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心理学-9

我们可以通过“工具”这个概念来理解实践的方法。因为这个概念对于理解维果茨基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马克思主义者都同意这样的观点,即工具的使用影响着人类的认知范畴。在维果茨基文集第一卷的序言中,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Jerome Bruner)针对工具的概念这样写道:维果茨基思想的核心是工具性活动(instrumental action),即使用物质工具和符号工具以达到目的的活动。人类通过使用自然的工具和文化的工具以控制世界和人类自身。需要强调的是,通过使用工具,人类改变了自己及自己的文化。维果茨基对达尔文的解读非常接近现代灵长类动物学的观点,即人类的进化被使用人造的工具,并创造了技术-社会的生活方式所改变了。一旦这种变化发生,自然的选择就被文化的选择所主导,即使用工具的生活方式成为文化选择的标准。根据维果茨基的观点,物质的工具和符号的工具最初都是外在的,外在于人类的自然属性或人际沟通。但是工具却影响了它的使用者:语言最初作为交流的工具,最终塑造了人的思维。维果茨基心理学的主旨之一就是致力于解释人类的发展。在《思维和语言》的卷首语中,维果茨基引用了培根(Francis Bacon)的一段话是再恰当不过了,即“单独使用手或脑都是不够的,人类使用的工具和辅助物最终塑造了人类自身”[42]。马克思及其追随者维果茨基认为,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实践,研究的方法也是实践。我们生存于其中的世界只能通过不受解释性的假设所约束的实践活动来理解。这一观点与实用主义有相通之处。实用主义作为20世纪末主流的方法论,一贯主张在操作中通过操作的后果来认识对象。正如杜威所指出的,“认识对象”并不是先于人的认识活动孤立存在的东西,而是认识活动的结果。实用主义批判了传统哲学中的视觉隐喻,指出传统哲学在人的视觉过程与认识过程之间所作的简单类比,混淆了“与现实接触”和“处理现实”两种不同性质的东西[43]。视觉过程是与现实接触的过程,只涉及一种非意向性的、无关于描述的关系;而认识过程则是一种意向性的、描述的、说明的关系。认识过程渗透了人对现实的处理,因此不能独立于人类活动。实用主义作为一种方法论,从根本上讲是工具主义的。它的进步意义在于,通过强调思维与行动的连续性,真正地打破了传统哲学中思维与物质的二元对立。实用主义以人的现实生活作为哲学思考的出发点,指出思想、理论、概念是人们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工具,工具的作用在于是否引起了实际的效果。有人指出维果茨基的观点从表面上看可以归于工具主义,而实际上又远远超越了实用主义者所建构的工具主义,而更接近马克思的实践观。实用主义与实践观的区别在于,实用主义的方法是为了实现结果的工具(a tool for result);而实践观的方法,既是工具,也是结果(toolandresult),是工具与结果的统一体。为了特定的结果而设计的工具是制造完成了的,以具有一定的功能为基本特征。而工具与结果的统一体(即实践)则是尚未完成的,与发展活动不可分的。这并不意味着工具与结果的统一体没有功能,而是说,如果简单地以功能来定义实践,就会曲解实践活动的真实含义。在马克思实践观的影响下,维果茨基所发展的“工具与结果相统一”的方法论,在理解人类心理方面具有全新的、革命的意义。实践活动是马克思的重要发现之一,即人类活动的性质是实践的-批判的。实践的-批判的活动也是革命性的活动。人类作为一个独特的物种,根本特点就是进行革命活动的能力,而这一点往往被忽视。日常生活中所谓的活动大多为了达到某些特定的目的,是与人们的社会身份相关的行为,实际上不是马克思所说的实践活动,只是被社会决定了的行为,或是一些自然的运动而已,因此不是人类所独有的。马克思认为,人类同时生活在社会与历史中,历史是人类存在的连续的且无限延展的整体,而社会是历史中的一个特定时空的制度。所有的社会成员都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双重的位置与身份,而现代社会似乎只允许其成员适应其社会性。有人指出,以现代美国社会为例,这是一个信仰自由的、工业化的、实用主义大行其道的社会,其成员适应社会的程度如此之高,以至于不了解人类存在的历史维度。历史感一旦被忽视,就意味着人类改造环境的革命的实践活动被否定了。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无限复杂、多样的形式,而且始终处于变化之中。实践活动既改变着人类生存的环境,也创造着历史,实践的意义在于,“只有在革命的实践中才能理解人类改造环境的过程中也改造了自身”[44]。实践观影响下的社会治疗,从根本上讲是作为一种临床实践活动发展起来的。这一点与精神分析学派的崛起相同,而区别于学院派的心理学。社会治疗的理论也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与实践活动密不可分。(二)ZPD与社会治疗维果茨基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单位应该是“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简称ZPD)。最近发展区是维果茨基所创立的一个重要概念,最初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年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它反映了儿童发展的最大可能性。ZPD既不是一个区域,也不是一种模式,而是一个统一体[45],即制造意义的统一体,以及学习引导发展的统一体。对于人类独特的心理活动,研究单位不应该是传统心理学的研究单位,如行为、意识、人格等,而应该是社会与历史的统一体,即建立在人们的物质存在的基础上,“在确定的条件下,现实的、经验性的、可感知的发展过程”[46]。也就是说,建立在历史的基础上。维果茨基认为,ZPD就是这样一个统一体,也是革命性的活动所发生的地方。在维果茨基看来,思维(即心理活动)是历史性的,是通过参与社会-文化-历史的活动,并内化了这种活动的形式而形成的:任何一种高级心理机能在儿童的发展中都是两次登台的,第一次是作为集体的活动、社会的活动,亦即作为心理间机能而登台的,第二次才是作为个人活动,作为儿童思维的内部方式,作为内部心理机能而登台的。这个规律同样适用于随意注意、逻辑记忆及概念的形成。一切高级心理机能都起源于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活动。以上这段话常常被当代的维果茨基主义者所引用,因为这段话是ZPD概念的核心。在过去的十几年中,ZPD概念已经引起了西方心理学家的极大兴趣,原因在于它揭示了学习与发展之间关系的本质,更重要的是,它把彼此分离的个体与社会在心理学意义上重新整合起来。不难看出,维果茨基提出的ZPD概念与马克思的革命性活动的概念是一致的。所谓革命性的活动,并不是改变历史的物质因素的活动,而是通过人类独特的物质重构的活动以创造出新的意义[48]。如果没有这种革命性的制造意义的活动,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就无从表现;如果作为工具制造者的人类变成了简单的工具使用者,生活中只剩下行为(无论是多么复杂的行为)而不再有活动,那么学习就不再引导发展,人类的发展便停滞了。