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小说家仍旧是神仙,因为他可以创造一切(即便是有幸成为现代小说先驱的作品,也没能完全排除作者的意向)。不同之处在于,我们已经不再是维多利亚时代所想象的无所不知、发号施令的神仙;我们成了新的神学形象,即以自由而不是权威为首要原则。 我是否糟糕地破坏了原先的构想呢?没有。我的人物还存在着,存在于跟我原先的构想差不多的现实之中。正如一位希腊人在二千五百多年以前所说,虚构无处不在。我发现这个新现实(或曰非现实)更加可信。我想让你知道,我无法完全驾驭我脑海中的人物。其实你也一样,不管你怎样想方设法,也不管你日后可能要变成波尔蒂尼夫人那样的人物,你也不能完全驾驭你的子女、同事、朋友,乃至你自己。 这种说法是不是失之荒谬呢?人物要么是“真实”的,要么是“虚构”的呀。倘若你认为我的虚伪的宣传家,那我只好一笑了之了。其实,你自己都认为自己的过去并不真实。因此你装扮它,美化它,或涂抹它,删改它,修补它……总之是对它虚构。虚构完毕以后,便把它搁在书架上——成了你的一本书,你的理想化了的自传。我们都在逃避真正的现实。 这是现代人类的基本特点。 因此,要是你认为这些令人遗憾的插话(即第十三章)与你的时代、你的进步、你的社会、你的发展毫无关系,与本书所描写的场景后面在夜间正挣脱锁链的其他人物毫无关系……我也并不想争辩,但我对你却产生疑心了。 上文我只报导了事情的表面现象,即莎拉在黑暗中哭泣,但并没有自杀;尽管下了严格禁令,但她还是常去康芒岭。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她实际上是跳了下来,是在不停地跌向深渊,因为波尔蒂尼夫人迟早会知道这个罪人执迷不悟,罪上加罪。莎拉过去常去树林里散步,现在确实去得少了。这无疑是剥夺了她的自由;不过从那次谈话以后两个星期来一直是阴雨绵绵,因而这种剥夺也就并不怎么使她难过。另外,她也的确小心了一些。马车道从镇子里伸展出来,通向一条小路,然后再弯弯曲曲地越过瓦里岭的宽阔岭顶,往下与通向西德茅斯和埃克斯特的大马车道汇合。瓦里岭上有几幢大户人家的房屋,看样子那里倒是散步的好地方。幸好从那些房子里望不到马车道与小路的交汇处,所以莎拉走到交汇处后只要向四周张望一下,便可弄清周围是否有人看见她。有一天,她出发时本来打算到树林里走走,但踏上小路来到通向牛奶房的支路时,她看见有两个人绕过一个高坡走了过来。她没有停下脚步,直接朝那两个人来的方向走去,可是她绕过山坡后回头望了一下,发现那两个人没有走通向牛奶房的支路。随后,她转身往回走,悄悄走进她那个不易被发现的庇护所。 走那条小路,她随时都有撞见其他散步者的危险,也有被牛奶工和他老婆看见的危险。不过她自己又找到了一条小路,可以避开后一种危险。因为那条小路在通牛奶房的支路的上方,绕了个弯子通向树林。从这条小路走过时,在牛奶房里是看不到她的。她时常走这条小路,但是到了那天下午,她鲁莽地——现在我们已看出她的不小心了——完全出现在两个男人的视线之内。 她被人发现的原因非常简单。她睡过了头,而且她知道回去读《圣经》的时间已经过了。那天晚上波尔蒂尼夫人要到科顿太太家进晚餐,因此读《圣经》的时间比平时提前了一些好让波尔蒂尼夫人就有时间准备一场表面缓和但实质激烈的战斗。她跟科顿太太见面时总要发生一场战斗。那是两条古代雷龙之间翻江倒海的战斗。虽然两人战斗时都是穿着黑色天鹅绒衣服,而不是靠坚强的体力去拼杀,战斗时双方都是引用《圣经》箴言,而不是靠愤怒的牙齿去撕咬,但战斗的双方却同样顽强不屈,残酷无情。 还有,莎拉觉得,查尔斯从高处盯着她的目光也叫她震惊。她觉得自己正加速跌向深渊。既然无情的渊底正向上浮起,而且又是从那样的高度跌下去,小心又有什么用处? ------------------ 正文 第14章 “要让我说,埃里特先生,和聪明博学而又谈锋很健的人在一起,那才叫谈得拢呢。” “你错了,”他彬彬有礼地说,“那不只是一般的谈得拢的问题,而是谈话投机了。一般能够与你谈得拢的人无非只要出身不低微,念过书,有一点仪态就可以了。要论受教育程度嘛,就难免欠缺得多了。” ——简·奥斯丁《劝导》 在十九世纪,凡到莱姆旅行的人,虽然不象去古希腊殖民地旅游的人那样要经受严峻的考验——实际上查尔斯不必站在伦敦市政厅门口。发表佩里克利斯①式的演说,也不必对世界大事纵横议论,那才是真正的严峻考验呢——但他们几乎毫无例外地要让人们评头品足,总会有人向他们问这问那。到莱姆以前,欧内斯蒂娜已就此提醒过查尔斯,叫他必须把自己看作跟动物园中关在笼子里的动物差不多,尽量忍受那些粗野的目光和捅到笼子里来的伞柄。查尔斯每星期得两三次陪着欧内斯蒂娜和特兰特姨妈去拜亲访友,忍受那些难以忍受的无聊应酬。唯一的安慰是他们回到特兰特姨妈家后有一阵小小的欢乐。那时,欧内斯蒂娜会怯生生地望着他那被无聊的闲谈弄得呆滞的眼睛,问道:“是不是太讨厌了?你能原谅我吗?你恨我吗?”查尔斯听后展眉一笑,她便会扑进他的怀里,那副高兴的样子好象他经历了暴乱或雪崩后竟奇迹般地大难不死似的。 -------- 事有凑巧。就在查尔斯于安德克立夫崖碰见莎拉的第二天上午,在莫尔伯勒府邸发生了“雪崩”。查尔斯参与的那些拜访,既非偶然亦非必然。在莱姆这样的小镇上,不论哪些人到哪家拜访,人们很快就会得知。因此,双方对这样的拜访都很重视,认为这是严格的礼节。波尔蒂尼夫人对查尔斯的兴趣可能不比查尔斯对她的兴趣更浓。尽管如此,要是查尔斯不被锁着拖来见她,让她那肥胖的小脚在他身上踩几下,这位太太必定深感在礼貌上受到了怠慢。因此,查尔斯必得前往,而且愈早愈好,因为在逗留期间,拜访越迟,敬意就越小。 自然,对当地人来说,这些“外地人”只不过是体育比赛中的记分牌而已。拜访本身是无足轻重的。关键的一点是这些拜访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亲爱的特兰特夫人想让客人第一个拜访我……”;“欧内斯蒂娜还没到你家去过呀?这可够怪的喽。真够烦人的,她已经到我们家拜访过两次啦……”;“我敢肯定这是个疏忽,特兰特太太倒是个好人,可是她也太没脑子啦……”这一类的话只不过表明人们希望得到垂涎已久的机会,以便将社交的匕首插进对手的心脏。而这样的机会要靠查尔斯那样的“重要”人物来提供啊。因此,查尔斯就不可能避开自己的注定命运,他就象一只胖胖的老鼠跌进饿猫——说得确切些,是几十只饿猫——的利爪之间那样。 那次树林中相遇以后的第二天上午,莎拉在波尔蒂尼夫人的客厅里听到仆人通报,说特兰特夫人带着两名年轻客人来了。她正要起身离开客厅,可是波尔蒂尼夫人却叫她留下,其原因是她一想到年轻人的快乐劲头,就火冒三丈。再说,她与科顿太太头一天激战了一个晚上,现在更应该发泄一下了。她认为,欧内斯蒂娜是个轻佻的年轻女子,她的未婚夫也必定是个轻佻男子。她的责任就是留下莎拉,使他们扫兴。还有,她知道,这样的社交场合对那个罪人来说一定是如坐针毡。总之,她是心怀叵测。 客人们进来了。特兰特夫人穿着拖地长裙走在前头,满面春风,一脸和气。莎拉怯生生地站在不显眼的地方,心里很难过。查尔斯和欧内斯蒂娜站在特兰特夫人和波尔蒂尼夫人身后的地毯上。两个老太婆相识已有几十年了,可是还要象征性地拥抱一下。接着,欧内斯蒂娜走上前来,先向这位俨然象女王般的老太太行了个屈膝礼,随后接过她的手吻了吻。 “您好么,波尔蒂尼太太?您的脸色真是好极了。” “在我这种年龄,弗里曼小姐①,精神上的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呢。” -------- “那我就用不着担心了。” 波尔蒂尼夫人本想就这个有趣的问题高谈阔论一番,谁知欧内斯蒂娜转身向她介绍查尔斯。查尔斯弯腰吻了吻老太太的手。 “和您在一起真是莫大的快乐,太太。房子真漂亮。” “对我来说是太大了。只是由于我亲爱的丈夫的缘故,我才住在这里的。我知道他活着希望我住在这儿,现在他死了仍希望我住在这儿。 波尔蒂尼夫人说完后,便凝视着查尔斯身后墙上挂着的那张一家之主的画像。那是她的丈夫弗雷德里克的画像,是一八五一年他去世前两年画的。从画像上看,他显然是位尊贵、精明的基督教徒,人长得也挺漂亮,最重要的是,他的社会地位比大多数人都高。他是至尊至贵的基督教徒,这是不言而喻的。至于其他品质,则是画家的想象。已去世多年的波尔蒂尼先生生前尽管十分富有,但在家中却完全无足轻重,他一生真正有意义的行动就是离开了这种形同虚设的地位。