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心理学-2

(6)自我意识。对自己的知识结构、态度与情感有明确的认识,并能认识到对这些情感和态度产生影响的因素。曾文星、徐静认为,成功的治疗者需具备下述条件[15]:(1)要有帮助别人的心。(2)要有敏锐的感觉及了解心理的能力。(3)要有精神病理的知识。(4)要有丰富的经验。(5)要保持中立无私的立场。(6)自己要有健康的心理与态度。在这6条中,第(3)条属于知识方面的,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第(4)条需要大量的临床实践和不断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经验,第(5)条也可以通过学习及实践不断完善。但是第(1)条,尤其是第(2)和第(6)条需有一定的素质基础。钱铭怡认为,除了需有助人之心、敏感性及洞察力和良好的心理健康与态度之外,作为心理治疗者或咨询者要在三个方面提高认识:一是对自己的认识,这包含对自己作为一个人的认识和对自己作为专业人员的能力的认识等两个方面;二是对治疗过程中治疗者与来访者交互影响关系的认识;三是对自己专业职责及专业道德的认识[16]。最近颁布试行的《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对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能力特征做出了比较权威的要求,指出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判断能力、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自我控制能力、自我心理平衡能力、交往控制能力对胜任该职业是非常重要或重要的[17]。我们认为,具备下列心理品质对于从业者更好地胜任心理咨询工作是至关重要的:(1)真诚、善良、热情、乐观、自信、坚忍、耐心、对人宽容、乐于助人、有强烈的责任感,尤其是要有探索社会、人生的浓厚兴趣。这些心理品质不仅有助于从业者成为一个有效的心理咨询工作者,而且还将为他们从事这项工作提供持久的动力。因为即便将来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会有比较丰厚的物质回报,但它并不能充分地补偿从业者多年来艰苦的专业训练、肩负的重大责任、面临的各种复杂困境及其必须忍受的争斗,适当的补偿只有来自于职业本身内在的报偿。(2)良好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判断能力、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自我控制能力、自我心理平衡能力、交往控制能力。(3)强烈的自我意识。这主要表现在对自己个性心理品质、需要和兴趣、知识结构、专业技能、人生经验、人性观、价值观、职业道德水准、心理健康状况等,它们所受到的影响因素及它们对心理咨询工作可能产生的影响(尤其是消极的影响)等有着比较清醒、准确的认识。下面着重谈一谈咨询者对自己的人性观、价值观、心理健康状况的良好自我意识的重要性。1.咨询者对自己人性观的良好自我意识的重要性人性即一切人所共同具有的特点,所谓人性观,是指对人性的基本看法,常涉及对人的以下评价:善—恶、理性—非理性、可变—不可变、可知—不可知、决定论—自由意志、悲观—乐观、主观—客观、素质论—环境论等等。每一种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和方法都是建立在某一种人性观基础上的。例如,行为疗法认为:来访者的各种症状都是个体在生活中通过学习而形成并固定下来,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可以设计某些特殊情境和专门程序,使来访者逐步清除其反常行为,并经过新的学习训练形成正常的行为反应。行为疗法的这一观点来自于它的如下人性观:人是无所谓善或恶的,人是一个完全被环境所决定的有机体,通过对刺激所作的反应,人的行为和性格就逐渐形成。因而其行为是可知的、客观的、有规律性的、能被控制和预测的。也正是基于这样的人性观,行为疗法中的治疗者是专家、权威,他与来访者的关系是不对称的、不平等的,是主动与被动、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治疗者把自己的价值介入到治疗过程,并且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要负主要的责任。又如,来访者中心疗法的人性观基础是:人基本上是生活在他个人的和主观的世界之中的,即使他在科学领域、数学领域或其他相似的领域中,具有最客观的机能,这也是他的主观目的和主观选择的结果;人类有一种成长与发展的天性,人类的发展是朝着自我实现的方向迈进的,具有实现的倾向;人基本上是理性的、善良的、可以信赖的,而某些“恶”的特性则是由于防御的结果而并非出自本性。基于这一人性观,该疗法认为,若能给来访者提供适宜的心理环境,一个人将有能力指导自己,调整自己的行为,控制自己的行动,从而达到良好的主观选择与适应。因此,该疗法把咨询者与来访者之间的关系当作是最根本的,主张咨询者放弃权威地位和指导者的角色,将最基本的责任放在来访者身上;要努力与来访者建立安全和相互信任的关系、对称性的朋友关系、平等的余-汝(I and Thou)关系,彼此间要进行开放性的沟通。在治疗策略上,该疗法并无什么固定的步骤、技术或工具。在实际工作中,咨询者的人性观将直接影响他们对心理咨询理论和方法的选择,影响咨询目标的确定,影响咨询者的角色扮演和对来访者的态度,影响咨询技能和技巧的使用。可以说,咨询者的人性观是心理咨询的一个基本问题,始终贯穿于心理咨询的整个过程中。为此,心理咨询工作者需要对人性观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并不断内省自己的人性观,充分意识到它对心理咨询的影响。2.咨询者对自己价值观的良好自我意识的重要性心理咨询的过程是咨询者与来访者心灵沟通的过程。咨询者要想在咨询过程中完全保持价值中立或无价值是很难做到的。最简单地说,咨询的终极目标或具体目标本身就带有价值导向的色彩。咨询者的价值观难以避免地会影响着来访者,或是通过咨询者的指导、解释、提供信息和忠告等言语形式,或是通过咨询者的行为举止等非言语形式。由于来访者大多认为咨询者是有能力的、正确的,怀着信任和依赖前来求助,因此,咨询者的价值观对来访者的影响就可能更大。为此,咨询者应清楚自己的价值观,这样就可以妥善地处理咨询过程中价值观的差异、矛盾和冲突。咨询者应尊重、理解来访者的价值观,不要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在来访者身上,不要用自己的价值选择去代替来访者的价值选择。有关这方面的内容我们已在第一章第三节中做过详细的介绍。3.咨询者对自己心理健康状况的良好自我意识的重要性心理咨询工作者应当是心理健康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对来访者起到示范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否则会导致他们工作效率降低、服务质量下降等许多不良后果。但是要求咨询者心理“完全健康”、“一点毛病都没有”是不可能的,倘若真是这样要求的话,就等于取消了心理咨询这种职业。因为咨询者不可能是圣人、完人。他们所能做的,就是在每一次心理咨询时,要随时保持警觉,觉察到自己内心产生了什么反应。不恰当的内心反应是难免的,关键在于,咨询者必须清楚地觉察到,并且能够防止它对咨询的干扰。许又新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咨询者不妨对自己提出以下问题,并设法努力改进自己[18]:(1)过去我有些什么心理冲突?是否留下了一碰就痛的疮疤?现在我还压抑着什么心理冲突?我有没有过分使用某种防御机制的倾向?(2)我的基本需要都被满足了吗?如果没有,我就必须通过某种建设性的行为去求得满足,切忌从来访者身上寻求满足,否则,我与来访者之间的关系就成为非治疗性的。(3)我是占有型的人吗?占有型的人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中容易急功近利,容易夸大自己的功劳和疗效,容易因治疗成功而沾沾自喜,等等,这些都是不利于甚至有害于心理治疗的,至少会妨碍进一步的提高。(4)我的心理是开放的(open minded)还是封闭的(closed minded)?开放者感到周围世界和处境一般是友好的,而封闭者常感到是威胁性的。对于权威,开放者并不一概而论,而是看权威的某一具体形式(某一个人或某个组织)和他有无利害关系,有哪些优点和缺点,有无合作的可能;封闭者倾向于把权威绝对化,不是崇拜和认同,便是反对。对立的社会意识形态(例如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某种宗教信仰和无神论、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等)在开放者的心里是互相沟通的,可以对话的,而在封闭者的心里却是彼此孤立和互相排斥的。对人的评价,开放者倾向着眼于特定的言语行动,他宁愿说某一行为是好的或不好的,而不愿意说某人是好人或坏人;封闭者倾向于对整个的人作全盘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且往往带有盖棺论定的性质。每个人心里都有许多“相信—不相信”的信念子系统,开放者的诸子系统之间分歧小,而封闭者诸子系统之间的分歧大。开放者的时间观是广阔的和具有流动性的,封闭者的时间观是狭窄而固定的;开放者不大用“非黑即白”或“非此即彼”的观点考察事情和待人接物,封闭者却经常用这种观点。一般地说,咨询者的封闭性越强,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中遇到的困难愈大,麻烦愈多。二、保持心理健康心理咨询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助人工作,非常容易出现所谓的“枯竭” (burnout)现象。这是由于:第一,在咨询过程中需要咨询者努力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使用共情、积极关注、尊重、温暖、真诚、耐心、鼓励、对峙等需要大量情感投入的技能来帮助来访者,这种投入是咨询者向来访者的单向性投入,或至少是非对称性的投入。这种对情感的经常性要求,以及设身处地地体验来访者所经历的种种强烈的紧张情绪,会造成咨询者情绪、情感的极度疲劳。此外,在与来访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矛盾、冲突也不可避免,不满、恐惧、失望、难堪等不良情绪体验时常伴随而生。第二,咨询者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形形色色的心理问题,有些甚至是扭曲、变态了的心理,这就要求咨询者能运用自己的智能去发现错综复杂的心理问题背后的根源,这根源或许是许多年以前埋下的,又经过许多年的演变,有时往往连来访者自己也忘记了;要能进入来访者内心去体验,又不能失去客观性;要在不长的时间内去消除来访者许多时间以来积累起来的“三尺冻冰”,而这一过程又主要靠自己的言语以及非言语行为的表达,还要运用自己的力量去对抗、调整、清除来自来访者周围的不良影响。所以,在咨询过程中需要咨询者投入大量的心智。第三,来自来访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咨询的过程是咨询者与来访者之间的互动过程,这其中包括情绪上的交互影响。对于职业咨询者来说,来访者负性情绪影响的日积月累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他们的心理健康。第四,咨询者如果无法成功地帮助来访者解决其所面临的问题,有效地排除其心理困扰、障碍,使他们的功能恢复到正常水平,就意味着咨询的失败,而这种失败的体验会强烈地动摇咨询者的自信心,并对自己的能力和技术产生怀疑,因此,咨询者在工作中常常会体验到来自自我、来访者、同事和组织的强大压力。所以,咨询者很容易产生心理疲劳、心身疾病和情绪障碍,导致工作效率降低、服务质量下降、职业成就感降低,以一种非客观的、缺乏同情心的、麻木不仁的,甚至是不人道的方式去对待来访者。“枯竭”现象,对咨询者、对咨询者所在的组织、对咨询者为之服务的来访者来说,都是一件危害极大的事情。对咨询者来说,“枯竭”会使他们在情绪上出现极度疲劳、沮丧、抑郁、无助、失落等特征,躯体上表现出头痛、溃疡、高血压、周身疼痛、疲劳无力等症状,并容易诱发个人问题和家庭矛盾的激化,导致滥用药物和酗酒等不良后果;对咨询者所在的组织而言,“枯竭”会导致咨询者工作效率降低、职业道德缺乏、服务质量下降、人员大量流失、收入减少等不良后果;对来访者而言,他们将难以获得高质量的服务,因为“枯竭”会使咨询者以一种非客观的、缺乏关心的,甚至是不人道的方式去对待他们。因此,“枯竭”是一种值得多方面重视的现象。国外学术界从多个角度研究“枯竭”现象。有的学者倾向于用个体心理学的理论来解释“枯竭”现象。认为个体的人格倾向与“枯竭”现象有明显的关系,那些始终献身于工作的人,工作内容过度饱满的人,坚决服从工作安排的人,喜欢权力、独裁、想要扩展自己工作的控制力的人,是出现“枯竭”现象的高发个体。但他并没有强调个体之间、个体与工作环境之间的互动对导致“枯竭”现象的作用。 C.Maslach从个体之间、个体与工作环境之间的关系的角度解释“枯竭”现象发生的原因,认为“枯竭”现象可以在与社会压力、工作压力相关的情景中得到最好的理解[19]。“枯竭”现象及其后果使我们警觉到:它是心理咨询工作者需要避免的一种职业危险。国外有些研究就心理咨询者如何避免心理的高度紧张与疲劳,提出了许多有效的建议[20]:(1)工作以外,多与健康的人交往。(2)理智地选择心理咨询理论和方法。