在年轻的时候。外在形象是内心态度的体现,有时候它能决定一件事,甚至一个人一生的成败。人们往往很看重第一印象。有这样一句话:你永远没有第二次机会来留下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研究表明,人们4秒钟之内就会对另一个人的外表留下深刻的印象,30秒之后,这个印象就会定型。然后再观察相关的事情来证实第一印象。由于人类的思维方式,所有人对事件的感受都是有选择的,所以会忽略那些与他们的判断无关的事情,即使这事情能够传达非常重要的信息。最成功的人往往非常注意自己的形象。他们会努力给别人留下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因而在外表上颇费心思。他们研究其他成功者的着装并效仿他们,他们总是关注业内的成功人物,然后不断向他们靠拢。俗语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随着地位的不断提高,越成功的人穿着也越考究。就像鸟类能够通过羽毛来识别自己的同类一样,人类也以他们特有的方式识别自己的同类,他们是通过着装和服饰来相互识别的。即使是在一间拥挤的房间里,成功者也能相互认出来。在社交场合和商业交易中,那些相似的人总是能够相互吸引。事实上,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的时候感觉最好。如果某个人想让重要人物与他在一起的时候感觉轻松舒适,他的着装和行为举止就应该首先得到他们的认同。这就是为什么成功人士总是衣着笔挺,腕带金表,虽然这对他们因努力工作而疲惫的身体可能并不合适。细节决定成败,可能大多数人都不会相信一名推销员可能仅仅因为刮去胡子就使他的事业有了飞跃,但这确实是事实。当一个人看起来容光焕发的时候,他的自我感觉也会非常好。当他环顾四周并发现自己穿得最为得体的时候,他会发自内心地感到自豪并充满自信。如果一个人穿得像一个赢家,他的所作所为也会像一个赢家。如果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和服装打扮像一个成功人士,久而久之,无论他做什么事情都会感觉自己确实是一个非常杰出的人。成功的公式是对人生目标的想法乘以投入其中的感情将决定实现目标的速度。对自己的目标或者蓝图投入的感情越多,它对人的潜意识的作用就越大。如果一个人对实现目标有着强烈的渴望,就会激发他内心的热情和决心,任何困难都将被克服。瑞士的埃尔德集团,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收银机销售公司。但在公司成立的最初几年,因业务代表的消极心态,曾让公司面临全盘溃败的窘境。于是总裁查菲尔先生亲自来到业务代表中间探访。业务代表们抱怨在工作中遇到了很多困难,有一半人都坦陈自己在另谋出路。于是查菲尔叫来了公司门口那个每天替员工擦鞋的小鞋匠来给他擦鞋。查菲尔问他:“你几岁了?在我们公司门口,擦鞋有多久了?”小男孩回答:“我9岁,来了6个月了。”“很好。你擦鞋一次赚多少钱?”“擦一次5分钱。”男孩回答,“但有的时候,我会得到一些小费。”“在你来之前是谁在这里擦鞋?他为什么离开?”.“是一位叫比尔斯的男孩,他已经17岁了。我听说,他觉得擦鞋无法维持生活而离开了。”“那你擦鞋一次只赚5分钱,有办法维持生活吗?”业务代表们都惊异地听着男孩下面的回答。“可以的,先生。我每个星期五给我的妈妈10元钱,存5元到银行,再留下2元做零花钱。我想我再干一年,就可以用银行里的钱买辆脚踏车了,但妈妈并不知道这件事,我要给她一个惊喜。”小男孩,边卖力地擦着鞋子,一边微笑着回答问题。查菲尔对业务代表们说:“这位男孩现在做的工作,过去是由一个比他大8岁的男孩负责的。他们的工作相同,索取的费用相同,服务的对象也相同。”“但是,”他激动地说,“两个人的结局不一样!这个小鞋匠内心充满着生活的希望,当他工作时,他脸上总是面带微笑。他期待成功,所以成功也就走向他。而原来那个男孩性情非常冷漠,悲观失望,心情不稳定。而且,当顾客给他5分钱时,他也不会说声‘谢谢’,因此,他的顾客也不会再给他小费,自然也就不愿再看到他冷淡的脸……所以,他的生意越来越惨淡,当然无法赖此为生。”业务代表们明白了,他们之所以销售得不好,就是因为他们被对方的困难吓退了,而没有在销售收银机的时候,用他们的快乐和胜利的信念感染对方,并消除对方的恐惧心理。结果,第二年,埃尔德集团就依靠全体员工的团结努力,走出了困境,在全球取得了骄人的业绩。想取得成功的人都应该知道:没有一个百万富翁可以消极、懒散、悲观、忧虑、草率……地面对这个世界,成功与失败的差别只在心态。