传统的心理学一向认为,人的发展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完成。无论是弗洛伊德还是皮亚杰,都先验地假定发展并不是一生的过程,而是要停留在某个阶段。弗洛伊德把个性形成的发展过程用若干个心理性欲阶段的机制锁定,这样发展的过程就可以完结。皮亚杰作为一位发生认识论学家,他从个体生命的早期阶段直至终点去寻求智力发展的常模以及自然的过程。于是,在当今的社会,可以说发展也到了一个终点。在维果茨基的著作中,我们却可以看到,学习是如何制造着意义,并引导着发展。例如,维果茨基对儿童的模仿行为的观察表明,儿童只是在ZPD中模仿,ZPD中的模仿是制造意义的活动,其中,成人的语言既作为一种工具,也作为思维的产品被儿童使用。儿童作为工具的制造者,会借此创造出新的意义。新的意义并不是从语言或言语行为中产生的,而是在活动中产生的。这一点非常重要。鹦鹉学舌式的模仿,无论把句子说得多么复杂,最多也只是一种言语的行为,是被预先存在的语言工具所决定的。而与此相对照,儿童的模仿不是被预先存在的工具所决定的,他们用工具制造既是工具又是产品的意义,因此,也重组了思维与语言。可以说,当儿童模仿的时候,成年人还不能完全懂得他们所表达的意义,实际上,儿童已经很接近他们的发展区了。我们可以清楚了解的是,儿童所表达的意义与成年人是不同的。换言之,一个初学语言的新手与一个专家是不同的。因为儿童所表达的意义并没有从制造意义的活动中分离出来。维果茨基认为,人类制造意义的能力、改造环境的能力、制造工具与产品的能力使人类创建ZPD成为可能。作为维果茨基的追随者,纽曼的社会治疗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帮助人们共同建立情绪的ZPD的过程。纽曼用这样一个比喻来说明社会治疗与其他心理治疗的区别:人们寻求心理治疗如同到五金店购买工具,而来到社会治疗小组得到的是亲手制造工具的机会。在这里,人们用自己生活中固有的资源创造出新的东西,从而发现他们的情绪将会是怎样发展变化的。在治疗小组中,成员们针对他们的情绪问题互相帮助。成员们的问题被当作基本素材,而治疗小组既是工具也是产品,是工具与产品的统一体。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纳(J. Bruner)在他1977年出版的《认知心理学》一书中对维果茨基在心理学领域的贡献作了高度评价:“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中,研究认识过程及其发展的每一位心理学家,都应当承认维果茨基的著作对他的影响。”[49]透过社会治疗,我们看到了维果茨基的影响在实践中日益强大。三、临床实践背景社会治疗在临床实践方面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形成的心理剧(psychodrama)。心理剧由维也纳精神病学家莫雷诺(Moreno J. L.,1898~1974)于1920年首创,1925年传入美国[50]。莫雷诺对戏剧感兴趣,但他认为大多数戏剧的结构过于僵化,以致于演员无法在角色中呼吸生活的空气。他于1921年创立“自发性剧院”,舞台上的角色可以边演出边编造角色[51]。莫雷诺发现,“自发性剧院”不仅对崭露头角的年轻演员具有非凡的训练手段,而且也大大改善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快,心理剧发展成为一种集体心理治疗技术。治疗师充当心理剧的“导演”,心理剧在真正的戏剧舞台上演出。接受治疗的人在剧中表演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受过训练的演员和治疗师协助演出。有时,一个家庭的成员或一个团体演出他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同时邀请观众来观剧。这样可以对观众中存在的类似问题起到间接的帮助作用。此外,社会治疗在技术层面与行为疗法中的模仿学习和角色扮演有着很大的相似性;与认知-行为疗法中的认知改变技术也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继承关系。第四节 社会治疗的理论与实践社会治疗的建构离不开两个理论基石,即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形式”概念和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在这两个概念启发下,纽曼指出,社会治疗既是一种创造新的生活形式的过程,也是一种创造最近发展区的过程。围绕着如何创造新的生活形式,以及如何创建最近发展区的问题,纽曼发展了他的表演理论。一、表演理论纽曼在阐述表演理论的主要著作《一生中的表演——实现快乐人生的实践哲学》一书中指出,人与动物的区别之一是人对于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有能力进行选择。这种对行为方式的选择就是一种创造性的表演。其意义在于人们能够从表演中得到发展。表演与普通的行为不同。行为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那些无数重复性的情境中,根据社会所赋予的角色去行动。行为是以自然性为特征的。而表演是创造性的,是通过创造性地模仿他人,扮演他人角色去表达自己在历史与社会中的独特性。表演理论认为,人们需要“终止行为”。因为行为只是环境的产物,是根据社会角色的要求预制的、成批制造的“产品”,只有打破被社会过度决定了的行为模式,人们才能够根据自己的愿望,编写自己的生活脚本,创造自己的生活,并使自己得到发展。表演理论的目的是唤起人们对人类生活中表演维度的注意。在当今的社会中,人们存在的表演维度长期以来一直被大家所忽视。很多人认为表演是舞台上的事情,是演员的专利,是少数聪明人制造的,其他人只能以文化消费者的身份被动地接受职业演员的表演活动。于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表演被挤到一个特定的角落里,像政治和哲学一样,被制度化、职业化,表演只剩下了娱乐的功能,并且像娱乐一样无足轻重了。针对如何创建最近发展区的问题,表演理论指出,大多数人成年后就停止了发展,就是因为社会环境没有为人们提供扮演他人角色的机会。而人类正是通过参与社会环境中的活动,通过扮演他人角色学会了各种活动,并在其中得到发展。人是会表演的物种。婴幼儿开始学习语言就是在表演讲话。他们模仿成年人的时候,并不是鹦鹉学舌式的简单模仿,而是一种创造性的模仿,是在社会情境中扮演他人角色。正是在这种创造性的模仿中,人类实现了从咿呀学语到正式交谈的既普通又神奇的飞跃。围绕着如何创造新的生活形式的问题,表演理论阐述了情绪的超个人性以及情绪与生活形式之间的关系。表演理论认为,情绪并不是产生于个体内部,而是产生于人们共同进行的关系性的活动中,产生于生活形式之中。由于人们对情绪的个体化的表达方式、交谈方式附着在这些关系性的生活形式之上,往往使人们误认为情绪是个人性的东西。换言之,是个体化的语言制度掩盖了情绪的超个人性。具体说来,以表达情绪的对话为例,人们对情绪性语言的传统理解是,“我”对“你”所说的话,传达了、描述了、代表了或对应于“我”的私人的、内部的情绪状态,而“你”对“我”所说的话,同样代表了你的私人情绪的属性。表演理论认为,情绪性对话是一种个人情绪状态的信息交流,产生于生活形式之中,是生活形式的一种表达,也是关系性生活形式的表达。