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版序言 距那次采访已经有十一个年头了。 有新闻教科书解读分析这次采访&mdash&mdash它已经被当成一次新闻实践的成功案例。但我还是觉得,外人是很难理解这次采访的。 在十多年前、管理比现在还森严许多的行业,一家无钱无势的报纸是如何做这件事的?说它无钱,是说当时它的财力对未来几周能否出版都没有把握;说它无势,是说它除了有些作者、书生,以及订户外,别无依靠,至今仍蒙当局&ldquo法外开恩&rdquo存活。事实上,全国没有一家如此安身立命十余年的报纸。 更不可思议的是,这样一次学术性色彩浓厚、影响很大的采访(采访内容被国务院研究室以&ldquo送阅件&rdquo形式报送给了中央和国家主要领导,并被国家总理指定列入199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文件;当时的国家计委主任陈锦华指示中国计划出版社将这次采访结集出版),它的策划、组织和实施者却是一个经济学的门外汉,这次采访就来源于他偶然的胡思乱想。我得坦率承认,当时美国12位诺奖得主讲了许多,讲得唾沫横飞,但我既听不懂,也不感兴趣。在美国的15天,我像一个监工,满意于事情正常展开就行了&mdash&mdash没有人昏倒和乘错了飞机。那时候
评论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