一个9岁的小孩子,都会漠视困难的环境,积极销售他的乐观和自信,取得了自己满意的成就。那么每一个有智识的青年都可以像这个9岁的小孩子一样。只有这样,当一个人步入30岁的门槛时,才不会为自己消极的心态而感到懊悔。精益求精才能创造奇迹(1)李佳东有个学习绘画的学生问著名的画家,应该怎样做才能尽快地把画卖出去。画家说:如果你花十年的时间画一幅画,两天就可以把它卖出去;相反如果你只花两天的时间画一幅画,十年也不一定能够把它卖出去。约翰·保罗·盖蒂说:“如果一个人能够想出一种更好、更快、更经济的做事方法或者生产方法,他的未来和财富就尽在掌握。”如果一个人想要塞30岁之前快速的获取财富,而没有时间等待财富慢慢积累的话,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将事业做到精益求精的地步。很多不成功是不能累加为一个成功的,那只能让人浪费宝贵的时间。社会上有两个关于成功的比喻使用得非常频繁:运动和商业。在这两个领域中,竞争中的优胜者赢得承认和回报。那些在竞技中取胜的人获得称赞,人们向他们致以敬意,在商业领域人们购买那些物有所值的产品和服务。无论是哪种情况,人们选择的标准都是质量,只有优胜者获得奖励。这一点是勿庸置疑的。事实是,在竞争中,如果表现出众,回报就会很丰厚;如果表现平平,回报也不过一般;如果表现欠佳,那么相应地,回报只会低于平均水平,而且很不稳定。在社会上盛行两种心理,一种是不劳而获的心理,另一种是急于求成的心理。任何一种都能阻碍人的成功,而两种结合起来更是成功的致命障碍。有第一种心理的人认为他们的收获一定会大于付出。他们希望投入一块钱能立刻获得两块钱的回报,他们总在寻求这种看起来可以投资少而收效大的机会,他们试图在别人推动旋转门的时候趁机穿过门去。这种人试图违反普遍存在的基本定律,即收获与耕耘成正比的规律。有人可能听过下面这个笑话:一个人从30层高的楼上跳下去自杀,当他落到15层的时候,有个人从窗户里探出头问他:“感觉如何?”这个正在快速下降的人回答:“到目前为止还不错!”每一个希望投资少而收效大的人都处于相似的境地。他可能在短期内感觉良好,最终却还是会幡然醒悟、后悔莫及的。来自哈佛大学的布雷格斯校长曾经这样写道:“首先完成你的本职工作,再去做更多的事情。即使你遭受磨难,也应该继续工作。在你的工作和磨难结束之后,你将享受到生活的乐趣。”彼得·德鲁克有一次这样写道:“即使你的新事业从你的餐桌起步,你的目标也应该是成为业内的领导人物,否则你根本就不应该开始。如果你的目标只是迅速地赚一笔钱或者一点额外收入,你永远不可能非常成功。你很可能面临既失去时间、又失去金钱的境地。”如果一个人的目标是自己创业,在竞争环境中提供优于别人的产品和服务,然后全力以赴地朝着这个目标奋斗,那么他最终将在你自己确定的领域内获得巨大成功。史蒂夫·乔布斯和史蒂夫·沃斯尼亚克就是在汽车库里设计出了第一台苹果电脑的,其他任何人也可通过努力建立一个庞大的事业。当然,即使一个人的目标不是成立一个大公司,他也应该尽最大努力把工作做好,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长期的成功。就个人而言,向往三十而富的人的目标应该是跻身业内10%的成功人士之列,不求最好不应该是他的目标。下定决心,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克服所有困难,解决所有问题,不惜一切代价做到最好。现代社会是一个专业化的社会,一个人只有业有所专、技有所长,使自己在某一领域中有过人之处,才能获得更多成功的机会。否则,自认为是多才多艺的人,实则是样样不精。许多年前,当电脑自动化的新技术还未面世的时候,在工商管理方面极负盛名的哈巴德曾经这样说:“一架机器可以取代50个普通人的工作,但是任何机器都无法取代专家的工作。”现实证明,现代数以万计的普通工作都已经由机器取代了,但专门人才的地位还是稳如泰山。因为没有这些专家来操纵机器,机器就会像废物一样毫无用处。法国文学家雨果说:“只要是学有专长,就不怕没有用武之地。”可见,一个人只要能把自己锻炼成为某一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人物,就能有所作为。古代天津有位小名叫“狗子”的生意人,只是对蒸包子有所专长,就成功地创下了一个名扬中外的包子老字号;北京的王麻子只是剪刀做得好,他却凭借它成功地开创了自己的事业。相反,许多知识涉猎广博的人,对各个领域都是浅尝辄止,结果一生平庸,默默无闻:多年来,罗伯特自认为自己有多方面的才华和兴趣,但这却把他弄得很狼狈。