换言之,情绪性语言的意义来源于人们共同创造、共同分享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这种经验不是“我的”,不是“你的”,也不是“我”对“你”的,而是“我们的”。情绪性对话的历史主语(不同于语法的主语)不是“我”也不是“你”,而是我们。如同一个母亲和她的咿呀学语的婴儿共同建立起的最近发展区,赋予对话以意义,在关系性的活动中,“我们”才是意义的创始者。所以,表演理论主张通过表演的方法,通过社会性的活动,创造出新的生活形式从而创造情绪的发展空间,这个过程可以把情绪从个体中解放出来。表演理论要阐明的观点是,历史是一部戏剧。不是在别的地方,也不是在另外的时间,而是现在正在进行着的、并永远继续下去的社会生活的全部。正如莎士比亚所说的,世界是一个大舞台。表演理论认为历史和社会是一个统一体。在社会中,我们通过持续的参与活动建立了社会的各种制度,并确立起我们每个人的自我同一性(包括我们的趣味、习惯、态度、意见、行为等);在历史中,我们运用我们的自由去改造生活。如果我们忽视了生活的历史维度、表演维度,仅仅把自己看作是某一特定时期的社会的产物,那么我们便无法欣赏生活这部戏剧。如果我们能够看到生活中表演的维度,意识到我们每个人不仅仅是观众,同时也是表演者,我们不仅仅是确定的,同时也是自由的,那么,便能使人生达到快乐的境界。二、表演疗法表演理论在心理治疗领域的应用就是社会治疗,也称为表演疗法。表演疗法作为一种后现代心理治疗的形式,从根本上不同于以现代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心理治疗。其基本特征是:非诊断性、非解释性(即注重行动,而不是对行动的解释)、发展性和超个人性。表演疗法的具体方法是:首先创造一个表演的环境,治疗师作为导演或演员要帮助来访者保持这个活动的表演性,即帮助来访者记住他们是在表演中,而不是在现实生活里。把每个人反映出来的问题、困扰完全当作剧中的情节、台词来处理,而不是进行传统方式的诊断。治疗师可能会提示大家,“这是你们即兴而作的一场戏,是对情感生活的表现,它将创造情感生活的新形式,产生出新的情绪,从而改变生活。表演将给我们一次成长的机会,一次发展的机会”。在这样一个完全的表演氛围中,治疗小组的每个成员,包括治疗师在内都不是一个全知全能的人。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预先知道,因为这种表演具有无限的多样性、丰富性。然而,由于表演改变了原来的生活形式,从而也改变了与之相应的情绪状态。表演疗法是一种人际间发生的过程,治疗并非用一种观点来反对另一种观点,也不是用一种观点强加于另一种观点之上。表演的各方建立的是一种伙伴关系、合作关系,表演是一个共同创造、无限展开的过程。表演训练帮助人们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转变为成长和发展的机遇,指导人们用自己与生俱来的表演才能创造出新的生活形式,创造性地表演自己的生活。通过这种表演活动,人们在任何年龄都可以继续成长。三、案例分析社会治疗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生了许多成功的治疗故事,这些成功的案例不仅是社会治疗对人们的帮助,同时也是人们实践这种疗法时对该疗法所做的贡献。对于参加社会治疗的人来说,他们的感受如同参加一个健身俱乐部,换言之,他们并不依赖于治疗,然而却愿意把社会治疗建构于自己的生活之中,作为一种常规性的活动。案例一:以“成瘾行为”的治疗为例,无论是嗜酒、吸毒亦或是药物依赖,现代范式的治疗目标往往是去除这些“瘾癖”,即改变有问题的行为。而社会治疗认为,只改变个别行为是远远不够的,而帮助人们对自己的生活作出另外一种选择,通过改变人们的整体生活,才能从根本上摆脱旧有的问题行为。曾经有一名大学法学系的学生罗博特,因神经衰弱而在学业上发生困难。为了逃避这个屈辱的现实,他开始终日酗酒,神志不清。这样的生活持续了数年之久。经过社会治疗,现在罗博特已经成为一名出色的中学教师。社会治疗所做的是,帮助罗博特从一个“失败的律师”和“酒鬼”的身份中走出来,对生活重新作出选择。来参加社会治疗的人总是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而社会治疗并不使用“问题与解决”的工作方法,因为从社会治疗的观点看来,生活是一个整体,如果只是试图改变生活中的某一个方面,或是解决某些问题往往是徒劳的,甚至比改变整体更加困难。社会治疗帮助人们创建环境的活动是整体取向、发展取向的(developmentoriented),从而区别于现代范式心理治疗的问题取向(problemoriented)。社会治疗的观点认为,这种不针对问题的治疗往往更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案例二:高登先生是一位家具设计师,他参加社会治疗的原因是想克服丧失亲人的悲痛。六个月以前,他的妻子诺玛在一个珠宝店的抢劫案中不幸丧生。突如其来的打击使高登悲痛欲绝,无法正常工作,甚至无法拿起一支笔,或是打一个电话。在治疗中,治疗师鼓励他谈谈他的婚姻生活,比如他与妻子在一起的时候经常做些什么,而高登能够说出的惟一一句话是“她已经死了!”随即痛哭失声。治疗师告诉高登,尽管他的妻子不在了,可是他们夫妻之间的关系仍然可以继续下去,发展下去。当然,这些话令高登大惑不解。人死不能复生,这毕竟是一个事实。然而,从社会治疗的观点来看,死亡这个事实还可以成为另一种事实,换言之,这个事实不仅仅是悲痛的源泉,而是可以成为建构生活的素材,因为在生生不息的生活中,任何事件,包括不幸的事件在内,都是使生活继续下去的条件。在随后的三个疗程中,治疗师与高登一起探讨在他与妻子诺玛的关系中,高登曾经学到了些什么,探索如何以此作为一种发展性的方式去建立与周围其他人之间的关系。通过这种方法,将改变并且继续发展高登先生与已故妻子的关系。治疗师发现,高登在与朋友们的关系中,始终是一个强有力的、被依靠的角色。而妻子诺玛是高登允许自己依赖的惟一的人。治疗师为了帮助高登改变这种固有的身份认同,建议他在这个时候像平时求助于妻子一样去向其他的朋友求助。于是高登决定聘请他的一位好友来他的设计室为他当助手。这样当痛苦袭来的时候,高登身边会有人陪伴。在治疗师的建议下,高登还接受了他姐姐一家人的邀请,搬去与他们同住,这个邀请在高登接受治疗前曾被他不假思索地拒绝过。通过上述方法,高登重新组织了自己的生活,得到了他真正需要的支持和帮助,渡过了人生中的一个难关,并且再度成长起来。案例三:艾米在一家著名的证券交易所工作,是一名年轻的女经纪人。她的丈夫约翰是一位工程师,两个人在职业上都相当出色。结婚一年后,艾米得了一种怪病,经常性地失去记忆。有时,她在深夜发现自己正身处一个陌生的地方,想不起什么时候来到这里,以及来这里做了些什么。当她在凌晨3点、4点甚至5点回到家中,约翰当然已经快气疯了。艾米讲了上述“奇怪的事件”,认为这种事件毁掉了她的婚姻生活,否则她的婚姻本该“十分完美”。在治疗中,治疗师发现,实际上艾米在很多地方对约翰感到不满,只是她不敢告诉对方。一个原因是担心约翰生气,另一个原因是她本人也认为不该有这样的感受,于是她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她的婚姻看上去“十分完美”。无论她自己还是周围的朋友都很难承认艾米的婚姻并不像表面上那样理想。艾米用了几个星期的时间才说出她实际上非常的不快乐。两个月后,约翰开始陪同艾米来参加治疗。艾米在治疗师的鼓励下,第一次说出对丈夫的不满,她认为丈夫的某些做法是对自己的伤害,而丈夫从来都不曾觉察,当然也不会知道。