(3)对当事人(即来访者或患者)既要保持一种公正、关心的态度,又要善于超然事外。(4)善于改变或调节环境中的压力因素。(5)经常进行自我测验。(6)定期检查和澄清心理咨询的角色、预期和信念。(7)经常进行放松训练。(8)寻求必要的个体心理治疗。(9)拥有一定的私人时间和自由。从咨询者个体角度而言,加强咨询者心理保健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应对方法。我们认为,做到以下三点将有助于咨询者保持心理健康。1. 建立现实可行的职业理想和咨询目标心理咨询工作者大都具有帮助他人的强烈愿望,希望自己的工作能为他人的成长和发展做出贡献,能使他人生活得更美好。在这种崇高理想或信念之下,咨询者要根据咨询工作的特点、自己的专业条件(包括知识、技能、经验、个性心理特征)、来访者的具体问题以及外部环境条件等建立现实可行的理想与目标,这样才能保持并感受到自己对工作的控制,形成一种工作的成就感。而不是好大喜功,对咨询工作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包括:来访者的问题应能迅速地被自己解决,自己可以为任何类型的来访者提供有效的咨询和治疗,自己所做的工作肯定能够有效地改变来访者的生活,来访者应对自己的行为表现出极大的满足、赞誉甚至崇拜等等。当咨询者带着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并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挫折时,幻想就会迅速地破灭,恶劣的情绪也就会伴随而来。此外,在咨询过程中,除了看到来访者的问题之外,还要积极关注来访者的优势、能力和潜力,这样也有助于形成现实的干预目标,赋予来访者以成长的责任,减少来自对方的压力。2.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已有的许多研究表明,有力的社会支持,包括工作中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保持个体心理健康十分重要[21]。在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工作中,同事和上级指导者不仅在信息反馈方面是重要的资源,在社会支持方面也同样发挥着作用,这包括无判断的倾听、技术上的支持、情感上的理解、知识的交流与共享、价值观的认同等。从某种意义上讲,花费必要的精力同他人建立工作上的融洽关系是十分有价值的。3.发展丰富的生活方式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扮演着一系列的角色,这些角色活动构成了其独特的生活内容,是他赖以生存和发展并维持其最基本的心理平衡的“个人支撑点”。研究表明,全面的、丰富的个体生活内容对形成一种积极的工作态度是十分重要的。心理学家Maslach指出:“当你的全部世界仅仅是你的工作而无其他时,那么当你的工作出现问题时,你的整个世界就会彻底地陷落。你的能力感、你的自尊、你的个人定位等都依赖于你的生活,而如果你的生活如此狭窄,那么它们就会是动荡、不牢固的。”[22]要建立全面的、丰富的个人生活方式,仅仅留出个人的时间还不够,还必须在这些时间内从事有意义的、有所获得的活动,包括培养和发展人际关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等。只有在个人生活和专业工作两个方面都是丰富的、全面发展的,才有助于保持心理健康,达到个人的自我实现。心理咨询工作对从业者个人其他方面的要求,除了需要有适宜的心理品质、保持心理健康以外,还要求从业者对人生有比较深刻的体验和领悟。这是因为咨询者所要帮助解决的,乃是来访者人生各个时期可能出现的多种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如果咨询者有着较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对人生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等能有比较深刻的体会和领悟,则在与来访者交往时,就容易有准确的共情,深入到来访者的内心深处。第五章 咨询关系的建立咨询关系,也称咨访关系,是指咨询者与来访者(或称咨客、求询者)之间所发生的相互联系。由于很难将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严格区分开,所以这里所讲的咨询关系也包括治疗者与患者(病人)之间的治疗关系。心理咨询是建立在咨询关系基础上的一种活动。借助于这种关系,咨询者给来访者提供心理上的帮助。因此,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心理咨询的核心因素。第一节 咨询关系的意义和特征一、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意义大多数咨询流派都重视良好咨询关系的建立和维护,认为这是心理咨询取得成效的基础。尤其以来访者中心疗法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咨询学派更是十分强调咨询关系的重要性。许多用心良苦的咨询之所以未能成功,是因为在这些咨询过程中,从未能建立起一种令人满意的咨询关系。一些咨询初学者只注重方法、技巧,而忽视建立咨询关系,认为这是无关紧要的。然而心理咨询不同于其他许多工作之处,在于它是直接与人的心理接触,使用任何学派的理论和方法,都不能是冷冰冰的,而应建立在良好的咨询关系之上。来访者对咨询者的信任、亲近,是咨询成功的重要因素。只有创造良好的咨询关系,来访者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接受咨询者的影响。可以说,良好的咨询关系是促进来访者积极改变现状、发挥潜力的动力,本身就具有心理治疗的作用。二、咨询关系的特征咨询关系是一种咨询者对来访者的帮助关系,它不同于一般的人际关系,具有自己显著的特征。1.咨询(治疗)关系是一种同盟关系格林森(Greenson)最早发明“治疗同盟”这一术语,他认为治疗关系是一种治疗合作伙伴关系,咨询者与来访者要以互相配合的方式进行工作。就像划船那样,如果只是一个人摇桨,船在水中就不会行进得很好[1]。霍维茨(Horwitz)在解释心理治疗中来访者的变化是如何产生时强调指出,这种变化是通过人际关系中那些支持性的因素而产生的,他把这种关系称之为治疗的同盟。其他一些研究者也认为心理咨询或治疗中的人际关系是一种治疗同盟[2]。这种同盟的建立将有助于提高来访者的自尊心,减少防御心理,促使他认真地探索自己,理解和接受新的观点,积极尝试更合适的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许又新认为心理治疗关系的特殊性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新的人际关系。所谓新的人际关系,就是心理治疗者不能重复病人已有的人际作用模式,因为病人的精神障碍就是在旧有的且陷入恶性循环的人际关系中发生发展的。这种人际关系有三个基本要求:不批评、不包办代替、不偏倚(unbiased attitude);第二,亲密的人际关系,其中接受、理解、尊重、投情(empathy)是影响亲密关系的重要因素;第三,建设性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体现着心理治疗的目的,它能促进病人的自我理解,增进病人的自尊、自信和独立自主精神,以及有利于潜力的发挥[3]。2.咨询(治疗)关系是一种隐蔽的、具有保密性的关系帕特森(C. H. Patterson)在谈及心理治疗中人际关系的特点时曾指出:治疗关系完全是一种在特定的时间期限内,隐蔽的、具有保密性的特殊关系,这也是这种治疗关系不同于其他社会关系的特征。帕特森还指出,虽然治疗关系被限制在一定的时间范围以内,但这种关系的密切程度和深度却超过了一般的社会友谊关系。因为这种关系是在没有任何威胁的情况下小心地建立起来的,治疗的气氛使来访者有安全感,保证了其自我暴露和自我探索的进行[4]。3.咨询(治疗)关系是一种客观性与主观性相统一的关系钱铭怡认为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是治疗关系的一个显著特征。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全部过程,都要求治疗者保持客观的、中立的立场,只有这样,治疗者才能对来访者的情况有正确的了解、客观的分析,并尽可能地提出适宜的处理办法。来访者之所以能从这种治疗关系中获益,其客观性是提供这种获益的原因之一。来访者的其他社会关系,如家长、亲友等为何不能起到治疗者的作用,其原因就是他们难以像治疗者那样保持客观、中立。治疗关系中的主观性体现在治疗者以共情、尊重、真诚的态度对待来访者,使之感到温暖。她进一步指出,在治疗过程中,这种客观性与主观性在治疗者与来访者关系的交互作用中体现出来。二者统一,更有利于治疗过程的深入发展[5]。4.咨询(治疗)关系是一种受多重专业限制的关系咨询关系的另一显著特征在于它受到多重专业上的限制,这些限制对于咨询和治疗的成功是十分必要的。常见的这类限制包括:(1)职责的限度。咨询者要弄清哪些是来访者应负的责任,哪些是咨询者应负的责任,咨询者决不能越俎代庖,不能代替来访者解决他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是以帮助来访者成长为目标的咨询目的所要求的。(2)时间的限制。它是保证咨询成效的有效制约因素。通常来说治疗或咨询中的一次会谈时间为1个小时左右(第一次会谈时间可能稍长一些)。之所以对咨询时间进行限制,一是门诊咨询中还同时会有其他来访者等待咨询者的帮助,二是若会谈时间过长、信息超量,反而不利于来访者的学习,导致咨询成效下降。来访者起初可能会对这一限制不满,但最终将能学会接受这一点。咨询关系的专业限制,还包括来访者对咨询者提出个人要求的限制(这实际上可能是咨询过程中来自来访者的阻力的一种表现)、来访者攻击行为的限制等等。5.咨询(治疗)关系是一种以来访者具有一定强度且持续的求助动机为前提的关系咨询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是以来访者具有一定强度且持续的求助动机为前提的。咨询关系的建立和这种关系的继续,是因为来访者遇到了使他无法独自解决或无法通过其他途径加以解决的难题,来访者对自己感到不满,感到他需要特别的帮助或支持。如果来访者在某一方面不想求得咨询者的帮助,或者停止了来访咨询,那么,即便是咨询者觉得自己有些新的办法或是肯定能对来访者有帮助,也不应主动去找来访者。否则,咨询关系就不对称、不平衡了,其结果,要么使来访者对咨询者产生戒备心理,要么使来访者感到咨询者多此一举,在这种情境下开展咨询,成效一般很小。第二节 影响咨询关系的主要因素咨询关系的建立、维持和发展既与咨询者有关,如咨询者对来访者的关怀、尊重、理解、温暖、真诚以及咨询者的人格特征,都会影响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同时,亦与来访者本人有关,来访者所表现出的咨询动机、合作态度、期望程度及对咨询者的反应等等,也都对咨询关系的建立有影响。但尽管如此,在咨询关系中起主导作用的仍然是咨询者,咨询者应能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使这种关系得以顺利地建立和发展起来。所以与咨询者有关的一些因素应是影响咨询关系的基本因素或主要因素。国外一些咨询心理学家认为,在咨询过程中有些因素或条件会影响咨询关系的建立和发展,进而影响到咨询的效果。艾维(A.E. Ivey)等人在《咨询和心理治疗——技巧、理论与练习》一书中提出了共情、积极关注、尊重、温暖、真诚、具体化、即时化、对质等八个因素。其中,共情是最为核心的因素[6]。艾维等人还把积极关注、尊重、温暖、真诚以及具体化等都看作是达到共情的核心条件或组成部分。一、共情(一)共情的概念及其意义共情(empathy)一词,中文有多种译法,如“神入”、“同感”、“共感”、“投情”、“同理心”、“感情移入”等。按照罗杰斯的观点,共情是体验别人内心世界,就好像那是自己的内心世界一样的能力。许多咨询心理学家都阐述了各自对共情的见解,综合他们的观点,可以将共情的含义理解为:(1)咨询者从来访者内心的参照体系出发,设身处地地体验来访者的精神世界;(2)运用咨询技巧把自己对来访者内心体验的理解准确地传达给对方;(3)引导来访者对其感受做进一步思考。近年来,研究者越来越重视文化因素与共情的关系。艾维等人区分了个体与多元文化的共情。他们已注意到,传统的个体共情强调咨询者和来访者之间双向的作用,而文化共情则涉及四个参与者:咨询者和他的文化背景以及来访者和他的文化背景。通过文化共情,咨询者不仅对来访者的言语和非言语信息做出反应,还要对其文化历史背景做出反应。误解或共情的破坏通常不只是沟通不良所致,不同文化信仰、不同价值观和不同语言都会造成个人风格以及对细微末节理解上的差异,这些差异也是彼此误解的原因[7]。共情已经受到研究者和咨询家的极大关注,一般被认为是心理咨询中影响咨询关系建立和发展的首要因素,是心理咨询的基本特质。共情在咨询中的重要意义主要在于:(1)由于共情,咨询者能设身处地地理解来访者,从而能更准确地掌握有关信息。(2)由于共情,来访者会感到自己被悦纳、被理解,从而会感到愉快、满足,这对咨询关系会有积极的影响。(3)由于共情,促进了来访者的自我表达、自我探索,从而达到更多的自我了解和咨询双方更深入的交流。(4)对于那些迫切需要获得理解、关怀和情感倾诉的来访者,共情更有明显的帮助、治疗效果。即使就一般而言,共情也被认为是一种治疗因素。不过近年来已有一些研究者和咨询家开始质疑有关共情“普遍有效”的神话,他们试图弄清咨询者什么时候进行共情才能对特定的来访者、特定的问题和咨询过程中特定的阶段最有帮助。如A. Goldstein观察到“在咨询和治疗过程中,共情在某些阶段、对某些来访者和针对某些问题是有作用。然而在其他时候,共情很可能干扰治疗结果”[8]。