他大学时主修经济学,毕业后到一家出版公司工作了几年以后又回到学校念了个MBA学位。学成之后,他到一家公司做咨询顾问,他认为那家公司有生意可做,但是至于什么生意他自己也说不清楚,因为他认为如果能说清的话,公司就会限制他的服务范围。这与他自认为无所不通的信念是不符的。精益求精才能创造奇迹(2)李佳东罗伯特很少拒绝客户提出的要求,似乎他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为了提供正确的指导,他工作得非常认真、辛苦。由于他非常聪明并且凡事不屈不挠,因而总是能够比较从容地应付解决客户的问题。即使客户提出什么特殊的要求,他也总能想出办法。罗伯特一直致力于使自己成为多面手。他一直很喜欢用一句话来形容他自己的工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他把自己比作救火员,总是自豪地说:“公司总会有什么地方发生问题,接着警铃响起,然后就来找我万能的罗伯特,由我先去抢救。专业咨询顾问就应该是这种样子,要能应付所有的问题。”但实际上呢?罗伯特的公司一直经营平平,向他进行咨询的客户,大都对他的服务表示满意,但却很少有再次向他咨询的。罗伯特绝对不是一个特殊例子。根据美国某调查机构连续对350位MBA所作的追踪研究显示,罗伯特的情形发生在很多没能成功创业的人身上。对于一个人的事业而言,最大的危机就是业不精专,没有一项自己的特长。人们根据调查数据还发现这样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现代教育培养起来的MBA往往更执着于自己的方法,发展专长的范围虽然有限,但十分专精;而自己创业的人比较喜欢凡事一把抓,以至于专业无法专精。没有人限制他们在某一专业领域发展所长,他们也认为没有必要总把自己局限在那里。他们常常庆幸能有较多的发展机会,而这些恰恰正是造成他们失败的最主要因素。但更为可怕的是,这些多才多能的人,往往认识不到自己之所以失败的真正原因。所以,如果一个人想获得更多的成功,最好放弃“懂得越多,机会越多”的想法,而接纳“钻得越深,机会越多”的想法。他必须让自己在某一方面有所特长,出类拔萃。另外,如果一个人在某一方面很精通,而在其他方面懂得不多,甚至一窍不通,就不要不好意思承认某方面的无知,不要充当这方面的专家。他应该向别的专家请教。第二种阻碍人成功的心理是急于求成。有这种心理的人试图寻求实现目标的捷径。他们寻求最简洁的方法来获得主要技能,而掌握这些技能通常需要付出数月甚至数年的艰苦劳动;他们寻求快捷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往往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成功不是没有捷径,但是这样的捷径是要靠仔细的思考和准确的判断才能找到,盲目的追求速度只能把人带入歧途。有些人痴迷于流行的“迅速致富”的观念。他们买彩票,购买低价股,投资于那些自己毫不了解,但是据说很快就有回报的东西。这些人往往把自己多年的劳动和积蓄浪费在那些所谓的“迅速致富”上面。许多人认为他们可以从高层做起,然后一直在高层做下去。他们太急于求成,不屑于去做基础工作。他们没有意识到,要为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必须先彻底精通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在任何一个领域,要想业务精通都必须付出日积月累的艰苦努力。只要预先下定决心,就会投入时间和精力来使自己更加优秀,对此要有耐心,因为任何成就的取得都需要时间。而且在学习上花的时间越多,成功的速度就越快。一位世界名厨曾经在瑞士日内瓦的烹饪学院学了7年的厨艺。他是从如何削水果和蔬菜的皮开始学起的。这些事情他做了整整一年,直到他对味道和成分不同的各种蔬菜、水果的纹理完全熟悉、了解,并高度敏感。第二年里,他开始学习做沙拉,并为一些简单的菜准备主菜和配料。在随后的每一年中,他都要花上百个小时去熟悉每一种作料、每一种调味品、每一种配料、每一种食谱。在7年即将结束的时候,经过考试,他拿到了也许是世界上最值得人们尊敬的烹饪学位。大多数厨师一般在这个时候就会找一家酒店去赚钱,而他却到欧洲一家顶尖酒店跟着一位厨师长又实习了5年。这时他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厨师了,欧美的各大酒店争相聘请他。