在治疗师的帮助下,艾米学会了放弃她理想中完美婚姻的自我认同,并学会建立一种可以倾心交流的生活环境。在这种新的环境中,即使他们之间彼此有什么不满,也能够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从而使彼此的距离不断拉近。经过几个月的时间,艾米间歇性丧失记忆的事件发生得越来越少,最后终于消失了。案例四:露丝是一位66岁的老太太,她参加社会治疗的原因是她感到自己的生活正在敷衍了事。在周围人看来,她过着令人羡慕的生活。她拥有漂亮的房子、崭新的汽车、昂贵的衣物,而露丝却说自己仿佛住在一所监狱里。虽然从来没有人伤害过露丝,但她却处处担心,如看电视的时候担心自己提出愚蠢的问题,开车的时候怕走错路,与人交谈时怕自己的见解荒谬可笑,等等。社会治疗的观点认为,生活中的“敷衍了事”实际上是人们按照社会角色规定的行为去行事,而放弃了自己对行为方式的选择。如果人们把生活看作是履行一些基本的义务,日复一日地重复,自然会产生窒息的感觉。许多参加社会治疗的人像露丝一样,他们拥有体面的职业、稳定的家庭,绝不属于失败者的行列,然而,他们的生活中缺少一个必需品,那就是创造性。当人们的生活在不知不觉中被社会规范、社会角色所决定了的时候,实际上,他们正像巴甫洛夫的狗一样对环境的刺激作出自动的反应,形成条件化的行为。在一个僵化的环境中,人们被动地生活着,放弃了创造生活的能力,无异于放弃了人之为人的特性。通过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如果说现代范式的心理治疗是用特定的方法与技术为人们提供帮助,那么接受治疗意味着人们作为特定的技术、工具的使用者。然而这种治疗是非发展性的,它否定了人类生活中创造性的维度。社会治疗的目的是帮助人们成为生活环境的创造者,在创造环境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使用现有的工具和技术,更重要的是学会自己制造自己的工具和技术。社会治疗不像其他的疗法那样“修正”人们的行为,从社会治疗的观点来看,行为修正是一种高度强制性的技术,无法从整体上改变一个人。而社会治疗是要帮助人们发展自己的创造性,从整体上改变生活。社会治疗的目的并不是直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或是改变一个人,而是为人们提供一种全新的生活工具,并引导人们建构出自己想要的生活环境,从而成为新生活的建设者。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会成长起来,而新的情绪、情感就会从新的活动中产生。总之,由于社会治疗的基本特征充分表现了对人的社会性、历史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弘扬,强调了人的社会性先于个体性,真正把人看作是社会历史的存在物,提出只有重建个人的社会感和历史感、主动地选择自己的行为、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才能摆脱精神痛苦和情绪障碍。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治疗不仅仅是一种心理调适的工具,而是一种生活规划的方法论,是用一种新的人生哲学来指导人们的生活,指导人们如何去创造新的生活。人们常说,一种好的心理治疗理论同时也应该是一种好的教育理论、一种有效的生活哲学。实际上,社会治疗不仅仅是指导个人生活的治疗技术和生活哲学,同时也代表了一批后现代思想家与实践家从根本上改良社会环境的理想与规划。从社会治疗的发展趋势来看,迄今为止已在美国成功地推行了二十余年。全美的社会治疗中心已遍布亚特兰大、波士顿、纽约(包括东部中心、布鲁克林中心和长岛中心)、费城、华盛顿及三藩市等地,很多人在该疗法的帮助下重新开始了新的生活。一些了解该疗法的研究者、理论家、教育家以及治疗领域的从业人员甚至认为社会治疗动摇了现代心理学的根基,并震撼了心理治疗领域。第十九章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发展趋势与展望19世纪末20世纪初, 国外逐渐形成了一种专业性质的心理健康活动, 即专业人员对有心理困惑或心理失常的求助者运用心理学和精神科学的原理, 通过心理商谈,就具体问题向求助者提供建议或辅导, 使其对自己与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作出决策, 以改变其态度和行为,进而对社会生活有良好的适应。其中,以遭遇心理疑难的平常人为对象的一种教育性的助人活动称为辅导,以遭遇心理困扰的平常人和心理异常者为对象, 兼具辅导与心理治疗功能的活动称为咨询[1]。 心理咨询与治疗是现代行为科学中较新的一门学科,它从西方引入我国成为一门心理学应用学科与服务工作,在中国的内地真正的发展只有十五年的历史,在香港只有二十五年的时间, 在率先引进这项事业的台湾也不过是四十余年。近年来,心理咨询和治疗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和趋势, 为此,郑日昌、常永才等国内学者都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第一节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整合趋势一、整合的倾向在心理学发展短短百余年的历史中,学派林立,百家争鸣,对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各有建树。从弗洛伊德创立心理分析学派至今,心理治疗的各种学派、体系不断涌现,交叠更替。在美国,1959年哈珀(R.A.Haper)认定有36种心理治疗的体系;到1976年,帕洛夫(RT.B.Parloff)发现共有130余种疗法;到了1986年,卡拉瑟(T.B.Karasu)则报告有多达400种以上的心理治疗学派[2]。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精神分析学派、行为学派、人本主义学派等,每一种学派又衍生出多种治疗的理论和方法技术。在发展初期,各派互相排斥,门户甚深。但是由于心理问题的复杂性,在实践中学者们认识到,没有任何一种单一的理论和方法能在所有情境下解决所有人的所有心理问题[3],其效果或各有所长,或无显著差异。于是,人们逐渐抛弃门户之见,打破学派林立的局面,彼此借鉴,取长补短,不拘一格。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或同时采用几种不同学派的方法,这样,心理咨询和治疗就朝向一种兼容和整合化方向迈进了。从不同的学派来讲,每一学派都在致力于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并在临床实践中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周期。与此同时,他们也向外吸收一些于己有利的其他学派的理论观点和技术方法。相比之下,吸收外来的方法技术的倾向更为积极。心理分析学派的许多治疗和咨询者运用了行为学派的某些方法[4],而行为学派的治疗和咨询者们也在不断吸收和运用其他学派的方法充实自己[5]。在美国, 持有该立场的临床心理学家已经于80年代成立了一个专业组织——整合心理治疗学会(The Society for the Exploration of Psychotherapy Inergration , SEPI)办了一种专业刊物——整合与兼容心理治疗杂志(Journal of Integrative and Ecletic Psychotherapy)[6]。