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爆流行-3

哥伦比亚大学的比布g拉坦和纽约大学的约翰g达利在案发之后做了一系列研究,目的是要弄清楚他们所称的"旁观者问题"现象。为了看看究竟谁会前来帮助,他们在不同地方上演了各种紧急突发事件。其中一项发现令人大为震惊,即突发事件发生时,在场目击者人数的多寡竟能帮助我们预测他们的助人表现。例如,在一个实验中,拉坦和达利让一个学生独自呆在一个房间里发作癫痫病。当隔壁房间里只有一个人时,听到声音后,他有 85%的可能性会冲进这位学生的房间,提供帮助。但是,当实验对象觉得还有其他 4 人也听到了癫痫病发作时,他们去帮助这名学生的可能性只有 31%。在另一个实验中,他们发现,如果有人独自看到黑烟从门下冒出,他有 75%的可能性要去报告,但是如果他与一群人在一起时,出去报告的可能性就只有 38%。换句话说,当人们处在人群中时,会分摊责任。他们会设想别人会去报警的,或者认为,既然别人都不采取行动,这个明显问题——隔壁传来的疾病发作声,门下冒————————————————————————————————————~ 40 ~                               [ 引爆流行 ]————————————————————————————————————出的黑烟——就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拉坦和达利这类社会心理学家们认为,在基蒂g吉诺维斯一案中,我们要吸取的教训并不是尽管有 38 人听到了尖叫还无人报警,而是正因为有 38 人听到了尖叫所以才没人报警。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如果她当时是在一条僻静的街道上遭人袭击,而且只有一个目击者,她还有活命的可能。换句话说,要使人们改变行为而去关注身边的不幸者,有时关键取决于人们身边最细微的环境。环境威力法则认为,人对自己周围环境的敏感程度比他们所表现的更为强烈。4.引爆点所涉及的这 3 条法则,即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因素法则、环境威力法则,给我们提供了理————————————————————————————————————                         ~ 41 ~[ 引爆流行 ]————————————————————————————————————解流行潮的一个方法。能引导我们找到引爆点。本书以下内容就是用这些思想来破解其他一些令人不解的事件以及我们周围世界中所发生的流行潮。这3 条法则是如何帮助我们理解诸如青少年吸烟现象、流言蜚语现象、犯罪现象、以及畅销书现象的?答案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 42 ~[ 引爆流行 ]————————————————————————————————————第二章 个别人物法则  联系员、内行和推销员1775 年 4 月 18 日下午,一位在波士顿一家马房干活的小伙子无意中听到一位英国军官对另一名军官说了"明天要严厉惩罚"之类的话。这个男孩便朝着波士顿北区一路小跑,来到一位名叫保罗g里维尔的银匠家,把消息告诉给他。里维尔用严肃的神情听着;这并不是他当天所听到的第一条传闻。在此之前,还有人告诉他,在波士顿的朗沃福码头聚集了大量英国军官,他们在低声谈论着什么事。停靠在波士顿港的英国皇家海军军舰萨默塞特号和保尼号周围停泊着一些小船,有人发现英国船员在这些小船上步履匆匆。那天早上,还有人看到几个英国水手在岸上跑动,这一切看上去像是某一重大行动开始前的扫尾工作。随着下午的到来,里维尔————————————————————————————————————                        ~ 43 ~[ 引爆流行 ]————————————————————————————————————和他的朋友们越来越相信当时谣传了很久的事情,即英国人马上就要采取一次重大行动,进军位于波士顿西北的列克星敦镇,要逮捕殖民地领袖约翰g汉考克和塞缪尔g亚当斯,然后继续进军康科德镇,去夺取当地民兵存放枪支弹药的军火库。接着发生的事情已经成为历史传奇,是美国每个儿童都听过的故事。当天晚上 10 点钟,沃伦和里维尔会面。他们决定警告波士顿周边地区的居民英国人已经开始行动了,这样就可以唤起当地民兵去迎头痛击。里维尔情绪高涨,他穿过波士顿港,来到查尔斯顿轮渡口,纵身跳上一匹马,开始了他的去往列克星敦的"骑马夜行"。他用两小时就骑了 l3 英里。沿途每路过一个小镇——查尔斯顿、麦德弗德、北康桥、麦诺托密——他都敲门传话,告诉当地领袖们英国人就要来了,并让领袖们再把消息传达给其他人。教堂响起了钟声;同时也传出了鼓声。当那些从保罗g里维尔里得知情报的领袖们把自己的骑手派出去,这个消息就像病毒一样传播开来了,直到整个地区都拉响了警报。凌晨 l 点钟,————————————————————————————————————~ 44 ~                               [ 引爆流行 ]————————————————————————————————————消息传到了马萨诸塞州的林肯市;到了 3 点钟,传到萨德伯里市;到了 5 点钟,传到在波士顿西北方向 40 英里以外的安道弗市;到了早上 9 点钟,消息最西传到很远的伍斯特市附近的阿什贝镇。当英国人在 19 日早上终于开始向列克星敦进发时,令他们感到大为吃惊的是,他们的突袭刚进入乡村就遭到猛烈的有组织的反击。当天,在康科德,英国人遭到殖民区民兵的对阵,并被打得落花流水,这次交战发展成了一场大规模战争,史称"美国革命"。保罗g里维尔的骑马夜行可能是历史上口头快速传播消息最著名的一个实例。它使一条非常新闻在很短时间内翻山越岭传到远方,使整个地区都武装动员起来。当然,并非所有口头信息传播都如此精彩无比。但是,即便是在今天这样一个大众通讯发达和广告耗资巨大的时代,我们完全可以说,口头传播仍然是人们互通有无的重要方式。想一想你最近去过的高价餐馆,购买的昂贵服饰,以及看过的电影。作出去何处消费的决定时,我们有多少次是因为朋友的推荐而深受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广告————————————————————————————————————                        ~ 45 ~[ 引爆流行 ]————————————————————————————————————部门经理认为,正是因为如今市场推销活动铺天盖地,口头传播的信息成了具有惟一说服力的办法,所以我们大多数人会对其作出响应。 