查尔斯不无敬意地望着自己面前这位令人扫兴的人物,说道: “噢,说的是,我明白,那是很自然的事。” “他的愿望是不能违背的。” “是的,是的。” 特兰特夫人刚才进门时就朝莎拉笑了笑,这时便趁机拿她来岔开这种关于死人的谈话。 “伍德拉夫小姐,见到你真叫人高兴。”她走过去握住莎拉的手,满怀忧虑地望了望她,低声说道:“到我家坐坐——待蒂娜走后,好吗?”顷刻间,莎拉的脸上出现了一种少有的表情。她心里的那件计算机早就算过特兰特夫人,而且还贮存着计算结果的记录。她那种冷淡含蓄,那种可怕的、近乎藐视一切的神态在波尔蒂尼夫人面前已经成了一种面具,而这时面具一下子摘掉了。她甚至还笑了笑,虽然这种笑里带着悲切。她微微点了点头:如有可能,定当前往。 随后又是一番相互介绍。两位年轻女子冷淡地相互点点头。查尔斯向莎拉鞠了一躬。他细细地观察着,看那姑娘是否会露出前一天他们曾两次相遇的事儿。但是,莎拉的眼睛却有意躲避着他。他极想看看这野性的动物在这禁闭的环境中会如何动作,但不久便大失所望,他看到的是彻头彻尾的逆来顺受,胆小拘谨。波尔蒂尼夫人除了叫她拿东西或要热巧克力时叫她打铃外,其他时间根本不理睬她。查尔斯看到欧内斯蒂娜也是如此,心中十分不悦。特兰特姨妈竭力叫那姑娘参加他们的谈话,但莎拉总是坐得稍稍离开一点,脸色淡漠。这种态度可以看作她自知地位低下,因此畏畏缩缩。查尔斯曾一两次有礼貌地转向她,问她是否同意自己的某个看法,但每次都是徒劳。她回答得十分简短,仍然避开他的目光。 查尔斯直到谈话快结束时才看出,这种情势之中有一种新的东西。那姑娘沉默不语、逆来顺受的样子与她的本能正好相反。她不过是在表面应付,实际上她完全不愿与她的女主人搭腔,对她的女主人的谈话完全不以为然。波尔蒂尼夫人和特兰特夫人各自一会儿忧郁,一会儿欢快地谈论着。话题数目虽然不多,但讲起来却是滔滔不绝。什么仆人呀,天气呀,就要出生的孩子呀,婚丧嫁娶呀,迪斯雷利先生呀,格拉斯通先生呀(这时的话题似乎适合查尔斯的胃口,但波尔蒂尼夫人却乘机大骂迪斯雷利的私人信条,大骂格拉斯通的政治信条),随后又谈到上个星期天讲道的事,还谈了当地商人的毛病,话题自然最终又回到仆人身上。查尔斯时而笑笑,时而扬扬眉毛,时而点点头。同时他发觉,闷声不响的伍德拉夫小姐一直在尽力压抑着内心的不平。精明的旁观者感到有趣的是,她并不怎么掩饰这种情绪。 查尔斯还是很有眼力的,他看出了莱姆镇上几乎所有的人都没有看出的东西。不过,要不是他的女主人表现了典型的波尔蒂尼主义,他的推理便会仍旧停留在猜测阶段。 这时,波尔蒂尼夫人问道:“我辞退的那个姑娘,她没有给您惹麻烦吧?” 特兰特夫人笑了。“玛丽么?我说什么也不会让她离开我的。” “弗尔利夫人告诉我说,她今天早晨看见玛丽跟一个男人在说话儿。”波尔蒂尼夫人说一个“男人”正如后来占领时期两个法国爱国者说“纳粹”一样。“一个年轻男子,弗尔利夫人不认识他。” 欧内斯蒂娜责备地瞥了查尔斯一眼,目光锐利。查尔斯一时心急火燎,以为人家指的是他,过了一会他才明白过来。 他微笑着说:“那一定是萨姆,我的仆人,太太。”他说明萨姆是他的仆人,以便得到波尔蒂尼夫人的谅解。 欧内斯蒂娜没有看他,说道:“我本来想告诉你,我昨天也看到他们俩在说话儿。” “不过,不管怎么说,”查尔斯很不以为然,“咱们总不能在他们碰到一起时禁止他们说话吧。” 欧内斯蒂娜开口了:“伦敦和这儿乡下不同,我认为你该说说萨姆,那姑娘容易上当。” 特兰特夫人听到“乡下”一词,又听到别人批评玛丽,觉得自己受到了伤害。“欧内斯蒂娜,亲爱的……她可能喜欢说说笑笑,但我从来没有发现——” “我亲爱的、好心的姨妈,我早知道你非常喜欢她。” 查尔斯听出未婚妻的声音里带着冷冰冰的讽刺味道,便站到受伤害的特兰特姨妈一边了。 “我希望有更多的女主人喜欢自己的女仆。只有女仆感到幸福的家庭才是真正幸福的家庭。” 欧内斯蒂娜听后不高兴地撅起嘴唇,垂下眼皮。好心的特兰特夫人听了赞扬,脸微微一红,也垂下了眼皮。波尔蒂尼夫人一直在乐呵呵地听着这场火力交叉的唇枪舌剑。现在,她感到非常讨厌查尔斯,觉得到了非奚落他一顿不可的时候了。“史密逊先生,您的未婚妻在这种事情上比您看得准。那姑娘我是有数的,以前我只好辞退她。要是您的阅历再深一些,您就会懂得,在这种事情上怎样严格也不过分。” 她也垂下了眼皮,那意思是说,对此问题她已发表了意见,因而也就有了定论,不必多讲了。 “我尊重您的丰富经验。太太。”查尔斯说,但他的语调里明显地带着冷嘲热讽。 三个女人都垂下眼皮坐着,但她们沉默的原因各不相同。特兰特姨妈是因为受到赞扬后十分窘迫;欧内斯蒂娜是因为生自己的气,原来她并非要查尔斯受到这种冷遇,后悔自己刚才不该插嘴;波尔蒂尼夫人则是得意洋洋,暗中高兴。就这样,莎拉和查尔斯终于在她们不注意的当口交换了一下目光。那是短暂的一瞥,但却包含了千言万语。两个陌生人终于发现,他们有着共同的敌人。这是她第一次没有那样审视地瞪着他,而是望着他。查尔斯决意对波尔蒂尼夫人报复,并就共同的人性给欧内斯蒂娜上一课,显然这一课对她来说是必要的。 他还想起了跟欧内斯蒂娜的父亲最近关于达尔父的一场争论。顽固势力在这个国家十分强大,他不能让这种势力停留在他要娶的姑娘的心中。他是要说说萨姆,是的,老天在上,他是要跟萨姆谈谈。 至于他怎样说,咱们稍等片刻便见分晓。但是这次谈话的大体内容其实已经落在了实际情况的后面,因为波尔蒂尼夫人所说的“男人”那时已经坐在特兰特夫人家楼下的厨房里了。 那天早晨萨姆的确在库姆街碰到了玛丽,并故意问她烟灰是不是可以在一个小时内清除掉。这样,他自然知道了特兰特太太和欧内斯蒂娜小姐要到莫尔伯勒府邸作客一事。 厨房里的谈话认真得要命,比波尔蒂尼夫人客厅里的谈话不知认真了多少倍。玛丽倚在食品橱上,白嫩的胳膊交叉在胸前,一绺金黄色的头发从防尘帽下飘了下来。玛丽间或也提一两个问题,但主要是萨姆在讲话——讲的主要内容是如何擦洗那张长桌子。两人的目光只是偶尔才碰到一起,随后便各自羞涩地转向一边。 ------------------ 正文 第15章 至于劳动阶级,上一代人的粗野习俗已演变为泛滥成灾的、纵情声色的放浪…… 《矿区记实》(1850) 双眸深处, 有一丝轻掠的笑意。 ——丁尼生《悼亡友》(1850) 第二天早晨,查尔斯开始不客气地试探起伦敦佬萨姆的心思来。实际上,他这样做并非是因为跟欧内斯蒂娜怄气,也不是因为他跟波尔蒂尼夫人就萨姆的事情有过激烈的争论。在上面描写的那阵争论过后不大一会儿,他们三人就离开了莫尔伯勒府邸。他们沿坡向下朝布罗德街走着。一路上,欧内斯蒂娜默默无语。回到家后,她设法支开特兰特姨妈,单独跟查尔斯待在一起。姨妈刚走出门,她的眼泪便夺眶而出(这一次不象以前那样有前奏式的自我谴责),她一下扑到查尔斯的怀里。他们在相爱中还从没出现过这样不愉快的情景呢。她的甜蜜、亲爱的查尔斯竟然受到那个可恶老太婆的奚落,而且全是因为她自己一时怄气才惹出来的,这叫她无论如何忍受不了。查尔斯爱抚地拍拍她的肩膀,替她揩掉眼泪。这时欧内斯蒂娜把以上的想法说了出来。作为“报复”,查尔斯在她泪汪汪的两眼上各吻了一次。这样,他就算原谅了欧内斯蒂娜。 “我说亲爱的蒂娜,傻姑娘,咱们干吗要阻止别人象我们这样幸福呢?那个鬼丫头跟我这个坏东西萨姆即便是相爱了,那有什么不好呢?难道咱们要向他们扔石头?” 她坐在椅子上,抬头朝查尔斯笑笑。“看样子你为人处事倒真象个大人呢。” 他跪在她的身旁,握起她的手。“小乖乖,你永远是我的好乖乖。”她低下头来吻他的手,他则吻着她的头顶。 她轻轻地说:“还有八十八天,我简直不敢去想。” “咱们私奔吧,到巴黎去!” “查尔斯……看你多坏!” 她抬起头,查尔斯吻着她的嘴唇。她浑身酥软,朝椅子的一角瘫下去,热泪盈眶,满面绯红,芳心乱跳,以为自己就要晕过去了。她太脆弱,受不了这种感情的突然变化。查尔斯仍然握着她的手,轻轻地摩挲着。 “要是那位了不起的波夫人看见我们现在这个样子,她会怎样呢?” 她双手捂着脸咯咯地笑起来,笑得几乎岔了气。查尔斯也被引得笑起来,笑得前俯后仰,最后只好站起身,走到窗口,装出老成持重的样子。可是他还是禁不住回头看了看,结果他的目光与欧内斯蒂娜透过手指缝的目光碰到了一起。抑制不住的笑声荡漾在这寂静的房间里。他们两人都深深感到,他们正值妙龄青春,自由自在,其乐无穷;作一个纯粹现代化的青年是多么迷人!他们有着纯粹现代化的幽默感,浸沉在永恒的极乐世界里,从而摆脱了…… “哦,查尔斯,查尔斯,你记得那个早期白垩时代的老太婆吗?” 他们两人禁不住再次大笑起来。屋里传出来的声音使特兰特姨妈如堕五里雾中。她一直在门外心神不安,以为两个年轻人一定是在吵架。末了,她想看看是否能调解一番,就鼓起勇气走进屋子。谁知她刚一走进门,蒂娜便笑着跑上前来,在姨妈的两颊上吻着。 “亲爱的,亲爱的姨妈,您太娇贵我啦。我都给您宠坏啦。散步时穿的那条绿裙子我不想要了,我想送给玛丽,您看好吗?” 当天晚上,夜已经很深了,玛丽还在真心诚意地为欧内斯蒂娜祈祷着。至于神灵是否会听到她的祷告,那就很难说了。其实她哪里有心思祷告,忙着试穿裙子还来不及呢。按说,虔诚的人祷告过后就应立即就寝,可是玛丽祷告完毕站起身来后,心里克制不住,想最后再试穿一次。她只能靠一只蜡烛的光亮来打量自己。不过这也不要紧,女人是善于使用蜡烛的。那披散开的金发,那明快的绿色裙子,那颤抖着的身影,那羞涩、欢快的脸蛋儿,连自己看了也又惊又喜……那天夜里,假如她的上帝也在注视着她,他一定会大发思凡之心,希望立刻降临人世上。 “萨姆,我已决定不再雇佣你了,”查尔斯说。他看不到萨姆的表情,因为他正闭着眼。此时,萨姆正在给他刮胡子。可是他感觉到剃刀停了下来,知道自己的话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使对方大吃一惊。“你可以回肯星顿去。”一片寂静,静得任何不太凶狠的主人都会心软的。“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有,先生,我在这儿更快活。” “我已看出,你这个人心眼儿不好,而且这是你的生性。我看你还是到伦敦去吧,心眼儿不好的人到那儿去混混更合适。” “我没做什么错事呀,查尔斯先生。” “特兰特夫人家那个年轻的女仆太傲慢了。我不叫你去,是因为不想让你撞见她,免得你见了她那傲慢样子心里感到痛苦。”查尔斯听到一声长叹。他小心地睁开一只眼。“我这样做不是为你好么?” 萨姆呆呆地望着主人的脑袋。“她已经陪不是了。我原谅了她。” “什么?一个挤牛扔的丫头会陪不是?不可能!” 查尔斯说完后只得慌忙闭上眼睛,因为肥皂刷又粗鲁地刷起来了。 “她不是挤牛奶的,这完全是瞎传,查尔斯先生,纯粹是瞎传!” “我知道了。那么事情比我原先想的还要糟。你一定得走。”萨姆这时已受不住了。他停下刷子。查尔斯只得睁开眼睛,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原来萨姆站在那儿发脾气,或者说至少表面上是一副怒气冲冲的样子。 “怎么啦?” “她,先生。” “Ursa①?你在讲拉丁语么?没关系,拉丁语我比你强。现在你要说实话。你昨天不是讨厌那个姑娘吗?这你不会否认吧?” -------- “那是她惹的。” “嗯。那么是什么原因?谁先惹谁?” 查尔斯打住话头,发现自己的玩笑开得太过分了。萨姆手中的剃刀在颤抖着。那倒不是他想杀人,而是在尽力压抑自己的怒火。查尔斯伸手拿过剃刀,用剃刀指着萨姆。 “在二十四小时之中,萨姆,在二十四小时之中你就变了个人?” 萨姆不知不觉地用原来给查尔斯擦脸的毛巾擦着脸盆架。沉默了一会儿,萨姆开腔了,声音里带着愤懑。 “我们不是油(牛)马,我们是银(人)。” 查尔斯听后微微一笑,站起来走到萨姆身后,抓住他的肩膀,扳着他转过身来。 “萨姆,对不起。可是你得承认,你过去跟女人那样疏远,谁会料到你现在变成这样了呢?”萨姆气呼呼地垂下眼皮。是啊,过去常常瞧不起女人,现在算是恶有恶报,活该倒霉。 “说说那个姑娘吧。她叫什么来着?玛丽?跟那个漂亮的玛丽小姐打情骂俏倒满有意思——让我讲完——不过,我听说她心地满好,可以信赖。我不允许你朝三暮四,叫她伤心。” “天地不容,查尔斯先生。” “那很好。用不着赌咒,我相信你。不过你先不要上门去找她,在街上碰到也别跟她讲话。我要去找特兰特夫人说说,看看她是不是答应。” 萨姆垂着的眼皮抬了起来,望着主人。他又是感激又是悔恨地苦笑着,就象一个垂死的年轻士兵躺在他的长官的脚旁时那样。 “我真是头蠢驴,先生,地地道道的蠢驴。” 让我补充一句:驴是生而愚笨的,蠢驴就更不可救药了。 ------------------ 正文 第16章 豆蔻年华的毛黛姑娘, 将死神和不将功名歌唱, 引得得我连连叹息世风日下, 哀叹自己平庸懒惰,一副鄙俗模样。 ——丁尼生《毛黛》(1855) 相信我,过去对儿女私情所知甚少, 直到我那回在农村乡野度假(现在的假期多么乏 味), 有一天,我“漫不经心地”(就象丁尼生描写的那 样)悠悠荡荡, 我这憨小子,漫不经心地悠悠闲逛, 目光斜视,忽瞥见一个没有戴帽的农家姑娘…… ——A·H·克劳 《托伯拿·乌里奇的木屋》(1848) 我上面描写的那个场景发生之后,五天平静地过去了。查尔斯未曾找到机会继续去安德克立夫崖考察。在这五天中,有一天他和欧内斯蒂娜去西德茅斯远足。在另外几天中,他们上午拜亲访友,间或也调调胃曰,例如射箭什么的。当时,在英国年轻女子中,射箭已经成为一种小小的狂热。绅士们则乖乖地从绿色草地上跑过去,从箭靶上取下箭来(恐怕眼睛近视的欧内斯蒂娜从来没有射中过),回来时开着各种玩笑,如爱神丘比特啦,射中多少环啦,少女梅里安①啦,等等,煞是好玩儿。 -------- 下午,欧内斯蒂娜总是叫查尔斯答应留在特兰特姨妈家,因为有好多正经家务事需要商议。他们在肯星顿的房子太小,因此最后总得搬到贝尔格雷瓦的房子去住,但那房子的契约还没到期,要再过两年才能转到查尔斯名下,这些事都要商量。欧内斯蒂娜似乎因上次那件不幸的小事而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她对查尔斯言听计从,俨然是位贤惠的妻子,总是那么毕恭毕敬,结果查尔斯抱怨说自己成了土耳其的专制官僚。他虽然并非出自内心,但还是要求欧内斯蒂娜在某些问题上跟她争辩一下,要不他就会忘记他们是基督教徒之间的平等婚姻了。 对这种突然过分的顺从,查尔斯只好耐心地对待。他一眼就看出,欧内斯蒂娜的内心受到了猛烈的震撼。在那次小争吵之前,她爱得更深的是婚姻本身而不是未婚夫。说句心里话,查尔斯对她这种从冷淡到热情的转变有时感到有点腻味。欧内斯蒂娜对他谄媚奉承,百般体贴,言听计从,百依百顺,他当然觉得心里美滋滋的。男人嘛,还会有别的什么要求呢?但是,他做了多年自由自在的单身汉,就他的情况而论,也是一个宠坏了的、说一不二的孩子。如今他却常常惊奇地发现不自由,上午的时间不属于他,而下午已计划要做的事情却往往成了欧内斯蒂娜怪念头的牺牲品。当然,他有自己的责任感。作丈夫嘛,就得按妻子的要求去做,因此他也得这么做——这正象他到乡下去散步时必得穿上法兰绒衣服和带钉的靴子一样理所应当。 最难打发的是夜晚!那些在汽灯下的时光真难熬!而且,那时还没有电影或电视可看。对那些靠干活挣钱糊口的人来说,根本不存在什么问题,白天干了十二个小时,晚饭后该做什么的问题是很容易解决的。但是那些不幸的富人就可怜多了,不管晚饭前他们怎样清静,晚饭后他们传统上总是要乏味地呆在一起,来消磨时光。咱们不妨看看查尔斯和欧内斯蒂娜是如何消磨这个无聊的夜晚的。特兰特婕妈总算避开了,因为这位善良的太太到邻居家生病的老处女那儿喝茶去了。那位老处女除了长期和经历与特兰特太太有所不同外,其他方面两人是如出一辙。 查尔斯安闲地伸开双腿坐在沙发上,两个指头按在腮上,另外两个指头顶住下巴,臂肘支在沙发扶手上,无精打采地隔着阿克斯敏斯特地毯①望着欧内斯蒂娜。欧内斯蒂娜左手拿着红色摩洛哥皮封面的一本薄薄的诗集,右手拿着火遮②,正一边读诗,一边有节奏地敲打着火遮。 -------- ①英格兰德文郡的阿克斯敏斯特镇出产的一种著名地毯。 ②火遮类似一个长柄乒乓球拍,上面套着绣花缎面,四周镶着栗色花边,用来遮挡炉火,以免将白嫩的脸蛋儿烤红。——作者原注。 那本诗集是尊敬的卡罗琳·诺顿夫人的《加拉夫人》,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畅销书。《爱丁堡评论》杂志对其大加赞扬,“该诗写得纯净、细腻、动人心弦,是一部充满辛酸、痛苦、爱情、义务、虔诚和死亡的叙事诗”。——毫无疑义,它是维多利亚中期主要形容词和名词的集锦,人们很难明白其意(让我插一句,该诗实在太妙,鄙人不敢妄加评判)。你可能以为诺顿夫人只不过是当时一位乏味的劣等诗人。不是这样,虽然其诗可能味同嚼蜡,但其人却能引起公众的兴趣。这首先是因为她是谢立丹①的孙女;还有,据传她是墨尔本②的情妇——她的丈夫对此传说信以为真,遂与那位大政治家打了一场官司,但却败诉。再者,她也是一位激进的女性——即今天我们所说的自由主义分子。 -------- ①理查德·谢立丹(1751—1861),十八世纪英国戏剧家,其代表作是《情敌》和《适谣学校》。 ②这里可能指威廉·墨尔本(1779—1848),英国政治家,曾任首相。 