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以下是“中国医学论坛报社”的相关搜索结果(305)
人道主义在中国的命运
王若水29.6 万字
简介: 历史背景  本书叙述八十年代上半期中国大陆的&ldquo清除精神污染&rdquo运动以及我的有关经历。这场运动在意识形态上是针对人道主义的。人道主义为什么会被视为&ldquo精神污染&rdquo而要加以清除呢?  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我将先多用一些篇幅谈谈这个问题作为意识形态的历史背景。中国是否有人道主义的历史传统,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让我们先把这个概念弄清楚。人道主义是一个外来语,在英文里是humanism或humanitarianism.这两个词有时可以通用,但又有区别:后者指增进人类福利,免除人们的不幸和痛苦的思想和行动,故常与慈善救济事业联系;前者则和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联系,亦可译为"人本主义".《韦氏大学词典》解释humanism的第三义说:"一种以人的利益和价值为中心的学说、态度或生活方式;尤指这样的哲学,它通常否认超自然主义,强调个人尊严和价值,以及通过理性达到自我实现的能力。"本文所说的人道主义,就是这个意思。有的学者认为儒家具有古典人本主义的精神。从某一方面来说,可以列出支持这种说法的理由,例如孔子的兴趣不是出世的而是入世的,而且他把&查看详情>
中国的1948年两种命运的决战
刘统21.8 万字
简介: 1948年1月,陈毅从华东前线长途跋涉,到达陕北米脂杨家沟中共中央驻地。毛泽东让陈毅来陕北,一方面是听取华东野战军情况的详细汇报,另一方面是和陈毅商谈1948年作战的问题。1月27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和陈毅商讨华野下一步作战的任务,提出要华野主力向江南跃进。华野主力挺进江南,是毛泽东考虑已久的一个战略设想。1947年7月23日他给刘邓和陈粟谭的电报中明确指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同时,华野的一、四纵也向江南进军。他设想:刘邓和华野两大主力南下,必将打乱蒋介石的进攻部署,迫使国民党军大量回援,解放军可以转守为攻,在各个战区集中兵力歼灭敌人。1948年初,蒋介石鉴于对陕北和山东&ldquo重点进攻&rdquo的失败,为了改变被动局面,制订了以固守东北、力争华北、集中兵力进剿中原为目的的&ldquo分区防御&rdquo战略。将徐州顾祝同、九江白崇禧、西安胡宗南三个集团在中原战场的37个整编师约66万人,除以一部分配属绥靖区担任防御外,以主力组成六个机动兵团和四个快速纵队。蒋介石要以陇海、平汉铁路为依托,集中兵力对付刘邓大军和华野进军中原的部队,并加强长江防线,确保南京和江南地区的安全。查看详情>
毛泽东得罪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利益集团是谁?
佚名12.3 万字
简介: 跌倒了,很痛;爬起来后,第一反应往往是自问为何跌倒?在同一地方跌倒的人是可悲的。  我们中华民族在同一地点,跌倒过好多次,却浑然不觉。毛主席来了,他看清了,想铲除掉,但...  无论,中国还是欧美,都在探索未来之路。山姆的发展与危机结伴而行,美国人没有对总统不依不饶。跌倒了,爬起来,查原因,完善自我,继续前行,尽可能的避免同一地方跌倒。  前后三十年都不是完美的,其实我们党自成立以来,错误的决定有许多次,教训是深刻的、带来的损失也是巨大的。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们选择了毛泽东,至少我们的祖父辈选择了毛泽东,我们就要勇敢的担当起来。前后三十年,建党九十年,敢于直面错误,我们才能胜利前进。喋喋不休,埋怨不止,不是强者所为,也会被世人耻笑。  前后三十年的过失与错误,往往是政策落实中&ldquo扩大化&rdquo。这个错误,归根结缔,其实都来自一个&mdash&mdash文化,封建官僚儒家思想文化,崇洋媚外依美靠美欧的思想文化。中国的民族儒家治国思维的文化不改掉,周规律就与我们如影相随,不期而遇。最先发现这个问题的是陈独秀们,五四运动新文化,新思想&mdash&mdash&ldquo打倒孔家店&查看详情>
百年转型中国人的命运与抗争:中国男
余世存 10 万字