Eclectic这里被译为“折中”,在60年代,折中主义还是一个不大受欢迎的字眼,而到了80年代却有越来越多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者称自己奉行的是折中主义。有人对美国自1974年以来的十五年的临床心理学研究作了回顾总结,发现近50%的都是兼容取向[7]。还有人对临床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和社会工作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所作的调查发现,有68%的人认为自己属于兼容学派[8]。方法上的兼容导致了理论上的整合(integrative),所谓整合是指将不同的理论作更高层次的统整和综合。从兼容到整合的过渡,是寻找各种理论与方法的共同要素(common factors)。兼容模式的代表人物是Lazarus和Beutle,整合模式的代表人物是Beitman和Patterson。虽然方法兼容目前已经相当普及,但是理论整合却并不十分成功。正如Lazarus[9]所言,对理论的统整并非今人的能力所及,而对共同因素的寻找已有所收获,几乎所有学派都强调“治疗关系”的重要[10],甚至认为治疗关系可以作为整合辅导理论的基础。但他同时又指出,只有对治疗的哲学与理论有一致的看法,才能对治疗的实务有一致的看法。二、趋向整合的原因纷繁众多的心理治疗学派,曾经经历了若干年的相互隔阂与对立,争论与竞争,近年来则出现了趋向整合的局面。贝特曼等(B.D.Beitman et .al)认为其原因为:(1)各种疗法剧增;(2)单一理论存在不足;(3)各种疗法效果相同;(4)通力寻求治疗成功的共同因素;(5)强调病人的特点和治疗关系;(6)社会政治对心理治疗提出的现实要求[11]。其他研究者也曾讨论过出现整合倾向的原因[12]。综合各个方面的情况来看,当前出现整合倾向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一)不同疗法功效相近心理治疗的各家各派理论众说纷纭,主要是围绕着理论观点上的不同看法进行的,但在治疗结果上,都可以用疗效代言。一些将不同的心理治疗、咨询方法与控制组和安慰剂组进行实验性比较的研究发现,治疗组疗效显著[13][14]。此外,对于不同来访者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与咨询的研究也表明,各种心理治疗与咨询的方法的效果是十分接近的。例如,在一项使实验者减轻愤怒的研究中,合理情绪治疗和格式塔的治疗方法都可以使实验人员的血压下降,并使其情绪得分下降,这一点远比控制组人员变化显著[15]。另一项采用认知治疗方法和行为治疗方法对社交焦虑人员的训练研究表明了两种类型的方法均有疗效,并且相互之间无显著差别。对于性行为障碍所进行的系统脱敏治疗、性心理治疗和合理情绪治疗的训练的一项比较研究,发现几种方法在不同的方面对性行为障碍都有所贡献[16]。另外,来访者中心疗法与其他方法比较,疗效也无显著差异,但是在降低多种焦虑方面,来访者中心疗法对于外向的来访者更为有效,而合理情绪治疗方法对于内向的来访者更有效[17]。世界著名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研究者,美国的加菲尔德(S.L.Garfield )指出:不同的治疗方法可能对不同的人群或不同的心理失调问题更为有效。但总的看来,各种对于不同治疗方法疗效的研究表明人们在不同疗法之间很难发现疗效的差别。他的这一观点,在心理咨询与治疗界是具有代表性的看法,各种理论与学派的不同疗法在竞争中并存于世,也表明了它们具有各自的生命力。(二)不同疗法各有千秋心理治疗学派众多,其中大量的学派是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涌现出来的。如此迅猛的增长速度,如此众多的学派,其理论模型和技术方法将使专业人员感到目不暇接。但是,纵观近年来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发展,虽然有几种主要的治疗体系在这一领域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却没有哪一种治疗学派能够在此领域中占据独霸一方的绝对优势地位。在多年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实践中,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没有哪一种理论和方法适用于所有来访者、所有问题和所有症状。由此,心理治疗各个学派经历了深入的自我反省,认识到各自所钟爱的理论之不足。从而各个流派开始了对自身理论和方法的再思考,逐步开始为弥补自身不足而取长补短。在技术方法上也开始了较为灵活的各种方法结合运用的尝试,在理论上,采取更为开放的态度以寻求更为统一和综合的模型。(三)寻求影响治疗成功的共同因素由于认识到各种疗法都远非完善,各有短长,又由于研究证实各种心理治疗的总体疗效无明显差异,这使人们开始意识到不同的心理治疗可能存在着某些共同的东西,他们在影响着治疗的变化过程。因此,寻求心理治疗中的影响疗效的共同因素成为80年代以来心理治疗研究中的重要趋势,而这种研究趋势又对整合的总体发展趋势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四)现实社会的要求单一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的不足,不同心理治疗的疗效相似,不断发展的社会又要求心理治疗缩短疗程,提高疗效。心理治疗的各派治疗者如果不相应地作出某种改变,就可能失去来访者的信任和支持。社会的压力也使得专业人员不断调整治疗方法以适应和满足来访者的需求,对心理治疗整合的模型的探索,也代表了专业人员对社会压力的适应性反应。第二节 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新理论一、多元文化主义20世纪末,世界进入所谓后现代社会,通过全球性的文化反思,产生了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reralism),成为继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思想之后影响心理学的第四股思潮[18]。各种心理辅导与治疗的理论都不得不面对这种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而不断修正和发展。(一)多元文化心理咨询兴起的背景多元文化心理咨询的兴起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传统心理咨询的理论基础存在局限。其一,长时期里,心理咨询所依靠的心理学、测量与评估等“科学”的基础理论,为追求所谓的“客观性”和文化“普适性”而拒绝考虑文化与价值因素,以至咨询实践中严重忽视求助者的文化背景。其二,现在人们日益深刻感受到,心理咨询的基础和方法论理论与技术,实际上大多带有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的色彩。有心理学史研究者指出:“西方心理学的大多数问题只有在西方历史——西方地理的、经济的、军事的和科学的背景范围内才是有其意义的问题。”