诗集标题中所说的那位太太是法国一位活跃勋爵的活跃妻子。有一天,她外出打猎时出了事故,落了个终身残废,于是她把忧郁的有生之年全部贡献给了慈善事来——胜过了本书中的科顿太太,因为她办了一家医院。那首诗的背景虽然是十七世纪,但不难看出她是为当时的女英雄弗洛伦斯·南丁格尔①歌功颂德,这也就是该诗在当时能够深深感动那么多女性的原因。我们这些后来人在谈到以前的伟大改革家时,首先想到的是他们战胜了强大的反对势力和冷漠态度。固然,南丁格尔这位名副其实的“灯笼太太”②是和反对派及冷漠态度作过斗争的,但我们同时要看到,她之所以要致力于改革,恐怕与怜悯不无关系。而怜悯,正如前文所述,几乎往往是有害的。欧内斯蒂娜对此诗爱不释手,有些章节甚至能够背诵。她每读此诗时(这次是有意重读此诗,因为适逢基督教的大斋期),总觉得自己陶冶了性情,纯洁了灵魂,变成了一个高尚的年轻女子。不过这里我要说明,她生来还没迈过医院的门槛,也从没护理过一个乡下病人。自然,她的父母是不允许她那样做的,不过她自己也从来没有想到过此等壮举。 你可能说,对欧内斯蒂娜切勿苛求,因为那时的妇女有她们自己的责任。但也不要忘记,她读诗的时间是一八六七年四月六日晚上。就在一星期前,在西敏寺的会议上,约翰·斯图亚特·米尔③抓住开始辩论“改革法案”的一个机会提出:给妇女同等选举权的时刻已经到了。这一行动无疑是勇敢的(该提案投票时以七十三票赞成、一百九十六票反对而失败。老狐狸迪斯雷利弃权),谁知一般男子却对它置之一笑,而《笨拙》④杂志则对它大加讽刺(该杂志刊登过一个笑话,说是一些绅士围住一位女内阁大臣,那位大臣只能支支吾吾,前言不搭后语地回答他们的问题)。可悲的是,大多数有教养的妇女居然皱着眉头,对此提案不以为然,认为她们的影响主要是在家庭之中。尽管如此,一八六七年三月三十日仍然可以认为是英国妇女解放的转折点。而当查尔斯把前一星期的《笨拙》杂志拿给欧内斯蒂娜看时,她也对那个提案嗤笑过,这是不能原谅的。 -------- ①弗洛伦斯·南丁格尔(1820—1910),英国女英雄。她在英俄克里米亚战争中首先采用现代护理方法,对临床护理进行了重大改革,并于1860年建立了英国第一所护士学校。 ②南丁格尔夜间探望伤病员时,总是提一盏灯笼,故得“灯笼太太”之名。 ③约翰·斯图亚特·米尔(1806—1873),英国经济学家、哲学家。 ④《笨拙》杂志是英国1841年创刊的著名插图周刊,延续至今。 闲言少叙,我们再回到维多利亚时代的晚上家庭生活场景,看一看,听一听。查尔斯用庄重但却有些呆滞的目光望着欧内斯蒂娜的严肃面孔。 “要我继续读下去吗?” “你读得动人极了。” 欧内斯蒂娜微微清了清喉咙,再次捧起那本诗集。加拉夫人去打猎,刚刚发生了事故,加拉勋爵走近倒下的太太。 “他分开她那披在脸上的金发, 小心翼翼将垂危的妻子搀拉, 他那惊恐的目光投向她的面颜, 她死了,他的心肝,芳魂飘天涯! 欧内斯蒂娜心情沉重地向查尔斯瞥了一眼。这时,查尔斯正闭着眼,象是在想象那悲惨的场面。他庄重地点点头,意思是说他正全神贯注地听着呢。 欧内斯蒂娜继续读起来。 从那可怕的震惊中你可能听到, 他的心脏象一只巨大的钟在敲。 稍顷,热血凝固,脉搏停跳, 由于突然的激动和恐惧, 苍白的双唇在不停地颤抖。 “啊,克劳德!”她说,永别了—— 相识日久愈相爱,却未曾似今朝, 她那甜蜜的誓言激起他的心潮; 笑吟吟,投入他的怀抱。 最后一句,欧内斯蒂娜读得最为动情。她抬头瞥了查尔斯一眼。他仍旧闭着眼睛,看得出,他感动得连点头的力气也没有了。她微微吸了口气,继续望着面色严峻、斜靠在沙发上的未婚夫,口里接着念道: “‘啊,克劳德——痛啊!’‘啊,格特鲁德,亲爱的!’ 她的双唇掠过一丝淡淡的笑意, 默默地接受了他的慰藉—— 你睡着了,可恨啊,你已逝去!’ 寂静。查尔斯的脸阴沉沉的,象是在给人送葬。读诗的人又吸了一口气,横了查尔斯一眼。 “啊,悲痛的人们见到熟悉的面孔 该是多么欣慰—— ·查·尔·斯!” 诗集骤然变成了一发炮弹,斜着飞向查尔斯,先击中他的肩膀,接着落到沙发后的地板上。 “怎么回事?”查尔斯看见欧内斯蒂娜站起来,两手卡腰,样子很不寻常。他坐直身子,咕哝道:“呃,亲爱的。” “你睡觉被捉住了。别想找借口。” 但事实上查尔斯肯定找到了使人信服的借口,可能还陪了罪,得到了谅解。所以在第二天午餐时,欧内斯蒂娜第十九次提议商量一下怎样布置他们八字还没一撇的家中书房时,查尔斯才敢提出异议。对查尔斯来说,离开他在肯星顿的舒适住所,是他做出的巨大牺牲。这件事颠三到四地说来说去,他已听厌了。特兰特姨妈这次帮了他的忙,于是他获准了一个下午,可以用来去翻弄那些倒霉的石头。 用不着多想。查尔斯知道自己对于到什么地方去感兴趣——他念念不忘的是化石。当初,他看到法国中尉的女人躺在那片山崖上面的草地上时,没有来得及想别的东西,不过他还是发现山崖下面有不少落下来的燧石。因此,这天下午他来到了山崖下。他和欧内斯蒂娜之间的爱情越来越强烈,出现了新的热潮。这种热潮已将波尔蒂尼夫人的女秘书从他的脑海中赶走了。如果说不是彻底赶走的话,他也只是偶尔才想到她,而且是一闪而过。 当他拨开荆棘爬上山崖时,他确实猛然间想起了法国中尉的女人。他清楚地记得她那天躺着的姿势。待到他越过草地,往下看她曾躺过的平台时,那里却空无一人。很快,他就把她忘记了。他找到一条小路来到山崖底下,动手在岩石堆中寻找烤钵石。那天比上次冷,四月的云迅速地移动着,时而遮住阳光,时而飘散开去。北风呼呼,因而山崖的南面稍许暖和一些。查尔斯感到心里一热的是,他很快找到了一块极好的烤钵石。那块化石好象是不久才从燧石基座上裂下来的,就在他的脚下。 又过了四十分钟,他觉得不会再交好运,至少是在山崖下的燧石堆中不会再找到烤钵石了,就回到上面的草地,向一条通往树林的小路走去。刚走了几步,一个黑色人影突然映入他的眼帘! 她正走到通向山崖上面陡峭小路的半道上,大衣被一簇荆棘缠得结结实实。她一门心思想挣脱出来,没有听到查尔斯走在草地上的轻快脚步声。他在她的面前站住。那条小路很窄,她站在路当中。这时,她也看见了查尔斯。他们相距十五英尺光景,虽然相互看到时各自的表情不同,但都十分尴尬。查尔斯微笑着,莎拉十分疑心地望着他。 “伍德拉夫小姐!” 她朝查尔斯莫名其妙地点点头,似乎一时犹豫不决,也好象本来打算往回走似的。过了一会儿,她发现对方已给自己让开了路,便急急匆匆地从他身旁走过去。谁知步子没迈好,她一头摔倒在泥路上。查尔斯赶快上前扶起她来。现在她可真象野性动物了。她浑身激烈地颤抖着,有气无力地看着他,愣愣地说不出话来。 查尔斯轻轻地扶着她爬到山崖上面的草地,从那儿可以俯视下面的大海。她穿的还是那件黑大衣,还是那件白领子的靛蓝上衣。她的脸上透着一种活力,一点红晕,这与她那种既充满野性又羞羞答答的举止十分相称。至于她以上这种神色是因为她刚摔倒过,还是因为查尔斯在扶着她,或者是因为天气冷的缘故,那我就不得而知了。从表情来看,她象是一个在果园里偷苹果时被捉住了的孩子似的……一种内疚,然而却是一种不服气的内疚。她蓦地望着查尔斯,头微微偏向一侧,微突的眼睛向上瞅着,露出大片眼白,给人一种既胆怯又威严的印象。查尔斯慌忙放开了她的胳膊。 “想来刚才这件事真叫人有点后怕,伍德拉夫小姐,假如有一天您在这种地方扭伤了脚,那便如何是好?” “没关系。” “我看很有关系,尊敬的小姐。从上星期您对我的要求看来,您不想让波尔蒂尼夫人知道您到这个地方来过。老天在上,我不想问您那是为什么。但我可以告诉您,要是您身处某种逆境,盼着您的救星来临的话,那么,在莱姆镇只有我一人,能够把您的救星找来,您相信吗?” “她知道,她会猜到的。”她所答非所问地说。 “她知道您来这个地方吗?” 她垂着眼皮望着草地,似乎不想回答问题,而是求他走开。查尔斯仔细地瞅着她的脸,那脸上有种东西使他决意留下不走。查尔斯看出,她的眼睛里流露着智慧,流露着独立自主的精神。那双眼里有种东西默默地拒绝着任何怜悯,有种不容他人干预、保持自己人格的决心。当时时髦的眉毛是淡雅、细巧、弯曲,但莎拉的眉毛却很浓,至少是非常黑,几乎跟头发的颜色一样,所以看上去很浓,微微带有一点男子气。我并不是说她有爱德华时代①公众所欣赏的“吉布森姑娘”②那种美:洒脱、宽脸膛的男性美。莎拉的脸盘儿端正匀称,带着女性的娇美。嘴巴上压抑着的性感恰与眼睛中压抑着的激情相称。她的嘴很宽——这不符合当时人们的欣赏情趣。那时人们欣赏两种嘴形,一是双唇不明显的漂亮小嘴,一是上唇呈弓形的婴儿般的嘴。查尔斯象当时的大部分男子一样,仍然微微受到拉瓦特③《相貌论》的影响。他望着莎拉的嘴,心里明白它是在很不自然地紧闭着。 -------- ①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1901—1910在位)统治时期。 ②“吉布森姑娘”指英国画家查尔斯·吉布森(1867—1944)笔下的妇女形象。当时的女子纷纷摹仿其风格。 ③约翰·拉瓦特(1741—1801),瑞士牧师。 莎拉的黑色眸子飞速的一瞥,使查尔斯的心中动了一下。但这种反响不是英国式的。他看到莎拉这样的面孔,就想到了外国女人,说得更坦率些(我比查尔斯坦率得多),想到了外国床铺。这意味着他对莎拉的看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他已经意识到,莎拉的内心深处比外表看来更聪慧,更有独立性。这时,查尔斯开始猜测起她不大光彩的过去来。 对那个时代的大多数绅士们来说,他们对莎拉品性的直觉会使他们感到厌恶。它也确实使查尔斯隐隐感到一种厌恶——至少是震惊。他与他同时代的人有着同样的偏见,对任何形式的肉欲都持怀疑态度。但是他们会根据心理学上“超我训谕”中的可怕公式,把某些责任推给莎拉,怪她生就的那副色情相;而查尔斯却不会这样做。这应感谢他对科学的爱好。达尔文主义,正象它的反对者所说的那样,向某种东西打开了闸门。这种东西比基督教关于人类起源的解释严肃得多。我并不是说查尔斯对莎拉毫无责难之意,而是说他不情愿去责难她,不情愿的程度远远超出了莎拉所能想象的范围。 爱好科学是他不情愿责怪莎拉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查尔斯懂法语,偷偷读过——它被指控为淫书——十年前在法国出版的一本书。这就是充满宿命论观点的著名小说《包法利夫人》。当他低头望着身边那张面孔时,爱玛·包法利的名字不知怎地突然闯进了他的脑海。这样的幻觉既是一种悟性,也有其诱惑力。查尔斯之所以没有躬身致意并扬长而去,就是这个原因。 最后莎拉打破了沉寂 “我刚才不知道您在这儿。” “您怎么能知道呢。” “我得回去了。” 她说完后转过身。但查尔斯急忙说: “您是否允许我先说几句话?当然喽,作为不了解您和您的情况的人,我可能不该说。”莎拉止住步子,低着头,背对着他。 “我可以说吗?” 莎拉没说什么。查尔斯迟疑了一下,随后说道: “伍德拉夫小姐,我不愿假装我不了解您的情况——是特兰特夫人告诉我的。但我想说明,她是出于仁爱之心,出于同情。她认为您处在现在的环境中心情很不愉快。我认为,您的不愉快是环境造成的,而不是人为的原因。我认识特兰特夫人的时间不算长,但我知道她是位真正的好心人。我这样说,并不是因为我结婚以后她就是我的一位亲戚。我是想说,我相信——” 这时,莎拉急转身望着他们身后的树林,查尔斯也打住话头。她灵敏的听觉发现了一个声响,是脚步踩断树枝的声响。查尔斯还没来得及问她是怎么回事儿,便也听到了两个男子低低的说话声。但这时她已迈开脚步,手里撩着裙子,快步朝东面四十码左右的地方走去。那里的草地上方有一片茂密的荆豆,她就躲在荆豆的后面。查尔斯茫然不知所措地站在那儿,简直成了无可狡辩的同谋罪犯。 那两个男子的声音变大了。查尔斯觉得自己不能再呆在那儿发楞,便朝下面一条穿过荆棘丛的小路大步走去。幸亏他动作及时,就在他看到下面那条小路的同时,还看到了两张脸在向上张望着。他们一看见查尔斯,便惊慌失措起来。显然,他们本来是想爬上查尔斯站着的这条小路上来的。查尔斯一开口向他们打招呼,那两个人影一晃便不见了。他听到“嘘”的一声,接着听到有人喊“追,杰姆!”随后是一阵奔跑的脚步声。过了一会儿,他又听到急促、低沉的口哨声和一阵狗叫声。随后是一片沉寂。 他等了一下,直到肯定他们已经走远了,他才绕到荆豆丛边。她站在那儿,手抚摩着荆豆的针叶,脸转向一边。 “他们走了。我想他们大概是偷猎的。” 她点点头,但仍旧回避着他的目光。荆豆正值开花季节,黄花儿密密丛丛,几乎遮住了绿叶。空气中弥漫着花蕊的芳香。 查尔斯说:“我想您没有必要回避我。” “顾及好名声的绅士谁也不愿被看到跟莱姆镇的淫妇呆在一起。” 查尔斯温和地说:“不要误会。我对您的不幸深表同情。您这样珍视我的名誉,我也十分感谢。但在波尔蒂尼夫人之流看来,我怎么做都是一样。” 莎拉没有动。查尔斯继续微笑着。他曾去很多地方旅游,见多识广,又读过很多书,所以能对这种事情处之泰然。 “亲爱的伍德拉夫小姐,我对人生有着深刻的了解,对那些偏执狂也深知其内心。……不管他们表面上装得如何虔诚。您离开那个藏身的地方好吗?咱们在这儿不过是邂逅相遇,并没有什么不体面的事。请您等一下,让我把刚才要说的话说完。” 查尔斯往旁边一闪,给她让开路。她走出荆豆丛,站在旁边的草地上。他看见她的睫毛上挂着泪珠儿,但没有朝她走过去,只是站在她背后几码远的地方,说道: “特兰特夫人希望——她非常愿意帮助您,如果您打算改变一下环境的话。” 她摇了摇头,算作回答。 “使别人同情的人……总是会得到帮助的。”查尔斯停了一下。一阵急风刮散了她的一绺头发,吹得它向前飘荡着。她不安地将头发捋了一下。查尔斯接着说:“我只是说了特兰特夫人本人想说的话。” 查尔斯说的完全是实情,因为在那次争论和解后的第二天,他们一边愉快地吃午饭,一边议论着波尔蒂尼夫人和莎拉。查尔斯觉得,他们对那个老太婆是无能为力的,要叫她改弦易辙那比登天还难。查尔斯心想,自己既然已经踏入了连一般天使也望而却步的领域,那就干脆把他们那天议论的结果告诉莎拉。 “您应该离开莱姆镇……离开这个地区。我知道您有极好的天赋,深信到其他地方同样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莎拉听了毫无反应。查尔斯接着说:“我想弗里曼小姐和她母亲一定乐于在伦敦为您打听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莎拉听后,离开查尔斯走到山崖草地的边缘,目不转睛地望着大海。过了半晌,她才转过身来望着他。他仍旧站在荆豆丛旁边。她的眼里闪烁着奇异的光芒,直楞楞地盯着查尔斯,这使他微微笑了,是一种自知不能理直气壮的笑容。 她垂着眼皮说:“谢谢您的好意,但我不能离开这个地方。” 他轻轻地耸耸肩,感到无可奈何,又隐约觉得别人辜负了他的好心。“如此说来我必须向您道歉,因为我干预了您的私事。今后我再也不这样做了。” 他鞠了一躬,转身走开了,但他刚走了一两步就听到她说:“我……我知道特兰特夫人是好意。” “那么就让她的好意得以实现吧。” 她望着两人之间的草地。 “我好象……好象太不近人情了……我很感激。不过这样的好心……” “这样的好心怎么啦?” “这样的好心更残酷,比……” 她没有说完便转身望着大海。查尔斯真想冲上去抓住她的肩膀狠命摇动。戏台上出现这样的悲剧场景是自然而然的事,但在现实生活中就未免荒唐可笑了。再说,他刚才的话也并不尖刻呀。 “您认为我的秉性是固执己见吧?”莎拉说。 “伍德拉夫小姐,恕我直说吧。据传您的精神不大正常,我认为事实远非如此。我认为您把过去的事情看得太重。老天在上,您干嘛老是孤苦伶仃地走来走去?难道您对自己的折磨还不够么?您还年轻,您有能力生活下去。我听说您在儿没有家庭拖累,何苦非呆在这儿不可呢?” “不,我有。” “那个法国绅士吗?” 她转向一边,好象根本不愿意谈这件事。 “恕我直说,我认为那件事就象创伤一样,如果你不会调理它,它就会溃烂化脓。倘若他至今不回来,那么他当初就不值得您爱;倘若他回来了,我不信他在莱姆镇找不到您便会轻易回法国,他一定会设法弄清您在什么地方,并且千方百计找到您。这难道不是常理吗?” 长时间的沉默。他走上前去,虽然两人之间尚有几尺距离,但他已看清她脸孔的一侧了。她的表情出人意料,几乎可以说是沉着镇静的,仿佛她对某件事情已完全了解,查尔斯刚才的话只是进一步证实罢了。 她仍在眺望着大海。五海里以远,有一艘双桅帆船,在阳光的照射下,航帆呈黄褐色,正向西方驶去。她好象对着那艘帆船轻轻地说: “他永远不会回来了。” “您担心他永远不会回来?” “他确实永远不会回来了。” “我不明白您的意思。” 她转过身,久久地望着查尔斯迷惑不解的面孔,好象这迷惑不解反而使她感到高兴似的。随后,她把脸转向一边,说道: “我很久以前就收到一封信,那位先生已经……”她又沉默了,似乎是后悔泄露得太多。她突然走了,几乎是小跑着,越过草地朝小路奔去。 “伍德拉夫小姐!” 她又向前迈了两步,接着转过身来。她的目光象是拒绝他,也象是看透了他。她的声音充满了压抑着的怨恨,这种怨恨脱口而出,象是对着查尔斯似的。 “他已经结婚了。” “伍德拉夫小姐!” 但她并不回答。他被抛在那儿呆呆地站着。他自然感到十分惊奇。不自然的是他隐隐约约地感到内疚。