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朋友告诉我,说有一位海上批评家说我是鲁迅的&ldquo凡是派&rdquo,问我意下为何?我回答说荣幸之至,只是愧不敢当。在中国,鲁迅是惟一使我确信的一位真正能为中国的进步和底层大众的命运着想的知识分子。不同于权势者,他没有指挥刀可供驱遣,所以教人向往者,全凭人格和思想的魅力。然而,以他的博大、崇高、深邃,实在难以追蹑,用一句古话来说,就是:&ldquo高山仰止,景行行止。&rdquo所谓&ldquo止&rdquo,换言之,也就是虽欲&ldquo凡是&rdquo而不能。 举最简单的例子。鲁迅要英俊出于中国,甘愿做&ldquo人梯&rdquo,让别人踏着他的肩背攀登向上。他后来加入左联,就是乐于为激进的青年所利用,但从当时的私人通信看,他早已看清这班人&ldquo皆茄花色&rdquo,却仍然&ldquo知其不可为而为之&rdquo。这份做牺牲的用心,坦白说我是没有的,相信那位自以为超拔的批评家也未必便有。 我读鲁迅始于中学时代,记得刚进学校,便买了一册《鲁迅小说集》。然而,在明净的玻璃窗下,最多只能在字面上浮游一些时,至于深隐的意义,那是无由体察的。到了文革,阅读才算是比较的有
评论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