简介: &ldquo中国男&rdquo的群像朱大可余世存的近作《中国男》,为读者编订了一本用话语涂绘的人物肖像画册。这些正在被人逐渐遗忘的面孔,重新浮出时间的水面,成为世人缅怀或反省的对象。这种类似《史记?列传》的司马迁笔法,并非由余世存发明,但是他所选择的,却是不同寻常、富于争议、被误读、矮化或忽略的人物。毫无疑问,&ldquo平反&rdquo成为本书的一个显著的内在动机。它揭示了作者矫正历史的深刻意图。全书包含着皇帝(光绪)、政客(曾国藩和吴稚晖)、军阀(吴佩孚)、官吏(蒋百里、王云五和戴笠)、文人(严复、蒋光赤和熊十力)、科学家(丁文江)、商人(张謇)、革命党人(宋教仁、林觉民和瞿秋白)、僧侣(弘一法师)、刺客(王亚樵)、流氓(杜月笙)和乞丐(武训)等等。这个庞大的四十一人的阵营,几乎就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写本。耐人寻味的是,本书选用了一种古怪的&ldquo人类学&rdquo分类标准&mdash&mdash&ldquo非常人&rdquo,在剔除了那些&ldquo正常人&rdquo之后,纳入了衰人、过人、士人、圣人、强人、译人、才人、牛人、悲人、寡人、军人、畸人、奇人、怪人、觉人、神人、志人查看详情>
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
许纪霖 39.5 万字
简介: &ldquo断裂社会&rdquo中的知识分子 (编者序)许纪霖刚刚过去的20世纪,是中国历史上变动最激烈、最起伏动荡的岁月。短短的一 百年,经历了大清王朝、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时代,从政治军事到社会文 化,都发生了此前数千年从未有过的大变局。按照鲁迅先生的说法,这是一个大 时代。在这样的大时代里,一切都在变,都在时代的海啸中被淘洗了一遍。那么,作为 社会精英的读书人,他们经历了一些什么样的变化呢?简单地说,他们面临着从古代 士大夫到现代知识分子的大转型。这一大转型,既是一次思想史意义上的价值转变, 也是一个社会史层面上的身份、地位和角色的转换。关于前者,我在2000年编选的 《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中,已经有所阐述,而本书的编选,则侧重于后者,从知识社 会史的角度来研究这次大转型,以及在大转型过程中社会政治与文化思想的互动。传统的中国社会,是一个以士大夫为中心的四民社会。四民社会正如梁漱溟先 生所说,乃是一个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社会。士农工商这四大阶级,形成了以儒家 价值为核心的社会分层。与欧洲中世纪的封建社会不同,四民社会的等级分层,是上 下之间有流动的社会分层,作为社查看详情>
中国大历史全集
中国大历史全集
现代
0人气
黄仁宇18.3 万字
简介: 为什么称为&ldquo中国大历史&rdquo?&mdash&mdash中文版自序macro-history这名词刻下看来由我创用。如果有前人用过,则恕我查访未周。其实此间之出处与是非已无关宏旨,因为这名词纵是新颖,已乏创意。经济学家以货币之流通影响到物质与雇佣之最基本的原则统称之为&lsquo宏观经济学&rdquo(macroeconomics),而以内部较精密之观察有如涉及物价指数与商业周期等详情称为&ldquo微视经济学&rdquo(microeconomics)由来已久。亦从未有人出面自称为始作佣者。宏观与微观亦不过放宽视界与计及精微之不同。改称大小,转用于历史,显系模仿而非发明。至于我自己将宏观及放宽视野这一观念导引到中国历史研究里去,倒确经过一段长期间的周折。大部原因出自命运之安排。我年轻时从军10年。解甲退伍之后,负笈于海外,可谓&ldquo学五未成先习剑,用剑无功再读五&rdquo。有了这样一段颠簸之经验。自己尚在憧憬于近身所见闻的事迹之真意义,而一旦授有学位,作为人师,在美国学子之前讲解中国历史,深觉得不能照教科五朗诵,尤其每次复习与考试之后,不免扪心自问;他们或她们须查看详情>
最新更新: 中国大历史全集-17
中国全史分卷《远古暨三代史》
史仲文 胡晓林 126 万字
简介: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品性与特色&mdash&mdash百卷本《中国全史》总序  史仲文 胡晓林  中国历史有不同于世界各国历史特别是不同于欧洲历史的种种特点。  特点之一: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千年文明演进过程中,没有出现断层。  孔夫子的学说,一直影响中国历史 2000 多年。孔孟传统、老庄精神,以及后来的佛学思想,彼此促进,相互借鉴,常演常新,一脉相传。这种情况在人类文明史上是非常罕见的,在四大文明古国中亦是独一无二。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其他三家都曾出现文化断层,一些古老文化传统在民族文化的冲击下,几乎散灭已尽。