这一研究结果提示咨询者和治疗家们应该进一步深入研究共情对咨询关系及咨询效果的影响。(二)提高共情水平的方法1.共情水平或层次伊根(G. Egan)把共情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初级共情”(primary empathy),其含义接近于罗杰斯提出的共情定义,它往往与咨询技巧中参与技巧有关;第二种是所谓“高级的准确的共情”(advanced accurate empathy),这对咨询者有更高的要求,需要运用咨询技巧中的影响技巧来直接影响来访者。卡可夫(R. Carkhuff)将共情划分为五个不同的水平:从对咨询关系只起破坏作用的共情水平到咨询者具有相当准确的理解的共情水平。艾维(A. E. Ivey)等人则进一步将共情细分为七种不同水平:从对会谈起着明显的破坏作用到共情的最高水平——咨询者在任何方面都能与来访者进行直接的、成熟的交流。卡可夫(R. Carkhuff)和皮尔斯(Pierce)还建构了一个区分调查表,用来确定咨询者共情反应的五个等级。其中水平3是可接受的最低水平反应,相当于Egan的初级共情的概念;水平4相当于附加共情或高级共情;水平5代表着促进性的行动[9]。具体如下: 水平1——没有理解,没有指导。咨询者的反应仅是一个问题或否认、安慰及建议。水平2——没有理解,有些指导。咨询者的反应是只注重信息内容,而忽略了情感。水平3——理解存在,没有指导。咨询者对内容,同时也对意义或情感都做出了反应。水平4——既有理解,又有指导。咨询者对求助者做出了情感反应,并指出对方的不足。水平5——理解、指导和行动都有。咨询者对水平4的内容均做出了反应,并提供了行动措施。下面的几个例子显示了使用Carkhuff和Pierce的区分调查表,是如何区分言语共情反应水平的。例1:来访者:我已尝试同我父亲和谐相处,但的确行不通。他对我太严厉了。水平1的咨询者:我相信将来总会行得通的。[安慰和否认]或者:你应该努力去理解他的观点。[建议]或者:为什么你们两个不能相处?[问题](水平1的反应包括问题、安慰、否认或建议。)水平2的咨询者:你与父亲的关系正处于困难时期。(水平2的反应只针对来访者信息中的内容或认知成分,而忽视了其中的情感成分。)水平3的咨询者:你尝试与父亲相处,但又不成功,因而感到沮丧。(水平3的反应中包含有理解,但没有指导。它是针对来访者明确信息中的情感和意义做出的反应。)水平4的咨询者:你似乎无法接近父亲,所以感到沮丧。你想让他对你宽容些。(水平4的反应既有理解,也有指导。不仅辨明了求助者的情感,也指出了信息中所隐含的来访者的不足之处。“你无法接近”隐含着来访者应负的没有接近父亲的责任。)水平5的咨询者:你似乎不能接近父亲,所以感到沮丧。你需要他对你宽容些。你可以采取这样一个步骤,即向父亲表达出你的这种情感。(水平5的反应包含了水平4的所有反应,另外至少还包括了来访者能够采取的措施,以克服自己的不足,并达到所希望的目的。如“向父亲表达出你的这种情感”。)例2:来访者:我一直想做一名医生,但我已经对此失去信心了。咨询者:噢,我相信如果你真想做,就能做到。(这个反应相当于水平1,因为反应中没有理解,没有指导。)例3:来访者:我已度过如此倒霉的一个学期。我不知道自己做了些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咨询者:你对于这个学期的状态感到很烦恼,同时因此而困惑。(这个反应相当于水平3,因为反应中有理解,但没有指导。)例4:来访者:我的老师总是找我做事。咨询者:你为什么猜测她总是找你?(这个反应相当于水平1,因为反应中没有理解,没有指导。)例5:来访者:我厌倦了工作,它总是重复老一套。但别的又有什么可做的呢?咨询者:因为日常工作,你感觉不满意。你不能从中发现使你感到高兴的事情,你想找些更有吸引力的工作。一个办法就是列出你自己的哪些需要可以通过工作得到满足。(这个反应相当于水平5,因为反应中包括理解、指导和行动措施。)例6:来访者:我不明白这个意外为什么会发生在我身上。我生活得不错,可现在却变成这样。咨询者:因为你无法解释为什么这会突然发生在你身上,所以感到愤恨。你想至少找到一些看起来更为公平的理由。(这个反应相当于水平4,因为反应中有理解、指导。)例7:来访者:我父母正在闹离婚,我不希望这样。咨询者:你因为父母闹离婚而感到难过。(这个反应相当于水平3,因为反应中有理解,但没有指导。)例8:来访者:我退休后,一直感到很难适应。日子仿佛很空虚。咨询者:因为空闲的时间太多,所以感到自己没用了。你想找些有意义的事情做,一个措施就是继续利用工作兴趣,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这个反应相当于水平5,因为反应中理解、指导和行动措施都有。)2.提高共情水平的方法马建青(1992)提出了正确使用共情的几个要点[10]:(1)咨询者应走出自己的参照框架而进入来访者的参照框架,把自己放在来访者的位置和处境上来尝试感受对方的喜怒哀乐。这种感受越准确、越深入,共情的层次就越高。(2)如果咨询者不太肯定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是否达到了共情时,可使用尝试性、探索性的口气来表达,请来访者检验并作出修正。(3)共情的表达要适当,要因人、因事(来访者的问题)、因时、因地而宜,尤其不能忽略来访者的社会文化背景,否则就会适得其反。一般说来,问题比较严重(尤其是情绪反应强烈)、表达比较混乱、寻求理解愿望强烈的来访者对共情的要求较多。(4)共情的表达除了语言之外,还有非言语行为,如目光、表情、身体姿势、动作变化等。有时,运用非言语行为表达共情更为简便、有效,咨询中应重视二者的有机结合。(5)角色把握在共情时显得特别有意义,咨询者要做到进得去,出得来,出入自如,恰到好处,才能达到最佳境界。所谓“进得去”,是指咨询者确实能够设身处地地体验来访者的内心世界;所谓“出得来”是指咨询者在共情的同时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丧失客观、中立的立场;所谓“出入自如、恰到好处”是指咨询者做到了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和谐统一。有些咨询初学者确实做到了设身处地,不仅如此,还与来访者同喜同悲,完全受来访者情绪的左右,忘记了自己的真正角色,这样就可能失去咨询的客观性。穆哥特伊德(S. Murgatroyd)曾列举了如下几条提高共情水平的具体方法[11],操作性很强,值得认真学习。(1)与其他人,如工作或生活的朋友、亲戚、家人一起练习对对方谈话内容的反应,试着把他们所说的话的意思讲明白,检查一下你是否理解了其中含义。(2)试着去想象在各种各样的情景下,你所要帮助的那些人们对你讲述他们的事情,要想象得就像你做了电视录像一样。试着把他们的经历用准确的图像在你的脑海中显示出来。(3)如果你不能运用视觉的思维,那么就在想象中运用你正在读的一本小说中的某些关键词来代替——用你所能想得到的所有词汇来描述这个人和他对你讲述的各种情景。(4)努力使你自己有关情绪方面的词汇变得更为丰富,应用字典、小说、电影或其他材料,以便你能说出任意一种感情像什么一样。S.Cormier和B. Cormier提出了运用言语传递共情的几种具体手段[12]:(1)表示内心的理解。不仅要表示咨询者能够准确地理解来访者的问题,而且还要表示你愿意站在来访者的角度去理解他的问题。理解的愿望不仅包括对来访者个体的理解,还应包括对他的世界观、环境、社会政治情况和文化背景的理解。如,咨询者尽力去理解来访者的生活背景,去澄清、探询来访者的经历和各种情感。(2)讨论来访者认为重要的事情。通过询问和陈述,向来访者表达你很清楚对来访者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你的反应要与来访者的最基本问题建立起联系。这一反应要简洁,直指来访者的思想和情感,并关联到来访者的问题与烦恼。(3)运用语言反映出来访者的情感。这个方法有时被称做可交换或基本共情。(4)使用言语连接或补充来访者表达不明确的信息。共情也包括理解来访者内心深处的想法和观点,特别是当这些想法没有被说出来或表达得不明确的时候。按照Rogers的观点,“治疗者是如此地深入到别人的最隐秘的世界,以至于他不仅能够认清来访者意识到的信息,甚至还能认出那些在意识层面之下的信息”。为了扩展来访者的参照系统以及引申问题的含义,咨询者要通过表明理解了来访者所做的暗示或推断来连接或补充来访者的信息。这种方法有时被称做附加共情或高级共情。其中要运用外推式逻辑推理,以帮助咨询者辨认出线索,形成想法,并综合相关的信息。3.常见的共情障碍(1)以自己为参考标准,难以做到设身处地。如:“如果我要是遇到这种事情,不会像你这样悲观”等。(2)共情过度或不足。共情过度会让来访者觉得小题大做、过于矫情,共情不足则会使来访者觉得冷淡、心不在焉。(3)单纯依靠言语共情,忽视非言语共情的运用。(4)忘记自己的职业角色,丧失客观、中立的立场。(5)忽视来访者的差异性,特别是文化背景的差异。(6)其他类型的共情不当:①直接的、空泛的指导或引导如“你(不)应该……”等。②简单的判断、评价或贴标签如“我认为……是对(错)的”,“你有……倾向”等。③轻率地做出大而空的保证一般来说,对于一些缺乏信心、勇气而又迫切希望得到外界鼓励的来访者而言,保证是有益的。它有助于一些来访者顺利度过困难期。但是,这种保证要尽量做到建立在事实的、合乎逻辑的、有可能实现的基础上,要让来访者觉得咨询者的保证是其确实体验到了来访者的负性感受,且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否则,来访者就会觉得咨询者是在搪塞自己,或者是因为本身没有办法而采取的一种掩饰手段。4.影响共情的咨询者因素一个咨询者要想达到较高的共情水平,除了需要熟练掌握共情技巧以外,同时需要咨询者本身具有共情所需的个性品质。咨询者的人格力量有时比他的专业技能更有影响力。一些咨询理论流派甚至认为,咨询者的人格力量、自身素质是咨询中第一重要的因素。一般来说,敏感、细致、耐心、谦和、宽容、豁达、善良和乐于助人等个性品质,对于共情水平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另外,丰富的人生经验和阅历有助于咨询者更深刻地理解来访者,对于年轻的咨询者来说,可通过对知识的广泛涉猎来弥补自己阅历上的不足。总之,共情水平的提高、共情能力的获得需要咨询者在个人原有素质的基础上不断学习、实践,用心修养。二、积极关注(一)积极关注及其意义积极关注(positive regard)在罗杰斯早期的文章中被称为“无条件积极关注”(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也有人称之为正向关注或积极关怀。意思是指咨询者以积极的态度看待来访者,对来访者的言语和行为的积极面、光明面或长处给予有选择的关注,利用其自身的积极因素促使来访者发生积极变化。咨询者能否对来访者予以积极关注及其程度如何,反映出咨询者对来访者的一种基本认识或人性观:来访者是可以改变的,并且他们身上已经具有这样或那样的长处、优点,存在一种向上成长的潜力,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外界的帮助,都有可能比现在更好。不仅是罗杰斯倡导的来访者中心疗法提倡积极的关注,所有有效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理论中都包含有这样的信念,即通过咨询和治疗,能够使来访者产生积极的变化。只不过各种疗法所用术语和方法有所差异。如家庭治疗者相信人是可以改变的,而且能在那种似乎是可悲的、无望的交往中成长起来;行为治疗家则坚定地认为,所有的来访者都能通过强化增进个人的发展,达到学会应付他们所遇到的各种情境的目的。如果一个咨询者没有这样的信念,他的工作就失去了前提条件。咨询者对来访者的积极关注不仅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促进交流,而且本身就能产生咨询效果。尤其是那些缺乏自尊,或被目前的困难所困扰的来访者,咨询者的积极关注往往能帮助他们全面地认识自己和自己的处境,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看到光明的一面和未来的希望,从而树立信心,摆脱困扰。(二)如何恰当运用积极关注有效的咨询者往往凭借自己过人的敏锐与洞察力,不仅立足于来访者的客观实际,而且着眼于来访者的内在潜力与价值,不断发现、挖掘来访者身上的闪光点,并且有针对性地予以积极关注,而不是泛泛而谈。艾维(A.E.Ivey)曾这样评价罗杰斯的工作:“第一眼看上去,你可能会认为前来寻求帮助的人没有任何长处,没救了。但是,走出令人沮丧的阴暗的沼泽地,卡尔·罗杰斯似乎总能在某个个体身上发现某些积极的东西,并且通过对情感的反应和直接的个人反馈使那些积极的东西突出出来。”[13]在咨询过程中,要防止出现两种极端倾向:1.脱离实际,盲目乐观有些咨询者对来访者的积极关注,完全脱离实际,无中生有,异想天开。如这样的反应:“要知道你还有很多长处,你所面临的困难算不了什么,一切都会过去,都会好起来的……”其结果会适得其反,阻碍咨询关系的建立和发展。这是因为:(1)会使来访者感到咨询者忽视、淡化了自己的问题,缺乏共情。(2)会使来访者感到咨询者安慰自己,甚至认为是在哄骗自己,是咨询者无能的表现。2.过分消极、悲观与盲目乐观相反,有的咨询者在咨询过程中会表现出过度的消极态度。如这样的反应:“你的困难确实很大,处境也不乐观,这样下去怕是要越来越糟。”如果咨询者一再强调这一点,就会让来访者愈加陷入沮丧、不安和困惑之中,甚至产生绝望或轻生的念头。这样做既没能帮助来访者摆脱已有的负性情绪,也没有得到改变现状的指导,是与咨询的本质背道而驰的。三、尊重与温暖(一)尊重尊重(respect)是指咨询者对来访者的现状,包括价值观、人格特点和行为方式等予以接受、悦纳。其意义在于增强共情、积极关注的效果,给来访者创造一个安全、温暖的氛围,使其最大限度地表达自己。同时可使来访者感到自己被人悦纳,获得自我价值感。显然,尊重来访者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获得咨询效果的重要条件之一。