但是,尽管这样,口头信息传播仍然是个难解之谜。人们实际上始终都在相互交流传播信息。但是只有个别情况下这种交流能引发口头传播潮。在我家附近,有个小餐馆,我非常喜欢,6 个月来,我一直在向自己的朋友们推荐这家餐馆。但是,现在里面还有一半座位是空的。显然,我个人的认可还不足以掀起一场口头信息传播浪潮,但是也有一些我认为根本比不上这家餐馆的饭店仅在几周之内光顾的顾客就越来越少了。为什么某些思想、风潮和消息能"一触即发"而其他则不然?在保罗g里维尔骑马夜行事件中,答案似乎很简单。里维尔怀揣着的是一则重大消息,即英国人要来了。但是,如果你仔细研究一下那天傍晚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就会发现,这种解释还是没有揭开谜底。当里维尔骑马开始朝波士顿西北部方向前进的同时,另外一位革命者——名叫威廉g戴维斯的————————————————————————————————————~ 46 ~                               [ 引爆流行 ]————————————————————————————————————制革工人——也肩负着同样紧急使命出发了,穿过波士顿以西的一个个城镇,向列克星敦进发。他怀揣着与保罗g里维尔完全相同的消息,路过了同样多的城镇,行走了同样长的路程。但是,戴维斯并没有把经过的农村地区点燃,因此,没有引起当地民兵领袖们的警惕。事实上,在他路过的一个大城镇——沃尔瑟姆镇——第二天只有几个人出来迎战,因此,后来的史学家们断定,该镇一定是一个极度亲英的社会。而实际上该镇并不是亲英社会。沃尔瑟姆镇的居民只不过是没有察觉英国人来了,后来发现时已为时太晚。如果在口头传播潮中只有消息本身最为关键,那么戴维斯现在应该和保罗g里维尔同样出名。但他并没有出名。可是为什么里维尔成功了而戴维斯却失败了?答案是任何一种社会流行潮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消息传播者特有的罕见的社交天赋。里维尔的消息一触即发而戴维斯的消息却没有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们两人有别。这就解释了我在前一章里简要概括的个别人物法则。但当时我只是举了性滥交————————————————————————————————————                        ~ 47 ~[ 引爆流行 ]————————————————————————————————————和性侵犯一类人物的几个例子,这些人对于性传染疾病的流行至关重要。本章将要介绍几个对社会流行潮至关重要的人物,以及探讨一下保罗。里维尔这类人与威廉g戴维斯一类人的不同之处。这两种人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而我们却常常对他们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不能给予适当的信任。我把这些人称为联系员、内行和推销员。1.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心理学家斯坦利g米尔格莱姆为了找到微型世界问题的答案,做了一个实验。他提出的问题是:人们是如何相互联系的?我们是否各自都属于不同的世界,但是却顺着自己的轨道同时生活着,因此,无论在世界任何地方,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都很少,心理距离都很远?或者我们所————————————————————————————————————~ 48 ~                               [ 引爆流行 ]————————————————————————————————————有的人是不是都被编织在一张大网上?在一定意义上,米尔格莱姆的问题与本章开头的问题属于同一类,即一种想法、一股潮流或一条消息(如英国人要来了!)是如何在人群中传播开来的?米尔格莱姆用一封连锁信来探究这个问题。他搞到了 160 位生活在内布拉斯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居民的姓名,给他们每人寄出一封连锁信。信中附有一位股票经纪人的姓名和地址,此人在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市工作,但住在沙伦市。信中他要求每人把各自的姓名和地址写在信封上,然后再把它寄给离这位经纪人最近的朋友或熟人。比如,你住在奥马哈,你的一位堂兄住在波士顿城外,你就有可能把信寄给他,即便堂兄本人并不认识这位股票经纪人,他很可能还要再绕两步或三步或四步才能把信送到股票经纪人手里。当这封信最终到达股票经纪人家时,米尔格莱姆想要看看这封信经手人的名单,并研究一个从某一地区随机选出的人与另外一个地区的另一个人联系的紧密程度如何。米尔格莱姆发现大多数信经手了五六个人才到达股票经纪人————————————————————————————————————                        ~ 49 ~[ 引爆流行 ]————————————————————————————————————处。六步分离这一概念就来自该实验。人们如今对这一词语如此耳熟能详,以至于把当时米尔格莱姆的惊人发现已经忘在脑后。多数人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37
正序
倒序
引爆流行
引爆流行-2
引爆流行-3
引爆流行-4
引爆流行-5
引爆流行-6
引爆流行-7
引爆流行-8
引爆流行-9
引爆流行-10
引爆流行-11
引爆流行-12
引爆流行-13
引爆流行-14
引爆流行-15
引爆流行-16
引爆流行-17
引爆流行-18
引爆流行-19
引爆流行-20
引爆流行-21
引爆流行-22
引爆流行-23
引爆流行-24
引爆流行-25
引爆流行-26
引爆流行-27
引爆流行-28
引爆流行-29
引爆流行-30
引爆流行-31
引爆流行-32
引爆流行-33
引爆流行-34
引爆流行-35
引爆流行-36
引爆流行-37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引爆流行
引爆流行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