[19]还有学者撰写的《当代社会心理学的偏差系统》中指出,社会心理学的各个领域充斥着美国白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三个核心文化价值或意识形态主题:个人主义、理性主义和自由主义,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反过来又强化了这些核心文化价值[20]。显然,以这种成果为基础的心理咨询运用于非欧美白人群体时,容易造成偏差和扭曲。其三,尽管后来主流的心理学开始考虑文化因素,但仅仅作为背景变量,仍难以克服欧美文化本位所造成的偏差。西方心理学因为其学术中心地位而获得超越文化的解释权力,对边缘地位的非西方学者颇具魅力。他们绝大多数人的课题理论和方法都以西方社会心理学为参照,实际做的是验证,或是修改和加工而已[21]。另一方面,传统心理咨询实践日益暴露出弊端。首先,它难以有效地运用于当代美国社会日益多元化的实际,尤其是先后受到民权运动和多元文化主义思潮的抨击之后。在欧美国家,主体民族白人所占比例逐渐下降,而非白人族群的人口数量和社会影响日益增大。人们逐渐发现它不仅难以充分解释和辅导少数民族的心理与行为,而且反映出这样一种统治性社会的观点,即美国是文化熔炉,主流的白人文化在智力、文化和种族方面都优秀,其他文化群体被之同化是获得成功的标志[22]。可以说,跨文化心理学和多元文化心理学的兴起是一个更直接的原因。在上述背景下,20世纪60年代开始,跨文化心理学在西方兴起。7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危机四起。本是社会心理学故乡、后成为美国附庸的欧洲也深感失望,并在70年代中期迅速掀起心理学欧洲本土化运动。处于世界心理学界边缘的第三世界心理学研究者发现,原本仰望的偶像也是漏百出,由此而来的失落感更强烈,他们中的敏感者立志投身本土化运动[23]。在此基础上人们进一步提出了多元文化心理学的主张。心理咨询更重视文化因素,尤其是开始应用本土化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二)多元文化心理咨询思潮的兴起重视来访者的文化背景及文化结构是多元文化主义对咨询理论的直接影响。世界是复杂的,人们的生活经验是多样的,多元文化辅导主张承认差异,尊重多元,摆脱所谓“常态”或“常模”的束缚,改变个人与文化分离的现实,以宽容的态度,从多元的角度审视当事人的问题,采用有弹性的和多样化的方法,使求助者有更大的选择余地。这就使心理咨询与治疗从传统的以问题或疾病为中心的模式转向了以文化为中心(culturecentered)[24]。多元文化辅导强调的情境导向,参照当事人的文化背景解释其认知、情绪和行为问题,并依据文化差异调整辅导和治疗的方法技巧。重视性别、年龄、教育、职业、宗教、种族等文化变量的影响,是以多元文化主义为旗帜的心理辅导第四大势力的共同特征。在多元文化旗帜下的专业人员所走的路线并不完全相同。一些人努力摆脱欧美所谓主流文化的桎梏,探索适合本民族、本地区的所谓本土化(indigenous)的辅导理论与方法,这是以特殊文化为核心的多元路线;另一些人则尝试建构可广泛统整人类文化差异的辅导理论与方法,这是以整合文化为核心的多元路线。自80年代以来,两条路线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发展进程上,20世纪60年代北美心理咨询与治疗等精神健康专业人员开始注意求助者的独特的文化背景,并参与到了社会文化变革活动之中。因为多元文化运动已经逐渐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研究和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起初,人们多运用跨文化咨询的策略,把人置于特定的文化情境中进行比较,运用跨文化的文化比较方法去验证西方社会产生的理论与技术是否具有普遍性,即理论的跨文化有效性。很明显,在这种策略中,文化比较的主体仍然是西方文化。后来,人们提出了多元文化心理咨询策略,明确要求克服以白人文化为基础的心理学局限,以适应建立多元文化社会的需求和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的态势。在此基础上,欧洲,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进一步提出了心理咨询本土化,即关注某一文化系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与精神病理,重视发展相关性的技术和本土的传统技术。现在,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学术研究、临床实践、专业人员培养和教材的编写等方面都受到多元文化思潮的影响[25]。目前,多元文化咨询已经成为帮助性专业的一个重要领域,学者们对此概念提出了各种定义。阿柯逊对其给出了广义的界定:“它是这样一种助人过程,即其理论和时间上都平等地重视咨询者和求助者的文化印记。”苏(S.Sue)等人进一步说明,多元文化咨询是指在助人过程中,咨询专业者必须考虑咨询者和求助者在语言、社会阶层,尤其是文化方面的差异,这些因素会成为有效介入咨询的潜在障碍,因而咨询者需要努力克服这些因素可能造成的障碍[26]。总之,有关的各种定义的建立都是基于这样的基本主张,而咨询者和求助者双方的文化背景都会成为影响咨询过程和结果的因素。咨询和治疗在跨文化背景下,体现了在一定程度上所具有的多元文化性和跨文化性。这里的文化不仅指国籍、民族、语言和宗教等人种变量,而且包括年龄、性别等人口统计科学变量,教育、经济、生活方式等阶层变量,以及各种正式、非正式的团体隶属关系。每例咨询关系中都存在多元文化的维度,咨询者和求助者都会将其一整套的态度和行为以及价值观带到咨询关系中。多元文化咨询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基础,这是因为多元文化咨询是受到多元文化运动的促进,是由于日益多元化的当代社会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个实践性极强的领域。所以它的理论大都建筑在跨文化心理学的理论、多元文化主义和本土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上。1.跨文化心理学的基本主张它要求心理学把人置于特定的文化情景中进行考察,着重研究文化作为一种因素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和调节作用。显然,它与传统主流心理学那种通常只把文化因素作为研究背景变量的做法有着根本的不同。该主张有可能使传统咨询开始重视文化因素,使以欧美白人文化为本位所造成的偏差得到某种程度的纠正。但是,它主要追求的仍然是跨文化的验证西方心理咨询的文化普适性。其参照仍然是西方主流的心理学,仍暗含着白人文化中心主义的色彩。2.多元文化主义已似乎广泛影响欧美学术各领域的思潮它主张要承认和接纳人类的多样性,给予不同民族、种族和文化群体以平等的地位,因为统一性存在于多样性之中,主流文化得益于群体文化的共存与互动[27]。它主要盛行于普遍重视各文化群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价值观念。3.本土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它日益兴起于非白人文化占主流的地区,尤其是曾为欧美殖民地的第三世界。