以来访者为中心的心理咨询理论特别强调尊重的意义,并将其视为使来访者人格产生建设性改变的关键条件之一。该理论之所以如此强调对来访者的尊重,是与其人性观密不可分的。它们相信人能够靠内在潜力去改变、去行动,去面对挑战和成长,因而强调尊重来访者个人的决定和意愿,对来访者的言行不加评论和干涉。要想在咨询过程中做到准确地表达尊重,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完整地悦纳一个人承认每个人都是有独特生物、心理和社会属性的个体,这是人们互相尊重、平等相处的基础。尊重意味着接受、悦纳一个既有优点又有缺点的人,而不能只是接受、悦纳其积极的一面,拒绝、排斥其消极的一面;尊重意味着接受、悦纳一个在许多方面与自己不同的人。2.要一视同仁来访者中有各种各样的人,他们在年龄、性别、仪表、受教育程度、民族、地域、社会经济地位及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有时甚至相差悬殊。但他们作为来访者或咨询客人,都应该受到咨询者一视同仁的尊重,而不能心存偏见、厚此薄彼。3.要以真诚为基础,以有利于来访者成长和发展为原则尊重并不意味着没有原则地一味迁就来访者。在咨询过程中,当咨询者发现来访者的某些言行不利于其成长和发展时,就要表明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否则,就违背了真诚的原则,也无助于咨询目标的实现。但注意不要伤害对方的自尊,可以采取以下表达方法:“虽然我并不完全赞同你的观点,但我能明白你为什么会这样想”、“我也许不能同意你的这种说法,但我仍认为你有权这么看此事”等等。(二)温暖温暖(warmth),也可译作热情,其含义与尊重相似,因而常常被放到一起使用,但较之尊重,温暖可使来访者与咨询者之间的心理距离更近一些。温暖可减少咨询过程或干预措施的非人性化性质,以免给来访者带来干巴巴、冷冰冰的感觉。在与不合作或态度勉强的来访者的互动中,温暖可以有效地化解来访者的潜在敌意,显著地改善咨询关系。温暖不是仅仅通过语言就能表达的,而是需要咨询者充分运用人际沟通的各种方式,尤其是非语言的方式,如体态、动作、面部表情等身体行为和语气、语调等类语言。温暖体现了咨询者对来访者的态度,它不仅仅是一种技能,也很难完全借助于实践、练习去发展它。只有对人充满爱心,对来访者充满关切,视帮助人为己任的咨询者才能最大限度地表达出对来访者的温暖。所以温暖需要咨询者从自己的内心深处去开发。四、真诚(一)真诚及其意义真诚(genuineness)也是罗杰斯(C. Rogers)所提倡的,是指在咨询过程中,咨询者不把自己藏在专业角色的后面,不戴假面具,而要以真我的面目出现于来访者面前,开诚布公,表里如一,真实可信地投身于咨询关系。真诚可以缩短咨询者与来访者之间的距离,促使来访者对咨询者的认同,有助于形成有效的咨询关系。具体地说,咨询者的真诚可信以及共情、尊重和温暖,可以为来访者提供一个安全的氛围,让来访者感到可以无须顾忌地披露自己的软弱、失败、过错、隐私等。此外,咨询者的真诚也为来访者树立了榜样,促进和鼓励来访者做出相应的行为——在咨询者面前毫无保留地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减少会谈过程中的混淆和模糊,使双方的交流变得更清晰、准确。(二)如何表达真诚S.Cormier和B. Cormier认为有效地表达真诚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14]:1.支持性的非言语行为咨询者可使用恰当的支持性非言语行为来传递真诚。传递真诚的非言语行为包括目光接触、微笑以及朝向来访者倾身而坐。然而,这些非言语行为应该用得谨慎而得体。例如,直接而间歇的目光接触比持续地盯着(来访者可能理解为瞪着)更能表示真诚。同样的,持续地微笑或过分前倾会被看做是虚伪做作,而不是真切诚恳。2.不过分强调专业角色不过分强调角色、权威或地位的咨询者,可能使来访者觉得更加真诚。过分强调自己的角色和位置,会造成过大而不必要的情感距离,来访者会感到害怕甚至不满。真诚的咨询者是一个对自己、对他人和情境均能感到自然舒适的人。伊根(G.Egan)观察到,真诚的咨询者“不以咨询者的角色来逃避。理论上讲,与他人进行各个层次的交流或帮助他人是他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而不是他们随意穿戴、脱掉的角色”。3.一致性一致性意味着咨询者的言、行和情感协调一致。例如,当来访者不停地用言语讽刺挖苦或侮辱咨询者时,咨询者会感到不舒服、不愉快。对此,咨询者应承认这种情感的存在,不要强加掩饰。一个对自己的情感没有意识,或者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情感与言、行不一致的咨询者,可能会向来访者发出含混的、矛盾的信息。4.自发性自发性即是在没有刻意或做作的行为情况下自然地表达自己的能力。自发性还意味着在没有仔细考虑要怎样说或做的情况下所表现出的机智。然而,自发性不是让咨询者向来访者说出任何想法或情感,尤其是那些负面的情感。罗杰斯建议,只有当不利的情况持续不断,或它们干扰了咨询者传递共情和积极关注时,咨询者才可向来访者表明自己的负面情感。5.适当的自我流露自我流露是指咨询者以言语和非言语的方式向来访者披露个人的情况。咨询者自我流露的作用在于:(1)产生一个开放而有益的咨询气氛。有些报道显示,来访者倾向于认为自我流露的咨询者要比不做自我流露的咨询者更敏感和热情。(2)缩短咨询者与来访者之间的角色距离。(3)促进来访者暴露自己的程度,尤其是促进求助者的情感表达。(4)引起来访者对自己行为知觉的变化,帮助来访者形成新视角,从而发现、认识真正的自我,以便设定合理的咨询目标和方案。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有效地表达真诚并非易事,在实际应用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真诚并不完全等于说真话。当然,真诚的首要原则是要说真话,但是,真诚与说真话之间并不能完全划等号。有些初学者以为真诚就是有什么说什么,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否则就是不真诚。其实这是一种教条的、绝对化的理解。对咨询者而言,真诚应符合一个基本原则——有利于来访者的成长与进步。(2)真诚不等于自我的发泄。咨询员流露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真诚,为的是帮助来访者而不是为了满足自己倾诉、表达或发泄的需要。否则,可能会产生负效应,甚至使来访者怀疑咨询者的职业动机。(3)真诚应适度。有的咨询者认为,真诚既然是好的特性,那么表达得越充分就越好。其实并非如此,太多、太滥的真诚往往使来访者觉得虚假和做作。总之,真诚是内心自然的流露,不是为了真诚而真诚,不能单靠技巧来表达。真诚建立在对来访者的基本信任和关爱的基础之上,同时也与咨询者对自己的悦纳、自信分不开。第三节 影响咨询关系的其他因素第二节中所提到的影响咨询关系的共情、积极关注、尊重与温暖、真诚等因素都是罗杰斯倡导的。他认为咨询者的主观态度影响着咨询关系的质量,而咨询关系对来访者人格的改变所产生的影响远远大于咨询者所采用的具体技术的作用。后来,又有许多研究进一步提出了影响咨询的其他因素。其中,具体化、即时化和对峙等三个因素被认为是影响咨询关系、咨询进程和咨询效果的必要条件。与前面四个因素相比,这三种因素更多地涉及咨询者言语的表达和帮助来访者的意图的贯彻。一、具体化(一)具体化及其意义具体化(concreteness),也可称之为具体性,它是指咨询者帮助来访者清楚、准确地表述自己所持的观点、所用的概念、所体验到的情感以及所经历的事件,澄清那些重要、具体的事实。在咨询过程中,不少来访者所叙述的思想、情感、行为、事件常常是模糊、混乱、矛盾、不合理的。这常常是引起来访者困扰的重要原因,同时也使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纠缠不清。咨询者通过“具体化”,澄清来访者所表达的那些模糊不清的观念及问题,把握真实情况。在咨询中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则咨询者不可能真正理解来访者,也难以达到共情的境地,而且对来访者提供的建议、制定的咨询计划和采用的咨询方法也可能会缺乏针对性。可以说,具体化影响着咨询关系的建立,决定着咨询效果的好坏。(二)具体化的使用当咨询过程中,来访者在信息表达时出现下述情况时,则咨询者应使用“具体化”手段。1.问题模糊有些来访者在谈到自己的问题时往往用一些含混的、模糊不清的词语,比如“我最近总是感到苦闷”、“我觉得没有前途”、“我烦死了”等,遇到这种情况,咨询者就要设法使这些模糊的情绪、想法逐渐清晰起来,让来访者逐渐地将自己的问题叙述清楚。有些来访者经过咨询者的具体化,问题就可能变得无足轻重了。2.过分概括引起来访者心理困扰的另一个原因是过分概括,即用以点概面、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看待自己遇到的难题。比如,很多人把偶发的事件当成必然,把一时一地的情况说成是普遍的情况,这就需要咨询者给予澄清。如“男人没有一个是好东西”、“我做人太失败了”、“这个人太虚伪”、“我丈夫一无是处”等等。3.概念不清同样一句话、一个概念、一个词,在不同的人的心中有不同的含义。比如,一位从没有性经验的未婚男性来访者总是怀疑自己有“阳痿”的毛病,为此终日苦恼不堪,找过多位咨询者求助;某大学生仅仅根据自己几个晚上躺下半小时才能入睡,就认为自己患有“神经衰弱症”。在咨询者向其讲清有关的基本概念之后,不少来访者的问题会自然缓解。同样,咨询者对来访者的反应也要有针对性,不要使用过于含混、大而空的词语,如“我觉得你太自卑”、“你的性格过于内向”、“你是个悲观主义者”、“你是个完美主义者”等。因为咨询者的反应往往对来访者会产生很大影响,会起暗示、强化、评判的作用,特别是对有权威主义人格倾向的来访者来说尤其如此。所以咨询者的反应要谨慎,否则会使原有的问题更复杂。咨询者要促进来访者准确地讲述其所面临的情境及对情境的反应,这可以借用开放式提问来实现。如“你的意思是……”“你说你觉得……你能说得更具体点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你所说的……是指什么?”“你能给我举个例子吗?”等等。有些咨询者怕给来访者留下“理解力不强”、“缺乏领悟力”的印象而不愿意提问,只是自己去猜测、判断,这样往往费时又费力,而且可能出错。最简单节省而有效的办法是作具体性反应。二、即时化(一)即时化及其意义即时化(immediacy),又称即时性、即刻性。它有两个含义,第一个含义是指咨询者帮助来访者注意“此时此地”(here and now)的状况,而不要过分地注意过去和未来。在咨询中,常会发现有的来访者一味地讲述过去的经历以及对未来的种种看法,却自觉不自觉地淡化、回避现在。这有可能是来访者不够坦率、不敢自我暴露,或者是借过去和未来逃避现在。也有可能是来访者本身的思路不清楚或语言表达能力欠缺。为此,咨询者应帮助来访者表达出他们此时此地的想法和感受。咨询过程是咨询者与来访者互动的过程,不仅有咨询者对来访者的反应,也有来访者对咨询者的反应。即时化的第二个含义是指当来访者涉及咨询关系时,咨询者对此要敏感,对来访者指向自身的言语、行为、情感予以必要的反应。假如咨询者逃避或采取自我防卫,就可能被来访者看作能力不强、软弱,其结果会直接威胁咨询关系。如果咨询者的应对反应是主动、积极、开放的,则咨询者将被视作强大、可信赖、可依靠的,咨询关系也因此得以继续和加强。即时化鼓励来访者更多地自我暴露和自我探索,促进他们真诚、坦率、准确地讲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与咨询者一起开诚布公地讨论他的问题,这样他就能很快地进入来访者的角色,同时也就为咨询中真诚交流的气氛打下了基础,加速了咨询进程的深化和发展。(二)表达即时化反应时需要注意的事项(1)咨询者要即时描述出他所看到的正在发生的事情,而不要等到会谈结束,甚至等到下次会谈时才进行描述。否则,会影响咨询的进程。但是切忌滥用即时化反应。一般来说,应当将即时性策略专门用来探索来访者的那些最重要的或最有影响的问题。(2)为了反映“此时此地”的体验,即时性句子应该用现在时态,如“我现在感到不舒服”,而不是“我刚才感到不舒服”。在讲英语的国家和地区,要求在整个咨询过程中更多地使用现在时态。因为英语里面有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三种时态,以动词的不同形式表现出来。在中国,我们的语言文字中没有这样的表述方法,但过去、现在与将来的不同时态同样可以从语句中的副词里面看出来。这一特点决定了我国心理咨询工作者要更多地运用表示此时此刻的副词,如“现在”、“这会儿”、“此时”等。我国心理咨询工作者对此应予以注意。(3)当谈到你自己的感受时,要表示出“我”这个主体。比如:“我现在对你有些担心”,而不是“你使我感到担心”。用“我”来表达此时此地的感受,会增加来访者对咨询者即时性反应的接受程度。(4)要把握好表达即时化反应的时机。一般来说,在咨询的初期,过多使用即时化反应会使一些来访者感到有压力,并且会导致咨询者和来访者都产生焦虑。在使用即时性反应前,最好双方之间已建立起比较牢固的咨询关系。如果咨询者使用了即时化,并且感到它已引起来访者的恐慌,那么咨询者就应确定,来访者还没有准备好去应付这些情感和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推延即时化反应。以下是几个即时化的例子[15]:(1)当来访者描述其失去密友时开始泪如泉涌。即时化反应:“此刻你似乎正非常强烈地体会着这种失落感。”或者:“现在我感到你谈起这事是非常痛苦的。”(2)任何时候只要提起来访者的学习成绩,他就会停止谈话。即时化反应:“每次当我提起学校的成绩,你就似乎要回避这个话题。”或者:“我发现,在本次谈话中,当谈起你的学习成绩时,你就停止了谈话。”(3)来访者问了几个有关你的能力和资格的问题。