在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文化以外,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属于比较年轻的一代;但其文化传统同样受到过致命的冲击,以致中世纪的几百年,欧洲人都看不到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国古代文化,虽晚于古埃及等国家,但其历史水平并不逊于任何一个民族,而且一脉相承,其文化传统得到比较完美的保存,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奇迹。  特点之二: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没有出现历史性的分裂结局。  所谓没有出现分裂结局,并非不曾有过分裂。中国自夏、商、周以来,历代王朝更替,也曾出现过非常复杂的查看详情>
中国1911
中国1911
现代
0人气
伍立杨14.8 万字
简介: 内容介绍《中国1911》是中国当代著名散文作家、民国史学者伍立杨的最新学术著作,书稿写作思路似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即从一个基点(辛亥革命)荡漾开去,以辛亥年比万历十五年,围绕辛亥革命的重要人与事均在书稿中得以体现。在具体写法上,作者仿唐德刚《袁氏当国》等著作,内容以小标题形式断开,以便广大读者阅读。第一节 端方在劫难逃1910年1月1日,这一天很平常。郑孝胥在他的海藏楼和高梦旦、诸贞壮、邓实等人聚会,且向朝廷推荐张骞。这一天,三十四岁的学者王国维正在校勘钟嗣成的《录鬼簿》,章太炎正在研究中国文化的根源和近代学术发达之间的关系。蔡元培则远在德国,这一天,汪精卫则在香港,跃跃欲试,订炸弹、写遗书 准备北上干大事。这一天,距端方丧命的日子1911年11月27日,还有五百九十六天。曾在端方主政两江时为其幕僚的郑孝胥在上海闲居,他的居所,命名海藏楼。四川保路风潮事起,端方奉命入蜀,邀他这个旧日的幕僚同往,郑氏竟推辞了。端方率领鄂军前队在资阳,结果后队给前队情报,准备反水,他似乎也浑然不觉。四川党人张培爵派遣田智亮率三百人,持炸弹八十枚,星夜赶往资阳,准备将其彻底解决。田氏到后,和军中党人接触查看详情>
伟大的中国革命񢆈-1985年)
费正清24.2 万字
简介: 前言人人都说,为了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是重要的;但是谁为这件事做了些什么呢?总应该有人把过去和现在联系在一起,特别是把19 世纪的中华帝国,同1911 年以后的中华民国和l949 年以来的人民共和国联系在一起。现在已经可以看到不少关于这两个世纪的书了,主要是近4O 年间出版的,但是为了学者,还需要专门一些的著作,而把广泛的见解留给教科书作者、通俗读物作者和类似的那些常常不太内行的人去拼凑。我们现在需要的,是一个不必顾虑自己的名声会受到什么影响的、够退休责格的教授。在那样的基础上,把中国的过去和现在连贯起来写,可能是非常有趣的。帝制时代的机构,可能以新的名目重新出现。例如古代互相监督的保甲制度,今天就会变成街道办事处,或者加世纪以前的下级士绅后来变成了民国时代的土豪劣绅,以及成为继他们之后而出现的党员干部和今天的农村党委书记。一个认真的学者会在这种比较中找出毛病来,所以我们还需要一些不需负责任的劲头。为什么不呢?每一代人都学会了他们要扮演的最后角色,无非是当下一代人进门前用脚殊踏一下的垫子;这是值得也是应尽的一种义务。这本书涉及的范围如此广泛,当然也就使工作不得不在有限的规模里进行了查看详情>
费正清文集-观察中国
费正清13.9 万字
简介: 前言  近来,中国已经活跃起来,并重新出现在我们面前。这对我们的未来意味着什么呢?毕业于商业学院的中国问题专家们,赞扬了落后的中国向市场的转化及对他们认为使美国具有活力的经济效益的追求。展望未来,另一些专家预言,一个现代化的中国将很快像近年来的日本一样,在技术上超过我们,在世界市场上以廉价商品同我们竞争。这样想来,他们最终会向我们提供服装和家庭用品,而我们则只向他们出售农产品。但中国真能成为另一个日本吗?这种想法可能仍然是一个美国梦,即中国是一个沉睡的巨人,同中国预计可以进行巨额贸易。但这种梦想从未成为现实。也许延误中国进入当今时代的同样的困难,将继续减缓中国的进步。  中国具有很大潜力的贸易,对我们西方人来说,200年来,一直是梦幻世界中的事。中国留给我们的印象是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开始领悟到,我们透过现实、成见和接触逐渐形成了对中国的看法。 正是这两者,构成了中国问题专家们的报道内容。  这本书收编了一位历史观察家论述中国和中美在过去15年的关系的文章。很明显,我只是那些渐被淡忘却很重要的制造舆论的人中的一个。书中提到的作者们在著书、写文章和评论时,都反映出他们对发生在中国或涉及查看详情>
首页 5678910111213141531 末页
本周C位
返回顶部