他发现,当他自以为在做好事时,恰恰是麻木不仁,缺乏同情。在她跑走以后,他继续朝她去的方向望了一会儿。随后他转过身,望着远方的小船,好象那小船能够解开这谜。然而,谜仍旧是个谜。 ------------------ 正文 第17章 樯桅,沙滩,广场, 欢笑的人群熙来攘往; 轻松的,大声的问侯, 从生机勃勃的世界传来: 夕照中的峭壁, 大声的聊天,高声的呼唤。 苦涩的海滩咸盐, 乐队,蒙根布拉特圆舞曲。 我晚归时, 她仍旧迎了上来, 愁容满面,但还是来了。 …… ——哈代《一八六九年于海滨小镇》 当天晚上,查尔斯发现自己在会议厅里坐在特兰特夫人和欧内斯蒂娜两人之间,莱姆的会议厅或许比巴斯和切尔特南两地的会议厅好不了多少,然而它却宽敞明亮,面临大海,因此给人以舒适的感觉。正因为它过于舒适,过于优美,所以这个公众聚会的场所也免不了做了英国的上帝——方便——的牺牲品。后来,一伙头脑简单的镇议会议员听信了流言蜚语,便决定将那所会议厅推倒,另外建立了一所会议厅。新会议厅座落的地方和造型之丑陋,堪称英伦三岛上最差的公共厕所。 然而,诸位不要以为莱姆镇上波尔蒂纪夫人那一伙只是反对会议厅的轻佻建筑艺术,真正使他们愤慨的是会议厅内所进行的活动。男人们在那儿抽烟,玩纸牌;那里还举办舞会、音乐会什么的。总之,它怂恿享乐,而波尔蒂尼夫人之流深信,一个正经的镇子里唯一可以允许人们集聚的地方应该是教堂。会议厅被推倒时,莱姆镇上的人虽痛心疾首,可时至今日,也没有人能够将它重建起来。 查尔斯和两位女士坐在这幢将遭厄运的会议厅里欣赏音乐会节目。那当然不是一次世俗性音乐会,因为此时正值大斋期。节目全是一色宗教性的。即使这样,莱姆镇那些老顽固还大为震惊呢。他们在公众场合表白说,他们对大斋期十分尊重,就象伊斯兰教徒对莱麦丹①那样自相矛盾的尊重。所以,在举行音乐会的大房间里,舞台前面一侧竟有些位子空在那儿。 -------- 我们的三位比较开明的人士,象大多数听众一样,早就入场了。因为他们觉得这类音乐会确实叫人愉快——真正十八世纪的风格——不但音乐悦耳动听,听众也使人高兴。音乐会给了太太小姐们一个大好时机,使她们有可能对邻座女士们的服饰评头品足,当然也得以炫耀一下自己的华丽服饰。即便是瞧不起乡下佬的欧内斯蒂娜,也变成了这种虚荣的俘虏。她至少懂得,就衣服的款式和华丽而论,她在这里独占鳌头。她头上戴的是“平顶”帽(而不戴那种闷气的旧女帽),帽子上饰有蓝白相间的缎带。她身上穿的是生机盎然的绿裙子和紫红色与白色相间的皮外套,脚上蹬的是镶有花边的靴子,真是满身生辉,光艳照人。人们对她偷眼观看,这足可以弥补她在其他场合所忍受的厌倦了。 那天晚上,当其他后到的听众鱼贯而入时,早已坐在那儿的欧内斯蒂娜非常活跃、淘气。查尔斯只得用一只耳朵听着特兰特姨妈的评论——哪些人住在什么地方,他们有些什么亲属,老祖宗是什么样的人物,同时用另一只耳朵听着欧内斯蒂娜对别人的低声嘲弄。特兰特姨妈说,那边那个约翰牛式的老太婆是“汤姆金斯夫人,心眼儿挺好,耳朵有点背,住在上面的埃尔姆大院里,儿子在印度”;欧内斯蒂娜则告诉他,那是一个“货真价实的醋栗子”,照欧内斯蒂娜看来,出席音乐会的“醋栗子”比正常的人要多。他们都在聊天,耐心地等待音乐会开场。每一个时期,人们总赋于某些名词一种新的含义。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醋栗子”指的是“令人厌倦的、旧式的人或物”。若是今天,欧内斯蒂娜会把那些尊贵的音乐会听众叫做“老古董”……汤姆金斯夫人外表看来正是这样的人,至少从背影看来是如此。 这当儿,从布里斯托尔来的著名女歌唱家上场了,身边是她的伴奏,即名声煊赫的黎托奈洛先生(或者叫其他什么名字,反正弹钢琴的男人必定是意大利人)。这时,身旁的两位女士不再讲话了。查尔斯借这个机会想起心事来。 他希望检点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这似乎是他的责任,而且在内心深处,他竟觉得这也是种乐趣。事实上,莎拉已开始萦绕在他的心头……或者说至少是围绕着她的那一团谜萦绕在他的心头。他主动陪这两位女士离开布罗德街来会议厅时,本来决心把他与莎拉相遇的事告诉她们——当然她们必须答应,决不把莎拉去康芒岭散步的事告诉任何人;但是,他似乎没有找到适当的机会。他首先必须对一个非常具体的问题作出裁决——这时正是穿羊毛织物的季节,欧内斯蒂娜却执意要穿薄纱衣服。她的父母早在法定的十条禁令之中又加上了九百九十九条,其中一条便是“五月之前不得穿薄纱”。查尔斯只得放弃原来的打算,就此问题发表了一通评论。其实,他没有提起莎拉的真正原因恐怕还是因为他发现自己与莎拉谈得过深——是啊,他失去了理智,没有适可而止。他太愚蠢了,居然滥用骑士精神,连普通常识也不顾。最糟糕的是他发现这一切难以向欧内斯蒂娜解释清楚。 他完全明白,这位年轻姑娘是个可怕的醋罐子。假如他讲出来,她会觉得他的行为难以理解,会跟他怄气。这就糟了;最好的结果是她会挖苦他一番。他可不希望在这种事情上被人取笑。查尔斯本来倒可以信赖特兰特夫人,把这件事告诉她。可他知道。特兰特夫人虽然跟他一样有同情心。但她在说谎方面却是个外行。他不能要求特兰特夫人不把这件事告诉欧内斯蒂娜。假如欧内斯蒂娜从姨妈那儿得知那次见面的事,他的日子就难熬了。 那天晚上,他的其他心事,他对欧内斯蒂娜的看法,这一切他都不敢细想。其实,她的幽默倒没有使他恼火,但是听起来却非常做作,使人讨厌,这正象她那法国式小帽和皮外套上的装饰品一样,跟她的衣帽倒相配,但与当时的场合不协调。她的幽默同样需要他做出相应的反应……相应地眨眨眼睛,时而微笑一下,这些他都是出于义务而为之,也完全也做作。两人似乎都戴上了假面具。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或许是因为亨德尔和巴赫①的曲子演奏得太多而且调子低沉?或许是因为女歌手跟她的伴奏老不协调?不管怎么说,他发现自己偷眼观看的身边这位女郎——象是第一次看见似的,对他来说似乎完全是个陌生人。她花枝招展,令人倾倒……可是那张脸上老是挂着矜持和冷淡的表情。这样是不是有点贫乏、单调呢?假如从那张脸上把这两种特性拿开。还会剩下什么呢?只有一种无聊的自私。不过,这个无情的念头一涌上脑海,查尔斯便连忙把它驱开了。她是大家闺秀,又是独生女儿,要不是现在这个样子还会怎样呢?他又是怎么会对她倾倒的呢?与伦敦社交界那些寻求丈夫的富家小姐相比,欧内斯蒂娜远非平淡无奇。可是难道只有伦敦社交界才是他寻觅新娘的唯一地方?查尔斯深信,他跟他同时代的大多数人不同。所以,他到世界各地旅游,并发现英国社会过于墨守成规,英国人过于一本正经,英国的思想过于尊经重道,英国人的宗教信仰太偏执。是这样么?在选择终身伴侣这样的重大问题上他太因袭传统了吗?他是不是没有按理智行事而只是做表面文章呢? -------- 那么最理智的行动是什么呢?等着看吧。 一个个尖锐的问题使他反躬自问。他开始对自己——一个落入陷阱的有为青年,一个被驯服了的拜伦——感遗憾起来。他的脑海里又出现了莎拉的形象。他试图回忆起她的脸庞,她的嘴巴,那个宽大的嘴巴。毫无疑问。那张脸唤起了他对过去的某种记忆。但这种记忆太微妙。或者说太笼统。他很难找到线索来追要溯源。那张脸呼唤着他几乎没有意识到其存在的隐藏着的自我,这使他心神不安。但又不能摆脱。他心想:“这太荒唐了。可是那姑娘的确在吸引着我。”他似乎心里明白,吸引他的并非莎拉本人——那怎么可能呢?他已订婚了——而是她代表着的某种激情。某种机会。她使他意识到自己被剥夺了某种珍贵的东西。他一向认为自己未来的道路无限广阔,而现在,这无限广阔的道路却变成了一个固定的航程,只能通向一个已知的地点。她使他想到了这一切。 欧内斯蒂娜的胳膊肘轻轻碰了查尔斯一下,这使他清醒过来,回到了现实之中。此时,那女歌手正在谢幕,查尔斯懒洋洋地拍了几下巴掌。欧内斯蒂娜把手放回皮手筒里。嘴巴向旁边一撅,既表示对查尔斯心不在焉的不满,也是对蹩脚的演出生气。查尔斯朝她笑笑。她那样年轻,简直就是个孩子。因此不能跟她怄气。她毕竟是女流,有许多事情她永远也不会懂:男子生活应是丰富多采的;男子的世界不应当仅仅是衣服、家庭和孩子;而要做真正的男子又谈何容易! 当查尔斯金屋藏娇时,欧内斯蒂娜真正成了他的,睡在他的床上……当然也生活在他的心里,到那时,一切都会好了,用不着思考以上这些事情了。 此时此刻,萨姆正在思考相反的问题:他对他的夏娃究竟了解多少。他们两人中一个是出生在霍尔本的小伙子,另一个是东德文郡边远农村一个马车夫的女儿。