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我在《纽约时报》担任科学记者的时候,偶然在一本不太知名的学术刊物上看到新罕布什尔大学约翰·梅耶和耶鲁大学彼得·萨洛维两位心理学家撰写的文章,他们在文章中第一次提出了&ldquo情绪智力&rdquo的概念。当时人们一致认为,智商超群是卓越人生的衡量标准。不过对于智商是天生的还是后天习得的仍然存在争议。情绪智力的出现,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什么是人生成功的要素。受此启发,我在1995年写作了《情商》。与梅耶和萨洛维一样,在&ldquo情绪智力&rdquo的概念之下,我综合了大量科学成果,把各个原本独立的科学分支统一起来,不仅探讨了相关科学理论,还介绍了其他一些激动人心的科学进展,比如研究人脑情绪调节问题的新学科情感神经科学的初步成果。记得10年前《情商》出版之前,我曾有过这样的想象,如果有一天我无意中听到两个陌生人闲聊时说起&ldquo情商&rdquo,而且都明白它的含义,那么我就算是把&ldquo情商&rdquo成功普及到我们的文化中去了。当时我的想象力真是有限啊。&ldquo情绪智力&rdquo又通称为情商(EQ),现在几乎无处不在,甚至出现在最令人意想不到的地方
评论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