即时化反应:“你现在似乎正在询问我有怎样的资格为你提供帮助。”或者:“我不知道现在你对信任我是否还存在着困难。”(4)你感到在自己和来访者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紧张和戒备,你们两个似乎都以“温和的手段”对待彼此。你注意到了自己躯体紧张的感觉,并且来访者躯体紧张的表现也很明显。即时化反应:“我注意到现在我的身体很紧张,你看上去也很紧张。”或者:“我感到我们彼此还不太习惯,我们似乎正以一种非常戒备和小心的方式相处。”(5)你和来访者彼此都很喜欢对方,并且你们有许多共同之处。后来你们花了很多时间互相倾诉生活经历,而没有关注或处理来访者对事业的不确定和不满意。即时化反应:“我知道我们相处得很融洽,因为我们有很多共同之处。我们现在一起共享生活经历而不是探讨你的事业问题,多么轻松。”三、对峙(一)对峙及其意义对峙(confrontation)又称对质、面质、质询、正视现实等,对峙不是咨询者对来访者某种公开的或潜在的对立、敌意和攻击,也不是咨询者简单地告诉来访者身上有哪些过错,进而表达自己正确的观点。它是指咨询者向来访者指出并与之讨论存在于他身上的各种思想、情感、行为之间的矛盾。对峙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协助来访者对自己的思想、情感、行为及所处的境况作深入的了解,澄清各种混乱不清、自相矛盾、实质各异的言行、感受,促使来访者放下自己有意无意的防卫心理,面对真实的自我,面对现实,采取富有建设性的行动,实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统一。正因为对峙的采用对来访者具有某种潜在的影响力,所以有人把对峙看作是一种心理治疗技术。卡可夫和贝伦森(R. R.Carkhuff,B. Berenson)等在《超越咨询与治疗》(Beyond Counseling and Therapy)一书中曾指出:“在治疗者与来访者之间的对峙的分布可能从轻微的挑战到直接的撞击都有。它构成了对来访者的一种挑战,以动员他的能量为了其自身的利益向着更深刻的自我认识和更积极的行为迈进。通常它将会、至少是暂时性地给来访者个人的和社会的平衡带来某些危机。危机过程也同样被看作是一种与新的反应和导致新的发展相联系的有机的增长过程。增长过程就是一系列无止境的自我对峙过程。……没有对峙的生活将是没有方向的、消极的、贫瘠的生活。”[16](二)对峙的使用1.对峙适用的范围穆哥特伊德(S. Murgatroyd)认为对峙常常涉及来访者三种类型的矛盾[17]。按照这一观点我们来讨论对峙的使用范围:(1)来访者的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差异。来访者把他们自己所希望的自己当作真实的自己,而没有注意到他们自己的实际情况。例如,一位即将毕业的高中生,尽管她在一所普通高中里只是一个成绩平平的学生,但她却坚持认为自己才华出众,报考大学时只准备填两个一流重点高校,其他学校一概不去。而了解她的家长、老师和同学都认为她若能考上一个一般高校已是不错了。遇到这类情况,由咨询者引出的对峙应能说明人的能力的局限与理想之间的矛盾,以适当的方式使对方自己认识到这一点。(2)来访者的思想、感受与其实际行动之间的差异。这方面的例子很多。例如,一位有着比较长的婚外恋史的中年妇女,却常常对目前社会上存在的婚外恋现象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反感。在遇到这类情况时,咨询者需要详细了解与来访者所谈的思想、感情、行为等所有可能有关的细节,以搞清问题的真正所在。在对峙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理解对方,因为他们往往是在有意无意地掩饰某些东西。(3)来访者的想象的世界与现实的世界之间的差异。例如一位刚刚被提职的年轻干部说他从未害怕过在大会上向全体员工作报告,尽管事实是遇到这种情况时,他的每天吸烟量增至一包半,睡眠变得困难,甚至失眠。这些情况表明他对在大庭广众之下作报告是焦虑紧张的。又如,一位女大学生总认为在这个世界上应该有完美的男人存在,而且她一直在寻找这样的男人做自己的终身伴侣。后来她觉得找到了一个自认为完美的男人——一个比她大几岁的男青年,认为对方坚强乐观、热情大方、聪明能干、好学上进、有责任感而且不乏幽默等等。但接触一段时间以后却发现了对方身上某些无足轻重的缺点,由此而觉得对这个世界非常非常失望。再如,某位三十五岁的男青年,一定要找一个他理想中的女青年作为他的终身伴侣。他有许多相当苛刻的条件,缺一不可。他找了很久,见到的人总有某方面的缺憾。他感到困惑,但仍不准备放弃任何一个条件,继续寻找。 遇到这种情形,对峙意味着咨询者要帮助来访者看到他们所憧憬所想象的那些完美的理想的事物是不真实的,帮助对方正视我们人类生存其中的不那么完美的世界。此外,在咨询中若遇到来访者言行不一致、语言或行为前后不一致、咨询双方对咨询进展结果的意见不一致等等,咨询者也可以运用对峙:“你说了多少次要戒烟,可你似乎就是没有动静!”“你上一次说你考试有两门不及格,可这次你怎么又说都不及格,到底是怎么回事?”“你觉得你的咨询没什么进步,可我认为进步还是很明显的。”美国资深心理咨询家S. Cormier和B. Cormier认为,当来访者出现以下六种信息混乱或矛盾时,咨询者应进行质询[18]:(1)言语和非言语行为。例:来访者:“我感到很舒服”(言语信息),而同时又坐立不安并摆动她的手(非言语信息)。咨询者:你说你感到很舒服,可是你同时又在不安地摆动手。(2)言语信息和行动。例:来访者:“我打算给她打电话”(言语信息),但是他又说,他上周并没有给她打电话(行动)。咨询者:你说你要打电话给她,可到现在为止,你并没有这样做。(3)两个言语信息。例:来访者:“他与很多人交往,我并不为此感到烦恼(言语信息1),但是我想我们之间的关系对他来说应该意味着更多的东西”(言语信息2)。咨询者:开始你说你感到他的行为没有什么,现在你又觉得难过,因为你们的关系对他来说不像对你那么重要。(4)两个非言语信息。例:来访者:直视咨询者(非言语信息1),然后把椅子从咨询者近处移开(非言语信息2)。咨询者:在你谈到这些的时候,你能直视我,同时又与我保持距离。(5)咨询者与来访者矛盾(或两个来访者,父母与孩子,老师与学生,配偶双方矛盾,等等)。例:来访者是一个表现出焦虑、沮丧和记忆力减退的女人。咨询者建议用一种药物治疗来帮她摆脱这种情绪,然而来访者拒绝了。咨询者:我认为使用药物治疗对你来说是很有帮助的,这对我们双方来说也很重要。但是你好像不愿意接受它,那么我们应怎样做呢?(6)言语信息和情境。例:一对年轻夫妇在过去三年中吵架很厉害,他们想通过生一个孩子来改善他们的婚姻。咨询者:在咨询过程中,你们就曾三次分居。现在你们说想通过孩子来改善你们的关系。许多夫妇说孩子只会增加压力而不会减轻压力。你们怎样处理这两种关系呢?2.对峙的妥为使用在咨询过程中,妥为使用对峙会有利于使咨询向纵深发展,也有利于咨询关系的建立与巩固,促进来访者的成长,共情亦可在对峙中得以深化。但是,咨询者应该意识到,对峙也有可能给咨询带来某种危机,使来访者产生愤怒情绪和防御、抵触心理,甚至造成来访者的脱落而导致咨询的夭折。所以在咨询实践中使用对峙要谨慎、妥当。具体地说要注意如下几点:(1)对峙应建立在良好的咨询关系(尤其是高级准确的共情)的基础之上,否则对峙就可能是无效的,甚至会导致咨询关系破裂。因为很多对峙所涉及的问题对来访者可能具有应激性,造成来访者的心理压力,威胁来访者的心理安宁,进而导致危机出现。因此,在使用之前,一定要确认咨询关系已经具有相当坚实的基础。(2)可以使用尝试性对峙,这一点在咨询初期尤其重要。在咨询关系建立初期,应尽量不用对峙。如果不得不用,可适当应用一些尝试性对峙,在语气中加上一些询问性、不确定性的内容,比如:“我不知道我是不是误会了您的意思,您上次说……可这次您又好像说……不知哪一种情况更确切?”如果来访者愿意就此说明,当然很好;如果对方不愿涉及,这时就不必追问下去,免得来访者难堪、惊慌,可以留待适当时候再行尝试。这样可使来访者有机会在无压力的情况下与咨询者讨论自身的问题。(3)对峙要以事实为依据。对峙的基础是事实,当事实不充分、不明显时,一般不宜采用对峙。千万不能将对峙当成咨询者发泄情绪乃至攻击来访者的手段,否则就失去了对峙的本意。总之,对峙要和支持结合起来,正如伊根(Egan)所说的那样,没有支持的对峙会引起灾难,而没有对峙的支持则是苍白的。第六章 来访者问题的评估与分析第一节 评估来访者问题的一般程序当来访者第一次前来寻求心理咨询时,咨询者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对来访者的问题进行准确评估。这是一切心理咨询的基础,因为不澄清来访者的问题,咨询就无的放矢。所以,这项工作完成的如何将对其后的整个咨询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第二节 适宜咨询对象的选择与转介对特定的咨询者来说,即便是排除了来访者患有精神病、严重人格障碍和脑器质性病变的可能性之后,也并不是所有来访者都完全适合接受该咨询者所做的咨询与治疗。来访者的特点以及来访者与咨询者的匹配程度将直接影响着咨询与治疗的效果。从一定程度上讲,选择合适的咨询对象是咨询与治疗成功的开端。一、适宜咨询对象的特点国内许多长期从事心理咨询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学者,如单怀海[1]、马建青[2]、汤宜朗、许又新[3]、曾文星、徐静[4]等人,根据各自对心理咨询和治疗规律的认识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提出了选择适宜的咨询对象的方法。我们在归纳、分析了他们的观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咨询经验,认为适宜的咨询对象应具备以下特点:1.智力和人格基本正常来访者的智力一般需要在正常范围,因为需要他们能够叙述自己的问题以及其他相关情况,要能理解咨询者发出的言语和非言语信息的含义,还要有一定的领悟能力等等。所以,一定的智力水平是必须的,否则,咨询将相当困难。一般来说,来访者的智力水平越高,文化层次越高,越适合进行心理咨询。那些深入分析、说理和探讨的咨询方式对于文化水平较高、领悟能力较好的来访者而言是适宜的,而对于智力水平较低的人,则应根据来访者关心的问题,作简明扼要的针对性回答、生动形象地解释或比喻、运用成功案例进行示范说明以及恰当的暗示和保证等。但这并不是说,教育水平较低的人,就不适宜接受心理咨询。在咨询实践中发现,很多受教育程度虽不高、内心单纯且质朴的人,却很容易接受咨询者有道理的指点与建议,从而获得不错的咨询效果。来访者的人格也应基本正常,无明显的人格障碍。这里所说的人格,是指非认知性的人格特质,包括意识的倾向性、气质和性格。如果来访者有人格障碍,则不仅会妨碍咨询关系的建立,也会影响咨询的进行。一般来说,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根据来访者的需要,咨询者会适当地给与支持与鼓励,但心理咨询的进行,对来访者来说并非都是舒适的过程。来访者要向咨询者述说自己的问题或症状,接受咨询者的指导,并且努力改善自己的行为,这就需要来访者有基本正常的人格。否则,就难以忍耐痛苦,接受逆耳的劝导,更改自己的行为,也就不容易产生明显的咨询效果。2.有强烈、真正的求助动机来访者有无强烈的咨询动机直接影响到咨询的效果。那些缺乏咨询动机、经咨询者反复做工作后仍缺乏动机的来访者,一般不适宜作心理咨询。因为虽然来访者需要咨询者的心理指导,但最主要的,还是要靠来访者本身的努力。来访者不仅要体会到自己有心理或行为的问题,而且确实因其问题而多少感到痛苦。因有痛苦,才会想解决问题、减轻和消除症状,改善其心理与行为。来访者要有相当的勇气,能承认自己的短处、缺陷或问题,而且愿意与咨询者谈论自己的短处、过错或问题,而这些都取决于来访者对接受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动机。一般来说,咨询动机越强烈,双方就越容易密切配合,就越容易取得效果。不仅是动机强度,而且动机的内容也常常决定咨询的效果。有些来访者前来咨询的目的不是为了调整自己的心理状况、解决心理问题、消除心理症状、改变不适应行为,而是为了别的目的,如有些来访者前来咨询仅仅是想寻求心理安慰;有的是为了能多见几次某位咨询者;有的是把咨询室当成避难所;有的来向咨询者证明自己比咨询者还有本事。因此,咨询者应搞清来访者的真实动机,否则很可能是白费口舌。如果发现来访者的动机不正确或缺乏真正的求询动机,咨询者应首先调整动机,否则就应中止咨询。还有一些来访者,起初不熟悉心理咨询与治疗是什么,也不知道怎样接受心理咨询。在这种情况下,咨询者一般要先给予必要的解释、说明,并且试试看一段时间,才能确定来访者是否真正有意接受心理咨询与治疗,而不宜过早判断来访者前来求询的动机。另外,也有一些来访者自己开始时根本没有接受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要求,可能被亲朋好友强迫而来。在这种情况下,咨询者应运用一定的咨询特质、经验和技巧,通过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帮助来访者看到自己的问题,培养接受心理咨询、改善自己心理与行为的动机。3.需要解决的问题属于心理咨询的范围并非任何与心理有关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心理咨询获得较满意的解决。有些内容适合心理咨询,而有的内容则不太适宜。在此,我们把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放在一起加以考虑。比如,一个大学生想拿到学校一等奖学金,咨询者没有办法、也不可能帮助他去学校主管部门争取到一等奖学金,但是假如这个大学生想讨论自己需不需要一定拿到这个一等奖学金,如何通过学习上的努力与进步来早日实现这个目标,那么这种帮助则是可以从学校心理咨询工作者那里得到的;又如,一个人在工作单位由于人际关系失调而产生心理困扰,这时咨询者无法像其上级领导那样通过调解或采取行政手段为来访者争取到比较有利的结果,从而缓解其心理困扰,但如果来访者想通过调整自己的某些不合理认知和信念,培养自己达观、超然的人生态度,调整或改善自己的某些行为则属于咨询者能解决的心理问题。