如果他不自己开饭店的话,他的能力足可以担任一家高级酒店的厨师长,拿到很高的薪水,而且退休以后也仍然有经济来源。他说在成为鼎鼎有名的大厨师之前,必须精通烹饪艺术中的每一个环节,必须学习前人实践过并留传下来的每一个环节,在烹饪水平达到出神人化的地步之后,才开始革新他学过的菜谱。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是思考的能力,就是运用自己的智力去实现目标的能力。大多数人都随遇而安,他们安于现状,很少去考虑他们为什么那么做。托马斯·爱迪生曾经写道:“普通人想尽一切办法来避免动脑筋。”为了能脱颖而出,必须经常分析、衡量自己的表现,并寻求改善的途径,必须确定达到成功需要的技能由哪些部分组成,必须不断提高、永不停歇。这是一个胜者通吃的时代,只有力求完美的人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就像百米赛跑一样,或许每名选手的实力都是一样的,而落后的人只是因为在某一个瞬间他跑得不够完美。相信自己有可以无限挖掘的潜力(1)李佳东亨利·大卫·梭罗曾经说:“如果一个人充满自信地朝着他的梦想前进,并且尽最大努力去过他想象中的生活,他会在不经意间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有些人对于在30岁取得成功总是抱着怀疑的态度,他们总认为自己的能力不够。实际上人们会经常低估自己的能力,就好像有些人经常高估自己的能力一样。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销售鞋子的公司派遣了两名员工到非洲某国去开拓市场。第一个人痛恨这项工作,他希望自己可以不用去非洲,第二个人则信心百倍地将这项任务看作是事业发展的大好机会。他们到达那个国家以后,分别进行了鞋业市场调查,然后分别向总部报告了市场调查情况。那个不愿意去非洲的人写道:“这次白跑一趟,这个国家没有市场,因为这里根本没有人穿鞋。”而那个坚信自己能够大有作为的人则写道:“真是太好了!市场潜力无限,因为这里没有人有鞋穿。”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力可以挖掘,即看上去一无所有,正如一首小诗所说:“两个犯人透过铁窗向外看。一个人看到了泥浆,另一个人看到了星星。”另外一个能够提高成功几率的因素是对自己以及自己的一切全权负责。杰出人士的标志是他们拒绝任何借口,从不责备他人或者抱怨自己的处境。相反,他们会不停地说:“我来负责!”总而言之,每个人的思想都是独一无二的,谁也无法取代。既然希望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那么对自己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必须负全部责任,一个人的成就和地位都是由自己决定的。如果对自己的生活有任何不满意的地方,必须自己去改进。承担责任是非常重要的,它使人能完全掌握自己的生活和面临的所有事情。由于思想决定命运,只要控制了自己的思想,就能够控制以后的生活。一个人一旦决定只去想那些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就能成为一个极端幸运的人。这将调动他的潜意识,提高成功的可能性。同时,他不会再做那些影响自己取得成功的事情,任何导致他对自己的潜力产生怀疑的观念都会立即被拒绝。哈佛大学曾经作过一个调查,然后为未来作了三个预言。第一个预言是:接下来的一年会比前一年的变化多;第二个预言是:接下来的一年里会比前一年的竞争激烈;第三个预言是:接下来的一年里会比前一年的机会多。事实证明,在以后的每一年里,这些预言都是正确的,因为这三个预言的结论包含在注解中,它断言,那些不能适应快节奏变化、不能快速对激烈竞争做出反应、不能有效利用新出现的机会的人两年之内会失去任何成功的可能性。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7
正序
倒序
三十而富:30岁前速成百万富翁
三十而富:30岁前速成百万富翁-2
三十而富:30岁前速成百万富翁-3
三十而富:30岁前速成百万富翁-4
三十而富:30岁前速成百万富翁-5
三十而富:30岁前速成百万富翁-6
三十而富:30岁前速成百万富翁-7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三十而富
三十而富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