它主张特定文化影响着该文化社会系统成员的性格形成、心理问题机制、精神病理、求助行为与心理治疗方式,因而传统的民俗性、本土性心理辅导与治疗方法虽然难以用西方心理“科学”解释,但仍有价值,可与现代咨询系统并存[28]。该主张进一步强调了咨询的文化情景性,有助于西方化了的咨询本土化。(三)多元文化观的利弊多元文化观是针对文化中心主义和霸权主义而出现的,正如任何新的观点都有可能产生利弊一样,它也将给咨询专业带来良好的前景和潜在的危险。1.多元文化观给咨询专业带来的良好前景(1) 多元文化观将丰富咨询专业的理论。例如,该观点认为有关最佳心理健康和正常心理发展的理念是多样的;文化差异真实地存在着,且必须在咨询中有意识地受到注意;咨询作为一个专业必须具有广阔视野,而不能再只与一个文化群体有关等等。(2) 多元文化观的理念已激励咨询专业具有一种新的社会责任感,并能主动地采取行动,咨询者在同来自多样性文化背景的求助者鼓动时,常常不得不考虑种族主义和压迫之类现象对求助者的消极影响,进而认识到心理问题的病因常常不在求助者自身,而在于限制性的环境力量。为此,咨询者应成为全面变革的代言人,必要时还应代表被剥夺公民权的求助者进行辩护,积极地对有碍最佳心理健康的偏见和陈规提出挑战[26]。(3) 多元文化观已拓宽咨询专业尤其是西方文化体系内的咨询专业,而具有了国际视野。这既有利于非西方社会批判性借鉴西方文化体系的咨询经验,也有利于欧美咨询专业与世界各地咨询同仁的交流和联系,尤其是有利于发达社会的咨询专业者认识、理解和认可不发达社会和处境不利群体中传统的、本土的甚至民俗中的优秀遗产。(4) 多元文化将促使一种新的咨询专业人士——“文化熟练咨询者”出现,这将给咨询业带来复兴。2.多元文化观对咨询专业的潜在危险心理咨询与辅导在运用多元文化观时需要慎重和明智,该观点自身也有局限。以下几方面尤其应当引起咨询与辅导专业人员的注意。其一,随着对多元文化咨询理论与实践的日益接受,该术语与该分支专业的定义将有失去其明确核心的危险。有人已将该术语用得过分宽泛,以至它已面临几乎失去意义的危险。另外,多元文化咨询没有一个系统的概念性框架,其理论与实践已变得模糊不清。其二,正如有的学者提醒的那样,多元文化咨询常着眼于文化差异以强调人类的差别,这有可能导致种族主义的重新抬头[26]。其三,不严谨的多元文化咨询的主张与举措将损害咨询专业的声誉与合法地位。如,该主张不断质疑咨询专业人员传统咨询实践的合法性;许多有关的专业人员培训中,为更新知识基础而片面强调跨文化咨询技巧,却忽视了对实际综合技能的训练。二、行为生态论生态心理学(Ecological Psychology)认为,人类行为乃是个体内在因素与外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行为是个人与环境的函数:B=f(P,E)。行为的生态观(Ecological Theory)强调内外因的互动与平衡。生态心理学的创立者Baker和他的同事根据Lewin在30年代提出的场论(Feild Theory)发展出行为情绪论(Behavior Setting Theory)。所谓行为情境指的是引发行为的小生态系统,不同的情境引发出不同的行为。人患心理障碍或疾病乃表示个体行为与环境配合不良,是生态系统失衡(discordance)的结果。在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领域,历来有内因论与外因论两大对立派别。分析学派(或称心理动力学派)强调驱力(drives)、需求(needs)与动机(motivation)等内在因素的作用;行为学派则强调外在因素,主张通过控制外界刺激或奖惩强化作用来改变个人行为。而行为的生态观则包容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强调二者相互作用,而不苛求分辨孰因孰果。近年来广为流行的认知行为疗法以及家庭治疗便是应用此理论的典范。行为的生态观提示我们,在心理辅导与治疗工作中,只有将促进个体心理成长与改变外界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二者相互调适,同步改变,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长远和稳定的效果[6]。三、混沌理论混沌(chaos)原指杂乱无章的现象。混沌理论起源于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是20世纪继相对论、量子力学之后的又一重大突破,彻底瓦解了牛顿力学的机械式因果观与决定论宇宙观。对混沌现象的研究表明,混沌不只是杂乱无章,而是乱中有序。我们的世界是一个有序与无序、简单与复杂、必然性与偶然性共生共存,充满不可逆性与不确定性的世界[29]。混沌理论的基本思想如今已经渗透到医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各个学科,在看似无关的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混沌理论认为,所有的自然系统包括人类,都是自组织系统(self organization),是开放的、自发的、主动吸收外界物质与信息并消耗能量的系统。所谓自组织是指外界只提供一定条件而不进行干预,由系统自发形成结构。由于开放系统的自组织特性,每个机体都是主动决定是否接受外在信息,从而具有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功能,因此,忽视个体主观能动性,忽视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关系的所谓辅导治疗是难如人意的。世界的复杂性以及人与环境的非线性关系提示我们,在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做控制和预测时必须十分慎重,切不可盲目乐观和过于简单化,或许混沌理论能为解决上述难题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混沌理论认为,越是复杂的系统(如人类)越需要与环境有更多的交换与互动,因而越不稳定,甚至一个变量的微小改变都可能引起整个系统的剧变(例如在临界状态下),因而影响心理发展的多种变化之间并非加减关系,而是复杂的交互作用。只有对此有充分认识,在心理辅导与治疗工作中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6]。第三节 心理咨询中的短期辅导趋势早期的辅导和治疗方法大多费时较长,有些甚至要持续数年之久。然而许多来访者由于经济或其他原因往往只能来一二次或几次,使其效果大受影响,于是短期辅导(brief counseling)的理论和方法便逐渐发展起来。最初,人们大多以辅导的时间或次数来划分为长期和短期,如有人以10次为界,有人以30次为界,还有人以更少的次数作为分界标准。但是目前多数学者认为,短期辅导不只是会谈次数较少或时间较短而已,最重要的是辅导员需要具备时间敏感性(time sensitive),并使辅导具有实效性(time effective)。其中尽早确认出当事人的问题焦点和心理状态,是辅导员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达成目标的关键。以精神分析为代表的早期治疗之所以耗时过长,是由于要搞清楚致病的原因。短期辅导理论认为,心理问题往往十分复杂,有些问题影响因素过多,短时很难理清;有些问题可能互为因果,一味探究原因便可能陷入鸡生蛋、蛋生鸡的矛盾之中。与其花费大量时间讨论问题的原因不如尽快寻找解决之道。