一般来说,神经症性心理障碍、某些性心理障碍、行为障碍、心身疾病等属于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范围。尤其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的各种适应性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心理教育与发展等更适合开展心理咨询。而处于发作期、症状期的精神病人,由于与外界接触不良,缺乏自知、自制力,难以建立人际关系,因此,一般不属于心理咨询范围。但康复期的患者也可从心理咨询中获益。另外,有较严重人格障碍的人也不适于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4.年龄适宜严格说心理咨询并无明确的年龄限制,就适宜性而言,每个年龄段的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而且,有些特殊的心理咨询就是专门为某一特定的年龄段而设的。如青少年心理咨询、老年心理咨询等。但一般来说,青年人比其他年龄段的人更适合接受心理咨询。一方面,与少年儿童相比,青年人的心理发展程度更高一些,尤其是表现在自我意识方面。他们可以较容易、准确地表达自己的问题,也容易领会和接受咨询与辅导;另一方面,与中老年人相比,青年人的可塑性较大,他们的人格尚未完全定型;再者,青年人受到心理困扰的时间相对较短,出现的问题多为适应不良、情绪障碍,距离童年期还不太长,容易挖掘问题的根源,咨询效果比较明显。5.匹配性好所谓匹配性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咨询者与来访者心理相容,彼此相互接受、相互容纳、相互吸引;二是来访者的特征恰好与咨询者的擅长相吻合,咨询效果(尤其是短期咨询效果)比较明显。比如,某咨询者擅长某一人群的咨询(如大学生、妇女等),在处理某些问题方面有经验(如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专长于某一种理论和方法(如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方法),而来访者的特征恰好符合咨询者的这些特长。此外,外部支持良好、注重心理感受、交流能力强、对咨询方式和咨询者高度信任的来访者也容易获得较好的咨询效果。必须指出的是,来访者的这些特征是相对而言的,而且这也并不意味着不具有上述典型特征的来访者就不能通过心理咨询与治疗来解决心理问题。二、对来访者的问题性质进行鉴别诊断这里所说的来访者问题性质,是指来访者的问题是否属于脑器质性病变、精神病以及严重人格障碍。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对象和范围是很广泛的。一般来说,除了脑器质性病变的患者、精神病患者以及有某些人格障碍的人以外,大都可以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只不过适宜程度有所差别罢了。因此,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的第一步就是要对来访者进行有关脑器质性病变、精神病以及人格障碍的鉴别诊断,一旦发现来访者有这些病症,则必须将他们转介到神经科或精神科诊治。有关脑器质性病变、精神病、人格障碍的鉴别诊断知识在神经科学、精神病学、变态心理学中有专门的介绍,限于篇幅,本书不作详细介绍。有一点是明确的,一个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者是否具备必要的医学(尤其是精神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将直接影响到他对来访者问题(特别是重性心理障碍)的鉴别诊断,进而影响咨询和治疗效果。在排除了有脑器质性病变、精神病或严重人格障碍的人之后,又涉及了一个如何区分心理咨询对象和心理治疗对象的问题。在第一章,我们曾对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关系做过介绍,认为心理咨询所着重解决的是正常人所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如日常生活中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职业选择方面的问题、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婚姻家庭中的问题等等,而心理治疗则主要针对某些神经症、某些性心理障碍、情绪与行为障碍、心身疾病、某些早期精神病或康复期精神病患者。但由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划分是相对的,加之我国现有条件的制约,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并未将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做严格区分。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相互转换一般没有中间环节,这就要求帮助者同时具有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两种能力。随着我国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事业的发展,对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从业资格的要求和管理上将更加规范、合理。三、咨询对象的转介对于某一特定的咨询者来说,并非所有适合咨询的来访者都适合于自己。对该咨询者而言,有些来访者是特别适宜的,双方匹配性好。例如,咨询者对这类来访者的背景比较熟悉,对他们所遇到的问题有丰富的咨询经验,彼此有接近的价值观念,个性适合度高,容易产生信任感、亲切感。也有些来访者一般地讲是适合作心理咨询的,但对于某一特定的咨询者而言,则是不适合的。对于这样的来访者,最好的办法就是转介给其他咨询者或咨询机构。(一)哪些来访者需要转介1.咨询内容与咨询者不匹配这种转介是最常见的。由于每位咨询者所受训练的不同,加之自身条件(如年龄、性别)的限制,其擅长或适宜咨询的内容也会有所不同。比如,有些来访者的问题已经达到重性心理疾病的程度,而咨询者没有能力予以解决,就应迅速转介到精神科医师那里。又如,从事家庭婚姻咨询的咨询者对学校心理咨询就不很熟练,而一直从事青少年心理咨询的人对成人心理咨询会不很在行。再如,一位年轻男性咨询者来对一位中年女性的性问题进行咨询就往往效果不佳,同样,让一个未婚的女性咨询者去接待由于性生活不协调而导致夫妻矛盾的男性来访者也不大恰当。在实际咨询工作中,一旦遇到这种情况,恰当的做法是把来访者转介给其他适宜的咨询者。2.价值观念与咨询者不相容前面我们曾分析过,在心理咨询活动中咨询者要想完全避免或隐藏自己的价值观是不可能的,而且要想完全排除价值干预或价值影响也是难以做到的。随着咨询的进行,有些咨询者发现自己与来访者在根本的价值观念上有明显分歧或尖锐对立时,则往往不适合继续作心理咨询。比如,咨询者在性的问题上很保守,而来访者在性的问题上过分开放;咨询者是坚定的无神论者,而来访者是虔诚的宗教徒等。遇到这样的情况,若条件允许的话,咨询者最好将来访者转介给合适的咨询者。3.个性与咨询者不相容有些咨询者与来访者在个性等方面存在着某种不协调,比如,有的咨询者不能容忍来访者的盛气凌人,有的咨询者不喜欢过于内向、退缩的来访者,有的害怕异性来访者,害怕有移情发生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咨询者没有能力去排除这种因素对咨询活动的影响,就需要进行转介。这也从一个方面提示,要想成为一个有效的咨询者,必须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坚忍、耐心、对人宽容等心理品质,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4.与咨询者有私人关系有些来访者与咨询者有私人关系。比如,来访者是咨询者的亲戚、朋友、熟人等等。来访者与咨询者之间的这种关系,常常增加来访者的顾虑,影响其述说自己的内心私事,增加双方的尴尬。这无形中增加了咨询的阻力。此外,咨询者给予指导和建议时,也常会失掉其客观性及职业性,影响咨询效果。一般来说,应避免给那些与自己有私人关系的来访者做心理咨询,而将其转介给没有私人关系的其他咨询者为宜。但是,受咨询场所小、咨询人员少的限制,或者其他理由,不得不接受自己认识、有私人关系的来访者时,则应慎重进行咨询,尽量与来访者保持客观、中立且职业性的关系。5.来访者有特殊背景有些来访者,如高官的子女,富人的配偶,社会名流的家属,常常使咨询者考虑来访者的背景,而无法以平常自然的方式进行咨询和辅导。咨询者假如过分小心、谨慎,或考虑因素过多,反而阻碍咨询工作进行。遇到这种情况,倘若咨询者不能以通常的方式进行咨询,难以做到客观与中立,则应转介给适合的咨询者。(二)转介的具体实施在发现来访者的问题不适合在自己这里继续咨询时,要及时进行转介。否则可能贻误时机,酿成不良后果。因此,及时转介同样体现咨询者对来访者的负责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在具体实施时,咨询者应首先与来访者开诚布公地谈一次,将转介事宜告诉来访者,并用委婉的言词说明这样做的理由,特别应强调此举完全是为了来访者能获得更好的咨询服务,以免使来访者产生误解。另外,还可适当介绍将要负责来访者咨询事宜的咨询者的长处和特点,让来访者心里有所准备。对将要接手的咨询者,原咨询者要详细地介绍情况,提供自己的分析,但不要轻易介绍该来访者在原来的咨询中提供的一些隐私性较强的材料,因为这些内容在以后的咨询中,来访者会视情况向新咨询者叙述的。也不应对新咨询者的咨询计划给予过多的干预。总之,转介是咨询过程中一种正常的现象。任何一个咨询者要满足不同来访者多方面的咨询要求是相当困难的,而咨询者的任务之一,就是认清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扬长避短。咨询者要与自己同一机构、地区的同行多联系,建立相互支持的网络,了解各自的工作特点和擅长内容,互相取长补短,适时进行转介,以便更好地为来访者服务。第三节 来访者问题的评估与分析在排除了来访者患有精神病、严重人格障碍、脑器质病变(当然这一过程并不一定能在咨询开始时就可完全排除,若在以后咨询的各个阶段发现疑点,都需回过头来重新进行鉴别诊断),并确认来访者属于自己适宜咨询的对象之后,咨询者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对来访者的具体问题进行初步的澄清。要在较短的时间里,较为迅速地从来访者那里获得必要的信息,分析、确认对方的问题,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一般来说,富有经验的咨询者为了确认对方的问题,在初次咨询时,都要尽可能地获取以下方面的信息:一、来访者一般情况和背景信息评估来访者的当前问题需要获取相关的背景信息,这些信息是整体评估过程的一部分。可以帮助咨询者把来访者所叙述的零散信息片段连接起来。因为来访者当前的问题往往与过去的经历有重要关联,是由其过去经历的事件促成或延续下来的。收集此类信息的过程称为“病史采集”。在许多情况下,病史采集是在刚刚开始的会谈中进行的,称为“采集会谈”或“收集资料式会谈”。会谈的最初阶段主要是收集信息而不是治疗性的,在较大的咨询机构中,这一工作通常是由咨询者的助手或其他人来完成。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最初会谈的工作人员与来访者进行大约一个小时的会谈(儿童和青少年短于这个时间),然后书面总结出这些信息交给咨询者。在较小的咨询机构里或人手不足时,咨询者也亲自做这项工作。病史采集可以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但最重要的几个方面有:(1)关于来访者身份的信息,如性别、年龄、出生地、居住地、文化程度、婚姻与否、职业、民族、经济状况等;(2)总体外观形象和行为,如相貌、有无残疾等;(3)与现在问题有关的往事;(4)以往的精神病史或心理咨询和治疗史;(5)教育和工作背景;(6)健康和医疗史;(7)社会或成长史,包括宗教和文化背景、主要的价值观、主要成长事件、社会和休闲活动、目前社会状况;(8)家庭、婚姻、性历史;(9)精神和神经系统(主要是大脑)状况。病史采集中获得上述信息的顺序很重要,一般来说咨询者由最容易回答的问题着手,而将更敏感的话题放在会谈的末尾部分,那时双方已建立起更大的信任,来访者会更轻松自然地对一个完全陌生的人说出个人隐私。可能归类为敏感话题的具体问题包括:(1)自杀想法和行为;(2)杀人念头和暴力行为;(3)物质滥用,包括酒精、毒品和医生处方药品;(4)与性有关的问题,包括性功能障碍和性变态等。二、来访者求助解决的问题(1)发生了什么事情?包括事情的具体情况怎样?这样的或类似的事情以往是否经常发生?频率和强度怎样?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发生的?(2)问题是何时发生的?包括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其时间顺序的重要线索是什么?问题发生之前后的情境如何?(3)问题在何处发生?包括问题发生的地点、发生时与何人在一起?(4)来访者对问题的反应是什么?包括来访者对问题的认知反应、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是什么?