我们今天很难想象他们之间的沟壑是多么深,多么难以愈越。他们二人走到一起,就象北美的一个爱斯基摩族小伙子跟一个非洲的祖鲁族姑娘走到一起所碰到的困难一样多。他们几乎没有共同的语言,往往弄不清楚对方所讲的意思。 可是诸位切不要以为存在着这种距离。存在着这种尚未沟通的深渊,这种当时还没有无线电、电视、便宜的旅行等来沟通的深渊,就完全是坏事。当时的人们可能相互了解得少些。但是他们却觉得相互之间更加独立,更加自由,因而有着更多的个人天地。那时,他们觉得整个世界并非是人声鼎沸,拥挤不堪。人们彼此是感到陌生的,但陌生有时也会使人觉得激动,觉得更美好。对于人类来说,也许彼此联系越多越好。但我却是个信奉旁门左道的人,我以为我们的祖先是孤立的,但是他们享受着巨大的空间,这叫我们欣羡不已。对我们来说当今世界实在太拥挤了,简直是水泄不通。 在某些低等酒吧间里,萨姆能够、而且确实给人一种对城市生活了如指掌的印象,而在另外一些地方,他却显得知其一不知其二。凡与伦敦西区①的生活方式不符或在那儿不流行的东西,他都嗤之以鼻。可是他的内心深处却别有打算。他有些胆怯,有点吃不准——不是吃不准他希望今后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一点他早就决心已定),而是吃不准自己是否有能力来实现在一愿望。 而此时玛丽心里想的正好相反。她一开始就被萨姆弄得眼花缭乱。她觉得萨姆是高等人物。她之所以取笑他,那只是她在萨姆的优势面前所进行的自卫。萨姆有着城里人那种永不枯竭的力量,可以越过鸿沟,可以找到捷径,办事快,干净利落。可是她的性格是实实在在的。她有种不加虚饰的自信心。深信自己总有一天要做一位贤妻良母。她对谁好谁坏心里一清二楚,例如她的女主人和女主人的外甥女心地如何,她心中有数。她毕竟是农民出身,而农民比城里那些奴隶更讲究实际。 萨姆之所以对玛丽一见钟情。是因为她身上充满了朝气,她比那些毫无生气的“洗衣刷”和“欢乐姑娘”②不知强多少倍。那些人使他在性生活方面有了体验。这方面他是信心十足的——伦敦佬都如此。他生着满头黑发,湛蓝的眼睛,身材瘦长、洒脱,面容充满了生气。他的言谈举止文质彬彬,潇洒利落,只不过有时模仿查尔斯的一两个动作时夸张了一些。他觉得查尔斯的那类动作特别有绅士派头。女人们第一次看见他总是向他送个秋波,可是跟伦敦的那些姑娘混熟了以后。他总觉得她们无聊乏味。真正使萨姆惊疑的是玛丽的天真无邪。他发现自己象是用镜子的反光照射人的顽童——他照来照去,有一天突然照到一个非常文雅的人,他觉得不应该这样对待那个人。他突然希望向她表白自己的一切,也希望了解她是怎样一个人。 -------- ①伦敦西区是上流社会居住的地区,东区是普通人居住的地区。 ②“洗衣刷”指偶然卖淫的女仆人。“欢乐姑娘”即妓女。此语来自约翰·利奇(1817—1864)于一八五七年创作的一幅漫画,那幅画因使用了这个词而妙趣横生。画面上有两个垂头丧气的女子冒雨站在街头,一个问另一个:“呃·范妮,你当欢乐姑娘多久啦?”——作者原注。 这种突然彼此加深的了解发生在查尔斯等人去拜访波尔蒂尼夫人的那天上午。两人一开头先谈了谈各自的工作、查尔斯先生和特兰特夫人的好处和坏处。玛丽认为,萨姆能服侍那样一位可敬的绅士,真是有福气。萨姆不同意她的看法,过了一会儿,萨姆吃惊地发现。他竟把自己从未向别人泄露过的雄心告诉了这个地地道道的挤牛奶女工。 他的雄心很简单:他想作个男服饰用品商。多少年来,凡走过男服饰商店时,他总要停下脚步,盯着橱窗,或指指点点,或表示一番羡慕。他深信自己对服饰的流行特别敏感。他随查尔斯到国外游玩过,在男服饰方面从外国学了几手,有独特的见解…… 他断断续续地述说着自己的壮志和才能,还不时地流露出对欧内斯蒂娜的父亲弗里曼先生的敬意。另外,他说要实现这计划困难重重,没有钱,没有受过教育。玛丽全神贯注地听着。她想,将来的那个萨姆真是了不起;她很快就知道了这些事情,真是好极啦。萨姆觉得自己讲得太多了。惟恐玛丽嘲笑自己的抱负太荒唐,因此不时地抬头望望对方。他看到玛丽没有丝毫嘲笑的表情,相反,玛丽睁大了眼睛,带着羞涩、理解的神情听着,似乎要求他继续说下去。他的听众感到有种需要,而当一个姑娘觉得需要时,她就接近情网了。 他该走的时间到了。可是他觉得来了才一会儿。他呆呆地站在那儿,玛丽有点调皮地朝他笑了笑。他想说他从来还没有跟任何人这么随便地——不,这么严肃地——谈起过自己。可是,他不知道怎样说才好。 “喂,咱们明天上午可能还要见面的。” “那敢情好。” “可能有人追你了吧?” “我没有真心喜欢的人。” “你肯定有,我听说你有了。” “都是我原来的东家瞎说,我们女佣人不准看男人一眼。 要不,她就说我们不正经。” 萨姆摸弄着礼帽。“哪儿的主人都是这样。”沉默。萨姆望着她的脸,问:“我这个人不坏吧?” “我没说过你坏呀。” 沉默,萨姆拨弄着礼帽,让它在手里转圈子,眼睛看着帽边。 “我认识好多姑娘,各种各样的。没有一个象你这么好。” “找个把姑娘并不费事。” “可我从来没找到。”又是一阵沉默。玛丽低着头,眼睛盯着围裙角。萨姆问:“去伦敦怎么样?想去看看吗?” 她听了露齿一笑,并且点点头——不停地点头。 “你一定会看到。等上房的那两位结婚时,我带你在伦敦逛逛。” “真的?” 他挤挤眼睛。玛丽连忙用手捂住嘴,脸涨得通红,满心欢喜地望着他。 “伦敦有那么多时髦姑娘,你肯定不愿意跟我一起逛马路。” “你要是穿上时髦衣裳,一定很好看,好看得很。” “俺不信。” “我说的是真心话。” 两个人的目光相遇,对视了好长一会儿。这时,萨姆将礼帽放在左胸,温文尔雅地鞠了一躬,说道: “A demang,madymosselle.” “你说什么?” “我讲的法语,意思是库姆街,明天上午——你的心上人会在那里等你。” 她转过身去,不敢看他。萨姆急忙走到她的身后,抓住她的手,抬起来凑到嘴唇上。她慌忙抽回手看了看,那样子象是怕他的嘴唇会在她手上留下烟灰印似的。两人的目光又碰到了一起。她咬咬嘴唇。他再次挤了挤眼。然后转身走了。 上面说过,查尔斯禁止萨姆去见玛丽。但是,他们在第二天上午到底是否见过面。我不得而知。不过那天很晚的时候,查尔斯从特兰特夫人家走出来时,他假装只是偶然地看见了等候在街对面的萨姆。查尔斯做了个并不计较的手势。萨姆脱下帽子,又一次恭敬地将帽子放在左胸口,深鞠一躬——那副庄重样子象是向抬着经过的棺材致敬,不同的是他的脸上挂着微笑。 此事发生在音乐会的一个星期之前。由此看来,萨姆与其主人在对女性的看法上是大相径庭的。在查尔斯等人去参加音乐会时,萨姆又来到了特兰特夫人家的厨房里。不巧的是,厨房里还有另外一个人——特兰特夫人的厨娘。不过她已在敞着炉门的灶前坐在椅子上睡着了。萨姆和玛丽坐在厨房最黑暗的角落里。他们没有说话。他们不需要再说什么。因为他们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对玛丽来说,握手也是一种保护性动作,因为她发现只有这样才可以阻止对方的手伸向自己的胸前。尽管如此,而且两人都沉默着,可是萨姆觉得跟玛丽心心相印,相互理解。原因何在?这是任何恋人都用不着解释的秘密。 ------------------ 正文 第18章 那些被社会冷眼相看的人,那些常为人们所唾弃的人,即使他们有出格之处,谁又会感到惊奇呢? ——约翰·沙蒙博士 《城市医疗调查报告》(1849) 我上前跪在溪边 掬起一捧清泉, 似要俯身啜饮, 背后似隐隐矗起 一个古风犹存的巨影。 ——哈代《仲夏夜色》 两天过去了,查尔斯的锤子安闲地躺在挎包里。他尽力不去思考躺在山崖下等待着他去发现的化石标本。也不去思考与化石有关的那个躺在平台上的女人。后来,欧内斯蒂娜得了一次偏头痛病,他突然发现自己又得到一个下午的自由时间。他一时对自己做什么踌躇不决。他站在房间里靠海的窗口前,能看到的景色实在少得可怜,这叫人兴味索然。他下榻的旅馆的标记是一头白色狮子,那张脸象一个饥肠辘辘的北京人,也有点象(这一点查尔斯以前就说过)波尔蒂尼夫人。门口的白狮子在闷闷不乐地瞅着他。此时,一丝儿风也没有,也不见一点阳光。天空布满了灰色云彩,高高的,也不象下雨的样子。他本想写信,但又打不起精神,不愿动笔。 实在说,他此时干什么事都打不起精神。不知不觉,多年来已经淡漠了的旅行欲望又涌上他的心头。他希望此时待在西班牙的加的斯,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或者希腊的摩里亚半岛;希望待在地中海沿岸波光耀眼的泉边,不仅仅是为了欣赏泉水,而是为了自由自在,为今后长时间的旅游做好准备,那时他将去某些岛屿、山脉和人迹罕至的绿色丛林。