短期辅导谈话是目标导向而非问题导向,主要是引导来访者考虑此时此地做些什么让问题不再继续下去,而不是向后看去纠缠问题的原因。由于此种辅导主要专注于解决问题,所以称作聚焦于解决的短期疗法(Solution Focused Brief Therapy)。辅导员的工作是引导来访者自己设定改变的目标,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去做那些容易做到的事情,以小的改变带来大的改变[6]。第四节 中国心理咨询的专业化道路一、我国心理咨询的现状我国的心理咨询真正起步于80年代中期,最先出现在大学校园内,随后逐步扩展到中小学,至今已有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与日本、美国等相比,我们的心理咨询起步晚、专业化水平低。尽管我国心理咨询起步较晚,但是发展比较迅速。社会的变迁和青少年成长的需要推动了心理咨询的发展。短短十几年,心理咨询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成为富于生命力的新生事物。但是,我国目前的心理咨询专业化水平还比较低,这成为制约其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心理咨询是应现代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而产生的一门新兴的应用心理学科,在学校、社会、医疗、管理等部门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心理咨询是一项专业化要求很高的工作,不是谁都可以做好的事情。由于历史的原因,国内目前心理咨询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缺乏充分的专业培训,难以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同时也难以确立自身的专业化的形象。心理咨询专业化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专门的岗位和固定的编制;第二,有专门的要求与资格;第三,接受专业系统的教育;第四,有专门的培训机构和规范的课程[30]。目前国内心理咨询专业化程度不高主要表现在缺乏培训心理咨询人员的专门机构和系统的培训课程,缺乏专职的人员,咨询工作不规范,没有统一的资格认定制度,咨询员队伍良莠不齐,咨询以及相关概念混乱,行业缺乏管理,服务质量不高等,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一、我国心理咨询的专业化道路我国的心理咨询的专业化道路是艰巨而漫长的,但是,等待是没有出路的,目前国内在专业化方面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一) 澄清并规范心理辅导的基本概念心理咨询发展当务之急是澄清和规范基本概念。目前在专业用语方面存在比较混乱的现象,不仅内地、港台用语不统一,而且内地不同部门,甚至不同培训者专业用语也不同,导致学术交流和沟通的困难,也使学习者无所适从。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尽快使内地、港台等专业人员和心理咨询教育家进行专题研讨,从科学的角度,规范心理咨询的用语和名称。(二) 重视并建立咨询员的专业培训课程心理咨询迈向专业化必须有专业系统的培训课程与学历教育。虽然内地在几所开设有心理系的大学里每年有少量的临床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辅导学方面的硕士、博士毕业生,可以从事心理咨询的专业工作,但是面对社会广泛的需求只是杯水车薪。培训心理咨询人才的机构缺乏已经制约了心理咨询事业的发展。政府应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相应的大学开设咨询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专业,精心设计心理咨询课程,制定规范的教学计划,在心理咨询员的培训中上规模、有档次、高质量、专业化。同时,可以借助国外境外的师资以及条件合作培训专业人员。(三)规范现有的心理咨询培训工作为了缓解社会上心理咨询专业人员人手不足的问题,应尽快培训一批急需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目前各学会、大学、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都在利用假期组织在职人员短期培训,但是总体看来这类短期在职培训课程如何设定、教学活动怎样进行,尚缺乏专门研究,可谓五花八门,各显神通。其中少数以赢利为目的的培训班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心理咨询培训的声誉,建议有关部门严格审查培训班的教学计划和内容。(四)探讨并试行心理咨询员的专业资格认定工作心理咨询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不具备一定的能力和条件不能承担心理咨询的工作,否则会对受助者造成伤害,也妨碍了心理咨询事业的健康发展。近年来,有关的学术团体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努力和尝试,特别是2001年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委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并已颁布试行,这无疑有力地推动了心理咨询的专业化进程。(五)政府的认同和支持心理咨询的专业岗位设置需要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推动。香港从70年代起,先后设置了临床心理学家、学校社会工作者、辅导老师等职位,使心理辅导的开展有了组织保证。台湾的教育主管部门从60年代起重视推进心理咨询工作,到1993年所有学校都设立了心理咨机构,开展了对学生的辅导与心理治疗服务[31]。 内地心理咨询开始于基层,而后影响到其他各个方面。近年来政府支持的力度也在加大。后记本课件是南开大学2000年重点资助教材项目的最终成果之一,由主编、副主编讨论制定写作大纲后,约请作者分工撰写,最后由主编、副主编统审定稿。各章的撰写人是:乐国安(第一章、第十九章)乐国安、李 强(第二章、第三章)李 强(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汪新建、管 健(第十一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李 强、韩 威(第十二章)李合群(第十五章)侯冬芬(第十六章)李 强、陈秀瑾(第十七章)郝 琦(第十八章)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9
正序
倒序
咨询心理学
咨询心理学-2
咨询心理学-3
咨询心理学-4
咨询心理学-5
咨询心理学-6
咨询心理学-7
咨询心理学-8
咨询心理学-9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咨询心理学
咨询心理学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