三、问题产生的原因一般来说,问题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可能是先天遗传因素,也可能是后天环境因素,既可能是心理社会因素,也可能是生物学因素,更可能是以上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在咨询实践中,可以沿以下途径寻求问题产生的原因:(一)精神分析途径这条途径也称心理动力学途径或无意识路径,它是依据弗洛伊德(S.Freud)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而提出的一条途径。在精神分析学说中,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活动分出三个层次:无(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无(潜)意识指人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和出生后被压抑的欲望,这些东西蕴涵着巨大的能量。其主要特点是非理性、冲动性和无道德性,总要按照快乐原则(或唯乐原则)(pleasure principle)去追求满足。无意识是人活动的内驱力,决定或影响着人的全部有意识的活动。前意识(preconsciousness)指无意识中的那些能被召回的部分或能被人回忆起来的经验。前意识介于无意识与意识之间,担负着“检查官”的角色,不准无意识的本能和欲望随便进入意识之中。意识,指与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部分,服从现实原则(或唯实原则)(reality principle),它调节着进入意识的各种印象,压抑着心理中那些原始的本能冲动和欲望。在此基础上,弗洛伊德又提出了人格结构理论,将人格分为“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 ego)三部分。他还认为,一个人的早期经验对他后来的人格有重要影响。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内心都经常进行着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斗争。病人的症状是有深刻含义的,症状仅仅是一种伪装,它们实际上代表一个人被压抑到无意识之中的本能欲望或童年时代所遭受的痛苦与精神创伤。人的大多数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来自于童年时代的心理冲突或创伤性事件,由于这些事件会引起焦虑和痛苦,故被压抑到无意识之中,从而被忘掉了。然而这些经历并没有失去作用,它们可以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是心理疾病或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所在。沿这条途径寻求来访者问题产生的原因,就要了解来访者个人生活史,特别是早期经历中有无心理创伤。(二)反射—行为—学习路径这条途径也可简称为行为途径,它是依据行为主义心理学及其行为疗法而提出的。在行为理论看来,人的许多心理问题和症状实际上就是非适应性行为(或称适应不良行为)。非适应性行为如同适应性行为一样,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习得的,即个体是通过学习获得了非适应性行为的。因此,也同样可以通过学习来调整、矫正和改造它们,也可通过学习新的适应性行为来代替它们。人类获得新行为(包括非适应性行为)的基本的学习方式是两种条件反射,即巴甫洛夫(I.Pavlov)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斯金纳(B.Skinner)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后来许多行为学者开始认识到,直接学习(学习者对刺激作出反应并给予直接强化而完成的学习)并不是获得新行为的惟一途径,班杜拉(A.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许多复杂的行为都是在社会交往过程中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学习者无须事事通过亲身接受外来的直接强化进行学习,而可以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及行为的后果,替代性地得到强化。他通过研究证实,恐惧反应、攻击行为等适应不良行为均可通过观察学习而习得和消除。为了支持这种论点,一些学者特别提到疑病症儿童往往来自具有特别关注疾病的家庭背景。沿这条途径寻求来访者问题产生的原因,就要重视环境因素对来访者心理与行为产生的影响作用,不仅要了解来访者个人生活史,还要了解其生活环境,包括微观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居住社区环境)和宏观社会环境。(三)人本主义途径这条途径是依据有关心理障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而提出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代表人物马斯洛(A. H. Maslow)提出“需要层次论”和“自我实现论”,认为人类有五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每一时刻最占优势的需要支配着一个人的意识,成为组织人的行为的核心力量。他认为,不重要的愿望遭受挫折不会产生心理病理方面的后果,冲突和挫折未必是致病之因,只有当它威胁和挫伤基本需要,或者威胁和挫伤与基本需要密切有关的部分需要时,才成为致病之因。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另一代表人物罗杰斯(C. R. Rogers)也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类最基本的动机。人类都具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即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各种潜能的内在趋向。精神病态是个体在不良社会环境(主要是不良的人际交往过程)影响下偏离自我实现的方向所致以罗洛·梅为代表的存在分析治疗认为,现代人心理障碍的原因在于个人存在感和自由选择能力的丧失,在于意志和责任感的丧失。所以治疗就不仅是个心理学问题,更是一种哲学问题:那就是寻求人生的意义,发现存在感。心理治疗的首要目的是使患者重新发觉和了解自己的存在意识,认识和了解自己的潜能并发挥这些潜能。沿这条途径寻求来访者问题产生的原因,就要了解来访者的基本需要及其满足情况;了解来访者成长过程中的人际交往情况,特别是人际交往对来访者自我概念形成的影响;了解来访者是否感受到自己的潜能与存在价值,是否发现生活的意义。(四)认知途径这条途径产生于行为主义内部的认知派和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认知心理学(也称信息加工心理学),目前已成为西方心理咨询和治疗的重要流派之一。这一途径反对行为途径的简单机械的S-R公式,认为认知有决定情绪、行为的重要作用;它也反对精神分析途径的潜意识(本能)决定论观点,强调理性和认识的重要性。它认为,对外界刺激和人行为的后果进行分析是必要的,但这不足以用来解释人的复杂行为。人不是环境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牺牲品,人是有理性的,人能反作用于环境,改造环境;一个人如何看待、认识评价环境事件,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人生中会遇到无数的心理社会性刺激,不同人对同一刺激可以有截然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因为不同的人对同一刺激有不同的认识评价。之所以有不同的认识评价,是由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知结构、需要、动机、态度、信念、价值观和生活经历。因此,这条途径主张将人的行为同其内在的心理过程与心理结构联系起来加以探讨。认知途径认为个体认知上的歪曲与局限是造成其情绪障碍和行为适应不良的主要原因,为此,治疗的关键在于纠正错误的认知过程以及由此而形成的错误观念。采用认知途径寻求来访者问题产生的原因,就要了解来访者的认知特点,尤其是来访者是否持有不合理的认知。(五)生物医学途径这条途径是依据心理障碍的生物医学模式而提出的,心理障碍的生物医学模式强调心理障碍产生的生物学因素,包括遗传、体质、解剖结构、生理生化及脑与躯体损伤等方面,尤其是遗传因素在心理疾病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同时着重于采用生物学方法消除和控制心理障碍。沿这条途径寻求来访者问题产生的原因,就要了解来访者及其家族既往病史,特别是精神疾病史;了解来访者当前的躯体健康状况,许多患有躯体疾病的病人的认识、情绪和意志过程乃至人格等都可能发生变化,这些由躯体疾病引发的心理改变,正是采用生物医学途径的咨询者所要探明的重要问题。(六)社会文化途径这条途径产生于心理障碍的社会模式。该模式认为大多数心理障碍与正常心理一样都是个人的社会生活的产物,都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强调诸如社会制度与体制、社会发展水平、阶级阶层差别、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社会变迁、生活事件等社会因素在心理障碍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并认为社会因素的这种作用尤其突出地表现在社会急剧变迁的过程中。例如,许多研究发现:(1)处于社会底层的人群,如经济条件差、教育程度低、职业不好、生活环境不良等,心理障碍的发生率高[5]。(2)由于社会动乱、社会解体、文化冲突、战争、高速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等社会性应激源的急剧增加,极大地加重了人们的心理负荷,使人们长期处于过度应激状态。此外,由于急剧社会变迁所带来的严重社会失范(anomie),使个体在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方面无所适从,出现焦虑、恐惧、抑郁、愤怒等情绪反应,损害人的身心健康,导致各种心身症状的出现[6][7]。(3)社会支持与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在缓解心理压力、消除心理障碍、增进心理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8]。处在社会转型期的我国,原有的社会支持系统正迅速瓦解失去作用,新的社会支持系统正在构建之中,仍很薄弱,难以发挥心理保健的作用[9]。(4)社会文化因素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精神分析理论中的社会文化学派的代表人物霍妮(K.Horney)认为,产生神经症的个人内心冲突,虽然不排除个人因素,但本质上却来源于一定社会的文化环境对个人施加的影响。也就是说,神经症的根源要从社会文化中去寻找。霍妮强调了三种主要的文化矛盾:一是竞争、成功与友爱、谦卑的矛盾,二是人们不断被激起的享受需要与人们在满足这些需要时实际受到的挫折之间的矛盾,三是所谓的个人自由与实际受到的各种限制之间的矛盾。这些社会文化困境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产生难以调和的内心冲突,正常人与神经症病人的区别仅仅是程度上的。可以说,神经症患者的内心冲突是一定文化内在冲突的缩影,神经症是时代和文化的副产物[10]。当代中国人心理疾患的产生除了由于人类“现代文化”所固有的矛盾和缺陷所致以外,也与我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尤其表现在传统文化对个体早期社会化的影响[11]。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基本特征之一是它的社会取向,即个体服从整体,淹没于整体。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取向又可具体分为家族取向、关系取向、权威取向和他人取向等四个方面[12]。来自文化上的上述特点直接影响到中国人早期社会化的内容与方式。在传统文化的指导下,中国人的早期社会化多经历依赖、求同、自抑等方面的训练和塑造,神经症中的强迫症、抑郁症、焦虑症的形成便与此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13]。具体地说,依赖训练是出自于中国人际间的相互依附关系,特别是在家庭中子代对亲代的依附关系。在中国的家庭中,代际之间在人格和自我上缺乏显著界限。父母往往把子女视为自己生命的延续,所以不希望代际间出现断裂,为此要训练子女对自己的依附,依赖训练便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式,结果导致子女独立性差、社会适应能力低。一旦在实际生活中无所依附,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紧张焦虑、恐慌退缩等神经症倾向。