半小时以后,他经过“牛奶房”,来到康芒岭的树林之中。他是否本来可以到别的地方去而不来这儿呢?当然可以。虽然来了,他严禁自己走近那片山崖草地。要是遇见伍德拉夫小姐,他会有礼貌、但又坚决地做他上次本来就应该做的事,即拒绝跟她多谈。不管怎么说,有一件事情很清楚:她还是常常到那个地方去。他相信,只要远远避开那个地方,便决不会遇见她。 因此,在离那地方老远时,查尔斯就转身向北,爬上一段斜坡,走进了爬满常春藤的梣树林。那些梣树高拔挺直,是英国最高的树种,粗壮的树干上爬满了具有外国风貌的水龙骨属植物。就是因为梣木枝叶茂盛,当时那位侵吞土地的豪绅才企图在安德克立夫崖开辟一个植物园。查尔斯在梣木林中穿行,朝那个几乎垂直的白垩峭壁前进。跟这些高大的树木相比,查尔斯觉得自己非常矮小。白垩峭壁就在斜坡的上方,已经映入他的眼帘。他开始觉得自己有了兴致,尤其是当他看到布满地面的山靛和海芋中间露出了燧石床时,就更兴致勃勃起来。他马上就找到了一块海刺猬髌骨烤钵石。这块化石磨损得很厉害,只剩下装饰全壳的五片聚线。不过,这总比一无所获好些。查尔斯鼓起了劲,猫着腰走走停停地向前搜索。 他慢慢朝峭壁脚下走去。那里落下的燧石最多,烤钵石不大可能腐蚀掉或擦伤。他在这个高坡上向西走去。有些地方常春藤繁茂密集,爬到峭壁上面,缠到附近的树上,是藤是树难以分辨。在查尔斯的上方,藤蔓组成了一大片支离破碎的大幕。有的地方,他只好钻过枝叶组成的隧道。远处有一片空地,那儿不久前落下一片燧石。那样的地方就有可能找到烤钵石。查尔斯到了那儿,仔细的搜寻起来,身前身后不时地会撞到荆棘丛上。远处的内陆田野里,有一头小牛在哞哞地低声叫着;林鸽不时地轻轻拍打着翅膀,发出咕咕的叫声;在树林下面的远方,海水轻轻地拍打着岸边,发出隐隐约约的声响。除此之外,周围一片寂静。他搜寻了大约十分钟,突然听到一块石头落地的声响。他环顾四周,但周围静悄悄的,他没发现什么。他想那大概是一块燧石从白垩壁上面脱落下来发出的声响。他又搜寻了一两分钟。接着,或许是凭着一种难以解释的直觉,他知道附近有人,便瞪着眼睛扫视四周。 她站在上面离他四十码左右的地方,常春藤组成的隧道就到那儿为止。他不知道她在那儿已站了多久,但他记得两分钟前那个响声。他一时感到紧张,觉得她那样静悄悄地出现在那儿似乎是不可思议。她没有穿带铁钉的靴子,即便没穿,她必定是十分小心地走过来的。她有意跟着他,为的是叫他大吃一惊。 “伍德拉夫小姐!”他举起帽子,大声说道,“您怎么到这儿来呢?” “我刚才看见您到这儿来啦。” 他踩着碎石向上走了几步,靠她近了一些。她的帽子又是拿在手里。查尔斯发现,她的头发有点松乱,好象她在风里站过,但刚才并没有刮风呀。散乱的头发使她看上去有点野性,而她盯着查尔斯时的神气更增加了这种野性感。他不明白,自己先前为什么没相信她真的有点疯呢? “您有什么事……要对我说吗?” 又是那么紧紧地盯着他,但这一次不是平视,而是站在上方向下盯着。 莎拉有着奇特的女性面孔。不管从什么角度,什么样的光线下,也不管她是什么心情,怎么看她都十分漂亮。这时,西斜的太阳透过云层的逢隙洒下一束光线,斜照在她的身上。这种情景在英国下午晚些时候是常有的事。在西斜的阳光下,她显得更加楚楚动人。她的身后是一片葱绿,阳光照亮了她的面颊和身影。她的脸孔陡然变得美丽起来,的确非常美丽,尽管很庄重,但却闪烁着内心和外表的光芒。查尔斯回想起,在比利牛斯山的加瓦尼市附近,有个农民说他看见圣母玛丽亚站在路旁的一个斜坡上……那件事发生在查尔斯经过那儿时的前几个星期。人们把他领到那个地方,自然那里是一无所有。可是,假如眼前这个身影当时站在那儿的话呢! 然而,眼前这个身影显然有一个很平常的使命。她的双手在大衣的两个口袋里摸索着,随后一只手里拿着一个完好的微星体烤钵石送到他的面前。他爬到上面离她很近的地方,以便弄清它属于何种标本。接着,他抬起头来,惊讶地看着她毫无笑意的面孔。他记起来了,那天上午在波尔蒂尼夫人家,他曾扼要谈起过古生物学,谈起过海刺猬的重要性。他再次吃惊地望着她手中的两块小化石。 “您不要么?” 查尔斯伸过手去。她没有戴手套,他们接触到了对方的手指。他的眼睛盯着两块化石,心里却想着接触到的那冰冷的手指。 “太感谢您了,它们非常完好。” “它们是您要找的东西吗?” “是的,的确是。” “从前它们是海生贝吗?” 查尔斯犹豫了一下,然后指着较完整的一块化石说:这是嘴,这是肛门。他介绍着,莎拉聚精会神地听着。不多一会儿,他心中原来不打算跟她长谈的想法就烟消云散了。这姑娘的外表象是有些特别。但是从她提的几个问题来看,她的脑子根本没有什么毛病。最后,他把两块化石放进口袋。 “谢谢您费心找到它们。” “这是我最高兴做的事。” “我刚才正要回去,我把你送回原路好吗?” 但她却一动不动。“我刚才也正要谢谢您,史密逊先生,谢谢您……说要帮助我。” “您上次拒绝了帮助,这次又给了我化石,我更应该感谢您了。” 两个人谁也没再说什么。过了一会儿,他绕过她的身旁,向上走了几步,用木棍分开大片常春藤,以便让她走过去。可是她一动不动,仍站在那儿向下望着那片空地。 “我刚才不该跟着您。” 查尔斯很想看看她的面部表情,但她低着头,他无法看到。 查尔斯说:“我想我先离开这儿可能如此。” 她没有吭声。查尔斯转向常春藤,正准备离开,但他不由自主地又最后看了她一眼。莎拉也扭过头来望着查尔斯,但她没有转身,只是扭了一下头。她的目光中含有责备的成分,但更强烈的却是恳求。她的两眼里充满了过去的痛苦……也流露着现在的痛苦,含有一种倍受凌辱的神色,一种被无情摧残过后的软弱。她的目光并非指责查尔斯凌辱她,而是指责他没有看到那种早已开始的凌辱。他们两人相互望了很久,随后,她望着两人之间的地面,红着脸说: “我没有人可以依靠。” “我想上次我已说过,特兰特夫人——” “有最善良的心。但是我不需要善良。” 沉默。他站在那儿,用木棍分开常春藤。 “我听说这儿的牧师非常明白事理。” “就是他把我介绍给波尔蒂尼夫人的。” 查尔斯站在常春藤边,恰似站在一堵墙前。他躲避着她的目光,搜肠刮肚,寻找打开僵局的话。 “倘若我可以代您向特兰特夫人说说,那我很高兴这样做。但是,这件事如果由我来出面,恐怕很不恰当,因为……” “因为那样的话,别人就看出您对我的事情继续感兴趣。” “是的,我刚才也想这么说。”她听后把头转向一边,因为他的话伤害了她的感情。慢慢地,他放开分开着的常春藤蔓,让它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您还没有考虑我的建议——我曾建议您离开这儿。” “要是我去伦敦,那我知道我会变成什么人。”查尔斯听到这儿心里一震。莎拉接着说:“我就会就成大城市里许多失去名声的女人变成的那种人。”她的脸变得绯红,“我就会变成莱姆镇上有些人已经把我叫的那种人。” 查尔斯想,那太残忍了,太不体面了。他轻声说:“亲爱的伍德拉夫小姐……”他自己也脸红了。 “我很软弱,谁能保证我不会那样呢?”她又痛苦地加了一句,“我已犯过罪了。” 一个姑娘在这样的环境中竟向一个陌生人讲自己的心事——这把查尔斯对她的好感全给一风吹了。本来,查尔斯见她那样专心致志听他讲关于海刺猬的情况,是对她颇有好感的。虽说好些;可是查尔斯摸着口袋中的化石,觉得莎拉有些依靠他,于是他内心里又隐隐约约地感到洋洋得意,这正象一位牧师发觉自己关于道德问题的建议被采纳时所感觉的那样。 他低着头,瞅着木棍上的铁箍。 “就是担心这个,您才决定不离开莱姆镇吗?” “这是部分原因。” “您上次离开时告诉我,说他已结婚了,别人知道吗?” “要是别人知道的话,他们会不失时机地告诉我的。” 更长时间的沉默,象收音机调频那样的时刻来到了人类关系之中。有的事情在此以前似乎还是客观的,大脑只是用无关痛痒的半文学术语将它描述一番,只值得人们随心所欲地将它归类到什么范围之中(例如把某个男人归类到酗酒成性的人之中,把某个女人归类到有着不幸过去的人之中,等等。)但经过调频,它变成了主观的东西,变成独特的东西,通过心理学上的移情作用,变成了共同分担而不是袖手旁观的东西。当查尔斯望着眼前那个罪人垂着的脑袋时,他的脑海里发生的就是这种变化。象我们大多数人面临这种情势时一样(谁没喝醉过呢?)他找到了一个虽然婉转,但却能尽快解决现实问题的一个办法。 “我为您的处境感到难过。但我必须承认,我不明白您为什么设法……就算是设法吧……使我成为您的知音。” 她立即(似乎这一问题早在意料之中)急切地讲起来,象是在背育一篇讲演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