求同与自抑训练就是在培养孩子遵守社会中大多数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同时,学会抑制自己那些被主流文化价值体系所贬斥的个人情感欲望和异端思想行为。这种训练的实质是非个性化,抑制了个体本能欲望的正常表达,从而引起焦虑不安、情绪抑郁。此外,还极易导致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刻板、不灵活,产生强迫性观念或强迫性行为。(5)多种原因造成的社会隔离是老年期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之一。有些老年人长期住在老年公寓里,近乎与世隔绝,这与老年性抑郁症的产生有一定的联系。(6)不同的社会在不同程度上对精神病人存在偏见和歧视。精神病人得不到人们的理解和帮助,生活没有保障,常常被无知的人群围观和侮辱,甚至个别精神科医生、护士也随意打骂、惩罚病人。这些现象严重地影响了精神病人的康复。精神病人即使被治愈后,也难以得到社会的接受,在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继续受到歧视。更有甚者,在一些国家、地区的一段时间内,精神病人还受到政治上的歧视和迫害。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一些轻性精神疾病患者,如神经症患者,以及一些有一定自知力的早期重性精神病人,因害怕被贴上精神病的标签,而不敢去医院精神科或心理科找精神科医师或临床心理医生诊治,而去内科、中医科或其他临床科室求治,导致误诊和延误治疗。采用这条途径寻求来访者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从如下方面获取信息:第一,宏观社会致因,包括社会运行状况、社会失范状况、社会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经济状况、人口状况、教育制度(或个体社会化模式)、职业状况、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第二,微观社会致因,包括个体遭遇的紧张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状况、个体生活质量与行为方式、角色累赘状况等。四、对问题的分析咨询者在对问题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时,应把握好以下几点:1.把问题具体化来访者的问题常各有不同,即使来访者问题相似,形成的原因也可能各有不同。因此,咨询者要非常重视来访者问题的个体差异性,切忌以想当然作为事实,轻率地给出解释或提供建议,使咨询工作缺乏针对性,咨询效果不佳。2.分清表面问题与深层次问题绝大多数来访者提出的问题,往往都是问题的表面现象,可称之为表面的问题,而问题的本质,如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及其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可叫做深层次问题。咨询者若只看到表面问题,则会被来访者牵着鼻子走,到头来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咨询者若能按照某一途径或构架将一个个零散的现象综合起来,整体性地看待问题,就能找到表面现象背后的根源。这是确认来访者问题的关键之一。例如某一工科院校四年级男大学生,考研前两个月初次来访,经与他交谈之后,得知他的问题为:(1)看书时有一种紧张感,左胸部同时有憋闷感,以至于无法坚持学习;(2)与同学交往时,有一种排斥感和紧张感;(3)做一件事往往想马上完成,也有一种紧张感。乍一看几个问题之间并无特别的联系。寻找其背后的原因,发现该学生三岁时父母离异,跟随父亲生活,不久后回原籍寄养在姑姑家,因父母离异,加之父母不在身边,常被欺辱。只有以学习取胜,以知识压倒其他孩子才有快感。因此难与他人建立友谊,对人排斥,不能理解他人,也无法使别人理解自己;读书时紧张是由于总想早一点掌握书中的内容及方法去战胜他人;做某件事时,也力求完成得又快又好。总之,他要以这些方式证实自己的存在价值,获得他人的承认。综合分析得出,该大学生上述三个表面问题,实际上是其早期经历造成的自卑心理的具体表现。美国心理咨询家S. Cormier和B. Cormier认为对来访者的问题进行评估分析时应包括以下11个方面的内容[14]:(1)解释评估的目的——向来访者说明评估的理由。(2)确定问题的范围——用引导语帮助来访者确认所有相关的原发及继发问题,以得到一个问题的大致框架。(3)问题的选择和排序——用引导语帮助来访者将问题排序,并找出最关键的入手之处。(4)明确目前存在的问题行为——用引导语帮助来访者明确问题行为的六个组成部分:情感、躯体、行为、认知、情境、关系。(5)明确先前事件——用引导语帮助来访者明确先前事件及其对问题行为的影响。(6)明确后继事件——用引导语帮助来访者确定主要的后继事件及其对问题行为的影响。(7)找出附带获益——用引导语帮助来访者发现潜藏着的影响因素,正是这些因素维持了问题行为的存在。(8)了解以前解决问题的方法——用引导语帮助来访者回忆他们以前是怎样解决和尝试解决问题的,以及这些努力对问题所带来的影响。(9)了解来访者的应对技巧——用引导语帮助来访者回忆过去及现在的应对行为或适应行为,这些技巧对解决目前问题可能会起到的作用。(10)了解来访者对自己问题的知觉——用引导语帮助来访者描述自己对问题的理解。(11)明确问题的强度——用引导语或采用让来访者自我监测的方法,以明确来访者的问题对其生活的影响,包括:问题的严重程度、问题行为发生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其中,前三项内容——解释评估的目的,明确问题的范围,及找出首要问题——是咨询进行会谈评估的起点。首先,要在收集信息前,告诉来访者进行会谈评估的理由;其次,必须花一些时间帮助来访者找出其所有的相关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排序,以便按问题的重要性及其严重程度进行咨询和治疗工作。咨询者利用后八项内容,来定义和分析问题的各项指标。咨询者可能会发现,问题评估引导语的顺序会因来访者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每次会谈都是自然展开的,咨询者使用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引导语时,要按这样的模式进行,即引导语要配合会谈的展开过程,并要根据来访者的情况而变化。在评估会谈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咨询者不要将自己设计的会谈结构强加于来访者。根据来访者以及问题的不同,会谈的时间和次数也不同。有时一次会谈便可完成评估,但对另一些来访者则有进一步会谈的必要。尽管咨询者可能会进行若干次评估会谈,但信息收集和假设检验并不在评估会谈结束后就自动停止,某种程度的问题评估要贯彻在整个咨询过程中。第四节 评估来访者问题的主要手段一、心理测验随着咨询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的发展,心理测验已成为咨询心理学家确认来访者问题和临床心理学家对患者症状进行诊断的重要手段。对于在咨询与心理治疗过程中运用各种心理测验,张人骏等提出了三点注意事项[15]:(1)要正确选择测验材料。任何心理测验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超出一定的范围,测验的效度和信度就不可靠了。(2)不要滥用心理测验。心理测验是为了帮助诊断和分析,如果通过与咨询或治疗对象的交谈,对其问题已形成明确的看法,就可放弃不必要的心理测验。(3)测验结果要可靠,为了做到这一点,首先专业人员要有标准的指导语、标准的答案和统一的记分方法,不可因人而异;其次要使咨询或治疗对象打消思想顾虑,如实地完成测验项目。中国心理学会1992年12月颁布的《心理测验工作者的道德准则》中第一条和第五条分别规定:“心理测验工作者应知道自己承担的重大社会责任,对待测验工作须持有科学、严肃、谨慎、谦虚的态度”;“心理测验工作者应保证以专业的要求和社会的需求来使用心理测验,不得滥用和单纯追求经济利益”[16]。(一)常用心理测验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心理咨询中运用较多的心理测验为智力测验和人格测验两大类。常用智力测验有:吴天敏修订完成的《中国比内测验》,主要用于测查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张厚粲等修订的《瑞文标准推理测验中国城市修订版》;龚耀先等人修订的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等。这类测验可在来访者有特殊要求时以及对方有可疑智力障碍的情况下应用。人格测验目前应用较多的有: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此问卷有南北两种修订版(南方为龚耀先修订,北方为陈仲庚修订),问卷主要涉及人格的内外向、神经质、精神质等人格维度;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MPI)等。其中,MMPI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影响最大的人格量表,也被认为是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的量表。不仅可用于检查精神病人,亦被用于检查正常人。此表在美国应用极为广泛,在我国也为越来越多的精神科门诊和心理门诊采用。1982年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宋维真等人成立了MMPI全国协作组修订了此表。人格测验有助于咨询者对来访者人格特征的了解,以便进一步确认来访者的问题性质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咨询工作。(二)常用评定量表评定量表(rating scales)是用来评定心理特性等级的一种工具,是心理咨询中对来访者问题进行评估的重要手段之一。1.评定量表的主要形式(1)他评量表:特点是结构明确,各项目描述精细,由一位熟悉被试者的人来做行为评定。所谓熟悉的人不仅指那些对被试者的情况知道甚多的人,也包括那些在不同情境下都能够观察被试者的人。虽然评定者的评价是主观的,但评定依据来源却是客观的,故具有相当的真实性。(2)自评量表:这类量表是让被试者自己按照量表内容要求,提供关于自己心理与行为材料的报告。量表内容通常为一系列陈述句或问题,每个句子或问题描述一种行为特征或现象,要求被试者依自己实际情况从所列数值或等级中选出一个。自评量表主要特点为项目数量多,内容较全面,而且可以团体实施,但被试者报告自己行为时常会带某些偏向或掩饰。(3)检核表(check lists):常作为了解个体行为特征,尤其是异常行为的调查工具。检核表在性质上既属于他评量表,也属于自评量表。检核表项目具体,通常包含一系列行为描述语句,量表操作简便,评定者仅需确定各行为项目是否在被试者身上出现即可。2.评定量表在心理评估中的价值(1)客观。每个评定项目通常都有一定的客观标准,不论何人、何时、何条件评定受试者,均应根据这个标准来收集资料,作出等级评定,因而所得结果比较客观。(2)数量化。把人的种种心理、行为和社会因素观察结果数量化,用数字代替文字描述,便于将观察结果作统计处理,使研究结果的表达更符合科学要求。(3)全面。每种评定量表在其特定范围内的内容全面而系统,等级清楚,用它来观察被试者,从收集资料、评价心理各方面,甚至估计防治效果,都不会遗漏必要的内容。其功能相当于一份详尽的观察和交谈大纲。(4)经济。使用评定量表省时、省力、省钱。与心理测验相比,有关人员更容易掌握其操作方法,因而能广泛运用。3.评定量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1)对所用的量表的意义应非常清楚。(2)对受试者有适当的了解。(3)要有统一的标准,用他评量表时最好由两位评定者对同一受评者评定。 (4)尽力避免偏见造成误差,即评定时不能由于某种显著的特性而影响对其他特性的估量,或不能以一种先入为主的看法代替一个人的全貌。(5)选用经国内修订的(不仅仅是翻译)的评定量表。4.常用评定量表(1)心理卫生综合评定量表:如康奈尔医学指数(CMI)、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等。(2)生活质量与幸福感测查:如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LSR)、生活满意度指数A(LSIA)、生活满意度指数B(LSIB)、情感量表(正性情感、负性情感、情感平衡)、总体幸福感量表(GWB)、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 74)等。(3)应激及相关问题评定:生活事件量表(LES)、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应付方式问卷、防御方式问卷( DSQ)、医学应对问卷(MCM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等。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9
正序
倒序
咨询心理学
咨询心理学-2
咨询心理学-3
咨询心理学-4
咨询心理学-5
咨询心理学-6
咨询心理学-7
咨询心理学-8
咨询心理学-9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咨询心理学
咨询心理学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